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音樂150215貝遼士幻想交響曲(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2/15/%e9%9f%b3%e6%a8%82150215%e8%b2%9d%e9%81%bc%e5%a3%ab%e5%b9%bb%e6%83%b3%e4%ba%a4%e9%9f%bf%e6%9b%b2%e4%b8%8a/

音樂150215
名曲與名盤系列:貝遼士幻想交響曲 (上)
蕭律師執筆
150215

對資深的古典音樂愛好者而言,有一件事可以鈎勒出法國作曲家 貝遼士Hector Berlioz的一生,就是他瘋狂愛上愛爾蘭籍莎劇女演員Harriet Smithson。 貝遼士於1827年在巴黎看到她主演莎士比亞劇中的 奧菲利亞和朱麗葉,自此對她著迷──據說該女演員一點都不算美人,真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他給她寫了很多封情信,但完全沒有得到回應。他常在排演時遙遠望著她。每當看到她在舞臺上投入愛人懷抱之中,他就大聲尖叫跑出劇院。

這觸動貝遼士撰寫我們周知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不廣為人知的是,貝遼士在經受感情衝擊下以很快的速度完成這首作品,那是出於他對自身控制的考慮。在1830年2月,他寫信給一位朋友說:「我將要寫一首交響樂,一切已在我腦海中。但我什麼也不能寫下,我們必須等待。」 這首樂曲就在當年完成,12月5日於巴黎音樂學院由Francois Henbeneck 指揮首演,受到熱烈的追捧。 但一向對自己作品要求甚嚴的貝遼士之後對這樂曲作出了大幅修改。他在次年完成了內容相近的舞臺劇Lelio,差不多成為這首交響樂的續篇,而這交響樂曲也可算是Lelio器樂的序奏。

這樂曲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當中一首重要作品,是「標題音樂programme music」的典範,也是音樂會經常上演的熱門曲目。《幻想交響曲》這名稱是後人習慣的叫法,並非貝遼士自己命名。作曲家給它的標題是《一位藝術家一生的插曲》。所謂「標題音樂」是由作曲家給與樂曲命題及解釋其內容,而不像對應的「絕對音樂absolute music」,作曲者不賦與音樂作品任何命題,而由聽者去自由想象。

《幻想交響曲》不像一般的交響樂有四個樂章,而是有五個。首先,貝遼士給予樂曲一個總描述:一個極富想像力的年青藝術家,由於對渺茫無望的愛情感到失落,吞食鴉片自殺。 由於份量不足,他未有死去,卻陷入迷惘奇異的夢境。他將夢境中的感受、情緒困擾與記憶,化為音樂意念及形象,將其所愛幻化成旋律,而這旋律在整首樂曲都可聽到和「見」到。

之後,他為每個獨立樂章冠以獨立標題並加解釋,詳細交代該樂章的情節。
第一樂章:夢與熱情Reveries – Passaions
首先,他記得自己情緒的不安、無所著落的熱情與無邊的沮喪,與及第一次遇到夢想中集合一切美好魅力的所愛而瘋狂戀慕的喜悅,及像火山併發的熱愛。他神智混亂的痛苦和妒火,重拾愛和宗教給予的慰藉。
樂曲開始是一個遼闊的引子,以 奏鳴曲式sonata form展現呈示部exposition。「固定意念idee fixe」首先出現只是一個簡單旋律,後來發展成整個樂團的演奏。 最後,像風暴過後,由管樂組奏出一連串美麗、莊嚴的和弦—象徵得到宗教的慰藉。

第二樂章:舞會
他在一個節日舞會中遇到他的所愛。 像夢幻般的樂段由小提琴組及豎琴引出一連串高雅、輕盈、飄蕩的圓舞曲,並不時聽到情人的對話。 無論在何處,在城市,在鄉間,所愛的影像永遠縈繞腦際而令他神智昏亂。

第三樂章:在郊野間
一個夏日的黃昏,他聽到牧羊人吹著笛子(雙簧管),在遠方有人和應(英國號)。田園二重奏所在的樹間發出柔和的風聲。 沒有伴奏的笛聲,原本寧靜而和平,但一想起所愛,思緒就立即被打亂:如果她欺騙我呢?像風暴(低音提琴組)般的高潮過後,長長的單簧管聲像祝福的到來。寧靜與荒蕪混雜在一起。最後,牧童笛聲幽幽的吹著,簡單而動人,但沒有得到遠方英國號的回應,代之的是由一輪定音鼓敲出一陣串低沈的悶雷聲和應。

第四樂章:前往絞刑臺的行列
嚇人的鼓聲、法國號和低音弦樂組引領著前往絞刑臺的行列。令人發愁的低音弦樂在喃喃自語。巴松管製造出一種恐怖的氣氛。行進的隊伍愈來愈大聲。作曲者幻想殺了所愛,自己親眼見到被判死刑而被帶去處決。前往刑場的行進時沈重的步伐聲,時而抑鬱、時而狂野、時而光輝、時而莊嚴。樂團首次全團用盡全力;法國號、巴松管、撥弦的弦樂組構成粗暴的對比、怪誕的和聲帶出一種怪異舞蹈的氣氛。最後,由單簧管代表的「固定意念」被斷頭臺重重的一擊而突然縮短,隨後就是龐大的銅管樂器和弦蓋過一輪滾鼓聲……..

