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次成功的炒作-第一視頻(82)


(1)


近日,很多高管行使他們的認股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115/LTN2010011531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125/LTN20100125025_C.pdf


(2)


其中,冼漢迪先生的認股權來由,我們會介紹,而其他董事的認股權,其實是在2007年3月26日授予,在公函中第4頁找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30/LTN20070430310_C.pdf


(3)


其實這個計劃炒作已醞釀了多月,始自2009年3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02/LTN200903021121_C.pdf
委任冼漢迪先生為執董,其目的正如其經驗,為了集資,並授予15.7仙行使價認股權共1.7億份,其資歷如下。



擁有逾11年企業融資經驗,尤其專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企業之融資及合併收購活動。於加盟本公司前,彼為㶅豐銀行投資銀行之董事。冼 先生畢業於史丹福大學,持有工程經濟及運籌學之理學碩士學位。彼亦持有卡內基大學電腦科學/數學、經濟及工業管理三個理學士學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2/LTN20090422018_C.pdf


4月,以15,837,500元購入知識產權,以18.1仙發行8,750萬股支付,發行一批新股購入垃圾,又不披露賣方,可見應該是批給一些對炒作活動有貢獻的人,用作融資之用。


幾日後,宣佈好消息,股價開始大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7/LTN20090427916_C.pdf


(4)


過了個多月,好消息放出了一點,當然是集資,先批1.44億股給炒股基金OZ Management,每股55仙,少於股本20%,這當然顯示未來或有好消息.,股價繼續上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2/LTN20090612548_C.pdf


8月,授出購股權予供應商及附屬公司員工,行使價1.17元,共2,000萬股,據過往經驗,應有一些好消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7/LTN20090807570_C.pdf


(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11/LTN20091011004_C.pdf


好消息就是以1.68億人民幣(約191,183,999.50港元)購入短訊增值業務,有盈利保證,會按制調節代價。


作價以4,000萬現金及以1.5元發行100,789,333股支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13/LTN2009101300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11/LTN20091011004_C.pdf


次日,公司以1.43元配售9,200萬股,ADM認購當中1億人民幣股票,即79,580,419股,並授予認股權予高管,可見未來仍會有一個好消息。


(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13/LTN20091013015_C.pdf


近日,又有好消息。


(7)

總的來說,今次好消息有別於以往,之前通常仍未有高管行使認股權,今次卻有,可見這應是最後一個好消息,亦已有警號。不過,圖中仍顯強勢,故尚未可拋出。但仍需要當心股價脫離趨勢,若發現此種情況,請不要遲疑,立刻拋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73

讀者之見-第一視頻(82)、嘉盛控股(729)


(1)


今日有位網友程龍在小弟對第一視頻較為看淡的文章,提供一些意見,小弟特原文轉貼如下:


1. 要配股可能是因為耍令09年業績有盈餘給市場看, 因彩票業務在09年7月才招收會員, 不會即時有太大利潤, 但擴展新業務需要大量金錢, 這樣做其實是聰明的雙贏做法, 因一份好的09年成積表對後市有積極及關鍵作用


2. 閣下強調82現在是蝕錢, 但股票是炒未來的, 為何你堅持認為82在09或2010年年不能轉虧為盈

3. 假設現在是牛二調整期, 莊家有沒有可能現在散水, 特別是82手頭上仍有多張好牌


4. 為何你不提82的彩票業務, 據中银國際的最新報告, 單是時時彩在短短5個月之內已累積有500萬客户, 幾乎是整個香港的人口, 不錯股價己上升十五倍, 但市值還只是三四十億左右, 是電盈市值的一半, 但電盈只做香港業務及只有百餘萬客户, 再者, 82還有其他新彩種及可期望的大量新客户(+五個省全的人口及地下彩轉為公彩的趨勢), 為什麽你不提及, 難道82在擁有龐大的網絡但只值數億嗎


5. 中銀交銀及時富雖然是幫82抬轎的, 但總共認真的出了數百页報告的目的是令市場相信, 但現在82若在新業務進展得如火如荼下反而捲錢而去, 此舉的後果是令市場信心大失而82也會失去融資能力, 而目的只是貪那區區二三十億, 這樣做是否有些不智, 因市場不會相信一個老干兩次而82亦會遭受唾棄, 連帶中銀及交銀亦會受牽連


6. 今日得知張力軍減持干餘萬股, 但回溯82在08年失去牌照下仍然沒有減持(當時是真的捲錢而去, 因業務只得概念, 但股市由牛轉熊, 而網上購彩又被禁, 所以股價由4.8跌至1亳之下), 今次在新業務有進展下反而減持是否震倉, 我反而認會若真的散水是不會明刀明槍的減持, 不信請翻查82在07年10月至08年10月的股價表現, 在崩潰式狂插的個程之中並沒有减持,


7. 中央在打壓網上售彩一年後反而授權於82, 中聯通與中移動也相繼與82合係, 以一間小公司來講有這樣的待遇你不覺的奇怪嗎


8. 若現時82大撤退, 只得一個可能性, 就是82認為牛市己完, 又或者82認為這個只是熊市反彈, 但反彈己完, 因此要順勢撤退


9. 但有一點我不明白的是, 為何他行使認股權之後又減持, 意義何在, 請賜教


(2)


小弟不對這些資料表意見,只對某幾點邏輯有錯亂的指出來,並說出我的看法。


1. 要配股可能是因為耍令09年業績有盈餘給市場看, 因彩票業務在09年7月才招收會員, 不會即時有太大利潤, 但擴展新業務需要大量金錢, 這樣做其實是聰明的雙贏做法, 因一份好的09年成積表對後市有積極及關鍵作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8/LTN20090908586_C.pdf


以6月30日現金情況看來,約有2.37億現金,扣除配股所得約7,920萬,即約有1.58億,公司上半年虧1,200萬,就算燒5年也燒不完,所以並沒配股需要。但他稱擴展新業務需大量金錢,可能是原因。


當小弟發留言給龍生後,其稱「以財技角度看,這像是批給自己人的貨。事後孔明,這是強烈買入訊號,
該師兄的話也不能說錯,因為接貨者為大基金,像極正經人家說將會有生意大攪,倒也似模似樣」,加上該基金以短線炒作著名,所以或有機會得悉某些計劃進行,反證之,這位網友說得未嘗沒有道理。


