ZKIZ Archives


谋局胜于夺势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400871.html

前几日参加一个IT高管聚会,席间不少人跟我很像,就是言必称技术、架构,语夹英文缩写,中间还有不少人正在技术创业,虽然还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资金拥趸和解决市场拓展问题,但其中的几位挟技术以傲睨于万物的神情,让我想起了自己早年。

在技术行业行走了近20年的我,从技术达人到管理和商业领导,早已是黄河万里归大海,回头不再入秦关了。

可大多数的人,总是为自己所最擅长的事情所迷障。比如我以前说过,刚入职场的白领,学习文档和制表技巧,从“表”弟、“表”妹做到“表”叔、“表”婶级别,经年累月,殊不知,做表的技术,既是可以拿来炫耀的资本,又常常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依据。

这样想想,席间那些技术创业者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个年轻技术才俊熬过无数日月,昼夜从事,才练就一身的过硬技术本领,当然要拿来战虎牢,一展于天下英雄面前,或投身创业,争锋于中国“喷薄”发展的机会市场。

想起十年前我刚刚领命, 被德国人提拔为公司领军人物的情形。我发动大家搞了一个“一天一个主意”的运动, 没过多久, 汇总了一下, 差不多收集到有超过100多条想法, 其中很多都集中在开发一些软件的功能上。

于是大家都有些迷茫, 技术困难对大家都不是问题, 但想法太多有时反而让大家“智障”得厉害。 一命、二运、三风水:命,也是我们身处的行业容不得我们选择;运,时机的到来是我辈能识别但不能控制的;但风水,也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IT行业价值链、 我们的客户群,却是我们可以看到、分析化解和谋局的。

信息技术行业分上、中、下游,上游为系统软件,利润虽厚,但需要契合硬件,操控大的资源,像微软和英特尔这样的默契,便是一例。还能像微软那样从几个人变成帝国,对我辈甚至是中国的IT产业,是过了天时了。

中游为中间件软件,虽有高利,但开发周期长,一旦失败,无回旋余地。

只有下游,为应用软件,在中国市场群雄纷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又都有饭吃,是一个还能生存的夹缝,如果我们能够谋局,抑或可以有雄起的机会。但 即使是在下游,也有企业市场和中小市场,有多种应用分类和行业解决。在定位上有选择最佳产品,系统锁定和掌控客户亲密度等多条路线。

有高出本地货的五百强和欧洲出身的身份,去企业市场卖强调精神层面和客户体验的专业服务,是公司当时自然的选择。

在解决方案上定位最佳产品,不是当时公司的资源和财力所能做到的,于是大家进一步思考,在我们的目标客户群里面,最看重和愿意付钱的价值是哪些,把 我们头脑风暴产出的软件功能和想法,用这些价值分类排序,优先开发这些。还要思考的是如何与我们的竞争对手价值差异化,不是竞争对手有的功能,我们也一定 要有的,又好又便宜的事情,也不是德式风范擅长做的。

当时我们还没想得太明白,但做对了的一件事情,就是发现软件和软件的竞争,远不只是技术,还有软件解决方案的补充物(如微软的Windows和 IE)和服务。后来公司从业务咨询开始,开发了电子商务的前后台、服务和市场客户关系、客户忠诚度、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服务,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等一 站式业务。

总结而言,技术行业公司的生命当然在于有技术,但中国市场人杰地灵,即使是独特的技术,被人模仿也就是半年的事情。谋局高手则能够让不确定的环境变得容易掌控,最终获得胜利。(作者为前贝塔斯曼旗下欧唯特信息系统中国区CEO, 上海交大-马赛商学院AEMBA在读学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88

中國商人遠離實業:一個悲傷的故事 行勝於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f4ef10100yukx.html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國經濟要在全球競爭中有所作為,必須依賴實業經濟的勃興。當實業家都一一被「逼」成了投資家,當實業之心一一冷卻,那麼,可持續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又將從何說起?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中國商人遠離實業

《中國商人》雜誌編輯問我能不能寫一篇關於中國商人遠離實業的文章,事實上我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一直看到民營企業家離開實體經濟,並寫了大量的文章剖析,於是這篇文章順理成章引用了我許多過往文字。由於是在我一個金融投資者齊聚的小圈子裡發表,也就沒有多少人知道。我重新整理了一下,補充了一些近期的看法,發給大家看。說實在的,這是個悲傷的故事,沒有多少陽光可言。

讓我們審視自己的環境和內心,決定如何自處。

親娘養的和後娘養的

我偶然寫了一篇濫情愛國的文章,就自找麻煩。

「金融這個行業造就了無數行業的衰落和無數窮人的死亡,金融是一個卑鄙的行業。」一個憤怒的人批評。

您錯了。

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窮人的窮人思維方式。

人都貪婪自私,因此民眾均希望不勞而獲,基於此,均貧富和共同富裕的觀點暢銷數千年。一個社會裡的人群希望通過不勞而獲、掠奪、曬曬太陽就可以獲得財富,這些人就會捧出一個不勞而獲和善於掠奪的執政者。這個執政者不是沈萬三,沒有聚寶盆、搖錢樹,他需要依靠壓榨一批人來滿足社會的需求,而這些民眾就是第一批犧牲者。當民眾發現當初的諾言沒有實現,進而鼓噪憤怒時,另一批人就會被犧牲,那就是靠持家致富的富人。依靠剝奪富人,可以讓民眾不餓肚子。對於這一部分人和乞丐來說,心理都是一樣的——乞丐三年,皇帝不做;只要不餓肚子,懶惰和不勞而獲的厚度就無關緊要。

這是窮人之所以窮的原因。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例子,比如希臘。希臘人民秉承不勞而獲、曬太陽的傳統,當然他們沒有去掠奪,因為有一幫冤大頭的國家自己送上門來。像德國、法國,在這些國家裡充實著偉大理想的政治家,他們弄了一個叫歐元的玩意兒,以期望和美元平起平坐。而和美元相提並論的目的是很陰暗的,就是希望歐元成為一個很好的廢紙後,遠方有幾個冤大頭會用財富來換這些廢紙。正如過去幾十年裡,中國、亞洲一直在持有美元這個廢紙一樣。

所以,不勞而獲總是人人嚮往的。

在電視劇裡你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黑社會頭子都喜歡帶著一幫小弟出門,威風凜凜,不過這年頭你要給小弟錢。德法要做大國之夢,就要給這些小弟錢,諸如希臘之流。希臘有不亞於中國的公務員隊伍,這些公務員四十多歲就可以退休,領全額退休金,他們的國民同樣享受整個歐洲水準的福利待遇。而這個國家是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產業的,只有可憐的旅遊和船運。但借錢總是要還的,因為你不是美國人。希臘崩了,接著是多米諾骨牌,到現在的整個歐元危機。希臘人民失業率高達40%。

為什麼?

因為希臘人民喜歡不勞而獲,他們選擇的政府迎合了他們的訴求:不勞而獲;而他們的政府喜歡不勞而獲,德法迎合了希臘政府的不勞而獲;德法政府之所以要迎合,因為他們要糾結一幫小弟,做一個能花的紙頭:歐元,以便向東方的冤大頭們換財富。為何?因為整個歐洲的福利體系和工會體系養著一群不勞而獲的歐洲人。

我並沒有排除德法都有勤勞的人們。這是歐洲窮人的選擇。事情的根源在於有個美元,原本是廢紙一張,但是在世界上四處更換財富。它的力量來自於美國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可以維繫世界經濟秩序。而人們在商業行為中,需要一個中介,可以降低交易費用,提高效率。但是,美國有一批不勞而獲的人,他們選擇了政客,政客許諾他們不用辛勤勞作,你就可以擁有房屋、大汽車和廉價的商品。

怎麼做到呢?

克林頓、布什、奧巴馬都不是沈萬三,也沒有聚寶盆。幸好,他們有一個好鄰居,那就是中國人。

中國人喜歡拿自己的財富去換一堆叫做美元的紙頭,而他們又把這堆紙頭借給了美國人,於是美國人又用這些錢去買了中國人的東西,同時錢實在太多了,民主黨得以壓迫華爾街以便宜的利率借給窮苦的美國人去買房子,並把房子炒的飛上天去。

華爾街不是傻瓜,為何要這麼做?因為民主黨號稱是窮人的政黨,他要滿足窮人不勞而獲的心理,並實現它。同樣他要犧牲一批人,不是美國人,當然要有一批傻瓜來接盤,那就是中國人,以前是日本人。

中國的這些民眾怎麼樣呢?

