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看得明則看得明,看不明則看不明-駿科網絡訊息(8081)

(以下的只是個人感想,並不構成任何買入的因素。)

這家公司已是全創業板股本最小的五大之一,看看近來的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03/GLN20071003032_C.pdf

上年十月,出售駿德物流,套現34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02/GLN20080502103_C.pdf

星期五公告,賣出CT Solution予大股東們,以解除和大股東們的貸款,強烈建議看看架構圖。

是不是很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617/GLN2005061703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622/GLN2007062202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729/GLN20070729001_C.pdf

和這個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830/GLN20060830015_C.pdf

我不說這個是甚麼,8081每手10,000股,主要股東如下:































股 東 名 稱今 次 持 股 量所 佔 率 %日 期上 次 持 股 量所 佔 率 %日 期
CL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37,687,20235.9602008/02/0437,687,20235.9602007/09/30
APLUS WORLDWIDE LTD.32,337,60030.8602008/02/0432,337,60030.8602007/09/30


兩大大股東控制逾66%,根據CCASS的紀錄,公司只得62位股東,最大的那位股東持2,300萬股,即現時市場上的股票只得700萬股略多,市值只300多萬。

剩下的東西自己想想吧。


補充: 因這家公司我已經由幾月前跟進至今,星期五見此消息,對這個未來的結果的完成率,已有50-60%,但消息未出,我是不會說出這是甚麼。

這家公司甚少成交,但一名證券行持有23%頗罕見,若你當這個消息透明也可,可提及也可不提及,但也不影響這個未來的消息的結果,問題只在消息公佈對股價的影響。

不過據我查證,該公司轉過一次手,並供過一次股和合股,經我查證多家創業板股票,這種不停賣出業務的事情,可謂是某事情的先聲,因個人利益關係,有點例子不便告知。

若有時間及心機,請自行查證,若查證後若有任何問題,可在此討論/忽略此篇文章。

本人因考試的關係,近來考證時間頗少,若有懷疑之處,可以不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56

不明原因的毛利率大跌 王雅媛

2010-04-30  上海證券報





  ⊙王雅媛 ○編輯 楊曉坤

   

  我之前曾經說過於香港上市的台灣公司有一個好處,便是它們習慣公佈每個月的營業額數據加上三個月一次的季度業績。近日全球最大的筆記 本計算機業印刷電路板製造商瀚宇博德公佈了季度業績。因為已經有了一至三月每個月的營業額數據,因此即使公佈第一季盈利前,股價走勢不好,我仍可以安心持 有。誰知道它竟然公佈了一個令人非常失望的季度盈利。

  瀚宇博德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業績錄得純利824.2萬美元,按年增長1.15 倍,每股盈利0.6美仙。同比增長大是沒有多大意思,因為去年的第一季正是最低潮的時候,要拿今年第一季跟去年第四季比才有意思。去年第四季營業額為 1.62億美元,毛利率為14%,純利則為2000萬美元。今年第一季的營業額為1.6億美元,對於有農曆新年假期的第一季來說,瀚宇博德的營業額走勢是 維持得相當不錯。不過,出人意料的地方是第一季毛利率竟然跌到只有10%,跌了差不多4%。

  因為這次公佈的是季度業績,因此報告是沒有 責任就每項財務數據改變作出詳細解釋的。在業務及財務回顧一項中,它只是報喜不報憂,指出首季收入保持較高水平,打破過往第一季收入較低預測,不過卻一個 字也沒有提到過毛利率大跌的原因。

  毛利率這樣大幅下跌,我想不單是成本上漲那麼簡單,它給我的感覺是它應該在做另一樣低毛利率的產品。 故我的猜測是真正導致毛利率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集團的產品組合出現了大幅改變。

  集團原本的產品組合是70%筆記本計算機印刷電路板和 30%其他印刷電路板。它曾經在去年的年報中提及,打算在除筆記本計算機印刷電路板外的其他產品應用上投入更多市場推廣和工程能力的資源,希望能夠出現第 二大重點產品。是不是集團已經成功找到了另一重點產品,如液晶電視、機頂盒以及電子書等等?是不是因為剛開始為新產品生產電路板,所以毛利率才會這樣低, 從而拖低了整體毛利率?這個暫時還不清楚。

  有趣的是昨天于香港上市的瀚宇博德因這樣的業績,股價跌了超過16%,相反于台灣上市的瀚宇 博德股價卻沒有怎樣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1

细则不明 227家央企地产子公司“清而不退”


http://2009.nbd.com.cn/newshtml/20100806/20100806023410333.html


每经记者  汤白露  发自北京

        自国资委发布“清退令”至今,78家央企已经全部上交退出方案。但是,还尚未有实质性退出行动。

        8月5日,一位央企地产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资委“清退令”的细则还不明确,公司暂处于“进退两难”境地。

