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抢滩米业制高点 中粮衔枚疾行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15/wOMDAwMDE3MjkwOA.html

攻陷大豆产业之后,外资粮商又纷纷打起大米的主意,试图复制他们在大豆产业上的“攻城”奇迹。不过,央企大佬中粮正狙击对手,投巨资布局全国,捍卫自己的领地。
4月13日,中粮米业2009年业绩公布,录得34.8万吨的销售业绩;今年中粮集团更是将目标定在了65万吨,实现销量比去年翻一倍。
中粮集团原规划,“未来三年内实现销售100万吨,未来5年内实现销售200万吨”。但是当天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将目标又向前提高了一大截,“200万吨的目标不够,指标还要增加,每年4000万吨的商品粮,中粮至少也要弄个10%的(市场份额)”。
于旭波并非“戏言”。中粮已经为这个目标做准备,今年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宁夏等水稻主产区投建超过10个大米加工基地,总产能超过200万吨,确保上游原粮掌控。
凭借多年粮油贸易确立的优势,中粮正确立中国大米第一品牌形象。
上游:掌控原粮
2007年中粮小包装大米销售3.9万吨,2008年销售12.5万吨,2009年实现销售34.8万吨,实现三级跳。
4月13日,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米部总经理杨红明确提出了2010年的目标:“65万吨目标销量”。
为适应国内市场的快速推进和竞争需求,中粮从2009年开始大力推进加工能力的开拓。目前中粮正着手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宁夏等水稻主产区投建超过10个大米加工基地,使中粮大米加工总产能超过200万吨。
“中粮今年将投入20亿元,新建产能达到150万吨。”杨红表示。而中粮米业现有3家大米加工厂,截至2009年底总产能为52.5万吨。
上述各地均是稻米主产区。杨红透露,今年底,会有部分加工厂投产。
除此之外,中粮集团也正着手在新疆和陕西建立两个综合性产业园,实现粮油一体化加工。
“最近中粮与陕西省国资委签署协议,增资控股陕西西瑞集团,西瑞是陕西最大的粮油集团。”于旭波透露,“中粮将以西瑞集团为基础,在陕西西安建立综合性产业园。”
陕西当地媒体称,中粮将投资百亿元在兴平打造米60万吨、面30万吨和食用油30万吨的综合基地,还将进一步加强在宝鸡、咸阳中粮蒙牛奶业基地建设,在陕西兴建生猪100万头、肉鸡2000万只的畜牧养殖加工基地。
中粮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都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打造粮食全产业链。在大米供应源头一边,中粮正在师法竞争对手益海嘉里,不断扩大与农户合同种植面积。
2009年,中粮合同种植面积15.7万亩,到今年这个数字要增长一倍。杨红透露,今年订单种植面积将达到40万亩。
下游:小包装占有率15%-20%
以往,在食用油竞争中,福临门市场占有率落后于金龙鱼,也落后于鲁花,但在大米加工和销售领域,中粮决不让此重演。拥有丰富资源的中粮要谋求中国第一品牌。


杨红告诉记者,中粮小包装大米今年要“覆盖所有省会城市,50%的地级市和30%的县级市,全国有效覆盖60000万家终端门店”。
中粮大米经销商宁波顺利食品总经理潘亮表示,目前中粮各个品牌小包装大米,占商品粮大米市场的1%,超市份额占10%。而中粮目标是三年内实现小包装市场占有率15%-20%。
为此,今年,中粮米业的产业链工作重心开始下移,着重“做强下游,完善销售网络提高品牌影响力,建立强大的终端‘出口’”。
于旭波强调,“全产业链关键是,打造下游的出口,建立与下游的经销商的战略合作关系。”
不过,在整个产业链条上,最难把握的还是营销渠道。小包装大米目前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极其分散,对任何一个竞争者来说,物流和渠道成为制胜的关键。
竞争对手益海嘉里凭借在食用油销售渠道上的多年经营,已建立了庞大的物流、营销网络,经销商已超过2000家,遍布全国400多个城市。而金龙鱼大米已经利用金龙鱼食用油的品牌影响和销售网点,自由进出零售渠道。
而对中粮不利的是,目前中粮大米和食用油分属不同的大米和油脂业务板块,销售渠道独立,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这让经销商与中粮的米和油等不同的部门打交道颇感头疼。
事实上,对于福临门米和油的渠道分立,中粮也已经看到。于旭波表示,“米和油分属不同的板块,中粮今年将梳理油这块业务”,“实现米和油的渠道共享”。
为表示对大米业务的支持,当天于旭波对杨红进行“放权”,今年各地设立办事处,杨红不必再找他签字。往常在中粮国际这个架构下,作为法人代表的于旭波需要按程序签字。
谈到对大米业务的支持,宁高宁表示,“投10个加工厂本身都不成问题,但是看能不能卖出去,现在中粮大米、食用油事业部办公大楼以福临门命名,中粮输不起。”
宁高宁对经销商寄予了厚望。“全产业链核心是成为一种竞争优势,有全产业链的产品系统、质量系统,最终需要靠经销商来实现,未来与经销商会有股权、品牌等各个方面的合作。”
杨红透露,新建的加工厂,有经销商会成为小股东。这样,经销商就与中粮大米紧紧捆绑在一起。
“中粮集团野心是很大的,目标是远大的,最终福临门品牌在粮油行业取得与中粮集团相吻合的地位。”宁高宁如是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0

一个日内交易员的经验之谈 陆家嘴制高点

http://xueqiu.com/9613532873/40724702
来自一个80后盘手的经验感言,作者何子垠 ,作者曾在美国在大陆的自营交易公司做过许多年,后投身国内商品期货交易。知乎链接:http://url6.org/bvkf

进入这行只为生计。临近毕业前三个月,经同学介绍,进入一家做美股的小私募,一边完成毕设,一边做实习T。当时没想太多,只是对交易这行感兴趣,有这么个机会就进来了。一个月后,同学没留下,我留下了,之后就没想过再找工作。

就是这一个月的经历,我知道自己适合做这行。一是有兴趣;二是工作环境比较赞,和影视剧中的差不多;三是,如果能成为成熟盘手,真的可以快速获利,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这家小私募侧重于DT(日内交易),绝大多数小私募只做DT,而这家有一部分是做中长线,标的还包括外汇和债券,投资组合比较多。老板是美籍华人,有在美帝某基金工作的经历,渠道比较多。