他們同樣是喜歡不勞而獲的人,他們的選擇我們有目共睹。幸好中國有一群窮苦山地出來的生意人,他們從浙江、福建、廣東的山地裡出來做小生意,開始擴張,激發經濟活力,滿足就業。但是這些商人在積聚了少數財富的同時,大量的財富去了美國,換取了一堆堆紙頭。雖然美元是一堆廢紙,但卻好過人民幣,美元留在民間,國家就逐漸失去對財富的控制力。接下來該怎麼辦?

我給你幾張叫做人民幣的紙,你給我一張叫做美元的紙。你拿了人民幣,到國外花不了,你就留在這裡買房子、買車。從富商到普通民眾都買了一堆爛磚頭,紙頭又回到銀行以及成為稅收。之後反覆若干次,大家都有了一堆爛磚頭。這也是美國民主黨政府要他的民眾得到的,皆大歡喜,中美人民都開心喜悅。

並不是所有的民眾都能買得起爛磚頭,所以他們開始憤怒。遊戲的崩塌從民眾的憤怒開始。美國民眾的憤怒在於華爾街不肯做冤大頭,設了一個圈套,用近期低息,遠期高息的方法給了民眾優惠貸款買房子。結果就是數年之後,美國民眾發現養不起房子了。他們的做法很簡單,老子還不了,耍賴不還了。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華爾街崩潰,美國政府和官員繼而也耍賴,他只是露出了那麼點意思,全世界經濟就崩潰了。

中國人傻眼了。因為錢拿不回來了,但是日子還得過。於是,增發四萬億,發現房地產著火了,並且來勢兇猛。為何?因為這堆廢紙發的太多了。

那些買不起磚頭的民眾更憤怒,於是,開始壓制房地產。問題是市面上的紙頭太多,於是開始收攏廢紙,辦法是讓銀行多交些紙頭壓倉——提升準備金率。

我們的麻煩還在於,銀行是要看臉色的。努力勞作吃飯的商人是後娘養的,衣冠楚楚的國企是親娘養的。所以,國企拿到了錢,卻捨不得花;後娘養的拿不到錢,周轉不了。親娘養的對後娘養的說,我借給你錢吧,當然要通過一系列的手續,利息超高。

問題是房子市場沒有了,美國人出問題了,歐洲人也出問題了,外貿死了,所以高利貸下的那幫後娘養的也死了。於是他們也就跑路、跳樓,於是親娘養的也開始發現不妙,錢收不回來了。

普通民眾還是窮,將來會更窮,但令你喜悅的是,那些後娘養的會和你一樣窮。至於下面,沒有下面了,那些後娘養的已經跑路了。

中國商人是這樣一批人,從來都不相信天上掉餡餅,所以,他們對全世界的這幫民眾和他們選擇的政客們玩的這套把戲,洞若觀火。

當這些民眾和他們的政客找不到冤大頭接盤時,整個遊戲就會崩塌。當遊戲崩塌的時候,財富就會沿著崩塌的路徑四散而去。這個遊戲的宿命就是沒有一次可以永久的玩下去,崩塌是必然的。

這個時候離開實業的理由夠不夠呢?

民營製造業之禍

晚間陪客戶吃飯,正好我以前做過製造業,兩人說起開工廠的悲涼。他準備把工廠土地賣掉,搬遷到稍近的地市,收縮規模,維持現金流,拿些錢去投資地產。這是我所知不少大型民企的方向。製造業目前沒有前途可言,工人工資日長,每每開始罷工要挾漲工資。黑社會開始滲進工人群體,以此壓迫企業主謀取利益。《勞動法》導致的大量問題出現,許多工人在上班途中受傷也以工傷論處。於是就有工人開始以自傷製造事故,向企業主要挾費用。而社會製造的工資上漲壓力已經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心理價位,工資猛漲到四五千塊。

客戶只有一個字:累。他反覆的講:我很累,太累了。

一個善於忽悠的社會體系,一個小聰明、貪婪、沒有底線的階層,一個個即將倒下的民營製造業企業。

我脫離製造業很久,但對於做工廠的企業主,我心存敬意。一個沒有製造業只剩下投機的國家,它的經濟只是空中樓閣。德國和美國的差別在於德國一直關注製造業,所以德國人的經濟非常紮實,而美國人放棄了製造業,只依靠金融體系。導致的結果是德國的經濟和就業率都處於良好的狀態,美國的經濟依靠旁氏騙局維持,產生的結果是高失業率。

中國的未來將會怎麼走?在過去的三十年裡,中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普通民眾階層沒有獲得很好的利益分享,這已經危及到社會穩定。但是政府並沒有想明白中國因何得到發展,民眾因何沒有財富增長。他們簡單的把問題一分為二,認為貧富差距過大,需要財富重新分配。重新分配的路徑就是讓民營體系加大付出。

這就好像CPI過高,似乎是市場上資金氾濫造成的,所以要一再提升準備金,控制資金數量。然而真實的原因是資金過於廉價,貨幣隨時在貶值過程中。正確的做法是加息,增加資金的份量,物價會隨之沉下去。同時,中國高昂的稅收加大了任何一類產品的價格。上半年國家收入5萬億稅收,已經達到2010年度的7成,而同時PMI降到了50.7,顯示經濟的乏力。

通脹是不可能壓下去的,房地產調控也會失敗,而民營企業的重負也不會改善,民營企業的路有三條,三條路正疊加在一起:高稅收、高工資、高利貸。其中高利貸是崩潰的導火索,而本源是高稅收和轉移收入分配的壓力。

能夠暫時維持生存的是外貿製造業,不過海外經濟的衰退景象和轉移產業基地的壓力,正給這些企業帶到毀滅的邊緣。雖然許多企業主仍得益於中國完整的低級產業鏈配置,但這一類產業鏈並不是不可複製的。周圍的越南、孟加拉等國家有各種低成本的優勢,數億貧民等著吃飯。

內貿是一些製造業的期望,但是複雜的經銷環節、沉重的稅費、物流支出、高人工都束縛著這些企業的手腳,緊縮和高利貸帶來的資金風險也正壓迫著他們。我對此並不樂觀,如果是我,絕不會再去搞製造業來應付內銷。

我和一些做經濟的人說起民營企業的生存法則,只有幾種:做成本低廉的爛貨、假貨、山寨貨、走私貨;做中小型家族企業,代工海外品牌;做大型的製造業企業,造假賬騙取銀行貸款,把當地政府和銀行綁架進來,然後以貸款去做投機,比如地產、大宗物品。美好的結果是最終上市套現,你好、我好、大家好。糟糕的結果是逃亡或者進監獄,順便帶垮一幫官員。

所以華爾街對中國企業缺乏信任和尊重,東南亞的消費者也拒絕使用中國產品,認為是爛貨。而中國人享受著各種有毒產品,癌症成為醫院的常見病。國有企業享受著大量的廉價資本,管理者忙著充實小團體的小金庫和私人口袋,為業績以金錢壟斷市場,大量使用流水線,以減少人工負累。資金的低效和經營的失敗,以至於把利率提高5個百分點,全國的國有體系就會全線虧損。好在國營企業上市比較順利,預計將來會有數倍於現在數量的企業上市,全民持股。

這樣非常好看,我們的民眾終於都是國家股東了。但是,對就業不會有任何幫助。所以將來對於張口吃飯的民眾來說,就算國家失業補貼和其他醫療覆蓋,你不會餓死,當然絕不可能富有。至於責任,就是那些黑心的企業主剝削所導致的。

所以這些看不到前途的製造業企業主有能力的已經移居海外,帶走一些資金,被套住的還在苟延殘喘。高利貸的崩塌,倒閉、逃亡、不知所蹤,這將會是許多企業主的命運。

當然任何經濟社會,都有失敗者和勝利者,能夠善於叢林作戰,不拘泥於書本營銷戰略的企業主,在這次的大洗牌中,仍舊有機會謀取暴利。

生,或死,是個問題。

三角債重來和高利貸危機

有一天中午妻子對我說,女兒發燒快四十度,沒有汗,頭疼,喉嚨不舒服,我趕緊查了一下google,讓妻子冒著大雨帶女兒去醫院,並告訴妻子可能是扁桃體炎,用青黴素。下午妻子打電話來,說是扁桃體炎,但醫生拒絕開青黴素,而是開了頭孢和克林黴素。

