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咖論戰》升息預期撩動牛熊兩派敏感神經 美股泡沫危機 澆不熄資金熱情?(132-135)

2014-07-28  TWM
 
 

 

升息預期轉濃,華爾街各投資大師開始隔空叫陣,同一份資料也能解讀出相反看法。實體經濟疲弱下的股市漲潮是不是非理性繁榮,投資人也許霧裡看花,但對沖基金經理人對未來卻普遍樂觀。

撰文‧乾隆來

《我們正處於美國史上第三大的股市泡沫!》(We're in the third biggest stock bubble in U.S. history),七月十八日,《華爾街日報》的個人理財專欄作家艾倫斯(Brett Arends) 發出一篇讓讀者震驚不已的評論。艾倫斯引用財務顧問公司史密斯爾(Andrew Smither)從一八○二年累積至今、超過兩百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說我們正處於僅次於一九二九年、一九九九年的史上第三大股市泡沫之中!

艾倫斯是《華爾街日報》以及網路財經媒體Marketwatch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他的每日專欄《R.O.I》有超過十萬名追隨粉絲,以「反羊群」的風格著稱。

最近艾倫斯對股市的上漲越看越不滿意,才剛剛在七月十五日發表過一篇《股市多頭搞錯的六大事實》,沒想到才過了三天,竟然立即升高為史上第三大泡沫的驚人之語,索性叫他的讀者賣光股票,不要再投資了。

為什麼現在是僅次於二九年、九九年的「史上第三大泡沫」,請容我們稍後再陳述。我們更感興趣的是,華爾街的投資專家與大師們,最近多空論戰的炮火不斷升高,立場越來越鮮明,用詞越來越火辣,電光石火的交戰,精采絕倫。

一四年已經是金融海嘯之後連續第六年的多頭市場,而且今年充滿了地緣政治的衝突,從伊拉克到烏克蘭,從越南到日本,大國衝突的地震頻率大增,類似馬航被飛彈擊中的「黑天鵝」,也已經飛過好幾隻了,但是德國股市突破萬點、紐約道瓊創下多年新高,連有地產泡沫的上海也穩穩站在兩千點之上,種種「異相」,讓多空雙方情緒暴漲到最高點。

例如,宣稱自己已經「膽小」、「不再像年輕時那樣豪賭」的六十一歲對沖基金大師杜肯米勒(Stan Druckenmiller),在七月十六日美國財經電視台CNBC舉行的大師論壇裡,就高聲指責「聯準會的(寬鬆貨幣)政策,滿載著令人憎惡的風險」,將目前葉倫所主導的聯準會,形容成載滿炸藥的大貨車。

資產負債表過度膨脹的泡沫杜肯米勒認為,這波美國與全球股市的上漲,不是來自於經濟基本面的復甦,而是央行零利率吹出來的泡沫。

杜肯米勒舉IBM為例子說,IBM目前的營業收入與七年前一樣,本業根本沒有成長,但是利用聯準會創造的超低利率,拚命向銀行借錢,拿來買回庫藏股,「IBM的銀行貸款暴增了三倍」,美國的企業用這種套利方式創造盈餘,拉高股價,創造了「資產負債表主導的多頭市場」。

簡單來說,類似IBM的美國大型績優公司,本業沒有增長,卻靠著金融操作來創造盈餘,讓公司債務暴增,一旦市場利率翻轉上揚,「滿載炸藥的大貨車」將會闖出大禍。

而杜肯米勒認為,有太多的證據顯示,未來幾年內的利率上揚是必然的,指標的聯邦利率(Fed Fund Rate)將在「遙遠的北方」(Way of far north,意指遠高於目前的水準)。

杜肯米勒不諱言自己有放空IBM的部位,這個空頭部位,剛好與巴菲特對作。

巴菲特在三年前開始買進IBM,成為他投資組合中持股最高的科技股,巴菲特持有IBM至今帳上獲利一四%,遠低於同期的史坦普指數漲幅,而且IBM過去十二個月下跌三%,相對於上漲超過兩成的股市,一來一回報酬率短少了超過兩成。

巴菲特也承認他「有點看錯」,不過,巴菲特沒有加入華爾街的多空論戰,也幾乎沒上任何媒體討論行情,這個老傢伙對於今年的行情似乎已經置身事外,世界首富的地位再度被墨西哥電信大亨史林搶走,他也完全不在意。反而在七月十七日,再度宣佈捐出二十八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八四○億元的巨額股票,給比爾蓋茲基金等五家公益團體。

杜肯米勒與巴菲特在IBM股票多空對決,另外兩位捉對廝殺的投資大師,看多賀寶芙的卡爾伊坎(Carl Icahn)與放空賀寶芙的艾克曼(Bill Ackerman),卻演出戲劇性的大和解。

債券天王認定利率難升

艾克曼放空賀寶芙兩年,不只發報告說「公司價值為零」,還為此發動了法院訴訟,伊坎則號召了一群對沖基金經理人全力拉抬,結果,在持續的多頭行情中,老薑伊坎大獲全勝。

但,令人意外的是,一度鬥得血流成河的伊坎與艾克曼,卻在七月十六日的CNBC節目中演出大和解,雙方同台相互擁抱,互讚對方,以戲劇化的結局,終結了兩年來最血腥的一場多空大戰。

伊坎是這波大多頭的大贏家,他從四百美元一路叫進蘋果,是這波蘋果大漲的多頭總司令,在賀寶芙大獲全勝,逼迫eBay分拆PayPal的訴訟也順利和解。伊坎過去被稱為激進派投資家,總是給外界兇狠、掠奪公司的形象,但是他這波名利雙收,形象頓時轉換成和氣生財的彌勒佛。

不過,多頭大勝的伊坎最近卻轉趨保守。他在七月十一日的訪問中說,「我認為,該對美股抱持審慎的態度。經歷這麼多年的上漲,投資人應該要謹慎小心。」另外一位最近新聞頻傳的投資大師,被稱為債券天王的葛洛斯(Bill Gross)則依舊站在多頭陣營中。他在七月二日的電視專訪中說,雖然目前的市場本益比看來偏高,但是關鍵還是在超低的利率。葛洛斯提出「新中立趨勢」(New Neutral)理論,認為聯邦利率將會長期維持在低檔,「如果利率回升到二%就止步不前,而不是歷史平均的四%……,那麼一萬七千點的道瓊、三五○基點的高收益債╱公債利差,仍將頗具吸引力。」葛洛斯認為,金融市場泡沫化的程度,「比部分人士認知的還要少。」葛洛斯的措辭算是溫和,「新中立」的理論也讓人三思才能領悟,相較之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教授希格(Jeremy Siegel)比葛洛斯更衝。希格拿掉學院教授掉書袋的身段,過去兩年高舉股市多頭總司令的令旗,不斷在媒體發表利多看法,希格的預測大獲全勝,上檔關卡一一被他突破,如今他已經將目標價調高至一萬八千點,認為一萬八「不是意外,甚至可能衝破兩萬點!」希格不是今天才喊出道瓊上看一萬八千點的,他在今年四月就公開宣稱「這波多頭市場,才打到第四局而已」(註:棒球賽打九局,第四局意味著尚未過半場)。希格教授站得挺直地說:「我就是多頭,低利率會帶動股價狂飆,公司盈餘又強勁增長,市場當然就是多頭了!」奇妙的是,提出「史上第三大股市泡沫」的史密斯爾,也是引用希格教授的統計資料,得出大泡沫的結論。

史密斯爾引用了希格和其他兩位學者的研究,計算股市連續三十年的報酬率,與「托賓Q」(計算公司重置成本的價值)相較,從過去兩百年的歷史資料顯示,兩組數據多半緊密同步,但在目前,美國股市「已經超漲八○%」。

《華爾街日報》的艾倫斯看了史密斯爾的研究結果,決定用驚悚的標題發出「史上第三大股市泡沫」警語,他說歷史上「超漲五○%」的現象只發生過五次,更只有一九二九年與一九九九年超漲幅度超過八○%,兩次都造成災難性的崩盤。

企業過度借貸投入金融操作艾倫斯的其他專欄也不斷發出大聲的警告。

例如越來越多人說「美國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非常健康」,但是艾倫斯卻說,美國非金融業公司目前的總負債逼近十兆美元,比起五年前增加了二七%,或是二兆一千億美元,在低利率的刺激下,美國企業過度借貸,而且都投入金融操作。艾倫斯說:「今年,美國的企業平均每天增加一百億美元的貸款,包括週六、週日在內。」保守的教授(希格)成了多頭總司令,而一向激進的對沖大師(杜肯米勒)卻高聲批判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泡沫,股市掠奪者(伊坎)成了和氣生財的彌勒佛,而理財專欄作家(艾倫斯)索性叫投資人趕緊退出市場,種種錯亂的現象,讓人看得眼花撩亂,不知所措。

不過,五月瑞士信貸在紐約舉行論壇,邀集三百多位投資專家所聚焦的訊息,倒是可以解釋今年的異相。

瑞士信貸於今年五月在紐約舉行盛大的「全球經濟展望論壇」,邀請超過三百位來自全世界的投資專家,與美國聯準會前主席伏爾克、前紐約市長彭博等人一起研討今年全球經濟的展望,參與者還包括《今週刊》讀者熟悉的中國經濟專家陶冬。

會議結束後,瑞士信貸研究中心發佈所有與會者對於重大經濟問題的問卷統計,有高達四六%的投資專家認為,即使在持續多年的零利率政策,「貨幣政策仍然是主導金融市場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至於「經濟成長」則是若有似無的配角角色。而且,有高達七○%的與會專家對於全球央行的貨幣失去信心,認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已陷入「推繩子」(Pushing on a string)困境。

市場對央行貨幣政策失去信心「推繩子」是個有趣的貨幣政策用語,用來形容貨幣政策的限制,因為,「拉繩子」、用繩子把物體拉往自己的方向比較容易,但是要靠著「推繩子」,把物體往反方向推走,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投資專家用「推繩子」來形容全球央行史無前例的超級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面臨退場,卻進退兩難的困境。

不過,雖然與會的投資專家們不看好量化寬鬆的未來效果,但是卻一致看好股票市場的後勢,有超過一半的投資專家認為「股票是未來三個月(六月至八月)表現最好的投資標的」,更有高達五八%的投資專家,在「未來五年內表現最佳的投資標的」選項中,選擇了「股票」。

瑞士信貸的全球經濟展望論壇,反映了今年華爾街的主流思考:央行QE進退兩難、實體經濟成長疲弱,但是股市熱絡無比。

這樣熱絡的市場氣氛,一直持續至今,瑞士信貸在七月十七日又公佈了「對沖基金經理人情緒調查」,調查對象涵括二八四位對沖基金經理人,總共管理五四四○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十六兆三千億元)的資產。調查顯示,有高達「九七%」的對沖基金經理人表示,今年下半年將會「積極進行資產配置」,幾乎百分之百的對沖基金經理人處於熱絡的情緒當中,這也正是七、八月全球股市火熱的最佳註解。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專家到底怎麼看?

