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初級投資者和 mirrors(鏡子)法則 12碼

http://xueqiu.com/1722423554/25756971
近來很多剛開始進行投資的碼友們向碼哥詢問有關初級投資的問題,碼友首先很感謝這些碼友的信任,由於人數眾多,碼哥一個人無力一一回覆,今天就特別寫一篇有關初級投資的文章,權當是一種回覆吧。

在這裡,碼哥把多年的心得總結了一下,提取了其中非常重要的幾個步驟,統稱為「mirrors」法則,該心法為碼哥獨創,希望有緣人能有所啟發。

1. Manage Information(管理信息)

股市裡最貴的東西是什麼?毫無疑問,是信息。記得當年看《華爾街》的時候,當「information」一詞從華爾街大鱷道格拉斯嘴裡說出來的時候,我是心頭一震,有多少人為了獲取信息而鋌而走險,又有多少人因為信息而改變人生。

而作為小散而言,不要錯誤地去解讀信息,不要以為靠著小道消息就能賺錢,這是 big mistake。在現實中,其實很多人虧錢就是因為聽了小道消息,為什麼?因為當小道消息傳到小散處,已經不知道轉手多少次了,初級投資者無謂在這種信息末端去博弈。而如今是互聯網時代,公開信息比比皆是,只要你有心跟蹤和充分收集,那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限於篇幅,簡單說說怎麼管理信息。首先,每天的功課必做,即閱讀大量的國內外財經新聞,至於什麼網站之類的,我就不說了吧;其次,上市公司的公告要看吧,對你關心的公司要逐一細看,這個工作最好是在前一天晚上就完成,這樣你就會對第二天一些公司的走勢大致有個數;當然如果你還有精力的話,可以進一步看看國際市場的一些變化,比如大宗商品,比如外匯,比如國外股市等,如果你只關注 A 股,那這些你可以略瀏覽一下即可。

這些信息的分為瀏覽、精讀和分類跟蹤收集。分類跟蹤收集有助於你全面瞭解某家公司的變化,建議可以用 evernote 之類的軟件來幫忙完成。

2. Read(讀經典)

經典的投資書就是一個好老師,它讓你看到過去,也讓你看到未來。

經典的投資書籍有很多,對於初級投資者而言,碼哥推薦如下幾本:

1)《笑傲股市》,這個我不多說了,對於初級投資者而言,如真能領悟其中的七大法則,那將是自己投資水平的一次飛躍;

2)《股市真規則》,晨星的多爾西寫的,雖然這本書褒貶不一,但是碼哥堅持認為,對於初級投資者而言,能快速瞭解各個行業的特性還是不錯的指南類讀物;

3)西格爾的《投資者的未來》,對於成長股,他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論述;

4)還有勒伯的《投資生存戰》、伯恩斯坦的《與天為敵》等,當然很多人推崇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也很不錯,但是不太適合初級選手。

3. Rules(自己的準則)

誠如碼哥在此前的微信中寫道的那樣,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邏輯中,每個人性格不一,因此對待投資的方法肯定也是不一的,碼哥覺得這完全不必苛求,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數。你如果就是要做短線的,那一定要充分學會資金管理,止損和止贏非常重要,而且要有勇氣和果敢;如果你服從價值投資,長線持有,則一定要精研公司,且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

但不管你怎麼選擇,你自己的rules一定要遵守,否則你到最後會無所適從,我也可以說有很多高手就只能在自己的路數中才能生活,你讓他用別的方法玩還真不一定能玩的轉,所以做好你自己的那套方法就很不錯了。

4. Open (開放的交流)

投資是孤獨的遊戲,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你也需要交流,交流並不一定是為了獲取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是聽聽別人的看法和觀點,畢竟他們都有可能是你的交易對手,你多瞭解一些對手的想法,不是更好嗎?現在線上也有不少好的交流論壇,這些都是很好的交流平台。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去交流有助於你多角度看問題。

5. Sensitive (敏感的心)

股市是一個信息的集散地和放大器,你要時刻保持著一顆敏感的心。遠的例子不說了,近的如「棱鏡事件」一出來,很多人就當看熱鬧就過去了,但在股市裡的人卻不然,很快順著邏輯和思路挖掘了所謂去「IOE」概念,這在碼哥最初的微信中也有提到。但這種敏感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覆地訓練和有意識地培養。

6. Repeat(反覆訓練)

以上的法則反覆訓練,你的投資之路或許就將逐步開始。

我想很多碼友是為了找牛股和找炒股秘笈才來關注碼哥,有碼友感謝我說之前討論的安霸已經突破了歷史新高——其實這個心法也不算是秘笈——授人以魚畢竟還是不如授人以漁。從形和勢、道和術、內和外、表與裡的脈絡中尋找射點,才應該我們討論的最大收穫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361

歷史的鏡子: 1990 “臺灣牛 ”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10

歷史的鏡子: 1990 “臺灣牛 ”
分析師:郭艷紅

投資要點

臺灣股市從1986年至1990年初的三年的時間里指數漲了12倍,當年的“臺灣牛”與當前有極多相似點,很多泡沫特征都極為相似,有很大參考價值:


總結當年“臺灣牛”市場表現八大特征:1)市場熱衷小市值、有故事,績優藍籌難以跑贏大盤;2)政府的隱形擔保;3)散戶主導,成交額攀升;4)券商監管放松,類似於當前的金融創新階段;5)高市盈率;6)地下錢莊集資盛行,類似於當前的保證金配置交易;7)新股低價發行承銷;8)5%的較低漲跌幅限制,其效果反而是助長泡沫而非降低風險;


1990年“臺灣牛”的背景、前奏、契機:


 背景上,80年代的臺灣已經進入經濟換擋期,GDP從10% 以上的高增速向7%-8%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換擋,經濟也在從出口導向進入新的轉型階段。當時臺灣也經歷過基建拉動經濟,建立新竹經濟園區吸引人才回流的過程,當時的工程師紅利對於其後來轉型電子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 而臺灣牛的“前奏”,跟這一輪A股牛市一樣,都是信用危機爆發導致的“最後一跌”,信用危機的產生,是舊的金融體系不再適應經濟發展需求而引發的風險,信用危機出現之後的金融體系改革,也成為新一輪牛市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 而股市走牛的“契機”,臺灣在於1986年臺幣進入升值區間,且內部貨幣寬松,內外部資金共同寬松催生“牛市”。這點與當前A股有一定差異,目前的人民幣存在貶值的壓力,但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同樣存在很大向下空間。


雖然投資泡沫總會破滅,但最後經濟的結果有很大差異,不同於日本90年地產泡沫破滅後的經濟不振,“臺灣牛”更加樂觀! 1990年臺灣股市泡沫破滅給很多投資者的財富造成了極大沖擊,但是臺灣經濟在80s、90s年代實現了成功經濟轉型,其90年代之後的十年里其GDP穩定在6%的較高增速,產業成功轉型,電子半導體等行業獲得了巨大發展,相對於日本的失落,臺灣最終通過“產業升級+出口貿易結構轉型”,取得了經濟上的成功。臺灣經濟的成功之處在於“成功的產業升級+ 貿易結構轉變+新的市場”。泡沫有益於經濟的轉型,但是決定未來經濟的核心還是在於新的支撐產業,更廣闊的市場、以及更強的競爭力。(風險提示:改革不達預期,經濟通縮風險)



臺灣股市從 1986 年至 1990 年初的三年的時間里,指數三年漲了 12 倍,當年的“臺灣牛”與當前有極多相似點,甚至連信用危機爆 發導致的“最後一跌”的牛市前奏,以及後期的泡沫特征都極端相似。 而最大區別在於,當時牛市的背景是臺幣的升值趨勢,而目前人民幣 存在貶值壓力。雖然投資泡沫總會破滅,但最後經濟的結果有很大差 異,不同於日本 90 年地產泡沫破滅後的經濟不振, “臺灣牛”更加 樂觀! 1990 年臺灣股市泡沫破滅給很多投資者的財富造成了極大沖 擊,但是臺灣經濟在 80s、90s 年代實現了成功經濟轉型,其 90 年代 之後的十年里其 GDP 穩定在 6%的較高增速,產業成功轉型,電子半 導體等行業獲得了巨大發展,相對於日本的失落,臺灣最終通過“產 業升級+出口貿易結構轉型”,取得了經濟上的成功。

1、1986-1990 年“臺灣牛”的八大特征


1.1、特征一:市場熱衷於追逐小市值、有故事的股票


市場熱衷於追逐小市值、有故事的股票。當時的臺灣市場,很多 沒有內在投資價值的股票遭到爆炒,投資者都將註意力放在各種內幕 消息之上,熱門股票包括殼公司,以及市值足夠小,可流通股數量足 夠少,有故事以及有“幸運的名字”的公司。例如 1989 年初,一只 叫做“新奇毛紡”的股票,該股在 1 月份價格低於 7 元新臺幣,沒有 內在價值,僅具有殼資源。從 3 月份開始,該股在 25 個交易日中有 22 次漲停,13 個交易日中只有漲停價成交。在大牛市中,小盤投機 性較強的股票,以及只有很少或完全沒有潛在價值的空殼公司,通常 會跑贏大盤,比那些指數股票和藍籌股表現的更好,主要原因為小盤 股在這樣的市場中更容易被操縱。  


這種背景下,績優藍籌股難以跑贏大盤。當時臺灣很多的藍籌股 票,雖然有很好的增長潛力,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以及有遠見的管理層, 但往往表現不佳。例如臺塑集團等,臺塑集團在 1989 年 1 季度僅溫 和上漲 18.8%,收益遠低於指數的漲幅 44%。1989 年 Q1,代表大盤藍 籌的 A 級股漲幅 39.5%,但更具投機性的 B 級股則漲幅 74.8%。當時 的股票市場價格已經完全脫離了價值基本面,而股價一旦脫離了現實 約束,對於有意願參與這場遊戲的人來說,再高的股價都不會是障礙。


1.2、特征二:政府保證了市場幾乎不會下跌


國民黨將股市繁榮當作競選口號,政府對市場監管投鼠忌器。當 時的臺灣政壇,當權的國民黨當局將股市繁榮當做是他們的競選活動 廣告,選舉口號就是“豐厚的利潤、偉大的繁榮”,市場將這種標語 看作是防止市場下跌的保證。另一方面,投資者熱情高漲,1989 年 由於征收資本利得稅導致市場大跌,投資者包圍“財政部”表示抗議,