        该人士提到的“进退两难”,具体指公司无法在经营规模上继续扩张,同时公司的利润增长点受到较大遏制,难以支撑高昂的运营成本。“由于前几年过度扩张,投入了巨大资金,现在却被要求退出,公司管理层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说。

部分央企退出清单曝光

        据了解,78家非地产主业央企的“退出方案”已经存放在国资委的相关办公室。同时,部分央企的“退出清单”提前曝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中航工业集团的退出方案表明,该集团下属共有41家二、三级地产子公司将退出地产业务。这些地产子公司的资产总额为93.7亿元。

        中 航工业集团下属涉及了多个业务板块,其中,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航国际)被指定为国际航空、贸易物流、地产服务和工业投资四大业 务的整合平台。而在上述41家退出的子公司清单中,中航地产(000043,SZ)是中航工业集团下属唯一一家地产类上市公司;约32家隶属于中航国际, 其中由中航地产直接控股的达19家。

        按照中航工业集团此前的计划,一直希望把下属房地产业务集中注入中航地产,打造一家规模巨大的地产运作平台。但是,国资委的清退令打乱了其上述计划。

        分析人员表示,中航地产原本计划在今年增发22亿股,但是增发方案被国资委的“清退令”否决了。该公司原计划今年转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同时盈利能力也将得到大幅提高。遗憾的是,现在面临清退命运,该公司在资金链上捉襟见肘。

        另据了解,神华集团此次共上报的6家房地产子公司,截至2008年底的资产规模约为58亿元,仅次于中航工业集团和中远集团,在78家央企中居第三。

        东航集团上报的房地产资产规模位居三大航空集团首位,上报清单一共有7家地产子公司,截至2008年底资产规模为27.8亿元。

        中铝上报给国资委的名单显示,截至2008年底,该集团共有9家主业为房地产的二、三级子公司,资产规模为36.1亿元。上报名单还显示,中铝2008年地产业务收入11.2亿元,利润为0.9亿元。

        宝钢集团上报的名单显示,截至2008年底,该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二、三级子公司共有6家,资产总额合计16.9亿元。

        事实上,国资委针对上述78家央企的地产资产做过一次摸底调查。根据国资委公布的地产数据,2009年,16家央企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为5616亿元,占全部央企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

        国资委同时表示,除上述16家外,还有78家不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也开展了地产业务。2008年,78家央企所属的三级以上房地产子企业共227户,约占中央企业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企业数量的60%,但销售收入占比只有15%,利润只占7%。

        根据上述数据测算,78家央企下属共227家地产子公司的资产规模总计为991亿元。

“清退令”细则还待明确

        截至目前,仅有中石化、哈电集团等7家央企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不足10家地产子公司的股权。其中,只有中石化的挂牌项目被摘牌,其他挂牌项目则无人问津。

        按照国资委要求,78家企业目前仍在加紧完成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的地产开发。这意味着,必须等这些阶段性地产项目开发全部完成后,78家央企才能分批退出房地产业务。

        其中的问题在于,上述78家央企下属的227家地产子公司究竟还得多长时间才能开发完现有地产项目?针对这一问题,国资委还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退出安排和时间表。某央企地产子公司相关人士建议,国资委应该在前期清退令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明确的退出细则。

        “我们是央企,除了部分临时工可以解聘之外,其他员工都是有正式编制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公司未来要退出地产业务,所以总有一种对未来的担忧难以抹去。”上述人士对记者说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8

国美谈判进展不明 非上市门店“单飞”未有定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29/2033917.shtml

