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收入持續下滑 香港外資投行將掀裁員潮/結論是明年Q3再看金融股。明年Q3Y2Y指標會很難看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78432170/
時隔一個多月,多數外資金融機構再爆新一輪裁員計劃。
「已經有動作了。」中國內地一位外資投行交易員向本報記者透露,主要外資投行現在都有裁員,投資銀行、銷售和交易部門是投行人力成本最集中的幾個部門,「裁這幾個肯定成效最明顯。」。
上一輪裁員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但瑞士銀行(UBS)香港投行部的一名員工認為,如果歐美資金撤出香港,該地區則可能被列入下一輪裁員的範圍。
遇缺不補是主要裁員方式
「整個投行業績不好,所以需要削減人員來減少開支,因為人員是投行最大的成本。和單個交易員的業績關係不大。」前述投行交易員表示。
歐美市場不好是既成事實,而對於外資投行來說,中國區業績的下滑則是雪上加霜。
Dealogic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中外資金融機構在股權資本市場(ECM)的業績雖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不過,前十位中的中資機構總數繼續增加至6個。其中,平安證券從去年的第12位躍入前三,收入增長至42.6億美元。
外 資機構方面,高盛的境況相對較差。在股權資本市場,高盛痛失第一寶座,排名下滑一位,收入為58.9億美元,同比大幅下跌49%。在其他外資投行大賺的融 資兼併(M&A)市場上,截至10月25日,高盛共完成18筆交易,雖較去年多出3筆,但收入卻小幅下滑15%至151.5億美元。
自第二季度開始,高盛已經做出反應,計劃全球裁減1000個職位,佔員工總數3%,預計節省12億美元的成本。
「當時主要是針對(香港的)交易部門。」一名高盛高華員工向本報記者透露,這一舉動是由於交易部門業績不佳。
高盛今年第二季度財務數據顯示,多數部門業績增長,唯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交易部門的收入同比下跌53%。
「從9月份到現在一直有交易員走。」高盛香港一名交易員告訴本報記者,但很難分辨其中有多少人是公司節約成本的犧牲品,因為業績表現不佳被辭退是一直都有的事情。
而摩根士丹利今 年第三季度淨收入同比大漲49%至99億美元,根據Dealogic的數據,其在中國股權資本市場收入為64.6億美元,排名上升兩位至第一,但較去年同 期仍下降25%;融資兼併業務方面,其今年的排名上升3位至第五,收入達103.3億美元,同比增長47%。摩根士丹利未來三年的成本削減目標將從10億 美元左右提高至14億美元,措施包括縮減離職賠償金、技術成本等。
摩根士丹利香港的一名員工告訴記者,目前員工尚未獲知裁員計劃,在其最近收到的郵件中,CEO高文(James Gorman)僅指未來招聘會更加謹慎。
根據Dealogic的統計數據,在股權資本市場的收入縮水幅度最大的是摩根大通。截至10月25日,摩根大通完成的交易總數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收入為14.8億美元,同比下滑67%,排名也下降9位,已經跌出前十。
摩 根大通CEO迪蒙(Jamie Dimon)早前表示,未來18個月內將裁撤1000個投資銀行部門的工作。據業內人士的微博透露,摩根大通香港投行部的中國組在本週一(10月24日) 就被裁掉8個人,均屬較低級別的經理、分析師職位。今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員工總數較上一季度減少1101人,而未來裁員主要通過自然離職後遇缺不補的形 式進行。
「現在多數投行都沒有新聘人員的名額。」一位巴克萊資本香港的員工向本報記者透露,遇缺不補是主要的裁員方式之一。
今年「犯太歲」的UBS在中國股權資本市場仍然排名第四,但收入大跌51%至38.5億美元。融資兼併業務則成為UBS重要的收入來源,與去年一樣完成11筆交易,但今年UBS的收入大幅增長87%至115.5億美元,排名上升6位至第三。
10月25日,UBS公佈的第三季度業績好於預期,實現稅前利潤10億瑞郎,但其中投資銀行部門虧損明顯。該部門第三季度稅前虧損總額6.5億瑞郎,較去年同期增加60%,UBS指這一損失是由於市況不佳及瑞郎走強導致。
不過,UBS並未公佈更新的裁員計劃,本報記者就此詢問,UBS發言人表示不可置評。
沃克爾法則大限將至
沃克爾法則「逼迫」投行瘦身,已經是老調重彈。剝離自營業務的最後期限延長至明年7月21日,但這一「死緩」並未給投行更多選擇。
前述投行交易員認為,需要關閉自營交易平台是促成投行裁員的另一個因素。
沃爾克法則(Volcker)要求銀行剝離其自營交易部門,而該部門曾是投資銀行的主要盈利來源。以高盛為例,其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中,超過70%源於自營交易。
政府全面實施沃爾克法則給銀行業帶來的衝擊,可能遠超各家目前短期盈利欠佳帶來的負面效應。
摩根大通的一項分析顯示,如果政府只瞄準自營性質的交易,高盛可能有14%的投行營收會受影響;但如果造市交易也被列入規管範圍,該比例將躍升至52%。若政府強硬執行沃克爾法則,40%的投行收入將會受到影響。
現在,摩根士丹利已經關閉了幾乎所有自營交易部門,高盛也在2009年和2010年關閉了幾個自營交易部門。
「沃克爾法則沒有覆蓋券商。」一位法律相關人士向記者解釋,這一法則主要針對商業銀行,但他認為,大型投行為了繼續獲得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可能不會放棄銀行牌照。
蘋果2013年Q3財報:最值得擔心的事發生了 止損永遠是對的
http://xueqiu.com/1947482702/24544769今天,蘋果發佈了2103年Q3季度財報,即2013年6月29日之前的前三個月財務情況。財報大致情況是:總收入為353億美元,淨利潤為69億美元,平均每股收益7.47美元,毛利率36.9%。去年同期的350億美元收入和88億美元純利潤,毛利率 42.8%。產品銷量中iPhone 賣出3120萬台、iPad 1460萬台、Mac 380萬台,去年同期這一數字分別是2600萬台、1700萬台和400萬台。
查看原圖如果這些對比數字還不夠直觀的話,上圖中的增減幅度更能說明一些問題。總收入中,除了美國地區環比增長3%和同比增長12%之外,其他歐洲、大中華區、日本、亞太其它地區全部在下降,環比下降幅度都在20%以上,同比下降幅度也在10%以上(只有日本總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而在蘋果的產品線中,除了iPhone 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 以及iTunes/軟件服務增長了25%之外,其他的全部下降:iPad 銷量同比下降14%,Mac 同比下降7%,iPod 同比下降32% 。
