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大连油管爆炸反思:脆弱的安全体系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80812.html

随着近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剧增,沿海出现一大批原油储备基地。发生在大连新港的油管爆炸事故已经为这些储备基地敲响安全警钟。
油储建设应该安全优先

有媒体此前报道称,爆炸地点——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储油库”)附近有油罐99个,储有757万吨石油,在毗邻起火的103号油罐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有51个液体化工品罐。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沿着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西太平洋石化”)所在的大孤山一路前行,发现附近的油罐确实不少,仅中石油、大连港旗下的商用原油罐就约有12个。

而国家战略储备库并不容易望见。西太平洋石化、大连港等多位工作人员都表示,战略储备库也就在附近。由于担心新港港区的原油码头中断时间过长,此前西太平洋石化还计划申请借用国储基地中的原油,用来应急。

大连国储基地是我国首批四个基地之一,其他三个分别设在镇海、舟山和黄岛,总库容为1200万立方米。《天津南港工业区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3年)》也透露,其成品油国家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库未来将达到2000万吨规模。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设立国储基地首先要考虑安全第一,其次是方便性。

他认为,之前有关方面在对国储基地选址时,可能更偏向于一些与码头、石化企业相隔不远的地方(设立),但未来可能更要关注国储基地的安全性。

“由于国储长期不动,所以安全性显得最重要。放在化工品、原油油库集中的地方,是否真的合适,需要有关方面谨慎考量。”林伯强表示。

虽然美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也集中在墨西哥湾,但其储油方式很特殊:美国人把原油注入到盐洞中并密封住。盐洞和深层原油的地质条件类似,减缓了原油的物理及化学反应。该方法现在已被采用到了中国的天然气储备上。

5米间距设计不合理

大连新港油管爆炸发生后,有关部门在油罐区发现了不少安全隐患。

记者发现,爆炸地油罐与油罐间的距离并不大。有媒体就称,部分消防车因罐间道路狭窄,而无法进入事故现场。

当然,记者从《石油库设计规范》中也注意到,立式油罐排与排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5米。

宁波大榭万华码头高层就表示:“在对这次火灾做更多总结后,或许相关部门要重新思考上述5米距离设计的合理性。”

她也指出,相关建设单位对油罐、码头设计时,也应该把各种风险因素考虑进去。

“比如说,当时中石油储油库3号油罐燃烧了,紧靠3号罐的2号和5号两罐阀门必须要关闭,才会阻止大火的进入。但管理阀门开关的电动装置却被烧毁, 必须要用人工来转动阀门才行。结果,每个阀门最终通过近10小时的8万圈人工转动才得以关上。这种阀门设计就欠考虑。像我们(万华码头)阀门设计的就是气 动阀,当压力不够、管道放空后,阀门将被自动关闭,可以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上述高层告诉记者。

另一个隐患在于消防用水供应。尽管消防队就在储油库的对面,步行百米而已,但配套用的消防水却难以满足需求。相关部门只有派出战勤保障部队取用海边水作现场支援。如果当时周边消防部队没有配备海边取水设施的话,将会拖慢整个救火的速度。

化工厂集聚风险不低

事实上,国储库跟商业储库的分布是跟着石化企业布局走的,而石化企业集中分布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国内大部分石化园区的兴建,是在沿海画出一块区域,设立一个大型炼厂(或一个乙烯厂),众多下游化工厂再围绕在周边。

以镇海炼化为主的宁波化工园区、以上海赛科石化(中石化、BP等合资的乙烯公司)为龙头的上海化工区、以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基地为核心的钦州石化基地等都是如此。

林伯强认为,这样做最大的优势在于,上下游石化产业链可以打通,下游企业获取上游资源的交通、人力成本会最低。

前述宁波万华码头的高层则认为:“化学品企业放在同一区域后,对安保、消防队的压力就会小一些。而且,有些化工区是在岛上的,岛上的居住人口也少,相对来说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可能会与人口密集区隔得更远一些。”

但换个角度看,化工区里的某家公司若发生爆炸、火灾,附近的油罐、化学品灌由于距离过近,很可能发生连锁爆炸。在爆炸现场记者就看到,距离中石油储油库数百米为大连港控股的一批原油罐。受爆炸影响,其中一个原油罐也被熏黑了。

“因此,在一个城市里,可能也需要考虑到化工区域分散的问题。”林伯强说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19

速度对决策体系提出了挑战 潘石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9dbbf0100ky9r.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6

優質製造的基礎是優質的價值體系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978722.html

於今天深陷「內憂外患」的「中國製造」,享有「全球第一CEO」之稱的傑克·韋爾奇會如何把脈並開具處方?

「中國製造」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如今更是深陷「內憂外患」的困境:面對貿易壁壘、反傾銷等不利的國際環境,國內通貨膨脹、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又使得中國製造漸失價格優勢。

而從自身來看,在過去十年裡中國製造的質量並沒能實現質的飛躍,近期「達芬奇」家居等中國製造也屢陷「質量門」事件;在打造個體品牌方面中國製造企業又缺乏資金、人才及經驗等。

國內業界內外關於中國製造如何轉型升級的探討已進行無數,如果讓全美頭號經理人——傑克·韋爾奇來對中國製造把脈,他會用「金手指」點石成金嗎?

多元化是各自為政,

但不是孤獨為政

在執掌通用電氣的20年裡,傑克·韋爾奇使它的市值由130億美元上升到4800億美元。在傑克·韋爾奇看來,企業要做大做強需要依靠多元化的發 展。誠然多元化是擴大市場規模的必經之路,但是縱觀當下中國市場,很多大型中國製造企業在創業之初都定下了宏偉的跨行業戰略,不斷進軍自身並不熟悉與擅長 的領域,多元化反而適得其反。

中國製造企業該如何運用「多元化」這一武器?

在GMC製造商聯盟、環球市場集團 「傑克·韋爾奇GMC中國行」新聞發佈會上,傑克·韋爾奇在連線時對記者表示:「多元化是各自為政,但不是孤獨為政。」

「很多多元化企業都會遇到困難的局面,單產品的公司不管在中國和美國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傑克·韋爾奇分析,「對公司來說在多樣化過程中你會有很多整合的收益,能更好地配置資產和資源,分享訂單,分享各自的智力和人才,互相交換對業務的看法等。」

「但多元化並不需要把所有的業務都捆綁在一起走,更好的方式是各自為政,但不是孤獨為政,如果讓各自自生自滅你會一無所有。」傑克·韋爾奇強調。

質量提升需要

從最高層領導起步

在依靠多元化發展,根據國內經濟環境及全球化的國際背景進行市場定位之後,傑克·韋爾奇認為接下來要從質量入手,打造「中國製造」的良好信譽,掌握市場話語權。

傑克·韋爾奇深諳質量管理之道。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傑克·韋爾奇全面實施六西格瑪質量標準,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產,防範產品質量問題,這給通用在全球的經營都深深烙上質量意識和工序意識的印記。

但如今中國製造依然無法擺脫「質量粗糙」的印象,在「越南製造」、「印度製造」等製造業憑藉低廉的價格搶佔中國製造業的市場份額時,中國製造的企業該如何做好質量管理,從而讓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上能夠成為優質產品的標誌?

在傑克·韋爾奇看來「質量」有兩個概念:「第一就是你的理解,你怎樣觀察別人,這件事就需要花一些時間。日本和韓國在三四十年以前質量也並沒有現在這樣好。中國製造才剛開始20年,已經有一些產品包括蘋果的代工都是在中國生產的,這些產品已經有非常優質的質量。」

但為了都能夠達到優質的質量,實現質量的提升,傑克·韋爾奇認為:「第二個就是你如何做。我認為需要從公司的最高領導層起步,進行全方位的投入,建立全方位的防錯機制,同時建立起公司內部的價值體系,所有人都要支持這個價值體系,並且各自發揮其作用。」

從最開始的質量觀察,到公司價值的構建,傑克·韋爾奇強調要保證每一項都落到實處,需要公司大量的投入。

建立更多全球化品牌,

採用全球化人才

在產品質量得到保證的同時,傑克·韋爾奇建議:「同時,在品牌核心價值不變的情況下,及時升級和更新自己的產品,利用焦點事件和活動,刺激並引領消費者的感官和需求。」

「但中國製造企業目前所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世界級的品牌並不多,」傑克·韋爾奇說,「我能想到的只有聯想、海爾,中國的汽車產品將會很快具有非常好的質量。我認為在五年之內,中國產品在世界的定位會有根本的轉變。」

對於中國製造打造自己的品牌,樹立國際形象所面臨的困境,傑克·韋爾奇解析:「品牌的建立需要很長的時間,日本建立起品牌的影響力所需時間比韓國多 50%,比中國更是多得多。中國的問題就是國內市場增長速度如此之快,如此之大,公司可能對海外市場的推廣以及全球化的進程非常不情願,因為全球化是困難 的,需要有人才及資金來支持品牌的全球化。」

相比較日本公司只用本國經理人的人才方案,傑克·韋爾奇認為中國可以更多地效仿韓國人採用世界各地的經理人來解決人才缺乏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7

我的投資體系框架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sqz.html

從讀書到工作,我接觸並從事財務工作已經17個年頭,之前雖然不時見到「股票」二字,但我一直都有意迴避它,因為我大體知道中國股市,歷史數據表明投資者 整體上根本沒有正回報,股票市場純粹是一場圈錢的遊戲。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證券公司及保薦機構、基金及政府等相關利益人,大家都不按財務和金融書上 寫的那樣,規規矩矩對待投資者,所以我覺得自己學的會計理論根本都不可能實際運用。而炒股就是賭博,一旦染指,可能就像毒癮一樣無法戒除,百害而無一益。

 

我常以為自己認認真真學習財務管理,幫人家老闆打理公司財務,我踏踏實實的工作,但收入卻很少,沒有財富積累,那完全是因為老闆剝削太厲害,給的工資太少,自己是懷才不遇。

 

有一天,我突然審視了一下自己個人和家庭的財務狀況,我發現損益表一年下來基本收支結平,所剩無幾;現金流量表,投資和融資活動一片空白,日常經營活動淨 流入甚少;資產負債表,雖然完全沒有負債(我從不主動向人借款,也沒有信用卡等超前消費),但資產裡邊,除了極少的活期資金外,其餘都是些沒法在未來帶來 現金或利益流入的低值待攤銷物品。天,我的三大報表簡直一蹋糊塗!我很惶恐,我根本就連自己的財務都沒理好,又憑什麼要求人家老闆花錢甚至給高薪請我呢? 我甚至覺得,我拿人家的這點工資,不但沒給他帶去利益流入,相反還很可能誤導了他。

 

按照《窮爸爸富爸爸》的理論,富人買入資產,中產階級買入貌似資產的負債,窮人只有支出,我自己的財報之所以一蹋糊塗,是因為我沒有買入資產,或者說我的投資是錯誤的。哪些東西是資產呢?能給你的口袋帶來正現金流入的東西,即是資產,比如說收息的債券及存款、有分紅的股票、租金回報大過按揭利息或者是一次性付清款項的出租房產、著作權之類的知識產權、不用自己經營管理的實業投資等等。

 

