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跟蹤用戶?蘋果成全球政府公敵


2011-5-9  TCW




四月二十八日,全球媒體以斗大的標題昭告讀者: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坦承iPhone數據安全出現漏洞。他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專訪,在內文中回應一個星期以來各界交相指責的爭議。

賈 伯斯強調:「我們從未追蹤任何人。過去不曾有過,未來也絕不會這麼做。」他解釋,整起事件僅是一次誤解,導致許多人得出錯誤結論。未來幾週,蘋果將致力進 行一次免費軟體升級,杜絕iPhone追蹤儲存個資數據,並允許使用者關閉定位服務,以刪除iPhone所保存的資料。

一如既往,賈伯斯親 上火線收效甚鉅,放眼望去《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討論區,留言牆上一片如釋重負的感言:顯然蘋果沒有隱藏資訊的道德問題;有的人認為,這根本是Android(Google推出的手機平 台)粉絲與仇視蘋果的一幫人惡意中傷。

連原本嚴詞撻伐蘋果的民間團體也一改態度,電子隱私資訊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執行主任羅登伯格(Marc Rotenberg)稱許:「蘋果認錯改過,這是件好事。」

不過,是什麼天大的安全漏洞,讓賈伯斯抱病與蘋果兩大巨頭,即全球產品行銷資深副總裁席勒(Philip W. Schiller)、iPhone資深軟體副總裁佛斯特(Scott Forstall),花了一星期找出真相,並破例出面澄清?答案是全球用戶的隱私權問題。

風暴蔓延國際 德、法、義、韓展開調查

四 月二十日,資訊安全專家艾倫(Alasdair Allan)與蘋果前員工華登(Pete Warden)在舊金山一場以定位服務為主題的大會中,爆料蘋果的iPhone、iPad 3G等含有衛星定位的iOS設備,會自動記錄設備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行蹤資訊。蘋果如何使用這些位置資訊仍不得而知。

艾倫還在部落格發表一篇 文章指出,iOS每天大約更新一百次行動裝置所在地的資訊,而且即使關閉定位功能或是更換設備也無濟於事,因為用戶會使用iTunes同步設備,用戶的電 腦會不時更新這些紀錄。他警告,這個「consolidated.db」的隱藏檔儲存在電腦中,若遭有心人士直接讀取,風險極大。

這份報告不只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民主黨眾議員馬基(Edward Markey)去函蘋果、Google等六家公司執行長,要求說明追蹤用戶紀錄是否屬實,若是,目的為何。

此外,根據《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報導,德國、法國、義大利與韓國的監管單位,紛紛開始調查蘋果是否侵犯隱私權;愛爾蘭的數據保護機構官員則是宣稱,正在檢視「數件相關爭議」,盡早釐清「各項疑問」。

Google也被盯上 「街景地圖」恐威脅國安

從 民間到政府、從質疑到興訟,圍繞在蒐集使用者資料的做法時而引發衝突,焦點更是聚集在蘋果、Google、臉書(Facebook)這一類打著「提供廣告 客戶更真實的顧客喜好度資訊」超大型服務商身上,原因正如線上廣告服務商24/7 Real Media董事長摩爾(David Moore)所說:「當廣告的定位夠準確時,它就是重要的商業信息。」

雖然摩爾強調,追蹤行為一律是匿名不公開,只為協助廣告客戶精準找到客戶,但事實上,數據保護已經成為這類美國企業進入歐洲時,背上甩不掉的芒刺。

例如去年五月中,歐洲三十國政府採取一致行動,要求Google改善街景(Street View)地圖服務技術;今年三月,法國政府因為Google配合度低,開出十萬歐元(約合新台幣四百二十萬元)罰單;近日荷蘭政府也打算比照辦理,嚴防街景地圖威脅國家安全。

而 在蘋果事件爆發後,歐盟法務執委芮婷(Viviane Reding)的發言人更公開聲稱,今年數據保護法案即將全面翻修,其間將處理關於追蹤技術的議題。對此,市場調查公司顧能(Gartner)柏林研究部 門總監凱斯伯(Carsten Casper)分析:「蘋果和Google變得越壯大、越成功,就越會被各界用超大倍數顯微鏡檢視。」

消費者須自保 謹記自己用過哪些程式

不 過,當前的隱私權爭議並不僅僅在於這些大企業記錄儲存用戶資訊,而是用戶毫無戒心,甚至渾然不知情。德國消費者保護部痛批操作系統開發商:「根本就不應該 假設它們的用戶默認個人資料被儲存在行動設備上的做法。」另一方面,它們也呼籲用戶正視這個現實問題:「用戶必須懂得保護自己,首先就從明白自己在手機上 做了什麼、開啟什麼程式、關閉哪些應用軟體開始。」

去年八月,《華爾街日報》曾報導,網路上成長速度最快的生意之一就是監測使用者,而且用戶資料還可在類似股市的交易所裡進行買賣。

聽 起來好像很遙遠?其實不然。《華爾街日報》指出,熱門手機遊戲「憤怒的小鳥」(Angry Birds)、「寶石迷陣」(Bejeweled)的開發商,都有意無意允許廣告協力廠共享遊戲用戶的資料。臉書的「打卡」功能形同讓用戶拿隱私換免費使 用權,在周告朋友自己地理位置時,也免費奉送臉書客戶一筆個資。

一份報告揭開這條秘密金脈各路挖礦人真面目,也同時拉緊全球政府神經。五月十日,美國國會舉辦的聽證會更可能進一步決定這條礦床將面臨開放還是封閉的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8

京東噹噹隔空對攻:擴張太急或成全行公敵?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18/1MNDE5XzQzNjA1MQ.html

如果沒有口水戰和將死的傳聞,那還是京東商城嗎?京東商城集團創始人兼CEO劉強東肯定要說「Yes」,但沒準兒偷偷在心裡說聲「No」!

2012年,有關「京東將死」的傳聞如期而來。宣稱不再發微博的劉強東沒按捺住性子,在愚人節發了一張照片後,又開始和噹噹網CEO李國慶在微博上隔空對攻。

彷 彿一切都沒變,只不過老對手在某種意義上已經和他拉開了差距—京東商城遙遙領先。第三方數據顯示,2011年京東銷售額309億元,噹噹網財報公佈的數字 是35.5億元。艾瑞諮詢分析數據顯示,自主銷售為主的B2C市場,京東市場份額為36.8%,若將淘寶商城(天貓)等平台式B2C計算在內,市場份額為 17.2%。2012年第一季度,京東市場份額再度提升,上述數字為50.1%和22.7%。

但批評不可阻擋。「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在微博上發佈京東的七大秘密,用銷售規模、毛利率、現金流等關鍵財務指標證明京東已陷入財務困境。也有報導暗指京東的百億物流計劃主要為了「圈錢」。

很多力量在行動。有消息稱,繼引入國美之後,天貓正在和噹噹密切接觸,將眾B2C電商像實體廠商那樣「內置」。傳統領域的家電巨頭蘇寧,則欲「壯士斷腕」,全面發力電子商務。或許他們的目標相同—在IPO前夜圍剿京東。

他們的敵人京東卻行事「怪異」。先是有彩票、汽車、旅遊產品等奇特類別上線;又陸續有高管加盟。來自百度的沈皓瑜、來自甲骨文的王亞卿和來自宏碁的藍燁—都有輝煌的履歷,卻沒人有電子商務經驗。

「不管線上還是線下,我們已經成為零售業的公敵。」劉強東心情甚好,沒有慷慨激昂,也沒有憤怒。他把這些質疑稱為「小小的雜音」。「除非京東像淘寶那樣做完全開放,要不雜音就會長期存在,但京東永遠不會放棄自營。」他對《中國企業家》說。

「雜 音」並非完全來自競爭對手,也來自某種焦慮—一年前京東獲得15億美元融資之時,整個電子商務行業正沉浸於「癲狂」之中,B2C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可資本 的催肥卻讓成長變得畸形,潮水正在退去,部分團購電商已經露出了裸泳的身體。一位行業人士說,「2012年有大量電商資金困難,後半年會陸續有人倒下。」

京 東可謂行業的標竿:它體量最大,銷售額超過300億元;它融資最多,僅C輪融資就有15億美元;而且它成長速度最快,每年增長率都達到200%。它的同 行,尤其那些未上市者既愛又恨,如果京東倒下,行業將驟然降溫,融資變得更難;可按目前的發展速度,京東就像一個膨脹的星球,隨時會用低價吞噬掉市場。

或許這是個關乎整個電商行業出路的問題—此刻,京東到底在做什麼?它的怪異行為是因為在高速奔跑下不堪重負,還是一個有關「超級公司」的陽謀?

擴張的真相

真相

北京,京東總部。劉強東所在的那一樓層,門口聚了不少人,在保安面前排著長隊,等著采銷人員的 「認領」入內。這是京東最不像互聯網公司的地方,看不見窩在電腦前滿頭油膩埋頭編程的宅男,會客室卻永遠人滿為患。每天都有大量采銷協議在這裡達成,搶不 到位置的洽談者只能到走廊裡竊竊私語。

他們其中的一些,在談話時不忘四處張望,因為劉強東剛在這一層的辦公區轉了一圈。要知道,此時中關 村ZOL辦公室裡,也聚集著一群經銷商。他們要求撤下京東的廣告,劉還發了條「抗議」微博。即便沒有這場風波,劉的悠閒也少見,以前有點時間他就扎到一線 去,有時還和庫房裡的人同吃同睡。

「這一年多,京東最大的變化就是服務產能的擴張。」劉強東說。他解決了一塊「心病」,過去京東最大的瓶 頸就是訂單處理能力,因此京東持續多年對物流和信息系統進行投資。去年初,京東的物流覆蓋只有三四十個城市,今年覆蓋了250多個城市,年底將達到360 個。其中,去年有五個城市能做到211限時達,現在已有27個城市。

他說:「還有就是品類擴張。過去京東還是以3C產品和小部分日百為 主,今天京東已經轉型成為全品類綜合型電子商務公司。」彩票、火車票、旅遊產品、汽車這些新增品類正是外界質疑所在。以前垂直B2C品類大致就那麼幾樣, 產品大致標準化,不太追逐用戶體驗。汽車的用戶體驗非常重要,京東賣汽車太超出想像;雖然網購旅遊產品並不少見,但在此行業,攜程、藝龍等公司精耕細作多 年,京東怎能一上馬就專業化呢?

有關京東盈利能力的質疑與此相關。京東產品賣得比別人便宜,還特別能「燒錢」,本來自建物流成本就高於第三方物流,又在對物流進行大筆投資。包括擴充新品類,每個品類都要投入大筆資金,能否盈利卻不得而知。讓人感覺,京東急於擺脫低價的漩渦,因此對擴充品類飢不擇食。

劉強東不以為然,「適當的時候我們肯定會公佈財報,大家就會知道,毛利低不等於利潤低,京東一直是一家低成本運營的公司。」

那些新品類帶來的衝擊,恰恰是劉強東想要的,「京東品類戰略非常清晰,就是要做時尚生活平台。」言外之意是,當消費者習慣了京東的衝擊,增加新品會更容易。

京 東商城高級副總裁吳聲則寫意地註解:「品牌擴張看似紛繁雜亂,實則錯落有致。」由於以3C起家,京東的客戶是那批最願意在網上花錢的消費者,「既然他們願 意嘗試在網上買幾千元的3C產品,也就說明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吳說,「為什麼是Smart汽車不是別的?因為Smart最符合他們的氣質。」同理,在網 上買彩票本來就是他們的生活習慣。

劉強東沒有正面回應有關「專業運作」的質疑,但據《中國企業家》獲得的獨家數據—京東旅遊產品交易額超過20億元。「這和做10年、20年還是100年都沒有關係,但京東是第一個做到20億的,數字已經說明用戶接受。」

「我相信數字說明一切,我很少從非常理論的角度分析行或不行。」他說,如果數字很差,就可以認為這個產品失敗了。他還說,「當然我們未來要上的東西也有可能會失敗,沒關係,我們都用數字說話。」

但 這並不說明京東在品類擴充上毫無標準,相反,對於標準劉強東了然於胸。像周鴻禕四處給人修電腦一樣,他經常問別人的網購習慣,並且對很多商品的利潤瞭如指 掌,絕不僅限於3C。「一個品類,暫時不賺錢沒關係,只要培養了客戶的習慣以後能賺錢就行。一箱可口可樂只有8元錢利潤,一袋奧利奧餅乾3塊2,這樣的 (低單價)產品做100年也不能賺錢,京東永遠也不會做。」