業績相當慘烈!如果把蘋果這張財報中的負數用紅色標註的話,那真的是一片飄紅。
即便不把責任歸咎到Tim Cook 的頭上,但自Cook 上任以來,蘋果真的沒有交出一份讓股東滿意的答卷。而這是人們在Jobs 離去之後最擔心和害怕發生的,這次財報的發布,真的證明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對於蘋果、股東和消費者來說,這次財報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財報背後又透露了哪些信號?就讓我們大致的分析一下。
產品線弱勢
查看原圖從財報中最明顯的看出,除了iPhone,蘋果的硬件產品線銷量整體都在快速下滑。iPad 下降25%(環比)和14%(同比),Mac 下降5%和7%,iPod 下降19%和32%,甚至連配件收入都下滑了15%和4%。iPhone 銷量和上一季度相比下滑了17% ,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 。蘋果產品線中增長最快的是iTunes/軟件/服務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雖然比上一季度仍然下降了3%。
然而iPhone 這個賺錢機器也不能一直持續下去。雖然iPhone 和iTunes 等服務增長的15%與25%的收入彌補了蘋果其他產品的下降,讓總收入仍然同比增長了1% 。但正如之前BusinessInsider 撰文稱iPhone 這一燃料火箭已經用盡,運營商正在幫助三星、HTC、Motorola 等大量推廣他們的產品。iPhone 在整個智能手機發展史中已經到了自身生命週期的尾聲,無法在快速驅動蘋果的高速增長,所以蘋果在產品線上的優勢也越來越弱。
而這還只是第三季度,距離蘋果新硬件發佈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在此之前消費者更會謹慎購買蘋果的產品,所以下一季度的財報仍然無法樂觀。在新硬件中,彩色iPhone 的發布基本已經定型,如果蘋果推出低價版iPhone 的話,顯然必須承受更低的利潤率並保證更高的銷量才能達到以前的銷售毛利。上一季度總毛利率已經同比下降了14%,而根據iPad 銷量同比下降14%,收入下降27%來看,廉價版iPhone 可能也會是這種效果。(而且彩殼消費者買不買帳,看iPod 銷量32%的降幅已經很難說了。)
如果iPhone 不能繼續高速增長,由於蘋果的配件銷售、軟件收入等都是靠硬件驅動的,那麼在硬件銷量下降的情況下,其他收入更難有一個穩定的增長。
平台差距縮小
查看原圖蘋果每年6月的軟件大會和10月的硬件大會,我們已經看到了庫克經營蘋果的一些邏輯。而結束不久的WWDC 上,剛發佈的iOS 7 已被外界大量的不看好。雖然之前iOS 從來沒有如此大變過,但顯然外界的反應難免會影響到蘋果產品的銷量。iOS 7上大量熟悉的影子,都說明蘋果在軟件系統上已經無法拉開其他操作系統一個巨大的差距了。
同時,Android 生態系統也已逐漸完善,交互和界面、開發者質量、平台營收能力、優秀App 數量和質量等都開始向蘋果的iOS 系統靠近。Windows Phone、BlackBerry、Firefox、Selfish、Ubuntu 也都有很多高中低端手機,加上這些新系統的衝擊,以及未來HTML5 和Web App 的發展,蘋果的生態系統必然會不斷萎縮。
媒體和華爾街的剪刀效應
查看原圖由於蘋果在市場上特殊的地位和號召力,此次財報一出來,勢必會引起大量華爾街分析師和科技媒體的解讀。而如果蘋果的業績表現不錯或有一些亮點,那麼這些分析師和媒體就會再次推動蘋果的這種明星效應。但如果業績毫無亮點甚至出現下滑的情況,分析師和媒體也會有鋪天蓋地的解讀,這樣一來,這種負面的效應便被無限的誇大,蘋果的一點點小失誤在外界看來就會變得相當嚴重。
而可惜的是,這次蘋果的財報正是後者那種情況。業績不佳,華爾街恐慌、分析師大量預測和基於目前表現的判斷被放出來,股票下跌,再加上媒體重複的向普通大眾強調這一信息,最終導致消費者對蘋果的態度開始進入看空狀態,這就倒是蘋果的產品競爭更處在劣勢狀態。
這就像科技領域的一種「剪刀效應」一樣,優秀的科技公司受到外界的大量關注,任何一個很小的優勢和劣勢在經過媒體和華爾街無限放大之後,最終產生的效果都是非常恐怖的。消費者看到的結果可能和公司本身表現出來的有很大的差距。雖然這種「剪刀效應」有時能給蘋果帶來巨大的好處,但顯然現在有可能帶來巨大的壞處。
蘋果的這次財報,讓所有人的擔憂都出來了。而正是如此,可能接下來Cook 面臨的環境更加艱難。今年秋天蘋果的新品發佈,除了iPhone Lite(彩色版iPhone)、iPhone 5S、外形像iPad mini 的iPad ,不知蘋果還有什麼能夠拿來繼續推動業績增長。
獵豹移動發佈Q3財報 移動端營收同比增長627.7% 能力圈
來源: http://xueqiu.com/3978896441/32884032
$獵豹移動(CMCM)$獵豹移動發布Q3財報 移動端營收同比增長627.7%
北京時間11月10日,全球最大的移動工具開發商獵豹移動(NYSE:CMCM)公布了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三季度獵豹移動在全球的移動用戶安裝總量達到8.6億,移動月度活躍用戶數突破3.4億。總營收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8%;其中移動端營收達到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7.7%,占總營收比重增至24%。
本季度獵豹移動在全球的用戶規模迅速擴大,在移動端和海外市場的商業變現能力進一步加強,移動端營收占比達到了歷史新高。
財報數據顯示,獵豹移動第三季度總營收為4.8億元人民幣,同比去年同期1.9億元增長158%,環比增長25.9%。這主要受益於用戶流量的增長,以及廣告客戶對於獵豹移動PC、移動廣告平臺依賴程度的不斷增強。移動收入為1.1億元,同比增長627.7%,環比增長48.2%。移動收入增長主要是受益於獵豹移動的移動廣告及手遊業務的快速發展。
獵豹移動用戶規模、用戶活躍度、海外用戶量處於爆發式增長階段。截止2014年9月30日,獵豹移動產品全球用戶安裝總量達到8.6億,環比增長30%。移動月度活躍用戶數為3.4億,同比增長183.9%,其中65%的移動月度活躍用戶來自以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
