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Try To Remember - 六七十年代 (1)



在眾多香港老照片當中,我對六七十年代的舊相最情有獨鍾,在此以前的我嫌太舊,以後的又覺得太新了.  無他,六七十年代是我懵懂的童年歲月,看着這些舊相,相中的場景和人士當然已然面目全非了,但,在我朦朧的記憶中,對這些景物仍有粗略的印象; 凝視着這些影像,思緖彷彿回到那些日子。怎麼說好呢?借用Gladys Knight "The Way We Were / Try To Remember"的歌詞:


Hey, you know, everybody's talkin' about the good old days, right
Everybody, the good old days, the good old days
Well, let's talk about the good old days
Come to think of it as, as bad as we think they are
these will become the good old days for our children, hum
Why don't we, ah


Try to remember that kind of September, when
When life was slow and oh, so mellow, hum
Try to remember, and if you remember then follow

Oh, why does it seem the past is always better
We look back and think
The winters were warmer
The grass was greener
The skies were bluer
And smiles were bright

Can it be that it was all so simple then
Or has time rewritten every line
And if we had the chance to do it all again
Tell me
Would we
Could we

Memories, like the corners of my mind
Misty watercolor memories
Of the way we were
Scattered pictures of the smiles we left behind
Smiles we gave to one another
For the way we were

Hahaa...

Oh, can it be that it was all so simple then
Or has time rewritten every line
And if we had the chance to do it all again
Tell me.. haha...
Would we
Could we

Memories, may be beautiful and yet
What's too painful to remember
We simply choose to forget
So it's the laughter we will remember
Whenever we remember
The Way We Were...
Remember, the way we were


我相信你明白我的意思












中環干諾道中巴士總站










卑路乍街近加惠民道, 左邊是菜市場, 前方可見到英豪酒樓招牌










干諾道中近大會堂處, 此地景貌無重大變動









干諾道中近急庇利街處, 右前方可見到舊郵政總局和海事處










干諾道中近郵政總局處, 左前方可見到康樂大廈(已改名為怡和大廈)










干諾道中近皇后像廣場處, 左前方可見到舊郵政總局










德輔道中近昭隆街處, 右前方可見到舊中環消防總局和舊恒生銀行總行










德輔道中近利源東街處










德輔道中近皇后像廣場處, 左邊是舊匯豐和渣打銀行總行










花園道近中區政府合署, 右前方可見到美利大廈










機利文街近德輔道中處









荷李活道近鴨巴甸街處.  新興書局好像僅在幾年前結業 










堅尼地道30號怡廬










堅尼地城爹核士街巴士總站, 右前方可見到我故居永勝大廈










堅尼地城域多利道巴士總站










薄扶林道, 左邊是潮商學校, 當時右前方的黃克兢樓仍未興建











灣仔碼頭巴士總站











軒尼詩道近波斯富街處










怡和街近東角道處











告士打道近菲林明道處, 留意左邊的四, 五層高的舊樓, 那是灣仔填海後所興建的第一代樓宇











北角碼頭巴士總站











柴灣巴士總站












英皇道近長康街處, 皇都戲院最近獲得古諮會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 但願她能被永久保存











英皇道近健康東街處¸左邊的匯豐銀行至今依然在原地迄立著, 殊不簡單











英皇道近華蘭路處











英皇道近銀幕街處











柴灣新廈街巴士總站











柴灣道近筲箕灣消防局處











柴灣道近阿公岩道處










柴灣新廈街近柴灣邨第8座











柴灣新業街近新安街處











筲箕灣道近聖十字徑處











銅鑼灣百德新街, 左邊是明珠, 翡翠戲院











柴灣環翠道近柴灣道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676

Try To Remember - 六七十年代 (2)





