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雷士照明召回82萬隻問題節能燈 涉資超千萬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19/2296389.shtml

每經記者 徐學成 發自廣州
在被爆出 「節能燈不合格」17天之後,雷士照明(02222,HK)4月17日正式宣佈召回82.4萬隻問題節能燈,涉及金額逾千萬元。這也成為國內首例節能燈召回事件。不過,行業人士認為,雷士照明此次召回事件暴露的問題或只是行業的「冰山一角」。
召回產品數量達82.4萬隻
4月17日,雷士照明正式宣佈召回82.4萬隻型號為 「YPZ220/5-SFPRRE275W220V50Hz」的5W節能燈產品,凡購買了該型號節能燈產品的消費者,均可前往雷士照明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專賣店辦理免費退換貨手續。
此前,在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一次抽檢中,雷士照明生產的該產品被爆初始光效不達標。初始光效是反映節能燈是否節能的關鍵性指標。
雷士方面表示,早前,雷士照明質檢技術人員在檢測時發現,雖然此批產品仍符合節能認證的規範,但由於燈管在製造過程中的一致性未控制好,未能達到設計的 一級能效要求,屬於批次性問題。此外,即使是相同的設備、工藝和材料生產製作,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都存在離散性,也就是每個燈的光效都是不完全相同,這些數 據是符合正態分佈。
雷士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次召回的節能燈涉及金額超過1000萬元。
是否「節能」存分歧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報導,今年3月31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了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53種節能燈比較試驗報告」,報告指出,一款「nvc雷士照明牌5W節能燈」被檢測出「初始光效不達標」。
該報告稱,「初始光效是評定節能燈能效水平的參數,是反映一個節能燈產品是否具備節能效果的重要指標,該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直接導致節能燈達不到節能效果。」
事件曝光後,雷士照明品牌管理中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出現的問題,雷士正在展開調查。
不過,對「初始光效不達標」的解釋,雷士方面與業內專家的意見並不一致。
雷士方面稱,「初始光效」並不是反映節能燈性能的關鍵參數,且他們的產品不存在安全隱患。
隨後,行業專家、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LED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郭修指出,如果初始光效不達標,對節能燈性能的影響是「致命的」。
在此次事件發生後,針對一些專家發表的 「雷士應該立即召回問題產品」的建議,雷士向記者表示公司正在研究。
4月18日,記者就此再次詢問雷士照明品牌管理中心,其工作人員表示,上次被查出問題後,雷士就在討論是否召回問題產品,當時由於此前行業內並沒有召回的先例,所以雷士保持了相對謹慎的態度。
僅是行業「冰山一角」?
屢被炒作的「節能燈」,是最近幾年中國照明行業的「香饃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在歐美等國家紛紛提出「淘汰白熾燈時間表」後,2007年12月,中國實施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制度。2009年7月,中國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共同發起啟動「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
公開數據顯示,僅廣東一省,2010年前5個月,即出口節能燈2.4億只,價值2億美元,比前一年同期分別增長60.4%和78.7%。
由於國家的大力引導,以及業內關於這個行業良好的發展預期,全國超過1萬家的照明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看中了這塊還未被充分挖掘的「處女地」。
與此同時,行業制度不健全、標準不明確、核心技術的缺乏,使行業內大企業、小作坊魚龍混雜,一些企業打著「節能」的招牌,卻生產著根本不符合行業標準的產品。
郭修認為,這樣的企業多如牛毛,由於仿冒的節能燈泡很少會在安全上造成重大事故,加之普通消費者也無法分辨其是否符合標準,所以給了這些企業可乘之機。
郭修表示,雖然雷士召回問題產品會在業內產生一定積極影響,但是否會給其他企業一些警示,甚至給行業內多年積壓的問題一個釋放的機會,還有待觀察。
記者瞭解到,在全國照明行業內,這是首次有知名企業宣佈召回問題產品,但郭修表示,他「希望有更多存在問題的企業站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7

一通電話從美國召回 金融海嘯扛下重擔 協易郭雅慧用數字管理繳出漂亮成績

2011-6-13  TWM




郭雅慧在協易機械最困難的時候,從父親手上接下董事長位置。僅僅兩年時間,她不但扭轉倒閉命運,還帶領公司再出發,推出高技術門檻產品,背後關鍵就在「數字管理」。

撰文‧歐陽善玲

四十多年前,一位三十出頭的創業青年,提著「一卡」手提箱,準備登機飛往美國。皮箱內裝著公司的產品型錄,雖然明白走出去是早晚的事,但他心裡並沒有十足 把握,這位冒險闖將就是協易機械創辦人郭勝雄。憑著一股信念,踏上陌生國度開疆闢土,為這家本土工具機大廠立下百年基業。

當年,這個「走出去」的大膽決定,多年後不但讓協易成功切入美國市場、邁向國際,同時也為協易二代接班,奠定良好基礎。

原來,美國這塊市場,不僅是公司挺進國外市場的重要堡壘,更是郭勝雄培育大女兒郭雅慧成為公司接班人的搖籃。

世界沖床龍頭難抵金融海嘯時間發生在二○○九年、金融海嘯發生後隔年。百年一見的風暴,幾乎將全球景氣摧殘殆盡。對協易來說,機械業的競爭早已延伸至國外;經過多年努力,協易繳出超過七成外銷比率的優異成績單,但在金融海嘯襲擊下,這個成就反而成為嚴峻的存亡考驗。

「一通電話,我就被『老董』叫回來了。」協易董事長郭雅慧,回想起兩年前被父親從美國緊急召回、接班的經過。「我很喜歡美國的生活,在那邊十年了。自己經 營的分公司規模雖不大,但如魚得水,從沒想過會回來。可是金融海嘯後,公司財務並不穩定,父親一句話,我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她邊說邊搖頭。

成立於一九六二年的協易機械,在郭勝雄帶領下,曾是世界C型沖床龍頭、國內唯一產製沖床機械的上櫃公司;但受金融海嘯衝擊,公司營運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不忍看到父親辛苦打拚出來的江山,就這樣被海嘯吞沒,郭雅慧二話不說,打包行李,從地球的另一端趕回來,準備「代父出征」。

「我是學財務的,在公司危急關頭,我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穩定財務。」郭雅慧說,因為公司○七、○八年的營收還不錯,未來要持續運作,一定要先裁員。