第五樂章:女巫安息日的夢
終章令人毛骨悚然。緩慢低沈的引子製造出恐怖氣氛。「固定意念」的出現是歪曲而變聲的,用降E大調的單簧管奏出。作曲者發現自己於安息日處於一群女巫的聚會中,那裡還有各種巫師和妖怪,為他的葬禮而來。奇異的聲音、呻吟聲、爆笑聲、遠處的呼喝混雜其間。所愛的旋律再現,但已失去其高貴與羞澀,現在只是一個低俗、微不足道和怪異的舞者。她,就來到這種場合、參與這個邪惡瘋狂宴會。葬禮的鐘聲、模仿拙劣的最後審判的讚美詩、女巫的舞蹈聲混雜其間。

交響曲有五個樂章在當時相當罕見,但貝遼士並非首創者。早於二十二年前,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就有五個樂章。貝遼士創新的是在第二樂章,引出了不起和複雜的交響圓舞曲,帶領出後來的拉威爾Ravel寫La Valse。第三樂章是完全原創的深刻動人的原野描寫,充滿孤寂而令人傷和的悲歌。

這首樂曲要求樂團的編制,以當時而言,可算空前:
木管樂組:兩支長笛(第二長笛兼任短笛)、兩支雙簧管(第二雙簧管兼任英國號)、四支巴松管;
銅管樂組:四支法國號、兩支小號、兩支短號、三支長號、兩支大號;
敲擊樂組:兩組定音鼓(最多要四名樂手)、兩個大鼓、踫鈸、吊鈸、小鼓、C音及G音鐘(放在後臺);
弦樂組: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兩個豎琴。

樂曲的首演獲到極大的成功。Smithson小姐沒有現身,但李斯特、Meyerbeer, Spontini等當時大作曲家都出席。《前往絞刑架行列》一段被要求encore。貝遼士後來說“李斯特是如此熱情,給我最大的讚美,還用力挽我臂彎,硬說要和我一起晚餐。”

Smithson小姐最終出現在貝遼士面前,但那時她的舞臺生涯正在下滑。和以往的所愛對面,貝遼士誓言永遠站在她身邊。1833年,他們終於結婚了。他們快樂嗎?不。這並不是一段如預期的美滿婚姻。Harriet受歡迎程度不斷下滑,負債累累。 八年後他們離婚了。 Harriet本是一位三流演員,卻通過貝遼士的《幻想交響曲》在音樂史上沾上了少許光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29

音樂150222貝遼士幻想交響曲(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2/22/%e9%9f%b3%e6%a8%82150222%e8%b2%9d%e9%81%bc%e5%a3%ab%e5%b9%bb%e6%83%b3%e4%ba%a4%e9%9f%bf%e6%9b%b2%e4%b8%8b/

音樂150222
名曲與名盤系列:貝遼士幻想交響曲 (下)
蕭律師執筆

150222這首名曲錄音版本豐富之極,幾乎每一間唱片公司、每一位指揮都灌錄過,有些更灌錄過兩、三次。一個發燒友如沒有收藏五、七個錄音版本,又怎配稱得上發燒友?我自己就擁有十八個版本,夠燒未?

有人會覺得我們「黐線」,樂譜只有一個,為什麼需要那麼多版本,來來去去還不是那一「把」聲!但你須明白,每位指揮雖然面對著同一總譜,但每人對樂曲的理解與感受都會截然不同(基於每人的際遇與歷練不同)。你如細心聆聽每位指揮的處理手法,你會發現棒下「製造」出來的聲音是不同的。我說「製造」是沒錯的,原來每一位指揮都不會照原譜「依書直說」,而會對總譜進行增減修改。最常用的手法是改變速度、樂音的強弱、刪減或重奏某段、改變配器(如加入鼓或鐃鈸或三角鐵等、或將某種樂器數目加減等),這些修改就「製造」出不同的音效。 細心聆聽這首樂曲的最後兩個樂章,就會發現每位指揮棒下「製造」出來的樂音截然不同。

在介紹以下不同錄音版本前,先要指出一點:所有指揮家都非泛泛之輩,各有成名因由,否則就無法指得動樂團過百的樂手──樂手們每人差不多都是老師級,門徒不少。我們發燒友,百份之九十九強都是外行,實在沒有本事對不同版本說三道四,充內行。我們喜歡那個版本都純屬個人主觀。

有西方樂評人曾這麼說:「你想知道《幻想交響曲》應該怎樣演繹,就去聽聽Colin Davis的演奏罷!」的確,Colin Davis(英籍指揮家,後因對音樂有卓越貢獻而被英國皇室封為爵士,此後就被稱為Sir Colin Davis)被認定是貝遼士作品權威演繹者之一。他曾替Philips灌錄整套“Berlioz Cycle”,單就《幻想交響曲》就灌錄過三次,都在Philips旗下發行。第一次是在1963指揮 倫敦交響樂團,被認為是三次灌錄中最經典的一次,以現今視為珍貴的Hi-Fi Stereo版發行。第二次是十年後指揮 阿姆史特丹音樂大樓樂團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第三次是在八十年代初指揮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最後這個錄音已是黑膠碟的尾聲,廠方基於現實,只發行CD,沒有黑膠碟版。 試想,如果Colin Davis不是「猛龍」,豈有能量指揮世界上三支頂尖的樂團。 所以要聽幻想交響曲,Colin Davis版屬「必聽」版,而又以LSO版為首選。

英國籍指揮演繹這首作品大都表現色。本文推介的名盤過半都由英籍指揮泡製出來。 在EVEREST全盛時期(時間很短),以當年最新穎的35mm闊磁帶灌錄一批以藍/灰/黑及紫/金色標貼的黑膠碟(個中過程請參閱本刊舊文《細說天碟》系列),音效震撼。 Sir Eugene Goosens所灌錄的這首作品風格獨特,近年Speaker’s Corner也選這張從新發行。 Re-issue雖平一點(真只是一點),但其重新處理只重誇張取悅聽者,已非原味,我建議各位貴一點也要找原廠版。 要註意的是,後來EVEREST財務狀況急速下滑,粗製濫造,出現一些金色標貼及其後一些紅/藍標貼的品種,千祈不要買。

Sir Thomas Beecham 又是一位英國籍的指揮家。 HMV在1960以名貴的「白金狗」品牌發行了由Sir Thomas指揮由他在1946一手組成的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至他在1961去世時解散)。Sir Thomas是位個性獨特的指揮,在英國及海外被尊重程度無人能及。他於身歷聲時代來臨後幾年就去世,所以他的身歷聲錄音不多。這欵幻想曲灌錄於他去世前一年,演繹與音效都超一流,彌足珍貴。

Sir John Barbirolli又是另一位英籍指揮家,短小精悍,指揮創立於1858的古老樂團Halle Orchestra。 Sir John無論演繹柴可夫斯基、德伏紮克或西貝流斯的作品,都展現鮮明的獨特風格。 這首由Sir John演繹的《幻想交響曲》交由鮮為港臺發燒友所知的英國老牌唱片公司PYE以當年最高質素(但標榜以亷價one guinea發售)Golden Guinea Collector Series品牌發行。

