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潤發握三張王牌 搶六億人荷包

2010-12-13  TCW




一個月後,中國將進入第十二個五年計畫的時代,此刻竟然有人大膽預言,未來中國的薪資將跟當年日本的收入倍增計畫一樣,產生倍增又倍增的結果;同時預言中國將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跟現在美國沃爾瑪(Wal-Mart)一樣大的零售通路企業。

這個人是大潤發中國執行長黃明端,十一月三十日,在福華文教會館,面對台下一千多名聽眾,黃明端秀出大潤發廣西柳州店剛剛開幕人山人海搶買東西的畫面。

在黃明端的帶領之下,登陸十四年,大潤發中國已經在十九個省市、五十七個城市,開了一百三十七家店;黃明端預計,今年將開到一百五十家店,營業額新台幣二千三百九十七億元,比去年成長二五%。

大潤發在中國量販通路排行第一,單店平均年營業額新台幣十五億七千萬元,也是第一,同時也是可口可樂、寶僑(P&G)等國際大品牌的策略合作夥伴。

面對中國即將到來的十二五計畫,這個中國零售通路老大黃明端,竟然連續說:「看好、看好、看好。」為什麼他會如此看好中國十二五計畫?

中國政策目標:未來五年重點在擴大內需

黃明端先秀出可口可樂的中國二○二○年報告,用國際企業的結論當開頭,因為連可口可樂都認為,中國將成為它最大的市場。

所謂的中國十二五計畫,就是以計畫經濟為主的中國,每隔五年就會提出未來五年的施政方針,所以從二○一一年開始,中國就會照著這個第十二個五年計畫走。

黃明端說,未來五年中國施政目標就是擴內需、保增長、防通膨。一邊說著,黃明端秀出未來中國經濟成長率(GDP)結構的消長態勢。第一是民間消費會成長,接著帶動民間投資增加,但政府支出與投資則是持平,最後是代表淨輸出的出口產業會減少。

只是,這個目標其實各界已經談了多次,黃明端看到的又有什麼不同?

王牌一:城鎮化 交通串連,內陸城市崛起

黃明端說,中國十二五計畫有三張王牌:城鎮化、城市群與薪資倍增。

整個中國是以農業社會的第一級產業,改革開放後,進入了工業化的第二級產業,現在則是要跨入城鎮化時代,創造出內需與服務等第三產業發展的溫床,帶來新增消費人口與就業機會。

中國的城鎮化會怎麼發展,黃明端認為要看高鐵跟地鐵的結合,既帶來城市發展的基礎,也帶了中國城市群的崛起。他分析,每次聽到中國要做什麼,第一個反應都 是怎麼可能,但最後都是不得不信,例如京滬高鐵,二○○八年說預定要在二○一二年通車,三年蓋這麼長的高鐵,想想台灣高鐵蓋多少年,京滬高鐵怎麼可能這麼 快,但京滬高鐵不僅是完成了,而且還提前一年通車。

王牌二:城市群 新增三億人,將帶動消費

不僅是四縱四橫的高鐵,還有各城市正在興建的地鐵,高鐵加地鐵的效應發酵,會讓中國各城市間的距離拉近,變成了城市群,成為媲美歐美的各大城市群,例如美國波士頓、紐約的城市群,以及五大湖區的芝加哥城市群和日本的關東城市群等等。

黃明端攤開中國地圖,秀出未來中國城市變化,中國的經濟發達地帶,將從沿海時代變成十一大城市群時代,經濟重心從沿海往內移動擴散。

這十一大城市群分別是北京和天津的京津城市群、上海為主的長三角城市群、廣州和深圳的珠三角城市群、大連和瀋陽的遼東半島中南部城市群、濟南和青島的山東 城市群、福建沿海的海西城市群、鄭州為主的中原城市群、武漢的長江中游城市群、長沙周遭的株湘潭城市群、西安為主的關中城市群,最後是大西部重心重慶與成 都的川渝城市群。

黃明端說,城鎮化與城市群崛起,將讓中國未來增加三億的城鎮人口,總數達六億人,這些人口將是未來新增消費力主力,也將支撐未來中國內需市場。

王牌三:薪資倍增 借鏡日本,變身世界市場

另一張王牌薪資倍增,黃明端指出這其實是學日本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年國民所得倍增計畫。

今年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帶動了中國的加薪潮,各界都關心未來中國的薪資水平,但從日本當年實施的倍增計畫來看,會赫然發現,現在中國的加薪潮才剛剛開始而已。

當年日本啟動收入倍增,竟然在七年內就增加一倍,到第十三年後增加到兩倍,創造日本經濟奇蹟。當時日本首相池田勇人,計畫在穩定維持經濟成長率七%的基礎上,透過提高日本的國民收入,十年內讓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也使日本從當年的世界工廠翻身成為世界市場。

日本走過這樣的路,所以黃明端是看好又看好中國市場,演講最後他說,雖然世界已經有一個沃爾瑪,但當中國內需崛起,絕對有條件產生第二個、甚至是第三個沃爾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56

賺十二億人商機 星巴克三度勇闖印度

2011-4-18  TCM




三月最後一天,印度政府公布人口普查初步結果,總人口正式突破十二億,人口與經濟成長速度都緊追中國之後。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由於新增年輕勞動人口大量投入市場,印度正值經濟學家所謂的「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階段,很快就會躋身影響力巨大的國家。

經濟學有一派觀點認為,當人口結構中,適齡勞動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占總人口比率高過須被撫養的人口占比時,有助於經濟發展,這便是一個國家的「人口紅利」。

不少國際企業預見龐大人口紅利所象徵的商機,近來積極布局印度市場,其中不乏曾經兩度退場,如今捲土重來的星巴克(Starbucks)。

年 成長三○%太誘人 這回改採合資方式進攻 一月中,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全球最大連鎖咖啡企業星巴克將再度叩關印度,不過這次它放棄獨資的企圖,改與當地栽種並供應高品質咖啡豆的企業塔塔咖啡(Tata Coffee Ltd)合資。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飲茶國家,星巴克卻越挫越勇,三度叩關,與近年來經濟蓬勃、中產階級興起息息相關。根據市調 單位「Tea and Coffee Asia」,中國和印度躍居亞洲咖啡銷量成長最快的兩大市場,雖然印度的年消耗量相對偏低,但零售規模年年成長,而且每年以三○%速度攀升。

不過,印度市場還有著普查統計不到的特殊性。《華爾街日報》分析這個「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大國」:種姓社會的封閉,讓它保有其迷人面貌,卻也築起文化隔閡;勞動力雖然豐沛可觀,但教育程度落差巨大、天性散漫等主、客觀不利條件,在在挑戰西方人的管理方式。

創 下寶萊塢最高票房紀錄的《三個傻瓜》(3 Idiots),以喜劇手法批判印度荒謬的戶政與教育體系,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學家艾雅爾(Shekhar Aiyar)也呼籲:「人口結構變化是過去三十年來印度成長重要的元素,但若不能讓下一代安心生活,二十年的改革就一文不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5

在線視頻用戶規模達3.25億人 各取所需看不同

http://news.imeigu.com/a/1327803184002.html

隨著寬帶的普及、光纖入戶和無線WIFI熱點建設的推進,網民已經習慣了通過互聯網收看電視劇、電影、動畫片和綜藝節目。來自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CNNIC)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網絡視頻行業的用戶規模已達到3.25億人,同比增加14.6%,在整體網民中所佔比例提升至63.4%。

與此同時,隨著版權管理的進一步加強,在線視頻的版權市場運營也趨於規範化,這也使廣告主對視頻行業的認可度不斷提高。根據市場研究機構艾瑞諮詢發佈的數據,2011年我國在線視頻廣告收入42.5億元,同比增長42.5%,在線視頻前景大好。

2011年被稱為在線視頻行業發展的「黃金之年」,在2012年,我們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看什麼?寬帶時代舉辦的倫敦奧運會又會有什麼不一樣?