而這個動作,在協易過去四十多年來從未發生。郭雅慧說,「換做老董,是砍不下手的,但我除了要讓公司盡快上軌道外,還必須對留下來的員工及其家庭負責。相 較於父親,我沒有什麼人情包袱,既然身負重任,就得忍痛做出這個決定。」郭雅慧在美國攻讀碩士,學成後便進入協易,並在父親安排下,負責拓展海外業務。後 來,她自告奮勇,轉戰美國市場。

績效管理 全力提高附加價值郭勝雄又先後將協易美國公司,及田納西州協易沖床公司交給她管理,培養她獨當一面的能力。十年之後,當公司陷入經營困境,她則羽翼漸豐,成了父親最倚重的幫手。

「就公司經營面來看,我先裁員;再來跟銀行建立關係,表示公司營運沒有問題;第三則是砍產品線,收掉不必要的產品;最後,為控制成本,子公司也併回來。至 於銷售端,我在印度、東南亞及美國經銷商部分,也做了調整。」為了讓公司更有競爭力,郭雅慧接任董座後,馬上重整公司,從裡到外進行大刀闊斧的革新。

「我的挑戰是,在這些動作後,如何讓外界知道,這些改變是必須的。」她坦言,初期指揮調度,多少因為父親的關係,而出現雙頭馬車情況,施展起來綁手綁腳。 為使公司運作更順暢,接班後不久,她對父親提出擁有「絕對的」領導權要求。「我跟父親的交接是很直接的,沒有任何模糊地帶。而我在做了這些改變後,最需要 的,就是與員工建立信任。」郭雅慧甫上任,就裁員約一五○人,留任的也減薪二成。公司內部員工士氣跌到谷底。她主持公司的第一個月會,花了很多時間在談為 何需要「改變」,希望員工理解。

「剛回台灣第一年,每天睜開眼,想到要上班就覺得痛苦。以前在美國,我很愛工作的,回來之後,因為生活作息大亂,沮喪了好一陣子。直到第二年,我開始授 權,公司主管也逐漸知道我要什麼,情況才好轉。」為了建立互信基礎,郭雅慧在經營會議上,鼓勵高階主管表達意見,同時也提出自己的想法,與主管進行討論, 充分溝通。

對公司高階主管來說,雖說「新人新氣象」,但「新董」行事作風與「老董」迥異,要跟上郭雅慧的腳步,主管們必須自我說服、甚至進行腦內革命。「我是學財務 的,很注重數字。以前老董不會拿著財報跟主管開會。但協易是上櫃公司,資料都是公開的,所以主管也應該重視這些數字。」郭雅慧建立報表,首先要求中高階主 管必須做好「數字管理」,定出來的績效目標務必達到。

過去,協易是生產導向,而在郭雅慧帶領下,高階主管開始熟悉財報數字,進行績效管理,並改變生產模式,加強研發技術,全力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六年到○ 八年,因為市場情況太好,所有人都把時間花在應付訂單,無暇培養研發人才。但就公司經營者角度,哪個部門較弱,就應花最大心力在那個部分。」她直言,過去 生產部花了很多力氣在客製化產品上,但拿出去跟日本、歐美比,又比不上,最多只比大陸好一點。長期來看,對公司幫助不大。

不拚量,改求質 重創中復元但現在,協易積極投入的伺服沖床,堪稱是公司未來最重要的「祕密武器」。尤其,在總經理郭挺鈞(郭雅慧的弟弟)親自帶領研發團隊下,產品有非成功不可的壓力。

「伺服沖床技術已經好幾十年了,但在台灣還不是很成熟。相較傳統產品,伺服沖床生產效率提高、品質更好。」郭雅慧說,協易已完成新型伺服沖床的開發,明年將全面導入量產,初期瞄準日本市場。

除了開發出「殺手級」產品,郭雅慧更進一步與日本廠商共同研發伺服馬達、控制系統等關鍵零組件。擺脫過去拚「量」、低毛利率的生產模式,力求以「質」為目標,向高附加價值、高毛利率的產品邁進。

郭雅慧在協易最困難的時候,扛下重擔。接班兩年時間,她改善了公司財務體質,扭轉倒閉命運,還推出高技術門檻產品,帶領公司重新出發。上個月公司公布四月營收,達三.八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二六%;累計前四月合併營收達十二.五三億元,較去年成長更超過四七%。

看著公司逐漸從重創中恢復元氣,郭雅慧在臨危受命下,不負「老董」所託,繳出漂亮成績。「論經驗,我比不上老董,但我會從市場行銷、策略著手,將公司帶到最好的方向。」她自信、豪氣的態度,實在不輸給當年那位提著手提箱、準備登機的創業青年。

郭雅慧

出生:1968年

現職:協易機械董事長

經歷:協易美國田納西州子公司總經理學歷:紐約佩斯(Pace)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家庭:未婚

郭雅慧接班後最重要的三件事:‧數字管理:精簡人事,讓高階主管熟悉財報數字‧調整產品:加強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價值‧與日本廠商策略合作,發展關鍵零組件

協易近五年營收、獲利

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營收(億元) 45.7 55.6 42.0 17.9 30.9 稅後純益(億元) 1.7 3.0 1.2 -1.5 1.1 EPS(元) 2.81 2.92 1.15 -1.41 0.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1

汽車召回非常態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1-09/100458351.html
歷經八年討論,新汽車召回條例終於出台。在新規下,一旦車企拒絕召回問題車輛,便可能面臨高額罰款,甚至被吊銷行政許可等嚴厲處罰。車企的「緊箍咒」真的要來了嗎?

  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下稱召回新規)10月底正式公佈,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召回新規替代了2004年以部門法規形式頒佈的缺陷產品召回規定。這是一個消費者等待已久的法案。

   「緊箍咒」到底有多緊?「新規提高了企業違法成本,有助於保護消費者利益;但新條例難在執行,可能增加權力尋租的空間。」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對財新記者說。

  召回新規在加大對企業懲罰力度的同時,並沒有系統的預警機制,本質上仍是偶然召回,而非常態召回。同時,由於涉及召回的調查和裁決權力集中在質檢等政府部門手中,在人手匱乏、任務繁重而過程不透明的情況下,表面嚴厲的處罰可能隱藏著更多的尋租空間。

  此外,財新記者採訪的多位行業人士認為,與擁有嚴格內部召回程序的跨國公司相比,中國本土自主品牌企業尚處於發展初期階段,缺乏相應的響應機制,受召回新規的影響程度更大。

