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區收入持續下滑 香港外資投行將掀裁員潮/結論是明年Q3再看金融股。明年Q3Y2Y指標會很難看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78432170/

時隔一個多月,多數外資金融機構再爆新一輪裁員計劃。

「已經有動作了。」中國內地一位外資投行交易員向本報記者透露,主要外資投行現在都有裁員,投資銀行、銷售和交易部門是投行人力成本最集中的幾個部門,「裁這幾個肯定成效最明顯。」。

上一輪裁員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但瑞士銀行(UBS)香港投行部的一名員工認為,如果歐美資金撤出香港,該地區則可能被列入下一輪裁員的範圍。

遇缺不補是主要裁員方式

「整個投行業績不好,所以需要削減人員來減少開支,因為人員是投行最大的成本。和單個交易員的業績關係不大。」前述投行交易員表示。

歐美市場不好是既成事實,而對於外資投行來說,中國區業績的下滑則是雪上加霜。

Dealogic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中外資金融機構在股權資本市場(ECM)的業績雖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不過,前十位中的中資機構總數繼續增加至6個。其中,平安證券從去年的第12位躍入前三,收入增長至42.6億美元

外 資機構方面,高盛的境況相對較差。在股權資本市場,高盛痛失第一寶座,排名下滑一位,收入為58.9億美元,同比大幅下跌49%。在其他外資投行大賺的融 資兼併(M&A)市場上,截至10月25日,高盛共完成18筆交易,雖較去年多出3筆,但收入卻小幅下滑15%至151.5億美元。

自第二季度開始,高盛已經做出反應,計劃全球裁減1000個職位,佔員工總數3%,預計節省12億美元的成本。

「當時主要是針對(香港的)交易部門。」一名高盛高華員工向本報記者透露,這一舉動是由於交易部門業績不佳。

高盛今年第二季度財務數據顯示,多數部門業績增長,唯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交易部門的收入同比下跌53%

「從9月份到現在一直有交易員走。」高盛香港一名交易員告訴本報記者,但很難分辨其中有多少人是公司節約成本的犧牲品,因為業績表現不佳被辭退是一直都有的事情。

摩根士丹利今 年第三季度淨收入同比大漲49%至99億美元,根據Dealogic的數據,其在中國股權資本市場收入為64.6億美元,排名上升兩位至第一,但較去年同 期仍下降25%;融資兼併業務方面,其今年的排名上升3位至第五,收入達103.3億美元,同比增長47%。摩根士丹利未來三年的成本削減目標將從10億 美元左右提高至14億美元,措施包括縮減離職賠償金、技術成本等。

摩根士丹利香港的一名員工告訴記者,目前員工尚未獲知裁員計劃,在其最近收到的郵件中,CEO高文(James Gorman)僅指未來招聘會更加謹慎。

根據Dealogic的統計數據,在股權資本市場的收入縮水幅度最大的是摩根大通。截至10月25日,摩根大通完成的交易總數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收入為14.8億美元,同比下滑67%,排名也下降9位,已經跌出前十。

摩 根大通CEO迪蒙(Jamie Dimon)早前表示,未來18個月內將裁撤1000個投資銀行部門的工作。據業內人士的微博透露,摩根大通香港投行部的中國組在本週一(10月24日) 就被裁掉8個人,均屬較低級別的經理、分析師職位。今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員工總數較上一季度減少1101人,而未來裁員主要通過自然離職後遇缺不補的形 式進行。

「現在多數投行都沒有新聘人員的名額。」一位巴克萊資本香港的員工向本報記者透露,遇缺不補是主要的裁員方式之一。

今年「犯太歲」的UBS在中國股權資本市場仍然排名第四,但收入大跌51%至38.5億美元。融資兼併業務則成為UBS重要的收入來源,與去年一樣完成11筆交易,但今年UBS的收入大幅增長87%至115.5億美元,排名上升6位至第三。

10月25日,UBS公佈的第三季度業績好於預期,實現稅前利潤10億瑞郎,但其中投資銀行部門虧損明顯。該部門第三季度稅前虧損總額6.5億瑞郎,較去年同期增加60%,UBS指這一損失是由於市況不佳及瑞郎走強導致。

不過,UBS並未公佈更新的裁員計劃,本報記者就此詢問,UBS發言人表示不可置評。

沃克爾法則大限將至

沃克爾法則「逼迫」投行瘦身,已經是老調重彈。剝離自營業務的最後期限延長至明年7月21日,但這一「死緩」並未給投行更多選擇。

前述投行交易員認為,需要關閉自營交易平台是促成投行裁員的另一個因素。

沃爾克法則(Volcker)要求銀行剝離其自營交易部門,而該部門曾是投資銀行的主要盈利來源。以高盛為例,其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中,超過70%源於自營交易。

政府全面實施沃爾克法則給銀行業帶來的衝擊,可能遠超各家目前短期盈利欠佳帶來的負面效應

摩根大通的一項分析顯示,如果政府只瞄準自營性質的交易,高盛可能有14%的投行營收會受影響;但如果造市交易也被列入規管範圍,該比例將躍升至52%。若政府強硬執行沃克爾法則,40%的投行收入將會受到影響

現在,摩根士丹利已經關閉了幾乎所有自營交易部門,高盛也在2009年和2010年關閉了幾個自營交易部門。

「沃克爾法則沒有覆蓋券商。」一位法律相關人士向記者解釋,這一法則主要針對商業銀行,但他認為,大型投行為了繼續獲得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可能不會放棄銀行牌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20

解析俄印》成長數字好看 裡子難看 四大警訊 揭開俄印成長失速真相


2012-7-23  TWM




二○○一年,高盛利用未來五十年的GDP成長率推估,發現了崛起中的金磚四國。

然而GDP的規模,只是故事的一角。俄羅斯和印度那引人入勝的勞動力、消費力,在十年後卻不再能發揮效力,究竟金磚四國裡的這兩具引擎,出了什麼問題?

