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功權「私奔」之後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61232&time=2011-05-20&cl=115&page=all

被業內譽為不貪錢、不貪色、不貪權的王功權頗為成功的投資生涯,是否就此作結
財新《新世紀》 記者 鄭斐

 

  今年5月16日晚間,在京城釣魚台的一個高級晚宴上,財新《新世紀》記者遇到了鼎暉投資的合夥人吳尚志,席間無意提起王功權,平日友善開朗的吳尚志突然神情十分複雜,沉默不語。

王功权私奔事件惊世骇俗,另一方面,他在投资圈的声誉、业绩俱佳。Zhou Wong/CFP
王功權私奔事件驚世駭俗,另一方面,他在投資圈的聲譽、業績俱佳。Zhou Wong/CFP


  宴席散後的當日深夜,50歲的鼎暉合夥人王功權在微博上發出「私奔」公告,宣佈「放棄一切」,與王琴遠走高飛。34歲的王琴是江蘇中孚投資公司的董事長。

  這條微博在三天內獲得超過7萬條轉發和近4萬條評論,並引來媒體集中報導,成為近日轟動一時的事件。

  事情來得突然,又因王功權近年來致力於推動「公民社會」,投資圈及社會各界人士引發聯想,對王功權當下的處境表示擔憂。5月18日,王功權在微博上否認了這種可能。

  針對王功權所言「放棄一切」,又讓外界關注作為鼎暉投資關鍵人(Key Man)的王功權與投資人之間可能出現的爭議。儘管僅從微博的行文當中,尚不足以推斷王功權是否已經放棄了在鼎暉的事業和他對投資者的職責。

  素以「從商嚴謹、為人坦蕩」在圈內聞名的王功權,以如此突然、高調、甚至略顯極端的方式宣佈離開,確令投資圈、產業界的同行好友感到出乎意料。

關鍵人離場

  「容我過兩日向你解釋。」吳尚志在事發第二日如此短信回覆財新《新世紀》記者的問詢。

  鼎暉是當下中國最著名的私募股權基金之一,目前管理美元、人民幣基金共計55億美元。王功權參與管理的鼎暉旗下的兩隻創投基金,管理資金超過7億美元。事發後投資界的第一反應是,LP(有限合夥人,即投資人)怎麼辦?

  5月17日晚,鼎暉向投資人發出郵件,「您或許已通過功權的微博獲悉,他最近要花一段時間處理私事,我們真心希望他能儘早處理好這些事務之後, 集中精力投入工作。鼎暉創投和鼎暉的全面工作目前都正常運行,鼎暉的合夥人及員工均在勤奮工作,以保證我們對有限投資人的承諾能夠正常有序開展、沒有影 響。」

  「對於鼎暉這樣成熟的投資機構而言,投資人應該不會反應過於強烈。」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

  不過,按照PE和VC投資協議的慣例,如果基金與投資人之間設有「關鍵人條款Key Man Clauses」,即當關鍵人離開,「關鍵人條款」會自動觸發,基金相關的投資行為自動凍結,召開投資人大會,決定基金的存續。

  據業內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宣佈「放棄一切」的王功權為鼎暉創投投委會成員,無疑為鼎暉創投的關鍵人。

  「王功權在鼎暉投委會中僅享有普通投票權。」一位瞭解鼎暉的業內人士透露。

  「無論如何,對於LP而言,這件事總歸是有影響的」,一位與王功權相識多年的投資人語帶惋惜。「但這一定不是他的初衷」,沉默了一會,這位投資人補充道。

  5月18日,與一切親朋好友、商業夥伴失去聯繫的王功權,再度現身微博,表示「再加上有太多不能再履行的會議約定或各種責任承諾,不便開機一一道歉,只好以微博方式一併告知私奔真相,以解眾惑。至於被大家謾罵譴責致身敗名裂,我無所謂。」

  「按他平時的工作強度,如果一一致電取消商務會議的話,估計得要半年時間。」一位PE界同行表示能夠理解王功權為何採取當下看來頗為「極端」的方式。

  「功權的離場,對鼎暉未來的投資業務而言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靈魂人物的離開,是對公司精神上的一種震動。」熟悉王功權的投資人表示。

投資人生

  儘管王功權「私奔」事件驚世駭俗,但他在投資圈的聲譽、業績俱佳。

  1988年,27歲的王功權辭去吉林省委宣傳幹事的公職,遠赴海南,並結識了日後成為民企大亨的馮侖、潘石屹等人,共同創業,成就了「萬通六君子」的聲名。

  1995年王功權赴美,以25萬美元投資亞信集團獲得8%的股份,但這個項目在萬通董事會引起爭議,在投資八個月後亞信以50萬美元回購。2000年亞信在美國上市募集1.2億美元之時,當初的股權價值早已高達數千萬美元。

  1999年,王功權加入IDG創投,從此開啟了長達12年的職業投資人生涯。加盟IDG不久的王功權受命處理幾個情況不佳的已投項目,其中包括金融界(Nasdaq:JRJC)。

  「最困難的時候,金融界的賬面上只有8萬美元。」一位熟悉金融界的資深投資圈人士透露。他表示,當時的金融界,資金鏈已經極度緊張。王功權引入CEO寧君,通過整合三家公司、運營五年後,使金融界終於登陸納斯達克。

  「功權很善於溝通。」在寧君看來,王功權一能對商業模式有準確而獨到的把握,二能在團隊的分歧中建立共識。

  在IDG工作期間,王功權主導了易趣、3721、金融界、萬網、中華學習網等公司的投資。「這些公司後來都獲得了一個理想的出口(退出方式)。」寧君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

  自2005年初到正式加盟鼎暉,王功權度過了半年的「半賦閒」時光,並與IDG仍保持著比較鬆散的關係。在此期間,王功權遇到了創立框架媒介(Framedia)的譚智。「這個項目在IDG的投委會投票三次都沒有過」,一位熟悉該交易的業內人士表示。

  王功權在不長時間的考察後,旋即作出了百萬美元的投資決定。有意思的是,IDG決定跟進。「功權離開時,與IDG達成協議,以後凡是功權投資的項目,IDG可以以略高於原價一點的價格獲得功權已經投資持有的一半股權。」一位投資圈資深人士透露。

  2005年10月17日,分眾傳媒(Nasdaq:FMCN)正式宣佈併購框架媒介,金額高達1.83億美元。

  正式加盟鼎暉後,王功權負責創投業務。與現在鼎暉的聲名顯赫不同,初創時,王功權不僅是個「光桿司令」,且啟動資金只有不過7000萬美元。

  王功權在鼎暉創投的第一單是周鴻禕創立的奇虎360(NYSE:QIHU)。其時,周鴻禕剛剛從賣給雅虎的3721離開。「周鴻禕自己當時對奇虎360的商業模式都不明確。」一位投資圈人士表示。

  而在奇虎360長達五年不斷的模式轉型當中,王功權給予了最大的包容。「在360最難的時候,他堅定地支持了周鴻禕。他們彼此非常信任。」

  「功權提出幾點投資的理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點:『鴻禕是IT圈內的標竿人物之一,投資奇虎表明我能夠在這個行業中投到最好的創業者』; 『我在IDG投資時就看好並投資了周鴻禕,表明我能跟創業者以及業內同行都保持非常好的關係』。」一位與王功權接觸頗多的投資人表示。

  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登陸紐交所,融資2.25億美元。

  在鼎暉期間,王功權還主導了對華道數據、一起發網絡廣告聯盟、俏江南、一嗨租車等多家公司的投資。

  「功權開會愛遲到,每次都要給大家道歉。」一位與之曾有深入業務往來的投資圈人士表示,王功權最忙的時候一天要看七八個項目。

  對於一些投資圈的「大佬」而言,非核心的盡職調查都是由下面的團隊完成。王功權則是親自上陣,甚至包括去擬投資公司競爭對手、行業專家處做盡職調查,「這一點在他宣佈離開前從未改變。」

另一種選擇

  在利益至上的投資圈,王功權「重感情」的風格顯得特立獨行。「功權先生的為人,坦坦蕩蕩。」寧君說。

  一家基金的創始合夥人評價王功權「不貪錢、不貪色、不貪權」,並稱私募圈一些管理者投資時習慣於拿「回扣」,王功權十分自律,從來無此「惡習」,可謂投資圈中的一股清流。

  王功權也曾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平日常拒絕親友要求托關係、找後門的請求,不願通過財富獲得特權照顧。

  在「惜字如金」的投資圈,王功權喜歡與同行、後輩分享其投資理念。「我曾經聽他談過一次投資理念和方法,受益至今。」一位投資基金負責人表示。

  自2005年之後,王功權開始顯著關注「公民社會」問題,「以一個公民的努力,推動和見證中國社會的進步」成為其座右銘(參見本刊2011年第 5期「商人公民王功權」)。他夜探關押了幾十名上訪民眾的「黑監獄」;倡導並組織了浙江省樂清市錢云會遭遇離奇車禍死亡的公民觀察團行動;針對拆遷過程中 屢發惡性事件,王功權與一些志同道合者組織「拆遷現場公民圍觀團」,希望以非暴力「圍觀」行為,用照相機、攝像機記錄拆遷過程,通過外力介入以避免現場衝 突,減緩事態變化;他亦為爭取在京外籍學生的教育平等權而奔走呼號。

  王功權對貧困的農民、學生、文化學者和詩人的資助更是「仗義疏財」,包括偶爾收留上訪者、流浪漢;資助農民建設日光溫室蔬菜大棚,建立合作社;給一位孩子被拐賣的母親打去電話提供幫助⋯⋯

  商界的朋友曾提醒他要小心,也因此,外界對他的此次「私奔」是否因公民行動而「被離開」有些懷疑。

  王功權的一些親密的朋友在做過多方調查後基本排除了這一可能性。王功權本人在5月18日發佈微博表示否認,更在19日一早連發兩條微博,針對各種網上的評論回應稱,即使涉及「私奔」、「道德上再不堪」,「也依然有權利繼續關注公民社會」。

  在博客或微博上,王功權以「一個商人,半個文人」自我定義。曾出版《庶之詩選》的王功權,對文學詩歌興趣濃厚。他在今年初的專訪時,告訴財新 《新世紀》記者對愛情的看法,已為今日的「私奔」埋下伏筆。在宣佈離開的前夜,王功權寫下「私奔之歌」:「誰見金銀成山傳萬代?千古只貴一片情!」

  本刊記者陳慧穎、王紫霧、周凱莉,實習記者王申璐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87

好友揭秘王功權婚姻:曾多次被老婆打傷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5/817941.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35

王功權:成功不可複製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134.html

導讀:這是王功權在3W咖啡館慶典活動上的演講,這個國內知名的投資人講訴了他對創業的看法。以為演講內容:

我早期一直是做早期的風險投資。1995年、1996年在美國硅谷,那個時候對中國民營企業對外投資是限制的,地方政府能夠批准的最高額度是100萬美元,海南政府給我們批了99萬美元,因為超過100萬美元需要國務院批,我帶著99萬美元到美國做美國公司的業務,我沒有辦法,不是說我熱愛早期投資,是我的資金只能分割成小塊做早期的種子投資,所以我在美國做種子投資的時候,我不知道徐老師,在中國的投資界甚至中國的企業界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創業投資。後來我又加盟了IDG風險投資基金,IDG風險投資當時在中國主要是做早期投資的。我在IDG風險投資做了六年,先後投資的都是互聯網的企業,然後是2005年我才到鼎輝來做合夥人,除了做整個基金管理會,三個委員之一,其中我側重負責創業基金,實際上我是做早期投資和創投的。