空方陣營

杜肯米勒(Stan Druckenmiller)對沖基金大師;索羅斯2000年之前的長期夥伴看法1 Fed利率太低,引發不可想像的風險

艾倫斯

(Brett Arends)《華爾街日報》最熱門的個人理財專欄作家看法1 「我們正處於史上第三大泡沫」看法2 美國企業每天增加100億美元借貸,資產負債表泡沫太大

羅斯

(Wibur Ross)

美國企業重整大王

看法1 我今年賣股,是買股金額的六倍看法2 主權債務泡沫破滅,西班牙國債利率一度低於美國公債,還跌到1789年至今、225年來的最低點

多方陣營

希格(Jeremy Siegel)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

看法1 多頭現在才打到第四局而已看法2 道瓊指數18000點指日可待,2萬點也不意外

伊坎

(Carl Icahn)

激進投資家

看法1 今年是收穫豐碩的好年,但投資人要提高警覺了

葛洛斯

(Bill Gross)

債券天王

看法1 提出低利率時期的「新中立趨勢」理論,低利率仍然維持看法2 道瓊指數17000點、高收債/公債利差350點是合理水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641

一樁起訴案三大爭議 引發網路業、遊戲界論戰 踩電子票證地雷 數字科技很無辜?

2014-09-08  TWM
 
 

 

八月底網路業鬧得沸沸揚揚的事,就是數字科技董事長廖世芳與總經理吳聰賢遭到起訴,還被扣上「吸金」的大帽子,關鍵就出在違反︽電子票證條例︾。在網路業大喊「落伍法令扼殺創新」之際,到底數字科技踩到了什麼地雷?

撰文‧賴筱凡

八月二十八日晚上,一個震撼台灣網路業的消息從新北地檢署傳出:「數字科技涉嫌吸金一八六億元,董座遭起訴。」那晚,網路業人士無不忙著確認,是真的嗎?

數字科技高層遭起訴的消息燒了一上午,隔天下午,數字科技董事長廖世芳、總經理吳聰賢大陣仗到櫃買中心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大聲駁斥:「沒有受害者,何來吸金之說?」事情演變至今,外界還在霧裡看花,到底數字科技是踩了哪一條紅線?甚至最後居然引爆網路界與遊戲界的正反論戰,遊戲界的人冷眼看待,網路界的人疾呼:「法令落伍,扼殺創新。」試著讓事情回到爭議原點,數字科技這次踩到地雷,主要是旗下遊戲寶物交易平台——「8591」。按照吳聰賢的說法,這是一個基於提供遊戲玩家便利交易的平台,「當初就是為了解決玩家想交易寶物又怕被騙,才用這樣的平台來服務大家。」爭議一:T幣遊走灰色地帶︽電子票證條例︾管不到?

因此,只要你是遊戲玩家,想擁有更強大的遊戲寶物,就可以在「8591」的平台上,透過交易的方式,向賣家購買寶物。

交易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預先購買「8591」網站上通用的「T幣」,以新台幣兌換「T幣」為一比一的比例,購買「T幣」後,再用「T幣」來支付購買寶物的費用。

這麼一來,「T幣」就成了「8591」網站上流通的交易標準。按照新北地檢署的起訴書指明,「T幣」的運作本質,是以電子形式來儲存金錢價值,屬於《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以下簡稱《電子票證條例》)所規範的「電子票證」。然而,「電子票證」是必須通過金管會核准才能發行。

這一點,數字科技很清楚,因為早在二○一二年底,金管會就發函給數字科技,認為「8591」的付款模式可能有違反《電子票證條例》之嫌,要求數字科技說明。後來,數字科技確實也依照金管會銀行局的建議,把「8591」平台上的交易款項,全數委由國泰世華銀行信託專戶保管,去年九月再改到玉山銀行。

為了避開踩到《電子票證條例》的紅線,原本數字科技提供給玩家「預先儲值」的功能,也在去年取消。除非是在玉山銀行開戶的玩家,才能使用「儲值」功能,就是要切割數字科技與金流的關係,把「8591」定位於媒合買賣雙方的服務平台。

只是,檢察官在起訴書裡就緊咬這一點,不只直指「8591」具有儲值功能,還是由數字科技發行的虛擬貨幣,甚至在不成文的交易規則下,因為賣家多半會限制買家要事先存有足夠的「T幣」才能下標,所以多數買家都會事先儲值「T幣」。因此,才會有起訴書所指稱,「大量現金持續進駐數字科技名下帳戶。」面對檢察官的指控,吳聰賢大聲喊冤,他很堅持,「我們沒有發行T幣,T幣只是我們的一種代稱。」聽在熟知《電子票證條例》的業內人士耳裡,他們不諱言,「這很明顯是要撇清T幣踩到紅線的責任。」因為一旦數字科技承認發行「T幣」,勢必就會被認為這是屬於電子票證的一種,吳聰賢當然不能承認。

甚至,就連T幣具備「儲值」功能,面對檢察官詢問時,不管是廖世芳、吳聰賢,都堅決否認到底,關鍵就在於,「按照現行《電子票證條例》規定,通過金管會核准,具有儲值功能的電子票證目前只有悠遊卡、高雄捷運的一卡通、台中公車的台灣通、遠通發行的e通卡,以及統一集團使用的icash;至於網路貨幣做儲值,現在還沒有開放。」經濟部商業司副司長陳秘順一針見血地說。

爭議二:代收代付無法管

橘子、智冠沒有踩線問題?

正由於《電子票證條例》還沒開放虛擬電子貨幣,數字科技當然不能認、也認不得,直接回嗆檢方用《電子票證條例》來辦「8591」,根本是法律適用不當。

另一方面,很多人很疑惑,明明一樣是發行電子貨幣,遊戲橘子有GASH、智冠有MyCard,為什麼他們就沒有踩紅線的問題?

遊戲橘子發言窗口解釋,目前遊戲點數屬於《電子票證條例》代收代付禮券的一種,消費者購買點數的當下,就算是交易完成,遊戲橘子就必須提供等值的服務。智冠公關張羽儀也指出,遊戲點數交易裡,智冠就是賣方,發票是直接開給消費者。

「發行禮券或是遊戲點數的人,本身就必須是服務的提供商。」陳秘順說。他進一步舉例,像是百貨公司發行禮券,是讓消費者可以在百貨公司購物;統一星巴克發行「隨行卡」,提供消費者可以儲值、支付來購買星巴克的商品;遊戲業者發行遊戲點數,讓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進行交易,這些都算是《電子票證條例》規範禮券的一種。

偏偏,「8591」是買賣雙方的交易平台,它既不是服務提供者,又具有代收代付功能,「這就比較像是我們講的『第三方禮券』;不過,這個部分還在灰色地帶,目前還沒有相關法令可管。」陳秘順的回答,聽得出現行法令的為難之處。

針對現行法令的不足,檢調也很清楚,起訴書裡就明寫:「目前修法方向仍採取特許原則,數字科技違法部分尚未見除罪化之可能。」足見到底要不要辦數字科技,遇上修法過渡期,進退維谷。

一名遊戲公司的董事長不諱言,「面對現行法令的窒礙難行,數字科技會不知道嗎?即使不知情,在金管會去函後,應該也就知道『8591』的營運模式有問題。」問題就在於,除非「8591」要將金流的工作全部委由合法的電子票券來經營,數字科技只做單純的平台服務,否則,按照現行法令,「8591」很難擺脫《電子票證條例》的規範。

「但『8591』營收占比近四成,數字科技若將金流處理委外,無異於拿刀割肉。」業內人士說,這才是數字科技無論如何都要保住「8591」的關鍵。

對外,吳聰賢頻頻喊冤,認為檢調指控數字科技「吸金」,這項說法實在不能接受,「沒有受害者,哪來的吸金之說?」爭議三:沒受害者就沒吸金?

難捨四成營收金雞母

然而數字科技憑藉著「8591」平台,在短短四年內吸納超過一八六億元的資金是事實,一年光靠玩家買、賣之間的交易,就有近五十億元的資金流入數字科技的帳戶。數字科技委託律師周良貞說,「這些錢在交易完成就已經轉交給賣家,相關款項均未留在公司。」看在遊戲界人士眼裡,先不說這塊肥肉他們吃不到,「部分人士盜帳號、偷寶物再到『8591』去賣,造成遊戲業者很大的困擾。」這也難怪數字科技踩到地雷後,遊戲業的人多半冷眼旁觀。

相反的,網路業者則同仇敵愾,認為「落伍法令扼殺創新」,還獲得網路業大老、PChome集團董事長詹宏志聲援,直呼:「這是落伍法令帶來的不幸。」這些年,電子商務大為盛行,美國有Paypal、中國有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成了美國與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相當重要的工具。可是,台灣網路業者雖然也大舉投入電子商務市場,在第三方支付的鬆綁進度,卻有如龜速。

即使金管會草擬了《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草案,至今仍躺在立法院,何時能夠順利通過,猶未可知,選在此時又爆發數字科技一案,自然引爆了網路業對於法令未能與時俱進的不滿。

台灣第三方支付的改革路,走得艱辛,換掉了一位金管會主委,還是未能順利上路。如今,又增添一家公司踩中地雷,數字科技能否安全脫身,還是未知數,不論訴訟結果如何,勢必都將寫入台灣第三方支付歷史的一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80

一樁起訴案三大爭議 引發網路業、遊戲界論戰 踩電子票證地雷 數字科技很無辜?

2014-09-08  TWM
 
 

 

八月底網路業鬧得沸沸揚揚的事,就是數字科技董事長廖世芳與總經理吳聰賢遭到起訴,還被扣上「吸金」的大帽子,關鍵就出在違反︽電子票證條例︾。在網路業大喊「落伍法令扼殺創新」之際,到底數字科技踩到了什麼地雷?