撰文‧楊卓翰

金磚四國在過去十年一直是全球市場重要的成長指標。這個指標,現在有了重大的轉變。中國和巴西的經濟同步放緩,經濟成長率在四國中總是吊車尾的兩國:俄羅斯與印度,同樣沒有好日子過。

警訊一

俄羅斯黑金經濟轉型失敗

自從一九九一年蘇聯瓦解後,二十年來俄羅斯一直嘗試經濟轉型。如同中國發覺仰賴出口的經濟體無法永續轉而發展內需,俄羅斯也一直想扭轉「黑金經濟體」,從 仰賴石油出口,嘗試發展科技。然而,「這個轉型從二十年後的今天來看,可以說是失敗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委員陸南泉在六月發表的一篇報告中說到。

怎麼會失敗呢?俄羅斯在IMF(國際貨幣基金)最新的經濟成長預測中,未來兩年都仍保持四%的水準,明明比起其他新興國家如巴西的大幅放緩看來都要穩定; 然而,俄國經濟部長別洛烏索夫卻有另一番精準而殘酷的解讀:這個預測值是以油價每桶一一五美元為基準。而布蘭特原油七月中已經跌到每桶九十六美元。

莫斯科股市指數在今年三月時達到高峰一千七百點,隨即一路重挫,如今只剩一千三百點,跌幅超過二○%;同一時間,布蘭特原油恰好也跌了二○%。投資人對俄羅斯經濟的信心,可說是完全維繫在國際油價。

原因無他,俄羅斯的GDP(國內生產毛額)結構中有三六%來自於第二產業,也就是原油及礦業;而工業產值超過一半來自能源產業,國家預算中九○%也都仰賴著能源等原物料產品。

這樣的黑金體質在過去十年油價飆漲時,可以說是如虎添翼。○二年到○八年,布蘭特原油從一桶二十五美元漲到一四○美元,成長了五倍之多;而將俄羅斯○二年的GDP乘以五,就是○八年的GDP數字。

但是自從二○一一年歐美經濟衰退,中國成長開始減速,油價也進入平盤波動,俄羅斯的高速成長隨即畫上句點,動輒八%的經濟成長率變成四%的水準。而俄國前 總統戈巴契夫改革以來,積極發展的科技產值呢?「俄羅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在全世界同類產品出口總額中連○.二%都不到。」陸南泉指出。

警訊二

貪腐、鬥爭頻傳 迫使外資出走雖然三星、英特爾、華為等科技大廠都在俄羅斯有許多布局,而俄國總統普丁也卯足全力招攬外國投資,但俄羅斯的投資金額已經連續五年淨流出。根 據俄羅斯央行統計,○八年該國資金流出一三三七億美元,去年則是八百億美元,今年預估仍將有一○五億美元的淨流出。

為什麼留不住資金?俄國學者別利葉科夫(Beliakov)評論:「放眼望去,俄羅斯到處是腐敗和行政壁壘。」從共產國家開放至今二十年裡,俄國經歷了國 營企業全面私有化、經濟市場化,但在政治上,卻仍舊腐敗。今年年初總統大選,普丁第三度重掌大權,卻不斷傳出賄選與作票風波,一直到六月,仍有超過十萬民 眾聚集在克里姆林宮前遊行抗議,民調則有三分之一民眾希望普丁下台,對普丁政權產生極大壓力。

七月五日BBC報導還指出,俄羅斯過去十年內監禁的企業家超過三百萬名。一名企業家在報導中說:「俄羅斯整個經濟將會被毀掉。因為商人在這個國家沒有安全 感,任何人都有可能被送進監獄。」俄羅斯的商業鬥爭,幾乎等於政治鬥爭。而俄羅斯黑金經濟成長的果實,就掌握在鬥爭成功的少數人手中。

二○一一年︽富比世︾(Forbes)富豪排行榜中,俄羅斯富豪數量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光莫斯科就有七十八名富豪,而且幾乎全部都是以能源礦產起 家。但同時,衡量貧富差距的吉尼係數在俄國卻是逐年升高,現在俄羅斯仍有一五%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底下。俄羅斯的經濟,的確可以用「黑金」二字代替。

警訊三

通膨持續攀升 寬鬆政策無以為繼講起貧富差距,金磚四國中的印度更加嚴重;而印度經濟長期所遇到的問題,可能是金磚四國中最嚴重的。印度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只有五.三%,是九年來的最低數字。但是印度的經濟成長放緩,老早不是新聞。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上個月維持印度「穩定」的BAA3評等,與西班牙一樣幾乎落在垃圾債券等級。該機構評論,印度的財政赤字、通貨膨脹以及不透明的投資環境等,「已存在印度經濟長達數十年,都已列入考量。」言下之意,印度疲弱的經濟表現早就在預期之內。

「印度和中國遇到的問題其實十分類似,但處理的方式截然不同。」印度前財政部長賈斯旺特.辛格(Jaswant Singh)在一篇文章中分析。他認為,兩國的經濟成長放緩後,中國積極轉型,但印度卻繼續仰賴已經疲軟的內部投資。除此之外,印度還有一個高居不下的通 膨問題,無法像中國一樣採取大動作的降息來刺激經濟。

印度早中國一步,在四月首度降息,但是五月通膨率馬上回升,來到七.六%的超高水準,食品價格的通膨率甚至升上二位數。這等於讓印度央行失去了貨幣寬鬆政策這隻鼓勵經濟的手,雖然市場殷殷期盼印度能夠再次降息,但攀高的物價將利率綁得死死,無法動彈。

警訊四

預算赤字失控 財政刺激難施行而政府操控經濟的另一隻手── 財政政策,也被印度的高預算赤字給綁住。印度去年的財政赤字已經擴大到GDP的一○%,而且國債占GDP也已超過七成的警戒線。這代表,利用擴大支出來刺 激經濟的財政政策的可能性已不復存在。也難怪,IMF最新的印度經濟成長率預測只能一如既往,連續二年下修○.七個百分點,在全球國家中下修幅度最大。

印度也有風光的時候,十年前,GDP年增率約在七到九%之間,每個人都相信印度那生活在貧窮線下的三億人口,很快就會晉升中產階級,龐大的消費力量將會帶動全球經濟。然而,國家大量舉債、排擠私人企業投資、通貨膨脹失控,奇蹟很快破滅。

