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破房價不跌的神話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1-18/100329098.html

陳昌華

  最近幾週,媒體上開始討論房地產市場是否已現拐點。根據對各地房地產市場銷售數據的監測,從9月開始,在全國主要城市的房產市場中,住房銷售量 同比都有一定下跌,二線和三線城市的銷售情況略好於一線城市。房價方面,一線城市周邊地區的一些樓盤價格有明顯下調,但二線和三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中心 區,沒有太多下跌跡象。

  類似情況,在過去幾年中發生過幾次。如2008年三季度中央政府推出刺激經濟政策前夕。一般而言,這種「不安」的狀態是在政府一段時間的調控 後,市場開始作出的反應。這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時刻,如果調控能再堅持一段時間,人們對「房價必升」的共識將開始動搖,房價會因此理性調整,調整後的市場將 趨於成熟合理。好比A股市場,經歷過去十年兩個大周期的調整後,現在很少聽到股民們「買股票一定賺錢」或「打新股一定賺錢」的評論,這是市場慢慢變得成熟 的徵兆。

  但多年來,每一次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都功虧一簣。往往在市場剛進入調整時,政策便出現「急轉彎」,以致房價非但沒有調整,還出現了報復性反彈。久而久之,人們形成了一個「中國特色」的心理預期,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政府意志導致了房價不跌。

  房價不跌之「怪象」,對中國房地產市場長遠發展十分不利。一個運作完善的市場,從來都是看多與看淡的人並存,市場對基本面和資產價格變動十分敏感,不同參與者有很大空間去「發現」資產的真實價格,較少出現大起大落。 但在中國,基於「政府一定會救市」的心理預期,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供求在本質上是扭曲的。

  從供應上看,絕大部分的開發商在市場不旺時也不願割價求售,往往通過合法或不合法的途徑以極高利率的貸款來支撐。因為它們自身的成長經驗表明,誰最有勇氣冒傾家蕩產之險堅持到最後,誰就會成功,畢竟政府最後一定會救市。

  同理,中國的很多富人把大量資金押寶在房地產。他們買了很多套房,甚至都不租出去,空著等升值。就是因為有這些人,才會有傳聞「幾千萬套房沒人 住,所以半年不用交電費的房子」。且不說這些空置房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它們的存在本身也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構成了極大風險。試想,若有一天中國樓市真的出 現巨大調整,這些手持多套空房的人因為升值獲益不少,當他們集體作出賣掉幾套的選擇時,對市場具有很大的殺傷力。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但供應上被扭曲,在需求上也是扭曲的。很多的「剛性需求」也是房價預期下出現的扭曲產物。一旦中國的房價預期產生變化,很多 「剛性需求」都會轉為觀望,房價會跌得更凶。幾個月前,一位知名大地產商質疑剛畢業的大學生著急買房,潛台詞是「別因為買不起房就埋怨房價高」。但為什麼 現在的大學生剛畢業就想買房,十年前的畢業生在房子很便宜時卻不著急買?原因很簡單,房價上漲得太快,他們怕現在不買將來更買不起。

  中國樓市的現狀,讓我想起美國股市泡沫破滅前的「Greenspan Put」(格林斯潘認沽期權),大致是說格林斯潘主政美聯儲時,買美國股票不會賠錢,因為格老一定會在股市大跌時放鬆銀根來救市。這種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2000年-2007年美國股市和樓市的極大泡沫,而美國人到今天還在承受著泡沫破滅後的惡果。

  基於中國房價這十年間上升了很多,筆者不敢斷言政府堅持調控樓市,經濟不會受到太大衝擊。但如果因為害怕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致使此輪調控再次功敗垂成,那將來我們必將為現在的軟弱付出沉痛的代價。

  作者為瑞信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7

樓價跌的時候為甚麼基金會升呢?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057

原來 lumyeung 先生已在 blog 回應了小弟的個案查詢,真是萬分感激!

小弟有以下 follow-up question:

1.小弟想將自己用85%按揭上會的自住樓出租,想問下將超過做7成按揭上會的自住樓出租,而被政府 / 按揭證券公司檢控的案例多嗎?
答: 檢控的案例不多。但現時政府不斷收緊投資借貸,不排除佢係出新招之餘,會加大監察力度,所以出租借左七成以上之樓房,實在不建議。

 

2. 如果將我自住樓租出,又打厘印,又報 CR109,咁政府 / 按揭證券公司咪會知道?

答: 其實政府部門真係運作「好獨立」,我n咁多個客間屋仲健在未被call loan。換轉話政府其實仲有收緊樓市空間,不似出面成日講已「出無可出(招)」。只要佢搵人學你查番哂d偷雞出租既屋出黎,即cross check按揭證券公司 with CR109,即刻借九成而又博出租既人一係補差價,一係賣樓。到時又有新供應。再入銀行check埋七到五成個堆,咁就真係前世~

 

當然唔好睇少香港人,比足五成首期或一炮過買入收租樓之買家仍佔多數。

 

3. lumyeung 先生在 blog 中提到:

“另外投資人可用澳元歐元加元買債券基金都可以,如選澳元一般比美金被多兩厘。所以小業主聽見銀行職員話年息10厘條數就咁黎。當然吸引! 不過如諗樣選就會搵另一隻低波幅既債券基金,港元有5.5厘而澳元約8厘,在此不作推介,無謂踏界。”請問 lumyeung 先生可以告訴小弟是哪隻債券基金?