自主品牌首當其衝

  舊的汽車召回規定最受詬病之處,便是懲罰力度過小。這使一些跨國廠商實施全球召回時將中國市場排除在外。據舊規,廠商拒不召回,最高罰金僅為3萬元。

  最典型的例子是豐田。2010年1月,受漏油事件影響,日本豐田汽車開始在全球範圍實施召回,涉及車輛約為800萬輛,超過豐田2009年度781萬輛的全球銷量。但豐田將中國排除在召回之外。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在中國召開說明會時,有數十名消費者到現場抗議。不過,監管部門最終並未發佈針對豐田汽車的調查。類似事件屢有發生。

  2004年3月,包括國家質檢總局、發改委在內的四個部門聯合發佈《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對拒不召回的處罰金最高3萬元。此次的召回新規,不僅將汽車召回條例從之前的部門法規上升為國家法律,在罰則方面也加大了企業逃避召回的懲罰力度。

  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稱,2004年的規定處罰過輕,威懾力明顯不足,影響召回制度的有效實施。召回新規在提高罰款額度的同時,增加吊銷行政許可等處罰措施,「可有效促使生產者履行召回責任」。

  根據召回新規,「生產者未停止生產、銷售或進口缺陷汽車產品;隱瞞缺陷情況;經責令召回拒不召回;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責令改正,處缺陷汽車產品貨值金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許可機關吊銷有關許可。違反條例規定,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以一款10萬元左右的車為例,若涉及召回車輛達到1000輛,罰金最高達1000萬元。

  「在現行制度下,汽車企業每一次的召回行動,通常都會計算召回的成本以及不召回的損失,以決定是否實施召回。」一位外資車企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對於汽車公司來說,一個關鍵零部件的召回可能導致上億元的損失。

  中信證券首席汽車行業分析師李春波認為,與此前相比,無論是汽車公司還是政府監管部門,都有更大壓力披露缺陷汽車的召回信息。因此,在一款汽車產品遭遇全球召回的時候,中國市場被忽視的概率將大為降低。

  根據新規,罰則發生的前提是——車企明知有缺陷而未能召回的情況。什麼情況下需要啟動召回問題汽車?跨國公司有一套成熟的召回機制。中國本土自主品牌發展歷史較短,管理粗放,從思想意識到制度流程都普遍存在盲點和漏洞,缺乏相關操作經驗。「這對自主品牌汽車來說挑戰更大。」 國際諮詢機構AlixPartners董事吳晶輝認為。

  截至2011年底,中國共實施汽車召回419次,累計召回缺陷汽車產品621.1萬輛,本土自主品牌汽車的召回案例較少。粗略統計,其召回佔比不足10%。「本土車商通常都出於提升品牌形象的考慮才實施召回。」李春波說。

  新規發佈後,吉利集團公關總監楊學良公開表態,「不會對自主品牌形成『重大威脅』,品質提升是自主品牌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他還表示,吉利內部有非常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條例實施會敦促我們更加重視這方面工作」。

非常態召回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增加懲罰力度,相當於告訴汽車企業,該向有關部門『進貢了』。」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權力過分集中且執法不透明,增加懲罰力度相當於提高了政府部門權力尋租的空間。

  新條例啟動召回的主體仍是國務院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調查取證以及做出結論也仍由該部門負責。有業內人士質疑,「質量監督部門如何獲知召回信息?這個部門的獲知能力到底有多大?」

  在中國,負責缺陷產品管理的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稱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這個中心成立於2004年9月28日,業務上受質檢總局指導,主要承擔全國汽車、一般產品召回的日常管理與技術支持工作。

  管理中心行政掛靠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下設汽車召回管理部、一般產品召回管理部、信息管理部、研究發展部、綜合管理部。據其網站介紹,研究院大約500人。該中心不只管汽車,還負責其他缺陷產品管理。相比之下,美國負責汽車和摩托車缺陷產品管理的部門——交通部道路安全管理局(NHTSA)在全美擁有十個分支機構。但是,中國年汽車銷量已經連續三年超過美國。

  在此前徵求意見階段,即有意見認為,汽車召回過程中消費者參與缺失,恐催生權力尋租空間。如新規第39條規定:「在缺陷調查過程中,未經主管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洩露相關信息。」在政府部門執行能力有限,而消費者參與環節缺失,過程又不透明的情況下,所謂召回,很容易滋生腐敗。

  吳晶輝表示,缺陷汽車召回條例更重要的作用是對缺陷汽車產品做提前預警,並把這種預警轉化為對產品安全的重視。「如果把所有缺陷當做暴露出來的冰山,那麼召回制度越充分,水面下的風險就越小,對消費者來說越安全。」

  但新規並未充分體現安全預警作用。在美國,實施召回前一般有早期預警機制,主要由缺陷調查辦公室負責。年產量超過500輛並在美國銷售的製造商必須向這個部門提供早期預警報告。預警季度報告每季度發佈一次,由兩個獨立模板數據組成,一部分為產品數據、財產損失索賠總數、保修、消費者投訴等;另一部分為死亡和傷害事件。

  隸屬於美國交通部的NHTSA,將車輛安全研究調查作為減少車輛傷害和惡性事故的基礎。在收集信息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監管召回並推動召回的實施。同時NHTSA還負責汽車安全標準的制定,它會將召回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安全隱患補充到最新制定的安全標準中,提高產品的安全准入門檻。

  「美國是接近100%的事故召回;而在中國,召回還是偶然而非常態的。」吳晶輝說,原因是企業缺乏申報制度基礎上的預警系統。所謂偶然召回,即只有當汽車產品發生問題且產生較大範圍影響時,才有可能被召回。

  美國的汽車標準制定與缺陷產品召回歸一個部門管。而中國直管的兩個機構名義上都隸屬質檢總局,實際上鮮有交集:負責給新車型發放合格證的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國務院決定組建並授權的負責認證認可工作的主管機構,副部級單位;負責缺陷產品管理的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行政關係掛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兩部門過去交流不多,未來在發現缺陷產品安全隱患方面能否協同合作亦未可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65

恆天然問題奶粉事件:雅培否認要求保密,多美滋召回範圍擴大

http://www.infzm.com/content/93183

據媒體報導,8月6日晚間,恆天然證實,雅培公司正是此前受問題奶粉影響的唯一未曝光乳企。而另一方面,雅培則從始至終堅稱,雅培從未要求恆天然集團隱瞞企業受影響信息,也並未使用受污染原料生產奶粉。

