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 張明輝 不當「窮忙族」 用早起掙得工作主導權

2011-7-25  TWM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張明輝,曾經因貪睡半小時而差點開車開到睡著,讓一天的工作從痛苦中開始。

三十五歲以後,他以「早起」取得工作主導權,不但自創表單管理工作行程,還把新聞分三種、會議分兩種,就是要讓自己不當愈忙愈亂、卻愈亂愈窮的「窮忙族」!

撰文‧林讓均

晚上八點,車子剛離開煩囂的台北市信義區,沿著快速道路緩緩駛入木柵,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張明輝,這才感受到夏夜裡的一絲涼爽!趁著到家前,他打起精神在腦內飛快轉過一輪今天發生的大小事情,同時整理出明天的待辦事項與工作順序。

下班,對別人來說是一天的結束,恨不得早早將腦袋關機。但五十二歲的張明輝每天下班時,必定在回家的路上花上半小時,不只為今日事做整理,還順便勾勒出隔天的工作概況,等於為即將發生的事情提前暖身。所以對他來說,下班,其實是一天的開始!

「資誠」名列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上班時間是比一般公司早的「上午八點半」,而全公司最早來的,往往是有早起習慣的所長薛明玲與執行長張明輝。例如張明輝就風雨無阻,每天都早半小時、八點就到公司。

有效率!

以表格分類待辦事項緩急

張明輝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國內兩份主要的財經報紙。「看報紙要有方法,我半小時就能看完報紙,而且做完分類!」張明輝說,報紙上的訊息分為三 個層次:第一種看過標題就好;第二種是需要讀完整篇報導,了解來龍去脈的;第三種則最重要,不只要讀完報導,還得請祕書剪報,分發給相關人員進行研究。例 如二○一三年就要正式上路、影響金融業界甚巨的IFRS(國際會計準則),就屬於第三種。

看完報紙,張明輝會將前一晚整理好的待辦事項,逐一填入自創的表單當中,並依照「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的原則,來設定優先順序。

這些A4大小、記載得密密麻麻的工作表單,仔細一看會發現其實只簡單區分為三欄,分別是以英文填寫的「issues」(待辦事項)、「deadline」 (到期日)與「remarks」(備註意見)。「備註意見」這欄主要是標明負責人與事件進度,一旦處理完就整列畫掉。

「以表單來管理工作,是我從『法櫃奇兵』系列電影中學來的!」張明輝笑說,男主角印地安納.瓊斯的爸爸說他從來不用腦袋記東西,因為所有事情都鉅細靡遺記載在隨身冊子中。

自從三十多歲從電影中得到啟發以來,張明輝一直保有這個以自製表單來管理工作的習慣,近年還衍生為兩份工作表單,一份是張明輝的個人工作行程,另一份則交由祕書管理公司交辦事項。

雖然一天至少須開三個會、上班時間被會議瓜分,但講求效率如張明輝,連會議安排都藏有時間管理的邏輯。早上的時間通常保留給公司內部開工作會議,這時開的 會叫作「宣導型會議」,主要是會商一些已有具體執行方向的工作事項,這種會議往往是凝聚共識、不需要太多討論,所以可在一個小時內結束。

另一種會議,則是需要大量腦力激盪的「開放型會議」。張明輝說這種不超過六個人的會議,經常從天馬行空的討論開始,所以開會時間要夠長。他會把這種會議安排在工作告一段落的傍晚時間,或者乾脆選在氣氛輕鬆的周六上午。

有紀律!

開車險出車禍讓他決心早起除了以上述方法盡可能地管理上班時間,張明輝為了避免一天從忙亂開始,還寧願當起早鳥一族,早晨六點半以前一定起床。但他不是天生就起得早的人,也曾因貪睡而讓上班節奏大亂。

他是在三十五歲之後,才學會以「早起」來管理上班時間。當時他剛出掌中壢分所,但因住在台北,每天須駕車奔波於中壢與台北之間,加上那時只有中山高,堵車堵得嚴重,一趟車程往往要一個半至兩小時。

「剛開始我常常開車開到『天黑』,覺得怎麼愈開眼前愈黑,原來是太累了,差點開到睡著啦!」張明輝說當時八點半上班,想說七點從台北出發就可以,但因遇上 交通尖峰期,別說趕不及上班時間,還差點發生車禍。一陣子的疲於奔命之後,他發現癥結就在不夠早起,因此決定提早到六點起床、六點半出門,沒想到一切節奏 就順了起來。

「現代人經常忙而亂,也就愈忙愈窮!其實可以透過時間管理來讓自己從容一點!」張明輝說,他每天一起床就轉開收音機,一邊聽新聞,一邊盥洗、著裝,然後帶著狗在社區公園中跑一圈,還有時間吃完早餐才出門。

早起,對張明輝而言是管理工作時間的第一步,因為有效率,一天至少可以省下兩小時的工作時間,一個月下來就多掙得了四十小時。他說,要養成「早起」這個習慣不難,「紀律」二字而已。

張明輝

出生:1959年

現職: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經歷:全國會計師公會理事、中原大學會計系兼任講師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會計碩士早鳥時間管理法 1.早半小時到公司。2.報紙新聞分三類閱讀。3.自創表單管理一天行程、會議分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2

入主台揚 郭董為何不搶主導權?

2012-12-01  TCW



九月二十一日,才自日本堺工廠記者會缺席、神隱三個多星期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意外現身土城總部,無視於外界對「鴻夏戀」結局的殷殷期盼,郭台銘宣布的,是另一宗親事。

這一次,由建漢出資十六億元、鴻海兩億元,共同參與九月底台揚科技的私募案,合計取得台揚三三%股權,並成為最大法人股東。這不僅讓成立二十九年的台揚,成為鴻海集團最新的成員,更令外界驚訝的是,這一回,郭台銘竟然不要主導權。

鴻海入股夏普案至今還沒談成,就是卡在郭台銘雖然預計持股比率不到一○%,卻要求參與夏普營運與改造計畫,夏普經營團隊卻只想要鴻海的錢、不要被干預;但 這回入股老牌微波通訊公司台揚,持股比率超過三成,郭台銘卻公開喊話:「整個入股談判,我只參與了五分鐘」、「能少管就少管」,更強調台揚的營運團隊不會 換人。

是什麼,讓一向強勢的郭台銘改變作風?答案,或許是十三年來,鴻海集團的網通布局成績單。

鴻海靠連接器這個小電子零組件起家,一九九九年營收只有去年的一‧七%時,隔年郭台銘就大手筆宣布將投資三十億美元,投入當時最夯的光通訊「鳳凰計畫」;只可惜不多時就被網路泡沫波及,光通訊產業一走就是十年的大空頭,鳳凰計畫投入十億美元後,最後鎩羽而歸。

國?痋A用慣用邏輯管理》不符高度客製化產業特性

二○○三年,鴻海放棄從頭修練內功,改以購併縮短學習曲線,以新台幣三百六十七億元購併當紅炸子雞——國?痋A跨入筆電周邊的網通領域。然而,當年的國?皏D力部隊隨著時間過去,也逐漸鳥獸散。

因為被併入鴻海內部,當年購併國?眭漁蠕q難以被分割計算,但網通與鴻海專注的電子製造服務(EMS)天差地別的產業特性,卻逐漸顯現。

「網通因為各國政府開放的通訊頻段不同,因此產品必須是少量多樣,用餐廳來比喻的話,網通業就是高度客製化的精緻小菜,可以抱著食譜到客戶家裡去辦桌。」 一位網通大廠高層表示,但是「鴻海是追求經濟規模的大廚房、大餐廳,客戶得自備食譜」,因此用鴻海慣用的邏輯來管理網通公司,就會驅逐那些需要高度客製化 的客戶。

