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專訪張小龍:世人皆寂寞,微信聊於無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23&id=5775

 「移動社交的贏家也難說就是騰訊。產品有自己的群體效應,任何人都難以預測。革命的東西不一定能成功,所以騰訊做產品還是具體看用戶。」

  文/本刊記者 丁偉

  「說老實話,做了這麼多年工作以後,我感覺對人性的把握是最重要的……但是我現在越來越難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只有在偶然的時候,張小龍才會陷入這種技術與人性的哲學迷思,更多時候,他就是一個典型的產品經理,忙碌於微信的新版功能,不厭其煩地做客服。

  2011年11月,《創業家》雜誌記者見到了騰訊副總裁、騰訊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張小龍。這位15年前就以Foxmail成名、2011年因微信廣受業界關注的奇人,T恤拖鞋,煙不離手,神情淡泊,不說話的時候像個入定老僧,談及產品充滿工具理性。

   多年來,從Foxmail到騰訊「七星級產品」QQ郵箱,再到騰訊核武器級產品微信,他低調潛行,是馬化騰最倚重的技術大拿。QQ郵箱1億多用戶,微信 5000多萬用戶(2011年12月最新數字),張小龍也許是掌握中國用戶最多秘密的人(他說微信要達到上億用戶「還要很久」)。他掌握著他們的喜怒哀 樂,「滿足他們的貪嗔痴」。

  在問答網站知乎上,「騰訊的張小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50多個答案,同事和菜頭把他寫得像一個夜間出沒的孤獨大俠。在微盤上,馬化騰關於「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其中以QQ郵箱為例)的PPT被下載了3052次。在網絡上,「張小龍的產品心法」也被廣泛流傳。

  Kik模式在國內出現的時候,張小龍給馬化騰寫了一封信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產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會有一個新東西,不是傳統的IM。

  在Kik出現以前,總部(騰訊深圳)我不知道,我們(騰訊廣州研發部)有考慮,但沒有那麼深入考慮,只是想在手機上做文字交流、圖片處理,最後發現只是把一個東西改造一下是不夠的。當時(2010年底)不知道米聊他們也在做,而且他們都是想比QQ做得更快一些。

  我當時給Pony(馬化騰)寫了個郵件,說我們建議公司一定要做這塊的東西,Pony就覺得這個確實是很重要的,他們肯定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開始,微信並沒有就確定為戰略級的項目,只不過嘗試,誰也不知道這個東西會怎樣。我們從郵箱部門抽調了幾十個人,分成幾個不同的開發組,分別負責功能、UI、後台等工作。我其實就是扮演產品經理的角色,具體會去想很多細節,這是有樂趣的。

  很多人說微信是QQ在手機上的延伸,或者說穿著馬甲的QQ,如果他們非要這麼認為,無所謂。內部競爭也會有,這也很正常,也都是很良性的。手機QQ也有發語音功能,微信所有能做的QQ能做,怎麼平衡要看用戶選擇。

   微信的研發過程相對來說比較好做,因為你不是一個創業公司,各方面資源都有,新開一個項目是比較簡單的。中間也有過緊張,畢竟這個空間還是挺大的,國內 這樣的產品也非常多,跟QQ都有一點點競爭的感覺,但比創業公司要好多了。另外這個事情做成也是挺難的,未知的東西太多嘛,我們以前完全沒有做過手機上的 東西,都是嘗試。但互聯網模式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想好了,想法都要在現實中解決、細化。

  郵箱和IM的後台架構不一樣,但基本原理還是一致 的。即時通訊對服務器有要求,所以要看誰的水準好,在這塊騰訊還是比較有實力的,已經做慣了這種千萬、億級用戶的服務,QQ每天六千萬人登錄,用戶是非常 海量的,這種海量的基礎對創業公司還是有一點點小障礙的。做出來很容易,但真正做到服務質量很好就不太容易。

  這幾年,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產品是Twitter。它符合這種理想主義:一個簡單的規則可以構造一個複雜的世界,由用戶在裡面推動整個產品。

   微信算不上我的一次新創業。在騰訊內部,我是把它當作一個項目來做,只不過這個項目可能更有激情去做而已。Kik之所以讓我有衝動,因為這個東西會讓很 多人都用。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手機上需要有一個新的通訊工具,這是必然的。畢竟QQ在十年以前誕生,我們現在是一種更方便的網絡環境,什麼都不一樣了。

  也可以說,我做郵箱已經意興闌珊、有點半退休的狀態,因為郵箱已經到一個地步了嘛,我們也超過網易郵箱好多。

  假設我離開騰訊,有一個更牛的項目去做,會是微信嗎?也會有這樣的情況。但我又反過來問,假設你做一個公司,真的做成了,並且超越了騰訊,那你也成不了第二個騰訊。你看到一個小公司要做一個東西未來把你給顛覆掉,難道你不去做?等著它把你顛覆掉?

  騰訊的成功可以歸結到一點:騰訊的用戶基數大。勝之不武?這也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吧,但這樣也挺可惜的,很多人由於QQ的光環,不去想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但是這也有一個天生的優勢,不能迴避,它確實存在。

   張小龍像一個美國式的極客,在產品裡藏了一些好玩的個人表達。你用QQ郵箱會看到海子的詩,上微信(產品首頁)會相遇邁克爾·傑克遜:「你說我是錯的, 那你最好證明你對的」,他還用鄉間小路的照片:「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向喬布斯致敬(微信3.1版新功能介紹頁)。

  理想化產品和用戶土壤之間的平衡,如同走鋼絲

  微信剛出來的時候,所有都是一邊倒的批評。直到2011年五六月份用戶量上來的時候,我感到這事能做到了。

  2011年5月19日00:49,張小龍在微博上說:「辛苦了很久,微信的同學們今晚享受到用戶暴漲的喜悅了。mark一下。」

  用戶需求很難瞭解,我們一般還是基於自己的經驗,用戶絕對不會告訴你我們要做個新的東西是什麼,對所有做產品的人來說,比拚的是你怎麼能夠用你自己的特性代表用戶。

  我沒有嚴格去區分微信的用戶是高端還是低端,好多產品應該是通用的。我覺得不會向深度的層面去做,很多人說微信是面向泡妞用戶可用的東西,我們並沒有刻意做這件事情,你產品真正做好了就好,就像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

  微信並不是奔著泡妞來的,但它畢竟也是有副作用的嘛,會引入一些陌生人到你的通訊錄裡面。但是,就像KK寫的《失控》,最終用戶群有群體效應,會產生自己的一種方向。我們有時候做產品也沒有辦法做個預測,把這個東西放在群體裡以後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應。

  互聯網先知、《連線》雜誌前主編凱文·凱利寫了《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一書,發現蜂群思維會產生「卡夫卡式噩夢」效應。

   做了這麼多年工作以後,說老實話,我感覺對人性的把握是最重要的,因為資源很豐富的時候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但是我現在越來越難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 是壞的。很多人通過微信去找到一夜情,我甚至不能判斷這樣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我沒法把這個放在道德層面上想。這個確實也會跟做這個行業的人觀念有關係, 就像在微博上大家會看日本的AV女星,她也是在解放人的心態,也有積極作用。

  中國人喜歡把道德和行業混合在一起考慮,這個我覺得挺麻煩的。比如罵騰訊的人很多,但你會發現罵的人大部分是從非常原始的道德角度來罵的。就像小孩子看電影,要分出個好人壞人,有一個公式擺在這裡,哪個是好角色、哪個是壞角色,然後我支持誰……