落得這般下場,印度混亂的政府難辭其咎。印度政府的官僚及腐敗情況更勝俄羅斯,反映在經濟上,就是反覆不定的政策。例如日前印度想採用保護政策,禁止棉花出口,但不到一星期,就取消了禁令。原本政府允許外資進入零售行業,卻在宣布後受不了關說與反彈,竟無限期暫停。

失去方向的政府,造成了失去方向的印度。印度如果要控制混亂、穩住經濟,必須先控制住預算赤字,並改善行政效率、打擊貪腐。在投資人耳中,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印度盧比一年來兌美元跌幅超過二○%,就是最好的證明。

俄羅斯的黑金經濟轉型、政治貪腐改革,二十年來都無法改善,在短期之內恐怕沒有解方;而印度急需改善的高通膨與政治不確定性,恐怕都須很長時間才能解決。

金磚四國十年前那亮眼的數據,和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希望,如今都遭受嚴重打擊。更重要的是,要解決眼前的問題,任何一國都沒有捷徑。放眼未來世界經濟,在金磚四國紛紛褪色下,更顯得艱困難走。投資人應該怎麼做?我們都在等一個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44

電視節目為何難看?

2013-02-11  TCW
 
 

 

不少人抱怨電視節目難看,這些節目共同點是成本低、質量差。為何國內電視台不去做質量高、成本高的節目?答案是頻道產權不完整。

如果一塊土地沒有完整產權,使用土地者就不太有誘因做大投資。例如農人想提升作物產量,他可實驗新技術、培育新品種,這些都要付出較高的成本,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若農人使用土地權利可能會被剝奪,或被限制不能以最有利方式來使用土地,他就不會想搞這些花長時間才能開花結果的東西,只種那些急功近利、能馬上看到成果的東西。

國外許多地方有貧民區,房子大多低矮破舊,這是因為他們對土地沒有完整產權,土地可能隨時會被奪走,於是他們就只會在這些土地上蓋間足以棲身的爛房,這樣就算土地被奪走時也不會難過,「無恆產,即無恆心」就是這個道理。

電視頻道也一樣。目前頻道是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分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執照,但使用頻道的電視公司不能確定幾年後換照時,自己能否獲得青睞。今天某頻道是張三經營,下次說不定就出局了。對目前使用頻道的張三來說,頻道既然不是他的「恆產」,他就沒「恆心」花大錢做優質節目,而會做一些成本低、馬上有回報的節目,這樣即使執照沒了,放棄這些低成本節目也不會太心疼。

同時,電視公司必須迎合NCC偏好才能有執照,若某個節目形態很受市場歡迎,但NCC卻認為不合適,那麼製作該節目的電視公司下次恐怕就無法再獲得執照。電視公司預見於此,就不會製作這種觀眾歡迎、卻不討好官員的節目。

此外,電視公司對頻道並無轉讓權,也就無法將頻道配置給最能迎合觀眾喜好、以創造最大收入者手上。當初電視公司獲得頻道,是因為符合NCC某些標準,但有能力符合這些標準,不代表有能力做出觀眾最想看的節目。

如果頻道可轉讓,透過拍賣方式,出最高價得標者,一定是能利用此頻道時,比別的競標者能創造更高收入的人︱︱否則他出不起最高價來競標。而創造更高收入,意味著須製作出最符合觀眾口味的節目。

然而頻道不能轉讓,可以製作節目者,就是那些有能力爭取NCC認同、卻未必有能力爭取觀眾認同的電視公司。即使有某家公司很擅長製作觀眾想看的節目,但它卻無法透過轉讓,從現有電視公司的手上取得頻道,觀眾也就看不到更好的節目了。

因此,電視節目難看,是因為電視公司對頻道沒有完整產權,缺乏誘因去製作高成本、高質量節目,也無法將頻道轉讓給最能製作出觀眾喜歡的節目的公司,這就是電視節目讓觀眾抱怨的根本原因。

【延伸閱讀】世說新語七歲的王戎,和一群小孩出去玩,路旁有棵李樹,結了好多果實,每個小孩都跑去摘,王戎卻不動:「這棵李樹在人來人往的大路之旁,果實卻沒被摘光,可見果實一定是苦的。」後來摘下來吃,果然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81

老產品賣不動 新產品還沒批 部分中小險企4月份保費成績單“難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5-26/1008063.html

“等4月份保費數據出來的時候,我們可能又成黑馬了。”一位中小險企相關人士對記者如此調侃道。他所在的公司,從3月21日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新規實施起到目前兩個多月時間,保費獲取速度下降非常明顯。

___2_.thumb_head

“等4月份保費數據出來的時候,我們可能又成黑馬了。”一位中小險企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此調侃道。他所在的公司,從3月21日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新規實施起到目前兩個多月時間,保費獲取速度下降非常明顯。

按照慣例,4月份的保費數據近日將會發布。有業內人士推測,原本以3年期以下產品為主的不少中小壽險公司,4月份的保費會受到新規影響變得“難看”:一方面,已有產品中,長期的在主力渠道銷售情況不佳,另一方面,新產品仍未獲批。而華夏保險、富德生命人壽等公司,則可能因上一年有較大基數,受益於新規給予的過渡期,受到影響較小。另外,以投連險業務為主的險企受新規影響亦不大。

保費獲取速度明顯下降

此前,保監會於3月18日發布《關於規範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以引導行業調整業務結構,發展長期業務,強化險企對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管控,《通知》已於3月21日起正式實施。

《通知》要求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控制在公司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的2倍以內,將規模管控的基準與投入資本和凈資產掛鉤。並要求保險公司立即停售存續期限不滿1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存續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滿3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的銷售規模在3年內按照總體限額的90%、70%、50%逐年縮減,3年後控制在總體限額的50%以內。

某中小險企總裁表示,這意味著,新規實施後,1年期以下產品絕對不能再進行銷售,而1年期產品是不少中小公司網銷的主要產品,在部分公司的銀保渠道也貢獻了不少保費,這些公司受到新規的影響較大,4月份的保費或很“難看”。

“等4月份保費數據出來的時候,我們可能又成黑馬了。”一位中小險企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此調侃道。他所在的公司,從3月21日新規實施起到目前兩個多月時間,保費獲取速度下降非常明顯。