我工作起點很低,沒房沒車沒文化,單憑打工賺錢,那點微薄的工資,不要說實現財務自由,連解決溫飽小康都很艱難,我意識到自己必須開始做一些投資。但若想 投資一項生意,得有技術、有市場、有資金,而像我這種財務人員,一沒錢,二沒技術,三沒市場,我拿不出與人合夥或單獨投資的任何資本。

 

2005年,電視報刊到處都在討論股權分置改革的問題,我想,以中國的經濟規模和發展趨勢,特別是加入WTO後金融改革的加速推進,中國資本市場明顯已經 成為金融改革乃至整個經濟改革的瓶頸,股市必將被迫進行一場深刻的變革。非流通股東10送2.8左右的對價和分紅方面的承諾,以及股改成功後,股票的全流 通及股市擴容對國民經濟的代表性、老百姓和基金等機構對股市的參與程度及影響力、證券法的制訂和實施對三公的促進作用等方面,都會讓股市的遊戲規則,變得 接近價值一些。

 

我沒有積蓄,沒法投資其它的生意,但每月工資可以買一手股票。我對自己做了個炒股的可行性分析,認為至少有三點優勢:

一、我是學財務的,能基本看懂財務報表,對數字也比較敏感,股價這東西就算再懸,最終總會和它的價值有關,而價值最直接最全面的表達方式就是財報了,我發現周圍炒股的人,包括媒體上的名人,很多都沒有什麼財務基礎,和大部分人對比,我應該有一些勝算;

二、我雖然不夠勤奮,做事也沒什麼恆心,但自己的經濟困境和內心的一點上進心,應該會推著我不斷的去學習股票方面的知識和積累操作經驗。我自認為自己的智商,應該能排到中上水平,所以,在信息收集和判斷方面,我應該不差於平均水平;

三、我的心智還算健全,很難被別人煽動和矇騙,不是那種容易走恐懼和貪婪兩個極端的人。雖然自己言詞經常很偏激,但骨子裡思想比較保守,所以心態方面我也應該有些優勢。

 

抱著這三點心理優勢,我開始留意股票有關的各種信息。但周圍認識的幾個炒股的人,都是搞技術分析的,而且經驗也不多。那時還沒有QQ群,博客大概也很少, 反正我不知道該從哪兒、從誰那學習。因為學過《經濟法》《金融理論與實務》這兩門課,我對證券規則略知一二,但實際操作就完全不懂了。我從朋友那看到他有 炒股的書,包括《炒股基礎知識入門》和《短線是銀》等技術分析的書,由於賺錢心切,我很快就把它們全看完了。

 

我實際去證券公司開戶,大概是06年7月份。開戶後買入的第一隻股,是600861北京城鄉,買它的原因大概有2點:第一它是奧運概念股,我認為它會受 益,並且之前漲得比較少;二它是消費股,在當時的百貨公司中,特別是奧運概念股中,看起來應該是最便宜的。我認為的便宜,主要是它的PB低,那時只知道看 PB和PE,並且嚴重傾向低PB的股,覺得買淨資產多的才划算。我的這種思想,一直延續了二三年,包括後來買鋼鐵股和高速公路股等,都是這個原因。(這幾 年我認識了一些財務專業的股友,我發現大家都有這個傾向,喜歡撿煙蒂。)

 

其後的兩年,我基本都是一個人閉門造車,生活中沒有找到前輩高人,網絡上也不知道看誰的東西(連啟蒙性質的博客都沒有關注過),正兒八經的價值投資類書大 概就是《聰明的投資者》了,但讀完後收穫不大,因為我覺得書上講的和自己學過的財務知識很類似,並且主要是些基礎性的概念(今天我再讀《證券分析》,感覺 已經完全不同)。在經歷了07年那波瘋狂的大牛市後,能符合格雷厄姆標準的股完全沒有了,07年下半年我開始買封閉式基金,並且推薦同事們買,主要原因是 它們折價高,在滬指過5000點以後,我逐漸清倉了全部股票和封基。

 

儘管07年我獲利300%以上,並且僥倖逃頂,但那時我對個股的估值很片面,看財報主要是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關注很少。雖然我能準確的背出 「資產」二字的概念,但我對它「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並沒有真正理解,沒有想過兩個同樣金額資產的公司,未來的經濟利益流入為什麼會不一樣。雖然我 知道杜邦分析,但我並不清楚ROE,特別是長期ROE和股票估值的關係,不知道公司的ROE為什麼會持續高或低。雖然我知道整個大盤大概是高估還是低估, 但我並不清楚GDP與指數之間的關係,不清楚股市歷史PE的概率分佈情況,我的倉位總是全滿或全空,沒有一個調節的標準(那時我知道格雷厄姆的方式是股票 與債券,按股票的市值變動而調整,以三七為底線,但自己並沒有這樣去做)。我知道有一個投資組合的問題,因為《財務管理》這本書上有,但書上的計算題都是 直接列出配置比例、利潤及概率、虧損及概率等數據,而實際操作時我並不知道幾個股組合比較科學,哪些行業相關係數小,哪些個股防守性好,而哪一些又進攻性 好。

 

08年滬指跌破4000點後,我抱著奧運行情的僥倖心理又進了股市,那會個股的PB都比較高,我只能儘量挑低PE的股買,比如601919中國遠洋,後來 這個股從33塊跌到8塊,慘痛的失敗,讓我積累了兩點經驗:一是週期股,經常都是低PE時危險,高PE時低估;二是熊市時,個股抗跌能力都不好,特別是 PB高的股,往往跌得最慘,而靜態PE在大的經濟環境下,變化會很快。

 

08年有兩個很重要的事,一是年初我建了一個「格雷厄姆」的QQ群,雖然剛開始時群員很少,整體水平和經驗也不高,但對開拓我的眼界有很大的幫助;二是 10月份我開通了港股,並且正好趕上了港股大底。我開港股的最初原因是看到A+H的股,比如1919中國遠洋,H比A明顯要便宜很多,當我進入港股市場 後,我發現1919還有認購權證,那玩意吸引力更大,所以後來我索性全倉了認購權證,一直到09年11月權證全部虧光,這一年多的時間都沒有買過正股。 (我在09年底曾寫過一個《港股一年祭》的帖子,對於那段悲慘的經歷有詳盡的記錄。)

 

09年,在金融危機觸底反彈後,我的港股曾經盈利非常多(準確的說是權證),後來卻全虧光了,09年的失利與08年完全不同,08年幾乎所有人都虧,所以我虧也不奇怪;但09年幾乎所有人都賺,而我虧光,這對我的打擊完全是致命的,很多次我甚至想跳樓自殺。

 

09年的慘敗,讓我明白,一項投資最終由兩個因素決定:資產與時間,我看對了大盤趨勢,知道絕大部分個股嚴重低估,知道買入資產完全是物超所值的,但是, 我低估了時間的作用,而權證最大的缺陷是時間有限制。在大盤和個股瘋漲的09年,我倒在941中國移動和386中國石化的認股權證上,因為它倆完全逆大盤 不漲,這一冪今年再次重演,個股狂跌,但941、762、728三個電信股逆市上漲,762中國聯通更是瘋漲到90倍PE。

 

09年10月份,新浪搞了個港股論壇,我有幸做了版主,通過這個平台我認識了很多炒港股的朋友,特別是「天行健David」把我拉進他的港股Q群後,認識了一些水平很高的前輩。在寫了《港股一年祭》這篇帖子後,很短的時間內我的QQ股友增加了近100人。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雖然我虧了錢,但積累了經驗,結交了朋友,老天待我也算不薄。

 

09年底到10年中,我都沒有再買港股,這段時間我向上百位股友請教盈利模式,其中有部分股友的投資已成體系。在一些前輩的推薦下,我看了很多書及博文(過去5年,我平均每天睡覺大概只有6小時,其餘時間大多與股票有關),我開始思考適合我自己的投資體系問題。

 

感覺自己的投資初成體系,大概是10年6月份左右。那段時間,我連續看了股友「申木凡」的十來篇博文,其中主要是「申木凡」自己的投資感悟和「水晶蒼蠅拍」的《企業價值》系列,「小小辛巴」的《孤獨者生存》系列以及《三笑情緣》系列。有一天我豁然開朗,就像我學蝶泳很久都不得要領,全身始終無法協調好,突然有一次整個上身都衝出水面,頭部明顯有居高臨下、視野寬闊的感覺一樣。我想那幾篇文章,把我之前零散的觀點串成了一個整體,幫我打通了任督二脈上的幾個關鍵穴位。

 

我的投資系統櫃架大體如下:

一、個股選擇

 

我習慣自上而下選股,喜歡用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評價國家的宏觀政策和經濟環境,根據自己對整個宏觀面的理解,來判斷國民經濟所處的週期,並據此來預測股市未來幾年的大方向。

 

行業方面,雖然我很多年不看新聞聯播,但襠的政策我還是基本瞭解的,楊百萬說:「炒股要聽襠的話」。所以像十二五規劃和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央經濟工作 會議內容、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及具體的一些法律法規等,我都會認真閱讀,並且分析哪些是純忽悠,哪些可能是來真的。我判斷一個行業政策會否實施及實施效果 的依據,不是那玩意對老百姓是否有利,而是看它是否能方便棺員進行權力放租,看各級政府和相關利益方是否能達成共贏,否則,再好的政策,也不會有執行力, 這個是中國特色的。我會從中選擇一些未來幾年比較陽光的產業重點關注,對自己感興趣的行業,我會不時關注行業動態,包括行業網站和相關報導,以及每月或每 季公告的數據,比如產銷量之類的。

 

個股估值,從定性的角度來看,我的觀點是:長期看看生意屬性是否陽光;中期看看企業發展處於什麼階段;短期看看市場有沒有把風險全部體現。從定量的角度看:一是確定上漲的目標區間;二是確定下跌的可能位置;三是確定期限。

 

定性的東西,我一般看看各種相關報導和評價,並且查看過去幾年的財務報表,結合數據指標來進一步驗證。定性分析的方法,像「水晶蒼蠅拍」就有一系列優秀的博文,《企業價值》是其中之一,費雪的《怎樣選擇成長股》也很不錯。定量我主要就是看財報和公告,以及行業和公司網站上公佈的運營數據,財報分析我會將縱向延長歷史和橫向同行對比綜合起來,並將三大報表勾稽對比,以求取一個模糊的正確。至於方法,曾有一次同股友聊天時簡單的講過,具體可見《3分鐘判斷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好壞》及關於DCF毛估的補充說明》

等博文。

 

要對一個公司的財報進行綜合的分析,我個人覺得還是需要相當高的 會計水平和經驗的,連基礎的會計理論都不瞭解的話,那根本就不要談什麼報表分析。像巴菲特這些大師,會計水平都是世界頂級的,而格雷厄姆更是很多現代會計 準則的制訂參與人,這一點只要你看過《證券分析》就會很清楚。所以如果不是財務及相關專業畢業的話,我覺得自學一下會計是很必要的,同時,可以儘量把定性 工作做到位,來彌補定量的不足。

 

雖然我喜歡自上而下選股,喜歡關注宏觀面的東西,但因為我是做財務工作的,所以實際上我對個股和細節的東西很關注,從去年起我開始大規模閱讀財務報表,目前1300多只港股,絕大部分公司我應該已經看過兩遍財報了,我從這1300多只股票裡,挑選了一百多只做為自選股池,大概包括穩定成長、快速成長、困境反轉、強週期、及殼資源等類型。

