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公司直指一個目標,一群人上來打亂仗,錯了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948.html

在創業和高成長型公司,為了一個目標,一群人上來打亂仗,在很多正規的大公司的管理者看來,簡直有點太「山寨」和太不規範了。被「鄙視」過的公司創始人因此而煩惱,試圖通過各種辦法立竿見影地扭轉這種不專業的形象……其實在前華為人力資源總裁徐立新看來,創業公司創始人完全沒必要太糾結,因為當年華為也有過「打亂仗」的時候。

早期她曾問華為歐洲客戶的高管,您覺得華為與你們公司差異最大的三個方面是什麼?客戶只強調了一點:團隊合作。他說我們的團隊合作,目標、分工清晰,各司其職。華為的團隊合作,直指一個目標,一群人上來打亂仗。這是褒還是貶呢?後來她與華為的歐洲同事討論,這些歐洲華為人的體會是,這也許是華為的長處也是華為文化的一部分,華為市場部有個口號,「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當我們管理基礎薄弱無法做到分工清晰時,我們就靠充分地合作(打亂仗)來互相補位。目標是一定拿下這個單,能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看到對達成目標有利,就去做,不計較這「應該」是誰的工作。所以,重要的是必勝的信念和衝鋒時永遠有人補位的合作精神!

以下為徐立新在華為—黑馬特訓營上的講課摘要:

客戶第一併沒有特別精確的定義。但在華為所有的文件、考核機制裡面都是有強調客戶導向的。當公司大了,很多人都在內部的流程中,彷彿看不到客戶在哪裡,而華為提倡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戶,當然這也有相應的指標。任總的方式比較傳統,他非常喜歡開會、以討論的形式進行決議。當價值觀改變的時候,他希望大家都去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這種討論本身就是一個深入人心的辦法。

強調客戶的另一體現是要在考核和分配裡面見分曉。提拔幹部也是非常重要的導向,任總說,主管就是三件事——佈陣、點兵、請客吃飯,不見客戶是會受影響的。制度上講,我們有陪客戶吃飯的制度,一定級別的主管,要輪流接待客戶。任總自己就身體力行,其他人可以不見,但客戶一定要見的。各層級的要求也是這樣。原則上講,客戶永遠是第一的,華為的員工必須要做到積極響應。

雖然華為平時工作非常忙。但如果客戶有要求,不用經過上級領導的同意和審核,排除萬難也要去解決。本來是需要走很多流程的,但這時候不需要主管批准,就要毫不遲疑去做。一個階段,華為客戶的組織結構每年都在變化,因此你會看到,華為的組織結構每年也都在跟著變化,因為要適應客戶的調整。華為要求員工全球24小時開機,市場一線有什麼要求,公司內部一定要第一時間積極響應。

不管是堅持客戶第一也好,以人為本也好,執行者都是人。知識經濟的時代,競爭優勢更在於人。人力資本也好、社會資本也好、組織資本也好,都離不開人。人力資本本身就是非物理性的東西,社會資本其實就是人際的關係,能不能在企業中形成凝聚力。在企業內的小社會是耗散的,還是凝聚的。組織資本,就是工作中的人,是不是高效的?人雖然表面是響應公司的口號和號召,但工作沒效率,每次開會表決心,那也沒用的,這些要形成核心的競爭能力。

早期任總提了一個華為副總裁,是因為他把全國該領域最優秀的人都招來了。任總說做企業不能武大郎開店,一定要蒐羅最優秀的人才,公司才能不斷發展。有時候看華為員工,很吃驚,有很多藏龍臥虎的人才,他們中有很多在加入華為之前就已經有很好的履歷了,但是同樣進來之後不管什麼職位、什麼學歷都得從頭做起。

我在人力資源部看到有些主管獵來外企的高管,比如說無線的高手,可能從瑞典、韓國,找來的高手工資比自己的還高。這不是這些主管思想覺悟高,而是與華為分配製度有關係。華為實行全員持股,工資收入外還有股權的收入,只有餅做大了,股權回報才能提高。公司如果維持原來規模,股權回報是一定的,但是公司成倍增長,即使股權相對值變小,但是絕對值是增多的。

