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矽巷啁啾:走出本地的三個關鍵

1 : GS(14)@2010-08-08 14:48:45

2010年08月07日
港產網站一類集中做本地市場,用盈利擴充。另一類做國際市場,如網上試算表 Editgrid,做第一版後找 VC資金擴充,然後再找下一輪資金再擴充,一直到上市或被收購。
兩路截然不同,後者成功例子少得多。有人問,在港走第二條路可行嗎?怎麼走?可行,但有先天缺陷要克服。
關鍵一是題目。網站分兩類,一類是資訊,一類是工具。資訊一般是地區性,《蘋果日報》難拿到外國市場;工具卻沒這特性,蘋果電腦在港美同樣有用,這就關係到市場大小。投資者會選市場大的,試算表比消閒資訊吸引得多。
關鍵二是人脈。 VC買的不只是題目而是團隊。找資金難除非有往績,否則通常是人搭人,尋尋覓覓才遇上。壞處是花時間,好處是當中有不少人提供意見。
關鍵三是思維。例如不少網站只留意人流新客,但外國投資者看的是宣傳、人流、用戶、回頭客、推薦者及付錢幾個重要數字,看團隊有否用數字選方向調資源。
關鍵一跟在香港與否關係不大。之後兩個,在港做會吃虧。團隊在港的友人 LH,做手機影相分享工具。
每天讀 TechCrunch取經,每年到美國幾次,出席業界會議吸思維搞人脈,題目修改了幾次,最終在美國取得資金,踏出走這條路重要一步。
宋漢生

宋漢生、莫乃光及高絲專欄將每周輪流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33

矽巷啁啾:五個香港搞網的劣勢

1 : GS(14)@2010-10-09 20:59:4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535364

朋友寫書,訪問幾個本地最知名網站的創辦人,分享創業經歷,快將推出。先睹為快,發現一個現象,本地走紅的,沒有擴充到外地走紅的例子。
有人想在本地走紅,有人想立足外地一鋪賣掉,是喜好選擇。想立足外地,卻打算先做好香港,再盤算怎樣衝出去,看往績,可能只屬一廂情願。
之前說過,想立足外地,在香港搞比起在矽谷搞,有幾點劣勢。一是錢。要搞到可以向人示範,一般只需三個人三個月,再多就太慢。加起來錢不需要多,問題是心理,沒資金,很多創業人不敢全職做,半力做拖太久,容易不了了之。
二是題目。越看得多,越發覺題目的重要性。就如寫論文,太窄發揮有限,太深超出能力範圍,一旦選錯題,再能幹都是浪費。如要立足外地,題目類型要挑準,要惡補外地的例子。
三是過來人。從組隊到籌款到選題到各樣事情的緩急先後,經驗都重要。有過來人從旁指路,結果可以很不同。賣了盤給世界級買家,或獲頂級基金注資的人,本地一隻手數光。
團隊股票換矽谷取經四是投資者。兩個相近的產品,一家團隊駐香港,另一家駐矽谷,肯定後者獲得資金的機會大得多。畢竟在港隔了重山大海,人脈難建。五是同行人。近年本地多了創業團隊,但比例仍低,技術上有甚麼要找人當面問,不夠方便。創業常遇挫折,有人從旁打氣,有助熬過去,就如練長跑,雖然不認識其他跑者,但一個點頭力量便增多。
可以怎麼辦?美國在矽谷有個計劃叫 Y-combinator,取錄的話,你的團隊往矽谷住 3個月,每位成員獲幾千美元資助,條件是團隊的小量股票。計劃負責人 Paul Graham是資深創網人及投資者,長期駐場給你從旁指路。參與團隊每周一次聚餐交流,每月有頂尖創網人來分享, 3個月後有過百投資者和基金前來揀蟀。
5年下來,有超過 200支團隊畢業,是一個緊密有力的校友網絡。認識一位香港人,去年組隊入圍,所做所學遠超在港,不一定成功,但肯定機會大增。如果我是大學生一定報名,入圍就停學去,不入圍下回再報過。有這樣的機會不試,待在香港埋頭做,是自虐的行為。
宋漢生
2 : abbychau(1)@2010-10-10 01:11:07

