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三星聲東擊西搶佔OLED高地 兩岸液晶面板業急呼危機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3/0MMDAwMDI0MjQ0MQ.html

在三星電子蘇州7.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舉行開工儀式後一天,5月31日,三星移動顯示公司(三星電子與三星SDI的合資公司)宣佈其在韓國投資21億美元建設的5.5代OLED(有機電子發光)面板生產線已提前兩個月進入量產。

更令液晶面板界恐慌的是, 6月2日,三星移動顯示宣佈其第8代AM-OLED面板試驗線將於明年5月投入使用,可以切割46吋、55吋等大尺寸OLED面板,三星計劃將OLED面板的使用領域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延伸到電視等領域。

OLED 面板是液晶面板之後的第三代顯示技術,三星已經搶佔了此產業的至高點。今年一季度,三星在3.5吋以上AM-OLED面板的市場佔有率超過99%。在去年 推出42吋OLED電視樣品後,三星移動顯示又開始在高世代OLED面板佈局,試圖改寫液晶面板領域群雄並起的格局,並確定其在OLED一家獨大的優勢。

聲東擊西

三星電子在下一代顯示技術領域已經佔據了高地

與液晶、等離子等第二代顯示技術相比,OLED技術最大的優勢是超薄的尺寸,最薄可至0.005釐米,在柔韌性很好的基板上可摺疊捲曲,色彩等顯示效果要明顯高於液晶面板,三星、索尼等日韓消費電子巨頭均視其為替代液晶的新技術。

三星電子中國公司有關人士6月2日告訴本報記者,一旦三星移動顯示投資的8代試驗線在良品率、使用壽命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2013-2014年其實現產業化已經是三星的既定戰略。

市 場調查公司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則認為,三星在液晶和OLED兩種顯示技術的選擇中已經堅定地選擇了後者,該公司已經放棄了此 前計劃的10代、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投資,將未來的投資方向轉向了高世代OLED面板,其未來3-4年在大尺寸OLED領域的投資總額有望超過千億元。

「三星電子的5.5代OLED面板生產線投產是確實的,但其8代OLED線能否產業化還是個未知數。」國內液晶面板企業京東方副總裁張宇在接受電話採訪則表示,「但是我們比較清楚的就是,其原來提出的10代、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計劃純粹是忽悠人的。」

據悉,三星電子之所以之前宣佈跟進夏普的10代線計劃,其實是為了在其擁有絕對技術優勢的OLED大尺寸研發上贏得時間,也是為了讓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液晶面板生產商願意繼續投資高世代液晶面板,從目前來看,這一「聲東擊西」的戰略已經起到了效果。

謝勤益指出,目前在大尺寸AM-OLED面板領域,即便是LG電子也無法取得突破,而三星電子已成功將高世代液晶面板的投資轉移到中國蘇州等地,今年5月還大幅削減與索尼的液晶面板合資公司S-LCD的資本金,顯然三星電子在下一代顯示技術領域已經佔據了高地。

液晶面板業危機

台灣及其他面板商要想通過購買技術專利來進入這一高門檻領域非常艱難

目前大尺寸OLED面板技術還有很多技術瓶頸——良品率的提升、基板製程過於昂貴、使用壽命還有待提高等。

「第八代OLED面板工廠只要能達到七成左右的良品率,OLED價格就可降到與液晶面板相抗衡。」 謝勤益告訴記者,目前OLED良品率還不到50%,三星預測最早2013-2014年可以實現良品率70%的目標。

隨著良品率提高,三星電子還計劃在試驗線中將昂貴的低溫多晶矽基板製程換成下一代製程,甚至計劃將已折舊完畢的八代液晶面板廠改裝生產OLED,將成本進一步降低至液晶面板的45%。

三星電子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與高世代液晶面板動輒40億美元的投資規模相比,在現有8代線基礎上進行改造,每條8代OLED面板生產線的成本要減少到15億-20億美元。

台灣工研院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一旦三星的8代(基板尺寸為2.2×2.4米)OLED生產線投產,台灣的液晶面板行業將面臨滅頂之災,總產值上兆元、僱用數十萬名員工的產業將灰飛煙滅,耗資千億元的精密設備頓時形同廢鐵。加上數千億元的銀行貸款變為呆賬。」

同樣的危機也在影響著大陸的面板行業,因為國內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完全投產都需等到2012年下半年,其資產折舊還需要6-7年時間,一旦大尺寸OLED面板技術取得突破,國內面板行業的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張宇表示,「三星剛剛在蘇州投資了7.5代線,大陸的液晶面板行業至少還有一個資產折舊週期的好日子,所以不要過度擔心OLED技術的衝擊,但是5代以下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可能在短期內就會受到衝擊。」

三星在大尺寸OLED領域的技術優勢非常明顯,台灣及其他面板商要想通過購買技術專利來進入這一高門檻領域非常艱難。

「雖然台灣和大陸很多企業都殺入了小尺寸OLED面板領域,但是在大尺寸領域要想突破依然很難。」友達全球執行副總彭雙浪說,不過下游的蘋果等平板電腦巨頭也不希望三星在OLED領域一家獨大,所以台灣企業還是有機會的。

中國大陸的彩虹集團、長虹集團、上海天馬等已經開始在OLED領域佈局,而京東方也計劃投資建設小尺寸的OLED面板生產線,但均為4代以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3

京東方的鄂爾多斯「煤高科」:220億OLED項目風險係數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30/0MMDcyXzM2MTM0MA.html

巨虧之下,京東方的「煤高科」處變不驚。

8月30日,京東方A發佈公告稱,其已與鄂爾多斯市政府、東勝區政府以及北京國資委旗下的 北京昊華能源公司簽署了第5.5代AM-OLED生產線和能源建設項目的框架協議,其在鄂爾多斯以投資換煤炭的計劃(詳見本報2011年8月16日報導 《220億「高科技」投資誘惑 京東方鄂爾多斯「換煤」》)獲得進一步推進。

具體來說,京東方與子公司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出資3000萬 設立鄂爾多斯市京東方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而京東方與子公司合肥京東方,以及京東方顯示出資3000萬元設立鄂爾多斯市淏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這兩家能源投 資公司將作為其在鄂爾多斯所獲10億噸煤炭探礦權的具體獲配單位,開發所得資金將用於5.5代AM-OLED生產線的前期資金需求。