該人士稱,事實上,公司目前的產品不僅中短存續期的,除了中短期的有長期的,也有保障型的,多達幾十款,但期限長的這些產品在其主力渠道銷售情況很不佳,銀保渠道賣不動,網銷渠道更甚,只能是團險和個險渠道銷售,但這兩個渠道的業務量幾乎可以忽略。而按照新規研發的新產品仍未獲批,因此尚未有新規後產品的保費。

4月份保費情況的下滑已經在同業交流數據中有一定的顯現。據《證券日報》記者此前獲得的一份銀保同業數據,受險企全年業務節奏安排及中短存續期壽險產品新規雙重影響,4月份單月,銀保市場51家人身險公司新單保費僅860億元,環比3月份單月下降47.6%,減少近半。不過,如此的環比結果,在部分業內人士眼中,仍然是好於預期的,“下降得還不算太多”。

A股四大上市險企已經披露了1-4月的累計保費收入數據,數據顯示,其合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622億元,同比增長25.1%。其中,中國人壽原保費收入2236億元,平安壽險保費1251億元,太保壽險保費592億元,新華保險保費543億元。

基數大的公司有調節空間

上述《通知》規定,對2015年度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收入高於當年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倍的保險公司,自2016年1月1日起給予公司5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保險公司的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應當控制在基準額以內。

其中,基準額=最近季度末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1-0.2t)×(2015年度中短存續期產品保費收入-2015年末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t=年度-2015,年度範圍為2016年至2020年。

上述中小險企人士分析,新規對此前年度銷售中短存續期產品超過限額的公司給予了緩沖期,而在資本和凈資產相同的情況下,去年超過限額越多的公司,在過渡期內,中短期的產品的保費上限就越高。通俗地說,同等資本實力和體量的公司中,2015年短期理財型產品賣得越多的公司,過渡期內可以銷售的中短期產品規模越大。

比如,按照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2倍計算,一家壽險公司今年只能做200億元規模的中短期業務,但由於去年其做了1000億元這類業務,今年的基準額可能會有700億元,所以中短期業務的規模上限就提升為700億元,因而有了一些調整空間。

所以,諸如華夏保險、富德生命人壽等去年憑借中短期業務做大規模的險企,相較去年基數小的公司,今年中短期業務受到的新規影響要小一些。

投連險不受新規影響

另外,由於新規主要針對萬能險、分紅險、傳統險等,投連險不受新規影響,因此,以投連業務為主的險企,保費規模受到的影響也有限。某投連險占比較高的險企總裁接受記者采訪時曾直言,中短存續期產品規定對公司影響不大。

《證券日報》記者也從某大型網銷平臺看到,幾家中小壽險公司的半年期、9個月期限(之後退保無損失)的多款投連產品在售,預期年化收益率從4.05%到5.3%不等。

從今年一季度的情況看,24家壽險公司開展了投連險業務,弘康人壽、恒安標準、建信人壽和陽光人壽4家公司的投連險新增交費同比增速超過100%,弘康人壽和光大永明人壽的投連險規模居前,在百億元左右。

  • 證券日報
  • 張喜威
  • 劉敬元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49

股價難看高管挨刀 甲骨文董事長薪酬被削了2200萬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甲骨文在過去一年里股票走勢平平,投資回報率僅為8.8%,加上股東對該公司目前的薪酬制度不滿,甲骨文公司決定削減高管薪酬。

薪酬第一個挨刀的是甲骨文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拉里·埃利森,他在2015年的薪酬價值為4150萬美元,這比2014年下降了35%,收入縮水約2200萬美元。此外,甲骨文的兩位聯席CEO馬克·赫德和薩弗拉·卡茲薪酬也被下調,幅度為23%,他們兩人在2015年的薪酬為4100萬美元。

一般來說,作為上市公司的高管,其收入構成不僅有工資,更有股票和期權獎勵等來源。甲骨文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拉里·埃利森目前的工資為1美元,董事會對於其收入的調整主要為股票和期權獎勵的大幅下調。

值得一提的是,拉里·埃利森此前是甲骨文公司CEO,日前甲骨文公司宣布埃利森決定卸任CEO而擔任執行董事長和首席技術官,埃利森在1977年聯合創建了甲骨文。

9月16日,甲骨文發布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甲骨文第一季度總營收為85.9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84.48億美元相比增長2%,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3%;凈利潤為18.3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7.47億美元相比增長5%,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6%。

甲骨文第一季度業績未能達到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從而導致其盤後股價下跌近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757

“吃相太難看” 山東墨龍違規減持股東交易受限

“吃相實在太難看!”對於山東墨龍(002490.SZ,00568.HK)近日故意誤導投資者,以及高管的惡意減持,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此表示。早在2015年年報披露之時,山東墨龍就曾上演“業績大變臉”,而今業績變臉戲碼再現。2月6日,深交所發布監管動態,對山東墨龍違規減持的控股股東和一致行動人實施限制交易的措施。

在2015年、2016年三季報公布年度凈利潤為正的情況下,當年業績均出現數億元的巨虧。公司控股股東和一致行動人還接連減持套現,還因延遲披露而涉嫌信披違規。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山東墨龍A股價格是H股近四倍,這已經代表了海外投資者不認同公司基本面,主要股東此前無緣無故減持也是預警信號,而某些AH價差過大,H股“打折白菜價”的公司,A股也可能存在較大“陷阱”。

曾是首家回歸中小板H股

2月6日,深交所發布市場監管動態,因張恩榮、張雲三作為一致行動人在賣出山東墨龍股份達到5%時,沒有及時向證監會和深交所提交書面報告並披露權益變動書,違反了有關規定,屬於情節嚴重的異常交易情形。深交所從2017年1月26日起至2017年2月24日止對張恩榮、張雲三的相關證券賬戶采取限制交易措施。

2008年6月,山東墨龍(00568.HK)未能如願成為又一家AH股公司,其發行A股的申請未獲中國證監會通過。公司董事會此前指出,A股發行將會提供新的資金平臺,促進山東墨龍業務的持續發展。特別是為公司石油專用管改造工程項目提供額外資金來源,提高公司產能,增強其在石油機械裝備行業的競爭力。