銅鑼灣高士威道近維多利亞公園處,右前方可見到百樂戲院














軒尼詩道近堅拿道東處,右前方可看到中國國貨公司














北角英皇道近芬尼街處














北角英皇道,帆船街對面,當年的電車還有拖卡














加路連山道近南華體育會保齡球場館處













香港仔大道近香港仔舊大街處












香港仔大道近東勝道處













南朗山道近黃竹坑道附近













薄扶林道近瑪麗醫院處,那年沒有電梯,要探病便得爬長長的樓梯













淺水灣道近麗景道處,可見當時還是郊區,四野沒有什麼建築物













淺水灣道近南灣道處













石排灣道近田灣山道附近,我記得帝后戲院的前身應為田灣戲院,現址己改為宣道會華基堂













田灣街近石排灣道附近













華富村巴士總站,此地景貌幾十年來無重大變動













華富村華富道,左邊是華樂樓。我有同學住在華樂樓,中學的時候曾經上過他的家玩耍,他的家正前方便是無敵大海景,絕對是豪宅級的格局和享受,現在華樂樓的海景當然被華貴村完全遮擋住了













華富村瀑布灣道近華美樓處












赤柱黃麻角道近聖士提反書院附近














德輔道西近屈地街處





















現時的消防員配備先進的裝備,安全氣墊可以承受一個從高約十樓墮下的人的衝擊力; 但是在六十年代消防員只能用幾個人拉著薄薄的救生墊來拯救市民,看來有點兒戲





















1966年政府統計署人員正在中進行中期人口調查

















1964年的街頭公仔書攤





















1969年長州搶包山的盛況。 1978年之前的搶包山活動和近年的大有分別,如爬包山無須佩戴安全繩;包山的內部支撐結構只有竹棚; 包山底部是硬地,沒有鋪上軟墊,以及同一時間可能有過百人一起爬上包


















漁民家庭依靠收音機收聽天氣,市場行情和漁業社區動態等最新資訊

















市民在舊灣仔郵局外排隊等待接種預防霍亂的疫苗















颱風溫黛在1962年8月底至9月初正面襲港,造成超過一百人死亡及廣泛的破壞,為香港有史以來其中一個最具破壞力的颱風

















1964年政府為市民注射預防霍亂疫苗(俗稱打霍亂針)





















上茶樓,先沏一壼靚茶,一邊燃雀,一邊過過一盅兩件,好不寫意

















上樓對港人來說,無異於中馬票。這家人在1964年遷入彩虹邨單位,你能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嗎?時至今天, 能夠有幸入住公屋, 相信比當年更難

















1968年一班人力車夫蹲坐在街邊等客





















1962年民市在皇后大道中及租庇利街交界燃放炮竹,以慶賀農曆新年。1967年暴動後政府禁放炮竹, 此情此景,再難復見

















六十年代一般家庭都甚為貧困,不少慈善團體派出流動糧食車到各徙置區向小孩們派發牛奶、麵包等物品

















六十年代往海外留學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你看當時的年青人搭飛機也穿得西裝畢挺的, 甚是帥氣 

















粥粉麵飯、生猛海鮮,街上的大牌檔應有盡有,今日街頭的熟食大牌檔可謂所剩無幾了
















一艘油麻地載人和汽車渡輪在維多利亞港游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852

Try To Remember - 六七十年代 (3)



喜歡瀏覽舊相,有時候看到一兩張有特別感覺的老照片,想像自己置身其中,那種情味是沒法用筆墨來形容的. 
























舊中環郵政總局柱廊






















五十年代的西邊街






















彌敦道近瓊華中心處,前方可見ABC飯店.  ABC飯店中譯為愛皮西餐廳,樓下買餅,樓上做餐廳,其著名的出品包括山東月餅,鳥結糖,以及羅宋湯.  ABC飯店於1951年在彌敦道開業, 現已杳無蹤跡了






















五十年代的深水埗北河街, 可以看見街道兩旁都是密麻麻的街邊檔,這是香港五十至七十年代非常普遍的情況





















香島戲院位於香港仔香港仔大道190號,設有498個座位,  戲院戰前已開始營業,日治時期仍繼續營運,但只能播放日本當局審查過的電影。戰後香島戲院繼續營業,後來更加設吊扇及冷氣.  戲院直至八十年代中期結業,現已拆卸並改建為香島大廈