據App Annie 8月數據:獵豹移動是Google Play全球非遊戲類第二大發行商。旗艦產品獵豹清理大師依然保持Google Play全球工具類排名榜的第一名,日活躍用戶已經突破1億。
收入組成方面,在線廣告及相關業務收入為3.6億元,同比去年同期1.5億元增長142.7%。獵豹表示,由於移動商業化方面的積極進展,以及在線廣告平臺流量持續增長,廣告客戶與獵豹加深合作極大提振了此項業務收入。
互聯網增值服務業務收入為1.1億元,同比去年同期2420萬元增長344.3%。該項增長主要是由於獵豹發行的PC與手機遊戲付費用戶數增長,以及公司在線彩票服務的貢獻。網絡安全與其他業務收入為1040萬元。
財報數據還顯示,獵豹移動第三季度Non-GAAP季度盈利為6030萬元人民幣,同比去年同期1310萬元增長360%。Non-GAAP凈利潤率增至12.6%,去年同期僅為7.1%;Non-GAAP營業利潤為5180萬元人民幣,同比去年同期1600萬元增長223.8%。Non-GAAP營業利潤率為10.8%,去年同期僅為8.6%。
獵豹移動表示,持續的產品創新和良好的用戶口碑為獵豹贏得了極為可觀的自然流量。據AppAnnie 9月數據顯示,獵豹移動再度蟬聯GooglePlay全球第一大工具類發行商的冠軍寶座。
“本季度,我們的廣告客戶對於獵豹移動PC和移動廣告平臺的依賴程度均不斷增強,同時用戶規模的快速擴大。這些利好因素驅動公司整體收入保持高速增長。”獵豹移動首席執行官傅盛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保持在產品創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擴大用戶規模、增強用戶活躍度。
財報中,獵豹移動對2014年第四季度的業績進行了展望:預計2014年四季度總收入在5.6億元至5.7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08%至112%。
唯品會Q3的一些感想 haitian
來源: http://xueqiu.com/7847648151/33116251
唯品會Q3的一些感想
上午掃了一下VIPS的三季報,個人可以給90分。
總營收:8.826億美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同比136%的增長,環比8.2億也是增長的。之前預測了下,2014年,VIPS可以做到200億人民幣的凈營收,現在三個季度下來了,Q1是7億美金,Q2為8.2億,Q3是8.8億美元,加起來24億,Q4給的Outlook為12-12.2億。考慮到Q4是電商旺季,冬天的客單價略高,12億這個數字有望達到的。這樣,2014年全年為36億美元,算下來全年220億元人民幣。
毛利:Q3的24.9%的毛利,評價算比較平穩吧。。Q1為24.9%、Q24.8%,對於依靠服裝的唯品會,要大幅提升毛利,一兩個季度還是不夠。另外,不像京東的開放平臺拉高毛利,唯品會的商品主要都是自營。在上個季度的電話會議中,沈亞明確表示,服裝和美妝兩個領域,短期還是自營為主。目的是為了控制商品質量。所以,靠平臺拉動毛利,在唯品會身上行不通。沈老板並不想純賣流量。
凈利潤率:這個波動基本和Gross margin一致。對於凈利潤率,在VIPS這里用Non-GAAP更科學些,這季度5.2%,環比持平,Q1是5.4%。對於5%的凈利潤率,已經算不錯的了。考慮到唯品會的增速,凈利潤率還會同步提高,但短期內大幅提高到TJX的可能性不大。
總的來說,Q3財報還是不錯的,兩個扣分點是總活躍用戶和Q4展望。Q3的總活躍用戶為950萬,比期望的低。雖然同比去年Q3有136%的增長,但環比930萬幾乎沒有增長。而Q1是750萬。Q3環比的增速下降,暫時不知道什麽原因。不知道是拉新的手段出了問題還是其他。
另外,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出,在新增用戶並沒有出現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總營收還是保持了很高增長,可以看出VIPS已有用戶的忠誠度有多高。
另一個是Q4展望,不看唯品會的歷史增長,但看Q4的Outlook,對比唯品會自身的規模和同行都不算低的。從去年開始,VIPS已經不是偏安一隅的小電商了,去年總營收17億美金,這個規模,排到自營電商的前四沒問題的。84%-87%的增速,說明線上折扣零售仍在高速發展中。
唯品會目前所處的環境還是不錯,除了聚美,看不到非常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聚美本身,主要的品類聚焦在美妝,而VIPS則是服裝。而服裝是非標品,運營壁壘核心在於買手團隊。這方面,我認為聚美短期內不太能追得上唯品會。兩家運營品類的巨大差異,導致的競爭也沒那麽激烈,我認為外界的解讀有些過度了。
估值上,用市盈率會嚇到很多人。用市銷率算,2014年的唯品會PS約為5.9,2015做到400億的規模,PS為2。2014的PEG約為0.7,如果盈利增速100%,2015的PEG約0.5。
@Ricky @富蘭克淩 @從易 @天外非仙 @海不歸BaB @kaitokid (發表時持有VIPS多頭倉位,所發文章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美股隔夜餐——雷軍系入股世紀互聯 去哪兒公佈Q3季報 Ricky
來源: http://xueqiu.com/6654628252/33509227
1、金山小米戰略投資世紀互聯;2、去哪兒盤後公布Q3季報:營收同比增107.8% GAAP凈虧損擴大至5.66億元RMB;3、陌陌公布IPO發行價區間12.50至14.50美元 估值27億美元
【此處植入招商廣告一則:美股隔夜餐招收廣告贊助,本餐的主要受眾為潛在和資深美股投資者、互聯網高管以及從業人員相對高大上人群,會通過雪球、微博、微信等各種社交渠道進行傳播,有興趣的土豪請私信】
1、金山小米戰略投資世紀互聯
$世紀互聯(VNET)$ 宣布分別已與金山軟件、小米和新加坡淡馬錫簽署股權認購協議,累計獲得2.96億美元投資。其中,金山軟件認購A類股3910萬股、B類股1830萬股,投資1.72億美元。交易完成後,金山軟件持有世紀互聯已發行普通股總數約11.6%,獲得世紀互聯股東大會上約19.9%投票權。小米認購A類股614萬股、B類股約1052萬股,總投資額為5000萬美元。交易完成後,小米持有世紀互聯已發行普通股總數約3.4%,並獲得世紀互聯股東大會上約10%投票權。淡馬錫認購A類股約2467萬股,總投資額為7400萬美元。交易完結後,淡馬錫持有的股份占世紀互聯已發行普通股總數約13.1%,並獲在世紀互聯股東大會上約5.8%的投票權。
金山和小米能給世紀互聯給多大的資源目前看不太清楚,金山公告稱未來三年至少租用世紀互聯5000個機櫃,這對世紀互聯是個大訂單,但是對於金山來說這個並不需要通過掏1.72億美元做戰略入股來實現,看看接下來金山雲和世紀互聯是否有更多資源整合吧。