吳聲則透露,那些專業化非常強的門類,比如旅遊產品,京東選擇和業內最專業的夥伴合作。

這些品類出自京東的另外一個想像空間—平台。無論是天貓還是亞馬遜,以及過去曾和京東直面競爭的噹噹、卓越、凡客,都將平台視為新起點。

京東POP平台被劃為10個部門,按品類劃分。之前上線的彩票等產品,就屬於虛擬產品部門。「有各自的開發規劃,分別上線,最初就顯得雜亂,會逐漸顯示出脈絡。」POP平台負責人、京東商城副總裁張守川說,「幾乎你能想到的品類都有(規劃)。」

此前有媒體報導,POP平台2012年的交易額將達到150元。張守川說,京東制定的目標比較保守。

「擴張可以更快」。他說,「用戶體驗是京東POP平台最重要的一個衡量標準,尤其現在,要把底子打好。」

一位商城賣家透露,他在京東平台上的銷售額是其它平台的三四倍,庫房管理比亞馬遜(中國)還要嚴格。不過他也有抱怨,京東退換貨比例較高,服務標準有些苛刻。

與其它平台不同,由於有自建物流體系,京東POP平台為商家提供的是菜單式解決方案。從倉儲到配送的各個環節,由商家自行選擇並按照相應標準付費。商家也不是交費即入,而是「一家一家談的」,每個商家都有專人對接。

他並不著急招攬商家,而是在尋求新品類和京東自銷產品之間的平衡。「我要做那些能增加京東商城附加值的事情,簡單說,和京東現有品類差異化越大,我用的精力就越多。」張守川說,「引進每個店舖、品牌,都有我們的目的,我們不願意去參與特別雷同的競爭。」

但 平台運行至今,准入門檻也有微調。此前平台對註冊時間、註冊資金都做了嚴格規定,在某些品類上現在已有放寬。張說,「主要還是考慮用戶需求,一些季節性產 品,比如有特色的飾品,要求就不會這麼高;但手錶這樣的商品就必須嚴格審核資質。」POP平台的底線是,不能影響京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聲譽,否則就是殺 雞取卵。

張守川還說,「短時間內,平台不會全面開放。」

京東的公敵


公敵

如果評選B2C行業最好鬥的公司,京東當之無愧。它的成長史,就是一部鬥爭史。

它出生於中關村,一個IT產品爭鬥最激烈的地方。成立之時,就因價格和中關村的渠道經銷商們開始頻繁鬥爭。2006年之前,京東還只有IT產品,銷售僅為8000萬元。

2008 年通過品類擴充銷售超過10億元,鬥爭對象開始升級為廠商。因為破壞了傳統的價格體系,有的廠商曾公開表示不會供貨給京東。願意和京東合作的廠家很少,僅 有「2%」,還多是小品牌。「大的品牌,根本沒人跟京東合作,都是找他們的代理商,甚至代理商的二次代理,他們每個環節賺了三四個百分點,我們就沒有多少 利潤。」劉強東曾回憶說。

不過劉強東堅信一個道理,只要銷量大,就不怕沒有貨源。到了2010年,京東銷售額超過百億元,絕大部分3C廠 商做到了品牌直供。它的對手再度升級,不僅有傳統的渠道商,因為進入圖書等領域,還遭到噹噹網等垂直B2C的攻擊。期間經歷了口水戰和慘烈的價格戰,京東 在圖書市場贏得了一席之地。

從100億元到300億元京東只用了一年,把國美、蘇寧等傳統賣場巨頭和天貓這樣的B2C平台巨頭變成敵人,京東也僅用了一年。

由於顛覆了很多傳統零售業的價格體系,京東實際上已經成為零售業的公敵。

「我 們要重建新的秩序,重塑整個價值鏈條,逼迫整個行業降低成本,提升競爭效率,逼迫整個行業以更低價格讓消費者受益,逼迫整個行業不要去欺壓供貨商,不要向 供貨商要太多的毛利、太高的賬期。」劉強東的口氣像極了另一位互聯網「鬥士」奇虎360的董事長周鴻禕,360同樣是個破壞者,用免費顛覆了傳統殺毒行業 並贏得三億多的裝機量,也因此在資本市場獲得超高倍的估值。

「我們和淘寶不一樣,它自己不賣東西,不得罪人,什麼國美、蘇寧你可以到我平 台上營銷嘛,這關係還好處理。」劉強東感慨,「甭管電子商務還是線下做銷售的,每個人都覺得京東是他們的敵人。京東增長速度太快,傳統業態增速大幅下滑, 很多人會把原因歸結於我們,是京東把他的份額搶走了,要不是你增長太快,我怎麼會這麼慘?」他批評說,「罵啊、口水攻擊啊,都不是市場經濟該有的,有的公 司甚至把這當成競爭力。」

劉強東曾表示,京東盈利毫無懸念,只要停止投資即可;融資對賭協議僅限於第一輪,早已結束。那麼京東高速增長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答案顯而易見—安全。

對於今天的「圍剿」,他早有預料,去年他曾對《中國企業家》說:「看起來比對手多幾十億很安全了,但那沒有意義。必須達到絕對值的安全,才能應對一切突發事件。」

這個絕對值是500億元,那時京東可以全部做到廠商直供。500億元意味著可以超越其它B2C獲得融資,意味著產品安全,意味著沒人封殺,意味著現金流安全,意味著人才和管理一切內部機制健全,還意味著京東註冊用戶過億時,任何品類都可以嘗試。

曾在京東商城任總裁助理的劉爽認為,「京東盈利一點都不難,砍一砍市場費用,減少點倉儲物流的投入,馬上就能盈利。可是那麼做就等於輸了未來。」

第 一個階段,京東依靠品類擴張和高速增長取得勝利;第二階段,在快速擴張的同時,京東靠服務來提升競爭門檻。京東自建物流時,曾遭到行業的嘲笑,而後在自建 物流基礎上推出211限時達,所有競爭對手都覺得這麼高的運營成本支撐不了多久,連資本也持反對意見。不過現在211限時達幾乎成為行業標準,噹噹、卓 越、一號店都開始提供類似服務。「如果你再做B2C,211限時達做不了就不要做了。我引領行業,你不跟著你就等死,如果你想活就必須跟著我,因為我是領 頭羊。」他說。

京東將和國美、蘇寧開始第三階段的競爭。劉強東曾說:「只要他們一天有門店,京東就(比他們)成本低。」但他也承認,如果 都做電子商務,兩者成本差不多。京東的優勢是,它已經先籠絡住了最優質的B2C用戶。此時,比拚的並非單品價格誰更低,在蘇寧易購的成長期,京東的個性化 綜合服務平台可以再爭取領跑時間。

有人質疑,京東20%的毛利率、50天的賬期是在壓榨供應商。一位金融分析人士稱,20%的毛利率約是 傳統渠道內家電等品類的一半,相應,國美、蘇寧財報上顯示的賬期是120天。劉強東很不滿,「現在大家都罵我們,等到發現罵我們沒用時,就只能回去老老實 實降低成本,從而降低售價。要麼等死,要麼跟上,沒別的選擇。」

他在意的對手,也不再是電商領域的競爭者,他心中暗許的或許也是那些真正 的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家樂福。在傳統零售領域,由於控制渠道,這些巨頭都有賬期帶來的巨額的沉澱資金,可以輕鬆擴張。而電商和傳統渠道相比還處於弱勢地 位,尚無議價能力,或許京東能成為第一個破冰者。大環境也給予京東空間,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數據,全年網購總額接近8000億 元,較2010年增長67.8%,卻僅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3%。

按京東此前的速度估算,2012年就可以達到「安全」的500 億元銷售額。他更有底氣,以前面對不實的傳聞,他會憤懣地說,「是競爭對手搞的。」現在他從容許多,「我不會糾結,就是有點遺憾,畢竟搶了人家飯碗嘛!」 他說,「只有幾萬個用戶享受你的服務,有媒體罵你,用戶就不敢買了。但現在我們有幾千萬用戶,每個用戶可以影響周圍幾個用戶的決策。只要老用戶的活躍度不 下降,銷售依然增長,我就可以認為,外界的聲音可以是小小的雜音。」

和初創京東時每天晚上趴在電腦上給人回帖類似,現在劉強東時刻關注用 戶數據。用戶體驗也成了目前京東最重要的標準,一切行動都以不破壞用戶體驗為前提。僅有的一次品類擴張失敗也和「討好」用戶有關,京東曾推出火車票產品, 後來被緊急叫停。「(失敗)牽扯很多行業的問題。很多人都反映火車票不好買,京東本想年底給那些回不了家的人一些驚喜。」劉強東有點遺憾。

何時脫蠻

脫蠻

朝著「超級公司」的目標,京東一路高歌猛進。但並不是說,此刻的京東很完美,劉強東可以高枕無憂。真正的挑戰,又偏偏來自此前高速增長的秘密。

可以說,京東的「核武器」就是劉強東。在早期電子商務公司創始人中,只有他來自傳統領域又懂些互聯網,中關村經歷讓他對IT產品一日三變的價格和紛繁複雜的供應鏈了然於胸。

對投資者,他敢於叫板,無論融資多少,都要比資方多佔一個董事會席位,否則就堅定地說NO;無論新增百貨還是自建物流,資本極力反對又怎樣?

而且他不怕事兒,敢說話,又黑白分明。既可以在微博上和李國慶開火,又會因「不起眼」的事情開掉高管—他回應,誠信是價值觀問題,不能姑息。「如果我要推動的事情,那絕對是強硬推動,就是一旦形成決議,我們決定來做這個事,那可以說真的是排山倒海。」

如果沒有這樣一個主心骨,成就每年200%的增長,絕無可能。不過用一個人的力量輻射超過萬名員工,管理自然會有點「混亂」。這種混亂即是中國式的野蠻生長。

圍 繞劉強東,京東形成了一輛高速戰車,他引領了公司的思考和行為方式,公司的信息系統迄今仍是基於他親自編寫的軟件架構之上。他性格的另一特質—執行力—牽 制了「亂」:難以想像,一家員工過萬的公司每週早會無人遲到;采銷大會,無需交待采銷團隊會自覺穿上黑西裝,在會場後排成整齊的一排。

當然,京東的增長還緣於劉強東沒犯過大錯,這不能用「幸運」來解釋。他會鑽倉庫、給用戶送貨、處理投訴,他對公司瞭如指掌。2010年京東原本計劃銷售100億元,他出去參加了一次供應鏈大會,回來說,我們今年要做103億。當年京東實際銷售額是102億元。

不過對於一家具備超級公司雛形的企業來說,京東不僅要抵抗規模膨脹帶來的弊病,還得在高速生長的同時「脫蠻」。這些都在逼迫京東盡快統一價值觀與文化、重建管理體系。

新架設的CXO級別就是劉強東的解決方案。這是個簡單可行的方案,按照業務模塊劃分,采銷由CMO負責,後台相關的物流、客服、倉儲由COO管理。劉強東本人則從具體業務裡解放出來,只負責三塊內容:團隊建設、用戶體驗、公司戰略。

組織架構的調整對基層員工並無影響。京東採取ABC的管理模式,基層員工需要向直接領導匯報,再由領導匯報給上級,只要得到兩級批准就可以執行,員工提升同樣要得到兩級領導批准。

不 過CXO中,除了CFO是京東舊部,其餘高管雖履歷漂亮卻沒電商經驗。「我們的COO沈皓瑜,從沒管過物流,現在管得非常好。」他說,這些高管加盟因為 「緣分」,而且都是因為蹊蹺的機緣認識。但他們認可京東的價值觀,認為服務好用戶就有前途,「只要認可,就不會為了公司前途擔心。」

沈皓瑜加入京東之前在百度擔任高級副總裁,他加盟一是因為對新事物好奇,二是因為京東和百度一樣追求的是公平和效率。雖然同樣衣著休閒,但他比百度時期「土氣」了一些,因為要經常鑽到京東各個倉庫瞭解業務。

「適應不是很難,我是個喜歡學習的人。」在京東他負責一切後台運營管理和六個分公司,之前倉儲、分揀配送和售後分屬三個部門,「第一次有專門的職位統籌管理後台。整體思考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不犧牲客戶的體驗,就是我工作的核心。」他說。

這 是一個有些類似中學課本上描述的統籌工作法:燒水泡茶怎樣時間最短。沈皓瑜用了一個很「搜索引擎」的詞彙—「接口」。用戶下單後,整個流程都是線性化的, 他要把這些接口理順。後台流程經整體梳理後,在配送上可以減少人力使用,提高配送能力;庫存可以加快周轉,同時也減少倉儲面積和成本;相應,訂單處理能力 提高,服務能力提高可以減少投訴,減輕客服部門壓力。