六十年代的英京酒家,現址已改建為大有大廈











六十年代初的皇后行.  皇后行位於中環遮打道, 建於十九世紀後期, 是一幢以維多利亞女王命名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物。皇后行於1963年被拆卸,原址用來興建文華酒店






從莊士敦道與軒尼詩道交界處向西望





六十年代初的銅鑼灣,右邊的舊樓當然已被拆掉迨盡,現址為崇光百貨公司 







尖沙咀麼地道




位於甘肅街與廟街交界處的廣智戲院




五十年代的灣仔軒尼詩道向東望向晏頓街




六十年代一輛電車正駛經灣仔道與軒尼詩道交界處, 留意此處曾設有交通指揮亭



六十年代的佐敦庇利金街




六十年代一輛電車正駛經干諾道中上環街市




六十年代從德輔道中遮打道交界處向西望


六十年代初的遮打道行人隧道, 左邊的建築物是拆卸前的皇后行




那些年, 一間售賣各式各樣零食的士多, 對小孩子來說不啻是天堂



六十年代初的德輔道中, 右前方的建築物是太子大廈




七十年代初的灣仔夏慤道往西望,前方可以看到麗的呼聲門市店,再向前望可以看到六國酒店和浙江第一銀行




一列列的電車拖卡停放在羅素街電車廠內




一張色彩十分絢麗的干諾道中舊照,左邊的是中環郵政總局大樓,右邊可以看到卜公碼頭,留意從郵政總局伸延至海邊的小走廊,那是員工用來將包裹從郵局滑送往停泊在海旁碼頭的運郵船之用




一個我們十分熟悉的場景,這裏是皇后大道中與租庇利街交界處往西望,左邊可以看到三陽醬園,右邊是中央街市,再往前看可以見到余仁生和陳春蘭茶莊





一輛北行的電車正從干諾道中轉入急庇利街 


從兵頭花園下望堅道, 左邊的建築物是天主教總堂  




七十年代的銅鑼灣從怡和街往東望。右前方那座兩層高的建築物是聖保祿學校,前身的一所教會學校, 校舍在戰後拆卸,1951年重建而成的。圖右後方是豪華戲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486

Try To Remember - 五十至七十年代 (4)


一群人力車伕聚集在銅鑼灣京華戲院前面等客




彌敦道近樂宮戲院處,  樂宮戲院位於彌敦道與金巴利道交界處, 於 1952年12月開幕,現已改建為美麗華酒店



五十年代彌敦道旺角段,左邊可以見到域多利戲院和瓊華酒樓




五十年代的英皇道,你能想像到當年的英皇道是如此遼闊和渺無人煙嗎?





















1966年的中環德輔道中






















梅道纜車站
















1965年的雲咸街,右邊是今天的藝穗會(原牛奶公司冰窖)

















1963年九龍城東頭村東正道, 該處曾是無牌牙醫的集中地





七十年代公共屋村的風景, 挨得很辛苦, 但卻甘之如飴






















1964年一位女警於遮打道當值,一看便知道是宣傳照 






















這是1956年的灣仔軒尼詩道, 是不是很有古樸的味道?






















不說你還不知道,這裏是舊中環匯豐銀行總行的大堂






















1966年的彌敦道油麻地段






















六十年代的中環干諾道,正前方可以看到非常巍峨優雅的舊中環郵政總局






















五十年代的中環德輔道中, 那會兒,行走在中環的中環人都穿著得很體面




六十年代的皇后大道西,照片中的四, 五層舊樓今天絕大部份已被拆掉, 我真的很懷念那些水磨石柱和挺拔秀麗的招牌字體
















1959年的中環海傍
















1950年的中環卜公碼頭














1956年的九龍城




七十年代的金鐘添馬艦總部 






















七十年代初從高處俯瞰金鐘道,左邊可以看到循道衛理聯合教堂
















1971年的灣仔的告士打道




五十年代的威靈頓街和皇后大道中交界處



五十年代的彌敦道, 左邊隱約可以看到聖安德烈堂



咁樣踎喺櫈仔上面個度食先至夠正宗大排檔風味㗎嘛




五十年代從彌敦道和街和佐敦道交界處向西望
















1963年香港的制水期間的輪水人龍




水上人賣蛇? 真箇"估你唔到"



