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兒子 你要當賭徒?

2010-11-08 TCM




午夜時分,知名國際室內設計師吳興達,正一個人坐在他位於上海銅仁路的辦公室裡。他點起一根菸,面對著窗外,透過玻璃窗,這位CEO看著眼前永不休息的城市,就像他的工作與生活一樣,總是像個陀螺似的轉個不停。

年過五十的他,工作已有成就,過去十年來,他都過著台北、上海兩地跑的日子,由他經手的室內設計案,全是說出來會讓人肅然起敬的國際公司,像是諾基亞(Nokia)、香奈兒(Chanel)、Google等。

父親的遺憾 我事業有成,卻僅高中肄業

然而對他來說,人生最矛盾煎熬的一件事,不是赤手空拳到上海灘打天下時的夙夜匪懈,也不是因自己出身平凡、只有高中肄業,在他心裡,有件事情一直纏繞了兩年:「我的兒子是職業撲克選手。是別人眼中的賭徒!」

吳興達的兒子吳紹綱,今年二十五歲,現在是全球最大線上撲克網站PokerStars(撲克之星)的簽約選手,也是該網站亞洲明星隊(Team Pro Asia)的成員。他現在與好友共同成立一家名為「FOK」的線上撲克教學網站,擔任總教練一職。

去年,他代表撲克之星參加倫敦EPT(Europe Poker Tour,歐洲撲克錦標賽),打敗了七百多位來自全球的撲克好手,拿下了第七名的好成績,抱走高達十三萬八千五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四百二十萬元)的獎金。

全 球的撲克賽事大大小小、全年無休,而「歐洲撲克錦標賽」在撲克界中的江湖地位,就像是網球界中的四大公開賽一樣,比賽參賽人數多、獎金高,特別受到矚目。 尤其,在德州撲克早已紅遍半邊天的歐美世界中,吳紹綱這張東方臉孔的出現,是個新鮮話題,雖然只有第七名,但已經是亞洲選手中數一數二的成績。

兒子的選擇 我喜歡賺錢,能不能休學打撲克

但今日的吳興達每次想到今日的吳紹綱,總忍不住會一再的想起三年前的那一天。

「爸,可以打電話給我嗎?」 「什麼事?」 「我有事想跟你說。」

這幾行字出現在吳興達的msn上,兒子總是這樣,有事找他會先跟他約好時間,小事他不會說,那是他跟他媽媽之間的事情,要慎重其事找爸爸的,肯定是需要商量的大事。

兒子也不會出選擇題要他回答,吳紹綱心裡一定會先有個答案,再詢問吳興達的意見。教導孩子獨立,一向是吳興達的教育原則,只是他沒想到,在這個「獨立思考」的公式運作下,孩子竟然丟給他一個震撼彈。

吳 興達拿起電話,撥了號碼,吳紹綱接了電話,他告訴吳興達自己在打撲克。吳興達很驚訝,第一句就問:「什麼!打撲克不就是賭博?是不是違法的?」 電話的那一頭傳來兒子的回覆:「不是,這不是賭博。」接著兒子又告訴他:「爸,在美國,德州撲克的現場比賽連ESPN都會做實況轉播。我打得很好,所以想 參加今年在拉斯維加斯的WSOP(世界撲克錦標賽)比賽。但是這比賽和學校的期末考衝突,我可以先休學去參加比賽嗎?」吳興達聽了,直截了當的回答:「不 可能。」

「這一切是怎麼回事?」他在心底吶喊,事情發生得太突然,讓吳興達一下子還真招架不住。這顆「休學打撲克」的震撼彈正中目標,不偏不倚的打進了他的心裡,立即炸得他思緒波濤洶湧。

他過去教導吳紹綱:做什麼事情只要不違法,只要是熱情所在、只要全力以赴,老爸和老媽都會高舉雙手贊成、支持他。

可是,關於「休學」這件事,就完全觸犯了吳興達的底線,尤其竟然是休學打撲克。

那時的吳紹綱,剛念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心理系大三,已經打了一年多的線上德州撲克,在那個虛擬的世界裡小有名氣。對於學校的課業早已無心經營的他,將時間都給了線上撲克,成績每下愈況,最後學業顧問對他發出最後通牒,希望他先停課,好好去把學分補起來。

眼看就要畢不了業了,吳紹綱索性和老爸攤牌,坦承自己想休學要去參加撲克賽的心意。那時線上撲克正熱,上線的玩家雖多,但絕大多數都是菜鳥,一個月就能夠讓小有技術的吳紹綱進帳百萬,本來就已經覺得念書無用的他,這下更是認為:念大學到底有什麼用?

七年級的吳紹綱就像全天下的青春孩子一樣,他們很急,急著經濟獨立、也急著迅速致富。

父母的煎熬 兒子沒有大學文憑,求職怎麼辦?

要讓兒子受好的教育、好好念完大學,是吳興達和妻子黃榆晴人生的夢想之一,也是兩人二十多年來的期待,眼看就差臨門一腳了,休學!這叫父母親如何能夠接受?

雖然事業有成,但那一張拿不出去的漂亮學歷,一直是吳興達心中的痛。當有人請他在那一欄小小的學業欄裡填上資料,總會把他心裡的自卑給放得大大的,他確實希望兒子能夠完成他的夢想。

吳紹綱十一歲那年就隻身赴美念六年級,為了讓兒子全天候受到妥善的照顧及安排,夫婦兩人特別讓他去念西岸灣區知名的寄宿學校,即便所費不貲,吳興達和黃榆晴還是咬緊牙,努力支付昂貴的學費。

吳興達回憶,當時他雖已身為老闆,但是每個月都得向公司先行借支。那時的合夥人,年終領到的是一年的盈餘,他卻只拿到一張白紙,上頭寫著一些黑字,清清楚楚的羅列出他一年來的所借支的費用,沒剩下什麼錢。

兒子有大學不讀,讓沒有大學文憑的父親心裡更痛。吳興達曾有一段年少輕狂的歲月,他不但沒念大學,就連高中也換了好幾間,度過一段打架滋事,甚至轉學、輟學的青春時光,如果當時沒有家人的關懷,他不敢想像自己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所以現在,身為過來人的他,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重蹈覆轍。吳興達知道若是手上沒有那張文憑,求職的路會是多麼的辛苦!「我就像是游擊隊,隨時要在這個人生的戰場上求生存,沒有後路!有了那張文憑,如果吳紹綱fail(失敗)了,至少他還有重來的機會。」

這是每一個家庭都會發生的故事,當孩子選擇的路與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馳,當孩子的興趣跟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有所出入,劇本該如何寫下去?要搬出灑狗血的家人決裂情節相當容易,孩子的心可能從此離父母越來越遠,最後甚至落得形同陌路的下場。

親子的溝通 放下身段,去了解孩子怎麼打牌

吳 興達與黃榆晴終究沒有這麼做,這對父母放下了身段,潛入了孩子的撲克世界裡,用力去理解這個不曾屬於他們的新天地。吳興達曾經蹲在兒子的床邊,看吳紹綱在 線上撲克網站中鬥牌的過程。螢幕上擺了好幾張牌桌,這位撲克新秀一邊迅速的在不同桌次裡來來回回,一邊悉心向老爸解釋撲克規則。

在一來一往 的相互溝通、瞭解之下,吳興達發現德州撲克確實是門「競技」,就像下棋一樣,要下工夫苦心研究才會有成績。在虛擬的撲克世界中,他也看見了許多再現實不過 的人生哲學:如何面對連續輸牌時的低潮?如何讓自己再站上高峰?如何觀察對手、早一步獲悉對手的想法?如何隨機應變。這些道理,不也都能應用在職場上?隨 後他也才發現,身邊的許多CEO好友,竟也都是業餘的撲克選手。

父母的改變 發現三百六十行外,還有新世界

黃榆晴知道兒子的拗脾氣,越是禁止他去做的事情,他越會往裡頭鑽。為了讓親子之間的溝通管道暢通無阻,做母親的決定走出自己的「心門」,進入孩子的撲克國度裡,陪著吳紹綱去參加澳門、韓國的現場比賽,看看這些所謂的「撲克選手」,究竟長得是什麼模樣?

