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別把方向搞反了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pah.html

    今天,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前兩天清空了股票倉位,並說:“現在看到股票我就害怕!”

    “你方向搞反了吧?”我說,“投資最重要的是方向要對頭。”

    對於普通商品,眾人買跌不買漲,價格越低,買的人越多。而對於資產,比如,房子、股票,卻買漲不買跌,價格越低,越沒人買。方向搞反了。

    對於股市,眾人如此對待:趨勢朝上,會漲,所以可買;趨勢向下,要跌,所以要賣。倘若一味地沿著這個思路操作,有可能會在最高點買入,因為這時趨勢是最好的;反過來,有可能會在最低點賣出,因為此時趨勢是最壞的。方向搞反了。

    5000點買股,滿倉;眼下3000點卻賣股,空倉。方向搞反了。

    A股牛短熊長,“牛頂只三天,熊底三個月”,可見得,“抄底”容易逃頂難,是不是?然而眾人偏偏妄想要逃頂,而對熊底長期掉落著的金子不是視而不見,就是不敢去撿。只需彎個腰撿一下,如此容易之事不去做,卻拼命去做比登天還難之事。方向搞反了。

    股市不是暴富的賭場,而是賺慢錢的地方。眾人卻把這看顛倒了。方向搞反了。

    股市是個長期多頭市場,永遠是向上的,所以長期堅持不懈地投資,贏率很大。然而眾人就是不信,偏以為總有一天要作死。方向搞反了。

    眾人害怕,你也害怕。方向搞反了。

    ……

    “別把方向搞反了啊!”我又說了一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49

別把因果搞反了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wkb.html

    有位青年朋友輕倉觀望股市兩個來月,正想增倉,聽得美元就要加息,於是暫緩行動,還作減倉。他打算加息之後,再一舉殺入!因為他聽專家們說,美元加息必將引發A股大跌。豈料,今天,美元加息落定,不但美國股市高漲,而且A股更是放量暴漲!“媽的!失算!”朋友罵道,“這些狗屁專家都是吃屎的!”

    他罵罵咧咧,引得我笑起來。於是,我簡單地講了一點自己的看法。

    要是加息必然引發股市下跌的話,那麽反過來,降息股市就該上漲了?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無論是降息還是加息,股市漲跌都有,這實在是因為《股市不由貨幣政策決定》(本人2015-01-11小文)。不然的話,A股和其它股市非給美國佬玩死不可了呢!我操!

    竊以為,加息或降息是對通脹或通縮的反應與反映,而通脹與通縮看似是貨幣現象,其實質上是生產力之故。通脹,是因生產力水平低下,產出效率低,造成供不應求。通脹意味著整個經濟體效率低下,導致價值下降,而股市是對經濟體效率的反映,於是乎,通脹也就成了壓制股市的力量,所以說,通脹無牛市。而通縮呢,正好相反,其有利於淘汰落後產能,有利於轉型升級,從而提高整個經濟體效率及價值,於是乎,只要通縮預期見底,《通縮有利於催生牛市》(本人2014-05-14小文)。據上所述之理,貨幣供應及其利率都是生產力的結果,而非原因,而股市的本質是直接反映生產力預期水平的。別把事情的因果關系搞反了!

    難怪巴菲特曾說,即便美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原來貨幣利率與股市漲跌並無必然的直接聯系的啊!”朋友說,“媽的,被那些磚家搞糊塗了!”

    “是的!”我說,“股市規律堅不可摧,即使戰爭,也未必能夠改變它根本性運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65

別搞反了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ia2.html

    美元加息,引起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似乎引發了我國股債匯三殺。有的股友擔憂股市將進一步遭殃,認為至少年底不會好了,遂退出股市,打算等到市場回暖再進。
    其中有個朋友問我:“怎看?”

    我對貨幣政策的變化向來是不以為然的。這次美元加息,美國股市也只是當天受到了一點影響,第二天(昨天)其三大股指全線上漲。美國佬都不把它當回事,遠隔重洋的我們有什麽理由發慌?有人認為,美元加息促使美元回流美國,我國資金也會出逃,造成股市缺錢,進而導致股市下跌。這種“貨幣流動性決定股市”的邏輯是錯誤的。其實,流動性從來就不是決定股市走勢的根本力量。

    “你的意思是?”朋友疑惑地問。

    “股市低迷,行情沒有,更要進去呀!”我答,“你跌不買,難要等漲高了才買?怎麽硬搞反了呢?”

