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菲特談保險業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9lcy.html

我們最主要的本業就是保險,當然其他事業也相當重要,想要瞭解Berkshire,你就必須知道如何去評估一家保險公司,其中主要的關鍵因素有(1)這個行業所能產生的浮存金數量(2)以及它的成本(3)最重要的是這些因素長期的展望。


首先浮存金是一項我們持有但卻不屬於我們的資金,在保險公司的營運中,浮存金產生的原因在於保險公司在真正支付損失理賠之前,一般會先 向保戶收取保 費,在這期間保險公司會將資金運用在其他投資之上,當然這樣的好處也必須要付出代價,通常保險業者收取的保費並不足以因應最後支付出去的相關損失與費用, 於是保險公司便會發生承保損失,這就是浮存金的成本,而當一家公司取得浮存金成本,就長期而言低於從其他管道取得資金的成本時,它就有存在的價值,否則一 旦保險事業取得浮存金的成本若遠高於貨幣市場利率時,它就像是一顆極酸的檸檬。


有一點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因為損失成本必須仰賴估算,所以保險業者對於承保結算的成績有相當大伸縮的空間,連帶使得投資人很難正確地衡 量一家保險公司 真正的浮存金成本,估計錯誤,通常是無心,但有時卻是故意,與真實的結果往往會有很大的差距,而這種結果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損益表上,有經驗的行家通常可以 經由公司的準備提列情形發現重大的錯誤,但對於一般投資大眾來說,除了被迫接受財務報表的數位之外,別無他法,而我個人常常被這些經過各大會計師事務所背 書的財務報告所嚇到,許多保險公司的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上佈滿了許多地雷。


在Berkshire我們對於損失準備提列儘量採取保守且一貫的做法,但我們仍不免會犯錯,不過我還是要警告大家,保險業本來就會發生很多意外,而且通常都不會是什麼好消息。


下表中所顯示的數位是,Berkshire自取得國家產險公司經營權,進入保險事業34年以來所貢獻的浮存金,(其中傳統業務包含在其他主險項下),在這張計算浮存金的表中,(相對於收到的保費收入,我們持有的浮存金部位算是相當大的) 我們將所有的損失準備、損失費用調整準備、再保預先收取的資金與未賺取保費加總後,再扣除應付傭金、預付購並成本、預付稅負以及取得再保業務的相關遞延費用後,所得出浮存金的數額,不要緊張,這不是什麼考試!


Yearend Float (in $ millions)

Year GEICO General Re OtherReinsurance OtherPrimary Total

1967 20 20

1977 40 131 171

1987 701 807 1,508

1997 2,917 4,014 455 7,386

1998 3,125 14,909 4,305 415 22,754

1999 3,444 15,166 6,285 403 25,298

2000 3,943 15,525 7,805 598 27,871


對於2000年的浮存金成長我們感到相當欣慰,但卻對其成本不甚滿意,一直以來,我們浮存金成本通常都維持在接近於零的低水準,有時好的時候,還能享 有可觀的承保利益,來彌補像1984年那樣糟糕的年度,當年的資金成本高達19%,不過2000年我們的承保損失卻高達16億美金,這使得我們的浮存金成 本飆高至6%,除非再發生什麼重大的災難,否則我們預期2001年的浮存金成本將會大幅下降,主要的原因是General RE已經逐漸開始反映調整價格,至於GEICO雖然規模較小,但也應該會有同樣的情形。


相較於其他保險同業,Berkshire現在有兩項相當罕見但卻越來越重要的因素影響到其浮存金的成本,第一是部份同業目前正面臨相當嚴重的承保損 失,迫使我們必須跟著分攤,而影響到我們短期的盈餘表現,但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在未來幾年有更多的浮存金可以運用,而在保單第一年的損失發生過後,以後年度 將不會再有這方面的成本。


只要保單的價格合理,我們樂於接受這類先苦後甘的結果,在1999年所有的承保損失當中,有4億美元(約占總損失的27.8%)是來自於這類的業務, 至於2000年則有4.82億美元(約占總損失的34.4%),我們無法預測以後每年能夠接到多少這類的業務,不過只要有案件金額通常都不小,而也由於這 類的交易往往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損益數字,所以只要發生我一定會向各位報告。


其他再保業者對這類業務往往沒有多大興趣,因為他們根本就無法接受其財務報表突然出現重大的損失,即便可以確定這類業務長期的結果都相當不錯,所以各位在拿我們的數字跟其他同業做比較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另外還有一個影響更大的因素,也是你在別的地方找不到的,那就是有些公司想要把過去發生但卻不確定的損失解決掉,簡單的說,有家XYZ保險公司在去年 向我們買了一張保單,約定我們必須支付頭10億美元的損失再加上以前年度,比如說1995年後續的損失調整費用,這些合約的金額有可能相當大,當然不論如 何,我們還是會定一個上限,我們在2000年簽了幾件這類的合約,到了2001年也會再簽下幾件。