兩年之後的2010年10月,山東墨龍終於獲準回歸A股,也成為第一家回歸中小板的H股,發行價格為18元/股。該發行價對應市盈率為32.73倍、市凈率2.77倍(按照發行後總股本計算),遠高於H股昨日收盤價11.1港元,當時溢價達到88.5%。在山東墨龍A股上市之前的3個月,山東墨龍H股累計上升近五成。

招股書顯示,2003年~2009年,山東墨龍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37.87%,凈利潤複合增長率為34.55%。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集團是公司在內地的最主要客戶,2009年銷售給兩者的油套管等收入占比達到36.47%。

到了2015年開始,隨著能源市場走向蕭條,行業高增長好景不再。近日山東墨龍再度推翻2016年三季度給出的全年盈利預期,業績預告又一次經歷“過山車”式的大幅下修。2月2日晚間,山東墨龍宣布修正業績預告,2016年全年凈利潤預計將虧損4.8億元至6.3億元。

上市公司方面給出的理由與去年如出一轍,“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對存貨、應收款項、商譽等相關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像山東墨龍這樣,屢屢更正業績,理由輕描淡寫,難以自圓其說,期間又恰逢大股東減持,預盈公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必然受到各方強烈質疑。”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厲健律師表示。

山東墨龍已經遭遇到各方譴責,接下來監管層很可能會進一步采取各種措施。然而,另一個問題是,投資者應當如何避開這種“地雷”?有資深市場人士認為,對於AH股價差太大的公司,往往基本面並不理想,近年的經濟增速放緩,不少行業營運狀況跌到谷底,可能產生業績地雷,投資者應該多留心眼,主要股東減持本來就是一個預警信號。

H股“白菜價”或預示有“陷阱”?

連續大跌後,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山東墨龍A股股價是H股近四倍,目前所有AH股當中,只有洛陽玻璃和浙江世寶兩家公司,比山東墨龍的兩地價差更大一些。2016年年底,深港通的全面開通,對不少內地投資者而言,同一家公司買入打個三折不到的H股,很可能是不錯的選擇,似乎是“撿了大便宜”。

但如果投資者因為山東墨龍H股太便宜,並據此買入了山東墨龍,過去幾天投資者只能自認倒黴望洋興嘆了;即使兩地互聯互通機制已經全面建立,無論是上證所和深交所的AH股,其實價格並未全面靠近,甚至不少公司在互聯互通後價差重新擴大。

對此,博大資本行政總裁溫天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AH兩地價差難免會持續,始終兩地市場,兩套規則,兩地投資者完全不同,港股投資者都不認同內地投資者的策略。而對於基本面不佳的企業,任何機構投資者都會避而遠之,哪怕概念無限;但這會吸引投機心態濃厚心態的散戶參與,而內地投資者里面散戶比例比較高。

“吃相實在太難看!”上述深圳私募人士對山東墨龍高管如此評價,他認為港股投資者對基本面的研究,相比內地投資者會更重視,基本面的利空也會比公開信息更快在H股上面有所反映。如果有公司A股遠遠高於H股,那麽其實表明海外投資者並不認同公司的價值,因此H股的估值會非常低賤,這不僅僅是用兩地投資者理念差異就可以解釋的,其實港股基本面優秀公司,估值也比較接近A股水平。

另外,內地某些資金把A股公司炒的很高,價格遠遠高於H股,甚至也遠遠高於A股的同行業,這很有可能是配合相關企業的融資和重組業務需要。然而,一旦“圈錢”或者重組成功後,這一類公司的股價能否維持高位,就會存在很大的疑問,這類公司基本面尚可,但投資者對這類估值過高的公司也有所警惕,該深圳私募人士稱。

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認為,目前來看,A股仍需要走在價值回歸的漫長道路上。盡管互聯互通加快了A股與成熟市場接軌的速度,但一些高估值的公司跌幅仍然有限,目前A股仍處於殺估值、殺概念的階段。然而,考慮到目前A股多數股股票估值都不低,包括所謂價值窪地的銀行股上市之後的估值都比同類型港股高,所以A股也就不適合做價值投資。但是港股的價值窪地可能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帶來的新增淘金資本的介入而逐漸熱鬧起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82

馮侖:裸體在槍林彈雨中跑步,死了事小,關鍵是死得很難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0/162480.shtml

馮侖:裸體在槍林彈雨中跑步,死了事小,關鍵是死得很難看
馮侖風馬牛 馮侖風馬牛

馮侖:裸體在槍林彈雨中跑步,死了事小,關鍵是死得很難看

政商關系中,第一種就是企業和制度之間的關系。

本文由馮侖風馬牛(微信ID:fengluntalk)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馮侖

作為民營企業,我們每天都要選擇。選擇很困難,而且經常會在不經意中,不斷偏離方向。

過去有句老話,「歧路亡羊」,就是你走到岔路上,容易把羊弄丟。後面還有一句「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岔路之外還有岔路,第一次選擇時朝一個方向偏了 15 度,第二次選擇時又偏了 15 度,那就完全偏離了出發時的目的地。最後「不知所之」,南轅北轍,找不著路了。

我跟一個約有兩百年歷史家族企業的老爺爺聊天,他說他的財務指標超過了巴菲特,最近 20 年,公司的市值還一度超過了李嘉誠。我請教他是怎麽做到的,他說了兩條建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減少決策」,因為選擇多了就容易出錯。

我後來看了這家企業 180 年以來的故事。當國家社會發生劇變的時候,這家企業也會作出選擇,結果經常出錯。在社會環境、經濟市場相對穩定的時候,他們的決策比較少,所以他們的企業發展得很好。

11

▲ 能夠經受歲月的洗禮,生存下來的企業,都有它的獨特之處

等到明年,改革開放就已經 40 年了,而民營企業的發展,有件最難的事還沒找到標準答案,那就是政商關系。而從幾十年、幾百年到幾千年看,民營企業的死亡,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沒有處理好政商關系。

政商關系中,第一種就是企業和制度之間的關系。比如你在擺攤,城管來了,就是不讓你擺,你跟制度就發生了最直接的沖突。

擺攤是生計需要,在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擺攤比較容易賺錢,這是情理之中。但是從制度上來說,城管可能覺得擺攤會對市容美化、市民出行等帶來諸多不便。這種商業和制度的沖突是最簡單的,我們能夠看得見。