撰文‧賴筱凡

八月二十八日晚上,一個震撼台灣網路業的消息從新北地檢署傳出:「數字科技涉嫌吸金一八六億元,董座遭起訴。」那晚,網路業人士無不忙著確認,是真的嗎?

數字科技高層遭起訴的消息燒了一上午,隔天下午,數字科技董事長廖世芳、總經理吳聰賢大陣仗到櫃買中心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大聲駁斥:「沒有受害者,何來吸金之說?」事情演變至今,外界還在霧裡看花,到底數字科技是踩了哪一條紅線?甚至最後居然引爆網路界與遊戲界的正反論戰,遊戲界的人冷眼看待,網路界的人疾呼:「法令落伍,扼殺創新。」試著讓事情回到爭議原點,數字科技這次踩到地雷,主要是旗下遊戲寶物交易平台——「8591」。按照吳聰賢的說法,這是一個基於提供遊戲玩家便利交易的平台,「當初就是為了解決玩家想交易寶物又怕被騙,才用這樣的平台來服務大家。」爭議一:T幣遊走灰色地帶︽電子票證條例︾管不到?

因此,只要你是遊戲玩家,想擁有更強大的遊戲寶物,就可以在「8591」的平台上,透過交易的方式,向賣家購買寶物。

交易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預先購買「8591」網站上通用的「T幣」,以新台幣兌換「T幣」為一比一的比例,購買「T幣」後,再用「T幣」來支付購買寶物的費用。

這麼一來,「T幣」就成了「8591」網站上流通的交易標準。按照新北地檢署的起訴書指明,「T幣」的運作本質,是以電子形式來儲存金錢價值,屬於《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以下簡稱《電子票證條例》)所規範的「電子票證」。然而,「電子票證」是必須通過金管會核准才能發行。

這一點,數字科技很清楚,因為早在二○一二年底,金管會就發函給數字科技,認為「8591」的付款模式可能有違反《電子票證條例》之嫌,要求數字科技說明。後來,數字科技確實也依照金管會銀行局的建議,把「8591」平台上的交易款項,全數委由國泰世華銀行信託專戶保管,去年九月再改到玉山銀行。

為了避開踩到《電子票證條例》的紅線,原本數字科技提供給玩家「預先儲值」的功能,也在去年取消。除非是在玉山銀行開戶的玩家,才能使用「儲值」功能,就是要切割數字科技與金流的關係,把「8591」定位於媒合買賣雙方的服務平台。

只是,檢察官在起訴書裡就緊咬這一點,不只直指「8591」具有儲值功能,還是由數字科技發行的虛擬貨幣,甚至在不成文的交易規則下,因為賣家多半會限制買家要事先存有足夠的「T幣」才能下標,所以多數買家都會事先儲值「T幣」。因此,才會有起訴書所指稱,「大量現金持續進駐數字科技名下帳戶。」面對檢察官的指控,吳聰賢大聲喊冤,他很堅持,「我們沒有發行T幣,T幣只是我們的一種代稱。」聽在熟知《電子票證條例》的業內人士耳裡,他們不諱言,「這很明顯是要撇清T幣踩到紅線的責任。」因為一旦數字科技承認發行「T幣」,勢必就會被認為這是屬於電子票證的一種,吳聰賢當然不能承認。

甚至,就連T幣具備「儲值」功能,面對檢察官詢問時,不管是廖世芳、吳聰賢,都堅決否認到底,關鍵就在於,「按照現行《電子票證條例》規定,通過金管會核准,具有儲值功能的電子票證目前只有悠遊卡、高雄捷運的一卡通、台中公車的台灣通、遠通發行的e通卡,以及統一集團使用的icash;至於網路貨幣做儲值,現在還沒有開放。」經濟部商業司副司長陳秘順一針見血地說。

爭議二:代收代付無法管

橘子、智冠沒有踩線問題?

正由於《電子票證條例》還沒開放虛擬電子貨幣,數字科技當然不能認、也認不得,直接回嗆檢方用《電子票證條例》來辦「8591」,根本是法律適用不當。

另一方面,很多人很疑惑,明明一樣是發行電子貨幣,遊戲橘子有GASH、智冠有MyCard,為什麼他們就沒有踩紅線的問題?

遊戲橘子發言窗口解釋,目前遊戲點數屬於《電子票證條例》代收代付禮券的一種,消費者購買點數的當下,就算是交易完成,遊戲橘子就必須提供等值的服務。智冠公關張羽儀也指出,遊戲點數交易裡,智冠就是賣方,發票是直接開給消費者。

「發行禮券或是遊戲點數的人,本身就必須是服務的提供商。」陳秘順說。他進一步舉例,像是百貨公司發行禮券,是讓消費者可以在百貨公司購物;統一星巴克發行「隨行卡」,提供消費者可以儲值、支付來購買星巴克的商品;遊戲業者發行遊戲點數,讓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進行交易,這些都算是《電子票證條例》規範禮券的一種。

偏偏,「8591」是買賣雙方的交易平台,它既不是服務提供者,又具有代收代付功能,「這就比較像是我們講的『第三方禮券』;不過,這個部分還在灰色地帶,目前還沒有相關法令可管。」陳秘順的回答,聽得出現行法令的為難之處。

針對現行法令的不足,檢調也很清楚,起訴書裡就明寫:「目前修法方向仍採取特許原則,數字科技違法部分尚未見除罪化之可能。」足見到底要不要辦數字科技,遇上修法過渡期,進退維谷。

一名遊戲公司的董事長不諱言,「面對現行法令的窒礙難行,數字科技會不知道嗎?即使不知情,在金管會去函後,應該也就知道『8591』的營運模式有問題。」問題就在於,除非「8591」要將金流的工作全部委由合法的電子票券來經營,數字科技只做單純的平台服務,否則,按照現行法令,「8591」很難擺脫《電子票證條例》的規範。

「但『8591』營收占比近四成,數字科技若將金流處理委外,無異於拿刀割肉。」業內人士說,這才是數字科技無論如何都要保住「8591」的關鍵。

對外,吳聰賢頻頻喊冤,認為檢調指控數字科技「吸金」,這項說法實在不能接受,「沒有受害者,哪來的吸金之說?」爭議三:沒受害者就沒吸金?

難捨四成營收金雞母

然而數字科技憑藉著「8591」平台,在短短四年內吸納超過一八六億元的資金是事實,一年光靠玩家買、賣之間的交易,就有近五十億元的資金流入數字科技的帳戶。數字科技委託律師周良貞說,「這些錢在交易完成就已經轉交給賣家,相關款項均未留在公司。」看在遊戲界人士眼裡,先不說這塊肥肉他們吃不到,「部分人士盜帳號、偷寶物再到『8591』去賣,造成遊戲業者很大的困擾。」這也難怪數字科技踩到地雷後,遊戲業的人多半冷眼旁觀。

相反的,網路業者則同仇敵愾,認為「落伍法令扼殺創新」,還獲得網路業大老、PChome集團董事長詹宏志聲援,直呼:「這是落伍法令帶來的不幸。」這些年,電子商務大為盛行,美國有Paypal、中國有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成了美國與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相當重要的工具。可是,台灣網路業者雖然也大舉投入電子商務市場,在第三方支付的鬆綁進度,卻有如龜速。

即使金管會草擬了《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草案,至今仍躺在立法院,何時能夠順利通過,猶未可知,選在此時又爆發數字科技一案,自然引爆了網路業對於法令未能與時俱進的不滿。

台灣第三方支付的改革路,走得艱辛,換掉了一位金管會主委,還是未能順利上路。如今,又增添一家公司踩中地雷,數字科技能否安全脫身,還是未知數,不論訴訟結果如何,勢必都將寫入台灣第三方支付歷史的一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81

中醫針灸在美陷最大規模論戰 較“針”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66

白人針灸師Ripi每個禮拜都要在四個城市奔波,給40個美國職業橄欖球賽的運動員做針灸治療。 (CFP/圖)

四十多年來,海外中醫針灸師一直試圖在現代科學體系內,證明和捍衛自己的古老醫學理論。當全球最權威的醫學刊物載文稱“針灸無效”,自不免引發軒然大波。

中醫學界很難發出有國際影響的文章。懂西方理論體系的海外針灸師,沒有構建大規模試驗的科研條件;而擁有眾多樣本的國內中醫圈,卻玩不轉國際規則,很難做出高質量的試驗設計。

中醫針灸有療效嗎?針刺止痛是不是安慰劑效應?

把這兩個貌似簡單的問題扔進中國醫學界也會爭執不休,何況是在美國。

2014年10月,美國醫學會雜誌(下稱JAMA)發表了一篇關於針灸對慢性膝關節炎療效的學術論文,文章稱:無論是針灸還是激光針灸(一種利用激光的微細光束照射穴位的新型針灸方法),對治療中度到重度慢性膝蓋疼痛,都和安慰劑效果一樣。換言之,針灸對關節炎止痛無效。

這顛覆了針灸師的經驗判斷:關節炎是針灸應用最多的適應癥之一。

以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前會長李永明為代表的華人中醫群體,發起了針灸進入美國40年以來最大的一場保衛戰。

最新的消息是,美國當地時間2015年2月11日,JAMA雜誌將同時刊登李永明、中醫師何紅健和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勞力行教授等五人的反駁觀點和作者的回應。

“我知道這篇文章引發了很多討論。這個結論挑戰了以針灸為職業的人,挑戰了那些相信針灸有效的公眾。”論文的第一作者瑞娜·希曼博士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試驗的爭議已經超出了試驗本身。

針灸對膝關節炎無效?