依據一般公認會計原則,這類追溯型的保險對於當年度的盈餘不會有任何的影響,反倒是我們的報表因此增加了一項叫做"再保遞延支出"的會計科目,將收到 的保費收入與估計將支付的理賠損失(當然在此之前已先提列準備)的差額計入,之後我們再將分年攤銷在這個科目項下的金額列為承保的損失,大家可以在季報與 年報的經營說明中看到相關的資訊,依其特性,這類的損失會持續發生很多年,甚至達幾十年,當然相對的我們可以得到大筆浮存金的運用權利。


很明顯的,這類浮存金所負擔的成本不像其他一般業務能夠為我們帶來承保利益(這種好康的我們可是有很多),儘管如此,追溯保險對我們來說,仍然算是不錯的買賣。


綜合以上因素最後得到的結果是a)我預期以後浮存金的成本可以壓得非常低, b)但由於必須負擔前述提到的追溯再保險每年提列的費用,因此可能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完全不用成本。當然很明顯的,這些浮存金對我們到底是好是壞,除了當初取得的成本外,我們運用這筆資金的效率高低也同等重要。


而我們追溯再保險業務幾乎完全由Ajit Jain一手包辦,每年照例我都會給他褒獎一番,實在是很難去估計Ajit在Berkshire所代表的價值,大家除了關心我的健康之外,更應該關心他的健康。


去年,Ajit光靠著一家英國的主要保險公司的追溯再保險,就替我們收到24億美元的再保費收入,這有可能創下業界的歷史新高,之後,他又接了美國大聯盟德州遊騎兵隊一張钜額保單,投保強打者Alex Rodrriguez可能終身不遂的風險,喜愛棒球的人士都知道,A-Rod曾以2.52億美元的天價簽約,我想我們的這張保單應該又創下了失能險的保額記錄,此外我們也受理許多運動明星的保險。


此外Ajit也展現他多才多藝的天份,去年秋天他與一家網路公司Grab.com協商訂出一張相當有趣的保單,該公司成立的目標是希望吸引數百萬的網友到其網站,並從其中擷取有用的資料給行銷公司,而為了要吸引網友上門,Grab.com推出了一個10億美元的大獎(約等於1.7億美元的現值),萬一 真的有人中獎時,由我們保證支付這筆款項,當然網站上也強調得到這筆獎金的機會微乎其微,事後證明沒有人得到,但在當時中獎的機率並非全無可能。


簽下這類的保單,我們將可以預先收到為數可觀的保費,但同樣也必須面臨潛在的重大損失,所幸機率上對我們有利,並不是所有的保險業者都 愛玩這種遊戲, 因為他們沒辦法利用再保險來克服這樣的不愉快感,由於每一張保單都不尋常,甚至有時擁有其獨特性,保險業者通常無法透過一般的再保安排來規避這類突發的潛 在重大損失,也因此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總裁在經營事業時都必須面臨這種機率不大但卻又不容忽視可能深深影響單一季盈餘數字的風險,這簡直是有如芒刺在背, 我想沒有任何一位經理人會喜歡向董事會或股東會解釋這中間的為難,不過對於查理跟我本人而言,只要算盤撥起來合理,我們根本就不在乎其對帳面損益數字可能 的影響。


至於General RE,情況變得比以前好多了,Ron Ferguson加上Joe Brandon與Tad Montross以及一班能幹的團隊在2000年實行了許多做法,讓公司的獲利回到過去的水準,雖然我們的訂價還無法完全修正過來,但對於獲利情況最差的那部份業務,我們已大幅調整價格或乾脆捨棄掉,如果2001年沒有再發生什麼重大的天災人禍,General RE的浮存金成本可望大幅下降。


過去幾年,對於Ron跟他的團隊來說並不好過,但所幸他們已經做出最困難的抉擇,查理跟我仍然給予其肯定的掌聲,General RE擁有許多重要且穩定的競爭優勢,更棒的是,我相信其經理人一定能夠充分發揮運用這些優勢。


總的來說,其他規模較小的保險業務在2000年產生了可觀的承保利益,同時一如過去十年來持續貢獻大量的浮存金,如果把這些公司視為單一獨立的企業, 那麼他們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家經營績效優異的保險公司,而因為這些事業隱身在Berkshire如此龐大的事業體中,外界無法理解他們的努力與成就,但至 少我個人能夠深深地體會地,去年我感謝過Rod、John、Don等人,今年則還要再加上美國責任險的Tom以及Cypress的新任主管 Michael。