Y-Combinator 距離今年個Deadline 原來得返9日
3 : GS(14)@2010-10-11 21:37:55

你肯出幾多股份畀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83

矽巷啁啾:單挑滙豐

1 : GS(14)@2010-10-23 12:53:4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583466

同事是今年的畢業生,短短半年,已擔正主理整個項目的技術環節。公司的目標,是多請這樣的人才加入。 100個畢業生,其他的不管,有法子吸引適合的兩三個,便已足夠。
香港 Startup不多,一起競爭人才的多數是大銀行大企業。想辦法以有限的資源爭贏滙豐( 005)及和黃( 013)乃重要任務。
問:應付現在的工作,大學那幾年學的幫了幾多?
答:不多。
問:幾多科有用?
答:唔‥‥‥大概兩至三科。
問:真正反映腦筋和實戰能力的,有幾科?
答:都是那兩至三科。
問:三年光陰加 12萬元學費,管用的就只有兩三科?
答:對。
問:只讀這幾科,兩個學期夠嗎?
答:有可能,視乎多少先修科。
問:如果有機會節省兩年光陰加 8萬元學費提早工作,待遇跟畢業生一樣,吸引嗎?
答:很吸引。但要過阿媽一關。
問:讀完第一年之後,告訴父母你實習 1年,畢業生待遇,實習後可以選擇返回校園或繼續賺錢,能過關嗎?
答:聽起來很不錯,有機、有機。
攞 A即獲見工機會

即是說,針對每間大學,各機構可弄一個學科清單。任何學生,只要關鍵幾科攞 A,即獲面試,其他科一概不管,也不理畢業與否。
一經取錄,可獲畢業生待遇。有機會行得通,值得實驗。如有公司試過,請分享經驗。
(另,我們團隊正聘請兩位 Web Developer及 Project manager,覺得自己是人才,兼有接 job或搞自己 project經驗,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宋漢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43

矽巷啁啾:十年一遇

1 : GS(14)@2010-11-06 12:52:3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632390

朋友邀請去世博,推了,因約了上海這個城市下年再見。
上一次抵滬是 9年前的事。剛畢業,遇上科網泡沫爆破,美國那邊的科技顧問工作沒有着落。回港三月,剛巧有機會去上海工作,就動身了。
公司是全球最大電腦商之一,在金貿,當時最矚目那一幢,環迴全景。雖說是大中華總店,也只有銷售,沒有開發。桌上只有產品目綠,沒有電腦,替自己的電子手帳充電,要潛入產品陳列室偷龍轉鳳。
正值傳出被收購,公司上下忐忑,沒有人理會這個不懂上海話的小伙子。悶得發慌,去廁所練拋用抹手紙造的紙球。第一次發覺,時間可以過得這麼慢。
坐在右面隔兩個位的,是商業客戶隊伍中賣機最多的銷售員。望着他,心想, 10年後如果做到這樣的成績,是自己所願嗎?答不上。反正有股非常強烈的感覺,不是路上有困難,而是方向根本不對。
待下去不是辦法。第三天開始,每天下班就坐一塊錢公交上網吧,人家打機,自己則上網求職。終於在香港找到一家少數站穩腳的本地 Startup,做 Management Trainee。前後在滬,剛好待了 1個月。
內地起飛科技大旺

還是有得着的。閒時多,看了很多書。知道不想走的路,幫助發現想走的路。工作上遇到甚麼不如意,回想起紙球日子,甚麼事都變得不可怕。有事幹,怎樣都強過沒事做。
內地起飛,科技上揚,當時已是大趨勢。向左走,故事在上海走下去,工作上有很多發展的可能。向右走,就得放棄這些機會。決定離開一刻,約定 10年後回來走一轉,要是到時做出成績,總算沒有選錯得太離譜。
上海,明年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438

矽巷啁啾:創業拍擋

1 : GS(14)@2010-11-20 17:00:3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681344