但 是,他說因為要2009年業績有盈餘給市場看,則有商榷之處,擴展新業務需大量金錢不是增加營運開支嗎,就算把開支資本化也需每年攤銷,加上開展新業務也 不是一時三刻獲得新收入來源,還要在五個月成功開辦並賺超過2,400萬,並獲得盈餘,這真的是有點問題,況且,發行新股會令每股利潤攤薄,就算賺得了錢 也不多吧。


2. 閣下強調82現在是蝕錢, 但股票是炒未來的, 為何你堅持認為82在09或2010年年不能轉虧為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20/LTN2008042001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0/LTN2009042055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8/LTN20090908586_C.pdf


從約2007年借殼以來,公司沒有一年的盈利,就算是去年上半年,都是仍處於虧損情況,雖則虧損情況有好轉,但仍未錄得盈利,所以照這樣看,本年或有機會轉虧為盈,但利潤應不多。


今 年的情況來看,只是本年下半年已有多次行使購股權,因購股權為低價行使為多,這會錄得一定的虧損,本年更有超過3,000萬股獲行使,該等購股權行使價格 和現時股價最少有40仙-2元的差價,以平均數1.2元計算,就已造成3,600萬的虧損了,這就造成帳面上不好看了。


況且,我之前都寫了假設,曰2010年應有少許盈利,但並無計算購股權虧損,故此你的說法是有一點問題的。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3973


他上半年蝕1,200萬,較去年撇除可換股債的虧7,000萬有改善,下半年它虧了約5,000萬,我打個一半,即今年虧3,700萬,加保證盈利1,130萬,即虧2,500萬,約每股虧1.1仙。

下(此處有誤:應是本年)年當本業平衡,加上短訊業務賺過5,600萬(約7,150萬人民幣x 人民幣匯率(1.138)x 70%)保證盈利,每股盈利兩仙半,下年的市盈率是90倍。


3. 它的市值由約3億翻到現時接近50億,任誰都賺得盤滿砵滿吧,哪有不出貨之理?但是尚未破趨勢,暫時你是對的。


4. 香港有一隻類似同業,並是最正經的華彩控股(8161,前金屬電子交易所),前幾年也獲利,但今年的情況是虧損,所以也不得不當心。還有一隻亞博控股(8279,前萬佳訊)及眾彩控股(8156,前蜂蜂天然生命、蜂林天然生命、中國蜂業集團),也不得不當心吧。


華彩控股本年第3季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1112/GLN20091112136_C.pdf


6. 反過來看,他4.8元沒有減持,現在2.2元就減持,這代表甚麼?


7. 香港這些太多,有些勞什子開礦公司,和中石油、中海油、中國黃金合作,沒有甚麼特別啊。


9. 這個很簡單,大股東肯定有其他地方有用,這顯示他最佳的投資不是在此。


5,8. 這兩個太主觀,很難談下去。


總的來說,正如另一位網友的龍生的意見「我眼中看見的,是一隻股票由低位炒起,一邊公佈新慨念,好消息,一邊把股價打起,出貨。這生意亦真亦假,可能真做, 但至少大股東可能先把部份股票賣出套利」,我是非常認同的。


(3)


鱷兄對嘉盛控股又發表了一些意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3997


我 有看《香港買殼攻略》,光匯石油的例子與嘉盛是有一些分別,薛光林是先付一大筆,直接收購劉東海的股份,不是透過賣出公司進行逆向收購,當中沒有非常重大 的收購出現,而現在鍾卿家打算先收一大筆,卻沒有拿出相應的資產交給上市公司,反而繼續將重要資產控制在自己手中,要用就要付錢使用。

嘉盛在交易中,除了兩年專利費外,還會有合約過檔,可是從總供應協議的金額,以及有限的產能,我對合約的價值有所懷疑,而且亦不知道合約的年期。作為交易重要的一部份,至少應該交代手上合約的總值。

從交易的安排,確實與光匯石油有相似之處,但我有點懷疑利用這種方法的必要性,上市公司收購內地資產非常普遍,賣方一般以離岸公司持有內地公司,交易時將離岸公司轉手,不見得轉手特別困難。


再看專利許可契約,許可權人除了鍾卿家外,還有雷天電池及綽億,雷天電池是一間於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綽億是一間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顯然不少專利是由離岸公司持有。

原來鍾卿家還有一招,電動車其實算不上甚麼,他還買了比鄧伯伯更偉大的毛主席昔日座駕,改裝成電動車給人看。


http://www.evuk.co.uk/news/





Anyway, we set off across town at a very brisk pace (in China that is very fast..) weaving in and out of the dense traffic. Our driver did not speak a great deal of English but we learnt on arrival at the TS offices that the car was powered by TS batteries. In fact it was one of two cars that had been hand-built for Chairman Mao and had been bought by the company as demonstrators.(VIP treatment for backpackers in a futuristic ex-Chairman Mao limo - how surreal is that?! EVUK Ed.).

http://visforvoltage.org/forum/2725-richard-hatfield-lightning-motors-presentation-eaa-silicon-valley-meeting


Richard's presentation was one of the best I can remember at the EAA-SV chapter meetings. He was very down to earth and well informed. I enjoyed his anecdote about getting to drive Chairman Mao's bomb-proof limo that had been converted to an EV by Thunder Sky! As Richard said, "It's not the best donor vehicle for an EV, but it certainly is unique!"

One of the main points I got from his presentation is that he wants to work with tinkerers and converters and can supply complete LiFePo systems that include a BMS system and charger. his quote for the Thunder Sky cells was $0.50/Watt hour (not including BMS). One of the EAA members (Warren) pointed out that Optima yellow tops sell for about $0.35 per Watt hour. Thunder Sky claims that with a proper BMS and charge/discharge cycles within spec, their cells are good for 2,000 cycles at 80% DoD, or 3,000 cycles at 70% DoD. Optimas are good for 200-500 cycles. worst case here you are getting four times the cycle life for less than 1.5 times the cost. Seems like this is a no-brainer, especially with the cost of lead going through the roof.