大家可能會發現過去我常稱讚的Brad- Cypress公司的前任總裁,已不在上述的名單當中,那是因為我們位於辛辛那堤的制服公司-費區海默需要一位元新的經理人,所以我們特地拜託Brad,在 Berkshire我們很少調動經理人,不過現在看來我們應該要再多試一試,因為Brad在新職務上表現相當優異,就如同他原來在Cypress的表現一 般。


蓋可保險 (1-800-847-7536 or GEICO.com)


下表是用來顯示蓋可保險成長幅度的一張表,去年我很興奮地向各位報告我們2000年在廣告行銷的大筆投入,並強調每一分錢都節節實實花在刀口上,事實 證明我錯了,我們額外投入的經費並沒有為我們相對增加詢問的電話,而且平均每通詢問電話最後成交的比率幾年來也首度下滑,這些不利的發展使得我們平均每張 保單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


Years New AutoPolicies(1) Auto PoliciesIn-Force(1)

1993 346,882 2,011,055

1994 384,217 2,147,549

1995 443,539 2,310,037

1996 592,300 2,543,699

1997 868,430 2,949,439

1998 1,249,875 3,562,644

1999 1,648,095 4,328,900

2000 1,472,853 4,696,842

(1) "Voluntary" only; excludes assigned risks and the like.


事後悔恨犯下的錯誤固然不對,但勇敢承認並虛心檢討原因卻大有助益,雖然這種景象在美國企業的內部高層會議上並不常見,查理跟我本人幾乎很少看到有人 會誠心誠意的檢討一項錯誤的決策,尤其是跟購並案有關,唯一著名的例外是華盛頓郵報認真客觀地檢討三年前的一項失敗的購並案,除此之外,就只看到大家對成 功的案子歌功頌德,至於愚蠢的決定則隻字未提,置之不理。


這類錯誤投資最後的下場往往是在財報上一次打銷提列非常損失,專業經理人最喜歡這樣搞,這使得近年來這類"不常"發生的科目,反而成為一般公司的損益表上的常客,至於它發生的原因則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去深究,CEO通常將它們歸類為無性生殖。


回到GEICO的檢討,去年取得成本大幅增加主要歸咎於四個原因,且全部都有一個共通點。


首先,我們的廣告頻率過高,在某些媒體的曝光實在是過度頻繁,大家知道大量且密集透過媒體傳遞訊息的效果絕對是遞減的,同樣在有線電視,一個小時內連續第三波的廣告,其效果絕對比不上第一波。


其次,所有的軟柿子可能都已經被我們給撿光了,很明顯的,雖然願意經由直效行銷參與投保的客戶群分佈甚廣,但不論如何,老一輩的人就是不願透過這種管 道投保,當然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這種排斥感終究會消退,新一代樂於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人,很快就會發現透過直接投保可以為他們省下大筆的保費。


另外一個肯定會降低成交率的因素是GEICO的投保資格審核趨嚴,去年不管是事故發生的頻率與嚴重性都提高,使得某些地區的費率變得不合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提高承保的標準,同時提高費率,這兩項變動使得我們相對于其他對手的競爭力略微下降。


當然我必須強調,對於大部分打電話上門投保的顧客來說,還他們是可以省下一大筆錢,不過比起過去可以省下200美元,現在只能省50美元,其吸引力確實大不如前,所以費率提升使得我們的價格與其他同業相近,絕對會影響我們在客戶間受歡迎的程度。


最後,產險業的競爭版圖產生了一項重大變化,那就是目前排名第一市占率約19%的State Farm,對於費率調整的反應速度相當緩慢,雖然他的成本的增加幅度肯定與其他同業不相上下,State Farm去年的承保損失率(包含回饋保戶的退傭)高達18%,相較之下GEICO則只有4%,即便如此我們浮存金的成本也高達6.1%,(相對於我們預估長期成本為零,這種結果當然不令人滿意),我們估算State Farm 2000年的浮存金成本將高達23%,而當市場上最大的玩家,竟然願意忍受如此高的經營成本,其他業者的處境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這仍然無損於State Farm身為美國企業最偉大的傳奇故事之一,我不斷建議商學院應該把這家成功的企業列為課堂的教材,因為他的成功過程有許多是挑戰學術單位的教條,研究相反的例證是相當有用的方法,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在學術殿堂中熱烈地把它拿來討論。


State Farm成立於1922年,由伊利諾州一位45歲半退休的農夫所創立,當初他是為了與紐約、費城與Hartfold長期壟斷的傲慢保險業者對抗才成立State Farm的,相對於前者擁有資本、信譽與通路等強大優勢,由於State Farm是合作社性質,所以他的董事與經理人不得擁有股份,因此在早期高成長時期,無法得到資本市場的資金挹注,同時他們也沒有一般公司認為吸引優秀經理人賴以生存絕對必要的認股選擇權或高額薪水。