引發騷亂,政府隨後很快取消了之前征收資本利得稅的方案,並且變 得十分小心。


1.3、特征三:散戶主導的市場,交易額迅速攀升


當時臺灣市場 90%的交易量都是由散戶完成,導致臺灣證交所的 交易量非常巨大。1989 年臺灣證券交易所的每只股票平均年換手率 接近 600%,而紐約證交所 80 年代的股票年換手率僅 50%左右,最高 紀錄也沒有超過 100%。  
圖表 1 臺灣 1986 年開始,成交量大幅上升 圖表 2 14 年以來 A 股成交額暴漲



數據來源: wind ,方正證券  


1.4、特征四:券商監管放松


1988 年後臺灣券商準入放開,券商數量爆發。1988 年之後,臺 灣券商準入規定再次放開,券商營業部數量迅速擴張,伴隨著大量股 票交易。1988 年 6 月持牌券商數量為 28 家,到 1990 年券商數量擴 張到 197 家。為搶占市場份額,券商為各色人等設立專屬投資網點, 例如有專門針對家庭主婦、醫生、農夫、大學生的網點;並且攬客手 段層出不窮,大肆廣告宣傳等。  


近兩年國內券商監管同樣大幅放松,互聯網券商的出現,以及“一 人多戶”等政策的放松帶動國內券商數量的“隱形擴張”。與當時情 況類似的是,近兩年國內的券商監管同樣大幅度放松,例如“互聯網 券商”的興起帶動了遠程開戶,傭金費率大幅下調,同時深交所、上 交所陸續放開“一人多戶”等等措施。實際結果是股票開戶數量的大 幅上升,以及股票交易額的迅速攀升。  
  
圖表 3 臺灣持牌券商數量從 1988 年後井噴  


數據來源: wind ,方正證券  


1.5、特征五:泡沫期的高市盈率


泡沫時期臺灣股市整體市盈率達到 100 倍。1989 年四季度,臺 灣市場整體市盈率接近 100 倍,高於當時的日本 51 倍,也遠高於其 他國家的 10-21 倍的市盈率區間。另一個案例是當時臺灣中國國際商 業銀行,總市值相當於摩根大通、美洲銀行、第一銀行公司、富國銀 行和美聯銀行等五大美國公認優質銀行的市值總和。  


圖表 4 臺灣整體市盈率在 1989 年達到 100 倍  


數據來源: wind ,方正證券  


1.6、特征六:大量的地下錢莊集資,保證金交易盛行


由“金融天才”經營的月息 4%的地下錢莊盛行,保證金交易活 躍。當時除了股市投資的熱潮以外,臺灣還盛行多種金錢遊戲。當時 的臺灣的投資回報期限一般用月來衡量,且地下錢莊盛行。有很多非 法但公開經營,且不受當局監管約束的地下錢莊,每個月能賺到 4% 的收益,一些名叫“標會”的共同儲蓄計劃,則能夠獲得 6%的月度 收益。地下錢莊一般是由一些號稱的“金融天才”的後臺老板經營。 大量地下錢莊盛行的同時,臺灣股市同樣存在大量的非官方的保證金
交易,這給其股市帶來了更大的杠桿系數和不穩定性。

與當時臺灣地下錢莊籌資的模式相類似,現在國內配資業務盛行。 目前國內基本已經形成了“信托融資-股票配資資金供應商-渠道商-C 端客戶”的一整條完整資金鏈,且銀行資金也同樣配置了兩融收益權、 “傘形信托”等多種類型的結構化產品。當時“臺灣牛”的背景是寬 松的監管環境,現在的國內則是金融創新、直接融資大發展的市場背 景。


1.7、特征七:新股上市的低價發行承銷


類似於現在的 A 股市場,90 年初的臺灣,新股發行價格同樣是 由證券交易委員會確定,而非市場決定,結果同樣導致很多股票承銷 以低於市場的出清價格完成,新股發行往往超額認購,打新股基本都 能獲得無風險的快速盈利。


1.8、特征八:5%的漲跌幅限制,助長泡沫而非降低風險


當時臺灣為了避免市場劇烈波動,將其漲跌幅限制設定為 5%, 這樣的限制只能延緩而無法消除價格限制,而且阻礙的市場出清,導 致了不必要的風險。過度的價格限制,反而是促進了投資泡沫的發展, 而不是降低風險。1987 年臺灣股市遭受美國股災沖擊,其隨後為了 保護投資者,將漲跌幅限制進一步提高到 3%,結果導致問題的更加 嚴峻。由於跌停板上的股票沒有成交量,投資者無法賣出股票以補充 保證金缺口,導致市場進一步恐慌。


2、1990 年“臺灣牛”的背景、前奏、契機


2.1、“臺灣牛”的背景:經濟轉型期、增速換擋期


80s 臺灣經濟進入經濟換擋期,經濟從出口導向進入轉型期。從 1960 年開始,臺灣經濟向“出口導向”轉型,經濟快速發展。到七 八十年代臺灣已經成為“新興工業地區”,逐漸躋身為“亞洲四小龍” 之一,但從 80 年代之後,臺灣經濟增速開始逐漸放緩,主要原因在 於基礎設施壓力,以及來自東南亞等低工資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即臺 灣經濟在 80 年代進入了 GDP 從 10% 以上的高增速向 7%-8%左右的中 高速增長的經濟轉型階段。  


以基建拉動經濟,面對經濟增速下行問題。從 1978 年開始,臺 灣 GDP 增速從 14%左右的高增速持續下滑,直到 1982 年 GDP4%左右的 增速觸底,整個 80 年代臺灣的經濟增速都不是很穩定,在 7%左右上 下大幅波動。核心原因在於 70 年代末期臺灣的出口增

降,即出口的經濟導向開始面臨困難。為了解決經濟發展瓶頸問題, 70 年代末臺灣制定了“十大建設項目”來解決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 包括臺北桃園機場、臺中深水港、南北高速等等。  

吸引“人才回流”,構築“工程師紅利”。在基建穩增長的同時, 為了提高競爭力,臺灣開始開發新竹科技園區來吸引高科技創業的企 業入駐,以提升高科技產品的出口水平。臺灣的迅速發展促使了“人 才回流”,很多受過高等教育、在海外的工程師和管理人才回流臺灣。   


圖表 5 臺灣經濟在 80、90 年代進入轉型換擋期  


數據來源: wind ,方正證券  


2.2、“臺灣牛”產生的前奏——信用危機導致的“最後一跌”


牛市的前奏:80 年代初臺灣信用危機爆發。80 年代早期,臺灣 金融體系仍然相對落後, 銀行體系極大受制於政府管制,整體金融 體系效率低下。1985 年初,以國泰集團為代表的信用危機爆發,沖 擊了臺灣的金融體系,引發了後期臺灣對其金融體系的全面改革。  


1985 年信用風險爆發,臺灣國泰危機爆發,市場跌至最低點。 國泰集團是臺灣五家頂尖的工業和商業集團之一,涉及產業領域包括 保險、建築、塑料、信托以及租賃、食品等。1985 年 2 月,其旗下 核心金融公司“第十信用社”由於財務混亂被管理當局勒令暫停貸款 業務,導致客戶擠兌風波,隨後“第十信用社”被接管。結果信用危 機波及到國泰旗下另一家“類銀行”業務的國泰信托,隨後政府出面 平息風波,國泰信托再次被接管。直到國泰旗下第三家“國泰塑膠集 團”由於吸納“職工存款”,再次出現流動性問題,問題正式暴露, 政府組織全面調查,信用風險暴露,並且波及許多私營企業,臺灣的 問題貸款數量不斷上升。國泰危機打擊了市場信心,指數跌至 1985 年最低的 636 點,成為了臺灣歷史上最大的牛市之一的真正開端。  

  
2.3、“臺灣牛”的契機——臺幣進入升值區間,熱錢流入催生資產


泡沫


轉機:1986 年之後,臺幣進入升值周期,“臺灣牛”正式啟動。 從 1985 年初開始,新臺幣對美元匯率開始穩步回升,臺幣的升值趨 勢開始吸引外資回流。由於傳統銀行利率很低,外資回流資金更多關 註地產和股市,股市和地產泡沫開始同步產生。  
圖表 6 臺幣從 1986 年開始進入升值區間  


數據來源: wind ,方正證券  


3、“臺灣牛”的三次回頭


臺灣股市從 1986 年起步的大牛市過程中,大的回撤總共兩次, 分別發生在 1987 年 9 月以及 1988 年 8 月,兩次回調幅度均在 30%以 上。第一次是由於外圍沖擊——美國 1987 年股災的影響,第二次是 1988 年管理層出臺資本利得稅的影響,隨後市場再次恢複上漲,直 至 1990 年 1 月市場見頂。  
  
3.1、第一輪回調(1987 年 9 月):意想不到的外圍沖擊,1987 年美國股災,回撤 30%


1987 年第一次 30%幅度的回調。臺灣股市從 1986 年初的 800 點 起步,持續上漲至 1987 年 9 月的 4000 點,在漲幅幾乎接近 5 倍之後, 發生了牛市的第一次回調。這場回撤在 1987 年四季度發生,指數從 4000 點跌到 2800 點,回撤幅度 30%。


外圍風險沖,受 1987 年美國股災的影響。1987 年這次回撤主要 原因在於外圍市場波動造成的沖擊。這場沖擊源於日本為抑制經濟泡 沫開始緊縮貨幣,導致日本債市暴跌,風險影響到美國債券市場,結 果表現為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迅速上升,疊加政府再次釋放美元 貶值壓力的導火索,最終導致美國 1987 年股市的大幅調整,風險影 響到全球市場,臺灣股市同樣出現回調。


3.2、第二輪回調(1988 年 8 月):監管沖擊,征收資本利得稅,回撤 36%


征收資本利得稅的監管風險,引發股市快速大幅回調。第二回調 發生在 1988 年 8 月,指數從 8100 回調至 5200 點, 回調幅度 36%, 指數下跌了一個季度。引發調整的原因在於監管的風險,1988 年 9 月臺灣相關部門出臺準備征收資本利得稅的政策。之後股市連跌 19 天,從 8813 點連跌 19 天到 4645 點,幾乎腰斬。由於股市暴跌,引 發了投資者的示威遊行和社會騷亂事件,後續管理層在投資者的巨大 壓力下宣布取消征收資本利得稅的計劃,指數恢複上漲。  