   我在這上面不糾結。看的角度不一樣,你們可能從社會影響層面來看,而我們更多是從需求體系、產品體系的方面來看。從不同側面來看也挺好的,但是就像我們 看喬布斯一樣,大家可能會猜他是怎麼樣的一個心態或者想法,我個人感覺他可能沒有那麼複雜,他就是一個商人,他只是在做商人該做的事情。

   小馬哥對郵箱是比較欣賞的,對微信也很看重,會花很多心思在上面,有任何意見都會提出來。他有很多很好的建議。他也會陷在細節裡,他會告訴你這個字體用 什麼字體,這個像素多了一個像素……微信的這個版本比上個版本,我問你有沒有看到什麼區別?很多人說沒看出來,但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具體的變化,對話框每一 行之間的高度減少了一個像素,這實際上是UI上的一個小東西。

  有人說創業公司都活在騰訊的陰影下,這個其實被誇張很多。商業競爭是比較正常的,如果沒有競爭了還玩什麼呢?但移動社交的贏家也難說就是騰訊。產品有自己的群體效應,任何人都難以預測。革命的東西不一定能成功,所以騰訊做產品還是具體看用戶這邊。

   技術不可能解決人的所有需求,你可以認為是人的貪婪、慾望,使得創業公司做很多工具提供滿足,但這個到底是好還是壞,不知道。互聯網產品最有特性的是, 你往這個群體裡面放入一個輸入,然後輸出你是不知道的。很多人會做很多創新,為什麼大部分創新都沒有什麼效果?有效果的也可以認為他是運氣好,因為有很多 東西是超預期性質的,有些東西真的不知道它的反響會那麼大,但這種超預期是很正常的。

  《黑客帝國》我看了好多遍,我覺得它是挺有意味的。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處在一個真實的世界?確實我們不知道。但微信不是藍色藥丸,畢竟還只是一款簡單的社交工具。

 

 

十問騰訊

  1、SoLoMo為什麼在移動IM上引爆流行?

  這個問題可能應該換個角度看。SoLoMo本身是三種元素的集合,其中社交和本地化是已經非常成熟的形態,而移動化決定了它只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展露頭角。

  移動IM顯然是SoLoMo的應用場景之一,不過微信並不定位於移動IM,它是一個社交關係和移動通信的管理平台。

  2、Kik/Whatsapp模式為什麼在中國變種為微信?

  讓互聯網產品有生命力的方式就是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在中國,用戶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使用習慣,同時也有獨特的市場環境,這些都決定了中國人會選擇不同於Kik或Whatsapp的產品。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微信豐富和簡化了手持設備用戶之間的溝通方式,讓人和人之關的關係變得更富有彈性——可以是實時的、也可以是異步的溝通;和熟人保持聯絡,同時也歡迎新朋友。從這個意義上說,微信和短信不具有可比性。

  3、騰訊2011年度最大創新是微信嗎?你又有重新創業的感覺嗎?

  公司內對於年度創新產品會有一個評選,我們當然希望微信能夠獲獎,但暫時還沒有揭曉答案。微信是個激動人心的產品,它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一個重要嘗試,我們認為當前沒必要對它賦予過重的負擔。

  4、泡妞是互聯網的最大動力,「一切不以泡妞為目的的社交網絡都是耍流氓」,騰訊是如何把握並滿足用戶需求的?

  確實有一些互聯網人反覆鼓吹這樣的觀點,但庸俗化的理解方式無助於我們認清行業的未來。

  互聯網用戶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也是多種多樣的,這些產品和服務或許會對「泡妞」提供便利,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並非它們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即使在對互聯網信息幾乎不設過濾機制的美國,泡妞或色情沒有也不會成為互聯網的主流。

  5、在騰訊內部,微信與微博、移動QQ是什麼關係?

  簡單地理解,QQ滿足了用戶同步通訊的需求,微博滿足了異步通訊的需求,微信則提供較大的彈性,讓用戶更加從容地按自己的意願管理社交關係和人際溝通。

  6、微信最大風險來自小公司挑戰者還是運營商?有一天能革傳統通訊的命嗎?

   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其挑戰首先都是來自於自身。進入3G時代以來,大家對移動互聯網的認知都在不斷更新。運營商已經意識到數據業務的巨大前景,聯通 廣東分公司的數據就表明它們來自數據業務的收入已經超過傳統的短信,同時我們也看到,聯通、電信、移動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動IM」產品。這些應用的發 展,必然也同時帶動網絡流量的消費,「革命」言過其實,但我們相信運營商不會放棄數據業務的巨大增長機會。

  7、人性很複雜,技術並不能解決人的孤獨,怎麼理解「沒有陌生人的世界」?

  「沒有陌生人的世界」描繪的是這樣一種場景:當你需要結交遠在天涯的新朋友,或者認識近在咫尺的陌生人;希望更方便地幫助他人,或者需要來自他人的幫助,手中都有現成的網絡工具。然而,技術只能提供人與人溝通的管道,並不能治療孤獨本身。

  8、能想像「永遠在線」的未來世界嗎?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永遠在線」似乎並不遙遠。所謂的未來世界,應當是網絡基礎設施和相關技術更加完備,而且我們也不再依賴特定設備。因為以屏幕為 主體的網絡設備變成公共設施,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可以對身邊的屏幕(而不是隨身攜帶的某個設備)進行操作。到那時候,我們會忘記「在線」這回事。

  9、如果有一天網絡斷了,手機都消失了,你怎麼辦?

  大家對更糟糕的情況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那就是2012。當然,我們希望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10、如果去孤島,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你會帶什麼?

  《野外生存指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1

微信是如何飛起來的

http://www.infzm.com/content/68273

與騰訊的發展史一樣,微信在罵聲中飛快成長——雖然既非原創,又不具備首發優勢,但僅僅一年,微信竟遠遠超越對手們,擁有了5000萬用戶。

它的風行,既依託於騰訊源源不斷的彈藥支援,又源自其持續改進的細節拿捏——2011年,微信一共發佈了45個不同終端的版本,平均1.15周發佈一個。

「再多自個兒牛逼的日子,也比不上一起傻逼的歲月,以此紀念我們共同度過的2011。」

2012年1月初,騰訊廣州研究院約200名成員,每人收到一份新年禮物——一張印有上述文字、個人姓名以及張小龍簽名的卡片,以及一台MacAir。

這群人中的約80人在過去一年中參與了一款叫做「微信」的產品研發。這是一款通過網絡免費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通信軟件,適用於大部分智能手機。

微信在2011年1月正式推出後,其發展速度遠超微信團隊自身的預期,也超出外人的想像。2011年11月初,微信用戶數超過3000萬;一個月後,這個數字已達5000萬,數倍於其先行者、競爭對手。

2012年1月,微信的廣告出現在廣州街頭的公交車站牌上,除了白色線條勾勒的幾個拿著手機形態各異的小人,畫面上只有四個字「微信·生活」。這是微信在騰訊平台之外的第一次大規模推廣。

但微信的對手仍有增無減。米聊、神聊、飛聊、翼聊、沃友、口信、友你等等與微信類似的二十多個產品,陳列在各智能手機應用商店,這些繞開電信運營商一毛錢/條收費、基於網絡的通信應用,除了省錢,還紛紛加入社交功能,試圖更進一步滲入人們的生活。

微信一躍成為繼開放平台之後騰訊公司最大的亮點。它的成功,究竟是得益於騰訊龐大的即時通訊用戶群,還是產品本身的優越性所致?在模仿與被模仿的角逐中,微信能火多久?