22

▲ 《大宅門》|商業和制度,自古以來就充滿了沖突

還有很多看不見的沖突,例如,很多年前,《刑法》中有一條「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直到前兩年新《刑法》廢止了相關內容。過去如果你不了解制度,隨時有可能被這條罪名處分。

另外,稅收制度也很有意思,比如,即使兩家公司的股東一樣,如果甲公司把錢調到乙公司,卻不算利息,稅務局也可以視之為偷稅。我們的商業銀行法不允許企業互相借貸,因為有利息就要交稅——這就是制度。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制度,但是很多人,特別是剛創業的企業家和年輕人,對當下的制度並不熟悉,但其實第一件事情就是一定要知道,我們跟制度之間是有「紅綠燈」和「警察」的。

33

▲ 《檢察官外傳》|認識清楚「紅綠燈」和「警察」,做事兒才能如魚得水

演員英達往美國背了五十多萬美金的現金,分別存在了 50 個賬戶上,美國就認為他有洗錢嫌疑。

大家可能沒研究過洗錢,洗錢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第一道工序是壓縮現金的體積,行話叫「甩幹」,跟洗衣機一樣;然後把現金分別存在好幾個賬戶里,再倒來倒去,比如把 50 萬分別存在 6 個銀行里,最後再倒到一個賬戶上,一大筆錢就變成了一個數。縮小體積之後,再通過合法交易,讓這些錢匯入貨幣的汪洋大海,這就算洗完了。

英達可能不知道這個制度,但他的行為就是洗錢當中的第二道工序,特別容易被盯住。

演員和藝術家不關心這個,但每一個創業、做企業的人,一定要知道制度的邊界在哪里。比如,銀行會不斷制定一些新規定,《證券法》規定,透露內幕消息、內幕交易,操縱市場都是要坐牢的。

44

▲ 《華爾街》|知道制度的邊界在哪里,有時候左右著你的職業壽命

以前大家吃飯喝酒的時候說,「你跟我說一說,這個股票會不會漲?」。有的人一喝酒就拍胸脯,「沒問題,我們明天要做個什麽事,肯定漲」。人家買了股票,漲了,算內部交易;沒漲,沒準小股東還要起訴他。

很多時候,你可能覺得制度的概念特別空,但是當你炒掉一些員工,員工在你門口要求勞動仲裁的時候,你又會發現制度很真實。其實,制度給我們的空間是非常具體的,我們要學會正確地理解政商關系,把握好跟法律法規之間的關系。

有人問我,你們創業快 30 年了,卻沒有惹過什麽麻煩,這是為什麽呢?其實,我們在研究制度上挺下工夫的,過去因為弄不清楚,也遇到過很多風險,犯過一些小的瑕疵,後來才慢慢清楚。

著重研究你所在行業,當下和未來將要實施的法律法規,這是好的創業者和成熟的企業家最應該掌握的基本活動規則。沒有這個規則規範,你就像是裸體在槍林彈雨中跑步,死了事小,關鍵是死得很難看。

55

▲ 《羅曼蒂克消亡史》|遵守規則,就是保持自己的體面

第二種關系,就是我們跟國有資本的關系。

我們跟國有資本無非三種關系:一種是平行關系,各吃各的,你不惹我,我不惹你,就像走在街上,你不看女人,女人也不看你,大家都害羞,各走各的;另外一種關系就是互相對立,對視之後互相瞪眼、沖撞;還有一種關系是融合,我們現在叫混合經濟,你融合他,他融合你,就像水里面有油,血里面有水,濃度各不相同。

實際上,從 1999 年開始,我們國內都已經開始搞混合經濟了。到目前為止,混合經濟還處於探索的進程中,因為它有點像一個中國姑娘嫁給一個非洲酋長,文化差距有點大。

66

▲ 《最後的武士》|不同的文化自有差異,一開始難以融合

我要給大家講一個別人告訴我的故事,據說這是一個真實故事。

有一家央企是混合經濟,它在全球上市了,上市後就有了董事會,其中就有個董事是老外。這個老外發現,每回開會的時候,核心領導都不出來,他好奇地張望了一下,發現那些人都在隔壁小屋里。

這個小屋里決定的事比大屋里大,但是人家不讓進,他說:「為什麽不讓進,我也是董事啊。」人家告訴他:「這是黨組會,決定最重要的事情。」他說:「那我能不能參加黨組呢?」人家開玩笑說:「那都是共產黨員,你瞎攙和什麽?」

但沒想到這個老外是直線式思維,他覺得是共產黨員就能夠參加黨組,於是開了幾次會後,他又闖進了小屋。他說:「我現在是黨員,我也可以參加了。」原來,他參加了歐洲某個國家的共產黨。

77

▲ 《喜宴》|只有思維到達同一頻率,才能互相理解

大家對遊戲規則的理解完全不一樣,那麽在融合的時候,怎麽處理資本關系,怎麽決策,成了央企的一個新課題。

其實國有資產除了資本的屬性,還享受了很多「超經濟」的保護,它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受到政府規定的特別保護,有先天的合理性、正當性、正確性和不可侵害性。

這樣一來,在交易和管理中,國有資產和民間資本在規則上看起來就不太一樣,當他們混合的時候,相對來說也就比較辛苦。不光如此,民營土資本和跨國公司混合在一起,也是很困難的。

總而言之,不管是什麽資本,如果屬性和規則差距比較大,相互混合的難度就會相當大,甚至會產生一定的風險,這就是政商關系中不可回避的事情。

馮侖 民營企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28

三星“吃相難看” 蘋果加速去三星化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20/1149377.html

9月13日,蘋果在美國喬布斯劇院舉行了新品發布會,iPhone8,iPhone8Plus,iPhoneX驚艷亮相。同一天,三星旗艦機Note 8國行版在北京發布。時間上的驚人巧合,喻示了蘋果和三星既競爭又合作的“剪不斷,理還亂”的相愛相殺的糾結關系。

自問世以來,蘋果iPhone常盛不衰,風靡全球,這其中三星提供的芯片和屏幕功不可沒。靠著做供應商,三星跟著iPhone熱賣,賺得盆溢缽滿,就像吸附在蘋果身上的螞蝗。蘋果

三星和蘋果在手機領域,又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場。三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多年來市場份額一直盤踞全球第一;蘋果屈居第二。在利潤方面,兩者則對調了一下,蘋果攫取了全球手機行業近八成的利潤,三星瓜分了一成多利潤。雖然蘋果和三星都面臨華為、OPPO、vivo、小米等國產品牌攪局,但從目前來看,蘋果和三星手機在高端上的競爭仍然呈你死我活的狀態,並且要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三星扼住了蘋果的咽喉?