徐小平問我,「VC和PE之間界線有點模糊,它們到底有沒有本質的區別?」

我認為,在今天的中國,大家把VC和PE搞得沒有區別了。我很遺憾,以至於我沒有法混了,就不做了。實際上這個區別是非常明顯的。PE主要是投資相對成熟的企業,確切的說企業的商務模型已經確立,企業的運營已經基本比較正常,在良性發展的時候,需要注入資金,向更高台階的時候,這個時候需要PE基金、成長型基金進入的。而創投基金主要是本來商業模式還沒有確立,甚至有一些市場還需要開發和啟蒙,甚至是產品還不被社會理解。

就像當年我們在IDG做QQ的時候,今天說起來,騰訊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在那個時候,連馬化騰都不知道,自己未來是一個偉大公司。我們一起飛到廣東,坐在那裡,就逼著馬化騰說這個東西到底怎麼賺錢,那個時候馬化騰不像今天神采奕奕,很自信。那個時候,QQ這個東西大家都用,用戶在哪兒不知道,用戶是誰也不知道,所以這個錢怎麼收呢?所以我們幾個人拷問了馬化騰一個晚上了,我的印象都過了凌晨。他只是在表示,知道這個東西大家喜歡,不知道向誰收錢。這樣的時期,我覺得是屬於早期的創業投資,除了操作之外,你有很多的理論研究,我不知道在理論上怎麼界定。

就在這個時候,IDG投了騰訊,算是非常早了。投了幾百萬美元,後來有人出了五千萬美元來買IDG持有騰訊的股份。很遺憾,IDG就在當時賣掉了騰訊的股份,要不然的話,騰訊這一筆投資能夠給IDG賺的錢,差不多頂上IDG目前賺錢的總和。我離開IDG已經多年了,談起這個事情,都是IDG朋友的一個巨大的心痛。

像徐小平老師這樣的成功者給青年做創業指導這件事情,我自己一方面感動你們的熱情,另外一方面,我對青年捏了一把汗,因為我認為成功是不可複製的。所有社會科學方面的問題,都不可複製的,不像自然科學,這邊加個什麼,在什麼樣的溫度壓力下,就產生個什麼東西,如果不產生出來,萬一搞的東西是個雷,居里夫人就誕生了。但是社會學問題是不可重複的,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到今天成功了,回過頭跟大家講成功的道理,實際上這是一個遺憾的知識,因為那個時間點過去了,那個時候的社會環境過去了,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當初也不知道後來會成功的,我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遇到誰,不管是王石也好,我當時就拍著胸脯說,我成為今天的這樣領袖,至少我跟他們一起混的時候,沒有發現。我們搞萬通的時候,他太太就問他,你能賺大錢嗎?他說我不知道,但我是走在賺錢路上的人。就這麼牛的人,也只敢說走在賺錢路上的人。

前幾天我和IDG的周全在一起,我說現在創新這一塊怎麼樣?他說我們已經OUT,我們已經不屬於創業的群體,年輕人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像面對叔叔和長輩的時候,根本不想說心裡話,他說這是不得不面對的事。我當時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老了嗎?多年來,我是跟創業的青年和同學們摸爬滾打在一起的,應該說,我對創業的青年有特別的偏愛。

很多的時候,大家都在關心創新應該怎麼去實現等等這類事情,我不認為成功是可複製的,我不太認為成功的企業家給你們講的這些東西,就你們直接學習,頂多是一個借鑑。

重要的問題,如果一個青年想走創業這條路的話,我認為有幾點建議都是必須的。

第一點,你一定要志向遠大,隨時調整和糾正方向,與其設計未來不如調整現在。

你不定知道未來你要做什麼,如果你能夠很清楚知道未來做什麼,所有這種說法都是荒唐的。因為在你前行過程中,有很多的事情是具有不確定因素的。你不知道在社會的環境和自己創業摸索中自己走向哪裡,所以一般來說,並不是說你創業的時候,未來一定要做成怎麼樣的。我常常講,只要你有遠大的理想,我要走很遠的路,我要做很大跟大的事情,有了這樣的志向就可以了。因為只有這樣,你馬上就會發現,你自己不會在一些小的事情去計較;你不會被眼前短暫的困難被折服,也不會因為分錢的時候,最後夥伴之間打得不可開交,因為你要知道你要走很遠的路,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向前走,向遠處走,向遠大的目標走,實際上到這樣的程度就夠了。當然這裡要有努力的學習,不停的戰勝苦難,在這個過程中不停調整自己,像徐小平老師這樣的導師幫助你們調整和糾正方向,千萬不要迷惑,一定要明確設立自己走到哪裡的目標。

我常常講,與其設計未來不如調整現在。因為未來很多事情不確定的,我不信現在哪一個成功企業家,他們在創業的時候,知道今天走到這樣的位置,如果誰有膽量的話,誰到這裡跟我叫板,不管是誰。他們之所以能成功,因為他們有遠大的追求,不在小事磕拌住自己,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二點,時勢造英雄,創業一定要跟時代的脈搏共鳴。

一個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時代的命運。假如說你們現在敢在文化大革命那個時期,你們不可能在這裡討論創業的,你即便再有可能的商業潛力,你是沒有辦法發揮的。當年我到台灣的時候,我跟王勇信先生,大家一起討論問題,他說一個人的一生命運,就在關鍵的幾步,這幾步要踩在大浪潮、正確的點上,這句話非常重要的。當年中國崛起了一批企業家,也成就了一批投資家,實質上正好是中國兩件事同時發生,一個是互聯網這種高新技術在全球廣泛的應用,一種是新興的,就是創業投資這個行業,在中國開始萌生並崛起,這兩個東西成就了那個時期的創業者和企業家。

第三點,互聯網行業已經進入傳統行業,成功越來越難,不要指望太大的奇蹟,尋找到切入口,一點點做大。

剛才有一個青年問互聯網的1.0和2.0,我們不要這樣去定義,我們不要隨便定義什麼樣的時代,不管到怎麼樣,實際上每個人都處在時代的過度點,每一代都認為自己承上啟下最重要的,都認為是繼往開來的,但實質上每個人都在時代轉換的過程中。互聯網這個行業迅速老化了,就是迅速走到傳統行業裡面去了。我說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很多人覺得這事有點荒唐,我也沒有想到互聯網這樣的一個行業,能夠這麼快變成一個傳統行業,因為傳統行業有幾個基本特點,第一,它已經不是技術密集型,是資本密集型。大家知道,現在互聯網想幹大的公司,需要要砸進去多少錢?一千萬美元都是小意思的。第二個是這個行業已經圍繞傳統企業產生了大量的中小企業與它配套,也就成為行業鏈了。互聯網這個行業已經有很多企業、小企業為大企業配套,第三個就是青年的就業成為正常的就業行為,並且科研院校為這個行業培養人才。互聯網行業就已經進入到很成熟的狀態,否則院校不會給你培養學生的,互聯網這個行業已經可以了。我記得我們當初搞互聯網的時候,那時候有很多人在互聯網行業搞個電子商務,找份工作一點都不踏實,覺得是一個過渡性的工作。現在大家以這個為職業了。第四個就是,其他的行業與互聯網行業合作時,已不再討論這個行業是否成熟,只是討論如何跟這個行業結合上。現在互聯網已經出現這些特點,具備這些特點以後,基本上一個行業就進入傳統行業的狀態,傳統行業的狀態就是你不要指望太多的奇蹟。你要想辦法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要控制成本,要從小一點一點做大,不要失望最後自己往前走一塊,有多高的價值,然後回過頭爆炸成長,已經越來越難了。

我認為大家按照傳統行業對待這個行業,可能會比較好一點。這是剛才談到創業。那個時候很多創業者的成功是趕上那個大潮,我很佩服徐老師的熱情,我是相對來說,我不能說悲觀的,看問題看負面多一點,我認為現在青年創業比前些年要難很多:第一個,短期看不出來再出現互聯網這樣的技術大潮;第二個,整個國家的經濟有下行的風險,存在解僱或其他的問題,在這樣的大勢下,創業相對會比較難。第三個,壟斷行業的格局,給民營經濟提供的空間比原來要少,但是,我們很高興地注意到,這種情況在改變。第四個,很多民營的實業企業處在維持運營,開工僅僅為了企業不黃,給大家解決一份工資。缺乏創新和變革的基礎。第五個難,對於創業者,國家正在處於轉型期,社會發出新的聲音,不光是掙錢的問題,還有討論企業家的責任和夢想等問題。

在今天,對青年來說,要創業的時候,我認為需要把握的東西是很多的,我想給大家的建議,既然是個人創業的道路,要跟時代的大潮能夠共鳴,至少你要懂大潮未來的方向,什麼樣的方向呢?不管我們的國家、社會出現什麼樣的波折,我們必須堅信市場化經濟方向,這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痛苦的摸索,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昨天國務院發佈的消息很好,金融領域的利率開放,這就證明我們國務院的領導還是希望能夠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一個不可抗拒的一個方向。

第四條,作為創業者,大家該怎麼選擇?用戶至上,以不變應萬變。

我建議,就要去選未來,不管中國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你的業務在哪裡,你的企業在哪裡,你的產品是什麼樣的東西,你是不是跟權力結合特別緊。

你如果你與權力結合特別緊,很可能你發展到關鍵的時候,國家要求政企分開,如果你依賴特權的話,特製內外對腐敗、反感導致你的業務最後崩潰,或者你被送到斷頭台上。

所以我會覺得這些跟依附大型企業,依附在壟斷行業上的,這些的一些企業,你說你短期掙點錢,掙一把是一把,作為長期方向的話,我認為大家要慎重,最好你走藍海的道路,走依靠市場的道路,離這個權利越遠越好。這樣的話,我有好的產品,我有好的服務,只要把我的事做好,我的企業就有發展。

第五條,在創業過程中,我希望青年要認真評估一下自己,創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企業家也並不是每個人可以當的。我跟一幫企業家混在一起,號稱幾個兄弟,到現在我也沒有混成企業家。我最後是做投資的,大家說我是投資家,我說大家太給我面子了,實質上我們是給資本打工的,不管什麼領,最後也是一個領。最後我也沒有做企業家。

不同人的性格,不同人的狀態,並不適合都經商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盲目的,都創業、都經商,(就不太合適。)如果你去經商,你要評估一下自己適合做什麼,去找自己最適合做的,平衡自己的心情,就吃自己那碗飯,就做自己感興趣的拿點事,做一個適合自己做的,自己願意做的,有價值的事情。這樣定位自己的未來,我認為是挺好的。否則你們天天看成功的企業家,你不知道他們過去的道路走的多麼艱辛,也不知道在這條道路上倒了多少人。

第六條,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去評估自己的事情,多和有經驗的人交流。

如果經商不行,就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行業。徐老師在這裡鼓勵大家創業,我在這說大家不要創業,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說,不要媚俗,不要人云亦云,

在這裡欠大家一個情,大家覺得我這個老頭子在創業指導上起一些作用,如果不會說,你們見面之後叫一聲叔叔,然後不願意跟我們聊心裡話,還願意討論一些事情的話,我是願意跟青年在一起,討論創業、討論其他,包括你們的業餘愛好的。我現在的原則是這樣的,第一,時間可以,身體可以,精力可以的情況下,這是三個前提。第二,如果讓我看一下你的企業,幫著出主意的話,我是不收費,不投資,不負責,就是對你的結果不負責任。但是我能夠做到的是,就我有限的經驗和我的良知,我跟你說真話,行就是行,不行就不行,我認為不行,我就說不行,我不會順著你的笑容說好話,完全取決於我的時間、我的心情,隨緣而動,隨心而動、隨情而動,歡迎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333

王功權:互聯網已淪為傳統行業,給大家一點創業意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318.html