公司倡導什麼,看普通員工表現就知道了

一個企業要有自己的願景和戰略目標,可能是顯性的,也可能是隱性的,但必須要有自己的文化價值觀。這些東西通過各級管理者來體現,然後通過我們的知識、技術、組織氛圍、流程等這些硬的東西來撐起我們競爭優勢。公司倡導什麼?主管倡導什麼?要檢驗公司內部核心理唸到底怎麼樣,看普通員工的表現就知道了。

其實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核心價值觀,華為的文化和價值觀有過90後、00後和10後這幾個版本,其實我用90後、00後分類不科學,只是大致按時間段進行劃分,讓大家知道文化和價值觀也是要與時俱進。早先在90年代之前,我跟國外的IBM、惠普等公司探討過,在當時經濟比較穩定時,核心價值觀可以幾十年不變,IBM早期的三條核心價值觀用了近一百年,而現在幾十年裡變了三四次了,為什麼?因為環境變化,現在唯一不變的是改變。在深圳有些地方一段時間不去就不認識了,華為展廳也是,隔一兩個月,很多產品就不認識了。核心價值觀和文化也會微調的。

當時,我們理了幾條核心價值觀:

第一,成就客戶,成就客戶才成就我們自己,瞭解客戶需要什麼,然後我們雪中送炭。

第二,艱苦奮鬥。華為2000年已經小有規模,資本有300多億人民幣。實際上老員工或者一定級別的老員工日子比較好過,分紅好的時候能分上百萬。所以提倡艱苦奮鬥,不能懈怠,自我批判。我們後期特別強調自我批判,因為批判容易引起矛盾,我們強調自我批判,自己找自己毛病。也可以邀請下屬、主管來聽你的自我批判,讓他們幫忙提建議,主要還是自我批判。

第三,開放進取。任總自己是博覽群書,他也常常推薦給我們看。96年市場部駐外代表回來培訓的時候,任總要他們寫文章、看書,他會推薦相應的電影和書籍。在零幾年的時候,任總讓我們看鳳凰台關於李鴻章的電視。並且常常讓我們看了之後寫心得體會。我回過來想,這招很高明,一方面考察了幹部想什麼,一方面做思想工作,自己沒花多少口舌。推薦一本書和電影看,大家寫心得,回頭還會找顧問評分,我們挺有壓力的,也不知道看明白了沒有,或者有沒有看得比較深入。

第四,至誠守信,怎麼做到這一點?華為有很多制度輔助做到。

第五,團隊合作。我個人認為(這是)華為做得成功的地方。別人是百年的公司,你怎麼PK別人?我問英國電信,你可不可以分享你覺得華為跟你們公司差異最大的三點,他說三點不分享了,我分享一點。我說哪一點?團隊合作,我們跟你的差別很大,我們的團隊合作目標清晰、分工清晰、各司其職。華為的團隊合作,直指一個目標,一群人上來打亂仗。後來想這話是褒還是貶?在歐洲新員工培訓的時候,我給他們說。他們說,這是有道理的,任務不能分清,不知道多少人完成,不知道張三李四做什麼,目標只是拿下這個單,能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看到對做成這件事有利,就去做。後來說的無邊界活動,就是類似這樣的活動。當然分工太清楚了,鐵路警察各管一段也不是什麼好事兒。華為打亂仗有資源的損耗,但是有成功的地方。所以我們市場部有句口號,「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一個項目不是一個人做成的,是很多人做成的,這跟行業特點有關係,一個項目是一個團隊拿下來的,不是一個銷售人員。有些企業的產品你賣多少就是自己賣的,我們的特點是團隊運作的,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區分清楚的。

分錢也是生產力

分配的時候,華為的理念是共贏,就是資本和勞動合理分配。華為的一大創造就是對於知識性員工如何給他高回報,以及企業家本人如何做到認同。很多企業家犯的錯就是其成績沒有得到認同。企業家的職責是什麼?找方向、控制節奏,看未來機會。任總的優點就在於敢為未來做決策,看到未來機會好,敢不敢下手是個問題。當機會來臨很多人去做了,機會就抓住了。

