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積金連輸3月 人均季蝕逾2萬 股票基金近全軍覆沒 林本利:不應再換馬

1 : GS(14)@2015-10-15 02:17:0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4/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股市依然反覆,強積金繼續蝕錢,9月份整體跌1.73%,其中環球股票基金單月更跌3.5%,是最差的5類基金之一;人均蝕近4000元,累計3個月更蝕逾2萬元。有投資顧問認為,年輕打工仔現時反而可考慮買入環球股票基金,趁機「執平貨」;但亦有專家指出,強積金應看大方向,不宜頻密換貨。
广告


根據理柏數據,強積金9月份整體跌1.73%,跌幅較8月份的5.61%顯著收窄,上月人均蝕3875.85元,第三季合共蝕20,186元。9月份強積金以債券表現較好,債券基金全數錄得正面回報,其中又以人民幣債券基金最標青,單月平均升1.13%。「保本基金」(已改名為保守基金)亦終於「保本」,單月錄得0.08%回報。

債券回報跑贏 人債最標青

反觀曾經為打工仔賺大錢的股票基金,受股市反覆拖累而幾乎全軍覆沒,其中香港及環球股票基金單月平均分別跌2.59%及3.5%,表現最差的日本股票基金更跌6.89%。

上半年股市做好,下半年輪到債券基金轉好,股票基金卻蝕得最多。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認為,現時環球股票基金處於低位,不妨「執平貨」,反而隨覑美國即將開始加息,債券基金回報率卻可能因此受累。

康宏:現時可考慮執平貨

今年上下半年股債表現大逆轉,打工仔或會考慮隨時按市換馬。鍾建強認為,每季調整自己強積金的話很理想,但他仍建議,用戶最少每半年到一年檢視強積金計劃。

經濟學者林本利則表示,轉換強積金需時,而且按市而言,今年早於7至8月便應該檢視強積金,等到9月才換馬已經太遲,買強積金應該看大方向,隨時替換基金亦會讓基金經理賺取佣金,而且他認為強積金始終不是賺取回報的最佳工具。

明報記者 鄭智文
2 : GS(14)@2015-10-15 02:17:4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4/news/eb_eba2.htm


【明報專訊】今年環球經濟及股市均見大幅波動,要維持穩定回報亦非易事。若統計首三季,逾八成基金都要面臨虧損,其中虧損最多的基金類別是中國股票基金。
广告


不過,淡市中亦會出現逆市奇葩,海通韓國基金年初至今回報高逾兩成,而施羅德一隻保守型基金更離奇地錄得逾一成增長。

施羅德保守基金升一成

強積金首三季整體表現欠佳,合共跌5.42%,而期內回報錄得負數的基金亦有414隻之多,佔總數85.9%。

若綜合個別基金計,表現最差的是東亞中國追蹤指數基金,首三季合共急挫19.81%,至於恒生旗下H股指數基金及亞太股票基金亦表現落後,首三季合共跌19.24%及16.32%。

然而,市況不明朗的時候亦有逆市奇葩,其中海通韓國基金首三季回報卻有23.49%,冠絕所有同期強積金之餘,甚至遠遠跑贏當地股市。其次是施羅德保守型基金,同期升幅亦高達11.68%,反觀其餘的基金升幅最多亦不足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229

Uber上季蝕62億

1 : GS(14)@2016-12-21 08:13:16

【明報專訊】召車軟件Uber退出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後,仍未轉虧為盈。《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稱,Uber第三季虧損逾8億美元(62.4億港元),主要由於與美國召車軟件Lyft展開價格戰,以至大量投資初創,包括外賣服務、自駕車項目及網上地圖等。

受累與Lyft打價格戰

Uber第三季退出中國市場後,當季總營業額維持增長,達54億美元。次季總營業額為50億美元。扣除司機所得後的淨收入,第三季達到17億美元,按年增長240%,較次季的190%按年增長加快。全年淨收入有望超過55億美元。

Uber今年8月向滴滴出行出售Uber中國的品牌及業務等全部資產,退出了中國的割喉減價戰。這已有助Uber控制虧損。Uber財務狀况未正式對外公開,不過媒體不時傳出相關數據。今年首季Uber稅息折舊及攤銷前虧損5.2億美元;次季虧損超過7.5億美元。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19&issue=20161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564

上季蝕304億 今年續看淡投資環境外滙基金擬減非美元資產

1 : GS(14)@2017-01-26 18:17:20

■陳德霖稱會以多招應對今年「低回報、大波幅」的投資環境。 黃耀興攝



【本報訊】特朗普當選及美國加息預期升溫,令去年第四季外滙基金組合內債券及外滙估值損手,猶幸美股及外圍股市意外攀升,加上防禦策略減震,使季內外滙基金投資收益虧損較預期少,上季投資收益蝕304億元,是去年唯一見紅的季度,全年計仍賺610億元。記者:劉美儀 陳洛嘉