京東方有關人士透露,「總投資220億元的5.5代AM-OLED生產線註冊資金為120億元,鋪底資金為15億元,這些資金大部分將由煤炭資源開發所得資金提供,不足部分京東方將自籌,也不排除通過定向增發募集的方式。」

京東方預測其鄂爾多斯OLED面板項目2013年投產後每年的稅後平均利潤達到28.9億元。然而,未來幾年急劇擴大的OLED產能或對此預測帶來變數。

三重難題

具體為:技術專利、產業配套和未來產能放大帶來的盈利壓力

隨 著北京京東方8代線今年6月底點火,京東方的四條液晶面板生產線都進入量產階段,然而液晶面板行業的整體虧損讓京東方也承受了巨大損失,今年上半年出現了 12.2億元的虧損。京東方的公告顯示,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其虧損分別達到6.75億元和5.41億元,而三季度預計虧損將擴大至8.84億-10.84 億元。

「京東方的5.5OLED面板項目主體廠房建設今年內一定啟動,而建設工期為29個月,最快將於2013年底投產。」8月30日,京東方副總裁張宇表示。

然而,這個投資200多億元的新項目,卻不得不面臨技術專利、產業配套和未來產能放大帶來的盈利壓力等三大問號。

首先,對於京東方來說,選擇在鄂爾多斯投資OLED項目會面臨產業配套上的劣勢。京東方北京基地離鄂爾多斯有500公里路程,儘管這可以在一些通用的配套產業上提供支持,但是遠距離配套對今後的運營仍會帶來難題。

其次,由於全球OLED70%的專利被美國的柯達,以及韓國的三星、LGD等佔據,特別是在大尺寸領域,三星的專利壟斷優勢更加明顯。要想在大尺寸OLED突破,京東方顯然還需要邁過專利這道關。

對此,張宇表示,目前全球OLED專利不像液晶面板領域那樣被韓國和台灣地區企業控制,而且京東方為此也準備了部分資金用於專利購買和專利交換。

張 宇稱,早在2002年,京東方就收購了擁有部分OLED專利的韓國HI-LCD公司,擁有了部分OLED的專利和研發人員,而去年京東方在其成都4.5代 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基礎上開始進行OLED技術的升級改造,去年10月京東方更是與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在成都合作共建「OLED聯合實驗室」。

第三,在投資回報方面,京東方稱,經測算,鄂爾多斯OLED項目計算期平均年所得稅後利潤28.9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為18.50%,稅後靜態投資回收期為6.99年,稅後動態投資回收期為8.76年。

對於這一投資回報率的計算方式,京東方方面表示,這是評估機構參考三星SMD5.5代線的利潤回報情況而估算的,並結合了當前OLED面板市場的出貨量和供求關係。

但未來OLED產能的急劇擴張有可能會對此帶來變數。2010年全球

OLED面板出貨量是4000多萬片,但是到2014年這一數字有望增長到2.5億片。尤其是三星新工廠的建設將驅使AMOLED產能面積從2011年的89萬平方米提升到2012年的260萬平方米,在2013年將再倍數成長。

DisplaySearch中國區市場總監張兵表示,屆時OLED面板的價格有望下降到目前的一半,這樣OLED的投資收益率也會下降,而且三星5.5代線投資規模只有21億美元,而京東方達到了35億美元,顯然京東方的資產折舊壓力更大。

卡位下一代顯示

「如果順利投產,其與三星的差距只有三年,且早於台灣地區的面板企業」

儘管京東方OLED項目面臨多方面的挑戰,但其對中國在下一代顯示領域中的卡位有一定意義。

AM-OLED面板作為液晶的替代技術,目前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領域已經開始部分替代液晶面板。張宇表示,顯示技術的這一輪升級中,台灣地區面板商的佈局太慢了,相反大陸的面板企業這次似乎趕在了前面。

除 了之前成都長虹虹視、崑山維信諾、順德彩虹等在中小尺寸OLED領域佈局,廣州創維華工、順德彩虹開始建設4.5代中試線。張兵指出,「如果說液晶面板領 域中國的企業至少有5年的差距,如今在OLED領域京東方5.5代線如果順利投產,其與三星的差距只有三年時間,而且要早於台灣地區的面板企業。」

然 而,目前各面板企業亦在加速對OLED的佈局。今年3月開始三星電子已經開始投資20億美元建設第8代線OLED面板生產線,LGD也剛剛宣佈將投資 28.3億美元用於OLED面板技術研發和建設第8代OLED面板生產線,預計2014年底將正式投產,而友達、奇美、彩虹都計劃投資OLED面板生產 線。

張兵表示,「三星還計劃在現有的幾條8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基礎上進行低成本改造使其生產OLED面板,如果那樣到2014年可能全球範圍8代OLED面板的產能將大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89

OLED中國式追趕:新故事,舊情節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5/4MMDcyXzM3NzM4Mg.html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互聯產品的日益走俏,在日、韓、中國台灣大力佈局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的同時,中國大陸也掀起了投資高潮。

繼 天馬微電子計劃投資70億元在廈門建設5.5代LTPS工廠(旨在為便攜式電子產品提供AMOLED中小尺寸顯示屏)後,國內大尺寸TFT-LCD主要製 造商京東方也宣佈,將投資220億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建設5.5代OLED生產線,生產以LTPSLCD和AM-OLED技術為主的中小尺寸顯示器件。

截至2010年底,中國內地共有4.5代線4條、5代線4條,加上已簽約的廈門5.5代線共有5條。目前中國大陸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被認為已比肩韓國和中國台灣,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在SEMI China光電子照明及平板市場分析師戚發鑫看來,缺乏核心技術、缺乏人才、缺乏產業鏈配套基礎的的大陸液晶面板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戰略思考。

在 大尺寸液晶面板領域,日韓及中國台灣企業的產能份額已經高達全球市場90%,試圖趕超的大陸同行實行「通過建設生產線帶動產業鏈發展的策略」獲得一定市場 份額,但至今未能實現盈利,也未能掌握核心技術和行業話語權。如今,具有先發優勢的日韓及台灣地區企業開始在中小尺寸市場發力,大陸企業又該選擇一條怎樣 的路徑?