 

A股我沒有逐個逐個公司的全面閱讀,只是看自己感興趣的公司的財報,原因一是過去幾年我每天會把兩市所有的公告過一遍,對哪些公司質地比較好已經有了大概 的瞭解(但最近一年A新上市的中小盤股很多,絕大部分我不瞭解。由於上市時間太短,未經過幾輪年報的考驗,並且目前整體估值很高,所以我暫時不作重點關 注);原因二是我一直覺得A股同漲同跌現象很厲害,個股看得太多太細,基本是浪費時間,持續關注小部分比較好的公司的財務和公告,並不時閱讀博友們的分析 就可以了。

 

我認為自上而下選股和自下而上選股,並不矛盾,完全可以結合起來,最終會是殊途同歸。

 

二、組合構建及換股操作

 

將雞蛋分開到幾個籃子以分散風險,或是將雞蛋放進一個籃子,然後全部精力放在上面盯住它,這兩種方式哪種更好,一直有很多爭議。格雷厄姆的組合中,個股很 多。林奇在管麥哲倫基金時,組合內長期有幾百隻票,但是,他退休後寫《戰勝華爾街》時,強烈建議個人投資者集中投資。至於巴菲特,雖然他的資金規模巨大, 但重倉股一直都在10只以內。

 

「小小辛巴」的《銀河艦隊-組合構建》對 這個問題進行了生動而深刻的論述,辛巴兄從實戰的角度,將投資組合比如成一支足球隊,就像足球明星一樣,水平高的往往身價也高,所以投資組合除了要公司質 地好外,市場價格是重要因素,好業務還需好價格。同時,水平高的明星還要看他踢的是哪個位置,因為只有攻防兩端兼備,你才能持續贏球,所以投資組合的選配 很重要,因為個股的貝塔值是不同的,比如說貴州茅台這個股,就長期逆大市。

 

一個組合要分散風險,就必須選擇相關係數小的標的。股價漲跌與真實價值,往往有時間差,所以,根據股價的變化適時進行換股管理非常必要。辛巴兄對此另有一篇著作《建倉換股-三笑情緣》,辛巴兄的文章對絕大部分人來說,實戰意義很強。

 

我自己也曾寫過一點投資組合的帖子,其中有一篇《關於投資組合數量的猜想》,我 用抽樣統計公式推導出,一個投資組合,7-12只股票為最佳。我再用凱利公式估算出單只股票,佔組合的比例以30%為上限較安全,除非是無風險套利的標 的,比如像攀鋼那種有現金選擇權的機會,否則都不應該超過這個上限,實際上攀鋼也還是有風險的,只不過概率很小而已。單只標的持倉比例過大,我09年港股 權證失利有切膚之痛。黑天鵝事件出現一次,就足以構成毀滅性打擊。

 

三、倉位和現金的比例

 

過去,我一直試圖根據大盤的估值水平,用變換組合內不同貝塔係數的標的的方式,來替代倉位或現金比例的調整,如果我覺得市場整體已經高估很多,我就選擇完全空倉。我很不習慣半倉操作,覺得漲也不是跌也不是,簡直要把人搞得精神分裂。

 

但是,以我這5年的經歷來看,A股同漲同跌現象很厲害,想找逆大市的個股不容易,08年是最明顯的,今年倒是還比較好找。我覺得未來A股的牛熊週期很可能 越來越短,在衍生產品特別是做空產品增多的趨勢下,震幅也可能增大,那麼,持有一定比例的現金,風險會更小,而收益可能更穩健。並且,空出來的現金,可以 考慮參與一些風險極小的債券或是現金選擇權之類的套利機會。

 

港股市場裡,個股的波幅遠大過A股,雖然港股有很多做空類的衍生產品,但我始終對做空不放心,不敢嘗試,所以全倉股票的風險相當大。哪怕是在整體估值合理 甚至低估的環境下,個股仍可以在明顯低估的價位腰斬,甚至再腰斬。像今年就是這樣,雖然恆指跌幅不到3成,並且是從15倍PE這個估值中樞跌下來的,但個 股跌5成以上的是大部分,很多跌幅達到七八成。在這種情況下,死守手中低估的股票,不但相當難熬,而且會眼睜睜看著天上掉金子,卻沒有桶子接。

 

根據這些經歷,我計劃將自己的倉位控制方式進行改革。我設想的模式是這樣的:A股以滬指20倍靜態PE為估值中樞(未來逐年下降,一直降到15倍),20 倍PE時我倉位7成,18倍加到8成,16倍9成,14倍滿倉。相反,22倍我減到6成,24倍5成,26倍4成,28倍3成,到34倍時完全空倉。中間 我還可以按貝塔值的不同,對組合內的個股進行調整。

 

港股我以15倍靜態PE為中樞,15倍7成倉,13.5倍8成,12倍9成,10.5倍時滿倉,如果再跌,我考慮買購輪,加槓桿。同理,16.5倍時我減 到6成倉,25.5倍時我空倉,如果再漲,我可能買些沽輪。同時,我也會對組合內的個股進行調整,至於貝塔值的判斷,以個人的經驗和歷史走勢為主要依據。

 

這個模式的主要依據,是前不久我寫的《統計表明A股已經進入歷史底部區域》,裡邊有天相投資做的統計分析。如果有人能根據那些歷史數據,按點位和時間概率幫我做一個準確的函數,那就更科學了。辛巴兄的《玄鐵重劍-持有現金比例》也有類似的描述,而且形象生動。

 

四、心態及情緒控制

 

大家都喜歡提炒股的心態問題,很多人把賺錢解釋為心態好,而賠錢是心態不好,我覺得心態這個東西確實很重要,但如果僅僅是強調它,卻沒有具體可行的操作方 案,那再強調也無用。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誰都會念巴菲特的這兩句經文,但怎樣去界定是貪婪還是恐懼,怎樣防止自己不從眾呢?

 

有人主張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比如看看《心經》《金剛經》,聽聽《大悲咒》之類的。或者搞多些戶外運動,鍛鍊身體,磨煉意志。我認為這些方法挺好,我自己 經常這麼幹,特別是在09年炒港股權證時,因為滿倉幾隻輪子(沒買股票),而輪子的波幅劇烈,我的心理壓力非常大,儘管我無數次聽《大悲咒》,每天游泳一 二小時,我自認為我的意志是很堅定的,或者說我是相當固執的,但最終仍然情緒失控,所以我覺得心態應該是一個技術性的東西,情緒的控制必須建立在方法之 上。

 

有人說,倉位決定心態,這話有一定道理。和訊債壇裡有個叫「德隆專家」的人,他對情緒控制有系統性的論述。他的《三個知道》被奉為債壇聖經,大體內容如下:

 

投資獲利的第一要素是:防止自己情緒失控,等待對手情緒失控。情緒為什麼會失控呢?因為你「不知道」。不知道後面漲多少,不知道跌多少,不知道這筆投資什 麼時候才能結束。情緒怎麼才能不失控呢?最好是「三知道」。知道能漲多少,知道會跌多少,知道投資的期限有多長。但實際上不用也不可能做到「三知道」,知 道一個或兩個就完全可以了。

 

能被奉為聖經,那肯定是相當經典的。我自己在進行操作時,一般也會先問問自己這三個知道再下手,只不過很多時候是自認為知道,事後發現其實並不知道,或者 知道得不夠全面準確,怪不得德隆認為股票屬於三不知道的品種。不過,他這個觀點我並是太認同,我覺得保守過頭了。投資就是個有風險的概率遊戲,所謂風險, 即是不確定性,風險管理,就是儘量減少不確定性,老想找無風險套利的品種,那機會太少,回報太小。如前文所述,通過倉位控制、組合配置、精選個股,我想完 全可以在不確定性下,長期獲取一個比較確定的收益。這個收益率應該多少合適,在我以前寫過的《跑贏指數的意義》有闡述。

 

投資最終由兩個因素決定:資產與時間。那資產又由什麼決定呢?我認為,管理得好的就是資產,管理得不好就是負債。管理又由什麼決定呢?我認為是由人的思想 決定的。所以,投資最終由思想和時間決定。這個世界上,天賦很重要,才華很重要,教育也很重要,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不斷學習、不斷 進取的毅力和決心。

 

如果說,企業的護城河靠的是低成本、規模效應和品牌的話,那麼我認為個人的能力圈來自勤奮、包容與謙虛。我始終相信,天道酬勤!同行的朋友,我們在路上。

 

歲寒知松柏

寫於恆指暴跌破萬八的晚上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8

股票估值體系正在發生巨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4b5010102dupb.html

當上證指數跌到2400點以下,對應的藍籌股估值水平約15倍市盈率,銀行股的估值水平更低,平均約7倍市盈率。不少人認為,當前的估值水平與2005年的1000點及2008年的1600點接近,股票價格應該接近底部。但當前的股票市場估值體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還在不斷地變化,如果簡單地把現在的估值水平與歷史上的某個時點進行比較,會導致投資失敗。

 

流通規模擴大,投機難繼續

 

為了分析流通市值與股票估值之間的關係,先從基金的定價說起。

 

將時間拉回到2000年前後,當時對基金的市場定價曾經出現過激烈的爭論,和時下關於股票定價的爭論十分相似。1998年之前,我國基金規模都很小,而且都是封閉式基金,最大的只有5億元的規模,小的只有2000萬元左右。在此期間,基金的市場定價一直在其淨資產的兩倍以上,價格高的時候為淨資產的5倍左右。

 

但從1998年開始,監管部門對基金市場進行規範和整頓,清理整頓後封閉式基金的總規模及單只基金的規模都迅速擴大,新設立的封閉式基金規模都在20億元以上。在新基金開始出現時,市場對它的定價還是延續以前的方式,清理整頓後發行的第一批封閉式基金,是南方基金旗下的開元基金和國泰基金旗下的金泰基金,這兩隻封閉式基金的規模都是20億份。這兩隻基金入市一年左右,他們在市場的價格一直在2元左右,是淨值的約2倍。但隨著新設立的基金規模迅速擴大,基金的定價開始不斷向下調整,當開放式基金迅速登場之後,封閉式基金的定價由之前的大幅度溢價變為大幅度折價。此後,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從未超過其淨資產。

 

為什麼封閉式基金的定價由以前的大幅度溢價變為大幅度折價?2000年前的溢價理由可能很多(可能和目前大家羅列股價高溢價的理由類似),但2000年之後封閉式基金由溢價逐漸變為折價的理由只有一條,就是基金的規模迅速擴大了,基金的總規模從2000年前的幾十億元迅速增加到數千億元。當基金規模迅速擴大之後,以前的「炒作」方式開始失效,高溢價的各種說辭都變得蒼白無力,封閉式基金的定價終於和國際市場接軌,市場的力量開始真正發揮作用(在國際資本市場,封閉式基金一直處在折價交易狀態)。

 

在上述基金定價的演變過程中,可以得出這樣的啟示:以前A股高溢價的種種理由,可能因為股市流通市值規模的迅速擴大而不再成立。

 