金管局料「低回報、大波幅」的投資環境今年仍會持續,總裁陳德霖稱會以多招應對,包括繼續減持非美元資產。為應對強美元及投資市況變數,該局將非美元及非港元資產佔比,由2014年底17.5%壓縮至去年底8%,是近年外滙基金持有非美元資產佔比的偏低水平。



去年賺600億 「相當唔錯」

陳德霖對去年市況動盪仍賺逾600億元,表示「相當唔錯」,今年續透過減持非美元資產、減少長債增持短債及現金、加大長期增長組合投資等三招防禦,穩中求進,盡量爭取今年投資表現錄得正回報,但市況變幻不可作保證。學者則認為,美元強勢將持續,外滙基金的非美元資產佔比,宜降至約5%水平。去年度外滙基金整體投資回報率為1.8%,其中投資組合回報率為2.8%,並未包括投資於私募基金或房地產等高回報的長期增長組合。



料低回報大波幅時代來臨

外滙基金根據約3.3%的支付息率,分別向財政儲備支付費用230億元,向特區政府基金及法定組織存款支付96億元。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說,面對金融風暴後量寬造成全球低息環境,自2010年以來,低回報大波幅的年代已經來臨,「嚟緊兩三年我預計會持續」。該局助理總裁(風險管理及監察部)劉慧娟補充,其他主權基金亦普遍睇淡投資回報前景,如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便將未來預期回報率降至約2%。去年底外滙基金累計盈餘為5,467億元,外滙基金總資產為3.63萬億元,去年第四季港股、債券投資及非美元非港元外滙估值均見紅,分別虧損80億、177億及193億元(見表)。外滙基金亦持有小量人民幣資產,陳德霖表示,過去兩年該局已將非美元資產佔比降低,但在投資多元化策略下,外滙基金仍會持有部份外幣資產。經濟學家兼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指,特朗普當選後美滙及債息抽升,對投資市場衝擊甚大,外滙基金上季虧損已較市場預期少,與該局進行了債券年期調整及外滙對沖風險有關,美股及外圍股市上升亦幫補不少。市場料今年聯儲局平均加息3次,他認為在歐洲亂局及日圓疲弱局面下,未來一兩年美元仍然偏強,外滙基金可繼續增加美元資產,非美元部份降至5%亦屬合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6/199092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217

德銀上季蝕158億 遠遜預期

1 : GS(14)@2017-02-05 10:33:29

【明報專訊】備受法規問題纏繞的德銀終於公布成績表,上季虧蝕18.9億歐元(約158.1億港元),遠差市場預期的13.2億歐元(約110.8億港元),亦是連續兩年錄得虧損,雖然資本狀况改善,但其交易部門表現卻令人失望。消息公布後,德銀昨晚中段股價下跌5.8%,報18.07歐元。

證券交易部門收入倒退23%

德銀上季淨虧損按年由21.2億歐元收窄至18.9億歐元,同時其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亦按季由11.1%升至11.9%,紓緩市場對其資本狀况的憂慮。德銀上季最大收入來源,債券交易部門的收入僅按年增11%至13.8億歐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6.8億歐元,證券交易部門的收入更按年倒退23%至4.28億歐元。德銀行政總裁John Cryan表示,公司資本比率充足及流動性比率強勁,有信心可於年內轉虧為盈;另外,德銀致力減省交易部門成本,同時削減高層花紅,改善該行資本質素。

過去兩年法律費致損失671億

彭博社引述分析師稱,德銀正逐步減輕法規風險,但投資者仍需小心其突如其來的法規開支。德銀去年第四季度需繳付逾15.9億歐元訴訟費,高於市場預期的12.8億歐元,過去兩年法律費用令德銀損失逾80億歐元(約671.3億港元),司法部仍就德銀是否操縱外匯利率和貴金屬價格進行調查,德銀預計本年的表現仍會受訴訟問題拖累。

德銀近年成為英美監管部門的眼中釘,繼上月底須支付72億美元(約561.6億港元)以了結違規銷售美國按揭抵押貸款(MBS)一案後,本周亦被英美監管部門就違規協助俄羅斯富豪走資而罰款6.29億美元,故市場一直擔心巨額罰款會逐步侵蝕德銀的資本狀况,威脅歐洲銀行體系的安全。不過,當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後已漸見曙光,因特朗普競選時已承諾會放寬金融機構的監管,以幫助金融市場發展。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52&issue=20170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95