既非原創,也非首發

騰訊201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QQ同時在線人數已經達1.454億。熊明華透露,這其中有一半來自手機QQ。這也意味著,移動互聯網的佈局,關係著騰訊的未來。

和很多產品一樣,微信既非騰訊的原創,也非首發。他們的學習榜樣是加拿大的移動IM服務提供商Kik Interactive公司。而在微信推出之前,國內同類產品已有多種問世。

2010年10月登陸蘋果、安卓應用商店的Kik,是一款基於手機本地通訊錄實現免費短信聊天功能的社交應用軟件,因為上線15天就收穫了100萬 用戶而聲名鵲起。隨後卻遭遇了一系列打擊——2010年11月,在收到用戶反饋之後,黑莓(RIM)經調查認定,Kik違反合約義務及責任,將其從應用商 店下架;2011年6月,蘋果iOS5發佈,其中最重要的一項iMessage服務,同樣可通過網絡免費發送文字、圖片、視頻信息。

在中國,互動科技最早於2010年11月7日推出「個信」;一個月後,小米科技推出了「米聊」。

而騰訊的微信則姍姍來遲。微信正式立項是在2010年11月18日,2011年1月21日先是推出了iOS版本,隨後幾天陸續出了安卓和塞班版本。

雖然慢了一拍,但騰訊早已意識到微信的重要性,對其寄予厚望。

2011年6月中旬,騰訊CTO熊明華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提到,從2009年開始,騰訊已經留意到QQ手機用戶不斷增長的趨勢。如何確保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優勢,是騰訊必須面對的挑戰。

騰訊201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QQ同時在線人數已經達1.454億。熊明華透露,這其中有一半來自手機QQ。這也意味著,移動互聯網的佈局,關係著騰訊的未來。

手機QQ,是QQ客戶端從PC到手機的平移,但它並不能保證騰訊就能高枕無憂。2010年嶄露頭角的新浪微博,就越過QQ成為不少手機上網首選的應用,給騰訊敲起了警鐘。

持續改進

把不認識的人圈到一起,成為了微信用戶增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微信1.0版本一年前發佈的時候,打出的口號是「能發照片的免費短信」。但這個口號並未讓用戶感到驚喜。微信並沒有收穫預期的用戶。接下來三個月,微信團隊埋頭優化程序,改進包括收發消息速度、流量節省等等產品細節。

經過幾個月打磨,2011年5月10日,微信發佈了2.0版本,新增語音對講功能,用戶數開始出現大增。這功能並不新鮮,也非微信獨創——早在2011年1月推出的Talkbox就是主打免費語音。

不過,微信做了相應的改進。當距離感應器無感應,語音對講默認為揚聲器播放,只要把手機貼近耳朵,馬上就改為聽筒模式,方便在會議中接聽。類似這樣的改進,還有很多。

真正讓微信從國內Kik類軟件中脫穎而出的,是第一個加入LBS(基於位置的社交)元素。2011年8月3日,微信2.5版本發佈,推出「查看附近 的人」功能。它直接將微信從熟人之間的溝通,推向陌生人交友。第二天,陌陌這款定位於陌生人交友的軟件也在App Store推出。

微信產品總監劉樂君對南方週末記者介紹說,設計「查看附近的人」功能,為用戶提供了查看附近人的頭像、暱稱、簽名及距離,初衷是讓微信走近用戶生 活,以便用戶之間產生進一步聯繫。譬如拼車上班,用戶可以把拼車想法寫入簽名,讓人家找到你;如廢舊物品出售,也可以把商品信息放進去,很快可以找到買 家。

把不認識的人圈到一起,成為了微信用戶增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用劉樂君的話說,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出來之後,微信新增好友數和用戶數第一次迎來爆發性增長。

微信並不是第一個想到要把手機聊天和LBS結合起來的。一個來自韓國的女同性戀交友軟件EL,2011年2月發佈的1.5版本,會列出其他用戶和你的距離、所在城市,並按照從近到遠排列,方便用戶交流。

但通過QQ郵箱和口碑營銷,微信倒是第一個被更多用戶知道有這個功能的產品,此後模仿者眾,幾乎成為國內同類產品的標配。

微信產品總監劉樂君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微信從來不擔心被模仿,也從來沒有去模仿別人,一直都是圍繞用戶需求來做產品。

但在微信的主要功能中,很難說有哪一個是微信獨創。

少就是多

「做產品,少就是多。我們希望產品簡單,把一些本質東西做出來之後,其餘看用戶的想像力。去掉某些功能,反而會讓用戶產生更多想像空間。」

2011年10月1日,微信發佈第三個里程碑式產品3.0版本,兩個主要功能是搖一搖和漂流瓶。搖一搖是找到與你同時晃動手機的人,漂流瓶是對陌生人信息的回應,也是QQ郵箱漂流瓶功能的平移。

2011年底,微信推出3.5版本,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入了二維碼,方便用戶通過掃瞄或在其他平台上發佈二維碼名片,拓展微信好友。

搖一搖和二維碼,同樣也是微信在國內首創,但國外已經有先行者。2011年8月16日,來自日本的同類產品LINE發佈了1.2版本,新增 Shake it!和QR碼(二維碼的一種)添加好友的功能。當然,最後二維碼功能還可以追溯到BBM身上。BBM是黑莓(RIM)開發的即時通信IM解決方案。

作為跟隨者,在細節上比前人做得更好,是過往騰訊成功產品的一貫風格,同樣也體現在微信上。比如,搖一搖的第一個版本中,搖動一下手機,視覺上男性 用戶可以看到一個維納斯雕像,女性用戶看到的是大衛雕像(因為版權的問題,現改為一朵小花);聽覺是來福槍上膛聲;搖到用戶之後手機會有震動。

在改進過程中,微信團隊還面臨著更多細節的考量。

微信剛上線的時候,很多用戶反饋,希望能夠支持消息已讀狀態功能。這個問題在微信團隊內部爭論了三天三夜。大家爭論的是,微信究竟要給用戶帶來怎樣的感覺?

消息狀態,有時候會給用戶帶來壓力,譬如睡午覺的時候,收到上司發來微信討論產品問題,消息狀態變成已讀之後,上司知道你讀了這個消息居然不回,可能會不高興。最後他們的討論結果是,要給用戶輕鬆愉快的體驗,不做這個功能。

「做產品,少就是多。我們希望產品簡單,把一些本質東西做出來之後,其餘看用戶的想像力。去掉某些功能,反而會讓用戶產生更多想像空間。」劉樂君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譬如,很多人想找異性搭訕,建議微信做一個過濾性別功能。這當然也沒有被接受。「附近的人」也是基於這樣思路,先把人綁在一起,後續事情是用戶自行想像發揮。

2011年,微信一共發佈了45個不同終端的版本,平均1.15周發佈一個。微信的定義已經從「能發照片的免費短信」、「最時尚的手機語音對講軟件」,變成了「最火爆的手機通信軟件」。

而這種快馬加鞭的研發速度,是在沒有盈利KPI考核的狀態下完成的。雖然沒有考核,但微信團隊一天24小時都有人在辦公室幹活。微信團隊所在的騰訊廣州研究院,前台實行三班倒工作制,每到開飯時點,電梯口擺了一長條桌的外賣盒。

