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雅芳反腐未至終點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59168&time=2011-05-14&cl=115&page=all

假裝不知道代理公司的賄賂行為就可以免責嗎?雅芳的故事告訴人們,「駝鳥政策」已經失效
財新《新世紀》 記者 曹海麗 趙何娟

 

  歷經近三年內部調查,全球最大化妝品直銷企業雅芳公司(NYSE:AVON),日前終於決定將四名涉嫌在中國行賄的高管革職。這四名高管為:前中國區總裁高壽康、前中國區首席財務官馬思立(Jimmy Beh)、前中國區事務負責人孫長青,以及全球內審和安全部門主管伊恩·羅塞特(Ian Rossetter)。

原雅芳中国区总裁高寿康因涉嫌向中国政府官员行贿,不得不黯然离开服务了近15年的雇主。暴帆/CFP

原雅芳中國區總裁高壽康因涉嫌向中國政府官員行賄,不得不黯然離開服務了近15年的僱主。暴帆/CFP


  這四名高管去年4月被「行政休職」,但未解除僱傭關係。根據雅芳總部發表的聲明,雅芳的內部調查仍未結束。「該調查基於《海外反腐敗法》以及中 國和其他相關國家的法律,在審計委員會以及外部顧問的監督下進行,主要針對在中國區的業務,也對其他國家的合規行為進行核查。」

  到目前為止,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監會尚未就雅芳涉嫌違反《海外反腐敗法》(FCPA)的行為發起訴訟,行賄具體細節也沒有公開。不過,雅芳在5月3日向美國證監會遞交的聲明中表示,「不排除未來採取進一步的人員處罰行動。」

耗資上億美元的內部調查

  雅芳內部調查始於2008年6月。當時,雅芳全球CEO鐘彬嫻接到一名僱員的來信,舉報公司在中國有「不正當的用於中國官員差旅的開支」。雅芳隨即啟動內部調查,聘請了第三方律師事務所Arnold & Porter LLP,同時主動知會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監會。

  雅芳在向美國司法機構披露的信息中表示,公司在中國涉嫌的不正當支付行為包括「差旅、娛樂和其他開支」,但並未提及調查是否涉及雅芳為獲得中國直銷牌照可能發生的公關費用。

  中國媒體普遍將雅芳的自查和直銷牌照聯繫起來。雅芳自曝自查後不足數月,原商務部條法司巡視員郭京毅、原外資司副司長鄧湛,以及原國家工商總局 外商投資企業註冊局副局長劉偉先後落馬。有媒體援引業內人士表示,雅芳行賄與鄧湛案直接相關。2004年2月9日,原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鄧湛公開透露,中 國將於年內製定直銷業相關法律。兩年後的2月22日,雅芳先於其他企業獲得了第一張直銷牌照。

  不過,雅芳自始至終沒有明確表示內部調查是否涉及直銷牌照中的公關費用。雅芳表示,「我們既不會對正在進行的調查做出評論,也不會對謠言和猜測做出回應,無論確切與否」。

  雅芳為內部調查和合規建設,已投入上億美元。雅芳向美國證監會遞交的文件顯示,雅芳2009年為此支付了5900萬美元;2010年增至9500萬美元。

  調查不侷限於中國。今年2月,雅芳又將一位負責西歐、中東、非洲、亞太和中國的高級副總裁「行政休職」。

  前中國區總裁高壽康在去年4月被「行政休職」後,繼任者是原來負責南拉丁美洲地區的總經理奧多內茲(Rene Ordonez)。高壽康是從台灣一路陞遷上來的管理人士,1986年加入雅芳公司。1995年,高成為雅芳台灣地區13年來第一位本土總經理。1998 年,高壽康領導的雅芳台灣地區創造了營業額30億元新台幣的業績。次年,他被提升為雅芳大中華區總裁及新加坡、韓國總裁。

  初任大中華區總裁的高壽康,面臨著中國全面禁止傳銷的挑戰。他將台灣走零售通路的做法引入大陸,一度扭轉了業績大幅下降的嚴峻形勢,專賣店在2004年擴張到6000家,2003年銷售額達到24億元人民幣。

  雅芳在隨後的中國直銷市場開放中拔得頭籌。在回顧自己獲得牌照的體會時,高壽康曾向媒體表示「不管企業有沒有直銷的經驗,都要依照國家的規定,不要太貪心」。然而,數年後,高壽康卻因涉嫌向中國政府官員行賄,不得不黯然離開服務了近15年的僱主。

  曾和雅芳有業務往來的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自從雅芳啟動內部調查和合規建設後,參加雅芳活動的記者就拿不到「紅包」了。

別再假裝不知道

  雅芳的自查和對高管的處置,再次彰顯出美國《海外反腐敗法》的威力。它已經成為一把懸在美國跨國公司頭上的利劍。過去十年來,美國政府明顯加強 了該法的執行。奧巴馬上台後,美國司法部更將打擊商業腐敗和賄賂作為其工作重點之一。美國證監會也同步加強了執法力度和資源的投入,在內部新設立了一個專 門針對《海外反腐敗法》的小組,以加強執法。

  在去年6月於上海召開的第三屆反腐中國高峰論壇上,美國司法部刑事犯罪部門欺詐科的科長助理艾德門茲(Nathaniel Edmonds)向與會者透露,美國司法部在加強《海外反腐敗法》的執行上,正呈現出幾個趨勢。比如,執法將更加嚴格;將有更多公司和個人(企業高管和涉 案人員)面臨刑事訴訟;美國司法部將投入更多資源用於該法的執行;將有更多的國際合作和跨境調查,促使更多國家加強反腐和刑事訴訟的力度。

  美國司法部將更加嚴格地執行《海外反腐敗法》,這包括擴大刑事責任範圍。比如,在其他國家,提供娛樂和送禮給私營企業的合作夥伴可能不算違法;但在中國,如果向國有企業的合作夥伴提供相似「服務」,就有可能觸犯《海外反腐敗法》。

  另外,美國司法部也對美國企業因第三方代理商產生的腐敗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了更為嚴格的界定。如果美國企業對第三方代理商的腐敗行為明知卻採取「駝鳥政策」,將同樣被視為違法。

  一直以來,《海外反腐敗法》對如何界定企業是否「知道」第三方代理商有不正當行為並無量化標準,在實踐中往往很難確認。很多外資企業通過和代理 商簽訂簡單的銷售協議,試圖撇清和代理商的法律干係,以「假裝不知」的「駝鳥政策」規避法律風險。但艾德門茲明確表示這種做法不再奏效。

  而在美國司法部於2008年公佈的一個意見徵求稿中,中國國有媒體工作者亦被列入《海外反腐敗法》「外國官員」的定義之中。

  強化個人法律責任,是美國司法部加強執法的一個重要新趨勢。過去《海外反腐敗法》主要針對公司罰款,但只是處罰公司而不對相關人員及負責的高管 加以刑事處罰,被認為受到傷害的將是無辜的公司股東,不能起到足夠的威懾作用。據悉,自2004年以來,美國司法部已經針對至少80餘名個人提起了刑事訴 訟。等待他們的不僅是經濟重罰,也包括可能的牢獄之苦。

  和中國反腐重點放在受賄官員身上不同,美國《海外反腐敗法》集中於行賄者,因為海外受賄對象並非美國司法管轄範疇。但艾德門茲強調,針對個人的刑事責任中,外籍受賄人員如涉嫌在美國境內洗錢,也將面臨刑事處罰。

  另一方面,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掀起的海外反腐風暴,也推動著其他發達國家採取行動。最先採取立法行動的是英國。2010年4月8日,英國議會通過了一個新的法案《賄賂法案》(UK Bribery Act 2010)。這意味著,英國也將打擊商業腐敗的利刃從國內引申到了海外。

  英國新的《賄賂法案》將「給予、承諾或主動提出賄賂,以及請求、同意接受或接受賄賂,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境外,視為刑事犯罪」。這一措施包含針對政府官員的行賄。

  和美國的《海外反腐敗法》一樣,英國《賄賂法案》的司法管轄範疇並不侷限於英國公司,也包括所有在英國上市的外國公司,以及在英國境內有業務的任何公司或合作夥伴,不論這家公司的註冊地和主營業務在什麼地方。

  在某些規定上,英國《賄賂法案》甚至比美國《海外反腐敗法》還要嚴格。比如,美國《海外反腐敗法》對某些行為,如因申請營業執照等非隨意性(Non-discretionary)目的,而向官員或政府機構支付小額金額(稱為Facilitation Payment)的行為網開一面;但英國新法則對此不加區別,一視同仁。

  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監會是否會就雅芳涉嫌違反《海外反腐敗法》提起訴訟,目前尚無定論。通常,對企業自願披露的信息,美國司法機構會進一步跟進,並和第三方調查機構合作,視情節和調查結果決定採取行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94

香港反腐地震 新鴻基掌門人涉案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3/1579205.html
港爆發反腐大地震。全球第二大華人富豪新鴻基掌門人郭炳江、郭炳聯兄弟及香港特區政府前高官許仕仁昨日被捕,後獲保釋。

香港廉政公署(下稱「廉署」)昨日以涉嫌貪腐為由,拘捕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00016.HK,下稱「新鴻基」)掌門人郭炳江、郭炳聯兄弟及香 港特區政府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這是香港特區成立以來最高級別前官員被拘捕;而新鴻基七名執行董事中,十日之間三人被捕,一人去世,高層人事或現大變局。

或涉官商勾結

昨日上午9時51分,新鴻基及同繫上市公司數碼通(00315.HK)和新意網(08008.HK)同時停牌,隨後傳出新鴻基掌門人被廉署請去「喝咖啡」的消息。

據瞭解,新鴻基郭氏三兄弟中的二哥郭炳江和許仕仁上午遭廉署首先拘捕,中午時分三弟郭炳聯被香港媒體拍到乘車進入廉署北角總部。下午約4時資深大律師駱應淦到達廉署並於傍晚獨自離開,他自稱代表郭炳江並向其提供法律意見。

據香港媒體報導,許仕仁擔任司長期間,他個人成立的顧問公司曾擔任新鴻基顧問,同時他在任職期間住於新鴻基豪宅禮頓山的高層相連單位,其中一個單位屬於新鴻基尚未賣出房,而這些種種行為均涉及利益衝突。報導還稱,許仕仁涉及洩露政府機密資料,此案或牽涉官商勾結。

昨日晚間11時20分左右,三人均獲保釋。

新鴻基總市值高達3000億港元,涉及房地產、金融、電訊資訊科技及運輸物流等業務。郭氏兄弟是新鴻基聯席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在福布斯財富榜上排名中國第二、全球第27位,淨資產達183億美元。

廉署昨日發表聲明稱,已拘捕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兩名高層人員及一名香港特區政府前主要官員,懷疑他們涉嫌貪污。廉署稱,被捕人士涉嫌觸犯《防止賄賂條例》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行。

廉署還指出,該上市公司另一名高層人員以及其他四名人士,也因涉嫌與這宗案件有關,較早前被廉署拘捕。由於調查仍在進行中,廉署現階段不會再作進一步評論。

根據新鴻基早前公告,另一名高層人員即是3月19日遭拘捕的新鴻基執行董事陳鉅源,主要負責收地事宜。陳鉅源曾一度被釋,新鴻基並發聲明稱其已返工作崗位,公司也會繼續支持他。

有香港媒體報導稱,陳鉅源被捕源於新界大圍香粉寮項目的土地購買,該塊土地業主原有意直接賣給將地新地,陳鉅源卻表示不感興趣,此後再通過第三方公司以高價買入。但也有評論認為,這是大地產商慣常做法,必須通過第三方進行收購。

新鴻基昨晚公告確認,郭氏兄弟已遭廉署拘留。根據廉署發出的公司寫字樓搜查令,新鴻基被要求向廉署提供若干有關指控的資料。

在陳鉅源被拘捕後,新鴻基成立了由一名執董及兩名非執董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以處理調查相關事宜。據瞭解,郭氏兄弟之一本是特別委員會成員,但如今也身陷調查中,該特別委員會昨日緊急重組,由另一名執董黃值榮頂上。

至於被廉署拘捕的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是大紫荊勳銜獲得者,曾擔任香港財政司司長,是處理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功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還一度於上世紀70年代被借調至廉署。

許仕仁是特區政府成立以來被拘捕的最高級別前政府官員。香港律政司昨晚發表聲明稱,由於該案涉及一名特區政府前任主要官員,為免可能產生偏頗和不當影響的印象,律政司司長已授權刑事檢控專員薛偉成處理此事,並在有必要時考慮是否作出檢控。

豪門變局?