德銀上季蝕19億歐元

1 : GS(14)@2017-02-05 10:38:10

【本報訊】德銀去年第4季表現遜於市場預期,該行公佈,季內錄得19億元(歐元.下同)虧損,較市場預測虧損12億元為差,減值撥備按年勁升三成,當中包括就法律訴訟所作的26億元撥備支出,因業績欠佳德銀股價隨即下跌,惟集團核心資本狀況有改善,毋須面對集資壓力。截至去年底,該行普通股權一級資本充足率(CET1),按季升0.8個百分點至11.9%,德銀出售所持的A股內銀華夏銀行權益,及旗下Abbey Life股權,亦有助強化核心資本,行政總裁John Cryan滿意集團去年資本狀況表現。俗稱炒房的環球市場業務,去年第4季德銀按年跌3%,股票交易收益跌23%,扣除一次性因素,德銀私人、財富管理及商業客戶的收益也按年跌7%。去年該行因不當銷售按揭抵押債券,市場憂慮將被美國重罰影響盈利,惟去年全年計,該行虧損由68億元收縮至14億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3/199160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242

東芝季蝕374億 稱陷存亡危機

1 : GS(14)@2017-04-12 07:46:11

【明報專訊】陷入財困的日本科技巨擘東芝兩度押後公布業績後,終在昨日公布未獲核數師確認的12月季度業績,以免被東京證交所將其除牌。受美國核電業務巨額虧損拖累,東芝昨在財報稱,在4至12月期間虧損達5325億日圓(374億港元),並重申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年虧損預計達1.01萬億日圓(710億港元)。這些虧損主要來自東芝的美國核電業務子公司西屋電氣的貸款擔保和其他義務。東芝昨更首次警告,集團陷入存亡危機。東芝股價昨再跌2.7%。

東芝昨表示,由於西屋的問題,東芝的財務狀况可能變得嚴峻,集團持續經營的能力存在很大變數,希望通過出售半導體業務等資產來解決危機。《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鴻海已準備以最多3萬億日圓(2110億港元)競價東芝半導體業務,較次高的出價者高出1萬億日圓。

最新業績未獲核數師簽署

由於西屋嚴重超支,上月底申請破產保護,以剔出東芝的資產負債表。不過受核電業務虧損影響,東芝的股東權益在截至12月底降至負2260億日圓(159億港元)。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規定,若公司的帳面權益持續一年為負值,將被剝奪上市地位。

東芝已兩度向東京證交所申請延遲提交財報。該證交所已把東芝列入監察名單,並正調查其在2015年爆出會計醜聞後的企業治理,相關審查可能令東芝面臨除牌威脅。核數師昨未簽署東芝的最新業績。核數師表示,不能確定早前有關西屋的會計是否準確。日本的財報按慣例要獲核數師批准,但並非強制。東京證交所發言人稱,將研究為何核數師沒有簽署東芝的業績。早前有匿名舉報者投訴西屋高層對會計工作施以「不適當壓力」,觸發針對東芝的核電業務調查。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41&issue=201704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054

Snapchat母企季蝕22億美元

1 : GS(14)@2017-05-13 01:53:32

■Snap上市後首份業績令人失望。



【本報綜合報道】「閱後即焚」通訊程式Snapchat母公司Snap上市後首份業績令人失望。Snap表示,面對Facebook(fb)等激烈競爭,公司用戶和收入增長放緩,加上首次公開招股(IPO)時,共耗資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用作員工股權薪酬計劃,導致第一季虧損由1.046億擴大至22.1億美元。
Snap股價周四早段跌23.3%至17.6美元,創上市後新低。Snap今年3月上市,招股價為17美元。集團經調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虧損(EBITDA)亦由9,320萬美元增至1.882億美元,上季收入增長2.9倍至1.496億美元,但少於分析師預計的約1.58億美元。至於Snapchat每日活躍用戶按年增長36%至1.66億人,雖遜預期,但增速快於fb和Twitter。每位用戶平均收入(ARPU)則按年增長1.8倍至0.9美元,略高預期,惟按月計則錄14%跌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2/200185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49

Snap績差 騰訊入股12%股價照插 季蝕4.4億美元 活躍用戶未顯著增長

1 : GS(14)@2017-11-12 16:47:37

【明報專訊】閱後即焚即時通訊軟件Snapchat母公司Snap剛公布上季用戶增長放緩,且虧損擴大,收入已連續3季遜於分析師預期,不過騰訊(0700)似乎仍對其前景投以信心的一票。根據Snap的申報,騰訊最近數月購入1.4578億股Snap的股份,相當於Snap股份超過12%。