卡拉揚灌錄這首作品多達四次。早於五十年代就替英國Columbia灌錄,是mono版。到1970年又指揮Orchestre de Paris再演繹這首作品。現在他最負盛名的演繹是當上柏林愛樂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55-1989),於1965發行的鬱金香tulips版(本港發燒友錯稱的大禾花版──tulips明明就是鬱金香,怎可以叫大禾花?)這版本可算是港臺發燒友最熟識的版本,幾乎人手一張,不必再介紹。卡拉揚第四次灌錄這首作品是在1975,同樣指揮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現在很多人還將這兩個錄音混淆,以為是不同封面的同一錄音,更有人以為後者是前者的二版。大佬吖,看看編號已很清楚,前者編號是138xxx,後者是2530xxx,是不同年代的產品。

Igor Markevitch俄國出生意大利籍指揮家,他在1957-1961年間當上意大利名樂團Lamoureux Concert Orchestra of Paris時,灌錄了不少鮮為人(港臺)知的錄音,其中堪稱不朽的是他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的錄音,現留存的數量甚少,我幾經艱辛才以不同發行國家湊夠兩張Philips版(貝九一般是兩張一套,以前習慣分開獨立來賣)。這欵幻想交響樂是Markevitch非凡之作,對第三樂章的處理尤其細膩,英國管與單簧管相和應一段尤為惹人遐思。這欵也是以DGG鬱金香版發行。

原籍法國、但後來成了美國公民的Pierre Monteux,是演繹法國作品權威之一,《幻想交響曲》是法國樂派的力作,自然是他的拿手好戲。Monteux入美籍後居美,指揮Vienna Philharmonic,給RCA灌錄了這首作品,以Living Stereo品牌發行,已是一個不錯的版本。但我覺得他替瑞士唱片公司Concert Hall指揮 漢堡NDR交響樂團的演繹更精彩。這張唱片獲1964唱片大獎。港臺發燒友只識RCA、DECCA、EMI等名牌,Concert Hall?唔識,咩野料?是否山寨貨?但能取到唱片大獎,當非泛泛!漢堡NDR交響樂團是歐洲大樂團,Monteux又是大師,你認為他們會為山寨貨服務嗎?

Charles Munch是法籍指揮,亦是擅長演繹法國樂派作曲家如貝遼士、德布西、拉威爾等的作品留名於世。 他和 波士頓交響樂團有過八年(1954-1962)的夥伴關係,並替RCA灌錄了不少精彩作品,而《幻想交響曲》是其中之一,在1961年灌錄。

Vanguard是美國的1950年成立的小型唱片公司,本來是以生產爵士音樂和民歌唱片為主要對象。但在身歷聲錄音技術面世後,各唱片公司開始爭奪身歷聲唱片的市場,各展奇謀,各出綽頭: RCA出產Living Stereo、Mercury出產Living Presence、Westminster出產Natural Balance,而Vanguard就出產一種叫Stereolab Demonstration Disc的品牌。 其實當時身歷聲錄音技術已不是甚麼秘密,問題是如何爭取市塲佔有率,如非有點口號,是無法競爭的。但口號歸口號,如果你的製作距離口號太遠還是不行的。所以Vanguard確是精心泡製這欵Stereolab Demonstration Disc,但只有十幾欵,而大部份由法籍Vladimir Golschmann及意大利籍Mario Rossi指揮Vienna State Opera Orchestra。這欵由Golschmann演繹的《幻想交響曲》的音效毫不遜色於任何大公司的製作。

老牌澳洲籍指揮Willem van Otterloo是荷蘭樂團H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49-1973年間音樂總監,為Philips灌錄了不少曲目。那段時間正是Philips製作Hi-Fi Stereo版的黃金時期,這欵幻想交響曲正是那時代的製作。以Otterloo的資歷而言,此曲毫無疑問是另一風格的演繹。

我的推薦 :
Colin Davis/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Philips 835188 Hi-Fi Stereo)
Colin Davis/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Philips 6500774 silver/red)
Sir John Barbirolli/Halle Orchestra (PYE GSGC 14005 gold/black)
Sir Thomas Beecham/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MV ASD 399 gold/cream)
Sir Eugene Goosens/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Everest SDBR 3037 white/blue)
Herbert von Karajan/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DGG 138964 alle hersteller)
William von Otterloo/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Philips 838601 Hi-Fi Stereo)
Pierre Monteux/NDR Symphony Orchestra Hamburg (Concert Hall SMS-2357)
Charles Munch/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RCA Living Stereo LSC-1900)
Vladimir Golschmann/Vienna State Opera Orchestra (Vanguard SRV-120 Stereolab)

P.S. 本文原刊登於《發燒音響》雜誌,經大量刪除示範照片,只留一幅,以適應《掌門天地》體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73

音樂151117 李斯特的交響詩(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11/17/%e9%9f%b3%e6%a8%82151117-%e6%9d%8e%e6%96%af%e7%89%b9%e7%9a%84%e4%ba%a4%e9%9f%bf%e8%a9%a9%ef%bc%88%e4%b8%8a%ef%bc%89/

音樂151117
李斯特的交響詩(上)
蕭律師執筆
1511171847年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放棄了他往來奔波的鋼琴演奏者生涯,而全心專註於作曲。他在1842年獲委任為Wiemar(德國古代名城,在 萊比錫西南約八十公里處)宮廷的音樂總監,所以退休後就搬遷到那裡。十年間,他共寫了十三首交響詩,而有十二首是在那裡創作的。

作為Wiemar宮廷的音樂總監,他也是樂團指揮。他大力推廣 貝遼士、華格納等的作品給觀眾,也演出了一些自己的管弦樂作品,都是在他生命較後期所作的。他有一個固定的宮廷樂團供他使用,常常用這樂團試演自己的新作。他聽聽樂曲的音色,不斷修改至滿意為止。

他的交響詩以樂團演奏的序曲為基礎。這些序曲後來發展成歌劇序曲,一般可從歌劇中一些醒目的樂段聽得到,多以 奏鳴曲式sonata form構成,很類似交響樂的第一樂章。李斯特以一種不同的形式寫成,將樂曲主題變奏、重複。這些主題變奏遵循一種固定模式;它們並無進入或離開的定規,也可以作不同方式的變奏。這些交響詩是李斯特對音效和曲式的實驗,影響到後來的其他作曲家。華格納後來將這意念應用於他的歌劇的主導主題leitmotifs。但李斯特這種交響詩在當時是「新音樂」,經常被時評否定並加以攻擊