「我那時有點驚訝,那些比賽都很正式,開場致詞、介紹、規則宣布、頒獎都井然有序,上台說話的人都西裝筆挺,就跟我身邊的CEO朋友一樣。」黃榆晴在比賽現場找不到她心中的賭徒,她開始以較為開放的胸襟,來看待兒子的另類職志。

一 個傳統家庭出身、接受傳統教育的母親,很努力的去傾聽兒子的感受,並試圖接受這新世界價值的洗禮。黃榆晴感嘆的說:「在我們那個年代,登台表演的孩子經常 是迫於生活的無奈,現在人人搶上《星光大道》。在今天,三百六十行早就不夠用了,打電動、網拍、格子鋪、電玩軟體測試員,完全是我沒有聽過的行業。」

當然還有自家兒子的新行業,他叫作「職業撲克手」,那更是黃榆晴過去根本沒聽過的新世界。

兒子的妥協 為了媽媽,復學完成學業

整 個故事,在吳紹綱參加二○○九年倫敦EPT(歐洲撲克錦標賽)後,有了一個「暫時性」的收尾。父母親看見了兒子的熱情、努力與實力,在賽後為他舉辦了一場 盛大的驚喜派對,把親友都找來,為吳紹綱慶功,給予他最真心的支持與祝福。這是個過程,不是結局,做父母和兒子都是一輩子的事,吳紹綱今年才二十五歲,人 生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父母也會像以往一樣陪著他。

吳興達、黃榆晴及吳紹綱親子三人從彼此衝突、進一步溝通、最後各退一步有所妥協,讓家人 之間的情感能夠更加緊密的交織,終究,吳紹綱還是乖乖的回到加州去念最後一年大學。回美國那天,黃榆晴一如往常送他到機場,給他一個再見擁抱,入關前,吳 紹綱轉身對眼前的母親說:「媽,我這個書是為了妳念的。」

這不是一個特殊的故事,成千上萬的家庭,不同時代、世代的父母與孩子們,每天都可 能會遭遇到不同的衝突與矛盾。現在七年級生直言不諱、敢於做夢,但身為他們的父母,卻也因此面臨更大的挑戰;當我的孩子決定走一條很不一樣的路,而且這條 路跟我的期望落差很大,究竟,我要不要讓他如此對未來的人生壓注?

教養,是一場賭局,一場沒有勝負輸贏的賭局,不知道會拿到什麼樣的牌,父母又該如何盡力把牌打到最好?

面對現代的教養難題,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有感而發:「什麼事你最喜歡,也做得最好,就去做吧!」他想起過去,小兒子在史丹佛大學工程系畢業後,告訴老爸自己想去演戲。

做父親的非但沒拒絕,反倒願意放手讓孩子去闖一闖。黑幼龍甚至託朋友介紹,讓黑立行去跟張艾嘉、吳宇森等電影圈名人碰面,無奈星海現實殘酷,光有熱情是永遠不夠的。碰壁的黑立行回到史丹佛繼續念完研究所,現在自己創業開發的娃娃車,風靡好萊塢,大受歡迎。

黑幼龍說,父母要放手並不容易,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相互的「尊重」,給孩子發聲、發表意見的機會,是維繫彼此的最佳管道。

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曾經在美國電視節目上見識過撲克比賽的迷人之處,他說撲克比賽,確實可以讓人領會到,關於牌戲背後的人性、心理學、統計學等種種複雜有趣的策略。

吳紹綱所選擇的撲克世界,是一般人少走的路,沒有天分,不夠努力堅持的話,是走不了多遠的。潘建志鼓勵台灣人應該多接受「多元的價值」,「調酒師、黑手,不管做什麼行業,都有其可以表現的地方;不是只有學者、大教授才算是職業,念書不是人生唯一的一條路!」

【延伸閱讀】德州撲克,美國的全民運動!

源自於美國德州的撲克遊戲,有百年歷史,早就已經是美國當地的全民運動。大人小孩都會打,一邊打,一邊聊天、說笑,眼睛再順便瞄一下電視上正在播放的電影DVD。對美國人來說,這是家庭休閑娛樂所必備,就像台灣人閒來無事時愛唱卡拉OK,或上個幾圈麻將。

德州撲克規則:牌桌上的玩家各有兩張底牌,莊家會依序另外發五張公開牌,每個玩家再以自己的兩張底牌去跟五張公開牌配對,選出最好的結果。

就這樣而已,聽起來很簡單,要熟悉規則一點兒也不難,但是由五十二張牌所組成的世界會有多少種可能的排列組合? 這題目足以讓一個數學家寫上好幾本的論文。

全 球不少名人都是德州撲克高手,像是知名好萊塢演員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麥特.戴蒙(Matt Damon)等。網球界有四大公開賽:澳洲公開賽、法國公開賽、溫布敦公開賽及美國公開賽,而撲克界中則有「世界撲克錦標賽」、「世界撲克錦標賽歐洲 賽」(WSOPE)及「歐洲撲克錦標賽」(EPT)等國際型的大型賽事。和網球公開賽不同的是,這些撲克大賽人人都能參加,唯一的條件就是必須繳交參賽 費。其中世界錦標賽的入門費向來不二價,定價高達一萬美金(約合新台幣三十三萬元)。最高額獎金的一次賽事,要屬二零零六年的世界撲克錦標賽。那次一路過 關斬將、榮登第一名的德州撲克王,就是身兼電視製作人及撲克手的傑米.高德(Jamie Gold),他抱走一千兩百萬美元,接近新台幣四億元,金額之高,令人咋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1

你要在哪飛?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1948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0

你要轟掉自己才能想像全新出路

2011-9-5  TWM




霓虹天鵝,將會是越來越常見的現 象,」傑森.史威格(Jason Zweig)如此警告。

他是《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投資專欄作家,他所寫的《大腦煉金術》(Your Money and Your Brain),被亞馬遜(Amazon)評為二○○七年最佳財經書,被翻譯為十三種語言。到今年,他在美國財經報導領域已工作二十六年。

這一波美國債信評風暴,他認為,這是比三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更長期、更嚴重的改變,他驚訝的發現,即使連美國富有經驗的投資法人,都無法對眼前的劇烈變化 做出正確判斷。

他因此創造出「霓虹天鵝」(Neon Swan)。這個概念,代表那些事前所有人都已明顯注意到,卻仍難以避免,無法避開影響的事物。這個概念,不僅能用來看待科技大變革,也成為看待美債風暴 的新觀念。

我們該如何管理這些難以避免的「霓虹天鵝」,本刊專訪史威格,以下是採訪內容。

談霓虹天鵝發想 美債明顯可見,爆發卻束手無策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觀察到什麼現象,提出霓虹天鵝這個概念?

史威格答(以下簡稱答):你可能熟悉黑天鵝(Black Swan)這個概念,指那些非常少見,難事先預測,而且非常重要的現象。

美國前陣子發生的債務危機,在我的觀察,這件事正好是個「反黑天鵝」事件,你事先就知道有可能發生,我叫它「霓虹天鵝」。因為每個人都看得到它閃亮的顏 色,你根本難以忽略它,但是,每個人的反應都是,「這個問題總是會解決的,不用緊張,」所以沒有人做任何事去改變它。

問:霓虹天鵝出現的頻率有增加嗎?

答:這是個很好的問題,現在,每件事出現的頻率不是都增加了嗎?(笑)每件事都加速了,變得更加常見,整個世界連接得更加緊密,的確,(思考片刻)霓虹天 鵝的現象變得越來越頻繁。

問:你在文章中提過,當霓虹天鵝出現時,有人太樂觀,有人又看得太悲觀,當霓虹天鵝出現的時候,你認為,我們該怎麼處理,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談面對霓虹天鵝 抽離自己,從第三者來評估狀況

答:重要的是,你要怎麼改變?