從醫生的角度來講,開高價藥可以讓他們的部門從醫藥公司獲得更高的回佣。從我女兒的身體來說,頭孢不僅僅是多了十倍藥費的問題,而且加大了耐藥性的風險。對於許多菌落,青黴素更有效。

貪婪!整個體系就這樣組成了。

高利貸市場的貪婪代表黑暗的一面,但是也代表民營企業的血液。在這個市場上有10%的資金可能進入了民營實體,其餘的在投機市場和高利貸體系裡循環。

許多人可能沒有想過高利貸市場的危機,僅僅認為是還不起錢的人自我毀滅而已,因為他們認為這是1:1的借貸,沒有多少槓桿,與美國的次債危機不同,其實不然。

對於實體借貸,他們的資金也是在銀行賬面上循環,這部分槓桿等同於貨幣乘數,應該在4-5之間,也就是500%的槓桿。對於投機資金,比如購買期貨和大宗商品現貨,利用保證金制度來做;現貨的信用證保證金槓桿大致是1:5,同樣是500%;對於期貨來說,按照許多人重倉操作的習慣,超過了1:5的槓桿比例,甚至到達1:10。這些錢在銀行賬戶上是一些數字,銀行會操作這些錢,用來循環,所以槓桿必須再加貨幣乘數。

我在江南某個經濟發達的小城市和貿易商吃飯的時候,他要提自己賬戶上的500萬也提不出來,因為銀行沒現金了。這個例子可以說明銀行的冒險,在滿倉以高槓桿操作信貸。按照銀行資本金充足10%左右的比例和準備金率到21%左右的比例,可以明白銀行的槓桿在1:8左右,但考慮中間複雜的操作成本和運作方式,你把它縮成貨幣乘數為1:5比較合理。

這個時候你會明白高利貸市場和地上銀行其實是緊密不可分的,而循環與高利貸市場,力圖利滾利的資金,槓桿已經無法計算。

但我們綜合考慮,可以明白高利貸市場的槓桿高達1:15以上,這是一個估計的數字,沒有人能夠拿到高利貸市場的準確數字,只能按照邏輯去推測。這個基礎上你會發現許多高利貸都是無法盈利,而是依靠龐氏騙局的方式,以後來的錢支付前面債權人的利息,從高利貸2分到6分的高利率滾動來說,前面的檔桿請至少乘以2。

我們終於知道高利貸市場的槓桿大約與美國次債危機爆發前,貝爾斯登、雷曼、摩根斯坦利、高盛所持有次級債券的槓桿相當,也就是1:30—1:40。

刺破高利貸槓桿的是什麼呢?姑且猜猜看。將會是銀行流動性枯竭。而能夠導致流動性枯竭的只有繼續提升準備金率。能夠對沖這個流行性枯竭的只有貿易順差結匯和央票到期資金。下半年央票到期的數字已經不大,順差在減少。

加息不會帶來熱錢,不會打擊經濟。前者是因為熱錢對收益率曲線下降的新興市場不再感興趣,後者是因為實際利率已經太高,對於壓制通脹是唯一一個辦法,甚至都不是好辦法。

但是如果繼續提高準備金率,我只有苦笑幾聲。我的消極如同我頭上的白髮一樣明顯,以至於有位朋友說:你要和老王聊完經濟,不如找條繩子自殺算了。但這位朋友還是在不久之後,就清空了數千萬的鎢砂庫存,之後大跌。

我們回到高利貸這個話題。高利貸是可以持續的嗎?不可以。整個高利貸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頂部是大量的基礎借貸人,一層層向下謀取高額利息,底部的尖峰承載著整個金字塔,上面的那部分在一級級擴大。從我的邏輯方法來說,我不能想像這是可以持續的。

在這個金字塔的上方有個正置的金字塔,底層代表居民,上方一層層是銀行、各類企業、基礎建設、政府支出等。這個底層是不要利息的,處於某種愛好,這個國家的9成居民都喜歡存錢,所以銀行樂的支付低息。他們貸款給上面,因為這是任務,貸款給下層的高利貸金子塔,因為謀求私人和小團體利益,銀行也得以獲得業績,以彌補大宗優惠貸款給國有體系和基礎建設的損失。

最頂尖的上部實行的金融政策是導致負利率的根源,尖峰一層層向下吸取高利率收益,但這個金字塔中上部是無效率的,在耗費這些獲取的高利率收益。

那麼去了哪裡?

在這個金字塔的上面還有一個倒置的金字塔,尖峰代表華爾街,向上部分代表美國政府、歐洲、日本、澳洲、巴西、中東等產業和資源國,最上層是美國和歐洲的居民,他們享受從底部一個叫做中國的金字塔傳來的高利率收益,而到了他們這裡,從尖峰到廣闊塔底的是低利率。

所以你可以明白,我們三十年來的經濟增長,現在在負擔三個金字塔的龐氏騙局,他們沒有產出,只有利滾利的支出和消耗。

首先出事的將會是最底部的金字塔,當某一個資金鏈條斷裂,整個塔就會崩潰,導致上面兩個塔的崩塌。為了避免崩塌,美國人要錯開這種方式,重置吸血的通道才行。

而中間這個金字塔要保住現金流,必須要把向高利貸金字塔傳送的現金流轉回到自己這邊才行。股市的蓄水池已經底漏了,不起作用,只有重新祭器房地產這個老的蓄水池。所以會很快看到房地產放鬆。

而和中國地產爭奪現金流的就是上面這個金字塔,他們的做法就是做空中國地產,直接吸引現金流到頂部,當然傳統方式借錢——進口——消費的模式也會存在。

至於結果,大家可以自己去想像。

企業主對實業的恐懼 也就是政府的噩夢

晚間睡了一覺,問女兒餓不餓,於是去吃小肥羊[6.430.00%]。結賬的時候,旁邊一桌在結賬。等我們出來,我問女兒,你有沒有注意隔壁一桌結賬的情況?女兒問:什麼?我說:坐在你邊上那個女的拿了錢出來,但是手沒有伸出去,只是說說而已,她並不想付賬。而對面那對夫妻,男的起身去了櫃檯,這是真正想結帳的。

女兒笑笑,她對此不感興趣,正在關心自己的卡片。

言歸正傳,飛航途中,買了吳思先生的《血酬定律》。一直知道這本書的內涵,但是沒有看過,花了一個半小時看了八成。

這是本偉大的書,吳思把整個中國歷史的大糞從美麗的軀體裡剝了出來,臭不可聞,然而卻是中國的本質。其中有個故事剖析民眾的算計,我並不是完全描述,拆解一下其中的邏輯。

清朝某地一直有販私鹽的傳統,但規模不大,只是普通民眾的生計來源而已,與大鹽商的利益有衝突,但並不危及到生存問題。不過,由於乾隆下江南,鹽商接待的不錯,因此得到了恩寵和許諾,鹽商利用官場力量擠兌這些私鹽販子。這就威脅到了私鹽販子的生存,雖然那些並不能發財,但卻是安身立命的生計來源。

這個時候開始計算人性命的價值,私鹽販子是餓死呢?還是奮起一搏。算計在於地方官是維護鹽商的發財擴張夢還是維持一方安穩。代價是什麼?雙方在計量的時候,有出頭者振臂高呼,於是開始大亂,圍攻了衙門。

地方官很明白當地的民情,立即告示,說按原來方式繼續。然後再謀劃領頭者的事情,普通參與者既往不咎。民眾很快情緒平復下來。但是軍方不肯放棄立功心切,開了隊伍過來。民眾感受到了生存的危險,在領頭者的帶領下武裝攻擊了軍隊。清朝軍隊腐朽不堪,被擊垮了。事情鬧大了,軍隊撤退,還是地方官來處理。地方官的策略不過是原來的伎倆。

歷史上的地方官對於民眾心理研究很透,無非一個生存底線問題。順民的代價是讓他活下去,而不是壓榨到死。鹽商和軍隊的做法都是逼人於死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結果就是民眾算計生命的代價,民不畏死,那就是執政者的噩夢了。

這裡說起一個現實中的討論。朋友咸蟹認為私營企業做事沒有底線,在達到足夠強大的原始積累之後,與官勾結,就會做出很可怕的事情。另一個朋友魚頭認為私企如果不能持續保持企業的道德感,就不能長久生存,會被市場淘汰。

我個人的理解是,國企管理層有卸責的本能,因此不會做惡劣的事情,但是也不會有效率;而私企出於壓榨最後利潤的本能,官商勾結是最迅速的一條路,沒有底線是可能的,也是不能長久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私企老闆都能夠有長遠眼光。