2014年10月,當李永明把JAMA的文章扔進兩三百人的北美中醫針灸師的微信群時,“一下子就炸鍋了”。

“這不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JAMA是全球最權威的醫學刊物之一,與《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英國醫學雜誌》並稱為世界四大權威綜合醫學雜誌,代表著美國主流醫學界的立場,它的研究結論往往左右著臨床醫生的選擇和政府決策。

直至今日,在很多人第一眼看來,這都是一個設計精美、流程嚴謹、樣本量充足的高水平試驗。研究者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運動醫學中心的瑞娜·希曼團隊,他們召集了282名50歲以上、膝蓋疼痛超過3個月的關節炎患者。

研究者將誌願者隨機分為4組:對照組(不治療)、針灸組、激光針灸組以及假激光針灸組(安慰劑組)。12周的治療結束後,針灸和激光針灸對膝蓋疼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這種改善效果並不比安慰劑更好。在治療結束一年後,這種改善效果消失了。因此研究者建議:“不支持對這些病人使用針灸治療。”

刊發後,JAMA極為罕見地為這篇文章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包括路透社、福克斯新聞等美國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一結論。

微信群響個不停,華人針灸師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給文章“挑錯”。李永明把原文找了出來,反複研讀。

“第一遍,我也覺得沒問題,試驗看起來很漂亮。”李永明曾為美國健康研究院(NIH)做了十幾年的項目基金評審,對判斷論文水平很有信心。很快,他覺得自己被作者誤導了。

按照作者希曼博士的最初設想,針灸一定優於假激光,因此,她想用此差異來對激光針灸做對比,從而得出針灸和激光針灸的差異。但很可惜:針刺、激光和假激光之間都沒有差別。於是只能推演出針灸無效的結論。

但這並不符合常理。李永明指出,在作者的試驗設計中,並沒有針灸的對照組,因此不可能得出針灸無效的結論。一個可能的推測是,作者偷換了概念,從比較激光針灸和針灸,改為驗證針灸的療效。

為了進一步證明這個猜想,他找出了這個項目的所有資料。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家基金項目,所有的相關材料都會在國家基金評審網上公布。

“我發現在原始試驗設計中他們根本沒有計劃要比較‘針刺治療’與‘假激光針灸’。但作者最後發表論文時的結論正是通過比較‘針刺治療’和‘假激光針灸’得出的。”李永明說。

在他看來,現在的結論完全是“試驗失敗”的結果。

40位中醫師集體向雜誌投稿

一周時間內,微信群里選出了四十位中醫師作為代表,並開了一場電話會,試圖發揮各自優勢,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作者失誤的理由,有人研究試驗設計、有人研究邏輯推演、有人研究論證過程……

“我們要避免情緒化,爭取做到有理有據的反駁。”北京中醫藥大學海外校友會主席田海河博士說。

在歷次海外針對針灸的爭議中,因為意見分散和情緒化,他們的反駁難以奏效。現在,田海河覺得他們有理由反駁成功,“我們有來自中國23所中醫院校的專家,代表了真正的中醫理論水平”。

至於為什麽本應該起效的針灸在治療中會失效,中醫師認為是“試驗設計出了問題”。比如樣本量不夠;針刺治療時間不足;試驗方法有缺陷等,尤其是作者采用的澤倫(Zelen)設計是“非常有爭議和局限性的”方法。

如果如他們所言,實驗室是失敗和錯誤的,後果可能會無法預測。一個例子是,2014年,英國國家衛生與保健評價研究院在關節炎診療指南中專門補充了一項建議:反對將針灸用於關節炎的治療,原因是“缺乏證明針灸治療關節炎有效證據”。

很快,四十位中醫師分別向雜誌社寫信。

像是一場宣戰,他們集體向論文結論的科學性發出質疑——這本身在學術界就十分罕見。

和以往的沈默不語相比,華人中醫圈開始主動走到臺前,並願意承擔由此引發的輿論風暴。一個月後的11月2日,在休斯敦舉行的2014年世界針灸學術大會上,主辦方專門開辟了一個章節討論文章爭議。

會上,李永明的觀點被詳述:一個高水平、精美的大規模試驗在一系列的“致命傷”之下,最終得出了錯誤的結論,並用他們的邏輯誤導了雜誌編輯和大眾。一百多位針灸師“群情激奮”,恨不得當時就寫倡議書向社會公開。

但他們最終按捺住了沖動,怕變得“盲目和情緒化”。中醫常常是被切割的對象,越接觸現代科學體系的人,越急於表明自己和中醫沒關系。一個信中醫的人,往往會被貼上“無知、不理性”的標簽。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西醫和中醫容易被劃分為科學和反科學的代表。

論文遺漏了重要事實?

“通過JAMA雜誌,我收到了很多意見信。”希曼說,她已經把正式答複交給雜誌編輯,願意回應質疑。

像所有的科學研究一樣,希曼的團隊開始的是一場漫長的探險。

7年前,澳大利亞政府拿出一大筆資金支持針對醫學替代療法的研究。希曼獲得了這一國家基金課題,並開始臨床研究。

她試圖證明針刺針灸和激光針灸的療效,卻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

在試驗設計上,沒有“假針刺組”恰恰是希曼認為的設計亮點。因為,社會上普遍應用的“假針刺”會給病人帶來一定刺激,從而引起試驗偏差。

時間不夠是個問題嗎?在大部分針灸師看來,試驗中的治療次數太少了。在中國,常規病人每周會接受三到四次的治療,而試驗只有一周一次的治療頻率。

希曼不贊同這個說法。在她看來,12周是有實際意義的時間,除非有人設計出試驗驗證長時間的針灸療效更好,否則這種批評沒有意義。在澳大利亞,醫保可以負擔12周內8~12次的治療。如果頻率提高,對臨床的參考價值將大大降低。

針對華人中醫師對“療程短”“沒有遵循中醫理論”“試驗目的前後不一致”等的一系列質疑,希曼也都不認可,“我們的試驗步驟和標準是由經過澳大利亞針灸大學考核認證過的針灸師,根據實際應用情況設計的。從此前一萬七千名患者的研究數據來看,這些細微細節對於療效沒有明顯影響。”

“他們沒有一個是針灸的專業人士。”李永明不同意希曼的說法。在他看來,這項試驗的主要作者幾乎全是科研博士,沒有臨床醫學專家,也沒有針灸的專業人士,以從事運動康複和物理治療的研究人員為主。他們是對激光針灸感興趣,而不是針灸。因為按照大多數國家包括澳洲的法律,沒有針灸執照的治療師是不能刺破皮膚的。所以,物理治療師感興趣的是用“激光針灸”代替金屬針具,想證明激光同針刺效果一樣或更好。

對於這點,希曼並沒有正面回應。她覺得社會應該反思和推敲之前那些正面結果,而現在,所有的矛頭都對準了她。

“我不指望我們的研究推翻以往大量的研究結果,但重要的是要讓大家意識到他們得到的療效可能只是安慰劑效果——這就是我們這次試驗想傳達的。”希曼認為,病人、臨床醫生、政策制定者會根據已有的證據和他們的認識做出選擇。

遭遇針灸療效困惑的不止是臨床醫生,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NIH)和美國衛生部(HHS)都曾為證明針灸療效而組織多次論證。

針對這一棘手的問題,上述兩個機構向南方周末記者推薦了美國針灸研究會聯合主席、哈佛醫學院教授維塔利·拿巴多接受采訪。拿巴多認為,希曼的試驗設計存在不足,但“這些批評和爭論都是正當的,未來的研究或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他也指出了至關重要的一點,無論是在真針灸組(針刺和激光),還是假針灸組,經過12周內的治療後,的確顯示是有一定的治療強度和效果的。可希曼團隊卻沒有提及這個結果。

“論文中改善效果的提高程度都高於30%。在科學圈內,30%是一個決定效果顯著與否的門檻,所以我真的不確定為什麽他們把這樣具備臨床統計意義的數據和事實給淡化了。”維塔利·拿巴多說。

針灸療效無法驗證?

無論最終試驗是不是存在缺陷和致命弱點,希曼博士都不是孤獨的否定者。

自針灸傳入美國之後,反對者一直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安慰劑效應,他們認為病人對針灸效果有所期望,再加上很多癥狀本身有主觀性,所以病人治療後會感覺好多了。另一種觀點是,針灸的刺激可以讓身體產生內啡肽(一種類嗎啡激素),從而緩解癥狀。

“針灸就是安慰劑加上一些刺激內啡肽分泌導致的鎮痛作用。”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呂洛衿說。他的觀點代表著相當一部分西醫的看法。

一個頗有意思的數據是,在全球範圍內,大型針灸臨床試驗在不同地區的正負結果相差很大。據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勞力行院長介紹,全世界說針灸有效和無效的文章各占50%,在俄羅斯,90%的論文都顯示有效。期刊《對照臨床試驗》對1998年至今的針灸研究做了一份系統性的回顧,發現每宗來自中國的臨床報告都是有效的,換句話說,中國從來未發表過失敗的臨床試驗結果。

“中國的期刊是不是不願意發表陰性(無效)的文章?”勞力行問。他猜測,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國學者的國際影響力。

40年來,中醫針灸始終渴望被世界接納。這種傳統療法和憑借經驗生長的古老醫學,一直試圖在西方科學理論體系內,用他者的範式,證明和捍衛自己的醫學理論。

“但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困擾了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幾十年。”李永明有些惆悵。

按照循證醫學理論,臨床治療的經驗和病例不是“證據”,任何療法如果不可重複,不能經過嚴格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就不能證明該療法的有效性。而中醫講究辯證治療,很難固定用一種方法治療某種疾病。這也是華人中醫師們反駁JAMA文章作者的一個重要理由,“他們對病人沒有辯證治療,企圖用同一種針法治療所有人。”

也有人指責,一些醫學期刊對待中醫針灸存在一種“偏意”。檢索JAMA歷史文章發現,他們曾發表過5篇針灸的大型臨床試驗結果,全部是陰性(無效)結論。南方周末記者把這個問題和文章引發的爭議拋給JAMA雜誌的主編、副主編及文章編輯,遺憾的是,三位編輯無一接受采訪。“我們不能就刊發文章的爭議發表觀點”。

“這是價值觀的差異。”世界針聯主席、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劉保延說。他相信針灸一定可以驗證,但更看重個體化和臨床療效。

聯合是唯一選擇

但是中醫學界很難發出有國際影響力的文章。

一方面,在海外的華人針灸師多是臨床醫生,他們理解並認可循證醫學,但卻沒有構建大規模試驗的科研條件;而擁有眾多病人和群眾基礎的中國國內,卻玩不轉國際規則,很難做出高質量、大規模的試驗設計。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沒有臨床效果,而是對起效機制和療效的解釋始終不明朗。針灸師常常是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做出的結果,卻是兩組療效“沒有統計學差異”,和這次JAMA的文章一樣。