2005年開始的全流通改革,讓A股流通容量迅速增加,佔市值總量達2/3的非流通股逐漸變成了流通股,這種變化對投資尤其是機構投資者的衝擊是巨大的。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在選擇股票時會將該股票的「大小非」數量作為重點考察的因素之一,即使是公司經營狀況很好且股票估值較低,如果該公司的「大小非」數量較大且分散,基金經理一般都不敢輕易碰,因為這樣的股權結構,「大小非」減持的可能性較大。

 

2010年 以來的市場運行狀況表明,股票流通市值的迅速擴張已經開始影響到股票市場的估值與定價,一個直接表現就是股票鎖定期滿前後,很多股價會出現明顯的向下修 正,而且「大小非」規模和比例越高的公司股價修正的幅度越大。在過去的幾年中,股票流通市值增加了十幾萬億元,每年增加約3萬億元。儘管其中有很多已經獲得流通權的股票並非都會到市場上流通,但逐漸增加的減持公告提示我們,股市套現的壓力是巨大的。

 

股指期貨改變股市生態

 

股票指數期貨市場的建立,是改變A股市場估值體系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股指期貨市場建立之前,A股 市場沒有真正的「空頭」,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只有做多才能賺錢。另外,我國股市一直是散戶佔絕對多數,散戶投資者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低於成本價就不賣,於 是,投資者的持有股票的成本越來越高,股票的估值水平也就越來越高。在這種狀態下,「莊家」最容易賺錢,操縱股票價格成為那個時代的最主要註釋。除了因坐 莊而覆滅的新疆德隆以外,已經從江湖中消失但曾經輝煌的機構還有萬國證券、君安證券、中經開、南方證券等,他們是那個時代的象徵。這是2000A股市場的生態環境。

 

2000年之後,尤其是2005年 之後,隨著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隊伍的迅速擴大,股市的生態環境出現了重大變化,基金自己成為「莊家」的同時,也成了「莊家」的天敵,尤其讓市場感到頭痛的是 基金可以以低於成本價格甩賣股票。因此,有人總結了「市場的底部一定是基金砸出來的」,基金的行為無疑對之前股市的固有規則形成了不小的衝擊,「莊家」基 本退出了藍籌股,藍籌股成為基金競逐的場所。於是,藍籌股的估值不再由「莊家」操縱決定,開始由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通過更加市場化的途徑來決定。

 

股指期貨市場建立之後,基金的投資理性行為多了一條實現的途徑,當判斷市場估值偏高時,可以反手做空,市場的遊戲規則發生更大的變化。從股指期貨市場運行 一年多的實踐看,現貨往往跟在期貨後面,尤其是行情發生轉折時,期貨有很好的指示作用,這說明股指期貨對股市的估值體系正在發生重要影響。隨著股指期貨市 場的規則及交易範圍的完善,其對估值體系的作用會越來越大

 

中小板和創業板暫時高估

 

當然,市場的表現是豐富多彩的,不可能按照簡單的邏輯演進。2009年之後,當藍籌股市值越來越大後,投機資本卻逐漸遠離市值大的股票,選擇了流通規模小的板塊或行業來投機炒作。也就是說,股市的估值出現了結構性的分化。

 

從統計分析的結果看,存在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1.從按照行業劃分的股票板塊看,權重越大的板塊估值水平越低;

 

2.從按照市場劃分的板塊看,主板市場的估值水平最低,中小板其次,創業板的估值最高,即估值與市場的總流通市值呈反比;

 

3.在同一個行業板塊中,市值小的股票估值高,估值與單只股票的流通市場呈反比。

 

2010年底,中小板指數超越2007年高位,創歷史新高,平均市盈率45;而創業板的估值水平就更加離譜,IPO發行價一直處在50倍以上,出現了所謂的結構性「牛市」。小市值股票的高估值只是A股市場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現象,隨著這些股票的大小非解禁數量和減持數量的增加,炒作的難度會迅速增加,如果加上市場流動性的減少,小市值股票的估值水平回歸是遲早的事情。當市場上出現了「全民PE現象」時,意味著高估值的股票後面已經有數不清的 「人民群眾」在等待獲利套現。

 

總之,股市估值體系正在發生變化,藍籌股的估值變化過程可能已經基本完成,小市值股票的估值蛻變可能才剛剛開始,市場的真正風險就在這些高估值的中小板、創業板及主板市場的眾多垃圾股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4

綜合考慮利潤與估值的系統性投資體系 心悅向日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4b5010102dyaf.html

《金融務實》的書上看到這篇文章。 感謝作者  微光破曉(點擊,看作者博客,原文更精彩)

 

一個投資者的長期成功,絕不是單靠找到成長股來實現的,而是要擁有一套完整的投資體系。對於股市投資,即使不存在「絕對真理」,也存在若干「相對真理」,比如價值投資。但若沉迷於某個相對真理,將其誤認為是絕對真理,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放鬆警惕,則難免嘗到苦果。

  

筆者進行企業研究多年之後,逐漸意識到:一個投資者的長期成功,絕不是單靠找到成長股來實現的,而是要擁有一套完整的投資體系。

  

投資者不能把未來寄託在「自己比別人正確」上,在投資生涯中,可以肯定人人都會犯錯誤,關鍵在於,如何不被這些錯誤毀掉。建立在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敬畏基礎 上的完整投資體系,雖然不保證不犯錯誤,但在錯誤發生後,它能幫助投資者從心理上到行為上更快地警覺、正視、承認錯誤,最終落實到改正錯誤的操作上。

  

投資之道:把握均值回歸

  

歸納的投資規律性總結有三條:

  

1.信息在流動中逐漸失去其「客觀性」,產生理解上的謬誤,而人的決策全部依賴於信息,所以大眾認知與現實必然出現偏差。

  

2.市場在自我強化中形成反饋環。認知改變現實,被認知改變(從而更符合認知)的現實又反過來強化認知。若存在偏差的認知所影響的趨勢得不到及時修正,必然走向極端。

  

3.《道德經》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不過,雖然在短期內人之道悖於天之道,但物極必反、均值回歸,才是根本的規律。所以,股市中趨勢有時看來不可抗拒,「這次不一樣」,但都不可能無限放大。

  

如何既承認和接納當前趨勢(人之道)所構成的現實,不輕言反轉和逆勢操作;又對均值回歸(天之道)抱有信心,不被當前趨勢所裹挾而失去理性。其關鍵,仍在對未來不確定性抱有敬畏,即絕不自信掌握絕對真理而不會犯錯誤,這樣就可隨時觀察現實、調整認知、修正策略、落實操作。

  

瞭解了均值回歸的必然性,接下來要回答的問題就是何為「均值」?

  

如果從價值投資出發,承認股票代表著企業的一定權益比例,那麼均值就是合理的經營性回報。換句話說,以當前的市值收購整個企業,是不是合算。對合理回報的 衡量方法,每個人在理解上有差異,其中現金流折現是一個比較流行的方法,而根據實際情況的適當調整(例如風險折價、成長溢價),其運用更具複雜性,因此與 投資者個人經驗有很大關係。

  

合理經營性回報之所以可以作為均值回歸的標準,其根本邏輯之一,是當股票定價過度低於該標準時,實體經濟中的產業資本,發現購買股票的回報率,高於擴大再 生產的回報率,他們必然會轉向購買股票。這不但構成了金融資本以外的超額股票需求,其中有影響力的買家更帶來關於股票「合理價值」的暗示,對股價起到四兩 撥千斤的作用。

  

立足於合理經營性回報的策略看似保守,卻更有機會獲得超額的投資性回報。因為股市在人群貪婪與恐懼的推動下,往往大起大落。一家公司二級市場10PE時,按照獲取合理經營性回報的策略買入,則將來很有可能以20PE賣出。而這在實業經營中是不可能的。

  

這一策略所面臨的風險,一是公司經營出現大的波動,二是股市波動造成估值下跌,前者實業經營中也會碰到,而後者則是實業經營中沒有的。這同樣涉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認識:儘管價值投資者掌握了相對真理,仍要對不確定性抱有敬畏,其體現,就是格外強調「安全邊際」的作用。

  

越是穩健的投資者,選擇的安全邊際越高,可以安然渡過股市波動的驚濤駭浪,而不必承受太大的心理考驗;相對進取的價值投資者,選取的安全邊際低一些,雖然 往往也能渡過危機,取得高的投資收益,但心理所受煎熬與所獲收益兩者相抵的得失結果,難言「至善」。況且從長期而言,選擇高安全邊際者的收益率未必低於後 者。

  

資本市場誘人之處也正是它殘酷之處。股市表面上放大的是收益和風險,實質上是放大參與者的貪婪與恐懼。在運用價值投資方法時,作出了在當時看來是正確的決 定之後,似乎需要、也值得承受對心理的考驗來堅持,但不要忘了,所謂「戰勝人性的弱點」,首先是指在作出決定時,就考慮到未來最壞的可能,因而具備足夠的 緩衝餘地可以改正錯誤、調整操作;而不是比較輕率地作出決定,把自己投入到風險中去,讓自己經受心理上的考驗。若為後者,即使最後的結果並不壞,但其過程 中的懷疑與焦慮,都將損害投資上的自信。以巴菲特為例,就是因為他以「一生只有20次機會」的謹慎態度對待投資,因此「無憂無懼」,一直保持著健康、自信的成功者心態,其結果當然也有目共睹。

  

投資之術:戴維斯雙擊

  

有一個流行觀念貽害甚廣,即「風險與收益成正比」。若果真如此,那只不過是一場公平的賭博罷了,何來投資?投資,就是要尋找風險和收益嚴重不對稱的機會。 而之所以有此錯誤觀念,與投資者主觀感覺與客觀事實之間的偏差有關。例如,在資產泡沫運行的末期,股價已經遠遠偏離基本面,客觀事實所揭示的風險巨大;但 市場上人人賺錢,貪婪之風盛行,主觀來看充滿了機會,於是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之感。而在熊市末期正相反,與基本面相比股價已經低估到一定程度,客觀上 具備了獲取超額收益的條件,但過去一段時間人人賠錢,心存恐懼,主觀感受是風險巨大。

  

所以,要在投資而不是賭博,關鍵在於讓自己的主觀感受與上市公司基本面同步,而不要與多數參與者形成的市場氣氛同步。此即所謂「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最直觀來看,股價等於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所以股價變化可以簡化為公司經營與估值兩者升降的不同組合下的結果。

  

假設以10PE買入股票,五年後它的利潤增長一倍(年復合15%),同時PE提高一倍,便獲得了3倍的投資收益。而能以10PE買入年複合增長15%股票的原因,多半是市場定價失誤:一方面是市場整體低迷,拖累了該股;另一方面是市場對該股的基本面認識出現了偏差,低估了該股的成長性。

  

此時買入該股所獲收益來源於三個方面:一是每股收益上升;二是估值隨市場整體回升而上升;三是業績表現的超預期令市場給予該股更高的估值。利潤增長與估值提高形成正反饋,這就是戴維斯雙擊。若反之,熊市過程中,利潤下滑與估值下降形成正反饋,則是雙殺。

    