李斯特的十三首交響詩的靈感來自一些藝術作品、古典文學、神話或歷史故事。以音樂結構而言,他很受 貝多芬在同一首樂曲中,對主題在不同樂章的呈現及其統一性所影響。貝遼士的《幻想交響曲》也是對李斯特的交響詩有影響。由於他太喜愛《幻想交響曲》這首作品,曾為它譜寫了一個鋼琴獨奏版本──他也替貝多芬的幾首交響曲寫了鋼琴獨奏版本。

由於篇幅所限,我選擇了六首音樂會經常聽到的作介紹。

〈匈人之戰 Battle of The Huns
這首交響詩有時簡稱為The Huns(原文是Hunnenschlacht),靈感來自一幅德國壁畫家Wilhelm von Kaulback相同題名的壁畫。公元451年,匈族(與現今匈牙利人全然無關,有說是匈奴的一個分支)盟軍在首領阿提拉Atilla帶領下入侵高盧(約為現今的法國), 西羅馬軍團司令 阿提烏斯Aetius與東歌特族組成聯軍,由意大利北上迎擊,會戰於Catalaunia原野(即在現今法國東北部的Champagne-Ardenne),戰況極其慘烈。據描述,「雙方除了統帥及若幹貼身隨從外,全皆戰死」──據稱戰場伏屍150,000,以五世紀的人口而言,如果所言屬實,確實相當震撼。還有說,分別支持雙方的「鬼魅」在「凡間」戰事結束後,還不肯罷休,再酣戰了三日三夜,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這幅壁畫當然是歷史與神話的結合物。

樂曲開始是雙方初次交鋒。李斯特提示:“整體的音色要保持陰暗;所有樂器都要奏得像鬼魅”。為了達所需要的效果,李斯特指示弦樂組要用弱音器,即使聲音最大時也要。

戰爭維持整首樂曲的上半部。下半部開始以風琴奏出“忠實的十字架”及古教堂的吟唱,代表基督力量的勝利,再逐漸帶領出一個以風琴為主導的終結。以李斯特之意,教堂風琴與詩篇的加入代表他對基督的忠誠。最後的勝利代表基督的勝利,也代表愛戰勝憎恨。

〈歐菲奧 Orpheus
歐菲奧在希臘神話中是位音樂家、詩人與預言者。他演奏音樂時,連野獸,甚至石頭,都會為之傾倒,馴服地聆聽。尤莉狄絲是他的妻子,是個橡樹精靈,也是太陽神亞波羅的一個女兒。歐菲奧非常愛她。一日,尤莉狄絲踏中一條毒蛇,被咬一口,立時死去。歐菲奧很悲傷,時常獨自撫弄他的里爾琴,所有精靈和女神都為樂曲所感染而哭泣。「奧菲奧,去地下陰間拯救你的妻子罷。」歐菲奧果然走落陰間,找到了妻子了,但她被一隻兇惡的狗看守著。歐菲奧拿出他的里爾琴,奏出動人的音樂,惡犬聽到著迷,睡著了。歐菲奧遂把心愛的妻子帶回人間。

李斯特以這個神話故事帶出的靈感寫成《歐菲奧》。這首交響詩的結構是一個鬆散的奏鳴曲式。樂曲開始時用兩個豎琴帶領,模仿歐菲奧的里爾琴。主題用不同獨奏樂器奏出,都由豎琴伴奏。整首樂曲都很含蓄深沈。這首交響詩和法國作曲家奧芬巴克Offenbach所寫的《歐菲奧在陰間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明快的風格大相逕庭,但李斯特這首卻很受華格納喜愛。

Mazeppa
李斯持的十三首交響詩中有四首描寫人或神的性格,這是其中的一首,其他三首是《Orpheus》、《Tasso》和《Prometheus》。

樂曲描寫 立陶宛傳奇人物 馬薩巴Ivan Mazeppa。他是一位貴族,與一位波蘭貴族有夫之婦(老夫少妻)鬧戀愛有染,被懲罰全身赤裸綁在馬上,放逐到荒野。馬無目的地亂跑,最後奔跑到烏克蘭一個地方,馬薩巴幾經磨折卻竟沒有死去,被哥薩克人救起,最終成為地位僅次於王的哥薩克最高將領。

法國詩人 雨果最早以史詩形式描述這位傳奇人物。李斯特也根據這傳奇譜首先寫了一首鋼琴獨奏曲,成為他超凡的練習曲(Transcendental Etudes)的一部份。他將其中的第四首(極艱深難奏的一首)再譜寫成樂團版本,成為了這首交響詩。李斯特跟隨雨果史詩式的描述,第一部份描述馬薩巴和馬走進遼闊的草原,我們可以在曲中感覺到馬蹄聲和騎者的恐懼。弦樂組奏出主題,後來被六下定音鼓打破,代表馬薩巴墮馬。一陣靜止後,弦樂組、巴松管、法國號相繼奏出英雄的主題,而小號的出現表示傷者被哥薩克人找著後的驚訝。之後就是一首進行曲,主角和哥薩克人在軍隊前面,英雄光榮歸來,樂曲就此結束。

本篇原刊登於《發燒音響》2015年11月號,現刪去大量圖片,以符合《掌門天地》體裁。欲窺原文,請參看《發燒音響》原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40

音樂151124李斯特的交響詩(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11/24/%e9%9f%b3%e6%a8%82151124%e6%9d%8e%e6%96%af%e7%89%b9%e7%9a%84%e4%ba%a4%e9%9f%bf%e8%a9%a9%ef%bc%88%e4%b8%8b%ef%bc%89/

