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阿里巴巴、華為,還是一汽-大眾、東風雪鐵龍等汽車公司,都面臨一個同樣的難題——內部反腐敗。輪崗換人是常用手段,長城汽車更是建立內部秘密組織來反腐,但要真正杜絕腐敗,仍難上加難。
一汽-大眾中高層大換崗
蛇年春節過後,一汽-大眾宣佈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中高層人事調整,四個銷售大區調整為六個大區,在原有銷售總監、市場總監的基礎上,新增服務總監一職,幾乎所有大區總監重新進行平級調動。
儘管一汽-大眾強調,此舉是為2015年180萬輛的銷售目標加速排兵佈陣,但這一調整還是被媒體解讀為與「靜國松貪腐案」有關。2012年6月,時任一汽-大眾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的靜國松,分管銷售計劃,因涉嫌貪腐問題受吉林省紀委調查,至今未有進一步消息披露。
「為什麼大家一定要往這方面解讀呢?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一汽-大眾公關部部長拱興波一再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這只是企業人員的正常調整,因為新增管理崗位,所以涉及調整人數多。
一汽-大眾近年來曾發生過三次大的區域人事變動。2006年初,大眾中國副總裁蘇偉銘就任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同年3月,一汽-大眾汽車銷售公司將全國9個大區整合為「5+1」SBU(戰略業務單元),設一個副總經理。
2007年3月,「5+1」SBU(戰略業務單元)整合為北、中、西、南4個區域銷售事業部,區域銷售事業部總監均提升至副總經理級,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由此前的4人增加至9人,縮短市場決策週期和流程。
2008年6月,胡詠接替蘇偉銘擔任一汽-大眾銷售總經理後,僅保留兩位副總,將七位副總經理級的事業部負責人和部門部長的職位全部空出,在全公司範圍內重新競聘上崗。
但前三次人事變動都不及這次調整的規模大、範圍廣。此次調整還涉及銷售公司總部的變動,總部的中高層也進行了大換崗。
一位接近一汽-大眾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這一方面是市場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上級紀委對一汽-大眾核心崗位輪崗、預防腐敗的要求。
一汽-大眾至今都沒有公開「靜國松案」情況,此次人事調整也極力撇清與此案的關聯。
但「靜國松案」爆發前,國家審計署的一則公告首先披露了一汽-大眾的問題。2012年6月1日,國家審計署「2012年第14號公告」公開對一汽集團的2010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其中涉及一汽-大眾的有4項,包括非商品車輛賬實不符、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職責不到位、多支付廣告費、代理費和工程款以及財務系統數據準確性問題等。
此後媒體報導指出,靜國松涉及的貪腐主要為:前述審計結果中提到的非商品車處理,手握向經銷商分配車型資源的權力,在產能不足、經銷商加價售車過程中利益尋租,內部處理買斷車資源等。
這裡爆出的一個潛規則是,消費者加價購車款中,不開發票的加價部分,並非經銷商獨佔,其中有些用來「進貢」廠家管理層,以便盡快提到車。
「靜國松案」之後,一汽-大眾的第一個公開舉措是,改變默許態度,強令禁止加價售車,通知經銷商自2012年6月22日起,在銷售大眾品牌全系列產品時價格不得高於市場指導價。對於仍加價的行為,一經查實,經銷商必須在3個工作日內返還用戶雙倍加價金額,如拒不返還,取消當季全部考核佣金。
汽車業反腐
一汽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其實一汽集團及下轄公司的反腐工作做得算是不錯了,除了日常管理機制,各公司紀委的日常監督,落實、傳達中紀委、國資委精神的反腐會議,還有細緻到譬如節假日發送到各個管理層手機上的廉潔注意短信、印著古今中外小故事、案例的廉政工作日記本等等。
確實,相比石油、電信、電力等壟斷性行業的國企,汽車業市場化程度高很多。每個車企都有各自的監管制度,但具體執行還在於人。除非外部舉報或者廠家內部反腐,貪腐就會長期以「潛規則」潛伏,哪怕管理層簽再多的廉政建設責任書也沒用。
腐敗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很少有廠家願意拿到檯面上來說。迄今為止,汽車企業公開的腐敗案例並不多見。上一次發生在2011年,標緻雪鐵龍中國原大眾媒體交流負責人金紅,被指多次利用職務便利,簽訂陰陽合同,找中間人「洗錢」,侵佔公司120萬餘元,標緻雪鐵龍公司進行內部財務審計時發現並報案。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本土汽車廠商長城汽車。長城汽車辦公樓樓下,豎著兩塊大石頭,一塊白色石頭上刻著長城汽車研發失敗案例,另一塊黑色的大石頭,刻著因貪腐判刑的人員名單。一樓接待室一直播放著本公司受賄者判刑案例,桌上放著廉潔警示牌,牆上貼著腐敗黑名單,分列「禁止合作」、「重點監督」的供應商名單。在這裡,辦事靠的是真材實料,而不是回扣或者關係。
每一個長城汽車的合作方,在簽署合同的同時,還附有一份陽光協議,只有簽字之後長城財務部才會出款。外地廠商前來談判需提前一天告知,吃喝由長城汽車安排;長城員工絕對不接受賄賂或招待,如有發現一律公告開除。長城汽車內部有一個秘密組織,監督貪腐情況。有合作方感嘆,「這裡的人連你一根煙也不敢收」。
在招標、採購制度之外,即使加上如此嚴苛的監管,長城汽車公關部部長商玉貴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完全避免貪腐是不可能的,肯定有漏網之魚。每週,在長城汽車向公司內部及合作方做的廉潔通報上,隔三差五還是有人犯規。可見,其中誘惑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