 

答: 現時我提及了的債券基金在2013年1 月累跌了1.5%,不少同類之基金亦有跌幅。在此暫不作建議,還需觀察。另外債券基金係唔等於債券。

4.我問過朋友意見,佢話:「為甚麼要按錢出來投資基金呢?如果你覺得樓市見頂,即是估計樓價會跌,樓價跌的時候,為甚麼基金會升呢?如果套現出來,是為了等機會再買一層低水樓收租,我是同意的。因為你太太應該還有一個九成按揭的名額吧!」請問 lumyeung 先生對此有什麼意見?

 

你朋友一定假設左樓價同債券基金的基準之correlation 為+1,即相同走勢。所以問樓價跌的時候,為甚麼基金會升呢?實際不是的。樓價跌唔一定全部債券,或債券基金都跌。相反樓升唔一定債升喎! 所以係樓套錢出黎買一些同樓關連性低既野而收下月息,可為一建議。

 

另一方面就算係樓債同跌,如果係樓市套左舊錢出黎放係政府債券基金入面,假如樓市之後真係大跌一年跌40%,而隻政府債券基金跌7%,呢個情況筆者都覺得你贏左。

 

當然如你是一個追求絕對回報的投資者,即永遠都要正回報個一隻,筆者未能做到,幫唔到你。我十鋪贏七鋪已很高興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08

人民幣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0.html
這個下午由崗廈開始沿深南路經會展徒步至車公廟。但見人流熙來攘往、設計極富現代化的商廈林立在這個福田CBD,誰可想到十多年前這一帶地區只是一片爛地和工廠矣。在上世紀90年代有次Call某深圳電視機製造商的CFO,約了他在當時還是工廠區的車公廟中一個圍村食野味。當年食野味的玩法係先在大地揀野味,然後返回極簡陋的所謂VIP房一邊唱K一邊吃。當年有兩種野味食,其一是圍村大地各種背脊向天的奇珍異獸,其二是由媽咪帶上VIP房的大江南北囡囡。所有VIP房皆有廂房,酒客酒酣耳熱之後大抵順便帶囡囡往廂房促滕談心。第二天一條開給當年深圳「高科技」公司的Credit Line便在這樣的環境下傾成。
這個世界只有一種貨幣是真的,它叫美元。而全世界級的金融體制亦圍繞美元及其支付系統運動作。共匪可謂近代少有遠早於1971年Nixon Shock便玩印銀紙絕技的的政權。在解放前共匪蘇區,掌管財金的毛澤民和陳雲諸匪首便已經在沒有硬貨幣Back-up下印匪幣。當今共匪印銀人民幣的能力其實是建基在東風ICBM、一個近三十年的中國經濟奇蹟和不斷流入的美元。筆者斷然,全世界的貨幣匯率皆是緊盯美元的政經博奕的關係,而非什麼宏觀經濟因素,否則日元乃至人民幣也不會是在雙方財金官員中傾的問題。雖然中國行外匯管制,但在匯率上並非完全自主的。首先自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美元便透過貿易(經常帳)和FDI(資本帳)不斷流入。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實際上也是其他國家央行)一定程度上行類似香港聯匯制度(分別是匯率是明Pegged在7.80還是一個心照不宣的Range),人行必須不斷印人民幣兌美元以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可接受的範圍。
由於近十多年中國經濟實質上有持續高速增長,加上天量美元流入和米帝的干預,人民幣才會出現愈印愈升的神話。這天在福田會展CBD附近看見數座新建成的什麼大型深圳大中華IFC商場航母因丟空多時而顯得破舊(試問Globally又可以容納得多少個IFC?),可見中國經濟放緩實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加上世界工廠這個神話已經破滅,美元流入中國金融體系下亦會放緩。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會面對一個兩難的局面,要不維持現有人民幣匯率甚至升值的神話,但這會令貨幣供應(如M2)放緩令國內銀根緊拙;要不為應付銀根緊拙而加印人民幣,但這誓必令人民幣匯價走軟。
事實上,美元兌人民幣匯價已經由2013年2月21日的6.2403下跌至2013年7月5日的6.1324。筆者拙文《克強經濟學》指出2013年6月錢荒Shibor高企皆是人民幣銀根緊拙有關,當中跟年結時中國銀行業在Shibor市場拆入短錢以作粉飾門面之用和新一代共匪領導人重拾昔日朱鎔基總理緊縮政策的「克強經濟學」,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亦是近月中國美元頭寸緊拙所致。加上在Abenomics下日元不斷貶值,人民幣只升不跌的神話已經破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81

股市分析(30):油價升跌的投資策略 梁隼

http://notcomment.com/wp/?p=22228

油價

我們常常在財經報章及電視、收音機等財經節目都聽到油價一詞,搞個爛笑話,當然不是講花生油、粟米油等食油價格,而是指看似和我們日常生活風馬牛不相及,但事實上卻息息相關的原油價格。