對利潤趨勢的判斷體現了「選股能力」,而對估值趨勢的判斷體現了「選時能力」。前者主要依靠專業能力,即對產業、企業以及財務信息的認知能力;後者所涉及 的信息和所要求具備的能力則寬泛得多,比如對人性的瞭解也包含在內。但估值波動的風險,仍可以通過紀律來規避。即在市場平均估值高於一定程度時總體減倉, 反之加倉。

  

只要買入的PE足夠低,投資者在擁有雙擊可能性的同時,卻沒有遭遇雙殺的危險。綜合考慮基本面和估值,得到的必然投資邏輯,是尋求建立一套「低估+成 長」的投資模式。具有一定專業能力的投資者,不必過分拘泥於某一量化的估值標準。企業的穩定性、成長性以及成長的確定性等正面因素,都可適當給予溢價。但 不能因為任何原因突破安全邊際的原則。有無安全邊際考慮是決定行為屬於投資還是賭博的原則問題,對安全邊際的判斷是投資者的個人能力問題。

  

在充分重視估值變化並把握其相對規律的前提下,選股的重要性與危險性被降低,只要不選到業績衰退的公司,投資收益就有保障。借鑑歷史經驗不能完全消除未來 的不確定性,但可以降低不確定性的傷害。筆者傾向於投資於傳統行業,以及這些行業中已經被證明了的好公司。通常,這將保證業績的穩定性。

  

也就是說,最高的投資收益來自於對利潤趨勢和對估值趨勢均有上佳把握。若不可得,卻要取得一定的投資收益,那麼提高單方面的把握能力,對另一方面能力的要求就可以低一點。

  

鑑於普通投資者(包括相當比例的專業投資者)並不具備卓越的選股能力,所以,對他們來說「低估值」的意義遠大於「高成長」。

  

強調安全邊際是為了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建立和嚴格執行倉位管理同樣是為了應對不確定性。

  

在極端情況下,即使處於股價被低估的階段,現金佔總資產比例不得低於20%;處於股價高估的階段,股票佔總資產比例不得低於20%。股價低估階段,若因股價上漲而導致現金比例低於下限,不必減倉;股價高估階段,若因股價下跌而導致股票比例低於下限,不必加倉。

  

倉位管理包含著情緒管理。20%的現金/股票比例,不僅為了應對極端的市場波動,更重要的是,降低自己情緒的波動,以避免在焦慮和浮躁中做出愚蠢的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00

關於追求絕對回報投資體系的思考——知行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zwc.html

劉祖悅  2012年1月15日

    2011年在下跌中結束了,成為了我國證券市場有史以來跌幅第三大的年份,標準股票型基金2011年平均虧損24.95%,偏股型基金全線虧損,大量私募 基金被迫清盤,市場非常慘烈。非常幸運的是,我所管理的證券資產在2011年都實現了正收益,主要得益於全年持有的貴州茅台及「瘦肉精」事件後57元左右 買入的雙匯發展在2011年都實現了正收益,仔細回顧起來,2011年的投資結果有很大程度的運氣成分。

     到底是追求絕對回報,還是追求相對回報?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問題。追求相對回報以是否跑贏指數為基準,而追求絕對回報則以獲得正收益為基準並避免較大虧損。從我個人來說,喜歡自己資產的穩定增值,而不是大起大落,特別是不希望自己的資產大落。今年虧損50%,明年賺100%,兩年下來還是做了無用功,而且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我傾向於選擇追求絕對回報,避免出現證券資產的大幅損失。

    在高度不確定、劇烈動盪的市場中,能不能做到追求絕對回報呢?先來考察我最尊敬的兩位投資家——巴菲特、卡拉曼的投資理念及歷史投資業績。巴菲特說:「投 資第一條是不虧損,第二條是記住第一條」,其始終堅持嚴格的安全邊際,巴菲特自1956年至2010年之間55年的投資業績記錄中,只在2001年、 2008年出現了虧損,分別為-6.2%、-9.6%,虧損幅度都沒有超過10%。55年裡,證券市場發生了多次重大危機,證券市場發現了多次劇烈的下 跌,但巴菲特能夠在這55年裡只有2兩年出現小幅虧損。另一位投資大師卡拉曼在其所著的《安全邊際》一書中認為:「價值投資追求絕對表現,而不是相對表現」, 並一直將追求絕對回報作為目標,常年保持大量現金,從不使用槓桿,卡拉曼創建並管理的包普斯特基金自1982年至2009年的27年均收益率為 19%,27年裡沒有出現過虧損,即使在2008年這樣的金融危機中,卡拉曼依然獲得了正回報。從這兩位投資大師的投資理念及歷史業績來看,以追求絕對回 報為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至少避免出現大幅度虧損是有可能實現的。

    如何中國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建立起追求絕對回報的投資體系呢?目前我還沒有找到完整的答案。通過研究巴菲特、卡拉曼的投資理念及投資管理實踐記錄,發現以追求絕對回報為目標的投資體系可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嚴格進行價值投資,始終尋求安全邊際

    巴菲特、卡拉曼都是價值投資大師,投資時始終要求安全邊際。安全邊際不僅提供了一定的下跌保護,也提高了潛在的回報率。真正的投資都需要安全邊際,而安全 邊際需要建立估值的基礎上,需要嚴謹的投資估值。只有能夠評估得出投資標的的價值,才能確定出安全邊際,而評估投資標的的價值需要足夠的專業知識及經驗, 而等待安全邊際的出現則需要無比的耐心和紀律。

   

2、投資組合保持一定的分散,控制單只證券的比例,並進行套利等低風險投資

    適當的分散才能將單只證券判斷錯誤及表現不佳給整個投資組合帶來的負面影響限制在一定範圍。巴菲特早期管理合夥企業的過程中,同時進行低估類證券、控制類 證券、套利類證券投資,對單只股票的投資比較分散,單只證券投資比重最大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對美國運通的投資,倉位達到了只有30%多,同時,控制類投 資與套利類投資,則與市場的表現相關度不大,在市場下跌的時期,基本不受到市場下跌影響。卡拉曼的投資也非常分散,很少有單個頭寸的規模超出總資產的 5%,同時採取對沖手段降低投資組合的下跌風險。

    

3、保留一定的現金

    保留一定的現金才有能力抓住絕佳的投資機會,並降低極端下跌市場帶來的重大打擊。巴菲特總是喜歡保留一定的現金,足夠多的現金才能讓其睡得踏實,正是由於 其保留了足夠的現金,才使其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還有能力抓住高盛、通用電氣等投資機會,而在其進行了這些重大投資後,又通過減持部分股票讓現金水 平恢復到讓其滿意和心安的水平。卡拉曼也經常喜歡保留很多的現金,以等待符合條件的投資機會,只有出現足夠多且分散的投資機會時,才會大幅降低現金比重, 如1999年,其持有現金的比例達到了42%。

   

4、將規避風險放在第一位,始終避免捲入投機狂潮

    無論是巴菲特還是卡拉曼,都將規避風險、避免損失放在了第一位,都沒有捲入到投資投機狂潮之中,如二十世紀90年代的網絡股投機狂潮。他們都對風險保持了敏銳的嗅覺,沒有讓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他們帶來致命傷害,反而成為了他們的投資良機。

    以上幾點可能還遠遠不是追求絕對回報投資體系的全部。雖然我選擇了將追求絕對回報作為自己的投資目標,但對如何建立起完整的追求絕對回報投資體系依然答案,還需要繼續思考和探索追求絕對回報投資體系,繼續從巴菲特、卡拉曼等投資大師的智慧中尋找答案, 繼續在投資實踐中嘗試追求絕對回報的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30

關於追求絕對回報投資體系的思考——知行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zwc.html

劉祖悅  2012年1月15日

    2011年在下跌中結束了,成為了我國證券市場有史以來跌幅第三大的年份,標準股票型基金2011年平均虧損24.95%,偏股型基金全線虧損,大量私募 基金被迫清盤,市場非常慘烈。非常幸運的是,我所管理的證券資產在2011年都實現了正收益,主要得益於全年持有的貴州茅台及「瘦肉精」事件後57元左右 買入的雙匯發展在2011年都實現了正收益,仔細回顧起來,2011年的投資結果有很大程度的運氣成分。

     到底是追求絕對回報,還是追求相對回報?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問題。追求相對回報以是否跑贏指數為基準,而追求絕對回報則以獲得正收益為基準並避免較大虧損。從我個人來說,喜歡自己資產的穩定增值,而不是大起大落,特別是不希望自己的資產大落。今年虧損50%,明年賺100%,兩年下來還是做了無用功,而且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我傾向於選擇追求絕對回報,避免出現證券資產的大幅損失。

    在高度不確定、劇烈動盪的市場中,能不能做到追求絕對回報呢?先來考察我最尊敬的兩位投資家——巴菲特、卡拉曼的投資理念及歷史投資業績。巴菲特說:「投 資第一條是不虧損,第二條是記住第一條」,其始終堅持嚴格的安全邊際,巴菲特自1956年至2010年之間55年的投資業績記錄中,只在2001年、 2008年出現了虧損,分別為-6.2%、-9.6%,虧損幅度都沒有超過10%。55年裡,證券市場發生了多次重大危機,證券市場發現了多次劇烈的下 跌,但巴菲特能夠在這55年裡只有2兩年出現小幅虧損。另一位投資大師卡拉曼在其所著的《安全邊際》一書中認為:「價值投資追求絕對表現,而不是相對表現」, 並一直將追求絕對回報作為目標,常年保持大量現金,從不使用槓桿,卡拉曼創建並管理的包普斯特基金自1982年至2009年的27年均收益率為 19%,27年裡沒有出現過虧損,即使在2008年這樣的金融危機中,卡拉曼依然獲得了正回報。從這兩位投資大師的投資理念及歷史業績來看,以追求絕對回 報為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至少避免出現大幅度虧損是有可能實現的。

    如何中國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建立起追求絕對回報的投資體系呢?目前我還沒有找到完整的答案。通過研究巴菲特、卡拉曼的投資理念及投資管理實踐記錄,發現以追求絕對回報為目標的投資體系可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嚴格進行價值投資,始終尋求安全邊際

    巴菲特、卡拉曼都是價值投資大師,投資時始終要求安全邊際。安全邊際不僅提供了一定的下跌保護,也提高了潛在的回報率。真正的投資都需要安全邊際,而安全 邊際需要建立估值的基礎上,需要嚴謹的投資估值。只有能夠評估得出投資標的的價值,才能確定出安全邊際,而評估投資標的的價值需要足夠的專業知識及經驗, 而等待安全邊際的出現則需要無比的耐心和紀律。

   

2、投資組合保持一定的分散,控制單只證券的比例,並進行套利等低風險投資

    適當的分散才能將單只證券判斷錯誤及表現不佳給整個投資組合帶來的負面影響限制在一定範圍。巴菲特早期管理合夥企業的過程中,同時進行低估類證券、控制類 證券、套利類證券投資,對單只股票的投資比較分散,單只證券投資比重最大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對美國運通的投資,倉位達到了只有30%多,同時,控制類投 資與套利類投資,則與市場的表現相關度不大,在市場下跌的時期,基本不受到市場下跌影響。卡拉曼的投資也非常分散,很少有單個頭寸的規模超出總資產的 5%,同時採取對沖手段降低投資組合的下跌風險。

    