音樂151124
李斯特的交響詩 ()
蕭律師執筆

151124〈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
我認為所有神話中,希臘神話是最高層次的。 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最人性化,都是有血有肉的造物,愛神 亞弗羅底和戰神 亞萊士同樣會被塵世的長矛刺傷。他們有優點,也有缺點。智慧女神 雅典娜是冷酷的;愛神 維納斯是愚昧的;西風之神 麥克萊是個盜賊;神後 希拉有著比誰都利害的女性嫉妒。而宙斯,諸神之王,暴虐、濫愛、妒忌、殘忍。這些都在神話中絲毫不加掩飾,並不像其他「主神」般完美無瑕。

在諸神中,只有一位值得我們奉上最大的尊敬,他就是 普羅米修斯,偉大的「取火者」,這首交響詩要描繪的神。 他將火由奧林匹斯山的聖殿偷出帶到人間。宙斯暴怒、惶恐,人類不怕諸神了,再也不能用黑暗使他們迷途掉下深谷,不能降風雪使他們馴服,因為他們有了火。 對普羅米修斯的懲罰是殘暴的:他把普羅米修斯釘鎖在高加索群山的最高峰,飢渴得不到食物,疲乏得不到休息。還有更重的折磨:一隻兇猛的兀鷹每天飛來,猛一啄,撕裂一片普羅米修斯的心臟。心臟每天會復元,但兀鷹每天都飛來啄一口。普羅米修斯在流血、痛楚和孤獨。他望著高山下的人類,他們有了火,不怕黑暗,不怕寒冷,還可以熟食。「我愛你們。」他心底說,覺得自己幸福。他不知道宙斯在盛怒下,做了另一件對付人類的事:他命諸神製造了一個美女,名字叫潘杜拉,帶著一個箱子,裡面載有妖物,把飢餓、貧困、疾病、死亡等災難帶到人間。

樂團以刺耳的不協和弦開始,代表嚴峻的判罪加之於普羅米修斯身上。隨後音樂轉向深沈,表示這位落難神祗的悲傷。音樂帶出第一個主題,代表祂的痛苦爭紮。第二主題以大提琴奏出,代表祂雖然痛苦呻吟,但卻對人類充滿熱愛。一段賦格開始,表示對逆境的爭紮。在這段賦格曲的結尾,悲苦又再降臨,開頭的兩個主題相繼再現。樂曲尾段包含一個賦格的音調和希望主題,帶進一個勝利的終曲。

〈英雄的葬禮 Heroide Funebre
李斯特處於歐洲的革命年代。1830年七月,巴黎的革命導致法王查理士十世捧出 路易士‧菲臘成立君主立憲王朝。李斯特當時還只是二十歲,這事件影響他開始譜寫一首有五個樂章名為《革命》的交響曲。他只打了個底稿,二十年後才將第一個樂章重寫成現在這首交響詩。

1848年革命熱浪席捲歐洲,包括李斯特的祖國匈牙利,一群匈牙利人在 佩斯‧布特(即現在的布特佩斯)騷亂,要求脫離奧地利自治。國王費迪南應允給予匈牙利憲法、選舉的國會和終止審查制度。新政府由Szechenyi和Kossuth領導,硬性規定匈牙利及所有受奧地利影響的地區都要使用馬紮兒語Magyar。這令很多人憤怒,起義運動四起。奧地利立即收回匈牙利。經過年半的戰鬥,俄羅斯尼古拉一世支援奧地利,揮軍三十萬進駐匈牙利。匈牙利復歸於奧地利,被置於殘暴的軍法統治之下。1849年,共有十三名領導匈牙利起義的將領被處決。李斯特受感動而觸發譜寫這交響詩的靈感。他在樂曲中採用了一小段法國國歌《馬賽進行曲》,表示對法國的敬意—法國於1789年革命成功。

在這首樂曲總譜的發表日,李斯特寫了一篇很長的序言,講述暴力在革命中所付的代價和使用暴力對人類進步的影響。 《英雄的葬禮》似乎是一篇「葬禮的演說」,對革命中暴力犧性者的說話,無論他們是為任何國家而戰鬥。
他這樣說:“我會是第一個應召入伍,在斷頭臺上奉獻鮮血而非顫抖,假如斷頭臺的確可以給世界和平和人類幸福。但誰會相信呢?我們關心世界和平,個人得到社會公平的對待。”

這首交響詩的最初版本是鋼琴版本,由他的弟子Joachim Raff(他也有些作品流傳於世)作配器,刊於1850年。但現在我們聽到的版本是李斯特在1854和1857重新配器的。

〈前奏曲 Les Preludes
這首交響詩成於1856年,最早被定論為是一首交響詩。這首交響詩寫給一個大型管弦樂團──弦樂組、木管樂組、銅管樂組,包括一個大號tuba、低音長號bass trombone,豎琴、定音鼓、邊鼓、低音鼓和鐃鈸。

《前奏曲》的標題來自十九世紀法國作家、詩人及政客 拿馬泰Lamartime的一首同名讚美詩。原題是頗長的法文,在這裡簡寫算了。這首樂曲被認定原本是《四種因素》的序曲,但李斯特不知何解,刻意將此曲原意模糊化,包括將序曲總譜的標題首頁撕毀。

這樂曲的總譜在1856發表時有一段序言,開始是這幾句:“我們的生命只不過是對那不知名詩篇的一連串前奏曲,而第一個嚴肅的音符就譜出了死亡?愛是所有存在的希望曙光;如果第一次快樂的喜悅被風暴橫加打斷,命運會變成怎樣?…..” 這首樂曲在1855年的一次演出前,序言縮短為頭二句。這段序言為何人所寫,人言人殊,其目的是否要解說樂曲內容?內容又何所指?迄無定論。
直至1860年在布拉格上演時,指揮是著名的Hans von Bulow,他放棄了以上序言而換上自己所寫很短的另一段,完全沒有提及拿馬泰。根據這段序言,樂曲大抵解說一個人由年青到長成的發展。不過這只是Bulow個人的理解。我們只管將它當成沒有標題的「絕對音樂」聽,任意想像好了。

唱片推介
Philips 6500189  荷蘭籍的 海丁Bernard Haitink,任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的指揮凡三十年,是一個「全才型」指揮。他為PHILIPS灌錄了李斯特全部的交響詩,共四張唱片。全部都是一流音效。這張唱片包括兩首交響詩,其中一首是《匈人之戰》。