Another crucial point Richard made is that the Thunder Sky cells must be kept within spec for charge and discharge. Also they must be kept in compression while charging. If you treat the cells correctly they will function as advertised, BUT they do not tolerate abuse. This info jives with what I have read on the Thunder Sky Yahoo group. If you use a proper BMS and discharge within spec they are great, if you abuse them AT ALL they die.

All in all a great presentation. I plan on contacting Richard to see how much a 40Ahr pack at 48 volts would cost.


http://www.evcomponents.com/ProductDetails.asp?ProductCode=TS-LFP40AHA






Our Price: $44.00

Nominal Capacity: 40Ah


另外我找到這個代理報價,每安倍小時(AH)大約隻賣USD1.1,出廠價照計有少無多,現在專利費收不多於每安倍小時人民幣0.5元,總供應協議又收每安倍小時不超過0.5美元,剩下USD0.1,中國營運公司目前之電池產品最高產能為100,000,000安培小時。


如要達到1.5 億的保證盈利,其純利率需要達:


= 150,000,000 / ( 100,000,000 x (( 1.1 - 0.5) x 7.77(美元對港元匯率) - 0.5 x 1.138(人民幣對港元匯率)))


=36.64%

2007年時,雷天的報價是每安倍小時(AH)USD2

http://www.zeva.com.au/tech/LiFePO4.php



由此可知道3年內貶值45%,即每年複合貶值:


1- ((1-0.45) / (1^3))


= 18.06%


即是可以說如果兩年內不增加產量的話,公司的營業額及獲利方面也會有一定減少,況且一年貶值18%的產品,假設純利率是40%,並假設單位成本沒有下降,約3年這件東西就會不賺錢了,由此我們可以想想這件東西能否達到36.64%的純利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5

第一視頻(82)買甚麼?

(按: 本文只是幫這班公關解釋下買些甚麼,並無對此股作出任何建議,請別問我這隻股如何看,謝謝。)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907/LTN20100907006_C.pdf

2010 年9月4日,第一視頻(82,前益安國際)和兩位用英文拚音的國語名稱的合營夥伴KUANG Yixun及HU Zhenning成立一家合營公司,第一視頻持持有70%股權,KUANG Yixun及HU Zhenning則分別持有17.7%及12.3%股權。

這 家合營公司會收購兩位合營夥伴持有的Shenzhen Tastech Electronic Company Limited及Bright Way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作價7,840萬人民幣,以公告匯率1人民幣等於1.135港元計算,即8,898.4萬港元,付款方式如下:

(1) 2,000萬人民幣(即2,270萬港元)現金;

(2) 剩餘6,628.4萬,以2.31元,發行28,694,372股,若不符各年盈利規定,則需繳付不足盈利差額的股票或或等同的金額,若超過盈利規定的20%,則付這金額以上盈利20%予合營夥伴作花紅,超過盈利規定50%的,則付25%。

其股票禁售期有限制,若達到當年盈利目標,在2010年、2011年及2012年售出的股票不得多於換股的20%、60%及100%。

據 公司稱,這公司的主要「從事手機通信產品之開發、設計並提供維修服務。賣方為中國無線通信技術產品供應商翹楚,提供軟硬件設計、品質保證測試、工業設計及 結構設計之全方位移動解決方案。產品範圍涵蓋輕觸按鍵、類比電視、TV-OUT、全屏觸控、全鍵盤翻蓋、直滑、側滑推蓋、專業音效及多媒體功能。賣方提供 之服務範圍包括GSM移動通信產品、手機硬件設計(印刷電路板組件)、手機軟件設計、手機製造、技術測試支援及培訓,並提供FTA及CTA相關測試支 援。」

此外,賣方「擁有一支高效及專業研發隊伍。賣方之研發及技術人員佔其人手逾80%,且大多數於產品開發方面擁有超過逾七年專業及豐富經驗。合營公司預期於二零一二年前之年度產能超過一千萬部手機。」

綜合來說,第一視頻期望在收購後,能帶來整合產業鏈的效益。

(2)

上面全部是英文,但實際上這些東西可以通通查到,只是不知道這堆人為何這樣懶,不去查一下呢?現在教大家如何找。

1. Shenzhen Tastech Electronic Company Limited

首先,我們用Google,找到其中一個網頁有這家公司類似同名的公司,原來的中文名是「深圳泰斯達電子有限公司」,網站是這個,介紹的和公告差不多,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某大廈,但漏了這家公司成立的日期是在2007年4月,據稱大部分有7年經驗,相信都是在創業前有從事同業的經驗吧,或是吹水?

可以看到其研發儀器,的確由很艱苦的情況內完成的。

下一步,我們可以找找這家公司的工商紀錄:

2. KUANG Yixun及HU Zhenning

在深圳市的工商局,我們很容易就找到這些資料,其資本額僅100萬人民幣,由鄺毅勛及胡振寧分別持有59%及41%,非常類似KUANG Yixun及HU Zhenning的普通話拚音,所以KUANG Yixun及HU Zhenning即是鄺毅勛及胡振寧。

 

 

從下圖可見,賣方的股權原由3個人持有,經過兩次股權變更,在2008年只剩下這兩位人兄。


 

 3.  Bright Way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68

第一視頻(82)買甚麼?