細分市場有的放矢

北京公司職員林元鑫有個8歲大的兒子,他告訴記者,兒子最喜歡的視頻網站並不是優酷、土豆這樣的大型視頻網站,而是很多網友並沒有聽說過的淘米視 頻。他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專門給孩子看的在線視頻網站,除了兒童動漫還有科普節目和在線課堂,網站上還會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層對推薦視頻進行細分。」

不光有給孩子們看的視頻網站,還有專為老年人服務的視頻網站。影視點播平台風行網在春節前發佈了親情版PC客戶端,以滿足50歲以上老年人的在線視 頻觀看需求。據風行網產品總監付亞平介紹,為了方便老年人使用,親情版在功能上的改進包括增大字體、排版佈局更加清晰、推薦更適合老年人口味的影片,新增 「求片」功能,幫助老年人找到他們想看到的電影。

隨著在線視頻收看用戶規模的擴大,視頻網站開始針對不同收視人群尋找自己的機會,這些創新服務正是在線視頻網站對細分市場的深度挖掘。土豆網也投入 巨資和日本東京電視台簽訂了兩年協議,包括《火影忍者》、《銀魂》等在內60多部日本動畫片,在日本播出1個小時後,土豆網就將播放帶中文字幕的原聲節 目,以此來吸引廣大動漫愛好者的流量。

另一個細分市場「藍海」是手機在線視頻,儘管目前移動視頻市場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網絡條件來支撐起用戶需求,但企業已經預見到了這樣的趨勢,通過開發 移動應用程序、與移動運營商合作等方式來試圖搶奪移動視頻領域的先機。隨著無線WIFI熱點佈局的日益廣泛,移動互聯網的對在線視頻的流量門檻也正在降 低。

進軍上游帶來新節目

在線視頻網站主導的電視劇評選成了一件新鮮事。2011搜狐視頻電視劇盛典評出了最佳電視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導演等12項大獎,優酷所打造的影 視盛典則根據影視劇在優酷上的播放量,評選出各類獎項。視頻網站為什麼熱衷於給電視劇頒獎?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揭出個中緣由:視頻網站近兩 年以版權為核心的競爭熱度將逐漸回落,搜狐舉辦這樣的評選,正是希望能以此建立強大的視頻媒體影響力,使之滲透至上游電視劇產業鏈。

這種滲透其實正是視頻運營商試圖打造自有平台核心競爭力,提升在線視頻平台在產業鏈中的控制力。在線視頻網站一方面和電視台深入合作,以台網聯動的 方式幫助電視台進行電視劇推廣。具體來說就是利用在線視頻運營商、傳統電視台以及其他存在差異化的資源,以視頻運營商為平台,形成整合和互補。從內容上 看,則是通過曝光、人群、地域的互補以及播放週期的延長,促進收視率提升,獲得更優化的傳播效果。

另一方面,它們也在直接介入電視劇生產環節,隨著電視劇網絡版權價格的攀升,在線視頻網站希望能在產業鏈中獲得更大的議價權,以此獲得上游產業的分 利機會。優酷推出《泡芙小姐》和《十一度青春》系列劇,還有最近推出筷子兄弟的微電影《父親》;搜狐直接參與了湖南衛視2012年開年劇《落跑甜心》的聯 合投資;騰訊宣佈將和華誼兄弟在2012年共同投資拍攝1到2部電視劇,並負責這些電視劇的新媒體版權經營;土豆網成立了動漫製作公司,意欲打造首席國產 動漫視頻平台。

寬帶上的奧運視頻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歷史上首次借助互聯網新媒體全程參與直播的奧運會,不過限於帶寬、用戶習慣等因素,當時新媒體的參與主要通過文字和圖片報 導來體現。經過3年多的發展,在線視頻消費已成為網民的普遍網絡行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尚有數月,各大視頻網站早已在這個戰場上競爭得硝煙瀰漫。

如果單說網上看比賽,那自然離不開中國網絡電視台(CNTV),作為倫敦奧運會的官方互聯網、移動平台轉播機構,其新媒體報導的策略是將電視節目的 網絡延展和網絡自身的原創內容採用最新的新媒體技術手段,運用多終端平台進行新媒體傳播,也就是說電視上來不及呈現的比賽和賽前賽後花絮,到時候都能在網 上看到。

沒有賽事視頻直播和點播權的其他在線視頻網站則把目光投向了賽場之外。騰訊瞄準了運動員,聘請鳳凰衛視主持人梁文道開辦原創欄目《中國茶館》,視頻 欄目在倫敦奧運新聞中心附近租下演播室,騰訊網絡媒體總裁劉勝義介紹說,騰訊已與181位運動員建立獨家合作夥伴關係,將在賽前和賽時為觀眾呈現精彩的談 話節目,「在實時網絡時代,運動員本身已經成為播報賽事的重要資源」。

搜狐推出的原創奧運視頻欄目則形式多樣,在「7」電影項目第二季中,將有七位女性導演去倫敦拍攝奧運相關短片,此外,還有關注運動員家人的「人生故 事」等等,搜狐網總編輯劉春表示,視頻報導將是搜狐此次奧運報導的一大亮點。「搜狐將創新、研發一系列視頻欄目,包括評論、脫口秀、紀錄片、微電影、網絡 劇等。」(經濟日報 陳 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2

拿隱私交換溫暖 打造8.5億人王國

2012-02-13  TCW




二○一二年二月一日早上十點,美 國加州舊金山灣區,臉書總部。一位代號「鳥人」的亞裔臉書工程師,睡眼惺忪的走進辦公室。

鳥人走進餐廳,正準備幫自己煮杯咖啡,卻發現今天 的辦公室有點不太一樣。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興奮,許多人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他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一位非洲籍同事走到他身邊,低聲跟他 說:「你知道嗎?就是今天!扎克(Zuck,臉書員工對臉書執行長馬克.佐伯格[Mark Zuckerberg]的暱稱)下午會『跟大家聊一聊』。」

原本不想上市但股東逾五百人,就須公開財報

下 午四點,總部裡大會議室擠得水洩不通。這裡,是佐伯格與員工們的「面對面聊天室」。

平常日每週五下午四點到五點,他會出現在這裡,跟所有人 親自報告臉書最新的近況與動態,員工們可以對公司狀況自由發問。整個過程會透過臉書視訊同步上傳,讓海外辦公室也可以參與。五點後就是Happy hour,提供酒類無限暢飲,讓大家迎接週末。

但這天是禮拜三,氣氛大不相同。佐伯格走了進來,隨手拉了一張椅子坐下。身上依舊穿著T恤、 牛仔褲,腳上趿著愛迪達(Adidas)的人字拖。他的表情有點嚴肅,與幾個月前,推出「時間軸」(Timeline)新介面時,那種活力四射的大男孩樣 子完全不同。鳥人知道,每當佐伯格要宣布重要的營運決策時,他就會從慵懶的科技宅男搖身變為威嚴的領導者。

「各位,我們已經遞交上市申請 了!」儘管這個消息早在矽谷沸沸揚揚的討論了快半年,不少部落格也在一週前就披露時間就是今天,但當佐伯格親口說出時,還是引起全場一陣驚呼。

熟 悉他的人都知道,佐伯格一點也不想讓公司IPO(首次公開發行),但美國監管會要求,一旦股東人數超過五百人,公司就必須公開財務消息,而臉書在二○一一 年底達到這個門檻。佐伯格認為,既然如此,不如透過上市來兌現當年給予投資人與員工的承諾,總比好過堅持不上市,但又得接受檢驗與相關義務。

創 下美國紀錄募資金額比Google還高出四倍

佐伯格用冷靜的口吻,敘述著公司上市後的發展。 但台下員工們早已按捺不住興奮的情緒,都在心中默默盤算著自己的年資,可以配到的股數,以及轉換後的價值。

佐伯格說完就離開了,沒有接受任 何提問。

隔天,整個華爾街都為此消息而瘋狂。這個美國網路業有史以來最大的IPO案,預計在市場上籌資五十億美元的金額,財經統計機構彭博 社(Bloomberg)預估,臉書的估值至少一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兆元),更比當年的Google高出四倍。

這一千億美元的市值,來 自臉書擁有的八億五千萬的會員數。西元前三百二十八年,年僅二十八歲的亞歷山大帝,率領數十萬大軍,在十三年內建立了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二 千三百四十一年後,二十八歲的佐伯格,僅僅花了八年時間,帶著三千二百個工程師,就建立了一個比亞歷山大更龐大的王國,佐伯格就是創建臉書王國的國王。