 10月31日近在眼前,国美非上市门店的命运仍然一片迷雾。
“我们始终强调,与国美董事局的谈判是 ‘一揽子谈判’,也要达成‘一揽子计划’,但是上市公司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国美大股东新闻发言人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表示。
对于10月31日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大股东发言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对于非上市业务是否继续托管还未有定论,创始股东将视事态发展作出决定。”
对此,国美电器发言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不会对大股东的表态作出任何评论,“如有需要知会资本市场的任何消息,我们将会按照上市条例对广大股东和投资者予以公告。”
谈判进展不明朗
自“928”决战之后,黄光裕方面与陈晓阵营展开了新一轮谈判,这场躲避在媒体聚光灯之外谈判,至今进展仍不明朗。
此前有消息显示,9月28日晚,在投票结果公布后不久,陈晓方面直接向黄光裕之妻杜鹃表达了继续谈判的愿望。9月29日,贝恩资本董事总经理竺稼与杜鹃在北京进行了会谈,但并未达成共识。
10月14日,双方又在北京开始了新一轮正式谈判。有消息称,双方就国美372家非上市门店、将现有董事会名额从11名扩大至13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邹晓春日前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希望谈判可以达成某种“智慧型的、符合国美长期发展的‘一揽子方案’”,而不是就某一个方面达成共识。
昨日(10月28日),大股东发言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市公司(国美董事局)对谈判的态度并不积极,“是在拖延,仍然在排挤和损害创始股东的合法权益。”同时,大股东依然认为,“非常有调整管理层代表的董事席位的必要,陈晓先生应该退出董事局。”
大股东发言人告诉记者,谈判不是无休止地进行的,“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协商没有进一步明确的进展,创始大股东将会考虑终止非上市业务的托管并再次提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门店是否拆分尚无定论
早在8月27日,国美创始大股东发给国美董事会一封 《关于附条件终止“非上市托管协议”的书面通知》。8月30日,国美董事会方面也曾致函黄光裕方面,要求其自行经营非上市业务。
邹晓春此前曾表示,创始股东方面的通知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也是附条件的,其生效的前提是大股东的五项动议均未获通过,但是部分动议通过之后,这个附条件的通知也就失效了。
但是,大股东发言人告诉记者,“创始股东将视事态发展作出决定,对于非上市业务是否继续托管还未有定论。”
此前有报道称,2010年上半年,这372家未上市门店合计实现销售额96.17亿元,740家上市门店合计实现销售额248.73亿元。这即是说,非上市门店数量为上市门店数量的50%,其销售额为上市门店的38.66%。
此外,黄光裕方面还向记者表示,“在非上市门店的托管期间,国美董事局应保证公正、平等地对非上市业务进行管理。如果我们发现有任何不公平地对待非上市业务或者有任何损害创始股东利益的行为,我们将保持一切追索之法律权利。”
独立经营非上市业务“已准备好”
该发言人透露,在与陈晓进行谈判的同时,大股东方面也已经做好独立经营非上市业务的准备工作,包括团队组建、ERP系统、资金预备、拟定非上市业务发展规划等。
“在组织架构设置和团队组建方面,国美母集团计划设置业务中心、营运中心、财务中心、品牌管理中心、行政人力中心等核心部门,同时相关人员配置和谈判工 作已基本完成”。大股东发言人表示,“ERP系统、OA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的转移预案已经完善,目前正在与相关软硬件提供商洽谈实施日程表和预备订单。”
相关新闻
收购库巴商城 国美发力网购业务
每经记者 郎振 发自北京
国美电器在赢得了临时股东大会的部分胜利之后,开始专注自身发展。
昨日(10月28日),一位权威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国美电器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库巴商城(原世纪电器网)的收购,“实际上,这次收购早在网 站更换域名时就已基本成形,但是当时国美电器还要面对‘928’临时股东大会,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双方都未对外公布。”
国美电器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但其并未透露任何交易细节。
家电专家端木轻言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国美实现其5年战略规划中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国美比苏宁要先行一步。”
实际上,国美觊觎专业B2C家电销售平台由来已久。今年6月,国美公布其未来5年发展规划时,陈晓就表示,将来要拓展网购市场。
接着,到了7月,就有消息称,为了强化电子商务,国美电器正与家电网购平台世纪电器网洽谈并购事宜。当时双方均对此予以否认。
9月初,原世纪电器网正式更名为库巴商城。与此同时,其所销售的产品也悄然改变,增加了3C等新品类。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国美电器此次以控股形式并购库巴商城,主要目的是财务投资,“双方仍旧保持原有的网上商城销售体系,库巴也不会融入国美的销售体系当中。”
端木轻言分析,目前有很多家电企业都在涉水B2C业务,其中包括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连锁巨头,“但是企业自建网上商城,无论是专业化和经营能力,都与专业网站有差距。”
根据国美5年规划,其电子商务将实现150亿元的规模,占网购市场规模的15%。其中,3C产品将成为国美电子商务的核心商品。
库巴商城人士告诉记者,库巴的销售额由2008年的1亿元,到2009年的销售额超3亿元,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300%,“今年的计划是5亿元,我们争取实现6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34

身分曖昧不明、軟硬體處於史前時代

2010-11-15 TWM




台灣最大BBS站PTT,可說全球網路發展史上的「活化石」,在網路技術日新月異之際,笑傲撥接時代的BBS站台都已陸續淘汰,但PTT卻可坐擁一百五十萬名使用者,每日發表超過四萬篇文章,討論議題還經常會引起爭議。

撰文.黃智銘

五都選舉將近,全台灣最大的社群網站||PTT(批踢踢)近來也被掃到,教育部日前特別發文給台大,因言論內容太過政治性,要求檢討並管理PTT八卦版,一時之間引起PTT用戶的不滿,更引發網路界的軒然大波。

初創功能與概念遠勝臉書

其實教育部這次發文找錯對象了,PTT雖然掛在台大內部教育網路上,但台大對PTT並無管轄權!一紙公文不僅引起網友撻伐,更掀起PTT長久懸而未決的所有權矛盾,這個全台最大的本土社群網站的所有人到底是誰?PTT有可能走出校園成為台灣的臉書(facebook)嗎?