當我們談霓虹天鵝的時候,我們是談可預測的事,你很確定,某件大事就要發生了,不見得百分之百確定,但極有可能發生。

最重要的技能,是在腦海中播放另一個電影(指想像的情節),你要從自己的角色退一步,想像自己是一個從外面觀察的人,看這整個局勢,從第三者的角色,重新 評估狀況。

一九八○年代,英特爾的主要業務,是生產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遇上日本的激烈競爭,幾乎要崩潰了,公司的獲利一年內降了九○%,當時的情形 是,因為害怕改變,英特爾的管理,幾乎要癱瘓了。

當時董事長葛洛夫(Andy Grove)說,「我轉向執行長摩爾(Gordon Moore),我問他,如果我們被踢出去,董事會指派了一個新的執行長,你認為,他會做什麼?」

「摩爾毫不猶豫的說,他會退出記憶體市場,我沉默的看著他,然後說,我們為什麼不走出去,再回到這個辦公室,由我們自己來做這個改變?」

這就是他們做的事,他們召開董事會,掙扎著解決這個天大的壞消息,董事會的其他成員,是找出方法,讓現有的事業能繼續運作下去,但葛洛夫和摩爾都了解,讓 現有的事業繼續營運下去,會是一個大錯誤。

他們遇到的就是一個大霓虹天鵝:這個是事前就能清楚預料的,他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如果再待在同一個產業,他們不會再是一家獲利的公司,他們知道這 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也是很罕見的情況,在公司歷史上從沒發生過。

與其假設問題終究會解決,他們問了一個不同的問題,如果,外面的人看到我們想解決的問題,「他們會怎麼想?」我認為這是一般人遇到霓虹天鵝的時候,能做的 最重要的事,有人要站出來說,我們該這麼做!

問:所以你的答案是,把自己抽離出來,重新思考所有事,對嗎?

答:沒錯。

問:當公司面對霓虹天鵝時,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答:最大的挑戰是,改變你的觀點,你要想像,如果我們不了解歷史,不知道我們為何會走到今天,如果我們是全新的人,我們會怎麼做。

有個詞叫作沉沒成本(Sunk cost),經濟學家常談這個詞,假設有個公司花一百萬美元蓋一個工廠,如果蓋到一半,公司發現,這個工廠要生產的東西已經沒有市場了,你是公司的執行 長,你會怎麼做?

大部分公司的做法,是把工廠蓋完!試著賣工廠做出來的東西。

因為,你要如何跟別人解釋你原本投入全副精力的事,竟突然變成壞到非放棄不可,你還要跟自己解釋,我的決定錯了。不管是什麼,你的工廠、你的產業、你的產 品、你的信仰、你的點子,很難就這樣放掉,這時就需要有人站出來說,我們做錯了。我們做的不會成功,我們必須改變,要人們同意這樣做,可不容易。

談下一隻霓虹天鵝 運用網路,找出最多人關心的事

問:未來有哪些可見的霓虹天鵝?

答:人們很難相信,未來歐洲的銀行系統不會再出現大問題,如果德國願意支援歐洲其他國家,這些問題可以解決,但是,如果問題比德國想像得還大,我不認為德 國會想解決這些問題,歐洲銀行體系和銀行監理系統,有可能會出問題,我不確定這能不能稱之為霓虹天鵝,我不認為這一定會發生,雖然很有可能 (certainly could)。

在美國,我們有債務的問題,如果美國不改變目前的路線,未來會發生什麼,也就無須懷疑了,美國最終會陷入非常嚴重的情況。我也不認為這是霓虹天鵝,因為這 是非常長期的趨勢,我擔心這個問題,但不認為這一定會發生。

環顧四周,唯一的霓虹天鵝,根據我的個人觀點,而非《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的身分,未來非常有可能在大城市發生更多的恐怖攻擊,全世界很多國家,還沒有做 好安全上的準備,仍然很容易受傷,當然這要看在哪裡發生,如何發生,但結果是,你可以想像,會很嚴重。 問:我們該怎麼找到下一隻霓虹天鵝?

答:兩個方法,第一,運用科技,用Google,你很輕易可以發現其他人擔心些什麼,你可以用資料衡量問題有多嚴重,有多少人關心。

而另一個我們該關心的事是,影響會有多大。

當人們說,股市因為某某原因要崩盤了,這就不會是你要擔心的事,股市崩盤,人們還是會找方法存活,而且大多數人擔心這會發生的時候,通常災難不會發生。但 是某些非常重要的事,像如果美國無法再借到錢,政府無法支應支出,這會徹底改變美國和全世界,你就不能只是坐在那裡,因為這是大問題,所以我會把它當成是 一隻霓虹天鵝,如果比二○○八年、二○○九年股市大崩盤更嚴重的事件,我會視為是霓虹天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96

喜馬拉雅吳剛: 做投資你要成為一個懷疑主義者

http://xueqiu.com/8417755168/21637989

北京喜馬拉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8月,投資理念為「穩健投資、策略優先、絕對回報」。在2012年由融智評級和私募排排網聯合推出的 2011年中國私募證券基金年度大會上,獲得「2010-2011年中國最佳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稱號。近期我們拜訪喜馬拉雅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吳剛先 生,就其投資經歷、投資理念及策略等方面內容進行交流,以下為此次拜訪的整理內容。


提問:您是如何進入投資行業的?從履歷看,創辦喜馬拉雅前您一直在公募基金,為何選擇從公募到私募?

吳剛:我 大學學習的是數理統計專業,畢業後很自然的就進入證券投資行業。入職的第一家公司是深圳君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做公司研究和交易。在君安呆了兩年後去 了國信證券,主要做債券業務。2002年進入基金管理行業,先後管理基金融鑫(國投瑞銀成長優選基金前身)、長盛成長價值基金、長盛動態精選基金、工銀瑞 信精選平衡基金,工銀瑞信穩健成長基金以及特大型定向資產管理專戶。


做到2009年時,想換一種投資方式和生活方 式,於是進入私募。與公募相比,私募更追求投資本質,可以完全按自己理念來做,專注自己瞭解的領域和範疇。而公募本質上拼的是排名,會要求你對行業進行全 覆蓋,約束機制太多,你不得不把自己的投資理念放到公司大框架規則下。所以通常人們會發現,從公募出來做私募的人很快會露出最本質一面。


提問:從進入投資領域,到開始負責管理基金,有哪些經歷對您投資理念形成有較大影響?

吳剛:我剛開始工作是在1993年,深圳指數大概200多點,那時看到公司保安、街上賣菜的農民都在炒股,大家炒股方式也比較類似,通常是炒概念、炒行業、炒低PE、炒業績的股票,那時沒有人會想到做公司調研,一般只有海外研究員才會去做。


從 1994年到2000年,我看到的中國股市是一個完全「賭場」,其核心就是「坐莊與操縱」。許多人都與上市公司進行勾結(甚至多重勾結),例如發出利好半 年報刺激股價,等到全年業績出來,你會發現數據大變臉。所以當時投資股票的人都有兩個邏輯出發點:首先,看看有沒有好的政策出台,這決定是否有牛市/大 勢;其次,要找到誰準備坐莊,這就要靠你的人脈和資源。


對這樣搞投資是否能賺到錢,我其實一直持有懷疑態度,可能和 我的性格是相關的。到2001年時,我對比一下A股、B股與美股市場,更加覺得A股的瘋狂是難以持續的,50倍-60倍的市盈率怎麼可能撐下去。同時也更 看清中國股市邏輯,即在每一波沒有經濟增長、公司業績支撐的牛市,80%的老百姓都是虧錢的。


所以喜馬拉雅從一建立開始,就非常強調分析整體宏觀經濟大環境,強調自上而下管控風險,自下而上選擇投資標的,同時講究靈活的投資策略。


提問:那你如何看2012年的宏觀經濟大環境,2012年牛市會重新到來嗎?

吳剛:對2012的經濟大環境,我骨子裡是比較悲觀的。同時對中國經濟中長期的發展也持悲觀看法。未來10年,預期中國經濟增速將下台階,其中某一年甚至可能下滑很快。為什麼會這麼悲觀?


上 個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動力有兩個:第一,中國加入WTO,進入世界經濟大循環系統。中國2011年的出口額是2001年的八倍,而日本 1970-1990年也才有7倍。第二,中國政府1998年開始推行房屋貨幣化,土地價值得以變現。你會看到各級政府變現土地,再去搞基礎設施及城市化建 設,形成正向循環。同時房地產產業的發展,也帶動產業鏈上其他公司的發展。


現在來看,過去這兩大動力的推動作用在減 弱。出口增長速度在回落,推動經濟的邊際作用在下滑,而房地產則面臨比較大的問題,所以我認為2012年不會有大牛市。假設未來房屋價格見頂,那麼將對中 國經濟帶來非常巨大的衝擊,這種衝擊比美國次貸危機的衝擊更大。當然我對房價見頂的看法或許是錯的,但這時刻提醒我們,一旦發生危機,你要能躲得過。再回 過頭來說,風險管控能力也是我個人比較擅長的部分,而喜馬拉雅也將風險管控始終放在第一位,力求做到「絕對回報」。


提問:能否進一步談談如何做好風險管控,以及怎樣做到絕對回報?

