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80後股瓶人靠靚攝位

2010-02-25  NM





潮流興o靚模,多間證券行亦派出八十後的妙齡少女,任代言人向後生仔宣傳買股票。

本刊特意找來第一代金融之花胡孟青出題測試她們,發覺全面露底,金融知識嚴重不足,暫時只算是股壇花瓶。胡孟青嘆道:「以為賣樣就過到骨,就嚟連o靚模都出嚟講股啦!」測試問題

胡孟青出了五條問題考核這批小花,「呢幾條係常識題,我諗唔少散戶都識答。」結果只有陳鳳珠及何慧韻答中三條,勉強合格。

1. 聯儲局繼一月二十六日議息後,下次會期在何時?

答案:三月十六日

2.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中,首要原則是「不要虧錢」,第二條原則是什麼?

答案: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

3. 新上市股份須於上市後的年報,交代招股章程中甚麼項目?

答案:集資用途

4. 如何用DCF(Discounted Cash Flow)估值?

答案:推算資產在未來所能產生的收益,再根據合理的比率折現,計算資產現時的價值。

5. 佔中國CPI最大比重的是哪一類消費項目?

答案:食品

廿四歲股評人李韻儀

以前要上電視講股,至少須在財經界打滾十年八載,胡孟青亦捱了近十年才開始公開論股,「唔做夠十年,點知啲上市公司來龍去脈呀。」惟現時經驗已不再重要,二十四歲的李韻儀,入行僅兩年便能在多間電視台的財經節目亮相,成為全港最後生股評人。

能夠火速上位,按理必定學識廣博,然而在測試之中,她不斷搖頭,要記者多次提水,才勉強答對兩條。她企圖自圓其說,「其實係市場好需要新面孔,而且上司俾機會我。」其上司姚浩然亦坦言:「主要係希望吸引年輕人,同輩可能較易溝通。」

事實上,姚浩然對她照顧有加,兩人同場時,記者問她股市去向,姚浩然搶着解答。可惜做直播節目無人幫忙,她便曾因夢遊聽不到聽眾問題,李韻儀說:「有時個別股票唔識,咪講行業板塊。」難怪胡孟青諷道:「依家啲人講股,成日都講啲放諸四海皆準嘅嘢。」

論 投資成績,李韻儀非常麻麻,○八年曾短炒富士康,「我諗住炒波幅,但經驗唔夠,升時無止賺,跌時無止蝕,睇住由十一蚊跌到落五、六蚊先走,蝕咗成個月人 工。」有行內人笑她不夠專業,「佢做神婆o架,同上市公司管理層食飯,唔係問公司問題,係同人睇掌同講紫微斗數。」李韻儀亦不否認:「我本身識術數,有人 問咪講囉!」

李韻儀(Sonija)

年齡︰24歲

職業︰時富金融資產管理策略師

學歷︰07年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學士

履歷︰畢業後加入時富做財經分析員

嗜好︰跳舞、行山

測試成績︰2

煎釀三寶羅慧妍

時富有李韻儀靠嫩口上位,華富嘉洛找來三位少女組成「煎釀三寶」迎戰。三寶當中,以羅慧妍外形最省鏡,「組隊係公司的策略,佢見我哋啱啱有三個女仔,我哋又鍾意食嘢,所以叫自己做煎釀三寶囉,公司都無意見。」

記者考她,遇到「難題」,她以為在玩《百萬富翁》,「可唔可以打電話問朋友?」接着大叫另外兩寶救命。可惜遠水不能救近火,最終僅答對兩條。

○七年她從英國碩士畢業回港,在康宏理財做推銷,做了三個月便辭工,「對住咩人都係賣同一張單,我有少少過唔到自己。」

後來轉職華富嘉洛,首年便在報紙寫專欄,但她自知並非實力過人,「係啱啱公司想推女仔,所以先有得出去。」惟她亦有虛榮心,最想在電視台做現場節目揚名,但又自知料子不夠,「我可能未夠料,但有機會都想試吓。」若人人抱着如此心態,股民錢途堪虞。