建漢,以鴻海發展為主》難像中磊、正文放手一搏

二○○五年底鴻海再度出招,選在建漢爆發營運危機的股價最低點入股時,這回鴻海學乖了,不讓建漢成為消滅公司,而是繼續維持獨立運作的企業體。然而,二 ○○六年起建漢董事長由鴻海網通主管出任,身為鴻海集團的一員,處處要以集團發展策略為上,難以如同業中磊、正文等放手一搏。

這幾年正文與中磊等業者,抓住iPhone、íPad帶起的電信產業革命,也就是家用網通設備採購主導者,從一般消費者轉變為運營商,正文去年營收年增率三成、達二百八十億元,中磊今年前八月營收年增率約五九%,超過五季都連創新高紀錄。

今年建漢卻因為沿海工資高漲,將總計兩千人的生產基地,從上海與廣東龍華,搬遷到內陸的四川重慶,導致前八月營收,較去年出現三四%的衰退率。建漢發言人 郭文玲表示,遷廠將在九月底完成,與台揚結盟的效益,明年起將會顯現。而鴻海入股建漢後,除了賺到股價上的帳面投資收益,營運並未有明顯的突破。

台揚,放下身段少管》渴望搶得規格轉換商機

十餘年來,鴻海在網通業投資超過六百八十億元,至今卻沒有令人津津樂道的亮眼成績單,讓郭台銘在這次的台揚入股案中,決定放下身段,「能少管就少管」,一切交給集團副總裁呂芳銘,以及自動請纓出任建漢董事長的李廣益。

台揚是台灣最老牌的微波通訊公司,但在網通產品高度IC化之後,台揚奉行的傳統微波電路模式,讓它只能強攻基地台設備的商機,偏偏台灣欠缺基地台產業鏈, 台揚只能往國際市場發展,並在兩年前接連購併TelASIC及RadioComp兩家公司,積極往下一代無線通訊規格4G LTE轉型。

台揚自二○○九年虧損至今,今年估計仍將因為提列購併相關費用而呈現虧損,不過LTE目前營收貢獻度已有兩成至三成,台揚也因為有了LTE技術布局,成了鴻海有興趣的標的物。

研調機構GSA研究顯示,今年三月底,全球已經有一千七百萬的LTE用戶,光是小型基地台設備的商機,未來四年就超過了六千億元;包括了蘋果九月十二日剛 發表的iPhone5,三星、宏達電等業者,都推出支援LTE的智慧型手機,而且賣得嚇嚇叫,LTE成為3G之後的主流已確立。

以投資時機來看,這一次鴻海集團入股台揚,不僅選在台揚長線股價低點,也選在LTE商機起飛的前夕。

過去台揚擁有獨到的通訊技術,但經營成績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一次,鴻海能否突破建漢模式,同時賺到資本利得與規格轉換的大商機,就看鴻海能否擺脫「大廚房」煮不了「精緻小菜」的宿命。

【延伸閱讀】鴻海進軍4G,重振網通布局——歷年網通投資案

時間:2000/6投資對象:投資鳳凰計畫,跨足光通訊交易金額:預計要投資922億元,實際投入307億元目前效益:僅回收約1億5,400萬元後,計畫中止

時間:2003/11投資對象:合併國?砦q子交易金額:367億元目前效益:跨足網通領域,欲增強經濟規模效益,但成效有限

時間:2005/11投資對象:入股建漢科技交易金額:以每股11.55元取得11.46%股權,投資約3億5,700萬元目前效益:連年營收並未突破入股前的高點,今年上半年EPS僅0.11元

時間:2012/9投資對象:入股台揚科技交易金額:以18億元參與私募案,取得33%股權成為最大股東目前效益:布局4G LTE網通設備領域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18

小人退散 拿回快樂人生主導權

2013-07-29  TCW
 
 

 

許多人把抱怨當成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他們以為只要持續抱怨,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這類人終日咳聲嘆氣,但他們卻不知道,這樣的談話內容只會使他們更加受困於過往和困境之中。喜歡怨天尤人者,常有恐懼、不安、焦慮、苦惱和痛苦等感受,因此成了「毒型人物」,不僅影響自己,也殃及周遭眾人。

毒型人物一:愛抱怨?別逼自己當個怨言蒐藏家

全美最傑出的醫生唐.葛柏說過:「情緒的經歷,終將變成生理上的感受。」統計顯示,美國每年消耗掉十億顆鎮靜劑、五十億顆巴比妥、三十億顆安非他命,及十六億噸阿斯匹靈。

「敵意」這種情緒源於敵對關係及情緒不佳,常以「壞脾氣」、「沒耐心」和「愛抱怨」等方式表現出來。百分之二十的人擁有的敵意已達危及生活品質的等級。每十個人中就有兩個人心懷禁錮的怨怒,受此影響,他們死於心臟疾病的機率,比其他人高出七倍。

一個人可能擺脫怨言並與自己和諧共處嗎?當然可能。若能實踐以下原則,指日可待:

一、「除非是當面跟我說的事情,否則我都不會放在心上」:若有人說:「有人跟我說,你曾說過另外那個人是這樣說你的……」別掉入陷阱了!凡事面對面回應,不然你很容易就會捲入搬弄是非者的無聊遊戲。

二、「專注於重要的事情」:別把力氣浪費在無關緊要的瑣事。美國布道家莫道克曾說:「不懂得尊重你的時間的人,大概也不會尊重你的人生。」

三、 「對自己只說正確的話」:語言有其力量。你的言論昭告了你前進的方向。

智者這麼說:.抱怨是崩壞的語言。(長老教會法蘭克.克蘭恩).悲觀者怨聲載道,樂觀者期待改變;腳踏實地者調整風帆。(英國神學家暨數學家威廉.喬治.華德)

毒型人物二:很自責?取悅自己,才是人生要務

愧疚感是人類最負面的情緒之一。心理學家認為愧疚感來自:「我的作為和我應有的作為之間存在的差異,或是我真正想做的不同於我應該做的。」

人感到愧疚時,會出現什麼情況?他會覺得自己慘遭剝奪,有可能會說出以下的句子:.我沒有自己的時間。.我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但這根本就不值得。.我不可能達成這目標,我的家人都無法完成這個夢想。

執迷於愧疚感只會為你的身心帶來痛苦,你成了毒害自己的人。現在你該學會擺脫所有纏著你不放的虛假束縛,做你自己就好。充滿自信的過日子能讓你自我省視和自我修正:

「如果你犯了錯,那就道歉」:懂得認錯是很了不起的行為,這意味著我們能夠承認自己的過錯,改變態度,讓你自己更加心平氣和。

「你值得擁有幸福」:讓自己享受你擁有的一切,因為你值得享有生命中所有美好事物。

「不要試圖去改變任何人」:讓他人改變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試圖去改變他。

每當你有所抉擇時,先問自己,這決定能否讓你變得更好。每當你為夢想擬定計畫、為目標全力以赴時,你將認識自己具備的本質、價值和自制力;接著你真正的自我會漸漸浮現,並且開始懂得認同自己。生活、擁有和享樂是人人皆有的權利,並非特權,此乃天經地義。

智者這麼說:.人類是重度痴呆的受害者,始終以此為苦,總希望不再受此磨難。於是,生命就這樣浪費了,絲毫未能享受已經到手的成果。(達文西).愧疚不存在情感中,卻是悔恨的一部分。(聖伯爾納鐸)