然後到最後,State Farm竟擊敗所有競爭對手,事實上截至1999年,該公司的淨值僅次於其他四家美國大企業,如果你想知道他們是如何辦到的,想辦法弄一本"來自Merna的農夫"來看看。


儘管面對State Farm的強大優勢,GEICO依然擁有更好的商業模式,其營運成本相當低,這個特點在一個已經一般商品化的產業中尤其重要,GEICO這項競爭優勢早上 1951年,我還是一個21歲的學生時便是如此,當時我便因此為這家公司著迷,並認為隨著時間的過去,他的市場佔有率以及獲利絕對能夠穩定提升,當然如果 State Farm決定繼續忍受現在這樣的承保損失的話,GEICO的成長勢必將受到影響而減緩。


Tom Nicely-GEICO公司的CEO,依然還是老闆們夢寐以求的經營長才,他所作的一切都切中要點,當意外發生時,他從來不會像其他經理人一樣將時間浪 費在妄想逃避或扭曲事實上,2000年開始,他大舉砍掉不具成本效益的廣告,展望2001年若有必要他仍將繼續維持相同的做法,(雖然我們依然會維持大量 的媒體曝光率),若有需要,Tony絕對會大幅的調漲保費價格,他每天都盯著報表,永遠不落於人後,想要從競爭對手那邊扳回一城,我們絕對是Tony的好 幫手。


過去我曾經向各位說明,GEICO的利潤分享計畫主要系于兩項因素1)是保費收入增長的比率;2)是續約保戶的承保獲利表現,儘管面對2000年的產業逆境,我們仍然發出了約當8.8%年薪的獎金,金額約為4,070萬美元。


GEICO在Berkshire的未來仍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由於其徹頭徹尾的低營運成本,它能夠提供美國大眾最低消費最高品質的產品,這家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在各項消費者調查報告中一直名列前茅,這樣的組合將可確保公司繼續維持成長與獲利的態勢。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駕駛人知道與GEICO投保可以省下大筆的保費,我們仍將繼續大力宣傳直到所有美國人都知道我們的價值所在為止。

如何去評估一家保險公司,其中主要的關鍵因素有(1)這個行業所能產生的浮存金數量(2)以及它的成本(3)最重要的是這些因素長期的展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

中環在線:買保險送Benz 李華華

2008-09-30  AppleDaily

保 險經紀爭客一向激烈,早排AIA(友邦保險)俾阿媽AIG(美國國際集團)拖累,搞到一班客仔喺門口排晒長龍要退保,其他保險公司見到咁嘅情況,梗係即時 把握時機,趁機吸納呢班準客仔。不過唔少人已經對保險公司失晒信心,就算一街都係拎住保單冇地落腳嘅客仔(唔少仲係大客o忝),都唔係咁易捉得住佢哋。 AXA(國衞保險)就諗到送Benz搶客,佢哋搞咗個大抽獎,分12個禮拜,個個禮拜送出一部高清液晶體電視,終極大獎仲係平治C系列名車。

每年保費 5000蚊以上就可以參加抽獎。以前買保險,送小禮物好似筆呀、杯呀就見得多啫,再唔係就送多份純壽險之類嘅平價保險,但買保險送Benz,雖然話係大抽 獎,過去咁多年都真係冇乜見過,今次開咗呢個頭,遲啲大抽獎會唔會送層樓過你呢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

金融、保險、地產經紀難造按揭 中環在線:銀行列出黑三類 李華華

2008-11-05  AppleDaily

金融海嘯陰霾不散,各行各業喊晒口,縮皮裁員消息此起彼落。咁嘅環境,搞到銀行閂水喉有錢唔願借,咪話中小企借錢難,打工仔想搵銀行造按揭買樓,一樣唔容易,實際按息分分鐘要4厘以上。

華華聽班按揭轉介公司高層講,家陣銀行對「食佣一族」(即係收入主要嚟自佣金嘅打工仔)嘅按揭審批,特別嚴謹,同有穩定月薪嘅打工仔相比,實際按息至少差兩厘!