日内交易,盈利效应比较明显。比如一个15万美金的基准账户(4倍杠杆),这里的成熟盘手,每月提成平均在10万人民币左右(提成比例可以简单算为汇率分之二,07年的时候还是7开头。不要问我怎么换汇,你懂的……)。当月收益有最高能提到30多万,最少的也有一两万,当然这都是不常见的情况,但很少有当月亏损的,能在这里留下来的,都不是吃素的。老板根据每个盘手的盈利能力及状态,分配不同的资金,每个人的账户资金都不一样,动态调整(风控做的好,同时也算为一种变相奖惩机制)。

当然这个盈利水平是在次贷危机刚爆发,还能裸空的时候达到的,之后限制裸空,效果就差些。也就是说,大伙儿是赶上行情了,就和现在的牛市一样。

赚钱效应出来,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呢。在初期,想快速成为成手,有点痴人说梦。就像现在我每天在网上遇到的提问一样:新手怎样快速获利、怎样快速融入市场、某只股票能涨到多少、大盘能涨到多少,什么时候回调等等。

现在看这些问题很可笑,但我不会嘲笑,更能理解,因为07年那会儿我也这样。新手嘛,不懂就对了,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嘲笑别人,先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有资格也不能嘲笑,你会的别人不会,别人会的你也不一定会。懂得尊重别人,懂得做人。

当我把这些问题抛给师傅的时候,师傅只给我一个答复——不理我……实际上,整个学徒阶段,师傅都没有口头指导过我,但让我看他操作,不能问,只能看,盈利亏损都看。

问了几次之后明白了,不用问,做就可以了。这也是我现在对这些提问的处理方法——不做解答。虽然有些不礼貌,但这是最好的答案——不要问,只管去做。你的亏损,可能比我的讲解更管用。


这个过程很苦的,倒不是赔钱的问题,每天都有固定的停损额。我的初始账户是2万,只能做一只低价股,每次只能开一手,每天只能做十笔,停损额200。亏到200,当天就不能再做了。这部分亏损由公司承担,只给你一个月时间,不成就走人。

也就是说,这个过程,难的是时间限制,只有这一个月。国内做美股,交易时段是在晚上,这个不用说。白天我只睡三个小时,不是说多勤奋,是因为亏钱亏的睡不着,天天停损……我不想丢掉这份工作,进入这个环境,就很难离开。这种压力,不好用语言表述出来,只能说,人逼到绝境,总能爆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但不觉得困。

我找不到什么有效的方法,师傅不指导,其他人也不会,只要问,他们只是微笑着看我,更没有时间去看大部头书籍。如果说记住师傅的手法,当时真的记不住,看不懂。

突然一天,想到了一个方法,翻看我前半个月的为数不多的盈利单子,对着图形看,找进出场依据,因为有些单子是蒙的,所以要翻回来再分析,只看对的,不看错的。不用说止损什么的,这个当时我懂,止损比谁都快,但有些是瞎搞,胡乱止损。实际上,这个方法是最笨的——记图——简单的定势交易,只是当时不知道什么叫势,势在哪。

之后,看不到能让我盈利的图形,坚决不做,出现图形,坚决做,找准进场点和止损位,出场位还顾不得,有盈利就行。连续五天,一共28笔交易,只止损5次,我了解了什么叫概率。这时,师傅说了一句话——有点上道了,但你还有四天时间。

意思是,最后四天保持这种状态才可以留下。始终处于高压状态,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冷静,默念阿弥陀佛(真的管用)。最后四天,有运气成分,20笔交易没有止损,逐步悟到,止盈位是减仓、反向的开仓点,虽然单笔盈利有回撤,但这样的出场才是合理的。只是只能做一手,谈不上减仓问题,有些单子是在减仓位出,基本可以拿到波动的最大幅度,所以说有点运气成分。

这点看着简单,但实际上不简单。一笔单子下来,什么时候是最后的离场位?就是反向进场的时候,你的离场,就代表反向单要进场,或者已经在进场了。趋势后的震荡过程,是划为原趋势,还是划为新趋势的蓄势期?中间这个能量转换的过程,能详细描述出来吗?都说要做趋势,你真懂趋势吗?拿的住吗?持有的依据是什么?顺势,顺的是什么,什么叫势?当然我当时也没完全明白,这些是后期慢慢总结的。

一个月下来,老板只是淡淡一句:你可以留下了,账户增到5万,三分之一仓操作,股票标的不限,手数自行控制,有两个月的进阶期。

所谓进阶期,就是一个新手的稳定过程,稳定优化交易系统,每两周考核一次,达到净利指标就给增加本金,直至加到15万的基准户。如果这两个月出现严重亏损,或者系统不稳定,还是要被踢出去的。

一瞬间想通,九天形成雏形,过关。还是那句话,人都是被逼出来的。虽然进阶期也会被淘汰,但心理有底了。经过两轮面试,一共30人的新手队伍,一个月后只有两个人留下来,如果要算参加面试的一百多人的话……压力瞬间释放,真有想哭的冲动,只是哭不出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在短期内完成超出正常能力范围的事。

这种自信,是建立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的,师傅不用教,基本教不出来的。

剩下的就不用说了,不断完善系统,之前没想通,有运气成分的问题,逐渐想通了。中间申请做中线趋势交易,连带日内短。借次贷危机,确实捞了一笔。在之前几个回答中提到过,由于身体不允许长期熬夜,三年半后转出来做国内商品期货。之后一年,老板也因为个人原因,回到美国,解散了这个团队。出来的盘手都转入国内期货市场,现在都很成功,这是必然的。我也是幸运,虽然见过很多亏损的人,但有深度交往的,都是可以长期盈利的人,而且人数真的不少,这是正能量。在这个氛围下,不断警示自己,取长补短,才能保持稳定。

以上这些,是我初入交易这行的经历,历历在目,这个是永远忘不了的。惊险刺激,痛苦折磨,这些都是必须要经历的,根本绕不过去,所以有时我也在一些回答中说,不要着急,着急没用的。至于说怎么突然想通的,我到现在也找不出原因,因为之前没有基础,一张白纸,只能归于压力。强压下,脑子转的就比较快。想到了,实验一下,就成功了,这多少也有些运气。如果当时失败了,可能我永远也不会从事这行,顶多做个业余散户。

也是之前答过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或许我生来就是干这个的。至于鸡汤式的回答,确实不用说,也没必要。以后的理想,都是建立在有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这个前提下。先稳定,再谈理想。

后来做期货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真正看懂一个行业?