在分配的時候,企業家應該得多少呢?勞動的這些人又應該得多少呢?這與企業階段有關係。初次進入是規則破壞者,到了一定程度是規則的維護者。分配裡面有很多說法,分為個人和集體,長期與短期,剛性與彈性。個人和集體方面,華為的工資是依具體崗位來定的,獎金發給集體,集體再發給個人,獎金包都是分給一個項目組,一個大團隊,一個部門的。短期和長期方面,工資獎金是短期、股票是長期的。剛性和彈性方面,任總要求人力資源部控制剛性成本。歷史上有過安全退休金,在華為工作時間越長退休金越多。後來考慮到福利不宜過高,所以就變現了,變成簡單的福利政策。基本上與社會待遇接軌並且要高一點,條件也更寬一點。

我們沒有公司領導的專車,是給客戶用的,房子也是自己買自己租。工資和獎金比例多少合適?股票如何分享的?平衡和打破平衡?這些都是分配機制中涉及的內容。如何讓出差在外的人受到鼓勵,外籍員工怎麼樣得到他的利益。如何給老人不斷做思想工作,如何勸慰新人。總之要不停地跟大家溝通和做工作,要與現在主管說,你多舒服啊,配股分紅拿那麼多錢;和新員工講,你有機會的,等他們飽和(註:華為實施的飽和的虛擬受限股制度,配股到一定數量就不再繼續增加)了,你還是有成功機會的。

其實分配中還要有期望值的管理,本來漲了500塊錢,很高興,一看旁邊人得了600塊錢,頓時有了落差。所以我們的薪酬是保密的。只要按照公開制度,什麼級別什麼工資,什麼樣的業績得多少獎金。員工覺得分配規則是公平的,因而也就相信自己的待遇是公平的,人永遠會覺得比旁人辛苦,辛苦是切身體會的。

我們一直說機會和責任也是一種回報,剛畢業的學生有幸參加好的項目組很快就被認同了,這就是回報。所以華為倡導有機會要勇於跳出來,特別是在有難題需要解決的時候,這時候跳出來並且成功就會獲得認可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341

周鴻禕:搞互聯網不要一上來就賺錢,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有四核心!

http://news.iheima.com/show-9-143925-1.html

記者:你認為,互聯網有些基本的價值觀和傳統商業不一樣。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周鴻禕:第一,用戶至上。傳統企業強調「客戶(顧客)是上帝」,這是一種二維經濟關係,即商家只為付費的人提供服務。在互聯網經濟中,凡是用你的產品或服務的人,就是「上帝」。因此,互聯網經濟崇尚的信條是「用戶是上帝」。在互聯網上,很多東西不僅不要錢,還會把質量做得特別好,甚至倒貼錢歡迎人們去用。

第二,體驗為王。沒有互聯網時,商家跟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是以信息不對稱為基礎的——通俗地講,就是「買的沒有賣的精」。有了互聯網之後,遊戲規則變了。消費 者鼠標一點就可以比價、在網上討論,變得越來越有主動權和話語權。因此,在互聯網思維裡,產品的用戶體驗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過去,廠商把產品銷售給顧客,拿到了錢,就希望用戶最好不要再找自己;在這個用戶體驗的時代,廠商將產品遞送到用戶手裡後,體驗之旅才剛剛開始。如果你的 產品在體驗方面做得好,用戶每天使用時都能感知你的存在,就會主動幫你宣傳、推薦產品,形成口碑營銷和粉絲文化,也就意味著你的產品每天都在產生價值。

第三,免費的商業模式。互聯網的商業模式總結起來無非三種——電子商務、廣告和增值服務。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即必須擁有巨大的、免費的用戶群。唯有如 此,百分之幾的付費率才能產生足夠的收入和利潤。因此,互聯網經濟強調的,不是如何獲取收入,而是如何獲取用戶——這正是傳統廠商容易誤讀互聯網的地方。 很多傳統廠商一進入互聯網就想著怎麼賺錢,簡單地認為只要使用互聯網的技術,有了互聯網作為分銷、推廣平台,成功就會水到渠成,這樣的認識一定會導致失 敗。