噚 日華華出席一間按揭轉介公司記招,公司高層同華華講,家吓打工仔問銀行借錢買樓冇以前咁順利,尤其係靠食佣為生嘅,直頭俾銀行列入高危借錢人士,佢哋嘅按 揭息率,比起優質客戶(例如有穩定收入嘅公務員同老師等),相差至少兩厘,晚吓手隨時要「P+」(P即最優惠利率)o忝。

呢批食佣一族主要 有「黑三類」,分別係金融、保險同地產嘅經紀。事關時勢唔好,樓股齊冧,市民勒緊褲頭唔願使錢,投資、買保險同置業樣樣都拖住先,搞到從事呢三行靠佣金收 入嘅經紀,首當其衝,收入唔穩定,自然俾銀行收緊按揭審批。唉,以前嘅收入尖子,一場金融海嘯冚埋嚟,即時淪為「黑三類」,都咪話唔欷歔。

卡數未到期變臉追找數

地 產經紀借錢買樓利息高不特止,佢哋仲同華華呻,卡數未到期已經有銀行追交錢。最近佢哋有行家就收到銀行電話,開頭接聽時都好聲好氣,好似好關心咁問:「係 咪仲做緊地產經紀?」當知道佢哋冇轉行即時玩變臉,要佢哋立刻還清未到期嘅卡數。中小企俾銀行提早call loan,華華近排都聽唔少,估唔到家陣連打工仔都唔放過,提早追收未到期嘅卡數,「黑三類」梗係雪上加霜。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

中環在線:恒生保險一哥成功靠忤逆 李華華


2008-12-05  AppleDaily


 

12月漸入寒冬,又到咗食蛇季節,噚日華華同一眾行家與恒生保險行政總裁李哲恒(Alvin)齊齊食蛇,席間發現Alvin入行經歷原來都幾傳奇。

阿爸反對做sales

話 說Alvin大學時代揀咗讀電腦,以為有科專業喺手穩穩陣陣,點知畢業之後先知出事。嗰陣經濟環境唔好,完全搵唔到電腦相關工作,寄出30幾封求職信都冇 回音,千山萬水先等到有一間AIA友邦保險回覆,當時又搵唔到第二份工,惟有焗住頂硬上。不過,爸爸媽媽一聽到佢要做保險,就極力反對,認為辛辛苦苦讀完 大學,有個學位喺手,邊有可能做保險sales先得o架,差啲要脫離父子關係。睇番轉頭,華華就話好在嗰時Alvin冇轉工,如果唔係就未必做到CEO 嘞! Alvin仲話最經典莫過於賣員工保險畀和記傳呼,當年佢心口掛住個「勇」字,着住套老西單拖走去龍蛇混雜嘅旺角,幾經辛苦至做成單生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1

平安保险称富通新方案合理 曾被富通公关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ggscyd/20090311/10105960287.shtml


  新浪财经讯 据媒体报道,平保集团正考虑法巴提出收购富通银行业务的新方案,并称此方案较之前方案稍为合理。

  近日,有媒体引述接近平保的消息指,富通将会利用出售其银行及保险资产所得现金,作特别股息分派,或留作将来收购。

  早前法巴提出的方案遭平保等股东反对,故法巴提出新方案,以28.8亿欧元从比利时政府购入富通银行75%股权,余下25%仍属比利时政府。

  富通集团发言人MarianneHonkoop前晚表示,公司董事长JozefDeMey于昨日拜会最大股东中国平安(34.22,-0.30,-0.87%)管理层,阐述与法国巴黎银行之间达成的新交易的细节,希望获得最大股东的支持。不过,平安集团发言人盛瑞生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未对会面一事置评,表示不清楚高层间是否已经进行过会面,平安集团的态度依然是持续关注,除此外并无其他信息。

  富通股东最初阻止了法国巴黎银行以145亿欧元价格收购富通在比利时银行业务的交易,该交易由比利时政府牵头,不过现在股东们还得就上周末修订的新协议举行投票。中国平安的支持被视为是该交易获得通过的关键。

  但今日有媒体称,平保集团正考虑法巴提出收购富通银行业务的新方案,并称此方案较之前方案稍为合理。

  观察人士称或许富通攻关起了效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15

中環在線:AIG前董事唔再掂保險 李華華

2009-03-11  AppleDaily






 

美 國政府三度出手拯救嘅美國國際集團(AIG),唔單止令投資者失望,連前董事兼股東Eli Broad都好欷歔咁話,對AIG唔再存有任何希望。話說Eli Broad同一班投資者,早喺舊年兵荒馬亂之際,曾經希望喺美國政府手上攞番AIG股權,但最終失望咁話:「迫於無奈要放棄。」


曾經係全球保險一哥嘅 AIG,因極度缺水,要美國政府打救,變相持有八成股權。AIG舊年第四季勁蝕617億美金,破盡美國單季蝕到入肉紀錄,原本諗住賣資產套現還債,點知買 家財力大不如前,搞到AIG封盤咁滯,索性將部份資產,例如友邦保險(AIA)賣咗部份畀政府,甚至考慮獨立上市。AIG唔掂嘅新聞接踵而來,Broad 同埋其他股東舊年曾經企圖說服美國政府,畀公眾取回AIG所有股權,最終無功而還。佢好心淡咁話,已經唔再投資保險行業,亦唔再關心AI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46