不再受制於人不表示我們必須遺世獨立,從此和所有人斷絕聯絡,而是好好選擇我們來往的對象。為了避免自尋煩惱,你應該學會思考。

避免自尋煩惱學會思考,掌握人生主導權

唯一能限制你達成目標的人,只有你自己。任何人都無法質疑或批判你的能力和本事。當一個人擁有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時,才能確認自己的錯誤和成功,因此,他也有能力駁斥並質疑長期以來限制他、陷他於麻木和挫敗的各種冷言冷語。

老虎伍茲成為高爾夫球界首位黑人冠軍選手前,常接收到以下兩種訊息:人們告訴他:「黑人選手不可能成為這項運動的冠軍。」但他父親卻告訴他:「你就是冠軍!」可想而知,伍茲聽進了哪一種說法。

當你花在聆聽他人或雜音的時間越少,你能累積的成果就越多。而當你越常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便越能夠靜心觀察內心,確實關注你的心聲,通常,那就是你即將收穫的豐富成就。(本文摘自第一章、第十三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816

儲局重取主導權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064758

320日,美國聯儲局新任主席耶倫(Janet L. Yellen)在首次主持的FOMC議息會議上,決定繼續縮減每月買債100億美元,至每月買債規模550億美元。這一點在市場預期之內,但新官上任三把火,市場被耶倫改變加息門檻的舉動嚇了一跳;因聯儲局放棄以失業率6.5%作為加息門檻指引,改為參考一系列數據,需要有「更大範圍的訊息」,包括就業、通脹及金融市況。

另外,基於「耶倫時間表」,市場預計聯儲局將可在今年秋季完全終結資產購置計劃,而在隨後約六個月可能開始加息。按聯儲局官員更估計,利率將會在明年底加至一厘,即年內便可能有兩至三次加息機會;近75%委員會成員預期,2016年底加息至兩厘,即在一年半內由0.25厘加息至2厘。市場普遍解釋,若非聯儲局對經濟信心爆棚,就是耶倫對加息不會手軟;但無論哪一個解釋,升息步伐肯定比一般預期為快。

會議消息公布後,美股三大指數急跌、美債孳息率上揚、美元指數回升、金價大跌,市場對耶倫突轉為鷹派(定期結束寬鬆政策)感到意外,野村首席經濟師Richard Koo指出,利用QE刺激經濟復蘇收效初期,信貸和通脹的增速都比不靠央行政策幫助的自然經濟復蘇快得多,聯儲局因此別無選擇,對加息取態唯有偏向鷹派。

很顯然,聯儲局今秋結束購債、明年加息,貨幣政策逐步回歸「常態」,是「耶倫時代」給與市場的起始信號;這令所有期望聯儲局暫停放水或者隨時有需要暫停退市的人,都吃了一記悶棍。以「新債王」Jeffrey Gundlach為例,他一直預計全球增長放緩將令美國放慢收水,如今耶倫的言論就是要大家不要存太大希望。

形勢演變至今,美元轉入新上升周期,超低息不再,美元從新興市場持續撤走;這揭開了全球資金在各類資產市場重新配置,財富出現新一輪轉移的序幕。對香港來說,美國明年春夏交會之際可能開始加息,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當資金外流,銀行總結餘收縮,勢必推高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使香港加息的起步點,不排除比耶倫初步所定的4月間為早,使本地物業市場受到真正的調整考驗。

然而,從正面角度看,耶倫領導的聯儲局在議息上重新取得主導權,讓Tapering的不確定風險進一步減少。我們在去年9月行文指出,聯儲局推遲Tapering、強調減少買債計劃並沒有固定時間表的舉動,釋出了聯儲局Tapering受市場左右的信號,政策不明朗風險大增,長遠助長美股的泡沫化。如今耶倫將Tapering主導權重新納入聯儲局手裏,實屬好事;我們相信,在經濟緩慢向好、聯儲局政策透明度提升、市場逐步適應一次又一次Tapering的收水影響後,環球資產價格的波動將越趨緩和,最終有利於風險胃納上升,助股市再踏升浪。

相關舊文:聯儲局變風險之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788

《台韓競爭》三星、Google、蘋果都卯足勁搶主導權 智慧家庭大戰 台灣只能靠邊站?(106-110)

2014-08-18  TWM
 
 

 

三星、LG以豐富產品線進軍智慧家庭,Google也大動作購併生產家庭用恆溫器、煙霧偵測器的Nest。智慧家庭的競爭正急速加溫,只要晚一步就可能被狠狠甩到後頭。

撰文‧賴筱凡、何佩珊

炎炙的七月,就如同韓國松島新建案的看屋氣氛,房仲滿頭大汗,依舊賣命地一一向客戶介紹,「這裡是韓國最高科技的公寓,一進門就能看到,門鎖、瓦斯、電燈都能在這個小面板裡控制,還可以直接在這裡叫電梯……。」松島,被稱之為「科技城市」,原因在於整座城市都採用了最先進的高科技。可是,這對韓國人來說,卻很稀鬆平常,因為「智慧家庭」的多數應用,早就已經融入韓國人的生活。

三星找新成長動力

投資下一個佐克柏 要讓手機操控家中所有電器場景轉換到距離松島兩小時車程遠的三星總部,導覽人員正積極地對著每位來訪的消費者仔細介紹著,「這是三星今年推出的『智慧家庭』App,從手機就可以看到所有正在運轉的電器。」從冷氣空調、LED燈、洗衣機到冰箱,三星正試圖改寫「智慧家庭」的定義。

確實,智慧家庭的概念已經不是新的,一談到智慧家庭,幾乎多數人都可以說出一些對於智慧家庭的認識,但今年很不一樣的是,三星、樂金(LG)都將大筆資源投注在「智慧家庭」,關鍵在於打造一個所有電器都能連網,甚至還可以用智慧型手機來管控的全新家庭生活。

就拿三星來說好了,過去十年,三星享受了液晶電視與智慧型手機市場起飛的甜頭;可是,這兩年液晶電視逐漸進入成長高原期,智慧型手機市場大餅也不再是三星獨佔,「所以,三星進入智慧家庭是很理所當然的事,不只因為三星有賣家電,也賣手機,而是三星自己也急於尋找新的成長動力。」一名三星員工這麼告訴我們。

所以,當Google、蘋果相繼砸大錢在佈局智慧家庭時,三星沒有慢下來的理由。市場盛傳三星將拿兩億美元購併智慧家庭平台SmartThings,一家成立不過兩年的美國小公司,其創辦人霍金森(Alex Hawkinson)卻已被美國媒體點名將是下一位佐克柏(臉書創辦人),因為SmartThings在短短一年內,就賣了超過一萬台的Wi-Fi無線控制中心,就是用來作為智慧家庭裡的「大腦」,達到用手機可以輕鬆操控家中所有電器的夢想。

當三星正積極佈局智慧家庭時,樂金的動作也很多,因為整個松島幾乎就是樂金的實驗室,一棟又一棟的新大樓裡,都裝載了U-Life的智慧家庭產品,而U-Life正是由思科與樂金子公司LG E&C一起共同投資,直接綁住消費者。

Google砸千億買Nest 會思考的恆溫器 將是智慧家庭的總司令在三星、樂金雙雙將智慧家庭列為今年度最重要的策略佈局時,幾乎沒有一家科技大廠願意錯過智慧家庭這片仍待開發的處女地,那麼台灣呢?

或許,可以從台北一○一大樓今年入住的一家新公司開始看起,就在Google台北辦公室樓下,位在五十七樓,今年Google辦公室大舉動工,就為迎接新的團隊入住,而這個團隊,正是今年一月Google以三十二億美元(約新台幣九六六億元)購併的一家煙霧偵測器小廠—Nest。

消息一出,造成市場譁然,因為Nest的購併金額,僅次於摩托羅拉,馬上成為今年Google砸重金購併的指標案例。大家都在問,一家成立不過四年的小公司,憑什麼價值近千億元?