據《中國證券報》8月7日報導,該報記者向恆天然集團追問唯一一家未曝光的客戶是誰,恆天然公關負責人通過短信回覆「雅培」二字,做了最終確認。

對此,雅培8月7日上午向南方週末網回應稱,雅培8月4日晚間才獲悉產品由於生產線緣故產品受到影響,8月5日即向質檢總局通報並展開產品召回,由始至終不存在隱瞞不報的行為。

據恆天然官網8月3日發佈的通告,該公司一個工廠2012年5月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2013年3月,恆天然在檢測中發現存在風險,7月31日最終確認是肉毒桿菌感染,8月2日對外通報。此後,多家直接或間接使用了恆天然受污染原料的公司被捲入此次事件,包括達能、娃哈哈、可口可樂等。

網易財經發佈的8月5日恆天然新聞發佈會實錄顯示,恆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在發佈會上明確表示,受影響的38噸的濃縮乳清蛋白中,有20噸是直接賣給了6家客戶。其中,有3家是飲品公司,分別是Vitaco(一家澳大利亞的飲料公司)、娃哈哈以及可口可樂,另外3家是新西蘭農業商業公司和2家澳大利亞的動物飼料公司。

此外,有18噸的原料在位於澳大利亞的DARNUM工廠以及位於新西蘭的WAITOA工廠使用,主要用來生產基粉,用於嬰幼兒營養品。而達能(旗下多美滋、可瑞康、香港牛欄牌奶粉已發聲明稱部分產品存在受污染可能)和「另一家公司」由於使用DARNUM工廠生產基粉,受到問題奶粉影響。

史畢根斯沒有披露「另一家公司」的名字,「其中有一家公司,讓我們不要提他們的名字,但是我們和他們一直保持接觸,目前所有的產品都已經找到,行動也在有序的進行當中,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這家公司也正在和當地的相關機構一道合作,很快將會採取相關的行動,我相信很快你們會得到相關的信息。」

雅培公司召回聲明發佈於8月5日,緊跟在史畢根斯「要求保密」說明之後,由此引發媒體猜疑。

前述《中國證券報》報導稱,根據恆天然集團證實的信息,雅培公司不僅僅是借用生產線包裝那麼簡單,至少是從恆天然集團採購了基粉用於嬰幼兒營養品的生產。報導也稱,尚未明確雅培公司採購的受污染基粉數量有多少,這些基粉生產的嬰幼兒營養品是否用於供應中國市場。

而對此,雅培方面對南方週末網表示,雅培未使用受污染基粉進行生產,召回產品原因僅如其聲明中所稱使用受污染產品線進行包裝,該包裝線在使用問題原料後未經清洗便開始包裝雅培產品,因此有受污染可能。

此外,8月6日,受問題奶粉影響乳企多美滋發佈新聲明,在產品召回名錄中新增兩批次,分別為:多領加延續較大嬰幼兒配方奶粉(2階段)(2013年5月23日之後生產)1200g,批號分別為1F3199、1F3208。

聲明稱,根據恆天然8月5日新增的信息,這兩個批次的多領加2階段產品有可能受到影響。

目前,多家公司受恆天然問題奶粉影響產品仍在繼續召回中,涉及雅培、多美滋、可口可樂、可瑞康、牛欄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81

一汽大眾召回27萬輛奧迪A4及A4L 氣囊存安全隱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165

10月29日,一汽大眾宣布,因安全氣囊有隱患,召回超27萬輛奧迪A4及A4L。圖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新聞頁面截圖。 (小塵4x/圖)

速騰召回事件一波未平,一汽大眾一波又起。

10月29日,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消息,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4年10月29日起,召回2012年5月25日至2014年10月22日期間生產的進口奧迪A4 allroad汽車4692輛和國產奧迪A4L汽車265943輛,共計270635輛。

據了解,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由於安全氣囊控制單元的軟件參數設置問題,在極個別側面特殊角度的碰撞情況下,可能導致前部安全氣囊無法正確開啟,存在安全隱患。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的安全氣囊控制單元進行軟件升級,以消除安全隱患。

對此,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表示,將通過授權經銷商主動聯系相關車主,安排免費檢修事宜。用戶可撥打客戶服務熱線400-817-1888、0431-85990888進行咨詢。車主也可登陸國家質檢總局網站、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網站了解更多信息。此外也可撥打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熱線電話:010-59799616反映召回活動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或提交缺陷線索。

南方周末網此前報道,10月15日,一汽大眾宣布因新速騰“後軸縱臂可能發生斷裂,影響行車安全”,一汽大眾和大眾中國決定在中國召回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生產的新速騰汽車和2012年4月24日至2013年7月17日生產的甲殼蟲汽車,共計約58萬輛。

而一汽大眾宣布召回速騰時卻未指明缺陷原因,並僅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在速騰後軸縱臂上安裝金屬襯板。其“打補丁”做法引起車主們的強烈不滿和拒絕,隨後在西安、重慶、成都、太原、廣州、北京、青島、鄭州等多個地方的一汽-大眾4S店門口拉橫幅,進行維權,“反對召回方案,堅決退車,還我血汗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276

奔馳今日起召回超12萬輛問題車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297

2014年5月1日,南昌國際汽車展覽上拍攝的梅賽德斯-奔馳汽車標誌。 (東方/圖)

3月9日,據南方都市報消息,在深圳檢驗檢疫局相關調查的影響下,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宣布對2013年10月30日至2014年3月14日生產的進口G級全地形豪華越野汽車實施召回,涉及車輛為中國大陸地區705輛,其中深圳市有4輛。

13日,深圳檢驗檢疫局表示,這些車輛可與最近的授權服務中心聯絡,並獲取免費檢查及維修服務。該次召回是在中國大陸首先發現,並實行召回。每輛汽車價值在160萬元以上,總價值約11.28億元人民幣,因質量缺陷需更換部件維修費用高達5000多萬元人民幣。

這是奔馳汽車一個月內第二次召回。2015年2月15日,據國家質檢總局消息,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就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5年3月13日起,召回共計12.7萬輛汽車。

據了解,本次召回原因是部分車輛的發動機艙密封條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從發動機隔熱板上脫開,脫開後該密封條可能致使車輛起火,存在安全隱患。主要涉及3批次奔馳轎車,分別是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進口,2012年7月24日至2013年9月30日期間生產的2012-2013年款E級車,約14輛。2012年7月2日至2014年12月1日期間生產的2012-2015年款CLS級車,共14227輛。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期間生產的2012-2014年款的E級車,為112830輛。