原油可提煉成為汽油,是汽車、飛機等運輸工具的必需品,也可用作發電,又可製作塑膠等日用品,既然與大眾市民息息相關,原油價格的變動當然視為經濟的寒暑表。

整個世界有三大原油交易市場,分別為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迪拜原油價格及西德克薩斯原油價格,不過報章上的原油價格,多數以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原油價格為報價基準。無論是那一個市場價格走勢都大致同步,因此拿一個較為人熟悉的市場報價也是理所當然。

環球各地有不少和石油有關的企業在不同的股票市場上市,香港也不例外,按公司經營範圍可分別上游(開採石油)及下游(石油副產品包括電油銷售)企業。

香港的上市公司中,上游石油企業的代表為中國海洋石油(中海油),下游企業的代表為中國石油化工(中石化),中石油由於同時具備開採原油及副產品銷售業務,可視為中游企業。

一般而言,原油價格越高,上游企業可享有價格優勢令股價跑贏大市,反之當油價下跌時,下游企業的股價表現,就會受惠原材料(原油)價格下跌而上升。不過現時上游下游企業的業務分佈已開始矇糊,上游及下游的股價表現也沒有如過去般反向了。

除石油業務有關的公司外,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和油價掛鈎,例如經營九巴的載通控股及經營新巴的新創建集團,就會被油價上升所困擾,所以留意油價走勢,既可找到很多投資機會,也可避開不少宜沾手的股手,可說是一個很好的測市指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88

嫌油價跌的還不夠?美國國會商討解除原油出口禁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43

美國國會正在商討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如果通過,將是40多年來首次允許原油出口。美國能源信息署署長預計,若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國際市場每日能消化100~150萬桶美油,相當於全球需求的不到2%。基於目前態勢,“解禁”時點異常糟糕。

oilexport

據彭博新聞社,美國能源信息署署長Adam Sieminski表示,如果美國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國際市場每日能消化100~150萬桶美國原油,這相當於全球需求的不到2%。全球煉油廠產能的15%是針對輕質原油,Sieminski對出口量的預測正是基於這個比例,上述100~150萬桶估計值約是美國原油產量的15%。

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石油出口禁令。當時,阿拉伯限制石油貿易,降低了全球原油供給,使得石油價格翻了4倍,並導致美國的原油短缺。然而當前,由於頁巖油革命,美國原油產量創31年新高。Sieminski預計,美國原油產量在未來將創下歷史紀錄,突破1970年時的高峰960萬桶/日。

美國原油並非全部不能出口。例外包括,運往加拿大原油、再出口到海外的原油。目前,美國向海外出口的原油量為31.4萬桶/日。今年3月,美國允許幾家公司出口經少量加工後的超輕質原油。

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輕質原油需比布倫特原油價格低幾美元,才能吸引海外買家,因為美油還涉及運輸成本。一旦美國向海外出口更多原油,屆時國際市場供給將增加,美國本土供給減少,布油和WTI原油的價差會縮小。

目前,美國各方代表就是否取消原油出口禁令存在分歧。德州共和黨議員Joe Barton提議取消原油出口禁令,因為頁巖油繁榮使得這項法案過時。美國國內能源消費者和煉油商聯合會執行董事Jay Hauck表示,取消原油出口禁令弊大於利,美國對外出口原油的收益無法彌補給煉油廠帶來的損失。緩解煉油廠壓力的一個辦法是,不再強行要求他們使用美國船只在美國港口間運輸。這項要求被稱作Jones法案,在該法案下,煉油廠從德州運往新澤西的運費比德州運往蒙特利爾的運費要貴。

美國國會承諾將就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召開更多聽證會。

不過,基於目前原油市場態勢,美國解除原油出口禁令的時點異常糟糕。北京時間周三晚,布倫特原油跌破59美元,刷新五年半新低。美國頁巖油繁榮、全球需求疲軟,導致原油市場出現供大於求局面。目前,油價自今年6月的峰值已經下跌了近50%。本周,阿聯酋和科威特官員連續表態稱,雖然油價下跌,但近期內沒有減產打算,OPEC成員國不急於開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51

格隆匯新能源環保群討論紀要:北控水務急跌的底線在哪?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32

格隆匯新能源環保群討論紀要:北控水務急跌的底線在哪?
文/格隆匯整理

導讀:北控水務認購金彩控股(1250.HK)新增發股份用於進軍光伏領域,引發股價暴跌,桑德國際被做空機構狙擊更令其走勢雪上加霜。北控水務的大跌會是機會嗎?


最近北控水務(0371.HK)突然大幅下跌,而就在幾天前,公司認購了金彩控股(1250.HK)新增發的股份,用於進軍光伏領域。另外昨日同為水務板塊的公司桑德國際(0967.HK)遭做空機構發布報告,也引起了水務板塊的震動。


北控水務是否跌出了機會,市場怎麽解讀最近的事件,以下為格隆匯-新能源環保群的部分討論紀要,供大家參考。




格隆
大家討論一下北控水務吧!會跌倒哪里?價值底線和安全邊際在哪?基本面改變了嗎?如何把握機會?


格隆
371,龍頭


WANG
關註都到金彩了,呵呵


NI
主因不是北控水務變了。而是人的心變了。


格隆
1250如果重組前沒殺進去,現在殺意義就不大了


WANG
1250現在的市值是增發後的嗎?


格隆
人心是因事而變的。哪些事變了?會變什麽樣?底線在哪?


WANG
如果是的話,還是有意義的


格隆
@WANG說來聽聽?


