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專家教戰》「基亞震撼」給投資人的三堂課 風暴過後 生技股還能買嗎?

2014-08-18  TWM
 
 

 

風暴過後 生技股還能買嗎?

基亞暴跌,讓投資人狠狠遭受一次震撼教育。

未來生技股該怎麼買?台灣「生技創投天后」羅敏菁提醒,認真、紮實地做功課,就是防地雷股之道。

口述.羅敏菁 整理.林宏文編按:基亞連十二支跌停,導致生技新藥股全部一起跳水。《今週刊》特別專訪台灣工銀資深協理羅敏菁,她在生技新藥研究、營運及投資經驗長達二十餘年,針對社會大眾對於新藥產業的發展,以及投資人對生技新藥股應具備哪些操作思惟,提出專業見解。以下是專訪紀要:我個人認為,從這次「基亞事件」中,可以為台灣生技股的投資,帶來三個啟示。

制度面的啟示:

因個案提高門檻,恐變成緊箍咒首先是制度面,觀察美國對於新藥股的上市,主要考量的是團隊、技術及市場大小,另外也要取得主辦券商同意支持承銷,這是新藥掛牌的基本門檻。

至於有些人說,是否一定要求新藥取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臨床實驗核可,才能掛牌,這倒是不一定,例如近來許多新股掛牌上市的罕見疾病新藥研發公司,也都還沒進入臨床實驗階段。

近來市場上有不少聲音提出,在基亞事件後,台灣應該重新檢討新藥股的上市流程,必須更加嚴格把關。但我認為,近兩年台灣對新藥的掛牌流程,從工業局推薦到櫃買中心審查,都已做得相當專業,對相關風險的提醒,也都要求公司須註明在公開說明書上。

其實,基亞只是一件個案,不要因為這次事件,讓大家對新藥產業發展失去信心,更不要因此增加各種管制方法,變成產業發展的緊箍咒,這絕對不是好事。

風險的啟示:

成效、 市場規模都可上網查證其次,投資人自己也應該檢討,像生技股這種高門檻的產業,必須做更多、更紮實的功課,否則不該輕易投資。

像拜耳藥廠旗下與蕾莎瓦系出同門的肝癌新藥STORM,在今年三月宣佈失敗,當時大家就相信基亞的PI-88會變成「唯一」治療早期肝癌的藥,但投資人只要去Google搜尋一下,就可以知道這種說法完全錯誤。

此外,這顆藥在歐美被列入「孤兒藥」,也就是病人少於二十萬人,大家只要把藥價乘上病人數目,就可以得知市場規模,顯然也沒有市場傳的那麼大。

所以,投資人只要認真找資料,做一些查證,很多事實都擺在眼前。但在市場一片熱潮下,投資人似乎完全失去風險意識,只選擇性相信某些資訊,當然套牢就難以避免了。

另外,最近市場上有人常說,新藥只要能進到三期臨床,就可以有十億美元的市值,這種說法也不太正確。新藥的價值要先看有沒有效,可以賣到哪些區域,以及市場規模,當公佈成績是真的有效時,股價才應該反映,若是沒成效,當然就不應該漲。

與兩年前比起來,我覺得不管是投資人、媒體、分析師等,大家都在努力學習生技新藥的知識,陸續也可以看到些許進步,但我覺得努力空間還很大,大家都要一起進步。

尤其是投資人,不要拿自己的錢開玩笑,畢竟投資人要對自己的決策負責;而投資人越聰明,不老實的公司想要矇混過關的機率就會越低,市場自然會朝更健康的方向邁進。

產業教育的啟示:

經歷學習陣痛,競爭力更強我覺得,新藥確實是一個不容易理解的行業,即使是像台灣工銀這種專業的創投,也一直在學習之中。

例如,最近蕾莎瓦在復發性乳癌的臨床實驗也宣告失敗了,我們就要對這件事進行深入分析,原因很可能是這個藥已經出來很久了,藥物的作用機轉受到破壞,所以很多病毒已產生抗藥性,當然會無效。

癌細胞不斷在進化,更強的癌細胞也不斷在出現,因此,創投的使命,就是要更努力去選擇投資更新的藥,才能夠創造更好的研發成效。如今,我們在台灣也看到很多企業在做很先進的新藥研發,這些就是台灣的機會。

此外,對於國外許多新藥公司各種資訊的理解,也是我們很重要的工作,像臨床實驗的設計就是一門大學問,這些都需要投資人做功課。

媒體也可以從產業教育著手,我發現中國有很多網站做得不錯,對於個案的分析相當清楚透徹,資料也很豐富,這一點也值得台灣學習。

最後,我特別要提出的是「生技產業的學習曲線」,這是台灣資本市場必須共同面對的一門課,而「基亞事件」,就是其中一段很好的學習過程。

過去大家對電子業有很多學習經驗,現在對生技新藥業也要有學習曲線,對比台灣與美國生技新藥的發展,目前台灣就像一九八○年代的美國,正在努力推動產業發展的時刻,我們有創櫃板、興櫃、上櫃及上市,讓沒有營收、但技術受肯定的公司也可以走向資本市場,這是很大的進步。

但在同樣沒有營收、沒有獲利,甚至沒有產品的公司中,區別哪些是好公司、哪些公司不夠實在,台灣投資人要花費更多心力去學習,就像當年電子股也出現過作假、掏空的公司一樣。

台灣應該好好珍惜這難得的產業發展契機,讓生技新藥成為未來台灣強大的競爭力,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發生的很多事,就視為是在這場過程中的教材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10

《如何自保》與其等政府、油商良心發現 不如自救 遠離惡質劣油 食安專家教你三撇步

2014-09-15  TWM
 

餿水油比去年爆發的混油風暴,更讓消費者頭痛!

因為這些劣質油多半流入各大夜市、小吃攤,不易辨別。

《今周刊》特別請專家提供撇步,教大家遠離黑心油。

撰文‧何欣潔

黑心油接二連三,從去年的混油風暴開始,消費者就不斷追問:「如何才能選到安全好油?」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這次的問題在於工業用油,用於食品加工使用,為了增加食品的滑潤、蓬鬆感,製作過程中仍會加入一點真正的豬油,讓它稍有香氣。因此,避免吃到黑心加工油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吃摻有豬油的食品加工品,畢竟消費者無法完全單就末端食品,判斷是否摻雜劣質油。

撇步一:買白色固體豬油

半流體或液體狀態,恐添加化學成分許惠玉表示,這些劣質油經過化學處理後,因為炒起來沒有油香味,較少直接賣給一般消費者,多半流入各大夜市、小吃攤,或用以製作加工品。

不願具名的資深食品稽查人員提醒,一般餿水油的重製過程中,會添加磷酸鹽及其酯類乳化劑,讓成品有抗凍、液狀的特性,但天然的豬油在常溫常壓下本來就是白色固體,因此,不要買半流體或液體的豬油,或觀察商家的油品狀態,可以避免餿水油或其他劣質油品的危害。