作為空降高管,初次接觸零售行業的沈皓瑜感觸最深的是零售的複雜性。以前他最喜歡在 網購時不斷刷新看著變化的訂單狀態,現在這些步驟讓他慎之又慎。每個環節都可能出錯,每天幾十萬訂單,即便千分之一的誤差京東也難以承受。他說,「必須用 更高標準要求自己,只能戰戰兢兢、精益求精。」

CMO藍燁也在進行類似整合。京東建立了跨品類的營銷團隊,做促銷不再侷限於品類和廠商優惠,而是根據用戶需求制定。

劉強東也擔心過,高速成長的京東留給高管們的適應時間很少,尤其對於龐大的京東來說,任何動作都牽一髮而動全身。「現在來看,他們都做得很好,都適應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96

TrueCar,美國汽車工業的公敵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248

TrueCar這家汽車電商,僅僅為汽車消費者提供了一套透明的價格體系,就迅速崛起。但很快,它就成了壞了規矩、道出行業秘密的公敵,引發美國汽車工業的集體抵制。

美國一家汽車網站TrueCar計劃在2014年上半年IPO、市值高達15億美元的消息,給2013年「雙十一狂歡」後的中國汽車電商們注入了又一支雞血。

儘管TrueCar並不是汽車銷售的中間商、代理人或者提供者,但是它以「絕不花冤枉錢」為口號向用戶提供近期汽車真實成交價格信息,以認證經銷商報價直接導向線下汽車購買,並以此從經銷商收取費用。

很多人把TrueCar描述為一家汽車電商。按照它的自定義,TrueCar是一個信息和技術平台,致力於讓用戶和認證汽車經銷商免於討價還價的麻煩,提供簡單、公平和有趣的購車體驗。

目前中國較大的汽車類網站,還是以汽車資訊、測評為主,儘管也提供在線經銷商信息查詢,但是離達成購買還有段距離。2010年率先在紐交所上市的易車控股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垂直類汽車門戶網站和汽車經銷商網絡營銷服務,2013年11月初提交美國紐交所上市申請的汽車之家,也還是一個汽車垂直類門戶網站。

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從圖書、食品、音樂、服裝,到家電,如果說互聯網正在、已經改變一個又一個行業的業態,逐漸將銷售行為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那麼,汽車業也許是其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現年45歲的斯科特·潘恩特(Scott Painter)對此深有體會。潘恩特是TrueCar的創始人和CEO,這名前西點軍校的學生,為了創辦在售二手車的電子數據庫公司AUTOAccess,不惜從伯克利輟學。

按照TrueCar的官方介紹,從14歲開始創辦第一家公司、提供汽車零售服務起,潘恩特已經創辦了37家公司,融資融券近12.5億美元,這些公司主要都是聚焦在汽車和技術領域。

2005年成立的TrueCar,位於美國加州的聖莫尼卡市,脫胎於斯科特創辦的另一家在線汽車購買軟件公司Zag,2008年正式從Zag剝離,它的第一輪投資人,同時也都是Zag的投資人。現在Zag的網址直接指向TrueCar。

消費者通過TrueCar買車很簡單,只要三個步驟。第一步,選擇一款車型信息,輸入你所在的地區郵政編碼。你會在第一屏看到這款車的近期實際交易價格,然後是車輛配置參數等信息。第二步,輸入電子郵箱,完成註冊,獲得認證經銷商的優惠價格。第三步,你會收到一份TrueCar提供的可打印憑證,拿著它去經銷商處直接以此價格買車。

消費者省去了各方比價和討價還價,價格透明,公平交易,誰都不吃虧。借此,TrueCar將汽車銷售的前半部分在線上解決掉,也算是推動了網購汽車一大步。

美國其他垂直類汽車網站,比如Edmunds.com和凱莉藍皮書(Kelly Blue Book),消費者也可以找到汽車和價格的信息,同樣也可以從就近的經銷商處尋得報價。不過,這兩家通過向經銷商導入購買意向客流來獲利,但並不在意這些客流量最後有多少轉化為實際銷量。這也是目前中國絕大多數垂直類汽車網站的做法。

TrueCar打破了這一模式,免費向經銷商導入客流,只在每一筆拿著TrueCar憑證的交易達成後,經銷商才付給TrueCar299美元。

除了頁面簡單易用,TrueCar最大的秘密武器在於這套價格體系。基於和經銷商的友好合作關係,在TrueCar列出的價格圖表中,你會看到這款車的橫軸是廠家指導零售價、工廠出廠價以及近期平均售價,豎軸是近期真實車輛成交價格,也就是你可以看到當地其他人的買車價格,明確地標出了「異常低價(unusually low price)」、「很棒市價(great price)」、「一般好價(good price)」和「超額價格(above market)」區間。在此之外,TrueCar會提供它們所認證的經銷商的報價,通常是在平均價格之下、工廠出廠價和平均售價之間的一個數值。

雖然不會讓你買到最低價的車,但是至少讓你不會被「忽悠」,TrueCar自然也贏得了消費者。

2009年,TrueCar成立四年即宣佈盈利。

抵制「最低價」

據TrueCar網站首頁介紹,目前,通過TrueCar平台認證經銷商們已經賣出了95.1萬輛車,一共為消費者節省了至少23億美元(相對廠家建議零售價格),同時它們還為美國一些大型服務機構提供汽車購買項目,比如美國運通、消費者報告、美國農業局、聯邦信貸聯盟、蓋可保險公司等等。

相對於廠商建議零售價格,TrueCar平均可以為每輛車節省約3000美元。但用斯科特的話來說,人們來TrueCar不是為了儘可能地省錢,而是為了避免因為不瞭解行情而被騙幾千美元。

TrueCar最初的商業模型基於一個簡單的假設,即在一個公開透明的自由市場,汽車價格將會自主找到平衡點。但是,這個系統似乎更偏向於消費者,促使經銷商競相以最低價格成交。這損害了作為合作夥伴的汽車經銷商的利益,也差點毀掉這家公司,使之成為汽車產業「公敵」。

2011年9月,TrueCar拿到一筆2億美元的債券和股權融資,用以發展業務和併購。這一年,它們收購了新聞集團旗下的汽車類社交媒體網站Honk.com,這家網站被稱為「汽車買家的Facebook」;收購了購車折扣網站CarPerks和汽車租賃網站ALG,2011年底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電視廣告投放,準備大干一場,把規模做大。這些廣告確實讓TrueCar為更多人所知,沒想到的是,同時也引起了經銷商甚至整個汽車產業的抵制。

經銷商抱怨,TrueCar的市場策略引發了經銷商之間的價格戰,指責他們設計了「一個誰先跑到底價的比賽」,會導致經銷商們破產。TrueCar被看作是新車銷售中的沃爾瑪,通過壓榨經銷商來給消費者帶來產品的最低價。據CNN Money報導,在美國擁有150家經銷點的PAG,把不辦理TrueCar的業務作為一項制度規定。另一家連鎖經銷商——1號汽車集團(Group 1 Automotive)通知經銷點不再與TrueCar共享價格信息。

為了爭得訂單,一些經銷商不惜打出低於出廠價格的價格,使得汽車製造商也加入到抵制TrueCar的陣營。譬如,本田告知其美國經銷商,它將撤銷對那些打出「低於出廠價」廣告的經銷商在廣告費用方面的支持。本田稱,經銷商違反了與之簽署的接受廣告支持的協議。本田把TrueCar看作是一個廣告平台,表示本田經銷商已經使用買方服務打出了本田汽車低於出廠價的廣告。

除此之外,各州的管理部門也開始「密切關注」TrueCar,調查其廣告是否符合規範,作為汽車買家的分支機構是否有相應的執照。為此,TrueCar不得不暫停某些州的業務,配合管理部門展開一項為期9個月的全面徹查,以符合各州用來保護汽車特許經銷商、控制不受約束的競爭者的法律規範。

2011年底,TrueCar每月可以達成3萬輛汽車(約佔美國汽車銷量的2%)的交易,一共有5600個認證經銷商,年收入7600萬美元。2012年前兩個月,TrueCar的經銷商夥伴中約有一半放棄了它,並把它看作是想要推翻美國汽車工業的社會主義者。

潘恩特在接受科技媒體Vator訪問時表示,高峰時期,TrueCar每個月有4000萬獨立訪問量,自此以後,用戶明顯減少,2012年5月,獨立訪問量只有100萬,月成交量只有2萬輛。2012年上半年,這一產業範圍內的抵制讓TrueCar造成了約4000萬美元的損失。原本2012年的上市計劃也擱置了。

推倒重來

這一次抵制,使得TrueCar元氣大傷,不得不砍掉了電視廣告,重新思考其產品和商業模式。

首先是要修復和經銷商的關係,潘恩特2012年1月和經銷商舉行了一系列會談,傾聽他們的聲音。2月,又聘請了帕特·沃森(Pat Watson),一個有著39年經驗的南卡羅來納州經銷商協會的元老,來繼續這樣的對話。

為了平衡汽車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利益,2012年4月TrueCar成立了全國經銷商理事會,為汽車銷售和製造提供建議,幫助經銷商提供更好的消費者體驗,以此來修復和經銷商乃至汽車工業的關係。

TrueCar網站仍然提供近期汽車交易數據,此前是提供接近「出廠價」的價格,現在改為相對汽車廠商的指導零售價的折扣;同時不再提供經銷商的報價,也不再促使將最低價格作為其他經銷商的參照。相反,他們會給出經銷商和消費者足夠的信息來維護它所提倡的「公平交易」,讓他們知道他們區域內其他人最近為類似配置的新車所支付的價格。

TrueCar還給經銷商提供了強大的分析工具,幫助他們根據市場條件調整價格,以便他們保證利潤的同時保持競爭力。

經銷商依然為每一個成交的新車訂單向TrueCar支付299美元。在有些州,為了符合當地法律法規,調整收費方式從每一筆訂單收費改為收取會費。

2012年底,在一個新的全國電視廣告中,經銷商被描述為TrueCar「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強調消費者將得到一個「公平的價格」,而不是最低價格。潘恩特也多次在媒體上向產業喊話,講述TrueCar的現狀、表達與產業合作的意願。這一年下半年開始,TrueCar的各項運營指標開始回彈,在2013年迎來了又一個快速發展階段,重新站穩了腳跟。

相比出版、服裝等產業,強勢得多的汽車產業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潘恩特擔任顧問的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試圖創新汽車銷售模式,繞開經銷商、通過網上訂購的方式直接向消費者賣車,至今在一些州仍受到阻擾。

在接受科技媒體VatorP採訪時,潘恩特感慨地說,汽車業有長期贊助的遊說基金,這裡有不可思議的貿易保護主義。如果你想要像TrueCar一樣成為大產業的破壞者,務必確保你的資金充裕。籌集足夠多的錢,意味著當這個產業向你開火的時候,你還可以揮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46

從風光到全民公敵 魏家栽在霸道

2014-10-20  TCW
 

為什麼,談到自己人,眼中才開始有淚?

「我也要對頂新集團其他事業體,及三位兄弟(停頓)……,道歉(啜泣)。」十月十一日下午,頂新魏家老三、味全食品前董事長魏應充,在飼料油事件發生後第四天,面對媒體的記者會上,原本以平緩聲調,讀著事前沙推好的聲明稿,但第十一分鐘,說到對自家兄弟不捨,情緒卻轉折,聲淚俱下……。

一滴淚,說明魏家把慈悲留給自家人,但帶給全台二千三百萬人的,卻是一次又一次食安恐慌。

一滴淚,更印證本刊去年十一月在「頂新魏家不讓你知道的霸道真相」(詳見《商業周刊》第一三五七期)文中指出,這家人人前台灣牛形象,人後十足狼性的DNA。

講良心,卻背離初衷只會道歉,提不出賠償數字

「背離的初衷」、「造勢也仗勢」,以及「當霸道反撲」,是當時本刊描述頂新魏家過去二十五年來,在兩岸食品業快速竄起的三部曲。但回顧過去一年來,這家人的行事作風,並沒有因外界指責有所反省,反而變本加厲,再三覆轍。

場景回到二○一三年十一月五日,驚爆「銅葉綠素」假油事件,味全總部上演的道歉秀。

那回,魏應充當眾鞠躬道歉,緣由是其當時擔任董事長的頂新製油,長期向大統長基食品,購進摻入「銅葉綠素」等違法添加物的橄欖油,轉手高價賣給味全公司,先剝自家小股東一層皮,再大賺你我消費者黑心錢的醜聞。

「失禮」、「深表歉意」、「承擔全部責任」……,包括今年九月、十月連續爆發的餿水油及飼料油事件,這是每回必成為風暴主角的頂新魏家,跳針式的公關詞令;但轉過身,這家人心裡頭真的是這樣想嗎?