世紀互聯在這個價位增發這麽多,而且並沒有溢價,對老股東稀釋不少,短期最重要的意義是拉金山小米做背書回擊空頭。
2、去哪兒盤後公布Q3季報:營收同比增107.8% GAAP凈虧損擴大至5.66億元RMB
$去哪兒網(QUNR)$ 盤後公布Q3季報:總營收為人民幣5.011億元(約合8160萬美元),同比增長107.8%,環比增長25.2%,高於市場預期的7760萬美元;歸屬於去哪兒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5.662億元(約合9230萬美元),去年同期歸屬於去哪兒股東的凈虧損人民幣4880萬元,上一季度歸屬於去哪兒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4.216億元;預計Q4同比將增長90-95%。
去哪兒這份季報依然是巨額虧損,甚至比Q2虧得更厲害,在營收環比Q2增長25.2%的情況下,虧損環比Q2的4.2億人民幣還增加了1.45億人民幣,GAAP運營虧損率由-50.9%加大至-54.6%,之前預期去哪兒虧損仍然會不少,但是環比Q2虧損率還在提高有點出乎意料,看樣子酒店、度假、門票等新業務都在加大投入。除了虧損加大以外,酒店預定間夜的增速降至84.5%,攜程同期的酒店間夜數增速是69%,由於去哪兒的酒店業務基數比較小而且也偏低端,84.5%的增速相比攜程69%的增速不是特別理想,看來攜程制定的競爭策略取得一定效果爭奪會市場份額,百度支持下的去哪兒和攜程以慘烈價格戰的形式演繹最慘烈的商業競爭。
去哪兒Q3季報最大亮點是無線業務同比增長445.1%至2億人民幣,營收占比已經達到了40.4%;此外,機票業務在出票量同比增長57%的情況下,平均收入也同比增長30%,呈現量價齊升的良好態勢。
3、陌陌公布IPO發行價區間12.50至14.50美元 估值27億美元
根據
$陌陌(MOMO)$ 此前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其計劃公開發行1600萬股ADS,發行價區間為12.50至14.50美元。以發行價上限計算,陌陌在本次IPO中將最高融資2.32億美元,估值27億美元。
此外,陌陌還計劃向阿里巴巴和58同城分別定向增發5000萬美元和1000萬美元的A類股,增發價格與IPO發行價相同。其中,58同城是首次投資陌陌並成為後者的“基石投資者”,而此前阿里巴巴通過旗下子公司持有陌陌20.7%股份,為陌陌最大機構股東。 從陌陌引進的這兩個基石投資者來看,都是將來進一步貨幣化的金主。
如果從財務角度評估,陌陌今年3000多萬美元的營收而且從未盈利過的,很難想象能有27億美元的估值;但是互聯網公司估值模式,先有產品用戶,如果產品靠譜有用戶,就有了貨幣化前提,目前陌陌的貨幣化剛剛起步,估值體系還屬於用戶估值體系,這又是一場典型的用戶估值體系PK財務估值體系的現實案例,估計陌陌IPO以後股價波動會比較劇烈。
(持倉聲明:發表時所在機構持有世紀互聯多頭倉位)
【專欄】莊辰超“一意孤行”做大酒店,去哪兒Q3同比大漲108%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3/148123.html
i黑馬註:去哪兒和攜程的體量差距正在悄然不斷縮小。不拼投資並購,不拼延伸業務,直接拼在線旅行行業的兩大核心業務----:機票和酒店。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王冠雄
去哪兒和攜程的體量差距正在悄然不斷縮小。
不拼投資並購,不拼延伸業務,而是拳拳到肉,拼核心業務----就拼在線旅行行業的兩大核心業務:機票和酒店。
如果你關心藍籌行業中國OTA(在線旅行代理)的發展,建議你花幾分鐘讀完這篇文章。
【去哪兒Q3財報:進擊的男二號】
12月2日(今天)淩晨,中國最大的在線旅遊垂直搜索平臺去哪兒網(NASDAQ:QUNR)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4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去哪兒網總營收為5.0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8%,超過上季度對總營收實現90%-95%的增長預期。
在兩大核心業務機票和酒店方面,去哪兒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第二季度去哪兒網總機票量為2,270萬張,酒店間夜總數為1000萬間夜,分別同比增長了57%和84.6%。
機票領域,第三季度的機票以及機票相關收入為3.121億元人民幣(5,080萬美元),同比增長104.1%。P4P機票收入的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總機票量57.0%的增長,以及單張機票平均收入30.0%的增長。
酒店領域,第三季度P4P收入為1.117億元人民幣(1,820萬美元),同比增長98.1%。酒店P4P收入的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酒店間夜總數實現了84.6%的增長,以及每間夜平均收入7.3%的增長。
令人驚訝的還有在無線領域的迅速增長,去哪兒網2014年第三季度無線收入為2.027億元人民幣(3,300萬美元),比2013年同比增長445.1%,在總收入中占比40.4%,去年同期該比例為15.4%。舉個例子,去哪兒網酒店的無線端預訂占其酒店間夜總數的55%,而全球無線端預訂酒店的平均比例只有20%左右!
總盤子翻倍,核心業務增速繼續超過50%,移動收入占比突破40%,速度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是進擊的節奏。
“男二號”去哪兒的目標,當然是快速接近多年的“男一號”攜程。
【不理華爾街和輿論:快速做大】
那麽問題來了,少數華爾街人士和一些國內互聯網分析師,還總是拿去哪兒的虧損說事。他們眼睛看到的是去哪兒的虧損,卻看不到去哪兒的戰略,那就是:市場機會太多,必須堅決快速做大。
“上市前我們就跟資本市場說的非常清楚:中國在線旅行目前正在高增長期,所以不要指望我們在很短時間內會有盈利。”為此,過去一年,去哪兒CEO莊辰超給公司制定的方案是:仍然以擴大市場份額、增加產品覆蓋以及用戶規模作為最重要的核心目標。
過去一年,去哪兒員工人數從2000多人增加到7000多人;包括酒店、機票在內的業務增速從上市前的90%-100%,在今年第二季度上升至120%。
莊辰超甚至認為,在線旅遊本身是一個錯誤的定位,其實只存在一個旅遊市場,而這個旅遊市場一年有3萬億左右的交易規模。所謂在線旅遊行業所有公司加起來,可能只占到整個旅遊市場的10%左右。
也就是說,機會還有大把,勝負尚未決出。面對大把的市場機會,保守者選擇盡快實現盈利,偏安一隅。激進者選擇短期戰略性虧損,狂飆突進!