撇步二:觀察店家環境

劣油顏色濁、味道嗆,高溫易噴濺他指出,最喜歡用半流體或液體豬油的食品業者,有蚵仔煎、糕餅業、冷凍食品業、休閒食品業、夜市牛排、平價便當、炸豬排、鹽酥雞、小吃業、調理包、調味料等,甚至連月餅、綠豆椪、蔥油餅等所有含油蔥酥的食品,都有使用餿水油的風險,消費者應該特別注意。

已故名醫林杰樑遺孀、護理師譚敦慈則表示,問題油品可能會有顏色較混濁、味道難聞、油體較黏稠等特性。製作過程中,也可能保留水分未處理乾淨,下鍋容易噴濺;若是外食,消費者可仔細觀察店家環境來作判斷。

撇步三:炸物見真章

外表呈深褐色、口感脆硬、吸油度高有豐富自家搾油經驗的醫師余尚儒指出,「真油」的味道清香,抹在手上會很快被皮膚吸收,幾乎可以當作護手霜來用。至於市面上的煎、炸物,若使用新鮮好油,炸出的成品顏色較淺、不容易上色,使用多次回鍋的劣油,炸物顏色就會呈深褐色,口感又脆又硬,吸油度也變高,即使用餐巾紙吸油,不但徒勞無功,甚至會讓餐巾紙也黏在炸物上。幾個簡單步驟,就可以讓不得已外食的族群,盡量降低吃到餿水油的風險。

實在無法相信市面上賣的油品,自去年的混油風暴開始,就有許多民眾購買種子,請油行代為搾油。

中部地區的老字號油行表示,自家會「代客炒種子、搾油」,富含油脂的本土花生,四斤便可搾出一斤花生油,常有農民一口氣拿三、四百斤種子來搾,自用或送人。

但專家也提醒,民眾若想買種子讓油行代搾,必須觀察機器的油渣是否清除乾淨,否則易滋生細菌,油行也必須遵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才能讓民眾安心吃。

你也可以跟著做,自己吃的油自己搾從混充油到餿水油,消費者「食」在難安。嘉義市醫師余尚儒為了全家人的健康,努力自救,揪團進口搾油機,並且在自家屋頂栽種黃豆。

為了買搾油機,余尚儒做足功課,考量各地氣候、種子特性、比較試用心得,選定一款荷蘭製的小型手工搾油機,在自己臉書上揪團購,很快就引發熱烈回響,成功開團。

「買來機器,下一步就是要尋找哪裡有好的搾油種子?」南瓜子、杏仁、可可、花生、芝麻、紫蘇、油菜都曾被余尚儒列為可能的搾油材料,「台灣最常見的本土搾油作物就是芝麻、花生,我們也嘗試在自家屋頂、用小孩的尿布袋種植黃豆,完全自給自足。」而每一款種子搾油的「眉角」都不一樣,余尚儒反覆實驗,發現芝麻體積小,所以在油管內可被擠壓面積較大,出油狀況比黃豆好,未經精煉也能耐高溫、且富含抗氧化劑,很適合搾油,但不易保存,必須盡快吃完。這些實驗資訊,他都無私分享給網友,讓更多人能順利吃到自家搾的油,同時幫助台灣本土小農,「並不是關在家裡、自己吃得安全就好,我們希望推廣成一種社會運動,讓大家學習動手自製食物、支持小農,不要無力地等待廠商來餵食。」不僅如此,余尚儒更與在鋼鐵工廠任職的父親,共同研發第一台適合台灣本土種子的搾油機,「台灣的種子成分畢竟與國外不同,我們將手搖改為電動,也改良部分構造與製程,讓搾油更順暢,事後更容易清洗,提高大家搾油意願,目前仍在努力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76

醇親王載豐的家教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50r.html

順便講一個沒有這麽嚴肅的事情。

當初義和拳起來的時候,打死了一個德國公使,後來德國威廉二世讓光緒皇帝的弟弟親自去德國道歉。大家知道威廉二世脾氣很爆,後來爆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他要求來道歉的清朝代表團,公使以下的團員必須跪著給他磕頭。當時帶隊的是光緒弟弟---醇親王,18歲,叫做載豐,小夥子寧死不屈,拖了半年左右,最後德國人只好放棄不合理的要求。

後來光緒死了之後,沒有後代,載豐的兒子溥儀就成了末代皇帝,載豐變成了攝政王,不過清朝已經無政可攝了。

辛亥革命了,在清廷退位之後,他就帶著全家去了天津,之後堅決反對大兒子溥儀的複國運動,孫中山北上的時候還專門去看望他,對他很欣賞。後來日本人支持溥儀搞滿洲國,他堅決與兒子劃清界線,搬家回北京的醇親王府,不去東北,所以後來中共建國之後,周恩來也看望過他,除了文革的時候,他的第三個兒子被紅衛兵揍過一頓,基本上算是家族得以安享平靜的生活。

載豐把他可以這樣安然度過那段歷史,歸結於他的家教。因為他的父親奕環不愛財,死前留了一個小曲給子孫:

“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財也小,產也小,後來子孫禍也小,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此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

所以載豐是典型的小事糊塗,大事清楚。

為了保住王府的完整,自己出錢把王府改為學校,結果國民政府發了些辦校補貼。到了新中國建立之後,國家出錢把整個王府給買下來了,完整的作為歷史遺產予以保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71

資本助推 家教O2O掀“熱潮”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03/935329.html

龐大和剛性的教育需求,使得資本紛紛湧入家教O2O領域,今年呈現集中爆發之勢。業內人士表示,從2014年開始,依托互聯網平臺的家教模式將開啟新一輪的在線教育“熱潮”,傳統家教市場將面臨洗牌。

日前,請他教宣布在6月初完成了8600萬元A+輪融資。此前,老師好、跟誰學、輕輕家教、選師無憂、師全師美等平臺都在今年拿到了融資,其中跟誰學獲得5500萬美元,老師好和選師無憂獲得融資千萬元,輕輕家教更是三個月內連續完成三筆融資。

龐大和剛性的教育需求,使得資本紛紛湧入家教O2O領域,今年呈現集中爆發之勢。業內人士表示,從2014年開始,依托互聯網平臺的家教模式將開啟新一輪的在線教育“熱潮”,傳統家教市場將面臨洗牌。

家教O2O蘊含巨大市場空間

“家教市場的潛力巨大,隨著80後一代的子女步入入學適齡區間,與教育相關的行業都發展迅速。”請他教創始人兼CEO陳遠河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的家教O2O創業公司不低於50家,獲得融資及被收購的公司近10家。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家教O2O受到了資本市場的歡迎,盡管這些創業公司正面臨激烈的競爭和淘汰賽,但仍有不少風投都在踴躍進入,數家家教O2O的平臺完成了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融資。