從法律上來看,PTT的所有權屬於創辦人台大資工系校友杜奕瑾。「台大和PTT是父子關係,但沒有從屬關係,現在的狀況是兒子想搬出去,但父親卻希望兒子留下來。」創辦人杜奕瑾無奈的說,PTT想獨立,台大卻加以「道德勸阻」,形成這個本土社群網站的尷尬現狀。

時 間回到一九九五年,網路風潮正在興起,當時就讀台大資工系二年級的杜奕瑾,在男八宿舍架設了PTT這個BBS站(電子布告欄)。與臉書一樣,PTT最早也 是讓學生交換校園情報的一個站台,但現在卻成為台灣最大的網路討論空間,也因為「出生地」在台大,所以才會被誤會PTT是台大的網站。

為了推動PTT獨立,杜奕瑾及當時的PTT新聞部長高嘉瑜,甚至設立「PTT協會」,希望推動PTT走出校園獨立,讓PTT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卻因為各種原因而胎死腹中。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同樣也出身自校園的交大團隊,將無名小站以七億元賣給了雅虎奇摩,交大只拿到六千萬元的回饋金,讓無名團隊與交大都被外界嚴厲批評。為了怕招非議,台大校方要求PTT留在校園,形成所有權屬於杜奕瑾,管理權卻在台大社團手中的奇特現象。

其 次,台灣的網路創業精神並不如美國旺盛,其實如果拿臉書來跟PTT比較,很多功能與概念,甚至PTT走得比臉書更早更快,但因為沒有完善的管理系統,影響 力有限。高嘉瑜也坦承,因為站長們都有自己的工作,所以一直也沒有積極去推動協會運作。杜奕瑾也說,PTT一直堅持「非商業化」,雖一直都有創投來接觸, 但都拒絕了。

雖然許多業界人士認為,PTT商業價值不低於無名小站,但網路創投業者appWorks的合夥人林之晨卻有另外的看法,林之晨也是屬於六年級中後段台大畢業的「PTT世代」一員,他認為PTT因為有介面、管理等兩大限制,所以外界對PTT的評價其實有高估之嫌。

因純文字介面限制發展

林 之晨表示,PTT至今仍是純文字介面,可說是網路界的「活化石」,和臉書的Web(網站)介面相比,BBS不能從事更多複雜的應用,所以先天上要跟其他對 手競爭就相當不利。另外,現在PTT只能進行社團式管理,學生都是幾年就畢業了,沒有一名真正的CEO經營PTT,很難替PTT做好一個永續運作的規畫, 所以現在從商業價值來看,其實已經大不如前。

無法獨立運作,造成PTT長期以來不商、不公的奇特現象。若以國際上對這類會員網站估價方式計 算,假設PTT註冊的一五○萬名會員中,有三分之一還是活躍,以每名活躍會員一年約產生一.二美元的價值來計算,收益約六十萬美元,淨利約三十萬美元,若 給予二十倍本益比來計算,在創投眼中,PTT的價值可達新台幣二億元左右。

相對於從美國哈佛校園出發的社群網站臉書席捲全球,創辦人馬克朱 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累積了六十九億美元身價,成為全球排名第三十五富豪。台灣本土最大的校園社群網站花了十五年的時間,仍在原地踏步,不僅身分處於曖 昧不明的狀態中,硬體、軟體都還處於「史前時代」,一個充滿潛力的網站錯過最好發展的黃金時刻,實在可惜!

