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盈保亂晒龍小小超頭馬袁天凡渣

2006-2-2  NM




各大公司等收爐之際,由李澤楷控制的盈科保險,上週三爆出會計「醜聞」。公司竟錯報首三季盈利有一億元,但實際得八百多萬;這樁做錯數醜聞,震動財經界。

作為盈保主席的袁天凡,今勻英明盡喪。擅於做買賣、財技了得的他,○三年試圖着手管理盈保,就開始露底,公司接連生事故。去年盈保經紀涉盜取他人資料,虛構三百張保單後,事隔不到一個月又自爆做錯數,每年收逾千萬董事酬金的袁天凡難辭其咎。然而,事件發生後他已飛往外地;而平日他亦甚少到盈保上班。

他協助小小超收購香港電訊,締造「蛇吞象」的神話,被譽為「刁王」;做「刁」了得,公司管理卻是一塌糊塗。

在盈保賬目出事後,公司似無事發生般,管理層未有跟員工開會討論,只是在港交所發出通告當日(即上週三),向千多個員工發出新聞稿,簡略解釋事件,卻未有提到應該由誰人負責。

但其實最要孭重飛的,自然是盈保主席袁天凡。上週五,記者到鰂魚涌太古坊的電訊盈科中心等他,但電盈公關表示雖然袁天凡在電盈有辦公室,但除了開董事局會議外,平日甚少返電盈,據他們所知,袁天凡應該較多往金鐘太古廣場的盈保寫字樓上班。

記者旋即到太古廣場的盈保等袁天凡,但數句鐘仍不見他踪影,午膳返來的盈保董事總經理陳炳根,對記者所有問題,一概不回應,還表示袁天凡極少返工:「佢平時好少返來……,最近佢唔喺香港。」

作為主席的袁天凡未有出面交代公司做錯數事件,公司只透過發出通告「草草」交代。

盈保出事後,在一月十九日停牌,四個交易日之後,即二十五日復牌,同時發出八頁通告(英文版為七頁),交代計錯數的原因及賬目,內文共出現八次「無心之失」(英文版出現四次「Inadvertent」)。

雖然通告長達八頁,又多次提及無心之失,以表示悔意。但其實通告內容甚為兒戲,盈保究竟如何計錯數的因由始末,交代得不清不楚。有資深會計師看完,都說只能猜想大概情況,專業人士尚且如此,小股東要在通告求個明白,似乎難過登天。

盈保入錯賬

根據盈保解釋,報大數是因為「香港會計準則第三十九號對公司會計人員來說是新的」,所以未有在二○○五年一月一日,亦是這個新準則生效當日,調整有關可供出售投資(Available-for-sale investments)的賬面值,以反映未變現的收益或虧損。

簡單來說,這是關於上市公司如 何用會計手法,反映手上金融產品的狀況。在舊會計準則下,金融產品分為兩類,一類為持有至到期的投資,另一類稱為「其他投資」,包括股票、股票掛鈎票據、 互惠基金等。如果「其他投資」是分類為用來買賣的投資,便會按市值或公平價值去審視金融產品的價值,然後將當中的差額,撥入該年度損益表反映。

舉例說,某公司手持一千萬股票,如市值升至一千四百萬,賬面多出的四百萬被視為「盈利」;相反如市值只有九百萬,賬面減少的一百萬,便會當「虧損」處理。

而在會計準則第三十九號下,上市公司可以選擇將「其他投資」分類為「可供出售的投資」,並按公平價值入賬。公平價值的變動而得出來的賬面「盈利」或「虧損」,不再在損益表上反映,而是撥入儲備之內。

點解入錯賬?

舊會計制度下,投資所得賬面盈利及虧損,會在損益表上反映。假設公司投資股票$1,000萬,股票升值至$1,400萬,雖然未賣出,但在公司盈利上已賺了$400萬。

 

新會計制度下,投資所得賬面盈利及虧損,反映在儲備上,實質賣出才落入損益表上反映。假設該$1,000萬股票,賬面跌價至$800萬,由於未賣出,應在儲備上減去$200萬。其後股票升值至$1,500萬,公司趁此賣出股票並賺$700萬,這筆款項便反映在損益表上。

 

盈保出錯的關鍵,是在賣出股票後,未有撥回其賬面上的儲備損失,結果盈利被高估。

 

由於出錯是高估盈利、同時低估儲備,所以最後該公司的資本及總儲備,現金流量及資產淨值等,未有因出錯而受到影響。

會計醜聞難卸責

盈保披露的資料到此為止,本刊訪問過多位會計師,都表示通告交代含糊,無法解讀出錯原因。其中可能導致盈利誇大的原因,可能在誤撥儲備。

同樣是一千萬股票,如市值跌至八百萬,賬面減少的二百萬要在儲備扣除。日後公司如以一千五百萬沽出股票,賬面獲利七百萬,其中二百萬需要撥入儲備內,餘下五百萬才是真正撥入損益表內的盈利。