WANG
按照400MW光伏電站測算,30%自有資金和6.6%的利率,凈利潤在2億左右,給15-20倍,對應30-40億市值。


格隆
@WY你對371研究比較透,你布布道?


NI
人的心變了。是說市場不喜歡這一塊了。不喜歡了,再穿漂亮衣服,市場都是無動於衷。


而一旦穿錯衣服,做錯事,市場就大發雷霆。


ZHU
市場厭倦了環保故事,要有新的情節,是這意思嗎


NI
幾個月前,我這里說過北控水務,中國燃氣,光大國際,這些白富美,是靠不住的。因為我感覺到市場開始嫌棄他們了。


WY
@格隆 市場主要是不喜歡371的管理層跟投1250


NI
我的理解是,我只能跟隨市場的心而動。他不喜歡了,我就離開。他喜歡了,我就跟著。市場的布局,有個過程,是有時間跟隨而動的。


WY
但是我相信市場最終還是會看業績的,時間會證明一切


格隆
沒有只跌不漲的股票。跌多了,就討論底線和機會。漲多了,就討論風險與收益配比是否合適。371一個龍頭,會沒底跌?


ZHU
@WY你算的15年現價估值多少?


TONY
371業績完全沒有受損 反而可能因此上漲


WY
先說說管理層的利益問題吧,371的第二大股東就是管理層,股票加期權持股12%,371市值400億,顯然管理層在371的利益比1250大得多


LY
水務公司都面臨一個如何計算利潤的問題。


LY
很容易受到市場攻擊。


WY
@ZHU我15年估的0.27, 跟jp morgan估的數兒一樣


ZHU
好的


LY
但是,市場一旦明白他們的模式,以及政府所作的擔保和收費權的價值,又會哄搶!


WY
@LY 所以買國企啊,康達,中滔現在都別碰


格隆
@WY市場至於371跟投這麽個小公司就狂殺嗎?


LY
也不是這樣說呢!@WY


LY
00067旭光今天被東亞銀行申請清盤。可是,之前中投都重倉投過它!


TONY
371這種國企背景民企管理是非常難得的 又在環保這種國家必須發展的行業 從長期投資角度真的是好標的


WY
昨天電話會議康達的老板不是說了嘛,現在水務市場是大魚吃小魚


LY
業務透明,可理解,看的見,摸得著,是我的原則。


格隆
邏輯上,光伏的回報並不比水務差。為何如此負面?


LY
967的問題,是原罪,還是現罪的問題。是國家公用事業體制沒理順還是做假的問題。


TONY
其實看過廠就知道分布式其實是挺適合汙水處理廠的


WY
1250的重心是在光伏電站運營,分布式不是太多


LY
我之前在4塊一下弄過967,現在正準備弄,結果出事了,也好,大家來翻翻豬大腸,看看到底有沒有是shi


格隆
@LY 967業務水分比較大,HUA的實務經驗是,967的項目多是接別人不要的爛尾。所以沒必要去糾纏它


ZHU
371從它進入光伏,雖然是個小動作,但市場可能認為在水務上再大幅擴張的空間有限?需要另覓其他業務來支持高增長?那就不確定性增加,先殺了估值再說


WY
殺估值也是有底的,15倍15年是鐵底


Tony
現在差不多了


格隆
@ZHU但公司未來幾年的指引增速還是很高


ZHU
可能市場不信


ZHU
該買的都買了


JFK
分布式和汙水廠結合的難度還是不小的


ZHU
殺估值這個事情往往都是沒底的,殺完了再找底褲在哪兒


WY
底褲就是業績啊


ZHU
得殺完了,鐘擺一般會過頭


ZHU
不過你們也別對北控的管理層看的那麽高大,實際上也一個樣


LJZD
環保龍頭15年15倍,只輸時間不輸錢


LJZD
香港沒什麽好板塊,情緒好轉後又會回來


ZHU
香港15年可能比14年還要難做


LJZD
12月殺a股創業板多兇,現在不又是天天新高


ZHU
香港的錢都去哪兒了


LJZD
去中移動里了


格隆
15年確實難做。黑天鵝成群


格隆
最關鍵,央行還和你博弈!


格隆
龍頭被殺這樣,必須研究。做股票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


LY
但是,如果環保政策在再加強,那壞事就變好事了。中國燃氣曾經如此過。


WF
好公司不怕等,跌倒有安全邊際堅決撿


LJZD
環保股只能買國企


格隆
@WF安全邊際在哪?算過嗎?


ZHU
@格隆說說您思考的觀點,拋個磚


ZHANG
我覺得汙水廠分布式可以上的


ZHANG
河源熱電都做了分布式


ZHANG
汙水廠我沒看到,但是應該可以做分布式


ZHANG
汙水廠上分布式的話就是自發自用估計


WF
@格隆 20倍靜態15倍動態


WF
@格隆大資金收益率要求不高沒有短期業績考核的可以稍微犧牲點估值


BOB
分布式的資金怎麽籌集,銀行一般不願意給貸款


ZHANG
分布式可以貸款的


ZHANG
但是金額一般在比較小


ZHANG
有成立綠色銀行


WF
雖然371太貴,不符我的持股標準,但這個行業已經非常清晰了,371的優勢越來越大,和地方政府的對接能力越來越強,未來必將是行業的最大整合者,市值的空間非常大,路需要慢慢走


ZHANG
371沒研究,但是猜想是分布式


ZHANG
而且應該是自發自用的模式,這個其實是最好


WY
@WF 371還貴?