批踢踢實業坊

成立時間:1995年9月

創辦人:杜奕瑾

註冊人數:150萬人

最大容納同時上線人數:15萬人每日平均發表文章:4萬篇

商業價值預估:2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7

微博「錢景」不明

http://tech.hexun.com.tw/2011-04-11/128638002.html

 紅火的微博什麼時候賺錢,怎麼賺錢,能賺多少錢?問題不僅僅擺在新浪(NASDAQ:SINA)CEO曹國偉的面前,也擺在新浪投資人面前。

  悲觀者如高盛。2011年2月16日,高盛將新浪的評級從買入下調為中性,理由是新浪股價對微博價值的市場反映已經達到20億美元,由於微博的商業化還在早期探索階段,高盛認為微博價值上漲的空間有限。

  樂觀者如中金和Stifel Nicolaus。3月3日,中金公司發佈的報告中,將新浪未來兩年的目標價定為142美元,三年內的目標價定為201美元,超過當前股價的兩倍。美國投 資公司Stifel Nicolaus在3月30日的報告中,則將新浪的目標股價從100美元提高到130美元,並預計新浪微博的估值到今年底將達到33億美元。

  樂觀者佔據了多數。4月5日,新浪股價收盤超過116美元,創下52周最高價。從2009年8月,微博內測開始,新浪的股價上漲超過200%。其間,新浪廣告業務表現穩定,而微博依然是投資者眼中最具潛力的亮點。

  易凱資本CEO王冉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說,未來的兩年到三年時間內,新浪微博的價值可能會超越其傳統互聯網媒體平臺的價值。

  對於贏利計劃,曹國偉依然沿襲舊調。曹國偉告訴分析師,在2011年,新浪將會加大微博部門的投入,擴大規模,並在二三線城市推廣,增加用戶數量。二季度微博新版本推出以後,將會做更多贏利方式的嘗試。

  4月1日,曹國偉對《財經》記者表示,微博商業化一直在探索中發展,一個好的互聯網要有一定的規模和平臺,其中很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的形成和商業模式規模化的問題。

  但是,曹國偉表示,當前新浪的重點還不在於贏利和收入,而是主要探索以後微博商業化的模式發展,最近的一年到兩年中,新浪的主要任務是如何發展微博平臺的規模,提升產品和用戶的體驗。「真正掙錢的互聯網公司真的很少很少,真正賺大錢的,肯定是有一定規模的用戶平臺。」

  用戶數天花板

  3月2日發佈財報的時候,曹國偉同時宣佈,新浪微博註冊用戶在過去四個月的基礎上增長一倍,超過1億。正是這種高速的用戶擴張速度,給了資本市場對於新浪微博價值的想像空間。

  新浪微博用戶在「2011年底增至1.5億人,在2012年底增至2.4億人」,這是中金公司對其發展前景的「基準設定」。樂觀估計,新浪能夠在2012年底實現近3億規模的用戶數。

  類似的樂觀估計,也同樣見於去年國內社交網站爆發之時。但相隔僅一年,國內社交網站競爭大體塵埃落定,人人網和開心網用戶數量的增長已見乏力,再不復當年之勇。

  正在計劃美國IPO的人人網公佈的數據顯示,其用戶數量約1.6億。相關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開心網註冊用戶也在今年初過億。兩家總數相加 約2.6億,仍未能超過騰訊旗下QQ空間的規模。而且,與Facebook在全球範圍內的不斷擴張不同,中國的社交網站在達到這個規模的用戶數後,已經無 力實現高速成長。

  艾瑞諮詢分析師由天宇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社交網站用戶數量之所以增長乏力,根本原因在於社交化的網民數量已然飽和。在他看來,同樣具備社交特性的國內微博,其用戶數也將在新增幾千萬的用戶規模之後,遭遇增長的天花板。

  根據艾瑞諮詢的網絡監測數據,國內微博和社交網站在網民覆蓋上大體相當,重合度很高。社交網站覆蓋用戶數在排除QQ空間的情況下,約為2.5億,而微博服務能夠達到的用戶規模,也大體與之相當。

  而早在新浪微博用戶數破億之前,騰訊就在2月5日宣佈,其微博註冊用戶數量突破了1億。騰訊微博與新浪微博在用戶數覆蓋上,總共已經超過2億。將來究竟還有多大的成長空間,目前仍很難斷言。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季衛東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國內的微博領域,新浪和騰訊是最有機會佔據市場領先地位的兩家公司。

  在王冉看來,騰訊是最有可能對新浪微博造成競爭的對手。雖然相對於新浪微博來說屬於後發,但騰訊依託龐大的用戶群和強大的平臺作為基礎,在年輕人和二三線城市用戶中擁有優勢。

  在目前兩者註冊用戶數旗鼓相當的形勢下,將來的發展空間則取決於整個市場規模有多大,而這一點,可以說並不在新浪可操控範圍之內。

不過,對於帶有社交性的網絡服務來說,註冊用戶數並不意味著全部。中金公司在報告中也提到了這一點。根據艾瑞咨詢提供的數據,以活躍用戶數作為基 準,新浪微博在2010年的市場中占有56.5%的份額,騰訊則為21.5%。而如果以用戶瀏覽時間來看,新浪微博更是以86.6%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於 騰訊的9.1%。