投資環境大不如前

已到知天命之年的王功權終於過上了「有點錢,有點閒,還有點生活態度」的生活。與此相對應,王功權說,他現在只做三件事,「三分之一的時間做免費的創業資訊,三分之一的時間從事公民社會的建設,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唸經打坐,會會朋友,陪陪家人。」

而從繁重的工作中擺脫出來的王功權平時也樂於被邀請去做各種有關創投的演講,或者在很多人看來是去「潑涼水」,因為他在演講中對創投總是顯得悲觀。

但王功權說:「我對創投並不悲觀,令我悲觀的是目前創投所面臨的環境。」在他看來,首先是大的經濟形勢不好,經濟有下行的風險,在這樣的環境下無論是做實業還是做投資壓力都比較大;其次是國家的宏觀和微觀政策都比較微妙,撲朔迷離,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和創業都會變得比較謹慎。

如今,就連他以前一直看好的互聯網,現在也已淪為「傳統行業」,「第一,它已經不是技術密集型,是資本密集型;第二,這個行業已經圍繞傳統企業產生了大量的中小企業與它配套,也就成為行業鏈了;第三,年輕人幹這行成為正常的就業行為,並且科研院校為這個行業培養人才;第四,其他行業與其合作時不再質疑,而是態度積極;第五,國家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建立起來了……所以它已經是徹徹底底的傳統行業。」

王功權說,現在與幾年前相比情況確實惡化了,前幾年互聯網剛剛興起,提供了很多機會,現在的話沒有大的技術變革,創業和投資都會比較艱難。

當然,他有時候還會回憶起以前的那段「光輝歲月」,在互聯網方興未艾時,他成功投資了易趣網、3721、金融界、創聯萬網、360等互聯網企業。而互聯網浪潮湧過之後,王功權也承認現在的投資機會與幾年前自己做投資的時候已經大大減少。

現在的PE江湖早已不是他當年的江湖,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12年共計369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完成募集,比2011年增加57%,創歷史最高水平。「而且現在的PE與自己當年做的時候相比太亂了,因為PE太多了,機會相比幾年前而言更是少了。」王功權感言。

面對目前國內PE向併購基金轉型的現象,王功權認為,「這是國際市場的一個大趨勢,但原來做PE的不一定能做得了併購,PE向併購轉型的話首先會面對人才荒,還會面對更大的風險,因為併購往往是買下整個企業,如果管理不善,就容易砸在手裡。說實話,比照美國,中國創投還是很成熟的,不比美國差,但併購比美國差很多,國際化程度也低。」

王功權坦言:「未來會有相當一批投資基金倒台,讓我拍腦袋講的話至少一半會出問題,剩下的很多會在併購方面實現突圍,而在創投方面則要追求真正有創新性的項目。」

創業的六條建議

王功權似乎很喜歡「3」這個數字,他說自己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要去做免費的創業指導,而做創業指導要在他時間允許、精力允許、心情允許「三個允許」的條件下。他做創業指導堅持「三個原則」:不投資、不收費、不負責,「但我保證說真話。」他補充道。

王功權坦言,自己看過的項目,被自己否定的要遠比肯定的多,甚至在最近於北京梅地亞中心演講時,他當著大家的面,當場就把一個提問者的項目給否定了,毫不留情面,「說實話,目前我看過的很多項目都缺乏創新,再就是市場發展空間小,比如說給企業營銷做解決方案,這樣的項目能賺錢,但做不大。」

以前做創投時,他也經歷過不少失敗的案例,「比如以前我們投資過一家從事網絡安全的公司,而當時國家還把網絡安全當作政治問題看待,所以一直得不到批准,這就是時機把握的問題。」除此之外,王功權認為,創業失敗很多時候也是因為人的問題,「創業團隊不夠完備,最後導致項目失敗的案例也大量存在。」

對於創業,王功權一再提及創業人的重要性。在近日的一次演講中,他指出:「如我還在做投資,我將會投資這樣的企業家:第一,創新性的企業家;第二,擁有遠大志向的企業家,根據我的經驗,那些成功的企業家都志存高遠,否則你有太多的理由可以放棄;第三,會投有堅守和操守的企業家。」

訪談的最後,他重申自己在3W咖啡館慶典上給創業者的六條建議,「第一點,一定要志向遠大,與其設計未來不如調整現在;第二點,時勢造英雄,創業一定要跟時代的脈搏共鳴;第三點,互聯網行業已經進入傳統行業,成功越來越難,不要指望太大的奇蹟,尋找到切入口,一點點做大;第四條,作為創業者,要堅持用戶至上,以不變應萬變;第五條,在創業過程中要認真評估自己,創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企業家並不是每個人可以當的;第六條,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去評估自己的事情,多和有經驗的人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717

王功權:資本是理性的,我卻不是理性的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02/153054.shtml

導讀 : “一般來講,比較火爆的概念往往三五年之後就一定會出問題的。”

i黑馬訊 12月2日報道,今日,原鼎暉創投合夥人王功權在新浪C+峰會上發表演講,分析了資本與人性的關系。他認為資本是理性,而這種理性與投資的視角和資金來源相關,“做投資的,他是看未來,他要看未來,他要看的是三年、五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不過他卻不認為自己是理性的人。

以下為王功權演講內容,經編輯刪減:

今天來到這里非常高興,活動安排的方面溝通討論的問題是資本是理性的。說到這件事情我蠻感慨的,因為今天可能大家註意到,在介紹我的title上還是知名投資人,但是實質上我現在已經基本上不做投資工作了,我在投資界從業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後來因為資本特別地理性,而我不是一個理性的人,所以我在2011年退出了基金管理行業。

我現在和朋友們共同創辦了新的公司叫青普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我們一種文化藝術度假中心,在南方主要是雲南、海南、江南一帶建立這種文化藝術度假中心。我們希望倡導一種文化度假和度假文化。我這次創業受到了業界的高度關註,很多朋友說:“王總,你原來就混在資本的圈子里,現在你創業,你的公司肯定是不缺錢的。”他們認為我們跟資本市場會有非常好的連接。但是我是從投資領域過來的,所以我在創辦自己企業的過程中,在自己企業尋求跟資本結合的過程中,我是不停地站在投資人的角度來考慮我自己企業的資本戰略。開始的時候有的朋友說,說王總:“現在人家隨便一個概念就作價幾十億,十幾億,向您這樣的資源,引領朋友一起創業,你上來上十個億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回頭掂量掂量自己不能這麽做,如果在投資界的角度,如果在原來的二十一世紀基金也好,我會不理性的投資,因為資本是理性的。

資本的理性和幾個方面有關,第一,錢實質上是來之不易的。不管你管的是別人的錢,還是你自己的錢,錢是來之不易的,錢是人類勞動,體力勞動、智慧勞動高度凝結的產物,它在社會運行的各種元素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珍貴的一種東西,實質上我們應該珍惜的。不管是管錢的人,還是自己有錢的人。你如果自己有錢,你說我有錢就任性,你如果管別人的錢,你有管理別人錢的權利,你說我有錢就任性,但是實質上所有有錢就任性的,包括有權都任性的,在歷史上的記錄中都是被定入到恥辱柱上的。

資本是人類勞動的結晶,所以決定了人們要對它格外關心。自然管理錢的投資人應該是非常理性的,這是基本的職業精神也是資本本身的價值驅動。

另外一個方面,做投資的,他是看未來,他要看未來。他要看的是三年、五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所以它如果不理性,今天這個風口上沖到這里,明天在那幾風口上,他就沖到那里,這樣的投資是不會成功的。一般來講,比較火爆的概念往往三五年之後就一定會出問題的。這是這麽多年來在這種經濟領域中,我從創業也好還是做投資也好,自己深刻體會到這一點。今天非常火爆的概念,一般來說三五年之後會發現問題。大家回想一下,互聯網從崛起到現在,真正爆炸性成長的很少。騰訊是爆炸性成長嗎?阿里巴巴是爆炸性成長嗎?百度是爆炸性成長嗎?都沒有。都是慢慢發展起來的,並且在互聯網技術發展大潮中快速成長時期,這些企業跟這樣的大勢一同成長應運而生,這樣好的天時地利才有這樣大規模有價值企業的誕生。在這里面有很多資本理性的努力,也有很多像這些優秀的創業者,這些企業家艱苦地奮鬥,才成就了這樣的事情。沒有多少特別爆炸性成長的。

有人會說有的就是爆炸性成長,時間不長,對不對?就大規模的燒錢。那麽現在出現了這樣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就是我通過大規模的市場營銷,甚至是補貼,然後去搶用戶。但是前提是我有一個很好的產品。這樣的話形成一種用戶上的壟斷,然後通過資本的認可更進一步地大規模的燒錢,使這個資本的投放本身大規模的投放構成門檻,讓競爭者望而卻步。然後自己實現市場上的壟斷,進而回過頭來在資本市場上獲得價值認可,融了資本進一步投放到自己的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中。這樣一種模式確實是最近幾年出現的,但是這樣的模式實際上不多的。大家回頭想一想,我們掐著手指頭算一算,真正這樣成本的並不太多。資本是非常理性的,它看三五年後的。

我在過去的投資過程中,基本上我投資的項目一般在四年到五年通過IPO或者賣給上市公司,然後掏錢退出,基本上是這樣的時間。當然有快的,比如說我投資的快點傳媒,一年回報,比如說我投資的學大教育,三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了,也是投資回報率非常高。但是既然這樣,整體下來基本上都是四五年左右退出。最近有人說我投新三板馬上就能上市,你的做市商也可以做的價值很高,但是實際上資本是理性的。你的企業到底好不好?到底企業是不是真正有價值?真正有很強的盈利能力,它未來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是不是有很好的發展,這些東西總是資本要考量的。短期投資的確實有,我們國家在進行經濟調整,在經濟調整過程中很多產業不能運行,大量資本從各種產業當中遊離出來,東一頭,西一頭鋪在各種暴利行業,原來房地產領域比較多,現在房地產領域國家進行了調整,然後又進入股市,股市有了不正確的波動以後,後來發現新三板很火,大家又鋪到新三板上來了,這些情況是不是正常?不正常。真正經濟成熟的國家,真正成熟的市場,在市場上成熟的股民或者資本的擁有者應該是非常理性的。這種情況是國家在進行經濟調整的過程中,企業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資本在瘋狂的尋找自己的出路的過程中表現出的一些不理性的狀況,它不會成為一個常態。

根據我過去的經驗,我認為資本是非常地考慮未來會怎麽樣的。如果假如說今天按照一個什麽樣很好的價格,你認為很高的價格投進來了,那地內損失地外補,它一定在以後的過程當中想辦法把自己高價購買的情況補回來。我們在創業的過程當中,在企業成長的過程當中,在跟資本對接的過程當中要時時刻刻意識到資本是非常理性的。假如說你遇到了不理性的資本,你就是用自己的假數據或者自己用各種方式對於這樣的元素,那樣的概念最後把資本騙進來,即使這樣騙進來的資本一般都是不理性的資本。

不理性的資本帶來的結果就是在未來跟你合作的過程當中,配合的過程當中它本身就不理性,這樣給企業帶來非常大的危險。因為它成為你的股東,在很多情況下它表現出不理性,急於退出,或者對行業並沒有真正看好,或者對行業本身並不看好,他帶著非常急躁的心情,一旦企業遇到一點問題就必然會形成股東之間的矛盾。所以這樣的不理性的資本大家是非常警覺的。正因為如此,我現在創辦的公司,我在跟資本對接的時候,我自己就特別謹慎。總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後半夜想想別人,考慮一下我這樣的作價或者投資結構別人願不願意接受。目前我們創辦的企業應該說是考慮到未來的。我們做的是一種度假產品,不是簡單的東跑西顛的去旅遊,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住下來,真正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住下來,清靜一段時間,接觸一些文化、藝術、知識,和文化導師們在一起互動,了解當地的民俗,民族的特點,體會和欣賞品位當地的這種風土人情。是這樣的一種產品。那我們在全國各地建這樣的度假中心進行連鎖,這樣的東西今天走起來貌似有點早。但是我相信這樣的度假生活,這樣的生活方式,會是未來我們國家很多人的習慣,所以我們先行一步。在這樣的情況下考慮了3.5年,甚至更長時間市場的需求。正因為如此,我們也希望有理性的資本跟我們對接,共同實現我們的夢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887