在2011年12月9日的騰訊媒體開放日,劉樂君介紹完微信,出人意料地說了一番動情的話作為結尾,「每天早上叫醒我們團隊的,不是桌上的鬧鐘,而是心中的夢想。」

「離大決戰還早」

「互聯網應用一波接一波,三兩年出一個新產品,2010年是微博年,2011年是微信年,明年希望微信還能紅,將來很難說。」

回看這些聊天軟件的功能,原理並不複雜,其實是利用了智能手機的各種性能。圖片分享對應的是手機高清攝像頭,手寫輸入對應的是多點觸屏,語音對講對 應的是高清麥克風和揚聲器,查看附近的人對應的是GPS定位,搖一搖對應的是重力感應器。技術門檻並不高,當一個新功能出現之後,很容易被其他競爭對手快 速「借鑑」。

如何防止「被借鑑」,儼然成為同業競爭中的難題。2011年11月,神聊CEO王本睿索性在微博上公開了線控對講技術原理,並@米聊、微信,這一策略起了作用,沒有人好意思抄襲了。

而微信最讓競爭對手們羨慕的,還是騰訊這個平台。2011年,騰訊對微信的投入約一億人民幣,這其中包括人力成本、帶寬,以及上千台服務器。微信的系統插件,已經打通了QQ通訊錄、QQ郵箱,QQ微博等產品,表現出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為平台型產品的潛質。

微信發展快,離不開QQ的推廣,從QQ聊天面板到QQ郵箱,不遺餘力,幾乎動用一切力量。

儘管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投資,王本睿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神聊很少做推廣,因為「太耗錢了,我們得省著花」。

王本睿認為離大決戰還早,在無線圈子「騰訊恐懼症」陰影下,眼下他和投資人討論更多的是如何以弱勝強,並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在他看來,互聯網的歷史很短,可是已經有無數大企業衰落、被取代的前例,現在看起來也許困難重重,但只要能堅持下來,移動互聯網有很多機會。

2011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大部分應用商店,手機QQ和微信在社交類別中,總是一前一後排在榜首。耐人尋味的是,手機QQ2011版,也陸續添加了 查看附近的人、語音對講等功能。在微信之後,騰訊又推出了視頻通話軟件微視、陌生人交友軟件搭搭,不敢輕易放過任何一個佈局移動互聯網的可能。

但微信的對手不僅在國內,也在海外。2011年6月23日,NHN日本公司(NHN是一家韓國互聯網公司,擁有韓國排名第一的搜索網站Naver和 最大網絡遊戲門戶網站Hangame)發佈的手機聊天軟件LINE,3個月下載超百萬,6個月下載量超過1000萬次,7個月下載量超過1500萬次。

LINE的用戶已經在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中東之外,延伸到了歐洲,並在瑞士、澳洲、德國、新西蘭等國手機應用下載中名列前茅。目前支持日、韓、英、中、土耳其五種語言。它在日本本土還開啟了天氣預報、餐廳查找等生活服務功能。

在2011年12月9日的騰訊媒體開放日上,熊明華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不斷被發現並被滿足,「互聯網應用一波接一波,三兩年出一個新產品,2010年是微博年,2011年是微信年,明年希望微信還能紅,將來很難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39

傳米聊結盟YY對抗微信 眾矢之的騰訊還能笑多久?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27/230336.html

7月26日深夜,記者從熟悉小米的圈內人處獲悉,小米旗下的米聊業務將與YY合併,目前雙方已經開始就合併細節展開洽談。合併後,米聊將獲得來自YY在語音通訊方面的強大技術支持,屆時,米聊有望在語音通訊方面與微信進行對抗。

據悉,米聊與YY的合作由來已久。2012年5月,米聊推出YY語音,這次合作被小米內部人稱為「兄弟公司之間互相幫忙」。而業內人士則認為本次合作是米聊與YY的「磨合」,為後續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礎。

自米聊YY語音推出之後,很多業內人士也曾猜測米聊與YY的合併。早在6月28日,資深互聯網人士程苓峰就在微博上表示,「小米和YY會合併嗎?猜這可能是雷軍後手之一。雷軍是YY天使投資人,大股東。YY和米聊本質上是一個東西:音視頻通話、交友和社區。」

程苓峰指出,YY與米聊合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上被微信遏制的互聯網短板,加強抗打擊的合力。無論是對抗360還是騰訊,YY都是雷軍系下各資產裡最微妙的子。

米聊官方微博也曾經公開表示,在7月份米聊將有「大招」祭出。目前,7月已經接近尾聲,卻遲遲未見米聊動作。知情人表示,由於米聊與YY在一些合併細節上並未達成一致,所以時間上有所推遲。

基於此事,記者也通過微博與雷軍、李學凌進行求證,截止發稿時,並未得到回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33

超越QQ 微信是如何重要起來的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933090.html

敢打賭,現在馬化騰最看重的產品一定是微信,而不是QQ。

7月19日,iPhone版微信做出了兩個重要的更新—視頻通話和網頁微信(讓用戶能夠使用網頁版的微信和朋友聊天)。這件事情的重點在於,手機QQ有的功能微信現在都有了,而微信有的功能手機QQ很多都沒有。

也許很多人都認為,這只能說明微信在功能上強過了手機QQ,而不能認為微信這款產品的重要性超過了QQ。5月,騰訊調整公司組織架構,將現有業務歸類為六大事業群,但在這次重要的調整中也沒有提及微信。

作為一款新產品,微信去年年初才剛剛推出,至今沒有任何收入。在騰訊的產品線中,微信的用戶數也不是最多的,目前的用戶數量只是過億,而QQ和騰訊微博的用戶數量則都在數億的規模。

但是對於馬化騰和騰訊來說,微信仍然應該是騰訊目前最核心的產品,其重要性絕對不輸於QQ—這個騰訊過去十幾年的根基性的產品。

手機 手機已經成了一個無可置疑的大機會。和PC相比,手機更像是用戶身體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工具,這意味著手機能夠對用戶形成更高的粘性。問題在於,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極少能夠有成功的移動產品。新浪微博的手機客戶端用戶也許同樣不少,但其主要依託於PC端,而微信所有的流量都來自手機,是個純粹的手機應用。微信對於騰訊來說是個驚喜和稻草,讓這家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找到了切入手機的方式。

人群 對於騰訊來說,一個長期面臨的問題是QQ本身的品牌辨識度更多地與年輕人聯繫在一起,而辦公室人群則更多與MSN聯繫在一起(就MSN這款產品本身的能力來說,其過去在辦公室人群中的流行簡直是個怪胎)。微信的不同在於,這個全新的品牌完全是覆蓋所有人群的,包括年輕人和辦公室人群。這一點實際上很像Facebook從大學走出,服務所有人群的經歷,而這曾經是Facebook價值倍增的原因之一。

平台 如果你是微信的用戶,你應該能夠感覺到,這個產品的學習能力太強了,無論是Kik、Instagram還是Path,只要有很棒的產品出現,微信總是能模仿得很快很好。4月,微信發佈開放平台,這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多基於微信平台的應用。微信本身在手機上的流行和豐富的應用,將使得微信成為騰訊在手機端的平台,這和QQ在PC端的作用一樣。

面對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很多傳統的互聯網公司似乎都很害怕,從而亂了分寸。過去一年,最讓人看不懂的是那麼多互聯網公司試圖做手機,或者與手機廠商合作定製手機。這些互聯網公司的邏輯似乎都在模仿蘋果—把軟件和硬件捆綁在一起,然後就可以增強對用戶的控制力。