郭氏兄弟及前高官被捕令香港震驚,而新鴻基的前途也打上了問號。

香港首富李嘉誠昨日在業績會上就此事表示,雖然同為地產商有競爭關係,但他希望郭氏兄弟最終能無事。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美資律師事務所律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如此高級別和高姿態的拘捕相當「罕見」。

他指出,若廉署最終落案起訴且定罪,最高刑罰「當然是坐牢」。但他提醒,由於廉署是否已正式落案起訴仍未獲證實,目前討論刑罰嚴重程度仍言之尚早。 該律師指出,雖然郭氏兄弟被指涉嫌貪污,但在香港《防止賄賂條例》中,貪污涵蓋收受利益、行賄和受賄等罪行,案情細節仍有待進一步披露。

該律師指出,如果廉署48小時不落案起訴,郭氏兄弟將獲釋。若起訴,對方可申請保釋,但若證據充足,可能會立即提堂審理,「有很多可能性」。

據他介紹,如郭氏兄弟遭起訴留下案底,是否仍能擔任上市公司董事將成疑,而公司的運營肯定會受到影響。

新鴻基則宣稱,此次拘留不會影響集團正常業務及運作,昨日在郭氏兄弟兩名執行董事缺席的情況下召開董事局會議,董事局一致決議郭氏兄弟繼續擔任現職務符合公司最佳利益。

新鴻基還指出,執行委員會將繼續負責公司日常管理及運作,上市公司將於今日9時起恢復交易。

新鴻基股價今日將面臨嚴重下行壓力。此前陳鉅源被捕後,新鴻基股價下挫2%,但市場反應仍相對冷靜,標普等評級機構也未立即調低新鴻基評級,但指出陳鉅源的被捕為公司董事局和高級管理層帶來了不確定性。標普稱,調查擴大至其他管理層或項目後將重新審視影響。

目前,擺在新鴻基面前的形勢並不樂觀。新鴻基現有七名執董中,三人遭調查,另一名執董陳啟銘於3月28日去世。而郭氏兄弟大哥郭炳湘,於2008年 5月被其餘兩兄弟及母親郭鄺肖卿免去主席之位,至今仍擔任新鴻基非執董。一場大家族內鬥和官商利益糾葛的大戲或許剛剛拉開帷幕。

 

新鴻基董事局

執行董事:

郭炳江 (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被拘捕)

郭炳聯 (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被拘捕)

陳啟銘 (3月28日去世)

陳鉅源 (負責收購土地及工程策劃,被拘捕)

鄺准 (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之舅)

黃植榮 (統籌工程策劃事務)

陳國威 (首席財務總監)

非執行董事:

李兆基 (副主席、恆基兆業地產主席兼總經理)

郭炳湘 (郭炳江、郭炳聯之兄,新鴻基地產

前主席及行政總裁,全國政協常委)

胡寶星 (胡家驃律師事務所顧問)

關卓然 (胡關李羅律師行首席合夥人)

黃奕鑑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主席)

胡家驃 (胡寶星之替代董事)

獨立非執行董事:

葉迪奇 (交通銀行副行長)

王於漸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李家祥 (李湯陳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

馮國綸 (利豐有限公司執行副主席)

 

附表 新鴻基業務一覽

香港:

土地儲備: 約434萬平方米

擁有農地(可更改用途): 約242萬平方米

標誌性物業: 國際金融中心、環球貿易廣場

酒店: 香港四季酒店、帝苑酒店、帝京酒店、帝都酒店、

帝景酒店、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香港W酒店

內地:

土地儲備: 約792萬平方米

地產項目: 廣州天鑾、廣州玖瓏湖、無錫太湖國際社區、

成都悅城、蘇州湖濱四季、上海濱江凱旋門

標誌性物業: 上海國金中心、上海環貿廣場、北京APM

酒店: 上海浦東麗思卡爾頓酒店

電訊: 數碼通電訊集團有限公司

網絡: 新意網集團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新鴻基地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2

馬云反腐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322
  這是一場典型的「馬云式」的反腐運動。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和最高領袖,馬云對內部腐敗事件採取了零容忍的態度,他的命令來得很突然。集團子公司聚划算總經理閻利玟在3月6日被免職 了,就在此前不到24小時,淘寶花名為「慧空」的閻利玟還在對外界透露聚划算下一步的發展計劃,宣佈聚划算即將計入「新時代」。


  從發現腐敗到做出行動,馬云的斬將行動事先毫無徵兆。用阿里巴巴內部的話說,閻利玟對於聚划算的貢獻「誰也不能否認」,但他對內部貪腐問題的出現負有 管理上的責任。這讓人聯想到這家公司一年多以前的刮骨療傷—先是清理掉阿里巴巴B2B逾千名涉嫌欺詐的客戶,此後,時任公司CEO的衛哲等高管「被辭 職」。馬云說,這是公司成長中的痛苦,是發展中必須付出的代價。


  這一次,在免去閻利玟聚划算總經理職務的同時,淘寶還同時開除了三名利用招商獲取不當利益的員工。馬云決絕的態度,員工已非首次看到,就在2012年 初,一名被稱為「小闖」的聚划算員工,因為收受賣家賄賂被淘寶列入「永不錄用」的名單,還被法院判定賠償淘寶公司300萬元。


  「公司正在通過數據化透明化的制度,盡最大可能減少資源配置當中的人為干預因素。」在聚划算人事變動發生之後,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邵曉鋒說。這一計劃不僅針對淘寶網和聚划算,也包括了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所有其它業?務。


  內部整頓的計劃似乎在更早的時候就開始進行。在2012年2月底,聚划算推出了5000萬消費者保障基金,此後不久,又宣佈了包括商家認證、參團保障 金、第三方質檢、神秘客戶抽檢在內的六大「聚划算消費者全程保證計劃」。與閻利玟遭解職幾乎同時發生的聚划算參團商家收費標準的公佈,則是最新的一步。至 少對於外部商家而言,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划算的透明空間。


  聚划算是阿里巴巴諸多業務中的一顆新星。在2011年10月開始從淘寶公司脫離作為獨立業務時,員工不過百人,當年實現的團購銷售額達到8億元,幾乎 佔據整個中國團購1/3的市場規模。淘寶將其列為獨立業務的目的,是希望其成為繼C2C淘寶集市、天貓商城(原淘寶商城)、一淘網之後,淘寶新的平台型業 務,不僅面向淘寶商家,也面向那些中小型的團購網站。


  由淘寶網帶來的流量在商家手裡變成了切實並且驚人的銷售額。澳門豆撈5天內賣出4.38萬單,創造了1222萬元國內團購銷售記錄;奧克斯一天之內可以銷售出4300台空調,速度幾乎是其線下實體店的10倍。


  在網站林立的中國團購行業,聚划算成為了一個傳說。


  可以想像,淘寶商家們開始排隊上聚划算,不少人甚至將它視為提升全年銷量的唯一手段。聚划算的業務範圍也由過去的「商品團」,延伸到針對本地餐飲、娛樂等服務業的「本地團」。


  內部人士承認,像聚划算這樣的業務已經成為典型的價格窪地和資源窪地,外部商家趨之若鶩。由於它迅速發展而缺乏相對規範的制度,已經形成了不夠市場化、存在尋租空間的環境。


  這位內部人士背後所代表的阿里巴巴管理層,意識到了一些問題。「當你手上全是市場資源的時候,你沒有有效的市場手段去規範這些資源,裡面有太多人為的因素,一定會產生這些東西。」他反思說。


  要進入聚划算,商家們除了遞交資格申請,在商品價格、庫存數量、物流能力等方面保證達到要求之外,剩下的似乎就是耐心等待。


  但是家紡產品賣家朱詠發現了另外一件事。儘管自己的產品在單品銷售數量、最低單價、庫存數量以及物流能力上,都符合參加聚划算的要求,但總是排不上。而一些在他看來並不符合要求的同類商品和商家,卻總是出現在聚划算的頁面上。


  2011年11月,他開始向店小二—店小二是淘寶員工對自己的稱呼,上到馬云,下到普通員工,都可以叫自己店小二—打聽「保證上聚划算的方法」,得到 的結果是「最近不好做,查得嚴,要上一級才有可能」。一個月之後,聚划算向賣家發佈了「關於取消部分商家因炒作銷量參加聚划算活動」的公告。不久之後,朱 詠還接到了另一份通知,希望賣家「不要給店小二送錢」。


  「最近不好做」的說法表明,那些以往聽說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商家們的注意力開始集中到過去那些「可以優先安排上聚划算」的店小二身上。利用職權收受 賄賂只是其中一種可能。成立於2011年4月的「愛婚婚」曾是聚划算本地團業務的指定運營商,在杭州、寧波等地擁有四個分站,上線第二周就在聚划算上產生 了第一個單品銷量超過20萬的訂單,8個月內總計參加聚划算團購項目200餘次。事後據阿里巴巴廉政部的調查,這家公司實際上是由一名阿里云員工、一名淘 寶網員工和一名聚划算員工共同出資建立。這家公司獲准參加的聚划算活動顯然都經過有意的安排,而把另外符合活動要求的商家拒之門外。


  「有些參加聚划算的商品的申報上,銷量炒作的痕跡特別明顯,小二有沒有幫忙這個我不知道,但是我不信我能看出來的小二看不出來。」朱詠說。


  「小二」們恐怕並非看不出來。其實在過去幾年中,針對店小二對商品和店舖排名,對賣家的索賄受賄,淘寶也曾進行過查處。而商品和店舖排名、以及聚划算參加活動的資格,都成了淘寶內部人士口中的「價值窪地」。


  對於這種體制上的漏洞,阿里巴巴通過成立「廉政部」的方式尋求解決。一位知情者透露,阿里巴巴廉政團隊所佔員工總數的比例,幾乎是所有民營企業中最高的,但即便如此,在淘寶內部還是連實習生也曾被查出問題。


  這個神秘的「廉政部」只是最近幾年才偶有進入外界的視野,它的負責人是蔣芳——馬云著名的創業團隊「十八羅漢」之一,這樣的任命表明馬云的確意識到了內部腐敗問題的嚴重性。


  廉政部的職責在於發現和查處內部的貪腐事件。但這種事後處理的方式,暫時還沒有和足夠科學並且具備高度管控能力的公司制度劃上等號。


  2011年2月21日,衛哲辭職時已在阿里巴巴供職5年。他的「引咎辭職」很快獲得了董事會的批准,職位由時任淘寶網CEO的陸兆禧接任。與衛哲一同 辭職的還有當時的B2B公司COO李旭暉,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鄧康明也被同時降級另用。這是阿里巴巴集團在2011年發生的一場大地震。


  與閻利玟一樣,衛哲被指雖沒有直接參與被查處的事件—B2B公司的供應商欺詐,以及內部員工貪腐—但負有「管理」上的責任。馬云似乎更習慣於以這種「政治運動」式的方式來解決公司管理上遇到的問題。


  但現在,馬云似乎已開始考慮通過管理措施避免腐敗的產生。


  阿里巴巴集團正在將內部「幹部培訓」和公司組織的完善,作為2012年的重要工作。「我們誰也沒有管理過超過兩萬人的公司。」一位集團高管說。他稱這是一項重要挑戰,而且在此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理解。


  按照阿里巴巴的內部計劃,在集團內部地位較高的支付寶CEO彭蕾,在2012年會將一部分精力重新轉移回集團層?面。


  這家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逐漸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一家「真正的大公司」。對馬云來說,事後嚴厲的處罰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起到警示作用,激情澎湃 的演說有時也很令人動容,但如果沒有一套更科學的公司制度,它們都不能最終解決那些真正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業務不斷壯大的過程中潛藏的風險。


  如今人們習慣於將馬云的阿里巴巴稱為「電子商務的帝國」。它的員工人數超過了兩萬人,涉及外貿B2B、B2C、C2C、第三方支付、物流、數據挖掘和 服務,以及開放式的電子商務服務平台,旗下有阿里巴巴B2B、淘寶集市、天貓商城、一淘網、支付寶、阿里云等多家子公司。


  就在半年前,它還剛剛經歷了曲折的支付寶控制權的爭奪戰。作為勝利的一方,馬云控制下的阿里巴巴,可以享有數十億美元巨大市場估值中的大部分利益,這還僅僅只是就支付寶一項業務而言。


  阿里巴巴集團在過去的12年中,逐漸形成了「集團+子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在集團層面,總裁辦公會總共設立了12位成員、採取「9+3」的結構。其 中9位集團高管包括馬云、彭蕾、CMO(首席市場官)王帥、CFO蔡崇信、參謀長曾鳴,以及邵曉鋒、金建杭、王堅、陸兆禧;另外的「3」則是指三家淘寶公 司的總裁—天貓商城總裁張勇、一淘網總裁吳泳銘、淘寶網總裁姜鵬。


  所有涉及戰略方向、關鍵決策的重要事務,都會在總裁辦公會上進行討論。而在子公司層面,各個子公司都逐步設立了對應的董事長和董事會,子公司日常經營事務主要對自己的董事會負責。


  在整個集團層面,還專門設立了一些服務與行政團隊,包括廉政、合規以及財務。


  這樣的管理結構,用一位集團管理層人士的話形容,「有的地方很實,有的地方則很虛。」


  對於日常事務的管理,阿里巴巴更多採取了「由下至上」的管理方式,無論是在淘寶、支付寶還是聚划算,它們都反映出了「虛」的一面。


  一位接受採訪的聚划算合作夥伴說,在聚划算,即便只是統計達到參加聚划算活動要求的商家,包括商品類型、單品銷售成績、最低單價、庫存數量、物流能力,符合者數量同樣眾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否進入最終的活動名單以及參加活動的頻次,都全依賴於聚划算店小二「自己的判斷和決定」。在淘寶,類似的情況則發生在店舖賣家的好差評管理、成交量統計等方面。


  這些判斷或決定,或者出自行業經驗,或者出自其它因素。每月工資數千元的店小二,一念之間或許就可以掌握那些大賣家的「生死」。不能簡單認定這樣的 「不平衡」是導致滋生腐敗的原因,但管理層此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所掌管的是一家「大公司」,這樣的問題需要在制度上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比如更科學、合 理地分配和管理員工的權?力。


  強調「價值觀」是阿里巴巴集團多年來形成的另一種傳統。除了招聘、人事等日常工作以外,這家集團公司的HR部門還負有向員工灌輸價值觀的職責,比如 「擁抱變化」。在阿里巴巴,不僅員工崗位時有調動,工作地點也會在北京、上海或者杭州等地之間變動。大部分員工要麼接受,要麼則被認為是不認可公司的價值 觀,被HR部門反覆教育。


  阿里巴巴宣稱提倡「擁抱變化」等一些價值觀,是為了保持公司上下的創業精神。但從公司管理層到HR部門,因為過於強調價值觀而忽視科學的公司制度建設,其起到的作用可能正在與它的初衷背道而馳。