熟口熟面的場景; 皇后大道中與域多利皇后街交界處
















1966年的牛頭角巴士總站














1973年的啟德機場




從灣仔碼頭回望灣仔海徬



七十年代從高處俯瞰怡和街和高士威道交界處,左邊可以看到豪華戲院, 右邊是樂聲戲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162

Try To Remember - 五十至七十年代 (3)



喜歡瀏覽舊相,有時候看到一兩張有特別感覺的老照片,想像自己置身其中,那種情味是沒法用筆墨來形容的. 
























舊中環郵政總局柱廊






















五十年代的西邊街






















彌敦道近瓊華中心處,前方可見ABC飯店.  ABC飯店中譯為愛皮西餐廳,樓下買餅,樓上做餐廳,其著名的出品包括山東月餅,鳥結糖,以及羅宋湯.  ABC飯店於1951年在彌敦道開業, 現已杳無蹤跡了






















五十年代的深水埗北河街, 可以看見街道兩旁都是密麻麻的街邊檔,這是香港五十至七十年代非常普遍的情況





















香島戲院位於香港仔香港仔大道190號,設有498個座位,  戲院戰前已開始營業,日治時期仍繼續營運,但只能播放日本當局審查過的電影。戰後香島戲院繼續營業,後來更加設吊扇及冷氣.  戲院直至八十年代中期結業,現已拆卸並改建為香島大廈



六十年代的英京酒家,現址已改建為大有大廈











六十年代初的皇后行.  皇后行位於中環遮打道, 建於十九世紀後期, 是一幢以維多利亞女王命名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物。皇后行於1963年被拆卸,原址用來興建文華酒店






從莊士敦道與軒尼詩道交界處向西望





六十年代初的銅鑼灣,右邊的舊樓當然已被拆掉迨盡,現址為崇光百貨公司 







尖沙咀麼地道




位於甘肅街與廟街交界處的廣智戲院




五十年代的灣仔軒尼詩道向東望向晏頓街




六十年代一輛電車正駛經灣仔道與軒尼詩道交界處, 留意此處曾設有交通指揮亭



六十年代的佐敦庇利金街




六十年代一輛電車正駛經干諾道中上環街市




六十年代從德輔道中遮打道交界處向西望


六十年代初的遮打道行人隧道, 左邊的建築物是拆卸前的皇后行




那些年, 一間售賣各式各樣零食的士多, 對小孩子來說不啻是天堂



六十年代初的德輔道中, 右前方的建築物是太子大廈




七十年代初的灣仔夏慤道往西望,前方可以看到麗的呼聲門市店,再向前望可以看到六國酒店和浙江第一銀行




一列列的電車拖卡停放在羅素街電車廠內




一張色彩十分絢麗的干諾道中舊照,左邊的是中環郵政總局大樓,右邊可以看到卜公碼頭,留意從郵政總局伸延至海邊的小走廊,那是員工用來將包裹從郵局滑送往停泊在海旁碼頭的運郵船之用




一個我們十分熟悉的場景,這裏是皇后大道中與租庇利街交界處往西望,左邊可以看到三陽醬園,右邊是中央街市,再往前看可以見到余仁生和陳春蘭茶莊





一輛北行的電車正從干諾道中轉入急庇利街 


從兵頭花園下望堅道, 左邊的建築物是天主教總堂  




七十年代的銅鑼灣從怡和街往東望。右前方那座兩層高的建築物是聖保祿學校,前身的一所教會學校, 校舍在戰後拆卸,1951年重建而成的。圖右後方是豪華戲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163

Try To Remember - 五十至七十年代 (2)