但這些公司沒有搞明白的一個關鍵點在於,蘋果的硬件和軟件都是無可挑剔的,用戶體驗都很好,用戶樂得不離開,而且iPhone操作系統本身更封閉。而傳統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問題在於,安卓系統開放性太強,如果定製手機本身的軟件體驗不足夠好,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刷機更換第三方ROM。所以對於它們來說,重點還是要做好軟件產品本身的用戶體驗,這才是吸引和留住用戶的終極武器。

之前大部分互聯網公司應對移動互聯網的思路都是做硬件或者和硬件廠商綁定,形成自己在手機上的優勢。

騰訊也嘗試過定製手機,但看起來並沒有投入太多精力。而微信這款優秀的產品則讓騰訊找到了自己正確的思路—這個思路很傳統但是也很不一樣—做出一款讓用戶沒法迴避的產品,然後平台化。而微信本身也正是騰訊傳統優勢的一個演化,即QQ龐大的用戶關係數據和微創新。所以,做一款真正的好產品永遠是最好的競爭策略,商業就是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57

微信是如何重要起來的?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949
我敢打賭,現在馬化騰最看重的產品一定是微信,而不是QQ。


  7月19日,iPhone版微信做出了兩個重要的更新—視頻通話和網頁微信(讓用戶能夠使用網頁版的微信和朋友聊天)。這件事情的重點在於,手機QQ有的功能微信現在都有了,而微信有的功能手機QQ很多都沒有。


  也許很多人都認為,這只能說明微信在功能上強過了手機QQ,而不能認為微信這款產品的重要性超過了QQ。5月,騰訊調整公司組織架構,將現有業務歸類為六大事業群,但在這次重要的調整中也沒有提及微信。


  作為一款新產品,微信去年年初才剛剛推出,至今沒有任何收入。在騰訊的產品線中,微信的用戶數也不是最多的,目前的用戶數量只是過億,而QQ和騰訊微博的用戶數量則都在數億的規模。


  但是對於馬化騰和騰訊來說,微信仍然應該是騰訊目前最核心的產品,其重要性絕對不輸於QQ—這個騰訊過去十幾年的根基性的產品。


  手機 手機已經成了一個無可置疑的大機會。和PC相比,手機更像是用戶身體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工具,這意味著手機能夠對用戶形成更高的粘性。問題在於,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極少能夠有成功的移動產品。新浪微博的手機客戶端用戶也許同樣不少,但其主要依託於PC端,而微信所有的流量都來自手機,是個純粹的手機應用。微信對於騰訊來說是個驚喜和稻草,讓這家傳統的互聯網公司找到了切入手機的方式。


  人群 對於騰訊來說,一個長期面臨的問題是QQ本身的品牌辨識度更多地與年輕人聯繫在一起,而辦公室人群則更多與MSN聯繫在一起(就MSN這款產品本身的能力來說,其過去在辦公室人群中的流行簡直是個怪胎)。微信的不同在於,這個全新的品牌完全是覆蓋所有人群的,包括年輕人和辦公室人群。這一點實際上很像Facebook從大學走出,服務所有人群的經歷,而這曾經是Facebook價值倍增的原因之?一。


  平台 如果你是微信的用戶,你應該能夠感覺到,這個產品的學習能力太強了,無論是Kik、Instagram還是Path,只要有很棒的產品出現,微信總是能模仿得很快很好。4月,微信發佈開放平台,這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多基於微信平台的應用。微信本身在手機上的流行和豐富的應用,將使得微信成為騰訊在手機端的平台,這和QQ在PC端的作用一樣。


  面對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很多傳統的互聯網公司似乎都很害怕,從而亂了分寸。過去一年,最讓人看不懂的是那麼多互聯網公司試圖做手機,或者與手機廠商合作定製手機。這些互聯網公司的邏輯似乎都在模仿蘋果—把軟件和硬件捆綁在一起,然後就可以增強對用戶的控制力。


  但這些公司沒有搞明白的一個關鍵點在於,蘋果的硬件和軟件都是無可挑剔的,用戶體驗都很好,用戶樂得不離開,而且iPhone操作系統本身更封閉。而傳統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問題在於,安卓系統開放性太強,如果定製手機本身的軟件體驗不足夠好,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刷機更換第三方ROM。所以對於它們來說,重點還是要做好軟件產品本身的用戶體驗,這才是吸引和留住用戶的終極武器。


  之前大部分互聯網公司應對移動互聯網的思路都是做硬件或者和硬件廠商綁定,形成自己在手機上的優勢。


  騰訊也嘗試過定製手機,但看起來並沒有投入太多精力。而微信這款優秀的產品則讓騰訊找到了自己正確的思路—這個思路很傳統但是也很不一樣—做出一款讓用戶沒法迴避的產品,然後平台化。而微信本身也正是騰訊傳統優勢的一個演化,即QQ龐大的用戶關係數據和微創新。所以,做一款真正的好產品永遠是最好的競爭策略,商業就是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81

創新還是等死?新版微信引發運營商內部激辯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09/230900.html

8月9日消息,在推出類短信和彩信業務後,馬化騰和他的騰訊終於動了電信運營商「最後一塊奶酪」。

7月19日,微信iOS推出了4.2版,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增加了視頻/語音通話功能。在微信2.0版本推出時,業界就曾以文字信息和語音短信對運營商傳統短信和彩信業務造成衝擊展開討論。一年之後的這次悄悄升級,卻令運營商內部陷入激烈爭論。

有運營商員工在試用當晚稱「脊背發涼」,甚至發出「三大運營商將徹底淪為管道」、以及「騰訊的野心就是成為第四大運營商」的哀嘆。另有運營商員工卻認為運營商管道化趨勢不可避免,但騰訊此次一腳踏入「灰色地帶」,是在監管部門的「槍口下跳舞」。

國際運營商對網絡電話態度不一

實際上,利用電信運營商基礎網絡實現語音通話並不是新的技術突破。不過微信之前只擁有語音短信功能,與電信運營商雙向、不間斷的語音通話還是所有區別,而4.2版增加的視頻/語音通話也使其具備了與Skype等類似的網絡電話(VoIP)服務功能。

目前,國內外監管部門和運營商對VoIP業務態度並不相同。如Skype曾在俄羅斯、中東、印度以及荷蘭等多個國家遭遇過「封殺」。

今年6月,瑞典電信運營商TeliaSonera也曾計劃對使用VoIP服務的用戶繳納額外6歐元的額外費用,其中包括Skype這類軟件服務。

不過,美國運營商大多對VoIP服務表示歡迎。美國AT&T公司首席執行官蘭德爾·斯蒂芬森(RandallStephenson)近日在一個投資者會議上發言時指出:當前移動用戶減少無線語音服務的消費趨勢仍將繼續,並有望在短短幾年內出現智能手機用戶根本不會再使用語音通話服務的局面。偶爾進行語音通話的用戶則可能會選擇VoIP網絡電話應用程序(如Skype等)。

而韓國運營商則對VoIP服務持限制態度。韓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SK電訊近日稱,移動VoIP的增長將「對移動運營商的語音收入產生直接的負面影響,同時將迫使運營商們出現營收下降,或者停止對網絡維護與升級的投資。」韓國監管機構目前已經批准該國移動運營商們可對over-the-top(OTT)VoIP應用程序的使用進行額外有效收費,或對其進行完全限制。