    關於這個股市與利率的問題,本人小文《股市不由貨幣政策決定》(2015-01-11)講過,在此不妨再發一遍:

 

股市不由貨幣政策決定(2015-01-11)

    上周,股市差點攻破2009年8月份的大反彈高點3478點。有朋友把這個前期高點稱之為“四萬億頂點”,意思是,當時為了扭轉金融及經濟危機,政府毅然決然地投放了4萬億貨幣,於是乎,股市因資金充足而掀起了一輪小牛市,從1664點強勢漲到了這個“四萬億頂點”3478點。許多朋友也同樣認為,這次股市走勢波瀾壯闊,也是因為降準降息和貨幣增發推動的。總而言之,大家普遍認為,股市行情主要是由貨幣政策決定的,因為股市上漲是靠錢堆上去的嘛。

    對於這個觀點,我是一直不太贊同的。

    既然有朋友拿“四萬億”作為股市一個走勢“里程標誌”,我們也就不妨拿“四萬億”這個事例來說明問題吧。當時,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上證指數這年10月份跌至1664點,隨後開始起漲;而“四萬億”計劃則是11月份頒布的,可第二個月股市不但沒漲,反而下跌了;跨入2009年,連續上漲了7個多月,於8月份創出大反彈新高3478點,走了9個多月的小牛市。而在這大半年里,“四萬億”計劃遠遠沒有落實到位,也沒足夠的證據表明已經釋放的部分貨幣主要都流入了股市,那麽就在這麽短時間內,股市並非與“四萬億”資金發生直接聯系,怎麽上漲得這麽厲害呢?我們接著再看,隨著後幾年里“四萬億”計劃陸續落實,貨幣不斷增發,M2連年大增,可是股市不但沒有隨著寬松的貨幣政策上漲,反而步入了漫漫熊途,到了2013年6月,M2從2008年47.5萬億元增加到了105萬億元以上,而股市連跌4年,竟然跌到了“鴉片底”1849點!

    由此可見,貨幣政策是調節供求關系的,而過分的寬松貨幣政策不但沒有促進股市穩健發展,反而變成是壓制股市的一股力量了。這也是“通脹無牛市”的一個實例吧?

    所以說,貨幣政策決定股市走勢的觀點顯然是不對的。其實,金融資產定價不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是由“預期收益及風險”所決定。錢堆高股市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其原因在於市場預期及風險的評判。關於這個觀點,請參見本篇“附錄”,即本人2012年7月29日寫的小文《小侃“預期益收與風險”》。

    既然通脹無牛市,那麽通縮會不會有利於股市呢?哎!這或許倒是有點道理的呢。(參見本人2014年5月14日的小文《通縮有利於催生牛市》)

    這次大盤上漲了一年半,有人認為這是無風險利率下降推動的。對於這個說法,我也覺得並不正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也就是貨幣政策決定股市了,這顯然與前面所述相悖,不可成立。竊以為,那是市場對通縮將要見底作出了預期,同時也對經濟結構調整作出了預期,相信經濟效率將會提高,從而促使整個經濟體價值提升,於是乎,股市早在2013年就已做出了反應,即從“鴉片底”1849點開始上漲走牛(若按中小盤,還要提前半年多時間了呢)。至於“無風險利率下降”則是滯後動作,它是刺激經濟的一項政策措施,當然也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只不過這時正好與股市動向吻合而已。但我們不能簡單地以為,同時發生在某個時段的兩個事件必然就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其實,無風險利率下降是為了提振低迷的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個結果,通縮才是其原因,而股市比它更早地發現了這個要求。

    當然,股市是個典型的複雜性適應系統,即便對於它已經發生的重大走向或走勢,也都難以及時找到幾條真正的理由來作準確解釋。盡管如此,但市場對“通縮見底和經濟向好”這兩個預期則是推動股市上行的一個原因吧?

 

附:                                                        

小侃“預期收益與風險”

    對於金融市場(比如股市)的資產投資問題,大多數人好像都沿襲“供給與需求”原理,如同對待普通商品交易那樣,來分析解釋其價格變動的原因,包括牛市和熊市。他們認為,資金充足,流動性增強,股市隨之而漲,於是便形成了牛市;反之,則會造成熊市。

    這個認識是錯誤的,它把結果當原因,是本末倒置了。牛市,需求增加,供不應求,流動性充足;熊市,供給過剩,需求不足,流動性短缺。這些供求現象其實都是已經形成了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那原因是什麽呢?

    普通商品與資產具有完全不同的屬性,買商品主要是為了帶來效用,比如,你買衣服是為了穿或表現時尚;而你買股票(資產)則是為了它以後升值,即獲取差價、分紅、派息,等等。由此多少可以認識到,決定資產價值的根本力量在於“預期收益與風險”。你買某只股票是看好它以後的獲利潛力,同時也承擔了相應的風險。當有更多的人像你這麽做,那麽這只股票就上漲了。把這一情況推廣到整個市場,於是就形成了牛市。反過來,你不看好後市,拋出股票,此時你手上並不缺少資金,流動性還正過剩著呢。若有更多的人這樣做的話,熊市便產生了。由此可見,股市的供求現象只是“預期收益與風險”行為的結果而已。

    所以說,“供給與需求”雖然是商品交易經濟的基本原理,但它並不適應於具有金融屬性的資產定價領域,而“預期收益與風險”才是金融市場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信心,就是一種預期。信心喪失,市場仍將萎靡不振;信心增強,市場必將朝氣蓬勃。

    眼下,股市擊穿“鉆石底2132點”之後,盡管媒體輿論看空風聲四起,但市場參與者並沒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毅然堅守陣地的5000多萬戶投資者,絕大多數顯得比較鎮定,沒有驚慌失措,倉皇而逃。大盤雖創新低,卻沒引發急跌深跌,這表明市場出現企穩跡象,折射出投資者信心正在漸漸恢複。

    朋友,你還要擔憂什麽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