根源在於無恆產者無恆心,基業長青的理念不存在,都是撈了一票就走的思路和路徑,因此無底線反而成為常態。

但是你把所有一切寄託在國營體繫上,執政者就會給自己埋下一顆炸彈:國營體系無效率,就業是不能指望的。一旦私企被壓榨死光,失業者成為流民,就會計算生命的價格。

地方官的處理是到位的,事情平息,民眾繼續做順民,英雄當屠。因為民眾開始算計得失,把原來為自己出頭的人賣掉,當然好過庇護。這個時候地方官再推一把,宣稱送賊前往者,給多少賞錢。鄉親們算一算銀子,就把領頭者綁了送官。

上世紀四十年代,哈耶克寫《通往奴役之路》,是那個世紀最偉大的哲學著作之一。但並不被大多數人理解。資本論和凱恩斯主義的信奉者席捲了全球。那個年代的世界各國多少都曾嘗試過用左翼的社會主張和治國策略,包括英法這樣的老牌帝國。

幾十年後,這些國度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英法拉美印度等不僅僅在經濟上一無建樹,而且產生了社會動盪,阿根廷直接從世界第六的發達國家墜入發展中國家隊列,並且再也沒有回到發達國家的陣列。

哈耶克的理論不容易為普通民眾和代表其選擇的政府接受,而老馬和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很容易煽動人心。其實,這有什麼稀奇呢?中國人在幾千年前就發明了這類理論,那就是均貧富,暴力革命的一套。

古老的宗教和主義都有一個傾向,給普通民眾描述天堂,只不過宗教宣稱的是來世,主義描述的是現世。宗教改良後,能夠一直生存發展下去的原因在於來世沒辦法算賬;主義卻給自己設了個套,宣稱現世就可以共同富裕。達不到目的的時候,就只能均貧富了。一旦要均貧富,那就需要犧牲一批人。

宗教和主義要犧牲異教徒時,對於神僕來說,重要的不是精神,而是這些異教徒手裡的財富。奪其一百,給民眾三十,自己腰包裡裝七十,這是可以算計得失的。

如果沿著這條路徑去理解哈耶克的哲學理論,就能明白,對於民眾來說,描述天堂,非常容易忽悠他們脆弱的心靈。民眾從來不會思考,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你把命運交給一個好皇帝,一個清官體系,要公平,怎麼可能做到?人性的貪婪,決定了烏托邦裡劃分財富的人必定要留下自己最大的那一塊。

對於拿到天下的人來說,這個牧場是他的,他會考量基業長青,會維持奶牛們的生存,以方便長期擠奶。但是對於皇帝下面的眾臣子來說,他們只是奴才。皇帝不差餓差,當差的壓榨民眾是一定的。而一個皇帝是管不了普天下的官僚階層的。

這就是烏托邦無法實現的原因。

但是民眾做順民有自己的算計,只要不威脅到生命的價格,他們是不會起來行使暴力的。歷來所謂的農民起義軍都是流民佔多數,因為他們安身立命的基礎沒有了。即使如此,流民一旦有了口飯吃,隊伍就垮了。所以,領袖是洞悉人性黑暗的偉大人物。

過去三十年,政府以經濟發展替代自由,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何現在行不通了?老幹部非常憂鬱:我們打下了江山,為他們發展經濟,建起高樓大廈,為何他們恨我們?

根源在哪裡?

如果你聽說國家的富人只有1成在私營體系,你會驚訝嗎?從高利貸事件中,你會明白,真正有錢的是誰。在最初的二十年發展中,私營體系積累了大量財富,後十年這些財富已經發生了轉移。現在的私營企業大多數是中產階級。

無論是通往奴役之路,還是血酬定律,告訴我們的道理,在於一個經濟發展的社會,沒有自由和制衡體系,最終會變成一個財富輸送溝渠。今年有可能財政收入達到10萬億人民幣,這是水面上的;水下的潛流輸送,大概與此數字相當。

一個國度要進入文明開放的社會,只有全民和解,建立制衡體系,人人監督人人,向上輸送的溝渠才會枯竭。尊重私權,開放市場,私有企業有恆產才能有恆心。紮根於此,做基業長青的打算,解決社會需要的經濟發展和就業問題。

歷史的輪轍告訴我:為了避免流民階層形成,要依賴私企解決就業,所做的就是充分競爭,任市場你拼我打,資源市場上交國企。問題在於,這個方法已經行不通了。自由市場告訴我們,當市場被扭曲後,各類報復就以市場自己的形式展現出來。一隻溫良的羊,突然滿身是長滿獠牙的嘴巴,這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市場。

金融的邏輯基於貪婪和恐懼。國有銀行只有恐懼沒有貪婪,他們的算計是國有體系有國家兜底,即使效率不高最終也會有人買單,因此貸款去了國企。這對私人沒有好處,於是尋租者利用各種渠道把資金給高利貸者,高利貸去了私企。私企在一年前就安排了護照和簽證,以至於高利貸者蹲守美歐領事館都沒有看到欠債的企業主身影,證明這些企業主已經不相信自己能夠活下去。這些企業主對實業的恐懼,也就是政府的噩夢,因為他們不玩了,就業市場在哪裡?

最終,這個爛攤子一定是政府出面收拾,國企不得不全面接管經濟。在最初的三十年裡,在全球歷來的經驗裡,國有體系都是無效率的,無法解決就業問題。

上山下鄉的源頭在於當年的國營體系已經無法解決數千萬年輕人的就業,留在城市裡是巨大的不穩定因素。即使下鄉,也沒有在農業裡解決就業問題。文革期間,全國經濟已經在崩潰邊緣。鄧公不得不在1978年穩定政權後開始改革。他的選擇只有兩條路:大饑荒餓死數千萬人,或者改革讓所有人吃飽飯。

我非常反感現在理論界的一種說法,說鄧公當年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為了產生壟斷資本家。在一個體制內,鄧公做了他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以變通的合約:承包責任制,暫時解決了私權問題,激發了廣大民眾的創業熱情,耕作農業,創立私企。

而朱相在體制內,也做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讓國企工人下崗,促進私企發展,開拓了出口市場。

但是宿命,是一條自食其尾的蛇,封閉社會的利益輸送自然而然的發生,向上的溝渠自動形成,最終形成的是倒退回到起點。

虛擬經濟的空中樓閣

路透RUSELL專欄認為中國9月份對銅和鐵礦石採購的增長代表了中國需求增加,因此有利於多頭市場。

很顯然,這位老兄不瞭解中國經濟的魔幻市場。

包括我認識的地產商在內,在八九月份,資金的飢渴達到了頂點,他們不得不大量從銅、鐵、膠市場補充融資庫存,以獲取廉價資本。這類資本的成本遠遠低於高利貸拆解,而且規模巨大。高利貸業者無法提供如此龐大的資金需求。尤其是在銀行信託、理財等表外信貸被銀監會停止的時候。

早晨我和一個貿易商朋友談及大宗的未來,唯一的因素是中國政府的態度。中國的政策決定大宗反彈或者崩潰。

歐洲危機已經過去了嗎?看看德國CDS的急升。市場是不會說謊的,德國拯救歐洲的能力正受到市場的侵蝕。歐洲各國的緊縮正在互相影響,形成震盪。緊縮輸出後,正影響歐洲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包括英國在內的經濟體無一逃過。銀行業的重組正受到自身抵制,而希臘危機導致的銀行壞賬預估,德法銀行正從50%提升到60%。

美國危機過去了嗎?它的失業率不能解決。奧巴馬正尋求戰爭的可能性,針對伊朗刺殺沙特大使的報復。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正宣稱要對中國操控匯率進行嚴厲的懲罰。你要明白,美國的選舉是追隨民意的,政治在那裡也是自由市場,政客需要瞭解顧客的需求。

泰國的貿易商正失去購買廉價原料的能力,他們也開始缺少現金。歐洲的流動性緊縮危機已經開始嚴重影響亞洲市場,這是亞洲人為何要拯救歐洲,而英美拒絕擴大IMF救助規模的原因。

發達世界需要中國崩潰。

這個局面正從隱性的市場競爭,變成一個越來越明顯的世界金融和貿易戰爭。華爾街正把炮火從歐洲向亞洲區蔓延,歐洲戰局已定,歐元必死;而只有中國第二個死,華爾街和美國經濟才能夠得到救贖。