微信遊走在國內監管「灰色地帶」

在國內,VoIP業務則一直遊走於灰色地帶。2005年為限制VoIP的發展,工信部(當時還是信息產業部)曾出台政策,明確限制國內民營資本進入網絡電話市場運營。此後,網絡電話被歸屬於基礎電信業務,只有電信運營商才有權發展。

不過,VoIP業務在國內一直在灰色地帶迅速發展。直到2009年已有3000萬用戶的UUCALL被監管部門強制停止服務,VoIP業務發展一時遭遇重創。

著名電信分析師付亮對此表示,VoIP業務在國內遭遇監管最嚴的是「電腦-電話」(PCtoPhone)服務,而騰訊QQ、MSN等在國內的「電腦-電腦」(PCtoPC)語音/視頻服務是一直放開的,而微信目前出現的(PhonetoPhone)是隨著智能手機開始普及出現的新業務模式,目前尚未有進行監管先例和放行條例,屬於監管的「真空地帶」。

中國移動稱近期不對其分析應對

目前,國內運營商官方對新版微信並沒有表現出明顯應對態度,相反在內部員工層面引發了激烈討論。

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對手機語音收入的依賴性最高。根據中國移動公佈的數據,其2011年移動用戶MOU(平均每戶每月通話分鐘數)達525分鐘,同比略有下降;語音業務收入達3642億元,佔運營收入的比例為69%。中國聯通移動語音業務佔其移動服務收入的51.3%,佔運營總收入的比例約為25.3%。而中國電信移動用戶MOU約為269.7分鐘,移動語音業務佔其移動服務收入的56.6%,佔運營總收入的比例約為15.8%。

原中國移動數據部總經理、現市場部總經理高唸書在與搜狐IT電話連線中透露,中國移動內部目前並沒有對新版微信對手機語音的衝擊進行數據分析,近期也沒有相關計劃。

中國移動內部人員對此表示,語音通話需要聚合群體效應,騰訊本身無法對通話質量進行優化和保障,短期如達到一定量級勢必會對運營商網絡造成巨大壓力,而運營商對其進行限制也很容易。從長期來看,而中國移動在正在規模部署TD-LTE實驗網絡,未來2-3年內主管部門或將發佈4G牌照,因此並不需要太多憂慮。

早在2010年,中國移動就曾以「移動QQ以極低代價吞噬移動GSM網絡流量」問題要求與騰訊重新談判合作方式與分成政策,當時有數據稱「僅廣東移動就有40%的數據流量來自移動QQ」,此消息曾造成騰訊股價一度下跌。

運營商員工內部激辯

知名博主、通信專家陳志剛對搜狐IT表示,微信加入語音通話功能在國內監管方面確實面臨一定政策風險,不過從運營商角度來看,目前來看所謂衝擊從心理層面更大一些。目前使用微信的人都是智能手機用戶,這部分人幾乎都已選擇了運營商包月套餐,從實際使用情況上看對流量轉化為語音通話的需求不大。而視頻通話更是一個噱頭,中國3G用戶早已超過一個億,可以看到3G視頻通話本身並不被中國用戶所歡迎,即使在3G牌照早發了10年的歐美國家也是如此。

中國聯通相關部門人員對搜狐IT表示,今年集團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展3G用戶與提高利潤率。新版微信無論是語音還是視頻通話功能都離不開運營商的基礎網絡服務,這對中國聯通的3G網絡是一個優勢,也會對中國聯通發展3G智能手機用戶特別是校園用戶提供幫助,從短期來看應該不會對微信進行限制,對於中國聯通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加強流量經營。

中國電信內部工作人員則表示,從長期來看,語音業務縮水、數據流量爆髮式增長已成為一個大趨勢,全球運營商管道化已很明顯。不過騰訊在一款應用內置入網絡電話形式的服務確屬打「擦邊球」,這需要看監管部門的態度。中國電信需要做的就是保障流量增長需求同時,提升數據經營的利潤率。

創新還是箝制?

知名互聯網評論人洪波認為,對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迅速發展,騰訊、奇虎360、小米、盛大與淘寶等互聯網企業都在進行手機即時通信佈局,而語音已成為必須做的一個功能,是一個「標配」,對於騰訊來講監管並不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今年6月,工信部公佈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意味著多年以來封閉的電信行業終於開始逐步向民間資本打開了大門。對於運營商而言,期望監管政策阻撓移動互聯網企業對傳統語音市場的滲透已不現實。

在此之前,國內三大運營商也分別推出了與微信類似的業務,如中國移動的飛聊、中國聯通的沃友,以及中國電信的翼聊等應用,但目前無論從產品、運營,還是用戶數量都與微信不是一個級別。從更廣的角度看,運營商為應對移動互聯網衝擊所建立起來的基地業務在經歷最初的「高歌猛進」後,目前多數面臨後繼乏力、生態鏈建設與現行體制衝突等諸多問題。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運營商應該在企業體制、創新激勵、人員引入等方面進行更多反思。從國外發展來看,從kik、viber到tango等類VOIP應用都已逐步普及,中國移動互聯網需要的不是監管箝制,而是需要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更好地進行業務合作,各自利用自身優勢加速國內產業鏈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85

被吹大的微信營銷不靠譜

http://xueyuan.cyzone.cn/yingxiao-cehua/232635.html

自微信推出公共賬號平台以來,各路機構都紛紛入駐,爭相開通自己的官方公眾賬號,並進行自發的宣傳,以吸引用戶關注,大有搶佔微信制高點的意思。這陣仗,跟微博營銷剛興起時很像,那麼,現在做微信營銷靠譜嗎?

目前來看,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微信營銷方式有以下幾種:查看附近的人,漂流瓶,掃一掃、開放平台+朋友圈、微信公眾平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這幾種營銷方式是否靠譜。

一、查看附近的人

這一基於LBS的功能插件,可以強制某一地理範圍內的微信用戶接收廣告。當用戶點擊「查看附近的人」後,可以查看到自己附近的微信用戶。在用戶查看到的這些微信用戶中,除了能看到其他用戶的姓名等基本信息,還會看到用戶的簽名檔信息,這是一個類似QQ簽名的功能,只不過這個是給「附近的人」看的。所以用戶可以利用這個免費的廣告位為自己的產品打廣告。

想像一下吧,在繁華的王府井大街,有用戶打開微信,使用「查看附近的人」這一功能,然後發現某一商家正在做促銷活動,而這一活動又正好符合他的需求,他會不心動嗎?