 

(按: 本文只是幫這班公關解釋下買些甚麼,並無對此股作出任何建議,請別問我這隻股如何看,謝謝。)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907/LTN20100907006_C.pdf

2010 年9月4日,第一視頻(82,前益安國際)和兩位用英文拚音的國語名稱的合營夥伴KUANG Yixun及HU Zhenning成立一家合營公司,第一視頻持持有70%股權,KUANG Yixun及HU Zhenning則分別持有17.7%及12.3%股權。

這 家合營公司會收購兩位合營夥伴持有的Shenzhen Tastech Electronic Company Limited及Bright Way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的全部有形及無形資產資產,包括但不
限於所有知識產權、商譽、技術、合約、賣方與供應商之間的權利及合約、客戶及分銷等,作價7,840萬人民幣,以公告匯率1人民幣等於1.135港元計算,即8,898.4萬港元,付款方式如下:

(1) 2,000萬人民幣(即2,270萬港元)現金;

(2) 剩餘5,840萬人民幣(即6,628.4萬港元),以2.31元,發行28,694,372股,若不符各年盈利規定,則需繳付不足盈利差額的股票或或等 同的金額,若超過盈利規定的20%,則付這金額以上盈利20%予合營夥伴作花紅,超過盈利規定50%的,則付25%。

其股票禁售期有限制,若達到當年盈利目標,在2010年、2011年及2012年售出的股票不得多於換股的20%、60%及100%。

據 公司稱,這公司的主要「從事手機通信產品之開發、設計並提供維修服務。賣方為中國無線通信技術產品供應商翹楚,提供軟硬件設計、品質保證測試、工業設計及 結構設計之全方位移動解決方案。產品範圍涵蓋輕觸按鍵、類比電視、TV-OUT、全屏觸控、全鍵盤翻蓋、直滑、側滑推蓋、專業音效及多媒體功能。賣方提供 之服務範圍包括GSM移動通信產品、手機硬件設計(印刷電路板組件)、手機軟件設計、手機製造、技術測試支援及培訓,並提供FTA及CTA相關測試支 援。」

此外,賣方「擁有一支高效及專業研發隊伍。賣方之研發及技術人員佔其人手逾80%,且大多數於產品開發方面擁有超過逾七年專業及豐富經驗。合營公司預期於二零一二年前之年度產能超過一千萬部手機。」

綜合來說,第一視頻期望在收購後,能帶來整合產業鏈的效益。

(2)

上面全部是英文,但實際上這些東西可以通通查到,只是不知道這堆人為何這樣懶,不去查一下呢?現在教大家如何找。

1. Shenzhen Tastech Electronic Company Limited

首先,我們用Google,找到其中一個網頁有這家公司類似同名的公司,原來的中文名是「深圳泰斯達電子有限公司」,網站是這個,介紹的和公告差不多,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某大廈,但漏了這家公司成立的日期是在2007年4月,據稱大部分有7年經驗,相信都是在創業前有從事同業的經驗吧,或是吹水?

可以看到其研發儀器,的確由很艱苦的情況內完成的。

下一步,我們可以找找這家公司的工商紀錄。

2. KUANG Yixun及HU Zhenning

在深圳市的工商局,我們很容易就找到這些資料,其資本額僅100萬人民幣,由鄺毅勛及胡振寧分別持有59%及41%,非常類似KUANG Yixun及HU Zhenning的普通話拚音,所以KUANG Yixun及HU Zhenning即是鄺毅勛及胡振寧。

 

 

從下圖可見,賣方的股權原由3個人持有,經過兩次股權變更,在2008年只剩下這兩位人兄。


 

 3.  Bright Way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

跟住番來香港公司查冊網站,睇睇呢家公司底細。

根據資料,這家公司中文名叫寶威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在2009年3月25日成立,從提交文件看,其後沒有任何變更,估計股東結構和深圳泰斯達相同。



(3)

雖然其中一家公司的資本額只是100萬人民幣,另一家也是不會多,但為何能賣出這樣高的價錢?我不知道,但他們利用這些方法隱瞞了一些東西。

根據上市條例14.33附註1,「如交易是以股份作為代價來支付,而有關代價股份是按一般性授權發行,則毋須經股東批准。」此交易根據公告,是屬於此情況,故亦不需披露公司會計情況等等,而由於公司是新成立的,故此亦無盈虧。

另外因為公司是以成立合營公司方式收購原本這兩家營運中的公司深圳泰斯達電子有限公司及寶威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的資產,故此亦不需披露這兩家公司任何盈虧情況,從而不知其是否有能力達到盈利目標。

綜合來說,第一視頻是實際上是向鄺毅勛及胡振寧購入這公司的70%股權,然後用一家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來包裝,以不用向其他股東披露其盈虧資料,並從而得知其是否能達到盈利目標。

另 外,我計算出,若公司兩年多並無盈利的話,他們需要賠償6,720萬人民幣的股票/或等值現金(9,600萬x 0.7),但發行的股票代價只有5,840萬人民幣,其中的差額980萬人民幣是用甚麼方法來償付,文件並無提及,況且這只是無盈虧的情況,如果是虧損的 話,因他們的假設並無假設如虧損,盈利為零,故此賠償額可能只有多不會少。但現時一開始就把2,000萬人民幣出去,如果遇上這情況,合約是否能追討其付 出去的現金?

希望這是一項公平的收購,不是偷錢的交易。此外,這間公司的公關/祕書這樣的隨便,這樣容易找到的東西,也不翻譯,讓投資者看到一頭霧水,真是需要改善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69

雷士照明召回82萬隻問題節能燈 涉資超千萬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19/2296389.shtml