值得註意的是,國產奔馳占這12.7萬輛問題車中的75.6%,這引發了部分消費者對國產豪車質量的質疑。

中國新聞網消息,三大豪華品牌中的其他兩個品牌的汽車召回數量也明顯呈現上升趨勢,奧迪2014年在中國大陸地區召回的27萬輛乘用車,高於2013年的1.1萬輛,寶馬2014年在華召回39.2萬輛,也明顯高於2013年的24.7萬輛。

而今年年初,也有超過6萬輛進口豪華車被宣布召回。例如,因3.0TFSI發動機缺陷,一汽大眾就召回進口奧迪A5、A5 Cabriolet、A7、Q7、A8L汽車,共計3.2萬輛,以及國產奧迪A4L、A6L汽車,共計2815輛。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召回大眾途銳3.0TSI、途銳3.0TSI混合動力汽車,共計1.7萬輛; 以及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進口的凱宴、凱宴S混合動力、帕納美S混合動力汽車,共計9135輛。

與此相反的是,豪車品牌在華銷售數據的火熱刷新。據蓋世汽車網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市場銷量最高的前10位豪華車品牌包括奧迪、寶馬、奔馳、捷豹路虎、雷克薩斯、沃爾沃、凱迪拉克、保時捷、英菲尼迪和DS。這十大豪華車品牌去年在華總銷量達到178.2萬輛,較2013年的144.0萬輛同比增長23.8%,其中銷量最高的是奧迪,賣出了57.89萬輛。

不過,汽車行業評論員張誌勇對法治周末表示:“一般的國產化帶來的是生產地的變化,但是並不帶來品質上的改變,比如品質出現更多瑕疵,二者之間並不存在必然聯系。”

“這次北京奔馳召回的數量占很大比重,但這只是一個個案,並且汽車被召回,原因有很多,一般是因為產品出現了缺陷。造成產品缺陷的原因很多,比如技術設計上的瑕疵等,但這並不是由生產企業造成的,而是由汽車總部研發前期階段出現了問題。”張誌勇進一步解釋說。

同時,有業內人士也指出,奧迪、寶馬、奔馳等進口豪華品牌,為了拓寬中國市場,不少車型都實現落地國產,但其零部件的國產率其實並不高,雖然汽車召回是存在質量問題,但並不能由此推斷國產化後汽車質量下降,因為生產企業實行的是全球統一的生產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07

奔馳今日起召回超12萬輛問題車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297

2014年5月1日,南昌國際汽車展覽上拍攝的梅賽德斯-奔馳汽車標誌。 (東方/圖)

3月9日,據南方都市報消息,在深圳檢驗檢疫局相關調查的影響下,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宣布對2013年10月30日至2014年3月14日生產的進口G級全地形豪華越野汽車實施召回,涉及車輛為中國大陸地區705輛,其中深圳市有4輛。

13日,深圳檢驗檢疫局表示,這些車輛可與最近的授權服務中心聯絡,並獲取免費檢查及維修服務。該次召回是在中國大陸首先發現,並實行召回。每輛汽車價值在160萬元以上,總價值約11.28億元人民幣,因質量缺陷需更換部件維修費用高達5000多萬元人民幣。

這是奔馳汽車一個月內第二次召回。2015年2月15日,據國家質檢總局消息,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就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5年3月13日起,召回共計12.7萬輛汽車。

據了解,本次召回原因是部分車輛的發動機艙密封條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從發動機隔熱板上脫開,脫開後該密封條可能致使車輛起火,存在安全隱患。主要涉及3批次奔馳轎車,分別是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進口,2012年7月24日至2013年9月30日期間生產的2012-2013年款E級車,約14輛。2012年7月2日至2014年12月1日期間生產的2012-2015年款CLS級車,共14227輛。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期間生產的2012-2014年款的E級車,為112830輛。

值得註意的是,國產奔馳占這12.7萬輛問題車中的75.6%,這引發了部分消費者對國產豪車質量的質疑。

中國新聞網消息,三大豪華品牌中的其他兩個品牌的汽車召回數量也明顯呈現上升趨勢,奧迪2014年在中國大陸地區召回的27萬輛乘用車,高於2013年的1.1萬輛,寶馬2014年在華召回39.2萬輛,也明顯高於2013年的24.7萬輛。

而今年年初,也有超過6萬輛進口豪華車被宣布召回。例如,因3.0TFSI發動機缺陷,一汽大眾就召回進口奧迪A5、A5 Cabriolet、A7、Q7、A8L汽車,共計3.2萬輛,以及國產奧迪A4L、A6L汽車,共計2815輛。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召回大眾途銳3.0TSI、途銳3.0TSI混合動力汽車,共計1.7萬輛; 以及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進口的凱宴、凱宴S混合動力、帕納美S混合動力汽車,共計9135輛。

與此相反的是,豪車品牌在華銷售數據的火熱刷新。據蓋世汽車網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市場銷量最高的前10位豪華車品牌包括奧迪、寶馬、奔馳、捷豹路虎、雷克薩斯、沃爾沃、凱迪拉克、保時捷、英菲尼迪和DS。這十大豪華車品牌去年在華總銷量達到178.2萬輛,較2013年的144.0萬輛同比增長23.8%,其中銷量最高的是奧迪,賣出了57.89萬輛。

不過,汽車行業評論員張誌勇對法治周末表示:“一般的國產化帶來的是生產地的變化,但是並不帶來品質上的改變,比如品質出現更多瑕疵,二者之間並不存在必然聯系。”

“這次北京奔馳召回的數量占很大比重,但這只是一個個案,並且汽車被召回,原因有很多,一般是因為產品出現了缺陷。造成產品缺陷的原因很多,比如技術設計上的瑕疵等,但這並不是由生產企業造成的,而是由汽車總部研發前期階段出現了問題。”張誌勇進一步解釋說。

同時,有業內人士也指出,奧迪、寶馬、奔馳等進口豪華品牌,為了拓寬中國市場,不少車型都實現落地國產,但其零部件的國產率其實並不高,雖然汽車召回是存在質量問題,但並不能由此推斷國產化後汽車質量下降,因為生產企業實行的是全球統一的生產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11

寶馬在華召回5.3萬輛進口X3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757

4月8日,據國家質檢總局官網消息,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向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2015年4月13日起,召回部分進口X3車輛約共5.3萬輛。

其中涉及的車型包括 xDrive 20i, X3 xDrive 28i, X3 xDrive35i汽車,生產日期為2011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1日,初步統計在中國大陸地區共53,317輛。