陳遠河告訴本報記者,“家教行業發展多年,這個領域有很多值得被改造的用戶痛點。在國內市場,家教行業的價值顯而易見。根據相關數據,K12領域是當前眾多家長購買教育服務的最常見形式,40%的K12家長每年的小孩課外學習花費在5000元以上,而其中15%的家長在這部分的投入甚至過萬元。除了教輔機構之外,個人性質的家教是其中一個所占比重較大的選擇。”

據《2014年K12教育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中國K12教育的市場規模為2549億元,其中,輔導機構以920億元的市場規模占比21%;K12學生平均每天參加輔導1.5-2小時,人均花費5121元/年;40%的K12家長每年在子女課外學習上的花費在5000元以上,其中15%的家長投入上萬元。

陳遠河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興起的家教O2O平臺來看,互聯網的介入,已開始顯現其優越性。首先,解決了家長與老師信息不對等問題,家長能通過平臺看到每位老師的詳細資料和授課經歷。其次,基於LBS匹配用戶身邊家教供求的移動應用,也為家長和老師雙方大大降低了路程成本。通過互聯網的切入,還能夠對家長的要求和老師的考核兩項標準進行規範。”

業內人士認為,家教O2O的模式解決了傳統家教行業信息不對稱的痛點,每年數十億元的市場規模也為家教O2O提供了足夠的市場空間。

在陳遠河看來,市場競爭被資本迅速地催熟,國內家教O2O戰略格局已定,未來更多的是人才、資本的激烈競爭。

行業痛點亟待解決

對於家教O2O領域來說,教師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教O2O企業爭相采用高額補貼等方式來搶教師。

對此,陳遠河向本報記者表示,家教O2O平臺主要競爭均集中在對優質老師的爭搶方面。但“任何行業都有它的規律,任何從業者都應該良性競爭,而不應該破壞這個行業,攪局者可能會得到一時的利益,但從長期看是損人不利己的。請他教在教師方面的補貼並不多,甚至沒有,但教師的穩定性一直不錯,除了教師一端,學生資源也很重要,教師能夠在這里找到長期穩定的教學對象,獲得更好的口碑,這些也是很重要的價值所在。”

“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教師的教學經驗和質量顯然是最受關註的。”陳遠河說,盡管目前請他教會對任課老師的身份、教學資質等進行驗證,但任教資歷卻很難考核,在任教水平上也難免參差不齊,沒有統一的檢測標準,這也是目前我國在線家教發展中所存在的痛點。

陳遠河進一步解釋說,家教O2O平臺的一大挑戰是教師質量和安全問題較難控制,相較於找老師、找機構的試錯成本會更低,因為傳統培訓機構比個體老師更可控,背後的風險也小很多。實際上,家教O2O平臺目前大都沒有找到突破口,圈老師圈學生的策略往往莫過於巨額補貼,同質化競爭嚴重。

陳遠河建議,在不遠的將來,教師資質和任教水平應有硬性的評斷標準,其中要納入家長的評價體系。

另外,業內人士表示,在線家教平臺迅猛發展,教育信任難題仍待解決。教育不同於其他服務,它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如果解決不了背後的質量問題和信任問題,平臺本身很難走遠。

“融資速度決定生死,支撐這一邏輯的則是家教O2O行業的燒錢事實。”陳遠河告訴本報記者,據他觀察估算,家教O2O公司平均每月要燒至少上千萬元。除了大額“流血補貼”之外,技術研發是家教O2O公司相對重頭的一類成本支出。對很多家教O2O創業者來說,這個行業和打車O2O有著相似的生存邏輯——初期比拼的是誰能更早融到錢,籌到錢的活著,沒籌到的死掉。

“融錢活下來,只是晉級的第一步。對於家教O2O公司來說,未來誰更早獲得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誰將獲得先機。品牌和用戶是競爭的核心資源。如果平臺的品牌越大,就會吸引更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更海量的用戶,這又反過來會促進品牌的提升。”陳遠河表示。

  • 中國經濟時報
  • 陽若曦
  • 李曉紅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81

寒冬已至,歷數家教o2o的四種死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15/151552.shtml

隨著“互聯網+”寫入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仿佛定要跟O2O搭上點關系,才好順應這個時代。一時間各行各業爭相進入,健身、美甲、外賣、醫療……連BAT這樣的傳統大型互聯網企業都未能免俗,資本市場對O2O趨之若鶩。但一味的資本投入並未換來預期的高回報率,相反O2O企業破產倒閉的噩耗不斷傳來,領域不乏醫療、旅遊、餐飲等。教育行業也沒有幸免,行業中死亡率頗高的當數家教領域,95%的家教O2O企業兩年左右就會夭折或是根本長不大,家教O2O的寒冬已然到來。   

曾經的創業者,如今避之唯恐不及

近日,一位曾經的家教O2O平臺創業者,如今卻把家教O2O稱作“偽命題”、“人造的偽需求”。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O2O對家教行業並未改變什麽,市場用戶的反饋並未像業界所預計,學生輕松找到周邊好老師、大量明星老師湧現、傳統培訓機構紛紛倒閉。相反,傳統培訓機構卻是時時傳出業績大好的消息。在這名文章作者看來,家教O2O像是打著O2O幌子的一場場遊戲,非但不能切中教育教學本質,而且所謂的平臺“名師”更多是靠刷單欺世盜名。

的確,教育產業具有個性化的特點,提供的是非標準化的服務。而想要把平臺的非標準化服務做好,核心就在於能否聚集一定的優秀師資。但真正的好老師是稀缺資源,除了公辦學校,目前都聚焦在傳統教育機構,O2O慣用的燒錢方式難達到拉攏老師的想法。

因此,各家教O2O平臺都面臨著找不到真正好老師的難題,更難以觸及教學本質的問題,因此並不能獲得家長學生的青睞,處境自然變得非常艱難。難怪,曾經的家教O2O平臺創辦者,一旦認清了家教O2O平臺的本質,便急切地撇清與家教O2O的關系,並且避之唯恐不及了.

上文所提到的家教O2O創業者並非個例,而是普遍現象,家教O2O已出現疲態,難以破冰。縱觀整個產業,目前所有平臺都只是簡單的交易撮合,至今並沒有一條完整、有效的閉環鏈條。

的確有人喊出將致力於打造更深層次的服務設計和規劃,並以此在投資人面前展現出一片"藍海",套取了巨額投資,但教育行業是需要積澱的,模式本身的問題,並非一兩個技術創新點所能解決的。而更令投資者失望的是,巨額融資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針對老師的高額補貼並沒有產生實際的效果,當初想象的“藍海”只是噱頭,投資人看不到前途,只能勒緊腰包持觀望態度。企業沒有了後續資金鏈的支持,前景變的不樂觀,面臨崩盤的危險,舉步維艱。試問,在家教O2O平臺一片哀鴻的現在,有幾個創業者還會大肆宣揚自己曾是家教O2O創業者中的一份子?