關於 Start-up,最多人問的,是應否找拍擋( Co-founder)?
論往績,大多數有名的公司都有超過一位創辦人。遠的如蘋果的兩個 Steve,微軟的 Bill Gates跟 Paul Allen。近的有 Google的 Larry Page和 Sergey Brin, YouTube及 Facebook都是拍擋組合。 Larry Ellison雖儼如 Oracle的皇帝,其實當年都有兩個創業夥伴。最出名的例子,應是 Amazon的 Jeff Bezos吧。
當然不代表多位創辦人定勝過單一創辦人,但單獨創業確有不少缺點。自己有單獨創業經驗,剛開始時,只想做個網站,沒有想過會變成一家公司,沒有創業的感覺。沒多考慮成功的機會,硬是要猜,信心也不是大得去遊說朋友放棄高薪厚職。跟幾個人聊過想法,客串的人多,沒有訓身的人。何況自己也只是投入工餘的時間,也就沒有刻意尋找拍擋。
創業失敗有很多原因。對技術人來說,做市場是死穴。對生意人來說,技術是障礙。技術、項目管理及人事,每樣都要有人專注處理,單獨創業難以每樣兼顧。不是死定,但難度較高,尤其是首次創業。當然集齊各樣技能的拍擋不易,有些出色團隊,幾個夥伴本是技術人,竟能因應需要學好擔任其他崗位,難能可貴。
投資者怕下注單獨創業

單獨創業,有盲點也不自知;而且創業快做好過慢工,錯了可馬上修正。最大問題是沒有人分憂,搞 Start-up心情如坐過山車,這刻好像很有希望,下一刻卻疑是絕路,大上大落的過程,個人承受異常吃力,獨力難支,不單指能力,也指心力。
有拍檔也有麻煩的地方。聽回來的,多數都是意見不合,投入不均,因財失義,對前景看法不同等。自己未試過,不知詳情。用戶當然不理有幾位創辦人,但在籌款的角度來看,投資者往往不敢下注於單獨創業的團隊,認為單獨創業風險特別高,可能是經驗之談。
最理想是讀書時已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要不然,找不到便不要等,大概是最妥當的做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661

矽巷啁啾:給技術人的營銷貼士

1 : GS(14)@2010-12-04 12:24: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730846

做 start-up再精簡都好,起碼有兩個角色:整和賣。開發了,沒用戶也沒意思,付不付費是一回事,至少有人用。搞 start-up多數是技術出身,沒在學校念過銷售也不打緊,反正一定有渠道學。以下是這些年來從他人學到的幾個有用要訣。
不要只顧說自己。除非你真的很勁,否則大家其實對你公司不感興趣。版面有限,光陰寶貴,推銷時間以秒算,應集中火力推銷產品好處。你公司勁是閣下的事,給我的好處才與我有關。每寫完一段推銷稿,數數有幾多個「我們」和幾多個「你」字。
自己讚自己總不及人家讚。再爛的媒體都比自己說有公信力。自己說最好是引人家的話,如某雜誌報道,某用戶激讚。要是用戶主動向身邊人力推便高境界,前提是產品要夠好。
不採硬銷 建讀者群

軟教好過硬推。沒幾多人喜歡被硬銷,舉個例,你叫人聽你銷售你的防毒軟件,反應不會好。如果你改成叫人聽你分享三招如何防止兒子胡亂上網導致你的電腦中毒就吸引得多。有東西學,就不會覺得被人找着數。
整和賣,低手,包括我自己,會先整後賣,還自覺沒有問題。以前提過非常成功的理財網站 Mint.com,第一個試用版本,第一天就有兩萬人試用,多過大部份網站累積半年的人數,人家是怎樣做的?第一天起,開發和宣傳同時執行。未有產品,先建一個 Blog,每日更新,把不同理財貼士放進去。先用搜尋廣告帶人流,日子有功,資料累積,搜尋器開始免費帶人流,感興趣的變成長期讀者。然後開發差不多了,告訴讀者理財產品快推出,可登記搶先試用。到推出一天已有兩萬人登記。不是甚麼絕技,只是動腦筋準備罷了。
建立讀者群是厲害的方法。有人分享網頁設計經驗,累積過十萬設計師讀者,然後開發給設計師用的項目管理系統,在行內客戶數量第一。有人搞攝影器材討論區,結果開舖賣機賺錢。也不一定只限文字。友人勤於拍片放上網教美容化妝,現在也開了幾間店。但不容易,太多團隊不懂寫,不敢寫,沒有紀律寫了。
宋漢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891