王功權:風口上的豬即便被吹起來但終究還會落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05/153097.shtml

導讀 : 今日,王功權在搜狐財經變革力峰會上發表演講,他說風口上的豬即便被吹起來但終究還會落地。

i黑馬訊,12月5日消息,今日,王功權在搜狐財經變革力峰會上發表演講,他說,很多人說資本進入了冬天,但我認為資本是理性的,只是進入了比較理性的階段。我也在創業,創業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我走在一個探索的路上。

另外,他還表示,在歷史上我從來沒有看到被吹起來的豬。另外,即便是吹起來,終究還是要落到地上。即便風口很強時,被吹起來也是有限的。資本不能這麽隨波逐流的趕這個浪的,所以更重要的問題不是去追逐風口,而是去探究商業模式。而對於商業模式,其實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回歸商業的本質。

以下是文字實錄:

主持人:今天下午邀請的第一位嘉賓我相信也是大家特別特別期待的,因為他曾經是中國創投界教父級的人物,但是最近差不多有4年時間他淡出了我們的視野,離開了商界,甚至只是成為了江湖上一個傳說,今年8月的時候創投江湖又奔走相告說他回來了,他是誰呢?就是中國著名的風險投資家,現在的身份是北京青普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首席戰略官王功權,掌聲有請。

王功權:各位朋友,下午好!感謝搜狐提供這樣一個機會,在這里跟大家又見面了,這里有很多可能是過去我們相識甚至可能共事過的一些朋友,也有一些新的朋友,不管怎麽樣,在中國創新、創業大潮前行的路上我們又匯聚了。是的,剛才主持人講,我在中國的股權投資界從業將近20年的時間,在那之前我是做房地產行業的,後來覺得房地產行業特別複雜,有些東西應付超出了我自己的承受力,所以我後來就去矽谷,然後開始學習做風險投資。很幸運,我和我的朋友們趕上了中國風險投資這個領域的崛起,我們也趕上了互聯網這樣一種技術應用在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整個崛起的過程。應該說我們推動了這個時代,同時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個大的歷史的機遇也造就了我們。我和我的朋友們在過去的經歷中先後投資了一些公司,被大家稱為比較成功的案例,這些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特別互聯網經濟成長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甚至標誌性的作用。

所以今天站在這里,像主持人講的一樣,幾年之後我回來,有幾番感慨,是的,我曾經想能夠去幹一點公益性的事情,但是稍不留神政府不高興了,我也犯了錯誤,現在有關部門希望我回到商界來,從哪兒來回哪兒去,所以我就又回到我們創新創業的大潮來了。

今天我上來的時候我們這里搜狐的領導見面說,王總,聽說你創業了,我就笑了。大家可能註意到了,我今天講的題目是“與資本對話”,本來我常常是以投資人的角色,從投資行業從業多年的從業者角色常常是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但是我現在這個角色有些沖突,常常是大家讓我講投資方面的事情,對投資界的認知、體會,分享我自己的一些感受,但是我現在的身份是一個創業者,是的,我創業了。為了彌補自己心中一直的遺憾,我第一次創業的時候,我們那個時代優點野蠻生長,在這樣一個大潮背景下想體會新的創業模式,同時,也希望通過創業的實際參與,不至於在這樣的大潮中被淘汰。我今年已經年過半百,我沒有辦法跟年齡抗爭,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湧進創業大潮,只有真正進入當中才能感受到創業是怎麽回事情、今天是怎麽回事情。

當主辦方讓我在這里談“與資本對話”的時候我心里有一些笑,笑什麽呢?我作為創業企業的創業者,我站在這里跟資本對話的時候我的對話非常簡單,我需要錢,我們正再融資,我們又要開始新的一輪融資了,我參與創辦的企業是北京青普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我們是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一些美麗的村鎮去建設住的比較舒適典雅的文化公館,在這些地方讓度假的人有互動和文化方面的學習和體驗,同時在這里面也會體驗目前互聯網給大家帶來的一些機會,這樣的創業已經進行一年了。

很多創業項目不具備創新能力無法引領資本

我回過頭來看之前的經歷,回過頭來沈澱下來換一個角度的時候想象資本說的話,正是我下面要說的話。我會覺得資本實際上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是一個蠻重要的角色,有自己特別的使命,除了尋求財務上的投資回報之外,非常重要的問題,非常重要的功能,也可以說是使命,實質上對創新的經濟、創業的經濟有一種引導、導向的作用。大家知道,基本上資本市場向哪個方向走,創業的團隊就容易向哪個方向走,按理說應該是創業團隊在前面開疆拓土,資本追隨後邊助一臂之力。實際上在我們國家,由於長期以來我們習慣的比如說山寨、抄襲,我們迅速的把別人東西學過來,為我所用,不太善於徹底的原創的創新。所以這樣我們真正的創業很多的項目不具備足夠強的創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還不能夠有足夠的引領資本的能力,就是創業來引領資本,這個相對來說比較薄弱,所以最後就導致常常是資本市場在引領著創業的趨勢。

互聯網金融和O2O的火爆來自於資本的驅動

前一段大家能夠知道,比如說互聯網金融、O2O、眾籌等等等等,在一個時期都非常火爆,這樣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來自資本市場的訊息,同時也是資本市場的驅動。

我不知道大家註意到沒有,最近一個時期好像跟幾個月前略有所不同,似乎整個的創業創新的領域,投資這樣一個領域,大家似乎慢慢的放慢了腳步,似乎在沈思著什麽樣的事情,似乎在回味和反思著前一個時期我們到底做了些什麽,哪些是我們出現問題的地方,大家已經在開始思考。有人說,資本進入了冬天,我曾經在不同的場所跟大家講,資本是理性的,進入了比較理性的階段。但不管怎麽講,資本它具有這樣的導向的作用,它應該也是非常理性的,也就是說,實質上投資者要進行反周期的考慮,也就是說買賣買賣,投資也是一個買賣,低買高賣,一般的來說,往往是在經濟低潮的時候是買進的時候,高潮的時候是退出的時候。但是在投資界大家常常走了相反的一種姿態,就是說火爆的時候大家紛紛進場,甚至於搶的不夠理性。

今天火爆的東西幾年之後是要調整的

實質上你去想想,作為一個資本投資、股權投資讓你投的是幾年之後,投的是未來,今天火爆的東西一般的來講幾年之後一定是要進行調整的,甚至是可能出現嚴重問題的,這個實際上不用跟大家展開說,這是一個常識。所以資本在前行的過程中、在投資的過程中,要特別的理性去考慮未來幾年到底會怎麽樣,比如說中國的旅遊行業非常火爆,大家能夠知道。好多年前如果一個家庭說到香港、澳門轉一圈,大家還是蠻敬重的、蠻羨慕的,現在已經在全球旅遊了,差不多日本、法國、美國,在世界各地,除了ISIS在的地方,基本上到處都有我們中國人旅遊的足跡,基本上形成了非常強烈的一種消費大潮。國內的旅遊更不用講,基本上是在很多的旅遊景點全都是人如潮湧,非常擁擠,沒有很好的狀態,很疲憊的走了一程又一程,這樣的旅行、這樣的旅遊,差不多是目前中國旅遊產業的現狀。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種旅遊產品紛紛出爐,各種旅遊概念、旅遊市場都紛紛有人進入,就像很多人進入養老產業一樣,就像很多人進入到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這樣的領域一樣,就像很多人進入互聯網金融這樣的領域是一樣的,有很多人進入到了旅遊產業、很多資本走向旅遊產業。如果我還有跟資本對話的資格,我希望資本往前想一想。我們國家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多,我剛才講了,相對來說創新的意識比較差,因為我們習慣了很多東西由黨來想好我們就跟著走,所以大家不是特別善於創新和習慣於思考,這樣常常是一個事情上來之後蜂擁而起,緊接著就是產能過剩,我在想這樣大規模的一些旅遊景區,目前這麽多的旅遊服務會不會很快就進入到產能過剩呢?這麽多互聯網金融的企業蜂擁而起,會不會產能過剩呢?甚至大家註意到,不僅僅是這樣的一些產業、這樣一些項目,即便是創業者,即便是為創業服務的孵化器,你們發現沒有,都有一點蜂擁而起,甚至是迅速過剩的這樣一種架式。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創業者還是資本,都要往前想,未來的幾年會怎麽樣。

最近因為我在創業,剛好我就可以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創業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我走在一個探索的路上,我把眼睛往前看,去看3年、5年、10年甚至更遠的時間我們中國的旅遊度假行業會是一個什麽樣的情景,我想那個時候人們可能是更加願意到山清水秀的地方住下來,真正住下來和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朋友住下來享受一段溫馨的時光、平靜的日子,欣賞美麗的風光、當地的風情、民俗的文化,可能是真正沈靜下來住在那里真正的度假。這個不難,這在很多發達國家人們就是這樣的,釣釣魚,一起走向夕陽,一起在樹下坐下來吃一點東西,一家人在那里溫馨的度假住幾天十天、半個月。旅遊市場這樣的消費趨向,我認為未來在中國一定會形成強大的需求,所以我就沒有針對今天的旅遊市場去來找一種競爭的產品,而是往前走,冒著一定風險走在市場的前邊,去推出這樣的一種度假的形式,這是我們青普現在要做的事情。

我也認為資本就應該支持這樣的項目、這樣的企業,應該是往前行、往前看,三五年之後我們在哪里,我們的國家在哪里,我們的產業大家的步伐、節奏、模式在哪里,根據這樣一種情況來判斷我今天的投資是應該抱著一種什麽樣的態度。

前不久,很多朋友來找我,說現在資本特別的多,他說會是資本供不應求嗎?我說不可能的事,主要的原因,實際上還是真正的有創新的、有前瞻性的,可能不同質化的,有差異性的,能夠讓人感覺眼睛一亮的這樣的項目還是少,所以相比較之下,資本就變得像屋頭的蒼蠅一樣,東一頭、西一頭的亂撲,最近我知道很多人在搶拆VIE結構回來上市的一些機會,我的朋友360周總他們幾百億資金容量的安排,但是整個湧上來的資金也是它的好多倍。這說明什麽呢?這說明實際上資本處於一種相對的不夠理性,機會比較少這樣的狀態。360回到國內上市當然是可以投資的,但是這樣一個投資的案子,連傻瓜都知道能掙錢,搶過來一個機會回過頭來贏了,它不具備可拷貝性。你作為一個自卑的管理者和駕馭者,你要進行的一些投資,是要有一些投資的模式和運作的方式,是要不斷的積累,最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而不是今天搶到一個項目、明天搶到一個機會,回過頭來一看自己的路程,全部在搶那些最火爆的東西的路上,顛來倒去的在轉折,而沒有自己理性的步伐,這個實質上我認為會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好的投資者一定是投資未來會有前景的企業,而不是今天的簡單的火爆的企業。