○五年一月一日新準則生效當日,盈保沒有將「可供出售的投資」的賬面值調整至符合新準則的要求,埋下賬目滿盤皆落索的伏筆。之後,盈保將出售的股票的賬面盈利,悉數計入損益表,沒有從儲備中扣除,因此盈利便被誇大至一億,撥亂反正後,原來只得八百萬元。

盈保報大盈利同時,其實亦報細了儲備,因此最後公司資本及總儲備、現金狀況及資產淨值等,都未有受影響。

這個錯誤,令整個會計界嘩然,有資深會計師更以(Scandal)「醜聞」來形容。

新會計制度雖然複雜,但早在○一年已公布並在去年落實,而且會計師公會及大學等,都有定期舉辦課程討論,讓從事會計行業的專業人士熟習新會計制度,不可能以「不熟悉」為出錯藉口;而公司會計同事出錯,作為董事等公司高層,其實難辭其咎。

一名上市公司會計高層說:「公司嘅財務報告會定期交到董事手上過目。而每次公布業績前,會召開董事會討論賬目,讓他們對會計內容提出質詢。而且身為公司高層,對自己公司賬目理應心中有數;如果盈利條數同自己所預期嘅相差太遠,就應細心再審核一次,否則出錯,所有公司董事都要有責任孭飛,唔係推落會計同事『無心之失』,就可輕輕帶過。」

財技高手不善管理

今年五十二歲的袁天凡,履歷靚絕,擁有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學位,三十出頭歷任獲多利、萬國寶通及唯高達證券的董事及總經理。

到 九二年,他就入股海裕集團,卻在兩年間與另一大股東蔡世亮爭權擘面,搞到一鑊粥;他加入李澤楷馬房,只因小小超的盈拓收購了本屬海裕的鵬利保險,起初不被 看重,直至九六年中李澤楷要大搞高科技,其後要收購香港電訊,需要財技配合,才向袁天凡這財技高手委以電盈副主席的重任。這次「蛇吞象」的收購神話,把袁 天凡的事業推上高峰;盈科與香港電訊合併當日,袁天凡以每股十五元三角狂沽八百萬股電盈,賺了逾億;隨即以億六購入山頂白加道比利時領事別墅,認真風光。 只是電盈日後負債纍纍,股民損手,袁天凡亦變得低調。

收購完香港電訊,袁天凡在電盈作為有限;後來被安排打理盈科保險,不過他一直退居幕後,極少打理業務,直至○二年,袁天凡親自走出來踢走當時盈保副主席楊梵城。

當年的保險教父楊梵城,在盈保作風極個人主義,除將家人安插在重要職位之外,又涉嫌將公司錢 以個人名義捐出,拿取教會奉獻狀。袁天凡深覺盈保愈來愈「烏煙瘴氣」,遂親自出手撥亂反正。○二年三月,他先派遣自己以前在獲多利的舊同事蘇永雄 (Peter So),接替楊梵城的親信李浩生出任盈保首席營運總裁;亦安排曾任電盈收購合併部董事的張森,接替楊的另一親信陸健瑜做財務總監。至○三年三月,袁天凡透 過獵頭公司,覓得由上海中宏人壽過檔的陳炳根出任盈保董事總經理,取代楊梵城。

只顧投資少理營運

袁 天凡的「鐵三角」陣營落實後,袁天凡的焦點轉移在「揸緊盤數」,袁天凡畢竟金融出身,只精於財技。一名在盈保工作了五年的保險經紀說,佣金收入因袁天凡改 制而大減,「袁天凡好着重利潤,總之盤數一定要靚一靚。以前楊梵城年代,一份保單頭一年保費嘅一半會俾經紀,但袁天凡就將此縮做兩成,剩番嘅就俾公司投資股票、債券等。佢請咗個基金經理,叫Herman Fung,令公司喺投資方面嘅收入大增。」Herman Fung即是馮耀輝,曾在獲多利及高盛打工,現任盈保旗下的盈保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位置頗為吃重,事關盈保每年利潤部分依靠投資收益,例如○四年的投資收益,就佔盈保收入近兩成,達四億七千六百多萬。

袁天凡絕少參與公司平時的營運,他將管理全盤交給陳炳根,只在「大時大節」,如公司一年一度晚會、「百萬圓桌」大會,或「打golf」活動時出現。

近期,他亦重出江湖傾買賣,陪同小小超跟《信報》林行止太太洽談買賣。

盈保是非多

1994 年:新加坡海裕亞洲投資收購在港營運的The New Zealand Insurance Life(Bermuda)Limited,易名為鵬利保險,招攬當時國衛行政總裁楊梵城及幾名管理層過檔。5月盈科收購海裕而入主鵬利保險,將鵬利兩成 半股權分給楊梵城、陸健瑜及李浩生三名主要管理層,盈科則佔七成半。翌年,盈科以$1.2億出售兩成股權予中保集團。

1999年:盈科將旗下鵬利保險改名為盈科保險,並分拆上市,以每股$6.28集資$10.6億。

2000年:楊梵城傳用$1億拉攏國衛高層伍永強及200名手下過檔盈保,後國衛入稟告伍永強等人不當挪用國衛保單資料,索償$5億,更取得法庭禁制令禁止他們用國衛保單資料,令盈保得人無所用。