我从盘手的角度上看这个问题。

因为我主要做商品期货,都是基础原料,反映的是全行业基本供需状况。无论哪个行业,源头都是这些东西。哪怕是服务业,不生产产品,只提供服务,供需双方所用的资源,付出的资金,也是来源于一二产业。基础原料价格是对全行业的反映,也就是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反映上行周期,需求旺,原料就是涨,下行周期,需求弱,原料就是跌无论对前景如何预期,现状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对于周期性行业,或者类似地产、制造业这样,回笼资金慢的,你就得想想,在下行周期,能不能抗得住。

举个例子,我看一个行业,比如汽车,先从原材料入手。供需决定价格,价格影响供需,相互作用,没必要研究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只需要知道两者相互影响就行

汽车行业原材料有哪些?钢材,橡胶,有色金属,塑料,玻璃,皮革等等。现在原料价格什么样,还是在弱势中,也就是价格比较低。第一反应,需求疲弱,第二,车企成本中,原料这块成本低了。这里,需求疲弱是主导地位,是全行业需求疲弱。低位买入原料,无论是现货商,还是车企这样卖附加值的,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把东西在相对高的位置卖出去并获利。在整体需求疲弱的环境下,你就不要企图销量、利润能有多好。

原材料价格分析有了,再看其他成本费用:包括人工,运营销售,研发,物流等等。凡是能直接对应市场的,比如销售,物流这块,看汽车行业的平均水平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有没有偏差。高了,就有缩减空间,低了,再缩减就要有损行业发展了,造成停滞。间接对应市场的,比如人工,运行,研发,这就要看行业对这些分类的需求程度,哪个是最重要的。对于汽车行业,研发和维护(包括对市场的维护)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其他都可以降,这几个不能降,或者说不得已的时候再做有限度的降。

整体成本费用分析有了,再看整个行业的利润点。汽车行业,卖的是附加值。整个行业的最重要的附加值,或者说整个行业存在的价值在哪?适用性与技术。

汽车造出来,是为了让人们出行有个更便利工具,这是根本。所以首先要看汽车行业能不能持续满足这个根本条件,这也是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的。如果能满足,那么整个行业就还会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技术,是为该行业持续生存和发展做了保障。有了这两点分析,再观察行业是不是把重点放在这了。如果能满足,就好说,停滞了,就比较危险。

有了以上这些基本认识,再看标的企业的现状。用以上这些标准,观察标的车企,挨个对照比较,哪些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哪些低于;哪些有用,哪些没用,车企是不是在做优化工作。

成本费用方面有没有可降低的空间核心点——技术研发上,处于什么水平,有没有持续并增长的投入;销售服务上,有没有领先于平均水平;次级附加值,比如品牌价值等,处在什么水平,有没有提高的空间。所有这些,是现状反映,关键看车企是不是一直在做这些事,还是把精力放在其他不相关且没什么用的地方了。

比如法拉利,现在进军奢侈品市场,卖眼镜卖衣服,这个对她有多少帮助?只是扩展一个盈利点,而且是靠她的品牌做营销,你说她做的眼镜、衣服又能好到哪去?核心是,法拉利她核心还是卖车,主营跟不上,其他扩展再多也没什么用

车企在达到这些标准后,再观察除基本附加值外的个体附加值,这也是标的企业炒作的噱头。劳斯卖品质服务,法拉利卖性能,特斯拉卖概念,这是个体附加值,不是行业的附加值。行业就是造车卖车的……

有了这些认识,再看个体基本现状,比如财务报表的时候,就能知道她的利润来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行业附加值上,还是个体附加值上。也就是说,是靠走量盈利(像大众,通用这样的,薄利多销),还是靠品牌价值、技术、概念噱头(特斯拉这样的,单纯从纯电看,又能比BYD好多少?这里没有太多技术瓶颈问题,时间长了,水平就差不多了。所以你想想,你的钱大部分是花在了技术上,还是牌子上……)等等盈利,就能知道这种盈利方式能不能持久。选择长线持有,标的营收主体一定是在行业附加值上,并高于平均水平;如果低于平均水平,或者较自身也是有下降趋势的,单靠卖眼镜赚钱可不行。噱头只是短线炒作用的。

总结一下。

观察行业,首先看整体经济环境,任何行业都摆脱不了束缚,东西再好,老百姓没钱买也白费。基础原料价格是个先行指标,由此可判断整体需求的真实状况。行业附加值盈利水平,顺整体需求趋势而行。行业的上下游分析,也是看这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趋势相同,但会有背离,也就是会出现上下游需求分化的状况,但不影响趋势

需求决定行业存在的价值,先有需求存在行业的兴起,是发现了需求,而不是创造了需求,这点要明确。行业引导需求的能力也是一个考量标准,但都是以该行业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做扩展,而且要有主次之分,且不能过分。你可以引导消费者买某个牌子的车,并买下该牌子的眼镜,但引导不了他们去做变性手术……

行业替代,仍是在发现并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做的。比如内燃机,可以用电动机替代,但基本需求是有轮子的车。火电可以被风能,太阳能,核电等等替代,但基本需求是电力,所以说火电厂建太阳能电站,就不是跨行,提供的都是电力基本需求是无法替代的,所谓行业替代,只是形式的转变。

跨行,是发现并满足其他需求的过程,就像法拉利卖眼镜,这就不是该行业的评判标准了
。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是对照本行来说,跨行经营不是必须要走的路。本行做不好,跨行就能做好了?收益只是短期的……不偏离本行,是因为有需求在那。

其次,看行业本身的附加值,是不是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偏离了多少。附加值收益覆盖成本费用的能力有多强。能不能稳定。

再次,看标的企业,是不是达到了行业附加值的平均水平,自身附加值占比多少,是可以长线持有,还是只能短线炒作。看财务报表等等,是用数据体现上面这些项目的对比情况,而不是看数据本身绝对值高低,所以要摆正数据的位置。

吃透一个行业,核心是吃透需求——这可能是唯一有用的话……其他的,包括人的因素,理念等等,对行业来说,还真不是特别重要,只是对标的企业重要。行业利润空间大且稳定,企业团队做的不好,可以换人。行业不行,利润空间持续萎缩,企业团队再好,也没多大用……所以,需求第一。