OLED投資潮

目前投入巨資發展AMOLED技術的面板廠主要有5家

Display Search報告顯示,隨著日系面板廠針對中小尺寸面板產能進行轉換以及整合,未來將以LTPS、IPS、AMOLED等多項先進技術把中小尺寸面板競爭 力發揮到極致。加上韓國、中國台灣以及中國大陸面板廠商也正積極朝中小尺寸領域切入,平面顯示器產業競賽已不斷升級。

統計顯示,目前,通 過中央或地方政府高額資金發展AMOLED技術的面板廠主要有5家,包括京東方、天馬微電子、維信諾、虹視與彩虹等。這些企業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 TFT-LCD液晶屏幕製造基礎的企業,比如京東方和天馬微電子;另一類則是沒有液晶製造基礎、新進入OLED製造領域的企業,比如維信諾。

京 東方與天馬微電子目前正規劃5.5代LTPS 生產線,而其它原本沒有TFT基板產線的維信諾與彩虹,其獲得資金已規劃或者已正在興建4.5代TFT基板產線。另一家公司長虹投資成立其OLED事業子 公司--四川虹視的首條AMOLED目前試產線已完成,但是長虹其對投產AMOLED態?較謹慎,目前尚未表明未?投產4.5代AMOLED產線的規模及 時程。

中國大陸企業熱衷於下一代顯示技術,既有智能手機等移動互聯產品發展的趨勢推動,也有企業產品技術升級需求。目前,包括天馬、萊寶 高科等在內的國內中小尺寸液晶屏幕製造商,其產品主要供應內地龐大白牌及山寨市場,包括小尺寸面板的手機、可攜式導航器、可攜式影音播放器,以及採用中尺 寸面板的可攜式DVD播放器等,搶奪台灣地區面板企業的傳統市場。不過,在高端智能手機面板供應上,目前大陸企業仍是空白。

資金瓶頸

「很多風險投資人來看過,但是最後都不敢投。最合適的投資人也許是大型國企,不過困難也很多」

儘管OLED投資熱潮湧動,但是對中國大陸企業來說,發展下一代顯示技術仍顯得困難重重。除了技術難題的攻克,資本也成為重要障礙。

10 月31日,深天馬(000050)發佈公告宣佈重組方案二次遭否。2010年1月18日,深天馬與深圳中航集團、上海張江集團、上海國資公司、工投集團分 別簽署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協議》,約定以5.34元/股的價格發行股份購買上海天馬70%股權。上述重組方案於2010年4月通過國資委方面審核,但卻 在今年1月份遭到證監會否決。

此後,深天馬決定將原定增發方案有效期申請延長一年並進行了系列的整改,但未料想在10月底二次上會時又一次遭到否決。

兩次遭否的同時,天馬業績的暴漲暴跌(受到液晶產業波動規律影響),也從側面體現了液晶面板公司面臨的複雜生存現狀。今年2月,天馬微電子計劃在廈門建設5.5代LTPS工廠,從而向高端顯示轉型,僅此工程便需投資70億元。

作為自主OLED技術發展的代表企業,崑山唯信諾當下也面臨著資金考驗。2009年9月,崑山維信諾顯示與崑山工研院聯合成立了崑山工研院新型平板顯示技術中心,並建成國內首條AMOLED中試生產線。今年10月,崑山維信諾公司正式宣佈啟動AMOLED產業化項目。

據 唯信諾公司內部人士表示,「公司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我們一直在積極尋找戰略投資人。」該人士說,維信諾最早由崑山國資委和清華大學發起,香港上市公司億都 國際跟進投資,但發展資金仍有巨大缺口,「很多風險投資人來看過,但是最後都不敢投。最合適的投資人也許是大型國企,不過困難也很多」。

「超越式」發展之考

「是不是在適量控制生產線建設的同時,學習一下三星重點將資金放在核心技術的研發方面?」

據維信諾總裁助理高裕弟介紹,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起草的《2010-2012年平板產業發展規劃》已經明確指出,到2012年,要將我國平板顯示技術提升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規模佔全球比重由當前的5%提升到20%。

「接下來發展下一代顯示,國家還需要進行一些更深層次的戰略思考。在核心技術沒有突破的情況下,是不是一定要花大量投資大舉建設生產線值得考慮。」 戚發鑫說。

戚發鑫認為,目前中國大陸企業對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佈局,依然沿襲了發展大尺寸面板時的追趕老路,主要將資金用於生產線建設,但是這種模式挑戰巨大。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的面板生產企業,京東方依靠政府及股市進行了多輪融資,但是至今沒有盈利,也沒有改變核心技術受困的局面。

「是不是在適量控制生產線建設的同時,學習一下三星重點將資金放在核心技術的研發方面?」 戚發鑫建議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8

喬布斯錯判OLED或成致命把柄?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6/4MNDE4XzM5NjE4MQ.html

在我和許多人的眼中,史蒂夫·喬布斯是個傳奇偶像,但他並非不會犯錯。

喬布斯成功地看到了許多技術的應用前景,但在OLED方面,他卻犯了個錯誤。

究竟什麼是OLED?大多數人都知道,LED是發光二級管,是由硅製成的半導體光源。

OLED即是有機發光二級管。與普通的LED不同,OLED裡面沒有硅,而是使用了多種有機化合物,它們在電流的刺激下就會發光。

普通LED在1962年問世,而OLED的基礎研究在1960年就已完成,但廣泛商業應用直到去年才結出果實。在研發OLED技術方面,杜邦(DuPont)扮演了關鍵角色。

蘋 果公司之所以獲得成功,部分原因在於其以一種簡單優美的方式,把下一代技術帶到了大眾的面前。顯示屏是大多數蘋果產品的重要部件。蘋果公司要想保持其領先 地位,就必須保持其在顯示屏技術領域裡的領先地位,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對蘋果公司來說,不幸的是,史蒂夫·喬布斯似乎對OLED技術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他 有充分的理由不喜歡OLED。