其實,Nest背後有位大有來頭的創辦人,他是法達爾(Tony Fadell),人稱蘋果iPod之父。法達爾離開蘋果後,創辦了Nest,負責生產家庭用的恆溫器和煙霧偵測器。

一個不過手掌大小的圓形裝置,不只具有連線上網功能,同時能感測家中溫度、濕度、一氧化碳濃度,還有光線變化,當它偵測到有人移動時,便自動調節溫度;更重要的在於,它有「學習」功能,懂得你最喜歡的溫度。

舉例來說,你每調整一次溫度,它便會記錄下來,哪些時間、環境,你最喜歡的溫度是多少,晚上回到家是二十五度C、早上起床是二十七度C等,於是,它成了最懂你的恆溫器,它會分析、思考,記錄下所有你的喜好。

所以,法達爾說:「我認為下個十年,家庭裡的每樣東西都會有數據。」就在物聯網時代下,每樣物品都能夠上網連線,蒐集所有的數據,然後分析使用,自此之後,家電不再只是家電,智慧家庭也不再只是能夠連線上網,更重要的是,這些家電開始有了「思考」的能力。

Nest創辦人之一的羅傑斯(Matt Rogers)曾在「Working with Nest開發者計畫」,描繪他對未來智慧家庭的想像:「當開車回家時,汽車會將抵達家中的時間發送給Nest恆溫器,恆溫器就會在適當時機將冷氣打開。又或者,當Nest恆溫器進入離開模式後,智慧燈泡隨即自動開、關,偽裝成家中有人的樣子,以防不速之客。」為了補強戰力,今年六月,Nest以五.五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六六億元)購併雲端監視器廠商DropCam,進一步強化他們在智慧家庭的戰力。

台廠具半導體強項

積極尋找可靠攏的生態系 觀察通訊標準動向在Nest的計畫裡,它不再只是恆溫器只負責控制溫度,它將會是智慧家庭最重要的管家,由它來發號施令,告訴所有家電,在哪些時間該做哪些事,這才是Google看到的價值。把話說白了,在智慧家庭的戰場裡,來自四面八方,最終要爭奪的還是「控制權」。

三星、小米同樣也有類似的企圖心,差別就在於,三星要讓「手機」當智慧家庭的總司令,而小米則做了所謂的「路由器」(可以控制網路的裝置),就連蘋果都在今年六月的開發者大會發表HomeKit,吸引其他廠商開發與iOS相容的家電。他們背後最終的目的,都是要透過這些產品拿到「控制權」,進一步控制智慧家庭的所有產品。

而當Google決心要揮軍進入智慧家庭時,台灣成了關鍵的孵育基地,因為過去Google就曾把重要的Android開發團隊放在台灣。如今,Google決定將台灣作為Nest在美國以外的第二個重點研發基地,看上的正是台灣科技研發的堅強實力。

台灣科技業引領風騷的PC榮景已經過去,近五年由蘋果掀起的智慧型手機浪潮,主控權也不在台灣手上,那麼接下來的物聯網呢?會不會打開台灣另一片新天地?

拓墣產業研究所資深經理謝雨珊直言:「智慧家庭的核心在平台,但台廠的切入點還是要回歸到硬體。」工研院IEK科技應用與服務研究部經理陳豫德也說,相較於三星、LG,台灣缺乏國際家電品牌大廠作為打造生態系的基礎,但這不代表台灣沒有機會。

他解釋,智慧家庭的發展現況其實和手機App的崛起很相似。當年App其實不是新概念,之所以暴紅,關鍵在蘋果開放平台給開發者開發各種創新應用。Google、蘋果現在也在做相同的事,只是場景從手機移轉到智慧家庭。「當大業者開放,台廠就有發揮的機會,可以將產品輸出到全球。」他說,「台廠現在要做的,就是積極尋找可以靠攏的生態系,密切觀察通訊標準的動向。」換句話說,台灣或許不需要有一家能夠與三星、LG相匹敵的家電品牌,卻可以用堅強的半導體實力,做到每個物聯網產品都必須要有「TW Inside」(台灣的晶片在裡面),複製高通晶片獨霸智慧型手機的經驗;甚至抓住物聯網浪潮,打造物聯網產品少不了的關鍵零組件,這才是台灣科技業最應該做的事!

讓家裡更酷的8個應用!

一有狀況

馬上回報

透過無線遠端監控、儲存影像,自動將偵測到的異狀警訊即時傳送到手機,例如,家中發生火災可以立即得知。

能測睡眠的手環

除了可以計步、計算卡路里,還可以偵測睡眠狀況。

自動幫你餵寵物

透過貓臉辨識,隨時記錄每隻貓的飲食和健康狀況,將資料送到雲端儲存分析。

聰明藥罐

提醒你該吃藥了

藥瓶連上雲端,即時蒐集藥瓶內各項資料,當病人須服藥時,藥瓶會透過簡訊或電話提醒病人服藥及藥量。

大燈亮

小燈跟著亮

一個大燈搭配多個小燈,透過Wi-Fi,當大燈亮起來,其他房間的小燈就會跟著亮。

溫濕度超標

發警報

家中的氣象站,隨時偵測家中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並發出提醒。

水壺會問你

要加熱或保溫

透過手機操作水壺,可設定鬧鐘,鬧鐘響時主動詢問是否加熱,煮沸後是否保溫。

智慧體重計

幫你控管健康

體重計連上手機,體脂、蛋白質含量等,所有數據一把抓。

世界大廠搶進智慧家庭!

—— 近2年大企業佈局智慧家庭發動的購併案

公司 購併金額

(美元) 主要購併對象

AT&T 485億 AT&T公司購併衛星電視業者Direct tv,再由Direct tv購併家庭安全監控系統公司 LifeShield COMCAST 452億 美國有線電視龍頭COMCAST購併時代華納、無線監控分析公司PowerCloud Systems Google 37.6億 Google購併家庭溫度、煙霧偵測器廠Nest,再由Nest購併DropCam 阿里巴巴 12.2億阿里巴巴取得優酷土豆(視頻網站)18.5%股權蘋果 3.52億 蘋果購併3D體感技術公司Primesense、視頻推薦平台matcha.tv 百度 3.7億 百度購併視頻網站PPS 三星 2億 外傳三星正購併智能家庭平台商SmartThings 雅虎 0.8億2014年1月,雅虎購併智能桌面公司Aviate 微軟 (結盟) 微軟購併智慧家庭平台廠商Insteon 資料來源:各公司 整理: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09

中國半導體有政府撐腰 搶人才、技術更要搶主導權 聯發科內鬼案背後的半導體業隱憂(056-058)

2014-08-25  TWM  
 

 

一樁聯發科離職員工涉嫌偷技術的內鬼案,牽扯出的不只是展訊的挖角行動,更是中國政府以國家級資源扶植半導體產業的又一次出手。高通已經選擇向中國政府低頭妥協,那台灣呢?

撰文‧周品均

八月十二日午後,聯發科內鬼案驚動了整個半導體業界,調查局兵分十一路,搜索十名聯發科離職員工住處,以及這十名員工現任的鑫澤公司辦公室。這一查,不僅查出這十名離職員工將聯發科產品機密外洩,更發現這家名為鑫澤的香港公司,背後竟有聯發科在中國最大敵人——展訊的影子。

展訊與聯發科的競爭關係,從以前就是如此,他們一路從商場廝殺至人才爭奪領域,展訊大挖聯發科牆腳,更是時有所聞。因此,當聯發科這次主動檢舉離職員工,讓兩家公司諜對諜的對峙狀況浮上枱面,也不令人意外。

只是,今年以來,中國政府頻頻在半導體產業出手,先是以「反壟斷」名義調查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迫使高通「有目的」地與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合作,這次再爆以「內鬼」竊取聯發科技術,在在都指向一件事:中國政府衝刺半導體,是玩真的!