Philips 6500046  這張唱片包括三首交響詩:Hungaria、Mazzppa和Hamlet
Philips 6500191  這張唱片包括三首本篇沒有介紹的交響詩。
Philips 6500190  這張唱片包括本篇介紹的其中兩首,《普羅米修斯》和《英雄的葬禮》。

EMI1C-157-43-116至119共四張唱片。德籍指揮家Kurt Masur指揮布業交響樂團也替EMI灌錄全部李斯特的交響詩。這套和其它另一套共八張唱片收齊李斯特全部管弦樂作品,包括十三首交響詩。

EMI 1C-157-43-120至123共四張唱片,是Kurt Masur李詩特交響詩的第二套。

Westminster WST-14100 : 《匈人之戰》是一首頗受歡迎的交響詩。這一張主要是由Hermann Scherchen指揮李斯特的三首《匈牙利狂想曲Hungarian Rhapsodies》,但其中也加入一首《匈人之戰》。

DGG136266:這一張是由Ferenc Fricsay指揮的多首流行的管弦樂曲,其中一首是李斯特的《前奏曲》,要鬱金香版。
本篇原刊登於《發燒音響》2015年11月號,現刪去大量圖片,以符合《掌門天地》體裁。欲窺原文,請參看《發燒音響》原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74

音樂160330海頓和他的交響樂(一)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3/30/%e9%9f%b3%e6%a8%82160330/

音樂160330

海頓和他的交響樂(一)

蕭律師執筆

 

年青一輩的發燒友十居其九都不會專誠購買一張 約瑟‧海頓的交響樂,覺得他的作品不夠「激」、太嚴肅、好悶。這位 莫紮特的朋友和導師、貝多芬的老師、被尊稱為「交響樂之父」的人真沒面子, 但這只反映年青一代發燒友的淺薄無知、欠缺品味而已。

 

音樂史將西方音樂劃分為好幾個時期, 而現在我們一般音樂愛好者能夠由唱片聽到的則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巴羅克時期(1600-1750)、古典主義時期(1750-1820)、浪漫主義時期(1820-1900)、二十世紀早期(1900-1945)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音樂。

 

海頓的全名是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但現今一般都略去弗朗茨。海頓屬於《古典主義時期》的作曲家,他與莫紮特、舒伯特及 貝多芬一起後世合稱為「維也納樂派」。 約瑟夫‧海頓是奧地利籍人士,有一位弟弟叫 米高‧海頓,也是作曲家。在這篇文章中,我所稱的海頓是約瑟夫‧海頓。

 

海頓童年時離開父母,前往一位親戚處學習音樂,因得不到適當的照顧,幾乎餓死街頭。稍長就為艱苦的生活奮鬥,曾當過音樂教師,街頭賣唱者及作曲家的貼身僕人。約二十歲時,他在音樂界已薄有名氣,樂譜得到發表。他在維也納的工作也為他帶來一些入息。 一位伯爵夫人看到了海頓的作品,聘用他為聲樂和鍵琴教師。直到二十四歲時他才得到一份穩定的職位,成為一位伯爵的全職雇員。

 

但這位伯爵的財務狀況不好,後來將他辭退。他頗幸運,很快獲得富有的 埃斯特哈齊Esterhazy家族聘為副音樂總監,後升為總監。 埃斯特哈齊是奧地利望族,富可敵國。海頓須隨這家族的領導人(先是Prince Anton,歷任的有Nikolaus I和Solomon)遷移到不同的王宮,最後遷到匈牙利有名氣派堂皇的Esterhazy宮殿(據說可比美法國的 凡爾賽宮)。他的職責雖然繁重,包括作曲,管理一個樂團、陪主子演奏室樂、撰寫歌劇、訓練合唱團和作演出安排等等,但這也給他一個極端良好的藝術磨練。

 

海頓約作五十二歲時在維也納認識到時年二十八歲的 莫紮持,成為忘年之交。莫紮特對他大為傾倒,經常和他一起演奏弦樂四重奏。莫紮特後來寫了六首弦樂四重奏,統稱「海頓四重奏」以稱頌他。

 

海頓在1790第一次前往倫敦途中,經波恩時遇到年青的 貝多芬。海頓由倫敦回到維也納時,貝多芬前往維也納追隨他學習對位法。此種師徒關係維持到海頓第二次前赴倫敦(1794-5)為止。

 

海頓第一次倫敦之旅是受德國小提琴家兼歌劇經理人 沙羅門所聘,前往指揮一個當時算規模大的樂團。這個聘用是明智的,因為當時海頓已很受英國人歡迎,倫敦的音樂廳經常上演他的作品,而他的樂譜在倫敦隨處可見。海頓和莫紮特及一眾朋友道別,與沙羅門渡過英倫海峽,那是海頓一生中第一次見到海洋。

 

他第一次在倫敦(1791-2)逗留期間曾前赴牛津大學接受博士學位,並在那裡演出,曲目包括了後來稱為《牛津》的第92號交響樂。

 

海頓在1794-5年間作了第二次英國之旅。 這時海頓已成為非常受歡迎的作曲家。他這次專訪演出了第99號交響樂、100《軍隊》、102、103《滾鼓》及104《倫敦》交響樂。最後一場音樂會稱為《海頓博士之夜》。

 

兩次倫敦之旅是海頓音樂生涯的高峰,是他最歡樂的歲月,一個新的世界在他的面前展開。他的音樂會塲塲滿座,從而為他帶來可觀的財富。

 

回到維也納,他住進近郊購買的一所豪宅,在那裡繼續創作。他在那裡寫了兩套神曲Oratorio,《創世記The Creation》和《季節Seasons》、《小號協奏曲》及最後六首弦樂四重奏,包括有名的《Fifths》、《Emperor》和《Sunrise》,演出時都非常受歡迎。

《Emperor》先被譜寫為奧地利國歌,在1938年納粹德國兼併奧地利後變成現今的德國國歌。(順便一提,現今美國多所大學和學院,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匹茲堡大學、依利諾州立大學等,都選用海頓的音樂譜成校歌。)海頓在1802年為埃斯特哈齊家族寫了六首彌撒曲Masses,最後一首是《和諧彌撒曲Harmoniemesse》。

 

到了1803年,海頓的健康開始走下坡,時感虛弱、暈眩、精神無法集中,基本上無法再創作。但他仍被 埃斯特哈齊家族尊奉為音樂總監,但那只是名義上,實際工作已由其他人負責了。