羅慧妍(Betty)

年齡︰26歲

職業︰華富嘉洛投資策略師

學歷︰07年英國University of Surrey市場管理學系碩士

履歷︰

07年 康宏財務策劃師

08年 入職華富嘉洛市場推廣,後轉職投資部

嗜好︰儲音樂盒及香水辦

測試成績︰2

記者變股評人何慧韻

李韻儀和羅慧妍在財經界尚算新紮師妹,但對比入行僅三、四個月的何慧韻,已算是「資深」。

何慧韻大學唸中文,畢業後幾乎年年轉工,做財經記者嫌人工低;做中學教師又嫌悶,去年底跑到敦沛研究部做分析員,人工約一萬五千至二萬元,「我哋部門好多都係財經記者轉行入嚟。」

財經記者要採訪股評人,現在她卻反過來談股論市,但她笑言性質一樣,「我以前做報紙,都有用筆名寫專欄推介股票啦。」

最大的分別,是現時要定期在電視亮相,故外表要多加斟酌,放多套衣服在公司傍身,「唔使成日著套裝,睇落無咁老。」

既已轉職做分析員,但她仍繼續修讀教育文憑,「之前教書時讀嘅,開始咗就想完成埋佢。」如此一來,就算將來做不成股評人,何慧韻也大可回頭做教師,算是為自己留條後路。

何慧韻(Vivien)

年齡︰28歲

職業︰敦沛分析員

學歷︰04年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

履歷︰

04年 新報財經記者

05年 大公報財經記者

06年 培僑書院中學部中文老師

07年 星島投資理財版記者

09年 入職敦沛

嗜好︰旅行、烹飪

測試成績︰3

降呢專攻股票陳鳳珠

新一代的小花普遍有樣無實力,但陳鳳珠可能算是例外,入行四年的她在眾人中資歷最深。「我○八年喺敦沛開始講股,最初得我一個後生女,大家都話我俾到股民好深刻印象,後來越來越多女仔出嚟,唔知係咪抄我。」

論專業知識,她亦最強,於中大修讀工商管理時,已協助講師在報紙撰文講財經,更以一級榮譽畢業;及後進入財經界,即修讀特許財務分析師(CFA)課程,現已考獲兩級合格,還差一級便大功告成,「做呢行,應該要有CFA。」

她 求學時已立志做財經研究,起初未有合適職位,便到證券行做文職,騎牛搵馬大半年才加入敦沛,「敦沛算係少林寺,因為要一次過研究股票、期貨、外匯等等。」 她視當時的上司郭家耀為師傅,「只要你問佢,佢一定會用盡所有知識教你。」○八年首次上電視,也是郭家耀推薦,「啱啱有人唔得閒,佢叫我頂替。」

自此她便嶄露頭角,並多次主講財經講座,「試過有一次喺會展搞講座講商品,對面房係郭思治講緊,人哋全場爆滿,我呢邊百幾個位坐得十幾人,準備咗咁多嘢,但無觀眾仲要講落去,都幾難受。講真,人哋都唔知你邊個,點會嚟吖?」

去年郭家耀離開敦沛,令她有機會上位,「我變成研究部最大。」試過每月寫三、四十篇稿供給報紙雜誌,每星期還最少做三次電視節目,工作相當辛苦。

陳鳳珠撐了一年後,自覺不可瓣瓣兼顧,故今年初離開敦沛,跳槽到申銀萬國做分析員,職位由高級分析員降呢做分析員,好處是「可以專注做股票」。

陳鳳珠(Ellie)