平安保险参与世纪供股 汇丰无再融资需要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hkstocknews/20090316/06385978907.shtml


  明报报道,汇丰控股(40,1.75,4.58%)(00005)宣布历来最大型的供股集资后,股价持续下滑,市值如江河日下。汇丰集团主席葛霖(Stephen Green)表示,在供股进行期间,股价的波动增加实属无可避免,但希望投资者可静下心来,将焦点放在汇丰中长期的增长实力上。

  他又强调,在今次供股之后,看不到汇丰有任何再集资的需要。

  与此同时,继本港富豪外,内地投资者亦参与汇丰是次的世纪供股,平安保险(02318)发言人昨响应本报查询时指出,平保手持一定数量的汇丰股份,亦决定参与供股;被问及平保会否参与供股分包销时,发言人则表示,未收到这方面消息。

  曾就U盘狂泻 查询港交所

  接近包销银行消息指出,汇丰今次177亿美元(约1,381亿港元)的供股,机构投资者认购反应理想,应可全部出售,意味即使散户完全不参与供股,亦不会有问题。

  汇丰在宣布供股后,在香港上周一收市后竞价时段(俗称“U盘”)暴泻至33元,事件令港交所暂撤U盘交易机制。对于香港的处理手法,葛霖在伦敦接受本报访问表示,明显地对整体市场利益而言,是需要一个透明及公开的机制。

  汇丰执行董事霍嘉治(Sandy Flockhart)则表示,汇丰曾就事件向港交所作出查询,但是否作出调查及处理方法,则是由港交所决定。

  对于汇丰决定大规模供股,加上股价急泻,伤了不少香港散户对汇丰的信心。葛霖再次强调“对汇丰而言,无论是过去或未来,都没有一个地方会较香港 重要”,他指汇丰对香港一向有很大的承担,亦希望投资者能留意汇丰的基本因素。“供股进行中,股价可能比较波动,我想强调的是,希望大家能关注我们的基 础,看看汇丰中长期的增长动力,看看汇丰如何负责任的处理汇丰融资,然后想想当全球走出金融危机,有那家银行可跟汇丰媲美。”

  盼投资者聚焦中长期增长

  是次汇丰供股,不断有不利消息传出,加上汇丰高层又四出会见投资者,例如财务总监范智廉(Douglas Flint)来港短短两日,估计与逾20家机构投资者会面,问及这是否反映认购反应未如理想,葛霖坦言,汇丰22年来再作供股,金额高达177亿美元,作 为管理层理应向投资者解画,这是负责任的表现,与供股反应无关。

  过去两周会见了不少大型投资者的葛霖表示,投资者最为忧虑的,除了是汇丰融资的前景外,亦担心汇丰欧洲业务会否受到影响,亚洲增长放缓影响集团盈利等。他表示,在汇丰表明终止汇融的处理之后,已与当地业务划清界线,未来盈利受到的影响将在银行管理之内。

  至于英国方面,他表示当地经济无疑出现衰退,但不代表银行便没事可做,过去两年汇丰专挑一些高质素的按揭贷款承造,加上不少银行退出英国市场,汇丰亦可以择肥而噬。

  葛霖又指出,明白投资者忧虑亚洲的经济前景,会受到美国衰退所拖累,但今年亚洲(日本除外)的经济增长仍有4.5%,远较欧美情况为佳,而日后若经济复苏,亚洲亦可以较欧美市场更早踏出阴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44

中環在線:時富搵保險猛人坐鎮 李華華

2009-04-23  AppleDaily






 

多 年前做過消費者委員會委員,成日出嚟見傳媒嘅阮德添,噚日有新工,時富金融(510)宣佈,委任佢做旗下財務策劃部門──時富泛德財務策劃執行董事。阮生 將會負責制訂時富泛德嘅整體業務發展策略,協助公司喺中港發展財富管理市場。阮德添做咗保險同財富管理超過20年,服務過嘅公司包括怡和保險、保險顧問公 司Marsh & McLennan、新鴻基證券、加怡人壽保險同AIG等,又做過機場管理局,擔任商業服務總經理,可以話身經百戰。

拓中港財富管理

今次證券行時富發大嚟搞財富管理,可能係睇啱近排金融海嘯嘅影響仍未完全擺脫,市場對財務策劃有需求,而且阮生嘅理財規劃師(CFP)資格喺國內獲認可,可幫時富發展內地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5

AIG断臂求生 友邦保险正式启动香港IPO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19/HTML_2HIV7TFMMR5Y_2.html


“期待独立IPO给AIA带来新的希望。”一位曾经任职于AIG的人士如是称。

5月18日,美国国际集团(AIG)宣布,将加快把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友邦保险集团AIA)定位成为独立法定机构的程序,若市场情况许可并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会将友邦保险集团在亚洲其中一个交易所上市。