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亞洲金融[2.70 -2.88%]危機,美國得以興旺發達三年。整個邏輯表明,當華爾街的金融機器開動,歐洲和亞洲都在瞄準星上。佔領華爾街的極左份子,沒有領悟華爾街正在拯救他們的經濟以及他們未來的飯碗。

中國經濟的崩潰會有什麼好處?美元資本的大量回流,可以補充美國實體經濟的流動性缺乏,股市、房地產市場可以繁榮。扭轉操作壓低長期利率的動機,加上流動性回流的補充能量,美國的市場得以復甦,就業市場得以興盛。

而中國只要金融體系不出現大的波動,通脹得到抑制,都不會打消僵局。銀監會停止了表外貸款,終止了高利貸市場的輸血工具,同時對於溫州等地的高負債工廠,政府正在接盤。

大宗商品破滅不在政策的考慮之內,大宗價格下滑符合壓制通貨膨脹的目標;拯救股市的戰役已經開始,國家隊在入場,儘管效果不佳,但起了一點作用。拯救股市有助於銀行系統發生問題,可以大規模的再發行融資。

中國的政治經濟學原理表明,大宗必死,股市當興。主觀意願,房地產凝固即可。國家隊隨時準備接手所有的領域,從垮掉的民營製造業到IT,馬云同學心領神會。

美國的政治經濟學原理表明,中國經濟必死,美國實體經濟當興,就業市場得以復甦。

企業家可以放一個天平,衡量一下:我在死亡名單上嗎?

全球化下的廣闊空間

凌晨醒來,一時間不知道身在何處。牆角似乎在響,我抬頭觀察了半天,猜測是隔壁的動靜,或是牆外狂風颳動鋁皮的廣告牌。我在十數年佛教信仰之後,放棄了宗教,心中一片虛無,既不信來生,也不信往事,雖然我敬畏鬼神,然心中並不真的認為他們存在。世俗的中國人其實都是無神論者,天不怕地不怕。

這一會兒,沒有了聲音,除了我的老電腦,風扇正在沙沙的響,努力的驅除熱量。

晚間的飯局有個馬來西亞人,討論大馬的房產和簽證。大馬對中國的落地簽關閉了大門,因為有太多的賣淫女過去,伊斯蘭宗教的國家拒絕接受。

我對伊斯蘭文明有些看法,所以我並不主張在坐的一個女同行轉去大馬,建議她考慮英美國家。但馬來人認為大馬是民主體系國家,英聯邦成員,應屬於不錯的選擇,唯一的問題是大馬並非移民國家,非常難以拿到身份。

這一年一直聽到移民的聲音,從身價數億的富豪到身有幾十萬的白領精英,他們一起在閒聊時談及遠渡重洋,無論是發達的英美還是不發達的老撾。

我在閒散的學習智利、西班牙文,進展緩慢,最近又開始學習老撾語,學習他們如蝌蚪般的文字和孤立的語言。儘管我喜歡老撾的別墅建築風格和天然美女,然而這個國家,腐敗橫行、資產安全感很差。無論是西班牙語還是老撾語,也只是幫助我的生意,對於居住,智利是很好的選擇,美國和澳大利亞是更好的選擇。

行走的意義在於看到世界的不同,瞭解一個個文明的差異,明白他們的正確與迷誤,知道這個文明走向開放還是封閉。

看了一下新澤西的小鎮,瞭解他們的生活水準、教育和治安。我本心並不想與太多的華人居住在一起。但和洛杉磯的洋插隊一番長談,他談及小孩的融入,比如9歲的小移民和當地ABC、白人、新移民的交融都有很大的問題。對於孩童的成長,群體的陪伴和交流是至關重要的。終於還是把目光轉向亞裔居住的區域,如果要這麼看,夏威夷是很好的選擇,然而就生存發展機會而言,大城市群落才是最好的選擇。

移民美國是一件艱難的事情,但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也提高了門檻,我對是否拿到身份並不是過於激進,買一個伯納茲的護照也並不是不可以的事情。當務之急是讓女兒在上小學之前進入歐美的教育系統,接受開放式的學習環境。我聽了一次女兒幼兒園的公開課,對中國老師的素質和冷酷感受頗深,這樣的老師是無法讓孩童熱愛生活的。

美國的公立教育差別很大,爛學校裡孩子會吸毒濫交,好學校會集聚優秀的學生和生活環境。然而好學區的房產一定是異常昂貴,地產稅高昂。對於我來說,有種種的困難,如何過去,建立生意,落足生活。

過海的時候,我望著層層翻滾的波浪,發了一會兒呆,感受到生存的壓力和佈局未來的坎坷。狂風大作,寒冷滲透到我單薄的衣服裡,我沒想到這裡這麼寒冷,而輪渡也停了航,我幸運的坐了最後一班船。坐車到星巴克,坐下來喝了杯熱咖啡,聽生意上的合作夥伴談起未來的行情。

這是一個糟糕的時代,年輕人仍舊具備勇氣,老人惶恐不安,而市場會獎勵年輕人的勇氣。在大宗商品的賭博上,未來短暫的大泡沫時代會讓很多有膽量聞見血腥味的商人獲益。之後將會是狂風掃落葉,市場的幸運給那些謹慎保守的人。

晚些時候,再見一些重要的客戶,談的稍微遠一些,我談及印度市場,希望將來得到他們的支持。

錢永遠是一個問題,我努力整合圈內資源,從私人資本到國家壟斷資本,一週內見了三十多位重量級的圈內人物,下周開始密集拜訪工廠。工廠正處於風雨飄搖中,許多老總親自接待下去的小業務員,行業正處於生死攸關的大變革時期,明後年這個行業會屍橫遍野。

鋼鐵、有色金屬、紡織業、汽車業、石油和食油等,我們沒有一個行業能夠獲取足夠的利潤和積累。聽上去我們似乎是重商主義的國家,其實在製造業毫無還手之力。以目前的局面,今明兩年大宗商品資源國和美國的金融資本就可以席捲我們上萬億美金的利潤而走,我們只剩下一堆房子而已。

假如製造業支撐不住,資本大鱷在年底開始做空,多美元空大宗商品,我們的財富就會一瀉千里,三十年的積累終究是一場空。

與一群小孩子議論,有人問為什麼不會升值。我嘆息一聲,這裡的理由就不用說的很透了。還有人說,你一直飄泊,總會失去根。

我的根和鄉愁在心裡,正如天空的鷹,不需要一個窩。下了蛋被主人拿走,隨時隨地被宰殺,你覺得哪一個更自由和有根呢?

既如此,努力吧,無論多麼難,還是要選擇幾個地方要去,不為別的,只為生命的延續,女兒可以看到比我們更真實的世界和獲得更有邏輯的分析方法,來獲得認知世界的魔法。

而這個世界對於中國商人來說是無限廣闊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03

家族財富傳承之道:無勝於有,有始於無

http://www.xcf.cn/newfortune/gongsi/201208/t20120821_345027.htm

  財富傳承的要訣與中國古老的道家思想頗為契合。成功世代傳承的家族,都十分注重無形財富的傳承。家族傳承最主要的是將無形資產傳給下一代,而非僅是物質財富。如果只注重物質財富,會越分越少,迅速消散;反之,無形財富越分越多,物質財富也隨之越聚越多。

  近年來,華人家族企業爭產內鬥事件頻頻見諸報端。第一代企業家本期望後代將家族與企業發展壯大,卻往往事與願違。莫非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其實並非僅此而已。商業家族往往過於重視物質財富,忽略了無形財富的傳承。「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對家族企業來說也是如此。成功世代傳承的家族,都十分注重無形財富的傳承。
  家族企業成功的關鍵在於家族對企業的特殊貢獻,包括家族成員間因能分享價值觀與理念而合作無間、團結一致等。若這些特殊資產或無形財富無法順利傳承,家族將分崩離析,企業也難以為繼。老子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形財富只是利,無形財富才是真正有用的。「無」並非空無一物。空的碗可以裝菜,但首先必須有碗,無形財富就是裝有形財富的「碗」。企業傳承中,很多家族只是把「菜」(財)交給子女,「碗」卻沒有傳下去,「菜」(財)自然越來越少。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錢、房子、車子、奢侈品是物質財富,物質財富卻生於無形資產。如果只注重物質財富,會越分越少,迅速消散;反之,無形財富越分越多,物質財富隨之也越聚越多。中華文化與道家哲學的空與無思想,在我們對家族企業的個案與學術研究中正不斷被印證。