矽巷啁啾:矽谷的融資環境

1 : GS(14)@2010-12-18 16:40: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778963

一般人很多時會以為科技公司就是簡簡單單搞一個網站,寫一個 iPhone app,多人用就可以賺錢。但是縱觀整個科技工業,由八十年代的 Apple、 Microsoft,到九十年代的 Yahoo!、 Amazon,甚至二千年的 Google、 Facebook或 Salesforce等等,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投資者,其實都已經累積了好幾十年的人才、人脈和經驗。現在的矽谷,無論是創業還是融資,都已經趨向標準化和系統化。
投資者分三類

在矽谷創業的人,通常對於幾時找投資者、找甚麼投資者、拿多少錢及給多少股份等問題,都已經有一個框架。
譬如 3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自行創業,獲得 Y-Combinator之類的「孵化器」垂青,他們可以預料 Y-Combinator會給他們數萬美元的資本,換大約 6%至 7%的股份,也即是數十萬美元的估值。其他的孵化器可能會用多一點錢,換多一點股份,又或者相反。但是不同的孵化器,對團隊的要求、給予的幫助及對新公司的估值,都有不少類似的地方。
剛開始創業的人除了找孵化器之外,還可以找天使投資者。這些人通常是之前創業成功或者是大型的企業,如 Salesforce或 Cisco創始團隊中的成員。
天使投資者和孵化器相似之處,是他們都比較重視團隊的質素,概念和商業模式反而不是太重要。天使投資者通常會給數萬至十數萬美元的資本,換 2%至 10%的股份,也就是說 100百萬至幾百萬美元的估值。相對孵化器來說,找天使投資者的難度和要求會比較高。
繼天使投資之後的,就是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所給的條款變化比較大,但同樣有一定的框架。下一次將會談風險投資。
馬丁
2 : GS(14)@2010-12-25 12:05:3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802257
矽巷啁啾:矽谷的融資環境(二)
2010年12月25日

「天使投資者」之後一層就是「風險投資」。風險投資通常以私募基金形式運作,由之前有成功投資或創業經驗的人領頭,向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如金融機構融資,再投向新的科技企業。
風險投資對於公司估值、投放資金等變化較大,少的可以投資數十萬美元,大規模的動輒投資過億美元,但仍有一定框架。
譬如一間拿過天使投資,開始做出產品雛形,有合理盈利模式,但之前團隊沒有甚麼往績的新公司,剛開始找風險投資時,通常會拿到一個 Seed Round或者 Series A。這時公司的估值通常是數百萬至一千萬美元, Seed Round投入的資金,通常是幾十萬至一百萬美元,而 Series A則由一百至幾百萬美元。
種子資金提供生存時間

Seed Round和 Series A的作用是,給公司一至兩年生存時間,在產品開發上和市場上建立相當實力。 Series A之後的科技公司會有很多不同去路,需要再擴張,可繼續籌 Series B、 C等,這些時候投入的資本,通常會過千萬甚至逾億美元。
不過繼續融資,在為公司帶來大量流動資金的同時,股份會被攤薄,外來投資者所佔股份很可能會過半,創辦團隊需面對有機會失去公司控制權的風險。
而且在股份被大幅攤薄下,即使公司後來被收購或上市,但創辦團隊可以分享到的財富可能會變得很少,較一般管理人員一年薪水更少的情況亦偶有發生。所以,向風險投資基金籌錢,並不一定越多越好。
另一個可能性是,被較大的企業如 Google、 Apple、 Facebook或 Amazon等收購,價錢視乎情況。近年大型企業收購小型科技公司例子越來越多,金額通常在數百萬至數千萬美元。
藉收購、擴市場網羅人才

大公司收購小型科技公司的理由,除了是擴展市場(如近月美國 Groupon Inc.收購香港 uBuyiBuy),另一理由是招攬人才。用幾百萬美元來招聘人才,聽來荒謬,但是一個具執行能力、能夠兼顧市場、營運及技術的團隊得來不易,和普通人員招聘不可相提並論。
又一個可能性是,公司已可獨立營運,以自己的收入擴張。最後一個可能性是上市,但上市需時較長,例如 Facebook,現在的市值已超過四百億美元,但還未公開上市。
馬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38