第四,顛覆式創新。在互聯網上,顛覆式創新越來越多地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是創新用戶體驗,一種是顛覆商業模式。後者就是把原來很貴的東西的成本降得特別 低,甚至把原來收費的東西變成免費。當年我們開始做免費殺毒的時候,傳統的殺毒廠商不理解——怎麼能免費幹下去呢?直到今天,360都在通過瀏覽器、導 航、手機助手、360搜索等這些互聯網入口平台級產品,與合作夥伴分享流量,實現收入和共贏。以顛覆式創新重塑產業和行業,正是互聯網思維給傳統產業帶來 的衝擊。

互聯網的遊戲規則是創造用戶價值

記者:現在一講互聯網就是云計算、大數據、社交網絡、移動終端,這讓很多企業陷入誤區,好像花錢用上互聯網的東西,就變成互聯網企業了。對此,你怎麼看?

周鴻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眾多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也隨之湧現,但對於企業管理來說,這些新東西都是戰術層面的。傳統企業要想轉型、擁抱互聯網,關鍵要瞭解互聯 網與傳統商業不同的一些基本價值觀。比如一個傳統連鎖企業向網絡電商平台轉型,那麼它曾經擁有的門店、渠道優勢,可能一夜之間就成為轉型的包袱。如何解決 變化帶來的矛盾,化解來自企業內部的阻力,能否平安度過轉型的陣痛期,都決定著傳統企業轉向互聯網的成敗。

記者:你認為,簡單地把互聯網看成分銷、推廣平台,都不是對互聯網的真正理解。那麼要如何理解互聯網呢?

周鴻禕:互 聯網的遊戲規則決定了要想獲得商業利益,先要考慮如何建立和創造用戶價值。在傳統行業裡,由於市場和地域廣 大,信息不對稱,可以通過各種營銷方式來獲得客戶。真正能夠在互聯網上發展的企業,只有想辦法給用戶提供高品質的甚至是免費的服務,才能把很多人變成用戶 基礎——有了強大的用戶基礎後,才可能去構建商業模式。所以,當你決定進入互聯網時,不要想著一上來就賺錢,或者把傳統生意簡單照搬到互聯網上,或者把互 聯網看成分銷、推廣平台,這都不是對互聯網真正的理解。

最後勝出的決定性要素是用戶體驗

記者:你認為,當所有的同行都在給用戶創造價值時,最後決定勝負的是用戶體驗。為什麼這樣說?從「客戶」到「用戶」,一字之差,意義有何不同?

周鴻禕:「客戶」是購買你東西的人,以前你把東西推銷出去,讓客戶購買就達到目的了;現在則不同,用戶是使用你的產品或服務的人,但他們未必向你付費。你把東西賣出去或者送出去,用戶才剛剛開始跟你打交道,可見用戶體驗很重要。

在 所有的產品高度同質化的今天,你會發現最後勝出的決定性要素其實是用戶體驗。面對強大的對手,我們想到的東西,對手也能想到,但對手往往容易忽略小的體 驗。所以,從小的體驗出發去顛覆對手不是不可能。比如,有些電子產品遞交到你手裡時,就已經溫馨地充好電,直接開機就可以使用;有的家電送到你家裡,還要 你自己找電池裝進去,這樣就會讓人感到焦躁;還有的廠商會把電池一起給你送到,只要裝上即可方便使用……這些東西重要嗎?對廠商來說可能都不重要,但是從 用戶的角度講這很重要。所以,體驗經濟很可能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18

南海之水天上來 華北開啟強降雨模式

傾盆而下的大雨正在沖刷華北大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日上午從中央氣象臺獲悉,7月18日至19日,華北多地出現入汛以來較強降水天氣過程,中央氣象臺19日10時升級暴雨預警為橙色,中國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為三級應急響應。

最新預計顯示,受東移北上氣旋影響,20至21日,華北東北黃淮江漢等地將有強降雨,江南西北部、江漢中東部、江淮西部、黃淮東部和南部、華北、東北地區南部先後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累計雨量50~80毫米,部分地區90~150毫米,局部可達200毫米以上。

中央氣象臺7月20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據專家稱,上述局地還將伴有短時強降水或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最大小時雨強50~70毫米,局地可超過80毫米。