傳統上來看,OLED很難大規模生產,而且其結構天生就不穩定。OLED還受到了有機發光材料生命期的限制。比如,藍色OLED有機發光材料的壽命只有1.4萬個小時,隨後發光亮度就會減退一半。而傳統LED的壽命長達4萬個小時。

傳統OLED還會受到色彩失衡的困擾,因為藍色發光材料比其他顏色發光材料退化得更快。如今的大多數顯示屏只是採用了紅綠藍三種顏色,因此這種色彩失衡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問題。

與等離子顯示屏一樣,OLED也會面臨屏幕燒壞問題,因為某些OLED材料會因為長期曝露於陽光之下而受損。

或許,正是上述考量促使喬布斯決定改進傳統的LED技術,而不是大力投資OLED技術。

在 2010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Apple World 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喬布斯大力兜售Retina顯示屏。這種顯示屏採用了傳統的硅基LED技術。喬布斯說:「你無法懷著這樣的決心去製作OLED 顯示屏。我們認為Retina顯示屏優秀得多。」

我是電子工程師,因此我特別關注新興技術。2010年夏天的時候,我對OLED的看法與喬布斯完全相同。但我只是個普通人,而他顯然不止如此。憑藉他手中掌握的大量資源,他應該有更深入的瞭解才對。

去 年以來,OLED技術獲得了快速發展。採用谷歌安卓操作系統的三星手機普遍採用了AMOLED顯示屏。即便是處於下坡路的諾基亞,也為其新推出的 Lumia 900 Windows phone手機配備了AMOLED顯示屏。AMOLED是傳統OLED的近親,也就是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有源矩陣是一種處理像素的方法。 AMOLED顯示屏包括了一個OLED像素有源矩陣。製造AMOLED顯示屏的關鍵是薄膜晶體管技術,這種技術使用了傳統的硅。

要想明白OLED技術的吸引力,就必須瞭解OLED顯示屏的最新發展水平。情況比以往好得多,甚至超出了人們的預想:黑色變得漆黑,彩色變得極其生動,操作變得難以置信地靈敏,反應時間快得如雷似電。屏幕薄如紙片,幾乎沒有重量。

在2012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上,LG展示了其55英吋OLED電視。LG表示,這款電視的反應速度比LED/LCD顯示屏快1,000倍,而且厚度只有4毫米,重量僅為7.5公斤。

據某些報導稱,三星控制著90%的全球OLED顯示屏供應。顯然,三星正在成為蘋果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兩家公司之間訴訟不斷,備受矚目。顯示屏是蘋果公司的生命線。蘋果公司是否會為了維持其生命線而依賴於其主要競爭對手?

有 傳聞稱,蘋果公司投資了5億至10億美元,用於研發下一代顯示屏。幾位消息靈通人士聲稱,這些將是OLED顯示屏。考慮到夏普的OLED顯示屏產量不大, 而且提高產能的難度不小(因為面臨來自三星和LG的激烈競爭),因此我的分析是,夏普的顯示屏可能是某種經過改進的IGZO(銦鎵鋅氧化物)顯示屏。無論 是蘋果公司還是夏普,都沒有與OLED技術提供商Universal Display公司簽訂許可協議,這使我更加確信自己的分析。

如果 OLED技術繼續以目前的速度發展,就會對科銳(Cree)和旭明光電(SemiLEDS Corporation)等傳統LED製造商構成威脅,還會不利於傳統的LED系統生產商維易科(Veeco Instruments)和愛思強(Aixtron SE)。為發光二極管提供單晶藍寶石襯底和其他晶體產品的原材料供應商盧比肯科技(Rubicon Technology)也可能受到影響。

由於喬布斯犯下的這個罕見錯誤,蘋果公司有可能會輸給三星和LG。

關於作者:有工程師和核物理學家背景,曾創建了兩家公司,皆躋身500家發展最快企業之列,此外還參與了50多次創投,現任The Arora Report的首席投資官。The Arora Report發佈四份簡報,幫助投資者從市場變化中獲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28

終端企業:OLED電視兩年後才大規模上市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5/1MNDE5XzQxNDY1MQ.html

三星、LG是全球液晶面板最大的兩個供應商,它們今年高調推進OLED,使OLED進入批量上市的萌芽期。

今年一直奔走在多家中國彩電廠之間、推廣液晶無邊硬屏的LGDisplay(LGD)全球推廣部門常務李廷漢告訴《第一財經日報》,OLED電視兩三年後才會大規模上市。

儘管如此,已經足以引起中國彩電廠的重視。曾經在CRT(傳統顯像管)電視向LCD電視轉換中吃過虧的中國企業,都不敢輕視新一輪的平板顯示技術浪潮。

康佳集團總裁助理劉鳳喜向本報表示,OLED畫質好、更薄,還有柔性,所以肯定是發展方向,但成本太高,是液晶電視的幾倍。所以,OLED電視的發展速度難以預測,要視乎屏供應商如何平衡投入產出。康佳在OLED電視上有預研,只是技術研究,不做產品規劃。

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則認為,OLED最有可能在中小顯示領域成為原來TN、LCD的替代品。但它要在彩電領域替代LCD,至少還要五至八年,液晶還有十年產業週期。今年,華星光電8.5代液晶線將盡快量產,同時還會上馬一條4.5代OLED中試線。

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指出,今後平板電視顯示技術有兩個方向,一個是OLED,目前還受成本、良品率等制約;另一個是3860×1960像素的高清液晶電視,創維今年第四季度會大量上市。OLED電視,估計本土廠家四季度也會推出,明、後年是推廣期,真正收穫期要兩年以後。

楊東文透露,OLED屏,一是外購,二是自己做。創維已與華南理工大學在廣州合作製造小尺寸OLED屏,在中試階段,已小批量生產。

除了彩電,廣東生產的手機佔了全球產量的一半,對OLED屏也有巨大的潛在需求。三星的Galaxy手機就憑藉OLED屏的壟斷優勢,佔據著智能手機的高端市場。廣東省經信委一位人士透露,不少廣東手機廠都想拿到OLED屏,卻求之不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54

中國OLED產業: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5/0ONDE5XzQxNDY0OQ.html