3.3、第三輪見頂(1990 年 2 月):基本面拐點,臺幣升值趨緩,貿易順差也未再度走高,指數 12000 點見頂


指數在 1990 年初見頂。臺灣指數在 1990 達到頂部後,幾乎沒有 任何征兆,甚至沒有什麽信息出現,一切顯得很平靜。如果有什麽信 號的話,是市場的大幅波動。從 1989 年開始,指數開始大幅的上下 波動,達到 1990 年最高的 12000 點。但是如果排除市場的狂熱投資 情緒,從基本面來看,其實是能夠發現指數見頂的端倪的。  


基本面的拐點,支撐這輪大牛市的流動性根源“熱錢流入+利率 下行”兩個基礎都已經出現拐點。新臺幣的升值趨勢從 1988 年開始 出現二階拐點,到 1990 年已經基本觸底;而流動性方面,臺灣信貸 利率在 1988 年基本見底,1989-1990 年短期兩年利率處於回升階段, 期間利率從 6%回升至 10%左右。即流動性的兩個方面,熱錢流入與利 率下行的基本面都已經不再支持市場的繼續上漲,基本面的拐點已經 出現。
  


  
4、 泡沫破滅,但實體經濟成功轉型


“臺灣牛”在 1990 年初的 12000 點到達了頂點,然後在隨後的 7 個月里大幅下滑到 2800 點,幾乎跌到之前指數最高點的零頭。雖 然在這次市場下跌過程中投資者損失慘重,但樂觀之處在於臺灣的實 體經濟並未遭受重創,反而表現出依然強勁和穩健。


4.1、90s 臺灣經濟轉型成功,GDP 增速逐漸企穩


臺灣八九十年代進入經濟換擋,進入轉型階段。臺灣從 60 年代 開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為其六七十年代的高增長奠定基礎。 但這一模式從 70 年代末期開始進入發展瓶頸期,從 1976 年開始臺灣 出口增速持續下行,同時臺幣的升值趨勢也對其出口造成了不良影響, 臺灣從 80 年代開始逐漸進入轉型階段,經濟增速也開始從之前 10% 的高增長期進入 6%-7%的中速增長階段。

  
臺灣經濟在 90 年代進入穩定階段,產業升級、出口增速穩定。 80 年代臺灣 GDP 表現為非常不穩定,大幅波動;其出口平均增速也 從之前的平均 30%降至 15%,GDP 增速在 3%-10%之間大幅波動。到了 90 年代,臺灣進入經濟增速緩慢下滑,逐漸穩定在 6%左右的經濟增 速,出口增速也從 15%降至 7%的增速。  





4.2、臺灣經濟的成功之處:成功的產業升級+ 新的市場  


產業結構升級+貿易模式轉變。1990 年之後,臺灣的出口貿易逐 漸形成新的模式,其對大陸的轉口貿易日漸繁榮。此外,亞洲跨地區 貿易也持續增長,東盟、韓國都成為臺灣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臺灣 產品的種類,也逐漸從之前的鞋、衣服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轉換向高附加值和科技密集型方向轉移,例如電子產品和電腦相關設備。  


臺灣與日本都經歷了 90 年代初的泡沫階段,但最後經濟表現迥 異。臺灣、日本在九十年代初都經歷了股市和地產市場的泡沫,主要 原因都在於美元經濟偏弱,出口型經濟體日本、臺灣都經歷了被動的 貨幣升值,且兩個國家應對出口下行沖擊的應對方式均為加大基建投 資力度,放松貨幣,寬松的流動性以及外資流入助長了市場泡沫。但 是泡沫破滅之後兩個國家的經濟表現迥異。相對比起來,臺灣相對於 日本,成功之處在於不僅僅實現了產業升級,還受益於臺灣的經濟更 容易與大陸相結合,八九十年代臺商大量的大陸投資,不僅僅獲得了 廉價的勞動力等競爭優勢,同時也獲得了一個巨大的,消費習慣非常 相似的消費市場,獲得了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紅利。   


(來自方正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237

“TPP是中國下一步改革的鏡子” 訪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917

龍永圖(左)、魏建國(右) (李微敖/圖)

TPP沒有中國參加並不是美國不讓中國參加,是中國自己選擇暫時不參加的。如果RCEP還沒有結束,中國馬上跳槽去參加TPP談判的話,就顯得很不厚道。

中國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並不是像有些人講的,現在美國已經制定出新的全球規則,強加於中國。中國已經不是像當年那樣的一個小國了,TPP的規則,如果中國不接受,歐盟不接受,那就不能成為全球規則。

TPP達成以後,對中國在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會形成一些壓力。比如在保護治外法權、環保,勞工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等問題上。這些問題恰恰是和中國現在的改革並行不悖的。

2015年10月5日,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秘魯、智利、文萊等12個國家,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部長會議,就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達成基本協議。

11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TPP文本全文,全文超過兩千頁,包括貨物貿易、紡織品和服裝、原產地規則、金融服務、投資、電信、電子商務、政府采購、國有企業和指定壟斷、知識產權、勞工、監管一致性、透明度和反腐敗等30個章節以及相關附錄,號稱是“史上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

如果以2013年年底數據計算,這12個國家的GDP總和約為27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總量近40%,貨物貿易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

美國等國家為什麽要搞TPP協議?它與WTO(世貿組織協議)有什麽區別?對於中國而言,TPP是挑戰,還是機遇?坊間戲謔的說法之一,TPP是“排斥中國”的“踢屁屁”,但究竟實情如何?

帶著這些問題,南方周末記者近日做客貴州衛視《論道》欄目,就此采訪了前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和原商務部副部長、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

TPP是不是針對中國

南方周末:兩位都是從什麽時候開始關註TPP的?

龍永圖:從2001年,WTO多哈回合談判開始,以WTO為代表的全球貿易體制應該說遇到了一些挫折。“多哈回合”長期達不成協議,在這種情況下,各種關於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就開始了,這包括區域的貿易協定,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等,TPP就是其中一個。

前幾年,美國參加TPP的首席談判代表,突然到我辦公室來。因為他曾經在中國加入世貿的談判中,和我是談判對手,所以我們算是好朋友、老朋友了。我就問他,現在外界傳說TPP搞出來是針對中國的。他說,請你相信我作為美國TPP首席談判代表,很鄭重地向你講沒有這回事,TPP不可能排斥中國,排斥中國對TPP的談判也沒有什麽好處。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TPP保持了一些特別的關註。

魏建國:2005年,我在商務部時(2003年-2008年任商務部副部長),中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進行談判,我們就發現新西蘭當時正在考慮一個比我們中國跟新西蘭更高的貿易標準,一個FTA(自由貿易協定),那時我們就知道有一個TPP。

但使我吃驚並引起我高度重視的,是2011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墨西哥坎昆的APEC會議上,突然提出美國要馬上參與建立TPP。我們經常發現,美國不按常規出牌,你想啊,他是在APEC的坎昆會議上談TPP的,在20國集團開會時他不說,WTO會議時他不說,偏偏選擇APEC會議上說。這就使得我們提高了警覺性——因為參加APEC會議的,大部分都是太平洋地區國家。

南方周末:為什麽美國在2009年突然插進來?

魏建國: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後,美國國內出現兩個顯著的趨向:一派是支持中國加入WTO的,這大部分是跨國公司、銀行家、金融家,包括一些服務貿易商,原因是中國市場大;一派是反對的,這是一些學者,包括一些政府官員,理由是中國這麽大的塊頭進來對美國不利。

中國加入WTO以後,我們最大的收獲就是,不僅中國徹底打開了大門,而且成了世界的工廠。中國在全球四百多種工業品和消費品的生產和出口上,有222種占第一位;像談判時涉及的紡織品的配額問題,紡織品和多種纖維協定,這原本是壓在中國身上的主動配額問題,變成了我們的主動需求,中國的紡織品行業,也取得了井噴式的發展。美國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說邀請中國加入WTO進來後,結果中國搶占了先機,成了得益國,中國贏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國在考慮,WTO的“多哈回合談判”采取什麽策略。曾擔任WTO兩屆幹事長職務的帕斯卡爾·拉米認為在他的任期內,沒有能夠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成功,是因為美國沒有政治意願,美國在拖。

為什麽美國在拖?因為美國在尋找一個更高的、更加國際化的遊戲規則,來把中國排除在外。於是,美國瞄準了那個微小型的TPP,即起初只有新加坡、新西蘭等4個國家的TPP,要慢慢把它搞成今天這樣12個國家的TPP。

龍永圖:我插一句,當時美國認為中國加入WTO,中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實際上現在我們應該澄清的是:這還是一個雙贏。因為美國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從中國加入WTO當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好處。中國的市場放開了,中國很多價廉物美的產品,比如我們的紡織品,鞋、襪和很多的玩具,家電產品,都能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出口到美國等西方國家,使得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公眾,特別是他們的低收入群體,能夠享受到價廉物美的日用消費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中國加入WTO,是在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對西方發達國家的一次重大的“扶貧行為”。

另外,由於中國商品的價廉物美,使得美國等西方國家擺脫了困擾他們多年的通貨膨脹的問題,所以這些年來,這些國家的通脹都非常低。這些都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經常忽略的地方。他們只看到了中國加入WTO給中國帶來的好處,這是不全面的。

南方周末:TPP到底是不是針對中國的,兩位似乎有些矛盾。龍先生講,美方代表當面跟您說,TPP不是針對中國的。魏先生則說,TPP就是針對中國的。

龍永圖:我覺得魏部長也沒有說TPP是排斥中國、針對中國的。因為,首先TPP沒有中國參加並不是美國不讓中國參加,根據WTO自由貿易協定的規定,任何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應該對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開放,所以TPP的成員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不允許中國參加。

事實上是中國自己選擇暫時不參加的。為什麽?有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中國正在和東盟十國,還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韓國、日本,共16個國家搞一個區域貿易協定,我們叫RCEP,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議”。中國的力量主要集中在RCEP的談判上,如果在這種情況下,RCEP還沒有結束,中國馬上跳槽去參加TPP談判的話,我覺得,中國就顯得很不厚道。特別是在RCEP的談判中,中國起著非常主導的推動作用。