  很大程度上,正是這些日常管理方式,驅動了整個阿里巴巴集團業務的高速增長。但到今天,情況已經有所不同。在「自下而上」驅動業務增長的制度下,隱患會不時爆發,在發現嚴重問題時問責業務負責人,同時查處一批相關員工,總是帶來不可避免的人事地震。


  一個目前在阿里巴巴集團管理層內部獲得普遍認可的看法是,公司在管理能力、組織能力、文化、資源的市場化及透明程度上,都出現了問題。其中的反思還包括,「如果覺得我們員工價值觀都是最好的,那就是自我麻醉了。」


  這家公司正在作出一些改變。然而可以肯定、並且自始至終沒有發生變化的一點是:馬云正在俯視他的帝國,他的控制權更切實體現在了對高層管理人員的任命 上。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高管「閃電離職」已經多次發生,除了前B2B公司CEO衛哲、前支付寶總裁邵曉鋒以外,還包括前淘寶總裁孫彤宇等人。


  衛哲在空降至阿里巴巴之前任職於百安居中國,邵曉鋒出身警察系統。在空降兵曾密集降落在阿里巴巴的2000年,馬云曾宣佈阿里巴巴進入緊急狀 態,COO關明生舉起裁員的利劍。馬云為之痛苦不已,他在打給一個同事的電話中說:「你覺得我是個不好的人嗎?這些人願意留在公司,現在因為我的決策失 誤,這些人要離開,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馬云曾對空降經理人的做法表示了反省,他說:「2001年時,我犯了一個錯誤,我告訴18位共同創業的同仁,他 們只能做小組經理,而所有副總裁都得從外面聘請。」


  後來,阿里巴巴聘請的職業經理人大多離開。這在公司史上屬於常見問題:初創公司需要成熟的經理人來幫助它們解決公司管理問題,但這些成熟經理人往往自 己也成為了公司的問題,直到被迫離開。在中國互聯網公司歷史上,新浪和網易都曾面臨過職業經理人和創始人發生分歧乃至劇烈爭鬥的情形。另一種情形則是職業 經理人完成自己在初創公司完善管理的使命順利離開,但這家公司仍難以逃脫媒體詬病。


  在阿里巴巴集團目前「9+3」的總裁辦公會中,彭蕾、王帥、蔡崇信、曾鳴、金建杭、陸兆禧、吳泳銘、姜鵬或為創始團隊成員、或者在最早期即加入阿里巴 巴。與「重新梳理公司制度」同時存在的,是這種典型的中國民營企業家式的擔憂。他們站在公司由創始團隊管理或是交由職業經理人管理的十字路口。現在看起 來,馬云仍將繼續選擇前者。


  與這種對公司財富充滿某種不安全感相伴的,則是那場孤注一擲奪回支付寶控制權的行動,以及那些激烈的「反腐敗運動」:幾乎每一次反腐或其它類似事件,都伴隨著一次政治運動式的解除管理人員職務、開除相關員工,以及富有激情、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後演說。


  「不是說我們的孩子有多壞。」一位管理層成員承認說,「現在的情況是,有一大袋子錢放在你的面前。我們可以理解這一點,但卻不能容忍這一點。」


  3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了公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中高層人員換崗,總計有22名管理人員被調動,其中涉及淘寶開放平台、天貓商家服務部、集團 戰略投資部等多個崗位。官方聲明充滿了積極態度,宣佈這是為了「培育阿里巴巴作為生態平台公司的開放、透明和穩定性」,同時也便於集團各個業務協同、組織 打通和人才流動。


  阿里巴巴希望外界相信,這一次的崗位調動,與以往的「擁抱變化」有著根本的不同。不僅僅因為它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因為這是公司建立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的開?始。


  管理層的決定是梳理所有公司,因為「都是在同一個市場環境中,不可能你有問題它沒問題」。對於聚划算貪腐事件的處理,僅僅只是計劃的一部分。而這個計劃,自2011年的B2B公司CEO衛哲離職開始,就已經開始醞釀。


  這種馬云式的擔憂出現在中國許多正處於高速發展中的私營公司中。出於對財富的不安全感,私營業主們多少都會有意識地去保護自己的公司不被侵害,而這樣的意識需要更科學的管理手段作為輔助。


  一個樂觀一點的想法是,阿里巴巴公司開始建立一種真正的現代公司制度—至少看起來,它正在走出第一步。對於這家「私營」色彩依然濃厚、並且位列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榜單的集團公司而言,這樣的嘗試將不可避免地帶來樣本效應。


  

馬云保衛公司的手段


  設立廉政部


  阿里巴巴廉政團隊所佔員工總數的比例,幾乎是所有民營企業中最高的,其負責人為創始團隊「十八羅漢」之一蔣芳。


  高層輪崗


  就像國資委任命央企主管一樣,馬云經常隔上一個週期便將各個子公司的高管進行互換,最近的一次發生在3月,阿里巴巴集團宣佈了公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中高層人員換崗,總計有22名管理人員被調動,其中涉及淘寶開放平台、天貓商家服務部、集團戰略投資部等多個崗位。


  幹部培訓


  阿里巴巴集團正在將內部「幹部培訓」和公司組織的完善,作為2012年的重要工作。


  強調價值觀


  強調「價值觀」是阿里巴巴集團多年來形成的另一種傳統。除了招聘、人事等日常工作以外,這家集團公司的HR部門還負有向員工灌輸價值觀的職責,比如「擁抱變化」,不合標準的人則會被HR反覆「教育」。


  任命創始團隊管理


  在經歷了職業經理人之痛後,馬云更傾向於任用創始團隊的信得過的人來參與集團管理。這是種典型的中國民營企業家式的擔憂。


  改善部門細則


  以出事的聚划算為例,在半年內提出了多項內部管理細則,以提高透明度,減少尋租空間。


  處理部門負責人


  一旦一個子公司發生腐敗問題,馬云會以運動式的風格追查部門負責人的領導責任。


  開除並起訴貪污員工


  就在2012年初,一名被稱為「小闖」的聚划算員工,因為收受賣家賄賂被淘寶列入「永不錄用」的名單,還被法院判定賠償淘寶公司300萬元。


  

美國商業反腐法律


  《海外反腐敗法》


  該法於1977年制定,旨在限制美國公司賄賂國外政府公職人員的行為。該部法律一方面加強了美國公司及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的財會制度,另一方面對判定賄 賂罪成立後的公司作出了詳細的處罰規定。在這部法律中,判定是否賄賂的重要標準是「是否為了影響別人的決定或為了得到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優勢而支付費用」, 以此把賄賂與公關費—「確保貨物能夠通過海關而支付的費用」—區別開來。


  

中國商業反腐法律


  《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年獲通過,第二章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財務或者其它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 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 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


  1996年頒佈,對實際經營行為中各種具體的以收受回扣、商品購銷讓利、收取佣金以及贈送現金或禮物等形式出現的行賄、受賄進行了規定,量刑和處罰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第八條相同,同時規定商業賄賂行為由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監督檢查。


  

大公司反腐案例


  2011年
  強生全球行賄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指控文件稱,強生通過賄賂伊拉克、希臘、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國家的醫生和向有關醫療組織支付回扣的方式獲得業務合同,隨後英國欺詐 重案辦公室也對上述指控展開調查。強生CEO威廉·韋爾登後稱,「強生已經進行了非常重大的修正,努力規範我們的行為,並承諾盡一切所能保證不會再次發 生。」


  2007年
  沃爾瑪CEO被指受賄


  沃爾瑪CEO Lee Scott被一名前員工舉報違反了公司道德政策,接受了一個供應商提供的旅遊、輪船折扣和珠寶,但指控最後並未成立。沃爾瑪的道德政策非常嚴格,它禁止公 司管理人員從供應商或是那些希望和沃爾瑪做生意的公司那裡接受任何禮物和費用。為了防止個人利益損害公司利益,沃爾瑪還要求美國供應商到位於阿肯色州本頓 維爾總部全透明的談判間與採購買手見面。


  2009年
  可口可樂中國瓶裝廠受賄


  可口可樂公司亞洲最大瓶裝廠上海申美飲料食品有限公司的兩名市場部員工涉嫌受賄被警方調查,行賄方是與申美合作的廣告公司。為獲得廣告投放,廣告公司 向兩名員工行賄數十萬元。兩名員工被起訴後隨即被申美解僱,但是針對申美的管理疏漏問題,有關部門的處罰決定並未見諸報端。可口可樂則強調,此次事件是個 別員工的個人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11

淘寶反腐:四人「廉署」能否打掉內部「黑社會」?

http://www.infzm.com/content/76394
億消費者,幾百萬賣家,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淘寶曾經一度為假貨所困擾,現在,7000人的團隊內部腐敗則成了比假貨更可怕的麻煩。

過多的自由裁量權,造就了小二的尋租空間。淘寶的平台影響力原本就蘊含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不合理的機制導致眾多商家在淘寶門前排隊,並任由小二抉擇。

一個領頭的,一個前警察,一個律師,一個會計師。四個人組成了淘寶內部的「廉政公署」,而他們面對的是24000名阿里員工。

淘寶公開反腐一月後,腐敗未禁絕,行賄的成本卻提高了。

「聚划算以前1.5萬元能保證上,現在需要3萬元;天天特價和淘金幣的報價也從1000元漲到了3000元。」一位名叫曉西的淘寶賣家對南方週末記 者說,原因可能是風聲緊了,做的人少了,價格自然也就提高了。聚划算、淘金幣、天天特價,是淘寶這個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上最受賣家歡迎的三項商品促銷 活動,也是過去兩年腐敗滋生的重災區。

2012年5月4日,淘寶發了封公開信,決意反腐。同時公佈了內部專司其職的廉正部的電子郵箱,呼籲網商和公眾舉報監督。

這封意在表決心的公開信,也對近期的反腐成果作了匯報。此前的3月6日,淘寶開除了三名「小二」(淘寶員工的統稱),因其利用手中的權力,以幫助賣家上聚划算的方式牟取了上千萬元的利益。照著公開信的說法,包括他們在內的一些涉嫌腐敗的員工已經被移送公安機關。

開通已近兩年的廉正部郵箱,隨著爆發的腐敗案件涉案金額再次攀高,終於到了不得不直面公眾的時刻。過去兩年,它只是偶爾擇機出現在淘寶網論壇上的一些呼籲之中。

從2010年成立至今,廉正部只有四個人,負責人蔣芳曾在阿里B2B安全部門工作,2012年2月才調動到廉正部,除她之外,還有一個前警察、一個 律師、一個會計師,四個人組成了淘寶內部的「廉政公署」,而他們面對的是24000名阿里員工。蔣芳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他們馬上準備進第五個人。

淘寶,曾經是草根階層的創業天堂,如今,它像所有高速發展又擁有無上權力的壟斷性組織一樣,深受內部腐敗困擾。值得追問的是,淘寶內部的權力尋租為何能夠發生,監管機製為何失效,有沒有事先調整機制預防腐敗的可能?

腐敗生態鏈

幾千家代理公司大軍,在腐敗的小二和希望獲取稀缺資源的賣家之間,充當了一個中間人的角色,有些甚至是由小二直接參股。

風緊,扯呼。曉西過去合作過的兩家代理公司,隨著3月份聚划算腐敗案件的爆發,都消失了。最新的黑市價格,他是在常去的賣家QQ群裡看到的。

廉正部郵箱公佈之後,一下子進來了幾千封,郵箱差點爆掉,其中最常收到的就是這一類舉報。「賣家在QQ群裡看到,還有人在說交多少錢可以包上聚划算 和淘金幣等活動,就截了圖發過來。」廉正部負責人蔣芳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我們最歡迎直接點出人名的舉報,當然這種也一樣要順著線索查。」

在曉西的印象中,2009年時,他聽都沒聽說過還有能幫忙上活動的代理公司;2010年,經同行介紹加了QQ後,對方要半天才回一句;2011年,很多小廣告就開始在QQ群裡飛了。

作為依附於淘寶而生存的產業鏈上的一環,代理公司起初只是一種隨著淘寶商城的興盛而出現、專門為不擅長於電子商務的傳統企業提供網店代運營服務的公司。2008年就成立了的淘寶商城是在兩年後啟動獨立域名時,大批傳統商家入駐,代理公司才出現了幾何級增長。

「要想玩得轉,就得懂淘寶的規則,得能上活動,還得能解決各種損害了網店信譽的問題。所有這些,認識小二的總比不認識的有優勢。漸漸的,有人琢磨過味來了,開始專職解決難題,還有越來越多的人進來了。」一位2009年離職、如今自己創業做電子商務的小二回憶。

現如今的幾千家代理公司大軍,就這樣在腐敗的小二和希望獲取稀缺資源的賣家之間,充當了一個中間人的角色,有些甚至是由小二直接參股。3月份被查處的聚划算腐敗案中,三名小二就是參股了一家名為「愛婚婚軟件」的公司。

這些代理公司,有些可以幫忙上聚划算等活動,明碼標價;有些號稱可以刪除差評,一條200元;還有些可以協助通過進商城的審核。

曉西2010年打算進淘寶商城時,就是連續報了兩次材料都沒通過,一家代理公司主動打來電話,開價5000元,第三次申請就順利通過了。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代理公司背後都有一名「小二」。曉西意識到這一點,是去年在一家「小米營銷網」上看到一個刪差評教程,竟然依葫蘆畫瓢成功了。「他們有時也是靠運氣和經驗,反正都是事成後付費。可惜我以前被騙了不少錢。」