[ 深圳中彩聯公司知識產權總監羅建平說,「中彩聯」由國內11家彩電廠合資,通過建立專利池及聯合談判,每年為中國彩電企業節約專利費上億元,OLED領域也應該建立專利池,相互促進、一致對外。「中彩聯」現已加入廣東省OLED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

LCD冷下來,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熱起來。上週,廣東12家OLED企業的高管們聚在一起簽了個協議,共同成立了廣東OLED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廣東省經信委一位人士有點惋惜地說,2008年廣東就成立了國內首個OLED產業聯盟,但對這一領域的投入不多,實質性突破不大。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上述廣東省經信委人士說,當初珠三角與汕尾地區的OLED企業一度「星星之火」。

比如彩虹。1997年與清華大學共建OLED實驗室後,2009年正式佈局,將基地落在佛山。彩虹(佛山)平板顯示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建設說,彩虹計劃分三步走:2009年至2010年,建一條PMOLED生產線。目前線已正式生產;然後上馬一條4.5代OLED生產線。去年因資金問題,速度有所放緩,但AMOLED上已有技術、人才儲備;未來將再建5.5代或更高世代的OLED線。

彩虹在順德還設有南方研究院。汪建設說,研究院有一條3.5代中試線。2011年已成功開發3.2英吋AMOLED產品,今年會開發更大尺寸產品。

信利半導體則是名氣較大企業,已在香港上市。它也有上馬4.5代OLED項目的計劃。副總裁胡俊透露,信利手機模塊國內排第一,全球第三,市佔比超過10%。2011年,信利在汕尾增加兩條2.5代OLED生產線,年產手機屏2000萬片,實現單期盈虧平衡。

東莞宏威也很有名氣。它主攻OLED生產設備。副總經理孫滿龍說,公司2005年切入OLED領域,現在做2.5代OLED線的裝備,已試產;去年開始做4.5代線裝備,5.5代線設備上也已有一些技術儲備。

華南理工大學還與創維合資成立廣州新視界光電,共推OLED技術產業化。新視界光電副總經理王正寅說,三星、LG的OLED技術已進入第二代,背板技術由低溫多晶硅變為金屬氧化物,新視界也在做金屬氧化物OLED的研究、開發。

上述廣東省經信委人士仍很惋惜。他說,雖然4年前已明確了方向,但對這一領域的投入不多,實質性突破不大。

專利掣肘

國內其他地方也在佈局OLED業務。京東方正在鄂爾多斯上馬5.5代AMOLED生產線;天馬在上海利用4.5代LCD生產線改造了一條OLED中試線,在廈門還有一條低溫多晶硅背板生產線,日後可支持OLED屏幕。

四川長虹稱,已建立PMOLED顯示屏及模組生產線,成功開發多種規格的AMOLED顯示屏,對大面積有機材料真空成膜、薄膜封裝等技術進行研究。北京維信諾將上馬一條5.5代OLED生產線。

這與跨國巨頭的差距顯而易見。三星在OLED上的研發經費高達上百億美元。柯達宣佈破產後,三星趁機收購其OLED專利,已形成壟斷。目前,三星全球OLED面板市場佔比達95%。

彩虹集團副總經理張少文說,中國企業或多或少會遇到專利糾紛。平板顯示產品的品質70%~80%體現在裝備和材料,中國能買到一些裝備和材料,但技術不是有錢就能買到。

能寄望海外產業向中國轉移麼?4月1日起,中國已對32英吋以上面板恢復5%的正常關稅。三星、LGD、夏普等巨頭正加速向中國轉移業務。

廣東省平板顯示促進會秘書長汪浩認為,OLED技術三五年不會轉移到中國。韓國傾一國之力支持三星,不可能拱手讓人。中國企業應抱團取暖,共同突破技術瓶頸。

汪浩說,4年前廣東OLED產業聯盟已經成立。此次成立的廣東省OLED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裡,企業成員與此前多相同,涵蓋了材料、設備、面板、專利到整機等十多家企業。

「一定要有大線落地。」汪浩說,否則產業鏈集聚、建立專利池都是空話。而上馬一條4.5代線,至少要投資60億~70億美元,沒有政府支持,單靠企業力量是做不到的。

深圳中彩聯公司知識產權總監羅建平說,「中彩聯」由國內11家彩電廠合資,通過建立專利池及聯合談判,每年為中國彩電企業節約專利費上億元,OLED領域也應該建立專利池,相互促進、一致對外。「中彩聯」現已加入廣東省OLED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55

OLED來了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6268.html

LCD作為當時替代CRT顯示的新技術,是從小尺寸屏幕開始的。從2代線到3代線,逐步發展到4代線後出現瓶頸,此時已經是2000年左右。然而技術的發展經常出乎意料,在不到2年時間量產5代線,此時幾乎開始每兩年就會有一個世代的跳躍,產品從PC顯示器開始擴大,延伸至筆記本。2005年,在擴增至7代線之後,產品逐步滲透至電視,逐步走入家電市場。面板從小尺寸量產,到大尺寸量產只用了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而產品全面擴展,也僅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

OLED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已經成為了共識,尤其2012年三星、LG首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正式發佈55英吋OLED電視,意味著OLED顯示即將進入高端電視市場。

吸取LCD電視發展的教訓,中國企業如果想在未來彩電中佔據主動,對於OLED的投資和建設則成為了關鍵的影響因素。

可以看到,作為全球顯示器生產老大的三星,2012年已經完成其在天津濱海新區的OLED新工廠竣工投產,2012年OLED產量將擴大至5700萬隻,銷售額將超過180億元人民幣。另一韓企LG的子公司LGD也不斷加快OLED發展的腳步,不但重整組織,還投資了3.5代可撓式OLED生產線,並將在今年上半年確定對8代OLED生產線的投資規模與方式,以通過這項計劃大量生產55英吋OLED電視面板,取得大尺寸OLED市場的領先地位。