第二,TPP在保護知識產權、環保、勞工標準,以及企業市場化發展方面,確實走得很快,快的步伐雖然和中國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但走得確實比中國快。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認為,與其現在花很大的精力來與美國和其他國家談這些新領域的重大規則問題,還不如中國自身采取主動改革的措施,使得中國的環保標準、勞工標準等,能逐漸適應TPP的發展方向。這方面,我們采取的是“多做少說”。

從美國方面來講,也許他們雖然不能排斥中國,但心里不願意中國參加,因為中國參加的話,可能會對談判造成很大的麻煩。TPP的整個談判本來就很困難,中國參加,會具有更大的複雜性。種種情況也說明,TPP不是在排斥中國,中國選擇不參加TPP的談判也是暫時的。

此外,我們不能講,中國可以搞RCEP,美國就不能搞TPP,這兩個都是區域貿易協定,我們不能采取“雙重標準”。

當然,美國搞TPP,從政治上來說服務於它在亞洲這個平臺的戰略,這是很清楚的。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來講,確實有針對中國的意思。但美國人幹什麽事情,從來不是把針對誰當成第一位,從來是把是否符合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美國搞TPP或者說亞洲再平衡的戰略,首先是為了美國在亞洲太平洋的利益,因為現在全球經濟的重心已經轉到亞太地區,所以它的整個經濟戰略的重心,也要轉到這一地區。

所以,美國利用TPP這樣一個現成的舞臺,就像是資本市場上的“借殼上市”,一下把這個小的上市公司的殼變成大的上市公司。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能說這個殼本來就是美國的,美國把它搞出來專門針對中國,我覺得這也不符合實際。

動力與結果

魏建國:美國的智庫對美國今後在國際上的地位有兩種分析,一種分析就是美國要想作為全球霸主,必須有三個條件:第一,美國的GDP必須要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在3%以上,當然今年它已經是1.5%,現在是1.3%,說不定今年還掉下來1.1%;第二,它認為導致全球傳統大國爭論的意識形態的對立已經蕩然無存。因此提出,美國目前一定要在搶占遊戲規則和國際體系的主導地位方面邁上新的一步。

這是什麽意思?就是說美國不要再想著去改造對方國家的意識形態,包括用武力去改造。而是要真正轉向使用新的國際規則,制定全球新的遊戲規則,作為領導全球的關鍵所在。那麽國際規則就像龍部長講的,一定要把美國利益放在第一位,今後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引擎在亞太,說白了就在中國。這個TPP剛好符合它走向亞太的戰略,奧巴馬也因此在2011年提出,在他的任內能夠加速TPP和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這兩個協議的進程。

龍永圖:實際上,TPP是美國企圖制定新的全球規則的第一步,因為TPP所有的規則,只對這12個成員國有效,構不成全球規則。如果要使它成為全球規則,必須讓中國、歐盟這樣的大國貿易集團,能夠同意和接受這個規則。

所以,我覺得中國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並不是像有些人講的,美國已經制定出新的全球規則,現在就要強加於中國。中國已經不是像當年那樣的一個小國了,你制定什麽規則,我們就無條件地接受。中國參加WTO談判時,基本算是“手無寸鐵”,都和美國回旋了那麽多年,最後才接受了這樣一個全球規則。而且也不能說,當年WTO的一些規則就是美國制定的規則,而是經過很多年的磨合,好幾年的全球談判才形成的。

有些人認為中國現在被排斥在全球新的貿易規則之外,這個毫無根據。TPP的規則,如果中國不接受,歐盟不接受,那就不能成為全球規則。這點,大家還是可以放心的。

南方周末:雖然TPP現在達成初步協議,但還需要各國國內的批準程序,我們看到了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就明確反對TPP,有沒有可能美國國會會否決這個協議?

龍永圖:我想肯定會有一些爭論,比如在美國,就像當年通過中國永久最惠國待遇的進程一樣,非常複雜非常曲折,但這是一個美國國內政治運作的過程,希拉里現在反對TPP,實際上也是一個政治姿態,是她整個競選戰略中的一部分,我並不認為她會真正地反對TPP。對美國有利的事情,美國國會都通過的,所以我倒不懷疑TPP會在美國通過,我想最快在奧巴馬任內,就能完成國會的整個程序。在其他國家通過,更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對中國的影響

南方周末:很多人關心,TPP到底對中國經濟會產生哪些重要的影響?比如因為加入WTO而受益的紡織品出口,是否會因為TPP而減少,會萎縮?

魏建國:我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是很大。因為TPP只限定在12個國家里,範圍有限。如果中國的紡織品等產品出口受限,那麽我們可以從其他途徑,向其他國家出口。

對於TPP,我認為中國還是應該抱著樂見其成的態度。我個人認為中國對全球的貿易規則應該采取四個“改”:第一改革它,包括WTO、FTA,包括現在的IMF、世界銀行等,我們首先改革它,改革的目的是改善它,改進它,而不是徹底的顛覆它、改變它。因為中國應該說是這些國際規則體系的創立者、貢獻者、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龍永圖:美國一些專家認為,TPP可以產生大量的貿易轉移效應,有的還說,每年要因此減少中國一千億美元左右的出口。這一千億美元,是完全按照TPP的條款直接算出來的,我覺得這誇大其詞了。

因為關稅降低也好,還是原產地規則的改變也好,只不過是一個產品的整個競爭能力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在紡織品等其他不少產品上,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優勢,比如我們有更好的物流體系,更好的零部件生產體系,更好的原材料的配套體系等,這些都是決定一個產品的競爭能力的因素,還包括供貨時間,也非常關鍵。價格不是唯一因素,關稅也不是。有時候,關稅的因素還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方面,我覺得不太值得憂慮。

TPP達成以後,對中國在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會形成一些壓力。比如在保護治外法權、環保,勞工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等問題上,這些問題恰恰是和中國現在的改革並行不悖的。由於TPP的建立,實際上給我們一面鏡子,就是說國際上在這些領域里面有哪些新的要求,我們的改革要怎樣去適應這些新的國際標準和要求。我們對這些新規則,到底采取一種歡迎的態度,還是抵制的態度,這對我們來講,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像中央講的,對TPP采取一種開放的態度,我覺得對中國一些重大領域的改革,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南方周末:我們看到,陸續有不少其他國家和地區表示將申請加入TPP,那麽中國有沒有必要,在未來三五年,也考慮申請加入呢?

龍永圖:現在還談不上參加TPP的問題,現階段,中國還是要加快和16個國家的RCEP談判,使這個談判能夠盡早結束、生效,這樣的話,就可以使RCEP和TPP成為亞洲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兩個區域貿易協定。

這兩個區域貿易協定重疊的國家很多,大概有8個國家,通過這兩邊參加的8個國家的牽線搭橋,也許這兩個區域之間的貿易協定,可以在某一天能夠進行一定的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的亞洲太平洋區域貿易協定。這應該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當然也需要很大的政治智慧和努力。

魏建國:我認為,首先我們要看一看,TPP能不能最後達成協議。我想,不管現在各國對TPP怎麽看,作為美國來講,既然前期動員了那麽多資源,花了那麽多功夫,肯定會最終實現。不管TPP跟原來的想法,是不是改變了,程度和質量是不是降低了。不管在奧巴馬任期之內能不能達成,但美國肯定會把TPP,包括TTIP作為一個大的戰略來實現。

第二,中國的態度。不是說我見到你有一個新的遊戲規則,就一定要來加入。中國改革走到現在,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就是始終瞄準著中國的國情。

中國的國情跟越南、文萊這些發展中國家不一樣,我們比它更發達;我們又跟日本、美國、新西蘭、新加坡也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面,作為中國來講,既要把進一步的改革,作為一個最好的紅利來釋放;同時也要照顧到中國的穩步前進發展的需要。

我認為我們對TPP不要太忌憚。我們所有的改革,不是因為外界來壓迫我們,而是出於我們自身的需求。比如知識產權保護,是因為我們的國情,需要來保護知識產權,我們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我們來保護知識產權。我們中國做好了,自然會成為全球知識產權保護的最優秀的國家。

南方周末:一個假設性問題,如果不考慮年齡、職務的因素,如果未來中國政府任命您為中國加入TPP的首席談判代表,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難和挑戰有哪些?

魏建國:如果中國政府要加入TPP,而且要選擇我作為首席談判代表,我的一個擔心,就是如何對美國制定的這個遊戲規則中,暗藏的玄機進行一一化解。我認為就是要“見招拆招”,並且利用中國現有大的戰略,包括“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使TPP從一個“利益共同體”,努力打造成“命運共同體”,最後成為全球“責任共同體”。

龍永圖:根據我當年參加WTO談判的經驗,任何一個國際協議的談判首先要在中國國內形成共識。當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我們先是一步一步在國內給大家講清楚,在全國上下形成共識後,這才使得中國在談判的最後時刻,達成了協議。

現在,中國國內對TPP還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質疑,包括今天互聯網對輿論的影響,與十幾年前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怎樣能統一全國上下,乃至部門和利益集團之間的認識,形成共識,看到中國如果接受TPP那一套基本原則體系,對我們是有利的,是最重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40

“TPP是中國下一步改革的鏡子” 訪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917

龍永圖(左)、魏建國(右) (李微敖/圖)

TPP沒有中國參加並不是美國不讓中國參加,是中國自己選擇暫時不參加的。如果RCEP還沒有結束,中國馬上跳槽去參加TPP談判的話,就顯得很不厚道。

中國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並不是像有些人講的,現在美國已經制定出新的全球規則,強加於中國。中國已經不是像當年那樣的一個小國了,TPP的規則,如果中國不接受,歐盟不接受,那就不能成為全球規則。

TPP達成以後,對中國在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會形成一些壓力。比如在保護治外法權、環保,勞工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等問題上。這些問題恰恰是和中國現在的改革並行不悖的。

2015年10月5日,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秘魯、智利、文萊等12個國家,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部長會議,就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達成基本協議。

11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TPP文本全文,全文超過兩千頁,包括貨物貿易、紡織品和服裝、原產地規則、金融服務、投資、電信、電子商務、政府采購、國有企業和指定壟斷、知識產權、勞工、監管一致性、透明度和反腐敗等30個章節以及相關附錄,號稱是“史上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

如果以2013年年底數據計算,這12個國家的GDP總和約為27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總量近40%,貨物貿易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

美國等國家為什麽要搞TPP協議?它與WTO(世貿組織協議)有什麽區別?對於中國而言,TPP是挑戰,還是機遇?坊間戲謔的說法之一,TPP是“排斥中國”的“踢屁屁”,但究竟實情如何?