一 切源自寂寞在哈佛不吃香,追女生被拒絕

它的領土遍及全球五大洲,可說是世界上第三大國,僅次於中國與印度。每天有四億八千三百萬人在上面活 動,他們彼此交談,分享照片與心情,甚至用王國發行的貨幣進行交易,購買各式各樣的虛擬物品、寶物,二十四小時晝夜不歇。《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將它比喻為「新日不落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稱它為「改變時代的巨輪」。

創造出 這一切偉大王國的原點,卻是出自於人類心中最原始的感受:寂寞。

二○○三年十月,一個週末晚間,佐伯格沮喪的走回他的房間,哈佛大學柯克藍 宿舍H33號房。就在剛剛,他被一個心儀的女孩拒絕。

這對他來說是很少見的狀況,根據長期追蹤臉書、《財星》(Fortune)雜誌資深編 輯柯翠克(David Kirkpatrick)描述,高中時期的佐伯格是校內風雲人物,他幾乎拿下所有的獎項,他擅長數學、天文學、物理學,能讀寫法文、希伯來文、拉丁文與古 希臘語,同時還是擊劍隊隊長。

但在進入菁英薈萃的哈佛後,這些光芒就被掩蓋。女孩們只看到一個滿頭濃密棕色鬈髮,臉上帶著雀斑的瘦削男孩。 他的家世也不顯赫,父親是一家小診所的牙醫,母親是心理學者。沒政商背景,這讓他難以取得加入哈佛最頂尖社團的門票。

那天晚上,寂寞的佐伯 格坐在床上,旁邊擺著一塊兩公尺長的白板,上面寫滿了方程式與程式碼,那是他用來激發靈感的工具。盯著那塊白板,一個瘋狂的想法逐漸在腦海裡浮現。他跳起 來坐到電腦前,開始寫程式。

自製宿舍網站發現同學都想交朋友,才創立臉書

凌晨四點,九間宿舍學生在入學時上傳的相片與資料通 通被他擷取到手,製成一個可以評論留言的公開網頁「Facemash」。接下來的八個小時,蜂擁而入的瀏覽量癱瘓了整個哈佛大學的宿舍網路。

傳 奇由此而起。佐伯格發現,原來大學生們對於「認識校內其他同學」的需求如此強烈,他與主修法國文學的室友休斯(Chris Hughes)討論,怎麼樣才能在網站上增加更多的人際互動。

二○○四年二月四日下午三點,臉書誕生。短短十個月內,註冊人數就超過一百萬 人。接下來七年,會員數更成長近八百五十倍。

佐伯格在一封寫給投資人的信中提到,臉書的使命,是提供所有人一個自由的發聲管道,強化人與人 之間的連結。「這使命聽起來很偉大,但它源自於一個很小的點:兩人間的關係。」

這句話,點出了臉書與其他科技龍頭最大的不同之處。

蘋 果(Apple),靠著簡潔卓越的工業設計,以及創新的軟體生態系,打造出四千二百億美元的全球第一大市值企業;作業系統霸主微軟 (Microsoft),把自己與硬體廠綁在一起,壟斷PC市場三十年,市值二千五百億美元;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幫網民在資訊大海中找到出路,再 結合廣告業,市值一千九百億美元。

相較於這些大公司,臉書的科技含量一點也不酷炫,一個蒼白的頁面,陽春單調的功能,幾個看似可笑的按鈕: 「讚」、「戳一下」,卻吸引了超過Google、雅虎(Yahoo)等網路前輩的會員數。就連功能粗糙呆板到不行的相簿功能,竟然也打敗Google旗下 的專業網路相簿Picasa,成為當前世上最大的網路相簿。

找到寂寞解藥一放上真名,更能得到朋友注意

更厲害的是,當所有的 網路公司都在想盡辦法挖掘出使用者的真實資料,找出每一組代號、每一條網路線背後人的身分、年齡、性別、喜好,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時,臉書卻不費吹灰之力 的,就讓八億五千萬人自動雙手奉上。

關鍵就在於,他抓住了人性的渴望。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丁(Morahan Martin)的研究,網路賦予人任意選擇與其他人互動和通訊的權利,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天堂,並且可以消除寂寞的感覺。史丹佛大學(Stanford) 心理學博士生喬丹(Alex Jordan)進一步指出,臉書會讓用戶產生凌駕於眾人之上的感覺。

臉書共同創辦人之一休斯說,人們都渴望交 朋友,更渴望被注意、被了解。但這件事牽扯到人格特質、魅力與交友技巧,在現實生活中只有少數人可以做得好。

交朋友的第一步,是互道真實姓 名。臉書的實名制,是它成功的第一個基礎。

「你只有一個身分,」柯翠克表示,佐伯格曾經在短短一分鐘的採訪時間內,就把這句話強調了三次。

過 去大部分的網路使用者,都習慣在網路上創造第二個身分,好躲在一個虛擬帳號的背後,讓現實生活與網路世界切割開來,擁有其他不同的面貌。

佐 伯格對此非常不以為然,他認為,沒有真實姓名,就很難建立信任關係。

在臉書風行以前,Myspace、Friendster等社交網站,都 希望能達到臉書的成就,但是前者並未採取實名制;後者嘗試,但卻失敗了。而臉書能夠成功,是因為他誕生於人際關係最密切、互動最頻繁的大學校園。

在 這裡,學生們不會介意交換電子郵件帳號與真實姓名,因為再怎麼樣,即使認識了討厭的對象,只要封鎖他就可以了。但好處卻是,你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從已經熟 悉的人出發,認識你朋友的朋友,一步步拓展你的交友圈。

找到寂寞解藥二適度自我揭露,縮短人與人距離

「臉書給了大家一個管 道,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佐伯格說。在哈佛,各式各樣的社團、球隊、協會林立,每天晚上都有舉辦不完的派對、聯誼,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打進這個圈子。當 年他就屬於被排除在外的人之一。然而藉由臉書,他創造了另一個更大的俱樂部,讓所有寂寞的人都可以在上面開派對。

拉近距離後,下一步是增進 彼此關係。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療師吉拉德( Sidney M. Jourard)指出,在人際溝通中,人們為了獲取對方的信任,會採取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的方式,也就是與對方分享自己的出身、 興趣、人格特質,與對事物的看法。適度的自我揭露,可以拉近雙方的親密關係。

因此,在放上真實姓名後,學生們更甘心樂意的把自己的相關資訊 公開給「朋友們」知道。熱中網球的人可能因此意外發現,另一個同班同學也是溫布頓愛好者;剛失戀的人可能在臉書上抒發心情後,獲得未來伴侶的安慰。

找 到寂寞解藥三只能按讚給溫暖,欺騙則是自毀

這就形成一種正向循環,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溫暖的一群人,如果能在臉書上獲得滿足,就會願意分享 更多隱私與資訊,換取更多的「讚」與回應。

這是為什麼臉書上從來只有「讚」(like)的正面按鈕,而無「爛」(hate)的反面詞彙。 「因為我們要讓世界更美好,而不是更加仇恨,」休斯說。

當然,不見得每個人都會這麼誠實,許多人也許會在真實姓名的背後,放上假造的資料, 例如謊報年齡、婚姻狀況或工作職位等,但佐伯格一點不以為意。他曾說:「你所欺騙的是把你當朋友的人,一旦被發現這些資料的虛假,你就會毀了自己的人際關 係。」

在臉書的上市公開說明書中,「人際關係」這個詞出現了上百次。佐伯格不斷強調,如果我們不能繼續維持使用者的良好體驗,如果我們不能 推出更好的服務,如果我們不能讓人們得到好的互動與連結,那將會對公司造成嚴重損害。

於是,不管動機是想認識新朋友也好,想找回舊朋友也 好,靠臉書維繫半生不熟的朋友關係也好,上億個使用者,為了換取與其他人互動的機會,甘心樂意分享自己的隱私訊息。這些訊息就成了滋養臉書成長的沃土,讓 這個寂寞王國不斷向外擴張,從美國大學校園走向國際,再延伸進入各個社會階層。

儘管發想緣起是為了強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解決寂寞,但這個 寂寞王國的統治者,本身卻是個寡言少語,坦率直接到幾乎不顧人際關係的人。

