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矽巷啁啾:走出本地的三個關鍵

1 : GS(14)@2010-08-08 14:48:45

2010年08月07日
港產網站一類集中做本地市場,用盈利擴充。另一類做國際市場,如網上試算表 Editgrid,做第一版後找 VC資金擴充,然後再找下一輪資金再擴充,一直到上市或被收購。
兩路截然不同,後者成功例子少得多。有人問,在港走第二條路可行嗎?怎麼走?可行,但有先天缺陷要克服。
關鍵一是題目。網站分兩類,一類是資訊,一類是工具。資訊一般是地區性,《蘋果日報》難拿到外國市場;工具卻沒這特性,蘋果電腦在港美同樣有用,這就關係到市場大小。投資者會選市場大的,試算表比消閒資訊吸引得多。
關鍵二是人脈。 VC買的不只是題目而是團隊。找資金難除非有往績,否則通常是人搭人,尋尋覓覓才遇上。壞處是花時間,好處是當中有不少人提供意見。
關鍵三是思維。例如不少網站只留意人流新客,但外國投資者看的是宣傳、人流、用戶、回頭客、推薦者及付錢幾個重要數字,看團隊有否用數字選方向調資源。
關鍵一跟在香港與否關係不大。之後兩個,在港做會吃虧。團隊在港的友人 LH,做手機影相分享工具。
每天讀 TechCrunch取經,每年到美國幾次,出席業界會議吸思維搞人脈,題目修改了幾次,最終在美國取得資金,踏出走這條路重要一步。
宋漢生

宋漢生、莫乃光及高絲專欄將每周輪流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