帶著這些問題,南方周末記者近日做客貴州衛視《論道》欄目,就此采訪了前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和原商務部副部長、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

TPP是不是針對中國

南方周末:兩位都是從什麽時候開始關註TPP的?

龍永圖:從2001年,WTO多哈回合談判開始,以WTO為代表的全球貿易體制應該說遇到了一些挫折。“多哈回合”長期達不成協議,在這種情況下,各種關於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就開始了,這包括區域的貿易協定,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等,TPP就是其中一個。

前幾年,美國參加TPP的首席談判代表,突然到我辦公室來。因為他曾經在中國加入世貿的談判中,和我是談判對手,所以我們算是好朋友、老朋友了。我就問他,現在外界傳說TPP搞出來是針對中國的。他說,請你相信我作為美國TPP首席談判代表,很鄭重地向你講沒有這回事,TPP不可能排斥中國,排斥中國對TPP的談判也沒有什麽好處。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TPP保持了一些特別的關註。

魏建國:2005年,我在商務部時(2003年-2008年任商務部副部長),中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進行談判,我們就發現新西蘭當時正在考慮一個比我們中國跟新西蘭更高的貿易標準,一個FTA(自由貿易協定),那時我們就知道有一個TPP。

但使我吃驚並引起我高度重視的,是2011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墨西哥坎昆的APEC會議上,突然提出美國要馬上參與建立TPP。我們經常發現,美國不按常規出牌,你想啊,他是在APEC的坎昆會議上談TPP的,在20國集團開會時他不說,WTO會議時他不說,偏偏選擇APEC會議上說。這就使得我們提高了警覺性——因為參加APEC會議的,大部分都是太平洋地區國家。

南方周末:為什麽美國在2009年突然插進來?

魏建國: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後,美國國內出現兩個顯著的趨向:一派是支持中國加入WTO的,這大部分是跨國公司、銀行家、金融家,包括一些服務貿易商,原因是中國市場大;一派是反對的,這是一些學者,包括一些政府官員,理由是中國這麽大的塊頭進來對美國不利。

中國加入WTO以後,我們最大的收獲就是,不僅中國徹底打開了大門,而且成了世界的工廠。中國在全球四百多種工業品和消費品的生產和出口上,有222種占第一位;像談判時涉及的紡織品的配額問題,紡織品和多種纖維協定,這原本是壓在中國身上的主動配額問題,變成了我們的主動需求,中國的紡織品行業,也取得了井噴式的發展。美國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說邀請中國加入WTO進來後,結果中國搶占了先機,成了得益國,中國贏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國在考慮,WTO的“多哈回合談判”采取什麽策略。曾擔任WTO兩屆幹事長職務的帕斯卡爾·拉米認為在他的任期內,沒有能夠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成功,是因為美國沒有政治意願,美國在拖。

為什麽美國在拖?因為美國在尋找一個更高的、更加國際化的遊戲規則,來把中國排除在外。於是,美國瞄準了那個微小型的TPP,即起初只有新加坡、新西蘭等4個國家的TPP,要慢慢把它搞成今天這樣12個國家的TPP。

龍永圖:我插一句,當時美國認為中國加入WTO,中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實際上現在我們應該澄清的是:這還是一個雙贏。因為美國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從中國加入WTO當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好處。中國的市場放開了,中國很多價廉物美的產品,比如我們的紡織品,鞋、襪和很多的玩具,家電產品,都能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出口到美國等西方國家,使得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公眾,特別是他們的低收入群體,能夠享受到價廉物美的日用消費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中國加入WTO,是在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對西方發達國家的一次重大的“扶貧行為”。

另外,由於中國商品的價廉物美,使得美國等西方國家擺脫了困擾他們多年的通貨膨脹的問題,所以這些年來,這些國家的通脹都非常低。這些都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經常忽略的地方。他們只看到了中國加入WTO給中國帶來的好處,這是不全面的。

南方周末:TPP到底是不是針對中國的,兩位似乎有些矛盾。龍先生講,美方代表當面跟您說,TPP不是針對中國的。魏先生則說,TPP就是針對中國的。

龍永圖:我覺得魏部長也沒有說TPP是排斥中國、針對中國的。因為,首先TPP沒有中國參加並不是美國不讓中國參加,根據WTO自由貿易協定的規定,任何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應該對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開放,所以TPP的成員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不允許中國參加。

事實上是中國自己選擇暫時不參加的。為什麽?有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中國正在和東盟十國,還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韓國、日本,共16個國家搞一個區域貿易協定,我們叫RCEP,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議”。中國的力量主要集中在RCEP的談判上,如果在這種情況下,RCEP還沒有結束,中國馬上跳槽去參加TPP談判的話,我覺得,中國就顯得很不厚道。特別是在RCEP的談判中,中國起著非常主導的推動作用。

第二,TPP在保護知識產權、環保、勞工標準,以及企業市場化發展方面,確實走得很快,快的步伐雖然和中國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但走得確實比中國快。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認為,與其現在花很大的精力來與美國和其他國家談這些新領域的重大規則問題,還不如中國自身采取主動改革的措施,使得中國的環保標準、勞工標準等,能逐漸適應TPP的發展方向。這方面,我們采取的是“多做少說”。

從美國方面來講,也許他們雖然不能排斥中國,但心里不願意中國參加,因為中國參加的話,可能會對談判造成很大的麻煩。TPP的整個談判本來就很困難,中國參加,會具有更大的複雜性。種種情況也說明,TPP不是在排斥中國,中國選擇不參加TPP的談判也是暫時的。

此外,我們不能講,中國可以搞RCEP,美國就不能搞TPP,這兩個都是區域貿易協定,我們不能采取“雙重標準”。

當然,美國搞TPP,從政治上來說服務於它在亞洲這個平臺的戰略,這是很清楚的。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來講,確實有針對中國的意思。但美國人幹什麽事情,從來不是把針對誰當成第一位,從來是把是否符合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美國搞TPP或者說亞洲再平衡的戰略,首先是為了美國在亞洲太平洋的利益,因為現在全球經濟的重心已經轉到亞太地區,所以它的整個經濟戰略的重心,也要轉到這一地區。

所以,美國利用TPP這樣一個現成的舞臺,就像是資本市場上的“借殼上市”,一下把這個小的上市公司的殼變成大的上市公司。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能說這個殼本來就是美國的,美國把它搞出來專門針對中國,我覺得這也不符合實際。

動力與結果

魏建國:美國的智庫對美國今後在國際上的地位有兩種分析,一種分析就是美國要想作為全球霸主,必須有三個條件:第一,美國的GDP必須要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在3%以上,當然今年它已經是1.5%,現在是1.3%,說不定今年還掉下來1.1%;第二,它認為導致全球傳統大國爭論的意識形態的對立已經蕩然無存。因此提出,美國目前一定要在搶占遊戲規則和國際體系的主導地位方面邁上新的一步。

這是什麽意思?就是說美國不要再想著去改造對方國家的意識形態,包括用武力去改造。而是要真正轉向使用新的國際規則,制定全球新的遊戲規則,作為領導全球的關鍵所在。那麽國際規則就像龍部長講的,一定要把美國利益放在第一位,今後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引擎在亞太,說白了就在中國。這個TPP剛好符合它走向亞太的戰略,奧巴馬也因此在2011年提出,在他的任內能夠加速TPP和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這兩個協議的進程。

龍永圖:實際上,TPP是美國企圖制定新的全球規則的第一步,因為TPP所有的規則,只對這12個成員國有效,構不成全球規則。如果要使它成為全球規則,必須讓中國、歐盟這樣的大國貿易集團,能夠同意和接受這個規則。

所以,我覺得中國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並不是像有些人講的,美國已經制定出新的全球規則,現在就要強加於中國。中國已經不是像當年那樣的一個小國了,你制定什麽規則,我們就無條件地接受。中國參加WTO談判時,基本算是“手無寸鐵”,都和美國回旋了那麽多年,最後才接受了這樣一個全球規則。而且也不能說,當年WTO的一些規則就是美國制定的規則,而是經過很多年的磨合,好幾年的全球談判才形成的。

有些人認為中國現在被排斥在全球新的貿易規則之外,這個毫無根據。TPP的規則,如果中國不接受,歐盟不接受,那就不能成為全球規則。這點,大家還是可以放心的。

南方周末:雖然TPP現在達成初步協議,但還需要各國國內的批準程序,我們看到了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就明確反對TPP,有沒有可能美國國會會否決這個協議?

龍永圖:我想肯定會有一些爭論,比如在美國,就像當年通過中國永久最惠國待遇的進程一樣,非常複雜非常曲折,但這是一個美國國內政治運作的過程,希拉里現在反對TPP,實際上也是一個政治姿態,是她整個競選戰略中的一部分,我並不認為她會真正地反對TPP。對美國有利的事情,美國國會都通過的,所以我倒不懷疑TPP會在美國通過,我想最快在奧巴馬任內,就能完成國會的整個程序。在其他國家通過,更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對中國的影響

南方周末:很多人關心,TPP到底對中國經濟會產生哪些重要的影響?比如因為加入WTO而受益的紡織品出口,是否會因為TPP而減少,會萎縮?

魏建國:我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是很大。因為TPP只限定在12個國家里,範圍有限。如果中國的紡織品等產品出口受限,那麽我們可以從其他途徑,向其他國家出口。

對於TPP,我認為中國還是應該抱著樂見其成的態度。我個人認為中國對全球的貿易規則應該采取四個“改”:第一改革它,包括WTO、FTA,包括現在的IMF、世界銀行等,我們首先改革它,改革的目的是改善它,改進它,而不是徹底的顛覆它、改變它。因為中國應該說是這些國際規則體系的創立者、貢獻者、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龍永圖:美國一些專家認為,TPP可以產生大量的貿易轉移效應,有的還說,每年要因此減少中國一千億美元左右的出口。這一千億美元,是完全按照TPP的條款直接算出來的,我覺得這誇大其詞了。

因為關稅降低也好,還是原產地規則的改變也好,只不過是一個產品的整個競爭能力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在紡織品等其他不少產品上,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優勢,比如我們有更好的物流體系,更好的零部件生產體系,更好的原材料的配套體系等,這些都是決定一個產品的競爭能力的因素,還包括供貨時間,也非常關鍵。價格不是唯一因素,關稅也不是。有時候,關稅的因素還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方面,我覺得不太值得憂慮。

TPP達成以後,對中國在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會形成一些壓力。比如在保護治外法權、環保,勞工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等問題上,這些問題恰恰是和中國現在的改革並行不悖的。由於TPP的建立,實際上給我們一面鏡子,就是說國際上在這些領域里面有哪些新的要求,我們的改革要怎樣去適應這些新的國際標準和要求。我們對這些新規則,到底采取一種歡迎的態度,還是抵制的態度,這對我們來講,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像中央講的,對TPP采取一種開放的態度,我覺得對中國一些重大領域的改革,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南方周末:我們看到,陸續有不少其他國家和地區表示將申請加入TPP,那麽中國有沒有必要,在未來三五年,也考慮申請加入呢?