「一半一半吧。」前述離職小二的觀察是,最多一半的代理公司,可能是認識小二的;而參股的比例應該是少之又少,「畢竟風險巨大」。南方週末記者目前 掌握的淘寶內部最早的一單小二腐敗處理,發生在2011年1月,當時的淘寶商城化妝品類目總監「不花」和市場推廣「云娘」參股了一家第三方代理公司,並且 存在利益輸送問題,他們因此丟了工作和期權。

誰製造的尋租空間

不願意排隊、擔心買不到火車票的回鄉人,催生了黃牛黨及其背後的腐敗鐵路職工;不願意排隊、擔心上不了活動的賣家們,同樣孕育出了代理公司及其背後的腐敗小二。

為什麼商家情願行賄也要上活動?答案很簡單,行賄之後,商家依然有著巨大的利潤空間。

一位經營服裝類網店的廣東賣家劉楊給南方週末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在一個上架週期內,一款衣服平均能賣20件;如果上了「淘金幣」和「天天特 價」活動,就能賣到近1000件;要是上了「聚划算」這個團購活動,一天就能賣上好幾千件。對於價格並不透明的服裝來說,再怎麼打折,再怎麼行賄,最後算 下來都是賺的,還能一下子提升店舖流量。最關鍵的是,這些活動都是免費的。

這些對賣家來說誘惑巨大的活動,一直以來遵循的是簡單粗暴的排隊機制。所謂的一套複雜的篩選機制,曉西在參加了一次聚划算和賣家的規則溝通會之後,凝縮總結成了兩點:一是正品行貨;二是不違反淘寶基本準則和法律規定。「所有商城賣家和規範經營的集市賣家不是都能符合嘛」。

聚划算自2010年9月獨立上線後,一直在修改審核流程。從最初的只有一審,發展到三審,再到後來的篩選和審核分別交給兩個小組,但人工因素依然存在,一百多名小二中依然有人會抗拒不了幾萬家排隊商家的誘惑。

「我不願意排隊,因為我有自己的生意計劃,而且這麼多等著的,這個隊伍還不知道會排到猴年馬月。」廣東賣家劉楊2010年一開始做商城,就著手去想方設法認識小二。

不願意排隊、擔心買不到火車票的回鄉人,催生了黃牛黨及其背後的腐敗鐵路職工;不願意排隊、擔心上不了活動的賣家們,同樣孕育出了代理公司及其背後的腐敗小二。

「聚划算的基數太大,相同水平的人太多;而且跨了所有類目的產品,大家都不專業,不瞭解兩個類似商家的高下,也不太容易看出來哪個同事在其中做了手腳。」一位淘寶商城的小二坦言,是聚划算自身的產品形態和規則造就了尋租空間。

只有那些一個月就能上好幾次或者一次就能上好幾個產品的賣家,才會引人注目。廉正部郵箱公佈後,「誰家一個月上了三次聚划算,肯定有貓膩」之類內容的郵件,也佔了很大比例。

如果代入更多的變量和規則,使用機器來篩選,或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尋租的空間。遺憾的是,前述淘寶商城的小二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直到2011年12月聚划算分拆成獨立的子公司,才組建了專門的技術部門。

在他看來,淘寶需要慢下來。聚划算成立不過兩年時間,從最初的兩三人一下子擴充到了一百多人,營業額也在2011年就做到了100億元,佔據了中國團購市場的半壁江山,「還沒來得及去考慮規則和技術建設」。

一位離職淘寶小二回憶自己的淘寶生涯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兩個字——「加班」。上班有點、下班無時,整個團隊都在被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推著快步向前 跑,從管理層到員工,誰都沒有停下來,去思考過這個問題。「而且阿里巴巴本身就是一個做銷售起家的貿易公司,而不是一個做技術起家的互聯網公司」。

2012年4月,淘金幣和天天特價開始試驗機器取代人工的可能性和效果,聚划算排在下一步的日程中。

尋找治腐良方

「三五年前,我們就想到了會有這麼一天。」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邵曉峰將淘寶比成一個小社會,「社會上所有的問題,不可避免都會在淘寶上出現。」

嘗試機器篩選的同時,廉正部還在考慮,是否可以用收費和競價這些市場調節手段來減少腐敗的空間。

2012年3月6日,時任聚划算CEO閻利玟在微博上透露了聚划算將要啟動收費策略,先對每筆交易收取1%-3%的佣金,再進一步推出排隊的競價機制。戲劇性的是,當天下午,閻利玟因為「愛婚婚軟件」腐敗事件的領導責任,被迫下課。

「收費?這不就把淘寶徹底變成有錢人和大賣家的遊戲了嘛?」義烏一位賣家剛剛聽說收費時十分激動,因為在他看來,淘寶就是和他們這些中小賣家一起成長起來的,現在卻越來越將資源向大賣家傾斜,是對他們的一種拋棄。

淘寶目前其實不乏收費的增值項目,除去實打實的廣告位,還有一千多種幫助推廣的收費工具,淘寶商城的活動目前也需要繳納最多5%的佣金,早在2009年淘寶就通過這些收費項目實現了盈利。

這正是淘寶選擇收費作為規避尋租空間辦法的尷尬之處,也是他們保持謹慎態度的原因。「如果按照消費者評分來篩選,會選出很多;如果按照皇冠去選,小 賣家會覺得不公平;如果採用收費甚至競價的方式,又會有人說我們是要賺錢了。」因為這些尷尬,蔣芳他們目前還只是將此定義為一種嘗試。

2012年3月28日,聚划算的佣金收費如期實行;但也許效果更佳的競價模式仍在探討之中。淘寶現有的收費產品中其實有先例可以參照,按每次點擊進行收費的直通車活動,就沒有帶來賣家們的趨之若鶩,儘管它的價格只有正常的直通車廣告的平均三十分之一。

對於這個目前只有4個人的廉正部團隊來說,他們要處理的,遠不只是採用什麼機制來根治腐敗,根據廉正部郵箱收到的舉報線索一一排查同樣是重頭戲,所以最新加入的一位成員,就是從杭州警隊挖來的員工。此外,還包括廉正部成立初期就到位的律師和會計師。

2012年2月份接手廉正部的蔣芳,是阿里巴巴創業十八元老之一,此前一直在處理2011年年初爆發的B2B公司供應商詐騙事件。

接手三個月,蔣芳就參加了三次月度總裁會,第一次總裁會之後,淘寶全面取消了推薦單品單店;第二次,建議公司完善了一系列供應商制度。4月份的匯報,直接促成了阿里巴巴歷史上第一次管理層大輪崗,並增加了離任審計制度。

人數不夠,但蔣芳並不打算大規模招人,「我還擔心無間道呢」。上任之前,蔣芳甚至特意看了很多香港廉政公署的書籍和電影,希望能吸取一些經驗教訓。 儘管上任後發現有很多不同,比如只能查不能抓,正如名字叫做廉正部而不是廉政部,但她相信,香港70萬公務員能做到今天的腐敗控制程度,如果使命價值觀做 得好,商業模式設計得好,互聯網全數據掌控的優勢得以發揮,一樣可以衝破淘寶腐敗困局。

「三五年前,我們就想到了會有這麼一天。」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邵曉峰將淘寶比成一個小社會,「社會上所有的問題,不可避免都會在淘寶上出現。」

過去三五年間,是淘寶超速發展的幾年,從過去的鼓動別人上來做電商,到今年一萬億元的交易額,佔到整個中國國民零售總額的5%;同時也是新招聘員工擴張最快的幾年,「最多的一年進了5400人。」邵曉峰迴憶道。

如今的阿里巴巴,是一個平均年齡只有27歲、近三年內入職新員工超過半數的公司。大多數淘寶小二,都是還不夠成熟的85後,拿著3000-8000元的工資,沒有期權,沒有吸收公司沉澱下來的價值觀,被放到了一個極其誘惑力的地方,「這給我們的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2012年,阿里巴巴開始凍結招聘,全年計劃淨增員工不超過200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4

窩窩團被曝拖欠供應商貨款 欠款還是反腐?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12/232355.html

曾經頗受資本青睞的團購市場今年集體遇冷。

就在團購企業於資本寒冬中苦抓毛利的當下,窩窩團傳出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消息。近日,杭州九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汛)的業務負責人楊嘉向 《每日經濟新聞》透露,窩窩團自5月開始推遲付款,截至8月31日,窩窩團共拖欠九汛公司貨款總計93462.1元。

對此,窩窩團董事長特別助理楊國強承認,的確存在欠款問題,但拖欠貨款另有緣由,「窩窩團資金鏈沒有問題」。

欠款還是反腐?

據瞭解,今年2月份,九汛成為窩窩團的簽約供應商,按照雙方協議約定的結款方式,產品上線後,每月15日之前窩窩團會對上月銷售進行統計,上月銷售總額扣減退換貨相應費用後的實際應結算金額,確認無誤後全額結算給九汛。

楊嘉表示,合作初期的貨款結算還比較及時,但5月份之後,她的收款之路顯得相當坎坷。「7月15日應該結算6月份貨款,我多次與窩窩團採購人員王 麗、結算助理董靜等人溝通後,窩窩團終於艱難地把6月份的一小部分欠款結了。但5月份欠款依然不給結清,我方多次催討,均沒有得到肯定回覆。」

後來,楊嘉聯繫上了窩窩團商品事業部副總裁李俊翼,當時李俊翼承諾8月15日之前結算應付給九汛的4~6月份貨款,8月15日之後再結算7月份欠款。可惜,8月15日,窩窩團的結款並沒有如約到賬,李俊翼方面則表示正在休假,要等回到公司再處理。

據瞭解,從8月31日起九汛公司已經停止向窩窩團用戶供貨。

對此,楊國強承認,窩窩團與九汛公司的貨款的確存在一部分沒有結算,但對於為什麼拖欠貨款,楊國強稱另有緣由。他表示,為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和商家,窩窩團日前組建廉正部門,在團購行業打響了反腐第一槍。

「九汛的業務人員與窩窩團的個別員工合謀,以非公平手段佔據網站重要位置,並有不明資金往來,涉嫌非法侵佔公司財務,目前該案已上報公安機關,將涉案貨款暫時凍結,等待進一步處理。」楊國強這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但這樣的回答並不能讓楊嘉滿意。據九汛方面透露,8月底,該公司向窩窩團出具催款函後,窩窩團隨即提出存在私下違法交易,要求進行3~6個月的調查。

「這不能成為窩窩團不結款的藉口,我們的商品佔據網站重要位置是因為銷量好,我們要求窩窩團拿出違法的證據,但他們並沒有。」楊嘉表示。

而對於這一調查,楊國強表示,目前已經將相關證據提交給公安機關,具體細節不方便透露。

根據楊嘉方面提供的最新消息,九汛已經在9月10日收到窩窩團2萬多元的貨款,現在窩窩團還拖欠九汛公司6萬多元的貨款。

行業頻現資金斷鏈

據楊嘉介紹,窩窩團的合作企業中,被拖欠貨款的並不止九汛一家。

不過,對於這一說法,楊國強予以否認。「這次涉及九汛的欠款只是個案,而且情況特殊,並不存在其他欠款事件,窩窩團的資金鏈沒有問題。」楊國強表示。

事實上,這並不是窩窩團第一次出現欠款風波。

今年年初,在被外媒曝出即將赴美上市消息的第二天,窩窩團合作夥伴網絡營銷服務商億瑪在線的6名員工,在位於北京上地的窩窩團總部門前拉起條幅,向其索要多達200萬元的廣告費欠款,為窩窩團上市蒙上了一層陰影。

而這一次欠款事件,又讓業內把目光集中到窩窩團的資金鏈上。

艾瑞網分析師黃淵普表示,如今排名前十的團購網站裡面,會有近一半企業出現資金斷鏈。之前的24券和團寶都排在行業前十,今年年初出現資金斷鏈之後,市場急劇收縮,大規模裁員之後,負面報導不斷,現在很可能已經是20名開外了。

楊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展示了一份窩窩商城物流商品類平台合作協議。該協議是今年7月份推出的,每一個提供實物商品團購的商家都需要簽署該協議,九汛是在8月6日簽署的。

對於該協議,楊國強表示,收取保證金是為了加強監管,進一步保證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九汛與窩窩團簽訂的 《窩窩商城物流商品類平台合作協議》,除了5000元的物流押金,九汛還繳納了一季度9000元的窩窩商城專賣店代運營服務費。

根據該協議,當期銷售累計產生的平台服務費達到或超過所繳納專賣店代運營服務費,則代運營服務費全額返還乙方(窩窩團)。

「這要求3個月內我們給窩窩團帶來的利潤要達到9000元,按照雙方15%的扣點協議,一個季度的商品在窩窩團的銷售額做不到6萬元的,就會從9000元保證金裡面扣。」楊嘉表示。

對於這樣一份協議,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行業情況是網站處於弱勢,優質商家處於強勢,團購網站簽訂這樣的協議很可能是飲鴆止渴。「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目前團購網站對資金的渴求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270

普京反腐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2-28/100478010.html
俄羅斯反腐敗制度化又進一步。俄國家杜馬在2012年12月21日通過法案,禁止官員在國外擁有不動產和銀行賬戶。

  法案規定,各級公務員、軍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不得在外國境內的外國銀行擁有或開設賬戶,不得在國外擁有或購置不動產,不得購買或持有外國公司的有價證券,違者將被處以500萬至1000萬盧布(約合16萬至32萬美元)的罰款,或被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在最多3年之內不得擔任公職。

  法案要求擁有海外資產的上述人員在2013年6月1日之前註銷其海外賬戶,轉讓其不動產,在脫離公職3年之後方可在國外開設賬戶或購買不動產。不過,用於公務活動、醫療或教育的海外資金不在受禁範圍。