柯翠克形容,當佐伯格處在一群陌生人中時,他習慣保持沉默,眼睛 盯著說話的人。假如對方言之有物,足以引發他的共鳴,那他就會接著這個話題,滔滔不絕說出自己看法;但如果對方盡扯些陳腔爛調,或冗長空洞,他會輕輕的說 一聲:「是啊,」然後換話題,或乾脆掉頭走人。

另一個坦率直接的例子,是在二○○九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Facebook 臉書效應》一書描述,在一家瑞典餐館裡,集結了各國的政治菁英與企業領袖,巧的是,佐伯格的對面坐的正是Google的創辦人之一賴瑞.佩吉(Larry Page)。

幾杯要價六百美元的葡萄酒下肚後,佐伯格身體向前傾,靠近佩吉,在所有人面前問他說:「賴瑞,你用不用臉書?」

佩 吉用他一貫尖銳略帶鼻音的語調回答:「沒有,我沒用過。」

佐伯格有點失望,但他不死心的追問:「為什麼不用呢?」

「那玩意不 太適合我,」佩吉說。

屢爆隱私爭議佐伯格被罵是愛錢的邪惡控制者

柯翠克表示,這段過程充分的顯示出了佐伯格的個性。儘管已經 是全球最炙手可熱企業的執行長,但他還像個稚氣未脫的大男孩般,驕傲自負又爭強好勝。

然而,靠使用者分享隱私而茁壯的臉書,也多次因為洩漏 隱私而差點面臨崩潰的危機。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二○○五年的「動態新聞事件」。

當時,臉書團隊才剛發表上傳照片的功能,引起使用者熱烈反 應,讓全公司上下充滿信心。佐伯格與創辦人莫斯科洛維奇(Dustin Moskovitz)等重要幹部興奮的想,既然大家這麼喜歡獲得新訊息,何不建構一個新頁面,讓所有上傳的照片與動態,在第一時間就主動傳送到朋友的頁面 上?

沒想到,這個看似貼心的服務,卻引爆了臉書史上最大的危機。大部分的用戶在不知情的狀態底下,被強迫「偷窺」朋友的近況,同時也被迫洩 漏自己的訊息。一位西北大學的學生形容:「我好像被扒光了衣服,卻找不到東西遮!」

憤怒的使用者組成抗議小組,包圍臉書總部,要求關閉這項 功能,在臉書上串聯的組織,甚至高達七十五萬人。

當時佐伯格人在紐約,沒有立即出面處理這項危機。不過他躲在飯店內熬夜了一整晚,寫出一個 新的隱私控制程式,讓使用者可以拿回資訊分享的主動權。這個功能上線後,抗議聲浪才慢慢平息下去。

可惜的是,佐伯格並沒有因此學會教訓,二 ○○七年十一月,又爆發了一次「燈塔危機」。

成立三年的臉書,用戶數將近上億,在獲利的壓力下,佐伯格決定對廣告商開放,推出一項名為「燈 塔」的提示服務。當使用者在臉書頁面上點選廣告商開設的頁面,並完成一筆交易時,他的動態牆上就會出現這個訊息,例如:「彼得剛剛在施華洛世奇上買了一對 水晶耳環。」

這個系統上線沒兩天,就釀成了許多悲劇。彼得的太太發現原來耳環不是買給她的,隔天立刻離婚。而本來是想買禮物給朋友們驚喜的 使用者,卻發現被系統給出賣,禮物清單在網路上一覽無遺,等於提早破梗。

這些悲劇引爆使用者的強烈抵制,他們開始意識到隱私被侵犯的後果, 佐伯格的形象也從一個口口聲聲要打造更美好世界的革命家,變成唯利是圖的邪惡控制者。逼得這位狂傲自負的國王,不得不再次下詔罪己,上臉書刊登了一篇道歉 文,並徹底關閉「燈塔」。

兩起事件凸顯現在的臉書,與其說是一家公司,其實更像是一個政府,所有的服務就像政策一樣,一旦變更,就會對上億 人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王國未來挑戰若隱私運用不當,可能自取滅亡

今天,臉書上市在即,一千億美元的估值,相當於臉書每個員 工的市值逾 三千萬美元,是蘋果員工所創造市值的逾四倍。

這背後象徵的是臉書八億五千萬人的個人隱私價值,以及其所帶來的商業利益。根據臉 書統計,臉書一天所產生的訊息量,是全球所有部落格加總起來的十倍。

然而,就像雙面刃一樣,佐伯格因為掌握了人性中的寂寞需求,讓人們甘願 交出自己的隱私,從而催生了臉書王國,但假使運用不當,這股勢力的反撲,也可能讓王國毀滅。

在厚達兩百頁的上市說明書中,佐伯格花了十分之 一的篇幅,大談投資人可能面臨的風險,從高階主管的運作,到競爭對手的挑戰,以及中國、伊朗、北韓等各地政府的封鎖,然而關於如何保護他最珍貴的資產,只 有概念性的敘述。

說明書中僅表示,美國聯邦法規與其他國家對隱私權保障規定的變動,將可能影響到公司營運與業務成長,卻沒有提到任何具體的 做法。讓人不禁疑惑,這位在網路世界中橫掃千軍的年輕國王,是否故意遮蓋起自己的「阿基里斯腱」。

對於臉書洩露隱私的相關效應,已經逐漸發 酵。去年十二月,臉書剛與歐盟達成共識,同意修改內部隱私管理機制,以符合歐盟法規。今年一月,美國電子資料保密中心又跳出來,要求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調查臉書的新功能「時間軸」是否有洩露隱私之虞。

不管是Google競爭也 好,中國封鎖也罷,這些外部因素短期內都無法動搖臉書在社交網站的霸主地位,真正會讓王國一夕崩塌的,也正是它立國的基礎:隱私。

「臉書最 初的成立目的,並非要創辦一家公司,而是為了完成一個社會使命:解放這個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加開放,聯繫更加緊密。」這是佐伯格致員工、股東的信上,開頭 的第一句話。

臉書上市,是佐伯格朝向完成社會使命必經的一步。然而在這一步之後,臉書將接受貪婪華爾街的考驗,考驗佐伯格究竟能從八億五千 萬會員中,榨出多少金錢,這不僅是華爾街真正關心的事,更是攸關臉書能否繼續吸引好的人才,維持他所自豪的駭客之道。

對佐伯格來說,恐怕臉 書上市,將是一場金錢、使命與隱私三方大戰的開端。

【延伸閱讀】臉書IPO,創美國網路業紀錄

預定募資:50億美元(約合新 台幣1,479億元)預估市值:750〜1,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兆9,579 億元)預估本益比:80倍地位:全球最大社群網站主要承銷商:摩根士丹利銀行股東結構:高階主管及董事會持股70%(含執行長佐伯格持股28.4%)為主 要股東意義:創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網路業IPO

資料來源:臉書公開說明書、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員工市值貢獻,高達蘋果4倍  ——4大科技龍頭市值比較

臉書 市值(億美元):1,000 員工數(人):3,200 每位員工市值(萬美元):3,100

蘋 果 市值(億美元):4,250 員工數(人):60,400 每位員工市值(萬美元):700

Google 市值(億美元):1,900 員工數(人):32,467 每位員工市值(萬美元):600

微軟 市值(億美元):2,500 員工數(人):90,000 每位員工市值(萬美元):300

註:數據來自各公司2011年報,臉書為預估值資料來源:《經濟學人》 整理:林俊劭、吳玗蔚、蔡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2

高雄益芳封口機 從手搖杯出發 締造百億商機一個「雞婆」發明 幫十億人封住美味

2013-09-30  TWM
 
 

 

位於高雄市彌陀區鄉間的益芳,是手搖飲料杯封口機的發明者。創辦人葉益芳的這項創意不僅大大改變了台灣的飲食文化,更讓台灣的產品得以席捲全球。然而這原始的發明動念,竟然只是一個事不關己的「雞婆」行徑……。

撰文‧李建興

有一個小小的發明,大大地改變了全台灣,甚至全世界的飲食生活!如果當初沒了這項創意,恐怕從台灣風行至全球的泡沫紅茶、珍珠奶茶,每年就不可能締造出上百億元的市場;便利商店供應給外食族的微波食品則無法誕生;而上班族最熱愛的團購美食,更遑論會如此多采多姿了。

什麼東西有這樣的能耐?答案是「封口機」,一項源自於台灣二十八年前的發明!