矽巷啁啾:第一份長工

1 : GS(14)@2011-01-01 17:15: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824675

畢業後,在上海某大電腦公司待了一個月,回港加入 YesAsia,是第一份長工。
YesAsia是類似亞馬遜的購物網站,主力做海外市場,由賣香港唱片做起,我加入時,團隊已有百多人的規模,產品發展至中日韓的影音遊戲書籍等,營業額是同類網站之冠。
見工最後一關,是單獨與創辦人 Joshua會面,問在 Yahoo落廣告每一千次顯示的市價,顯示後點擊的比例是多少,大概是考我對網上推廣的認識。然後心算出,假如要買某個數字的人流大約要花多少錢,這是看數字的感覺。後來發現,在工作上,數字的感覺,如一千個一千是多少,三十萬的百分之五是多少,遠比懂得用計算機重要,可惜學校普遍不重視。
加入之後,發現上司是牛津碩士,身旁的程式員在 MIT畢業,還有幾位長春藤團畢業生。出身名校不等如工作能力高,但可見雖然經歷泡沫剛破,科網公司仍有相當的吸引力。當時公司平均年齡是廿五歲。那時未有留意,後來才知道,當年的朝氣在其他機構是少見的。
YesAsia創辦人 24歲開業

第一個崗位是管理見習,在公司大大小小每一個部門工作一個月,大半年後,對整個運作和人事有基本的了解。回想起來,百多人的規模,足夠人數分工清晰,又不至於大到難以消化,大小剛好,是見習最理想的數目。
YesAsia 開業時 Joshua才 24歲,讓我發現原來很多有名的網站,創辦的都是年輕人,資歷淺也不一定要先做三年影印才叫算腳踏實地。年輕創業固然有其難度,卻也不是登天的難。當然畢業於 Stanford然後加入高盛的 Joshua有其過人之處,但相處久了明白不是甚麼天生異稟,主要還是靠後天可以自行修煉的東西。
有一次,工作上要 cold call,吃了一整天閉門羮,面皮薄的我悶悶不樂。 Joshua見狀,告訴我當年為公司籌旗,拿着計劃逐家 VC推銷,被拒超過五十次。我想,比起大計被有經驗的人一次又一次看扁, cold call的一點點挫折簡直算不上甚麼,面皮薄是必定要克服的絆腳石。 Joshua為公司籌了超過一億港元,足夠捱過幾個月後的科網嚴冬。
沒有 YesAsia那段經歷,之後不會走上科網創業的路,這是肯定的。
宋漢生
2 : abbychau(1)@2011-01-01 17:37:58

該網站手續費頗高, 不過外國人似乎唔太在意
3 : GS(14)@2011-01-01 17:38:31

2樓提及
該網站手續費頗高, 不過外國人似乎唔太在意


點高法?
4 : abbychau(1)@2011-01-01 17:43:13

我都唔係好記得, 淨係以前睇過, 大約是無優惠的原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79

矽巷啁啾:朱克伯格以外的事

1 : GS(14)@2011-01-15 15:07: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871675
facebook新年市值衝上 500億美元,一間 80後開的公司市值高過港股火車頭,這是現在不少人對科技的理解:錢。但之前講過,在矽谷創業及投資的人非常多。在朱克伯格以外,還有很多故事。
「我們要做一個網站,讓家裏有多餘空間的人,租給短期旅客,令那些 backpackers之類的人有便宜的食宿選擇。」
「但這個市場不是很小嗎?萬一發生了強姦搶劫之類的事,你們怎麼辦?」
問以上問題的是 Y-Combinator創辦人 Paul Graham。他說你的腦筋有問題,很明顯你要見心理醫生。
創業者常有荒誕思維