  此舉是2012年11月開始的俄羅斯反腐敗風潮中,多位高官落馬後出現的最強音。11月6日,國防部原部長謝爾久科夫因涉嫌腐敗被解職;10日,地區發展部原副部長、濱海邊疆區政府原主席帕諾夫因涉嫌在籌辦APEC峰會期間貪污及違法使用聯邦預算撥款等被捕;19日,俄航天署空間系統公司原總經理烏爾利奇奇因涉嫌挪用科研經費被解職;27日,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播出紀錄片,稱農業部原部長斯克倫尼克私吞聯邦預算款。

  這場風暴幕後最大的推手是總統普京。反腐之於普京,可謂一箭雙鵰:一方面可兌現競選承諾,提振個人形象,平順民意;另一方面在換屆後清洗官僚機構,完成人事變動。

  如果說以前普京提升形象相當程度上依靠赤手打虎、飛鏢捕鯨這類硬漢式的活動,隨著與國內反對派的矛盾加劇,加之其已年過60,縱觀其近期表態,不難看出,這位鐵腕總統正在以反腐敗作為重塑自身形象的利器。他公開聲稱,財產申報「要從俄高級領導人做起,例如總統、總理及其家人」;「我的兩個女兒都在莫斯科學習和工作,兩人一切都很好」;「如果一名官員在公開讚許俄羅斯偉大的同時,卻將資產轉移到海外,人們如何信任他」;反腐敗「不是在搞運動,而是一項長期政策」。

  如此重拳反腐的背景是,腐敗問題已經威脅到現政權的穩定。

  一年前,俄羅斯中產階級走上街頭,喊出了「俄羅斯不需要普京」的口號,表明人們對於普京政權的種種弊端已經敢於發聲。隨後,普京及其黨派有驚無險地贏得大選,但支持率已大不如前。自從普京再次擔任總統以來,反對派大規模抗議不斷,官員腐敗是攻擊重點。

  普京正是看到了這些,將打擊腐敗作為切入點,力圖轉危為機。民調顯示,自11月反腐風暴爆發以來,普京的支持率有一定提升。不過,「形象工程」只能救一時,反腐在俄羅斯政壇是老生常談,制度建設逐漸完善只是積極的第一步,全面落實任重道遠。

  運動式的「反腐風暴」是普京慣用的手法。12年前他第一次入主克里姆林宮後,曾掀起兩輪「風暴」,「落馬」的高官包括交通部長、總統辦公廳主任助理、國家杜馬預算委員會副主席以及包括一名上將、六名上校在內的警界高層。

  在從2004年開始第二個總統任期內,普京於2006年創下單日撤掉17名腐敗高官的紀錄;2007年推出「反腐標準計劃」,在官員有可能會見商人的場所安裝攝像頭,鼓勵群眾揭發腐敗行為。

  2008年梅德韋傑夫當選總統後,逐漸將反腐敗制度化,重頭戲就是官員財產申報。2008年出台《反腐敗法》,規定國家公務員及其配偶、子女必須向稅務機關提交收入財產信息;2009年梅普組合親自帶頭在政府網站上「曬收入」;2010年通過「國家反腐敗戰略」,處理了6000多名隱瞞真實收入的高官;2011年2000多名官員因為腐敗被免職。

  官員財產申報其實在俄羅斯早已不是新聞。1997年,時任總統葉利欽頒佈總統令,要求包括政府總理、副總理和各聯邦部長在內的高級官員每年向俄稅務機關申報個人財產。由於缺乏相應的操作規定和監管機制,不少腐敗官員將財產轉移至家人名下,賬面上看兩袖清風、家徒四壁,法令基本成了一紙空文。

  反腐制度化程度不足,而原有制度賦予官員的莫大權力成了腐敗滋生的沃土,俄羅斯過去12年反腐敗呈現出「越反越腐」之勢。從「透明國際」全球腐敗指數上看,俄羅斯2004年位居第95名,2010年跌至第154名,2012年為第133名。根據俄羅斯人權律師協會2012年8月發佈的報告,俄羅斯「腐敗經濟」規模高達6500億美元,相當於俄羅斯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一半,較4年前增長了17.6%。

  用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2010年的話來講,「沒有人對反腐工作的實際情況滿意——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政府官員,甚至連腐敗分子都不滿意!」梅德韋傑夫還曾一語中的地說,俄年輕人「都想當官」,熱衷成為工資並不高的公務員,因為這是「快速致富的手段」。

  年年反腐敗,雷聲大雨點小。究其原因,一是落實動機複雜,反腐往往成為政治鬥爭手段;二是權貴利益盤根錯節,樹大根深,政府在打擊腐敗和滿足民眾對社會公平訴求之間坐蹺蹺板,忽高忽低;三是反腐敗本身缺乏公開透明及有效監管,「風暴」終有息日,後續的制度保證及落實跟不上。

  最關鍵的是,要從根本上減少和剷除腐敗尋租的土壤。俄羅斯一直以來是強勢政府,通過賦予官員更大的權力來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提高行政效率。但是,更大的權力意味著更多尋租機會,更少監督與制衡,這樣致使腐敗反不勝反、防不勝防。反腐的根本性措施應當從「反腐」變「防腐」,限制官員權力,減少政府對社會、經濟的干預,借助財產公開、新聞監督等途徑提高透明度,推動轉型,建立現代市場法治國家。

  這一次,俄羅斯在反腐敗制度設置上邁出重要一步。普京是出於個人再造形象的工程也好,是因高層派系清洗也罷,對於民眾而言,反腐敗本身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好的影響,而最終效果,還須長期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33

以科學分權和異體監督反腐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2-28/100478014.html
2012年正逢中共十八大召開,中央紀委就前五年的工作作了報告,新任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也召開座談會就反腐問題向學者聽取意見。從年初的薄、王案,到年尾的李春城案,以及一度引發熱議的「表哥」「房叔」等網絡反腐事件,2012年反腐領域可謂看點頗多。

  如何看待目前的反腐形勢和問題,未來改革方向何在?財新記者專訪了長期研究此課題的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

2012新看點

  財新記者:如何看待過去的一年的反腐形勢?有哪些動向或趨勢值得關注?

  李永忠:這一年的形勢,我想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首先,大案不斷告破,要案動地驚天。從王立軍案,到薄熙來案,再到李春城案,不單讓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很詫異。

  第二,腐敗穩步推進,直逼要害核心。上世紀90年代,我到中央紀委研究室工作時就說過,如果不改革權力結構,腐敗將穩步地向要害部位和核心層逼近,那時絕大多數人還不認同這個觀點。現在看來,從陳希同,到陳良宇,再到薄熙來,三個政治局委員倒下了。每屆政治局委員只有20多人。這個比例遠遠超過千分之一點七的全國黨員的違紀率。

  第三,網絡反腐「給力」,「表哥」「房叔」落網。過去都是計劃模式的反腐,是權力反腐,儘管很努力,但效果很一般。網絡反腐恰恰是一種「市場反腐」——運用市場化的工具,市場化地積聚民眾力量,所以它很「給力」。那些傳統監督機關難以發現的、不屑於發現的,或者是不敢發現的「表哥」「房叔」等,都因網絡揭發而落網了。

  第四,中央高度清醒,重視超過以往。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講到,腐敗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在他任總書記的十年,這是對於腐敗形勢,說得最重的一句話,沒有迴避嚴峻形勢。前面沒有「如果」,後面也不是「將會」,而是「就會」。已經超過我們過去「三個並存,兩個依然」(成效明顯和問題突出並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敗現象易發多發並存,群眾對反腐敗期望值不斷上升和腐敗現象短期內難以根治並存,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的反腐敗形勢定調。

  而到了習近平,說得更重。他當總書記之後三天即兩談「警醒」,而且說的是「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他還提到「大量的事實證明」,可見這個判斷不是憑空的。

  前十年有兩個省部級官員因貪腐被判死刑,一個政治局委員(陳希同)「落馬」;最近這十年,有四個省部級被判死刑,兩個政治局委員(陳良宇、薄熙來)「落馬」。數量都翻番,而且觸及高層、核心層。「腐敗愈演愈烈」,此言不虛。十八大剛剛結束,中央候補委員李春城又被「雙規」,這些都讓人警醒。

網絡反腐如何看

  財新記者:2012年1月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公報首次公開表態要求重視互聯網反腐的作用。如何看待網絡反腐的作用和侷限?如何真正發揮民間力量?

  李永忠:我以為,網絡反腐的特點有六。第一,在空間上,是最廣大的平台。第二,在時間上,是最迅速的渠道。第三,在傳遞上,能讓個人充分、自由地表達。

  第四,對非常嚴格的出版檢查制度現狀,是一個矯正。互聯網技術全世界通行,在其他國家,特別是清廉指數很高的國家,都沒有像中國這樣廣泛、影響力這麼大的網絡反腐,因為他們正常的新聞輿論監督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我們國家的新聞輿論監督還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網絡這個渠道一打開,限制很難跟得上,網絡反腐就一下子出現了矯枉過正的現象。

  第五,它是對計劃反腐、權力反腐的必然補課。第六,它是對同體監督的一種自發糾偏。目前的反腐主要屬於一種同體監督,尤其是紀委監督同級黨委的模式,存在根本缺陷——效率最低,時間最緩,成本也最高。

  網絡反腐也有侷限,我總結有三。

  第一,全靠網民個人的自我約束,易不負責;第二,虛實摻雜,難辨真假;第三,傳播極快,容易無序。鼠標一點,無數信息就出去了,很快會產生令人害怕的群體性聚集效應。

  如何看待這些侷限?第一,要疏導而不阻撓,這樣民間反腐才能真正發揮力量;第二,要回應而不迴避,必須有一套及時回應網民的機制,一迴避,一失聲,假的、壞的東西也容易迅速蔓延。

  第三,要引導不要領導。對於民間網絡傳播來說,這裡沒有領導者,它不相信任何權威,誰說的真實,誰說的有理,誰就會成為意見領袖。網民有他的評判標準,只要信息發佈和討論足夠充分透明,真實的信息、有理的意見就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力。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開放程度,同它的執政能力成正比。執政能力越強、根基越穩定的地方,就越不怕開放。所以應該對網絡反腐和民間反腐給予最充分的包容、理解和支持。

同體監督之弊

  財新記者:近年來,出現了「小偷反腐」「情人反腐」等現象。目前的反腐機構眾多,但是實際發揮作用的主要是紀委系統。如何看待紀委在法外反腐的問題?香港的廉政公署制度,可以有哪些借鑑?

  李永忠:「竊反」「情變」之所以能成為反腐導火索,關鍵是有炸藥包,即官員的貪腐問題存在。就像2007年「落馬」的福建建陽原市委副書記李兵說的,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就如同給自己埋地雷,埋得多了,自己都不知道埋在哪裡,埋了多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哪一顆會被引爆,一引爆就被炸得粉身碎骨。

  目前的腐敗「地雷」很多,但反腐的探雷器不行。因為它基本上是同體監督,計劃反腐。紀委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監察部門是政府的一個部門,這種探雷器,對腐敗的地雷要麼指針失靈,要麼裝聾作啞。

  最經典的一個例子是,郭光允當年揭發時任河北省委書記程維高,也尋求過省紀委書記的支持。結果程維高直接給中央打報告,以生病為由把那個紀委書記免職了。後來提拔上來的紀委書記,就給他和李真(程維高秘書)通風報信。

  所以,現實中實名舉報的比例非常低,人們不相信同級紀委有權力、有膽量去監督同級黨政主要領導。30多年來的反腐敗,幾乎沒有一起同級黨政主要領導的腐敗案件是由同級紀委檢舉揭發的,這是不得不正視的現實。監督的「監」字,本身就是從旁去看的意思,但同體監督就像同一把刀,刀刃再鋒利也不可能砍到自己的刀把。

  按照黨章的規定,紀委是黨內專門監督機關而非辦案機關,其主要職責不應該是辦案,而是監督。但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由於及時有效的監督實現不了,各級紀委就只能通過努力辦案去履行職責,證明自身存在的價值。於是,紀委的辦案職能越來越強,監督的功能卻越來越弱。加上違紀的人和事越來越多,紀委自由裁量權越來越大,它變為一個辦案機關,又沒有其他人和組織能對它形成及時有效的監督。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從省紀委書記到市紀委書記,出現一些違紀違法甚至犯罪的。例如,湖南郴州市原紀委書記曾錦春,他涉案金額就比他的市委書記還要大得多。

  從長遠看,要解決同體監督不力和「腐敗越演越烈」的問題,根本之道,還是要靠改革黨的權力結構來解決。

  香港的廉政公署制度,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異體監督。它不屬於香港的公務員系統,直接對特首(回歸前是總督)負責,對香港政府各部門保持嚴格的獨立性。同時,還有各種制度規定保證它能依法獨立地行使職權,因此它能夠實施及時、到位、有效的監督。但它畢竟只是一個城市反腐的模式,我們不能對它的具體模式進行照搬,但異體監督的實質應當學習。

黨內分權是關鍵

  財新記者:不少觀點認為,健全民主制度、保障司法獨立、落實新聞和言論自由,是反腐的治本之策。你怎麼看?又該如何發揮人大等現行機構的作用?