  但用戶使用時間上的增長空間也遭受疑問。由天宇表示,雖然新浪微博帶有社交性質,但仍然不能算是社交網絡,用戶在上面更多是信息的獲取,而不是 社交行為,無法像社交網站之王Facebook那樣大量占用用戶時間。同時,社交行為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微博服務的黏性。

  主管微博運營的新浪高層說,新浪微博用戶目前在使用微博時,仍然以信息與新聞的獲取居多。

  為了更多地黏住用戶,新浪微博於去年打造自己的開放平臺,吸引並鼓勵第三方開發者依托微博平臺開發第三方應用。但時至今日,平臺上的應用發展情況並不明朗,甚至已經出現針對這一開放平臺的指責。

  上述新浪高層透露,要把微博打造成社交平臺,開放平臺和通過開放平臺衍生出來的APP(應用)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在用戶規模增長天花板和競爭對手壓力之外,新浪微博還需要面臨另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新的互聯網模式。互聯網行業從雅虎創立的門戶模式,到以谷歌 為代表的搜索,再到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網站,新的模式此起彼伏。有些模式成就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但也有些模式來時風風火火,去時黯淡無光。

  易觀國際董事長兼CEO於揚對《財經》記者表示,當年的博客在吸收了眾多風險資本之後就基本沒有什麽發展,也未曾出現以此為主的商業模式。博客在還沒有掙到錢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被微博取代。雖然微博目前還看不到這樣的取代方式,但可能性仍然存在。

  如何賺錢

  與新浪微博一樣,微型博客模式的開創者Twitter創立五年來,一直也未找到一條明晰的贏利之路。至今,Twitter的用戶數已經超過2億,市場估值也是一路高企。

  3月3日新浪宣布以6600萬美元收購電子商務網站麥考林19%的股權。曹國偉說這是新浪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第一步,並未提及微博。

  季衛東認為,微博在電子商務上的空間,目前斷言尚為時過早。而於揚則更為直接,他向《財經》記者表示,投資麥考林,恰好說明新浪還沒完全想明白微博的商業化之路,所以選擇嘗試甚至試錯。

  運行於微博平臺上的電子商務,只是新浪微博提供的想象空間之一。但相較於電子商務這樣還處於“試錯”階段的方法來說,廣告被普遍認為是最有可能的一種方式。

  季衛東說,目前看得最清楚的,就是廣告所能夠帶給新浪微博商業上的空間。新浪微博目前共有6萬個名人是其註冊用戶,這6萬個名人不僅具有很強的號召力與廣告價值,而且名人的粉絲形成了天然的區塊分割。

  在王冉看來,基於新浪微博對用戶信息與發言的掌握與分析,可以實現高度精準的信息推送,這其中當然包括商業信息。他認為新浪微博作為平臺,可以提供給廠商以精準的分析工具來篩選適合自身產品的消費者。

  上述新浪高層認為,依托用戶數據分析和強大的匹配送達,實現精確的信息投放,是微博廣告價值的核心。

  但止步於廣告,必然不是新浪管理層對微博所期許的。Twitter以2億的用戶規模,2010年的廣告收入也僅為7000萬美元左右,與新浪門戶的媒體價值還相差甚遠。

  要改變依賴廣告實現收入的局面,新浪還必須把微博業務進一步向社交網絡傾斜。於揚認為,目前的微博還算不上類似Facebook這樣的“自社 區”,更多是一種由眾多微型媒體所集合而成的媒體。與社交網站多對多的交流不同,微博更多的還是一對多的“廣播”方式,媒體特性更濃。

  一旦局限於這樣單向傳播的媒體方式,新浪微博相對於社交網站來說,其可擴展性必然受到削弱。由天宇表示,商品信息更加適合於在雙向乃至於多向的 網絡上傳播。並且,由於社交網站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強信任關系。以強信任的人際關系為基礎,社交網站更容易向其他領域擴展。

  王冉認為新浪微博在國內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沒有類似於Facebook這樣占據統治地位的社交網站,人人網和開心網雖然各自切割了屬於自己的市場空間,但力量與規模有限。

  王冉說,新浪有機會在國內把Twitter的商業價值和一部分Facebook的商業價值凝聚在一起。

  上述主管微博運營的新浪高層認為,微博有機會演進為社交產品。新浪已經並且將更多在微博中增加社交性產品,逐步脫離Twitter的信息傳播範疇。

  去年底,新浪啟動微博開發者創新基金,投入2億元。同時,新浪將與微博開放平臺開發者進行收入的三七分成。開發者可利用微博平臺,開發網絡遊戲、工具等多種第三方應用。

  不論是依靠硬件的蘋果公司還是依靠網絡的Facebook,均仰賴其龐大而高效的第三方開發者,從而形成系統優勢地位。一旦生態系統形成,如何賺錢自然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但新浪微博這片土壤之上,究竟能否生長出這樣的生態系統,仍是一個待解之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4