2003年:盈保與楊梵城決裂。3月盈保委任陳炳根接任盈保董事總經理;4月盈保入稟告楊梵城毀約,楊梵城亦入稟還擊;6月楊梵城辭任盈保董事;9月盈科再入稟,要求禁制楊氏出售所持有的5,029萬股盈保。

2005年:5月被揭盈保經紀違規,在內地推銷香港保單。12月爆出有6名盈保經紀串同其餘8人,涉盜取他人資料虛構300張保單,以騙取佣金及獎金$780萬。

2006年:1月25日公司「自爆」無心之失誇大了去年首三季純利$9,700萬,誤把投資收益重複入賬,導致05年首3季純利誇大了近億元,故需要把有關盈利由早前申報的$1.0497億,大幅下調92%至$801萬。

名人坐鎮審委會

而盈科賬目錯誤,據會計界人士分析,公司的財務總監張森應該孭大鑊;估計事件是由於內部核數出事,推斷是核數公司安永到今年底揭起盈保賬目,才發現出錯,所以十一月公布第三季業績後,至今年一月才發現做錯數。

盈科保險在○五年三月發出首季業績時,還在通告上強調該公司已轉用新會計制度,甚至在通知中詳細解釋何為會計準則第三十九條及對公司賬目的影響。公司竟然卻因不熟悉此準則而出錯,着實可笑。

除袁天凡和張森之外,作為盈保的執行董事,包括艾維朗、鍾楚義等亦有責,而該公司的 獨立非執行董事,粒粒皆為學府及財經界巨星:包括有城市大學校長張信剛、香港大學副校長王于漸及高盛亞洲副董事長范華達。今次他們亦難辭其咎,事關他們同 是審核委員會成員。在盈保上年六月公布的中期業績中,便說明該報告經審核委員會閱覽,報告聲稱,「審核委員會每年舉行最少四次會議,聯同高級管理人員及內 部核數師閱覽財務報表及內部審核報告、本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準則及慣例、法定監管及其他財務呈報事宜。」這三名獨立非執董可謂愧對每年十二萬元的酬勞。

盈保犯下如此大錯,竟然話咁易又過到港交所一關。肩負上市公司「睇場」角色的港交所,雖然不用為上市公司通告內容的準確性負責,但平日上市公司延遲發布業績,港交所也會保留追究權利。盈保報大數猶如欺騙股民,從法理上,股民可循民事告盈保。上週五,港交所企業傳訊部總監陳涓涓回應本刊查詢時表示:「無論是財務報告或其他通告,確保公司向股東及市場發布的通告,載有充分及準確的資料乃屬上市公司董事的法定責任。」明顯放了李澤楷的公司一馬。

負責監管港交所的證監會,索性卸膊給港交所。證監發言人表示,已經就盈保一事聯絡港交所。他又指出,一旦發現有上市公司涉及發放虛假或誤導資料,如果證明有關人士是蓄意或罔顧後果地做出上述行為,證監才會插手,但現階段無結論指盈保犯了上述錯誤。

老闆部署甩身

監管機構厚待李澤楷,已經不是第一次,○三年,傳媒披露李澤楷旗下電盈有意向英國大東提出收購,電盈這邊廂在港交所否認其事,但同日晚上卻在倫敦交易所承認有意收購。當時港交所並沒有追究電盈前言不對後語,其後雖然港交所就事件作出調查,但結論是電盈無違規。

而三星期前,電盈租用SUNDAY 3G網絡推出免費試用3G電話服務,事前沒有披露這項關連交易,更肆無忌憚地推出排山倒海的廣告宣傳。直至傳媒不斷追問下,電盈才「補飛」發出關連交易的通告。

不過,李澤楷對於盈保,甚至電盈兩間上市公司似乎無心戀戰,上週五在新加坡上市的盈科拓展私有化。李澤楷私人公司Pacific Century Group(PCG)持有盈拓七成五股權,而美國基金新橋投資(Newbridge)打算向PCG以外,持有盈拓二成五股份的股東,以每股二十七仙坡元,收購股份;似乎李澤楷部署甩掉規模奀豬的盈保和電盈,致力搞他的傳媒生意。

小股東有權索償

盈保會計醜聞爆煲後,盈保復牌後股價最多曾跌過百分之九,即時出貨的小股民可謂血本無歸。據律師黃國桐說,若然證明了該公司犯的是不可容忍的錯誤,股民可因此循民事向盈保追討損失。

「不 過,散戶要證明,當初係因為以為盈保業績好而購入股份,並且在出錯消息公布後沽出,才可要求賠償當中差價。」黃國桐說,散戶另外亦可要求盈保,賠償該筆款 項若是用來購買其他股票可得的潛在盈利,甚至乎,散戶因此而受到精神困擾,亦可要求精神賠償,但由於舉證較難,所以成功追討賠償的機會亦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