 家教O2O的四種死法

無論是已經淪為家教O2O的先烈,還是命懸一線還在拼命掙紮掙紮的企業,作為家教O2O平臺的從業者及投資者也都應該警醒了。筆者在此為大家羅列一些家教O2O死亡的真相,希望為後來者提供借鑒。

 死法一:融資跟不上,沒有足夠現金流,彈盡糧絕而死。

像Uber進入中國市場得到10億融資一樣,家教O2O也賴以資本而存活。據請他教CEO陳遠河估算,家教O2O企業平均每月要燒至少上千萬元;跟誰學CEO陳向東也指出,技術研發是家教O2O相對重頭的一類成本支出,假設組建500人的技術團隊,人力成本加上地面推廣隊伍,一年的成本就要過億。此外尚德負責人還算了一筆賬,從前端的互聯網化,到後端服務的互聯網化,整個組織結構和IT系統的建設需要幾千萬元的持續性成本投入。這一筆筆的巨額數目,對於市場規模較小、受眾較少的平臺來講是無法承擔的,因此就需要持續性融資。但2015年上半年家教O2O平臺像是靠大量資本堆砌起來的海市蜃樓,一旦資本市場的預期不能實現就會馬上撤離,融資變得越來越困難。可問題的嚴重性在於,企業後續的融資一旦跟不上,燒錢的速度又快於盈利的速度,家教O2O沒有了現金流的支持,就會立刻彈盡糧絕,宣布死亡。

 死法二:缺用戶、少服務,死水淤滯而死。

據一位離開了某家教O2O平臺的老師透露,平臺嚴重缺乏老師和學生用戶,需要大量燒錢圈老師、圈學生。而即便圈來了用戶,平臺又沒有保證用戶利益,增加用戶黏性,滿足用戶需求的其它附加內容,單一的模式形態決定了其用戶只能是有相應需求的一小部分人群,而用戶規模會直接影響平臺的交易量。從服務方面講,平臺嚴重缺乏系統化的教師培養和學生學習效果監控等完善的服務體系,那麽即便平臺有再多的補貼,家長也不會用孩子的學習成績換取那點補貼得來的利益,因此缺少用戶,缺少服務,平臺淤滯沒活力,必成為家教o2o死亡的一大因素。

 死法三:同質化嚴重,企業難以為繼而死。

有業內人士直言,家教O2O平臺目前大都沒有找到突破口,在圈老師,圈學生的策略往往莫過於巨額補貼,產品和服務層面都沒有太大差異化,同質化競爭嚴重。因此為彌補這個短板,各個平臺紛紛打出了各自的招牌,或所謂名師或LBS或價格優惠,但這些並非家長和學生真正的痛點,仍然難以得到家長和學生的青睞。對於嚴肅的教育來說,家長所重視的並非方便、價格低廉,亦或是授課形式,他們關註的是老師的適合度和教學質量,孩子能否通過在平臺上的學習真正提高考試分數,畢竟在現在的教育制度下,分數才是學生最重視的。所以說,家教O2O平臺難以聚集大量學生用戶,平臺難以為繼。

 死法四:傳統機構擠占市場,平臺走投無路死亡。

自從互聯網進入教育,“顛覆”一次就頻頻出現,但傳統教育機構的地位仍然未能被撼動,反而家教O2O平臺一直飽受詬病。雖然互聯網技術發展促使個性意識的覺醒,但教育機構的課程研發、內容組織、團隊協作等方面的優勢的確不是個體教師所能替代的。此外,傳統培訓機構的老師可以專心致力於教學,而家教O2O平臺上的老師還需要為生源操心,為了招到更多的學生,還要費心流量經營,因此曾經因為高額補貼來到家教O2O平臺上的優秀教師,回流到傳統機構的比率越來越高。

筆者暑假期間走訪了一些傳統教育機構,從家長口中得知,比起補貼或者更近更方便之類,他們更關註的是老師的優劣和教學質量,傳統教育機構多年來累積的師資還是信得過的,所以無論距離多遠,家長們還是傾向於把孩子送到線下的機構,同時隨著線下機構對於互聯網產品的完善,線下機構使平臺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根據家教O2O的現狀剖析,可以得出家教o2o死亡存在共性和必然性,筆者希望後來者能夠深度重視教育的本質,用心為用戶創造核心價值,繞開創業風險,不炒作不模仿,尋找出一條真正適合發展的賽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965

專家教突圍撼贏OpenRice


2015-08-20  NM




今次《Start up擂台》的主角,是成立半年有多的Clipper。由80後、港大工商管理系畢業的Ryan,想出為香港食肆做一個集結優惠券的apps平台,形式如現已過氣的coupon網。我們找來曾研發《蘋果日報》iPhone版、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黃岳永,品評Clipper。會面後他坦言未有興趣投資。衰乜呢?我點sell

大家好,我叫Ryan,Clipper創辦人之一。以前的優惠券,一張張印在報紙雜誌,剪出來很麻煩,其實平均只有1%的優惠券被使用。Clipper的出現,就是將全港優惠券電子化,方便商戶及顧客,角色如一個中介。你只需在Clipper app點選啱用的coupon,去到商戶scan一下QR code,就可兌換優惠。對顧客來說,就好像用OpenRice,可以在網上評分。亦有地圖功能,可睇到香港邊度有優惠。我哋除飲食外,亦有美容保健、旅遊等優惠。再開啟GPS功能,仲可以search附近有優惠的商鋪!對商戶來說,我哋system易操作、介面靚!而家已經有超過二千間商店加入,做到breakeven。前景?好樂觀!

專家有問

黃:黃岳永C:Clipper黃:對商戶來說,講咩都假!做平台最緊要有用家,你哋如何增加市場佔有率?C:我哋搵咗Samsung合作。用Samsung手機到「沛公」、「放牛牛」等十一間甜品店,可有額外優惠。先養住一班客,之後根據用家評分慢慢改進,用家就會增加。優惠券夠唔夠吸引,都好重要,例如有商店只推出全店八折、九折優惠,其實消費者睇到唔覺吸引,亦影響平台質素。喺最初,我哋幾個創辦人逐間食肆拍門。最叻做鐵板燒嘅,我哋建議做盡啲,打六、七折,引用家到你鋪頭用,否則優惠太少無效果。黃:咁現時有幾多人download咗?當中真正活躍嘅有幾多? C:而家有七萬幾人下載,當中一萬個用戶,最少每星期用一次Clipper。我哋嘅想法係,做好用戶體驗,保持平台上有八百至一千張優惠券。每個月亦會集合一批商戶,提供主題留住用家。例如買一送一咖啡、一蚊食雪糕等。又有一個AI系統,主頁排名會根據用戶喜好編排,令某類受歡迎優惠券,可出現在較高位置。

黃:我見你哋介面幾靚,讓商戶加入的系統都設計得好完善,不過你哋就咁被動等商戶加入?C:唔係,我哋開咗商戶自行登記嘅途徑,亦有三個同事負責行街搵商鋪,主要係中小企,因為大連鎖店亦唔需要我哋。我哋本身規模一樣細,有啲商戶因此主動介紹其他鋪加入,係我哋強項。(找外面的sales team?)因為唔清楚質素,所以無考慮,尤其我哋係Start-up,想慳錢,所以請咗唔少係實習生。黃:咁你哋長遠目標係咩?C:優惠券只是我們的切入。而家你在Google找美甲店,搜尋結果很散亂,我哋想做線下商鋪的Google。找寵物、飲食、美甲、玩樂等類型的商鋪,上我哋嘅app啦!有評分、引發評論、俾人參考,將來希望轉成一個大型資訊性平台!