蒙古能源前景不明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52

上個星期我到蒙古能源(276.HK)調研,跟管理層會面,解公司的最新情況,得出的結論是---前景不明,不宜沾手。

蒙能在過去三年斥資共三億美金,建立一條從胡碩圖焦煤礦(Khushuut Mine)到中蒙邊境口岸(Yarant border)的道路(全長310公里),希望把煤從她的煤礦運到邊境口岸,而她的最大客戶新疆八一鋼鐵便到口岸邊境取煤。至去年年底,公司已經完成了98%的道路工程,最後6公里路段原本打算利用蒙古政府現有的道路,並預計去年年底可以商業生産運作。但是蒙能最近才發現蒙古政府不容許公司採用她的道路,所以公司決定自己建立最後6公里的路段, 預計今年八月份完工,到時候便可開始生産焦煤。我還是覺得事情沒有那麽簡單。

Yarant口岸的處理能力是另外一個瓶頸。雖然Yarant口岸是一個永久口岸,但是她每個星期只開放五天,每天只開放八小時, 處理過關貨品的能力有限,不可以滿足蒙能中期的目標(年産量二百萬噸)。公司未來要跟蒙古政府商討延長通關的時間。

蒙能最近公佈公司有四個開採權可能受到蒙古禁採法的影響,包括胡碩圖焦煤礦,雖然蒙古政府全面收回胡碩圖焦煤礦開採權的機會很小,但是這也是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蒙能現在非常缺錢,在二零一一年三月份,現金只有一千萬港元。沒有收入,流動資金短缺,幸好大股東魯先生(Simon Lo)願意繼續爲公司提供財務上的支援,否則公司可能遇到持續經營(going concern)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6

温州一集资案致13亿资金下落不明 消息称八成债主为公务员

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1-09-28/110877141.html

 【《财经》综合报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9月21日,温州市永嘉人施晓洁以高利率向社会筹集资金约13亿元。施晓洁与丈夫刘晓颂于本月21日携带这些资金举家潜逃,数日后施晓洁、刘晓颂被永嘉警方抓获。至目前为止,这13亿资金仍下落不明。

 据报道,施晓洁一家在永嘉开设有多家担保公司,经营高利贷业务。她原来是当时的龙头民营企业顺吉集团的财务人员,2009年前后施晓洁以为顺吉集团融资的名义,高利率向社会筹资13亿元。

  据部分债主反映,这起集资案中的债主,相当部分是永嘉当地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

  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债主称温州的高利贷债主许多是小额放贷人,知道一些圈内人的情况。“我们债主圈内的人估算,这起案子中大约有八成的债主是公务员,有的是局级以上的,现在这些人都想低调收回资金了事。”

  被牵涉此案的一名集资案债主称,施晓洁“集资时年息有高有低, 借贷资金利率在24%到140%之间,最高的年息达到140%以上。”

  目前施晓洁夫妻以涉嫌集资诈骗被拘留。许多讨债的人已经找到了顺吉集团,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显示此案与顺吉集团有关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2

牛初乳安全性不明 不適合用於嬰幼兒食品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9/2MNDE4XzQzMDE2MQ.html

衛生部回應禁止在嬰幼兒食品中添加牛初乳規定

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後7天之內的乳汁,屬於生理異常乳,不適合用於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

目前,牛初乳未列入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及相關標準中。國際上也未允許牛初乳添加到嬰幼兒配方食品中。

我國進口的牛初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昨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制定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的首要原則是安全性,牛初乳對嬰幼兒不是傳統食品,也不是必需食品,目前缺乏牛初乳作為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資料。

鄧海華稱,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後7天之內的乳汁,屬於生理異常乳,其物理性質、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量低,工業化收集較困難,質量不穩定,不適合用於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

我國對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原料採取嚴格的安全性評估制度,列入嬰幼兒配方食品相關標準後方准許使用。

鄧 海華指出,我國進口的牛初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澳大利亞將牛初乳作為補充類藥物管理,新西蘭規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補充劑類食品不得用於0~4個月 嬰兒。鄧海華說,根據以上情況,從審慎原則考慮,經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部門和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衛生部作出了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製品的規定。同時,為實施以上規定,設置2012年 9月1日為過渡期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5