不是去追逐風口,而是去探究商業模式

另外一個方面,如果說需要跟資本對話,我過去實際上是在做投資的,所以實際上是我自己在跟我自己過去在對話,我就在想,在我過去投資的經歷中,如果說有一點點成就的話,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我不願意人雲亦雲,這可能是我的性格,這也可能構成我人生道路中的一個非常特別的一點,既給我帶來的很多的好處,同時也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問題。但不管怎麽樣,我是自己在生活道路上,在自己從事投資經歷上,包括在創業的路上,我是希望追求與眾不同的一個人,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覺得有挑戰。我在過去投資的經歷中,我是特別註意商業模式本身的思考的,我常常不是停在一般的別人怎麽講,我就怎麽講的狀態。

我有一個上師,是藏傳佛教的上師,他常常給我講佛法,佛法大家常常理解就是空,在我這里我自己把它理解成,經常去考慮一下,習慣性的去思考我面臨的問題是不是一個偽問題,我們常常在一些比較膚淺的概念里,我們以為我們抓到了事物的本質,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在探究事物的本質上真正的花更多的經歷深入的來剖析這件事情,所以常常會得出人雲亦雲的結論。如果假如說你養成這樣一種習慣,資本如果養成這樣一種習慣,駕馭資本的人養成這樣的習慣的話,你這種習慣實際上是應該深入的獨立思考。比如說各種商業模式,一個商業模式到底成立不成立,我們簡單的去說現在風口是什麽,說白了大家老說風一來豬都能吹起來,但是實質上我不知道,從概念上可以這樣講,但在歷史上我從來沒有看到被吹起來的豬。另外,即便是吹起來,最後吹起來豬還是豬,終究還是要落到地上。即便風口很強的時候,被吹起來的豬也是有限的。資本不能這麽隨波逐流的趕這個浪的,所以更重要的問題不是去追逐風口,而是去探究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回歸商業的本質。我們是應用互聯網業好,應用移動互聯網也好,不管我們應用什麽,也許未來我們會應用這個、應用那個,應用的越來越多,但是不管怎麽樣,不管通過什麽樣的傳輸手段,什麽樣的信息獲得方式,什麽樣的技術變革,但是商業的本質就是商業的本質,本質是什麽呢?就是盡可能的低成本,但是去創造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然後你去賣給你的消費者他值得買的東西,讓他花錢買,買的心甘情願,並且買的快快樂樂。這樣的東西,就是說高品質的產品、高品質的服務才是商業生活中的主旋律的東西,這不僅僅是今天,也不僅僅是1年、100年,是更多的時間,幾百年的工業經濟、商業經濟發展的這樣一個歷程就證明這樣一點,優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一定是人們所追求的,並且是持續不懈的追求,並且是主旋律的追求。

資本要從跟風狀態走出來別被互聯網迷惑

那麽在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這樣一個過程中,這些高品質的產品、高品質的服務、高價位的交易,如何在互聯網中實現,就變成了非常嚴峻的問題,因為目前互聯網基本上還是走量、拼價格,當然相對的性價比會比較好。但是你們發現沒有,真正的高品質的服務和高質量的產品,到目前為止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結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成熟的路子趟出來。我認為這實際上是互聯網應用需要提高的地方,同時,也是需要市場產品生產者、服務提供者需要思考、需要探索的東西,只有最先進的技術的應有和商業主流的長期主旋律的東西結合起來,這樣的經濟才真正的是一個主導性的經濟,才不是一些相對來說帶著明顯的嚴重缺陷的這樣一種經濟,就是說最後會變成經濟的主旋律。

所以我就說,這種商業的本質非常非常重要,我建議大家更多的去考慮,怎麽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並且在互聯網上不打折、不砍價,能夠有很好的信譽背書,通過互聯網上走出去,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改變今天互聯網這樣一種大規模的走量,甚至是本身都不掙錢,甚至是擠壓死上下家,這樣的一種情況就會有所改觀。這是我關心的,我希望資本也能夠關心這樣一個領域,也能關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說大家回到商業的本質上來,而不是簡單的被今天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一些概念和迎面而來的很多的沖擊,把我們打昏了頭腦,我們要勇敢的迎上去,不是躲避,不是固執的抵抗,也不是簡單的來擁抱,而是有思考的來分析如何面對和應用這場技術革命發展過程中的各種技術應用。

有人說互聯網給大家帶來的沖擊非常大,自古以來從來沒有過,你可以這樣去講,但是我可以挑戰大家,你們想過沒有,當時發明電的時候,對我們人類沖擊是有多大。大家想象一下,今天假如說沒有了互聯網和沒有了電,大家回頭想想你們會選擇哪個。當年電的發明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給各種傳輸、各種機器帶來了非常高的效率,我們這邊打電話“你好”,美國那邊就可以回複“你好”,這麽短的時間之內就可以完成這樣的信號傳輸。大家可以想像這樣的一種震撼在當時是什麽樣的一種震撼,但是這樣一種震撼由人們迅速的把這種應用吸收進來,最後回過頭來把它應用到商業上,應用到社會管理上、人類的運行上,最後回過頭來發現沒有,最後真正前行的還是商業的本質。所以我希望從這個角度,大家來考慮今天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從這個角度來考慮資本未來的投向和走向,也就是說真正的我們習慣獨立的思維,能夠深層的思考,最後去考慮本質是什麽。本質常常是常識用中國古文講叫大道至簡。

所以這是我今天想跟資本進行的對話,我希望大家從這樣一個角度來共同去探討資本的未來、資本的走勢,來使我們的資本從這種跟風的和簡單的被一種技術應用給迷惑了的這樣一種狀態中走出來,走向更遠方,走向更理性,走向更常識,真正的把互聯網的應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能夠跟優秀的商業產品、優秀的服務、高價格的優質的東西能夠結合起來。最後,改變目前很多互聯網應用上這些假冒偽劣橫行泛濫的這樣一種格局,到這樣的時候也許我們中國的經濟、世界的經濟會有一片新的天地,也許我們互聯網的發展真正的給我們帶來燦爛的笑容,而不是笑的時候有的時候會給我們帶來一絲的憂愁、有的時候帶來一點困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推動我們經濟良性的發展,才能使我們的經濟跟互聯網的應用能夠是一種雙贏的、共贏的,整個都是樂觀的前行的這樣一種態勢,這是我希望的。

現在我和朋友們創業,在進行這樣一個嘗試,我們沒有辦法改變整個社會,我們也沒有辦法去影響整個的資本市場,我們能做的是從我們的腳下開始前行,去探索我們自己的路,如果創業界、資本界有朋友願意跟我們探討我們在做什麽樣的事情,願意來跟我們共同共享我們的一些體會,願意跟我們共同去承擔風險,一起走向未來,那是我的榮幸。同時我想,也可能這樣一種努力和嘗試是我們中國經濟發展的榮幸。謝謝大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09

王功權:重出江湖投資旅遊 | 投資人說

在淡出公眾視線幾年後,最近,王功權以北京青普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青普”)合夥人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線中。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王功權坦露了進軍旅遊投資的緣由——喜歡旅遊,想要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在王功權看來,消費升級帶來的旅遊和文創商機潛力巨大,當然也蘊含挑戰。

開始自己創業的王功權其實比以前更忙了,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但他卻非常滿足,用“痛並快樂著”來形容現在的工作生活。

做喜歡的事業

王功權的職場歷程很是光鮮——曾經的鼎暉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人及創始人之一、作為中概股天使投資者有多次成功案例;也曾是萬通實業集團總裁、董事局副主席。

“我覺得我現在已經從純粹的投資界淡出了,算是自己在創業。”這是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王功權說的第一句話。

所謂“淡出投資界”的王功權其實低調進軍了旅遊界,青普就是由王功權與楊雪山等合夥人共同發起成立,其以“回到原初”為價值理念,倡導人文度假生活方式,提供文化消費和旅遊消費升級服務的企業。

談及緣何選擇旅遊業,王功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很簡單,就是個人喜歡,我很喜歡旅遊,去看各地的山川河流,也很喜歡去山清水秀的地方度假,因此選擇了創立旅遊公司。”

“個人喜好特征明顯”、“性情中人”是不少投資者對王功權的評價。似乎這也印證了王功權投資旅遊產業很符合其風格。

當然,王功權並非完全憑感覺投資,其有自己的商業邏輯,在王功權看來,消費升級就是最好的商機之一。

“我很看好消費升級所帶來的文化和旅遊產業紅利,度假就是一個潛力市場,商家要加大對文創的升級和開發。消費升級後,人們對旅遊度假的需求升溫,但同時匹配的項目其實是缺乏的,中國目前的度假產品並不成熟,傳統2.0版本的參觀式旅遊已經不能滿足度假者的需要,度假者渴望深度的互動式體驗。度假產品結構性失調、有效供給不足成為中國旅遊度假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就更有投資的必要了。”王功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王功權認為,青普在中國消費迅速升級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中商品消費比重持續下降而服務性消費比重不斷上升,居民生活質量在逐步改善、消費結構在不斷優化。但在人均GDP同等水平下,我國文化消費規模也僅為發達國家的1/3左右,文化消費擁有巨大升級空間。文化消費的高低一方面取決於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另一方面取決於文化產品的供給。文化消費需求的“倒逼”,也促使旅遊等相關產業對文化產品需求的加速,文化已成為市場風潮和剛需。

出手“花間堂”

繼2015年風雲資本、華住集團、合一資本等機構給青普6800萬天使投資之後,在2016年底,青普獲得2億元A輪融資。投資由陽光保險集團的陽光融匯資本、天奇阿米巴資本、華瑞善德等四家機構完成。

有了融資自然會有相應的投資項目。

就在近期,青普與精品度假酒店品牌“花間堂”正式完成股權層面的融合,青普成為花間堂的最大股東。

花間堂在近年來聲名鵲起,該品牌於2009年誕生,將酒店產品作為分享與連接的平臺,融入歷史傳統、人文景觀、文化創意、休閑娛樂、旅遊等資源。

“合作談判算很迅速,我們雙方第一次見面就談了4個多小時,非常投契,我們從投資模式到品牌的保持等都認真交流過,從接觸到目前約半年時間,算是很快敲定合作的。”王功權表示,青普通過購股加換股的方式成為花間堂的主要股東及合作夥伴,支持花間堂已有的運作體系及發展規劃,雙方基於各自的品牌特性、資本和資源互補共同打造人文度假休閑產業鏈。

據了解,花間堂創始人之一劉溯成為青普高級合夥人並繼續擔任花間堂董事長一職;花間堂創始團隊成員何少波成為青普高級合夥人並繼續擔任花間堂總裁一職,負責花間堂全面工作。

“投資花間堂的主因之一是希望未來在旅遊度假領域可以實現場景化體驗消費,並且形成文化、主題等度假旅遊疊加效應和互動效應。高端人文度假領域有著很大發展空間,青普與花間堂的市場定位具有很強的疊加性、資源有很強的互補性。我希望打造的是度假場景社群,包括度假服務和定制遊服務等。而未來我們也會通過並購、整合等方式拓展更多的相關度假、文創領域項目。”王功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機遇與挑戰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旅遊市場規模為4萬億元人民幣,對GDP綜合貢獻率達到10%。2016年中國休閑度假市場容量達到1500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為13%。休閑度假產品的創新將成為旅遊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這些都讓王功權看到了機遇,其認為旅遊文創等消費升級所涉及的領域會是未來不錯的投資方向。

值得註意的是,在與花間堂戰略合作的同時,青普通過線上社群定制、線下服務支持、提供人文度假產品,在精品酒店、文化創意產業以及旅遊度假行業等產業鏈上下遊開展生態合作。