手機品牌之所以成為大牌,往往是因為有旗艦機型的存在。打造不出性能突出的旗艦機,再輝煌的品牌都要零落成泥碾作塵。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黑莓、HTC的殞落,都是與後期推不出受消費者待見的旗艦機有關。而現在蘋果、三星、華為、OPPO、vivo的崛起,都是成功推出了自己的旗艦手機。

蘋果就是靠一款手機打天下。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莽莽撞撞地殺進手機行業,並且快速崛起,成為新貴,在中高端手機領域打遍天下無敵手。iPhone的成功,在於其顛覆性的創新。iPhone基本上是一年發布一款。迄今為止,iPhone都是全球最牛的手機,沒有哪個品牌的哪款機型能夠在全球產生那麽廣泛深遠的影響。盡管其後數代iPhone產品都難稱得上革命性創新,但每款iPhone新品推出,都讓發燒友瘋狂,徹夜排隊購買的現象在全球各地自發上演。

為對付iPhone,三星推出了高端機型Galaxy S系列和Galaxy note系列。這兩款機型分別是三星面向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旗艦機型,其銷量雖然不錯,但在iPhone面前,仍然十分遜色。但正是因為有iPhone這個強敵的存在,激勵三星屢敗屢戰,不斷嘗試創新。

盡管在短兵相接的戰場,三星手機不是蘋果iPhone對手,但三星卻是蘋果手機芯片和屏幕供應商。

很多款蘋果iPhone的芯片,是由三星代工的;幾乎全部的iPhone屏幕,都是由三星提供的。如果沒有三星在這兩個關鍵部件上提供品質保障,蘋果iPhone的質量和體驗,肯定要大打折扣。所以,業內認為,在蘋果靠著iPhone熱賣賺錢的時候,三星則是躲在其背後,與蘋果一起悶聲發財。

這種局面,對蘋果來說,是一種要命威脅。三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耍些小手腕,例如漫天要價;根據自己產品情況拖延交貨,搶占市場先機,延宕蘋果攻勢等。

貌似三星已經在利用這種優勢來抑制蘋果了。蘋果iPhone 7Plus使用的是LED顯示屏,業內估計蘋果向三星繳納45美元到55美元費用。而蘋果iPhone 8使用的是OLED顯示屏。這種屏工藝要複雜,目前能夠規模化生產的只有三星一家。iPhone 8的顯示屏,蘋果向三星繳納的費用翻了一番以上,高達120美元到130美元。

無論是誰,面對這種被稱為“吃相難看”的漫天溢價,心里都燃燒著一把無名怒火,更何況是蘋果。是可忍,孰不可忍?

蘋果鐵心推動“去三星化”

在iPhone誕生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其芯片都是以三星為主,例如,A6芯片,就是由蘋果自行設計,三星代工。

讓自己最直接最可怕的競爭對手來做最核心的部件,等於將商業機密全盤掌握在敵人手里,無疑是商業大忌。這種情況,讓蘋果感覺如芒刺在背。依照蘋果的強勢個性,肯定是不會讓這種狀況長期延續下去的。

隨著iPhone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去“三星化”成為蘋果經營中的必然選項。在其後的芯片代工上,蘋果逐漸引入東芝、西方數字公司等。而從iPhone 7采用的A10芯片開始,到今年發布的iPhone 8,蘋果已經摒棄了三星代工芯片,改由臺積電獨家代工——iPhone 6用的芯片A9的時候,臺積電還僅占30%至40%的份額。

到iPhone 5,其芯片還是由三星代工的。在以後的iPhone芯片爭奪大戰中,三星是否還有機會,目前尚不好說。如果失去蘋果這個客戶,對三星半導體業務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打擊。

芯片領域去三星化成功後,蘋果開始把去三星化的註意力轉移到手機屏幕上來。據外媒消息稱,蘋果為打破由三星獨家壟斷其屏幕的現狀,正在積極扶持LG向小屏幕OLED發展,蘋果向LG投資了27億美元,用於擴充OLED屏幕生產線。這種大手筆投入,足見蘋果擺脫三星“屏控”的決心有多大。

當然,LG生產小型OLED顯示屏的過程並不順利,目前良品率無法達到要求。如果克服了這個問題,估計下一代iPhone,就會用上LG顯示屏了。但據業內預估,蘋果iPhone要用上LG的OLED屏,起碼要等到2019年。這意味著從2019年起,三星壟斷蘋果iPhone屏幕的局面將被打破,蘋果對三星屏的依賴將大幅減輕。

iPhone的熱賣給三星帶來了豐厚利潤。據三星7月27日發布的本年度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在為61萬億韓元,同比增長19.7%;營業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4.07萬億韓元,同比增長72.9%;凈利潤11.05萬億韓元,同比增長88.9%,單季凈利潤首次超過蘋果公司。這其中,面板業務的利潤增幅最大。顯示面板部門銷售額為7.71萬億韓元,同比增長20.1%;營業利潤高達1.71萬億韓元,同比大幅增長1121.4%。這其中,蘋果iphone貢獻最大。

三星和LG在顯示屏的生產制造上各有分工。LG供給大型OLED屏,是全球老大,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三星供給小型OLED屏,是全球老大,占據95%以上的市場份額。兩家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現在這種格局正在打破。由於蘋果的扶持,LG發展小型OLED顯示屏已成定局。加上OLED小型化市場空間無限,到2020年市面上出售的智能手機將有40%以上用OLED顯示屏,LG的OLED顯示屏小型化攻關已刻不容緩。

可以感受到,蘋果在屏幕上去三星化的決心應該與在芯片上去三星化的決心一樣堅強,最後目標是完全擺脫三星控制。如果有朝一日,三星連蘋果在屏上的合作都徹底失去,那毫無疑問對三星是一個重大打擊。當然,三星不會坐以待斃,接下來,如何接招,著實考驗三星的智慧。(本文有刪減或改動)

來源:法治周末 作者:曾高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596

為高管套現“量身定制”利好,常山藥業的操作為何如此難看?