令人玩味的是,這個連台灣人都未必知道是本土原創的發明,當初的開發者──益芳封口機公司卻默默持續在本業創作。歷經近三十年的演進,如今封口機的款式已進入第十代,同時正以每月二千台的速度攻占市場,不僅拿下全台八成的市占率,全球更有二十三個國家,約略二十萬台的機器從這兒外銷出口。

因此,舉凡八十五度C的咖啡、清心、五十嵐的茶飲;各大連鎖超商的微波食品,甚至美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國的大型食品廠,以及以色列學生吃的營養午餐??算一算全世界有十幾億的人口,全靠這個台灣發明封住美味。讓這家一開始由董事長葉益芳帶著幾名工人,窩在豬圈旁徒手研發、組裝的小工廠,成為年營收超過六億元的封口機王國。

只是一提起王國的發跡,甚至這個曠世發明的源起,任誰也料不到這最初僅是一個無心插柳的念頭……。

勤做實驗 燒壞二百支熨斗事實上,葉益芳最早的事業和機器根本毫不相關。三十幾年前初入社會的他,原是蛋品供應商,批貨至高雄岡山空軍基地和左營海軍基地附近的兵仔市(專供應給部隊的菜市場)。當時部隊裡的傳令兵每到用餐時間就會傾巢而出,替高階長官採買外食。

有一天,他眼見一位阿兵哥表情哀怨地向市場內的一家自助餐店大吐苦水,原來是他用鋼杯盛裝的蘿蔔湯,一路上搖搖晃晃地送到營區時就已漏出了大半,被上級狠狠地罵了一頓。而古道熱腸的葉益芳在旁一聽,靈機一閃地插了一句話:「何不試著在鋼杯上套個塑膠袋再圈上橡皮筋!」沒想到這困擾傳令兵已久的湯汁外灑問題迎刃而解。

然而,葉益芳對於這個問題的想像,並未因小兵不再挨罵而停止,反而不斷在腦中翻騰思索:有沒有不用橡皮筋就能讓塑膠膜牢牢地黏在杯子上的方法?適巧,他經過一家鐵工廠,看著工人用熱火將兩個鐵塊銲接在一起,又揚起了另一樁靈感:「如果能將塑膠膜和杯子『銲』在一起不就成了!」為了這個無厘頭的想法,畢業於崑山工專(現為崑山科大)化工科的葉益芳,立刻回母校詢問系上老師,結果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在特定的溫度下,某些相容的材質在融化又冷卻後,就能接合在一起。

因此葉益芳先蒐集塑膠杯、塑膠袋,再用電熨斗做實驗,試著找出讓彼此相容的溫度。「這期間,我足足燒壞了二百多支電熨斗!」正因為這股傻勁,從一九八一年的第一次實驗,足足歷經了四年、幾千次的測試後,才找到各式容器+膠膜+溫度的黃金組合。就這樣,一個事不關己的「雞婆」發明,悄悄扭轉了你我的生活。

正視批評 改良機具變輕巧只不過,封口機的誕生並沒在一開始就大鳴大放。八五年產品問世後,葉益芳立即向親友借了幾十萬元,生產了數十台機器,用小貨車載著機台,在台灣各地巡迴推廣,卻沒想到從高雄叫賣到台灣頭,再東行到花蓮,幾乎繞了台灣一圈,才好說歹說打動了某知名扁食店老闆,讓店家勉為其難地留下一台「試用」,算是完成了半筆生意。

但儘管碰足了軟釘子,葉益芳並不氣餒,反而從一路上客戶提出的批評洞悉了產品問題。

首先,第一代的封口機重達六十公斤,體積也足足有一個人大,造價動輒十幾萬元,對店家是個不小的負擔。於是他開始尋找更輕量、更便宜的替代零件及材質,幾經改良後,一、兩年後旋即將體積和重量縮小為原始版的四分之一,而價位也降至原本的五分之一。此外,新機種還設置了自動提杯功能,在封口之後,容器能自動上提以方便拿取。

果不其然,變得輕薄短小、物美價廉的益芳封口機,漸漸地在全台灣的早餐店、豆漿店廣為流行,更隨著九○至二○○○年這十幾年間,台灣的外帶茶飲店、早餐店和行動咖啡車的崛起,飛速地席捲了台灣的餐飲市場,成了店家不可或缺的生財器具,也奠定益芳在餐飲包裝設備市場不可動搖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許多產品的原創者,因捱不住後繼者的抄襲、超越而敗北,益芳得以屹立不墜,與它不斷發現客戶的麻煩事、不斷想解決別人難題的「雞婆」行徑有關。

二○○五年葉益芳的長子葉庭榕,退伍後開始參與經營,儘管益芳當時在台灣已有八成的市占率,但還不到三十歲的他視野截然不同。葉庭榕深知,封口機生產門檻低,除非能進軍國際市場或發明更新的產品,否則很快會被山寨品淹沒。因此,從接掌總經理的那一刻起,他就力主開發中國及歐、美、日等海外市場,除了積極參展擴展行銷外,更在技術上求精進,試圖凌駕歐、美、日大廠。

技術突破 價格優勢進國際最經典的是,有意跨足食品廠生產設備的益芳,嘗試將小小的封口機進階為用於中央廚房量產用的大型封口機台,其中的關鍵就是要能高速而大量地封裝。不過由於向來這類型的設備,技術僅掌握在歐洲的幾家大廠,使得益芳得從頭摸索。

沒想到,在葉庭榕帶著團隊歷經一年多時間的研發後,竟突破技術障礙,開發出每小時能封存一千八百個容器的機台。雖然,這比起先進國家的每小時二千個的速度還略遜一籌,但益芳的造價卻只有歐貨五分之一,價格上占盡優勢,因此一問世,立刻打進國際市場,就連向來對機台設備最挑剔的國內超商龍頭也捨棄外國貨,成了益芳的客戶。

此外,遺傳到父親「雞婆」性格的葉庭榕,因為發覺許多茶飲店為了應付客人不同甜度的飲料手忙腳亂,而帶著研發團隊開發出了果糖機,只要輕按機台面板上的按鈕,即可選擇各等分的甜度;甚至因應宅配市場的興起,益芳也開發出介於一般店家和食品廠間的中型封口機,強調每小時可自動連續封存四、五百個,大大地解決鮮食配送的難題。

如今,益芳的封口機品項已多達上百款,產品運用領域更從鮮食跨足至冷凍食品、化妝品和藥品,隨著行銷層面的擴大,恐怕將來還有更多客戶的困擾,亟待「雞婆」的益芳用發明來解決呢!

益芳

成立時間:1985年

負責人:葉益芳

資本額:3800萬元

主要產品:封口機、果汁機、

充填機

年營收:6億元

葉益芳的創意煉金術

1.從客人的麻煩事找商機不斷關心周遭生活的難題,提出創意,進而發展成商機。

2.從自己的弱點找進步

藉由別人對產品的負評,找出改良進步的突破技術!

葉庭榕

年齡:35歲

現職:益芳封口機總經理

學歷:實踐大學企管系

家庭:已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74

《創業教戰》台灣網路創業家 該何去何從? 「網」住十三億人商機 進軍中關村關鍵五問

2014-01-20  TCW
 
 

 

當中關村的年輕人把自己當成下一位馬雲、李彥宏,在中關村的肥沃土壤茁壯時,台灣的網路創業者,卻顯得無所適從。當每個人都在說台灣市場小、資金少,年輕創業家要如何突圍?

撰文‧楊卓翰

問:我想在網路成功創業,難道只有「走出台灣」這條路嗎?

答:不一定。雖然從資金面、法令面、人才供給面,中關村的客觀條件較優渥,但是兩岸的網路市場成熟度,在各項產業都不同。例如,台灣消費者喜歡細膩的網路服務,使用者付費習慣也較好,所以像敗衣網這類客製化程度高的商業模式,能夠成功。

北京創新工場首席運營官陶寧建議,如果你想做的是質精量少、細膩的小產品,台灣是很好的出發點;但是,如果商業模式需要依靠大量用戶,那麼台灣市場較小,很難做到規模化。無論如何,現在起,就從訂閱創業邦、36氪、虎嗅網等中國科技網站開始了解市場吧!