然而,中國政府傾國家資源發展半導體,台灣IC設計廠被列為頭號獵殺目標的,就是聯發科。

中國政府出手

整併產業、讓市場重新洗牌「展訊將是聯發科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威脅。」他是大和國泰證券亞洲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這些年,為了追蹤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他不只頻跑中國,甚至舉家搬遷到香港。面對中國半導體業的急起直追,陳慧明嘆了一口氣,他用了三次「非常」,來強調聯發科將面臨巨大威脅與他的憂慮。

「中國要發展半導體,已經是很明確的事了。」一名半導體業內人士直言,今年六月,中國公布名為《國家積體電路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展政策,備妥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約台幣五千億元)資金,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的晶圓代工、IC設計廠商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為了衝刺半導體,找錢、整併、找技術,成了中國政府的三大利箭。他們一邊成立所謂的「領導小組」,負責整合所有資源、追進度,一邊設立諮詢委員會,找來產學專家開藥方。

「領導小組」的第一箭,就是出手整併中國IC設計廠,以中國官方色彩濃厚的清華紫光集團為首,先在去年六月收購展訊,今年七月再購併了中國IC設計排名前三的銳迪科︵RDA︶。背後用意很簡單,不再讓展訊、銳迪科各自為政,而要重新整合資源,打造出中國IC設計的新龍頭。

「清華紫光背後的大股東就是中國政府,目前持股二五%的第一大股東啟迪控股,啟迪控股三大股東之一的清華控股,就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目的就是為了培植發展中國科技產業。」業內人士直接了當地點出展訊的官方色彩與江湖地位。

「領導小組」的第二箭,則射向了高通,搬出「反壟斷」名義,大規模地針對高通進行調查,七月更從官方傳出確認高通的壟斷事實,高通恐怕會面臨七十億元人民幣(約三百五十億元新台幣)的罰款。

近兩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大舉躥起,不論是小米、聯想、中興、華為,多達三三%的智慧型手機晶片都是來自高通。中國肥沃的內需市場養大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同時,也增加了高通的獲利,這一點,自然是中國政府相當無法接受的事實。

業內人士解讀,中國政府對高通祭出反壟斷調查,無疑是想讓市場重新洗牌,讓展訊、海思等中國廠商進而分食市場大餅。高通若不低頭,就得面臨巨額罰金;反之,高通若願意以技術換和解,就得面臨接受中國政府要求,協助中芯國際的二十八奈米製程開發。這一點,七月三日高通已經以行動證明,宣布與中芯攜手合作。

深諳挖角時機

搶聯發科人才不遺餘力

看著高通被中國政府壓著打,聯發科雖然沒有「反壟斷」的問題,卻也開心不起來,一來是中國IC設計的頭號假想敵,依舊是聯發科,中國政府挾國家資源打商戰,聯發科雖是在外觀戰,卻也片刻鬆懈不得,就怕繼高通之後,下個遭修理的目標就是聯發科。

其次,枱面下展訊對聯發科的挑釁動作沒有間斷過。雖然展訊目前僅有四核心晶片的技術能力,距離聯發科的八核心晶片,還有一大段路要走。「聯發科技術至少與展訊拉開一至兩年的時間。」業內人士直言,從客觀條件來看,展訊對聯發科威脅很有限,可是,展訊一直都是暗著來,這次打著「招兵買馬」旗幟,實為挖角、偷技術的內鬼案,就是一例。

「看展訊,不能只用產品、技術來看!」陳慧明直言,展訊背後的官方支持,就是它發展晶片的最大武器,「如果從兩家公司的技術、市占率和規模來看,展訊恐怕很難追上聯發科;但別忘了,展訊有資源、有錢,還積極挖角台灣人才。」為了挖角台灣人才,展訊早已悄悄在新竹建立據點,業內人士透露,「展訊在台元科技園區有據點,這個據點基本上就是獵人頭(挖角)用的。」除了選擇更接近半導體重鎮地區,展訊的挖角條件也直逼外商,甚至超越外商。

「一般來說,同職位相比,外商薪水是台廠的二至三倍,只能說展訊開的條件有國際公司水準,是台廠不能比的。」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說。

一名聯發科離職員工私下表示,曾聽聞展訊挖角條件,「只要轉換跑道至展訊,就有五十張展訊股票。」相較之下,聯發科的待遇雖然在國內科技業名列前茅,但比起過去員工配股的時代,現在的待遇幾乎腰斬,面對展訊大發股票,或是薪水「幣值由新台幣變成人民幣」的條件,不少工程師確實對這些條件動心。

展訊不僅是開出誘人的薪資條件,它也懂得選擇挖角時機,這次,展訊看準聯發科與晨星合併的陣痛期將會有不少工程師人力流出,趁機大舉招兵買馬,剛爆發的聯發科內鬼案中,就有七名工程師是前晨星員工。

而展訊也深知,雖然現在技術比不過聯發科,但IC設計業最大的資產就是研發能力,「IC設計產業和製造界不同,人才是最大資產,展訊深諳挖角要挖關鍵人物的道理。」業內人士不諱言。

拚A股掛牌

展訊規模快速擴增

過去,中國面板、LED產業都同樣透過大規模挖角台灣人才,加上有當地市場與供應鏈的支撐,如今也都成為稱霸一方的產業要角。這次,中國政府打算複製相同模式,帶起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一旦有了人才,展訊的技術要追趕聯發科,也不是不可能。」業內人士語重心長地說出這句話。陳慧明指出,展訊以目前的一千多人規模,當然難以與聯發科的七千至八千人相比,聯發科目前的市值約七千八百億元,展訊市值連聯發科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不可忽略的是,已從美股下市的展訊,明年可能將在中國A股重新掛牌,將有利於展訊募資,意味著未來展訊市值與規模都會快速的成長。

雖然展訊目前仍處產品轉換的陣痛期,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展訊基頻晶片也曾打入三星供應鏈,在二○一○年至一一年兩年當中,以低價策略造成聯發科極大的殺價競爭壓力。

未來,一旦展訊的市值與規模快速擴充,有了人才,同時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又在中國,加上政府在背後的支持,晶片殺價戰恐怕捲土重來,「展訊要追上和聯發科的差距,很快。」陳慧明大膽預言。

這或許也說明,聯發科每年流動率約六%至七%,也就是每年都有六百位至七百位的員工離職,為什麼這次內鬼案的十名離職員工會遭聯發科舉發,因為事情的嚴重性不只是資料與技術的流失,而是展訊這個敵人已經來到家門前。

這樁堪稱今年科技業最受關注的內鬼案,背後所延燒出的衝擊,恐怕不僅僅是台灣人才的流失,而是在中國以政府資源介入後,兩岸半導體對戰將拉高到國家級對決,只是這一點,政府還渾然未覺。

聯發科

負責人:蔡明介

資本額:157億元

主要業務:智慧型手機晶片、電視晶片主要客戶:SONY、小米、

中興、華為

近三年EPS:

2013年 20.51元2012年 12.90元2011年 12.3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28

一群教友 幫王雪紅奪回T台主導權

2015-02-09  TCW 
 

 

四年前,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透過與香港、美國私募資金合作入股香港電視廣播公司(TVB),間接掌控台灣聯意製作公司(TVBS電視台,以下簡稱T台);今年一月,她直接取得聯意過半股權,終於讓T台脫離香港母公司,成為真正的T台老闆、電視女王。