作為創業者,願景荒謬是常見的事。甚麼 Google或 Apple,現在馬後炮說他們聰明很容易,但在他們開始的時候,其實都很荒唐。七、八十年代走去史丹福 Homebrew Computer Club的人,不少是長髮長鬍子,滿身臭味的嬉皮士,有些甚至會吸大麻。那時候的微型電腦,只是一個盒,沒螢幕沒鍵盤,只有一排排的開關和燈。即使是那班嬉皮士,也不知道有甚麼用。
在那個時候,如果你撞到滿面鬍子的喬布斯,你會叫你的兒子不要學他,然後叫你的女兒千萬不要嫁這樣的人。
話說回頭,想做那個網站的人,很明顯是儍的。剛巧, Paul Graham都是儍的,所以, AirBnB這個團隊考進了 Y-Combinator。
AirBnB碌爆卡才成功

AirBnB並不是考入 Y-Combinator才開始。 08年的 airbnb.com,是 AirBnB團隊第三次搞同類型的網站,前兩次都是失敗的。正常人的反應是放棄,一般人根本不會試三次,或失敗一次就放棄。
三個人為了試第三次,碌爆信用卡。但今時今日, AirBnB在美國的影響力足以令傳統酒店業震驚。單是紐約, AirBnB可找到的單人住房已超過 4000間,而且不限於低檔住房。 AirBnB的住房現已遍佈 168個國家, 8000多個城市。 2010年 11月, AirBnB向 Sequoia Capital和 Greylock Partners籌了 720萬美元的 Series A投資資金。
這類故事在矽谷多次發生。第一、二次人們會覺得神奇。幾十年來屢屢發生,是因為人們會隨着時間學習,發展出系統。在每一個 AirBnB疑似儍呆子變老闆神話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實在而合理的故事。下回再講 AirBnB的故事。
馬丁
2 : abbychau(1)@2011-01-15 19:36:36

i love this site indeed
3 : GS(14)@2011-01-16 13:00:33

wh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49

矽巷啁啾:朱克伯格以外的事(二)

1 : GS(14)@2011-01-29 16:53: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920801



AirBnB的故事在 07年 10月開始,那是 IDSA( 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在三藩市的大型展覽會前夕。創辦人之一的 Brian Chesky辭掉原有的工作,搬到三藩市和朋友 Joe Gebbia一起居住。目的是到矽谷附近的三藩市,嚐嚐創業的滋味。
當時三藩市的酒店都因為展覽會全部爆滿。 Joe和 Brian覺得,這個時候出租家裏多餘的空間給短期住客,應該有市場。二人建一個簡單的網站,讓附近的人可以出租家裏的空間給參加展覽會的短期旅客,當中包括 Joe和 Brian家裏的三張氣墊床。網站一做好,兩人就以電郵主動聯絡一批與工業設計有關的博客。
不消幾天,一些和展覽會主題有關的大網站,就出現了有關 AirBnB的報道。 Joe和 Brian也如此幫自己找到 3個短期租客,賺了約 1000美元的租金。更重要是兩人體驗到短期租務市場的潛力,確立了日後透過社交媒體宣傳方向。
展覽會結束, Nathan Blecharczyk加入 AirBnB。他們用同樣的方法,攻打 08年 SXSW藝術節。宣傳同樣由博客網站入手,先找小博客,報道過就找多點人看的博客,報道一輪就聯絡更多人看的網站。如是者, AirBnB早期的宣傳方法便成形。
吃自己狗糧 了解客戶感受那時的 AirBnB還有一個問題,要找住房,其實早就有 Craigslist和 Couch Surfing。 AirBnB當時的報道雖多,但只得幾十間住房,要擴張就得找個令自己與別不同的地方。
Joe和 Brian在這個時候,用自己的網站租了一間房來住,目的是了解客戶用 AirBnB租房整個過程的感受。矽谷稱這種做法做吃自己的狗糧。
這樣租間房,去時和房東談得投契。到了吃飯,氣氛還是融洽,但很容易就談到租金。一談租金,吃飯變成買賣,雙方就由結識新朋友變成擔心對方的信用。一下子,整個旅行、租房、看藝術節給人的感覺變得很凉薄。
這樣吃一吃狗糧, AirBnB團隊學到要避免在租住過程中談到租金, AirBnB就得要求租客先行付款。如此房東可以更放心放租,租客亦不會再受租金困擾, AirBnB亦可以從中收取佣金。比別人優勝的用戶體驗,成為 AirBnB的特色。
馬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