以上,我只是通过另一个视角看这个问题……

补充一点,对一个行业来说,大部分朋友喜欢看盈利点和能力。这里需要说一下,先看需求,再看成本,最后看盈利只要需求在、成本可控,盈利就在,不要本末倒置……

朋友们如果想细致学习了解,就看看其他大神们的文章,毕竟是专业的。我也只是站在交易者的角度说,因为普通交易者没有这么多人力财力和时间去把某个行业研究透了。其实大神们的意思是说,想研究透一个行业,就得用时间耗,见的多了,也就明白了。

对于我来说,得到的资源有限,只能靠这个方法,以基础商品价格,倒推行业现状。基础商品,就是各个行业的上游,上游商品价格走弱就是全行业需求弱了,再根据行业平均成本状况,推算行业盈利状况,以及可能继续维持现状的时间。行业回暖,首先要反映在基础商品价格上,因为下游企业订单量上来,需要增加开工率,备货补库存。而企业产生利润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销售获利得有个过程。这段时间差,就是交易进场的好时机。

如果只看行业发展,尤其是新兴行业,或大行业中的新的细分行业,首先要看的就是需求,俗称市场。有需求就有发展,这没问题,只要成本可控。

行业标准,是一个考量项目,但不是绝对的
也就是说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现行标准也未必合理。阿里出来之前也有电商平台,但标准还是在其出来之后定义的。行业标准是可以改的,怎么改我不知道,但合理不合理可以判断出来。就用成本标准评判,如果行业标准合理,那么成本控制范围必然稳定,接近全行业平均水平。

这个全行业平均成本怎么来的
,首先有数据可以查。再有,还是用基础商品价格推导。一定时间内的平均价格,加上平均劳动力成本,加通胀率等。

这里少了很多部分,比如设备折旧,运营销售成本等等,为什么可以不算,因为上面这些是所有行业成本直接间接都有的部分,其他部分不同行业是不同的。只抓住几个共同的部分,算一个基础平均成本,再找数据供应商,得到的各行业平均成本,与这个基础成本比较,长期稳定在一个比值内的,就是合理的,适应行业发展的。另外,这个比值以基础制造业位基准。高于这个比值,如果遇到经济下行,那么它的容错性就差。

新兴行业初期的平均成本与基础成本比较,比值肯定大。但如果比值是保持持续下降的,那还好说,如果是长期处于高位的,那出错性就更差,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受损所以,夭折的行业,企业,其实从这里就可以预测出来结果了。即便能熬到进创业板,如果这个比值始终降不下来,即使有利润,风险也是极大的,也就是说,如果出现变故,可能瞬间就衰落了。而且随着注册制的到来,挑选标的应该怎么挑,是吧……


有朋友问关于怎么分析基础原材料成本占比小的行业的问题,比如手机,或者非生产实物产品的行业,类似互联网行业等等。我把回复贴上来。

手机,或是其他电子类消费品,行业附加值是实现音视频、文字、图形数据的有效传输。像iphone这种,首先是要满足行业附加值,之后再实现个体附加值——品牌,工艺,使用体验等等。

行业成本核算,是基于满足行业附加值的基础上进行的。制造一部iphone手机,究竟要多少钱?富士康知道,我不知道,他们也不会告诉我。怎么算,专业人士可以算出来耗材的成本,基础原料价格是知道的,再加上行业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等,这些数据也是比较容易得到的。这就是行业基本成本,无论哪个厂商,做一部同级别的手机,成本都差不多,没有多少可降低的余地,已经基本稳定了。

除了行业基本成本,剩下的就是各个厂商实现个体附加值所要花的钱了,品牌,运营销售,维护,还有必须要付的专利费用等等。所谓要算个体成本(从财报中查)与行业基本成本的比值,就是对各个企业的容错性的比较。比值越低,容错性越好。像苹果,她的总成本与行业基本成本的比值不算小,但不能看绝对数值,要和其他厂商,比如三星,华为,小米等等做比较。

iphone的售价平均是三星的两倍,但行业基本成本是一样的,虽然利润很高,但容错性,苹果就一定优于三星吗?苹果付出的个体附加值成本要高于三星。个体附加值,是靠企业自身定位,或者说目标决定的,而不是必须的。

这个是比较麻烦的事,就是说,在消费者认可你的个体附加值的时候,你可以赚的很多,哪天不认可了,容错性就体现出来了,因为苹果花在体现个体附加值上的成本要高,这个想降,可以不是马上就能降的,缩减成本并不能对销售造成影响

实际上,个体附加值是把双刃剑,一旦势头不对,对企业自身伤害会很大。这也是为什么三星,小米等等,可以与苹果抗衡的依据。技术这个东西,并不是拦路虎,各个厂商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来源于个体附加值。

所以在挑选长期持有的标的时,要找容错性好的,像苹果这样,虽然很能赚钱,但也不要配置的太多,因为一旦转势,速度会很快。

容错率,也就是基础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的倒数。基础原料价格,决定了各行业必须要付出的成本价值。无论怎么折腾,只要干这行,这部分成本就必须要付出。

像运营,销售,研发等部分,同行业的各个企业是不一样的,虽然占比大,但没有一个衡量标准说一定要花多少钱能才产生多大的收益。这里有一个效率问题,因为这些成本是花在人身上的,人工作效率,决定这部分资本的产出比。这个无法判断。同样的研发费用,有的企业可以做更多事,有的企业可能只做一件事,但能把这件事研究到极致,能说没有价值吗?更多的企业是钱花了,事也没干成。

算容错率,只要确定基础成本是多少就可以,其他成本,不需要过度的分析构成或者使用效率(必要的分析还是要有的,只是不要只以此来判断行业,或企业发展预期)。除基础成本之外的成本,都是浮动的,可变的,也就是企业适应市场不同状况时的进攻与退守余地,但基础成本是企业自身无法改变的。

这个容错率对非基础成本占比大的行业,企业来说,指导意义在哪?容错率预测不了总体营收,但可以指出,企业向内还可以挖掘多少利润。拓展市场,扩大销量是企业的主攻方向,但影响因素太多,无法有一个直观的判断。比如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销售预期很高,但今年一月在华销售只有120多辆。

企业可以预期销量,但无法控制实际结果。如果销售形势迟迟不能转好,要保证利润不大幅缩水,怎么办?只能向内挖掘,在不造成过度伤害的条件下,适当降低不必要的成本,缩减的成本就是非基础成本之外的部分。如果缩减的是基础成本,降低耗材质量,数量,也就降低了产品的品质,这种伤害是致命的,产品品质低了,无论营销能力有多强,消费者还是不会买账的。