銅鑼灣高士威道近維多利亞公園處,右前方可見到百樂戲院














軒尼詩道近堅拿道東處,右前方可看到中國國貨公司














北角英皇道近芬尼街處














北角英皇道,帆船街對面,當年的電車還有拖卡














加路連山道近南華體育會保齡球場館處













香港仔大道近香港仔舊大街處












香港仔大道近東勝道處













南朗山道近黃竹坑道附近













薄扶林道近瑪麗醫院處,那年沒有電梯,要探病便得爬長長的樓梯













淺水灣道近麗景道處,可見當時還是郊區,四野沒有什麼建築物













淺水灣道近南灣道處













石排灣道近田灣山道附近,我記得帝后戲院的前身應為田灣戲院,現址己改為宣道會華基堂













田灣街近石排灣道附近













華富村巴士總站,此地景貌幾十年來無重大變動













華富村華富道,左邊是華樂樓。我有同學住在華樂樓,中學的時候曾經上過他的家玩耍,他的家正前方便是無敵大海景,絕對是豪宅級的格局和享受,現在華樂樓的海景當然被華貴村完全遮擋住了













華富村瀑布灣道近華美樓處












赤柱黃麻角道近聖士提反書院附近














德輔道西近屈地街處





















現時的消防員配備先進的裝備,安全氣墊可以承受一個從高約十樓墮下的人的衝擊力; 但是在六十年代消防員只能用幾個人拉著薄薄的救生墊來拯救市民,看來有點兒戲





















1966年政府統計署人員正在中進行中期人口調查

















1964年的街頭公仔書攤





















1969年長州搶包山的盛況。 1978年之前的搶包山活動和近年的大有分別,如爬包山無須佩戴安全繩;包山的內部支撐結構只有竹棚; 包山底部是硬地,沒有鋪上軟墊,以及同一時間可能有過百人一起爬上包山


















漁民家庭依靠收音機收聽天氣,市場行情和漁業社區動態等最新資訊

















市民在舊灣仔郵局外排隊等待接種預防霍亂的疫苗















颱風溫黛在1962年8月底至9月初正面襲港,造成超過一百人死亡及廣泛的破壞,為香港有史以來其中一個最具破壞力的颱風

















1964年政府為市民注射預防霍亂疫苗(俗稱打霍亂針)





















上茶樓,先沏一壼靚茶,一邊燃雀,一邊過過一盅兩件,好不寫意

















上樓對港人來說,無異於中馬票。這家人在1964年遷入彩虹邨單位,你能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嗎?時至今天, 能夠有幸入住公屋, 相信比當年更難

















1968年一班人力車夫蹲坐在街邊等客





















1962年民市在皇后大道中及租庇利街交界燃放炮竹,以慶賀農曆新年。1967年暴動後政府禁放炮竹, 此情此景,再難復見

















六十年代一般家庭都甚為貧困,不少慈善團體派出流動糧食車到各徙置區向小孩們派發牛奶、麵包等物品

















六十年代往海外留學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你看當時的年青人搭飛機也穿得西裝畢挺的, 甚是帥氣 

















粥粉麵飯、生猛海鮮,街上的大牌檔應有盡有,今日街頭的熟食大牌檔可謂所剩無幾了
















一艘油麻地載人和汽車渡輪在維多利亞港游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164

Try To Remember - 五十至七十年代 (1)



在眾多香港老照片當中,我對五十至七十年代的舊相最情有獨鍾,在此以前的我嫌太舊,以後的又覺得太新了.  無他,六七十年代是我懵懂的童年歲月,看着這些舊相,相中的場景和人士當然已然面目全非了,但,在我朦朧的記憶中,對這些景物仍有粗略的印象; 凝視着這些影像,思緖彷彿回到那些日子。怎麼說好呢?借用Gladys Knight "The Way We Were / Try To Remember"的歌詞:


Hey, you know, everybody's talkin' about the good old days, right
Everybody, the good old days, the good old days
Well, let's talk about the good old days
Come to think of it as, as bad as we think they are
these will become the good old days for our children, hum
Why don't we, ah


Try to remember that kind of September, when
When life was slow and oh, so mellow, hum
Try to remember, and if you remember then follow

Oh, why does it seem the past is always better
We look back and think
The winters were warmer
The grass was greener
The skies were bluer
And smiles were bright

Can it be that it was all so simple then
Or has time rewritten every line
And if we had the chance to do it all again
Tell me
Would we
Could we

Memories, like the corners of my mind
Misty watercolor memories
Of the way we were
Scattered pictures of the smiles we left behind
Smiles we gave to one another
For the way we were

Hahaa...