“現在都說O2O,互聯網的業務要落到實體,就我們的投資方向而言,只要是和消費升級、旅遊度假有關的並購、整合都可以看,其中也包括線上和線下項目。”王功權說。

盡管機遇不小,而王功權看到的挑戰也很大。“民宿等連鎖住宿業的升級需求強,但供應不足,而且存在個性化和標準化如何平衡的挑戰和規模化挑戰,目前資本對於該領域的投入也過於浮躁。我覺得今後服務業需要跨領域人才,這類人才目前是大量缺乏的,此外文創項目的創新力也需提高。”王功權坦言。

雖然壓力不小,但已經50多歲的王功權依舊每天處於興奮狀態去迎接挑戰。“我現在比做投資人時忙多了,純投資時是由創始人團隊在前面鋪業務的,現在是我自己創業,我就是負責一線業務的。我的工作時間至少是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超過12個小時,我和我的創業團隊不停地開會,研討。”王功權略帶興奮地透露。

也因為太忙,“詩人”王功權現在很少有時間寫詩歌了。

“盡管很忙,但非常充實,感覺又回到了當初創辦萬通的時候那樣,內心還是很興奮的。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現在的我是‘痛並快樂著’。”王功權如是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56

王功權:創業就像生二胎,身處其中,我開始恐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06/162415.shtml

王功權:創業就像生二胎,身處其中,我開始恐懼

王功權:創業就像生二胎,身處其中,我開始恐懼

要在適合的年齡去創業,投資是需要經驗的。

“原本我以為我做了17年投資,天天指導別人創業,已經看得很清楚,但真正身處其中,我開始恐懼。打理青普就像生第二個孩子,每一塊尿布都省不下來,每一瓶奶都要餵下去。”

2015年5月創立青普旅遊,是王功權的回歸。“從哪兒來回哪兒去,還是回到商場老老實實賺錢。”

重回商場,投資是王功權堅決不做的了。在逐漸離開自己與同為“萬通六君子”的馮侖、潘石屹等創立的萬通實業集團後,王功權陸續加盟IDG資本和鼎暉投資,作為國內風險投資行業第一批從業者,投資,他做了17年。

創業倒是尚可。這些年來,工作以外的多數時間,王功權要麽自己看書,要麽和人文學者聊天,要麽和創業團隊打交道。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變成商品、服務,找到願意回到原初、並願意為之買單的那些人,王功權再稱心不過——於是,有了青普旅遊文化公司。

“不要以為我們是做酒店的,不要以為我們是搞旅遊的,說一句很狂的話,我們要讓青普的產品和青普倡導的人文度假生活方式成為中國大陸上的時尚傳承。別人說你不一定能實現,這不重要。人活在世上總要找一個讓自己敬重自己的理由。

“你做點什麽,我們大家跟你一起做”

2015年,潘石屹萬通時期的得力幹將,後來成為王功權多年合作夥伴的楊雪山回國,見到了清閑許久的王功權,“你不能這麽呆著,你做點什麽事情,我們大家跟你一起做。”當時的楊雪山正經營著一家甘南有裕固族民族特色的酒店,度假產品與人文內容、情感的交融匯合,這在王功權看來會是未來市場的爆發點。

但王功權漸覺年紀大了,要有年輕人配合。此前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訪學期間認識了大紐約地區學聯總會主席邵偉誌,和楊雪山同樣,“王總不管你做什麽,我都跟著你做。”在當年,青普旅遊著手成立。

“創業不易,近日忒忙,看見一塊石頭都想問願不願意加盟合夥。”這是王功權去年4月在朋友圈發出的感慨,到如今,青普旅遊已有10位高級合夥人。在萬通時期,六個兄弟遵循的是“座有序,利無別”,在IDG資本和鼎暉,也是典型的投資機構合夥人制,這種習慣,也被王功權延續到了青普,在企業真正實行合夥人制。

一方面是不同領域的事務由在這一領域實力較強的人負責,給予相當大自主權;另一方面是,青普旅遊最大的股東並非是王功權,而是期權公司,這些期權是要發給中高層團隊的。“到目前為止沒有哪家創業公司最大股東是期權公司。”王功權說。

投資做久了,真正開始創業,王功權也逐漸感受到其中的不易。“要懷著膜拜的心情對待創業者,永遠向創業者學習。不要覺得自己就像雄雞一樣在高崗上,天天鳴叫,你不叫天就不亮。創業者每天遇到的事情不知道要比投資者紛繁複雜多少倍。

寧可在調性上被罵死,也不搞粗俗

但一位投資老將轉創業多少是帶些自信的。

按照官方說法,青普旅遊是一家人文度假生活方式的提供商,穿透文化、度假和線下精品酒店三個行業,其產品表現形式:

一是文化主題的度假路線,每一路線有文化導師帶隊,兼具遊學、度假和旅遊的特點,比如到騰沖,會複原生活狀態,像當地的納西人一樣,原汁原味地生活;

二是今年7月馬上上線,在雲南、福建等地建設的行館;

三是基於行館和酒店,品質和審美符合度假場景的文化類產品。

“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文化消費也在升級,會有非常大的空間,但市場上真正符合升級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太少了。”目前,青普的產品還未開始鋪開銷售,王功權說不會倉促拿出來證明模式,而是需要打磨產品。而青普,也從不討論價格問題。

在青普的官網上,以“回到民國”為主題的不包含往返交通費的五天蘇州行售價為雙人間19000元/人,單人間21000元/人,相比同目的地的傳統旅遊價格高了些,但在青普的旅行中,會有包括學習白話詩、參加民國太太的餐廳、學習餐桌禮儀等等包含眾多人文風情的環節。

王功權多年合作夥伴的楊雪山回國,見到了清閑許久的王功權,“你不能這麽呆著,你做點什麽事情,我們大家跟你一起做。”

我對我們的模式非常有信心,這麽大的度假市場,這樣規模的消費升級,我就不信人們不想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去,讓心靈回到原初。在中國沒有用戶群體,我一點都不相信,我拒絕一切市場調查。

雖然堅決不做市場調查,但王功權是有自己的用戶畫像的:

第一,有能力安排自己的度假時間的;

第二,有品位追求的;

第三,肯於開放和互動的;

第四,能夠解決支付能力的。

“蘋果手機出現前,你會知道人們需要這種產品嗎?你會想到收入不高的人也願意買蘋果嗎?”王功權反問道。

在現階段,他也不在乎是否能夠盈利。今年3月,青普宣布獲得2億人民幣A輪融資,此前它也曾獲得6800萬人民幣的天使融資,但看上去,這對於還未實現大規模銷售的青普而言並不足夠。王功權介紹說,在建的5家行館每家投入大抵在2000-3000萬左右,而同時為保證度假品質,青普行館客房與公共空間的比例達到了1:1,而一般的酒店幾乎不低於2:1。

“我們的行館投資了多少,一家行館多少房間,一間房一日單價多少,收入都明擺著,如果搞投資這麽多年,連這都不會算,我就白活了。”王功權說,顯然,青普在做另外的嘗試——將傳統的旅遊向度假轉,同時融合社群、互聯網與文化。

事實上,自建行館也並非青普完全自己投入,其采取了與其它公司合作開發的方式,共同入股,但在品位和品質控制上由青普負責。“想要提供高品位的服務,關鍵元素和環節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寧可在這樣的調性、這樣的品位、這樣的檔次上被別人罵死,絕不搞粗俗、低俗的東西。”

今年7月份,青普的行館要開業了,而青普近日宣布的戰略投資的花間堂也將作為青普對外產品基地,與行館進行業務的疊加。這也意味著,青普的主題度假之旅也要開始大規模銷售了,王功權說,青普在2018年下半年會實現規模化營收,2020年會達到符合上市要求的標準。

“害怕會賭輸嗎?”有人向王功權問道,“賭就有贏和輸。”

不會再重回投資界了

而為了賭贏,王功權已經把95%的時間都花在青普上,早9點到晚9點是王功權的工作時間,甚至連做夢都會夢到青普,夢到青普資金緊張。“你們以為我融資就很容易嗎?沒有這回事。”

那麽,如果有一天青普的資金緊張到需要王功權自己再投入資金,他還會堅持嗎?王功權說,至少現在還沒遇到這種情況,B輪融資也正在進行中,但如果公司資金真的緊張到那種程度,是會再投入的。

“不過,我是沒有多少錢的。”王功權笑說,“那些年說是管理著幾十億、上百億的資產,實際上都是給投資人賺錢,所以實質上我沒多少錢,就是因為錢不夠花、不夠捐的,所以我又來創業了。”

雖然大多數時間鋪在青普上,雖然他說投資幾乎無法再帶給他更多的更深層次的體驗,但在周末王功權有時還會抽出給創業者免費指導時間,對於投資界,他依舊有自己的關註。

2015年,王功權曾指出整個投資界已經亂了陣腳,到了今年,他則表示,投資界變得相對成熟和穩定,雖然在個別案例上還會有火熱的情況出現,畢竟機會太少了。

“經濟發展和財富積累應該是有基本邏輯在的,個別有奇跡性的增長和奇跡性的回報的案例,往往都是出現了重大的技術突破和應用變革,否則不會有爆炸性的增長。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產業平均回報實際上是有10%幾到20%及之間。”

在周末王功權有時還會抽出給創業者免費指導時間,對於投資界,他依舊有自己的關註。

他也建議年輕人不要輕易往投資界跑,要在適合的年齡去創業,投資是需要經驗的。“在該創業的年齡沒有創業實際上是損失,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但至少可以與團隊一起去體驗。”

同時,王功權認為,進入創業領域,如果你沒有非常強的技術門檻和技術實力,或者在商業模式上沒有非常創新的能力,就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指望自己的公司瞬間成功,而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適合引入風險投資。

從投資到創業,也讓王功權對過去的17年投資生涯有了些反思。他說,以前作為投資人,會告訴創業者,這個事情不可能,放棄吧,當時會想,創業者怎麽這麽固執,怎麽就不聽自己的話呢?但成為創業者,當你後面沒有退路時,有人來跟談退一步海闊天空,你真不知道他是什麽心情。“創業之後,我會有一些恐懼,自己體會到的恐懼和別人告訴你的恐懼,完全不同。

王功權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465

王功權:傳統經濟登場,新中產消費將成為主流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08/167284.shtml

王功權:傳統經濟登場,新中產消費將成為主流
野草新消費 野草新消費

王功權:傳統經濟登場,新中產消費將成為主流

人生起起伏伏,但終要在現實世界中找一片精神家園。

在移動互聯網和產業升級大潮的推動下,消費不同的細分領域在快速重構,原有商業形態被顛覆,不少大公司高管、知名投資人選擇“再創業”,用自己的形式重新定義著商業,一批新物種正在破土而出。

王功權是這批“造物者”中的典型代表,他創立的青普旅遊,將人文與度假深度融合,成為新中產向往的一個精神家園。

從萬通國際董事長,中間加盟IDG資本和鼎暉投資擔任合夥人,到現在成為一個全新項目的創始人,王功權完整經歷了互聯網發展的幾個階段,並參與了攜程、如家、漢庭、驢媽媽等文旅項目的投資。

回溯初心,王功權為何選擇再創業?他對互聯網不同發展階段有怎樣獨到的認知,產業升級的主流趨勢是什麽?為什麽青普核心對準的是新中產消費人群?