經過幾十年的抗爭之後,華人中醫師悟出了一個道理:想要捍衛他們所代表的中醫理論,影響美國主流社會的認識,聯合是他們的唯一選擇。

此前,他們沈默、拘謹、畏懼諫言、極少參與公共事務。現在,他們開始隱藏起天生的羞澀和保守,在非母語的體系下,寫傳單,開宣講會,進入主流協會,參與國際研討,讓大家知道“不能隨便欺負華人”。

勞力行和李永明等醫生都表示,希望國內能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他們知道,僅靠在美國的幾千名針灸師難以抗衡日益發展的其它團體。

在全美近4萬名執業針灸師中,華人只有幾千人,主要集中在加州、紐約和佛羅里達。

“我們要還原中醫針灸的本質,要呼籲國內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來研究。”田海河說。

但這畢竟不是在中國。在美國學術自由、觀點開放的社會背景下,針灸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自由市場,誰更強大,誰就可以制定遊戲規則。美國的針灸學會和法規制定部門的負責人大多是非華人。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文章的也多是西方學者。

JAMA事件前後,華人中醫師組成了好幾個聯盟,希望改變以往松散的架構,他們開始定期聚會,探討重要議題。

2015年1月24日,距離中國的農歷新年不到一個月,紐約暴雪。一百多名華人針灸師在著名的中國城“法拉盛”舉行了新年歡慶晚宴,並給這一年中最出色的五名針灸師頒獎。“新年快樂!”眾人歡呼,並以一曲最傳統的大合唱“明天會更好”作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62

格隆匯醫藥群:華翰生物折價供股引發的論戰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11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29 18:35 編輯

               格隆匯醫藥群:華翰生物折價供股引發的論戰
  作者:格隆匯整理


導語:華翰生物制藥(587)昨天突然公告,建議每2股供1股,每股供股價1.3元,較昨日收市價2.3元折讓43.48%。根據華瀚最新公告的中期報,賬面上還趴著20億現金,對於突然如此大幅折價供股——要知道香港資本市場可是相當不歡迎這種行為的,民營企業大折讓供股圈錢基本上會打入出老千陣營的。到底是什麽原因?對該事件,專業人士又是如何看待的?格隆匯醫藥群對對此事件做了很深入的探討,小編整理了各位專業人士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註:在不影響交流的情況下,對發言者名字做了適當處理)

RSFH
點擊查看:華翰生物制藥供股公告

RSFH
                           
LY
這貨賬上這麽多現金還高比例抽水,太坑爹了!

SS
華瀚又是老千股?

AC
有點意外

HHY
公開發售,股東持有兩股獲一股認購@SS 

TH
華翰以往都是派現少,融資多,這也是我它有所保留的原因

HHY

JPM
華翰的根本癥結在於其股權結構,這一點格老早就指出來。
創始股東占比很少,現在醫院業務又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但是又是非常需要創始人等團隊通力合作去拓展的時候。
格老大說的,誰願意拉著一個很長的車卡呢?做得多,分得少。
所以再多的現金都不夠用!
單單舊廠房改造據說就要花掉十幾億。

CR
game over 醫藥股再告別一只

TH
港股玩概念是不能長久的
派息率是選港股的重要因素
當心民企

CR
華夏醫療 鳳凰醫療 華翰 複星 四環 一共五個帶醫院資產~妹的 明天開始全部刪除只留一家

JS
我能不能不合時宜的提示一下華夏醫療的風險?

TH
想玩概念還是回A股吧

JS
我知道大家都很happy地從華夏醫療賺錢了,但覺得華夏醫療的氣質其實比華瀚差好多好多

VR
中肯

JS
華夏醫療4毛多的時候,我就提示過風險的。現在都兩塊了。我這是滿倉踏空的風險[可憐]

XR
我之前的一家國企投過華瀚管理層的一個林板項目 管理層的可信度很值得懷疑
之前那個項目 同樣的一起華瀚的管理層 空轉 國企投了一兩億元 生產線都沒見一條
同樣的管理層 就鄧 龍他們

SL
華翰醫院還是幹得不錯
融資的方式不對

CR
民企是不少“千” 但我總想辦法找到“幹” 一定有!

AC
華瀚,我堅守
往好的想,是不是六盤水兩個國企的附屬醫院要拿下的節操了
GMP改造和醫院都須要投入
華瀚醫院這一票如果幹成了,未來按比例分股分拆上市,N倍
好再沒有滿倉獨股了,否則都沒錢配啦

SL
肯定是醫院那邊需要錢
問題是港股不喜歡供股
配售,或者發可轉債大家可以接受
供股在港股基本是禁區

JS
賬上那幾十億怎麽解釋呢

SL
你看海通國際那麽強勢的票,在供股之後跌成什麽樣子
二十多億對於投資醫院,不算什麽大錢
一兩家醫院就燒完了
海通這種確定不是老千公司的,一旦宣布3.5供股,幾天跌得多兇,我不知道公司是怎麽考慮的。港股基本把供股跟老千畫等號

WPC
海通強在又填權了

TH
低凈值配就有千股嫌疑
海通高過凈值配股

CR
在本輪最高峰時,給幾位友私聊,冒著成為摯友的風險叫賣,不知摯友了還是友盡了…[呲牙]
虎豹賣4% 跟它賣了5% 原來摯友在那~

AC
@CR  盡心提醒、買賣由人,

JS
@AC  對於長線支持華瀚的股東,的確是個增持股票、支持公司長線發展的難得機會

CR
[握手]醫藥股的林子里玩打仗遊戲,也過夠癮了…唉

JS
@CR 跟虎豹一起賣 沒問題吧?

SL
供股沒有改變股權比例啊
只有增發才改變
這哪里叫增持?

TH
高過凈值配才不會損害原來股東權益

JS
可以二級市場上便宜增持啊

AC
現在明白虎豹為啥要減持了

SL
供股和配售有區別的好不好

AC
籌錢配股

LJW
@LY  我看海通國際3月18日公布配股,次日只跌了7%,跌得不多啊

AC
可能虎豹也要加銭

SL
不止跌一天

LJW
後面也沒跌

SL
接近除權日還在跌

TH
華翰華翰又一炸彈
想好怎麽拆彈吧
明天跌幅估計20%

AC
@JS  順其自然

CR
跌下來增持??
這麽好的辦法我想不到[發呆]

AC
GMP改造、醫院都是需要資金投入的
公司完全可以發行債券嘛
華瀚需要供股籌資的傳聞早有了

LZX
供股基本和老千劃等號

TH
13年配售價,2.02元,現在越配越低

JN
白雲山當前賬上現金34.4億,只有6.04億有息債務。白雲山2015年1月公告擬A股定增4.19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24.5%,發行價格為23.8元,定增規模100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募集資金總額為不超過100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增資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大南藥”研發平臺建設、 “大南藥”生產基地一期建設、增資廣州醫藥有限公司、信息化平臺建設等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為確保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後公司H股符合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中關於公眾持股比例的規定,經第六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提請股東大會以特別決議審議批準授予公司董事會一般授權,授權董事會根據市場情況和公司需要,決定單獨或同時發行、配發不超過於該等決議案獲股東大會通過時公司已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20%之新增股份。

JN
白雲山公告複牌後,H股股價大幅上漲,最大漲幅43.8%,當前價格漲幅28.2%,還有中國中藥今年初公布完巨額融資和收購公告後,股價也是大漲的,關鍵是融資投向,能否明顯提升ROE水平和每股EPS,
1.3元是給原來股東的一種權利,可以以這個價格再買入華瀚股票, 認購權證是有價值的,是可以出售的

TH
怎麽可以和白雲山比較,白雲山是高價增發
華翰有底氣讓阿里5元入股,那另看了[微笑]

JN
都是融資方式,這種方式給了華瀚原來股東選擇權,可以選擇被攤薄,也可以選擇不被攤薄

TH
問題是這樣的方案有損原來的股東
如果不參與配股就虧大了

DY
@LY 同意,配股理論上不影響股價

JN
定向增發有損於原來股東,因為原來股東沒有選擇權

TH
看看海通國際就知道了

AC
這種方式小股東顯然有被迫成份,確實不受市場歡迎,這是事實

RSFH
理論上中性,實際上影響比較大。
比如近期的509

TH
那要看向誰定向增發

AC
準備配股,大跌增持

TH
對了,看好的就想好什麽位置增持

JN
如果不想參與,你可以把認購權證賣掉,配股和其他再融資一樣,如果確實有好的項目能提升EPS對原來股東是有利的
但是募投項目不好,那就另說了,如果華瀚大股東拿出真金白銀參與,好項目的概率偏大

WZS
海通國際那一單老股東不虧

HHY
@JN同意,並不是所有供股的就當作老千,只要集資回來的錢用在點上就行,如果真心做實事,供股也算省了融資成本,例如之前中國太平也是超過三成折讓供股一樣

MMC
看昨晚大家的討論,總結下來有幾點:1華翰大折讓供股理論上中性,實際影響比較大。短期股價承壓。2對於公司長遠前景,需要看募集資金的投資方向,看錢是否用到點子上。3註意有類似融資需求的公司風險,比如81434華翰的癥結在股權結構上,創始股東占比太少。

MMC
以上總結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
轉幾個在別的群的觀點
虎豹減持+配股,華瀚大動作,大股東看來在股權上有大訴求,增加控股權,未來看好

MMC
當時在醫藥群里討論過可能面臨的融資,很多人說賬上20億現金,而且是醫院托管模式,後來就沒有後來了,也有人買了也賺到一部分,包括8143也討論過,後擔心巨額融資在0.6出了。自然後面的沒賺到,總結下來,長期而言你只能賺到你可以理解的那部分錢。有的股票你可以拿著翻幾倍,有的卻在大漲前賣掉,這個當中其實沒有偶然
這些討論,供大家參考

AC
雖然我是華瀚的鐵桿,也理解醫院需要大資金投資,但覺得這個做法在港股的傳統上還是比較流氓

HHY
如果供股股份不足,大股東會包底嗎

SL
供股實際可理解為負的現金分紅。

AC
現在理解虎豹為什麽賣股,不是為了降低持股比例而是為了籌前供股,那麽它應該是事先知道的,畢竟他是懂事股東,那麽它就涉賺內幕交易,哪位大神方便與港交所投拆,查它鴨子