專家判決

十分滿分嘅話,我會俾六分,算合格啦!不過現階段如果按佢哋方向,我就唔會投資啦;但當交個朋友,可以 教路。Clipper嘅手機畫面設計係好靚、好方便,但注重包裝,就忽略咗定位。唔係瓣瓣都做就係好,要搵方向。佢哋user唔夠active,我望過成間公司亦好後生,缺乏一個有經驗嘅Program Manager,負責綜合數據、搞campaign。例如星期六、日,推出一系列的限時限區優惠,讓女性user去旺角美容、行街、食飯,全部都用到Clipper,這樣各種優惠券可以幾何級數使用。其次,我想知Ryan會否再搵天使基金?有錢,就每個campaign十萬蚊、十萬蚊咁掟落去!搵有品味嘅鋪頭合作,直接俾錢佢哋做優惠!還有未來要建立品味。要用家覺得Clipper有taste先用你,唔係貪平少少,否則幫襯大陸支付寶啦!亦唔好似OpenRice;唔該,過濾啲好嘢先俾我!我一星期去旺角一次,都想食得好啲啫!現在是web 3.0年代,你要知客人喜好,知得愈多,愈可以製造demand。這個又是要花錢。例如做crowdsourcing,讓用家建議你哋加邊啲潮鋪,你就同間鋪傾做優惠券!優惠券仲有好多玩法,用完美容服務去食飯有折,都可以係一個新優惠。能夠將客人由一間鋪轉到另一間,係好值錢的!你只要計到佢做這次優惠的盈利,收平佢少少,一個聰明嘅生意人點都會同你合作!你做到我所講,要打敗OpenRice,根本唔難!

用家品評

拉麵達人邱生:「我哋拉麵鋪一碗麵平均八十蚊,喺Clipper做全線拉麵五十蚊優惠,用咗兩個月,帶來收益高於佢全年三千幾蚊嘅收費。其實我之前試過派傳單,大概一千蚊一個月,平均派一千張先有三至四個客,浪費晒啲傳單及印刷成本。Clipper就無呢個問題,現時有多過千五人用過優惠。「另外,用Clipper要掃QR code,最終可幫我統計有幾多客人是『返頭客』還是新客。不過掃QR code要逼住同facebook連結,就令唔少顧客卻步。現時收費幾平,如果佢收我一千蚊一個月我一樣會考慮!不過有時派傳單唔使俾優惠,無額外支出,但用Clipper一定要俾優惠,呢個因素都要考慮。」

撰文:孫樂祈攝影:鄭樹清攝錄:鄭樹清、廖健昌插圖:劉志誠[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939

資深從業者看家教O2O:從家長下手,做好體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01/152223.shtml

 

istock_000017465496xsmall

 

     9月19日下午在深圳 3W咖啡舉辦了一場由IT桔子、3W咖啡聯合主辦的“2015年在線教育創業趨勢探討”,選師無憂創始人李興對創業者做出了以下分享。

關於家教O2O產品的思考

一、產品方面

1)是輕應用還是重內容?

創業是一條不歸路,是資源極稀缺的遊戲,是時刻與死神賽跑的遊戲。很多創業者喜歡既做工具又做內容,創業初期資源比較稀缺,選準發展的方向很重要。

2)服務連接家長還是學生?

只連接學生的應用,比如各種答題神器;連接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應用,比如作業幫。

K12階段中小學生的消費有兩個特點:

➀ 學生學習的被動性

➁ 決策權和支出權在家長

K12與成人教育不同,是被動性的學習。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需要有人在旁邊監督,需要正激勵。純在線不能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如果家長無法成為你的用戶,那麽在商業這件事情上,很難有所作為。放棄對家長用戶的連接或者不對家長服務,反而沒有了效率。至少商業變現的路徑變長了,繞彎了,甚至中斷了。所以我們認為這點非常非常地重要。

二、用戶體驗

線下參與越深,控制力就越好,用戶體驗就越好,這會形成你的優勢壁壘。但通常互聯網公司這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弱,傳統公司或者相關背景在里面更具優勢。參與服務體驗的改善,優化。改變過去積弊已久的問題,找出提升用戶體驗的空間。

在此提出以下幾種方法:

➀ 自主研發CRM系統,用系統工具來保障服務不變形;

➁ 建立核心種子用戶群,聽從核心意見領袖觀點,快速叠代產品;

➂ 供需雙方都要有流動性,有促進流動的機制,保證優勝劣汰,提高平臺的匹配效率;

➃ 線上的社會化營銷和傳播,增加產品的“社交性”和“娛樂性”能將線上和線下活動形成閉環。

三、傳統家教模式改造過程

互聯網家教O2O對傳統一對一服務模式的改造,歸結到底就是提升效率。互聯網平臺公司的基礎服務都是在做提升信息流動效率和匹配效率的事情,所有資源供需雙方匹配效率低的行業,都是最先被互聯網改造的。現在,進入到核心改造,就是提升過程中的效率和體驗了。創業機會集中在對於垂直服務行業的改造,互聯網能做的事情還是提升效率,但僅僅提升信息匹配效率是遠遠不夠了,我們更看重提升服務過程效率。選擇垂直細分領域創業的切入點很重要,抓住兩端才是根本。

1)重構服務體系

這要根據具體行業具體拆解。

舉個例子:

廣州有二百萬的中小學生,市中心區的家庭有60%的家庭請過家教,平均一個家長在幫孩子找老師時要對比五六間機構,才能做出消費決策。而在選師無憂,每個家長只需要見1.5個老師,而且服務的好評率在90%。就是因為重構服務體系。

傳統一對一機構就是把機構里的全職老師,有空段的排出來給你,給您匹配面試。咨詢師的過度銷售會讓家長越來越反感。家長越來越清楚傳統培訓機構的全職老師的性價比不太高,不對比3-5個機構做判斷是很難的,所以用戶會貨比三家。