召回的原因是部分車輛電動燃油泵的供電線束與燃油輸送單元上的壓力調節閥可能有干涉,在車輛使用過程中,會導致線束損壞,特定情況下,可能產生內部短路。缺陷發生時,將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抖動,不排除車輛熄火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寶馬(中國)汽車承諾,將為召回範圍內車輛進行檢查,為存在問題的車輛免費維修或更換燃油輸送單元,以消除安全隱患。

通過搜索質檢總局官網發現,早在2013年底,寶馬(中國)已宣佈因車輛儀表板存在製造缺陷,可能存在安全氣囊會在儀表板內部展開導致部件飛出的安全隱患,決定召回X3 xDrive20i、X3 xDrive28i共7輛。

去年,寶馬(中國)的X3和其他車型也宣佈召回。2014年4月,寶馬(中國)、華晨寶馬決定,自2014年6月18日起,召回以下部分裝配有N52K、N52T、N55發動機的汽車,共計約23萬輛。其中包括寶馬(中國)自2009年6月10日至2012年7月30日生產的部分1系、3系、5系、6系、7系、X1、X3、X5、X6、Z4進口汽車,共計13.9萬輛。

寶馬(中國)對檔次召回的原因解釋稱,本次召回範圍內的部分車輛由於發動機可變氣門正時機構(VANOS)外殼上的固定螺栓設計原因,發動機運轉過程中,固定螺栓有可能鬆脫甚至斷裂,導致發動機可變氣門正時機構(VANOS)的密封性受到影響而發生異常或失效,在特定情況下,發動機可能因此無法啟動或產生機械損壞,存在安全隱患。

南方週末網此前報導,近年來豪華品牌在華的汽車召回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奧迪2014年在中國大陸地區召回的27萬輛乘用車,高於2013年的1.1萬輛,寶馬2014年在華召回39.2萬輛,也明顯高於2013年的24.7萬輛。

與此相反的是,豪車品牌在華銷售數據的火熱刷新。

據蓋世汽車網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市場銷量最高的前10位豪華車品牌包括奧迪、寶馬、奔馳、捷豹路虎、雷克薩斯、沃爾沃、凱迪拉克、保時捷、英菲尼迪和DS。這十大豪華車品牌去年在華總銷量達到178.2萬輛,較2013年的144.0萬輛同比增長23.8%,其中銷量最高的是奧迪,賣出了57.89萬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331

“問題”幹部“回爐”再造“幹部召回”的貴州試驗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379

汽車不合格,廠家要召回;幹部不合格,組織來召回。貴州“召回”千名不作為幹部分類“維修”。 (CFP/圖)

“35人以下單位召回至少1人,70人以上單位至少召回3人,中間規模的單位召回2人。”

“內心感受五味雜陳,強烈的自尊心壓得我有些喘不過氣來,我不知道家人和朋友將會怎樣看我,恨不得立刻找個地洞永遠地鉆下去。”

“末位淘汰和民主測評肯定不是唯一的、最好的辦法,但在工作開始之初,我們需要有一個突破口。”

汽車可以召回,幹部也能召回?沒錯,在貴州黔西南州,正在開展一個名為“幹部召回”的“運動”——

幹部完不成年度目標任務,召回;在幹部隊伍里鬧不團結,召回;上班期間打麻將玩遊戲上網聊天,召回;在急難險重任務前畏縮不前、臨陣退縮,召回;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態度生硬,還是召回。凡是涉及包括上述問題在內的5類共計30種問題的,一旦觸犯,幹部就會被組織部門召回。

幹部召回之後去哪兒?除參加集中教育外,還有轉崗、降級降職、免職、辭退等幾種較為嚴厲的處理方式。

黔西南州的幹部召回制度,正是從“商品召回”中找到的靈感。實施大半年來,截至目前,整個黔西南州被召回幹部已有1668名,其中132人被轉崗或免職,67人仍待崗,占到全州公職人數的2.3%。

幹部召回制度正成為黔西南州的一塊招牌,在州府興義市的主幹道上,宣傳“幹部召回”的標語,每隔50米就能看到一塊。

有人形容這一制度是在現有的體制內,放入一條專吃末位者的鯰魚,事情是否果真如此?

“攤派指標,硬性召回”

召回制度的出臺,要追溯到2013年,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之後,貴州黔西南州提出口號“向惰政宣戰、向惰政問責”,號召各個區縣、單位積極創新自選動作。

據黔西南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以下簡稱活動辦)副主任梁喜明回憶,全州都在想辦法搞“新意思”,如“曬比述評”幹部工作、開設“勤政先鋒榜”和“惰政曝光臺”等。次年8月活動進入總結階段,興仁縣提出幹部召回制度。

時任興仁縣委書記郭雲海是這一制度的主設計者之一,他曾對人民日報表示,因為常聽到下屬抱怨自己單位職工如何不服從安排,不遵守紀律,但讓他們報名單,大家又都不願得罪人,結果成了“都還幹得不錯”。在他推動下,縣里仿效“汽車召回”制度,推出了人事管理上的幹部“召回”制度。

時任興仁縣委組織部部長、現任興仁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譚雲臨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說,“商品出現問題了,要把它召回來。幹部是組織部派出去的,當幹部出現問題了,組織也要把他召回。其實用書面語言就是幹部能上能下制度,只不過召回更加通俗一點。”

2014年8月11日,興仁下發《興仁縣不勝任現職幹部召回管理辦法(試行)》的文件,規定將對完不成任務、鬧不團結等12種不勝任現職情形的幹部實行召回,根據情節輕重處以“集中教育、跟蹤考察、組織處理”等三種方式進行管理。

文件下發後,新鮮的“召回”字眼,讓許多基層公務員議論紛紛。“是否執行得下來?召回後達不到處分標準,按照公務員法或者事業單位管理條例規定,達不到辭退、改聘的要求,怎麽辦?”某鄉鎮紀委書記宮偉說。

與宮偉一樣,大多數人一開始都持觀望態度。直到強制分配指標的命令下達,大夥才知道縣里“動真格的了”。

據多位公務員回憶,當時興仁縣下派指標,每個單位都必須出人,“35人以下單位召回至少1人,70人以上單位至少召回3人,中間規模的單位召回2人”。

文件僅規定了被召回情形,但是判定這類情形的標準以及選出召回幹部的方式,都由各單位自行決定。

當時在興仁縣的各級單位中,有些單位甚至沒有規章制度,大多數單位即使有規章制度,不少也處於“掛在墻上”的狀態,如何選出一個被召回對象,大家都沒有準備好方案。

在硬指標的巨大壓力下,最終,民主測評成為了大多數單位選出被召回對象的方式。全單位同事一起對單位成員的業務表現、工作態度等情況打分投票,居末位的人被召回。也有單位由於人數太少,召回幹部會影響工作,最後領導選擇將自己召回。