  李永忠:現在中央特別是習近平同志強調底線思維,我認為公平正義就是底線。而司法不獨立,公平正義的底線就不可能有,新聞言論不自由,輿論監督就成空談。就像習總書記講的,空談久了,必然誤國。在「權力過分集中」的計劃模式下,人人都怕說錯話,於是就變成了人人、處處都只會講官話、講套話、講虛話、講空話,甚至講假話,很少有人敢講真話。現在新任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明確提出不要念稿子,就是為了要聽真話,包括罵聲都要聽。要有這樣的氣魄和膽識,老百姓才會對新一屆黨中央、中央紀委推進政改、開展反腐敗抱有信心。但是,就像鄧小平在上世紀80年代講的,「權力過分集中」是我們一切問題的「總病根」。

  我們現在的路徑是,用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用黨的權力結構改革帶動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帶動社會改革、司法改革和新聞輿論等的改革。

  而黨內權力改革的方向,必須是黨內權力的分解——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的分解。毛澤東在1956年黨的八大時,就提出要建立黨內的國會,表明黨內決策權與執行權需要分開;鄧小平在32年前就指出,對於黨內監督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鐵面無私的監督檢查」,強調監督權要獨立。只有科學分解、合理配置黨內權力,黨內民主才有存在的空間,黨內監督才有發展的時間,黨員的主體地位才有可能真正實現。

  我們現在主要採用的還是蘇聯模式,權力過分集中。舉例來說,「一把手」這個詞長期在黨內生活的稱謂中生根,就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們黨內的權力結構有嚴重問題。因為黨的領導體制本來就是委員會制,不是首長負責制,黨委書記只是會議的召集人。現在黨委書記的權力就像行政首長一樣,加上紀委也在它的領導下,就有了絕對的權力。而絕對的權力必然絕對地傾向於腐敗。

  所以我們「一把手」腐敗的比例,通常佔同級犯錯誤領導幹部的40%左右,個別地區甚至超過了50%。「一把手」的選拔程序和標準要求要高得多、嚴得多,但為什麼「一把手」違紀違法甚至腐敗犯罪的比例也高得多?只能說明「一把手」的崗位風險太大,權力結構太落後。

  改革黨的權力結構,必然會推動國家權力結構的改革,包括發揮人大制度的作用。通過這些年的慢慢運作,人大從原來的橡皮圖章,已經逐漸變硬。但它的彈劾、罷免、質詢等權力,實際上還是沒有得到切實履行,人大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

  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黨委佔用了人大相當多的權力,人大對一府兩院的監督,遠不如黨委的領導那麼具體、那麼有力。二是人大的機制和人員專職化不行,特別是人大常委會的人員構成,更多還是從安置退居二線的領導的角度考慮,從有利於人大工作開展考慮較少。要想人大能夠有效行使監督權,同樣離不開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預防腐敗要靠政改

  財新記者:中央曾經多次重申,反腐敗要將腐敗懲處與腐敗預防相結合。腐敗預防應該解決哪些問題?就國際經驗來看,官員財產公開被認為是有效的制度。你也多次主張,建立官員財產公開制度要破除阻礙,可以通過有條件赦免,以推動政改,著重將來。怎麼評估中國建立這一制度的前景?

  李永忠:看一下中央紀委的反腐敗方針就會發現,在十六屆之前只有八個字: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到十六屆,吳官正同志經過艱苦的思想工作,才統一了大家的認識,加了後八個字:懲防並舉,注重預防。

  但是,無論火災、水災、疾病,還是最難預測的地震,都強調預防為主。為什麼事關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腐敗問題,反了30多年了還只是「注重預防」,而不是「預防為主」?這就可以解釋了為什麼腐敗越演越烈了。

  就像你治病,頭疼只是現象,必須解決頭疼的原因。我們現在反腐敗也是,老吃止疼片,例如要求官員的配偶和子女協助組織管好官員的八小時外生活圈,如果分權和制衡的問題沒有解決,搞這些只會事倍功半。

  這些年搞預防腐敗,也主要是從標上預防,從本上預防很少。什麼時候能夠改成以預防為主,以治本為主,以制度建設為主,把權力過分集中和同體監督的問題解決了,腐敗的形勢才能開始好轉。

  從本上預防,需要政治體制改革來支持,要建立民主和法治。現在的國家預防腐敗局,從操作上可以搞政改特區的試驗,抓一些權力結構改革的試點。

  根據中國目前反腐敗面臨的現實情況,包括實行官員財產公示制度,需要注意解決腐敗的呆賬和存量問題。不反腐敗會亡黨亡國,腐敗如果反不好,也會亡黨亡國。

  1982年,在打擊經濟領域嚴重犯罪時鄧小平有句話,說這股風勢頭很猛,不過一兩年時間,大量的幹部被捲了進去,比三反五反時嚴重得多。現在30年過去了,搞市場經濟改革,但政治體制改革沒跟上,權力的含金量空前增高,缺乏制約,相當多的幹部早就忘乎所以,產生了多少腐敗存量,大家其實都很清楚。不少地方查出來的窩案,幾乎是一個地方、一個部門都爛了,必須考慮社會治理的穩定性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要根治腐敗必須考慮有條件赦免的問題。這個有條件,一是通過人大立法:二是保持強大壓力;三是設定一個時間點,在此之前匿名全部退贓的可以既往不咎。通過有條件赦免來解決大範圍的腐敗存量問題,然後才能真正推動政改,官員財產公開、對腐敗零容忍等這些才能建立起來。

  實際上,赦免目前也是有法律基礎的。現行《憲法》第67條17款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進行特赦。而且在實踐中,之前處理很多大案、窩案,無論是黑龍江韓桂芝案、福建遠華案,還是遼寧慕綏新馬向東案等,事實上都搞過局部地區的有條件赦免。

  1989年最高法、最高檢和監察部聯合發出《關於貪污、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須在限期內自首坦白的通告》和《關於有貪污賄賂行為的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在限期內主動交代問題的通告》之後,不到兩個半月時間,投案自首或主動交代問題的就達到5 .3萬多人,僅縣處以上幹部就有1480人,其中廳局級61人,部級1人。

  現在我們各方面條件更充分了,技術方面也可以做好配套,方便匿名退贓,效果肯定會更好。

  當然,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要想通過赦免解決存量,清白啟新,必須始終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這個壓力必須給夠。十多年前,我對群眾中「絕不赦免」的呼聲,就能充分理解。群眾既是腐敗的直接對立面,又是反腐敗的主力軍,沒有來自群眾的反腐強大壓力,就很難對腐敗分子形成持續的震懾作用。因為,腐敗分子不可能一聽赦免的號召就主動退贓。

  本刊記者秦旭東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34

反腐新動力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2-28/100478016.html
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央領導層交替之際,新舊兩任執政黨總書記均稱:腐敗問題解決不好將會「亡黨亡國」——這對當權者而言是警醒;對飽含期待的民眾而言,則為一種承諾。

  與此相應,2012年歲末,「微博反腐」「網絡反腐」,以及多位「問題官員」被查處,成為中國政壇一大景觀,激起相當廣泛的掌聲與歡呼聲。

  權力產生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產生腐敗。在2012年浮塵散盡之後,審視中國的反腐敗形勢不難發現,以備受社會關注的高官腐敗、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前腐後繼」為典型特徵,因權力過分集中而導致的形形色色的腐敗「老大難」問題仍不容樂觀。

  中共十八大在作出反腐敗鬥爭形勢依舊嚴峻的判斷的同時,強調必須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可視作為「制度反腐」奠定了基本框架;在此基礎上,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不失時機地推出部分新舉措,新任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甚至推介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期望從歷史和域外吸取教訓。

  些許清新之風給焦灼的民間更多期待。但多年來,經改和政改不平衡導致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積重難返。改革和反腐的誓言若不切實踐行,將無以挽回日漸流失的信任。知行合一,必須起步。

  ——編者

聚焦高官腐敗

細心觀察可知,目前的高官貪腐案發,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職位越高,被查處的可能性越小

  涉及高級官員的大案要案查處,歷來是觀察中國反腐敗的主要風向標之一。

  2012年初舉行的中央紀委十七屆六次全會重申,將「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力度,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中貪污賄賂、失職瀆職案件」。這一表態,最終得到了實踐的部分確認。

  據財新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本刊發稿時,省部級高官,2012年有薄熙來、王立軍、李春城、周鎮宏等四人被查處。這一數字與2010年、2011年持平,低於2008年的7人和2009年的9人。

  其中,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查處,成為自中共十四大以來第三位被查處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也是近六年來「落馬」官員中最高級別者。

  2006年9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查處,後因受賄罪、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1995年4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被查處,後因貪污罪、玩忽職守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

  據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並通過的中央紀委《關於薄熙來嚴重違紀案的審查報告》披露,「薄熙來在擔任大連市、遼寧省、商務部領導職務和中央政治局委員兼重慶市委書記期間,嚴重違反黨的紀律」。其履歷顯示,1988年起薄熙來即擔任大連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從而成為大連市委領導;1992年至1993年間任大連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從而成為大連市政府「一把手」。如此算來,至少在20年前,薄熙來即存在「嚴重違紀」行為。

  中央紀委《關於薄熙來嚴重違紀案的審查報告》還披露,薄熙來涉嫌嚴重違紀的內容之一,就是「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利,直接和通過家人收受他人巨額賄賂」。

  目前,薄熙來已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並終止全國人大代表資格;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犯罪問題線索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目前尚無刑事追訴相關進展的公開信息披露。

  在2012年查處的其他高官中,重慶市原副市長兼公安局長王立軍,在9月24日一審被認定犯有徇私枉法、濫用職權、叛逃、受賄305萬元等四項罪名,並判處有期徒刑15年。至此,王立軍成為2012年惟一被當年查處並當年判決的副省級高官。

  需要指出的是,薄熙來和王立軍案具有極其複雜的社會和政治背景,涉及層面既廣又深,包括令人觸目驚心的權爭、濫權、貪腐和徇私枉法,乃至於高官家屬的尋租和謀殺,為30多年來高官惡劣案例之集大成者。

  2012年「落馬」的副省級以上官員中,還有廣東省委原常委、統戰部長周鎮宏,他曾任茂名市委書記。當年1月16日被證實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從而成為2012年首位「落馬」的副省級官員。

  到了年尾,當選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僅22天之後,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即因「涉嫌嚴重違紀」而「接受組織調查」,7天之後被確定免職。他成為至少10年來當選後最快被調查的中央候補委員。

  此外,2012年還有兩名往年查處的副省部級官員接受一審宣判。他們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原副主席劉卓志因受賄817萬餘元被判處無期徒刑;江西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宋晨光因受賄1263萬餘元被判處死緩。此外,國家藥監局原副局長張敬禮因受賄117萬餘元、非法經營、誣告陷害等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7年。

  2011年被查處的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吉林省原副省長、吉林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田學仁,山東省原副省長黃勝等三人,均在2012年被開除黨籍並移送司法。目前有關這三人的涉案詳情尚無官方公開說法。

  而在2012年年末,網絡舉報反腐興起高潮。據財新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共十八大之後,已有包括重慶市北碚區原區委書記雷政富、山西省公安廳原副廳長兼太原市公安局局長李亞力、山東省農業廳原副廳長單增德等三名廳官因網絡舉報「落馬」。其中,雷政富涉及貪腐和作風問題,李亞力涉及徇私枉法和濫用職權問題,單增德涉及作風問題。此前,因網絡舉報而「落馬」的廳官還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質監局原巡視員段一中、陝西省安監局原局長楊達才等。

  前車之覆,後車可鑑。中共十八大報告重申要「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查處大案要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不管涉及什麼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再次表明了中共查處高級官員腐敗的決心。

  然而,細心觀察可知,目前的高官貪腐案發,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職位越高,被查處的可能性越小,這也意味著,不解決權力過於集中的根子,反腐敗依舊非常困難。

  而微博舉報在一個熱潮之後也漸趨平淡。民間已有共識,網絡反腐只可能是制度反腐的補充,如果不能推動官員財產公開,公眾信任危機會擴大;如果沒有制度反腐,網絡反腐的成效也將大打折扣。

解剖「前腐後繼」

腐敗大要案頻發的地帶,往往是權力大、資源多的關鍵領域和關鍵崗位,包括位高權重的「一把手」崗位

  近年來反腐敗出現的一個趨勢是,以國土規劃、公路交通、鐵路系統等為典型,一些重要領域、關鍵崗位和一些地區出現「前腐後繼」和窩案現象。這一勢頭在2012年仍有明顯體現。

  12月25日,上海市二中院一審認定,擁有博士學位的學者型「土地爺」、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原副局長胡俊受賄504萬餘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並處沒收財產200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

  46歲的胡俊是南京人,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攻城市與區域規劃,曾是中國第一批城市規劃專業博士後,是專業能力出眾的學者型官員,最終未能在腐敗高發的國土和規劃領域倖免。

  據媒體披露,胡俊受賄經歷貫穿在靜安區、崇明縣以及市規土局任職的時期。他先後利用負責上海市靜安區規劃局全面工作,分管崇明縣規劃、房地管理工作以及分管上海市規土局總體規劃編制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等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

  據財新記者統計,胡俊是近五年來上海第三名「落馬」的「土地爺」。

  2008年8月,上海市房地局原副局長、上海市土地學會原會長殷國元因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濫用職權及私藏彈藥被上海一中院判處死緩。2011年6月,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原副局長陶校興因受賄1045萬餘元被判無期徒刑。

  在今年「落馬」或者被判刑的國土系統廳官名單中,還有廣東省國土廳原副廳長呂英明(接受組織調查)、山西省國土廳原副巡視員王有明(被移送司法)、甘肅省國土廳原副廳長張國華(一審被認定受賄428萬餘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973萬餘元,判處無期徒刑,目前處於上訴階段)等。

  與國土規劃系統相比,交通系統的「前腐後繼」在2012年同樣毫不遜色。

  8月30日,湖南省紀委發佈消息,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李曉希涉嫌嚴重違紀,被立案調查;11月9日,湖南省政府發佈了李曉希被免職的消息。

  李曉希自擔任副廳長到免職期間不足一年,在任期間分管運輸、農村公路、招商引資工作。他這是近年來湖南省交通廳第四位「落馬」的廳級官員。自2011年8月以來,該廳先後有黨組成員馮偉林、黨組書記兼副廳長陳明憲、副廳長鄒和平等三位廳官被立案調查。目前尚無上述四人進入司法程序的公開消息。