龍永圖:現在還談不上參加TPP的問題,現階段,中國還是要加快和16個國家的RCEP談判,使這個談判能夠盡早結束、生效,這樣的話,就可以使RCEP和TPP成為亞洲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兩個區域貿易協定。

這兩個區域貿易協定重疊的國家很多,大概有8個國家,通過這兩邊參加的8個國家的牽線搭橋,也許這兩個區域之間的貿易協定,可以在某一天能夠進行一定的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的亞洲太平洋區域貿易協定。這應該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當然也需要很大的政治智慧和努力。

魏建國:我認為,首先我們要看一看,TPP能不能最後達成協議。我想,不管現在各國對TPP怎麽看,作為美國來講,既然前期動員了那麽多資源,花了那麽多功夫,肯定會最終實現。不管TPP跟原來的想法,是不是改變了,程度和質量是不是降低了。不管在奧巴馬任期之內能不能達成,但美國肯定會把TPP,包括TTIP作為一個大的戰略來實現。

第二,中國的態度。不是說我見到你有一個新的遊戲規則,就一定要來加入。中國改革走到現在,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就是始終瞄準著中國的國情。

中國的國情跟越南、文萊這些發展中國家不一樣,我們比它更發達;我們又跟日本、美國、新西蘭、新加坡也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面,作為中國來講,既要把進一步的改革,作為一個最好的紅利來釋放;同時也要照顧到中國的穩步前進發展的需要。

我認為我們對TPP不要太忌憚。我們所有的改革,不是因為外界來壓迫我們,而是出於我們自身的需求。比如知識產權保護,是因為我們的國情,需要來保護知識產權,我們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我們來保護知識產權。我們中國做好了,自然會成為全球知識產權保護的最優秀的國家。

南方周末:一個假設性問題,如果不考慮年齡、職務的因素,如果未來中國政府任命您為中國加入TPP的首席談判代表,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難和挑戰有哪些?

魏建國:如果中國政府要加入TPP,而且要選擇我作為首席談判代表,我的一個擔心,就是如何對美國制定的這個遊戲規則中,暗藏的玄機進行一一化解。我認為就是要“見招拆招”,並且利用中國現有大的戰略,包括“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使TPP從一個“利益共同體”,努力打造成“命運共同體”,最後成為全球“責任共同體”。

龍永圖:根據我當年參加WTO談判的經驗,任何一個國際協議的談判首先要在中國國內形成共識。當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我們先是一步一步在國內給大家講清楚,在全國上下形成共識後,這才使得中國在談判的最後時刻,達成了協議。

現在,中國國內對TPP還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質疑,包括今天互聯網對輿論的影響,與十幾年前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怎樣能統一全國上下,乃至部門和利益集團之間的認識,形成共識,看到中國如果接受TPP那一套基本原則體系,對我們是有利的,是最重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013

“人工智能就像是人類的一面鏡子”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791

在采訪日本機器人工程師石黑浩時,石黑浩制造的人形機器人嚇了楊瀾一跳。“五官還在動,”楊瀾向南方周末記者描述,“似人非人的,極其恐怖。”(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5月19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人工智能就像是人類的一面鏡子” 楊瀾探尋人工智能之後》)

人類有出奇制勝和不按常理出牌的能力,哪怕贏一局我覺得他也是贏。

人類向未知和不確定性挑戰,這本身就是人類最高的智能,也是人類智能當中最可貴的一種。

——楊瀾談柯潔大戰阿爾法狗

2016年12月,楊瀾在中國電子科技大學做了一次演講。面對禮堂里兩千多名理工科學生,楊瀾形容自己的心情“是崩潰的”:“我沒想冒充這方面的專家。”她演講的主題是人工智能。

演講結尾,楊瀾講起一段半個世紀前的著名對話。“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說:“我們要讓機器變得智能,讓它們擁有意識。”“鼠標之父”恩格爾巴特回道:“你打算為機器做這些?那你打算為人類做些什麽呢?”

“我拿這個作為演講收尾,是希望這些將來可能成為人工智能探索者的人,心里要有人文關懷這桿秤。”楊瀾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楊瀾訪談錄》做了快20年,拜訪國際政要、名流明星,每周跟著新聞跑。楊瀾想“沈下來”,“就某個話題做相對完整深入的報道分析”。

“我之前看過一篇報道,講未來50年內,人的思想可能會變成算法,被儲存在電腦上。如果是這樣,人是不是就獲得了某種意義上的永生?”楊瀾很好奇。

2016年初,楊瀾開始籌備專題紀錄片《探尋人工智能》。3月,韓國棋手李世石對戰阿爾法狗,“人機大戰”爆發。2017年5月底,中國棋手柯潔又將挑戰阿爾法狗,此時,這部紀錄片正好在江蘇衛視播出。

早在1997年,阿爾法狗的前身“深藍”就戰勝了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次年楊瀾采訪了圍棋國手常昊,在中國棋院的門口,她斷言:機器能戰勝象棋冠軍,但是戰勝不了圍棋冠軍:“圍棋變幻無窮,考驗的是全局戰略和直覺先機,落子的可能性加起來約10的172次方。”如今,阿爾法狗在圍棋界所向披靡。楊瀾將自己“打臉”的話放進了紀錄片。

柯潔即將對戰阿爾法狗,楊瀾覺得柯潔未必沒有勝數:“人類有出奇制勝和不按常理出牌的能力,哪怕贏一局,我覺得也是贏。”她的另一個看法是:“人類向未知和不確定性挑戰,這本身就是人類最高的智能,也是人類智能當中極其可貴的一種。”

超過五年的預想,就是科幻了

2016年,楊瀾及其團隊制作完成了《探尋人工智能》紀錄片。一年後播出時,片中一些人物的頭銜卻“過期”了。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已經離職,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李飛飛則加入了谷歌。

這些“過期”並沒有困擾到楊瀾,反倒讓她註意到一個現象:“你會發現,學界、科技界、創業界、資本之間的流動是非常快的,既有從學術界到IT行業的,也有反過來流動的。這樣的人才流動,學界和企業界的互補,就使得實驗室的東西很快應用於生活場景,生活場景又很快回到學術領域加以研判。”

而學界與應用界的流動,從人工智能誕生起就開始了。在英國,楊瀾參觀了存放在布萊切利公園博物館中的圖靈“炸彈”機複制品。二戰期間,數學家阿蘭·圖靈利用機器破解了德軍的密碼系統英格瑪。戰後,他提出了“圖靈測試”,至今都是機器具有人類思考力的測試標準。

沿著歷史脈絡,楊瀾和她的紀錄片團隊梳理了人工智能從誕生到當下“人機大戰”的發展歷程。

1956年,在美國的達特茅斯學院,麥卡賽、明斯基、羅切斯特、申弄等一批青年學者開了一次研討會,首次提出“人工智能”這個詞,標誌著這個計算機分支學科的誕生。

明斯基有一個著名觀點:人不過是肉做的機器,而鋼鐵做的機器有一天也能思考,人與機器的邊界將不存在。未來世界將人機共存。

被稱為“半機械人”的英國雷丁大學教授凱文·沃維克,就在2003年時做過一次大膽的實驗,他將芯片植入自己的左臂,自己的神經系統可上傳至互聯網。沃維克的妻子也在手臂中植入了芯片,夫妻倆神經系統連在了一起。通過這樣的連接,二人可以實現簡單的信息傳輸。

楊瀾問他:“你確定想讓對方知道你的所有想法嗎?”沃維克以笑帶過了這個問題。接下來,這位科學家還想做大腦間的通信實驗,那得在腦中植入芯片,風險更大。上一個實驗,他縫了100針,每一針上,都有電極將芯片與人的神經相連,這差點讓他失去手的原本功能。

半機械人、人機共處的未來會怎樣,科幻電影給出了更為具體的想象,紀錄片《探尋人工智能》里引用了《大都會》《2001太空漫遊》《模仿遊戲》《機械姬》《她》等電影片段。

“很多人工智能電影,劇情都是機器被變成一個邪惡的東西,然後失控,要毀滅人類。你看,最早瑪麗·雪萊在《弗蘭肯斯坦》這本書里寫的就是這樣的故事。”楊瀾說。她對科幻故事這樣的寫法心存疑惑。

在采訪好萊塢明星摩根·弗里曼和美國制片人協會聯合主席羅瑞·麥克雷利時,楊瀾問他們:“從票房角度來講,是不是因為恐怖更容易有票房?”答案是肯定的。“恐懼總是最能夠抓住眼球的,人們總是被不確定性又異常強大的東西刺激。”楊瀾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機器智能將超越人類智能,並改變人類文明進程,這是“奇點論”的觀點。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預測,奇點將在2045年前後發生。

“我希望聽到正反兩方面的評論。”楊瀾說,“你可以去猜想,但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贊成該觀點的“正方”——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學家托馬索·波吉奧說:“我不認為人類會是進化終點的物種。”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也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將召喚出惡魔。”麻省理工天體物理學教授麥克斯·泰格馬克在2014年還發表了警惕人工智能潛在威脅的公開信,征得了超過8000人的簽名,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

而在“反方”的矽谷創業家傑瑞·卡普蘭眼里:“我們會制造無所不知的超級智能機器,這樣的想法很傻。”吳恩達也覺得,擔心智能機器人戰勝人類,“就像擔心火星上人口過剩”一樣扯淡。

做完紀錄片,楊瀾自己更傾向於這種看法:“機器可能會失控,可能會被人的貪婪和惡意操縱,來做壞事,就像核技術可以發電,也可以成為戰爭武器。但現在去擔心一個超級人工智能來統治人類,這個似乎還過於遙遠。”

“任何超過五到十年的預想,就是科幻了,人類對未來的預見能力也就五年左右。”楊瀾認同普利策獎得主、《紐約時報》記者約翰·馬爾科夫的這個說法。

楊瀾與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機器人PR2互動。在拜訪世界各大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機構後,楊瀾覺得:“恰恰是人類的不完美,才是我們可貴的地方。”(楊瀾工作室供圖/圖)

保護司機還是保護路人?