每經記者 徐學成 發自廣州
在被爆出 「節能燈不合格」17天之後,雷士照明(02222,HK)4月17日正式宣佈召回82.4萬隻問題節能燈,涉及金額逾千萬元。這也成為國內首例節能燈召回事件。不過,行業人士認為,雷士照明此次召回事件暴露的問題或只是行業的「冰山一角」。
召回產品數量達82.4萬隻
4月17日,雷士照明正式宣佈召回82.4萬隻型號為 「YPZ220/5-SFPRRE275W220V50Hz」的5W節能燈產品,凡購買了該型號節能燈產品的消費者,均可前往雷士照明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專賣店辦理免費退換貨手續。
此前,在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一次抽檢中,雷士照明生產的該產品被爆初始光效不達標。初始光效是反映節能燈是否節能的關鍵性指標。
雷士方面表示,早前,雷士照明質檢技術人員在檢測時發現,雖然此批產品仍符合節能認證的規範,但由於燈管在製造過程中的一致性未控制好,未能達到設計的 一級能效要求,屬於批次性問題。此外,即使是相同的設備、工藝和材料生產製作,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都存在離散性,也就是每個燈的光效都是不完全相同,這些數 據是符合正態分佈。
雷士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次召回的節能燈涉及金額超過1000萬元。
是否「節能」存分歧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報導,今年3月31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了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53種節能燈比較試驗報告」,報告指出,一款「nvc雷士照明牌5W節能燈」被檢測出「初始光效不達標」。
該報告稱,「初始光效是評定節能燈能效水平的參數,是反映一個節能燈產品是否具備節能效果的重要指標,該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直接導致節能燈達不到節能效果。」
事件曝光後,雷士照明品牌管理中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出現的問題,雷士正在展開調查。
不過,對「初始光效不達標」的解釋,雷士方面與業內專家的意見並不一致。
雷士方面稱,「初始光效」並不是反映節能燈性能的關鍵參數,且他們的產品不存在安全隱患。
隨後,行業專家、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LED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郭修指出,如果初始光效不達標,對節能燈性能的影響是「致命的」。
在此次事件發生後,針對一些專家發表的 「雷士應該立即召回問題產品」的建議,雷士向記者表示公司正在研究。
4月18日,記者就此再次詢問雷士照明品牌管理中心,其工作人員表示,上次被查出問題後,雷士就在討論是否召回問題產品,當時由於此前行業內並沒有召回的先例,所以雷士保持了相對謹慎的態度。
僅是行業「冰山一角」?
屢被炒作的「節能燈」,是最近幾年中國照明行業的「香饃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在歐美等國家紛紛提出「淘汰白熾燈時間表」後,2007年12月,中國實施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制度。2009年7月,中國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共同發起啟動「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
公開數據顯示,僅廣東一省,2010年前5個月,即出口節能燈2.4億只,價值2億美元,比前一年同期分別增長60.4%和78.7%。
由於國家的大力引導,以及業內關於這個行業良好的發展預期,全國超過1萬家的照明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看中了這塊還未被充分挖掘的「處女地」。
與此同時,行業制度不健全、標準不明確、核心技術的缺乏,使行業內大企業、小作坊魚龍混雜,一些企業打著「節能」的招牌,卻生產著根本不符合行業標準的產品。
郭修認為,這樣的企業多如牛毛,由於仿冒的節能燈泡很少會在安全上造成重大事故,加之普通消費者也無法分辨其是否符合標準,所以給了這些企業可乘之機。
郭修表示,雖然雷士召回問題產品會在業內產生一定積極影響,但是否會給其他企業一些警示,甚至給行業內多年積壓的問題一個釋放的機會,還有待觀察。
記者瞭解到,在全國照明行業內,這是首次有知名企業宣佈召回問題產品,但郭修表示,他「希望有更多存在問題的企業站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7

美國石油庫存創近82年的新高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339

如何誰還在質疑美國的頁岩油繁榮是否是美國能源市場的一次歷史性的轉型,那麼美國能源部今日的報告將讓你吃驚:美國現在的石油庫存是自193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能源部的報告顯示,美國商用石油庫存上週升至3.976億桶,上升了300萬桶。自今年年初以來已經上升了10%,而自2008年5月以來已上升了30%。

大量的剩餘供給使美國的油價維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下,週四NYMEX石油為每桶93美元。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油價依然保持在3位數。

美國北達科他州,德州南部的Eagle Ford頁岩區,以及賓州的Marcellus成為了石油的新生產區。北達科他州在3月份每天生產了783,000桶石油,是2006年底產量的7倍(當時每日產量為115,000桶)。德州石油產量在過去6年幾乎翻番,是自198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現在的美國石油庫存和1931年的情況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在兩種情況下,美國都發現了新的石油生產區域。在1930年,德州東部的Ruck Country被發現,之後證明這是美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區域。在1931年以前這個區域幾乎從未生產過石油。而在1931年之後該區域每日生產50萬桶石油,這也使德州的油價從每桶1美元暴降跌至每桶6美分。

那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上一次美國石油庫存如此之高的基本情況:

當時胡佛擔任美國總統,美國的GDP是766億美元,相當於1996年的7006億美元。美國GDP在2012年超過了15萬億美元(以2012年的美元來計算)。當時美國人口為1.24億,還不足現在人口的一半。當時美國註冊的機動車輛為2400萬輛,而2010年的註冊車輛約為2.5億。當時的油價是每桶65美分,相當於今天的每桶10美元。

哦,對了,當時的托馬斯·布恩·皮肯斯只有3歲,而巴菲特還不到一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30

民間最大咖 82歲神秘天然氣霸王

2014-09-01  TCW  
 

 

高雄市、新北市接連發生氣爆事件後,全台天然氣公司繃緊神經,許多公司也被地方政府要求全面進行管線安檢。

你可能早已知道,台灣各地的天然氣公司多屬國軍退輔會旗下「欣」字開頭的公司,也知道這種分區壟斷或寡占的好生意,能分得一杯羹的少數幾家民股業者,不是新光吳火獅家族(擁有大台北區瓦斯公司),就是高雄陳田錨家族,或是前台灣省議會議長高育仁(新北市長朱立倫岳父)這些早年黨政關係良好的大人物。

但很少人知道,如今掌握全台營收規模最大天然氣事業的民間人士,是現年八十二歲的朱坤塗,他是上櫃公司欣雄天然氣董事長,去年營收五十七億元,超越在台北市市占率六成五的大台北瓦斯。

朱坤塗也是欣彰、欣南天然氣的最大股東,旗下三家欣字輩公司年營收合計超過百億元,並且還入股了另三家瓦斯公司欣林、欣桃、裕苗。

在台灣政商關係史上少被著墨的朱坤塗,如何成為「天然氣大王」?