AIG同时宣布,已经向相关机构“展开要求建议书的程序,为首次公开招股拣选全球协调人及配售经办人”,被视为正式启动IPO的序曲。

而独立的IPO对此刻的AIA意义非比寻常,对其自身价值的巨大提振不言而喻。

IPO“是最佳的决定”

自去年母公司AIG惊爆巨亏之后,从AIG最初计划出售AIA不超过49%的股权,到后来发布“独立宣言”,将AIA在亚太地区的多家企业组成“友邦保险集团”,到目前的单独IPO,AIA的命运一直一波三折。

AIG在其18日的声明中称,将AIA上市是AIG于3月2日宣布的重组计划当中重要的一环,亦将令AIA拥有独立于AIG的董事局及管理层。

AIG主席兼行政总裁爱德华·李迪(Edward Liddy)表示,公司将继续透过既积极进取而又有系统、有规范的程序,去考虑各种策略性的选择。“我们相信在此阶段,友邦保险上市对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美国纳税人、保单持有人、员工及销售伙伴,都是最佳的决定。”

“ 今日的宣布正式为我们的独立定出了清晰的路向。现在,我们对友邦保险的结构和未来都有明确的启示。友邦保险拥有超过二千万客户和25万代理人,资产超过 600亿美元,销售伙伴网络广阔。我们能够抵御经济动荡的冲击而仍然屹立不倒,足以证明我们营运机构的实力、客户对我们的信心和销售伙伴对我们的支持。” 友邦保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智信(Mark Wilson)18日说。

目前,AIG宣布已经向众多投行发出“邀请”,展开要求建议书的程序,开始为首次公开招股拣选全球协调人及配售经办人。该程序将由AIG重组计划的全球金融顾问及AIA的公开招股顾问——The Blackstone Group负责安排。

香港一家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已经开始相关的准备,而各家国际知名投行都对此项业务趋之若鹜,预计将在2-3周内见分晓,“毕竟这将是近两年内香港市场上最大的一笔IPO业务。”

该人士续称,为解资金的燃眉之渴,AIG计划将AIA25%以上最高可能至49%的股权让给公开市场进行融资,以AIA计划发行总规模为200亿美元的融资额计算,其计划从AIA的是次IPO中套现50亿-100亿美元。

“虽然100亿美元仍不能实质性的解决AIG的资金问题,但已是不得已为之,毕竟连日本总部的大楼都已经变卖了。”前述曾任职AIG人士称。

“ 该IPO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准备时间,在不考虑资本市场状况的前提下,也要在明年一季度或二季度才能正式完成上市的过程。”前述投行人士称:“世事难料, 是否能够成功融资200亿美元,取决于其上市时资本市场的状况,如果市场不能在明年一二季度成功转暖,200亿美元的融资难度相当大。”

除去资本市场的变数外,AIA的亚洲业务质量还是比较吸引人的。一家国际知名证券公司的分析师如是称。

据AIG声明称,AIA的分公司、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遍及澳大利亚、文莱、中国内 地、香港、印度、印尼、澳门、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泰国及越南。而AIG亦计划将美国人寿 (ALICO)在台湾的业务,以及(若获监管机构批准)其在菲律宾的Philam Group of Companies全部纳入友邦保险集团旗下。

而目前,AIA是亚洲最大的人寿保险机构之一,拥有超过90年的经营历史,25万名营销员和2万名员工,并覆盖13个区域市场,为超过二千万保单持有人,可以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人寿保险、退休计划、意外及健康保险以及财富管理方案。

AIA在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的业务都是以个人营销渠道的业务为主,保单内涵价值较高,业务结构优良,对其估值会有很大提升。“相信20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就是在其高内涵价值的基础上做出的。”该分析师认为。

IPO提振AIA

而IPO正在提升AIA的内在价值。这一点从AIA频频高调宣布其计划的策略上亦可窥见。

在美国政府决定援助AIG后不久,为偿还美国政府开出的“救赎条件”,AIG第一时间启动了资产的出售计划,其中也包括出售AIA在亚洲的资产。

但最初出售49%股权的计划实在称不上“上选”。前述曾就职AIG人士认为,竞标的最终失败已经足以说明,应标者愿意拿出上百亿美元的真金白银收购AIA的股权,势必要取得其控股的权利。“如果这个愿望不能实现,试问哪家机构会如此无私?”