已故國畫大師徐悲鴻家里掛著一副著名的對聯:“獨持偏見,一意孤行。”用現在的網絡流行語解釋,就是“要扛得起多大的贊美,就要hold得住多大的詆毀。”
天下事,從來都是Easy to say, Hard to do。尤其是當外界的壓力來自於資本市場、來自於輿論時,Hold住這個場面需要智力,更需要心力、意誌力。
【酒店達千萬:1年幹了攜程15年的活兒】
最讓全行業矚目的是,去哪兒酒店業務的狂野增長。隨著去哪兒酒店房間夜量突破1000萬,藝龍已拋在身後,開始發力追趕攜程。
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去哪兒的酒店P4P(按效果付費)收入為1.117億元人民幣(1,820萬美元),同比增長98.1%;去哪兒網酒店間夜總數達到1000萬,超過藝龍的940萬間。與此同時,去哪兒網在數百個城市的酒店團購也超過了團購老大美團。可以說,去哪兒網在酒店業務上已經真正“坐二望一”。
從數據看,去哪兒網本季度的酒店間夜量猛增了84.6%,超過攜程增速的69%,是藝龍增速的4倍多。國際酒店業務預訂量則同比增長了4倍。
“去哪兒的酒店直銷業務尤為振奮人心,這一切得益於酒店直銷網絡的迅速擴張和技術的持續發展。第三季度我們酒店直銷量占酒店業務總量的51%,無線預訂量占酒店間夜總數的55%。”莊辰超表示。
成績的背後是戰略決心和執行力。今年伊始的1月4日,去哪兒網便成立了目的地事業部,前美團高管張強出任該部門總經理。該事業部從零開始,每個月在以新簽2萬家酒店的速度迅速推進直簽酒店的擴張。地面部隊在簽約的同時,還手把手教酒店主如何使用APP以及其他軟件。截止2014年三季度,直簽合作酒店數超過22萬家。“我們一年內幹的活,要比攜程和藝龍15年幹的都多。”張強承認,他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兩個小時。
事實上,去哪兒網目前在酒店市場的份額主要是在三星以下的低端酒店獲得的;而且這些份額不是來自其他OTA,而是之前沒有預訂習慣的線下用戶。目前中國市場上,很多酒店的無預訂散客數量占總住宿人數的30%-50%;去哪兒網現在這麽大力地直簽低端酒店,相當於在攜程和藝龍到達前先搶占了這個市場的用戶。
而從全球的在線旅遊來看,模式融合將是大勢所趨。作為搜索比價平臺,目前去哪兒網直簽酒店數占比高達總數的51%,直簽酒店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OTA對手攜程和藝龍。
【結束語】
相比同行,去哪兒更像一個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公司。作為後發優勢,去哪兒網比較善於運用技術為旅遊信息整合出最短傳遞路徑。莊辰超不無自得地表示:去哪兒網快速直簽酒店的訣竅,就是管理和IT系統。
IT技術的特點就是厚積薄發。以“技術+酒店”為例:目前中國約有30萬酒店,而在線化的比例總共也不到10%。去哪兒網對線下酒店的迅速滲透,將有助於其搶占旅遊行業在線化、移動化的市場機遇。
再以“技術+機票”為例,去哪兒正憑借自身的技術數據平臺快速做深中小航空公司。7月東海航空與去哪兒合作,促銷期銷量翻5倍,長期銷量增長40%;9烏魯木齊航空與去哪兒合作,短短半天銷量激增,通過去哪兒網售出的座位超過50%。
看五年,想三年,認真做好這兩年。要做大事,就必須紮穩馬步,並且不理閑話。
明日預告《互聯網房地產的大變局》
加個人好友xintuquan,剽竊必舉報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王冠雄
58同城發Q3財報 營收同比增長195%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30/153008.shtml
導讀 : 財報顯示,58同城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1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5.9%;凈虧損為2.06億美元,不及上年同期的凈利潤580萬美元。
i黑馬訊11月30日報道 今日,本地生活服務平臺58同城(NYSE:WUBA)公布了截至2015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58同城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1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5.9%;凈虧損為2.06億美元,不及上年同期的凈利潤580萬美元。
Q3虧損8530萬元 營收同比增長195.9%
公告顯示,58同城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29億美元,同比增長195.9%,這一數據也高於公司1.95億美元-2億美元的預期上限。毛利為1.985億美元,同比增長189.5%。
58同城第三季度毛利率為93.2%,低於去年同期的95.3%。
Q3運營虧損為8530萬美元,不及去年同期的運營利潤300萬美元;非美國會計準則的運營虧損為6990萬美元,不及去年同期的運營利潤490萬美元。
Q3凈虧損為2.06億美元,58方面解釋,主要是趕集並購前的一些一次性、非現金的會計處理帶來的賬面影響。如去除這些非運營性質的虧損,58同城三季度非美國會計準則的虧損為6480萬美元。大部分是58到家和瓜子二手車的虧損。
現金及等價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資共6.045億美元。
58付費會員89.3萬
根據58同城的業務模式,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付費會員及在線推廣。財報顯示,截止到Q3,58同城付費會員數量約89.3萬,同比增長約59.5%。除58同城主營業務外,其旗下的趕集網與安居客本季度付費會員數總體超過70萬。實現8860萬美元的會員收入,收入增長139.5%。同時,公司的在線推廣收入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本季度實現收入1.161億美元,同比增長232.9%。
首席財務官周浩稱,本季度運營損失主要來自包括對58到家和瓜子這些新業務的投入。剔除上述因素,包括安居客在內的58同城主營分類信息業務在三季度的虧損非常少。
業績預期
基於目前公司業務的發展,58同城對2015年Q4業績做出預期:同比增長比例區間為199%—205%,預計總營收區間為2.40億美元—2.45億美元。該預估基於公司對當前趨勢的判斷,存在變化的可能。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hm@chuangyejia.com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科技晨練 | OPPO成中國智能機Q3霸主 小米首款概念機MIX究竟長什麽樣?
【Tech|業界大事件】

6.4寸全屏幕無聽筒!小米首款概念機MIX長什麽樣?
小米公司除了為大家帶來備受關註的雙曲面手機 Note 2,以及小米旗下的第二款 VR 眼鏡之外,小米突然帶來已經量產的概念手機MIX,令人震驚的是該款手機采用了正面幾乎全是屏幕的“全面屏”設計,以及全陶瓷機身。小米 MIX 將屏幕尺寸擴大了 23%,做到了高達 91.3% 的屏占比,整個手機上方因此完全被屏幕占據。
OPPO/vivo超越華為!登頂第三季中國智能機銷量榜前兩位
據CNET報道,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再次蟬聯世界最大智能手機市場寶座,同時各大廠商的排名也出現了劇烈的變動。此前排行榜首的華為這次被OPPO與vivo全面超越。
三星設備還能用嗎?又發生一起S7 Edge起火事故
Note 7起火事故引發的余波尚未平息,最近又發生一起三星設備起火的事故,只是這一次起火的設備不是Note 7,而是Galaxy S7 Edge。據知情人士稱,美國某無線運營商的一名用戶拿著一部燒壞的S7 Edge來找運營商索賠,他堅稱這部手機是在充電時起火的。

半個美國網絡癱瘓讓中國企業負責?雄邁科技不背這個“鍋”
日前有媒體援引國外網站KerbsonSecurity調查稱,共有超過百萬臺物聯網設備是導致此次“癱瘓”的媒介。而這些設備多是中國“雄邁科技”生產的設備。這家公司生產的攝像模組被許多網絡攝像頭、DVR解決方案廠家采用,在美國大量銷售。雄邁科技公司發布聲明稱,雖然該報道嚴重有悖事實,但雄邁直面問題,堅持客戶利益至上,盡最大努力給客戶提供合理解決方案。
量產車發布前夕 樂視投資工廠因拖款受停工威脅
在樂視和它的合作夥伴Faraday Future即將發布第一輛量產車前夕,後者的工廠陷入停工傳聞。而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一位工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說,公司仍在如往常正常運轉。而樂視方面回應稱,Faraday Future與Aecom的合作關系牢固,仍會共同建立工廠。
新能源汽車搶號熱購車冷:超過70%人拿到指標未購車
根據北京小客車指標辦近日發布的消息,2016年北京市的6萬輛新能源指標已經全部用完,而明年新能源汽車的6萬輛指標中,已經有超過1.5萬輛被提前預訂。盡管新能源車需求看似火爆,但真正拿到指標已經購車的卻僅是少數。

用iPhone自拍可以不修圖了 蘋果iOS 10.1自帶“美顏”模式