吳剛:由於在1997年目睹過股票暴跌40%的景象,所以我一直對風險管控非常重視,我們內部也設定許多管理風險的規則與流程。由於風控比較出色,你會看到後來做公募基金,當別人虧錢時我的表現一直是比較好的,並且順利規避掉2008年金融危機。

簡單來說,規避風險、追求絕對回報可以通過三方面實現:1.宏觀市場及經濟分析,剛已經提到過;2.具體行業及公司的深入分析;3.選擇穩健的價值投資品種。


如 何判斷宏觀市場處於何種水平,過冷還是過熱?你可以去對比整體流動市值的規模,整體市場PE水平,與歷史牛熊市的對比。我記得之前大家還在熱議,為什麼A 股十年沒漲?其實簡單對比下就知道,沒漲是因為貴嘛。這麼多年的經濟增長只是幫助股市消化之前的高估值而已,這和微軟過去十年股價不漲是一個道理。你會看 到過去十年微軟業績一直在增長,但股價卻並未同步增長,就是因為十年前估值太貴,這些年在消化高估值。所以對長期投資者來說,起點很重要。除非你買爆發性 增長的,如果是平穩增長的,你的起點就決定了你的長期回報。


再談下選擇穩健價值投資品種,什麼是穩健投資品種?就是適合做長期投資的品種,其中是否存在壁壘是選擇的關鍵。關於壁壘,巴菲特說的很清楚,就是別人花錢很難進入你的領域。給你50億去做家電連鎖,你肯定不願意幹,因為人家$國美電器(00493)$$蘇寧電器(SZ002024)$都壟斷了。但國美、蘇寧的壁壘卻有可能被其他新模式顛覆,例如電子商務。我不會買蘇寧,就因為它的業態可能被顛覆,而且不認為它自己做電商能搞好,左手能幹敗右手這太難了。


提問:剛還提到了第二點,選擇具體公司,請問你們是如何去找具體投資標的?目前又看好哪類公司?

吳剛:恩, 沒有牛市就只好去找好公司,我們的策略核心是「分享成長」,去找那些處於快速成長期的公司。現在主要覆蓋範圍在消費、醫藥、科技領域。為什麼要尋找處於快 速成長期公司?因為國內股市投資只能賺到成長帶來的錢。如果這個公司不成長了,你指望它的管理層定期回報股東,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國內沒有「股東回報最大 化」這個文化。對比一下你就知道,美國的公司骨子裡是有「股東回報最大化」理念的,當公司不成長了,也會想著把股東利益最大化。但中國公司不會這麼做,不 成長了它可能會去投資房地產,搞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出來。


我們做投資的第二個策略是逆向投資,關注那些處於冷點中的公司。所謂「冷點」就是公司被市場所冷落,或在市場上一直走得不太好的公司,甚至被錯殺的公司。我們會更願意研究及買入這種公司,風險更低,回報也有保證。


提問:喜馬拉雅目前的股票配置主要在哪些行業和公司?過去購買的股票中漲幅最高的是哪一隻?

吳剛:買的大部分公司都在消費品行業,主要還是防禦型比較強的股票。剛說了我們對國內大環境比較悲觀,所以我們不會長期投,只會尋找階段性投資機會。


從2009年開始做,投資時間最長的是$東阿阿膠(SZ000423)$。 東阿阿膠回報也比較高。漲了100%後拋掉了。為什麼拋掉?因為中國公司往往會漲過度,你想想看一家公司的盈利及營收增長哪有那麼快,要保持20%增速是 很困難的。東阿阿膠有段時間一直在提價,提價多了渠道就開始囤積貨物,因為囤貨比賣出去更賺錢嘛。但消費者需求其實沒那麼旺盛,所以後來它不得不花一年時 間清理囤貨,那一年股價表現都不好。現在東阿阿膠可以考慮,但從整體估值來看比較貴。


提問:喜馬拉雅投資理念是價值投資,為什麼感覺在操作上「比較波段」,是不是有矛盾?

吳剛:其實一點都不矛盾,我們不是跟理念做鬥爭,是跟現實做鬥爭。找到適合長期投資的公司就像找老婆一樣,當然大家都想找到好公司,我這裡的好公司是指不僅所在行業空間大,治理結構好,而且被你看中,但這種機緣巧合的事是很難的,就像找老婆一樣,你只能盡力找。其他大多數股票都是情人,只能根據實際情況來買賣,當大家炒得太發瘋,你就要早些跑掉。


所以價值投資不是一旦擁有就不會賣出,我們認為符合公司被低估的時候會買入,有風險就會賣出。你去看百年道指的發展史,30家公司目前也只留下一家,所以投資公司是具有階段性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行事。


提問:那你如何看待巴菲特投資思想在國內股市的應用?A股適合價值投資嗎?

吳剛:巴菲特強調選股為主,但回顧過去十年,A股能給人長期回報的股票是相對少的,不像美國在歷史上有很多能持續上漲的好股票。A股相當多的股票都是來來回回,像坐過山車一樣。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不能做價值投資,A股當然能做價值投資,但你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嘛,能在幾千家公司裡辨別出好標的。比如$萬科A(SZ000002)$$貴州茅台(SH600519)$、蘇寧這種優質公司,你是否能發現?假如持續跟蹤和研究,可能是會抓住這個機會的。


其 次,你要瞭解A股整體真正便宜的時候是很少的,2005年、2008年真正便宜過,其他時間基本都不便宜。在一個一直都不便宜的市場,要做價值投資就更考 驗你的能力了。以概率論來說,你買入公司長期持有,在A股這個市場風險是很大的。中國經濟就像個巨大的週期性股票一樣,你不能給它長期過高的估值。


提問:喜馬拉雅管理資金規模有多大?能實現盈虧平衡嗎?目前的倉位情況怎麼樣?

吳剛:現 在管理資金大概2個億左右,盈虧平衡基本實現,未來會進一步擴張規模,希望能做到10個億,10個億就可以養活大家。按目前盈利模式,私募是提取業績報酬 的,我認為規模大了可能沒有競爭力。根據現在想法,會選擇10億封倉,10億是理想規模。人員上目前有2-3個研究員,算上與上海尚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 合作,大概10個研究員左右,研究覆蓋範圍挺廣。


當前我們倉位不重,20%左右,對前景背景悲觀,所以著眼點都是階段性投,一旦發生危機,你要躲過危機。倉位主要配備在消費、公共事業(例如電力)上。


喜馬拉雅是2009年11月底推出產品的,當時上證指數是3300點,到目前上證指數跌去1000多點,但我們的產品收益還有9%左右,並且從未跌破面值之上,這也體現喜馬拉雅穩健的投資策略和較強的風控能力。


提問:消費股裡看好哪家公司?看好白酒行業嗎?

吳剛:消費股目前都比較貴,說不出哪只更好,只能在細分行業慢慢找。至於白酒股看不清,白酒可能存在泡沫。以茅台為例,除了官方消費之外,真正老百姓有多少需求,這誰都不知道,沒辦法證偽的事情。我們就只會階段性的投,而且會注意風險性。


提問:你個人也投資美股,請問如何看待A股、港股、美股之間的差別?