這場「獨立運動」的指揮官,是兩年多前被王雪紅找來當T台董事長的張孝威。去年一月,香港TVB創辦人邵逸夫過世後,張孝威就開始與港方洽談,直到今年一月二十九日公告成交,由幕後金主為王雪紅的三家新設公司,以新台幣四十六億九千五百萬元,取得聯意五三%的股權。

張孝威說,成交關鍵是T台在台北市八德路、內湖兩處大樓,港方認為會增值、割捨不得,於是他乾脆切割出不動產,讓港方繼續持有大樓,T台繼續承租。

砸錢做節目,不用香港點頭

從張孝威與王雪紅只買電視不買樓,可見其經營媒體企圖心。T台獨立最大好處,就是經營不受香港牽制。張孝威接掌初期,一些計畫案送到香港就沒下文,例如前年新聞棚景大換新,香港高層就曾提醒,花錢「要謹慎」。

其次,張孝威直言,取得主導權也是為了內部文化上的調整,不再有老闆是香港人的心態。「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他說。

新的T台股權結構,是由張孝威引介其表哥費宗浩(波士頓銀行台北分行前總經理),擔任為了節稅而新設的三家投資公司董事長,包括層層控股的投資公司,以及最終控制股權的基金會、信託基金等,當中有多位董監事都是篤信基督教的王雪紅教友、牧師,例如曾任王雪紅旗下威盛電子監察人的士林靈糧堂牧師劉群茂,以及加州慕主先鋒教會牧師江秀琴等;而張孝威、費宗浩也都是教友。T台新股權代表的宗教味也成為一大特色。

過去,王雪紅只在員工健行活動與夫婿陳文琦一同出席,連T台尾牙都不曾出現。而已進駐T台董事會的陳文琦,內部透露他對媒體頗有興趣,意見不少。

王雪紅投資電視台以來,外界多預估她將布局手機與電視的數位內容整合應用。擺脫了保守的香港股東後,未來會有什麼大動作,值得關注。

【圖表】T台大股東源頭,就是王雪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481

說「不」的力量 拒當濫好人 搶回職場主導權

2015-11-16  TWM

當被老闆拗一堆不合理的工作、被客戶刁難、被同事推責任,你是否老是無奈配合與挨刀?懊悔自己沒有據理力爭?從職場贏家身上,看他們如何優雅「說不」,卻能在職場上越來越成功,學習職場十個「說不」的勇氣與技術,讓你如何越反骨、越能出頭天!

在職場上你是否害怕被討厭,而難以啟齒說「不」?

是畏懼工作飯碗因此不保?擔心職場上遭人孤立、暗算?還是害怕自己會因此犯錯,被人當成「魯蛇」?如果真的那麼害怕「Say No」,徹底當個職場「Yes Man」,是否就真能在職場平步青雲?

但職場的殘酷現實是:永遠不會說「不」的人,往往最容易被人看輕,更是所有吃力不討好工作的「垃圾集中處理廠」。

暢銷書《成熟大人的吵架技術》中更明白指出,這樣的人往往「工作累死也沒人同情」、「不懂爭取升官加薪」。嚴重的話,當不景氣降臨,公司決定裁員名單時,除了因為平日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平庸表現,也可能被上司認定「此人絕對不會有異議,一定會乖乖打包走人」,而被列為頭號「炮灰」。

即使好不容易靠著苦幹實幹當上小主管,卻因濫好人個性,對於總是在工作上愛擺爛、愛找藉口拖延工作進度的員工,或面對比自己年長的資深職員,礙於情面,不敢當面指正斥責,只因為你怕部屬與同事反彈。於是你的額頭上逐漸地被同事貼上一個「無能」的標籤。

若上述情境你心有戚戚焉,那麼代表你在職場上缺乏「說不」的勇氣。在《我說不,沒有對不起誰》一書中強調:「自己的價值要自己決定」的觀念,它是身為上班族的基本權利。

當我們越習慣受人操控就容易越沒自信,就越難用「Say No」強勢取得職場的主導權。

二十六歲以前,陳欣宜(化名)是一位不會說「不」的「好好小姐」,剛畢業在公關公司工作的前兩年,不論是老闆、上司、客戶提出的大小要求與疑難雜症,甚至連同事的活動支援、側錄,買便當跑腿都一手包、一肩扛。

於是,她辦公桌上的電腦螢幕周邊貼滿了「代辦事項」的便利貼,每天工作「嗡嗡翁」忙得昏天暗地,當時她天真地相信:只要什麼事都說「好」,都去做,就會有好人緣,總有一天一定會被上司賞識!

工作累趴、加薪沒她

只因便利貼女孩不懂「Say No」「我為公司做 這麼多,難道上司都看不見嗎?」這是陳欣宜當時瀕臨崩潰邊緣的內心吶喊,她任勞任怨答應上司的「全部」任務,但最後驗收成果時,卻往往得到一頓痛罵,因為 即使她答應的八件事最後辦好四件,但另一名同事懂得拒絕,僅答應老闆的三件事,但全部都做好,反而得到升遷加薪的機會。

「你明明多完成一件事,但老闆的感受卻是:你讓他失望四次!老闆內心說不定還犯嘀咕:還要找人收拾爛攤子,煩!」有亞洲職場人際溝通權威之稱的講師專家江緯辰,如此分析「便利貼女孩」在職場吃力不討好的窘境。

江緯辰分析,多數老闆都是急驚風,往往都是「這個快去做」「那個馬上要」「這個趕快去研究」,如果你沒適時「提醒」他「手上有很多他交辦的事,問他哪件事比較重要?讓他選」,那麼即使你因為事情超多,但只要「一件事」沒做好,就是大扣分。

被裁、低薪超苦悶

只因工程師不敢說「不懂」今年三十四歲、成大畢業的Jerry(化名)是上市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幾個月前他才離開做了六年的工作,離職時,他月薪三萬七千元,只比六年前剛進公司時多七千元,而同期進公司的同事薪資至少已經五萬元起跳。

因為不敢說「不懂」,不敢去嘗試,讓Jerry差點失去工作。

他說自己的第一任直屬上司雖聰明練達、心思細膩,卻喜歡冷嘲熱諷。幾次Jerry拿工作「直接問上司該怎麼做」時,就會被酸「怎麼這麼笨!」「這個也要我教!」「你真是國立大學畢業的嗎?」幾次之後,臉皮薄的Jerry每當工作遇到瓶頸,就開始放棄提問。

「有時他沒給答案,我就束手無策,停下來,也不想再去碰釘子,就擱著,先做別的,等他發現沒進度,又開始嫌我既不聰明又聽不懂人話……。」Jerry工作時常「卡關」的惡性循環,讓他徹底「黑掉」,上司還一度想把他裁掉。

迫於無奈, Jerry選擇內調換部門。他的第二任直屬上司,屬於暴躁型主管,情急時還會飆國罵,且嗓門之大,就算會議室的門都擋不住,雖然Jerry時常被罵到狗血淋頭,但他覺得這位口頭禪是:「工作可以不會,但不能不問!」的上司,至少還願意教他。

個性耿直的Jerry雖然學到些東西,但仍無法受到長官的拔擢。不過,周末出差、晚上加班他樣樣有份,轉調部門第三年,Jerry覺得自己應該有被加薪的 實力,但他「敢怒不敢問」,明明覺得加薪無望,卻還是缺乏向低薪說「不」的勇氣,導致前後工作六年還是只領三萬七千元,硬是比同資歷的同事矮一截。