Oh, can it be that it was all so simple then
Or has time rewritten every line
And if we had the chance to do it all again
Tell me.. haha...
Would we
Could we

Memories, may be beautiful and yet
What's too painful to remember
We simply choose to forget
So it's the laughter we will remember
Whenever we remember
The Way We Were...
Remember, the way we were


我相信你明白我的意思












中環干諾道中巴士總站










卑路乍街近加惠民道, 左邊是菜市場, 前方可見到英豪酒樓招牌










干諾道中近大會堂處, 此地景貌無重大變動









干諾道中近急庇利街處, 右前方可見到舊郵政總局和海事處










干諾道中近郵政總局處, 左前方可見到康樂大廈(已改名為怡和大廈)










干諾道中近皇后像廣場處, 左前方可見到舊郵政總局










德輔道中近昭隆街處, 右前方可見到舊中環消防總局和舊恒生銀行總行










德輔道中近利源東街處










德輔道中近皇后像廣場處, 左邊是舊匯豐和渣打銀行總行










花園道近中區政府合署, 右前方可見到美利大廈










機利文街近德輔道中處









荷李活道近鴨巴甸街處.  新興書局好像僅在幾年前結業 










堅尼地道30號怡廬










堅尼地城爹核士街巴士總站, 右前方可見到我故居永勝大廈










堅尼地城域多利道巴士總站










薄扶林道, 左邊是潮商學校, 當時右前方的黃克兢樓仍未興建











灣仔碼頭巴士總站











軒尼詩道近波斯富街處










怡和街近東角道處











告士打道近菲林明道處, 留意左邊的四, 五層高的舊樓, 那是灣仔填海後所興建的第一代樓宇











北角碼頭巴士總站











柴灣巴士總站












英皇道近長康街處, 皇都戲院最近獲得古諮會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 但願她能被永久保存











英皇道近健康東街處¸左邊的匯豐銀行至今依然在原地迄立著, 殊不簡單











英皇道近華蘭路處











英皇道近銀幕街處











柴灣新廈街巴士總站











柴灣道近筲箕灣消防局處











柴灣道近阿公岩道處










柴灣新廈街近柴灣邨第8座











柴灣新業街近新安街處











筲箕灣道近聖十字徑處











銅鑼灣百德新街, 左邊是明珠, 翡翠戲院











柴灣環翠道近柴灣道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165

Try To Remember - 五十至七十年代 (5)




位於上環威利麻街的深水埗碼頭,我在這裏留下了不少腳毛,其深水埗的渡輪服務於1979年因碼頭被颱風(荷貝)摧毀而停辦。威利麻街碼頭已於八十年代中拆卸,原址已進行填海工程,並成為西港島走廊




兩位外籍人士於七十年代站在中環樓梯街口留影,留意兩人後面的酒莊,我估計今天香港這種酒莊已然絕跡了, 另外¸那年頭士多林立, 這些 7UP,可口可樂和Sunkist汽水的廣告招牌絕對是童年回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1966年的軒尼詩道,  後面可以看到紐約戲院



七十年代的灣仔天樂里與灣仔道交界處

六十年代的彌敦道及荔枝角道交界處,前方右邊可以看到大世界戲院





















1963年的廣東道,前左可以看到踏着三輪單車送貨的工人,這讓我想起何藩大師那幀經典作品日暮途遠




位於駱克道365-371號的國民戲院, 戲院於1973年被拆, 並重建為國家大廈.  不要少看這家好像沒甚麼人記得的戲院, 它曾是間座位逾千的大戲院.  我很喜歡舊式戲院, 預告片的廣告板層層疊疊的堆在一起,大堂人馬紛雜喧嘩, 這才是戲院的味道