政商史對他少有著墨中年轉彎,從營造跨瓦斯業

朱坤塗出生在苗栗,父親在日治時期擔任「保正」(相當於現在的村里長)。在欣彰公司為他出版的傳記中,朱坤塗自述,成年後他先做果菜批發,後來投入營造業,在新竹設立義坤營造廠。由於營造廠八成的生意是跟中油做的,而中油又是所有民生、工業天然氣的供應上游,朱坤塗及早掌握到一九七○年代政府開放天然氣下游供銷事業民營化的消息。

說是開放民營,但退輔會與民間合資新設的幾家天然氣公司,除了讓國民黨黨營事業投資,也早已「訂親」給政壇人士,例如欣桃要給當時桃園縣議會議長簡欣哲、欣中是台中市議長劉火旺囊中物、欣欣(營業區域為新北市)要給當年台北縣政壇大老的省議員陳根塗。

經歷營造業的辛苦,朱坤塗看準天然氣事業獨占、穩定的優勢,決心在名花尚未有主的中、彰、投三個縣區,非搶下一家不可。當年四十歲的朱坤塗拿出磨功,「不管有沒有事,我每個禮拜一定北上,拜會輔導會(即退輔會)承辦人員,」他自述。後來他終於打動了主管該業務的海軍中將劉慶生,與退輔會合資成立欣彰天然氣,開啟了他的瓦斯王國。

作風低調卻帶狠勁拓規模,直接跟望族搶生意

當時地方政客與退輔會合作的天然氣公司(為符合「民營」名義,退輔會持股在五○%以下),多由政治人物掛名董事長,退輔會派總經理。朱坤塗想掌實際經營權,主動讓出董事長,自任總經理。但欣彰成立初期,他勇於挑戰退輔會安插的退役將官,向退輔會高層反映,換掉與他不合的董事長。

認識朱坤塗四十多年的律師溫欽彥,在朱與退輔會周旋時曾被朱諮詢,他對朱坤塗最大的印象就是「直爽,不怕得罪人」。一位不願具名的新竹商人也佩服朱坤塗「鄉下小孩,沒什麼背景,卻能打進退輔會系統做生意,」他認為朱最厲害的就是執著到底的意志力。

耐磨、堅持和敢搶,不但讓朱坤塗抓緊欣彰經營權,也讓他一路坐大。一九九○年代後期,國民黨黨營事業光華投資賣掉旗下幾家天然氣公司股份,朱坤塗買到了其中虧損累累的欣南、欣雄。他接手不久就讓兩家公司轉虧為盈。

一位在天然氣業界數十年的經理人分析,朱坤塗的成功是專業加霸氣。除了買股權擴張,他也曾跟高育仁在台南搶地盤經營權,鬧上台南市政府;跟南鎮天然氣的《民眾日報》創辦家族李哲朗,搶高雄工業用戶生意。天然氣除了賺獨占,也賺規模,規模越大,越能經由管線設備等共同採購來降低成本,尤其,工業用戶價格管制不如民生用戶,較好賺,而朱家旗下就以工業用戶占大宗。

嚴肅四十年從不鬆懈已屆高齡,每天巡各地事業

身材精瘦、表情嚴肅的朱坤塗,八十二歲仍然堅持每日晨跑,並固定巡視各地事業。

多年來朱坤塗父子拒絕受訪,幕僚表示他們希望保持低調。不過,除了天然氣,其他事業據點多在新竹的朱家,是當地政商聞人。朱坤塗曾申設新竹第一家證券公司大統證券,曾投資新竹商銀股票並任董監事,還曾與和信辜家在新竹合作設立竹和有線電視系統台。如今,家族在新竹的事業主要為營建。

此外,朱坤塗成立坤泰文教基金會,投入新竹的青少年公益活動;他也是國民黨的長期支持者,新竹市國民黨立委呂學樟說,「每次選舉他(朱)都出錢出力,是地方大老。」

【延伸閱讀】朱家天然氣王國,僅次於退輔會——台灣天然氣公司版圖

●勢力1 退輔會

公司:欣欣、欣桃、欣泰、欣中??,共10家,擁有主導權

區域:基隆、台北市、新北、桃園、台中、雲林、嘉義、南投、屏東

經營者:6家董事長、4家總經理為退輔會指派退役將領

營收:10家總營收未公布

●勢力2 朱坤塗家族

公司:欣彰、欣雄、欣南

區域:台中(舊縣區)、彰化、 高雄(舊縣區)、台南市

經營者:朱坤塗和兒子朱河村、朱文煌

營收:逾100億元

●勢力3 新光吳家

公司:大台北、新海

經營者:王文一等新光集團人士

區域:台北市、新北市

營收:約81億元

●勢力4 潘氏家族

公司:大台南

區域:台南(舊縣區)

經營者:高育仁、潘彥伶

營收:35億元

●勢力5 陳田錨家族

公司:欣高

區域:高雄市

經營者:陳田錨、陳建東父子

營收:14億元

註1:「欣」字開頭及「大台南」皆有退輔會持股,其餘天然氣公司,南鎮、

陽明山、竹建、裕苗等6家,各由分散民股投資,有的含退輔會股份

註2:營收數字為2013年營收

資料來源:退輔會、民進黨立法院黨團 整理: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19

82股破增發價 機構浮虧23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3311.html

82股破增發價 機構浮虧230億

一財網 谷東 2015-09-09 22:35:00

今年以來通過現金認購方式完成定向增發的82家上市公司仍處於折價狀態,並且參與這些上市公司定增的以機構為主的投資者合計浮虧仍逾230億元

連續三個交易日累積20%的上漲,令金瑞科技(600390.SH)暫時脫離了定增破發的窘境。而相較定增價最高折價幅度已逾60%的富瑞特裝(300228.SZ),更是憑借近兩日連續漲停將折價幅度縮小至51.83%。

盡管截至9月9日收盤,今年以來通過現金認購方式完成定向增發的82家上市公司仍處於折價狀態,並且參與這些上市公司定增的以機構為主的投資者合計浮虧仍逾230億元,但隨著近期富瑞特裝等個股出現較大幅度反彈,定增投資者的賬面虧損開始逐漸減少。

金融板塊浮虧大

Wind資訊統計顯示,芭田股份(002170.SZ)最新收盤價仍較其定增發行價存在65.05%的折價,而萬順股份(300057.SZ)的折價幅度也超過富瑞特裝,達55.14%,盡管兩只個股在近三個交易日同樣也都有逾20%的上漲。而上述82只個股中,29只折價幅度仍在30%以上,其中10只超過40%。

按實際募資金額與最新折價幅度來計算,參與定增投資者合計約233.33億元的賬面虧損中,僅金融板塊4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浮虧金額就占了三分之一。