而如果微信把附件的人範圍在廣一些,再推出地圖顯示、LBS標記置頂功能,然後採用時段競價排名模式,嘿嘿, LBS營銷的春天就來了啊。

升級一下想像,當用戶在繁華的王府井打開查看附近的人這一功能時,如果某一商家的位置在地圖上醒目顯示(列表頁第一個標記顯示或地圖模式標記顯示),再配合商家的促銷活動,比如進店掃瞄二維碼獲得多少減免優惠,又或者滿就送促銷等,相信生意會超級火爆。

何璽認為,該功能特別適合飯店、商場、影院等服務型行業。當然,如果微信再推出「查看附近的酒店賓館」、 「查看附近的XX4S店」、 「查看附近的XYZ」等,也同樣適用。

二、漂流瓶

這個功能看似點對點的服務,但是何璽認為,微信完全可以憑藉技術做到一對多。比如,商家跟微信合作,結合騰訊的用戶數據,做好數據分析,在同一時間針對性地發出多個漂流瓶,或者讓多個用戶在某一時間段都拾到同一漂流瓶。而商家可以用調皮或者詼諧的方式,把漂流瓶做成二維碼,或者優惠券的形式,相信效果應該不錯。

想像一下,騰訊用戶大量用戶信息,並對他們的日常在線生活瞭如指掌,如果有商家跟騰訊合作,推出一個「海上奇遇記」,騰訊通過用戶數據分析,知道什麼樣的用戶適合商家的產品,然後通過「漂流瓶」向用戶發起精準促銷活動,想來效果一定不會差。

不過,這一功能有一定的「破壞」性啊,想要跟微信合作這樣的活動似乎不大容易。

三、掃一掃(O2O)

這一現在微信主推的功能,莫名其妙的給安了個「O2O」模式的名頭,何璽感覺很好笑,騰訊說二維碼將成為線上線下結合的關鍵入口。我們來看一下掃一掃這個功能的使用場景吧。按照微信現在的邏輯,用戶只需用手機掃瞄商家的獨有二維碼,就能獲得一張存儲於微信中的電子會員卡,可享受商家提供的會員折扣和服務。但這有個前提,用戶需要知道商家的二維碼信息,這個信息用戶怎麼才能知道?實體店擺放一個?或者網絡廣告讓用戶加?但是如果用戶不到店呢?而且做廣告讓用戶掃瞄二維碼,這費用似乎也不低啊。

何璽認為,微信會員卡並沒有起到營銷和推廣的作用。掃一掃想要電子優惠卡包的想法沒有錯,但是不能單獨使用。掃一掃應該結合LBS(查找附近的人)使用,讓用戶先發現優惠,然後通過掃一掃獲得優惠,這樣才能把用戶從線上帶到線下。

四、開放平台+朋友圈

微信的開放平台,允許開發者或者商家接入自己的應用,並進行推廣。如果用得好,這是一個大殺器,能夠帶來大量的用戶。美麗說是微信開放平台的首批合作者,用戶通過安裝美麗說插件,能在應用內分享、評論朋友圈用戶分享的商品,通過口碑的形式進行傳播。據美麗說負責人的分享來看,效果應該還可以。

如果有實力的開發者和企業,如果信得過微信開放平台的話,不妨接洽一下,看是否能取得合作。如能取得合作,相信對積累粉絲、品牌、產品口碑傳播都有不小的促進。

五、微信公眾平台

這一倍受媒體關注的微信產品,由於其具有較大的拓展空間,受到人營銷人員的普遍關注。使用微信公眾平台,平台方可以向用戶推送包括新聞資訊、產品消息、最新活動等消息,除此之外還能夠完成包括用戶諮詢、客服服務等功能,這相當於是企業的一個CRM系統。

目前來說,已經有不少機構入駐微信公眾平台,同時,也有不少社會化營銷公司進入,開始養號工作。

對微信公眾平台來說,最為困難的就是用戶積累。根據前的微信認證要求,至少需要1000人以上的關注才能申請認證,想一想吧,如果沒有平台、資源進行推廣,單憑個人能力,想要積累到1000人需要多少時間?所以,微信從初期就為普通營銷人員的介入設置了門檻。這只是一個適合媒體、企業、平台等具有用戶基礎的群體玩的。

如果有一定的推廣資源又看好微信公眾平台的朋友,可以通過開展「分享二維碼送iphone5」這樣的抽獎活動,或者直接利用平台資源,把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掛到平台首頁,開展「關注微信送xx」的活動,如果錢夠多,也可以直接購買適合的推廣資源推廣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相信應該取得不錯的效果。

有了用戶,微信公眾賬號營銷就容易了。當然,我們還得注意推送內容,推送人群、推送頻率,用戶維護等問題。

以上是用戶可以利用微信進行營銷的一些操作方式,看上去似乎還不錯,但以上營銷方式並未經過驗證的,所以它並不是有效的營銷方式,它的可行性尚需驗證。

何璽認為,一種新的營銷方式想要興起,一是需要有大量的用戶,二是需要有成功的營銷案例做激勵,三是要有商家對這種新的營銷方式表示認可,是需要有可量化的數據指標。

就目前來看,微信具有差不多2億,在用戶量上不存在問題;成功的營銷案例是微信目前缺乏的;在對微信營銷的認識上,不少商家還在處於觀望狀態,他們對微信營銷還有懷疑,因為微信基於人際關係的點對點傳播,極具私密性和強制性的特點,也容易對用戶造成「騷擾「,然後被用戶刪掉關注,甚至卸載掉微信;而在可量化的數據指標上,微信缺乏微博「轉發」、「評論」、「熱度」、「影響力「這樣的指標。

這就是微信的現狀,所以微信營銷不靠譜。起碼,現在還言之過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553

微信為何能擠壓微博的時間?

http://xueyuan.cyzone.cn/moshi-moshi2/233396.html

當大家都在微信上聊生活私趣後,去微博上關心民生國事的時間就少了。

KPCB管理合夥人周煒連發兩條微博:

感覺微博活躍度嚴重下降,不但是質量下降,數量也在嚴重下降。難道微博又將是中國這個流星花園裡的一顆流星?

從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微博產品比微信更有社會價值。微博把大家拉出自己的小世界關心大環境,圍觀改變社會。可是微信產品感覺還是把大家拉回小屋子風花雪月。微信是個強大的產品,但還不覺得微信具有微博的社會價值。如果微信崛起的代價是微博衰落,會是很大的遺憾。

天使投資人王嘯稱這是必然。

微信對微博不僅有時間的替代作用,而且中國人表達的訴求被微信部分緩解。各種公知依然會活躍,但是大眾參與度在明顯下降。

但這並非唯一的原因。蔡文勝之前就看衰Facebook和Twitter。因為它們非純粹為手機而生。這是手機的時代。

140字就是為了輕,但微博越來越重,帶著越發多的長微博和網頁鏈接。圖片卻不多。在手機上微博圖片需要點擊才能打開。

微信的優勢是純粹為手機而生。圖片為主加上三言兩語。用老蔡的話講,這就是基因的優勢。國外也類似。

comScore數據顯示,八月美國智能手機用戶對Instagram的訪問頻率和停留時間都超過Twitter。Instagram日活躍730萬,Twitter是690萬。Instagram平均停留257分鐘,Twitter是170分鐘。前者高出50%。

年輕用戶也正在離開Facebook。還是comScore數據顯示,八月份用戶花費在Facebook網站的時間同比下滑12%。主因是12-17和18-24歲之間的用戶使用量比去年同期下滑42%和25%。年輕人離開Facebook而去往的網站之一,就是輕巧的Instagram。

但我真心期望微博守住陣地。原因一如周煒說的那樣。微博想再輕起來恐怕不現實。期待建立經濟系統內部造血,激勵用戶創造好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46

通渠佬強姦案揭微信濫交潮

2012-11-22  NM
 
 

 