再比如,没有基础原料成本的,像手游,电商等互联网企业,或是其他不生产实物产品的服务行业,比如金融、信息服务业等。类似这样的行业的容错率怎么算?算这些行业、企业的总成本与全行业平均基础成本的比值就可以。因为这些行业是为第一二产业服务的,得先有手机,才能有手游;先有生产企业制造商品,才能有电商平台;先有企业运行、个人工作的需要,才能有OFFICE这样的软件。

容错率对这些行业的指导意义在哪?除了可以向内挖掘外,平均基础成本的走势,间接影响了这些行业的需求前景。人的需求是分层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做了一个概括
脱离实体产品越远的,她满足人的需求层次就越高,但前提是老百姓手里得有钱。

只预备花五六千,是买一台iphone,还是买台三星,用余钱买点别的?消费者个体无法判断,但总体消费行为,是用一定的钱,买到品质差别不大的,更多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环境恶化的条件下,苹果销量增速升高,但手机行业销售增速趋缓的原因。

而在强势经济周期中,老百姓手里钱多了,一定会买iphone吗?没准就买Vertu了。企业间竞争会更加残酷。

无论在弱势还是强势经济环境中,脱离实体产品的企业,拼的是自身附加值。关键这个自身附近值能不能持续是无法判断的,因为对个人的依赖性太强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没准后面三星或小米就能超过苹果。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老先生不买互联网企业股票的原因。预判前景的难度太大。

当然我是简单说说,具体的分析工作是挺复杂的,基本面分析很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08

一个85后基金经理的自白 陆家嘴制高点

http://xueqiu.com/9613532873/40599186
记得去年11月下旬跟几位事业有成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朋友们吃饭,当时蓝筹股的行情以汹涌澎湃,成长股弱势尽显,大家洋洋得意之际不禁要谈谈下一阶段的投资方向,作为一个小菜鸟,我也弱弱的表达了一下的自己的观点:重点出击两个月后的成长股行情。大家呵呵一笑,结论:这货疯了。一月初,跟做投资的朋友们聊天,谈到一周多的创业板反弹,又弱弱的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这波创业板会涨到大家无法想象为止,第一目标2500。大家呵呵一笑,结论:这货怎么还没进医院。我不是成长股的死忠,亦不是蓝筹股的粉丝,我只是个投资界的小菜鸟,一个仍处弱势群体的85后基金经理的一员。很多人对于这个群体有诸多的看法,比如年龄,比如资历,比如是否经历过牛熊。我也想就很多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市场
 去年七月份以来的这波行情,以及今年以来的成长股行情,市场已经有了很多个解释的版本。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这波行情的长期逻辑来自于三个向下和两个向上:1、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向下。2、房地产趋势性向下。3、市场无风险利率,特别是富人的无风险利率向下。两个向上分别是:1、货币政策宽松程度向上。2、政府对改革的态度向上。

很多人都说A股泡沫化严重,原因是经济基本面一塌糊涂。然而股市永远是经济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三方作用的结果,如果说哪个方面最重要,我觉得是资金面,因为股票同样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商品,它的涨跌亦是一种供求关系的体现。宏观经济基本面好与坏,如果其无法引导资金进入股市,那么股市依旧难有起色。实体经济羸弱的状况已无需多言;关于房地产,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能够给经济带来可持续性发展的行业,过去房地产在国内的热炒有货币方面的因素,也有刚性需求的因素。88、89年是共和国第三波婴儿潮,也是最后一波婴儿潮, 07、08年开始进入适婚年龄,加上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刚性需求叠加投资需求催生了一波汹涌澎湃的房地产行情。可是房子毕竟不具备创造力,我想包括政府在内,大家都明白这一点,因此当房屋供给严重过量时,政府的房地产救市更多的是对经济的维稳,而不是希望其再次成为经济的支点;关于无风险利率,去年下半年高善文博士在策略会上曾提到,从数据来看,无风险利率并未下降,且是上升的,说无风险利率下降推动本轮牛市行情是大妈式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但是,我认为中国有两个无风险利率,高博从数据上研究出的国债利率、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长三角贴现利率等等是穷人的利率,中国还有一个富人的利率,那就是信托产品收益率!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国有着刚性兑付的信托,而信托由于投资门槛的设置,成为了富人的无风险收益,而信托主要依赖于房地产市场,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就开始走下坡路,而富人的钱往往是最聪明的钱,当收益率下降时他们会首先寻找投资的出口。而在这种情况下,实体经济和房地产市场都不是好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市场往往会成为选择,这是世界经济史上无数次发生过的事实。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投机品可选范围较少的国度,股票市场无疑是一个大家了解程度较高的市场。此时,缺的仅仅是一个赚钱效应的刺激,而这个刺激在2014年年中到来了。2014年4月、6月定向降准,7月公布6家央企集团进行国企改革试点,11月非对称降息。这一系列的动作,很好的改善了股票市场的盈利预期,资金开始向这里汇集,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资金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入。

在经济羸弱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必须保持中性宽松的状态,否则经济有失速的风险,这是国家所无法承受的。对于改革,我认为这是历史趋势的必然,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当经济又失速风险时,稳增长依旧会出现,但稳增长一定是为了更好的转型改革,因此去年下半年的重稳增长,轻改革是暂时性的。从今年上半年政府的表态中,也得到了印证,改革仍是主线。

经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未来两到三年股市趋势性的上涨,这轮行情有两个巨大的蓄水池,一个是巨大的存量房地产市场,一个是庞大的居民理财市场,这两个市场会源源不断的为市场上行提供能量。因为专户理财业务平时也经常需要跟银行、券商渠道打交道,我很深切的感受到银行对于其理财产品转型的渴望,从传统的质押固定收益,到现在的风险权益投资。

分析完长期趋势,那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在去年年底这么看好创业板中小板为代表的成长股行情。其实逻辑依旧很简单:去年下半年,通过市场调研和银证转账等一系列数据,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天量的资金在快速进场。增量资金入市必然选择估值较低,低价、大家耳熟能详的方向投资,加上国企改革预期的提振,因此蓝筹股是重点出击方向。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资金入市同样无法保持持续的高速。然而,大盘蓝筹股是一个需要大量增量资金推动才能不断上涨的市场,一旦资金入市速度放缓,大盘蓝筹股将会呈现横盘或缓慢下行的态势,而增量资金此时不会退出市场,而是会寻找新的投资出口,资金会溢出,成长股在经历了快速的下跌后,反而具备了相当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创业板中小板的总体市值规模较小,成交量在当时也就1500亿左右,而中信证券当时一天的成交额能够达到百亿水平,相对于去年的增量资金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当时只要有一小部分的增量资金从主板外溢,其对创业板中小板指数的边际影响效应就十分明显,指数将被轻松抬起,有了赚钱效应以后,资金会持续进入创业板中小板,不断产生正反馈,因此当一月份证监会核查两融,预计增量资金入市放缓,创业板刚刚冒头时,我敢说创业板会涨到大家无法想象为止。