吳剛:對比美股、A股、港股,首先是覺得A股中小市值股票太貴。其次從公司回報股東文化上看,美國最強,香港差很多,國內就更差。


提問:回過頭來看,你自身的投資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對於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吳剛: 一路跌跌撞撞,投資理念就慢慢形成,比如經歷過90年代那一撥就知道,買股票不能瞎搞,這個絕對要虧錢的。此外最重要的體會是做投資是不斷學習的過程,要 與時俱進。舉個例子,超級牛人比爾·米勒,連續15年打敗標普指數,巴菲特、林奇都做不到,但2008年這一年把他之前積累起來的排名全部都打回。為什 麼?大環境已經在變,但你還在按老方法行事,所以必須不斷學習,對大環境保持敏銳的觀察。


另外做投資不能心急,要對收益與風險有清晰認識。過去100年,作為全球回報最好的美國股市,每年年復合回報率是10%左右,作為全球頂級的投資人巴菲特,平均年復合回報也才20%左右,所以關鍵還是鍛鍊好賺錢能力,如果你能保持20%年復合回報率,你就已經非常厲害了。


有些人可能不相信這個,認為自己很有能力,其實賺錢很大程度上是靠運氣,運氣這個東西怎麼能天天有?所以作為投資者,你要想一想賺錢究竟是靠的能力,還是靠運氣。個人如果沒有專業能力,還是交給專業投資人好。從中國歷史和現狀來看,還是專業投資人賺非專業投資人的錢。


最後,做投資你要成為一個懷疑主義者,你要有自己的判斷,任何人都不能幫助你,你既不能聽巴菲特的,也不能聽索羅斯,靠別人掙的錢都不能長遠,你要搞清楚自己能賺哪方面的錢,在能力圈以內賺錢。


(雪球獨家稿件 轉載請註明出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52

【問對職場】新型消費模型——你要如何進行購物決策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759

傳統的漏斗模型(見文章《消費漏斗——你是如何進行購物決策的》)已經難以描述當代消費者的決策過程。 消費者的決策過程並非線性,更像一個循環過程。

(問對網/圖)

1. 產生需求:和十幾年前比,當代中消費者購物需求的產生更為衝動、隨機、持續的時間更短。

2. 初步選擇產品:當代消費者一般會先瞭解一兩件產品,並且會思考做出決策的主要因素。例如購買汽車時,消費者會選擇一兩個有購 買傾向的品牌,並且根據自己的意圖確定初選型號。由於購買決策週期縮短,初選名單比以往更短,因此進入初選名單對商家而言意味著更大的幾率。商家在市場推 廣上的力度更大,而且功利心更強。

3. 判斷:消費者判斷是否馬上購買?當代消費者越來越兩級分化,一部分衝動型消費者不願做太多研究,基本上想買就買。另外一部分非 常喜愛甚至熱衷於研究,他們不會急於購買,而是充分享受研究產品性能,瞭解眾多產品的過程。切莫低估當代消費者的判斷力。他們遠比以前的消費者更加專業。 不少人在進行幾個月研究後,儼然成為領域的半個專家,並且開始影響周圍人的消費決策。

4. 持續研究:一旦無法確定,消費者將會做進一步的產品研究工作。互聯網為消費者的研究提供便利,他們可以迅速收集大量產品信 息、測評、用戶反饋,用戶推薦等信息,幫助自己做出決策。商家們懂得利用網絡平台,在門戶網站、社交網站、專業網站、地方論壇等各類渠道中發佈海量的軟 文,影響消費者的決策。消費者在研究過程中,會不斷更新自己的候選產品列表,不斷提升自己的判斷力,有些甚至成為半個專家。

5. 購買:有時一個衝動就可以讓當代消費者決定買單。商家會選擇通過打折、贈品、優惠券等方式,刺激消費者產生購買衝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25

「這手牌賣給你,你要嗎?」 職業牌手老邱的故事

http://www.infzm.com/content/84483

不當經理要當發牌員

老邱本名叫邱芳全,是廣西南寧人。1978年去美國俄勒岡大學求學,畢業後在丹佛市一家餐館打工,幾年後存了點錢,開了自己的中餐館。

老邱餐館所在社區有個猶太人開的俱樂部,經常點老邱餐館的外賣。由於是大客戶,老邱經常自己去送外賣。這傢俱樂部玩的最多的就是德州撲克。老邱為人隨和,飯菜又合俱樂部眾人胃口,老闆便邀老邱一塊玩,他不久便學會了。

「他們打牌過於保守,該下注時居然過牌。我就想,我如果坐在那,會比他們多贏很多。」老邱成為俱樂部座上客後不久,俱樂部老闆又把他推薦給另一家大型俱樂部做經理。

老邱乾脆轉讓了自己的餐館,專心在俱樂部工作。一段時間後,他辭去經理職務,去做德州撲克發牌員,這樣可以更多地觀察別人打牌。

因為幼年一次患病,老邱左耳失聰,讓他更需靠雙眼去捕捉外界信息。他發覺牌桌上一些人的表情和習慣性小動作,通常會在無意識中暴露自己的牌力大小。

他不斷觀察牌手怎樣處理一手牌,拿到好牌和壞牌的表情和動作,下注數額通常代表什麼、有什麼套路,幾年下來,練就了火眼金睛。1996年,老邱在WSOP有限注德州撲克比賽裡取得冠軍,第一次戴上金手鏈,斬獲40萬美元獎金。

「你這個黃狗」

1997年,老邱決定做一名職業牌手,他說服夫人和孩子,舉家遷往洛杉磯。

抵達洛杉磯後一年,有天他被埋伏在停車場的警察突然摁倒在地。帶到警局,老邱被告知涉嫌綁架,他妻子、岳父母也因這起案件被捕。

原來老邱所在社區前一天發生了一起綁架案,綁匪是中國人。綁匪在一個電話亭打電話向受害人家裡勒索三萬美元,同一天老邱也在這個電話亭打了電話,而且老邱的車與綁匪作案用的車子非常相似。

警察當晚在老邱家保險箱裡搜出二十多萬現金,雖然老邱早已有WSOP冠軍身份,從邏輯上講,不可能為了三萬美元去綁架,但他還是被送進了監獄。在真正的綁匪被抓到前,老邱在監獄裡待了三個月。

三個月裡,黃皮膚讓他成為被歧視對象,歧視既來自犯人也來自警察。一次一個獄警在沒人時對老邱說:「你這黃狗,我真想打死你。」

老邱滿腔怒火說:「你要是個男人就脫下警服再和我打。」

這也是為什麼,2008年老邱在WPT(世界撲克巡迴賽)戰勝蓋斯·漢森(Gus Hansen)後,會身披中國國旗繞場。

KK和AA的故事

1999年老邱參加了場冠軍賽,這是場只有在重大撲克比賽中奪冠的人才會被邀參加的比賽。

當時盲注為5000/10000,小盲注後有大盲注與另外兩位玩家跟進盲注,大盲注位置的還是德州撲克教父級人物道爾·布朗森(Doyle Brunson),中國德州玩家看得最多的「德州教材」《超級系統2》就是他寫的。

老邱在按鈕位置(牌局中最好的位置)手持一對K加注到75000,小盲注玩家在他加注後All In,籌碼大約60萬,老邱手裡有80萬左右。

所有人棄牌,輪到老邱,他思考了一會,亮出底牌扔進廢牌堆。

KK是德州撲克中第二好的起手牌,僅次於AA。許多人拿到KK後選擇是加注再加注乃至All In。在沒有經過試探的前提下,對方All In,老邱堅定不移地選擇放棄,這令在場的解說員和觀眾感到匪夷所思。直到對手友好地亮出自己的底牌AA,大家才由衷地佩服老邱非凡的讀牌能力。

老邱向南方週末回憶放棄這手牌的理由:「第一,此人知道後面有道爾·布朗森這樣可怕的對手,而且我加注顯示牌力後選擇全進,顯然牌很強,無所顧忌;第二,根據我對對手的瞭解,跟進的玩家手裡不會有A,可能是QJ、KJ之類的底牌,因此,此人手裡有相同牌的幾率減小;第三,此人是個穩健型玩家,不會拿著邊緣牌力的底牌激進地玩牌;第四,他在看第一張底牌時,眼神一亮,而看第二張底牌時捻起牌面比平時多了幾毫米,只有Ace才能多捻起一點才看得清楚,綜合這幾點,我斷定他的底牌是AA。」

老邱記憶猶新的還有一個牌局。

一場有限注德州撲克比賽,老邱的一位對手在中間位置手持AK加注,老邱手持AA再加注,而大盲注玩家再一次進行加注。

由於有限注德州撲克的限制,其他兩人不能再加注,只有選擇跟進。翻牌三張出來,是A、9、3,老邱的牌力無限強,面對AK選手的下注,為迷惑對手,老邱選擇跟進,大盲注玩家也選擇跟進。轉牌來了一張Q,大盲注選手眼神一亮,身體略略後傾。

這個小動作讓老邱斷定此人手持QQ,中了三條Q。這對老邱無疑是很好的轉牌,因為對手牌力增強,卻比他小,他對對手瞭若指掌,對手卻對他一無所知,這是把對手淘汰出局的好時機。