學會說「不」

小資族也能職場大翻身

幸好,「便利貼女孩」陳欣宜在二十六歲時選擇短期充電一年,返台不久就進入上市大企業服務,她深受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一段話激勵:「人的時間有限,所以不 要浪費時間為別人而活,要勇敢地追隨你的心靈與直覺,才能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發揮自己的價值。」回國求職後,她積極擺脫便利貼女孩形象,一樣工作認 真,但學著優雅說「不」,重拾職場發言權,當上司給她的工作遠超出她能力時,她會說:「我沒把握,但我可以試著做」,不再照單全收說「好,我知道了」;同 事請她幫忙棘手公事想回絕,她會微笑回答:「等我把大老闆的事情完成,再幫你想想……。」面對客戶不合理的要求,她會安撫對方,並盡快提出其他替代參考方 案。

然而陳欣宜的升遷之路並非就此一帆風順,她說現在的上司為人細心,能力尚可,但防禦心很重,讓她明顯感受到主管怕她功高震主,還曾從外面找來更年長的經理來制衡她,所以她在「拒絕」這名上司時,總會多花點巧思。

「每次看他提出不太OK的點子時,我會先稱讚他的觀點好,然後再提出我想到的兩個方案讓他挑,等選定,再誇他的裁示英明。」陳欣宜說,幾次做出成績也建立了信賴感,她開始從比她資深的同事與「空降」經理中勝出,在這家公司中階主管普遍年齡偏高的企業文化裡,三十二歲被拔擢成資深經理,算是升遷快了。

怨嘆職涯不順的Jerry,終於在公司任職滿六年之際,決定「砍掉重練」,選擇跳槽到另一家科技公司,不但加薪六成,也更有生活品質。他坦承過去壓抑的職場經驗,的確讓他缺乏自信,即使自覺「薪資被低估」也遲遲不敢離開,他說其實自己應該更早一點走出來才對,離職前,主管予以加薪慰留時,Jerry一句「不了,謝謝你!」終於讓他一吐怨氣。

學「黑道式發怒」

年輕主管取回職場主導權

相較之下,曾任職高雄華園飯店的蘇慧芸就幸運多了,因在公司表現良好,年紀輕輕就被拔擢為企畫主管。

當時她年輕,個性溫順,那些資歷比她深、年紀比她大的下屬,很快就騎到她頭上,她總是不好意思拒絕下屬的工作推託,只好把一堆工作往自己身上攬,直到撐不住了,才開始學會改變。

「我以前總是極力討好下屬,常常會請喝飲料,送小禮物,想套好關係,也好做事,後來發現完全沒用!員工不守紀律,案子一再遲交,搞得我焦頭爛額……。」蘇慧芸說。

為了搶回職場主導權,她開始要求下屬交每周工作進度報表,「拒絕」再當「濫好人」主管,但個性使然,要她板起臉孔罵人真的很難,為了起嚇阻作用,甚至還需要「假裝發怒」。

《一流主管要學黑道式發怒絕技》一書提到「遇到比你資深、而且老用前輩姿態頂撞你的部屬,你需要的不是威嚴,而是演技,演一場戲,讓對方不敢再小看你的 戲。」例如,當你要求資深下屬在限定時間交結案報告屢勸不聽時,「故意拍一下桌子,讓大家見識一下你的怒氣」,往後屬下就會對你比較恭敬。

高明地「Say No」

更能讓對方覺得你「So Sweet」國外留學回國的Joyce今年二十六歲,目前是國際知名連鎖集團、台北W飯店力捧的時訊達人(W Insider),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為房客與用餐客人提供客製化的專屬服務,或分享在地人才知道的旅遊推薦及私藏景點。

面對客人千奇百怪的要求,即使客戶得到的答案是「No」,也常常覺得「So Sweet」,給予她很高評價,才工作三年就被拔擢,月薪達六位數。對客戶說「不」的技術,她的訣竅是讓客戶感受到你對他的「用心」。

狀況一:歐洲客人想開觀光用潛艇去中國玩。但Joyce內心的OS:「有法令規定根本行不通」,但她的處理是:「我先試試幫你蒐集相關資料。」幫忙蒐集租船公司、可能的型號與報價,再出示文件告訴他這可能不合法,並用俏皮的口吻說:「這樣可能才開到台灣海峽就會被對岸炮擊喔?我們推薦你其他更酷的玩法好嗎?」逗得對方相當開心。

狀況二:新加坡客人吵著想買一對浣熊帶走。內心OS:帶保育動物出國怎麼可能?但她的處理是:找到飼養浣熊者、幫他查法規,報價一對要六萬元,出示申請表 格,說明「手續可能要花個一年半載」,讓他知難而退時,再安排他觀賞浣熊行程或送小禮物,顧客反而還很感謝他。

狀況三:暴走房客,抱怨房間沒人打掃不付當日房費。內心OS:明明是自己按到請勿打擾燈號,怎麼可能不收房錢!但只見她耐著性子,請客戶到 Woobar(飯店酒吧),先為他點一杯飲料緩和他的情緒,但絕不一直道歉,這樣代表理虧。先安撫、寒暄、聊對方感興趣的事,等他冷靜,再送飲料券、表明 下次回住有升等優惠,態度溫和而堅定地請他支付房價,對方也能欣然同意。

當然,有更多的職場贏家他們在還沒坐上大位前,也很有說「不」的氣度,他們有的優雅、有的強勢,但目的一樣,都是想取回職場主導權,他們在職場表現使命必達的背後,秉持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堅持與勇氣。

聯廣董事長余湘,從基層的總機小姐做起,在上司與老闆眼中,雖然是善解人意的部屬,但遇到令她「不爽」的事,她不惜以辭職做代價,表達決心。

余湘勇敢說「不」

不為替代方案所動 成功捍衛職場主導權余湘回憶,在奧美媒體部門主管拔擢的競爭中,她自認業績與工作表現,都在其他兩位競爭者之上。但負責奧美亞洲業務的馬來西亞主管,卻升 任另一位同仁,於是在宣布「新任媒體總監不是余湘」的隔天,她就提出辭呈,當時她的直屬長官強力慰留,甚至寫了七頁的慰留信,包括加薪三成、新增福利、送 她出國學習??,但她統統婉拒。

余湘當時不斷告訴自己:「離開奧美不是我的挫敗,是奧美的損失。」她說:「人生或許很難避免遇到這種不公平對待,也很難改變,但我們可以決定不被這種不公 平擊敗。」七年後,她當時的上司回過頭來邀請余湘擔任傳立總經理的職位,「傳立」事實上就等於是奧美與智威湯遜媒體總監的合體,余湘得以揚眉吐氣,上演一 場「公主復仇記」。

余湘也堅持,下班後與應酬說「不」。她婉拒的方法包括:體質差不能去喝酒、已經排好上課活動、要回去照顧家人。她坦言:「久而久之,人家就不會約你,但你可以贏回很多私人時間,陪伴家人也好,充實自己的專業或儲蓄自己的健康都很好。」

三個「捫心自問」

衡量自己是否該適時拒絕

在練好職場說「不」的勇氣後,該如何拿捏職場說「不」的技術?曾任工商建研會會長、在兩岸三地專教職場人際溝通的專家康明淵博士指出,說「不」並非要你明白只說出「我不會」「我不要」「我討厭」的負面字眼。

著有《PQ定位商數——職場登峰完全攻略》、專教職場成功學的江緯辰認為,最高明的「拒絕」還得讓對方心悅誠服,所以當你曾經勇敢「說不」,卻被訓斥、被黑掉或有其他「不好」的下場,那麼代表你在說「不」前欠缺思考,或說的技巧不夠說服人心。

綜合專家的意見,可歸納出職場說「Say No」前,自我檢視的三個捫心自問:問題一:我是否有說「不」的優勢?

平日培養自己說「不」的自信,在工作上多累積專業、多做提案準備,檢視自己與上司、老闆及客戶的關係,建立自己的品牌風格,若才剛進公司三個月、或考績處於「留校察看」則該更為謹慎。

問題二:我是否有「拒絕」或「指正」這件事的必要?