但是如果你用你的體系,先對所有的老師的教學資質進行認證,用專業能力先幫助用戶篩選掉專業技能不合格的,再通過互聯網,把教師信息前置,價格完全透明,並積累了大量服務點評,讓用戶獲取到足夠大量的信息去做判斷,80%的判斷已經提前做出了,最後只需要再見面確認一下,簽單當然就容易了。僅僅面試簽單,就提升了3倍多的效率,再加上退費率的降低,比傳統機構的30%降到10%,又是3倍的效率提升。

那為什麽傳統培訓機構不能也把所有老師的詳細資源和所有能服務的時段放上網呢?因為他們就是怕名師培訓出來後出走,依靠信息不透明來賺錢,服務體系完全不一樣。

2)重構成本結構

傳統機構的分成比例是7:3,機構拿七,老師拿三。隨著房租和人工的上漲!龐大運營團隊和大量市場投入導致成本大幅度上升,利潤下滑導致一對一輔導機構價格不斷上升。轉嫁給家長,導致家長付出更多的錢。而老師的痛點在於:老師收入低,無發展空間。

家教O2O在於減少中間環節成本,變革線下培訓機構跟教師們的分配機制,減少中間環節降低家長的支付成本和提高教師們的收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更加透明,去中介化,將會對傳統的機構的模式進行改良和升級。

關於家教O2O趨勢的看法

1.家教O2O是逐步滲透的過程,不可能短期內顛覆傳統一對一機構;需要積累到一定時期,突破臨界值將會有裂變式的增長。

2.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找老師的場景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去中介化將是比較大的趨勢。

3.開放的第三方合作模式將牢固地融入K12生態圈。

4.能回歸教育本質解決用戶的痛點,提供用戶良好的服務體驗的產品終將勝出。

5.信息技術將越來越發達,互聯網家教O2O將更註重“娛樂化”、“實用化”和“社交化”。應該在工具、內容或者服務上找準自己的定位,做深做透,樹立競爭壁壘,重視客戶體驗。

6.由於中小學生的自制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中小學家長在學習過程當中的監督很重要。中小學純在線教育作用不大,需要學校和教師配合。表揚和正反饋激勵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孩子如果只是坐在電腦前學習,沒有獲得鼓勵可能對學習的興趣提升不夠。

7.互聯網家教O2O將在管理流程化、精細化、標準化,提升家長和老師對平臺的依賴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提升教學質量、家長和教師的滿意度也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學生的成長檔案、學業規劃和大數據的分析對提升客戶滿意度也將有非常大的作用。

8.國內的互聯網家教O2O還是有很大的機會,而且競爭在初級階段,在細分領域聚焦還是大有可為的。同時要註重把握教學本質,而不要一味想擴張和貪大求全。國內中小學在線教育如果能在O2O、收費與免費結合、細分專註、大數據分析學生學習過程、極致客群關系方面有突破的話,將有巨大的成功機會。(完)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鬧客邦(微信公眾號:nockclub),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693

無奇不有的家教

昨晚晚飯時聽罷酒樓服務員幾句話到現在也覺不大舒服;


一位服務員訴苦道,食客在這於商場的酒樓如廁時需離開酒樓範圍到商場,竟有不少食客借此“走單”而去!結果苦了服務員被公司要求賠償;

(這真怪不得他們,若是有心要作此勾當根本防不勝防!而且這是否違反了勞工法例?)

愈說愈多下又道曾有食客所攜小童說自己三歲,但在三歲或以上須付茶錢下家長仍堅稱其子女只是兩歲半云云;

於前者不知酒樓會否為此報警,但相信一家酒樓最多只會被騙一次吧?於後者那位小童不知會否立時精神分裂、或誤以為自己服了返老還童藥?


     *          *          *          *


為了騙幾百塊餐價甚至幾塊茶錢而“以身作則”幹此種事,有時見新聞說X大大學生盛氣凌人毫無禮貌、又或Y大大學生偷人內衣,只能說句怪不了學校:大學沒有責任亦不可能扭轉其家長過去二十年的言傳身教!


名校畢業不代表什麼、留下萬金都可以花盡,修養氣度才是永恆,與其花大量時間報讀什麼什麼班、擠進什麼什麼學校,不如以身作則教導子女正確價值觀、做個大方的人吧(維基圖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64

陌生電話響 先學會這四「不」 專家教戰》別以為聰明如你 絕對不會上當

2016-05-02  TWM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再聰明的人也不敢說自己一定不會上當。 事實上,詐騙再高明,預防之道卻很根本,只要記住四「不」,就能預防上當。

編按:本文作者為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其任職刑事局國際刑警科期間,曾擔任駐越南警察聯絡官,參與破獲大型國際電信詐騙案,熟悉詐騙集團海外運作模式,以及國際共打犯罪,本刊特請他為文防詐教戰。

詐欺是一項古老的產業。依照我國《刑法》第三三九條,「詐欺」在法律上定義為: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早年令人害怕的金光黨,施詐者常被形容具有魔力,不僅使用詐術可將磚塊變黃金,還可將被害人騙得六魂離體,帶著被害人到家中搜刮所有值錢家當。

現代社會詐術更上一層樓,許多人都有接獲詐騙電話的經驗,身旁的親朋好友三不五時亦常傳出遭人詐騙,嚴重者人財兩失,一生積蓄和退休金轉瞬間落入歹徒口袋。

精練話術

先利誘再威脅 使人迷陷

詐欺之所以令人深惡痛絕,實在是因為詐騙對象不分達官貴人、士農工商、販夫走卒一體適用。詐騙的手法更是與時俱進、不斷翻新,詐騙的管道亦持續增加。台灣詐欺產業向全球輸出,從縱橫兩岸,慢慢發展至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最遠已到東非肯亞與烏干達。

詐騙集團結合了高科技的犯罪工具、高明的話術和高報酬三高特色,創造了CP值極高的另類產業,令國際詐騙始祖——奈及利亞四一九詐騙集團(以奈籍人士為主的犯罪組織,專透過電話、網路交友,詐騙女性受害人錢財)也都汗顏。

古語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民眾要有能力抗拒詐騙的入侵,首先要了解詐騙集團誘使民眾上當的心法。歹徒多利用一般民眾的「好奇」、「害怕」、「貪利」、「好色」、「避免麻煩」、「樂於助人」六種心理引誘,配合特定情節的話術,使民眾一步一步地陷入錯誤,再按照歹徒指令操作匯款。

綜觀各式詐欺手法,歹徒的犯罪手法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亂槍打鳥」。歹徒沒有掌握被害人個資,僅利用民眾貪利、好奇、害怕,或避免麻煩的心理,透過郵件、語音訊息發送,誘使民眾主動回覆。例如刮刮樂中獎、簡訊催費、語音催費、郵件招領、綁架恐嚇、親友出事、假冒公署詐騙等即是此種類型。