LJZD
371今年eps多少?


WF
貴不貴要看各自的標準,沒法統一啊


KMXY
14年吧


WY
其他民營水務公司跟371比,會永遠有一個折價的


WY
14年差不多0.19


LY
對於環保水務股來說,核心的邏輯跟光伏和燃氣股都不同的。


LJZD
15年呢?


LY
這三樣東西,只有水是致命的。


LY
政府可以通過無限提升水價來改善環保水處理的虧損,而燃氣和光伏都做不到這一點。


LY
2003年,政府開始搞公用事業開放社會資本投資。那時候的燃氣公司,還叫做煤氣公司,大部分都是虧損的。


LY
所以,一個城市的特許經營權很便宜,一個中等發達的地級市,人口200萬,核心城區60萬,其燃氣特許權只需要5000萬,政府通常占49%,或者最低20%的股份。


LY
這時候,劉明輝看到了未來城市燃氣的壟斷價值。開始大力搶占燃氣資源。拉全球的股東,戴紅帽子,做假賬。總的就是維持自我形象,從而可以更多地占有資源。


LY
10年後,這些2003年到2005年搶到的燃氣資源開始發揮巨大的價值。其中哈爾濱的48%股份,價格只有2億。南寧100%的股份,價格只有2.5億,現在單是南寧一地,年利潤都超過2.5億了。當然,你可以說,後來又投入了很多的資金建管網,可是,有權力投資的就是之前占有全部股權的2.5億啊。


LY
今天的環保水務,特別是鄉鎮的水務,之前是一片空白,現在去做,也肯定虧損,但是,我說的前提就是政府可以無限制的提自來水價格,汙水處理價格,所以,這個未來的收費權的價值是非常巨大和穩定的。這個因為是致命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要懷疑未來執行不下去的可能性。國家可以通過強制支付,轉移支付,地方政府發公用事業債的方式支付。


LY
這就是我理解到的汙水處理不要怕虧損,而且業內企業都在做假賬,或者說未來賬的核心邏輯,供各位專家參考。我說的完了。


LY
修正:今天的環保水務,特別是鄉鎮的水務,之前是一片空白,現在去做,也肯定虧損,但是,我說的前提就是政府可以無限制的提自來水價格,汙水處理價格,所以,這個未來的收費權的價值是非常巨大和穩定的。這個因為是致命的東西,所以,我們不要懷疑未來執行不下去的可能性。國家可以通過強制居民支付,國家財經轉移支付,地方政府發專用公用事業債的方式支付。------所以,現在虧損的東西,需要用一個自我形象保護著,其實劉明輝早年在湖北項目肯定做假賬,這跟房地產商假按揭的道理是一樣的。


KMXY
資本市場太短視。管理層為了後續融資不得不做假。對嗎?


LY
要看有真實的東西,還是直接在數字上做假,這兩個是不一樣的。


KMXY
提前確認了一些收入


LY
我看過一些水務公司的財報,有些保守,有些激進。關鍵是BOT的財務處理。政府應該形成準則才行。


LY
按照進度確定收入和利潤,本身就是扯淡啊!


LY
但是,不按照進度處理收入和利潤,那你說BOT該怎樣算?


LY
國企是采用20%的本金,加80%的超低利息貸款,然後用利息資本化的方式處理。民企怎麽辦?


LY
所以,我說要看原罪,還是現罪。原罪就是嚴格地把BOT分離出EPC,然後把EPC的收入按照合同的比例計入收入和利潤。雖然沒現金流,還不可以計量和理解。


LY
現罪就是直接虛擬假賬。原罪我可以接受,現罪堅決不接受!


LY
還(不)可以計量和理解。


LAI
格隆老師,關於371,我個人看法是這樣的:從業務布局看,膜法汙水處理是高耗能的生意,在汙水廠建分布式光伏是非常好的商業模式;但此次布局市場看來是不買賬的。


年初我參加水務論壇的時候,有跟他們投資並購總監聊過,當時他們的說法是經過前兩年快速擴張後,未來在收購方面可能會偏謹慎,更多是內部整合為主,這就可能低於市場期待它繼續外延擴張的預期;
另外一方面這次入股1250,中信產業基金也入股了,我有聽說中信產業基金此前收購了很多光伏項目,會借此方式來套現,這是我擔憂的一個問題,中信產業基金是劉雲山兒子執掌的,引入這種背景的產業基金,在當下市場氛圍可能不會好評


股價跌到哪里,我們無法說的清楚,市場決定;但公司整個管理體制及自身品質都不錯,選擇公司品質是第一位的,而且布局分布式光伏是好的模式。越跌越加是我的建議


格隆
越跌越加這個結論,需要相當勇氣和自信啊!!@LAI


WY
汙水廠搞分布式發電不是什麽新東西啦


格隆
@LY @LAI你們兩個高手改如此謙虛!多多和大家交流就是最大幹貨!