  新鴻基地產:執者失之
  老子說:「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企業對家族來說相當於「天下」,家族拚命抓緊有形財富,忘卻維繫無形財富,反而容易失去。
  新鴻基由郭得勝等人於1963年創辦。1990年,郭得勝去世,將價值百億的集團43%股權鎖入郭氏家族信託,受益人包括遺孀鄺肖卿、3個兒子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聯及其家人。通過信託綁定受益人,創辦人顯然希望家族財富由子孫牢牢掌握。然而,2007年郭炳湘因故與兩弟發生矛盾。次年,矛盾公開化,郭炳湘被董事會罷免董事長職務,並被踢出董事會,失去公司經營權。2010年,郭炳湘進一步被剔除出家族信託受益人名單。此時,新鴻基地產已成長為市值千億的地產巨頭,將郭炳湘除名相當於令其損失上百億港元。兩年來,郭炳湘一直與家族成員就企業經營權與信託受益權纏鬥。這些年來,新鴻基地產股票扣除大市變動後的回報率隨之一路下挫,損失慘重(附圖)。


  2012年,郭炳江和郭炳聯因涉嫌行賄香港特區前政府官員被廉政公署傳訊。有媒體猜測,事隔多年事件突然浮出水面或與三兄弟內鬥有關。隨後郭炳湘也被捲入行賄案,被廉署請走。此次爆炸性事件令新鴻基股票市值在2012年3月30日一日之內蒸發近400億港元。以這樣的財產流失率,不久家族將無財可爭。更嚴重的是,若郭氏兄弟被定罪,家族長年積累的聲譽將蕩然無存。

王永慶與愛馬仕家族:無執無失
  反之,若能將無形資產傳給後人,有形財富也能夠被順利傳承,甚至由後人創造出更多的有形財富。台灣地區前首富王永慶有3位妻子,子女10餘人。但王永慶百年之後,只有少數家人爭產,對企業無重大影響。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王永慶對子女的言傳身教。王永慶的子女們中學就被送出國,但子女和父親一直保持書信來往。老人家工作之餘,不厭其煩給子女寫信,一寫就是好幾大張。當時才讀高中的王雪紅覺得「爸爸的字又草,寫得又深,說實在我看不懂」,但後來「重新翻過,有很多啟發」。王永慶更將窮其一生建立的台塑集團控股股權注入慈善基金會,讓子女一無所有(詳見2011年9月本專欄文章)。這一招可謂釜底抽薪,在兵法上大概叫做「登高去梯,置之死地而後生」。子女得不到金錢,「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專心靠自己,反倒更成功。在王永慶的影響下,子女們紛紛創業,其中王雪紅更成為中國台灣最成功的女企業家和女首富。王永慶家族的傳承經驗,應驗了老子的話,「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放棄有形財富,不但沒有失去,反而得到更多。
  放棄反而得到更多的類似經驗,在國外家族企業中也很常見。愛馬仕自1837年至今一直由愛馬仕家族經營,秉承皮革製造的優雅傳統,每一件產品都精益求精。例如製作愛馬仕絲巾要經過7道工序,用時18個月。百多年來,愛馬仕一直堅持家族經營,多次拒絕大集團的併購要約,為的是保護對產品風格質量堅持的精神理念與家族榮譽,但這麼做的代價是家族必須世代奉獻犧牲,放棄眼前利益。正是這種對家族無形資產的保護,使愛馬仕在眾多奢侈品中獨樹一幟,成為「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如今愛馬仕已傳到家族第五代,2010年營業額達2.4億歐元,早已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宿命。保護無形資產,有形財富也隨之增值。

  摩根汽車與法師旅館: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講究「無為而無不為」,看似一無所有,實則無所不能。英國摩根汽車公司現由摩根家族第三代經營。摩根汽車全部由手工製造,公司員工只有100來人,年產量不足1000輛汽車。但摩根品牌卻深受青睞,要買一輛摩根汽車,從訂購到拿到車鑰匙需等上一兩年,以前甚至有人等了10年才拿到車。百年來,摩根家族秉承摩根精神,多次拒絕收購、併購請求。通過去商業化,儘量接近「無」,家族企業得以延續。
  日本法師溫泉旅館歷經1300餘年,傳46代。法師旅館千餘年來一直都是只此一家的家庭小旅館,甚至連許多日本人都沒聽說過。法師旅館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從未厲害過,可以說「一無所有」,但正是「無」成就了其千年傳奇。道家雖然推崇「無為」,但老子同時也說「強行者有志」。只有先下苦功努力,甚至犧牲自我,才可以「無為而無不為」。法師旅館的千餘年歷史有賴於其嚴格的家族傳承製度,世代堅持長子繼承,其他子女通過包辦婚姻請出家門,加入其他家庭,旅館的一針一線都不會分出去,小小的溫泉旅館也因此得以保存。這個日本家族為什麼世世代代願意為家族與家族事業作出如此的犧牲?不是因為其有形財富,而是家族知道自我的「空無」成就未來的「大有」,而成就家族的「大有」是「小我」至高無上的榮譽與財富。

  以柔克剛
  並非所有企業都願意如法師旅館般偏安一隅,在家族統治下往往會誕生一些大財閥,例如香港的長江集團、韓國的三星集團等。這些大型集團甚至可以控制一方經濟命脈。但過於強大就容易走向衰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企業擴張到一定程度就要學會低調,也就是道家所謂的「以柔克剛」、「以退為進」。
  「退」不是無條件退讓,一定程度上是在有能力的情況下襬出低姿態,長遠目的還是為了「進」。「柔」並非軟弱,而是為了強。柔弱似水,但滴水可以穿石,大江可以決堤。「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李嘉誠商業帝國雖大,但為人低調,「如果你始終注意不過分顯示自己,就不會招惹別人的利益,別人也就無法捕捉你的虛實。」 老子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企業越強大,越需要「示弱」。據說,李嘉誠將企業命名為長江集團的寓意是「長江不擇細流」,「處下」才能得到天下的水。
  不少企業尚未成為大財閥就已經衰落,往往因為企業發展過速,不懂得節制。方太集團總裁茅忠群就表示,為了保持高端廚具品牌形象,企業堅決「不上市、不打價格戰、不貼牌」,「我只要說服自己就可以,每年增長20%就夠了,而一旦上市,你說增長20%,可能董事會就不樂意了,至少得25%,我不希望有雜音來干擾方太的戰略」。台灣王品集團創始人戴勝益也表示,公司要「用年輪的方式成長,每年形成3公分,這樣是健康的」。
  人各有志,企業大小並非主要的。大企業不一定強,小企業未必弱。做大做小各有難處,關鍵在於如何長久。大企業猶如汪洋,想長久需懂得謙下。小企業猶如小溪,遏制不現實的野心才能細水長流。說到底,都是要以退為進、以柔克剛。

  小大之辯
  其實,物質財富的大小與多少並沒有本質區別。爭產案多則千億,少則幾億,尋常百姓家為了區區幾萬也不乏兄弟反目。在身家百億的豪門看來,爭奪幾萬元恐怕十分可笑。在身家千億的家族看來,為幾億元上法庭或許也很不值吧。大小、多少隻是相對的。《莊子》裡有一則寓言,蝸牛兩隻角上各有一國,為爭奪蝸牛角上的地盤爭戰不休,伏屍千萬。蝸牛角雖小,但也有兩國戰爭。其所爭的在人類看來是何其渺小。家族千億帝國雖大,在茫茫宇宙面前,與蝸牛角無異。
  牛頓曾說:「我只覺得自己好像是在海濱嬉戲的孩子,為一會兒找到一顆光滑的石子,一會兒找一個美麗的貝殼而高興。而真理的海洋,仍在我的面前未被發現。」謙遜之辭同時也反映了客觀事實。牛頓貢獻雖大,但在古往今來的知識海洋,不過滄海一粟。因此,不要太看重家中滿箱金銀,下一代可以創造更多。第一代企業家要讓下一代從小立下大志。若有鴻鵠之志,自然不屑於爭奪父母錢財。
  爭幾萬元固然不該,爭千億元同樣不值。在企業傳承中,家族企業第二代要從小接受「不爭」的教育。不該爭的是家產,應該爭的是讓企業發揚光大。「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父母家產再多,對第二代來說都是「小」;「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自己創造的即使不多,也是「大」。

