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就在互聯網保險場景化、高頻化、碎片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之時,行業也發展出四股差異明顯的行業力量,並各自發揮出不同的價值。

2015年,“互聯網+”概念繼續“乘風破浪”,互聯網支付、互聯網貨幣基金、互聯網信貸、互聯網保險、互聯網投資理財和互聯網征信等六大互聯網金融業務也順勢發展,其中互聯網保險在這股熱潮中格外引人註目。從政府發布政策規範,到BAT巨頭紛紛布局,再到中小創業者想方設法擁入,互聯網保險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那目前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具體怎麽樣?進入2016年,又將呈現怎樣的態勢?

互聯網保險,進化中的順勢而為

按照屬性劃分,互聯網保險雖不是互聯網金融業務中起步最早的,卻在這兩年表現出勢不可擋的發展姿態,從大環境到行業到消費者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一、大環境:GDP增長,中國居民資產配置重心逐漸向金融資產轉移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7.4%,而2015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487774億元,31個省份前三季度GDP總和為507256.2億元,超出全國總量多達19482.2億元。這就意味著居民用於消費、投資的資金更加充裕。而我們都清楚,實物資產多為基礎層資產,投資屬性低、變現能力較慢。金融資產則屬於保值層、增值層,變現速度快,於是隨著GDP增長,中國居民資產配置重心逐漸向金融資產轉移,數據顯示2004年至2014年,我們居民實物資產占比由66.1%降至59.3%,金融資產占比由33.9%提升至40.7%,尤其是養老及健康問題帶動了金融保險業的發展。

二、行業政策加速保險互聯網化

2015年9月17日,中國保監會發布了《關於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的意見》,成為了保險業市場化的重要信號。《意見》里提出要形成一個自主創業、自我負責、體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精神的獨立個人代理人群體,從此保險獨立個人代理人正式進入大眾視野。

而接著2015年10月《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督暫行辦法》正式實施,進一步鼓勵互聯網保險發展,適度放開人身保險及個人財產保險產品區域限制,加快保險資源的流動與共享。這一系列的政策無疑加速了保險互聯網化。

三、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需求不斷提升

如今網民已超7億、8090成為了主力消費人群,他們的互聯網消費習慣早已形成,再加上保險產品在互聯網消費環境中承擔起交易保障角色,促使他們主動購買保險意識增強。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2015年12月8日發布的中國保險發展指數顯示:2011年—2014 年,互聯網保險市場經營主體由28家增至85家,保費收入從32億元猛增至859億元,同比增195%,增幅超過26倍,互聯網渠道業務占總保費收入的比例達到4.2%,成為拉動保費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增長速度還在加快。

由此可見,互聯網保險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

四股力量,“五彩冰紛”

就在互聯網保險場景化、高頻化、碎片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之時,行業也發展出四股差異明顯的行業力量,並各自發揮出不同的價值。

第一股:保險企業直銷官網,曲折中前行

這是由傳統保險企業轉移而來,他們通過設立保險電商平臺、移動APP等將車險、疾病健康險、旅行意外險、教育養老險等傳統保險產品轉移到線上,如平安集團已集合了平安網上商城、平安保險APP、平安人壽APP、平安一賬APP、平安好車主APP等線上渠道矩陣;同時還開發出個性化的保險產品,比如平安針對養寵人群提供寵物保、太平洋針對商務人士提供萬里無憂,還有康泰的非常保、樂業保;平安聯合眾安推的保骉車險,太平洋聯合張江高科設立的“科創E保”等等。

這種方式其實質是將線下銷售模式複制到線上,雖說用戶有了更強的自主選擇性,可在線完成瀏覽產品信息、對比產品細節、繳費等,但因為保險產品專業與特殊性,部分保險服務難以實現線上服務,比如財險、壽險等傳統產品承保、核保等環節仍需線下輔助支撐,從而使得線上線下接觸點增多,時常出現左右手互博等情況,因為線上發展務必會侵蝕線下資源,觸及線下渠道利益,引起資源分配沖突。

再說對於傳統保險企業,布局互聯網平臺的成本較大,使用範圍和用戶基數較低且都是對原有用戶的轉移,增量市場有限,從而導致多數入不敷出。

另外多數傳統企業只是把線上作為銷售渠道,即便部分企業如平安、泰康等推出針對特定領域的產品,但總體來說創新不足,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發展。

第二股:互聯網企業電商網站,場景中找位置

這主要表現出兩種發展模式,第一種是互聯網企業、電商網站以引流形式進入保險行業,比如網易保險、新浪微財富等作為網上引流渠道,提供產品展示平臺但不參與保險產品銷售。第二種是京東、攜程、淘寶、去哪兒等通過場景帶入,與電商購物、理財票務等各類網絡消費場景相結合,借用互聯網交易場景直接參與保險產品銷售。

如今電商購物送險已成為電商標配,比如淘寶的退運險,與淘寶牢牢捆綁,2015年雙11當天淘寶及天貓平臺上的共計3.08億個包裹購買了退運險,較去年同期增長70%,此外,淘寶還針對特定人群特定場景開發了不同個性化保險產品,如單身人群的單身有人“賠”,春運回家保障險等。