格隆
@WY問題形象變了,淑女突然塗了點口紅,市場受不了了


WY
371是水務市場最大的整合者, 14年從政府手里面拿過來的項目超過了第二到第九名的總和,市場最終還是會看業績的


JFK
@LAI 汙水廠建分布式有成功案例麽?我昨天聯系了一個組件廠和一個汙水廠,近期讓他們對接談談方案


LAI
挺好的啊,你們在產業界推動,說不準就是個示範工程呢。我覺得投資雖然關註股票,但如果能在實業中去推動有益的探索,那是更大的升華


潘俊
@方旻-江蘇銀行有這樣的項目歡迎介紹啊。我們早前有接觸過這類項目,要在汙水處理池上裝鋼結構鋪電池板,當時算下來成本是比較高的


JFK
好啊,你們想做麽?我來跟汙水廠說


潘俊
汙水處理池之外好像可用的面積不多,不知道每個廠情況是否一樣。當然想啊,多謝幫忙


LY
生物細菌的汙水處理面積很大。比如有關項目說的:200畝!


JFK
生活汙水廠沒那麽大,工業汙水有可能吧?


潘俊
不知道對電池板會不會產生上潮、腐蝕等影響


JFK
是,確實擔心這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27

股市升跌的解釋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17.html

經常都有朋友問止凡對升市或跌市如何解釋,同時這些朋友又會用財演的口吻將自己問的問題解釋一番。今天就借巴菲特的說話回答這類問題。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書中,曾經這樣說:
 

Most investors are driven by emotions that run the gamut from extreme pessimism to jubilant optimism. These emotions can drive stock prices to the extremes of overvaluation and undervaluation. The job for the smart investor is to recognize when this is happening an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emotional swings of the market. 



後記: 

對股市升跌,不少人都會尋求解釋,是因為政策?熱錢?投資者情緒?每天收市後看看電視或聽聽電台,總會有不同專家對當天市況的走勢解釋一番,細心想想股神的說話,股市升跌的解釋真的如此重要嗎? 

尤其是投資者的情緒,這都不是容易預測的因素,而發生了之後,解釋又有何用呢?常聽到股市大升之後,分析員總會說:「多家公司公佈業績,超過市場預期」,又或者「投資者普遍預計後市還會上升,投資意欲很強」,替升升跌跌的結果解釋完又如何? 

倒不如採取股神的態度,心目中應該對想買入的東西有一個估值,投資者需要了解投資目標的價值,而其價格就被市場中其他投資者的情緒所影響,一時極高,一時極低,於是價值與價格就會不時出現偏離,聰明的投資者就應該從這方向圖利。

若我們不斷去試圖理解股市升跌的原因,尋找相對解釋,這樣不會做到股神這類投資理念,還會使自己的情緒都跟大眾的走向同步,大眾悲觀你又悲觀,大眾樂觀你又樂觀,股票投資,與大眾一起見高買、見低沽,這不會有好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08

當跌不跌的玄機:又到戰略布局春季行情時

隨著高層對經濟增速低於6.5%的目標持開放態度的消息在周末的發酵,滬深兩市股指周一早盤不出預料的出現了快速下跌的走勢,不過指數的快速下行也誘發了市場自身技術性反彈的出現,再加上以金融股為代表的藍籌板塊集體護盤,滬深兩市股指最後居然雙雙以紅盤報收!不過兩市成交量整體仍小幅萎縮,這也使得股指暫時仍未擺脫弱勢反彈的性質,走勢的持續性如何仍待觀察。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受到上述消息面以及新股持續發行等利空因素的影響,滬深兩市股指周一早盤低開低走,跌勢一度較為迅猛,盤中一度探低3068.42點,超賣嚴重,而這也引發了部分抄底盤開始入市。午後隨著以金融股為代表的藍籌股集體發力護盤,股指開始震蕩回升,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22.57點,上漲12.42點,漲幅0.40%,成交1706億元;深成指報收10233.42點,上漲33.56點,漲幅0.33%,成交207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74.01點,上漲漲0.48%,成交55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378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認為,市場自身調整需求的宣泄已基本告一段落,但近期,股市流動性、宏觀流動性、經濟增長預期和特朗普政策預期四個關鍵中期因素預期的擾動仍密集出現,成為了市場底部徘徊的驅動力量。

王勝認為市場特征已處於高風險收益比階段,但中期展望的複雜性需正視,市場仍需時間在震蕩中“磨底”,但微調“生物鐘”還是必要的。量化體系告訴我們,市場特征的修整已初見成效,市場自身力量驅動的調整可能已經告一段落。但通過對中期四個關鍵預期未來演化的分析,也可看到中期展望的複雜性需要正視。CPI環比可能繼續超預期,以及特朗普政策落地仍可能使得中期展望進一步惡化,觸發市場回調。只不過在市場特征處於高風險收益比階段時,回調的幅度可能低於預期,而出現“當跌不跌”情況的概率正在增加,市場的風險偏好也有望在這樣的過程中緩慢修複,微調“生物鐘”,避免自己被困於“反身性”的悲觀中還是必要的。維持市場回調最快的時候已經過去,但市場仍需時間在震蕩中“磨底”的判斷。

周一的市場走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著王勝的判斷。在早盤股指快速下跌、商品期貨市場跌勢迅猛的背景下,股指午後居然震蕩收紅的走勢出乎了不少投資者的預料之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以金融股為代表的藍籌股上漲以及舉牌概念的反彈是指數探底回升的主要力量,但成交上量能依然不足,加之年末流動性的相對緊缺,股指反彈空間仍需觀望。不過在短期企穩的背景下,市場可操作性大幅提升,不管是短線交易高手還是長線戰略布局都可有所作為了。

長城證券策略分析師汪毅等認為,在金融機構監管加強,年底流動性承壓下,投資者情緒偏謹慎,短期市場整體還是震蕩整固為主。但明年春季行情不會缺席,同時風格也不會變化。今年上半年國企改革推進緩慢,下半年開始加速。12月政策尤為密集出臺,預計明年國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國企改革將較快推進。同時預計供給側改革將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值得重點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10

為什麽沒踩雷的公司,跌的比雷還要雷呢?為什麽???