Snap的文件顯示,由於Snap的股份結構,騰訊和Snap沒有義務披露騰訊對Snap A類沒有投票權的普通股擁有權變動,因此Snap無法保證未來獲通知任何此類變更。Snap披露騰訊入股的消息前,剛公布了上季業績,第三季虧損擴大兩倍多,其軟件的每日活躍用戶也未見顯著增長,廣告客戶針對這些用戶的支出也沒有大幅提升,再次令華爾街失望。周二收市後股價跌近20%,昨早段股價跌近16%,似乎騰訊入股對股價未能提振用。Snap行政總裁Evan Spiegel稱,將重新設計Snapchat,但預期短期內會對業務造成影響。

CEO承認﹕用戶增長低於預期

Snap第三季收入按年增長62%至2.079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2.369億美元。這是迄今Snap收入最高的季度,惟收入增長大幅放緩。相比下,第二季收入增長超過1倍。Snap第三季每日活躍用戶按季增450萬,用戶總數達1.78億,增幅是Snap開始公布該數據以來最低(見圖),僅為去年同期一半。Snapchat用戶以年輕人為主。Snap行政總裁斯皮格爾(Evan Spiegel)昨首次承認,Snapchat每日活躍用戶增長低於該公司預期,又稱該軟件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難懂又難用」。他表示,Snap正重新設計Snapchat,以方便用戶使用,並採取措施,使用戶更容易發現其他用戶分享的內容。Snap正重新建構Snapchat的安卓操作系統版本,希望吸引到更多34歲以上用戶。不過斯皮格爾對改變態度審慎,稱未能確定用戶對新版的反應,短期內對商業模式可能造成一定衝擊,不過為了長遠效益還是要盡早轉型。

與Google fb廣告戰處下風

與Google和facebook(fb)的廣告爭奪戰,Snap亦處於下風。斯皮格爾承認,Snap由直接廣告銷售,轉型至基於拍賣模式的廣告銷售遇到挑戰,後者是fb和Google所採用的模式,讓廣告商為廣告位置競標。斯皮格爾稱,拍賣模式令廣告價格壓低了60%,儘管參與拍賣的付費廣告客戶數量大幅增長。

為吸引用戶和廣告客戶,Snap最近幾個月增設多個新功能,例如讓用戶分享位置,並為廣告客戶提供新的內容贊助方式及更多關於廣告效果的數據等。不過年底前廣告客戶不大願意投資於新技術測試。

第三季虧損擴大逾兩倍

Snap第三季虧損4.432億美元,每股虧損36美仙,虧損較去年同期擴大兩倍多。開支按年增長逾1.5倍至6.698億美元。上季計入了一筆近4000萬美元的支出,主要與智能眼鏡Spectacles庫存過剩有關。

(華爾街日報)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83&issue=20171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98

Uber上季蝕逾百億 騰訊傳參與入股

1 : GS(14)@2017-12-03 18:13:37

【明報專訊】除軟銀已經出價打算收購Uber股票外,據外國網站透露,原來騰訊(0700)、紅杉資本及私募基金TPG亦參與了這項投資,有意收購Uber最少13.4%股權。不過,雖然受到一眾投資者垂涎,但最新業績顯示,Uber第三季淨虧損比第二季擴大,達到14.6億美元(約113.88億港元)。

財團傳向Uber直接融資78億

據科技網站Teh Crunch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從軟銀日前發出的標書顯示,由其牽頭的財團名單當中,還包括了騰訊、紅杉資本及TPG,由他們組成的財團確認打算以每股32.96美元收購Uber最少13.4%股權,但作價較Uber最新G輪融資的每股48.77美元估值折讓了30%。

報道表示,這個財團計劃收購大約80億美元(約624億港元)的Uber股份,但如果沒有足夠股東出售股份,令總額達不到上述規模,那麼財團可能會提高作價,目前有兩個Uber原始股東有意出售股權。另外,財團還會給予Uber直接融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以維持Uber的估值接近上一輪融資時的700億美元(約5460億港元)水平。這筆融資,相信足以支持公司營運發展至2019年上市之前。

Uber總訂單額按季升11%

財團成員之一的紅杉資本其實在之前已曾投資Uber,紅杉合伙人Alfred Lin也在Uber發展初期進行過天使投資,他當時曾感嘆紅杉資本對Uber「看走了眼」;至於騰訊旗下的滴滴出行是Uber在亞洲區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Uber去年更要將中國業務賣給對方。不過,對於是否與軟銀及騰訊等組成財團投資Uber,紅杉和Uber均拒絕發表評論。

作為全球最大網約車應用程式,Uber雖然獲軟銀等投資者青睞,但其第三季業績未如理理。彭博社引述消息稱,Uber第三季淨虧損比上一季擴大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至14.6億美元;毛訂單收入則有增長,包括召車、送餐及送貨的總訂單額按季升11.1%至97.1億美元(約757.38億港元)。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03&issue=20171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