接到指示時先別急著說「不」,最好思考箇中原委,先用「複誦句」確認,「嘗試句」緩衝,並進行思考「我會做?」或「我想做?」「對我的個人品牌有加分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可能因「不想把事情搞砸」的話就要思考「Say No」。

問題三:善用聽起來不像「拒絕」的說話技巧:雖然不同對象的「說不」技巧,因權力關係有所不同,但大致上,只要掌握先以肯定句回覆、再以可行替代法做說 明,再以「提問句」誘導對方說出你想要的結果,都比直接說「我不行」「我不會」「我不要」「我討厭」做開場來得好。

比方說,對方提出一個不切實際的企畫案時,你可以回答「這個點子不錯,但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想提出來討論一下……。」或是「這個案子很有挑戰性,但我 只對部分有把握可以支援,某某先前很有經驗,可以請他支援或評估……。」或用「提問句」誘導對方做出決定,「這個看來有機會,但如果這樣做成本會提高二 成,這樣好嗎?」「其實,若你一開始對上頭交代的指令,你沒技巧式拒絕、開口說明難處的話,老實說,老闆這麼忙,還真不知道你受一肚子委屈了!」江緯辰分 析,職場上的誤會與委屈一半來自於員工「口不開」,另一半來自老闆的「耳不聽」,使得職場充滿著「幻想式衝突」。

提出有建設性方案

腦力激盪 帶領企業走向創新他指出,很多不了解職場遊戲規則的員工,往往忽略複誦老闆的話、進一步求證,定時報告,適時提出有建設性方案,而造成雙方「我以為他知 道」「他應該了解」「難道他不明白」等「幻想式期待」。一旦雙方期待落空造成嫌隙,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於是,員工不滿、績效不好,老闆也得不到好處,對公司也沒有正面助益。

被網友封為「翟神」、曾任谷歌工程師的和沛科技總經理翟本喬認為:「職場『Say No』的確很重要,但不要只鼓勵員工勇於說「不」,更要鼓勵老闆勉勵員工說「不」,更多的腦力激盪才能帶領企業更創新的發展。」如何從說「不」開始,累積 成企業成長的整面能量,值得所有上班族深思。

撰文 / 製作人.謝富旭 撰文.林心怡、黃家慧 研究員.洪依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84

學當聰明賣家 別怕中國土豪式收購 台廠因應》 對陸資設關卡 反過頭掌控主導權

2015-12-28  TWM

紫光大舉入股台灣企業,引發反對陸資投資半導體聲浪;然而,陸資真的一無可取?撇開政治因素,若台灣廠商能搭上這波陸資購併熱潮,找到最具效益的合作夥伴,陸資也可能是台廠升級的關鍵助力。

中國紫光集團在短短一個半月內,宣布入股三家台灣重量級封測廠,引發輿論熱議;而原先可能鬆綁陸資來台投資IC設計產業法規,十二月十八日也於立法院三讀通過,因攸關敏感技術、產業存續的半導體設計產業,政府現階段不得開放陸資投資。

「該不該開放陸資投資IC設計產業?」「陸資在全球大肆購併,台灣產業該如何看待來自中國的投資資金?」無疑是最近科技業討論度最高的話題。儘管來自民間與學界的反對聲浪不斷,但也不乏業界呼籲「理性討論」的聲音。

什麼是理性討論?簡單說,就是理性分析陸資投資台灣半導體公司,對三個層面的影響,「產值、就業與技術。」一名資深半導體分析師指出,如果陸資投資台廠,台廠拿了資金,能繼續在台灣維持或提高產能,那麼,並不影響台灣的半導體產值或工作機會。

學會保護自己

用股權設計 降低入股風險「事實上,台灣現在很多產業的股權都是外資持有,甚至中國直接買進。」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詹益鑑說:「但這不重要!」他以法國酒莊為例,很多 知名酒莊近年都被中國金主買走,「但它還是法國的酒莊,你不會說它是中國人的酒。」產地仍在法國,對法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與就業,就不會造成負面 影響。

至於陸資入股台廠,是否造成人才挖角甚至技術流失,「那就要看公司內部管控機制;況且,就算它不投資你,它也可能會偷你的技術。」分析師直言。

對此,負責半導體研究的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兼主任洪春暉表示,台灣企業可以用更好的經營權與股權設計,降低陸資入股的風險,例如讓陸資認特別股的方式,限制陸資行使股東權益。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同樣提出「不具投票權的股權」策略建議,也就是說,中國資金雖然可以換得股權,但不能夠在股東會中投票,也就不能影響企業決策。「很多制度是可以設計的,不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林建甫說。

學會釐清目標

若對己有利 合作不是壞事整體來說,中國入股台灣半導體產業,對產值和就業機會的影響有限;技術與人才外流的疑慮,則可用經營權或股權設計的方式加以保護。剩下的問題是,當台灣把價廉物美的半導體公司股權賣給中國業者後,台灣能夠換到什麼?

「我們自己要弄清楚的是,今天讓陸資來投資台廠,我們要的究竟是錢、市場、技術,還是策略合作的關係。」洪春暉以IC設計公司為例,如果透過投資關係,讓台灣廠商拿到標準制定的機會,那就是有價值的。

就以通訊標準來看,過去高通就是因為掌握3G標準,才成為智慧型手機晶片主宰者。中國正積極發展5G標準,一旦確立標準,所有的營運商、通訊設備製造商, 都必須採用同樣標準;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手機大廠華為早已表態,將致力5G標準化制定。作為華為供應商與競爭對手的聯發科,若能透過與中國企業或資金的合 作,先知道中國技術發展方向,就能先行布局,擺脫技術受專利牽制的局面。

知道要什麼,就能進一步形成選擇陸資的標準。洪春暉認為,「台灣跟(中國)資金合作也不是壞事。」只是,不見得都要是同一家。

就目前中國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的盛況來看,在全球大肆購併的不只是紫光而已,包括官方組建的大基金、購併美國記憶體公司矽成的武岳峰基金,以及今年買下豪威的清芯華創基金,都摩拳擦掌,欲插旗全球半導體公司。

「這麼多資金要來,台廠其實是有選擇的,比如某些領域選擇有互補的。」洪春暉認為,面對中國資金在全球大舉購併,台灣廠商應該抱持的態度是,「不是全部不要,也不是全部都要,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好的合作對象。」

學會挑對資金

選互補者 可開啟轉型契機「開放陸資投資IC設計產業的問題,不該被政治化,應回歸產業專業。」瑞銀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陳慧明,以其研究半導體產業超過十年 的經驗表示,從現階段的社會氛圍來看,台灣內部近似於陷入一種「紫光情結」,也就是,因為紫光土豪式的收購動作引起社會反感,而一次封閉所有與中國業者合 作的空間。

從實際影響層面來看,中國資金或許並非洪水猛獸;相對的,若台灣企業能慎選合作夥伴,搭上這波中國購併潮,進而取得資金,或是有助未來發展的合作夥伴,對台廠而言,又或許是茁壯、升級,甚或轉型的全新契機。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27

美爭亞太貿易主導權

1 : GS(14)@2011-11-12 11:47:0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794388
亞太經合組織( APEC)峯會今天(周六)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歐債危機是主要議題,但外眾都將焦點放在東道主美國能否促成「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TPP)。若 TPP成事,令美國組成一個以華府為中心的亞太貿易組織,抗衡以中國主導的「東盟+6」貿易框架,使亞太區分裂成兩支互相敵視和競爭的板塊。
2 : idsdown(1658)@2011-11-12 13:07:06

山長水遠, 俾你免關稅, 咁又點, 唔洗交通費? 定美國軍機幚你運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5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