但因為是場景關聯銷售,服務需轉至保險公司,環節銜接問題多發,成為互聯網保險風險和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再加上產品過於依賴場景碎片化發展,使得周期性變化大,且互聯網企業多數缺乏專業保險經驗,而傳統保險產品難以植入,使得這股力量還有諸多變數。

第三股:專業第三方互聯網保險機構,“合眾連橫”

第三股力量則是第三方互聯網保險機構,他們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由引流代銷的信息平臺到比較代銷評價咨詢的渠道式平臺再到如今提供產品服務綜合方案的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包括垂直交易、風險評估、理財協助等一站式保險綜合服務。

他們已逐漸成為保險公司和保民的紐帶,一方面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產品,並衍生產品優化組合、甚至提供個性定制、協助理賠等深度服務,另一方面也擴寬了保險公司的產品銷售渠道,監督理賠服務,促進行業良性競爭,成為構建互聯網保險生態環境中的重要力量。

同時,他們基本以產品運營和服務為內核去撬動市場,如慧擇已經組建各類產品線(如理財投資、汽車出行等傳統保險產品、慧擇少兒、成年、家庭綜合保障方案的特定用戶群專屬產品,還開發了個性化產品,如慧澤臺灣旅行保險等),通過慧擇網等多條垂直渠道為用戶提供閉環式產品與服務,實現產品、渠道、用戶全融合。而聚米則是采用類UBER模式,將代理人聚合,推行獨立個人代理人制度。

他們一方面連接消費者,一方面銜接保險公司和代理人,打通產業鏈,推動著行業發展。

第四股:互聯網保險公司,巨頭與新秀的狂歡

這是一群人的狂歡,比如2015年7月,成立不到兩年的眾安保險完成首輪融資57.6億元,阿里、騰訊、平安等均有持股,估值高達500億元。而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眾安保險累計服務客戶超過3.39億,累計服務保單件超過29.36億。另外在2015年11月還成立了泰康在線、百安保險,而安心、易安等也正在籌建中。隨著電商、社交、理財、遊戲娛樂等交易迅猛發展,支付物流引起的產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障需求增加,互聯網保險需求快速增長,互聯網保險公司如雨後春筍,甚至一部分已經脫穎而出。

此外,再加上百度合資組建互聯網保險公司白安保險,據說京東也準備在四川設立京東互聯網理財保險公司,BATJ則悉數到齊。他們都是從互聯網場景切入,對接社交、理財、購物、美容、餐飲、娛樂等各領域並聯動互聯網電商、金融、社交公司以及消費者實現從購買到理賠全環節線上完成,成為互聯網保險不可忽視的力量。

綜上,這四股力量旗鼓相當,恰好構成了互聯網保險的新風尚。

“萬變不離其宗”的大趨勢

最後我們講講2106年互聯網保險將可能如何發展。

1、第三方互聯網保險機構或繼續壯大

當互聯網趨勢不可逆轉,互聯網企業電商網站作為傳統保險的銷售渠道,可能將逐漸失去話語權,因為傳統保險公司完全有可能繞開電商網站,自己組建線上銷售渠道。我們要小心,電商網站陷入單純引流平臺的尷尬境地。

而第三方互聯網保險機構或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因為首先,第三方互聯網保險機構既可以通過自身平臺結合場景充當銷售渠道,也可以避免互聯網保險的過渡碎片化。其次,第三方互聯網保險機構有可能在保險企業和用戶之間充當協調者,改變傳統保險以銷售為導向的現狀,驅使行業關註產品服務。

2、場景嵌入成為新的競爭門檻

隨著保險互聯網化,越來越多類似“運費險”的需求將會出現,這包括新的產品和新的客群,且這些需求分散在互聯網上的各種使用場景中。這種“嵌入場景”的商業邏輯將促使互聯網保險公司在整個應用環境里面找到新的場景,將保險嵌入進去。這是互聯網保險公司的優勢之一,能幫助互聯網保險公司在競爭中獲取用戶戰勝對手,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另外需要確定的是場景也有負面影響,比如因場景而引起的產品碎片化如何破除就是個大考驗。從業者不可過度依賴場景,而應把關註點放在傳統保險產品與互聯網的融合上。

3、從信任到消費,消費者要的只是一點點

最後講講消費者,目前社會上仍然存在“理賠難”等說法,大眾對商業保險多是不信任、不理解、不願買,如何讓更多消費者從信任到購買,是絕大多數從業者面臨的問題。互聯網保險如果只是通過線上銷售保險產品,那只是解決了保險業務其中的一個環節,後續的核保、承保、理賠、投資等還有更多難題。 

而且從理論上講,只有標準化的產品才適合互聯網銷售,但保險卻是非標準化的,尤其是壽險產品,這種非標性導致了在銷售情境中人的作用至關重要。

再加上互聯網的去中介化,這讓從業公司不只需要專註做好產品、做好品牌,更需要關註用戶,在售前、售中、售後都提供讓消費者意想不到的溫暖,要知道很可能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就促使消費者成為你的保民,而多數消費者也要的就是那一點點。

總之,隨著互聯網保險監管和創業者們的入局,互聯網和保險業將會繼續融合,互聯網保險也將更趨理性,“平臺建設+渠道拓展+客戶資源+大數據/精準營銷”將成為互聯網保險創新的主要著力點。互聯網保險業將進一步提供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的保險服務體驗為用戶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