本港最近發生一宗匪夷所思連環誘姦案,廿八歲鹹濕通渠佬,假扮婦科聖手,用潮興的Apps「微信」(WeChat)溝


有淘寶賣家訂單10%來自微信!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5722.html

今天,虎嗅分享來自一位淘寶賣家利用微信的營銷經驗,這篇文章作者是@方雨007(微信號kelvin6660),七年電商運營。

這篇文章被@淘寶鬼腳七(微信賬號: 鬼腳七)微信推薦後,成為昨夜電商圈內熱議話題。作為電商圈內的資深人士,淘寶鬼腳七推薦此文說到:「看了這文章以後,我覺得自己之前的觀點都是錯的。文章從開始簡單做微信粉絲,到搞活動來吸引粉絲,然後如何維護粉絲,如何發廣告引導粉絲購買。有具體數據,也有實操技巧,很有參考性「
微信公眾平台去年8月17日推出後,我就開始關注這個新鮮玩意。以我8年互聯網從業經驗直覺它將會是一個絕佳的營銷工具和互動平台。8月底就開通了以品牌名稱為名稱的微信公眾號。
開始,我們把微信公眾號所關聯的QQ號、二維碼和微信號放到官網、淘寶店、官方微博,一週後延伸到產品手冊、海報、宣傳單頁、產品外包裝上,並印製了一批小貼紙,給買家寄出的每一個盒子上都貼上微信二維碼和QQ號。高峰時,我們一天500多張訂單,少的時候一天幾十張訂單,每天大約有十來人關注。
老闆覺得漲粉太慢,於是我連續策劃了兩個,關注有獎的活動,關注後贈送試用裝,因為我們是做化妝品的,這樣既可增加體驗用戶,挖掘潛在買家,又可以蒐集用戶資料,細分的資料包括膚質、年齡、性別、手機號在內的資料,我們把它根據膚質進行分組,方便針對性服務和營銷。兩個有獎活動包含寄發試用裝費用在內,共計耗費了四千多元,吸引來兩千多個粉絲。
開始我們每天發一次和護膚有關的資訊,很快發現這樣頻次太高,容易掉粉,後來我們調整為每兩三天發一次,並用多圖文的形式在下面附帶髮上店裡的促銷,促銷信息的正文內容下方的來源添加上淘寶對應寶貝鏈接。我很清楚微信營銷的核心是互動和粉絲活躍度,而非粉絲數量。
如何提高活躍度和互動量?我們做了以下幾個類型的活動:
1,蒐集粉絲反饋意見,羅列選項,讓用戶選擇,並做好分類,按照不同的組別發送不同內容。
2,時不時搞一點趣味測試活動,儘量把星座和護膚關聯起來,因為女孩子天然對星座狂熱,在用戶提交選項後,自動回覆的信息末端會附帶店裡的促銷信息,一舉多得。
3,搞有獎問答活動,就是把正確答案作為下一道題目的關鍵詞,而用戶需要回答題目,則需要到官網上面瞭解我們的信息,以此加深粉絲對我們品牌的瞭解。同時,還鼓勵拿到獎品後到微博上曬單,我們幫它轉發,畢竟微博有好幾萬粉絲,用戶非常樂意。
4,這是很快就要做的,就是微信導購,讓用戶根據不同的膚質和功能訴求,例如祛痘、縮小毛孔等,我們會給這些關鍵詞發送相應的產品推薦或二次細分,例如按照膚質再細分,給予更合適的產品推薦。因為目前只有5千多微信粉絲,暫時還不太需要做這些,另外也是目前負責維護的客服還能應付過來。
為了檢測微信上的購買效果,我們也搞了一次活動,在微信上群發信息,告知用戶購買產品後可以額外免費獲得唇膏,以前購買過的也可以,獲取辦法是在旺旺告知購買單號並說出暗號微信二字,就會免費贈送。時間是11月中的樣子,一共來了100多張訂單當時粉絲數兩千出頭。安排專人及時回覆粉絲的問題,每月搞兩次促進粉絲活躍的活動,定時發送用戶感興趣關心的美容護膚資訊,並附帶廣告信息,就這樣來自微信的訂單就達到了10%以上。
微信營銷心得
內容為王,兼顧終端。每次編輯好內容,先發給系統是安卓和ios的同事微信預覽效果,手機上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條資訊的閱讀率和鏈接點擊率。塞班系統基本上不用去管它了,極其少的塞班系統用戶會用手機上淘寶購買產品,反正我是沒遇到過。
關於寶貝鏈接。微信上有添加來源的鏈接,一定要放上淘寶的寶貝鏈接,到達用戶後,用戶點擊直接跳轉到淘寶移動頁面上,並可以通過所關聯的支付寶移動端進行支付。如果放自己獨立B2C的鏈接,微信會提示有風險,這會過濾掉一大堆用戶,這意味著什麼不用多說了。感覺現在用手機上淘寶和購買的用戶越來越多了。
關於人員維護,主要是安排客服和策劃同時登陸微信公眾平台。微信公眾平台是可以支持多人同時登陸的。策劃需要通過感知用戶的回饋來進一步思考接地氣的活動策劃。基礎準備要做好。還沒開通微信公眾號的商家建議去找一個儘量能讓用戶過目不忘的QQ號來註冊公眾號。用戶關注公眾號一是搜索公眾號名稱(認證後)、QQ號和微信號。微信號和QQ號具有唯一性,但微信號一般較難讓用戶記住。而QQ號在未來將有點類似電話號碼,好的號碼用戶容易記住啊。二維碼掃瞄受制於網絡和手機的系統響應速度,有時還是比較遲緩的,不如QQ號方便直接易記。
服務一定要好,態度一定要親切。做淘寶的不用說,服務自然槓槓的,但這裡還是得強調一次。微信溝通是私密性的,不像微博,與用戶的互動程度會深很多,甚至會有各色人等前來騷擾等,客服儘量要克制,千萬別與其對罵,以免用戶抓住把柄。之前有客服被煩得不行,說對方人品有問題,聊天記錄被截圖放到微博上,影響很不好。
做好用戶分類基礎上的個性關懷。一般我們會堅持按照地域和膚質的特性來提醒用戶注意季節變化時的護膚指引。例如東北油性敏感膚質的用戶冬天要用什麼洗面奶,護膚步驟等,用戶會很喜歡,感覺這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自然對你的好感增加了。
關於信息頻率和推送時間,前述說過了,兩三天一次為宜,畢竟用戶的碎片化時間有限,太頻繁會導致用戶反感離你而去,還會加大維護工作量,因為你要絞盡腦汁去編輯組織確保用戶都喜歡的內容。每次推送具體時間建議選在週一和週四晚上8點以後,8點以後人的心情會好很多,而且根據我的統計(統計工具可以使用皮皮,皮皮可以精確統計到有多少用戶閱讀了你的內容,有多少個分享到朋友圈,乃至分享到朋友圈後多少人來到你的公眾平台,並成為你的粉絲),晚上發佈信息的閱讀率和到店率會高很多,週一是週末綜合症明顯期,用戶的購買和閱讀更活躍,而週四則是黎明前的黑暗,用戶開始琢磨週末的事情,這時候也容易接受帶有促銷信息的實用資訊。
說到這裡,順帶提一下我的個人理解,未來電子商務的最大對手不是傳統零售,而是深邃複雜的人性。
大膽投入。不敢說我們微信方面投入是最大的,但我敢斷定在同級賣家中,我們的投入肯定是最大的。微信方面值得大力投入,大膽投入的原因在於它是一個很適合進行用戶轉化、深度溝通營銷、提高用戶粘度、促發客戶多次購買、維繫用戶關係的絕佳工具。
關於哪些產品適合做營銷,我認為淘寶上的所有產品都適合。包括賣一次性產品的,例如家電,手機等,這個完全可以根據產品的生命週期,定時推送保養信息,使用秘笈,與其他產品使用搭配的技巧,關聯產品推薦例如充電器等,乃至提供付費增值服務,都完全可行的。這個會有點遠,但我認為微信的崛起至少給我們帶來了這種實現可能。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