前述投行人士亦表示,包括中资机构在内的一些意向竞标者的确有这样的疑问。而对于中资机构来说,文化整合及驾驭AIA全部的亚洲业务,也的确有难度。

之前曾有传闻利,中投公司、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三家国内机构组成竞购团,共同参与AIA亚洲业务的竞购。

三家机构抱团,以解决巨额资金的来源问题,而若竞购成功的话,中国银行将取得AIA在中国国内的业务,中国人寿得到其在亚洲地区除中国本土以外的业务,而中投公司则作为单纯的财务投资分享收益。

但一位权威人士否认了上述传言,他告诉记者,以中国保险业目前的人才储备及经营管理能力而言,驾驭AIA本土及香港地区的业务基本相当,而对更大范围的业务则需要慎重考虑,甚至是不能驾驭。

除非是AIA将香港业务和中国内地业务单独打包出售,那么中资机构的竞购意愿会非常强烈,也更有希望得到监管机构的支持,毕竟已经有中国平安投资富通上的惨痛教训在先。该人士续称。

但这似乎又不在AIA的考虑范围之内。因此,是次通过启动IPO进行新一轮融资的方式,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会大大提升。

前述投行人士分析认为,之前的意向竞购者可以通过几种途径进入AIA股权,首先是在其IPO之前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例如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得5%甚至更高的股权,锁定3-5年,分享每年AIA带给它的分红收益,锁定期结束后,可以长期持有也可以择机溢价出售。

“或者在一级市场上参与战略配售,这两种方式的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动用的资金量较少,并可以分享AIA成长带来的收益。”该人士续称。

他认为,如果以这两种方式进入的话,中资公司,尤其是中资保险公司一定会“很有兴趣”。

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就曾表示,中国人寿曾考虑收购AIA,而且中国人寿对AIA除内地以外的亚洲业务,包括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业务都很感兴趣。

但随着市场的瞬息万变,投资机会也时过境迁。

杨超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时间长了,很多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包括业务情况、资产品质、内涵价值、品牌、队伍都较前些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跟当初中国人寿与AIA谈的时候有一定差距,所以决定退出竞购。”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统计,今年一季度,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实现保费收入18.6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64亿元,下降近10%。其外资寿险的“头把交椅”已经被中意人寿轻取。

一家合资寿险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比较特殊,中意人寿的后来居上与其从股东那里获得的大单不无关系,因此还不能轻言“友邦外资寿险老大地位不保”,但以目前其在国内业务的下滑趋势来看,如不尽快加以改善,今年底或明年初,恐怕上述说法即将成为现实。

这位高管同时透露,虽然最初的退保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之后公司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这对于人才奇缺的保险公司来说打击更为严重。

“期待独立IPO能给AIA带来新的希望。”前述曾经任职于AIG的人士如是表示,他认为IPO会大大增加AIA的品牌价值,对公司留住人才大有裨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1

李嘉诚减持保险股民安控股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16/20090916030719472.html


每经实习记者  杨可瞻

        据港交所披露,亚洲首富、长江实业(00001,HK)主席李嘉诚于8日减持民安控股 (01389,HK)249.8万股,每股作价2.133港元,涉及金额近533万港元。减持完毕后,持股量由之前的20.02%降至19.93%。昨 日,民安控股午后开盘后震荡拉高,至收盘报2.27港元,涨幅2.72%,全日成交898.88万港元。

        据了解,于 2006年12月22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民安控股,是一家以香港为总部、且具领导地位的保险公司,其业务主要覆盖汽车、财产、责任等一般保险产品。 2004年5月,民安控股全资附属公司—香港民安获中国保监会批准,将其深圳分公司重组为一家全资附属公司,即民安中国。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的半年内,民安控股录得中期业绩盈利5647.4万港元,较上期增长185.67%,另外2008年其全年则录得业绩亏损3.75亿港元。

        《每 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此次是李嘉诚在港交所权益披露中,唯一一次减持民安控股。记者昨日致电民安控股投资者关系部获知,早在民安控股上市前,长江实业 (000001,HK)就是公司策略合作伙伴了。记者从投资中国网公开信息查询到,2006年,香港民安控股股东中国保险集团对香港民安实施股改,设立民 安(控股)有限公司,当时引进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成为第二大股东和战略性合作伙伴。

        辉立投资咨询(上海)研究部董事陈星 宇,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李嘉诚此次减持民安控股,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三点,其一是最近恒指涨至年内高点,同时民安控股从年初的几毛钱涨到目前 的2.27港元,在这种情况下,李嘉诚进行减持是一种较合理的选择;其二,李嘉诚是一位长线投资者,其选择持股民安控股,本身可能就是对未来保险业混业经 营及银保合作趋势的一种长线考虑,亦可能通过保险渠道向银行业进军,不排除他再度增持民安控股可能;最后,有消息称李嘉诚旗下和黄、长实未来均可能在A股 国际板上市,故李嘉诚可能通过此次减持对其旗下资产进行布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