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GMO最新发表的7年各类资产回报率预测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3312.shtml
GMO最新发表的7年各类资产回报率预测
   GMO截止于2010年3月的未来7年各类资产回报预测显示,美国30天到2年的国债未来7年每年平均实际回报将为-0.6%左右。这说明短期美 国国债有可能被高估了。     
GMO最新发表的7年各类资产回报率预测    
  如果再看一下美国国债的收益率。2年期国债与10年 期国债的收益率之差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达到了2.8个百分点左右。这是一件2个Sigma的事件。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压低 利率,购买国债,人为提高了短期国债的价格,使短期国债的收益率被人为压低。而10年期的长期国债 则更多的是按照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增强而逐渐价格下降,收益率上涨。所以两者的收益率差达到了历史高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78

GMO白皮書:中國信貸全景圖(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691
GMO資產配置團隊的聯繫負責人Ben Inker在這份報告的前言中敘述了GMO對中國市場的觀點:
從估值角度看,中國股市初看之下不太像是潛在的麻煩對象。MSCI中國指數的PE只有12或15倍,這取決於是否考慮金融股,而該指數在過去三年(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的表現落後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約10%。這些都不像是「泡沫」的特徵。然而,中國在過去三年以及未來都是我們憂慮的來源,這不僅影響了我們對中國股票的操作,也包括對整個新興市場,以及一些特定的與中國聯繫密切的發達國家市場的股票。
 
Inker認為對中國的擔憂源自於中國經濟看起來像是個泡沫。如何理解這種類型的泡沫非常重要,因為在這種泡沫下標準的估值方式無效。中國金融股票所顯示的便宜的錯覺是因為信貸泡沫將其收益推高至遠超可持續的水平,掩蓋了他們所承擔的風險,因此一些估值模型面對中國的信貸、地產和固定資產投資狂潮可能會失效,因為這一狂潮持續的時間足夠長以至於扭曲了這些模型對「正常狀態」的評估。
 
儘管這並未阻擋GMO購買新興市場股票,乃至中國股票,但Inker認為這確實影響到了他們的投資決策,他也承認近期中國經濟的顯著回暖是對他們觀點的挑戰,但在接下來的報告中,GMO闡述了如何理解近期中國經濟反彈的背後驅動因素及其可持續性。
 
在接下來的報告中,GMO將審視中國這個非常依賴信貸的經濟體的信貸全景圖:
 
信貸狂潮
 
直到2011年夏天,中國的經濟看起來還搖搖欲墜。然而這些擔憂已被證明是沒有依據的。去年,可能是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引擎的地產市場出現顯著復甦。信貸增長也強勁反彈,市場都認為中國政府又一次做到了軟著陸。即便信貸問題湧現,人們也廣泛認為中國還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使用:人民銀行可以削減準備金率、監管層可以放鬆銀行的存貸比限制。而且可以進一步降息。如果需要的話,中國政府可以輕易借到更多的錢。中國的財政能力短期內沒有問題。
 
而本文將簡述中國的信貸狂潮,突出中國金融體系近期令人憂慮的進展。GMO認為,中國的信貸體系顯示出大量金融脆弱的信號,這包括:
 
-過度的信貸增長(與地產狂潮結合)
-道德風險(比如,中國政府被廣泛認為將會為所有銀行風險托底)
-關聯方借貸(投向地方政府基礎設施項目)
-貸款展期(比如地方政府貸款的「長期性」)
-事實上的金融自由化(影子銀行體系的增長)
-龐氏融資(理財產品和信託貸款的可行性有賴於資產價格的上升)
-銀行脫表風險敞口的增加(掩蓋了槓桿的增加)
-久期錯配和滾動風險(由於理財產品到期時間的短期性)
-傳染風險(由於信貸擔保體系)
-廣泛的金融欺詐和腐敗(從抵押品的虛假估值到金融產品的不當銷售等)
 
GMO認為不僅是金融體系的脆弱程度在上升,中國政府看起來正在失去對信貸體系的掌控力。儲蓄從國有銀行體系的存款流向高收益的非銀行的信貸工具。此外,富有的中國人越來越想要避開資本控制,將資金帶出國外。由於這些發展,銀行體系的存款變得不再那麼穩定。中國此前的融資體系面臨生存問題。
 
未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23

GMO白皮書:中國信貸全景圖(二)-信貸狂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729
信貸狂潮
 
經濟學家已經認識到快速的信貸增長期通常結果都不佳。Alan Taylor在近期的論文中如此寫道:「信貸(增長)很重要,不僅可以用來衡量廣義貨幣,而且是金融危機非常有效的前瞻指標。」
 
中國如今面臨的局面類似許多發達經濟體在2008年之前的局勢。太多的信貸被過快地創造出來。過多的資金流入那些不太可能產生足夠現金流來償債的投資。比如,在2012年,非金融部門的新增信貸為15.5萬億元(這一金額是指央行發佈的社會融資總額15.76萬億扣除其中包含的非金融企業股票發行金額0.25億元),這等同於2011年GDP的33%,儘管如惠譽所指出的,中國的整體信貸創造速度比官方數據顯示的更高。
 