20日上午10時許,北京排水集團的搶修車在北苑附近疏通排水道。攝影/章軻

有氣象專家在此間分析,華北地區7月19日的雨帶接近南北豎直狀態,與梅雨“橫著的雨帶”不一樣。“北方的這種豎直雨帶,往往預示著大範圍的猛烈暴雨。用術語說,這叫‘經向形勢’:左邊一個高壓,右邊一個高壓,中間留個水泵一樣的低渦缺口,把南海的季風水汽全部吸到北方來。”專家稱,這次華北平原還有一個黃淮氣旋,東海還有個熱帶低壓,“這不是一個水泵,這是一組水泵,這不僅僅是南海的水汽,還有太平洋的水汽,全都撲到華北平原來了。”預計北京雨量可能接近或達到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水平。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時左右,我國大部分地區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邊地區遭遇61年來最強暴雨及洪澇災害。截至8月6日,北京已有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根據北京市政府舉行的災情通報會的數據顯示,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間,160.2萬人受災,經濟損失116.4億元。

暴雨是指降水強度很大的雨,常在積雨雲中形成。中國氣象上規定,每小時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連續12小時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

氣象部門按照發生和影響範圍的大小將暴雨劃分為:局地暴雨、區域性暴雨、大範圍暴雨、特大範圍暴雨。

局地暴雨歷時僅幾個小時或幾十個小時左右,一般會影響幾十至幾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較輕。但當降雨強度極大時,也可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區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續3~7天,影響範圍可達10~20萬平方千米或更大,災情為一般,但有時因降雨強度極強,可能造成區域性的嚴重暴雨洪澇災害。

特大範圍暴雨歷時最長,一般都是多個地區內連續多次暴雨組合,降雨可斷斷續續地持續1~3個月左右,雨帶長時期維持。

中國氣象局預計,20日08時至21日08時,內蒙古東南部、東北地區南部、華北中東部、黃淮東部和南部、江淮西部、江漢中東部及湖南西北部、雲南西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湖北中北部、河南東南部、安徽西北部、北京中南部、天津北部、河北東北部、遼寧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240毫米);上述地區局地並伴有短時強降水或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河北東部、東北地區南部、山東等地有4~6級風。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和中部偏西有7~8級風,陣風9~10級。

21日08時至22日08時,內蒙古東南部、東北地區南部、青海東部、甘肅南部、四川中北部、雲南西部和南部、西藏東部、廣西南部沿海等地有中雨或大雨,其中吉林東南部、遼寧北部和東部、甘肅南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4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內蒙古東南部、東北地區南部、山東半島等地的部分地區有4~6風。黃海北部有7~8級風,陣風9~10級。

22日08時至23日08時,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中南部、甘肅東南部、寧夏南部、四川中西部、雲南西部以及西藏東南部、新疆伊犁河谷等地有中雨或大雨,其中吉林南部、遼寧中部、四川盆地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3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20日上午10時許,北京北苑社區,兩位行人在雨中共用一塊雨布。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124

中美債市跌勢難止:錢不“荒”了 但通脹上來了

四季度以來,此前風光無限的中國債市似乎就被下了“魔咒”——資金面趨緊、收益率飆升,“債牛”瞬間變身“債熊”。而這一趨勢仍在持續,且在中美兩國呈現了“共振效應”。

12月12日,上證指數大跌2.47%,創業板更是大跌5.5%,但債市的震蕩更為猛烈——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1.05%,跌幅為其上市以來最大,五年期國債主力合約跌幅也達到0.48%,各品種債券現貨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下跌;12月13日,國債期貨跌勢難收,截至收盤,十年國債期貨合約報收96.530元,跌0.33%;同時,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自2014年來一度首次突破2.50%。

“雖然錢不荒了,主要是各界預期上有變化,通脹預期起來了,資金趨緊的預期起來了,估計近期債市會持續下挫。” 某城商行債券交易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表示,“在前期快速上漲的背景下,昨日商品的繼續大漲無疑讓投資者感受到通脹已在接近。中國的PPI去年12月還是-5.9%,但到今年的11月已經高達3.3%,照此下去,12月PPI同比突破4%應是很輕松的事情。OPEC和非OPEC國家達成了原油動產協議,油價暴漲,這也推升了全球通脹預期。”