3、保留一定的現金

    保留一定的現金才有能力抓住絕佳的投資機會,並降低極端下跌市場帶來的重大打擊。巴菲特總是喜歡保留一定的現金,足夠多的現金才能讓其睡得踏實,正是由於 其保留了足夠的現金,才使其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還有能力抓住高盛、通用電氣等投資機會,而在其進行了這些重大投資後,又通過減持部分股票讓現金水 平恢復到讓其滿意和心安的水平。卡拉曼也經常喜歡保留很多的現金,以等待符合條件的投資機會,只有出現足夠多且分散的投資機會時,才會大幅降低現金比重, 如1999年,其持有現金的比例達到了42%。

   

4、將規避風險放在第一位,始終避免捲入投機狂潮

    無論是巴菲特還是卡拉曼,都將規避風險、避免損失放在了第一位,都沒有捲入到投資投機狂潮之中,如二十世紀90年代的網絡股投機狂潮。他們都對風險保持了敏銳的嗅覺,沒有讓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他們帶來致命傷害,反而成為了他們的投資良機。

    以上幾點可能還遠遠不是追求絕對回報投資體系的全部。雖然我選擇了將追求絕對回報作為自己的投資目標,但對如何建立起完整的追求絕對回報投資體系依然答案,還需要繼續思考和探索追求絕對回報投資體系,繼續從巴菲特、卡拉曼等投資大師的智慧中尋找答案, 繼續在投資實踐中嘗試追求絕對回報的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44

建立一套屬於你的投資體系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wzy.html

今年以來,股票累積回報率終於達到了20%,但也只是輕微跑贏了恆生指數。我最看好的金融狗,特別是A狗中的銀行股應記一功,嚴重地拖了我的後腿。我可以 接受組合表現輕微虧損,但對於在大好形勢下不能夠大幅跑贏大市,實在是接受不了。我必須對此進行反思,不能夠賴市場不給力了。

 

一般而言,如果狗代表股票價格,主人則代表了基本面,狗總是會跑回主人身邊的。現在我們都堅定地認為銀行狗落後主人太遠了,應該是時候追趕上來了。但是有沒有可能只是狗去了找屎吃了,其實就在主人身邊?

 

隨著銀行業的監管越來越多,越來越有理由相信銀行狗並沒有遠離主人。後面的發展也許是銀行狗向前多跑幾步而主人也後退兩三步……價值投資是什麼?是大家公認沒有價值時投資,大家吹捧它的價值時撤資。銀行狗的情況令我越來越迷茫……

 

人總是會判斷失誤的(Mistake),最重要的是不讓失誤變成失敗(Failure)。巴菲特這兩三年也犯過小錯誤,投資了康菲石油和愛爾蘭銀行,但這些失誤並沒有影響到巴群的投資表現。這有賴於股票組合的管理。

 

有一位朋友很不喜歡巴菲特,認為他並不老實。有人問巴菲特為什麼投資中石油而不是中海油,巴菲特只說了因為中石油承諾了派息政策,朋友認為真正的原因應該 是當時中石油成本比中海油低很多,萬一油價不上漲,投資中石油也能夠獲得收益。我一直記得這一點,保本並獲得收益才是重中之重。

 

我們都不是神,我們都會做出主觀的判斷,為了防止主觀判斷失誤演變成致命性的傷害,我們必須不斷摸索一套可以防範人性風險的投資體系,這個才是價值投資之本。如果我沒有為自己設下原則性倉位上限,也許我會把倉位的80%押寶在我一直最看好的銀行股上面,現在杯具了。

 

前幾天我又迷上了尋寶遊戲,差點就把中國金石(01380)加重點關注了,繼續搜查之下競然發現與A股的ST賢成礦業是一路人馬的,想起來也一身汗。

 

一套好的投資體系能夠確保股票投資立於不敗之地,避免了人性中感性、衝動的基因所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只要我們還是人,就突破不了人性的本質。錯誤還是會不斷出現,如何避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影響了投資回報率,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難題。

 

朋友的口頭禪是:成功沒有方程式,但失敗有。股票投資同樣沒有成功案例可以複製,但失敗的案例我們可以借鑑。為個股、為行業設置投資上限,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做法。

 

投資不必迷信別人,也不要迷信自己的判斷。你,肯定還會不斷地犯錯的。不要讓錯誤變成致命性的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絕對是騙小孩子的,大多數人一次失敗代表永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36

好萊塢:一個由故事觀眾生產體系組成的新世界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3/1524746.html

萊塢究竟用什麼來造夢,它們又是如何贏得了巨大的票房。卡森伯格帶著夢工廠來了,他能否複製一個新的Film World—一個由故事,觀眾,生產體系組成的新世界。

2月26日,美國西部時間下午5點,第8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開幕。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在洛杉磯家中,在他的學生們走紅毯的時候,這位70歲的好萊塢編劇導師在準備下一場劇本創作巡講;好萊塢製片人Andrea Chung在哥倫比亞電影節上;小馬奔騰製片人關雅荻在北京,他幾乎開了一整天的會,「忙各種破事」,但還是看完了整個直播。小馬奔騰是好萊塢知名特效公 司Digital Domain的投資商,這是他們與好萊塢接近的地方。

關雅荻的北京電影學院同班同學、上海電影廠導演程亮,那天注意到譚盾發了一條微博,大意是如今音樂全球化,電影全球化,其實是觀眾口味全球化了。他還說65歲的斯皮爾伯格還在談「他有把一個故事說好的慾望」,而這句話放在中國「大概只有電影學院剛畢業的學生才會說」。

這一天對於電影界而言,只是一個美國的電影頒獎典禮。李冰冰因為對國際市場的開拓,與新聞集團總裁默多克的太太鄧文迪一起走了紅毯─這在中國被視為 一線當紅以及國際化的標誌。從每年好萊塢分賬大片佔有中國15.6%的市場來看,它是一個巨大的存在。對中國的電影業者而言,它也是一種壓力。

只有新畫面影業董事長張偉平鄭重其事開了一個新聞發佈會,他出品的《金陵十三釵》報名13個獎項,卻無一入圍。「最後,就是政治影響了市場,影響了獎項。」他抱怨道。

真正跟政治可能掛上邊的,可能是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洛杉磯訪問時傳出的兩個消息。一個是更多的大片和更高的分賬比例。2月17日,《洛杉磯時 報》報導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中國將在原本每年引進20部美國電影的基礎上,增加14部IMAX或3D電影;同時美方 票房分賬從原來的13%升至25%。

另一個消息,就是傑弗裡·卡森伯格(Jeffery Kartzenberg)創立的夢工廠動畫與三家中國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東方夢工廠(Dreamerworks Oriental)。

Dream Work

兩部《功夫熊貓》,從1.5億到6億,這是誰都抵禦不了的誘惑。

Story!Audience!System!

洛杉磯的每一個人都會說到這三個詞。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的具體說法是,好萊塢「incredibly systemic」。他是一個creative writing instructor─就像很多電影分工沒有中文對照一樣,這也是一個不容易準確介紹的頭銜。1983年,在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任教的麥基創立了Story Seminar公司,這個影響了幾代美國電影人的導師相信:「去想觀眾喜歡什麼,或者不喜歡什麼,都是災難。」

「中國現在一邊是本土創意生產能力還亟待加強,一邊是市場需求巨大。碟中碟4已經登陸院線一個半月了還在上映,你就知道這個市場對好內容的需求有多 大。」一位接近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資深媒體人士對《第一財經週刊》說。你會感到事情正在發生變化。十幾天前,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訪問期間,華人文 化產業投資基金與美國夢工廠正式簽訂了在中國成立東方夢工廠的協議。

不久之後,傑弗瑞·卡森伯格將來到中國,與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共同宣佈這個合資公司正式成立。

洛杉磯的每個人都覺得這是卡森伯格的又一次機會。

在一個還沒有完全公開的計劃裡,卡森伯格這個合資公司將會啟動動畫技術研發、動畫影視製作、版權發行、衍生產品、演藝娛樂、數碼遊戲、主題樂園等多 個業務領域。夢工廠動畫的中方合作夥伴:中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和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將共同組建中方控股公司, 持有合資公司55%的股權。

如果想一下中國每天增加8塊銀幕的話(這個數據來自羅伯特·麥基,它未必權威,但就和13億觀眾一樣,是個誘惑力十足的概念),你就會明白好萊塢對 這個合作有多興奮。好萊塢電影工業開始試探性深入中國這個尚待開發的龐大市場的腹地─每年持續30%的電影市場增長,而在中產階級娛樂文化消費日漸流行的 北京、上海、深圳和更多的二線城市,密集的電影院線與匱乏的高質量片源的反差,刺激著擁有最豐富劇本、導演、藝人和資金的頂級電影製作者的衝動。但長期以 來,它們受制於唯一的發行商─中國電影總公司每年在中國發行的海外分賬影片數量不超過20部的規定。要想規避這項限制,唯一的途徑就是直接登陸中國,成立 一家本地運營的合資電影公司。

現在有人在尋求新的路徑。「這將超越當年大眾汽車到上海辦合資公司的故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首席投資官李懷宇對《第一財經週刊》說。「我們希望它是中國的故事和團隊加上美國的技術和經驗,一起把蛋糕做大,培養中國本土的創意力量。」

但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這項龐大的合資計劃都備受爭議。不同方面的解讀甚至到了矛盾的地步。對中國體制內的電影製作者和市場化的本土製作團隊來說, 狼真的來了,過去是搶觀眾,現在是直接搶人才和資源。不乏批評者認為,這是中國電影文化徹底向美國好萊塢的強勢文化敞開大門─儘管世界貿易組織裁定中國應 在2009年就開放電影市場。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低迷的經濟和困擾美國的就業問題讓任何一項大手筆海外投資都變得面目可疑起來,以至於卡森伯格不得不向 《華爾街日報》解釋:它並不會減少好萊塢和美國電影從業人員的就業機會。

為了商業的成功,卡森伯格必須扮演這麼一個左右逢源的遊說者。而事實上,也沒人比他更適合這麼一個角色。

卡森伯格出生於富裕的紐約公園大道,父親是白手起家的股票經紀人。他只在紐約大學讀了一年,曾為賭場、人才代理機構和電影製片人工作,1975年被 時任派拉蒙影業公司董事長的巴裡·迪勒(Barry Diller)聘為助理。後來派拉蒙CEO邁克爾·艾斯納(Michael Eisner)將卡森伯格提升為派拉蒙製作部的負責人,因為他「聰明,熱情」。在艾斯納離開派拉蒙加盟迪士尼之後,卡森伯格也跟著追隨了他。

在迪士尼的初始時光,他們一起推出了《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 和《阿拉丁》(Aladdin)等一系列票房大賺的巨作,但他後來與艾斯納關係徹底破裂─雙方在性格、管理方式、對電影的設想和敏感度等方面都頗為不同, 加上艾斯納一直沒有兌現給卡森伯格約定的獎金。而真正徹底暴露他們不可彌合的分歧的是卡森伯格那個公開發表的備忘錄─他對艾斯納說,迪士尼的成功是因為有 能力講述動聽的故事。大牌明星、特技效果和著名導演都無關緊要。但與成功相伴而來的是更高的預算和更大的名氣,他們開始製作「盛事」電影,結果是成本飛速 上漲和盈利能力下滑。「如果照現在的路線走下去,巨大的失敗就在前方,然後不得不從一片廢墟中爬出來。」卡森伯格堅持要做「適度的、故事主導」的影片。