野草新消費近日專訪了王功權,讓他帶我們深度理解新一輪的產業變革與機會。

口述 | 王功權

整理 | 張曉軍

時代正在快速發生巨變

我進入商業這麽多年,不管是做企業還是做投資,都會有職業敏感。職業敏感讓我意識到一個時代已經到來,從中我又看到了一套自己的理解,並且認為這套理解是自洽的,難免躍躍欲試。

以前我創過業,投過資,創業者九死一生,原來每個被投公司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失敗了就像自己的朋友在戰場上犧牲,擦擦血,掩埋了屍體繼續走,所以不覺得陌生、悲壯和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正好原來合作過的合夥人找到我,說想一起做點事情,而我自己就像在商場多年的戰士,感覺機會到來,就選擇了又一次出征。

這是做青普的第三年,我最早在美國矽谷做過天使投資,主看互聯網類項目,後來到IDG做TMT的早期投資,基本在B輪左右,到鼎暉後涉及TMT、清潔能源、醫療、醫藥、大消費等,業務拓展更廣一點。

以前我涉及的旅遊度假領域的項目,包括攜程、如家、漢庭、驢媽媽等,目前都成為中國細分品類的第一名。所以,當我覺得這個行業有適合機會的時候,商業理解上還是有一些優勢。

青普這個項目,不管是從投資人還是從創業者角度,我認為是可以做大的。至於說投資界有些人認為做不大,我覺得他們思想不實。

投資界的絕大部分人,還沈浸在兩年前的互聯網思維,而這兩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所以兩年前的投資邏輯,包括在互聯網行業很有經驗的從業者,他們的思維方式已經嚴重落伍,並且成為現在進入新階段的障礙,因為巨變發生的時間太短了,新的東西到底是什麽他們還沒有轉過來。

互聯網進入第三階段:傳統經濟登場

新思維、舊思維如何區分?因為大家一般談新經濟,總體是圍繞著互聯網展開,不管是大數據還是區塊鏈。這樣的話,新舊思維的劃分實際上跟互聯網的不同階段密切相關。

互聯網第一個階段是三門戶時期——新浪、搜狐、網易,穿過三個階段的目前只有騰訊,一直到全球互聯網破滅,市場縮水90%,那個時代就基本結束了。

等過幾年,到2014年互聯網再起來的時候,已經不是簡單的on line,而是off line的遷移。假如把第一個階段理解成是空中的雲,第二個階段是雲中調和下來的雨,這個階段的結束差不多以O2O的泡沫破裂為標誌。

它以熟悉互聯網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人為主,對不屬於互聯網的傳統產業和企業家構成了巨大壓力,業態在迅速融合,但這種融合主要表現出來的還是網上對網下的壓力。

此外,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你可以將這個階段理解為類似於中國制造的粗放時期,很多主流消費和服務還沒有上來,但已經在催生,屌絲經濟和幾個壟斷性大平臺成為這個階段的標誌。

所謂的屌絲機制就是網民機制,基本特點是便宜、方便、快速傳播,以年輕人或者低收入階層為主。為什麽會這樣?

1、互聯網是一個新生事物,年輕人反應會比較快。

2、涉及到使用方式、技術方面的事,年齡大的人不太會使用。

3、網絡上迅速聯結和溝通,使原來社會的非主流階層獲得了一次解放。

大家從不知道到知道,聚合在一起的力量很大,就可以做團購,和廠家進行博弈。但總體來說,人均消費上不來,消費還是以用戶的迅速擴展和壟斷為主,以至於形成了阿里巴巴、京東等典型的壟斷型大平臺。

由於過去龐大的流量和新應用對所有產業都構成了強大壓力,人和商務都上去了,只要有流量誰都不怕,模式本身不掙錢仍可以做保險、數據、金融等。但你會發現在這個階段,根本容不得小型平臺的生存。

到O2O爆發的時候,大家最後一次的夢想,委托別人30、40萬搞一個系統,然後就on line幹,on line人太多了。所以,那時候我就提出未來主要將是地面的壓力,地面這個O如果不能成體系的有保證,實際上最後兩個O都沒有了。

那時候很多人認為我老了,不理解新生事物。這種事情對我來說也不是一兩次,結果就是不幸被我言中了。

2016年、2017年發生的很多事情,我們可以理解為互聯網第三階段的變化,來自互聯網人拼命地將互聯網和應用結合起來。這個階段可以描述為雨後春筍。

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轉換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屌絲經濟開始呈現衰落。為什麽會這樣?因為上面這場雨太大了,整個產業和社會全被震撼和沖擊了,迅速就開始反應、迎接。

你能夠看到,如果說前些年傳統產業還是在考慮,怎麽跟新互聯網經濟對接?期間,各種設施在迅速完善和配套,國家的法制法規也迅速開始跟進。

你可以理解成馬雲初期發展很快,是國家很多法制法規沒上來,迅速發展起來了。

等到現在根本就不是對接的問題,而是傳統經濟登場。

垂直、高品質產品服務成為主流

到第三階段,全社會都上來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已經跟整個經濟社會全面對接。所以我說,大雨落到了地上,真的和產業結合的東西開始茁壯成長,新消費升級和新物種才不斷出現。

因為人類經濟生活主流地看的不是物美價廉,而是追求高品質、好的服務,賣貴、買貴是一種光榮,這是主流消費和主流人群的價值理念。

當整個融合開始的時候,除了和原來大規模的網民經濟不同之外,來自於傳統產業的主流經濟體系、高消費群體正在全面推進,人群迅速地開始細分,他們需要更加垂直、優質的服務和品質。

記得上一個時期,你的用戶不過千萬都不好意思說,但是很少公司能從這些用戶手上拿到錢,除了已經形成的品牌聚合大平臺,不在平臺的企業獲客成本居高不下。

這種獲客成本可以理解成雜耍現象,我在大街上雜耍,用磚頭往腦袋上砸,折騰半天一身汗,一幫人說好,一收錢都走了。最後發現為了維護那些非精準用戶,你費了太大的努力。

到此,你會反思,如果剛開始就找了兩個給錢的該多好……也就是說,服務方式不一樣,收入結構不一樣,收入對象就會發生變化,雜耍沒有必要,通過恰當的方式你獲取的錢可能會更多。

因此,以前是烏央烏央的人進去,現在關鍵是誰能夠精準地找到內容,給它們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使他付更多錢。可以理解成主流經濟的高品質服務和產品,也就是消費升級的東西,開始在網絡世界中出現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結構上恢複真正融合之後,進入到第三個階段,從原來看山不是山,到最後看山還是山,就是說通過你的產品和服務,找對你的客戶,互聯網只不過是原來經濟的一種應用手段而已。整個互聯網的應用成為原來傳統經濟的算法。

到這個時候,在融合和使用過程中,真的崛起的東西就是雨後春筍。就像馬雲說的,互聯網經濟消失了,已經變成了融到生活中的應用。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沒有被狂風驟雨摧毀,反而大地土壤肥沃,生長得更加茂盛。 

產業需要重新定義邊界

互聯網第三階段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中國的新經濟和傳統經濟在迅速重構,又在迅速融合,可以理解成變量對變量,在運動中結合,在這樣的過程中,用原來傳統經濟的產業、業態來理解事情,就會發現很扭曲。

在新經濟、舊經濟整個變量重構和結合的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新機會,很多新物種應運而生。這些新物種實際上是技術革命對傳統產業沖擊和融合的結果。

其實改革開放之後這麽多年,基本上解決的還是活力問題,即生產要素的解放以及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國家的產業結構。

我們國家原來的產業劃分是按照社會主義蘇聯模式,並且根據這個劃分去給予完備,但由於互聯網對新經濟的追求,信息時代的到來,原來公有化時期形成的產業,在這種情況下提出的結構調整,全是供給側的改革。

從另外一個維度上講,改革開放40年,由於新舊經濟交錯,實際上在用兩種標準做事情,現在這兩種標準互相之間的配合、矛盾已經發揮到了極致,再按照這種方式走是不行的,帶來的問題大家有目共睹。

所以國家進行結構調整,開始轉型、去產能化和支持創新等,商業形態才開始迅速變異。

落實到青普來說,它既不是旅行社也不是酒店,旅行社、酒店都是按照原來方式劃分的,管理已經出現問題。如果說一兩個企業產生的是管理問題,那整個行業所形成的就是產業問題,產業不成立,或者是產業在商務上不能自洽。這意味著產業必須變異或者融合,說白了就需要重新定義邊界,形成或者重構新的行業概念。

所以,我們為了說明自己不是酒店費了很大勁,最近因為某些事情有人在罵青普,但他們還是從酒店角度考慮。從道理上講很簡單,如果你承認我是新物種,就別以酒店的標準來說貴賤,除非你用另外一個新物種對比,不然邏輯上不成立。

新中產將成為消費中堅力量

新舊物種在更替,重構過程中主要的問題是主流經濟的增長,高品質經濟的增長,消費自然就升級了。

而消費升級主要依賴的群體是新中產,新中產實際上區別於兩個群體,第一個群體是中國的富豪階級,在整個國家經濟改革轉型過程中,財富的獲得有很多偶然因素,比如說產業結合出現的機會,法制不健全因素,經濟增長暴利的因素等等

而新中產是在市場比較充分的情況下,靠自己努力奮鬥創造的財富,沒有太多過去野蠻時代的紅利。這也會導致,他們對財富和資產的態度會更加積極、理性、正向,同時,他們還要再成長,提高與豐富自我。

我們可以理解成,在社會競爭和人生成長過程中,他們基本上已經擺脫了非常掙紮、完全無望的狀態,已經是靠著自己的職業能力和生意獲得現在的身份。同時他們也需要再努力,才能夠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他們是中國社會的中堅和希望之所在。

而青普的意義就在於,用戶在度假休閑的時候,不光是簡單的玩樂,而是自己能夠體驗一些有所收獲的東西,能夠發現自己的美好,更進一步地來提升自己,更加獲得別人的敬重。

也就是說,你在青普度假的時候,既要體驗不同的東西,有驚喜,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學點兒向上的東西,這樣的話符合他們自我發現、自我提升的意識。

從本意上來說,我們也是不歡迎土豪的,新中產和“土豪”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在精神層面有所追求。我們要做的,是創造一種新中產日常觸不到的生活方式。人生起起伏伏,但終要在現實世界中找一片精神家園。

*本文系野草新消費原創,作者長歌。加入消費升級VIP群,請加野草君微信(djsl831)。

640.webp

消費升級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921

王功權:消費升級會比想象的更快 如何開發2.3億新中產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07/167269.shtml

王功權:消費升級會比想象的更快 如何開發2.3億新中產市場?
創業黑馬學院 創業黑馬學院

王功權:消費升級會比想象的更快 如何開發2.3億新中產市場?