“錢荒”褪去 通脹預期唱主角

國內對於“錢荒2.0”的討論緣起於11月末。

11月30日,隔夜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報2.3160%,而Shibor只是指導價,事實上當時的隔夜資金實際成交利率最高已到年化9.5%,成交量為1.185萬億元;7天期品種年利率達10%,成交量為2077.65億元;14天期品種成交量為831.76億元,年利率達7%。當時隨便進入一個同業群,幾乎都是“借錢”的請求。

“如今這種情況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大家對於資金、通脹的預期有所惡化,”上述交易員告訴記者。

於是,從本周開始,中國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持續下跌。12月13日,國債期貨午後繼續下跌,截至收盤,十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報收96.530元,跌0.33%;五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報98.900元,下跌0.20%。

轉觀美國,截至12月13日,美國十年期債券收益率報2.47%,當日稍早更一度突破了2.5%。而這一情況早在特朗普當選後就已經十分突出——11月15日,美國十年期債券收益率突破了2.231%,當時美債處於“拋售恐慌”之中。“新債王”Gundlach表示,“債券收益率的調升是無法停止的,美國十年期債券收益率可能在未來4-5年飆升至6%的水平。”

當前,全球都有這樣一種錯覺——似乎特朗普當選後,由於他的一系列財政刺激政策倡議,全球通脹預期就頓時起來了。“其實這只是一種巧合,從三季度開始全球通脹預期就開始回升,這也與油價大幅回升有關。”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策略全球主管比爾頓(John Bilto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先看美國,12月15日,美聯儲將率先登場,由於通脹和就業是美聯儲衡量加息的核心指標,因此此次加息已經板上釘釘,進一步推動債市利率上行。美國10月核心PCE物價指數為1.7%,接近2%的目標;再看中國,最新11月CPI同比2.3%,PPI同比3.3%,各界甚至認為年底CPI突破2.5%、明年PPI突破5%都是很有可能的。

毋庸置疑的是,凍產協議的達成導致油價暴漲,“隨著多國通脹預期上行,石油則成了關註焦點,”IG資深金融評論員維斯頓(Chris Weston)對記者稱,“現今市場共識認為美國原油在2017年的平均價格為54.64美元/桶,但是原油的交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歐佩克(OPEC)是否有能力將產量削減至每天3,270萬桶的最新指標。”

也就在上周六,有消息稱,俄羅斯、墨西哥、阿曼和阿塞拜疆等非OPEC國家同意,為擠掉剩余供應、提振油價,將日產油總計削減55.8萬桶。而此前,OPEC已經承諾自1月開始削減日產出120萬桶。

“不過各國能否達成減產目標,要等到明年2月末到3月才能得知。真正的阻力仍然來自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有觀點認為,當減產指標達成以及油價進入每桶55至60美元的時候,OPEC和非OPEC產油國可能嚴重低估了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反應。盡管油價不太可能在2017年暴跌,但相信很難會看到油價遠超60美元水平。我們應謹慎對待市場可能出現的意外。”維斯頓稱。

就中國而言,以“黑色系”為代表的大宗商品更是漲勢迅猛。“今年來供給側改革推進效果較大,今年處於補庫存的態勢,因此上遊價格漲勢明顯。”吳照銀表示。

通脹持續性尚待觀察

不過,當前通脹的上行是否真的可持續,仍需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就中國而言,各界預計在明年一季度結束前,通脹上行態勢仍將持續。“明年通脹會有比較明顯的上升,特別是在PPI方面。明年我們覺得大概在三四月的時候,CPI同比有一定風險突破3%。”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對記者稱。

具體而言,他認為通脹走勢明年會前高後低,全年CPI仍然會在3%的調控目標之下,“但在個別月份會顯得比較高,這對央行的貨幣政策會形成考驗,但我們認為央行並不會因為個別月份的CPI突破到3%以上就開始加息或緊縮。”他稱。

