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日,南昌國際汽車展覽上拍攝的梅賽德斯-奔馳汽車標誌。 (東方/圖)
3月9日,據南方都市報消息,在深圳檢驗檢疫局相關調查的影響下,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宣布對2013年10月30日至2014年3月14日生產的進口G級全地形豪華越野汽車實施召回,涉及車輛為中國大陸地區705輛,其中深圳市有4輛。
13日,深圳檢驗檢疫局表示,這些車輛可與最近的授權服務中心聯絡,並獲取免費檢查及維修服務。該次召回是在中國大陸首先發現,並實行召回。每輛汽車價值在160萬元以上,總價值約11.28億元人民幣,因質量缺陷需更換部件維修費用高達5000多萬元人民幣。
這是奔馳汽車一個月內第二次召回。2015年2月15日,據國家質檢總局消息,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就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5年3月13日起,召回共計12.7萬輛汽車。
據了解,本次召回原因是部分車輛的發動機艙密封條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從發動機隔熱板上脫開,脫開後該密封條可能致使車輛起火,存在安全隱患。主要涉及3批次奔馳轎車,分別是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進口,2012年7月24日至2013年9月30日期間生產的2012-2013年款E級車,約14輛。2012年7月2日至2014年12月1日期間生產的2012-2015年款CLS級車,共14227輛。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期間生產的2012-2014年款的E級車,為112830輛。
值得註意的是,國產奔馳占這12.7萬輛問題車中的75.6%,這引發了部分消費者對國產豪車質量的質疑。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三大豪華品牌中的其他兩個品牌的汽車召回數量也明顯呈現上升趨勢,奧迪2014年在中國大陸地區召回的27萬輛乘用車,高於2013年的1.1萬輛,寶馬2014年在華召回39.2萬輛,也明顯高於2013年的24.7萬輛。
而今年年初,也有超過6萬輛進口豪華車被宣布召回。例如,因3.0TFSI發動機缺陷,一汽大眾就召回進口奧迪A5、A5 Cabriolet、A7、Q7、A8L汽車,共計3.2萬輛,以及國產奧迪A4L、A6L汽車,共計2815輛。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召回大眾途銳3.0TSI、途銳3.0TSI混合動力汽車,共計1.7萬輛; 以及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進口的凱宴、凱宴S混合動力、帕納美S混合動力汽車,共計9135輛。
與此相反的是,豪車品牌在華銷售數據的火熱刷新。據蓋世汽車網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市場銷量最高的前10位豪華車品牌包括奧迪、寶馬、奔馳、捷豹路虎、雷克薩斯、沃爾沃、凱迪拉克、保時捷、英菲尼迪和DS。這十大豪華車品牌去年在華總銷量達到178.2萬輛,較2013年的144.0萬輛同比增長23.8%,其中銷量最高的是奧迪,賣出了57.89萬輛。
不過,汽車行業評論員張誌勇對法治周末表示:“一般的國產化帶來的是生產地的變化,但是並不帶來品質上的改變,比如品質出現更多瑕疵,二者之間並不存在必然聯系。”
“這次北京奔馳召回的數量占很大比重,但這只是一個個案,並且汽車被召回,原因有很多,一般是因為產品出現了缺陷。造成產品缺陷的原因很多,比如技術設計上的瑕疵等,但這並不是由生產企業造成的,而是由汽車總部研發前期階段出現了問題。”張誌勇進一步解釋說。
同時,有業內人士也指出,奧迪、寶馬、奔馳等進口豪華品牌,為了拓寬中國市場,不少車型都實現落地國產,但其零部件的國產率其實並不高,雖然汽車召回是存在質量問題,但並不能由此推斷國產化後汽車質量下降,因為生產企業實行的是全球統一的生產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