年齡︰25歲

職業︰申銀萬國投資分析員

學歷︰06年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畢業

履歷︰

06年 新鴻基證券文員

07年 敦沛研究部分析員,位至高級分析員

10年 入職申銀萬國

嗜好︰打羽毛球、唱卡拉OK

測試成績︰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24

年入50萬元的請私教成風,但更多人靠“網紅”練出馬甲線

健身會上癮?市場數據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近兩年來,中國的健身產業再次迎來增長提速。據招商證券最新研報,2016年全國健身俱樂部增長20.8%至4425家,會員數量增長21.3%至663.38萬人。當40~50歲的時髦大叔都在飯桌上談論脂肪含量與馬甲線時,說明市場已經變得些微發燙。

除了傳統健身房,也衍生出了各類新模式。

“辦健身卡的人分三類。A類是會去健身並且會請私人教練的人,B類是辦完年卡很少去健身的人,C類是辦完卡不健身也要去洗澡的人。除了最後一類,前面兩類都是能讓健身房賺錢的‘金主’。”

“零健身”創始人狄龍生向第一財經記者這樣描述他所了解的客戶群。正是看準前面兩類客戶群的市場,曾在大型連鎖健身房當私人教練的他,一頭沖進了這個私教服務領域,於2015年5月在上海開出了健身工作室。

而時尚類微信公眾號“私席Seaty”創始人王蓓在創辦健身打卡群的時候,只是憑借對於健身的興趣愛好,就走上了創業之路。

“私席”早期主要以健身打卡、互相監督為主,但隨著粉絲數量不斷累積,開始發展了好幾條不同的產業鏈,包括護膚品牌、服裝品牌以及即將上線的珍珠飾品等。

以健身作為生活方式的風潮正盛,越來越多人願意為私教訓練、專業器材甚至周邊服務付出高昂費用。

5年開30家門店營收有望過億

和一般的大型連鎖健身房不同,狄龍生在上海的健身工作室采取的是完全預約制,只提供1對1的私教課程,沒有年卡的門檻,但並不適合不打算請私教的健身人群。

1對1的私教服務是狄龍生看中的細分領域。據他了解,在年卡制的大型健身房里,私人教練的收入由銷售、課時費和底薪組成,其中銷售占比最高。因此,為了達到銷售指標,教練往往把精力放在銷售而非教課上,除了會影響教學質量,也會推高教練的流動性。另外,大型健身房需要先入會辦年卡,那麽再購買私教課程就屬於二次消費,有時還會遇到“死纏爛打”的銷售教練,讓客戶的體驗變得很糟糕。

於是,不需要辦卡,而是以只售私教課程的方式來運營,是狄龍生嘗試的盈利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讓私教的收入更高也更穩定,也讓客戶的體驗變得更好、黏性更強。

但顯然,這種定位比一般的連鎖健身房要更高端,總價自然也不會低。每節課時費350元,按照平均每人每周2節課的頻率來算,每個月的費用則在3000元左右,而一年的總價即4萬元上下。而一般健身房的年卡是在5000元上下,僅為前者的八分之一。

但高價似乎並不影響健身工作室的生意。據此前所做的客戶調查,狄龍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所接觸的客戶群年齡主要在30歲~40歲之間,年收入都在50萬以上。一份內部的統計調查顯示,願意每個月在健身上花費3000元左右的人占比最高,大約占45%;花費2000元以下和6000元以上的都占少數。

目前,“零健身”的運營模式已嘗試了近兩年。狄龍生說,自2015年開出第一家工作室以來,去年新增4家,計劃今年新增超過5家,並在3年內累計開出30家門店。每家門店目前的客戶數量在10~15人左右,大約以10%的速度在新增。據狄龍生稱,大概有60%的客戶會在一個課程結束後續課,黏性較高。

按照一家門店每月銷售100~150小時的私教課時來估算,狄龍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每家門店的月營收大約30萬元,年收差不多360萬元。如果能按照計劃開出30家門店,意味著總體營收能過億。

私教課程之外的潛力

除了私教課程外,與健身相關的食品也是一個頗具潛力的領域。

“(要健身的話)運動和飲食密切相關,所以飲食是在課余教練給客戶布置的作業。你吃了什麽都要發給教練,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教練就會提醒。”狄龍生說。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工作室主要是推薦供應商,並不進入健身房的賬。原因是“給客戶造成第二次營銷的感覺並不好”;另外,工作室在食品領域也還沒有設立自己的品牌。