其實,中國去產能的進程也推升了通脹。煤炭去產能更早前就已經啟動,去年就有大量的山西私人小煤礦被關;在鋼鐵領域,過去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去產能,但去年限產尤為明顯,結果就是煤炭、鋼鐵價格出現大的反彈,反映為上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但趙揚認為,明年這種態勢可能不會持續。“因為明年我們面臨通脹上升的壓力,而且產能過剩的程度也隨時間消化。畢竟我們的名義經濟增速8%左右。即使過剩產能可能很嚴重,但經過兩三年,名義經濟體量上已經擴大了20%多了,原有的所謂過剩產能在兩三年的經濟增長過程當中可能已經被消化掉了。所以我想明年政府應該會觀察一下,是不是還要劇烈地去產能。”

吳照銀則對記者稱,“當前需求端仍然很弱,物價上升對需求的打壓更大。今年處於補庫存階段,但只要價格稍一松動,馬上就會開始去庫存,很快上遊的價格也可能回調。”

順著這樣的思考邏輯,他認為,通常在物價上行階段,或者在物價還未到政策難以承受的階段,股票的投資環境是較為有利的,特別是周期股和一些藍籌價值股,由於其盈利不斷改善,其股價趨勢也是向上的,而一些偽成長股、概念股受市場利率上行其估值不斷向下;但是債券的基本面利空似乎還沒有出盡,這波下跌之後仍然需要謹慎,可能僅存在波動交易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420

CES上來了一款智能手套 能幫助中風患者進行康複訓練

據CNN報道,在2017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Neofect向就診不便的中風患者推出了一款“Rapael Smart Glove”智能手套。患者能以每個月99美元的價格,租用這款獲FDA批準的智能手套和配對安卓平板電腦,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手部和腕部康複訓練。

這款手套可以包裹在患者手上,它在手指處和腕部都裝有活動與方位傳感器。並且,Neofect將向安卓設備用戶開放相關應用。一款通過藍牙連接的安卓應用可以讓用戶玩遊戲或從事其他活動,幫助他們加強雙手和手臂肌肉力量。

在中風或是遭受外傷性腦損傷後,人們會喪失對四肢或身體其他肌肉的控制。目前歐洲、亞洲和美國的醫院和康複中心已經在使用Rapael智能手套,幫助那些至少雙手有活動能力的中風患者康複。

在父親和兩個叔叔相繼中風後,Hoyoung Ban決定開發一款設備,幫助中風患者重新獲得對雙手的控制。Hoyoung Ban說:“我親眼目睹了整個康複過程,對於患者及其家人來說,這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他在2010年開始開發Rapael智能手套,並在2014年向診所銷售。

此外,Hoyoung Ban表示,Neofect還在針對手型更小的兒童患者開發一款智能手套。他說,康複遊戲化的理念最終還可以應用於其他損傷或運動喪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13

馬化騰:建設數字中國要站上來、沈下來和用起來

4月22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表示, 數字中國建設是一個時代的變革與機遇,它需要我們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讓數字創新深入各行各業,讓更多的人能夠跨過數字鴻溝,並充分利用數字技術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福建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源頭和福地。馬化騰稱,在17、18年前,中國處在個人電腦、互聯網推廣普及的早期階段,當時騰訊創立還不到三年,“數字福建”能夠在那時提出,可以說難能可貴。今天回到福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起來探討“數字中國”建設非常有意義。

對於數字化進程,馬化騰把它理解為一縱一橫一新:“互聯網+”與各個垂直行業不斷深化融合,發展了數字經濟,這是“一縱”;數字化進程從經濟領域,擴展到社會、民生、政務各個領域,推動了數字中國建設,這是“一橫”;而一縱一橫交匯融合帶來的創新,幫助我們從大國走向強國,這是“一新”。

過去三年,騰訊在推動福建的數字化進程。2016年,騰訊與福建省簽署了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目前還有不少項目正在福建加速落地。比如,騰訊在福州和廈門設立了幫助當地創業者成長的眾創空間;還通過輸出智慧建築方案,為福建進行古建築保護。去年,福建的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41%,比全國高9個百分點。“數字福建”的建設成果令人振奮。

作為互聯網一線的工作者,馬化騰稱自己感到非常振奮,同時也深受啟發,“我覺得我們互聯網和科技企業肩負重任,要朝著‘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的目標,努力奔跑,絲毫不能懈怠。”