第二類:「願者上鉤」。歹徒同樣沒有掌握被害人個資,但利用民眾好奇、樂於助人或喜好美色的心理,透過電話隨意撥號攀談,直接以話術誘使被害人上鉤。例如,猜猜我是誰(假冒朋友借錢或酒店女call客)、色情援交、假求職等。

第三類:「請君入甕」。歹徒透過不法手段取得被害人個資,利用民眾貪利、害怕或避免麻煩的心理,透過電話直接要求民眾配合匯款或操作ATM解除分期。例如:綁架恐嚇、親友出事、網路拍賣購物、ATM解除分期付款、拍賣詐欺、假冒檢警身分、MSN詐欺、混合形態詐欺等。

避免被害

不輕信、不透露、不害怕、不遲疑詐欺的種類雖然琳琅滿目,但都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只要加強日常生活中的防詐意識,相信可以有效避免淪為被害人。

以下綜合整理之防詐四「不」曲,提供民眾防詐口訣:提高警覺、不輕信:對於「+」或「○○」開頭的國際電話要特別提高警覺,不可輕信。接到「銀行、郵局、醫院、網路賣家客服人員」或者自稱是「某某警察局、地檢署、健保署」的電話,更要提高警覺。

個人資料不輕易說出口:接到陌生來電,絕不可在電話中輕易說出個人資料,提供包括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電話、地址、銀行帳戶和信用卡號等個資。

主動查證、不害怕:詐騙集團常將來電號碼竄改,將手機的來電顯示偽裝成假郵局、假中信銀行、假花旗銀行、假賣家、假公務員等電話,如有疑問,務必先掛斷電話,再進一步查證,不可按照歹徒指令撥「九」或「○」回撥。如有接獲親友出事,要求匯款援救之情事,須先報警處理或盡速查證,避免因害怕陷入歹徒話術陷阱,一時焦急失察而上當。

積極舉報、不遲疑:警政署自二○○四年七月一日就設立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此專線提供二十四小時不分晝夜的服務,民眾可即時諮詢相關訊息。如確實有被害情事,尚可向一六五專線報案,一六五可聯合各金融機構實施「警示帳戶聯防機制作業」,在第一時間攔阻被害財損。從過去成效來看,只要在三十分鐘內啟動,可即時成功攔截匯款。

同時,一六五可立即轉介案件到轄區警察局發動偵查,於線上逮捕領款車手。民眾檢舉詐騙電話,一六五亦可通報各電信公司執行停話、斷話,讓歹徒不易取得電信門號。

「加強民眾防詐意識」以及「提升個資保護之觀念與作法」是防詐的成功之道。一旦有任何疑問,可隨時撥打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詢,多一分警覺,自然少一分被害,是預防詐欺犯罪的不二法門。

撰文 / 黃文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58

家教O2O的出路在哪里? | 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804/157911.shtml

家教O2O的出路在哪里? | 黑馬薦文
芥末堆看教育芥末堆看教育

家教O2O的出路在哪里? | 黑馬薦文

據不完全統計,曾經曇花一現的各類教育O2O平臺有數百家。

推薦星級:☆☆☆☆

閱讀時間:4分鐘

推薦理由:去年是家教o2o最為火熱的時候,而今不少公司開始面臨轉型或倒閉。“跟誰學”從c端轉向服務中小機構,“請他教”轉向線下,“老師來了”停止運營。獨立老師的願景成了黃粱一夢,而家教o2o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本文作者阿槑,轉載自芥末堆看教育(ID:jiemoedu)

6月28日,請他教創始人陳遠河稱,轉型不做O2O將近一年,目前的項目之一是線下托管服務,他解釋說,“去年拿到錢之後,感覺O2O這個模式很難做成,我們就悄悄地轉型了。” 

在家教O2O領域,這並不是第一例。

從去年10月份開始,老師來了關閉,輕輕家教做社區里的“輕店”,之後又發展為獨立的“私塾家”,瘋狂老師則開始推直播產品“叮當課堂”,而興趣教育領域的為藝和早教領域的小海豚早已轉型做線下。

回到2015年上半年,家教O2O最瘋狂的時候。

“瘋狂”的家教O2O

2015年上半年是O2O爆發的時期,滴滴uber美團大眾點評分別獲得數億美金的融資,瘋狂的補貼大戰將O2O不斷推向高潮。回顧過去一年半“O2O”的百度指數,很明顯在2015年6月份達到了最高點。教育領域也跟上了這次O2O的大潮。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

2015年3月30日,跟誰學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A輪融資,開啟了教育O2O領域的資本遊戲。下圖為芥末堆所統計的部分教育O2O項目的融資狀況,時間段集中在2014年底到2015年7月,其中,輕輕家教和瘋狂老師分別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了三輪融資,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據不完全統計,曾經曇花一現的各類教育O2O平臺有數百家。

640.webp

(圖:知名教育O2O項目融資情況)

到了7月份,跟上滴滴uber補貼大戰的腳步,各大家教O2O平臺加入燒錢補貼戰的隊伍。

彼時跟誰學已經從C端找老師平臺轉向服務中小機構,在暑假之前重金打造“6.16學習狂歡節”,聯合15萬名教師和1萬教育機構,向全國用戶發放1.6億助學金,根據跟誰學此後官方公布的數據,當天平臺總交易量為5832萬元。瘋狂老師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補貼開始後,平臺7月份的課耗為5000萬,8月則增長到1.07億。輕輕家教、請他教、老師來了、拼班等,也都有相應的補貼。

“平臺的補貼比放高利貸還劃算”,這是平臺引導老師們入駐的誘惑之一。2015年,在暑假來臨之前,補貼達到了最高點,一度高達總課時費的10%~30%。一位老師向芥末堆表示,曾在其入駐的平臺上一個月“中轉”了8萬多的課時費。而平臺也鼓勵老師和機構將真實課耗導入平臺,某機構負責人表示,“反正他們的錢是白來的,補貼我就走趟流水,不補貼我就下,不賺白不賺。” 

緊接著,跟誰學、瘋狂老師相繼被曝出刷單,平臺的回應是“培育市場”。與此同時,伴隨著“資本寒冬”的來臨,2015年9月底,“老師來了”宣布停止運營,直接原因是在B輪融資中失敗,資金斷裂。在複盤時,其創始人虞益棟將沖量歸結於此次創業過程中最大的錯誤,“如果不沖量就有可能被甩在很後面,甚至整個行業的機會窗口會對我們關閉。我們選擇了沖量。”

2015年9月,輕輕家教停掉補貼,10月,瘋狂老師也取消補貼,並發出聲明稱,不盲目追求GMV,將保障平臺數據健康度放在第一位。

O2O創造了什麽價值?