自從2016年底美圖上市以來,港交所的改革,吸引了很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美圖當年也是受到某公號一生推,將其上市定義為“一次里程碑意義的多邊救贖”:救贖了了無生趣的港股市場、救贖了無數新經濟互聯網公司、救贖了投資者、救贖了風投行業,更救贖了中國經濟。

 

這種偉大的情懷,還是要拿事實來曬一曬的。選取了美圖上市後,幾間具有代表意義的新經濟股後,統計了一下股價表現,這個表現真的是令人震驚:

 

想想今年這市場這麽多雷,這八間公司沒有踩中一個雷;但誰能想到,這些沒踩到雷的公司,跌起來比雷還要雷!這是為什麽呢?

 

我們拿2018年港股主板IPO企業的表現做一個分析,此處感謝蜂財經BeeFinance(ID:beefin2020)的數據支持。

 

剔除募資金額3億港幣以下的IPO(主要為了排除募資規模太小,可能有股價操縱嫌疑)。今年的IPO也體現了新經濟的存在,IPO企業主要分布在以醫藥、教育為代表的消費行業、科技互聯網、金融地產及工業板塊。

 

截止2018年12月11日,港股主板共有54只股票上市。上市首月平均升幅0.1%,但拉到12月11日,平均跌了15%。

 

不過論板塊的認購熱情,以醫藥和教育領銜的消費板塊,平均認購倍數都超過了100倍,買不買得到主要靠搶跟運氣。科技板塊的平均認購倍數也有69倍。人氣相對冷清的是金融地產板塊,平均認購只有4倍,喊破了嗓子也沒人管。

 

但是今年的市場也真是令人想也想不到。在港股的熊市中,跌的最少的,反而是群眾們認購熱情最低的金融地產。比如,認購倍數1.8倍的正榮地產,YTD漲了28.57%;認購僅0.18倍的弘陽地產,升幅21.93%;認購倍數0.36倍的新城悅,升了17.59%。

 

如果按照認購倍數分類進行統計,倒是發現了一個更加有意思的現象。上市至今跌幅不到10%的股票,要麽是認購倍數超過100的超級熱門股份(跌幅為6.47%),要麽是認購倍數不到1的無人問津股份(跌幅為6.79%)。平均跌幅最多的,是認購倍數在10-99倍區間內的股份,跌了25.3%。

 

八過,如果我們細看超熱門認購股份,就會發現,平均跌幅6.47%,主要是因為希瑪眼科升了82.76%。剔除希瑪眼科,平均跌幅就達到了24.32%。

 

而認購倍數墊底的IPO中,其實表現也比較分化,讓虧損沒有那麽多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地產、金融,新經濟相關的IPO啊,股價表現還是不忍直視。

 

再說幾個今年的新經濟股,認購近10倍的匯付天下,跌了56.8%;認購不到3倍的映客,跌了45.97%;認購倍數654倍的平安好醫生,至今跌了37.5%;美團認購1.5倍,跌幅24.13%;認購10倍的小米,股價跌幅19.06%;認購13倍的創夢天地,上市才一周,股價跌了18.94%。唯一一個升幅來自同城藝龍,升幅9.39%。

 

因為幾家新經濟巨無霸表現特別差,今年整體回報如果按集資金額加權平均來算更慘,加權首月回報-6%,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慘(當年-8%)。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麽一個雷都沒踩到,但這些新經濟股跌的比雷還要雷呢?

 

一個解釋,上市時候,定價太高;後面業績沒做到,或者市場開始變差,那第一個殺的就是沒盈利,沒現金流的企業。


以招股價為基準,可以看到上市後:新經濟公司平均只有28.5%的交易日,收市價是高於超股價的;其余71.5%的交易日,收市價全部潛水。

 

這波新經濟公司上市的心路歷程應該是:

 

盈利不夠竟然能上市了,這是送錢啊,憋說話,快點沖。巔峰期莫過於交易日直播自己家股價大起大落的蔡老板(點擊下圖溫故而知新)。


我擦,這麽吹牛逼的公司都上市了,大牛市還不趕緊的。看看上市高峰期,各Printer忙的日夜通明,投行板客各個忙的臉上泛著變態的紅暈,連港交所的鑼都不夠敲了,趕緊來香港收割一個時代啊同誌們!