对于行情的未来,首先是关于这波牛市行情的持续时间的判断,很多人说是五到十年的慢牛行情,我个人觉得,我还看不到那么远,我坚信这波行情的长期逻辑,但是目前有两个变量的影响力还无法估计,那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导速度和资本市场开放的速度。与以往以及国外的转型牛市不同,我国这轮牛市处于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较高的水平,包括微信等社交手段的普及,信息传导速率与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群体性效应的扩散速度超出我的想象,加之我国股票供给速度取决于政府政策,因此我觉得有没有五到十年可能很难讲,但是两到三年应该是可以看到的。另外就是行情的高度,市场上涨过程中,顶部已到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是我觉得落实到投资策略上而言,在趋势性行情中猜测顶部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为顶点最终只有一个,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猜顶,错的概率永远大于对的概率。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严格自己的操作纪律,在净值回撤到一定幅度是退场观察,在趋势逻辑未破时再次寻找机会入场,在趋势逻辑已破时保持现金头寸。猜测顶部恰恰犯了股票投资中贪婪的大忌,在最顶部离场寻求利益完全化是不现实的。

二、关于投资理念
1、追求简单逻辑,认清自己。
 我是一个比较笨的人,在高手如云的资本市场只求能够得以生存,我喜欢简单,在投资上同样如此,我觉得越简单,越符合自然法则的投资逻辑正确率越高。同时作为一个小菜鸟,对自己投资能力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比如,对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必将遇到种种坎坷,而经历坎坷市场悲观时,往往是最好的投资机会。比如看好趋势性行情时,我乐于投资于指数,因为根据历史经验表明,一波趋势性行情中往往80%的人都是跑输指数的,作为新人,我的选股能力必然比不上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们,所以我选择投资指数分级基金的B级,我并不会去奢求成为市场投资收益率最高的一批人,我只求能够给客户带来大概率绝对回报的机会,在牛市中小幅跑赢市场就够了。

2、投资框架:趋势——行业——个股,自上而下
 资金性质决定投资策略,作为一个专户基金经理,虽然我们的目标是获取大概率的绝对收益,为客户的资产稳定增值,但是中国的投资者往往是短视的,因此对于专户而言,其要求更多的是对中短线的趋势把握要更加精确。传统的长线价值投资法对专户投资而言,往往容易失效,因为客户既不喜欢承受回撤,又不愿意看到你在牛市中落后市场。这要求我们的投资必须是中短期高胜率的,那什么决定了投资的高胜率?我认为是对趋势的判断,在一波上涨趋势中,投资获益是大概率事件,而震荡市中,波段操作攻守兼备,而下跌市中,低仓位重个股精选才能保持本金安全。因此,在我的投资框架中,遵循着趋势——行业——个股的以自上而下为主的体系。在牛市中,人人都是股神,而一个公司同样的故事在牛市中成立,在熊市中却碰壁,这都告诉我们趋势判断的重要性。通过对趋势的判断决定仓位,以仓位作为攻守的主要手段。而在行业选择中,我倾向于投资于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具备潜在爆发力的行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模型,中国过去几十年其实都是在解决人民的基本生理需求,包括衣食住行,过去十年的牛股也往往集中于此,食品饮料、基建、房地产、汽车等等。而未来可能更多的是解决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带来的是国防军工、TMT、旅游、国企改革等主题行业的机会。根据中信行业分类,把A股分成了29个一级行业,就专户投资而言,我们不要面面俱到,投资与符合社会发展趋势需要和资本市场趋势需要的行业就已经足够了。

3、动态分析,研究本质,拥抱变化
很多人都经常提到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创业板整体估值100多倍,是不是严重的泡沫了,看海外市场才多少倍估值,投资创业板的都是没节操。
 我一直觉得,用静态PE去做市场间的横向对比是一件比较调皮的事情。首先,市盈率高低有对错之分吗?为什么美国、香港市场的市盈率水平一定是对的?我一直觉得市盈率只是一个相对数值,跟投资有没有节操真心是两码事。一家公司的市盈率由两个方面决定:1、公司所处的资本市场性质;2、公司未来盈利水平。很多人看到了第二点却忽略了分析第一点。

 就资本市场性质而言,美国香港市场自成立之初就是完全市场化的注册制,股票供给非常充分,可以说是股票供给大于资金需求的,香港市场一天的成交量只有700多亿。而国内市场是审批制的,股票供给则是不足的,但是中国股市一天的成交量是1万多亿!资金需求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海外市场蓝筹股的流动性优势就值一定的估值溢价,在资金供给小于股票供给的市场中,投资人会更加关注企业当前的盈利能力。而反观国内,一直小盘股一天的成交量都能有5、6亿元,在股票供给小于资金供给的市场中,流动性已经变得不重要,投资人会更加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并且在这样的市场中,整体市盈率本就应该高于国外市场。举个很极端的例子,假设市场只有一只母鸡在出售,市场上有多个急需鸡蛋的买家,每人都有十元钱,那么这只鸡的估值就是十元钱。假设市场上有十只鸡,市场上只有一个急需买鸡的买家,他只有五块钱,那么每只鸡的估值可能还不足两元钱。所以,股票价格归根到底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很多人用钱多人傻来形容中国的股票市场,人傻不傻我不敢妄下结论,但是钱多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整体估值应该高于海外市场的中国A股,蓝筹股的市盈率水平却低于海外市场。这就涉及到第二点,对公司未来盈利水平的分析。我国的蓝筹股往往集中于银行、地产、基建等传统行业,且多为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所在行业往往严重过剩,或是依托牌照优势和垄断地位,在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中,这些行业的趋势性下降十分明显,同时转型能力也较差。而新兴产业通过并购转型,其盈利水平的增长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了,而是有可能呈跳跃式或几何级数式的增长。在一个资金供给过量流动性优势全无的市场中,如果做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这些所谓的无节操转型股。这波行情中我也看好部分传统行业的企业,但是我认为传统行业的机会来自于国企改革,而非行业本身的趋势,因为国企改革大大改善了这些传统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期,在资金供给过量的市场中,具有边际改善预期的公司才会收到追捧,从这种角度上来说,这波行情蓝筹股的上行逻辑其实与小盘成长股无异。