「我們沒錯!我假如今天有做,被所有人譴責,我罪有應得嘛!」三個多月前,魏家「二董」魏應交,在一個餐敘場合上,替自家捲入的假油風波高聲辯白。

當時恰是電信新事業「台灣之星」開台前夕,意氣風發的魏應交甚至脫口而出,摻「銅葉綠素」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不過是在從牧草萃取出的葉綠素內,加入可抑制氧化、從礦物質裡取得的銅罷了,很多加工食品都有加。「所以我常常在講說,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這就是良心嘛。」不忘抬出家訓,提醒眾人頂新專營「良心」事業。

這些發言片段說明了,儘管爆發黑心油事件,重創消費者的信心,但早已背離食品人初衷的魏家兄弟,絲毫沒有認知到危機的嚴重性。因為,這家人的祖訓從來不是放在心上,而是掛在斥資五億元翻修、後續將再花六十億元,向彰化永靖鄉親獵地的祖厝「成美堂」牆上。

如果動輒拿數億修建堂皇家廟,為一株「五葉松」就願意砸一千七百萬元的大手筆,甚至坐擁十四戶帝寶、兩部私人飛機的暴富行徑,但面對食安危機,卻始終提不出具體賠償數字,更能對照出,頂新魏家視消費者如芻狗的心態。

「人前的誓言,與人後的行為,完全是兩碼子事。」這是本刊去年對魏氏兄弟的評述,今天回頭看,依舊恰如其分。

怕出事,開始搞切割去年底風暴後,就分管事業

雖然嘴硬,但這一年來,魏家兄弟內心的危機感是強烈的。

尤其,對今年剛滿六十歲的「大董」康師傅董事長魏應州來說,更是如此。他曾說過:「當時我四十五歲跌倒(編按:指一九九八年收購味全,因護盤股價,集團陷入財務危機),若是我六十歲跌倒,我就不會爬起來了。」

據悉,去年底第一次爆發食安危機之後,魏應州親自召開內部會議,決議四兄弟必須進行切割準備,「大董認為,一來,頂新的事業體越來越龐雜,繼續綁在一起,一家出事,大家都有事,風險太高;二來,魏家第二代已陸續進入接班梯隊,也該提早做安排。」一位魏家友人轉述。

這也是為什麼,去年味全六十週年家庭日活動上,四兄弟還共推三輪車,在媒體前展示團結一心的形象;但一年之後,日前的道歉記者會上,魏應充卻改口「頂新集團十五年來,旗下事業體已分業分管,」企圖築起各事業之間的防火牆。

同樣的,去年十一月的道歉記者會上,尚見「四董」頂新國際董事長魏應行陪同出席,這回卻只有魏應充一人。讓「三董」獨自面對媒體,意在保住魏家霸業?

食品同業指出,長年以來,「大董」魏應州管工廠,「二董」魏應交業務見長,「四董」闖新事業,「三董」魏應充是家族的財務長,他更常以擅長數字管理自豪,深信只要緊盯財務報表,抓好採購成本,便可掌握一家公司。而這個經營邏輯,即是如今導致正義食品、頂新製油,以成本為優先考量,長年購入劣質油,品質不斷出包,禍延消費者的真正原因。

然而,表面上的切割,並不能改變四兄弟一脈相承的狼性。

時間拉回二○○九年,頂新返台發行康師傅台灣存託憑證(TDR),股票換鈔票令股民失血,連承銷發行券商,區區幾千萬元的退佣也不放過,仍令人記憶猶新。不禁讓人想問,對金錢如此飢渴的魏家,到底偷掉多少食品的原料成本?

想造勢,就砸錢買媒體企圖掌控118萬收視戶眼球

頂新魏家吃相,一如本刊先前指出的「造勢、仗勢、強勢」。然而,被更大危機激起的,卻是追求絕對強勢的飢渴。

今年八月,頂新結合國泰、中信等金控,以七百二十億元的空前投資規模,從鴻海郭台銘、遠東徐旭東手中,搶下的中嘉網路收購案,即是四兄弟繼拿下一○一大樓後,在台灣企業界取得絕對強勢的最後一片拼圖。

事實上,動念轉戰媒體業,便是出自去年底食安風暴,外界批評排山倒海而來,讓魏家兄弟看到掌握自己發聲平台的必要性,才開始有的新想法。師法對象是同為台商食品業,但手上擁有中天電視、《中國時報》的旺旺集團。

頂新一開始鎖定的,是出高價爭取私募基金凱雷手上六成的東森電視持股,因遲無進展,才與金控結盟吃下中嘉,取得全台第二大有線電視系統,掌握一百一十八萬收視戶的遙控器。

說來實在諷刺,準備入主中嘉的這家新公司,魏家兄弟竟膽敢取名為「台灣之光」。

「我不是霸氣,是霸道!」魏應州曾這樣形容自己。

如今,霸道的反作用力,卻如同海嘯般向四兄弟迎面襲來,再度印證本刊一三五七期的觀點:仗勢槓桿出來。如今總部設在一○一大樓雲端的頂新王國,引發眾怒敗因,竟是埋在最熟悉的自家油廠內。

包括魏應充辭去味全等三家公司董事長,全台超過二十個地方政府,史無前例發動串聯拒買該集團產品,只是這股反撲海嘯的前緣,後續還要面對各方求償及司法審判。

這股「滅頂」海嘯,勢必將影響頂新收購中嘉案的後續銀行團聯貸,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行政程序的過關機率;明年一○一大樓董監改選,頂新經營權也恐不保。

從製油到玩油,終致惹火上身。回顧過去十年,頂新從備受政策禮遇的「鮭魚一號」風光台商,如今卻因目中無人的霸道,淪為千夫所指的黑心商家。這部賠上消費者健康的商場現形記,既是兩岸經貿開放的諷刺劇,也是自陷貪念牢籠的警世錄。

【延伸閱讀】6年來,爆出5件黑心食品案!—頂新魏家爭議大事紀

●2008年7月賣假水:遭揭露在中國涉嫌虛假宣傳,將自來水來源稱為「優質水源」

●2009年2月賣劣質奶粉:旗下味全奶粉,被檢驗出「阪崎腸桿菌」

●2009年4月炒房:陸續買進9戶帝寶(後增至14戶),但99%購屋資金來自銀行放貸,遭央行點名

●2009年12月撈錢:發行康師傅TDR,狠撈171億元,連承銷券商近8千萬元退佣也要收

●2010年12月獵地:宣稱斥資60億元在祖厝闢觀光園區,卻向鄉親發動「獻地換股」

●2013年11月賣毒油:隱瞞橄欖油混摻銅葉綠素19天,時任味全董事長的魏應充以1,000萬元交保

●2014年9月賣餿油製品:味全肉醬、肉酥等12款加工製品,使用強冠公司染餿的「全統香豬油」

●2014年10月賣劣油:遭查進口越南飼料油,摻入旗下「維力清香油」等產品流入市面,長達2年以上

整理: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065

亞馬遜如何成為出版界頭號公敵 ?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6/147751.html

i黑馬:11月16日,亞馬遜與出版巨頭Hachette就電子書定價問題展開的大戰,已經令其成為了媒體抨擊的對象。菲利普·羅斯、詹姆斯·帕特森、史蒂芬·科爾伯特等名人紛紛要求這家網絡零售巨頭做出讓步。曾經一度被視作圖書行業救世主的亞馬遜,何以成為了出版界的頭號公敵?這場鬥爭背後又牽扯多大的經濟利益?且看美國《名利場》雜誌記者基斯·格森(Keith Gessen)為我們一一揭曉。


\以下為文章全文:

1、發現

已過而立之年的奧蒂斯·錢德勒(Otis Chandler)個子高挑,滿臉透出一股嚴肅氣。他的同名祖父老奧迪斯·錢德勒曾經是《洛杉磯時報》的主人。錢德勒在洛杉磯長大,他與父親和祖父有著類似的成長軌跡,先是就讀於波莫納的寄宿學校,後來考上了斯坦福。但畢業時,他選擇了電腦行業。由於彼時正值世紀之交,所以他供職於一家創業公司:錢德勒在Tickle.com找到了一份工作,那是一家早期的社交網絡公司。

在Tickle,錢德勒最終晉升為項目經理,並創辦了約會網站LoveHappens.com,而且經營得不錯。2004年,Tickle被Monster Worldwide收購,也就是招聘巨頭Monster.com的母公司。一年半以後,錢德勒離職了。

之後,他開始考慮自己幹點什麽。有一天,當他去拜訪一位喜歡讀書的朋友時,突然間有了靈感。“他家里擺著一個書架。”錢德勒對我說,“你知道,就是那種專門擺放藏書的書架。我走進他家的客廳,開始瀏覽他的書架,並向他拋出一個個的問題,例如,‘這本很酷。你覺得這本怎麽樣?那本有什麽讀後感?’”他離開朋友的住處時,帶走了10本好書。“我當時想,如果能跑到所有朋友的客廳,逐一了解他們喜歡哪些書,我就永遠不用擔心沒有好書可讀了。但何必如此麻煩,為什麽不幹脆建一個網站,讓所有人都把自己家的書架擺上去。”

錢德勒開始著手打造一個在線平臺,讓用戶添加各種圖書的簡介,不僅能對讀過的書進行點評,還可以增加他們想讀的書。他本想把網站命名為Bookster(“-ster這種後綴在當時很火。”他說。),但等到網站一年後線時,卻改名為Goodreads。這家網站迅速躥紅,剛剛上線的一年,便在2007年吸引了65萬註冊用戶。發展到第五年末時,註冊用戶已經接近2000萬人。

錢德勒回憶說,該網站在讀者中廣受追捧,很快也吸引了出版商的關註,因為它解決了一個若隱若現的兩難問題:“如何‘發現’圖書正在成為出版界最大的挑戰。”

事實的確如此。“發現”這個詞在2010年廣為流傳,那一年,有著40年悠久歷史的連鎖書店Borders開始走上陌路。這些書店對出版商的價值何在?他們不僅負責銷售商品並抽取分成,還負責展示商品。如果書店破產,讀者紛紛轉移到線上,出版商又當如何展示自己的“商品”呢?令錢德勒感觸頗深的是,一位出版業高管曾在2006年告訴他,打造暢銷書的最佳方案就是把那本書擺到全國所有書店的前臺上。可是,互聯網沒有前臺。

必須要用強大的推薦引擎來取代偶爾發生的借書行為。Goodreads在這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它在好友之間建立聯系,還幫助有著相同閱讀興趣的讀者相互結實,使之可以分享書單和書評。2011年,該公司收購了推薦引擎Discoverreads.com,把事業推向了新的高度。通過這項新技術,Goodreads便可根據大量的相關因子向用戶推薦圖書。

Goodereads不僅給出版商帶來了一絲解決“發現”問題的希望,還讓他們看到了解決另一個問題的曙光:亞馬遜。當Borders 2011年破產並關閉所有連鎖店時,亞馬遜已經成為全美印刷書和電子書的雙料銷售冠軍,它的電子書自助出版業務同樣取得了成功。最重要的在於,亞馬遜當時已經成為人們研究和推薦圖書的必選之地。它雖然是出版商的最大客戶,但隨著規模的不斷壯大和業務的不斷延伸,它與出版商也漸漸產生了競爭關系。

出版商逐漸意識到,他們對亞馬遜似乎過於依賴。2011年,多家出版商合作成立了具有推薦功能的在線書店Bookish,希望以此挑戰亞馬遜。但該網站未獲成功。出版商在科技創業領域並不在行,但幸運的是,Goodreads已經做到了。或許,數字化的未來並不像表面看來那般恐怖。

但時間轉到2013年3月,亞馬遜宣布收購Goodreads,給了整個出版業當頭一棒。

2、戰場

過去一年間,亞馬遜與出版商之間的敵對情緒日漸升級,後者的怨氣在積累多年後終於爆發。不僅各大論壇上充斥著不滿的情緒,就連《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這樣的一線大報也時常發表火藥味十足的專欄文章。這場鬥爭的焦點源自亞馬遜與Hachette之間的艱難談判,雙方的高管為此爆發了幾番口角。