為什麼老羅比老俞靠譜 不明真相的群眾

http://xueqiu.com/1955602780/22022620
先說老俞。

首先我認為$新東方(EDU)$是非常成功的企業,俞敏洪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這次做空風波,處理也是非常得體的。

其次我對俞敏洪老師的人品也沒有懷疑,比如我不認為他會偷股東的錢,不認為他會做假賬。

對於中國企業家來說,這已經很不容易了,可以打70分了。

接下來要講講「理想主義'。

很多人給俞老師加分是因為他的「理想主義」。

我給他減分也是因為「理想主義」。

其實每個人都容易自認為是理想主義者,包括我,但只有面臨真正艱難選擇的時候,你才知道自己是不是。我面臨過這樣的選擇,我承認自己不夠格做一名理想主義者。

我也觀察過不少企業界的朋友,提出的理念都是相當先進,以人為本,用戶至上什麼的。但當他們面臨真正的選擇,比如團隊內部的利益分配,比如企業利益與用戶利益的衝突的時候,他們做出的選擇,與他們提出的理念,往往不是統一的。

所 以我明白了,在條件允許的時候,比如政治上經濟上安全的時候,比如企業毛利率超過50%的時候,唱唱理想主義是很容易的,幾乎人人都會幹並樂意干的。真正 的理想主義,是能把做的和說的統一,最好是只做不說,你是不是理想主義者,員工、用戶、投資者在與產品、企業的接觸中,都能感受到。在知行合一方面,我特 別佩服王石和 @大道無形我有型 這兩位企業家。

俞老師的理想主義(說)與新東方的經營管理(做),統一得好不好?

這個很多當事人,尤其是新東方的員工,自有公論。按我瞭解到的信息進行判斷,至少不能說統一得很好。比如員工開完會,要宣誓效忠新東方,你就會感覺,俞老師的理想主義是油,新東方的經營管理是水。

如果理想主義是這樣被架空的,那麼就有兩種可能:理想主義完全是假的,騙人的;企業家還做不到知行合一,只是半吊子理想主義者。

我當然願意相信是後者,就是俞老師對這些想得也不是那麼清楚,做得不是那麼到位。

比如關於教育和培訓的關係,俞老師的理想在教育,做的是卻是培訓,尤其在出國英語業務奠定霸主地位之後,並沒有進軍真正的教育事業,而是進入了培訓味道最濃的K12業務,這就顯得有些糾結。

其實做培訓也沒有什麼不對。讓大家生聽到課堂上聽不到的段子,開啟心智;教他們在ABCD裡選正確的一個,申請到美國大學的獎學金接受最好的教育,都是這個時代的中國功德無量的事情,做好這些事情,就夠理想主義了,根本沒有必要到彼岸去找什麼理想主義。

彼岸的理想主義也是好的,至少方向對,你不能認為不加掩飾的犬儒,有坦誠的美德。

當然,我們不能給彼岸的理想主義加太多分。

接下來說要不要把錢給老俞,比如買$新東方(EDU)$股票的事情。

新 東方現在大力發展的K12業務,從社會角度,服務於國內的考試升學,本質上是個零和遊戲,沒有多大的社會貢獻,談不上什麼理想主義;從商業角度,屬於同質 化競爭的紅海業務,對管理的要求很高,老俞既然沒有辦法把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在新東方經營管理中統一起來,我認為他也很難解決這個管理高需求問題。CFO 電話會議中幾次提到管理問題,肯定是有其原因的。

所以呢,不靠譜。

再說老羅。

老羅缺乏一個傳統企業家的最基本能力,比如系統性的管理能力,比如妥協能力。這方面俞老師高於老羅不知其幾矣。

老羅的長處在別的地方:

邏輯上的自滿能力。這種自滿能力是以對人性、世界不完美的充分認識作前提的,與方舟子正好相反。老羅就是用這個干倒了方舟子。這種自滿能力加上老羅的勤奮和執著,使老羅成為一個非常罕見的知行合一的人。「偏狹」,「格局小」,在我看來是老羅為知行合一付出的代價。

對用戶需求和受眾心理的把握能力。這個可以參見他講課的效果,做企業和產品宣傳的效果。

老羅還自認為有審美方面有過人之處,這個我暫時沒有結論。

所以從人的角度我肯定更欣賞老羅。

至於做企業家,老羅有希望嗎?如果在工業時代,老羅去開一個富士康生產手機,我覺得完全不靠譜;如果他去做一個創意產業,把自己對用戶需求的把握、執著精神發揮到極致,那麼我認為有機會。互聯網時代不乏這樣的成功先例。

老俞是個正常人,如果他成功了,是拜時代所賜;老羅是個神人,如果他成功了,是因為他對時代的逆襲。

所以我認為老羅比老喻更靠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