蘋果周一正式推送了iOS 10.1更新版本。iPhone 7 Plus的肖像拍照模式“Portrait Mode“終於登場,同時該更新還修複了針對所有兼容iOS系統設備的一些漏洞。所謂的“肖像模式”是借助雙鏡頭和相應算法,在拍照時候虛化背景以突出主體。在拍攝人像的時候,效果會比較突出。
奧巴馬退休後會去矽谷上班嗎? 繡球已拋出
還有不到三個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要退休了。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奧巴馬退休後會去幹嘛?對此,矽谷知名創業加速器YC的總裁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已經向奧巴馬拋出了橄欖枝,他開玩笑說:“能聘請到他我們會很高興,我們會給他一個機會。”
國家信息中心將1.98萬家電商列入網購黑名單
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及當下網購指標的上揚,網購環境的誠信度將在這個11.11再次被考驗。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披露,截至上周末,電商受懲黑名單家數已達19829家。為整頓網購環境,國家信息中心計劃把這些黑名單推送到各個部門及第三方征信機構,並對名單進行定期更新,供社會各界參考使用。
【Tech|奇點】

厲害了!寶馬出了輛不戴頭盔也能安全駕駛的摩托車
寶馬的Vision 100摩托車有著超強的穩定機制,無論是靜止停在原地,還是高速行駛,它都能保持平衡,而不摔倒在地!去掉頭盔的束縛之後,摩托車的騎行,才能找到真正的愉快。寶馬提供給駕駛者一副能夠實時顯示路況信息的護目鏡,可投影在視野的前方,並不會對駕駛形成幹擾。

萬科Q3凈利同比增45.0% 前十大股東不見恒大身影
萬科A10月27日晚間發布的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 422.6 億元,同比增長 44.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 29.1 億元,同比增長 45.0%;實現銷售面積 583.2 萬平方米,銷售金額人民幣 728.2 億元,同比分別上升8.4%和 2.5%。
另外,1-9 月,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 1,170.5 億元,同比增長 47.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 82.6 億元,同比增長 20.5%。1-9 月,公司房地產業務毛利率為 17.92%,較上半年微增 0.37 個百分點。預計公司全年毛利率將進一步回升。
公告稱,今年以來,股權事件對公司員工士氣和團隊穩定性產生較大影響。下半年公司以“穩定隊伍”作為工作重點,采取多種措施穩定局面。鑒於股權事件的影響持續存在,未來公司仍會將“穩定隊伍”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對比半年報的前十大股東名單,除了中國證金持股比例由上半年的2.89%小幅增至2.99%,其余股東持股數無變動。而公司股東總數由7月末的546,713戶(其中 A 股 546,691 戶,H 股22 戶),下降至321,559 戶(其中 A 股 321,534 戶,H 股 25 戶)。
值得註意的是,此前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中國恒大集團持有萬科A高達2.36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比例約6.82%。而在三季報的股東名單中,恒大系已完全不見蹤影。

三七互娛Q3凈利2.66億,遊戲業務堅挺,長線泛娛樂布局初具雛形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29/1048671.html
10月28日晚間,三七互娛(002555)發布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三七互娛第三季度總營收為12.39億元,同比增長10.43%;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6億元,同比增長93.36%。
自全面開拓互動娛樂版圖以來,影視、動漫、VR等新版塊為三七互娛的業務線增色不少。同時,三七互娛在遊戲業務上穩中求進,實現了新的突破。從2016年三七互娛Q3財報看,夯實遊戲業務依然是當前的主旋律,而泛娛樂與VR內容領域的布局則將為長遠的市場競爭力蓄勢。

擬收兩家遊戲公司,進一步夯實遊戲業務
三七互娛仍在遊戲業務線上穩中求進。Q3財報顯示,三七互娛擬以11.1億元和2.55億元收購上海墨鹍68.43%股權以及江蘇智銘49%股權。
墨鹍科技與智銘網絡分別是遊戲開發商與運營商,前者研發的手遊產品《全民無雙》上線當月便穩居暢銷榜Top 10,而後者於2015年代理發行了“現象級”手遊《夢幻西遊》,並與騰訊等平臺建立了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
若該收購方案進展順利,無疑將進一步鞏固三七互娛在手遊矩陣的研發與運營實力,夯實未來遊戲版塊的業績。
據悉,近期三七互娛在手遊領域勢頭猛烈,其自研手遊《永恒紀元》全渠道流水表現優異,多次刷新紀錄。其海外遊戲發行事業取得新突破,代理產品《六龍禦天》在新馬地區App Store暢銷榜表現突出。
從三七互娛在遊戲之路上堅定前行的表現,也可以看出這家公司深挖遊戲市場的務實態度。
用VR連接泛娛樂未來,持續覆蓋新生代市場
以90、95後為代表的新生代用戶群體正逐漸轉變為消費市場的生力軍,而循著這一代“潛在市場”的成長軌跡去尋求持續的泛娛樂內容覆蓋。既發力當下、亦連接未來,正是三七互娛布局泛娛樂與VR內容領域的思路之一。
追動漫、看直播是當下新生代群體中主流的娛樂方式,而電影也將成為未來覆蓋新生代用戶的重要產業。眼下,90、95後即將全面完成從學生到工薪群體的轉變,電影將是他們下一個娛樂內容的重要消費場景。
然而這些領域三七互娛早已涉足,站在更長遠的眼光通盤考慮,VR則是在未來面向新生代的泛娛樂市場中落子的絕佳點位。
面對如何結合VR技術布局未來泛娛樂市場的重要課題,三七互娛聚焦內容領域,謀劃在VR內容領域的外延擴張。繼加拿大VR遊戲開發商Archiact之後,三七互娛於Q3期內繼續深化VR內容布局,投資了被譽為國內VR研發團隊“老三家”之一的上海天舍文化。
天舍文化在重度VR遊戲研發領域實力過硬,團隊成員有來自2K Games的從業背景,也有線下五星點評密室逃脫門店的運營經驗,其代表作《會哭的娃娃》也廣受玩家與業界的好評。在資本的整合作用下,三七互娛儲備的多款影視、動漫IP資源將借由天舍文化實現VR遊戲改編,探索新技術前提下的新型“影遊聯動”。
面對新生代用戶市場,以遊戲著眼當下,以VR娛樂內容將時下的泛娛樂內容引向未來。三者聯立,更將搭建起基於未來技術的新型“影遊聯動”模式。透過這份Q3財報,三七互娛在時間維度中面向新生代用戶的長線泛娛樂布局已初具雛形。
高德發布Q3交通報告:哈爾濱最堵濟南第二北京第三
11月3日下午消息,高德地圖今日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阿里雲、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機構正式發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 榜單顯示,今年三季度,哈爾濱重回首堵,濟南緊隨其後,前十其余城市依次為北京、昆明、蘭州、大連、重慶、廣州、西安、青島。
報告公布了2016年度第三季度中國堵城排行榜,榜單顯示,今年三季度,哈爾濱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為2.176,而濟南緊隨其後,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為2.162,二者不相上下,其余進入TOP10榜單的城市依次為北京、昆明、蘭州、大連、重慶、廣州、西安、青島。榜單還顯示,本季傳統堵城杭州、深圳、上海、成都等被紛紛擠出排行榜前十,而大量二、三線城市排名持續上升,甚至趕超一線城市。

與去年同期相比,46個城市中有40個城市有不同程度的擁堵加重趨勢,其中石家莊擁堵延時指數上升16.1%,全國擁堵加重最明顯。而6個下降的城市 中,杭州擁堵緩解幅度最大,擁堵延時指數下降19.9%,擁堵程度由嚴重擁堵變為基本暢通。
城市的房價和擁堵波動,能側面反映城市經濟的發展。根據本季城市擁堵與房價漲幅程度分析顯示,雙雙上漲最大的城市分別為:石家莊、南京、濟 南、天津、鄭州,5個城市中有4個為省會城市。隨著高鐵、地鐵、大型購物中心,大型公建公園等基礎建設逐漸完善,城市的吸引力逐漸增大,房價加速上漲的同時也讓城市變得更加擁堵。其中漲幅領漲全國的城市是石家莊,擁堵同比去年上升16%,房價增幅31%,這可能與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原“堵城”杭州本季名落孫山,從2016年杭州的擁堵趨勢可以看出,杭州擁堵在7月份出現持續性緩解,這一緩解得益於杭州交警的“兩冶一整專項行動”。從行動的時間上看,5月30號到7月4號集體整頓就有五次集中統一行動,隨後又是7月最嚴整治,使得城市擁堵得以緩解,交通路況接近自由流狀態,異常暢通。因此,本季杭州絕對是城市冶堵的“典範”。