需要強調的是,Hachette絕非泛泛之輩:它的母公司是法國媒體巨頭拉加代爾(Lagardère),其他大型出版公司也有著類似的堅實後臺。HaperCollins的母公司是魯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新聞集團,Simon & Schuster隸屬於CBS,麥克米蘭和企鵝蘭登書屋都歸於德國巨頭旗下。然而,所有的出版商都感覺自己受到了亞馬遜的欺淩,而亞馬遜則感覺自己被深深的誤解。

雙方的關系並非歷來都這麽緊張。1990年代初期,當亞馬遜剛剛嶄露頭角,通過其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家的車庫向外郵寄圖書時,它曾經是出版商的寵兒。彼時的圖書零售市場已經被大型書店主導,而亞馬遜似乎可以對其形成有力的制衡。

1990年代末,以Borders和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為首的大型連鎖書店,控制了美國成人圖書市場約四分之一的份額。這些書店經營得都很不錯,或許缺乏一些個性,但卻品種齊全——一家典型的巴諾超級店大約有15萬本圖書,從而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從這方面來看,它甚至堪比美國最大、最負盛名的獨立書店,例如丹佛的Tattered Cover和舊金山的City Lights。但現在,即使身居荒涼之地,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接觸到所有的圖書。

由於可以貢獻龐大的銷量,這些大型連鎖書店的出現對出版商本應是好事,但隨著權力的逐漸膨脹,他們卻漸漸開始傷害出版商的利益:不僅制定了苛刻的條款,有時甚至會退回大量庫存。人們還擔心,連鎖書店這種強勢地位可以輕易左右圖書銷量的走向。巴諾書店的文學采購主管賽薩利·亨思利(Sessalee Hensley)在業內可謂一言九鼎,她的采購決策可以決定一本書的暢銷與否。如果你在2000年代初與出版商溝通,他們多半會向你抱怨賽薩利的專橫。在稱呼她時,沒有人會用她的姓氏——身為圖書交易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她不需要姓氏來突出自己的身份。

亞馬遜的成功改變了這一切。有一種說法是,亞馬遜進入圖書市場完全是一場意外——貝索斯原本是想在網上賣點小工具。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於早期的電子商務行業來說,圖書是一種理想的產品,因為當人們想要購買某本書時,他們已經知道到手的產品是什麽樣子。除此之外,絕大多數圖書都適合在網上銷售,這也幫助亞馬遜充分利用了不受到地域和庫存限制的特點。如果說巴諾超級店的存書量是15萬本,亞馬遜就是100萬本!如果說巴諾能把圖書賣到原本沒有書店的荒野公路旁,亞馬遜甚至能把書送到沒有高速公路的地方。只要你有信用卡,而且可以收取郵件,便可在一夜之間接觸到全世界最大的書店。

亞馬遜獲得了迅猛的增長。不到10年,它就對連鎖書店構成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該公司出售的圖書越來越多,它給出版商創造的收益也與日俱增。他們還有什麽不滿的呢?

3、第一槍

亞馬遜的早期發展過程中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情,其中之一,便是它萌生的各種糟糕創意。例如,他們試圖在網站上出售重型家裝設備,然後收取少量的配送費;他們還曾考慮將商品存放在曼哈頓的學生宿舍里,好讓學生幫他們向周圍的居民送貨。(他們在倉庫防盜方面遭遇了巨大的困境。畢竟,要監視一屋子的青少年絕非易事。)有人甚至認為,網上賣書本身也是個糟糕的創意。

2006年,當亞馬遜開始把Kindle電子閱讀器拿給出版商看時,他們認為這是亞馬遜的又一個餿主意。之前已經有一些公司嘗試過電子閱讀器,但均以失敗告終。然而,到2007年,出版商還是同意將相當一部分圖書電子化。正如記者布拉德·斯通(Brad Stone)在他關於亞馬遜的《一網打盡》(The Everything Store)一書中記載的那樣,當時沒有一家出版商花時間思考過電子書的定價問題。最終,等到Kindle正式發布時,貝索斯宣布新書和暢銷書的電子書定價只有9.99美元,所有出版商都大吃一驚。隨後,當他們回過頭來查看不久前與亞馬遜簽訂的合同時,才發現自己忘記了一件事:他們對電子書定價沒有控制權。

9.99美元有什麽問題?核心問題在於,這個價格遠低於當時精裝版新書28美元的平均價。另一個問題在於,9.99美元與7.99或6.99美元只有一步之遙。出版商相信,亞馬遜最終還會進一步壓低價格,對印刷書及其銷售商構成無法承受的價格壓力。一旦印刷書消失,出版商還剩下什麽資本?他們仍然可以選擇、編輯和推銷圖書,但將圖書賣到各大書店這項主要任務卻會消失。

亞馬遜2007年秋推出了Kindle。它既缺乏革命性的理念(很多人只把它稱作“圖書界的iPod”),也沒有采用革命性的技術(索尼已經在多款電子閱讀器中使用了電子墨水技術),甚至連產品本身也沒有太大吸引力(塑料外殼顯得很厚,而且配有一排排的醜陋按鈕,很容易讓人聯想起1980年代初的PC)。然而,由於將多項技術和多種模式融為一體(包括免費的3G鏈接,方便讀者在任何可以接通手機信號的地方購買電子書),並為Kindle提供了強大的營銷後盾,亞馬遜還是掀起了一場電子書革命。

電子書銷量最初幾年一飛沖天,直到2012年才開始逐步放緩。2013年,電子書在全美成人書銷量中的占比約為27%。在美國,電子書的年銷售額約為30億美元,亞馬遜控制了大約三分之二的市場。它還控制了全美印刷書在線銷量的三分之二。它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大圖書零售商。如今,再也沒有人抱怨賽薩利·亨思利了。

在Kindle誕生初期,最令出版商緊張不安的事情在於,亞馬遜堅持平本甚至虧本出售很多電子書。起初,出版商對電子書的定價較印刷書略低幾美元,之後給予亞馬遜50%的折扣,意味著亞馬遜采購新書電子版時的平均批發價約為12美元——但他們的零售價只有9.99美元,甚至更低。當出版商通過上調批發價逼迫亞馬遜漲價時,亞馬遜卻並不買賬。於是,出版商開始有意推遲精裝書電子版的發行日期——但亞馬遜依然不為所動,導致出版商損失了不少電子書銷量。出版商希望出售電子書,也希望在新書出版的最佳時期將電子版推向市場,但他們同樣渴望定價權。

盡管出版商對未來的視線依然模糊,但卻已經隱約看到了一位白衣騎士——它的領導者總是穿著標誌性的黑色圓領衫,它在科技行業的地位毫不遜於亞馬遜,它不僅成功銷售過數字藝術品,還擁有近乎無限的資源——它就是蘋果。

2010年1月,當各大出版商對亞馬遜在電子書市場日益增強的主導地位感到絕望時,蘋果發布了iPad,並在其中增加了iBooks Store。這一次,出版商吸取了教訓,他們沒有將定價權交給蘋果,而是自主設定電子書的售價,並向蘋果支付30%的傭金。(這被稱作“代理定價”,因為蘋果只扮演了銷售代理的角色,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零售商。)雖然他們通過蘋果獲得的實際收益仍然趕不上亞馬遜貢獻的收入,但為了那份內心的寧靜,這種付出仍是值得的。

2010年初,後來被稱作“出版6巨頭”中的5家(Hachette、HarperCollins、麥克米蘭、企鵝出版公司和Simon & Schuster,但不包括蘭登書屋)與蘋果的iBooks Store簽署了代理協議。這無疑向亞馬遜釋放了一個信號:出版商也希望與之達成相同的交易。

第一個挑明此事的是麥克米蘭CEO約翰·薩金特(John Sargent),該公司曾經出版過喬納森·弗蘭岑(Jonathan Franzen)、喬治·派克(George Packer)和瑪麗蓮·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等知名作家的作品。在亞馬遜西雅圖總部,薩金特對Kindle高管羅素·格藍迪奈蒂(Russell Grandinetti)和大衛·納加爾(David Naggar)表示,麥克米蘭希望亞馬遜采用代理模式。如果亞馬遜不願這麽做,麥克米蘭將推遲所有Kindle新書的出版日期——比印刷書晚整整7個月。

格藍迪奈蒂後來在法庭上作證稱:“我們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無論對他們、對用戶還是對作者來說,這都不是好事……那天晚些時候,我們決定停售麥克米蘭的所有圖書——包括印刷版和Kindle版——希望以此說服他們重新考慮此事。”

換句話說,亞馬遜刪除了所有麥克米蘭圖書旁的“購買”按鈕。一石激起千層浪,評論家、用戶和各大出版商紛紛表達了憤怒之情。美國司法部發現,其中一家出版商的母公司的CEO曾經在發給手下某位高管的郵件中寫道:“約翰·薩金特需要我們的幫助!麥克米蘭很勇敢,但他們太弱小了。我們應該挺身而出。”還有一位(也可能是同一位)CEO直接寫信給薩金特:“我向你保證,你絕不是孤軍奮戰。”

在刪除“購買”按鈕幾天後,亞馬遜轉變了態度,恢複了這些按鈕。隨後,亞馬遜與上述五大出版商一一簽署了代理合同。2010年4月,iPad橫空出世後立刻贏得了滿堂彩,商業上也大獲成功。不久後,蘋果號稱拿下了美國電子書市場20%的份額,而出版商也得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制定電子書價格——通常為12.99至14.99美元。盡管價格上漲,但電子書市場仍在繼續增長。

4、戒嚴狀態

史蒂夫·伯曼(Steve Berman)是西雅圖的一位集體訴訟律師,他曾經成功向埃克森、豐田和Jack in the Box發起過訴訟,他也輸掉過幾次官司。他曾經指控蘋果iPod音樂播放器存在“設計缺陷”,可能導致用戶喪失聽力,但卻被狡猾的蘋果律師化解。他代理過的官司有贏有輸,但整體而言,還是贏者居多。

除了是一名律師外,伯曼還是電子書的狂熱讀者。無論是虛構還是非虛構作品,他都來者不拒。2010年中,就在蘋果推出iPad後不久,伯曼註意到他看中的電子書都漲價到13.99美元。伯曼打開了亞馬遜網站,發現這不只是一家出版社的行為——多家出版社的電子書定價都上調到13.99美元。“在真正的經濟環境中,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他解釋說,“除非有什麽貓膩。”

這似乎是串謀定價——在經過了一番調查和推論後,伯曼額得出這樣的結論。2011年中,他發起了集團訴訟。當他提交訴狀時,發現其他州的總檢察長也在調查此事。2012年4月,美國司法部起訴蘋果和多家大型出版商——這家機構擁有伯曼可望而不可即的調查能力。

伯曼的律所坐落在西雅圖市中心的一棟新辦公樓的33層,里面寬敞明亮。在這里,他對我講述了整個事情的經過。他的窗臺上裝裱了一期《美國法律期刊》(The National Law Journal)的封面,因為他被該雜誌評為2013年全美最有影響力的律師之一。一本電子書貴了幾美元真的有什麽大不了嗎?