六十年代的磅巷.  磅巷,英文名為 Pound Lane,由太平山道可向上通往醫院道,有三百多級樓梯。這條小巷之所以叫「磅」,與量度衡秤重量的磅無關.  話說1841年英軍登陸香港,在水坑口一帶紥營駐守,在附近建成多個用木柵圍起,飼養軍馬、牛、羊等動物,英文叫做Pound。由於磅巷曾是英軍的「Pound」,故這地方建成小巷後即被命名為 Pound Lane,而中文則直譯作磅巷.  另外我對照片中的大牌檔很懷念, 記憶中小時候我便經常為老媽往對面街香園大牌檔買齋啡















1959年位於畢打街末端的卜公碼頭,  左邊大廈上可看到循環日報的招牌.  循環日報是香港第一份華人資本,華人主理的報紙,由王韜於1874年創辦, 至1947年停刊, 1959年曹聚仁,林藹民等復刊,及至1960年正式停刊並改名為正午報





















飛機低飛掠過九龍城, 此情此景97年後不再復見





















六十年代的彌敦道旺角段,右邊可以見到瓊華酒樓,左邊則可以看到百老匯戲院





五十年代的軒尼詩道,左邊可以看到順英單車公司,那時候順英是香港最大的單車車公司




六十年代的中環干諾道中,右邊是中央街市,左邊可以看到舊中環消防總局,現已改建為恒生銀行中行大廈
















1972年的上環大填海
















1975年從金鐘道向東望向軒尼詩道, 左邊是舊警察宿舍, 現已改建為警察總部
















1965年上環剛填海地, 暫闢作停車場, 此處現應為信德中心




一張我非常有感念的西環舊照,照片是從域多利道往東望向卑路乍街,照片的左邊是魚市場和菜市場,再往前望可以見到英豪大酒樓的招牌,右前方可口可樂招牌處很可能是亞洲士多 ,左邊再往前望可以看到金城銀行的招牌,金城銀行在加多近街口處已營業了十多年,直至銀行被中銀收購後才結業,然後,然後再往前看,竟然可以看到西豪大酒樓的招牌!!請原諒這個招牌讓我深深的感到震撼,英豪大酒樓喎,我想都沒有想過竟然可以在舊照中看到它的招牌,看著看著竟有點重遇故友的感觸




六十年代的多男大酒樓




七十年代從高處俯瞰西環,可見到金銀和鐘聲泳棚,泳棚後邊依山而建的是摩星嶺公民村,其右鄰便是西環邨,西環邨下面那幢漆上十字架的建築物是聖公會呂明才小學




這裏是西環魚市場的後門,(前門在加多近街),繁忙時段這裏塞滿了貨車和卸貨的工人,熙來攘往的,然而我對這裏最深的記憶卻不是車來車往的景象,我記得小學時偶爾間老爸的工作沒有那麼忙,他會吩咐夥計借輛貨車,載我們去深水灣游泳,泳畢把我們送回西環,夥計還車,我們便在這裏用水喉沖身,踫巧附近有涼粉檔,便會先吃碗涼粉才回家,所以我對這裏的印象是空盪寧靜的,和照片的景象是兩個樣子





















七十年代西營盤常豐里為慶賀福德宮寶誕所建造的花牌,福德宮其實即是土地公,這個土地公的神龕至今仍健在





















七十年代從第三街尾段往東望,前面可見水街,上斜後見薄扶林道,再往上望可見位於西邊街口的舊救恩堂, 今日照片中的舊樓已所剩無幾了













1953年的大佛口,  如此色彩斑斕的招牌陣,真看得我目眩神迷 
















1967年的灣仔海旁, 這裏是告士打道,當年是名副其實的海旁,現在當然離海甚遠了,照片前方是海軍俱樂部 ( China Fleet Club),即今天的美國運通大廈















1965年從皇后大道東和軒尼詩道交界處往西望,右前方是警察宿舍,中間那幢四層高的建築物是金鐘軍營,前方可以看到希爾頓酒店















1962年的灣仔,從灣仔道和軒尼詩道交界處往西望向莊士敦道,右邊看不到的是英京酒家和英京戲院,前一點可以看到今天還健在的馮良記鐘錶行,左前方可以看到龍門大茶樓和雙喜茶樓,當然今天這兩家老牌茶樓都已經結業了