但這個備忘錄倒凸顯了卡森伯格卓爾不群的電影理念:堅持故事導向,注重觀眾的感受,永遠在意成本和財務回報率,用一種初始的心態做電影。在聯手戴 維·格芬(David Geffen)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聯手創辦夢工廠之後,這些都變成了現實。他們推出的《怪物史萊克》等影片備受歡迎。在2001年《怪物史萊克》成為全 美票房冠軍後,夢工廠已足與迪士尼抗衡。

說一個好故事,這件聽起來簡單的事情近年似乎有被遺忘的趨勢,尤其是科技特效風頭正盛的現在。「那些僅僅依靠技術支撐的電影,他們並不會存在太久。 如果你去迎合大眾,你會看到觀眾口味馬上就變了,他們指責你是陳詞濫調,好萊塢見識過一次又一次這種事。」羅伯特·麥基對《第一財經週刊》說,卡森伯格不 是他的學生,但他們相信類似的東西,這也是好萊塢的共識。

應該說,卡森伯格是一名創業者。現在,他為夢工廠制定每年兩部動畫片的催產計劃,參與完影片製作後,還要為發行親自跑影院和各大電影節。這麼多年, 他從沒回家吃過晚飯,拚命工作,似乎是為了戰勝老東家,彷彿也是在和自己較勁兒。這點上,他像極了史蒂夫·喬布斯─在1990年代早期喬布斯的皮克斯與迪 士尼商議合作階段,雙方曾有過彼此欣賞,又沖突張力十足的交手經歷。

夢工廠有一種創業的文化。在職業經理人遍佈的好萊塢,它確實可以和蘋果做一個對比:都是創始人主導的公司,創始人在運營的第一線。有扁平化的組織管 理,產品是創意導向的,而不是一個官僚體系主導的制度。這也是中方選擇卡森伯格合作的原因之一,以用戶為中心,同時又避免瀰漫在好萊塢的決策流程漫長的大 企業病。

這種機會會讓所有人羨慕。一部充滿中國元素的夢工廠產品《功夫熊貓》,第一部在中國的票房還是1.5億元,第二部飆升至6億元。在中國,儘管電影裡的熊貓意象與中國人的通常認知有差異,但這仍然攔不住人們掏腰包一睹為快的巨大熱情。

卡森伯格希望為「中國故事」帶來好萊塢的製作流程和人才配置,再把這些在中國製作的「國產好萊塢動畫電影」銷售到全球,而並不僅僅是在中國。他追求 這種商業上的成功─在美國,動畫佔電影出品總數的8%,但票房的比例卻高達13%甚至17%。與真人電影相比,動畫的優勢在技術和成本,且允許被不斷完 善。而且對夢工廠來說,這的確是8%之外的新機會。他更希望夢工廠成為一個成功的國際品牌。

「這個合作是非常不錯的主意。中國擅長在影片裡刻畫性格突出的人物類型,很適合動畫片,因為動畫片很少刻畫複雜人格。中國可以提供很有想像力的故 事, 而夢工廠知道怎麼勾住觀眾的興趣。」羅伯特·麥基這樣評價這個合作:「他們選對了地方。動畫是一個現實主義和動作片的中間地帶。它屬於觀眾夢中的東西,無 論是白日夢還是晚上的夢。」

2010年,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佔據美國動畫電影市場32%的份額,而夢工廠的市場份額達到33%。他們幾乎壟斷了整個動畫製片。夢工廠計劃從好萊 塢直接派駐專業的團隊常駐上海的「東方夢工廠」合資公司。一旦合資公司啟動運作,將完全按照項目制組建團隊。這意味著全部製作流程將實現好萊塢化。

而習慣了本土操作動畫電影的團隊可能一開始不會太適應。在好萊塢,即便是夢工廠這種以市場反應速度快、決策機制扁平而著稱的團隊,準備一部動畫片也至少需要4年半,其中包括長達2年的前期策劃,以確保不會出現潦草和藝術上不過關的作品。

對一切強調速度和快速收益的中國市場來說,不難想像它意味著什麼。好萊塢電影工業強調量化各種流程環節,每個環節都以用戶為導向。在好萊塢,為了僱 傭一個正確的導演,製作公司需要觀看近期所有的著名影片,分析和找到與即將製作的電影最匹配的人選,再逐一進行面試,最後與經紀公司談價格,這通常是3個 月到半年的時間。僱傭動畫導演和創作師也是如此。但是這些在好萊塢覺得很正常的市場測試,放到中國會讓人們覺得不習慣─中國的創意人員覺得觀眾水平業餘, 不足以評判藝術作品,當然,他們也不喜歡批評。

「中國和美國的差距在講故事的能力,美術能力其實不弱,但創意不行。再就是工作流程和技術創新,你能購買設備,但在系統能力上差一大截,」前述知情人士說,「與夢工廠合作是為了能夠培養更多人才,可以形成一個創意環境,為整個行業提供土壤,而不是狹隘地從美國引進人才。」

他表示甚至不在意複製好萊塢的自由職業氛圍─培養一大批為不同製作公司零散工作的劇本創作者、美術師和動畫導演,這意味著他們不一定完全受僱夢工廠 的合資公司。但是這背後是一個更複雜的機制─它需要好萊塢那樣無處不在的代理人機構,打理這些崇尚自由職業的導演、設計和編劇經紀機構的生意。

對一些製作公司來說,在中國複製生態環境更是一頭霧水:沒有星探、沒有經紀人,沒人理解為什麼招聘導演和選角導演需要那麼長時間,經常會有投資人突然塞過來一個角色的人選,以及導演永遠是那麼強勢不可接近……

這種差距其實人人可見。洛杉磯電影製作公司Bowery Hills Entertainment聯合創始人Andrea Chung在和她的中國聯合導演合作的時候,發現中國的電影製作,尤其是在導演和演員的僱傭過程當中存在著太多的隨意性和突發因素。比如一部電影的製片過 程當中會被摻和進去一些指定的演員角色,她們是投資方的情人或者女兒,這種事她迄今還覺得很好奇。而在麥基看來,中國的電影製片環境缺乏一個體系,並且 「中國人需要拓展影片類型,不是單調的,模仿來模仿去的動作片。還得嘗試多角度地去刻畫複雜人格,在中國的很多電影裡,妻子就有一個妻子的類型,母親就有 一個母親的類型,叛徒就應該只是一個叛徒。」

「中國需要做的是確立工會和代理人制度,成立儘量多的相關律師事務所,好萊塢做這些事用了數十年,中國可以模仿,但不能馬上就建立這個體系,也不可 能靠政府號召來創造這樣一個環境。」麥基對《第一財經週刊》說。他認為獨立製片人和公司集結在一起才會催生這樣一個體系,而中國不可能一夜建起這座高樓。

但你不能低估的是這背後的力量。卡森伯格的號召力和能力自不待說,在中國,佔有東方夢工廠55%股份的三家中方公司中,華人文化是第一個在國家發改 委獲得備案通過的文化產業基金,東方傳媒集團是中國第二大傳媒集團。上海聯合投資公司更是涉獵多個領域的活躍基金。在它們背後,還有一個神秘人物是華人文 化的董事長、前東方傳媒集團的總裁黎瑞剛,他33歲出任上海文廣傳媒集團(東方傳媒前身)總裁,去年剛剛離職出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他被認為 是中國少有的在資本、政界和傳媒界都遊刃有餘的人,而且他也是少有的得到國際傳媒業認可的中國傳媒人士。

無論如何,夢工廠對那些同樣覬覦中國電影消費市場的好萊塢製作商來說是一盞探照燈。他們希望看到夢工廠的成功。「夢工廠在中國選擇劇本會給我們更多 的啟示。」Andrea Chung對《第一財經週刊》說。她正在製作動畫和兒童題材的電影,希望從夢工廠那裡獲得更多的靈感。

夢工廠大事記

1994.10

創立

傑弗瑞·卡森伯格(代表DreamWorks SKG中的「K」)離開迪士尼,與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代表DreamWorks SKG中的「S」),音樂製作人大衛·格芬(代表DreamWorks SKG中的「G」)創立夢工廠電影公司。在迪士尼的《獅子王》之後,卡森伯格被視為好萊塢頂尖的製片廠管理人。

這一年,斯皮爾伯格自己的動畫工作室中很多人加入了DreamWorks,成為夢工廠最早的一批員工。

1994

一炮而紅

夢工廠推出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影片全球票房利潤達7億美元。

1995-2000

開始動畫電影

夢工廠與太平洋數據畫面公司簽署了一份聯合製作合約,建立了子公司PDI。其中夢工廠擁有40%的股份。新公司將製作第一部CG電影《小蟻雄兵》, 這部電影於1998年完成。同年,夢工廠推出了《埃及王子》中融合了CG技術和傳統的動畫技術。這兩部電影顯示了夢工廠向迪士尼挑戰的決心和實力。

此後3年裡,夢工廠與更多的動畫公司,包括英國阿曼達工作室在內的合作,嘗試更多技術。

2000

動畫部門成立

夢工廠創立動畫部門,製作全類型動畫電影。這個部門佔據PDI 90%的時間來為它製作動畫。第二年,《怪物史萊克》推出,除了比皮克斯的《怪獸電力公司》多出1200萬票房,這部電影還為夢工廠贏得了第一座奧斯卡最佳長片動畫獎。這證明了夢工廠足以與迪士尼較量的實力。

此後,夢工廠動畫完全放棄了傳統的手繪動畫製作方式。《史瑞克2》與《大白鯊》使夢工廠動畫成為第一家同年製作兩部CG動畫電影的公司。

2004.10

夢工廠動畫獨立上市

夢工廠動畫獨立,成為夢工廠動畫公司。卡森伯格任總裁,並擁有50%的投票權。新公司與夢工廠簽訂了一份合約,內容是後者將發行動畫公司的全部電 影,直到發行12部動畫電影或者2010年12月12日為止。此後,夢工廠分為了兩個公司:斯皮爾伯格製作真人電影的夢工廠和卡森伯格製作動畫電影的夢工 廠動畫。

2006.01

夢工廠被收購

在動畫公司獨立後,斯皮爾伯格的夢工廠一直陷於虧損的局面。它把自己的唱片公司賣給了環球音樂公司,並且縮減了電視節目製作量;夢工廠還放棄了網站 Pop.com。最後,他與派拉蒙簽訂了一份16億美元的合約,將夢工廠電影和夢工廠動畫全球發行權,以及包括《角鬥士》在內的60部電影所有權賣給了派 拉蒙。這筆交易於2006年12月正式完成。

此後,派拉蒙成為了夢工廠動畫的發行公司。

2007.03

3D動畫

夢工廠動畫宣佈從《Monsters vs. Aliens》開始,與Intel合作研究3D動畫,並全部轉向3D動畫的製作。在前一年12月,夢工廠動畫與阿曼達工作室的合作結束,原因為「創作分 歧」。但夢工廠動畫保留了和阿曼達工作室合作中的電影co-ownership的權力,但僅保留了《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的全球發行權。