如果投資,楊瀾會考慮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每個醫生的訓練和經驗有限,遇見罕見病,在初級診治時很有可能誤判。“醫生的誤判率是30%,人工智能基於千萬張片子的大數據,讀片誤判率幾乎能控制在5%以內,起碼可以輔助醫生作出更準確的診斷。”楊瀾考慮。

但人工智能應用首先會帶來的現實問題是:機器可能會讓一大批人失去工作。楊瀾舉例說,馬克思在寫《資本論》時就看到了工人在砸機器,因為工人們認為是機器搶走了他們生存的飯碗。

前兩年,楊瀾還讀過一本暢銷書《21世紀資本論》,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所著。“里面說,二戰後有段時間貧富差距在縮小,但近年來貧富差距又擴大,原因就是,當資本能夠掌握科技時,資本回報的增長就高於勞動力回報的增長。其實脫歐、特朗普當選,背後都是這個就業問題。”楊瀾說。

特朗普說,要把中國工人的工作拿回去給美國工人做。楊瀾看見這個新聞,心里有些冷笑:“他們未必知道,這些工作拿回美國,也是讓機器人做。”

《紐約時報》記者馬爾科夫也在紀錄片中說道:“如果某個社會只有頂層的精英和在底層做著糟糕工作的人,這樣的社會形態並不好。”

楊瀾曾專訪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但這次卻未能再次訪問他——這或許和2016年5月的特斯拉無人駕駛汽車撞車事故有關。而馬爾科夫正是較早報道無人駕駛的記者,更是第一個遭遇自動駕駛汽車事故的記者。

2005年,由斯坦福學生和教師研制出的“斯坦利”無人駕駛車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里做測試,馬爾科夫坐在副駕駛位上,在經過一個上下坡時,激光雷達檢測到路邊樹叢,但司機未來得及人工接管與操作,車直沖出了公路。

當無人駕駛出現事故時,先保護外面的路人還是車里的人,也成為一個爭論。“還是應該保護車里的人,它的邏輯應該等同於一個司機的邏輯,不然誰會買一輛要犧牲掉自己的車呢?”楊瀾覺得,“但肯定要把科技提升到這個水平——街道上都是無人車,它們彼此發出信號,不要出現到底要犧牲誰這個問題。”

人工智能面臨的倫理問題,有一部分已經存在。交通攝像頭能抓取到在逃嫌疑犯,“人們的隱私其實也都暴露了,掌握數據的人和部門如果不受到監督,那大家就像全體在裸奔。”楊瀾說。

人工智能就是反觀人類的一面鏡子

采訪研究人工智能的科學家時,楊瀾發現,“他們個個都有鮮明的個性和豐富的情感。”“這也打破了我對科學家的刻板印象。”

牛津大學計算機系的菲利普·托兒教授,穿著皮夾克、留著爆炸長發,他將頭盔遞給楊瀾,讓她坐上哈雷摩托車後座。就這樣,這位教授帶著楊瀾,在千年學府的牛津校園里呼嘯而過。

托兒年輕時的夢想是做一個搖滾歌手,至今他還熱愛搖滾樂——盡管他目前進行的研究,和這些愛好看上去毫不搭調:他正帶領團隊利用計算機視覺識別,做盲人眼鏡。這項研究,將能讓視覺障礙者自由行動,還能做好一份早餐並端到桌子上,“看見”家人的臉龐。

在法爾茅斯大學采訪“繪畫機器人”設計者西蒙·科爾頓時,楊瀾有一個意外收獲:這位教授有個一歲的孩子。“智能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學習。”楊瀾想。教授和孩子的互動,讓她產生了一個新主意:對比機器的學習和孩子的學習。第二天,攝制組又去西蒙家拍攝了小朋友牙牙學語和學走路的場景。

對比頗有效果。“在看了那麽多機器以後,我覺得人工智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回過來看待人類自己。”楊瀾說,人類的高階智能,比如下圍棋,是花費很長時間去接受教育,訓練邏輯思維能力、知識和記憶等,“但這些東西反而容易被機器模仿。而我們在六歲以前學到的那些東西,包括人和人之間情感交流的方式,卻是機器難以企及的。”

西蒙·科爾頓給楊瀾展示了“繪畫機器人”畫出的一把椅子。“這的確是一幅視覺作品。”楊瀾說,但她想弄清楚,機器創作與人的創作究竟有何區別。她找到畫家葉永青,後者覺得這幅畫有些怪。楊瀾說:“這是機器畫的。”

葉永青告訴楊瀾:“人的創作不需要完美,也不是正確的。正是人的這種主觀性不完美,甚至是缺陷和偏見,才是我們人類藝術的可貴之處;而機器似乎在尋找某一指令下的唯一正確答案。”

“本能、常識、情感、潛意識,這些都是人工智能在可預見的將來沒法學習和超越的。”楊瀾對南方周末記者總結,“恰恰是我們人類的不完美,才是可貴的地方。恰恰是我們不可能得到永生,才讓我們每一天的生命更有價值。”她似乎找到了最初那個問題的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89

中國AI的一面鏡子:任重道遠的印度人工智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17/166941.shtml

中國AI的一面鏡子:任重道遠的印度人工智能
腦極體 腦極體

中國AI的一面鏡子:任重道遠的印度人工智能

有同有異的印度,或許是今年中國AI的一面好鏡子。

來源 | 腦極體(ID:unity007)

作者 | 風辭遠

當提到印度人工智能的時候,大家會想到什麽?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測試,不信你可以去問問身邊的朋友。反正我的發現是,大家的回答會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一半人說,很可怕;另一半說,印度有人工智能?

不管怎麽說,印度確實是有AI的。

去年3月,印度巨頭塔塔集團旗下的塔塔咨詢發布了一份報告,核心觀點是一句很有名的話:未來只有兩種公司,有人工智能的和不賺錢的...

不管這句話真還是假,至少從中可以看出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對人工智能的追逐有多麽迫切。

無論中國是否喜歡,印度確實正在憑借移動互聯網和AI技術加快發展速度。世界範圍內來看,這些領域發展最快的國家依舊毫無疑問是中國,但是已經越來越多的歐美調查報告與戰略評估,開始把印度和中國並列,甚至認為未來可能出現中美印AI三強爭霸的局面。

微信圖片_20180117133956

(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分布圖,印度僅次於美英)

當然了,大多數中國人估計都跟我一樣,聽見中美對比蠻開心的,聽見印度加進來就有點不是滋味了。但是不管怎麽樣,我們在發展AI時還是應該余光看一下這個經常“開掛”的鄰居。

原因很簡單,印度跟中國一樣都是擁有龐大用戶基數和市場規模的國家、移動互聯網構成了近幾年科技產業發展的主流、創業浪潮也在高速發展中。而另一方面,兩個國家間又有很多不同,比如印度基礎設施更差,但IT產業基礎比中國更完備;印度擁有龐大的青年消費者,但互聯網基礎卻比中國落後。

有同有異的印度,或許是今年中國AI的一面好鏡子。那麽今天讓我們來遊覽一下,有著宏大抱負卻又困難重重的印度人工智能。

中國AI的甜蜜和麻煩,差不多印度都有

我曾經問過一位在印度投資科技項目的朋友,哪些科技領域的玩法是中國有而印度沒有的?他想了半天,對我說:該有的都有了,不該有的中國人也試過了…

嗯,真實在…

不過仔細想想確實也是,隨著這幾年印度投創的興起,中國科技領域的資本、項目和產品都開始大量輸入印度。而印度本國也在大力發展雲計算、5G、AI等新興項目。以移動互聯網撬動用戶基數攫取平臺效應的基本玩法,今天在世界發展最好的就是中國和印度以及東南亞幾個地方。

這種情況下,如何利用本國的移動互聯網基礎和龐大人口基數,撬動人工智能的快速場景落地,成為了兩國共同的話題。而投資創業風潮的興旺,也讓AI是風口這個概念,在兩國共同“吹啊出啊”。

微信圖片_20180117134054

埃哲森印度去年做過一個調查,有88%的受訪印度企業認為,會在未來5年之內投資、研發或者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我那位在印度投資的朋友也說,印度創業者現在講PPT的時候,AI是一個必須出現的單詞..

跟中國何其相似?