平安銀行(000001.SZ)是令參與定增投資者浮虧最多的一家。今年5月份,平安銀行完成了百億定增募資,當時定增價格為16.70元,而9月9日收盤價已跌至11.10元,折價33.53%。按此計算,參與平安銀行此次定增的投資者賬面浮虧已達33.53億元。除控股股東外,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此次買入定增股份最多的一家,目前其浮虧應接近5億元。

國金證券(600109.SH)也處於定增破發狀態,且折價幅度逾45%,因而參與其定增的投資者也合計出現20.16億元浮虧。另外再加上南京銀行(601009.SH)的19.57億元,並將安信證券借殼的國投安信(600061.SH)的11.62億元浮虧計算在內,就已達84.88億元。

實際上,金融板塊等之所以浮虧金額大,是因為其本身定增募資金額就非常大。而在股價彈性更好的中小創板塊中,也有些相對浮虧金額不容小覷。富瑞特裝就是一例。

富瑞特裝是出現定增破發的創業板個股中,定增投資者浮虧金額最大的一只。截至9月9日仍有4.14億元浮虧。而其實際募資金額即定增投資者認購金額合計僅為7.99億元。

另外在中小企業板個股中,處於停牌狀態的雛鷹農牧(002377.SZ)和林州重機(002535.SZ),仍令定增投資者有逾4億元浮虧;而漢鐘精機(002158.SZ)、海特高新(002023.SZ)也均還有逾3億元浮虧。

反彈能否持續?

折價幅度最大的芭田股份在一個漲停板之後,9月9日最終收盤漲幅僅為4.91%,而隨著近日監管層再度連發利好護盤,富瑞特裝已連續兩個漲停。定增投資者僅有3000萬浮虧的芭田股份漲幅並不如富瑞特裝。

大額浮虧或更增加了股價反彈力度。而在參與富瑞特裝的投資者中,不僅包括了多家機構,認購金額最大的還有一位自然人股東毛文灝。

連續下跌後,市場已經出現短期企穩跡象,但在弱市中,大盤反彈高度會很有限,因此現在參與定增破發股反彈套利的風險仍存,一位私募基金負責人認為。

而另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師也認為,市場處於不同階段,定增板塊的走勢會有很大區別。對於定增破發個股,投資機會肯定會有,只不過更可能出現在接近股份解禁期的時候。尤其在弱市中,提前推升股價的意義不大。

對於頗受關註的券商板塊,已大幅折價的國金證券,在本周三個交易日內累積漲幅不足10%。

而同樣有著再融資需求的其他上市券商,有些更是早已開始下調其融資計劃。如東吳證券(601555.SH)在8月份就已將擬定增募資額由75億元下調至60億元,擬增發價格也由原來計劃的每股23.50元大幅下調至15.83元。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48

擅自變更!82億煤基二甲醚項目生產出來的卻是甲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3466.html

擅自變更!82億煤基二甲醚項目生產出來的卻是甲醇

一財網 董來孝康 2015-09-30 15:41:00

國內確實有煤化工項目在拿到“路條”(註:可以開展工程前期工作)之後,就開始進行建設,主要是因為全部手續獲批所需要的時間很長,短則一年半載,長則三五年,手續也很繁瑣,環評還只是其中一環。

掛羊頭賣狗肉!9月29日,彬縣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彬縣煤炭”)在發布的《2015年公司債券2015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下稱“評級報告”)中承認,總投資高達82億元的煤基二甲醚項目,在未取得陜西省環保廳批複的情況下,卻已將終端產品由二甲醚變更為甲醇,一段時間之後,才正式拿到批複。

彬縣煤炭這一“先上車後補票”的行為正是國內煤化工項目未批先建的一個縮影。日前,作為非政府環保組織的綠色和平發布調查報告稱,化化網公開統計數據,截至8月,全國有53個在建現代煤化工項目,其中8個項目未獲環保部批複。

9月30日,一位上市煤企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確實有煤化工項目在拿到“路條”(註:可以開展工程前期工作)之後,就開始進行建設,主要是因為全部手續獲批所需要的時間很長,短則一年半載,長則三五年,手續也很繁瑣,環評還只是其中一環。

終端產品擅自變更

彬縣煤炭100萬噸/年煤基二甲醚項目由其控股子公司陜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運營,該項目位於彬長礦區長武縣五里鋪工業園,總投資82億元,當前在建一期工程投資45億元,截至2014年底,實際投資額已達54.72億元。

據彬縣煤炭方面透露,公司致力於發展循環經濟,投資建設的100萬噸/年煤基二甲醚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投產。

但需要指出的是,彬縣煤炭這個100萬噸/年煤基二甲醚項目,原計劃生產二甲醚,目前終端產品由二甲醚變更為甲醇,但在變更之前並未獲得陜西省環保廳的批複。

彬縣煤炭在評級報告中承認,2014年11月,彬縣煤炭在未取得試生產批複的情況下,進行生產。為此,對於上述行為,鹹陽市環保局對彬縣煤炭決定以合計20萬元的基數按日連續計罰。

處罰威力顯現!彬縣煤炭決定於2015年5月停止生產精甲醇,並於6月12日全線停產1000萬噸/年煤基二甲醚項目。

但峰回路轉。7月20日,彬縣煤炭收到了陜西省環保廳《關於陜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一期生產裝置試生產的函》,並於7月23日恢複生產。這距離其全線停產不過一個月有余。

上述上市煤企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雖然有的企業在未取得環評批複的情況下,就開始建設煤化工項目,但由於投資額動輒上億甚至一二十億元,彬縣煤炭這個項目投資額則更大,若是因為環評而被長期擱置,會造成企業很大損失。

未批先建面臨風險

這兩天,煤化工項目“未批先建”的問題經媒體報道之後,在業內外引發熱議。那到底什麽是未批先建呢?