  再往前追溯,2002年6月和2005年12月,湖南省交通廳原副廳長、長永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原副經理馬其偉,湖南省交通廳原黨組成員、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局長楊志達,分別因受賄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與湖南省交通系統類似的還有河南。2012年11月29日,河南省許昌中院對該省交通運輸廳原廳長董永安受賄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董永安受賄2583萬餘元人民幣、4萬歐元、10萬元港幣、1萬美元,判處無期徒刑。董永安因此成為1997年以來該省5任交通廳長中的第四個「落馬」者。此前,曾錦城、張昆桐、石發亮連續三任交通廳長「落馬」。

  同一崗位接連四位廳級官員「落馬」,令人深思。交通廳手中握著大量建設項目,投入資金少則數以億計,而缺乏監督的決策權又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一把手」前腐後繼也就不難理解。

  鐵路系統也是腐敗高發區。12月24日,原中鐵集裝箱運輸集團董事長羅金寶涉嫌受賄案在齊齊哈爾市中院開審。此前,2010年4月,大同市原公安局長申公元因一起瞞報五年的礦難被「雙規」,爆出與羅金寶涉嫌私下交易貨運車皮計劃,被捲入其中的還有北京博宥集團董事長丁書苗。隨後,羅金寶被查出涉嫌在高鐵工程中違規插手項目招投標,幫助丁書苗非法獲利。由此又牽出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案。

  在劉志軍「落馬」前後,鐵路系統被查的官員還有鐵道部運輸局原局長張曙光、運輸局原副局長蘇順虎、南昌鐵路局原局長邵力平、哈大客專公司原董事長杜厚智、昆明鐵路局原局長聞清良、呼和浩特鐵路局原常務副局長劉彪等人,以及呼和浩特鐵路局原局長林奮強、原副局長馬俊飛等。

  據新華社披露,公訴機關指控稱,羅金寶收賄賂款物折合人民幣4700餘萬元。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12年前作為國家領導人的成克傑受賄案4109萬元。

  高官貪腐涉案金額越來越大,值得關注。據財新記者統計,2008年以來被審判的17名副省部級以上高官均構成受賄罪,其中被司法認定貪腐數額過千萬的有五人,涉案金額最多的是深圳市原市長許宗衡的3318萬元,其次是廣東省政協原主席陳紹基2959萬元,其他過千萬的還包括江西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委統戰部原部長宋晨光1263萬元,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王益的1196萬元,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宋勇1022萬元。在其他12名「落馬」高官中,涉案金額最少的是最高法院原副院長黃松有受賄390餘萬元和貪污120萬元。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足壇掃黑。6月13日,中國足協原副主席南勇、謝亞龍等人因犯受賄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這標誌著歷時三年之久的足壇腐敗案暫時告一段落。

  在「窩案」方面,2012年查處的廣東茂名市的系列腐敗案最為典型。今年4月13日,廣東省紀委通報了近兩年查處的一批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其中茂名市市委原書記羅蔭國系列腐敗案中,整個茂名官場幾乎整體「淪陷」,全案共涉及省管幹部24人、縣處級幹部218人(其中立案查處61人)。

  其中,羅蔭國從1998年至2011年在擔任茂名市委秘書長、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在幹部提拔、工程建設、資金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巨額賄賂,違反規定收受禮金。此外,茂名市市委原常委、原常務副市長楊光亮,市委原常委、市政法委原書記、公安局原局長倪俊雄,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朱育英,原副市長陳亞春,電白縣原縣委書記李日添等均涉嫌巨額受賄。

  十八大之後,廣東興起的新一波反腐風潮也引起輿論關注。據財新記者統計,十八大後廣東已查處了包括深圳市原副市長梁道行,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原副廳長呂英明,英德市政府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鄭北泉,揭陽市委原書記、廣東省人大農村農業委員會原主任委員陳弘平,深圳市委衛生工作委員會原書記、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原書記、原主任江捍平在內的多位官員。

  中國社科院最新出版的《反腐倡廉藍皮書》披露,2011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345814件,立案137859件,結案136679件,處分142893人,其中縣處級以上幹部4843人,移送司法機關的縣處級以上幹部777人。

  從中共十七大到2012年底,中央和31省份紀委案件監督管理部門共辦理督辦案件(含清理超期案件)8210件,辦結7598件。2007年至2012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通過勸返、遣返等方式抓獲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76人,在國內每年的追逃專項鬥爭中年均抓獲犯罪嫌疑人1300名左右。

  新任中央紀委委員、中央紀委駐國家廣電總局紀檢組組長、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理事長李秋芳曾指出,腐敗大要案頻發的地帶,往往是權力大、資源多的關鍵領域和關鍵崗位,包括位高權重的「一把手」崗位。

  李秋芳認為,正是腐敗易發地帶的體制機制不健全和制度落實不到位,導致了對權力的監督失效,使權力制約成為虛置和空談,腐敗行為才有了機會和空間。

  因此她主張,必須加快推進關鍵領域體制機制制度的深度改革,始終把對公共權力的準確認知、科學配置和有效監管作為反腐倡廉建設的核心問題,尤其實現對關鍵崗位權力的有效制約。

  中國紀檢檢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也認為,制度反腐的關鍵在於科學分權,以及建立異體監督體制。

反腐新期待

最近,新華社播發了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的特稿,其中首次披露了領導人的部分家庭成員信息。人們紛紛猜測這是不是推動官員財產公開和政治透明度的前兆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日前出版的《反腐倡廉藍皮書》中,有學者指出,縱觀世界反腐敗歷史,處於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轉型期的國家,腐敗也往往易發多發,而走出腐敗高發期均非一日之功,中國的反腐敗鬥爭正在經歷「在坡路上艱難行進」的階段。

  面對這一現實,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公開場合並不諱言腐敗問題,並強調要從制度上防止、治理腐敗。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記者見面會上,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直面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嚴峻挑戰時稱,「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這是十多年來首次由中共中央總書記在政治局常委見面會上談及此內容。

  新一屆中央紀委領導班子由王岐山任書記,副書記和常委雖然保持與上屆相同的規模,但人員結構發生重要調整,或可為未來中國的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奠定基礎。

  王岐山此前在防範化解廣東金融風險、抗擊北京「非典」、籌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籌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時刻,往往扮演著「挽狂瀾於既倒」的角色。

  接替何勇的新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趙洪祝,曾在中央紀委任職數年,1997年當選十五屆中央紀委委員、常委,1998年成為時任監察部部長何勇的副手,此後還有在組織部門任職、沿海省份主政的經歷。

  長期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黃樹賢、李玉賦、吳玉良三位中央紀委副書記,此次得以連任;總政治部副主任杜金才、監察部原副部長王偉則新當選為中央紀委副書記。

  此外,法學科班出身、長期從事司法、紀檢工作的最高法院原副院長張軍和福建省委原副書記陳文清,在十七屆中央紀委八次全會上被增選為中央紀委副書記;此後二人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一次全會上得以連任。這一人事佈局,契合了民間希望推進紀檢監察工作法治化的期待。

  2012年11月30日,王岐山首次以中央紀委書記身份,主持召開由多位政治學者和法學者參加的座談會,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問計時的發言,初步透露出他對反腐敗工作的新觀點。

  王岐山說,「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反腐敗鬥爭要讓人民群眾感到越來越有力度,越來越實在,要『潤物細無聲』,不搞『三把火』」;「要有深邃的思考和植根於我們土地的調查研究,研究並實施制度創新」。

  在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自身隊伍建設的問題上,王岐山稱,「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絕不能『透支』黨的信任和信用」,要「用鐵的紀律打造一支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紀檢監察幹部隊伍」。

  轉型社會中的人與制度之間,往往呈現互動關係。最近,新華社播發了有關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的特稿,其中首次披露了領導人的經歷和部分家庭成員信息。這一舉動引起海內外輿論和社會公眾高度關注。

  在十八大報告重申「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並強調「嚴格執行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的背景下,人們紛紛猜測這是不是推動官員財產公開和提高政治透明度的前兆。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在做客人民網時分析說,公開中央主要領導人的家庭信息,是官員家庭財產公示最基本的步驟,以後應當逐步涉及官員家庭財產狀況,官員的孩子、愛人的工作、收入狀況等。

  竹立家認為,這一舉措應形成「上行下效」趨勢,其他主要領導層,以及地方各級主要領導都應該向中央領導學習,公開相關信息,這既有助於根治「裸官」現象,又能表明高管們願意接受老百姓監督的態度,以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實際上,在中國推動建立反腐利器的官員財產公示制度,近年來已經形成持續不斷的民間運動,但官方的回應尚遠不能滿足社會期待。至今,中國已經實施多年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還沒有實現從內部申報向對外公示的進步,相關立法也一直只是處於動議之中。

  而在地方,近些年已有至少20多個地方有「試水」舉措。但這些地方試點的效果並不令人樂觀,包括最早的吃螃蟹者新疆阿勒泰地區在內,試點都無疾而終。學界的共識是,需要「頂層設計、中央決斷」。

  而就在十八大召開期間,包括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內的高層官員,都對官員財產公開問題鮮明表態支持。俞正聲之後當選政治局常委,汪洋連任政治局委員。

  而有意思的是,在新一波網絡反腐推動下,「表哥」「房叔」以及雷政富等人的「落馬」,已經形成一定的連鎖效應。據媒體報導,11月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江蘇等地的二手房成交量明顯增長,其中包括擁有多套房產的部分官員急於脫手名下房產。對此,有分析認為,這或許與上下互動的反腐壓力有關。

  種種跡象表明,新人帶來新氣象,但這些新氣象能否轉向實質進步,目前尚待觀察。只有真正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才可能推動制度反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35

汽車業反腐戰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409'

無論是阿里巴巴、華為,還是一汽-大眾、東風雪鐵龍等汽車公司,都面臨一個同樣的難題——內部反腐敗。輪崗換人是常用手段,長城汽車更是建立內部秘密組織來反腐,但要真正杜絕腐敗,仍難上加難。

一汽-大眾中高層大換崗

蛇年春節過後,一汽-大眾宣佈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中高層人事調整,四個銷售大區調整為六個大區,在原有銷售總監、市場總監的基礎上,新增服務總監一職,幾乎所有大區總監重新進行平級調動。

儘管一汽-大眾強調,此舉是為2015年180萬輛的銷售目標加速排兵佈陣,但這一調整還是被媒體解讀為與「靜國松貪腐案」有關。2012年6月,時任一汽-大眾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的靜國松,分管銷售計劃,因涉嫌貪腐問題受吉林省紀委調查,至今未有進一步消息披露。

「為什麼大家一定要往這方面解讀呢?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一汽-大眾公關部部長拱興波一再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這只是企業人員的正常調整,因為新增管理崗位,所以涉及調整人數多。

一汽-大眾近年來曾發生過三次大的區域人事變動。2006年初,大眾中國副總裁蘇偉銘就任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同年3月,一汽-大眾汽車銷售公司將全國9個大區整合為「5+1」SBU(戰略業務單元),設一個副總經理。

2007年3月,「5+1」SBU(戰略業務單元)整合為北、中、西、南4個區域銷售事業部,區域銷售事業部總監均提升至副總經理級,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由此前的4人增加至9人,縮短市場決策週期和流程。

2008年6月,胡詠接替蘇偉銘擔任一汽-大眾銷售總經理後,僅保留兩位副總,將七位副總經理級的事業部負責人和部門部長的職位全部空出,在全公司範圍內重新競聘上崗。

但前三次人事變動都不及這次調整的規模大、範圍廣。此次調整還涉及銷售公司總部的變動,總部的中高層也進行了大換崗。

一位接近一汽-大眾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這一方面是市場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上級紀委對一汽-大眾核心崗位輪崗、預防腐敗的要求。

一汽-大眾至今都沒有公開「靜國松案」情況,此次人事調整也極力撇清與此案的關聯。

但「靜國松案」爆發前,國家審計署的一則公告首先披露了一汽-大眾的問題。2012年6月1日,國家審計署「2012年第14號公告」公開對一汽集團的2010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其中涉及一汽-大眾的有4項,包括非商品車輛賬實不符、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職責不到位、多支付廣告費、代理費和工程款以及財務系統數據準確性問題等。

此後媒體報導指出,靜國松涉及的貪腐主要為:前述審計結果中提到的非商品車處理,手握向經銷商分配車型資源的權力,在產能不足、經銷商加價售車過程中利益尋租,內部處理買斷車資源等。

這裡爆出的一個潛規則是,消費者加價購車款中,不開發票的加價部分,並非經銷商獨佔,其中有些用來「進貢」廠家管理層,以便盡快提到車。

「靜國松案」之後,一汽-大眾的第一個公開舉措是,改變默許態度,強令禁止加價售車,通知經銷商自2012年6月22日起,在銷售大眾品牌全系列產品時價格不得高於市場指導價。對於仍加價的行為,一經查實,經銷商必須在3個工作日內返還用戶雙倍加價金額,如拒不返還,取消當季全部考核佣金。

汽車業反腐

一汽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其實一汽集團及下轄公司的反腐工作做得算是不錯了,除了日常管理機制,各公司紀委的日常監督,落實、傳達中紀委、國資委精神的反腐會議,還有細緻到譬如節假日發送到各個管理層手機上的廉潔注意短信、印著古今中外小故事、案例的廉政工作日記本等等。

確實,相比石油、電信、電力等壟斷性行業的國企,汽車業市場化程度高很多。每個車企都有各自的監管制度,但具體執行還在於人。除非外部舉報或者廠家內部反腐,貪腐就會長期以「潛規則」潛伏,哪怕管理層簽再多的廉政建設責任書也沒用。