問:我想做中國市場,網路又無國界,為何一定要進駐當地?

答:先回答一個問題,你知道什麼叫〈打飛機〉嗎?這支小遊戲在中國玩家破二億人,建立在微信服務(手機通訊)裡。

除了遊戲,現在越來越多網路服務也透過微信來執行,例如用微信訂票、查股票資訊等;微博(微網誌)也不斷在橫向擴張服務。如果沒有實際進駐當地,就無法觀察到這些平民生活細節,推業務會更費力,一不小心就慢半拍,這就是中國所謂的「接地氣」。

在中國成功籌資的活動通營運長謝耀輝指出,他在中國得隨時跟著微信亦步亦趨,有什麼新動作就要馬上更新;相較之下,台灣網路服務對於其他地區的使用習慣,反應卻很慢,更新速度更慢。在中國市場變動速度快,慢一拍,可能就會被淘汰。

問:我想在台灣創業,但募不到錢,去中關村就有錢拿了嗎?

答:如果你在台灣連種子基金都拿不到,可能在中關村也拿到不到。

北京創新工場評斷項目的標準,其中一項就是有無籌到種子基金。「如果你的點子這麼棒,怎麼會連你身邊的朋友、長輩都無法說服而投資你呢?」陶寧說。

包括林之晨等創投專家一致建議,網路創業者至少得先拿出三百萬至五百萬元台幣,作為創業第一筆種子資金。真正重要的,還是你的創意和商業模式,是否真的具有投資價值。

問:到中國網路創業,只有中關村一個選擇嗎?

答:中關村不是唯一選擇。從台灣到上海註冊的殺價王網站創辦人楊濟成認為,北京創投多、資源豐沛,但是台灣人較少;有才雲首席運營官羅仕鑫也指出,上海的台商多,對於初次到中國發展者,可能較為友善。

隨著中關村的網路創業模式越來越成熟,現在其他一線、二線城市也開始模仿,向創業者招手。在中國的實戰創業者普遍認為,不一定第一站就要衝灘頭堡,到北京落戶,只是先後的問題。

問:前往中國之前,我必須準備什麼?

答:首先,在當地找一位可以信賴的合夥人。如此註冊公司會比較方便,在中國成功活過第二年的台灣新創團隊,都是和當地的合夥人一起打拚。

因為除非透過官方認證的育成中心、加速器,一般公司註冊手續往往很複雜,網路營運的牌照(ICP)備案申請也至少需二至三個月,這一點要有心理準備。

除了提早將中國法規摸熟,來自台灣的北京皓宇互動總經理羅聖博提醒,台灣創業者要準備一顆強烈競爭的企圖心,才不會在中國成為無名屍。「十幾年來,我看過很多台灣人來北京,卻跟不上速度,承受不了壓力。」他建議台灣年輕人,不要貪圖台灣的舒適,必須學會將壓力轉為成長動力。

清華大學教授蔡仁松也指出,「創業,心最重要。台灣創業者缺乏國際觀,是致命傷。」要看得遠,才能走得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75

印度大選奇蹟:茶水攤窮小子成為十二億人的總理!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0612

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人民黨以30年來最大的優勢贏得大選,標誌著印度政治將邁入一個新時代,增長緩慢和腐敗醜聞讓長期執政的國大黨必須面對印度獨立60多年以來最大的失敗。

週五印度選舉委員會公佈了對超過5億張選票的計票結果,初步結果顯示人民黨贏得了543個國會席位中的282個,而國大黨只贏得了44個席位。

這意味著莫迪不需要結盟就能夠組建新政府,這是自1984年國大黨以來首次有黨派能獨立組閣。

執政的印度國民大會黨承認敗選,甘地家族最新繼承者拉胡爾·甘地在競選總部說:「國大黨在選舉中做的很糟糕,我們必須做很多檢討。」

資深國大黨領袖和發言人Rajeev Shukla對外宣佈:「我們接受失敗,我們已經準備好成為在野黨。」

平民黨已經開始在新德里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支持者放煙花,吹奏印度傳統的銅管樂器,向民眾拋灑2500公斤甜品,並在兩頭大象畫上代表人民黨的蓮花圖案。

法新社說莫迪的勝利是出身卑微「茶水攤窮小子」戰勝了新德里的傳統精英階層「小王子」拉胡爾·甘地。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莫迪勝利標誌著印度尼赫魯-甘地(Nehru-Gandhi)王朝被推翻。

《經濟學人》說在一個由兒子、孫子、曾孫形成的繼承者巢穴中,莫迪最終登上了最高政治舞台。

印度外匯和股市用暴漲歡迎印度未來的新總理。週五印度基準的敏感指數上漲4.5%,盧比上漲至1美元兌換59盧比,創下2013年年中以來最高。

印度此次大選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投票時間最長,地域最廣的一次選舉。約8.15億登記選民投下了5.5億張選票,佔選民總數的66.4%創下印度獨立後最高投票率紀錄。

從喜馬拉雅山山區,到熱帶孟加拉灣中的小島,印度選民人數大致相當於歐盟與美國選民總和,其中18至19歲的年輕選民約有2300萬人,初次參與選舉的「首投族」成為左右大選局勢的重要群體。

這次選舉還打破了3000多年種性制度造成的分裂,過去一個地區選民只把選票投給代表自己種性的政黨。

在印度北部人口最多也是最貧窮的北方邦,  莫迪的人民黨贏得80個席位中的71個,大大高於2009年大選時的10個。原本在該地區代表人數佔絕對優勢「賤民」的社會黨,卻輸掉了所有21個席位。 

與出身印度政壇望族的拉胡爾·甘地不同,納倫德拉·莫迪出生於較低種姓中產家庭,胡爾·甘地接受的是牛津和哈佛的教育,莫迪的童年是在父親和舅舅的街頭茶水攤幫忙中渡過的。

然而無數年輕人和工商業者卻把選票投給了這位來自茶水攤小販。莫迪在選戰中說自己是「印度第一號勞動者」。

普通印度人對國大黨過去10年的經濟成績不滿,印度去年GDP增長率僅有4.9%,接近前一年創下的4.5%的十年來最低水平。4月份印度CPI同比上漲了8.59%,通脹僅次於巴基斯坦位居彭博監測的18個亞洲經濟體中第二高。

而莫迪在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的12年中,當地有11年經濟增長速度超過印度全國平均水平,當地高效的基礎建設,成功吸引了塔塔汽車集團等公司落戶。在莫迪任內古吉拉特邦人均GDP翻了近四倍,上漲至61,220盧比增速遠高於印度平均水平。

選民對莫迪的支持似乎高於印度人民黨本身,印度國家電視台一項調研顯示,投票支持人民黨的選民中有26%只是為了支持莫迪,而不是人民黨。

智庫NetCore Solution首席經濟學家Atanu Dey在推特上說:「莫迪會做5年總理麼?顯然不是。他未來15年裡都會是總理,人們要習慣。」

他在選舉中說:「為很麼人們會擁抱一個像我這樣來自中等家庭的勞動者,但這就是印度民主的力量,選舉將增強印度的民主……分裂的時代已經過去。」

就在大選結果剛剛宣佈後,美國政府開始迅速行動修補與印度未來新總理的關係。奧巴馬致電莫迪慶祝他贏得大選,並邀請他訪問華盛頓。

事實上自2005年以來美國政府一直禁止莫迪入境,理由是美國認為莫迪要為2002年古吉拉特邦的發生的反穆斯林暴力衝突負責。

週五美國國務院發言人Jennifer Psaki表示莫迪作為政府領導人將獲得 A-1簽證,「美國政府歡迎他入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484

33歲台灣人 被Google找去改變十億人

2014-06-09  TCW
 
 

 

一則以「首位登上Google未來學院的台灣人」為標題的消息,近日在台灣網路創業圈被大量轉載。彭博電視台(Bloomberg TV)譽為全球最聰明的「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見九十七頁小辭典),每年從近五千位佼佼者中選出八十位,今年首次出現台灣人的名字。

「這是一間頂級俱樂部!」矽谷英特爾(Intel)資深工程師李佳勳如此形容。特斯拉(Tesla Motor)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和《精實創業》作者艾瑞克‧萊斯(Eric Ries)都是歷屆講師,這封錄取通知,如同前進美國矽谷的門票,而拿到這張門票的第一位台灣人,正是葛如鈞。

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如何打敗來自史丹佛、哈佛的眾多好手?