存在不一定意味着合理,但长期存在或许就应该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了。在股票投资中,我觉得没有一种方法论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做的是动态分析,拥抱变化,而不是在变化出现时抵触排斥。


三、关于我们

85后的一代人是我国成立以来经历社会变化最剧烈的一代人,之前看过一个小段子是这样说的:中国有一代人,读小学时,大学不要钱;读大学时,小学不要钱;还没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可以工作时,得自谋职业;没挣钱时,房子是分配的,能挣钱时,发现根本买不起房。这很好的表述了我们的成长环境,然而也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我们很与众不同的一些特质。

周围很多做投资的小伙伴,有券商的研究员,基金的研究员,还有公募私募的基金经理,感觉大家最明显的特征是勤奋、有激情、有个性、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并发现变化中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明显的焦躁、对现实状态的不满。

记得最近在进行基金营销的路演时,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评价:年轻人,在现在做做互联网的投资倒还是可以的;运气真好,牛市开始时开始管理,有没有水平都能挣钱。我想,这也是很多年轻基金经理们面对的问题,不信任来自于对年龄的质疑的确是很无奈的。对于我们而言,在此时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更加重要。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逐渐接纳的过程,对投资人而言更是如此。资本市场永远不缺乏机会,缺乏的是能够沉下心来发现机会的人。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85后基金管理人的出现,我们的时代终将会到来。

引用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近期的一些胡思乱想,与君共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10

順應“租售並舉”大潮 碧桂園BIG+公寓搶灘租賃市場制高點

日前,碧桂園租賃住房REITs首期17.17億元成功發行,成為市場關註的一大熱點。這是該集團涉足長租公寓運營以來所開展的首次資本運作,100億元的計劃發行規模也是截至目前國內租賃住房領域最大規模的證券化產品,受到主流投資機構的青睞,國有銀行、商業銀行、城商行、券商等機構均表現出強烈的認購意願。

BIG+碧家國際社區品牌發布

較早之前,億翰智庫評出的一季度全國長租公寓品牌指數 TOP20 榜單顯示,碧桂園長租公寓BIG+碧家國際社區的品牌價值躍居行業第二,超過在此領域布局更早的萬科、旭輝等同行。 種種跡象顯示,碧桂園長租公寓業務在僅僅一年之後已然脫穎而出,受到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更顯露出碧桂園希冀在“租售並舉”的時代大潮中搶占先機的戰略意圖。

租賃房的時代風口

在國內房地產存量時代來臨之際,租賃型住房當仁不讓地站上了最受矚目的風口,而國家高層的政策指引,是推動租賃住房走向前臺的關鍵因素。 資料顯示,我國從 2013 年首次提出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以來,“租購並舉”逐漸成為新房地產時代的指導思想,建立健康可持續的房地產租賃市場成為房地產行業重要目標。此後,政府從 2015 年初開始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勵支持租賃市場的發展,至2017 年 10 月,中央 12 次發文,明確租賃市場方向,促進行業快速前進,監管行業平穩有序發展。自此,租賃型住房的市場前景和空間逐步為傳統開發商所挖掘和重視。 2015 年開始,長租公寓從早期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背景多元的參與者相繼涉足該領域,其中便包括國內知名的房地產開發商萬科、龍湖等,以及房地產中介機構世聯、鏈家等。截至目前,全國共有近百家集中式長租公寓品牌,門店遍布全國35個城市,門店數量集中在20~40家。 眾多資本的布局並非單純對於政策的盲從,而是因為大家已經看到了隱藏在租賃型住房里巨大的商機。有研究數據顯示,我國擁有13.7 億人口,租賃人口目前為1.68 億。從國際經驗上看,美國擁有3 億人口,租賃人口約為1 億;日本擁有1.2 億人口,租賃人口約為3400 萬。 發達國家的租賃人口占比在30%左右,而目前我國租賃人口占比僅為12%,因此,行業內普遍認為,我國租賃人口的增長有較大空間。從租賃房屋套數占比數據看,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占比均超 35%,我國目前僅為 19%,租賃房屋套數的增長會是未來趨勢之一。 事實上,這一趨勢在許多城市正在得到證實。58集團房產數據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 年全國租房需求較 2016 年增長57%,第四季度租房需求較2016 年同比增長71%。其中一線城市2017 年租房需求量占全國總需求量的13%。 新一線城市成都、杭州、武漢、重慶等12 城的租房需求量占全國需求量的20%,與2016 年相比上漲 43%,漲幅超過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因其經濟的繁榮、政策的傾斜和城市的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群在此安家。 隨著租房需求量的上升,全國人均月租金也呈上漲趨勢。58同城租房數據顯示, 2017年全國年度人均月租金價格同比上漲 16.7%。 2017年全年數據顯示,6~7月為租金的最高點,這與大量高校學生畢業釋放了一大部分的租房需求有關,需求增加帶動租金價格上漲。 更為關鍵的是,從租賃型行業的機構化滲透率來看,目前我國行業機構化滲透率不足5%,一線城市如北京的機構化滲透率約為10%,上海的機構化滲透率不足8%。然而國際經驗上看,美國由機構持有或管理的房源占比約為30%,日本這一比例高達83%。有關專家認為,伴隨著我國消費升級、租賃金融的日趨成熟以及租賃制度的逐步完善,個人持有租賃房源占比將降低,規模化專業機構的崛起將是大勢所趨。而這也是眾多資本和機構在過去幾年不斷加大租賃型公寓投入的重要原因。

碧桂園後發先至

在眾多涉足租賃型公寓的房地產開發商中,碧桂園並非最早進入的,但其動作卻十分迅猛。2017年12月20日,碧桂園發布長租品牌“BIG+碧家國際社區”,為都市青年提供高質量的租住產品和配套服務。與此同時,該集團提出了三年發展100萬間租賃房的宏大目標。