日企也紛紛發力OLED產業,索尼和東芝幾乎是同時宣佈將正式投產OLED電視,松下、佳能和日立也擬建立合資公司共同發展OLED產業。

而中國企業顯然也不願意在這場決定未來命運的戰爭中落後,除了2008年清華大學和維信諾公司依靠自主技術在江蘇崑山建成了中國首條OLED大規模生產線,2011年8月8日,維信諾公司宣佈正式啟動AMOLED產業化項目,計劃投資建設一條4.5代以上的AMOLED生產線,並將在2013年投產之外,中國面板巨頭京東方已投入220億元在內蒙古設立5.5代AMOLED生產線,天馬微電子在廈門投資5.5代的LTPS線有可能轉換成AMOLED產線,長虹計劃投資3.6億元在成都建設OLED生產線,彩虹、虹視、環宇等企業的OLED面板生產線也在進行規劃中。

「雖然OLED仍有眾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是目前資金投入很大,勢必加速OLED產業的發展。」奧維諮詢產業中心副總經理李秋緯在接受《商業價值》採訪時表示,「預期2013將會是OLED發展元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5

三星會在OLED這一局輸給LG嗎? 劉步塵

http://xueqiu.com/5296621426/23735707
據4月11日外媒報導,三星公司(Samsung Display)疑似竊取LG公司OLED顯示技術。4月9日,首爾地方警察局搜查了三星總部等4處辦公地點,但並未搜出三星具體犯案證據。三星回應稱,其擁有全球絕大多數OLED技術,沒有理由從其他企業竊取;LG發言人則表示,最新的調查與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技術有關。

4月12日,事件峰迴路轉。據三星總部提供的最新消息,韓國警方已排除三星竊取LG  OLED技術的嫌疑。相反,三星認為LG存在竊取三星技術的行為,「不排除採取相關措施並將其指控」。三星發言人強調,公司掌握全球98%的OLED技術,不會竊取別人的技術。

這已不是兩大彩電巨頭第一次為OLED交鋒。去年9月,LG對三星OLED技術提起專利訴訟;當年11月,三星做出反擊。韓國政府甚至於去年逮捕了11位涉嫌竊取三星OLED面板技術的研發人員,其中6名曾在LG公司工作過。不過至今年2月,在韓國政府斡旋下,雙方就專利訴訟進行了第一輪和解。

有人說這是兩大巨頭「聯手做局OLED」,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作為直接競爭對手,很難想像三星、LG坐下來密謀是什麼樣子,雖然兩大巨頭你來我往的訴訟,客觀上起到了宣傳造勢的作用,讓OLED越來越像三星和LG兩家企業的專屬遊戲。

業界傾向認為,在OLED這一局,韓系企業一開始就佔據了市場高地。一個看得見的事實是,作為OLED發明者的日本彩電企業,在市場化方面已經落後韓系企業不少。

兩大彩電巨頭為OLED大打出手,從一個側面折射出OLED對於彩電企業的意義。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體」,屬於新型顯示技術。據測算,OLED畫質比LED好20%。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OLED屬於柔性顯示技術,利用該技術的電視產品可以實現彎曲、摺疊,從而大大突破電視產品的存在形態,讓彩電市場一下子擴容好幾倍。

在有遠見的彩電企業眼裡,OLED取代LCD是大勢所趨。今天OLED的市場處境,與2003年時的LCD相仿。那時,CRT電視如日中天,面對剛剛興起的LCD,中國彩電企業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CRT的好日子還長著呢」,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隨後幾年,LCD以年均25%的速度遞增,至2009年即全面超越CRT電視。CRT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目前,全球OLED格局是,韓系一馬當先,日繫緊隨其後,中國幾無作為。

為何韓系企業如此積極地推廣OLED?

首先,作為全球彩電的冠、亞軍,在三星、LG潛意識裡,未來全球彩電的老大仍然非它們莫屬,要想延續LCD時代的奇蹟,它們必須比別人更高調。

其次,巨大的經營業績落差,讓LG改朝換代的心情更為迫切。數據顯示,2012年三星電子淨盈利超過150億美元,而LG電子經營利潤僅為11.2億美元,不及三星電子十分之一。而此前的2010、2011兩年,LG甚至是虧損的。

三星的心態比較微妙。

2013年初,三星曾聲稱將於今年3、4月份在中國發佈OLED,但是,至3月中旬「中國三星論壇」召開,三星隻字未提OLED。在3月下旬的上海家博會上,三星仍未展示其OLED產品。LG不同,在上海家博會正式展出OLED產品;在韓國與英國,LG OLED電視已上市銷售。

總體看,在OLED市場化方面,LG已經走在三星前面。

業界分析認為,三星OLED之所以引而不發,有其深刻用意。首先,作為全球彩電老大,三星是LCD的最大受益者,當然希望LCD時代延伸得越長越好。LG則不同,雖然是全球彩電老二,但銷量及品牌影響力與三星相距甚遠。因此,OLED承載了LG超越三星的夢想,因此出手利落得多,也更有力度。

當然,三星不會對LG等閒視之,更不會聽之任之,它需要做的是把握好節奏,在合適的時間推出合適的產品。因此,不排除三星在今年某個人們意想不到的時間突然推出OLED的可能。但是話說回來,誰敢保證雄心勃勃的LG一定會把「第一個向中國投放OLED企業」的桂冠讓給三星呢?

較量剛剛開始,我們尚無法做出最後的結論。實際上,三星早已給自己貼上了「OLED王者」的標籤,這是三星LCD霸主意識的延續,還有,三星在OLED的技術與產品儲備上,確實不可小覷。

媒體報導稱,今年LG 將增加投資7063億韓元(約合40.6億人民幣)建設一條8.5代OLED面板生產線,月產能約2萬6千片,2014年上半年實現量產。三星也不甘落後,計劃2013年對OLED的投入比2012年多40%。

不論圍繞OLED的官司誰贏誰輸,有一點可以肯定:將加速OLED時代到來。訴訟的過程,本身就是對消費者關於OLED的科普。

遺憾的是,當三星、LG為OLED不惜打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中國彩電企業有意無意地扮演了「旁觀者」角色。

這是有原因的,目前在OLED上有一定技術積累的中國彩電企業僅有長虹,但距離規模化生產大屏幕OLED還有不小差距。此情此景,不免讓人為中國彩電企業捏一把汗。

(IT時代週刊劉步塵專欄文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44

誰擁有OLED誰將擁有彩電未來 劉步塵

http://xueqiu.com/5296621426/24129433
今年彩電行業的大事,注定不是誰家又推出了智能電視新品,而是韓、日企業緊鑼密鼓地佈局OLED。伴隨著OLED步伐的,是基於LCD/LED顯示技術的智能電視正在漸行漸遠。