  傳承之道
  中國人強調家和萬事興,不過很多企業創辦人卻把「和」與「合」混淆了 。強行合,必然導致不和,最後往往被迫分。新鴻基家族信託受益人被綁定在一起,發生內鬥時想分開都很難。因此,即使後人共同經營,也應預留分解管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時讓家族後人之間保持距離,形成幾個家族企業集團的分支反倒能夠實現更廣義的合,成員間更有可能保持和睦,合為一體。以分為合或許也是道家以退為進思想的一種表現方式。
  家族傳承最主要的是將無形資產傳給下一代,而非僅是物質財富。《老子》最後一句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即好好做事,不與人爭。亨利·福特說:「最值得畏懼的對手從不關注你,只專注自己業務的每個細節。」人非聖賢,難免起爭執之心。做好一個企業不容易,傳下去更不容易。「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有這麼多事要做,這麼美好的未來要追求,哪裡還有空爭來爭去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20

三星平板電腦如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4/151663.shtml

有預測指出,“到2020年互聯的移動與物聯網終端點將達到300億,2015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將達31億,2015年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將達17億,2015年全球移動工作者將達13億。”未來智能移動設備在商用市場將有著巨大機會,而平板電腦或將成為眾多企業的首選。

去年三星推出的Galaxy Tab S系列以超凡的硬件和令人驚艷的Super AMOLED炫麗屏“本色”還原能力受到行業的一致好評,今天下午三星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正式發布了第二代GALAXY Tab S系列平板電腦--Galaxy Tab S2。 

眾所周知,三星Galaxy Tab S系列是在去年7月發布的一款定位高端的平板,其強大的性能、優質的色彩表現為行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Galaxy Tab S2不僅全面繼承Galaxy Tab S的優秀品質。

首先,三星對這款平板的形容是“薄如蟬翼”,顧名思義它具備超薄機身和金屬邊框設計,將時下最流行的Galaxy A手機系列設計理念移植了過來。

Galaxy Tab S2只有5.6mm厚度,比最薄的三星Galaxy手機還要薄,配備了高對比度Super AMOLED屏幕,首次使用了4:3的屏幕比例,最適合閱讀的比例,支持閱讀模式。後置800萬像素攝像頭,光圈達到了F1.9,前置21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4G—LTE網絡。采用8核心處理器,內置3GB RAM存儲和32GB ROM存儲空間,支持Micro—SD卡拓展到128GB。

基於Android5.0版本的定制系統,支持多任務分屏處理,可實現兩個任務同時運行。支持指紋識別,指紋識別模塊和手機產品一樣放在Home按鍵當中。預裝了原生Office軟件以及騰訊遊戲中心和多樣的定制禮包。由此可見,無論是移動娛樂還是移動辦公,均操作自如。

Galaxy Tab S2有兩種屏幕尺寸版本,分別是9.7英寸和8.0英寸兩種,官方商城還提供了三種使用模式的皮革保護套。不過在發布會上,三星並沒有透露價格和具體發售日期。

那麽在三星的沖擊下,未來平板行業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首先,輕薄不僅會成為平板的一大賣點,更會成為廠商凸顯制作工藝的一個手段,三星Galaxy Tab S2的厚度,三星對這款平板的形容是“薄如蟬翼”,顧名思義它具備超薄機身和金屬邊框設計展現了三星的全面實力,因為輕薄度做到一定程度上,每提高0.1毫米都將非常困難,這個差距友商能否短期趕上,還是一個問號。

其次,未來平板產品在性能升級的同時,將更註重產品的個性化和特色化,通過多元化的設計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我們在三星的智能手機上已經看到了這種理念所帶來的價值,未來平板也同樣如此,誰的產品線更豐富、更全面,誰就能在競爭中獲勝。除此之外,未來平板市場的亮點主要還是集中在商用領域的拓展和應用。而平板市場要想繼續存在下去,確實必須要更多的由“玩具”向“生產力工具”進行轉變。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邸曉偉,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31

特朗普盛贊普京勝於奧巴馬 對俄好感漸成共和黨主流

由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贊賞,使得共和黨內部如今對普京的好感大大提升。

上周,特朗普曾發表一番言論毫不掩飾對普京的贊賞,認為後者是一個比美國總統奧巴馬“更強大的領導人”。盡管這番“政治不正確”的講話立刻招致了共和黨內部的批駁,紛紛把自己和特朗普劃清界限。但是,9日,又有不少共和黨人跳出來表示同意特朗普的看法。

在日漸分裂的共和黨內,這已經不是特朗普第一次通過邊緣言論把自己送上政治主流。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對普京領導力的贊賞雖然引起了共和黨內的分裂,但是卻沒有招致選民的強烈反對。

特朗普前後不一?

特朗普的競選搭檔、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彭斯(Mike Pence)表示,普京比奧巴馬顯示出更強大的領導力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但諷刺的是,此前在國會的時候,彭斯並沒少撂下過針對普京的狠話。

“實際上我非常感謝他用這麽坦率的方式表達了他的立場。”普京在莫斯科對特朗普的表態做出了肯定的回應。

不過,對於特朗普對普京的欣賞引發的質疑不少。曾經當過前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國家安全顧問的馬克斯·布特(Max Boot)認為:“特朗普所說的話從來都是前後不一的。”布特提醒選民,一個反美的外國領導人比美國總統更出色的觀點從來沒在兩黨領導人身上出現過。”

實際上,特朗普絕非第一個註意到普京政治手腕的人。從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開始,美國國內的主流保守派政客都把普京視為機會主義者,認為他充分利用了奧巴馬政府的軟弱。

“普京出手幹預烏克蘭事件的原因正是他看出了奧巴馬不會采取行動。”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鮑伯·科克(Bob Corker)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提到:“正如特朗普所說,我們需要從一個強勢角度和普京談判。”

即便在4年前的總統大選上,時任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把俄羅斯稱為美國“地緣政治上的頭號敵人”並把普京稱為“惡棍”後,共和黨一度空前團結。但4年後的情況有了微妙轉變。

共和黨對普京的好感提升

2015年路透社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34%的民主黨受訪者認為奧巴馬是美國的最大威脅,相比之下,認為普京對美國來說是個巨大威脅的只有25%,23%的共和黨人選擇了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民調機構YouGov在今年8月開展的民調顯示,95%的共和黨受訪者認為普京的政治領導力非常強大,相比之下,民主黨持同樣態度的受訪者有70%。此外,有24%的共和黨人對普京持好感,反感的比例為51%。相較於2014年民調結果,對普京持好感的共和黨受訪者僅為10%,反感者達到76%。由此可見,共和黨內部對於普京的態度近兩年來逐漸趨於積極。相反,民主黨方面沒有太大變化,持好感者的比例不超過13%。

特朗普與普京的相互欣賞也並非空穴來風。去年底,普京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對美國總統競選發表看法,稱特朗普“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耀眼、非常有才華的人”,但他也表示,評價特朗普是美國選民的事情。特朗普隨後也回應了普京:“普京總統在俄羅斯國內外廣受尊重,能得到他如此的贊美是莫大榮幸”。其實,特朗普去年就曾表示,普京的領導力勝過奧巴馬。

今年4月,YouGov對G20國家的一項調查顯示,G20中唯有俄羅斯人更希望特朗普成為美國新任總統。受訪的俄羅斯人有31%希望特朗普獲勝,僅10%支持特朗普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

7月,特朗普還曾呼籲俄羅斯黑客幫忙找出希拉里那3萬封被刪掉的郵件。而就在此前,維基解密公開了1.9萬封聲稱是俄羅斯從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服務器里拿到的郵件。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特朗普及其身邊的親信、副手就開始和俄羅斯那邊有許多生意往來,2004年以來,特朗普在商場上也曾多次想要從俄羅斯拿下商業合同。

這些事情不由讓外界對特朗普和俄羅斯之間的聯系浮想聯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521

彭蕾回應卸任:最大的快樂莫過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給阿里系內部員工的郵件中宣布,自10月16日起,螞蟻金服集團董事長兼CEO彭蕾將CEO的接力棒交給總裁井賢棟。

據了解,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彭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浙江省財經學院(今浙江財經大學)從事教師工作5年。在擔任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之前,彭蕾先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PO(首席人才官)和支付寶CEO。

井賢棟,現年43歲,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2009年起擔任支付寶首席財務官(CFO),並於2014年擔任剛成立的螞蟻金服集團首席運營官(COO),2015年6月擔任螞蟻金服集團總裁。

而對於這一職務調整,彭蕾回應稱:“對老師而言,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看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井賢棟則感謝團隊對他的信任,同時他表示,“會把文化傳承,把使命傳承。”

以下是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彭蕾回應全文:

“從最初的支付寶,到現在的螞蟻大家庭,感恩過去六年九個月與大家同行,沒有什麽比團隊的信任與友誼更彌足珍貴。與有情有義的你們一起做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是我一生最幸運的事情。

感謝所有螞蟻人的努力,你們身上的創意、激情和擔當,令人贊嘆。與馬老師一樣,我第一份工作也是老師。對老師而言,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看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個時代給了每個人舞臺,可以盡情發揮所長,去建設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由衷地為大家今天創造的奇跡喝彩,盡其所能幫助小企業創業者看到希望,讓所有普通人感受生活的美好。這個廣闊的舞臺需要不斷迎來更具專業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年輕一代。

Eric的熱忱、擔當和樂觀一直感動並激勵我。他是我的最佳拍檔,給予了我無與倫比的幫助。在過去這幾年中,Eric展現出了傑出而嚴謹的專業精神,品格公正無私,一直以高度的激情和樂觀感染並鼓舞大家。他擔當螞蟻CEO實至名歸,我們有理由期待Eric帶領全新一代螞蟻人更精彩的表現!