BIG+碧家國際社區體驗館

在談及這一戰略布局的初衷時,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曾表示:“‘十九大’提出‘租購並舉’,這是很好的政策。我年輕的時候很貧困,曾借住在我做老師的哥哥的幾平方米的房子里面,並且住了很多年。” 碧桂園商管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碧桂園將發力商業地產,計劃布局購物中心、社區商業、長租公寓、文旅、辦公等板塊,為全齡層人民提供綜合、全面、美好的生活體驗。“長租公寓業務除了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也同時為裝修業務、教育集團、金融產品等全產業鏈發展帶來廣泛的協同效應,對地產增量開發向存量運營的轉型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拉動家電、家具等實體經濟,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承載著更長遠的戰略方向和意圖。”該負責人表示。 正是基於長租公寓在社會責任和經濟效益的雙重價值,碧桂園果斷地邁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並已初見成效。據悉,碧桂園集團旗下長租公寓品牌——BIG+碧家國際社區,定位為“城市夢想充電站”,打造“BIG+寓樂圈,讓生活更bigger”,讓年輕人“激活新我”。碧桂園以強大BIG+生態圈重新定義長租公寓標準,目前已聯合居住、物業、金融、商娛、健康等領域200個行業500家供應商,共同打造BIG+寓樂圈,並提供跨區域、跨業態的多元“寓樂”體驗,為都市青年提供更好的居住產品和服務,提升他們的幸福感,提供更加美好的租住生活體驗。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碧桂園長租公寓還將探索為年輕租客提供就業服務,打造創新創業生態,一方面借助碧桂園正在發展的科技小鎮等產城融合項目,將長租社區與創新創業基地有機結合,通過關聯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和創業平臺,另一方面發揚碧桂園非公黨建優勢,加強長租社群,尤其青年群體中的黨建團建工作,從思想高度促進雙創發展。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營銷中心總經理程光煜披露,碧桂園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和武漢開啟了長租公寓的項目,目前,上海、武漢、深圳、廈門、廣州等地10余家門店已開門迎客。 以年輕人口占比較高的深圳為例,4月14日碧家國際社區深圳西鄉公園店開業,另在5月中旬有四個項目陸續開業入市。據介紹,深圳各門店均實現“小空間全功能”,均配置品牌家私家電,租客可盡享拎包入住的便捷舒適生活。與此同時,5月5日BIG+碧家國際社區即將在東莞正式揭幕。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業內首次與小米有品戰略合作,房間將標配米家空調伴侶、米家智能家庭禮品裝等智能家居產品,公共區域則分別根據共享廚房、健身區、影音區、遊戲區、前臺等各功能空間定位,提供小米家庭影院、小米VR眼鏡、掃地機器人、飛智黑武士X8pro遊戲手柄、體脂秤、智能健身器等,為租戶提供豐富的智能、時尚、年輕的智能家居體驗。

“長租城市”構想

正如前文所提及,長租公寓作為最新的風口行業得到眾多資本的關註,僅房地產開發商就有數十家企業規劃了這一業務。與同行所不同的是,碧桂園在布局的同時,對這個新的業態有著更多且更為大膽的思索。比如,其提出了獨一無二的“長租城市”構想,便足以對傳統觀念形成很大的沖擊。

BIG+碧家國際社區廣州門店

簡單來說,把針對細分客群的長租公寓品牌有機組合在一起,加上社區商業及生活配套,就形成了我們的‘長租社區’。長租社區作為居住組團,再加上大產業、辦公、大商業、大配套,就構成了‘長租城市’。” 碧桂園長租經營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長租城市”是該集團結合新時代消費升級需求,在全球範圍內首次提出的概念。從概念上看,“長租城市”與市面上傳統單點分散式的公寓模式相比,形成了可整合全業態的產品體系,可容納大規模人口入住,為單身青年、已婚夫婦、小太陽家庭、企業等提供不同類型產品。操作模式上,則以房屋租賃REITs為資金來源,打造擁有公寓、產業、文旅、商業、辦公等全套體系的全業態租賃城市,但是這個城市過去它是可以賣的,未來它可能是用來租的。 對於長租城市與商業之間的相得益彰,碧桂園商管中心相關負責人十分樂觀地表示:未來的商業會與“長租城市”的發展強強聯合,“長租城市”可為商業輸送更多的消費需求,商業是“長租城市”完美的增值配套,二者融合一體,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完整的閉環體驗。

金融與品牌加持

無論三年100萬間租賃房目標,還是打造“長租城市”構想,碧桂園的計劃都格外宏大。行業人士普遍認為,雖然租賃房運營是微利行業,但若房源達到20萬間或以上,巨大的規模效應就會顯現出來,從而使其經濟效應隨之增加。毫無疑問,碧桂園參與租賃房的動力除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承擔社會責任外,在很大程度上看出了這一規模效應背後的經濟效應。 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表示:“雖然長租目前處於微利狀態,但能盡到社會責任,我們很高興。同時,碧桂園是前十強房企里面唯一一家產業鏈全覆蓋的,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品質好、速度快、成本低以及資源組合優勢。作為上市公司,我們在盡社會責任的同時,會對股東負責,把盈利空間進一步擴大。”能夠讓莫斌對此項業務的開展充滿底氣,離不開碧桂園強大的品牌優勢、執行能力和在金融機構中獲得的支持度。“金融機構對我們也非常支持,建設銀行給我們長租業務200億元授信,中信銀行給我們提供300億元長租住宅保障性基金。資金問題解決了,相信國家政策會給做長租的企業更多利好,在盈利方面和持續性方面有更多發展。” 莫斌透露。 資料顯示,2017年11月16日,碧桂園作為33家房企之一,與建行廣東省分行簽署住房租賃戰略合作協議,建行將向簽約企業和租戶發放總額2000億元住房租賃經營發展資金和個人租房貸款。2017年12月5日,碧桂園上海區域與建行上海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行上海分行向碧桂園上海區域提供200億授信額度,重點用於長租公寓建設運營。2018年2月8日,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與包括碧桂園在內的“廣東資信20強”房企簽署租賃住房金融支持戰略協議,共同推動廣東租賃住房市場建設…… 今年2月,由碧桂園和中聯基金共同實施的“中聯前海開源-碧桂園租賃住房一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得深交所審議通過,產品規模達100億元。這是國內首單達到百億級規模的同類產品,亦是租賃住房領域最大規模的證券化產品,有助於推動租賃住房、快速、專業化、規模化發展。 在業內看來,此次產品獲批,是政府監管部門對龍頭民企碧桂園響應國家號召、以實際行動投身租賃住房市場建設的積極回應和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