確實,用戶導向的市場氛圍,讓中印兩國的AI產業基礎結構非常同調。比如中國目前非常流行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植入AI,也在印度通行無誤。

比如說我們十分熟悉的電商,印度電商領域的巨頭Flipkart、ShopClues等等都已經開始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記錄用戶喜好,生成個性化推薦系統,就像淘寶、京東在做的那樣。並且印度電商還會根據本國習慣來進行一些AI服務,比如Flipkart會有一些類似時尚大腦的功能,通過AI進行智能搭配,幫助印度女性挑選布料時預先了解可能獲得的成衣風格。

再比如我們引以為傲的移動支付,在印度也已經十分興旺。阿里重磅投資的PayTM不僅增速喜人,在人工智能方面也開始了布局。比如說跟中國前輩支付寶一樣,PayTM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生成用戶的移動信用,並且基於智能推薦系統向用戶推薦相關產品。而像京東金融等平臺一樣,PayTM也有自己的AI風控和反詐騙技術,運用在信貸、支付安全等幾個領域。

就連我們熟悉的網約車,也已經在中印開啟了近乎同頻的AI滲透。就像滴滴,印度的Ola也開始使用大數據+AI來進行智能拼車計算,規劃並追蹤行駛路線。不同的是,Ola還推出了車載娛樂功能Ola Play,用機器學習技術來記住用戶的娛樂習慣,向乘車用戶推薦電影和音樂,甚至還能讓用戶繼續看上次沒看完的電影。

微信圖片_20180117134111

不難看出,在移動互聯網這個更容易接受AI的領域,中印兩國都開始想法設法利用AI快速摘取一部分果實。

有意思的是,有媒體歸納過印度創業者面臨AI時的困境和猶豫,其實仔細想一下和中國創業者遭遇的也差不多。

比如說,不少印度創業者都提出,AI雖然很好,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技術門檻過高,真的實現起來非常困難,在工程化、產品化時充滿了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而薄弱的研發能力則反過來限制了創業者的想象力,很多智能產品有著智障的體驗或者只能停在PPT上。

再例如,印度AI創業中也遭遇了嚴重的巨頭通吃現象。中國有BAT,印度現在卻有谷歌、Facebook等跨國公司和國內巨頭的聯手夾擊。優質AI項目會被快速收購,巨頭推出同類產品也會給創業者造成大麻煩。

此外,印度的資本圈似乎也更傾向於投資重用戶、能夠快速變現的項目,很多技術導向型項目拿不到融資。而人才缺失似乎是一切障礙的根源,在印度雖然有大量的IT人才,但AI領域卻僅有4%的人實際擁有相關技術的工作經驗。這主要是因為傳統IT和AI之間存在著鴻溝,並且印度工程師在創造力上普遍被評為偏弱。

總之,大體上看去,印度擁有和中國差不多的AI產業化優勢以及各種各樣的麻煩。當然了,印度的一些中國沒有的特性也十分值得關註。

也許IT外包轉型會成為印度的變量

很多專家認為,印度假如能夠實現人工智能超車,那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落下的傳統IT外包產業,可能是一臺隱藏的發動機。

Infosys、塔塔咨詢、Wipro這三大巨頭代表的IT外包產業,在印度雇傭了數百萬技術人員,並且直到今天都在為跨國銀行、制造業巨頭、跨國科技公司,甚至多國軍方提供者各種各樣的服務。

這些服務的升級和叠代,在今天很大程度都是以AI為驅動力的。印度缺少類似谷歌、亞馬遜這樣的廣泛布局、多條業務線索的互聯網公司。但是三大IT外包巨頭卻在企業服務領域具有著廣泛布局。

今天AI的特性,也是適用企業服務多過消費者服務。並且從IT外包的產業線切入人工智能,還可能繞過跨國科技巨頭對印度AI市場的搶奪。

這些利好條件下,IT外包巨頭們紛紛開始了行動。比如塔塔咨詢在印度布局了全國首個物聯網體系,並且開始布局無人駕駛技術平臺。Infosys和Wipro也在大量投資和布局全球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並為企業客戶提供人工智能化的IT業務轉型與商業升級服務。

這些坐擁人才、資金和業務線的老牌企業,曾經一度讓印度沖上過科技發展高速路,而在AI到來之際,他們憑借傳統優勢換發生機,似乎可能成為一個變量。

當然了,我們知道印度是一個兩極分化嚴重的社會。AI帶給印度的,也不一定都是好事。

AI給南亞社會結構帶來的潛在沖擊

經濟學人智庫不久前發布了一項研究報告,提出AI技術可能給社會勞動力結構帶來三種影響:一是幫助現有勞動者提高效率,緩解勞動強度;二是創造新的勞動崗位;三是智能和自動化代替就業機會。

顯然,前兩種是正向的,而第三種是負面的。新技術當然是有得有失,一個社會必須要妥善處理好技術變革時的勞動結構轉型,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但跟絕大多數科技強國不同的是,印度社會極端化的差異結構,導致印度可能面臨一個AI帶來的潛在風險:幫助就業一面的影響有限,可能被替代的勞動崗位卻爆棚。

我們知道,種姓制度、爆炸的人口和南亞特有的地緣環境,導致了印度的中下層人口數量極多。他們缺乏知識和學習能力,很多工作崗位也無法接納他們。很多時候只能通過複雜的社會需求和臃腫的行政效率來獲得微薄收入。

舉個例子,印度政府近幾年推行農業保險。但收獲季節的核保卻成為了一個繁重的工作,為了核實大量農民的耕地狀況,印度政府每年要在收獲季節雇傭數百萬臨時勞動力來維持這項工作。

但AI技術的到來,卻導致這個沒什麽技術難度的工作可以輕易被替代。農民只需要上傳照片,一個AI系統就可以通過機器視覺技術輕松完成整個核保工作。

雖然聽起來是好事,但大量這種代替關系產生後,卻可能造成巨大且嚴重的社會影響。由於印度青壯年人口非常多,社會又提供不了那麽多的穩定就業機會,因此這類臨時性、無門檻的工作承擔了非常多的社會穩定責任。

在AI、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技術持續普及後,更多的基礎性工作將變得意義不大。這對於印度來說可能不完全是好消息。

總的來說,人工智能是印度必爭的戰略要地。IT、生物制藥等領域的優勢會給他加分,大規模的用戶基數會產生源源不斷的想象,但基礎設施落後和龐大的基層人口又會給AI萌芽套上沈重的發展負擔。

多重矛盾之下,可能很長時間里,看好和看衰印度人工智能的兩極分化觀點還會繼續存在。而印度的AI之路上,中國能夠,或者說必須扮演什麽樣的角色,或許是我們更加應該關註的問題。

人工智能 印度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55

怪病X檔案:「鏡子手」男孩 左右手動作相同

1 : GS(14)@2012-11-06 00:06:08

以為睇韓劇先會有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1105/18057999

伯恩四個月大時,媽媽發現他雙手動作有異:「每當我將球放到他的手,他的另一隻手會重複同一動作張開。當他拿玩具搖動發聲時,另一隻手又跟著搖。我帶他看普通科醫生,他們都不認為他有問題。」到伯恩1歲大開始學自己進食時,麻煩出現了:他原本一手捧碗,一手拿匙羹,但他嘗試舉起匙羹將食物放入口時,捧碗的手也跟著舉起,食物倒瀉一身。任職幼兒園護士的媽媽,知道他雙手不能獨立活動。
或跟腫瘤有關
媽媽不斷問醫生,到伯恩2歲轉看另一醫生,終轉介他看專科研究「鏡子手」成因,做核磁共振時發現他左眼後面有腫瘤,測試證實是罕見的兒童眼癌視網膜母細胞瘤,還有逾百個小腫瘤開始生長,估計他的鏡子手跟腫瘤有關。伯恩先後接受化療、激光治療、冷凍治療和放射治療,終將所有腫瘤清除。
幸好腫瘤發現早,伯恩保了小命,雖然視力受損,但不用切除左眼,而且雙手總算可左右分明獨立活動。當然,他仍可雙手同時寫字。媽媽說:「每次看見他的鏡子手,我都知道它們救了他一命。」英國《星期日郵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861

鄧麗欣 張經緯 反映人性的鏡子

1 : GS(14)@2018-01-22 06:37:56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 ... 4%E9%8F%A1%E5%AD%90

張經緯拍攝的紀錄片如《音樂人生》、《少年滋味》等深受觀眾喜愛,這次因為「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給予的機會,他取材自一宗16年前發生在紐約的弒親案件,創作和拍攝成為電影《藍天白雲》。電影探討人性,他表示︰「人的本質是怎樣的呢?我們有殘忍的一面,但也有善良的一面,相信有藍天白雲。」

電影找來鄧麗欣(Stephy)飾演探員Angela,負責調查中學生Connie的弒親案。Stephy在電影中的表現完全脫胎換骨,她坦言︰「我拍的時候,不覺得自己在演戲,導演令我很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人物。」

每人都有黑暗面

Angela和Connie各有故事,兩人的世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對照。Stephy分享︰「Angela跟Connie最多的接觸就是在問話室,那只是一、兩天的事情,但是Angela見到Connie的人生,Connie也反映了Angela的一生。她們是一個對照,是一面幾可怕的鏡子。」

對於有些評論認為《藍天白雲》呈現的世界很黑暗,Stephy並不同意︰「我們只不過把真實告訴你,每一個人都有這一面,甚至乎更黑暗。但是,我們不夠膽去面對,也不會讓人知道。如果你以一個平衡面去看,其實這是正常不過,光明和黑暗一定是並存的。」

由紀錄片到劇情片,張經緯仍然離不開對青少年的關懷。原來拍《藍天白雲》時,正值傘運。「我拍攝殺爸爸的那場戲,剛好是放催淚彈那天,我們預備當晚的拍攝時,電視新聞不停重播那片段。我們很多工作人員都是年輕人,面對動盪的一天,這些工作人員罷工。我最初以為他們對酬金或是我的說話不開心,原來不是那樣。現在的年輕人,說的是關於身份和公義的問題,他們在網絡上已經可以分享彼此的價值觀。這令到他們跟成年人之間的gap愈來愈大,這是很難處理的問題。」

Stephy身為年輕人的偶像,對此也感認同。「我們以前思維比較簡單,現在年輕人思想複雜很多。」

對少年人的關愛

雖然如此,但Stephy仍然很關愛她的fans。「有一個fans由小學四、五年級開始跟隨我,到現在大學畢業了。她是一個很可愛、很開心,時常都會笑的小妹妹。她最近寫了一封信跟我分享她的經歷,原來她在成長中受了很多苦,小時候常被媽媽打,父母離婚後,繼父或繼母對她很差,時常打她罵她。她覺得自己要堅強,不想給別人知道,又不想婆婆擔心。她說每次聽我的歌或是看我的電影,都是一種抒發。有時我對她關心一兩句,對她已經是很大的安慰。」Stephy很開心對方跟她分享,她很希望能夠成為fans生命中的一棵樹,讓他們向自己分享,再給予他們支持。

導演焦慮綜合症

張經緯笑言自己患有「導演焦慮綜合症」(Director Anxiety Syndrome)︰「每部電影上映都會發作,焦慮、神經質、對着每個人都鬧。對負面的評論超級敏感,而對正面評論全過濾掉。例如有一篇文章中95%都是好的,只有一句批評,我都會覺得這評論很負面。《藍天白雲》令我這焦慮症更嚴重,達到危險程度。但對於某些評論,我聽完覺得可笑,因為那只反映出那些評論人戇居。枉他們是評論,那其實是一種情緒,是對我的人身攻擊。」

Stephy的回應似是安慰導演︰「可能我做這行,被人批評得太多了,甚至有點人身攻擊,我已經習慣把好和壞的都全過濾掉,寧願不看或是不去多想,會比較舒服。」

鄧麗欣

服裝︰TOP SH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