企業通常將發改委的“路條”視為獲批,“拿到‘路條’開工建設就是行業所說的未批先建。”中國煤科總院北京煤化工分院副院長陳亞飛說。

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李冶在日前舉辦的2015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表示,行業俗稱的“路條”只是國家核準同意開展項目的前期工作,項目能否順利實施還要看下一階段的具體工作和批示;既然叫開展前期工作,那麽前期工作的結果就是有可能行,有可能不行。

日益嚴苛的環保政策正在給煤化工行業帶來新的挑戰。李冶在日前舉辦的2015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就指出,煤炭深加工行業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水資源和環境容量許可的前提下,建設項目並執行最嚴格的環保標準。

綠色和平在發布的調查報告中稱,今年7月,國家環保部以“所在區域地表水,大氣已無環境容量”以及“選址存在較大環境風險”的原因連續否決了伊犁新天及山西潞安兩個煤化工項目的環評。

伊犁新天及山西潞安兩個煤化工項目與彬縣煤炭的100萬噸/年煤基二甲醚項目一樣,均已幾乎完成施工,但陜西省環保廳給予了彬縣煤炭“先上車後補票”的機會,但不是所有項目都能這麽幸運。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上市煤企相關負責人坦言,企業在未批先建煤化工項目時,都會做一個測算,就是全部手續獲批的可能性有多大,同時,為了以防萬一,也會將項目的投資金額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並將項目進行分期建設。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48

日本企業鬧人力荒 向銀髮族討救兵 82歲阿嬤還能在速食店打工

2016-03-28  TWM

高齡化使得人手不足問題越趨嚴重,日本企業紛紛延長退休年齡,並保證一定的待遇等,提高繼續工作的誘因,希望留住優秀人才。

譯者·江裕真

日本高齡化比率持續升

高,現在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是超過六十五歲的高齡者。為預防勞動人口減少,企業勢必得積極活用銀髮人力,因此多家企業相繼實施延後退休年限的制度。

其中,本田汽車在去年秋天明確訂定延後退休年齡的方針,也是日本第一家這麼做的車商。具體來說,是以四萬名日本國內員工為對象,將退休年限由六十歲延至六十五歲,由員工自己選擇在六十到六十五歲之間的某一年退休。本田已在今年一月與工會達成共識,等到細節底定後,最快力求在一六年度內實施。

解方:延後退休年限

資深經驗有助技術傳承

現行本田的作法是「重新

雇用」,員工屆滿六十歲的退休年齡後,如果有意願,公司就會重新雇用到最多六十五歲,薪水大約是原本的一半,不過,不會安排派駐海外這種負擔較重的工作。適用這種制度的六十歲以上員工,約占五至六成。

本田在新制度下,薪資可保證平均會有六十歲時的八成,也可能會派駐海外。在中國或亞洲前景看好的新興國家,第一線會越來越需要經驗豐富的人才來協助技術傳承。

本田員工的平均年齡為四

十四.八歲,為日本主要八家車廠中最高。一位人資主管表示,「在員工年齡結構中,(泡沫經濟期進公司的)四十五至五十四歲區間人數最多。」

熟悉企業雇用狀況的日生

基礎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松浦民惠說,「過去雇用高齡員工比較偏向照顧他們的角度,但這群泡沫經濟世代十年後即將退休,大企業基於人資策略的考量,也必須雇用高齡員工。」不過,一旦員工延退的薪資往上拉,人事成本可能成為實施的瓶頸——錢從哪裡來?

據前述的人資負責人表

示,這次改革重點是「勞務成本的再分配」。在提高退休年齡同時,也調整人事制度,例如更強調依實際績效發獎金。

此外,本田也把原本在業界偏高的加班津貼,調降至與業界平均相當,並停發國內出差津貼。但針對有育兒或看護需求的員工提供更好的福利,除設置在家工作制度外,並階段性廢止配偶津貼,同時新增育兒與看護津貼。若有未滿十八歲的兒女要扶養、或家人要看護,不設人數上限,每人發給二萬日圓。

餐飲業界也一樣苦於年

輕勞動人力減少,必須活用銀髮族。雲雀集團(Skylark)去年九月,將全體員工的

退休年限由六十歲延

至六十五歲,對象是

約四千三百名正職員

工,以及約八萬名兼差或打工者。

以往,正職員工

屆滿六十歲的退休年

齡後,可根據重新雇

用制度再工作到六十

五歲,薪資大約減半。至於兼差和打工員工的薪資,則是基本時薪,外加依平日績效加發的獎金,但是屆滿六十歲就要歸零,只能領基本時薪。新制度實施後,不分正職與否,職位與待遇都可以維持和六十歲之前一樣。

雲雀的正職員工,約三千人是經理(店長),社長谷真表示,「店面的營運與管理需要時間與經驗累積,近六十歲的經理當中,很多人擁有這方面的技術與知識。從公司外部找人,不足以因應公司需求。」由於該集團的工廠對食材會先做基本的加工,很需要擁有這方面專業知識的人才;每次更換菜單時,也需要有能力重新設計作業線的員工。「經常變換菜單的餐廳,最有效率的作法,是針對小型作業線做小幅調整。擁有作業線設計知識的五、六十歲員工,都非常厲害。」谷真說。

效益:產能高於人事成本

工作意識高排班好配合

雖然延退會讓總人事成本

暫時增加,但他們所發揮的生產力,效益可望高於成本的增加。只是,這也代表職位可能會晚五年才空出來,影響到對後進員工的培育,這是有待解決的課題。再者,餐廳員工在送餐或收拾座位時,都必須拿著沉重的餐具在店裡走動,體力負擔很大。為此,雲雀集團開始採取一些措施,像是提供健檢後的指導,讓員工到六十多歲依然能活力十足。

至於摩斯漢堡(日本),則是在打工族部分活用銀髮人力,目前最年長的是八十二歲的原久子,她表示,「剛進店裡時,學過一點收銀,但沒辦法全部記住。」現在她負責洗菜與切菜等工作。

在摩斯服務二十八年的六

十七歲店員龍崎花,則包辦漢堡的調理、收銀、備料、訂貨等基本業務。「哪個部分缺人,我就去補齊人力。新款漢堡我也是做一次就記得。」有些銀髮族顧客不會點菜,看到有她這位同樣年長的店員在,就安心了。「有人需要我,是我最開心的事。」她表示,這份工作還要繼續做下去。

當過店長、目前在摩斯總

公司擔任公關暨投資人關係工作的金田泰明說,「銀髮員工對於工作的意識很高,輪班時間也很固定,很好排班。」

光是延後退休年限並不

夠,工作環境的設計等相關配套措施,才是決定活用銀髮人力成敗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