嗯,市場好像有點調整了,可是我不想便宜賣啊,啊啊啊。早幾個月還能搏搏傻,就晚了一丟丟,市場怎麽就這麽砍價了呢!(點擊圖片可以再溫故而知新哦)


尼瑪,市場真的調整了,經濟這麽差,現在不是什麽價格賣的問題了,而是上市能不能給自己續命的問題了

 

熊市見真章啊,如果將新經濟股的收市最高價,與收市最低價進行比較,這一籃子公司的平均最大回撤達到61.26%;倒是不得不說,現在回頭看,中國證監會對小米的84問,確實阻止了A股股民的損失啊。

 

其中要救贖整個港股市場的美圖,從高位整整跌了85.33%啊;而你看內房正榮地產,今年IPO至今升了都快三成了。都是福建公司,差距怎麽那麽大呢?BTW,12月14日,美圖就這麽跌了9.47%,市值從蔡老板驕傲到要發票圈的900億港幣,到今天99.89億港幣,說好的多邊救贖在哪里啊?


但是,買內房的土豪們,你們升幅再多,我們也不羨慕,因為你們,代表的是中國的舊經濟。今年經濟這麽困難,買了新經濟虧錢的,全當為經濟轉型做貢獻了,QAQ~~


希望各個吹牛逼的新經濟股,爭口氣啊,別總畫十年後的餅。趕緊踏實賺錢,把公司、股價搞好啊。


怎麽評價新經濟公司高估值上市,以既監管又要自己賺錢的上市公司港交所李小加的話做總結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760

不是升跌的問題,而是要綁兩年──現時置業的考慮(2011/1/15)

1 : GS(14)@2011-01-15 17:51:49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8508
2010年剛過,很多人已發表了對2011年的樓市展望。早前筆者推測附加印花稅將引致樓價短期下跌,而在農曆年後反升,更提出中原指數下試74點然後反升。直到本周為止,中原指數只略跌兩周後又升,筆者所預期的跌市仍未出現。

既然沒有水晶球,筆者就不會去裝神,正如年多前杜拜危機,一樣令到樓市冷卻一段短時間然後掉頭上升,大家可參照政府屢次出招,亦是類似的軟一軟又升過,今次附加印花稅經一個月消化,市場中人亦將之拋諸腦後。網誌亦有很多網友來問,如果大市不回軟甚至再升,又是否買樓或換樓的好時機呢?

差餉物業估價署最近公佈2010年11月各類單位平均租金及平均樓價的臨時數字,筆者計算主流的B類單位:40-69.9平方米(430-753平方呎):

   2010年
   B類單位
    11月
   呎租
   呎價
   租價比
    港島
   $26.7
   $8,698
   3.7%
    九龍
   $22.9
   $6,859
   4.0%
    新界
   $14.8
   $4,687
   3.8%
  
相比於按揭利率,以P Plan計大約是2.5%左右,以H Plan更是1%上下,即使計及差餉、地租、管理費,買樓收租是足夠供款有突,所以現水平的樓價估值,雖未能說是很吸引,但也未至於高到出現淡友所說的面臨泡沫爆破。

當然有兩個變數需要考慮:其一是租金,筆者估計2011年租金會繼續上升,以其略高於通脹計大約是10%,則租價比在同一樓價下,可增加到4.1-4.4%;其二是利率,如利率增加1厘,以P Plan計利息負擔增加40%,H Plan更增加1倍。

問題是在2011年內,筆者看不到港元利率可以上升1厘,雖然國內開始加息,更可能已進入加息周期以便對抗通脹,然而港元利率是跟美元而非人民幣,美元加得起息嗎?當有一天,美國要加息才吸引到人買美債,美國就要拼著損害經濟增長也要走上加息一途,之但係不是眼前可以出現,原因就是歐洲亞洲等地出現的貨幣及地緣政治事件引發資金買美元資產避險。如筆者說這是偶然發生,不是有人搞出來的,大家會相信嗎?

現水平的物業估值,是值得繼續持有,在租升價穩的情況下,下了車不能再上,或即使再上也要付出高昂代價。所以,持有自住物業的朋友尚未需要考慮轉買為租,不如考慮用升值了的樓價套取現金,當然不是去找財務公司,新一輪樓按戰又再出現,銀行又要跑數了!

可是筆者並不認為買多間或者換間大是好主意,最主要還是歸結到附加印花稅的影響。雖然樓價在趕跑了短炒一族之後仍然不肯大跌,一些能夠坐貨兩年以上的長線投資者更擇肥而噬,然而對於用家及考慮買樓收租的小市民來說,現在買一間就要預著被綁兩年,5-15%的附加印花稅是一般人受不了的!

而筆者卻認為,因去年大幅推地及逃避限發水趕著入則的物業,將會在兩年後即2013年打後數年陸續有來。筆者並不意味2012年之後樓價一定會大跌,可是大量供應之下市況就難以火紅,2009及2010年的大旺市是得力於供應緊張的理性預期,2011及2012年這個利好因素將漸漸退色。

至於換樓,現時持有的物業如在2010年11月19日前交易的話,根本就沒有被綁;之後換樓的話,就是由自由身變成被綁,再放盤時便輸蝕了。直到2012年11月19日之後,到時較多放盤屬被綁的話,這個因素才有可能淡化,不然的話,沒有很大理由而去換樓,恐怕是蝕章之舉。

展望2011年,筆者估計樓價在現水平10-15%上落,而成交量將無復2010年之勇,類似2005年的市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