AC
籌錢

HHY
走勢比想象中好很多

AC
2元附近拉拉據吧

JN
如果投資者不想參與,可以把認股權賣給大股東,公告披露大股東承諾可以增加持股比例至29.99%

CR
以下是轉的~一個股友講:
關於華瀚,大股東持股比例太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股東並沒有動力提高股價訴求,其一直想收購虎豹的股權,從虎豹高位減持看,這一點正在曲線實施,供股也是獲得股份的曲線機會,一方面公司有項目收購要錢,一方面關聯人事獲得股份。所以這次下跌是很好的機會。牛市來了,牛市思維很重要。

AC
關鍵看下來是否有大項目落實,有則這次風波可以看作靴子落地,前面一片陽光,否則前途渺茫,適時離場,時間暫以三個月為限
我自己的想法
相信前者的概率大

L
是增持的好機會

CR
暫時看不清華翰是“ 千”還是 “幹 ”總之我走了。我去買 “幹 ”的公司。

AC
建議觀察前期參與轉債的國資是否提前轉股參與供股

YB
也可以賭五月收購托管醫院,六月人神,九月業績

ZW
大股東已經給你亮了底牌了,還賭

YB
@ZW 對,是等

AC
半年了,六盤兩家收購的醫院應該差不多了,
這個屬於一廂情願哈

JN
有價值的股票是遲早有表現的。巴菲特告訴我們:股票長期看是稱重機。

AC
人神我不寄厚望,什麽幹細胞也是概念而已,幾個胎盤產品倒有點譜,能否騰飛看醫院這一塊
醫院這一塊既是香噴噴,又沈重重,香:掙錢是不爭的事實,重:需要巨大投資,不是誰都舉得起
地方政府為什麽願意引入投資,必須理解其原理,不全是人情送禮,更多的是雙贏

HJB
我等。。

CR
目前融資成功的:複星醫藥57億,華翰這下30億。 華夏不能不融吧,鳳凰模式不同,不並購只托管。
好吧,AC哥有理

CJY
1.華翰不是千股,給華翰這樣優秀的企業戴千股的帽子不公平
多年來,華翰送股+派現,算是很好的了。絕大多數股民應該都是賺錢的。
這個股票還沒賺錢,只能從自己操作水平找原因。
2.面向所有股東供股比只對部分第三方定向低價增發公平
3.2011年首次調研華翰至今,華翰值得信任。長線看好華翰。
29日,我在醫藥群里說1.3是底,結果1.36止跌。
今天我要說,華翰還會創歷史新高。
萬州國際上市後不久,我說萬州極端情形下4元抄底,結果3.75元見底。如今5.34元了

AC
公立醫院不盈利的貞潔牌訪註定成為政府沈重負擔,特別是投資上的無底洞,實際上醫院掙了很多錢卻只能自己花,不能上交,如今政府也是在經營,投入是要產出的,而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加上城市化人口集中,醫療需求爆增,所以政府引入投資者,雙方同謀醫院既得利益,客觀上解決百姓就醫需求

SS  
華瀚投資符合當前政策方向

JSC
醫療投資是當前的政策方向。那請教一下,華夏醫療有什麽問題嗎?為何AC也不理解這家公司?

CR
華夏,在深圳吃完飯到現在一年了什麽動靜也沒有,沒耐心等
我們追捧已經融到錢的。按理華翰也算進來了

C總認為怎樣,這個邏輯?

CJY
華夏醫療我是2013上半年買的
已經賣了

AC  
@CR   輕資產掙快錢,但沒有收購根基好

JSC
我持有著,但似乎大家都不看好

AC
@CR  複星是不錯的,老板有眼光,夠大局

GL
民企大比例,高折價供股,基本就算出千了。無論華翰這麽做的出發點是無私的目的,比如做事業(比如真的是想籌錢做醫院),還是自私的目的,比如提升創始人股權,都離光明正大有相當距離。做這種必然會惹爭議的動作,說明公司小聰明有余,大智慧不足

LK
主要是賬面上的現金都沒用光,就搞供股。。。
難道有五十億的大項目要投嗎?

LJBL
基本同意GL看法

LJBL
管理層大格局不夠

HW
好公司會二送一,比如867就是這樣做過


AC
@LK 帳上現金期實沒有那麽多,公司之前有解晰

HW
一直認為公司管理團隊最重要!管理團隊是否控股更重要!

DT  
港股的玩法確與A股有很大不同,牛市中,A股對定增尤其是大折價配股(華瀚相當於後者)趨之若鶩,往往會出現搶權(大折價配股幾乎等同給老股東送錢),問題的關鍵是,所募錢的投向未來能否增厚股本回報,對華瀚,還是應該看好!

兩個市場不同,港股老千多,根源是離岸市場,香港交易所及證監會無法深入監管非香港本土企業。至於大陸與香港哪個市場投資者更聰明,留待時間檢驗吧。

JN  
如果大股東希望低價參與再融資,增加股權比例,可以通過折價向關聯方定增,這樣原來股東沒有權利參與,只有默默承受被攤薄的命運,向原來股東發供股權的融資方式是對原來股東利益最大限度的保護。

WT  
a股是因為公司市盈率夠高。拿著近百倍市盈率是收30倍左右市盈率的資產,對原來的股東來說估值也下來了。但港股不一樣。587這樣供股對老股民絕對是一種傷害

WT  
最近的股價走勢說明一切。你供不供的上尚且不論,真看好的,現在進也比前段時間買劃算很多

AC  
@LD   投資者喜好是兩個市場對配股態度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港人作為成熟市場的投資者,買股當儲蓄,更看中實打實的分紅,所以盈利再多不分現金市場就以腳投票。A股作為新興市場,大家追求社會轉型的暴富機會,更看重發展,而不是現金分紅,所以受故事多過利潤

JN
再融資如果能產生額外收益,增加EPS決定是利好,這就是中國中藥大漲的邏輯,當然了,投入的項目不好,那就是利空,但是從再融資的方式上分析,供股比定增好

AC
隨著南下資金的不斷增加,港市的投資者結構也跟著變化,兩者會逐步平衡折中

華瀚今天低開後上升,個人估計應該是傳統港市資金感到失望而出,南下資金勇敢接盤檢漏
主要討論內容到此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414

日圓兌新台幣創十七年新低 競貶論戰再起 日韓貨幣戰 台灣有能耐參加嗎?


2015-06-08  TWM




日圓驟貶,出口產業疾呼新台幣貶值救產業,但貨幣貶值會直接衝擊民眾的進口商品及對外購買力;這樣的衝擊,日本、韓國剛剛開始,但台灣人民已經忍了十七年了,我們還有參加貨幣戰的能耐嗎?

撰文•楊紹華

新台幣應該跟著日圓貶值嗎?五月二十八日,日圓兌台幣貶破○.二五元,匯率改寫十七年來新低紀錄;消費市場熱烈討論如何趁機赴日掃貨撿便宜;製造業者則是普遍拉高分貝,疾呼政府應迅速跟貶以維持出口競爭力。

稍早之前,精密機械協會理事長王武雄曾當面向總統馬英九建議,新台幣應該貶至一美元兌三十三元新台幣;新纖董事長吳東昇則在二十八日舉行的股東會中強調 「新台幣應該跟隨日圓貶值」。但這些建議背後,似乎忘記先回答另一個關鍵問題:新台幣真有參加這場日圓競貶大戰的「能耐」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搞清楚「人為貶值」的代價。干預匯率的確是有代價的,簡單說,它是拿全民拚經濟的果實去補貼出口業者,它的代價,就是人民無法充分享受自己過去努力打拚的成果。

道理其實並不複雜:假設有這樣一種商品,同時在甲、乙兩國生產,兩地匯率是一比一,生產成本、供需情況一模一樣,所以售價都是一百元;但由於甲國人民就像 咱們台灣人一樣的克勤克儉,不但心甘情願讓薪資停滯成長以壓低製造成本,全民克制消費欲望也讓這項商品的需求增加有限,因此,即使一年之後這項商品在乙國 已經賣到一○三元,但在甲國,還是只要一百元。

也就是,甲國的通膨率比乙國低。

政府刻意干預

民眾享受不到低通膨成果

通膨率低,是全民「壓低薪資努力工作」外加「壓低生活水準」的一種經濟果實;這顆辛勤耕耘後的果實如何讓全民有感受惠?合情合理的途徑,就是甲國的匯率相對升值。

為何說是「合情合理」?甲國人用一百元就能買到乙國一○三元的商品,本來就代表甲的貨幣比乙值錢,在甲國賺到的薪水,理應能夠在乙國買到更好的服務或商品。教科書上說「低通膨是貨幣升值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若政府刻意干預,不讓這樣的成果真實反映在兩國匯率水準上,其結果,就是努力工作、省吃儉用老半天,卻享受不到一絲一毫的成果。

從這個被學界稱為「等價理論」的角度來看,當我們思考「台灣有沒有能耐參加日、韓競貶大賽」時,必須比較三國的「人民耐受力」──對於「辛苦工作卻被政府硬抝」的耐受力。至於比較的指標,可從長期的通膨率和匯率水準來看。

日圓兌新台幣匯率創十七年來新低,那麼,就從一九九八年開始看起吧!三國之中,日本的通膨率始終最低,而在安倍大搞貶值的一三年以前,日圓的確也「合情合 理」地有著最高幅度的升值走勢;以年度平均值而言,一二年日圓兌美元的匯率比九八年時升值了將近四成,明顯高過台幣與韓元。換言之,至少在安倍上任之前, 日本人的工作成果並沒有被匯率吃掉,無論貶值策略正確與否,至少在人民的耐受力上,日本有條件貶值。

盡顯苦勞本色

「貶值救出口」形成惡性循環再看韓國,十七年來通膨率幾乎都是三國之中最高者,貨幣升值幅度理應最低,但至一四年,匯率也已較十七年前升值二五%。由此來 看,韓國不但薪資水準隨著通膨有所提升,匯率顯著升值也讓人民的對外購買力相應增強。現在要打匯率競貶賽、要開始犧牲一些對外購買力,韓國人民應該是滿手 子彈、來者不拒了。

最慘的就是台灣。十七年來,台灣通膨率始終低於韓國,反映出台灣人薪資受到壓抑、消費保守的苦勞本色;但在此同時,新台幣匯率的升幅卻也是三國最低;在金 融海嘯發生前的○七年,韓元與日圓分別已較九八年時升值三四%及一○%,新台幣僅有二%升幅;而至去年,韓元兌美元匯率已比十七年前升值二五%,日圓即使 大搞貶值,也還是比十七年前升值一九%,而台灣則只有個位數的九%升值幅度。

台灣人很能忍,但問題出在我們已經忍了十七年!十七年來,匯率無法反映工作成果的代價,是薪資停滯且對外購買力節節敗退,逃離台灣到海外工作的年輕人愈來愈多。

去年年底,金融研訓院金融所前所長孫效孔曾經撰文:「新台幣沒有競貶的本錢!」他強調,台灣最大的問題並非經濟成長,而在勞工薪資低落。亦有專家強調, 「看到某個貿易對手國貶值,你就跟著競貶,那麼台幣永遠貶不完;唯一的合理指標還是『實質有效匯率』,由此判斷匯率是否超升或超貶。」台灣該不該參加這場 競貶大賽?考慮因素當然很多,央行總裁彭淮南始終未鬆口,經濟部長鄧振中則表示「競貶未必有利出口」,而產業大老們若能把人民感受的因素納入考量,或許也 會有不同答案。

且看一看底層,赴日機票狂賣、赴日旅遊該怎麼玩、想買的水波爐變得超便宜…,這些正在市井間的沸騰話題,討論之熱,像是帶著一些「大吐怨氣」的幸福快感,也反映著一種長期苦勞之後終於有所收穫的難得興奮情緒。

台灣人還能忍受匯率競貶嗎?