 

他最後一次公開出現是在1808年為他而作慈善演出的《創世記》音樂會。虛弱的他坐在輪椅上,在喇叭聲和鼓聲下,受到貝多芬、指揮Salieri(是意大利名作曲家)、音樂家和一眾貴族的歡迎緩緩進場。但他確是太虛弱了,在中場休息時就要離開。

(待續)

 

附註:原文初刊於《發燒音響》2016年3月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26

音樂160415海頓和他的交響樂3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4/15/%e9%9f%b3%e6%a8%82160415%e6%b5%b7%e9%a0%93%e5%92%8c%e4%bb%96%e7%9a%84%e4%ba%a4%e9%9f%bf%e6%a8%823/

音樂160415

海頓和他的交響樂3

蕭律師執筆

 

〈交響樂〉

Anthony van Hoboken為海頓的作品作了滙編,每首作品給與一個編號,叫「Hob編號」。按照Hob編號,海頓交響曲共有104首。但一般計算,他共寫了106首交響樂,其中兩首是Hob編號後發現的,編為Hob 1/107和1/108,分別叫Symphony A 和Symphony B。海頓的交響樂有四個樂章。

 

海頓一生寫了近一千首作品。海頓有莫紮特不能得到的優勢:海頓仍活在世時,他的作品已廣受歡迎;而聽眾、出版人、評論家都將他受歡迎的作品給予「綽號」。所以聽海頓的樂曲,先聽有標題或「綽號」的,不失為一個好的指引。聽交響樂亦作如是觀。

 

第6《Le Matin晨》、第7《Le Midi午》、第8《Le Soir晚》

這三首是海頓二十九歲時的作品,剛加入 埃斯特哈齊Esterhazy家族,通常都包括在一張唱片內。 海頓此時仍追隨 韋華第、Albinoni和Tartini等的大協奏曲風格,每首都有四個樂章。這三首交響樂的樂團編制很小,但樂曲有多段是若幹樂器的獨奏。為什麼?原來當時擔任獨奏的可多得一些額外工資! 海頓都幾照顧屬下。

 

第45《告別Farewell》:

這首交響樂創作的動機是海頓年老時告訴為他寫傳記的執筆人時透露出來的。 當海頓要寫這首交響樂時,他和他的老闆親王和一眾樂師都居留在坐落於匈牙利Eszterhaza的夏宮。停留的時間比預期的長,樂師們遂被廹與妻子分隔一段頗長時間。樂師們向海頓投訴,要求幫忙。海頓不想和主人說項,而將訴求溶入這首交響樂曲中。在演出時,在最後一個樂章一輪急板presto後,隨著來了一段頗長似乎是終曲coda的緩慢板adagio,這在古典交響樂中是罕見的。若幹樂師有一段短短的獨奏,奏完後可靜稍稍將樂譜架上的燭光熄滅,然後離開。樂師們離開的次序是這樣的:首先是雙簧管手和第二圓號手;之後是巴松管手、第二雙簧管手和第一圓號手、低音提琴、大提琴、樂團小提琴除第一組小提琴靜寂地留下外,其他全部離去;然後中提琴手。樂團團員不斷減少,最後只餘第一小提琴組以極弱音pianissimo奏完樂曲。

 

第48《Maria Teresia》C大調

多年來這首交響樂都被視為海頓為紀念神聖羅馬王朝女王Maria Theresa在1773年蒞臨Esterhazy夏宮而寫,那時海頓正在那裡任職。但後來研究發現,一份樂譜寫於四年前,可能早已為這慶典而準備好了—-女王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742

音樂160414海頓和他的交響樂2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6/04/14/%e9%9f%b3%e6%a8%82160414%e6%b5%b7%e9%a0%93%e5%92%8c%e4%bb%96%e7%9a%84%e4%ba%a4%e9%9f%bf%e6%a8%822/

音樂160414
海頓和他的交響樂2
蕭律師執筆

160414在海頓餘下的十四個月生命中,生活並不寧靜,法國軍隊在 拿破崙指揮下炮轟維也納,他的隣居中彈,爆炸聲震響他家的門窗。他大喊:「孩子,不用怕,站在海頓身邊是不會受到損傷的!」炮轟繼續,納也納終於在5月13日陷落,但他受到法軍尊敬。17日,一個法國軍官叫Sulemy的來到海頓家向他致敬,並非常熟練地在海頓面前唱出一段《創世記》的詠嘆調aria。

5月26日,他非常有興致地坐在鋼琴旁,彈奏了三次《帝皇頌The Emperor’s Hymn》(即《皇帝》弦樂重奏第二樂章主題所本)。那晚他在睡床上離世。

〈風格的演進〉
海頓被公認是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之父,又是鋼琴協奏曲的首創者,一眾新進發燒友竟然如此忽略和輕視他。 沒有他的交響樂會有以後貝多芬、貝遼士或馬勒的交響樂嗎?

海頓作品主要特點在於能將一個簡短的主題發展成恢宏、濃烈和飽滿的結構,將一個樂章的重要部分以相當快的速度開展。

海頓最重要的是對 「奏鳴曲式sonata form」的發展,這是以後交響樂、協奏曲和奏鳴曲第一樂章結構所本。 他另一創造是將「賦格曲fugue」與古典風格合為一體而豐富了「迴旋曲式rondo form」。他又是「雙重變奏double variation」的倡導者,即將兩個主題(經常一個大調和一個短調)交互變奏。

海頓的作品比起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更具幽默感,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他的《驚愕Surprise》交響曲。他經常和聽眾開玩笑,製造「假的」樂曲終結,即是你以為樂曲完了,其實尚未。

海頓早期的作品風格是在 巴羅克風格(其代表人物是J.S.巴哈和 韓德爾)由高峰滑落,那是一個探索和不穩定的年代。 海頓生於巴哈歿後十八年而成為其中的一位摸索者。 在海頓六十年的音樂創作生涯中,風格緩慢而穩定地增加其複雜性和細緻性,那是他從經驗與向同儕學習的結果。他承認自己深受巴哈次子及其前輩C.P.E.巴哈的影響。