大盲注玩家為迷惑對手選擇過牌,AK選手繼續下注,老邱由於判斷出大盲注選手底牌,知道他不會棄牌,於是進行加注。大盲注選手果然選擇再加注,把AK選手趕出了牌局。老邱這時只能選擇跟進。第五張牌發下來,又一張Q,對手過牌,期望老邱下注,老邱讓隔壁桌選手看了自己的底牌,問:「這手牌賣給你,你要嗎?」這位選手不加思索:「我當然願意買。」老邱笑了笑過牌,對手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一對Q。

隱含價值和小概率事件

2008年WPT冠軍賽上,老邱和丹麥職業選手蓋斯·漢森的遭遇戰也是可以載入「德州史冊」的。漢森是著名的激進型選手,以擅玩任何底牌和牌風兇狠著稱,在最終剩下六人的時候,漢森把另四名對手一個接一個踢出決賽。

一對一,老邱的比賽籌碼只有漢森的六分之一。如此籌碼量,面對的又是氣勢如虹的漢森,無論誰都認為老邱這次凶多吉少。短暫試探損失少量籌碼後,老邱靠一把55的底牌對上漢森的22,成功翻倍。憑藉堅忍和穩健的牌桌風格,老邱把對手拖入自己熟悉的節奏。

最後一手牌時,老邱的籌碼已經超過漢森,他手持A9跟注了對方的加注。翻牌出現A、8、10,漢森持續下注,老邱依然跟注,轉牌是一張5,老邱試探性下注,遭遇了對手的All In。老邱在反覆數過自己籌碼後選擇跟注。

老邱說,當對手全進時,他已經知道對手牌力領先於自己,跟注的道理是:有隱含價值。

老邱所說的隱含價值是榮譽,他一直希望能以一個中國人的身份登頂WPT。

「輸了這一把,我還有籌碼,並未出局,無非再從小籌碼來過。但我如果用這小概率事件贏了,我贏的不光是冠軍那麼簡單,還有更多的榮譽感。這個隱含概率讓我覺得,我可以搏。」

老邱跟注後,漢森翻出8、10兩對牌,老邱只有一對A,第五張河牌戲劇性地出了一張A,老邱贏了。當天他登上WPT冠軍寶座,身披中國國旗繞場的視頻,至今在國內廣為流傳。

老邱靠運氣和小概率贏了,2012年CPT裡,他卻輸了。

「偶然性因素無可避免,大多數高手都會因比賽的偶然性因素慘遭淘汰,但沒有任何一個冠軍是牌技很差,完全是靠運氣獲勝的。當你看到一個靠運氣戰勝別人的選手屢屢獲得勝利,從而認為這個遊戲的本質是運氣為上,那你不可能走到最後。」老邱告訴南方週末,無論如何,德州撲克是個技術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083

為什麼你要投資?(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8038

諗樣所見讀者在上方所寫的資產應屬自己的,因母親不似有強積金及公積金在手。那讀者私人資產約為80萬(不計強積金公積金)。個人借貸力為(35000/10000*50%*2.59mil)=4.5mil。現在因居屋已借下1.0mil,動用了的借貸力為1/4.5=22%。在旺市持貨不多於一半之原則下,現時就算再借都不建議借多於4.5mil*50%-1.0mil=1.25mil。此借款金額未能再購入新房,唯有優化現有資產,等待下一次跌市。

 

讀者的資產大部份是定期或現金,股票10萬,人民幣定期30萬,人民幣流動資金35萬,投資用此年紀來說過份保守。需知人們賺錢粒粒皆辛苦,但如放過先輕時可合理地增長資產的機會,到老來才發現所存的錢根本不夠用,但礙於到時年紀已大不合進取投資,此方為最可惜的。

 

人有話我根本唔識,所以我唔想做投資。那先看一看下方之計盤再作考慮。

 

假設一個人扣除供樓家用開支後,仍可儲下月入$35000的四成在時下香港,已不用再假設你有人工加了,而該人用「穩陣」投資方法,較樂觀的估計為獲得無風險利潤之+2%。由於該人投資年期不會長,所以今次無風險利潤以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1.95%去作計,那該人的投資回報為4%。廿年後將40%即月儲$14000,到時有錢$5,134,000。問題係廿年後手持五百幾萬,再加上已有的80萬現金滾存了廿年,變大一倍絕有可能。那先論$5,134,000,究竟55歲的個案人仕可以用呢筆錢撐到幾耐呢?

 

其實在儲錢呢廿年間,香港絕對會在通脹的。通縮間唔中會有,在沙士及前後一年均有輕微負通脹情況出現。在過往十年,通脹數據如下:

2004

-0.4%

2005

1.0%

2006

+2.0%

2007

+2.0%

2008

+4.3%

2009

+0.5%

2010

+2.4%

2011

+5.3%

2012

+4.7%

2013

*+3.6%

(*用2013年三月比2012年三月之物價上升幅度,假定了全年2013年的通脹為3.6%)

十年累積升幅為28.3%

 

為簡易計算,簡化個案主角廿年所遇通脹計算為1.283*1.283=63%。即是說廿年後用4%年回報儲到的$5,134,000,減去通脹後剩下的購買力為$5,134,000/1.63=$3,150,000。再細心一想,你認為過往十年香港物價只漲28.3%嗎? 留意通脹率是將甲類乙類的不同物品之價錢上漲做個平均的!

 

當然三百幾萬購買力用30年都不比別人差。但因主角不在早年學習投資,到55歲固然乜都唔肯試。到時人仔會否再升值,或仲有冇呢個貨幣已十分成疑。如果佢能將投資成績保持到同香港通脹一致,主角生活勉強可以的,每月可用為$3,150,000/360=$8700洗用一個月,假設了該人85歲要離世,而當中唔可以病唔可以有其他額外支出。而本樣十分肯定,點樣將每年投資回報追到每年通脹,為困擾該人30年之問題。

 

看以上個案可知,無論係而家或者到退休時候,你都要學下點去投資。唔使去成為大師級,但起碼有幾招係手。更加要不時update 市場資訊,才可在不斷轉變的金融市場獲利。諗樣既建議係無論讀者之前係股市或匯市輸大錢都好,都要趁年青時學懂投資。亦要找出一套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有人鍾愛股票,亦有人like外幣。至於讀者現時做的人仔定期有可能年回報達6%,只要賬面所得,背後是香港物價急漲而令港人有此「高回報成果」。留意上表自2007年後香港物價越漲越快,輸入通脹加上濫發鈔票之禍,是此輩人要面對的主要難題。更何況讀者月供居屋按揭$20000,為期4年。此違反了諗樣有錢慢慢還的原則,讀者可以拉長按揭還款,再趁後生儲多些少試多些籃籌股及債券投資,穩定生活可期。

 

回應問題

1. 現在應否將自住物業加按後作投資?ans: 要

2. 母可搬來與小妹同住,公屋應否補地價後出租 / 出售 / 加按作投資? 出租公屋不評論,今日appledaily先有講

3. 想再用20萬人民幣作投資,應購買股票 / 債券或其他更佳的投資嗎? ans: 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48

如何培養客戶忠誠?你要的不是會員,而是粉絲!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872.html

文/葉開

縱觀當前企業的客戶忠誠,跟大部分其他行業一樣,僅僅做成了一個會員積分管理,通過消費獲得積分,年底通過積分兌換禮品,變成了一個消耗現金來獎勵客戶的消費,或者通過積分獲得會員級別,不同級別的會員卡提供不同的優惠折扣,淪落為打折卡,繼續與競爭對手進行價格戰。

雖然現在的微信,一個定位於服務,可以作為會員服務的通道;一個基於二維碼可以實現微信的會員卡體系。但微生活會員卡的失利,可以視為在微信上實現傳統會員模式的鎩羽而歸,相信一段時間內它不會有太大起色。

傳統會員模式:獎勵購買

為什麼在社會化媒體時代,傳統會員模式不給力呢?