他把數字中國建設的三點感受概括為“站上來”、“沈下來”和“用起來”。他說,我們要在數字技術上要“站上來”, 只有科技這塊“骨頭”足夠硬,我們才有和國際巨頭平等對話的機會;同時我們的數字化創新需要“沈下來”,目前互聯網正在與各個垂直領域深度融合,數字化創新需要下沈,進入各行各業的五臟六腑,我們要發揚“數字工匠精神”,從外到內打磨每一個細節的改進,而不是熱衷概念炒作;我們的數字化升級需要“用起來”。我們尤其要跨過數字鴻溝,把數字產品和服務做好“向下兼容”,讓盡可能多的人能用起來、用得好,特別是讓弱勢群體、老少邊窮,能夠分享數字紅利。

馬化騰表示,騰訊希望通過“一三五七”,來響應中央關於推動產業數字化的新指示。其中,一個目標,指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三個角色,就是做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五個領域,包括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和生態環保;最後是七種工具,包括公眾號、小程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大智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雲計算)和安全能力等七種數字工具。騰訊希望發揚精細的“數字工匠精神”,為各行各業提供最有效的“數字接口”和最完備的“數字工具箱”,成為大家最好的“數字化助手”。

他舉例,像微信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10億。騰訊一直在考慮如果利用那麽大的一個平臺的優勢,解決公共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截至2017年底,微信城市服務平臺在全國360多個城市上線,累計服務4億多人次,提供了包括公共信息發布、公安交警各類證件辦理和繳費、社保醫保信息查詢、企業工商註冊等在內的30大類服務。

此外,騰訊還在探索如何充分利用新技術來跨越數字鴻溝,分享數字紅利。例如和福建省公安廳合作,利用騰訊優圖人臉識別能力,幫助600多個家庭找到了走失的家人;騰訊覓影通過利用AI醫學影像技術,幫助醫生診斷癌癥等多種疾病,未來能夠幫助很多偏遠地區的基層醫院,提高診療水平;充分利用AI等信息技術做好從雲到端的安全防護,有力地打擊網絡謠言和網絡電信詐騙等。

馬化騰還表示,騰訊正在不斷加大在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領域的投入。騰訊成立了公司級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並在西雅圖設立了首個海外實驗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52

昨日的晴報好多野要,請拍照放上來

1 : GS(14)@2011-08-26 08:07:22

1. Bobo 間野個訪問
2. 娛樂那兒有個專欄講殼王同鄺美雲搞個富豪會之類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827

邊個可以scan 鄭家華今日在imoney篇文上來

1 : GS(14)@2012-02-25 13:18:48

關於這文章,我淨是想講,是你們製造現成現實誤導別人買那堆股,那堆股真是不行我當然罵啦。還是想點先,唔是唔推股,是那些股真是不行,不能叫人買,你講唔中邊隻我想要,都好難話畀你聽得唔得隻股好唔好,可能就是傳媒廣播的誤導,講唔到想要的野,好的股,低能都計到得,還要看看有甚麼人在才行。

你話人懶,就睇下呢個網站有幾多野先,話人亂罵人,都是先睇證據。我無證據,你可以提,我一定找出來,唔好話人笑人唔好。資料我放在此,你可以自己判斷,所以我無必要要提出甚麼,我買,就看好,用不著講甚麼東西。你判斷對,就贏,判斷錯,就輸,就是這樣簡單。

官商勾結不是一直都有嗎? 現在只要還原事實,有錢的人同官的交往一定較平民多,這不是亂講野,簡單來講,住的地方已經是肯定會造成此情況,所以就是因為生活圈子近,易做到朋友,所以講野自然無法跟平民搭上咀,所以在思維上就難以接受別人講法,就無形中變成官商勾結,這不是別人想這樣的人,是生活環境製造的差異。

你那位朋友都在那生活圈子,所以你會接受他講法,如果你在我們的社會圈子浸得久,也自然會有我們這種感覺,明唔明先? 所以在未明別人的證據前,也不要亂說話,今日護士騷擾案單野就是好好的例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