一位被召回幹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雖然單位領導同事都對他“評價不錯”,但是“縣里要把這個制度推出來,必須要有人去”,自己在民主測評中居於末位,無奈就成了召回對象。

攤派指標的做法,讓一些被召回幹部感覺委屈。一位曾為召回幹部進行培訓的黨校老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曾聽到多位被召回幹部向他抱怨,自己工作並不差,但單位必須選出一位,不得已為集體“犧牲”。

私下里議論中,一些幹部認為這種方式並不科學,“人緣關系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主測評的結果”。

作為制度設計者之一,譚雲臨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末位淘汰和民主測評肯定不是唯一的、最好的辦法,但是在工作開始之初,我們需要有一個突破口。”

“當時末位淘汰和攤派指標爭議最大。”譚雲臨說,為了突破第一個瓶頸,他向各單位一把手表示,“要用末位這種方式,是因為你們不作為,就要倒逼你們建章立制”。

當時與譚雲臨搭檔的興仁縣組織部副部長石鳳初也說,“下指標”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一個單位總會有幹得好的和幹得不好的”。

2014年9月,幹部召回制度交出第一份成績單。興仁縣第一輪共召回不勝任現職幹部148人(科級幹部25人)。其中,集中教育125人,免職1人,辭退或解聘5人,跟蹤考察2人,轉崗15人。

“被紀委拍下照片時,桌子上的水還是滾燙的”

在黔西南州活動辦主任梁喜明看來,興仁縣第一次就召回148名幹部的數據,“震懾了全州”。在州主要領導的重視下,9月24日,黔西南州委常委會決定:在全州範圍內開展不勝任現職幹部召回管理工作。

才在興仁試點一個月的制度要在全州推廣,操作上的難題逐漸浮出水面。首先要解決召回標準的問題,興仁縣提出的12種召回情形,並不適用於全州。

當時有兩種意見爭論得厲害。一種主張出臺細、周、全的統一標準,全州一盤棋。另一種則主張州里出原則性政策,各個縣市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標準。

最終州里選擇了後者,原因在於“所有惰政情形根本無法窮盡,拿到基層也沒有操作性”。按照這一思路,州里出原則性政策,各縣區、單位據此制定實施細則。

各單位的規定五花八門,比較普遍的內容包括:幹部出現失誤,任務不能完成,班子不團結,有連續曠工情況,不請假外出,鄉鎮駐村幹部走讀,上班開會打瞌睡,被紀委暗訪通報批評等等。出現這些情形的幹部將被召回。

公務員李毅所在的單位,當時也公布了本單位的召回幹部管理細則。按照規定,單位需要開會學習管理細則,但當領導念到其中的一條時,“我們單位要求不按規定過斑馬線遭抓了,也要被召回”,李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時全場哄堂大笑,最後領導自己也笑了。

幹部召回在全州推開後,幹部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則被重新遵守,例如過去淪為形式的考勤,被擺到了重要位置。

在安龍縣委,南方周末記者發現了一本簽到本。縣委宣傳部幹部蔣先學介紹,如今連部門一把手也要嚴格考勤,如果外出開會,還需要向辦公室報告。4月24日下午兩點半,安龍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楊盛意在辦公室接受媒體采訪,沒來簽到,辦公室專門打來了電話詢問。

在安龍縣委會議室門外,每到開會時間也會臨時多放一張桌子。據工作人員介紹,開會無論是誰都需要簽到,如果不簽到,到時候各個單位辦公室核對不到,就算缺勤處理。

“簽到”令一些人頗不適應。安龍縣一名副縣長,有一次就遭遇紀委暗訪,被質問“怎麽不簽到”。這個副縣長負責農業口業務,常常要外出下鄉。

在安龍縣衛計委,一名業務骨幹被評上“惰政之星”,個人照片被登在單位的大門口,原因正是“一次上班遲到”。與這位骨幹一起被掛在惰政曝光臺的,還有剛入職安龍縣人民醫院不到兩年的住院醫師鐵余鴻,他的錯誤也是一件小事,“病例沒給主任簽字”。

一旦被上級通報,就屬於“一票否決”、必須被召回的對象。鄉鎮幹部王飛和他的同事們現在最害怕紀委,他們單位有一位同事僅是在桌子上瞇了一會,就被召回。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時他同事因為重感冒倒了杯水準備吃藥,結果遇到紀委暗訪,“被紀委拍下照片時,桌子上的水還是滾燙的”。

根據梁喜明統計,被召回的幹部中,兩個群體比較突出,一是接近退休的幹部,這部分人往往是由於工作懈怠被召回。另外就是剛進來的年輕幹部,因為業務、工作失誤被召回。最常見的召回情形集中表現為兩點,一是作風問題,也就是常說的“冷硬橫推拖”,另外就是惰政,既不犯錯,也不幹活。

目前,李毅的單位還沒有人因為不走斑馬線被召回,但是李毅仍然有些害怕,“萬一被逮到,被召回還是有點丟臉”。

全州推廣之初,阻力自然不少,梁喜明說,“一是一些幹部認識不到位,膽子不夠大害怕得罪人,召回名單報不上來。二是被召回幹部也有些情緒”。

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黔西南州州委書記張政曾坦言,現在一些領導幹部不僅“惰政”甚至還“躲政”,認為提拔當了領導就等於上了保險,幹與不幹沒關系、沒人管,壞了幹部風氣。“幹部‘召回’引起大反應,說明造成了壓力,帶來了殺傷力。”

2015年年初,張政曾連續11天上門約談,當即就召回了4名縣委常委。

譚雲臨介紹,在興仁縣,為了保證這項制度落實到位,“如果你們單位召不出幹部,但是工作又沒有幹好,那麽就要召回一把手”。

“強烈的自尊心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大半年來,整個黔西南州被召回幹部已有1668名。按制度設計,幹部召回後有集中教育、轉崗、降級降職等幾種處理方式,最為主要的還是集中學習。