狄龍生的想法是,如果後期遇到合適的供應商,也會考慮打造自己的品牌,進入相關領域的銷售。

總體來說,狄龍生說自己的工作室主要靠私教課程服務盈利,凈盈利率在20%左右,因為課時費工作室會與私教分享。目前,一家工作室大約有6~8名健身教練,對應15~20位客戶,能較好確保教學的質量。

狄龍生還嘗試做過有氧設備的共享生意。一般健身房里使用的跑步機等有氧設備價位在5~10萬元一臺,家庭一般會嫌太貴,而上述共享生意就可以將這類產品送貨到客戶家,允許他們在家使用一年,條件是購買一年的健身私教課時,並支付1萬元的押金。如果一年後,客戶願意繼續購買半年的課時,就可以擁有它了。而如果客戶不打算續辦課時,那麽就相當於用1萬元支付了使用1年設備的錢。

“1萬元是押金,如果客戶不續半年計劃,押金不會退,畢竟設備會有折舊。”狄龍生解釋說,這筆生意其實對公司來說並不賺錢。

新手媽媽走過的彎路

與狄龍生面向的高凈值客戶群體經歷有所不同,剛生完孩子、追求身材完美的林惠(化名)就開始尋找香港的健身場所。打開搜索引擎,只要輸入健身中心,就有超過30家的廣告推送,讓人眼花繚亂。於是她匆忙選了一家朋友推薦的健身中心。

有數據顯示,在香港市場只有4%的人有去健身中心的習慣。林惠慢慢發現,每次在去健身房的路上來回都要花兩個小時時間,作為一個新手媽媽,這時間花得實在很不劃算。於是,她在嘗試一個月之後決定放棄。

像林惠這樣並非對健身半途而廢的人,其實有很多。

香港本地健身中心The Coaches合夥人趙邦亮對第一財經稱,現代人越來越註重健康,健身產業是一個很有需求的產業。對大部分人來說,錢不是問題,(在香港)大部分人認為在健身上一小時或一節課花費100~200港元是合理水平。但關鍵問題是時間和地點,既不能離家太遠,而且健身時間一定要在下班之後,這樣就限制了很多傳統健身中心的發展。

最後林惠選擇了一個最有性價比的方式。其實香港特區政府本身就有一系列非常齊全的健身設施給普通民眾使用,而且價格非常便宜。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網站顯示,目前香港共有74個體育館,幾乎每個大型生活社區都有一個體育館,而收費也非常親民,使用健身設備的每人每小時約14港元,如果購買月票也只需要180港元。

而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也經常舉辦各種課程,比如教民眾如何使用健身器材的課程,總共10節課收費只需要75港元,在課堂上,有教練專門指導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註意事項。然而,健身教練並不夠專業。林惠在上完十節課後,並沒有什麽收獲,也只能作罷。

林惠仍然想健身。在找到一家香港健身網紅所在的健身機構後,她上完第一節課,就被帶進一間“小黑屋”,這名網紅不停地銷售不同的私人教練課程和計劃給她,最後她只能叫朋友上來“救”她,才得以逃脫。

互聯網悄然改變傳統健身行業

在另一朋友推薦下,林惠選擇了一款叫作KFIT的手機App,這款App月費500港元,可以在不同的健身中心上10節課,比起市面上很多課程都便宜,而且所有的金錢交易都由這款App處理,不會出現推銷課程或會籍的情況。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健身行業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香港知名連鎖加州健身中心(California Fitness)的多家分店在2016年7月突然全部停業,而這家健身中心自從1996年在香港開業以來,擴充至擁有9家分店,活躍會員人數也有超過10萬人。趙邦亮對記者稱,實際上,在香港健身產業只能說是能夠保持穩定發展,但不可能再擴張了,最明顯是加州健身中心倒閉以後,並沒有另一家願意真正接盤,或者再盲目擴張的意向了。