三十三歲的他,擁有跨藝術、傳播和資訊工程的學歷與兩次創業經驗,以及無數創業競賽獎項;但他以前竟是一個不知為何要唸書、聯考失利的學生。

「人到底為什麼要學英文?」一直是他學生時期的疑惑。姊姊葛如珮透露,他課業不出色,也不是會考試的人,與其花精神拚考試,他寧可選擇畫畫、打電動和看漫畫。

背景:設計強項搭配理工經驗,激發好點子

考不上第一志願政大廣告系,他衝著招生傳單上「設計遊戲」四個字,改選淡江資訊傳播系。這個決定卻讓他在學習上找到出路。

當時繫上教授盧憲孚出了一份作業,要學生以「五感」(色相聲味觸)設計產品,這份沒有正確答案的作業,讓眾多學生哀號,他做起來卻得心應手。不以考試為目的的學習,讓他滿腦子的創意得以發揮。

好友李東展透露,當年班上的畢業製作,他以愛滋病主題投稿,不料這個想法在當時太過前衛,不被系主任接納。但他不按牌理出牌的想法,卻從大學開始萌芽。

然而,文科出身的他,進入台大資訊工程學博士班時,卻踢到鐵板。他的強項既不是數學,也不會寫程式,打開微積分,「整本課本如同天書。」「以前念設計,只要打開Photoshop就可以畫圖,在台大是要自己寫一個Photoshop,」他笑著說。

「班上同學不是參加過奧林匹克競賽,就是當過數學小老師,」他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念,都比不過理工背景的同學,於是,他專攻自己擅長的設計。雖然如此,理工經驗卻成為他日後創業的養分。

優勢:點子超多不是亂發想,而是解決why

「點子超多、懂得觀察人性」是師友對他一致的評價,「有的人天馬行空亂想,有的人又被科技限制住,他界線拿捏滿不錯。」和他共同創辦製造藍芽Beacon裝置公司SBACE.CO的李勁葦認為,設計底子加上一點工程背景,是他的優勢。

觀察人性的能力,來自他愛問「why」的天性。除了挑戰體制權威,他也好奇人們行為背後的原因。李佳勳分析,在他所認識的、其他錄取奇點大學的美國朋友中,有的來自史丹佛或哈佛,「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瞭解人性。」

葛如鈞在台大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加上父母支持,他在博士班後期開始創業。

他發現同學喜歡在網頁上看正妹,於是找了會寫程式的朋友,創立iBeauty App,讓大家能在手機上看正妹(編按:後因蘋果政策而下架)。後來臉書興起,他發現大家習慣坐在電腦前按讚,而不在真實生活中互動,又創立以揪團為主題的Linkwish App,並以同名創立第一家公司。

「Linkwish就是連結人的wish(願望)」,李佳勳認為,這是葛如鈞試圖解決人們問題的其中一項作品。Linkwish不僅陸續和摩斯、誠品等企業合作,也拿下由臉書總部創辦的全球駭客松大賽行動類冠軍。

「我無法抵抗對新東西的誘惑,」他分析自己不停創業的原因。在矽谷Google擔任資深工程師的好友李宗賢形容他,「連在餐廳排隊,都可以想出用平板電腦控制排隊流量的創業點子。」

目標:前進矽谷七天三百人讚助,募得百萬

不過,實戰經驗豐富的他,在準備申請奇點大學時,不如外表看起來有自信。

「我是假裝很有信心,」他坦承,因為當時擔心若向奇點大學要求獎學金,可能反被拒絕,因此選擇自付十個星期、要價新台幣一百萬元的課程。令人意外的是,一個僅在台灣創業圈小有名氣的素人,竟能在七天內獲三百多人讚助,募到新台幣一百萬元的求學金,除了說故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好人緣。

募資平台FlyingV創辦人林弘全表示,他善用串聯的力量,找來網路圈的朋友,如愛料理創辦人蕭上農、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等,透過他們具名表示支持,從第一圈、第二圈到第三圈擴散出去,讓很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慷慨解囊。

「越不確定的事情,越值得我去試試看,」如今三十三歲的葛如鈞,沒有結婚、沒車、沒房,笑稱自己是高風險族群,「我就是忍不住想要去不確定的地方。」

過去的學習和創業經驗,讓他想出「改變十億華人創業環境」提案,獲得前進美國矽谷的門票。此提案的目標,是成立以華人為對象、用中文當媒介的TranStartup創業知識分享平台,透過Q&A、資料庫、離線商務活動和創業前輩,讓華文區創新公司彼此分享經驗與知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046

萬達聯合百度做電商:這場實驗一旦成功將至少有50億人受益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7/145731.html

i黑馬:目前,萬達聯合百度和騰訊創建的電商公司,這是一場實驗,而一旦成功,除了萬達自己2020年會有50億人次使用外,還有可能成為一個開放平臺。
 

 
這是中國互聯網電商領域最大的一筆初始投資,也是第一個由線下企業主導發起的O2O電商項目,更是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規模最大的一次攜手合作。此外,這也是O2O領域最為激進的一次開拓,如能成功將為中國O2O引領未來。
 
  
這個項目的基本情況是,萬達在新公司中占有70%股權,騰訊和百度各占15%。萬達是線下的商業地產之王,總資產超過800億美元,每年有15億人次在萬達旗下物業消費;騰訊是線上的社交之王,市值超過1200億美元,每天有3億人登錄QQ,兩億人登錄微信;百度則是線上的流量入口,市值700億美元,每天有超過50億次搜索請求。這樣一個組合是以前沒有過的,雖然看上去有些怪,但相當符合邏輯。

互聯網企業做O2O時,更多時候註重線上平臺的搭建,忽視了與線下的連接和融合。它們普遍的期望是,吸引傳統企業投入資金和資源助其構建自己的線上平臺,在做大後再反過來用線上優勢將線下企業控制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有了這樣一個取巧的思路之後,O2O能做成什麽樣可想而知,線下企業雖然大多不懂互聯網,卻也不傻,很計較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而把O2O僅寄托於線上平臺的搭建,沒有線下企業的全面配合,根本是做不起來的,這是過去幾年O2O發展看似蓬勃實則很失敗的主要原因。
 
  萬達與騰訊和百度的合作,讓人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因為這次合作與以往不同。掌握大量線下體驗類消費的萬達占股70%,是個合適的比例。因為從普遍意義上來說,在O2O中,信息流和線上人流在完成一筆交易中雖然能起到關鍵作用,交易所指向的結果導向即服務的最終實現,還是要通過線下來進行,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現實。

萬達掌握的線下O2O資源堪稱優質,萬達廣場、度假區、酒店、影院、餐飲等,到2020年之前將達到每年50億人次在萬達旗下物業進行消費。這些消費者在整個國民消費結構中,屬於中高端人群。有消費能力,有消費意願,收入偏高,對電子化及智能化消費解決方案接受程度高。而且,這個市場足夠大,在全國每年30萬億元的消費金額中,僅有三分之一屬於實體商品,歸於服務類消費的金額,要遠遠大於前者。但這一塊消費的線上化改造和引導,到現在為止也沒有真正展開過。於是,掌握線上資源的騰訊和百度,就成了萬達最合適的合作者。
 
騰訊和百度在這兩年的口號都是連接一切,騰訊是用微信,百度是用搜索。兩者的用戶和流量資源如果只用於廣告和遊戲,未來必然會有危機,把自己的優勢與實體經濟結合,順應消費行為在線化的大趨勢,符合兩者的利益取向。換句話說,騰訊和百度能把用戶和流量資源向用戶消費行為傾斜,與實體經濟行為進行有效融合,必然會獲取更大的價值。用萬達電商來做突破口,是再合適不過了。
 
騰訊和百度在線上的資源,可以有效投入到一個高消費能力的人群中去,其技術和數據能力,也可以為這個項目增添更多成功把握。可以這麽說,騰訊和百度一直以來所期望的與線下融合,是有可能通過萬達電商這個項目取得長足進步的。傳統企業不走到線上是有危機的,互聯網企業不去線下,同樣存在危機。這不僅是萬達所代表的offline向online的逆襲,也是騰訊和百度所代表的online向offline的進取。唯有O2O的兩端都有動力通過中間的那座橋梁與對面融合,而非剃頭挑子一頭熱,真正的O2O時代才會到來。本次萬達與騰訊和百度的合作,無疑為真正的O2O時代起了個好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13

他們 如何緊吸中國五億人眼球?