幹部的“回爐”教育主要依托黨校進行。學習內容主要是各類法律法規、黨建理論教育、觀看教育警示片、撰寫學習心得這四部分。

差別主要體現在學習時長和學習強度上。一些縣較為嚴格,不但規定學習時間長達一周,而且實行封閉式管理,甚至會安排軍訓。如安龍縣和晴隆縣就是一周的全封閉式管理,早上6點鐘便要起床跑操。有些地方也會加入一些特色內容,如興仁縣的召回幹部就需要到縣里面最為艱苦的中心項目去參觀,“看看那些單位的同誌‘5+2,白+黑’的工作,讓他去感受到自己不足”。

中國法律援助誌願者劉松律師,曾兩次為望謨縣的召回幹部提供行政法的培訓。在與這些幹部交流過程中,他發現大家的心結還是在於面子問題;另外一些幹部覺得在外學習耽誤工作,還要花錢,有經濟損失。但由於召回並不記錄檔案,對他們的仕途影響並不大。

晴隆縣花貢鎮人社中心的章俊就因為一次工作遲到而被召回。當他走進晴隆縣委黨校報到時,他感覺“五味雜陳,強烈的自尊心壓得我有些喘不過氣來,我不知道家人和朋友將會怎樣看我,恨不得立刻找個地洞永遠地鉆下去”。

梁喜明介紹,在參加集中教育培訓的人當中,有70%的人考核合格後可以回到原來崗位上班,但仍有30%的人將面臨“跟蹤考察3個月、轉崗、待崗、免職、降級降職、辭退解聘”。

興仁縣史誌辦原副主任熊忠衛就面臨轉崗。在接受過集中教育之後,他通過“招拍掛”的方式,轉崗到回龍鎮擔任該鎮副鎮長。

召回制度實施大半年來,黔西南州紀委提供的暗訪情況顯示,2014年4月至8月,月均發現各級幹部違反作風建設規定問題十余起,最多的一個月達20起。不過,在“召回”制度實施後,2014年12月份僅發現並查處3起。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發現,對召回制度感觸最為深刻的,當屬各個單位領導。“人好管了。”一位官員說。

幹部召回的殺手鐧,無疑是“攤派指標”和“末位淘汰”,這也是爭議最大的地方。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昕就覺得用“抓壞蛋”的方式召回幹部不妥。“評估一個人要長期、穩定的評估,不能因為一兩件事來決定。”

在黔西南州,攤派指標和末位淘汰的做法也在修正。據梁喜明介紹,從第二輪召回開始,要求不準攤派指標。一個單位允許幹部零召回,但沒有幹部被召回的單位,需要提交報告,且該單位將被列為重點工作對象。一旦發現存在問題,單位的領導班子將面臨問責。

“末位淘汰現在也不建議使用,還是要根據召回情形,事實依據要清楚;如果用末位淘汰或者大家投票,這就存在有些人人際關系不好被召回,實際上他沒有什麽錯誤,這個做法不太科學。”梁喜明說。

實際上,幹部被召回後,重新回到工作單位,壓力也不小。一些召回幹部學習歸來或調崗後,感覺單位氣氛“微妙起來”。例如李毅所在的單位,有一名女同事因為民主測評排在末位被召回學習,如今回到單位,同事們都小心翼翼的,“從來不在她面前提到那個敏感詞”。

(應受訪者要求,宮偉、李毅、王飛皆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040

豐田在華召回30萬輛汽車 高田氣囊安全隱患“潛伏“逾十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8098.html

豐田在華召回30萬輛汽車 高田氣囊安全隱患“潛伏“逾十年

一財網 李溯婉 2015-05-14 21:40:00

這次擴大召回,一方面是從安全的角度更換新的氣囊產品,另一方面是對這些批次的汽車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高田氣囊產品回收進行詳細調查。至於更換的新氣囊產品是否是由高田提供,豐田中國新聞發言人牛煜稱不便透露。

高田問題氣囊給日系車企帶來的惡夢尚未結束。

繼豐田汽車公司和日產汽車周三表示分別在全球召回500萬輛和156萬輛汽車之後,豐田中國也立刻采取行動,5月14日發布消息稱,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5年6月12日起,召回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生產的威馳、花冠汽車,共計302705輛。

豐田中國新聞發言人牛煜5月14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擴大召回,一方面是從安全的角度更換新的氣囊產品,另一方面是對這些批次的汽車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高田氣囊產品回收進行詳細調查。至於更換的新氣囊產品是否是由高田提供,牛煜稱不便透露。

本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由於供應商原因,部分車輛副駕駛空氣囊展開時,氣體發生器容器可能發生損壞,導致碎片飛出,可能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這一召回理由已多次出現在豐田以及其他車企的召回公告中。自2008年至今,豐田、本田、日產、寶馬等十多家汽車制造商因使用高田安全隱患氣囊的已召回約2500萬輛汽車。因大規模召回,高田在2014財年(截至2015年3月)凈虧損269億日元,而該公司在2013財年實現了111億日元利潤。高田執行理事野村洋一郎表示,2014財年計入了與召回相關的費用約556億日元。

據媒體報道,此前,高田方面曾表示,氣囊推進劑的化合成分在暴露於潮濕環境或遭遇不當處理時,可能導致汽車發生器發生爆炸,並在車內引發金屬碎片的飛濺,但之後高田有高管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配方中含有的硝酸銨或者之前的推進劑成分存在缺陷,高田對召回車輛更換的新氣囊中,已對化學成分進行更改,這是為了提高氣囊質量。

高田氣囊穿越過多家汽車制造商安全監控體系,十多年來將安全隱患埋進逾2000萬輛車中,

即使是連質量監管號稱全球最為嚴苛的豐田汽車也不能幸免。為何會出現這一局面?牛煜以豐田調查結果尚未出爐為由拒絕對此評論。而汽車專家張誌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這或與企業零部件采購管理監控體系存在漏洞有關,或與零部件供應商的技術革新有關。汽車制造商對零部件質量檢測過程中,有些問題未必能監測到,而是隨著之後車主反複使用才暴露出問題,例如有些零部件產品設計存在缺陷,但一時未必能監測出來。

去年底,豐田汽車提議車企聯合車企對高田氣囊進行調查,已獲得本田、克萊斯勒等八大車企的支持。今年2月,美國政府宣布,由於日本高田公司未能全面配合美國監管部門對其生產的安全氣囊問題調查工作,對該公司處以每日1.4萬美元罰金。目前,美國、日本以及中國等多個市場都依然在調查高田氣囊問題的根源,但暫時未有定論。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