通膨偏低且匯率不升,意味經濟成長果實無法反映在一般人民生活,只能用於補貼出口。台、日、韓三地相較,台灣人已經忍耐太久了!

17年來,台灣薪資不漲,通膨率始終低於韓國?

?但新台幣匯率卻比韓國更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39

讀書劄記151005西方憑什麼(一) 論戰、量度與 莫赫蘭線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10/05/%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1005%e8%a5%bf%e6%96%b9%e6%86%91%e4%bb%80%e9%ba%bc%e4%b8%80-%e8%ab%96%e6%88%b0%e3%80%81%e9%87%8f%e5%ba%a6%e8%88%87-%e8%8e%ab%e8%b5%ab%e8%98%ad%e7%b7%9a/

讀書劄記151005
西方憑什麼(一) 論戰、量度與 莫赫蘭線
掌門執筆

《西方憑什麼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2010) Ian Morris
這本書誌氣甚大, 宣稱透過檢校五萬年人類歷史的縱深, 企圖解答 “現代「西方」為何在社會文化上整體地壓倒「東方」?” . 這問題也可以壓縮為 “何以「工業革命」發生於西方而非東方?”.
本書希望在這議題上面, 成為繼Diamond 《槍炮病菌與鋼鐵》和 彭慕蘭Pomeranz《大分流》之後的里程碑式著作.

上述問題正是當代 世界史論壇焦點所在,硝煙四起之地.
〈論戰焦點〉
早在百多年前帝國主義殖民時代,這問題即已提出, 當年的解答自然是西人獨蒙神寵而天資聰穎….. 時至今日,爭論已垂百年, 學界分裂為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姑名之為「決定論」與「偶然論」.

最早期的「決定論」當然是種族主義的 “體質決定論”, 已為遺傳學和體質人類學所清楚否定. 較像樣的是 “文化決定論”, 例如大宗師 韋伯說道:西方文化一早埋下了 “理性” 的種子….. 雲雲, 同樣地被人類學和歷史學批得體無完膚. 戰後 “決定論”消沈, “偶然論”隨著世界史研究大盛而日益成為主流.

不料當代學問爆炸, Diamond在《槍菌鐵》(1997) 提出 “地理決定論”, 立論堅實,洛陽紙貴, 決定論扳回一城. 偶然論立時反撥, 指出地理論只對史前史有解釋力,進入文明史嘛….. 總之,鑽石教授的歷史學問不夠專業.

偶然論到了「加州學派」彭慕蘭《大分流》(2000) 和 王國斌那兒發揮得淋漓盡致,其立論激進, 認為公元1800年之前西方根本上毫無優勢可言, 其成功皆因一連串 “偶然事件”, 例如新大陸發現超大型銀礦,英格蘭床下底有煤….. 等等, 於是一朝暴發,後來居上. 倘非如此, 搞不好 東京和杭州才是今日之 紐約倫敦.

眼看偶然論定於一尊,內部卻籠裡反雞, Alan Macfarlane《現代世界的誕生》(2013) 等人群起爭鋒,認為加州小兒眼界低, 西方的 “偶然領先” 其實早在兩百多年前已露端倪…..

〈量度文明〉
際此天下紛紜,作者奮起大筆, 你們全都眼界低…..
Morris《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2010) 縱橫全地球,上下五萬年, 意欲統攝論戰兩邊,而成一家立論. 這本書誌氣和口氣都極大,手底下當然點子硬, 其獨到之處是貫串全書的定量方法論, 以 “能量獲取” “社會組織” “戰爭能力” 和 “資訊技術”四項定量數據為基礎, 建構「社會發展指數」, 然後利用這指數在長時段尺度上面比較東西方社會的發展步伐.***** (欲知詳情,請參閱 譚復生執筆的《讀書劄記150914文明的度量》.)

作者對其獨門武功頗沾沾自喜, 認為定量方法可以免除學界在使用定性方法時難以避免的 “概念漂移”所引起的無謂爭論.*** (舉例:何謂 “東方”?何謂 “先進”?) 此書的學術成就如何未有定論,但人氣和銷路則看來甚佳, 於是乘勢推出續篇《文明的度量The Measure of Civilization》(2013).
續篇其實是本書方法論的重申,與及定量數據的羅列, 因為屬於專業範疇,原先不打算在作為普及讀物的本書中發表.*** 獨立成書意在“乘勝追擊”, 有興趣了解作者深層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讀者大可一讀. (我是先看續篇後看本書, 感覺上思路較為清楚.)

本書跨時度極長,內容龐雜,無法詳述, 現揀選較有趣的章節寫作劄記.
〈莫赫蘭線Movius Line〉
當今之世 “人同機,書同網”….. 此之謂「全球化」. 有專家論者指出, 真正的全球一體化是早期石器時代, 180萬年前第一波人類「出非洲」進駐全球,其時 “器同石,文化同制式”, 散居全世界的人類群體在文化上近乎毫無差異. 既然文化上沒有差異, 那麼就算地理上可分東西,人文上卻沒有東西之分, 六祖曰 “人有南北, 佛法無南北.” 是也.

第一次可見的文化上壁壘分明是所謂的「莫赫蘭分界線」, 時間約為160萬年前, 其時「智人」尚遠未誕生.
哈佛考古學家 莫赫蘭Hallam Movius研究廣域遺址分佈時, 發現較新型人種骨骼經常與較新型薄敲石器一起出土.*** 該等形狀對稱的淚滴型「阿舍利Acheul手斧」明顯地以手掌握,作砍、戮、剁、切之用, 而非綁在棍棒上面行使槓桿力度, 故其用途遠為細緻, 在處理食物和整作木器上面應能產生突破性效果.
(可參閱《讀書劄記141205人種源始 (二)海德堡人和阿舍利手斧》.)

Movius進一步註意到屬於該世代的阿舍利手斧在非洲、歐洲和西南亞非常普遍; 但在東亞和東南亞卻從未出土, 後者仍沿用較粗陋的舊制式石器. 這就在地理上構成一條清楚的分界綫, 行內稱之為「莫赫蘭分界線」.

由於最早的阿舍利手斧在非洲肯亞出土,可推論出阿舍利文化源出非洲, 隨著某一波移民潮遍佈「西方」, 卻又因為各種地理因素而在某處止步, 因而形成了分界線. 分界綫之外側by definition便是「東方」, 這就是人類史上的第一次 “東西之辨”.***** 這裡較有趣的地方是該分界綫並不與文明史的東西割分觀念相一致,*** 印度落在該綫西方的一邊.

於是「決定論」者精神為之大振, 「西方」科技領先「東方」原來已有百多萬年之久, 簡直是 “自先永先”. 但「偶然論」者立即起而質疑, 認為莫赫蘭線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並未反映文化上的優劣.

根據反對派的意見, 東側不出土阿舍利手斧只因缺乏適當的石材; 反之, 東側盛產竹子, 用來製作竹器效益更勝石器.*** 不過由於竹器無法保存,沒有在考古遺址上面反映出來.
這派的証據是80萬年前中國廣西百色盆地的一場災變, 大隕石從天而降,炸毀大地, 地表土壤翻動,露出深藏地底的石材. 災變後該地區開始出現類似阿舍利手斧的石器; 再過一段時間,地表復元,該類石器便又銷聲匿跡.

其後著重分界綫的一派又推新說, 猜測分界線兩側的人類分別屬於不同的人種, 西側的稱為「匠人」, 直接出自非洲; 東側的「直立人」是在東亞就地演化出來的. 那麼, 莫赫蘭分界線便是一條基因分水嶺, 直接在體質層次定義出「西方」和「東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62

才子論戰

  很背,若非近日偶讀報章,還不知道本地兩大知名才子陶傑與蕭若元在上月因著敘利亞難民問題而引發的一番舌戰。原因之一,可能是筆者很久已沒再收聽陶傑在商台的節目(很簡單,陶才子常在節目中"得戚"地說:"唔中意,冇人逼你聽,你咪唔好聽",既然如此,作為一向不認同此君言論的聽眾之一如筆者若繼續收聽下去,也自覺有點委屈和太欠"骨氣",很自然只好選擇罷聽)和蕭若元的網台節目。

  自從很多年以前,已開始察覺陶才子的某些評論觀點(特別是他那著名的關於中國人的"小農DNA"論,美其名曰"崇優論"的崇洋論,和支持漢奸汪精衛等言論)都很有問題,不過只因自己一貫才疏學淺,不禁也有點自卑地質疑:莫非只因自己智慧、學識水平有限,才未能理解才子的這番比我高深的思維境界?唯透過近日這宗才子向才子挑機的新聞,我才稍稍放了點心,原來比我學問更深的蕭才子也早就察覺到陶傑的問題,只不過透過他比我更高明的表達力,感覺完全被他痛快地徹底說出了一番心底話--先致聲明,個人從來並非蕭才子的粉絲擁躉。





  蕭若元批評陶傑的難民論觸及道德問題,包括表示應將難民送出公海由其自生自滅。蕭若元今接受《蘋果》訪問時說:「佢係香港把聲最響亮嘅一個人,竟然話將難民拖出公海,作為知識份子,呢啲係唔可以原諒,尤其佢咁大影響力,呢啲係完全教啲人做禽獸。」