“我喜歡9.99美元的定價,”伯曼說,“這相當有吸引力。”

美國司法部發起的這場訴訟令出版業感到震驚和難堪。民主黨領導的政府怎麽會以反壟斷的名義,代表亞馬遜這樣一個真正的壟斷者,向一群試圖對抗壟斷的出版商發起訴訟?蘋果決定鬥爭到底,但出版商卻擔心自己不堪重負,因此被迫和解。他們賠償了數百萬美元才得以從集體訴訟中脫身(伯曼告訴我,由於他是電子書的重度讀者,因此收到了143美元和解費,在所有原告中位居前列),並同意遵守行業新聞通訊Publishers Lunch創始人邁克爾·卡德爾(Michael Cader)所謂的“精簡代理”(Agency Lite)模式。通過這種模式,傭金系統依然生效,但亞馬遜和其他零售商卻可以掌握一定的折扣權。

盡管如此,接踵而至的訴訟還是給出版商帶來了災難,蘋果iBooks項目激發的熱情可能也有所降溫。出版商雖然最終攜手采取了一些措施,牽制了亞馬遜,但政府卻出手幹預,遏制了他們的這一行為。

與此同時,幕後還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出版商當時的日子過得不錯:盡管印刷書的銷量下降,但電子書卻不斷增長。按照銷量計算,電子書的新增銷量不僅彌補了印刷書的下滑,甚至還多賣了一些。按照銷售額計算,由於電子書價格低於印刷書,所以營收基本持平。不過,由於電子書沒有生產、倉儲、配送和退貨成本,因此盡管價格較低,利潤率卻高於印刷書。當然,不同的書籍對應的利潤率也有所不同。

“我在這個行業混了很多年,”一位出版商最近對我說,“通常而言,一家書商今年好了,明年就會差;另一家書商今年差了,明年就會好。但所有書商同時連續過上兩年好日子的情況,我卻從來沒見過。最大的功臣當屬Kindle。”Kindle的確幫助亞馬遜履行了承諾:它幫出版商賺到了錢。

但世事無常。2014年初,擁有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大衛·福斯特·沃雷思(David Foster Wallace)、唐納·塔特(Donna Tartt)等著名作家的出版商Hachette,在與亞馬遜洽談新合同時陷入僵局。由於與其他出版商的類似談判也將陸續展開,亞馬遜決定將不好的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它開始推遲向客戶寄送部分Hachette的圖書。這家出版商的書幾乎全部從原先的“有貨”調整為“通常需要1至3周才能送達”。

(但也有例外,塔特的暢銷小說《金翅雀》和Hachette的再版圖書《麥田(微博)里的守望者》仍被貼上了“有貨”的標簽。這些書顯然都有巨大的價值,導致亞馬遜不敢對其動刀。美國國會議員保羅·瑞恩(Paul Ryan)的《未來之路》雖然也由Hachette出版,但在他通過CNBC抱怨亞馬遜的做法後,這本書也得以立刻發貨。不過,沃雷思的《無盡的玩笑》和其他有價值的圖書卻沒有得到這種優待。)

亞馬遜還降低了部分Hachette圖書的打折力度。這種行為本身似乎並沒有太多值得譴責的地方,但亞馬遜的其他很多行為導致其“罪加一等”:它在用戶搜索Hachette的圖書時,向其推薦一些價格更低的備選圖書——將用戶跳轉至“類似的低價商品”。除此之外,Hachette出版的圖書也無法預訂。換句話說,亞馬遜封殺了Hachette。“2014亞馬遜戰爭”就此打響。

5、文化沖突

亞馬遜與Hachette之前的具體談判細節目前仍未可知。盡管媒體展開了長達數月的猜測,但雙方均未提供任何細節信息。Hachette稱,雙方沖突的焦點在於錢,而亞馬遜則認為關鍵是電子書定價。這表面看來似乎是一回事,實則不然。事實上,沖突的焦點可能同時涉及這兩個方面。

錢的方面源自圖書銷售額的分賬。亞馬遜目前可以從電子書銷售額中抽取30%的傭金,但有報道稱,該公司希望將比例提升至40%或50%。邁克爾·卡德爾曾經計算過,倘若亞馬遜從Hachette的電子書銷售額中額外抽取10%至20%的傭金,便可增收1650萬至3300萬美元。這將占到Hachette去年在美國營業利潤的三分之一。正如一名Hachette的作者所說:“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拒絕。”

亞馬遜表示,雙方的關鍵分歧在於定價。他們認為,如果電子書定價降低,出版商就可以賺到更多錢。亞馬遜希望將價格維持在9.99美元或更低。“必須明白這樣一個問題,電子書具有極高的價格彈性。”亞馬遜圖書團隊在網上發表一篇文章中寫道。價格越高,銷量越低;價格越低,銷量越高。

這本是一場普通的商業糾紛,但在經歷了幾番升級後,它所牽扯的利益卻變得異常龐大。有些人對圖書有著強烈的感情,尤其是作者。因此,圖書作者們紛紛參加到這場鬥爭中。Hachette旗下的驚悚小說作家道格拉斯·普萊斯頓(Douglas Preston)成立了一個名為“作者聯合會”(Authors United)的組織,他們撰寫的請願書總共搜集了900多人的簽名。這封請願書呼籲亞馬遜“停止對圖書的制裁”。同為Hachette旗下驚悚小說作家的詹姆斯·帕特森和馬爾科姆·格拉德維爾甚至公開表達了自己的不滿。美國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史蒂芬·科爾伯特(Stephen Colbert)也對亞馬遜展開了猛烈抨擊。

這絕不是值得炫耀的公眾形象,但亞馬遜非但沒有退縮,反而主動展開反攻。5月,該公司提出與Hachette各出資50%組建一只基金,為那些受此影響的作者提供補償。(Hachette表示,等到談判結束後,他們會考慮這一建議。)今年7月,亞馬遜又提議,假如Hachette同意在雙方談判期間,將所有圖書銷售額都劃歸作者所有,該公司的圖書在亞馬遜的待遇將“完全恢複正常”。

這一招可謂陰險至極——倘若如此,亞馬遜放棄的是30%的傭金,Hachette至少會放棄45%的收益(剩余70%的零售價格減去25%的版稅)——但實際上,Hachette往往會損失全部70%的收益,因為Hachette的多數作者都會拿到預付版稅,而且很多人都無法得到超出預付版稅的那部分實際收益。所以Hachette拒絕這一提議完全在意料之中。

隨後,亞馬遜又發布了一條信息,將電子書如今的處境比作昔日的平裝書。該公司認為,電子書如今遭受的敵意與勢利,與當年的平裝書如出一轍。這篇引發爭議的文章還引用了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話稱:出版商應該聯合起來破壞平裝書。《紐約時報》科技記者大衛·斯特雷特菲爾德(David Streitfeld)立刻撰文,駁斥了亞馬遜對於奧威爾立場的解讀。於是,一場有關奧威爾的爭論就此展開。

亞馬遜並非孤軍奮戰。在眾多通過亞馬遜自助出書的作者中,有不少已經借此獲得了不錯的生計來源,所以他們是時候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恩人了。7月初,由科幻小說作家休·霍維(Hugh Howey)和玄幻驚悚小說作家J·A·康拉特(J. A. Konrath)領導的一群力挺亞馬遜的作者,在Change.org網站上發布了一封請願信。這封題為《不要打擊低價和公平工資》的文章以“親愛的讀者”開頭,並且成為了這一事件中的一份值得紀念的文件。

“紐約出版公司曾經控制著整個圖書行業,”該請願信的作者說,“他們可以決定你應該讀什麽,決定哪些作者的作品可以出版。他們會收取高價,打擊低價模式。他們不遺余力地壓榨作者。”(事實上,最後一句基本屬實。)“作為愛書之人,”作者接著寫道,“你們或許註意到媒體最近對這場糾紛的很多報道。有些或許令人困惑。究竟誰在打擊誰?史蒂芬·科爾伯特和詹姆斯·帕特森為何如此憤怒?道格拉斯·普雷斯頓為何在信中把亞馬遜描述成惡魔?”這封請願信認為,背後的原因非常簡單:

“亞馬遜向網絡圖書銷售的轉型是一個自然而不可抗拒的進程,但卻遭到出版界很多人士的批評。其他娛樂形式也發生過類似的轉變。出版商既沒有創新,也沒有以用戶為本,而是一味地抗拒技術。他們本可以發明自己的網上書店、自己的電子閱讀器、自己的自助出版平臺,但他們沒有這麽做,反而因為畏懼未來而選擇了拼死捍衛現狀。”

Change.org的這封請願書迄今為止已經吸引了8000多人的簽名支持,他們呼籲人們向Hachette CEO邁克爾·皮奇(Michael Pietsch)發送電子郵件,要求他終止這場有爭議的談判,與亞馬遜達成和解。

這一類的提議或請願很多都是自私、虛偽的,有的甚至顯得很愚蠢,但卻都揭示出了一個事實:亞馬遜確實極大地簡化了自助出版流程,也的確令很多人大幅獲益,它也的確讓圖書價格變得更加親民。

通過亞馬遜自助出版的圖書往往價格極低,而且通常限於某些類型。在出版界,它們被稱作“類型書”:驚悚、玄幻、恐怖、愛情。分歧雙方都有類型書作者,但在出版商的一邊還有大量的傳記作家、城市歷史學者和銷量平平的小說家——這些人之所以能夠維持生計,是因為出版商仍為他們預先支付版稅。在這種情況下,出版商似乎扮演了地方文學銀行的角色,期待著這些產品今後帶來的銷量。有些支持亞馬遜的作者大肆渲染他們通過自助出版賺取的收益,但對於那些有時可能耗費十年才能出版一本著作的作者而言,這一切都毫無意義——按照亞馬遜的發展路徑,他們今後對於大學和基金會的依賴將比今日更甚。

當力挺亞馬遜的作者批評傳統出版行業時,他們的言語中通常會帶著些許弱勢群體的激昂情緒。出版商通過他們自己的類型暢銷書賺得盆滿缽滿,但亞馬遜的支持者也沒有錯:一些與美國出版業聯系緊密的機構——例如曾經對Hachette和亞馬遜的對峙進行過詳細報道的《紐約時報》——似乎不太重視自助出版的類型作者,甚至有可能永遠不會重視他們。(不過,如果親自看看“布克將”的名單,你對《紐約時報》的不滿或許會消散。)

親亞馬遜的作者或許也很偏愛該公司的高管——例如,格藍迪奈蒂就曾經表示要幫助普通用戶防禦大型“傳媒集團”(盡管他本人畢業於普林斯頓,還曾效力於摩根士丹利)。貝索斯給人的印象也是一個容易激動的瘋狂發明家(盡管他也是普林斯頓畢業的)。而沈默寡言的傳統出版商的代表,似乎不太受他們歡迎——例如,言語溫和、表達細膩的邁克爾·皮奇(他畢業於哈佛)。

從這一點來看,亞馬遜與Hachette的分歧也稱從側面折射出整個美國社會一大文化沖突。這種沖突至少從1960年代就已經出現——一方是巨富的精英階層,他們總是發出民粹主義的論調,調動非精英階層的情緒;另一方是財富水平略遜一籌的精英階層,他們始終難以論證自己的生活方式為何值得保留。

6、代理人的反抗

安德魯·威利(Andrew Wylie)是個精力充沛、事業心強的人,作為一名文稿代理人,他以堅定捍衛作者的利益而著稱。他的Wylie Agency代理了拉爾夫·埃里森(Ralph Ellison)、弗拉基米爾·帕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索爾·貝婁(Saul Bellow)、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亨特·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和伊夫林·沃爾(Evelyn Waugh)等已故作家的作品。而仍然健在的客戶則包括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牙買加·金凱德(Jamaica Kincaid)、奧爾罕·帕慕克(Orhan Pamuk)、馬汀·艾米斯(Martin Amis)、V·S·奈保爾(V.S. Naipaul)、鮑勃·戴蘭(Bob Dylan)等。

由於要代表作家爭取利益,他經常與出版商發生爭執,但與此同時,這也為他贏得了忠實的客戶。他在業界的外號是“胡狼”——這可以做出兩種解讀,具體要看你持有那種立場。

2010年,威利就電子書版稅問題與出版商交涉。顯然,在數字革命尚未到來前,圖書出版合同中不可能包含電子書的相關條款,因此有出版商建議將版稅標準定在15%。威利認為這一比例“過低”。威利決定親自掌控局勢,於是,他與亞馬遜簽訂了幾本最著名的再版書的電子版協議——包括《隱身人》、《午夜之子》和《洛麗塔》——沒有與傳統印刷書出版商展開任何溝通。當其中規模最大的蘭登書屋威脅要停止出版威利所有客戶的作品時,威利被迫讓步。但他也為自己爭取了利益。盡管多數電子書版稅都維持在25%左右,但這至今仍是一個存在爭議的領域。

威利的辦公室坐落在曼哈頓West 57th Street一棟大樓的21層,那是一處其妙的所在——我在大堂里等他時碰到了畢加索的孫女。當我今年秋天來到威利的辦公室拜會他時,他對亞馬遜極度惱怒,開始著手代表出版商的利益。他當時剛剛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歸來,在那里暢所欲言地點評了亞馬遜引發的這場糾紛。他還將在曼哈頓筆會論證此事,接著飛往都靈和多倫多繼續闡明自己的觀點。

威利認為,這場沖突的核心既是利潤,也是定價。他表示,出版商遲遲沒有意識到傭金比率逐步縮減的威脅。“最近有一個歐洲出版商坐在那個沙發上對我說,‘我跟亞馬遜談妥了,我給他們45%。’我說,‘真的?’他說,‘但他們要的是50%。’”那個歐洲出版商以為他贏了。“他是個傻瓜。”威利回憶完此事後總結道。

在利潤率大戰中敗北將會立刻影響到出版商的利潤,但如果失去定價權,則會對其構成致命打擊。“如果亞馬遜成功了,”威利說,“他們就會不斷壓低零售價格——9.99美元,6.99美元,3.99美元,1.99美元。以前,每本精裝書可以賺4美元,但以後,所有版本都只能賺10美分。基斯,這樣一來,你根本無法通過寫書維持生計。除非繼承了500萬美元的遺產,沒人能靠寫歷史、詩歌、自傳、小說方面的嚴肅書籍賺錢。這會影響整個西方文化。”

姑且拋開西方文化這麽宏大的命題不談,與我本人有關的那番設想已經令我脊背發涼。你絕不想從自己的文稿代理人那里聽到這樣的話。所以我對威利說,我們得想想,如果亞馬遜贏了,會發生什麽事情?