首先,當前的會員模式過於強調了人與物的互惠關係。大部分企業的會員是在發現和分析客戶的消費,即交易關係;而對會員的分級也是基於企業想賣出的產品和服務定位客戶,比如白金卡、金卡、銀卡等,大部分是基於消費額來進行分級的。在前面的章節我已經講過三種類型的關係不能直接切換,人-物的互惠關係很難轉化為人-人的朋友關係。

而會員模式的目標是什麼呢?還是為了提高客戶的消費額,當然,可能分為不同的形式,比如吸引加入,鼓勵消費,獎勵忠誠。

企業在會員模式的主要動作是獎勵客戶的購物行為。比如利用有效的吸引人的積分和禮品,刺激客戶兌換並不斷消費,這樣客戶與我們的忠誠度就會提高,互動的機會也在增加。客戶忠誠營銷同時會幫助企業加強日常的會員營銷活動,根據會員分級和數據分析,傳遞不同的信息給不同的人群,比如對價格敏感型客戶傳遞相關打折促銷信息、對品牌忠誠型消費者選擇地推送相關的新品上市品嚐邀請和價格促銷等信息、對即將流失的會員傳遞積分到期預警信息等。而這些營銷活動,不僅僅通過店內的客戶經理通過面對面傳遞,而是在系統的支撐下通過多樣化的渠道,比如電子直郵、DM直投、短信彩信、會員感謝函、電話外呼等與客戶進行互動。

通過這樣的會員模式,企業最終培養的是對卡片的忠誠,打折卡、積分卡和身份卡。不是麼?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體驗,是不是已經依賴於卡片而不是品牌了?

傳統會員成本:銷售額的1%

傳統會員模式還有第二個大問題,就是很多企業都沒有真正意識到會員體系是一個巨大的成本中心。往往很多人在做會員之前,是為了會員而做會員,是因為其他家做了會員所以我們也要做會員的心態。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劃,也沒有進行詳細的財務評估和ROI分析,最終會陷入到巨大的成本泥潭中。

第一個,會員模式的預算是相對固定的,與銷售收入成正比。一般的會員,都是按1:1的消費與積分比例,即消費1元積累1個積分,那麼年銷售收入為10億即意味著當年產生的積分為10億積分;兌換時,一般都是按100:1或者150:1的禮品價值兌換比例,即100個積分可以兌換價值1元的禮品,再低可能會員的感受價值就太低了,這意味著要有1000萬的禮品成本;當然,事情沒有那麼糟,因為會員的兌換比例和活躍度沒有那麼高,一般第一年約為30%,第二年約為50%,做的好的可以到60-80%,所以你可以不用百分百的計提禮品成本;整個會員模式的運營需要團隊、系統、資源等等,所以差不多要有20%左右的運營成本。

綜合計算下來,基本上相當於銷售收入的1%左右,也就是說,銷售收入10億,基本上你要計提1000萬會員預算。而在國外,對於會員計劃的預算是按銷售收入的1-2%來計提的。
傳統會員模式有著複雜的運營體系,比如對基礎數據的分級分類,比如客戶的細分、會員的分級、會員卡的分級等;對會員接觸點進行分解定義,詳細設計O2情景;設置積分的規則,包括獲取積分、消耗積分、兌換等,以及禮品目錄的設計;設計會員權益,包括積分、折扣、優惠、合作商戶等;定期設計不同檔期的促銷活動、營銷活動,促進會員的活躍度;提供會員服務,制定互動溝通計劃,發送DM通訊等;加強會員聯盟的商戶開發與管理、結算等;最後,基於數據進行會員的數據營銷。這一套複雜的運營體系需要一個完善的組織架構、嚴謹的財務評估、強大的會員管理系統以及龐大的數據分析工作。

所以,微生活會員卡失敗的主要問題不是在於企業反映的推送商戶之外的外鏈、拚命推送營銷消息、各種非常手段幫助商戶拉新等問題,而是在於傳統會員模式已經越來越具有侷限性了。

粉絲模式:消費者做主

在這個社會化媒體和移動互聯網時代,逐漸衍生出來粉絲模式,即基於人-人的朋友關係的粉絲社群模式。大家可以想到的比如:蘋果的果粉、小米的米粉、Zara的鐵桿粉絲、明星偶像的粉絲等等,都可以算在粉絲模式中。

粉絲模式,不再是以消費者的名稱、會員卡號或者手機號碼作為唯一識別,而是用社會化媒體的虛擬ID作為唯一識別,核心的社會化媒體往往是粉絲社區,可能是自建,也可能是依託於Facebook、新浪微博或微信等建立。品牌通過虛擬ID來識別粉絲,並建立與粉絲的互動渠道,在溝通互動中進行養粉,形成大的社區和差異化的圈子,最終強調的是品牌與粉絲之間的信任關係強度的量化。

粉絲模式是以消費者為主導的,由消費者發起的或者消費者驅動的,有品牌方提供支持或平台的自組織的社區。這和傳統的客戶關係管理和會員模式有了很大不同,因為品牌第一次不能掌控粉絲,但實際上品牌可能無限接近於可以掌控強關係的粉絲。

養粉是在品牌與粉絲之間的互動、粉絲與粉絲之間的互動以及線上與線下、圈子內與圈子外的互動中不斷積累的,通過養粉品牌最終能夠捕捉到到粉絲自己更新或者發佈的需求和生活方式,關鍵在於是粉絲自己更新或者發佈數據的。

品牌方需要提供平台來建立圈子、社區,並建立社區獎勵機制或者資源來提升粉絲社群的活躍度,比如見面會、特定活動、粉絲定製產品、粉絲限購等等,並在互動和活動中培養粉絲的信任關係。

基於差異化主題建立客廳式的小範圍主題對話,並提供口碑推薦渠道和個性化禮品或體驗,多頻次小批量的活動,最終形成從互動開始,到社區,再到細分群體的圈子,最後到主題化的客廳活動,從而培養粉絲的信任關係和對品牌的忠誠度。

品牌的終端、專賣店等等線下資源,將成為粉絲模式中的關鍵一環,成為粉絲的銷售服務、信息採集和粉絲管理的終端點,也成為粉絲體驗中心、粉絲社區中心和O2O的連接點,它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本文首發於i天下網商,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於i天下網商並附上鏈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35

PPTV陶闖:做產品,你要在這6方面和用戶“較勁”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0/58497.html

看看現在的互聯網用戶,按月度來看,目前視頻是第一大互聯網應用。中國人現在平均每天消費視頻的時間2.5個小時,你最寶貴的黃金時間段都浪費在視頻上。但是我們目前最後的一塊屏幕,實際上還沒有被互聯網化,是一個體驗最糟糕的屏幕,這就是電視機。

所以,每個用戶花費時間越長,就有更多機會做商業化,互聯網思維本質是從用戶出發,首先抓的是有沒有覆蓋很大的用戶人群,第二用戶群黏性是不是很高。

目前訪問頻次最高、時長最多的是視頻應用,社交網絡、電子商務、微博、網絡遊戲,依次排下來。這基本上也是互聯網公司PK的標準。

那互聯網公司怎麼算估值,實際上至今也沒辦法算,推特日前在美國上市,連盈利模式都還沒有;包括PPTV今天還是虧本,估值怎麼算?資本界一般參考用戶數量,比如一個用戶按三十美金算,目前PPTV每個月有3億用戶,平均每個人每天的使用時長差不多2.5小時。可以算算這個人的價值有多少?基本上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想提供一種服務,使得用戶使用時間黏度越長,就能找出變現機會。


趨勢一:從信息服務走向生活體驗服務

當前,互聯網已從信息服務進入生活體驗服務。

移動互聯網到今年6月,第一波算結束了,基本上用兩年半時間,走完了PC互聯網八年的路。我們認為到6月,移動互聯網基本的大格局之戰將結束。後面看誰還有創新,誰還有特別強的產品。反正基本上人類能想到的東西,已經都幹了。所以移動互聯網的機會不多了。


趨勢二:互聯網線上走向實體

互聯網現在已經開始進入實體。傳媒行業、零售行業、金融行業、製造行業,這四個行業是目前正在顛覆的,還有很多行業慢慢在顛覆。現在不提做廣告了,電子商務開始大規模的向線下進軍,都開始建物流渠道。我認為,電商公司未來一定會開實體門店,小米手機已經在四個城市開門店了。視頻公司像PPTV,本來是買東西來給大家看,現在也拍了13部電影、電視劇;旅遊公司以前是賣門票,現在全都在開發自己的景點。我估計,攜程未來還要買酒店。他們比實體有一張好牌,大量的用戶規模,而且忽悠用戶的能力非常強。