2014-10-06  TCW
 
 

 

九月二十六日,政大藝文中心三樓,擠進上百名學生。中國第一大視頻網優酷總裁魏明正在台上,介紹首檔自製戶外真人秀節目《侶行》,而當天與台灣電視綜藝教父王偉忠的對談內容,將會在優酷上播放。

換個場景,來到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九月三十日,CNEX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CCDF)上,中國成立最早的視頻網土豆總裁楊偉東和加拿大電影局前局長珀穆特(Tom Perlmutter)等人,正在對談的主題,正是關於紀錄片在新媒體中的發展。

魏明和楊偉東,是中國市占率第一的視頻集團優酷土豆兩大掌門人,不約而同現身台灣。

兩年多前,幾乎是同質競爭兩個視頻雖宣布合併,但採取「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策略。二十五個月後,兩者並未互相競爭,反而各自定位出不同品牌個性,他們兩人,成了吸引中國五億人口眼球的兩大勢力。

優酷切入自製內容把點擊率轉變成購買率

近十四億人口造就中國視頻發展走於世界前端優勢,目前的前五大視頻網站囊括中國八成以上眼球,「戰局也從淘汰賽進化到文化生態競逐的插旗戰,誰能搶得優質內容,就等於取得勝出的子彈。」TVBS總監劉思銘觀察。

優酷的策略,以成為中國第一大自製內容平台的視頻網站為目標。這個背後,藏著魏明想挑戰視頻網站新獲利模式的企圖。因此,優酷不僅是最早建立自製內容團隊的視頻網,現在的規模更達上百人之譜。

若以台灣為終點站的《侶行》為例,第二季製作總經費超過人民幣上千萬,魏明分析,該節目總流量近三億人次,加上在中國著名網站豆瓣評分達九‧四分(總分十分),流量夠加上口碑,廣告主自然埋單;將兩個情侶主持人當明星操作,增加了經紀業務;再產生書籍等衍生性商品。

此外,節目播到南非求婚時,用戶還可用虛擬貨幣買花、鑽戒送給主持人,播映後甚至還舉辦付費見面會。當《侶行》成為一個宛如迪士尼的「米老鼠」(指有專利的內容或形象),就像從視頻看一個卡通節目,透過點擊率的量來收取廣告費,再到衍生性商品等,一層層展開不同獲利來源。

魏明要的是「圈」下中國所有用戶。「只要是真實情境節目,都能營造這樣的商業模式,」他分析,「網路時時互動,包括評論都能形成購買率,我們節目都是這種類型。」站在視頻與電視台開機比例七比三的中國,優酷早已跳脫平台思維,企圖心跟迪士尼一樣大。

「就平台來說,我要做到第一,但擁有越多優質內容越好。我提供觀眾獨特的,看起來多,但其實滿足每個觀眾的獨特需求。」這就是他腦中的盤算。

土豆緊黏35歲以下分眾合製外購節目,讓觀眾參與

優酷、土豆兩個品牌獨立發展,在中國視頻產業不相牴觸,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土豆總裁楊偉東選擇與優酷反其道而行:不求圈下所有用戶,只切入三十五歲以下的分眾市場。

他的目標,是把土豆從一個播放平台變成一個品牌。「市場越大,分眾內容純度越高,忠誠度也高。一旦人家認為你酷,很多東西就可以玩了。」楊偉東說。

缺少優酷自製內容跑在前頭的優勢,跟許多後起之秀愛奇藝、樂視網一樣,土豆以外購內容為最大宗,占了七成;但不一樣的是,要在八五後的年輕人市場突圍,他改變了採購成本結構,目的還是圍繞在宛如「守護神」的用戶上。

以中國年輕人風靡的韓娛內容為例,倘若其他視頻網還將一百元全重壓於採購上時,他則將一百元分成六十和四十的比例,前者還是買熱門劇,但玩法不同。

「我也會買熱門商品(節目內容)產生瞬間流量,但僅用六十元,」他表示,土豆與韓國前三大電視台SBS合作、用打包價買下一年的水木劇(週三、四的播映劇),如之前在韓中台引起話題討論度的《沒關係,是愛情啊》,便是由土豆同步直播的熱門戲劇。

另外的四○%,則是進一步跟外購廠商談合製機會。以韓國音樂排行榜節目《The Show》為例,前三季用買的,到了第四季則投資製作各半,且在SBS和土豆同步直播。

「談了六個月,他們說買或直播不就好了。但我堅持:『這樣才能讓喜歡韓國藝人的粉絲投入。』」所以透過投資製作方式,他在節目開演前一小時,讓土豆用戶付費投票,決定韓國音樂排行榜,且能與藝人互動,決定表演曲目。

「讓觀眾親自參與節目,會讓粉絲覺得:『這是我做的決定,』」他將用戶拉進戰局中,加深年輕人對土豆的黏度,自然也讓他們心甘情願從荷包裡掏出錢來。

雖然這個手法並不新鮮,「但粉絲為了跟偶像見面,就會變成土豆會員。他們雖然是少數,但對土豆的品牌忠誠度卻很高,」他分析,當純度越高,用戶泡得越久,「我們得到品牌和流量,用戶獲得折扣和利益,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簡單說,對粉絲而言,上土豆可以看內容、參與活動,甚至還能主宰節目走向,怎麼會不死心塌地!

土豆優酷還在燒錢仍吸引馬雲投資六十一億

歷經購併陣痛期,同集團兩個品牌已從同質性中,走出不同定位的品牌個性。優酷切入影視音自製內容,儼然已成內容製造商;一年半時間,土豆也從躍升為能辦活動、甚至即將開出實體店「土豆橙品」的文化品牌。

優酷、土豆已是中國前兩大視頻網站,去年營收約人民幣三十億元,約中國十個省級衛視總營收。除了針對消費者收費的營收漸進外,根據中國艾瑞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去年優酷土豆的廣告總營收仍高於競爭對手愛奇藝,為行業第一。依照該集團財報公布,去年第四季雖首次微幅獲利(但在美IPO財報仍為虧損),只是自製內容燒錢速度快,今年上半年財報又呈現虧損狀態。

優酷、土豆抓住中國五億人眼球的魅力,也讓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看到其潛力。在今年四月底,阿里巴巴及馬雲個人出資成立的雲峰基金,共砸下人民幣十二億二千萬元(約合新台幣六十一億元)入股,取得一八.五%股權,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布局的一環。

中國的視頻網站從過去的超過一百家,到現在前五大業者,已經進入靠優質內容,爭搶眼球市占率的肉搏戰時代。

只是,當同行也加入戰局,像是愛奇藝等視頻也投入內容製作的當下,優酷與土豆燒錢速度,是否考驗著投資人的耐心,又同時能滿足中國年輕人挑剔的眼睛,都是這兩大中國視頻天王的挑戰。

【延伸閱讀】土豆網用戶自創頻道數量中國第1

紀錄1:活躍「自頻道」(用戶創造內容的頻道)逾40萬個,為中國之最

紀錄2:擁有最多正版動漫版權視頻品牌,美、日版權超過2萬集

紀錄3:韓娛節目、戲劇到電影的版權外購和合作最多,逾7成以上

【延伸閱讀】優酷網自製節目創3個第1

紀錄1:首部視頻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上映首日票房人民幣2,500萬元,勝過同檔《變形金剛4》當日票房

紀錄2:首創迷你網劇《萬萬沒想到》總點閱逾5.6億人次,新浪影視搜索熱門節目第1名

紀錄3:首創真人脫口秀節目《曉說》,第1個上《華爾街日報》視頻自製節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