“你覺得呢?”威利顯然不準備說什麽鼓舞士氣的話。

但他相信,出版商已經識破了亞馬遜的詭計。不只是Hachette,HarperCollins和Simon & Schuster也都開始與亞馬遜談判,他們似乎都不準備接受亞馬遜的要求。一個新時代或許將就此拉開。威利指著我的Kindle問:如果所有出版商都從那臺白癡設備上撤下他們的圖書怎麽辦?你還能在這個愚蠢的Kindle上看書嗎?

可是,難道亞馬遜不應該因為設計Kindle,並使之真正發揮作用,而得到一絲贊賞嗎?

“如果Kindle上沒有任何書,你猜猜它能賣出多少臺?”威利邊說邊擺出了一個“0”的手勢。“他們想要這些書,還想要出版商的利益?他們什麽都不應該得到。零!”

由於威利一向都站在出版商的對立面上,所以他這一次竟然與出版商共同對抗亞馬遜,著實令人感到意外。他回應說:“這是我入行以來第一次看到印刷出版商與作者的利益如此一致。原因在於,亞馬遜就像伊斯蘭國一樣——正是因為它對文化造成的沖擊過大,才促成了這種不可能形成的聯盟。”

第二天一早,我收到了威利發來的一封郵件。雖然他給我當了8年的文稿代理人,但我從沒收到過他發來的郵件,更不用說是這樣一封催促我采取行動的郵件了。他在郵件中激情滿滿地呼籲所有作者簽署道格拉斯·普雷斯頓組織的“作者聯合會”請願書。幾天後,《紐約時報》刊發了一篇報道,內容是:菲利普·羅斯、索爾·貝婁的後人以及米蘭·昆德拉等威利的客戶紛紛加入“作者聯合會”。

7、亞馬遜Lab126

9月末的一天,酷熱難耐,我來到亞馬遜位於加州聖貝納迪諾的一個倉儲中心。這里地處沙漠,距離洛杉磯東部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雖然偏僻荒涼,但這里卻坐落著亞馬遜最新一代的倉儲中心,它的面積相當於28個橄欖球場,內部的井井有條令人吃驚不已。亞馬遜倉儲中心分為兩類:一類專門配送小商品(玩具、Kindle、開瓶器、圖書),還有一類配送大件商品(電冰箱、平板電視、皮劃艇)。聖貝納迪諾的這一個屬於前者。

所有商品都通過後面的一系列停靠站進入倉儲中心,在那里逐一拆箱。拆下來的包裝箱會被放在一個專用的傳送帶上進行回收。商品則被放到另外一個傳送帶上,送到約3層樓高的儲存區,在那里進行掃描,並錄入電腦系統。之後由填充工將其一一放到空閑的貨架上。

商品擺放並沒有一定之規,只要能放下,隨便一個貨架都可以。所以,同一個貨架上可能擺放著一本書、一些紙板、幾瓶果醬和一副象棋。亞馬遜的供應鏈工程師曾經做過計算,這種隨機擺貨的模式更有效率,因為供應鏈的下一個環節——取貨工——會在倉庫里四處走動,她手中的掃描儀會告訴她最近的商品放在哪里,以及拿到下一個商品的最快方式。從事這份工作仍然需要每天走很多路——據估計,某些取貨工一天在堅硬的水泥地板上的步行距離長達17公里——但這仍是一套十分高效的系統。

整個系統的關鍵在於軟件——它知道每件商品的具體位置,還能判斷取貨的最短路徑。當訂單裝箱並放到傳送帶上後,會有專門的機器給它貼上相應的標簽,然後由電子稱稱量物品重量,確保包裝箱內存放了合適的物品。之後,裝箱完畢的商品會依次送到裝貨站,在此過程中由掃描儀來識別等待配送的貨物,再由機械手臂輕輕將箱子推下傳送帶,最終送到相應的裝貨站。這套核心軟件系統必須由亞馬遜從頭開發。

第二天,我飛往矽谷,造訪了亞馬遜Lab126,這個部門負責了所有Kindle產品的開發。這些設備的誕生過程涉及大量的思考和研發工作。Lab126有一間“閱讀室”,在那里,測試者都會被要求使用各種設備閱讀內容,每次都長達數小時。整個過程都會被拍攝下來,以供研究之用。坐在椅子上的人與站立閱讀的人(例如在地鐵上),手持Kindle的方式肯定不同。然而,即使是以坐姿閱讀的人,也會不斷變換姿勢。

其中有80%的操作是向前翻頁,但也有20%是向後翻頁。我們面前的會議桌上擺放著數十種可能用在新款Kindle Voyage上的翻頁按鈕。這些按鈕原本計劃放在Kindle背面,操縱時會在屏幕上顯示“>”和“<”,分別表示向前和向後——這是視覺上最討人喜歡的設計,也是迄今為止最為直觀的設計。然而,在實際測試過程中,亞馬遜發現人們喜歡水平閱讀Kindle,導致這些箭頭的指向變成了向上和向下。(設計師最終用兩條圓滑的直線表示向前,兩個炫酷的點表示向後。)

在會見了設計師和工程師後,我來到了Kindle的壓力測試實驗室,那里有很多臺機器對Kindle進行著蹂躪,有的扭動它,有的把它摔在地上,還有的像烘幹機一樣不斷翻動Kindle。有一臺機器專門負責測試Kindle的按鈕強度,對開關鍵進行成千上萬次測試,直到損壞為止。還有一臺機器向Kindle上噴灑含鹽噴霧,以此模擬海灘上的使用場景。整個測試過程中,都會有專職人員穿著淺藍色的實驗服在一旁觀測。

無論是Kindle工程師、倉儲中心的軟件專家還是Goodreads的奧蒂斯·錢德勒,他們如此煞費苦心,為的都是解決“閱讀”問題。我記得一個跟我很熟的圖書編輯如此描述過亞馬遜的情況:“他們總是說效率低下:出版效率低下;印刷效率低下。說的沒錯。但效率低下就是人類的特征。這才是人類。”Kindle確實是一款非凡的設備,亞馬遜的倉儲中心的確擁有非凡的效率。這兩個東西也都代表了人類的卓越成就。但藝術本來就是沒有實際用途的東西。

8、如何結束

亞馬遜與出版商之間的這場沖突,是一場電商巨頭與一群長年累月在紙上印字的公司之間的沖突。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甚至可以被視作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沖突。當然,這也是超級資本主義與文化保護主義之間的沖突。但歸根結底,這場沖突還是源自對文字未來的兩種不同的觀念。

除了亞馬遜和出版商外,各類企業和個人也都在共同塑造這個未來。過去一年半,Scribd和Oyster兩家創業公司都在圖書訂閱市場展開了勇敢的嘗試,采用了類似於Netflix的模式。只要每月支付大約10美元的費用,便可在數字設備上閱讀任何書籍;你每閱讀一本書,出版商都可以得到相應的費用,就像你購買了這本書一樣。

我問30歲的Scribd聯合創始人兼CEO特里普·阿德勒(Trip Adler):從經濟角度來看,這種模式能否帶來足夠的利益,尤其是當訂閱者閱讀大量書籍時?他回答:“其他領域已經有很多類似的商業模式,例如健身房和自助餐。如果一個人每天都來我們的健身房,那就無法從他身上賺到錢。但多數人不會每天都來,你必須要觀察數百萬用戶的平均使用情況。”阿德勒相信,這種已經在電影和音樂領域取得成功的訂閱模式,也將成為圖書市場的未來。HarperCollins和Simon & Schuster等大型出版商已經簽約。

蘋果也是一家不容忽視的企業,在經歷了反壟斷訴訟後(蘋果輸掉了官司,但正在上訴),它似乎還想通過iBooks Store再展開一次嘗試。該公司已經累計銷售了2.37億臺iPad和5.5億部iPhone。另一方面,亞馬遜也已經出售了8000萬部Kindle設備,既包括電子閱讀器,也包括平板電腦。由於配有色彩鮮艷的屏幕,iPad很適合閱讀視覺元素豐富的圖書,包括美術書、兒童書和旅遊書。蘋果高管解釋說,iBooks已經在圖書市場建立了強有力的觸角,尤其是在電影改編書市場,因為人們在iPad上觀看電影後,也很願意在同一臺設備上閱讀書籍。

今年9月,蘋果針對iPhone和iPad推出了新的iOS操作系統,iBooks應用也終於登上了這些設備的首頁。這款應用在美國捆綁了很多免費書籍,包括Hachette作者詹姆斯·帕特森的一本書。與訂閱服務一樣,蘋果的這番舉動令出版商亦喜亦憂。“蘋果!”一名行業律師說,“他們每兩年就會冒出來一次,但卻從沒成功過。他們說,‘我們現在要認真發展圖書市場了。’至少他們終於把這款應用放進iOS了。但他們為什麽四年前不這麽做?要等喬布斯死了才這麽做?”

(一位蘋果高管解釋說,沒有把iBooks集成在iOS系統中,是為了加快更新頻率。他還補充道,iBooks最終成為“第一方應用”令他們激動不已。)

出版行業的內部人士和外部人士,對於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有著不同看法。“圖書出版商有著最長的準備時間來應對數字革命。”上述行業律師對我說,“但他們的準備卻最不充分。”。從亞馬遜的角度來看,人口的更叠已經註定:閱讀紙質內容的人正在逐漸老去,數字一代則不斷成長。但事實上,電子書在年輕讀者中的普及速度反而慢於成年群體,電子書整體銷量的增長也已經大幅放緩。威利或許是對的,出版商遲早會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利益。

但一位略顯悲觀的行業分析師卻不太確定,這位分析師說:“出版商說,‘我們不能越過這條線。’一年後,他們又會說,‘其實,我們不應該越過這條線。’”10月末,Simon Schuster宣布與亞馬遜簽訂了長達數年的協議。這引發了很多疑問:亞馬遜是否在此過程中變得更加圓通?Simon & Schuster是否從中獲得了真正的利益?出版商是否接受了可能令他們追悔莫及的條款?這一切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所有人都在等待蘭登書屋和企鵝出版公司的合並將會帶來什麽變化。這兩家公司將共同組建一家名為企鵝蘭登書屋的出版巨頭,甚至可能具備抗衡亞馬遜的實力。這也將很好地規避政府的反壟斷調查:企鵝出版公司和蘭登書屋不可能因為串謀遭到指控,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一家公司。這家新公司不僅規模大於“5巨頭”中的另外4家,甚至堪比另外4家的規模總和。

目前,各界都在猜測這家新的巨頭將如何利用自己的市場地位,而作者和代理人也在就如何選擇出版商展開新的評估。“所有人都說,這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一位著名文稿代理人說,“但一部分原因在於,Hachette無法永遠承受這種壓力!如果他們在鬥爭中敗北,被迫接受他們過去6個月反複重申其無法接受的條款,情況將會怎樣?”