他的早期音樂都是為了娛樂和取悅親王,所以情緒上相對是快樂的,多用大調major key。快版樂章傾向節奏有力,特別在終曲finale,如他的最後一首交響樂《倫敦》的終曲。所以新進發燒友說海頓音樂好「悶」,只是「想當然」,盲目批評,根本未懂得聽。

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早期,海頓也受到當時文學運勤的「狂飊突進Sturm und Drang」思潮所影響。 他的音樂回復輕快、富娛樂性風格。在這一時期,他在第廿五至四十九號交響樂中用較多的小調minor key,敢於用特殊的配器。 如第四十五號交響樂《告別Farewell》的終章;第四十八交響樂《Maria-Teresia》使用小號和定音鼓激發出華麗的光彩。此時他的交響樂已超越國界,備受歐洲各國的樂迷關註和好評。***

1773年後的十年間,海頓譜寫了第五十至七十八號交響曲,增添了緩慢的引子introduction,在慢樂章開始用變奏曲式,終樂章採用激越的迴旋曲式。

1779(海頓47歲)是他的音樂生涯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屬於 埃斯特哈齊家族,但在這年續約時,他爭取到此後他可以為他人作曲或出版而賺取酬勞。 他第一次受委託而得到報酬是一組統稱為「巴黎交響樂」的六首交響樂,即編號為第八十二至八十七號交響樂。這六首交響樂都是在1785-6兩年間完成的。

在十八世紀九十年代,兩次英國之旅刺激他發展出所謂「大眾風格」,那是一種史無前例的成功風格,既得大眾歡迎、但仍能保持具學術素質而有活力的音樂結構。「大眾風格」的主要元素是謹慎地、有效地利用民歌素材,將之放進樂曲的適當處,如在奏鳴曲的呈現部或終曲的開始,這些都可以在他最後十二首統稱《倫敦交響樂》和兩首神曲中找到。

1795年,他回到維也納,那是他的音樂生涯的最後一個轉捩點。雖然他的風格轉變不大,但作為一個作曲家的態度轉變了。他曾是一個僕人,曾是一個企業家,必須大量創作音樂於限定時間之內。但現在富有了,他感覺到有理由花多點時間為後代譜寫音樂。這反映在他譜寫《創世記》和《四季》兩套神曲上—生命的意義和人類的目的。這兩套神曲用了他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完成。

原稿刋登於《發燒音響》2016年四月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743

帶你看敦煌文博會:歐美時尚與中國傳統在交響

霓裳麗影,余音繞梁。來自中國、美國、巴西、荷蘭、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的模特近日齊聚敦煌,在絲綢之路重鎮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美輪美奐的時尚秀。

以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為契機,在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時尚秀上,代表歐美時尚的時裝秀和極富中華民族特色的獨舞、琵琶等民樂在古老的敦煌交響,演繹了一場中西合璧的時尚盛典。

“能夠在這些時尚造型里融入敦煌元素,我們得以在敦煌見證時尚,在時尚里面又可以窺見敦煌。”中國視覺藝術委員會專家委員於京民說。

全國首發銀唐卡 圖片來源:人民網

歷史上,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曾是東西方文明的匯流之地。如今,這座古老的城市再次匯聚了中西文化。除了時裝秀,敦煌文博會文化年展也讓各國觀眾領略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之美。

在文化年展法國館里,一輛雪鐵龍公司於1931年生產的、造型前衛的履帶車安靜停靠在展館中央,車上的鐵鍬、繩子等探險工具一應俱全。今年,距它第一次到訪敦煌已過去85年。

據法國館中文講解員王嵐介紹,這輛從法國空運至敦煌的古董車大有來頭。85年前,雪鐵龍公司為亞洲的“東方之旅3號任務”探險活動特制此車。當時,40名探險隊員歷時13個月“重走絲綢之路”超過12000公里。探險隊從我國新疆入境,途經大漠敦煌,最終抵達北京。

“為了連接中法絲路情緣,上世紀30年代有13輛這樣的法國半履帶車沿著古絲綢之路來到北京。這次,在法國政府支持下,其中一輛車被專程空運到敦煌。”王嵐說。

在敦煌文博會上,法國以主賓國的身份攜200余件文化珍品“亮相”。除了精美的古董車,還有路易十四時期的鎏金古董櫃、里昂絲綢畫、德拉克洛瓦的繪畫手稿、畢加索的立體派作品等。

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中國館和國際館遙相呼應。國際館里,來自法國、意大利、埃及等國的諸多展品都能找到絲綢之路的“影子”。中國館里,銅奔馬、漢代彩繪俑、東羅馬時期的鎏金銀盤也在訴說著古絲路上意蘊深厚的中國故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38

投資者的交響樂 盧志威

1 : GS(14)@2016-01-11 01:55:07

2016-01-05 MD

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曾說過,投資者要清楚「背景音樂是小調或大調?」意思是歌劇或交響樂都有主題,總是反覆出現,不斷在背景迴盪。股市也有背景音樂,決定長期發展趨勢,時間可長達幾十年……這種背景音樂由兩部分構成:戰爭與和平、長期經濟發展。

2016年有3大主旋律較明顯:1. 加息周期:雖然加息已講到厭,但7年QE開始正式收水,對市場的震盪不會因為有預期調節而完全減輕,試想加息0.25厘,可能不會影響投資、消費行為,但如果加息4次? 10次?情況正如手臂讓界刀片一下,未必重傷,但片十下就必須Call白車,所以對加息周期不能掉以輕心。

2. 人民幣貶值潮:由於人行有秩序使人民幣國際化,加上國內利率下跌,熱錢從國內流出,尋找其他高收益投資,所以人仔下跌是大勢所趨,投資上應該盡量避開人民幣資產,切忌貪高息鎖死本金在人仔資產,更加不能用槓桿賭人仔。

3. 美元上升:由於全球只有美國能加息,資金會湧入美元區避險,預期今年美元還是向上,此種情況尤以避險時期更明顯。

港股受制於加息周期、人民幣貶值潮兩面挾擊,2016年的投資環境不會大牛,頂多是個別股票有微型牛市(小牛),故取態上千萬不能冒進,宜持盈保泰,靜候低位出現才出手。

盧志威(逢周二見報)豐盛資產管理組合交易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1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