由於這消息早於《超級無敵掌門狗》前發佈,也因此影響到了這部電影的票房。

2008

進入寶萊塢

這一年,夢工廠動畫進入印度市場。在那裡,它設立了一個特殊的部門,名為夢工廠專業部門。這個部門只製作電視劇、DVD發行以及故事片:如Merry Madagascar和Scared Shrekless。他們還投資這裡的電影。

2009

全球100家最值得去的公司

被《財富》雜誌評為「全球100家最值得去的公司」,它是其中唯一一家娛樂公司。此後3年都停留在榜單上。

2010

每年製作3部電影

這一年,夢工廠動畫做了「每年製作兩部電影」的計劃。但第二年,改為每年製作3部電影。它成為了一年推出3部3D動畫電影的第一家公司。

同年,夢工廠動畫宣佈新部門「MoonBoy動畫」成立。它的第一部電影是《Neighbors from Hell》,這是與福克斯電視動畫合作的。

2012

東方夢工廠

2012年2月17日,夢工廠動畫宣佈與中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屬於中國東方傳媒集團)合資成立公司。

Film World

麥基說,我更願意被問的一個問題是:「我如何才能為觀眾創造一個好故事」。

羅伯特·麥基拒絕了我們說的「Film Industry」這個提法,「我總是很猶豫要不要用這個詞。當我們去形容一個藝術創造型行業的時候,就好像時尚,你不會說Fashion Industry,你會說Fashion World。」這裡足可以稱為Film World。

2011年12月,羅伯特·麥基在中國的北京和上海做了兩場演講。他發現他被問到的最多的問題是關於職業規劃的事情。「他們總是問我如何賣出他們的 劇本,如何規劃他們的職業生涯,如果說在中國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些。」他更希望中國年輕的電影從業者們問他「我如何才能為觀眾創造一 個好故事」,當然這些也有人問,只不過那已經是很後來的事了。「職業生涯的問題首先冒出來,我覺得中國的劇作家很現實,很雄心勃勃。他們沒有認真考慮的一 點是,要讓觀眾喜歡他們,他們必須首先注重劇本的質量,然後才有職業這回事。」

可能然後才有我們習慣說的,「Film Industry」或者是麥基所中意的那個 「 Film World」。

就像麥基所說,如何為觀眾創造一個好故事,這是他們這個世界的開始。Andrea Chung同樣認為劇本是整個電影體系中最重要的環節。她是一位製片人,現在是Bowery Hills Entertainment的聯合創始人。

在她看來,好萊塢和洛杉磯的製作人更傾向於找成熟的暢銷小說當作故事藍本。當然會有幾個衡量的標準:豐富立體的人物形象和人性,喜歡選擇有續集的小說著作,以及故事場景相對比較簡單、單一。「符合這些標準的作品一般比較容易被當作原始的劇本,再去改編。」她說。

在這裡,很多小說在寫作時就做好了被拍成電影的準備,有意地按照電影的語言和場景設計來創作。而現在很多書店裡,一些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也會附上一張簡單的電影剪輯光盤,兩者配合銷售,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

好萊塢是一個大的系統,劇本只是第一步。Andrea和她的同行們—以製作人為中心的體制在好萊塢是明確的。她說話又快又密,跟人聊上兩個小時後,大晚上她會興高采烈地回到辦公室加班。

如何判斷一個故事/劇本的好壞

麥基說—好萊塢和中國拍電影的人想的到底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我覺得要明白一個前提:去考慮觀眾喜歡什麼,或者不喜歡什麼是個災難。你不應該取悅大 多數觀眾,你應該取悅你的觀眾,相對於普羅大眾而言他們是一小群人。如果你去迎合大眾,你會看到觀眾口味馬上就變了,他們指責你是陳詞濫調,好萊塢見識過 一次又一次這種事。說到取悅你的觀眾,其實你可以想像成他們跟你自己一樣,有類似的態度,類似的品味。在你沒有迎合所有人的時候,卻往往會讓更多人感興 趣。

當然,和這個概念相對的是類型片。好萊塢有動作片,恐怖片等等許多類型,如果你愛恐怖片,把恐怖片拍得非常漂亮,那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當然,作為一個拍恐怖片的人,你不應該指望獲得和《阿凡達》一樣大的市場。關鍵問題是,你自己到底喜歡拍什麼。

好劇本最大的價值在於打動投資人,儘管露易絲·利維森在她的《電影製片人融資指南》裡強調了寫一份理性的商業計劃書是多麼重要,但這一切的基礎還是 好劇本。導演程亮的說法是:「好萊塢是一個相信大投入,大產出,大風險的地方,像運作風險投資一樣運作電影。」他的同學關雅荻把這個說法具化了一些:「好 萊塢的背後就是華爾街。好萊塢拿的是投行的錢,相比之下,中國拿的都是導演自己的錢。」

我們再來審視好萊塢的製片人中心制度,你可以把這個角色理解成產品經理,他負責調配資源,控制流程,但一切都是為了讓產品做到最後。所以好萊塢的導 演沒有影片終剪權並不足為奇。 Andrea曾經和一個著名的中國導演合作,她以為既然在國際上名聲斐然,這個導演應該知道怎麼處理和製片人的關係,怎麼選擇和調動演員,但接觸起來發現 其實卻不是那麼回事。「我不知道是我的運氣太差了,還是說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好萊塢以製作人為樞紐的機制是成熟的,導演可能會很強勢很有名,我們也需要 和不同的流程環節磨合,但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都是按著商業的流程來。」

中國的情況恰好相反。「在中國拍電影就像一個人在戰鬥,無論是以導演為中心還是以製片人為中心,不管幹什麼都是一個人把隊伍攢吧攢吧就行了。」程亮 說。這或許是個誇張的說法,但中國的確沒有選角導演(casting director)。在好萊塢,選角導演手裡有長長的名單,知道各種明星的氣質、類型、上升空間和適合的合作對象。他們負責嚮導演和製片人推薦演員的陣容 表,有很長的分析報告和推薦理由,非常專業。類似的角色還有第一副導演(first assistant director),負責控制全場,權力大過導演。但是在中國,片組有現場副導演和演員副導演,前者負責喊卡和幫導演說戲,後者負責找第三男女主角以下的 群眾演員。

好萊塢如何僱傭一個導演

Andrea說—一個合適的導演通常需要花3至6個月的時間,製片人需要觀看大量的同類電影以及每個候選導演的電影,然後放在一起討論他們的風格、 作品的成熟度,縮減候選項,做出第二份名單。然後製片人再拿著這個名單去找導演的經紀公司,挨個聯繫進行面試,面試之後確定初步意向,然後談價格。另外, 一旦預算確定,導演的費用就定下來,超出部分製片人會表示無能為力。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好萊塢另一個複雜或許還很漫長的流程:選角。選角由選角導演和製片方共同決定,後者主要確保角色符合電影需要,同時控制好成本和預 算,而前者有自己的圈子和人脈。製片人考慮的因素包括:形象、演員的閱歷、檔期、預算、拍攝的流程、時間和地點,整個選角過程可能會持續半年,這也是整部 電影製作中最難的環節。

但中國電影業者在這個環節裡顯得很隨機。「比如我遇到過中國的經紀公司向我們推薦范冰冰。原因是她是中國最紅的女演員之一。是的,沒錯,我們都知道這點,我們都知道范冰冰,她很紅。但我們會因為她很紅這一個原因一定要用一個人嗎?」 Andrea說。

另一個讓流程延長的因素是,這個環節會有大量的經紀人、律師和代理公司參與進來。每一個人都在協商,每一個人都在權衡。一個普通的角色需要5至10個人面試,然後才進入談價格的環節,更不要提此後漫長的文檔合同。公司越大,資源越多,週期越長。

一個龐大的工會系統

麥基說—好萊塢有劇作家工會,製片人工會,導演工會,攝像工會,化妝師工會,服裝工會,等等。一部電影的每個環節的拍攝剪輯,音樂,這些組合成一部 影片的環節都會由工會的人組織起來。他們負責制定合同,評估最低工資,如果有個人說「好,我們現在要拍這部片子了」,之所以所有準備拍這部片子的人都毫無 困難地無間合作是因為他們都在一個內部聯繫很緊密的系統裡。這個系統有規則,你知道事情應該怎麼安排:如何支付薪酬,人們一天該工作多少小時,片場應該設 幾個廁所,飲食標準應該是怎樣的……這個系統都存在100多年了。)

好萊塢每一個製作流程似乎都可以嵌進這樣一個機制裡。讓程亮感慨的一件事是,《阿凡達》的特效製作分別報給了10家公司,其中光做大氣效果和水氣效果的就有4家,音樂也是3至5家聯合承包,「在好萊塢幾百家公司做一個大片是很正常的」。

讓這個機制順暢工作起來的是經紀人制度─換一個直白的說法,就是經紀人不同的社交網絡幫助自己的代理人找到活幹。好萊塢著名經紀人Cameron Mitchell經常會舉行一些公開的午餐活動,很多小的不知名的演員都會主動慕名前來找他,希望成為他代理的藝人。一些小的製作公司也會主動找上他,推 薦自己,以獲得更好的演員資源。

他最新的代理作品是代理導演RZA拍攝的《鐵拳男人》(The Man with the Iron Fists)。這部以大蕭條時期的美國為背景的電影有一部分劇情發生在上海,RZA自己在裡面扮演一個鄉下鐵匠,他此前參與演出的作品是昆汀·塔倫蒂諾導 演的《無恥混蛋》,那時候他還練過中國功夫。「整體上,agent的角色就是幫助自己的客戶開拓職業通道,選擇為他們長期的職業發展考慮的影片、路線和片 酬,是一個長線工作,不是一單子買賣。」Cameron對《第一財經週刊》說。

經紀人如何判斷代理的價值

Cameron說—我們會考慮這部電影對客戶(演員)是否重要,是否對他的長遠職業生涯有好處,我們看中演員的職業生涯,它的題材符合演員本身的形 象和條件,也能拓寬演員戲路,我們毫無疑問地會對這樣的戲撲上去。對演員來說,他們最看重的也是職業生涯在每部電影上都往前走一步。

影響我們接受和拒絕一部電影的因素很多。主要來說是四點:題材、檔期、預算和創造性。需要合適的題材,它符合演員塑造的形象,當然更重要的是創造力—當我代理的演員對一個角色帶來的挑戰和創造力本身十分有興趣的話。

「我們試圖去勾勒中國電影人和好萊塢合作的前景,你覺得未來會怎樣?」當《第一財經週刊》拿這個問題去問羅伯特·麥基的時候,他大笑著說:「我想先說下到底什麼是好萊塢。」

「當你說到那個名字的時候,你說的是每年投入幾十億預算去拍動作片冒險片的地方。事實上好萊塢每年出品500部電影,只有不到50部是高預算的動作 片、音樂片、動畫片……這只是十分之一。」麥基說。還有450部是喜劇,戲劇,他們以輕鬆語調說起家庭關係,工作關係,愛情問題,子女問題等等,各種各 樣,並不需要特效和動作場面,所以「當你談起好萊塢的時候,你得知道90%都不是高預算的動作片」。

(本刊記者王清、姚芳沁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