今天OLED的處境,與10年前的LCD、PDP極為相似。那時,LCD、PDP剛剛進入公眾視野,很多人認為平板電視離消費者還很遙遠,某彩電企業老闆甚至信誓旦旦地聲稱「CRT電視還有很長好日子」。

與韓日企業不約而同的高調相比,中國彩電企業在OLED上選擇了集體性沉默。

資料顯示,2002年平板電視進入中國市場,2005年開始提速,2009年全面超越CRT電視,中國從此進入平板時代。

歷史驚人地相似。今天,大多數中國彩電企業對OLED態度,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起十年前的LCD。但是在國際企業的眼裡,今天不過是OLED黎明前的黑暗,市場很快就將迎來OLED絢麗的豔陽天。

OLED首次進入公眾視野,大約是2011年CES國際電子展。2012年,三星、LG、索尼、松下等主流彩電企業紛紛推出上大屏幕OLED電視,甚至有企業推出將OLED與3D、4K結合的產品,OLED從一誕生,就處於高端電視的位置。

2013年伊始,韓系彩電企業明顯加大OLED推廣力度。首先傳出的是LG率先實現OLED市場化,接受韓國、英國消費者訂單;隨後傳出三星將於上半年在中國發佈OLED產品。

和三星雷聲大雨點小有所不同,LG推進OLED的戰略步伐走得更為堅定。2013年上海家博會上,LG正式展示大屏幕OLED產品。有消息稱,LG將於今年上半年向中國市場投放大屏幕OLED電視產品,從而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與韓系企業相比,日本彩電企業推廣OLED的力度明顯減弱。一般認為,這和日系家電企業經營狀況普遍不佳有關,對於目前的日本家電企業來說,扭虧生存才是第一要務。

一個尷尬的事實是,就在國際巨頭厲兵秣馬排兵佈陣之際,中國彩電企業選擇了集體性沉默,至今尚未有彩電企業清晰傳遞大屏幕OLED電視上市信號,更無清晰上市時間表,即使在CES展、上海家博會,人們也未看到本土企業推出OLED產品。這是為什麼?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在大屏幕OLED這一局,中國企業再次落在韓日企業後面。這種落後表現在兩個方面:基礎技術研究薄弱,產業化準備不足。

但是,在我看來,部分彩電企業對OLED的「鴕鳥政策」,才是最危險的。

就在韓日企業紛紛推出大屏幕OLED的時候,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目前OLED顯示技術只是在手機等小屏幕使用,要變成大屏幕彩電產品還需要很長時間。而且他特別不忘強調,OLED成本高、耗電大、壽命短,「所以說OLED短期內不會普及」。周對OLED的態度令人大感意外,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當年「CRT電視還有很長好日子」的說法——雖然那個時候LCD取代CRT的態勢已經表現得相當明顯。

周厚健對OLED的表態耐人尋味。在我看來,周複雜的心態,折射出至少兩條信息:一、「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二、希望LCD時代儘可能晚地結束,OLED儘可能晚地到來。因為,海信將自己視為LCD的最大受益者;同時,海信在OLED上缺乏實質性積累。

實際上,三星也不希望OLED時代來得太快,與海信不同的是,三星擁有OLED 95%以上的技術專利,而海信在OLED上基本孤立無援。

很難想像,一向以「技術路線」、「產業領航者」自詡的海信,對OLED這個即將到來的新一代平板電視,持如此抗拒的態度。

的確,OLED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甚至在未來五年之內銷量不可能超過LCD、LED,但是,這一切都不足以成為中國彩電企業拒絕擁抱OLED的理由,原因很簡單,OLED代表了下一個階段彩電的發展方向,就像10年前LCD代表了彩電的發展方向一樣。

當三星、LG乃至索尼、松下等國際巨頭積極佈局OLED的時候,以任何藉口拒絕OLED都是愚蠢的行為,因為OLED的如期到來,不會因為某個企業的願望而改變。

當某些企業以這樣那樣的藉口拒絕OLED的時候,我提醒這些企業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今天不去佈局OLED,當明天OLED時代到來的時候,你還有機會嗎?你準備再犯一次CRT時代的錯誤嗎?

在我看來,對OLED的態度,不僅折射出企業領導人的目光,還折射出了企業的未來。

目前,媒體關於中國企業佈局OLED的報導還比較少,比較有價值的信息如下:

2008年4月,四川長虹牽頭投資7.05億元在成都建設中國首條OLED生產線,計劃年產小尺寸OLED顯示屏1200萬片,成為中國最早進入這一領域的企業。這是媒體關於OLED產業化最早的報導。

其次是2012年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計劃於2013年建設一條OLED中試線。該中試線目前進展到何種程度,未見進一步的報導。

再就是媒體曾傳出京東方在鄂爾多斯投建5.5代AMOLED生產線的消息。但是業界分析認為,「京東方投資建設OLED生產線」的消息值得懷疑。鄂爾多斯地處中國西北內陸,無任何家電產業佈局,在這樣一個地方佈局OLED生產線,不符合家電「就近市場或產地佈局」的基本原則。如在此地佈局OLED面板生產線,向珠三角、長三角等中國主要彩電生產基地輸出面板的物流成本巨大。分析人士認為,京東方聲稱在鄂爾多斯佈局OLED生產線,應與當地政府「投資換資源」政策有關,實屬「醉翁之意不在酒」。

綜合來看,中國發展OLED決心較大的彩電企業是長虹與TCL,其中又以長虹最為堅定。

將OLED放在企業戰略什麼位置,決定這個企業未來在彩電格局中的市場地位。可以斷言的是,誰率先完成OLED產業佈局及市場佔位,誰將擁有下一個彩電時代的主導權。

誰將成就中國OLED的霸主地位?我們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94

下一代電視技術誰執牛耳? OLED挑戰LCD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7165.html

下一代電視技術誰執牛耳? OLED挑戰LCD

第一財經日報 王珍 2015-08-26 06:00:00

業內普遍認為,OLED是下一代顯示技術。不過,價格、供應鏈和產業安全仍然是目前影響OLED電視普及的三大障礙。

十年前,CRT電視向平板電視轉型時,新進入者不斷湧現,多種技術流派交鋒,最終LCD(液晶)電視勝出。

如今,隨著互聯網公司紛紛“跨界”切入電視業,彩電廠急於修築“護城河”。這兩周,創維、康佳都推出下一代的4K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電視新品,將此視作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國內另一彩電巨頭海信這次卻站在對立面,認為經過改良的液晶電視ULED性價比優於OLED電視,並將下一代顯示技術押寶於激光電視。

OLED電視與LCD電視、激光電視的交鋒,已經拉開序幕,新的輪回開啟了嗎?