他坦言,健身產業並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毛利率從15%至30%不等,而且現在很多客人消費模式改變,不願意再購買長期課程,所以傳統健身產業的現金流並不如以前風光。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健身產業也在努力結合高科技創新,不少健身中心除了研發APP供學員預約課程,還要用VR等技術與健身結合起來。香港另一家健身中心Pure集團曾經從2015年開始提供虛擬影院健身教室,結合遊戲、虛擬技術改善健身體驗。

“網紅”帶動的健身經濟

前文提及的私席Seaty目前擁有40多萬粉絲,共50個社群,平均每個社群內接近2500名粉絲。王蓓告訴第一財經,很多女人在身材管理、皮膚管理上都處在迷途中,找不到很好的途徑,她希望可以做這樣的橋梁來幫助更多的女性。

除了王蓓之外,還有很多健身網紅都在這個新興產業中分得一杯羹。很多國外健身達人,都因為在社交平臺上經營得道,最終擁有大批粉絲,進一步發展健身產業。

在2016年初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作為推進健康中國行動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首次單獨提及。

與此同時,人們對於健身的真正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國家體育總局調查顯示,2014年全國共有4.1億20歲及以上城鄉居民參加過體育鍛煉,比2007年增加0.7億人,其中接近一半為20歲~29歲的年輕人群。

20歲及以上人群不同體育消費項目的人數百分比。來源:國家體育總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

2016年IFBB(國際健美聯合會)世界健身錦標賽全場冠軍鄭少忠對第一財經稱,中國的健身行業現階段只是起步,民眾的健身觀念也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在過去的兩年,與健身相關的各類直接或附屬產品,像健身房、工作室、健身教練培訓機構、健身器材、體育健身科技、健身營養品、健身服飾和餐飲、大型健身展會和體博會,都超越了過去10年以上的發展速度。加上網絡健身達人和自媒體的介入,各種健身相關信息高速傳播,使得行業內溝通交流密切。

線上減肥健身的運營者越來越多,也逐漸開始吸引資本市場的眼球。據媒體報道,FitTime睿健時代在2016年底剛完成了5000萬的B+輪融資,而擁有用戶量6000萬的健身軟件Keep更完成了C+輪投資,但其實Keep團隊成立時間才不到3年。

“到2025年全國體育產業規模有望達到5萬億元,各省累計達到7萬億元左右,年均複合增長率在13.3%-20.32%之間。”興業證券研究所分析師李躍博稱。

也就在今年3月,狄龍生的零健身完成了天使輪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40

網絡靚女真身嚇壞人靠呢三寶先見得人

1 : GS(14)@2017-01-21 03:36:40

現實始終是殘酷,還愛網紅靚女?男士們,醒醒吧!微博有一個叫「網紅揭秘」的專號,近日不斷揭露網紅靚女的真面目。一旦脫離了網紅三寶(整容、濾鏡、網絡),這些女子全部打回原形,和村口的小丫頭、小村姑根本毫無分別。首先是P圖組。這些網紅指,只要P圖技術好,不用減肥無煩惱。神級的P圖高手,輕輕鬆鬆就減掉15公斤,而且背景竟然沒有被過份拉彎扭曲。有女網紅發出來的照片,「小鳥腿」簡直羨煞旁人,但有路人拍到她本尊的全身照,一看根本是粗腿。接下來是整容組,這個不同說,簡直化腐朽為神奇。不過,化妝組卻是最勵志的一群人,靠技術吃飯,讓自己變得更美。曾有網紅女過多年的琢磨發現原來還是淡妝最適合自己,並以此完美轉型脫離煙火場飛向了網紅界。難怪內媒記者表示,各位Baby「習得了化妝、P圖神技,也許再去整個容,說不定也就能當個三十八線網紅了呢。」 騰訊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0/199034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