同時,報告針對北京市出租車的出行數據進行研究,發現北京約有16.4%的出行需求基本相同,說明拼車、順風車出行市場的潛力巨大。研究團隊通過計算發現,若拼車潛力充分施展(該類完全拼車),每年可以有效減少出租車里程約1.11億公里(以北京市6.6萬輛出租車為例)。
研究團隊還發現,拼車潛力的路程大部分集中在2-6公里的中短途,占總體可拼車潛力的一半以上(54%)。其中北京市整體的拼車指數的一天變化呈現“三峰”趨勢,早高峰(8點到10點)、午高峰(13點到15點)和夜高峰(21點到22點)。
附百城擁堵榜單 :

在線市場助力營收增長 汽車之家Q3凈利同比漲13.2%
汽車之家今日發布2016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凈營收為人民幣14.749億元(約合2.212億美元),同比增長64.1%;凈利潤為人民幣2.609億元(約合3910萬美元),同比增長12.9%。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後的凈利潤為人民幣2.92億元(約合438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58億元相比增長13.2%。
財報顯示,凈營收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新推出了在線市場,以及媒體和推廣服務營收的增長。
具體來說,媒體服務營收為人民幣5.772億元(約合866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4.741億元相比增長21.8%。推廣服務營收為人民幣5.033億元(約合755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3.978億元相比增長26.5%。
在線市場營收為人民幣3.944億元(約合591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為人民幣2670萬元。第三季度,來自汽車直銷的營收為人民幣3.813億元(約合5720萬美元),占在線市場營收的96.7%。
在業績展望上,汽車之家預計,2016財年第四季度凈營收將達到人民幣20.39億元(約合3.058億美元)至人民幣21.21億元(約合3.181億美元),同比增長88.5%至96.1%。
京東Q3營收607億元 商城經營利潤率連續第6個季度為正
京東今日公布截至9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公司該季度營收為人民幣607.26億元(約合91.06億美元),同比增長38%;該季度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京東商城經營利潤率為1.1%,去年同期為0.7%;集團凈利潤為2.690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2300萬元人民幣,實現了超過10倍的增長;集團毛利額為9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5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京東商城經營利潤率已實現連續第6個季度為正。
第三季度交易總額(GMV)達到1588億元人民幣,剔除虛擬商品的交易總額達15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此外,截至9月30日,過去12個月京東活躍用戶數繼續增長達到1.987億,同比增長57%。完成訂單量(剔除虛擬商品)同比增速達55%,達到4.012億。
截至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167億元人民幣(約2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現金儲備達354億元人民幣(約53億美元)。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我們對京東商業模式的長期投資贏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並改變了中國電商市場的格局。放眼未來,我們將繼續尋求增長,並加強對最前沿科技的投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騰訊Q3總收入同比增長52% 手機遊戲和社交廣告貢獻大
騰訊今日公布截至2016年9月30日未經審核的第三季度綜合業績。財報顯示,三季度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403.88億元(60.48億美元 ),同比增長52%;騰訊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人民幣106.46億元(15.94億美元),同比增長43%。 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1.134元,每股攤薄盈利為人民幣1.121元。
其中,騰訊增值服務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36%,為279.75億元。網絡遊戲收入增長27%,為181.66億元。該項增長主要來自主要的玩家對戰及角色扮演智能手機遊戲的貢獻,以及來自主要PC遊戲收入的增長。社交網絡收入增長58%,為98.09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受數字內容訂購服務及虛擬道具銷售收入的增長所推動。
騰訊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51%,為74.49億元。效果廣告收入增長83%,為43.68億元,主要由於來自微信朋友圈、騰訊移動端新聞應用及微信公眾賬號廣告收入的貢獻。
騰訊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在2016年第三季,我們的主營業務錄得強勁的財務表現,尤其是智能手機遊戲和社交效果廣告業務,兩者均取得了高於業界的同比營收增長,保持了健康的利潤率。與此同時,包括網絡支付和雲服務在內的生態系統基礎服務在覆蓋面和使用率上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獵豹移動Q3總收入11.28億元 凈利潤達7240萬元
11月21日消息,獵豹移動今日公布了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總收入為11.283億元,同比增長9.7%,環比增長7.8%,高於市場預期。
財務數據顯示,獵豹移動第三季度,Non-GAAP營業利潤為3810萬元,環比增長49.3%。Non-GAAP歸屬獵豹移動股東凈利潤為7240萬元,對比上期Non-GAAP歸屬股東凈虧損6190萬元有很大幅度增長。
與此同時,移動收入和海外收入再創歷史新高,並恢複盈利。財報顯示,獵豹移動公司第三季度移動收入同比增長26.8%,達8.982億元,移動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為79.6%;海外收入同比增長28.9%,達7.199億元,海外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為63.8%,占移動收入比重為80.1%。
截至2016年9月30日,獵豹移動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已下載安裝到34.64億臺移動設備上。獵豹移動在移動端的月度活躍用戶規模達6.12億。其中,80.3%的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來自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
在收入組成方面,獵豹移動第三季度的在線廣告及相關業務收入為9.864億元,同比增長8.9%。本季度,移動廣告收入占本板塊收入82%,對比去年同期為72%,對比上個季度為78%。該項收入增長主要依賴於獵豹全球廣告客戶(包括直銷客戶)對公司移動廣告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該項增長也與公司成功通過遊戲內廣告形式商業化休閑遊戲有關。
互聯網增值服務業務收入為1.105億元,環比增長38.8%。該項收入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司在海外初步嘗試商業化Live.me的影響。
網絡安全與其他業務收入為3150萬元,同比增長32.3%。該項收入增長主要是由移動軟件授權收入增長所致。
在業績展望方面,獵豹移動預計,2016年四季度總收入在12.00億元至12.4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4%至8%,環比增長6%至10%,此指引僅代表公司目前及初步的預期,未來可能會發生變化。
獵豹移動CEO傅盛表示,獵豹成立6年來,收入規模增長了30多倍,在全球累計了6億多月度活躍用戶。
歡聚時代Q3營收近21億 凈利潤同比狂漲83.7%