  蕭若元表態鬧人必有道理,他說:「我講嘅嘢係有定義,人渣唔係亂鬧,哈佛大學本書話,百分之四嘅人只有冇同理心先講得出呢說話,人哋受苦,你唔會覺有同理心;見到細路哥跌落井,你一時間梗係想救,依家係人哋想救,你去制止話『唔好救、佢大個咗會食窮你』,呢個係乜嘢人嚟㗎?呢啲係我哋基本人性上係有呢啲自私思想,唔可以鼓勵,而佢公開咁講就預咗畀人攻擊,尤其香港冇第二個公然講呢啲說話,佢唔係偶然,佢係一貫咁講。」

  此外,蕭若元又翻陶傑舊帳:「嗰時越南難民,李光耀主張拖佢哋出公海,陶傑話李光耀就係一個偉大政治家,佢係一貫種族主義者,嗰時佢寫奧巴馬,一段說話,四度提奧巴馬係黑人,佢直情係種族歧視。」

  蕭若元不屑陶傑言論,他力斥:「佢真心係咁嘅人,世界永遠有呢啲右翼法西斯份子,我講出嚟要香港人提防呢個人,要明白佢講嘅嘢,對佢講嘅嘢有免疫力,唔好受佢包裝嘅說話影響。」

  (上引自蘋果互動新聞)



  相信跟隨而來的,兩方面的粉絲網友們的爭論還是會不絕如縷,無休無止的。隨著近日根據個人所觀察到的社會是非觀念所呈現的複雜多變性,我自問已對"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老話失去了一定的信心,既然如此,講多無謂,大家不妨盡管各取所需,各自問心,各行其是好了。但個人在這問題上,絕對撐蕭才子。只因蕭才子言論在在都顯得更為鏗鏘有力,理據充足,反觀陶才子的相關回應,仍只源於一貫的刻意貶低對手的手法,如指對方"抽水"藉以提高知名度--對於這點,我相信蕭才子即使有此用心,大概也犯不著無端找陶才子作為對象--又或指出,"有癲狗對自己亂吠,犯不著亂吠以作回應"等(大意也無非只是自高身價,暗示對手並不處在自己同一level層次),而這也往往正是陶才子一貫回應批評對手,從而迴避原來論述問題的並不新鮮的慣常的古惑手法和技倆。兩者相比,高下立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589

《十年》一句為時不晚 為何越禁越熱? 一部電影、五種擔憂 引爆北京、香港政治論戰

2016-04-18  TWM

獨立電影《十年》憂心忡忡地描繪十年後的香港,日前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 《國安法》、港獨等議題觸動當地人內心恐懼,它也因此成為近年香港最具代表性電影之一。

二○一四年九月,香港爆出「雨傘革命」,過了一年多,數千位香港群眾,在香港三十多個社區,爭睹充滿政治色彩的反烏托邦電影《十年》。再過了幾天,《十年》拿下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

這部電影,成本不過五十萬港幣,卻像一枚爆裂的引信,在華人社會中綻放出多重的、並且相互碰撞的訊息。

《十年》被香港輿論稱為「預言書」,是一部由五段短片組成的實驗電影合輯,所有短片的主題都指向未來香港。

情感真實 社會掀起討論潮郭臻執導的《浮瓜》描繪二○二○年的五一勞動節,中國高層及香港警隊計畫了一場議員槍擊案,企圖引發香港恐慌,讓中央能順利推動政策《國安法》。黃飛鵬執導的《冬蟬》,敘述一對傳承博物學遺風的男女,在被拆毀的市區中保留磚瓦物件,逐項製作成標本,男主角最後甚至將自己做成了標本。

在歐文傑執導的《方言》中,未來的香港以「普通話」作為唯一官方語言,香港計程車司機若只會說粵語,載客範圍就越縮越窄,甚至難以謀生。周冠威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二五年社會運動,防暴警察鎮壓了一場抗爭,讓一位老人走上了自焚之路。伍嘉良則在《本地蛋》中塑造了一群小小紅衛兵「少年軍」,執行取締「非法言論」工作。

《十年》講的是未來的故事,但就像總策畫人伍嘉良說的,「這些情緒是現下的。」於是,它固然虛構十年後的故事,卻成就一波波真實討論。

「其實拍攝的概念很簡單。」伍嘉良說:「一三年年尾,有人問我怎麼看香港的將來和出路,我試著想像,也試著去了解其他人的想像。」伍嘉良總是問同樣的問題:「十年前你怎麼想?你現在面對什麼困難與處境?十年後,你會怎麼樣?」他說:「簡簡單單三個問題正是我們的出發點。」雨傘革命 加深電影無力感這三個問題及香港現狀帶給創作者的衝擊,催生了伍嘉良的計畫,「我找來了四位獨立導演,以不同度,想講什麼就講什麼。」計畫成形後,不久,「雨傘革命」也爆發,伍嘉良坦言,這場革命確實促成了《十年》恐懼、擔憂的調性,「一定有影響的!我們畢竟也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與其說是『恐懼感』,倒不如說是『無力感』。」《十年》去年甫上映,上映戲院少之又少,然而電影劇情確實打中香港人迷惘的心聲,一個月內放映四六○場,平均每天不到十六場,票房卻突破三百萬港幣,就小成本獨立電影而言,成績可觀。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見狀,發表社論大罵《十年》傳遞「思想病毒」,是宣傳絕望的作品,「在內地人看來,這部片子是完全荒誕的,它所描繪的場景,十年後不可能在香港出現。」然而中國出現壓制聲,非但沒有阻止《十年》票房賣到六百萬港幣,中國「禁片」的反抗姿態,更讓它後勢驚人。

伍嘉良說:「四月一日,三十多個地方、五十多個單位同時放映!對我來說,那真的是『歷史性』時刻!」此時的《十年》,早不只是電影作品,「《十年》只有五個角度,但是創作的過程到引發反應,各種討論,成為一場更盛大的實驗,化學作用不斷地產生。」《十年》得到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再三引發了討論高峰,電影投資者林建岳稱,《十年》得獎,「是香港電影界的不幸。」頒獎結果是「政治綁架了專業」。而香港電影協會成員黃百鳴,更痛批這是個「笑話」和「極大錯誤」。然而知名導演杜琪峰也說:「林建岳不是拍電影的,他是出錢拍電影而已。」此外黃百鳴則承認自己連片子也沒看過。

傳達恐懼 因為還抱著希望對於這些說法,伍嘉良說:「我不單一回應某人的說法,因為經常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電影藝術本身就是主觀的,我們絕對明白。」其實純粹就「電影」而言,《十年》在技術上難免生澀,劇本、敘事上也不夠細膩。香港文化評論人陳景輝批評該片:「失去想像力。」他認為:「香港的衰落就是政治決定一切。現在的政治好像失去了美學、思想、深度、想像力等所有實際內容。」伍嘉良認為:「某種程度上,我認同他的說法,畢竟在創作時,發生『雨傘革命』,影響了我們的看法……。我們不是預言家,我們是用過去、現在的經驗想像未來。」而這種「面對現實」的勇氣,正是《十年》的可貴之處。

有人認為《十年》激進,伍嘉良笑笑回答:「不,我們是坦白。」《十年》傳遞了「恐懼」。頒最佳影片前,頒獎人導演爾冬陞引用美國已故總統羅斯福的話:「我們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十年》的恐懼之外,就像伍嘉良充滿勇氣的宣示:「我們不反對共產黨,是反對『不自由』。」電影最後出現的字幕是「為時不晚」,為何如此安排呢?伍嘉良說:「因為我們還抱著希望。」

《十年》

內容:集結5位導演的短片而成,分別為:郭臻《浮瓜》、黃飛鵬《冬蟬》、歐文傑(中)《方言》、周冠威《自焚者》、伍嘉良(左一)《本地蛋》等

片長:104分鐘

成績:201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2015年12月上映迄今,票房突破600萬港幣

撰文 / 陳亭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98

房屋稅合理化 關鍵在房地合一 陳沖投書掀論戰 學者:對財產稅誤會大

2016-08-01  TWM

前行政院長陳沖近日投書媒體,倡言「房屋稅不可增、只能廢」,使沉寂已久的房屋稅爭議再起漣漪。

陳沖指出,基於《憲法》第十五條「人民之財產權應予保障」,政府不該對人民持有的財產課稅。他比喻,政府不會對「持有存款」課稅,僅會對存款利息課徵所得稅;而因為「持有房屋」所衍生的房屋稅,意義就像是對「持有存款」課稅,因此違憲。

「這表示院長對財產稅有錯誤認知!」曾擔任中研院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召集人的中研院院士王平,嚴詞反駁。

王平強調,「財產稅與所得稅不同。例如房屋、汽車這類財產,雖然沒有產生收入,但都必須利用公共設施才能運作,而且公設越完善,財產的價值也會跟著提高。」也就是說,房地產增值的主因之一,是仰賴政府在當地的建設,因此「繳納財產稅理所當然。」

房地產增值 靠政府建設

此外,陳沖質疑房屋稅稅基「房屋現值」的計算中,包含「路段率」(房屋街路等級調整率),與同屬房地產持有稅之一的「地價稅」有重複課稅之虞;這部分,學界多予以認同,追根究柢,造成此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台灣房地產持有稅是「房地分離」,分別課徵房屋稅及地價稅。

二○一四年間,財政部曾研擬房地產稅制朝「房地合一」方向改革,但僅針對交易稅部分進行改革。時任財政部長的張盛和當時表示,由於《房屋稅條例》甫完成修法,已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的法定稅率,因此不宜再做調整。

如今看來,當時這種「不思考稅基合理化、僅先調高稅率」的錯亂作法,似乎也是導致陳沖認為「重複課稅」、「房屋稅率不夠謙卑」的原因。

那麼,房地產持有稅的稅基改採房地合一該怎麼做?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就技術面沒有問題;至於法規,「現在房屋稅由財政部負責,地價稅由內政部主管,兩者須進一步合作修法。」房地合一,再逐步導入實價課稅,才能讓房地產持有稅的稅基合理化;而也惟有在稅基合理後,才能進一步基於財政需求、分配正義、人民負擔、社會衝擊等面向,在稅率上進行更周延而精準的規畫。這樣的邏輯順序,或許才是此次房屋稅爭議中,政府應該看到的重點。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