以利好公告拉漲停“掩護”高管套現,常山藥業和它的實際控制人高樹華要面臨的處罰,恐怕遠不是違規減持那麽簡單。

5月15日,常山藥業披露,子公司治療男性陽痿的新藥——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劑可正式投產銷售,並稱國內陽痿患者多達1.4億人,潛在市場百億元級別。在此刺激下,常山藥業股價隨後連續兩日漲停,巧合的是,包括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高樹華在內的多民高管掐點減持,套現逾1億元。

隨後監管出手,追問出所謂百億級別市場數據乃員工通過網絡“抄襲”券商研報所得。公司左手利好,右手高管套現,常山藥業和其高管的行為已於今日被深交所判定涉嫌違規,處分程序已然啟動。有證券法律師對第一財經表示,常山藥業釋放“偽”利好,存有誤導性陳述嫌疑,而高管的行為或已不僅僅是違規減持問題,可能會涉及內幕交易。

如果被認定為違規減持,常山藥業的高管減持金額按規定將上繳上市公司,若嚴重至內幕交易,罰款以及市場進入處罰皆有可能。記者發現,去年三季度以來,高樹華已兩次違規減持,這背後所映射的或是其囊中羞澀,陷入股權質押還款困境。

定制利好消息?

“據統計數據顯示,國內ED(勃起功能障礙)患者人數約1.4億人,假設其中有30%接受治療,人數將達4,200萬人,假設接受治療的ED患者每年都能多次使用藥物,未來中國潛在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百億元級別,市場空間廣闊”。在5月15日的公告中,常山藥業對公司新藥枸櫞酸西地那非的市場前景大言樂觀。

這一主動釋放的樂觀驅使常山藥業股票5 月 16 日和 5 月 17日均奔向漲停。5 月 16 日,深交所向常山藥業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數據來源和準確性,並充分提示公司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

在監管壓力下,5月17日,常山藥業發布補充公告。“原公告中市場數據主要來源於國信證券2014年5月底發布的相關研究報告,公司證券部通過網絡檢索取得並節選了其關於枸櫞酸西地那非市場空間的描述。常山藥業稱,公司證券部亦查詢到東吳證券2017年2月28日發布的關於枸櫞酸西地那非市場空間的預測,報告中預測“中國ED患者人數約1.27億。而最終選用“1.4億人”這一數據,所依據的則是網絡轉載情況。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從事藥品、生物制品業務》規定,披露相關藥品研發進展時,需披露同類藥品的市場情況。而常山藥業辯駁稱,由於沒有其它相關市場的數據,同時上述兩份研究報告差異較小,公司證券部根據轉載情況節選了國信證券的報告內容。

實際上,並非無數據可用。枸櫞酸西地那非藥品原研廠家是美國輝瑞制藥有限公司(下稱“美國輝瑞”),其在中國區域的專利權利已於2014年到期,目前市場銷售的枸櫞酸西地那非片除了輝瑞公司外,主要是廣州白雲山以及江蘇萬邦。常山藥業亦在補充公告中披露,其中2017年度廣州白雲山枸櫞酸西地那非片銷售3,963.50萬片,收入5.63億元。

有醫藥行業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盡管美國輝瑞專利到期,但仍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國內如白雲山一類大型醫藥廠商也都在搶占市場,未來競爭將加劇。

“OTC(非處方藥)率先搶占市場的渠道優勢會非常明顯,盡管市場空間大,但還未上市,從生產到正式面市還有一定時間,這時候說前景光明,言之過早。”該人士如是稱。

而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則表示,常山藥業的公告,未對數據來源、計算方法和準確性進行核實,存在虛假陳述中誤導性陳述的嫌疑。“最後要看監管如何認定。”他稱。

高樹華違規減持因被追債?

在發布補充公告後,常山藥業5月18日股價過山車劃入跌停。但當日晚間公司卻披露,一眾高管已在前一日的漲停板成功套現。

據常山藥業5月18日晚間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高樹華攜其親屬高會霞以及其余三名高管累計套現1.07億元,其中,高樹華及其親屬套現0.81億元。

而更為巧合的是,高樹華等人減持不僅踩在了漲停板,時間點也正是減持計劃期間屆滿前期。該公司曾於2017年10月28日披露,高樹華等高管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

且記者翻閱公告發現,高樹華在去年三季度也曾有違規減持。

深交所監管函顯示,高樹華曾於2017年10月11日通過大宗交易系統賣出常山藥業無限售流通股1748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1.87%;成交金額約1.45億元人民幣。而常山藥業於2017年10月28日披露2017年三季報。

深交所指出,高樹華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創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2015年修訂)第3.8.17條規定。要求其及時整改,並將整改情況報告於2017年12月30日前報送交易所。不過,記者註意到,常山藥業對此並未有一字披露。

高樹華為何接連違規減持?常山藥業給出的理由是,當初為支持公司現有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以及對公司發展前景的看好,高樹華於2016年7月以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質押融資參與公司定增,質押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75.00%。2017年5月,質權人要求高樹華還款,其隨之做出還款規劃,計劃減持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票,用於部分償還質押借款。

2018年4月26日常山藥業一季報披露,高樹華目前持有公司3.40億股,占公司總股本36.41%,其中,2.48億股處於質押狀態,占其持股比例的72.94%,占公司總股本的26.52%。

在被追債的同時,高樹華還對部分質押進行了展期。2017年3月7日,高樹華因融資需求,將其所持有的常山藥業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1671萬股作為標的證券,質押給與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辦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初始交易日為2017年3月7日,購回交易日為2018年3月7日,而這一質押交易已展期至 2019年3月7日。

利好暫被證偽,監管雷霆之怒難消,若常山藥業股價繼續下跌,高樹華的股權質押風險將不言而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33

黃偉康: 濠賭業明年難看好

1 : GS(14)@2011-12-02 10:57: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