11月21日消息,歡聚時代今日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凈營收為人民幣20.898億元(約合3.13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4.900億元增長40.3%。凈利潤為人民幣4.000億元(約合60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564億元相比增長155.8%。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4.356億元(約合653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371億元相比增長83.7%。
歡聚時代第三季度凈營收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流媒體直播服務營收的增長。第三季度,歡聚時代流媒體直播服務(YY直播、在線約會、虎牙直播、 PK Show、ME應用和其他直播服務)營收為人民幣17.904億元(約合2.685億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1.592億元相比增長54.5%。
來自在線遊戲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1.495億元(約合224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683億元。
來自會員訂閱費的營收為人民幣6880萬元(約合103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人民幣7630萬元。
來自其他業務的營收(主要來自在線教育平臺和在線廣告的營收)為人民幣8110萬元(約合122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人民幣8620萬元。
營收成本為人民幣12.750億元(約合1.9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9.055億元增長40.8%。歡聚時代第三季度營收成本的增長,主要由於收入分成費用和內容成本的增長。第三季度,歡聚時代收入分成費用和內容成本為人民幣9.674億元(約合1.451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人民幣5.726億元。
運營支出為人民幣3.75億元(約合562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013億元相比下滑6.6%。
運營利潤為人民幣4.729億元(約合709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003億元相比增長136.1%。歡聚時代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為22.6%,而去年同期為13.4%。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歡聚時代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為人民幣5.084億元(約合762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810億元增長80.9%。運營利潤率為24.3%,而去年同期為18.9%。
在業績展望上,歡聚時代預計,第四季度凈營收將達到人民幣24億元至25億元,同比增長26.3%至31.6%。
攜程網Q3凈營收56億元 擬14億英鎊收購Skyscanner
攜程網今日公布截至9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該公司第三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56億元(約合8.36億美元),同比增長75%;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2400萬元(約合400萬美元),較上一年同期的人民幣24億元下滑99%。排除股權獎勵支出(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第三季度歸屬攜程網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5.81億元(約合8700萬美元),不及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5億元。
攜程網第三季度住宿預訂營收為21億元人民幣(約合3.11億美元),同比增長51%,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住宿預訂量同比增長,以及從2015年12月開始整合去哪兒的財務數據;交通票務營收為24億元人民幣(約合3.64億美元),同比增長101%,主要是由於交通票務預訂量同比增長,以及整合去哪兒的財務數據。
攜程網預計2016年第四季度凈營業收入年增長率約為70-75%。該預測反映了攜程根據當前形勢所做出的初步判斷並有可能發生調整
攜程還宣布,已同Skyscanner絕大多數股東簽署最終協議,將收購這家總部位於英國愛丁堡的旅遊搜索網站。此交易對Skyscanner的估值約為14億英鎊,將通過現金、攜程網普通股和貸款票據完成。
歷史新高!三星Q3移動DRAM市場份額高達64.5%
11月25日消息,據韓聯社報道,今日半導體市場調研機構DRAMeXchange發布消息稱,2016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移動DRAM市場份額達到64.5%,韓國企業在全球移動DRAM市場的份額高達87.3%,均創歷史新高。
2016年第三季度三星的移動DRAM市場份額較第二季度增長3個百分點,為64.5%,創下業界開始進行移動DRAM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三星移動DRAM銷售額為29.6億美元,環比增長22.4%,增幅高於SK海力士(6.0%)、美國美光(8.3%)等競爭對手,還高於全球移動DRAM市場銷售總額的環比增幅(16.8%)。

DRAMeXchange指出,三星是同行業的技術“領跑者”。若明年三星的18納米級DRAM投入量產,三星半導體部門的收益將大幅提高。
從不同國家和地區來看,韓國企業(三星和SK海力士)在全球移動DRAM市場的份額環比增加0.7個百分點,高達87.3%,刷新紀錄。美國和中國臺灣企業的市場份額各為10.6%和2.1%。

人人公司Q3凈營收1790萬美元 凈虧損1730萬美元
12月16日消息,人人公司今日公布了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第三財季業績。財報顯示,人人公司當季總凈營收為1790萬美元,同比增長102.8%,但凈虧損2280萬美元,調整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凈虧損為1730萬美元。
人人公司營業虧損為1860萬美元,去年同期營業虧損為2320萬美元。歸屬於人人公司的凈虧損為2280萬美元,去年同期凈虧損7310萬美元。調整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虧損為1730萬美元,去年同期調整後凈虧損為6830萬美元。
在具體業務方面:廣告和互聯網增值業務凈營業收入為960萬美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31.0%。其中,2016年第三季度在線廣告業務收入為10萬美元,2015年同期該業務收入為150萬美元。
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為950萬美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65.3%。增長的原因主要由於新業務人人直播的收入增長。2016年9月月獨立登錄用戶為3500萬,2015年同期月獨立登錄用戶為4500萬;用戶月平均在線時長較2015年同期增長17.5%。
互聯網金融業務凈營業收入為830萬美元,2015年同期該業務凈營業收入為150萬美元。互聯網金融債權余額也從2015年9月30日的1.097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9月30日的2.683億美元。
另外,人人公司2016年第三季度營業成本為1440萬美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88.0%;經營費用支出總計2210萬美元,較2015年同期下降9.3%。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為600萬美元,較2015年同期下降19.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銷售人員和相關費用的減少。研發費用為550萬美元,較2015年同期下降36.6%,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研發人員和相關費用的減少。
在業績展望方面,人人公司預計2016年第四季度的凈營業收入將在1850萬美元至2050萬美元之間,較2015年同期增長36.3%至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