趨勢三:軟硬結合生態系統的建立

以前互聯網人寫軟件,現在我們公司最缺的就是做硬件的人,或者拍電影的人。所以現在軟硬結合,是互聯網玩的手法,不僅做軟件,還做硬件。就像雷軍所說,訂單已經足夠了,現金流更從容一些,先拿訂單再生產,而且個性化定製。


互聯網的本質:

1、用戶第一

去中心化,挑戰傳統權威,去產品化,不賣產品賣服務,去中介化,打破信息不對稱。

可能在三年之內,電視機可能會免費,有人會跑到你家給你裝電視機,現在這機頂盒馬上快要免費了。為什麼呢?因為發現要真正獲得一個用戶,黏度很高的用戶,我們的成本超過100塊元人民幣一年。現在小米在做一個產品叫網關,就是家裡那個無線上網的WIFI,大家經常說我那個WIFI好像不好,現在說我送給你一個。那裡頭帶一個大的硬盤,那個硬盤就把你家裡變成了一個大的計算機機房,一個數據中心了。

所以互聯網思維就是不賣產品,只要是覺得能虧得起的話,那就上。最後就是去中心化,挑戰一切的權威,這是互聯網的一種打法。

還有一個要命的東西,主流用戶人群不給你機會講道理。如何忽悠屌絲階層,他們手上存款總共才幾百塊人民幣,到銀行也沒人理。阿里巴巴餘額寶說,來來,五百塊放到我這兒,利息比銀行還高,而且很簡單。我們公司的員工基本上每個月都在餘額寶裡放上五百塊錢、一千塊錢,不算多。他也不會用它來買房子,但是阿餘額寶有三千萬的註冊用戶,一個人放一塊錢就是三億(最新數據餘額寶的規模已達2500億)。


2、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互聯網服務客戶,不管是男女是老少,統統都要,只要是用戶。他首先服務的是那幫屌絲,也就是當時毛主席說的,到農村去,到工人階級裡去。移動互聯網更加糟糕,為什麼?碎片化跑來了,用戶時間很少,被忽悠的可能性太大。在中國互聯網基本沒有規則,我的郵件信箱前不久還被進攻過。1.5億跟江蘇衛視買《最強大腦》節目,因為有合約不能做直播,怕影響收視率。結果,其他幾個同行同時在線直播,怎麼辦?1.5億就白投了嗎?中國互聯網的玩法是很心驚肉跳的。

互聯網的用戶是屌絲,兩個特徵,貪婪和懶惰。你要解決這兩件事,不僅要給他服務,免費他覺得不行,還要給他創造價值。怎樣讓這幫屌絲喜歡你呢?要讓他成為你的粉絲,要對你有忠誠度,你要真正瞭解他。


3、抓住用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利用互聯網的傳播特性,並通過製造轟動性事件、爭議性話題等,實現大範圍病毒傳播,乃至達致引爆點。培育和勾引死忠用戶,壯大粉絲規模,營造粉絲文化乃至構建話語體系。

像雷軍說的,要有人。小米手機賣799元,網上找不到這個性價比的手機,要麼就是999元。兩百塊錢差在哪裡?799的性能跟蘋果手機一樣,滿大街也找不到,但是你可以去註冊排隊,偶爾抽獎拼運氣,大規模買,不好意思沒貨,就像iPhone飢餓營銷。這就是造勢,還壯大了一大批粉絲群。

在互聯網做也不容易,領導人要找到一個氣質,符合特定的用戶人群,找到機會,就要打。當用戶被你忽悠進來,但是體驗以後發現不好,還會走掉,這樣就逼著你做出最核心的極致體驗,逼著你創新,逼著你每天想,給他更多的超出預期,天天挖空心思想創新的事。


4、留住用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什麼叫極致體驗呢?第一沒有任何門檻,比如最近我讓七十多歲的父親用微信,他用得很高興。第二超出預期,就像海底撈實體店,不是吃海底撈的東西,不打內容牌,打的是服務牌。

第三大數據,現在用手機打開PPTV的應用程序,每個人看的內容不一樣。大數據可以解決個性化的問題。我們把3億用戶,按數據分成48個等級,分析哪一些是貢獻多的,哪一些是不經常來的,想辦法把他們抓回來。打造產品,要反覆迭代,每天出奇,讓用戶參與,這是不容易做的一件事。


5、商業模式

免費做大用戶規模:廣告、電商和遊戲;用戶規模攤薄成本;大魚吃小魚和快魚吃慢魚;粉絲品牌打造溢價空間。

互聯網三大經濟基礎,廣告、電商和遊戲。我們認為要達到過億用戶群,可以用廣告很快地攤薄成本。比如買下電影《私人定製》獨家版權,如果有一百萬個人願意付費,每人交五塊錢,就是五百萬的版權。如果免費的話,可能有五千萬的人來看,跟廣告主談贊助,三千萬行不行?一點問題都沒有。當用戶規模起來以後,可以把成本攤薄。

在互聯網行業,最典型的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大家都在爭頭幾年的勢頭,再往後日子越來越難,越來越難做,因為互聯網沒有門檻。線下實體還好辦,國美跟蘇寧打了那麼多年,門店對著開,但在互聯網,用戶的遷移成本是零。這也是互聯網的版權之戰,你搶了獨家,我也得搶,所以大魚吃小魚比較明顯。

目前中國的資本界不給力,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稍微有點財大氣粗,能收的他們都願意收。但是很可惜都沒有拿到中國市場的資本紅利。

免費做到最後生存的可能只有幾家。如果不做免費,就做溢價空間,或用粉絲平台打造溢價空間,比較典型的就是蘋果和小米,通過供求關係突出品牌。


6、企業組織

必須能快速反應:降低決策流程,扁平化;先開槍,後瞄準的戰術;需要犯錯,容錯力強;人員游動,內部競爭;

中國目前99%的企業仍然是傳統行業,未來所有行業都會擁抱互聯網。

互聯網有三種組織模式代表,第一種就是最早的豎狀結構,匯報跑一圈,所以微軟現在跑不動了。

谷歌用扁平化結構,要求一個VP管二十多人,基本上就是有一個匯報線,讓這二十幾人自己弄,故意管不過來。

第三種Facebook的網絡化管理結構,感覺是非常亂的。但在亂中,適應用戶。這實際上是非常大的挑戰,圍繞著你的自己的商業模式和使用人群在變。

互聯網團隊是先開槍,後瞄準,實際上有腦子的人不會這麼做。但為什麼要做呢?強調決策觀,團隊裡頭必須要有人去犯錯誤,這是互聯網的方式。

最後因為競爭激烈,互聯網公司正常的員工流動性為25%,也就是四年公司人全部換一遍。這肯定是遠遠高於傳統企業的,也不是壞事,同時鼓勵內部競爭。經常兩個團隊PK一個產品,或者一個產品兩個團隊做不同的版本,就是要鯰魚效應,內部進行PK,整個池子都活起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29

你要設立一些一票否決的標準就剔除考察的範圍 週年洋

http://xueqiu.com/6691655012/30302009
投資就是要找絕品,要千里挑一,吹毛求疵,找到那種千載難逢的機會,重倉持有,那樣才有可能成就個人投資者優異的業績。
如果通過財務指標搜尋,很多情況下,會出來很多公司,粗粗瀏覽的話,往往會覺得這個不錯,那個也很好。
要成為優秀的投資者,你要假定,市場上沒有一個好公司。你再通過瞭解公司,讓公司顯現出來的特質來證偽你的結論。如果有公司證偽了你的沒有好公司的結論,那麼你就有了投資的標的。
在A股要長期盈利地生存下來,你要設立一些一票否決的標準,只要公司有這個特徵,就剔除考察的範圍。
我的一些否決條件如下:
1、國家絕對控股
2、週期性很強
3、不斷投入巨額資金更換設備
4、有過造假記錄
5、長期被市場過分看好
6、由投資者中盛行的一種理論作為買入理據
7、經過一番辛苦研究依然無法弄懂
這種嚴苛的標準篩選後,得到的投資標的就少之又少了。也許在A股觀察池裡也就10來只,能買入持有的只有3到5只。
如果不嚴格限制自己,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發現了無數的投資標的,那麼你也就跟大多數人一樣,業績平平甚至虧損。
你想不想成為一個絕品投資者,從選股中就能判斷出來,如果有緣讀到這段,請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只跟絕品糾纏。(每天一則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