在前進的道路上,我會繼續陪伴大家。我自己會更專註在螞蟻的長期發展和全球化戰略,還有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上。同時我仍將全力支持Eric帶領新團隊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並期待更多驚喜和美好發生。”

Go!小螞蟻,大夢想!

以下是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井賢棟回應全文:

“非常感謝馬老師、Lucy、全體合夥人、董事會的信任,我相信這種信任不只是對我一個人的,而是對今天整個螞蟻團隊的。

盡管團隊還很年輕,但這是一支能征善戰、勇於擔當、不斷創新、堅持理想主義的團隊。在馬老師和Lucy這一群老師們的帶領下,我們會把文化傳承,把使命傳承。

在過去的近十年,我在阿里有幸參與和見證了公司一路走來,看到我們從來沒有改變我們所堅持的客戶第一,這可能是我這一輩子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我相信我所熱愛的這一切,並為之而堅持,而努力。

感謝Lucy給我們打造的螞蟻靈魂,我們的文化和價值觀體系;打造的一個堅持使命和願景驅動的團隊,和面向未來面向全球的業務基礎。我和團隊一定會繼承這一切,並且將它發揚光大,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放飛前行!小螞蟻,大夢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632

中小企:聊勝於無 未解根本困難

1 : GS(14)@2017-10-15 15:17:14

【明報專訊】按新稅制,年200萬元或以上利潤的企業最多可節省16.5萬元稅款,目的是為減輕企業稅務負擔。但對中小企而言其實並不能確切解決他們的經營困難。

指租金人工負擔重

黃先生在柴灣經營「新咪咪麵工房 」餐廳近8年,顧客主要為附近街坊,每天營業約14小時。他為節省成本,與另一合伙人都成為「員工」,支薪在店內工作,以減省請人成本。扣除租金、食材成本及人工開支後,每年盈利逾5萬元,利得稅約數千元,在新稅率下,只獲近千元減免;他認為此優惠解決不了企業經營的根本問題,以其店舖為例,租金收入已佔成本兩成,加上通脹導致食材、人工上漲等問題,更影響小餐廳的生存。

身兼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榮譽主席的香港金邊實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達邦也認為,二級稅對本港中小企而言只是「好過冇」。他指政策說是幫中小企,其實大中小企都一樣適用,如果以其公司去年大約百多萬元利潤計算,省下來的10幾萬元「請多個人都難」,用來研發更是杯水車薪;就算作為推廣費,參加一次海外展覽已花光,「比較好的考慮是給員工出多一些花紅,或留來做公司福利」,所以對幫助中小企而言成效未必高,只是聊勝於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14&issue=20171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24

伙保險公司 讓大眾預防勝於治療 初創推普及基因檢測

1 : GS(14)@2018-01-22 05:16:50

【明報專訊】社會上有不少人認為香港科研技術滯後,但其實香港的科研水平在國際具一定知名度,可是,市民卻甚少聽到香港有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科研成果未能變成市場接受的產品,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初創企業Prenetics為基因檢測公司,公司把個人化基因檢測服務,擴展至飲食、藥物敏感、預防疾病等多方面的應用,讓市民可以採取更佳的健康管理措施,提升生活質素。

明報記者 鄺月婷

Prenetics成立於2014年,公司前身是由香港城市大學的科學家於2009年成立的高通基因。2014年時,楊聖武剛剛辭任Groupon東南亞區行政總裁,他擬投資予高通基因,與該公司的科學家洽談時,科學家表示他們因專注於科研,做生意並非他們的擅長。於是,楊聖武便決意親力親為,除了投資給公司和擔任行政總裁,並把高通基因大改造,引入國際化的管理團隊,至於科學家們則為公司提供技術支援。楊聖武亦把公司改名為Prenetics,公司名字是由Prevention(預防)及genetics(基因)組成。

針對與健康疾病相關分析 省成本

Prenetics主要跟大型保險公司合作,包括保誠保險、友邦香港、匯豐保險服務及Muang Thai Life,保險公司會把Prenetics的基因檢測盒送給保單持有人。現時,全基因組測序(把用戶身體內的全部基因,全部排列分析)的測試費用高昂,為了節省成本,Prenetics會找出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基因做分析,提供營養基因組學、藥物基因組學、遺傳性癌症篩查、家庭計劃篩查的基因檢測服務。

楊聖武表示現時大眾的健康措施,是在生病後才去醫治,但其實不少疾病均能事先預防。基因測試可以顯示用戶有多大概率患上某種疾病,當他們知道自己比正常人有更高的風險,他們便能透過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減低自己患上該種疾病的風險。楊聖武指即使生活習慣和飲食等因素是導致人們患病的部分原因,但大部分人不會因此而採取行動,只有當他們知道自己的基因對哪些病症特別高風險,便會針對自己的狀况提高警覺。

基因測試報告可以顯示用戶患病的風險,即使用戶對某種疾病有較高的風險,也不代表一定會患上此項疾病;若他們對某種疾病有較低風險,也是有機會會患病,這或會令部分市民覺得基因檢測是可有可無的措施。楊聖武認為用戶決定做基因檢測與否,是他們的個人選擇。不過,對於關注健康的人士,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基因報告結果,及早採取預防措施,減低患病風險,令他們的生活品質變得更好,也不需花費太多時間住院留醫。楊聖武說:「我有較高的大腸癌風險,當我知道後,便會開始定期做腸鏡檢查,沒做基因檢測,就有機會等到50歲才做(腸鏡檢查)。」

綜合分析 提供30分鐘免費諮詢

Prenetics的基因採樣和寄送樣本程序簡單方便,用戶只需把採樣棉棒放置於左右兩邊面頰的口腔內壁,分別上下來回摩擦約30秒,以收集唾液(口水)及口腔黏膜細胞。採樣後,用戶可把棉棒放進試管中,並在一星期內把樣本送到實驗室以確保樣本質素。之後公司會在10個工作天內把基因檢測報告結果,透過電郵發送給用戶,用戶也可在myDNA Pro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瀏覽報告。公司會把用戶的生活習慣納入考慮因素,作出較綜合的分析報告,為用戶提供飲食及運動建議。此外,用戶除了可獲得一次免費30分鐘與私人健康教練的電話諮詢,也可以透過myDNA Pro手機程式諮詢在線的註冊營養師,作出為期16星期的改善健康生活課程。

年內推B2C業務 擬拓至內地歐洲

楊聖武創業經驗豐富,他認為對公司來說,最重要是有國際視野,所以Prenetics團隊有很多員工是由海外回流或者是從外國招聘,公司會在印度、英國及美國等地招攬人才。被問及有什麼創業秘訣,他笑言自己十分熱愛工作,甚至犧牲了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處時間,「我每日早上9時至晚上12時都在辦公室工作,10多年以來都是這樣。」他覺得年輕人若有志創業,需要抱着正面樂觀的心態,

不怕失敗,也要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拍檔。

Prenetics成立至今,已獲得超過5000萬美元投資額,公司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基因檢測公司,在整個東南亞區團隊約有100名員工, 楊聖武透露公司純利增長速度快,在去年做了約10萬個基因檢測。公司打算在今年中推出網上平台,進軍B2C業務,未來也會拓展內地及歐洲市場。

[新經濟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43&issue=20180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