“顛覆傳統一對一”是家教O2O平臺興起之初所喊的口號,由於一對一輔導機構本身成本結構不健康,毛利和凈利處於較低水平,以一對一的典型企業學大教育為例,甚至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家教O2O平臺標榜的是三點:

1、去中介化,降低一對一機構運營成本,提高老師收入。

對機構來說,省去了房租和部分人力,降低運營成本。同時,用互聯網消除信息不對稱的弊端,直接連接好老師和家長/學生,一方面降低家長和學生的選擇成本,另一方面幫助老師提高收入。

2、信息透明,建立第三方教師評價機制。

平臺鼓勵家長和學生對老師進行評價,以此為依據對老師進行分級,降低家長的選擇成本,比如輕輕家教的星級評分包括五個維度:授課時長、好評數、學生數、效果、服務。

3、幫助獨立老師建立身份認同和組織,支持老師們成立教師社群或教師工作室。

然而,獲客能力有限是O2O平臺最大的bug之一,“當時平臺簽了不少,但是沒有生源”,芥末堆接觸到的幾位老師都是同樣的反饋,甚至是獎勵性質的優惠促銷放到平臺上都無人問津,取消補貼之後,由於持續沒有生源,老師逐漸不再維護平臺上的賬號。2015年10月,瘋狂老師取消對老師的補貼,當月課耗從9月的1.02億下降至7400萬,11月則降為5400萬。

“平臺很難找到一個所謂的痛點,能夠讓老師和學生離開了平臺所提供的這層價值,就沒辦法進行有效的教學服務。” 在老師來了關閉之後,其創始人虞益棟認為這是平臺最大的問題。輕輕家教的創始人胡國誌也指出,如果家教O2O只是一個簡單的交易工具,那肯定死定了。 

資本寒冬之後,新的賭註

一年之後的今天,家教O2O平臺們紛紛選擇了轉型,做內容,做輔導,做B端服務,分別進入了新的戰場。對此,輕輕家教創始人劉常科認為,家教O2O是在回歸理性,從原來打車、外賣的補貼模式回歸到商業的本質,回歸教育行業該有的節奏。

早在去年10月,在融資受挫之後,音樂教育O2O平臺為藝就開始轉型做內容。11月,上門早教O2O平臺櫻桃老師和小海豚合並,創立了線下品牌幼兒園。

今年年初,以B2C模式做家教O2O平臺的致優教育浮出水面,學大教育為天使投資人,金鑫在站臺時表示,“在K12領域,C2C模式不成立,B2C模式才能跑得通。”

做重,似乎是必然的趨勢。不過,創業者們選擇了不一樣的路。

跟誰學選擇了B端服務,2016年3月,跟誰學正式推出面向B端的新產品“天校”、“百加寶”,並在同期推出“商學院”,為傳統培訓機構的轉型升級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在此之前,跟誰學機構版已經上線,據跟誰學方面公布的數據,截止2016年3月底,入駐機構近6萬家,老師將近50萬人。

對中小機構來說,入駐跟誰學,品牌露出是首要目的,“類似於開了個淘寶店,我們沒有大機構的廣告預算,能曝光就曝光”,一個小機構的合夥人告訴我入駐跟誰學的原因,目前該機構與跟誰學的合作仍然在進行中,平臺每個月會帶來幾個生源,據他透露,一般來說平臺會從課時費中提成15%-20%。除此之外,大眾點評機構版也是他們的合作方。同時,跟誰學陸續推出了天校、商學院等針對培訓機構的產品和服務。

輕輕家教則繼續完善家教O2O服務,在交易環節之外,與線下服務的整合是一個重要的轉變。一方面,輕輕家教在2015年6月跟好未來達成合作,與廣州智康整合,智康各學科的教研資源向輕輕家教開放。

2015年12月,輕輕家教的線下店“輕店”在廣州開張,主打社區化的概念。今年5月,輕輕家教創始人胡國誌又創立“私塾家SharingSchool”,在廣州發展了近30家社區體驗中心,目的是打造類鏈家的社區化教育共享平臺。據了解,私塾家計劃在2018年底在全國共享發展不少於2000家私塾家社區體驗中心,孵化認證不少於10萬名私塾家i微校校長(社群意見領袖),服務不少於80萬個中國青少年家庭。

同在廣州的家教O2O平臺選師無憂也計劃在2016年建設100家線下體驗店。

瘋狂老師的創始人張浩則宣稱,“O2O這一仗已經打完了,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直播上” 。2016年6月,瘋狂老師推出直播產品叮當課堂,轉向了大課+直播,推網紅名師。

配合“超級名師”計劃,瘋狂老師同時推出了“線下孵化器”,招募名師開線下班授課,平臺作為老師的經紀人,幫助老師處理場地、行政、教務等工作,老師專註上課。簽約名師之間可以組合搭配,進一步放大教師的價值。

獨立老師的“黃粱一夢”

雖然稱不上“顛覆”,但家教O2O平臺的確給傳統的一對一培訓機構造成了壓力,伴隨著“解放老師”、“平臺化生存”的口號,老師的價值被重新挖掘並放大,一度成為各個平臺爭搶的對象,部分老師從機構出走,或加入獨立老師大軍,或自己創業。

2015年5月,精銳教育聯合昂立教育發布聲明,共同抵制O2O家教平臺,嚴禁老師在家教平臺兼職。6月1日,包括卓越教育、新東方、精銳教育、學大教育、明師教育等在內,廣州市9個主流輔導機構聯合發表聲明,譴責家教O2O平臺所挑起的挑戰職業道德底線的行為。

除了補貼的誘惑,對於更多的獨立老師來說,最吸引他們的則是抱團,“有個組織對於散戶而言誘惑力太大。” 王甲順表示。在通過補貼吸引老師入駐之後,平臺們紛紛組建教師社群。2015年7月起,輕輕家教在廣州、上海等地成立了自由教師公會,請他教成立了教師俱樂部,組織老師集體開展教研和娛樂活動。瘋狂老師則在各地宣講,稱“要拿出1億元在全國扶持1000個教師工作室”,幫助平臺上的老師做運營、樹立品牌。

而一年後的今天,請他教轉型做線下托管,O2O平臺停止運營,瘋狂老師的策略則是做名師經紀人,在線上打造網紅老師直播平臺,同時開設線下教學點。

“浩哥(張浩)說,未來的教師,一定是平臺化生存的教師”,王甲順一度相信了平臺們所描繪的藍圖,“可是現在我們這些大眾化老師被拋棄了,瘋狂老師平臺的各大群基本上已經是死群了,沒有人說話。”他無奈地說。

今年6月,有消息稱,瘋狂老師福州分部關閉,曾參與瘋狂老師福州工作室組建的獨立教師“風”表示,工作室的模式已經陷入困境,原因在於缺少持續的生源,“只可憐我們這些教師,像是做了一場獨立教師的烏托邦似的黃粱一夢,流離失所。”他失望地說。

在線教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9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