卷土重來

2013年,LG、三星、創維等都曾發布過OLED電視。不過,後來OLED只停留在形象產品上,並沒有大規模銷售,三星甚至在去年宣布暫停OLED電視的生產。與此同時,LCD電視通過4K(超高清)、量子點等技術,在清晰度、色彩飽和度上逼近甚至超越OLED電視。

8月25日,創維宣布4KOLED電視將批量上市。創維彩電事業本部總裁劉棠枝激動地說,“我要為彩電硬件正名”,並表示創維今年OLED電視的銷量目標是3萬臺。

劉棠枝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LG集團旗下LGDisplay公司(下稱“LGD”)的2KOLED面板良率已近九成,4KOLED面板今年6月開始量產,計劃明年良率達到九成。“我們整機也儲備了兩年,所以4KOLED電視的上市是水到渠成。”

相比於液晶電視,OLED電視通過OLED自發光形成顯示畫面,無需背光,所以黑色可以做到純黑,對比度優於液晶電視,而且響應速度更快,色彩也比液晶電視更炫麗,並且可以做得更輕薄。這次創維OLED電視新品的機身厚度只有5.27毫米。

劉棠枝預計,2020年中國OLED電視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15%~20%,但銷售金額占比可能將達到30%。

康佳也將在今年“十一”國慶節推出55和65英寸的4KOLED電視。“OLED與LCD電視已經進入兩倍價差的區間。”康佳總裁劉丹認為,“3倍以上價差,處於形象期;現在是2~3倍價差,OLED電視已經進入導入期;未來,1.5倍價差是發展期;1.2倍價差,則進入替代期。”

三大障礙

業內普遍認為,OLED是下一代顯示技術。不過,價格、供應鏈和產業安全仍然是目前影響OLED電視普及的三大障礙。

Display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認為,OLED給陷入價格戰的電視業帶來希望,但是還需解決量產、成本的問題。目前,應用蒸鍍技術,OLED面板的良率不高;未來,印刷技術成熟後,才可以破解OLED的良率和成本問題。“短期內OLED電視成長不起來,不會對LCD電視構成重大威脅。”

群智咨詢的副總經理李亞琴也認為,OLED電視對LCD電視大規模替代的價格臨界點還沒到來。“由於產能過剩,從今年6月份開始,LCD電視面板的價格快速下跌,單價每個月下降5~10美元。55英寸4K液晶電視模組的價格已降至360~370美元之間。最近55英寸4K液晶電視的新品在3999、4999元之間,以55英寸4KOLED新品2萬元算,價差在四至五倍左右。未來LCD電視價格下降空間更大,OLED能跟上嗎?”

海信更從產業安全的角度,對OLED電視提出質疑。8月24日在上海的媒體溝通會上,海信電視技術研發帶頭人曹建偉表示:“OLED是自發光器件,不需要背光模組,一臺OLED電視‘屏’占了近90%的成本,所以中國品牌做的OLED整機,其實只能做剩余10%的工作,僅剩主板和底座了。一旦OLED成為市場主流,中國企業只能淪為外資品牌的分銷商和搬運工。”“在海信的藍圖里,ULED是當下,激光影院是未來。”曹建偉說,激光電視壽命長、節能環保、高度環境適應,“海信已實現在激光光源模組、激光光機、超短焦激光投影系統等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

新的輪回

相比於全球一年2.2億臺、中國一年4500萬臺的彩電銷量,不管是LGD今年計劃中的OLED電視屏出貨量77萬片,還是今年國內OLED電視不到10萬臺的銷量,都顯得微不足道。但是,新的一個彩電業技術更替的周期,也許已經開始。

本月,LGD宣布了一項投資計劃,未來三年內將投資10兆韓元(約合54億元人民幣),主要投在大尺寸OLED、柔性OLED等領域,以開拓數字標牌、車載等市場;另外,還有部分投資將被用在提高超大尺寸UHDTV、IT及Mobile等液晶產品性能上。

劉棠枝說,創維同尺寸、同檔次的OLED電視和液晶電視相比,前者價格只貴了50%,“我們高檔的LCD電視也有賣17000多元的,不能用高檔的OLED電視與低檔的LCD電視相比。”預計明年,這一價差將進一步縮小,明年“五一”價差將縮小至30%。他預計,明年上遊OLED電視面板將放量供應,價格進一步下降。

同時,他不認同激光電視的方向,“它不能從小尺寸做到大尺寸,投影過程會有色彩衰減。”劉棠枝還說,OLED電視的面板成本占比為六七成,並沒有九成那麽高。

至於產業安全的問題,劉棠枝說,國內京東方鄂爾多斯5.5代線、華星光電武漢6代線都導入了AMOLED的技術,這兩個項目可以生產中小尺寸OLED屏。他呼籲,由於OLED是下一代顯示技術,希望國內政府、行業重視大尺寸OLED面板的技術研發。

其實,華星光電已經在進行技術攻關了。其母公司TCL集團的董事長兼CEO李東生認為,印刷技術未來將成為面板生產的主流技術。現在的OLED采用蒸鍍技術,成本高,做電視缺乏競爭力,所以TCL用量子點技術,提升液晶電視的色彩飽和度。印刷技術一旦成熟,OLED電視的性能、成本優勢將發揮出來。

“這一段時期,OLED與LCD電視會共存。”劉丹認為,誰勝誰負,要看誰的面板生產線投入更多。(攝影記者/任玉明)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