腐敗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很少有廠家願意拿到檯面上來說。迄今為止,汽車企業公開的腐敗案例並不多見。上一次發生在2011年,標緻雪鐵龍中國原大眾媒體交流負責人金紅,被指多次利用職務便利,簽訂陰陽合同,找中間人「洗錢」,侵佔公司120萬餘元,標緻雪鐵龍公司進行內部財務審計時發現並報案。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本土汽車廠商長城汽車。長城汽車辦公樓樓下,豎著兩塊大石頭,一塊白色石頭上刻著長城汽車研發失敗案例,另一塊黑色的大石頭,刻著因貪腐判刑的人員名單。一樓接待室一直播放著本公司受賄者判刑案例,桌上放著廉潔警示牌,牆上貼著腐敗黑名單,分列「禁止合作」、「重點監督」的供應商名單。在這裡,辦事靠的是真材實料,而不是回扣或者關係。

每一個長城汽車的合作方,在簽署合同的同時,還附有一份陽光協議,只有簽字之後長城財務部才會出款。外地廠商前來談判需提前一天告知,吃喝由長城汽車安排;長城員工絕對不接受賄賂或招待,如有發現一律公告開除。長城汽車內部有一個秘密組織,監督貪腐情況。有合作方感嘆,「這裡的人連你一根煙也不敢收」。

在招標、採購制度之外,即使加上如此嚴苛的監管,長城汽車公關部部長商玉貴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完全避免貪腐是不可能的,肯定有漏網之魚。每週,在長城汽車向公司內部及合作方做的廉潔通報上,隔三差五還是有人犯規。可見,其中誘惑之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24

廉政公署何以反腐

2013-03-11  NCW
 
 

 

香港從貪腐嚴重到廉潔全球知名,獨立于公務員系統的廉政公署功不可沒,

可為內地鏡鑒

◎ 本刊特派香港記者 王端 戴甜 文wangduan.blog.caixin.com|daitian.blog.caixin.com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的反腐新氣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亦公開表露反腐決心,稱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蒼蠅” “老虎”一起打,要把權力關進 制度的籠子里。

與內地經濟緊密關聯並曾經經歷嚴 重貪腐階段的香港,對內地的反腐進展極為關注 。 “貪腐的問題得不到解決,社會不公會越來越明顯,一個不公的社會就不會有穩定。 ”香港廉政公署貪汙問題咨詢委員會前主席史美倫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說, “這些都需要當局者警惕以及試圖解決。 ”而香港經驗正是近在咫尺的擧示錄。

香港在上個世紀70年代曾一度貪腐嚴重,而今則變成全球知名的廉潔城市。據非政府組織 “透明國際”最新發佈的2012年 《全球清廉指數》 ,香港在176個國家和地區中列第14位,排名靠前。中國內地同期的排名為第80位。

香港的反貪腐體系已成為香港人引以為傲的核心競爭力。香港人士對內 地反腐的建言中,均提及香港廉政公署功不可沒。這個獨立于公務員系統的機構,一直採取執法、預防、教育“三管齊下”的方式,遵循重執法的思路。這些,內地皆可為鑒。

不過,反貪腐非一日之功,反貪文化更需要經年的積累,內地與香港社會發展程度、體制不盡相同,對於城市反腐典範的香港模式,可改良吸收。

重拳開局

“香港曾經經歷過很嚴重的貪汙和腐敗。 ”史美倫回憶起年少時,如果有居民家里發生火災,救火隊員到現場,是不會先打開水龍頭救火的,除非肯給“勞務費” 。 “在廣東的俗語中, ‘水’即錢的意思,所以 ‘水’不到就不開水。 ”香港廉政公署前副專員郭文緯對香港的腐敗也曾有過切膚之痛。

小時候,郭文緯家里申請安裝電話,等了幾個月,安裝完的電話卻不能使用,電話部門告訴他, “叫你父親來 一趟” 。父親後來將真相告訴兒子: “他們這是在要茶錢。 ”這正是上世紀70年代以前香港社會的一個側面,各種 “打賞” ,如 “茶錢” “黑錢”等名目繁多,大到偷渡來港者定居、街頭小販營生,小到公立醫院里要護工幫忙,無奈之下的賄賂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貪汙之風在警隊中尤為嚴重,這令香港市民苦不堪言。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社會上匯聚了一股強大的輿論壓力,公泷人士不斷向香港政府施壓,要求採取果斷行動打擊貪汙。最終的導火線來自一名英籍總警司的貪汙案,令民怨達到沸點。

1973年,時任香港總警司的葛柏被發現擁有超過430萬港元財產而無法解釋合法來源,被懷疑是貪汙所得,但他竟輕易逃回英國。此事使積聚已久的民怨立即爆發,學生們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集會、抗議,批評政府未能恰當處理貪汙問題。

香港政府不得不出手採取行動。時任港督的麥理浩在立法局會議上,宣佈成立一個脫離于警方的獨立的反貪汙組織。 “我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嶄新的機構,由德高望重的人員領導,以全力打擊貪汙,並且挽回公泷信心。 ”頗受港人愛戴的麥理浩當時說道。

1974年2月,香港廉政公署成立。

葛柏案也于廉署成立翌年順利告結,葛柏被引渡回港受審,被控串謀貪汙及受賄,被判處入獄四年。

“內地政府要打擊貪腐,首先也要打幾只 ‘大老虎’ ,以此樹立政府威信和挽回民泷信心。 ”史美倫說,各地方政府的反貪風暴非常重要。

香港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曾擔任智囊機構智經研究中心研究總監的李彭廣也強調“打大老虎”策略的重要性,這樣才可以展示政府的反腐決心。

李彭廣回憶說,當時香港反貪腐的條件比較成熟。一方面是因為社會要求改革的呼聲非常強烈,促使當局認識到改革的緊迫性;另一方面,由於香港的特殊性,港英政府當時空降一些反貪人才,隔斷了與本地人脈的關係,更加有利於反貪的執行。

特赦是非

在抓大案的同時,系統性的反貪腐如何切入?其中一個答案,是備受爭議的特赦。獨立于公務員體系以外的廉署成立之初,也遇到不少阻力, “之後的特赦變成一個權宜之計。 ”李彭廣說。

這指的是1977年的特赦。當時警隊貪腐嚴重,時年10月,廉署在反貪汙行動中抓捕了260名警務人員,引起警隊上下及其家屬的強烈不滿,數千名警務人員遊行抗議,其中一些較激進的人襲擊了廉署總部。

據約翰? 卡羅爾(John Carroll)所著的 《香港簡史 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一書記載,由於擔心警隊罷工使香港陷入無政府狀態,港督麥理浩頒佈“部分特赦令” ,要求廉署對1977年1月1日以前除極重大案件外的貪腐行為停止追究。

李彭廣回憶說,當時事情很緊迫,總督只有幾個小時來決定特赦具體內容,因為整個紀律部門已經作亂了。後來英國的解密檔案顯示,香港當局當時 用了“兵變”來形容事態。麥理浩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乃至他特赦的決定還沒 來得及通報英國。

郭文緯說,在宣佈特赦之初,廉政公署的骨幹很氣餒,擔心港英政府收回反腐的決心。

不過李彭廣指出,特赦只是作為平衡以及能夠往前繼續推進改革的一個考慮,特赦不是原則的問題,而是策略的問題。

如今,內地是否可以考慮特赦,以平衡反貪腐的各方利益,要做決定並不容易。香港有政治觀察家指出,進行特赦不能事先張揚,因為一旦令外界有了特赦預期,就會使不少人加快貪腐。

具體而言,李彭廣指出,特赦並非指對所有貪腐行為赦免,而是針對過往已有一定年限的某一些程度的貪腐行為作出特殊的赦免。特赦需要有條件以及規定特別範圍,可以用貪腐金錢數目或是財產數額為限。

盡管在一些人看來,特赦可能不公平,但這也是反貪腐過程中不可迴避的代價。李彭廣認為,由貪腐到沒貪腐有個轉軌過渡,不能一刀切,要留出退場的安排。這是為了保持改革往前走的動力,可以說要付一點代價,但這是為了走得更遠。

郭文緯則另有看法,他認為在當下時刻,中央政府不應談特赦問題,否則可能給外界一種剛開始打擊貪腐就出現妥協的印象。相反,目前應該大力打擊,多抓一些大案,讓外界相信中央的決心和能力,然後才可以談有條件的特赦。郭文緯認為,特赦主要是針對中下層的貪汙分子,對高層則不應納入;而且特赦應該附加諸如坦白承認、收益交還政府等條件,才能不再調查追究。

重在執法

內地最近興起的網絡反腐,聲勢浩大。

然而在史美倫看來,反腐應主要依賴于政府的決心,反腐風暴應以政府主導,不應過於依賴民間,因為後者缺乏力度,反貪腐從立法到執法,都是政府的責任和手段。

目前,香港和內地都採用“三管齊下”的方式打擊貪腐——香港是執法、預防和教育;內地則是預防、教育和懲治。在郭文緯看來,雖然都是“三管齊下” ,但區別明顯。

香港的重點放在執法,內地看起來似乎重點放在預防。他舉例指出,內地甚至專門成立了國家預防腐敗局這樣的機構。香港反貪腐執法倚重的是廉政公署。外界對廉政公署存在神秘感,但在史美倫看來,那只是因為廉署 “執法神秘” ,實際上其工作程序非常清晰,且效率頗高。

依照執法、預防及教育的工作內容,廉署在行政總部下分為三大部門,包括執行處、防止貪汙處以及社區關係處。

其中,執行處負責接受市民舉報並展開調查;防止貪汙處審視各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的工作常規及程序,以減少可能出現貪汙的情況,也應私營機構要求提供反貪顧問服務;社區關係處負責宣傳倡廉教育,爭取市民對反貪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上述三大塊工作,最重要的無疑是執法。相應的,在三大部門中,執行處的人力資源亦是最多的。

郭文緯指出,在編制方面,內地的紀檢監察機構人數雖然也不在少數,但絕大部分都不從事執法工作。而根據廉政公署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底,廉署在職人數為1298人,在執行處工作的有947人,占比高達73%。

對執法的人力配備,也影響到貪腐成本。郭文緯說,在內地,因貪腐被檢控的概率很小。根據中央紀委向十八大作的工作報告,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國紀檢機關總共向司法機關移送處理24584人,相當于每年因貪腐被檢控4900多人。這在內地龐大的公職人員隊伍中占比甚小,因此貪腐在國內不算是一個高風險的罪行。

而廉署公開資料顯示,香港,這個有著700多萬人口的城市,近5年 (2008- 2012年)平均每年即有309人因貪腐問題被檢控。

此外,郭文緯提出,地方勢力也會影響反腐效果,如包庇地方官員。

因此,郭文緯建議將地方負責反貪的人員大部分調派至中央反腐機構,以此加強執法能力。同時地方紀委應該直接向中央紀委負責,國家反貪局改為國家調查局,擴大其編制。它可以跨行政區劃限制分區設立,獨立運作,與省政府無關聯,每個分區可以有自己的報案中心,獨立做調查。

功在長期

廉政公署對於內地的借鑒意義,在某種程度上來自于它的異體監督模式。在架構上,廉政公署直接向香港行政長官負責,受立法會監督,立法會有權要求廉政專員出席立法會會議,解答廉署政策及經費問題。調查後,檢控與否由律政司決定,調查與檢控權分立。

與郭文緯的意見類似,史美倫也建議,內地反貪團隊應該獨立于現有的公務員系統。

在香港,廉政公署向行政長官負責,行政長官雖有權力中止某些案件的查處。但史美倫說,由於香港反貪文化的形成,加之有完善的制度支持和媒體環境,如果有人干預案件,廉署會知會媒體,通過外部輿論限制行政長官干預廉署的調查。另一方面,能夠向行政長官匯報的大案,則大多已經有很充足的證據了。

香港廉署的得力運作,正是依賴于內部與外部監督機制的結合。而外部監督,則與形成堅實的反腐文化有關。

短期而言,反貪可以通過加強執法,打幾只 “大老虎”形成氣勢,但中長期而言,則需要著眼社會反貪文化建設。李彭廣指出,貪腐存在如此之久,已經成為文化一部分,因此反貪應從新生代教育開始, “沒有教育,貪腐的概念就會永續下去” 。

史美倫說,反貪文化需要經年的積累,內地可以從小學生開始教育,要讓民泷認為貪腐難以接受。

同時,執法機構也應大小案件一手抓,譬如廉政公署的案子,每年都還會有幾十宗是關於小販的,有的案件很小。這就說明反貪很成功了,這麼小的案子香港民泷都不能忍受,說明對貪腐零容忍。

李彭廣也認為,在辦大案同時,要讓民泷在具體的生活經驗中,切實感受到貪腐問題有所轉變。

他回憶說, 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後,到上世紀70年代末,已經看到成效了,反貪的信心慢慢建立起來了。 “當時在你周圍,你會聽到一些小販跟你說,日子好過了,不用再交茶錢了,從你身邊你可以感受到貪汙在減少” 。

郭文緯介紹說,隨著反腐執法的加強,香港從貪腐公開化轉變到秘密化,經過了大約三至五年的時間;而從貪腐較多轉變到貪腐很少,在香港大概經過了八至十年。

史美倫還建議內地效仿香港的高薪養廉制度,改變現在內地公務員顯性的薪水過低而隱形的福利過高的現狀。她認為,將高福利貨幣化,可以預防公務員貪腐。

反腐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陽光” 。

史美倫說,反貪的根本是體制問題,整個體制的公開、公平和透明,是廉潔政府很重要的一部分。 “即使中央現在成立特別機構打 ‘大老虎’ ,但如果手段和過程不公開的話,對大泷而言還是沒有公信力的。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7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