“作者聯合會”宣布,其成員之一、《憂慮:新壟斷資本主義與破壞經濟學》(Cornered: The New Monopoly Capitalism and the Economics of Destruction)的作者巴里·林恩(Barry Lynn)已經起草了一封寫給美國司法部的信,試圖證明亞馬遜推遲Hachette圖書發貨時間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或許外界對亞馬遜這種行為的公開批判已經足夠多了,因此完全有可能促成這種調查。不過,這也僅僅是“可能”而已。

我與西雅圖的集體訴訟律師史蒂夫·伯曼討論過此事。“我願意起訴亞馬遜,這是唯一一家我還沒有起訴過的大公司。”他說,“但你需要一個‘微軟時刻’:‘我們需要切斷網景的空氣供給。’”他指的是微軟在1998年遭遇的那起著名的聯邦反壟斷訴訟,那或許也是美國為數不多的幾起成功的反壟斷訴訟之一。當時的那場官司把部分重點放在了微軟高管針對競爭對手發表的言論上。

但伯曼對此並不樂觀。他把我領到窗前,那里可以俯瞰整個西雅圖市中心。西雅圖之所以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亞馬遜的擴張。光是亞馬遜自己的自助出版項目規模就已經十分龐大,而由於該公司並未披露自助出版業務的任何數據,所以有人認為,整個圖書出版行業的整體統計數據已經不足為信——這個市場中的一些規模龐大、增速迅猛的領域已經無從統計。遠處,幾十座拔地而起的塔吊刺破了西雅圖的天際,他指著那里說:“那都是亞馬遜的。”


全民公敵

2016-05-02 TWM

幾年前,我曾陪伴一位朋友到警察局報案。她見到我時放聲大哭,原來她接到一通電話,一開始聽不出對方是誰,在電話這頭頻頻問:「你是誰啊?」對方卻一直對她說:「你難道聽不出來我的聲音嗎?」猜了半天,我的朋友掉入陷阱,她覺得那聲音有點像一位好友,就直接說出了好友的姓名。

當她把對方誤以為是好友之後,接下來的情節,應該就很容易猜測出來。對方假借正在醫院,急需一筆錢,結果她一天之內連續匯了五十幾萬元給對方。報案之後,警察只留給我們一句話:「這種案子很多,但是破案率很低,通常錢也要不回來。」當然,報案之後,根本石沉大海。

台灣的詐騙問題一直未真正獲得解決,平常親友間大抵是互相提醒「不要上當了」。但,就在肯亞案發生之後,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台灣詐騙集團已經輸出海外,遍及全球六大洲、近三十個國家。

說實話,當我知道台灣淪為詐騙之島,內心真的感到非常難過。多年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好形象,毀於一旦;更甚者,台灣與中國之間為了人犯管轄權,鬧得不可開交。更令我們擔心的是,台灣人擁有多國免簽便利,如果因為詐騙橫行,被取消免簽,甚至我們出國時,還得承受別人「騙子」的異樣眼光;如果進一步影響到相關經濟活動,損失更難以估計。

這個問題已不僅僅是社會犯罪事件,更是危害國家形象、讓台灣陷入國安危機。編輯部認為不能輕忽問題的嚴重性,在肯亞事件後,我們投注大批人力,揭開了這個邪惡組織的面紗。它以超乎企業化的組織形態持續擴張,建立了完整的上下游供應鏈,還有類似超商的加盟概念……。但是,台灣的法令卻遠遠落後於詐騙不若台灣嚴重的日、韓等國。

是該時候啟動強力機制,一次解決這個邪惡的毒瘤,還台灣清白面貌。

撰文 / 謝春滿


特朗普新政100天|誰才是美國的“人民公敵”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入主白宮已經“滿月”,華盛頓卻還依稀保留著特朗普宣誓就職那天的場景:白宮所在的賓夕法尼亞大街沿街可以看到各種拆下的木板散落和電線,為就職典禮現場觀禮臺搭起的架子還沒有拆完,長短不一的鋼管和鐵絲讓很多行人都要繞道……

如果說,這些白宮外的混亂場景,可能最多再花幾個星期就可以清理完畢的話,那麽白宮內部的狀況,可能就要複雜得多。

除了白宮的內部混亂外,特朗普上周末對外惹出的麻煩也是不斷。從他的美國媒體是“人民公敵”的言論,到毫無根據地聲稱瑞典發生了某種事件,這一系列言論都引發了潮水般的批評。

“人民的公敵”

特朗普當選總統以後,新政府也比以往任何一屆都更面臨著內外交困的考驗,這包括:特朗普的移民禁令遭到法庭的凍結前途未蔔;白宮被認為深陷前所未有的激烈“內鬥”,不僅國家安全顧問和勞工部長都因為醜聞“被辭職”,白宮內部更是一直盛傳存在“內鬼”,將政府內部信息泄露給媒體和外界。

此外,聯邦調查局(FBI)仍然在調查特朗普的競選成員曾與俄羅斯特工“秘密進行談話”背後是否有更大隱情;又因為特朗普經常“點名”商業公司和行業組織,白宮每天都會迎來不同的團隊來“拜山頭”;另外,因為急於了解特朗普內閣不明朗的外交政策,已經有多國領袖在特朗普就職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就到白宮登門拜訪。

目前白宮忙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正在加急訂購特朗普中意的金色高仕簽字筆——因為特朗普喜歡在總統行政令簽字後就把筆送人當紀念品。

還有一幕已經成為白宮的例行議程:特朗普和幕僚都會在社交網絡和新聞發布會上譴責媒體“制造假新聞”和進行“不實報道”,特朗普更是在上周指出,美國媒體“不老實”,是“人民的公敵”。

“躺槍”的瑞典

此前競選過總統的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以及南卡州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都在上周日對特朗普處理外交事務的能力提出質疑,這包括目前白宮在處理移民法案和國家安全顧問“涉俄”問題上表現出的混亂,也包括特朗普在俄羅斯問題上表現出的“曖昧”態度已經讓北約同盟感到非常不安。

上周末,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進行的一次公眾活動中還鬧出了一個烏龍:“瑞典恐怖襲擊事件”。在這次公眾活動中,特朗普指出針對難民以及特定穆斯林國家的旅行禁令是“必要的”。

“看看昨晚在瑞典發生的事情。就是瑞典,誰會相信瑞典會發生這種事情?他們收留了大量的難民,他們也面臨以往從未可能發生的問題。”特朗普面對臺下的支持者們激昂地表示。

事實上,瑞典在上周五並沒有發生什麽意外事件,因此,瑞典駐華盛頓大使館已經要求美國國務院對特朗普總統的說法做出解釋。

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麥凱恩參議員表示,特朗普所做出的有關北約軍事聯盟的評論和承諾都讓北約國家感到非常困惑,特別是“他們在看到普京對北約所進行的越來越多的‘測試’時,這種擔心就更加嚴重”。

北約國家還表示,除了俄羅斯問題之外,他們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第一”的執政綱領也非常關切。

分析人士稱,也正因為如此,副總統彭斯在上周末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美國將“追究俄羅斯的責任”,並將堅定不移地支持北約,“美國將是北約的堅定盟友。”

而因為特朗普本人一直未對俄羅斯和北約的問題表明態度,包括格雷厄姆等美國國會成員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都對此提出批評。“新的美國領導人應當同國會進行合作,對俄羅斯進行懲罰。”格林厄姆表示。

格林厄姆還向北約盟友表示:“2017年將是美國國會整治俄羅斯的一年。”


全球公敵韓國佬系列之七 ---- 毛骨悚然的世越號黃屍


2011年開始,韓國的博文幾乎是每年一篇,但2017年這篇最毛骨悚然,現在韓國人在廣泛傳
播一個推論,2014年的世越號事件,極可能是一次邪教祭祀事件。這個事情其實早就在傳,然而被各種渠道壓制,以及被各種政商民間人士恥笑。然而崔順實門爆發後,此事內幕被越挖越恐怖。

20144月,南韓客輪「世越號」發生沉船事件,造成295人罹難、9人失蹤的慘劇,而在經歷將近2年的打撈作業,世越號終於拉出水面,吊詭的是,幾乎所有和這條船有關的人,全部不得善終,有船公司老板曝屍荒野、死因不明;有終身監禁、橫死;總統朴槿惠下臺,成階下囚,連帶整個韓國國運亦沉淪、三星爆炸,太子也身受牢獄,韓國民間傳聞各種陰謀論,是三百多人的亡魂要復仇。

當日怪事連篇:
1.      世越號是在出事前一天,被臨時強令換了船長、並且船長、安全負責人都是前一天臨時上崗。
2.      世越號的公司老闆是邪教。拜的教會叫「永生教」,而當天臨時換上的船長、以及大部分船員,全都是邪教。
3.      出事當天,該港口出發的10條船,全都因大霧安全原因,取消出航,只有世越號唯一一條船強行出港。
4.      出事後船長下達的奇怪命令,要求學生全體留在原地不動,而船長他們卻先溜走。











跟朴槿惠的關係:
從梨花女大事件牽扯出崔順實,崔順實是崔泰民牧師的女兒,朴總統的導師。崔泰民是邪教崔泰民是永生教的教主,出生於1912年,日本殖民時期時是警員,改過七次名,結過五次婚,和不同女人生過許多孩子,1954年入山成為僧人,綜合了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創立永生教。

1974年,在朴槿惠母親去世後,崔泰民第一次接近朴槿惠,給她寫信稱:「你老母去世後托夢給我,因我女兒愚昧,讓你助她一力,預言你將成為統治亞洲第一人。」他佯裝被陸英修上身,再現陸英修表情和聲音,朴槿惠對崔泰民堅信不疑。

後來教主又對朴槿惠預言,金載圭將刺殺朴正熙(朴槿惠父親),朴正熙被槍殺後看似預言成真,事實是當時青瓦台已經有許多類似的刺殺傳聞,崔泰民充其量道聼塗説。

然而父母雙亡悲痛不已的朴槿惠估計是沒了判斷力,還真信了他的邪,並且從那以後一直虔誠地追隨該教主,說掏就掏幾百億,實力信仰永生教。崔泰民臨終前將自己的小女兒崔順實託付給朴槿惠,對她說,崔順實是自己的孩子裡最有神力的孩子,你一定要追隨她,保護她。崔順實的前夫叫鄭潤會,在朴槿惠是國會議員時曾做過她祕書長,後來在朴槿惠成為總統後辭職。但是,2014年爆出鄭潤會介入國政後引起大眾騷動。去年韓國政壇大地震,朴槿惠密友崔順實被揭干政,還利用與朴槿惠的交情,向多家韓國大企業施壓,強迫三星、LG等大財團捐款給她操控的非牟利基金會。醜聞曝光後,要求朴槿惠下臺的聲浪四起。

理清了崔順實和朴槿惠的關係。這是否和世越號也有關?

永生教的崛起,正是與韓國特有的財閥政治大有關係。財閥於韓國佔達75%GDP,與政治、宗教關係極密切,涉及娛圈性賄賂醜聞、政治行賄等事件不絕, 而「永生教」及崔順實就被揭發與財閥來往操縱甚密。韓國財閥潛藏的黑暗面,近年亦逐步被各種作品描寫,韓片流行的「復仇」主題不僅是巧合,是千真万確。

政府在出事前一天頒布法令,允許一等航海士代理船長職位,而那天被臨時換上去當船長的,正是個一等航海士,簡直量身定做的法律。

世越號事件後,朴槿惠政府對九千名演藝界人士,還有教師等下達了封殺令,不准他們獲得資助、不准參加升職,因為這些人參與了聲討政府應對世越號不利的活動。

朴瑾惠在事發後7小時不見蹤影,現在傳言,朴槿惠主導了這次祭祀儀式,8.40年前朴她老豆在臺上也有相同事故要用幾百條學生人命,做法來換取她的導師崔太敏復活。


韓國民間堅信,世越號船難是「活人獻祭」儀式,目的是讓崔順實的父親,即「永世教」創始人崔泰敏復活。這些陰謀論指,世越號的船主是俞炳彥,他是宗教「教援派」的創始人,與永世教有連繫。朴槿惠的演講詞「讓我們銘記學生們高貴的犧牲」也由崔順實所寫。一名前在野黨派成員曾在社交網站張貼有關傳言,指船難當天崔泰敏家人正舉行「追魂」儀式,言之鑿鑿。

世越號 = 超越世界。世越號加上邪教這真的有可能是獻祭嗎?這個落過地獄的女人,2015她站在天安門城樓是一生最高峰,如今真的要被打落地獄了,連韓國的國運也一樣。請留意,當年她穿的是一件「黃衣」,世越號的整個紀念是「黄絲」。

冥冥中一切有主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老博:

全球公敵韓國佬系列之四---- 舉國皆恨的朝鮮半
全球公敵韓國佬系列之五---- 要幾假有幾假的整容文
全球公敵韓國佬系列之六---- 喊苦喊忽大話連




好不主席:市民公敵

1 : GS(14)@2012-07-03 22:57:1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03/16479977

無國界記者選習為新聞自由公敵

1 : GS(14)@2016-11-10 07:39:38

【話你知】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是一個致力保護記者免受迫害、並推動新聞自由的政治性國際非政府組織,於1979年在法國巴黎創立,總部設在巴黎,接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法國及西方政府、政黨及有關機構的撥款資助。該組織每年都評選與新聞相關的獎項,包括新聞自由獎、公民記者獎、自由媒體獎、網絡自由獎等,獎金數目不詳。該組織每年還公佈各國「新聞自由度」排名,以及世界「新聞自由公敵」名單,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取代胡錦濤上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09/198275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