2015年,吳曉波和當時的互聯網思維唱反調,反“屌絲經濟”,提出2016年是中國“新中產消費元年”。此後“消費升級”、“新零售”的陸續崛起,這一趨勢被不斷驗證。

來源 | 創業黑馬學院(ID:heima_ying)

2017年,當青普旅遊對外宣布獲得2億元A輪融資,大家才發現,在2015年有一個人不僅有同樣的預判,而且已經下手布局新中產消費。

他就是中國創投界教父級人物、青普人文度假董事長王功權。

出於多年企業和投資經驗積累的“對機會的職業敏感”,王功權認為:新中產消費的市場機會到了:

1、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已經嚴重落伍,互聯網經濟已經進入第3階段。

2、整個產業和社會在被全面震撼和沖擊之後,已經完成了全面對接,接下來將是傳統經濟的全面登場。

3、新舊交替推動了產業的變異,也勢必產生消費升級,新物種會雨後春筍一樣出現。整體上,“屌絲經濟”已經衰落,主流人群會回歸。

4、消費升級會比我們想象的快。追求高品質、好服務,買貴的東西是一種光榮,買好的東西是一種榮耀,這些將成為主流的消費價值理念。社會開始回歸提供優秀的產品。

5、品質生活,不是簡單的物質炫耀,而是尊重內心深處的渴望,並且尊重生活本身。產品和服務要滿足新中產對品質生活的內在訴求。對創業者來說,這一切都提出了要求和挑戰。 

2018年,創業實驗室特邀王功權擔任導師,首開新中產消費實驗室,梳理該領域創業的核心問題和解決方案,幫助學員企業準確捕捉用戶需求,成為新中產消費的引領者。王功權老師的實驗室現已開放招募,限額15-20人,報名詳情見文末。

課前我們與王老師深度溝通了課程主題,以下為部分精彩內容,與各位共享。

微信圖片_20180207161512

王功權

著名投資人、企業家

青普人文度假董事長,曾任萬通實業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執行董事、萬通國際董事長。原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高級合夥人,原鼎暉創業投資基金創始合夥人 。他先後參與投資了著名的騰訊、民生銀行、亞信集團、易趣網、奇虎360、3721、金融界、創聯萬網、框架傳媒、弘成教育、展訊、攜程、 如家、漢庭、驢媽媽、江西賽維等,這些企業後來均在國內或國際資本市場成功自主上市或通過並購上市。

2017:互聯網經濟進入第3階段

投資界的絕大部分人還沈浸在兩年之前的互聯網時代思維,但這兩年已經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所以差不多兩年前的投資邏輯,包括在互聯網行業很有經驗的一些從業者,他們的思維方式已經是嚴重落伍,並且成為現在進入新階段的障礙。因為時間太短了,比如說經過十年、二十年,大家把這個認知放棄是可以的。但這兩年變化太大,之前還做得熱火朝天,馬上又出現了新的東西。新東西到底是什麽,他們還沒有轉過來。

大家一般談新經濟,總體來說是圍繞著互聯網,不管是大數據也好,區塊鏈也好,除了智能、生物工程是另外一塊,基本上是圍繞著互聯網這一塊,這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互聯網的第一個階段是三門戶時期,就是新浪、搜狐、網易。到全球互聯網破滅,市場縮水了90%,那個時代就結束了。

等到過了幾年,在2004年左右,再起來的時候,互聯網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on line的事了,這個時候已經有off line了。假如說把第一個階段理解成是空中的雲,第二個階段是雲中調和出來的雨。2014、2015年的時候這個階段基本上就結束了,伴隨的就是O2O的泡沫破裂。

2017年,互聯網經濟進入第三階段,這個時期主要的特點是原來的空中的雲開始往地下落雨,實際上是互聯網人士拼命地把互聯網跟應用結合的過程。這第三階段會是雨後春筍,我認為差不多就是這兩年。

巨頭壟斷下的“屌絲經濟”已經衰落

所謂互聯網時代的思維是第二個階段主要的特點。這個階段對不屬於互聯網的傳統產業和傳統產業的企業家構成了巨大的壓力,業態上在迅速地進行融合,但是這種融合主要表現出來的還是網上對網下的壓力。

再一個特點,你可以把互聯網時代理解成中國制造的粗放時期,真正優秀的服務、很多主流的消費和服務,很多還沒有完全上來,但是已經在催生。所謂的“屌絲經濟”,以及幾個壟斷性的大平臺形成是這個階段的代表性標誌。所謂的“屌絲經濟”就是網民機制,這一塊兒基本上是以便宜、方便為特點,人群以年輕人或者低收入階層為主。

為什麽會這樣呢?

1、互聯網是一個新生事物,年輕人會比較反應快。

2、涉及到使用方式、使用技術方面的事,年齡大的人也都不太會用。

3、它表現出來的是網絡上迅速的互相聯結和溝通,以及信息的傳遞,使原來社會的非主流階層獲得了一次解放。他們的力量很大,大家聚合在一起,就可以團購,消費者和廠家就開始進行博弈。只要粉絲到一定的量以後,立刻就變成強大的生產力。但是總體來說,人均消費是上不來的。

對用戶迅速地擴展和壟斷,這成為互聯網經濟第二階段的主要特點,形成了壟斷的大平臺。阿里巴巴和京東就是這個時期的典型平臺。在這個過程中,龐大的用戶群體對上下遊開始進行打壓,把產業鏈中有些人打得很厲害,大家只好走便宜的路線,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戰略。

由於人上去了,所以商務也上去了,形成了年輕人為主的網上社會。他們消費不高,但是數量龐大。項目只要有流量,誰都不怕。模式本身不掙錢,但是仍然做保險、做數據、做金融,橫跨。最後發現在這個階段里,根本容不得小型平臺的生存。

O2O是大家最後一次夢想,找幾個人或者是委托別人20、30、40萬搞一個系統,然後就是on line幹,幹的人太多了。我那時候就提出這件事壓力主要是在地面,地面這個O如果不能有成體系的保證,實際上是沒辦法的,最後我們是兩個O都沒有了。最後事實不幸被言中。

timg (2)

傳統經濟登場,品質消費回歸 

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轉換的一個主要的表現,我認為就是所謂的“屌絲經濟”開始衰落。

為什麽會是這樣呢?上面這場雨來得太大了,整個產業和社會全被震撼和沖擊了,迅速就開始反應、迎接。如果說,前些年傳統產業還在考慮“我怎麽跟新的互聯網經濟對接一下”,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是對接的問題了,而是傳統經濟登場。沒有人再懷疑互聯網的應用,各種設施也迅速完善和配套,國家的法制法規也迅速開始跟進了。

由於大量的青年跟上去了,大量的商務跟上去了,社會也跟上去了。這種沖擊導致老人也要上網,因為孩子在網上,網上的信息太多了,很多東西太方便了。後來已經不是80後、90後了,70後、60後、50後,連我爸爸88歲都上網,因為他平時見孫子困難,在網上家里有一個群,他老在那個群里,我們一出現他就問我們吃飯了沒有。這個時候一些社會服務也有給老年人的最簡單的智能應用。所以,很快全社會就上來了。

到第三階段的時候,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已經跟整個的經濟社會、傳統產業全面對接了。所以我說大雨落到了地上,新的消費升級和新的東西才上來。

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主流地看都不是物美價廉的,都是追求高品質、好的服務。買貴的東西是一種光榮,買好的東西是一種榮耀,這將成為主流的消費價值理念。

當整個融合開始的時候,會跟原來的那種屌絲經濟不同。你可以理解成是升級了,來自於傳統產業的主流經濟體系、主流消費體系、高消費群體全面推進。這個時候它就迅速地開始細分,然後需要垂直的、優質的服務和品質,對網絡應用的全面占領。

現在人們不再追求自己的用戶是幾個億了。以前有一個時期,用戶不過千萬大家都不好意思說。你有1000萬用戶,但是只能從一個用戶手上拿到錢,從其他的用戶手上只能拿到很少的錢。這樣的話,除非在品牌聚合的大平臺上,否則獲客成本很高。這個獲客成本你可以理解成是雜耍現象。我在大街上,開始雜耍,用磚頭往腦袋上砸,用刀什麽的,搞了半天,折騰半天一身汗,一幫人說好,等到一收錢人都走了,就剩兩、三個人給錢。為了獲客把肚子都砍了,這個成本是很高的。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用戶,為了維護他們我費了太大的努力。

你會反思,如果說我剛開始就找了這兩個給我錢的就好了。我就不用砸腦袋什麽的,我就談我自己苦難的童年,他就又給吃又給錢,沒準還拿錢讓我上學去。也就是說,收入對象變了,我的服務方式不一樣了,服務內容不一樣了,我的收入結構也不一樣了。

現在的問題是誰能夠精準地找到內容,給他提供感動他的高品質的服務,使他付更多錢。做到了,你就會發現你的服務內容、服務模式做得不多,但你的收入比那個還高。這個你可以理解成主流經濟的高品質的服務和高品質的產品,也就是說消費升級的東西,開始在網絡世界中出現。各種優秀的產品全會上來。

最後還是你的產品、服務要好,要找對你的客戶,回過頭來,網上的手段和方式只不過是成為原來經濟的一種應用的手段而已。像最初我們做生意的時候,大家都是點現錢,後來刷卡的時候覺得好先進,現在你就理解成整個互聯網的應用,無非是原來傳統經濟的算法而已。

最後在互聯網融合和使用的過程中,真正崛起的東西就會像雨後春筍一樣起來。這就是馬雲說的,互聯網的經濟消失了,已經變成了融到生活中的應用。追求品質的產品在這在這次打擊中,不僅沒有被狂風驟雨摧毀,反而因為大地土壤肥沃,生長得更加茂盛。

u=3665860089,2437963381&fm=27&gp=0

現在是新物種誕生的巨大機會

新經濟的第三個階段有非常重要的特征。中國的傳統經濟在迅速重構,新經濟也在迅速重構。這兩個又在迅速融合。你可以理解成是變量對變量,還在運動中結合。新經濟、舊經濟整個重構和結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巨大的一個新機會。很多新的物種就誕生了。這些新的物種實際上是一場技術革命沖擊和融合的過程。

新經濟這兩年的重構,最明顯的是自媒體帶來的顛覆。想當年三大門戶何等囂張,你要想向市場推廣,不把幾大門戶拿到手,你是推不開來的。現在就不一定了,現在一個小孩搞20、30萬粉絲的自媒體,有可能就引爆了。你那邊請了20幾個人到現場體驗,記者還得給500塊錢的紅包,回過頭來效果還不行——你發的東西好多大家都不看。天天傳的都是自媒體的東西,而自媒體的東西完全取決於你這個東西的圖文被認可的程度。大家傳播是自發的,鬼才知道哪篇文章一下就引爆了。

落實到我們的青普來說,你是旅行社嗎?不是,你是酒店嗎?也不是,旅行社、酒店都是按照原來的方式劃分的,實際上這些東西按照原來這樣劃分,有的時候管理就出問題了。如果說一個企業、兩個企業可以理解成是管理的問題,如果整個行業,那就是產業的問題:產業不成立,或者是產業在商務上是自己不能自洽的,或者是陷入困境。就意味著產業必須要變異或者是融合,說白了就是需要重新定義邊界,形成新的行業概念,這當然就得重構了。

兩年前在投資界和互聯網行業特別活躍、天天說的那些話,我之所以說是過時了,就是因為這個重構的速度太快了。

找到新中產

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和希望 

在重構過程中主要的問題是主流經濟的增長、高品質經濟的增長。互聯網中的主流社會在增長,消費自然就升級了。新中產當然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群。

新中產我更願意這樣理解:

他們是靠智力、勞動、才能在創造自己的財富,這是一個挺重要的特點。因為這倒不是說他們比上一代好多少,是因為上一代好多是歷史機緣,現在沒有。由於他們基本上是自己努力工作和自己去創造的價值,所以他們對財富和資產的理解會更加積極、理性、正向。不會一下子就掙了2個億,然後隨手就揮霍3000萬。

他們去爭取的時候不會那麽兇狠,獲得了什麽也不會那麽傲。過去的富豪階級,他們是在一種生活有很大壓力、沒有財富積累的情況下自己打出來的。但是新中產不是這樣的,他們從出生下來受教育已經在享受著改革開放、人們生活富裕的成果,是在一個經濟狀態比較自給自足,或者是富裕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所以他們沒有那麽強的不安全感,不像那一代人,有多少錢都覺得心里不安全,想著更加穩定一點。

新中產還表現出很強的向上的、學習的、上進的態度。新中產平均受教育的程度比較高,至少是大學以上的,不像上一代的,還有沒文化的。新中產說白了,你自己想不上大學都很難。同時他們還要再成長,所以他們學習、上進、提高自我、豐富自我,包括社會的資源、人脈的關系、各種知識。所以好多人就讀了長江商學院或者是黑馬學院等等。你看成熟的大腕,他們好像什麽都懂,但是還表現出這樣的一面。

總的來說,新中產對很多東西看得更加積極,更註重的是現在和未來。他想要再努力,能夠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網上說中國有2.3億新中產,這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同時也是這個社會的中堅和希望之所在。

王功權 新中產 新經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9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