六十年代的皇后大道西,留意當年皇后大道西和皇后大道中都是單線雙程行車的,另外前方可以看到老牌皮鞋中國皮鞋,這家皮鞋店數度搬遷,幾年前應什一在西邊街苦苦經營,但估計終於敵不過高昂的租金,於幾年前結業後邊渺無蹤影了




這裏不是筲箕灣, 而是1962年的銅鑼灣避風塘















1974年的中環統一碼頭
















1958年的尖沙咀海防道















1978年一班小朋友在玩得不亦樂乎 ,現址是石硤尾公園足球場















1956年一群兒童在徙置區遊樂場爭玩鞦韆




六十年代的石峽尾徙置區














1959年的荔枝角灣,亦曾是香港商業電台的總部,到1968時因興建了美孚新邨而改名為美孚
















1953年12月25日的石硤尾大火災後災民劫後餘生, 蹲坐著不知所措,左邊那條是巴域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759

Try To Remember - 五十至七十年代 (6)

六十年代的灣仔盧押道














1968年的灣仔駱克道

















1969年香港的士





















六十年代尖沙咀堪富利士道,赫德道和寶勒巷交界





















1951年石硤尾





六十年代的北角村西座的露天大牌檔





















1951年的土瓜灣街頭織補檔





六十年代的彌敦道





















1951年的佐敦道, 幾個母親在閒話家常 




六十年代的淺水灣,右邊可以看到余東旋的淺水灣仿哥德式堡壘Eucliffe(余園) 





















1957年一群街童在旺角嬉戲  






















六十年代的中環雅賓利道




正宗的大牌檔風情





















六十年代的女仕示範如何穿著長衫




六十年代依山而建的寮屋和菜田

















1966年的中環石板街 















1968年的窩打老道,右邊可見到瑪利諾書院,抬眼望正前方即見獅子山





















街頭修理鐘錶檔




橫頭磡徙置區的小朋友, 名副其實的玩泥沙玩到大
















1967年從信號山俯視威菲路軍營, 軍營現已改建為九龍公園




五十年代的街頭風景,那年頭,五歲揹兩歲是常見的現象





五十年代中的中環威靈頓街,我愛煞了那兩個女孩子的花裙,彷彿是在沉悶的年代中綻開了兩朵鮮花  





五十年代的干諾道中, 當時中環仍未大規模填海, 中華廠商會大厦可說是臨海而建




五十年代的油麻地光明影戲院,  戲院現已改建為梁顯利社區中心















1953年的白加士街和寶靈街交界處, 這些柱躉式的唐樓現已所剩無幾了




五十年代的灣仔晏頓街,  前方可見到中國兒童書院
















1955年的銅鑼灣軒尼詩道,左前方盡處是東角道(即今日Sogo正門),在銅鑼灣抬頭居然見到山, 今日可謂匪夷所思




六十年代介紹培正道和亞皆老街之間的一段公主道






















六十年代的山市街, 右邊的羲皇台在1981年被香港房屋協會收回發展,並由市區改善計劃重建成同名物業

















1952年中環高等法院前面的空地被暫闢作停車場



六十年代初的太子道西和洗衣街交界處,  前面可以看到到聖德肋撒堂鐘樓 
















1959年的中環干諾道中海傍, 岸邊可見當時的重要過海交通工具 - 哇喇哇喇, 另外左邊可以見到今天仍健在的中華出入囗總商會大廈




五十年代的干諾道中近德忌利士街左中華總商會處




七十年代柯布連道大牌檔,  當年因為起港島線灣仔站而拆遷, 其實六, 七七十年代灣仔大牌檔林立, 隔鄰街盧押道和馬師道亦有大牌檔, 粥粉麵飯任君選擇



五十年代的年代北角月園遊樂場, 現已拆卸並改建成為民居, 但遺址仍叫月園街



一群人力車伕齊齊在舊中環郵政總局門外等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2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