這種信貸飆升來自於2009年的信貸狂潮(指4萬億計劃),當時中國的非金融部門信貸總額擴大了相當於此前一年GDP的45%。自此以後,中國經濟就對信貸成癮,單位經濟增長所需的債務數量越來越高。在2007年至2012年間,信貸總額佔GDP比例升至190%以上,增加了60個百分點。中國近期的信貸增長佔GDP的比例遠大於1980年代的日本或雷曼兄弟破產前的美國所經歷的信貸泡沫。
 
 
大多數中國問題專家認為中國信貸的快速增長不是問題,這主要是基於以下理由:
 
1. 中國的債務主要是由國內儲蓄支持而非外國資金
 
歷史記錄顯示經常賬戶赤字並不會增加一個信貸快速增長的經濟體的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日本在1980年代所經歷的「泡沫經濟」的融資來源同樣是國內資金)
 
2. 中國非金融部門的信貸總額約佔GDP的200%,低於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
 
對於未來的問題更相關的是信貸的增速而非存量。此外,成熟經濟體通常有更強的承擔債務的能力。從經濟學角度看,「金融深化程度(financial deepening)」是與經濟發達程度正相關的。
 
事實上,中國的負債程度已經高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幾乎與日本在1980年代末類似(然而彼時日本的人均收入遠高於目前的中國)。
 
3. 中國的公共部門負債低於GDP的30%
 
問題在於官方數據存在誤導。在中國的情況是,大部分債務是脫表化存在的。由於主要的銀行都受政府控制,其大部分貸款也流向政府控制的企業,大量銀行借款是類財政性質的。為了能夠合理描述中國政府債務,我們必須在數據中加上對地方政府基礎設施項目的貸款、政府性銀行的負債、資產管理公司的借款以及鐵道部發行的債券。
 
如果計入以上負債,中國的公共部門債務水平接近GDP的90%。而經濟學家Andrew Hunt估計中國的真實公共債務自2007年以來增幅達到GDP的60%。如果中國政府想要再重複一次2009年的刺激計劃,那麼其債務佔GDP比例將超過希臘。
 
債務與房地產「泡沫」
 
最近的研究表明當信貸狂潮與地產泡沫結合時,很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很難用確切的數據來衡量中國的地產市場是否是泡沫,但無疑中國近年來經歷了建築狂潮。官方數據顯示,未完工房屋存量接近GDP的20%並且仍在上升。
 
地產抵押支撐著中國大量的信貸。官方數據顯示,銀行對房地產行業(對開放商和按揭貸款)的敞口僅佔其貸款總額的22%。然而,銀行還存在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其他各類脫表信貸工具的貸款敞口。GMO認為中國銀行信貸總額中至少1/3是地產相關的判斷並不過分
 
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認為政府會為所有金融風險托底的道德風險是不穩定的金融體系的又一個共同特點。在中國,這一情況更甚,因為國家控制著主要銀行,而信貸的主要接受方也是國有企業。
 
這種體制鼓勵裙帶借貸行為和隱藏壞賬。在這方面,中國結合了蘇哈托統治時期的印尼銀行體系的糟糕貸款操作和在1990年泡沫破裂後的日本銀行體系的特徵(傾向於對不良貸款做展期或「長期化」)
 
而這些道德風險、關聯方借貸和貸款展期的問題在近年來的地方政府融資中格外明顯。為了避開監管,地方政府設立了融資平台來為其投資活動融資。人民銀行估計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總額為14.4萬億元,而銀監會的估計是9.1萬億元。根據這些數字,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佔到中國銀行體系貸款總額的15%-25%。
 
儘管表面上是商業企業,這些企業的資金中許多被浪費在了昂貴的面子工程上。銀行對其的貸款抵押品的質量備受質疑。這些抵押品大多是土地,在一些時候其價值被高估。此外,地方政府對融資平台的擔保用處也不大。這不僅是因為其法律基礎存疑,其擔保能力也依賴於持續的土地出售。由於土地出讓收入和開發稅收佔到了政府收入的一大部分,當地產市場下滑時,地方政府面臨資金難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24

GMO白皮書:中國信貸全景圖(三)-影子銀行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806

影子銀行

儘管中國政府牢牢掌控著四大行的貸款,這輪信貸狂潮最顯著的特徵是非銀行借貸的快速擴張,尤其是所謂的理財產品。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爆炸性增長代表著金融體系事實上的自由化。在許多國家,金融自由化都與資產價格泡沫聯繫在一起,並且是銀行危機的先行指標(比如,在1970年代初英國二級銀行的出現和1980年代末北歐銀行業的去監管化)。
 
去年,中國銀行佔貸款總額的比例跌至僅52%的水平,而十年前,這一比例為92%。在2012年四季度,非銀行貸款佔新增信貸總額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60%。中國蓬勃發展的影子銀行體系在許多方面與美國在雷曼兄弟倒閉前新旺發達的影子銀行體系有共同點:向資金緊張的房地產開放商提供的信託貸款帶有次貸的特點;理財產品將貸款打包,使得銀行可以在脫表的同時賺取費用,這與結構化投資工具以及CDO有著相似點,而那些資本金不足的貸款擔保提供方就如同CDS的發行方。
 
企業債券與信託產品
 
在2012年初中國經濟陷入低谷後,對於新一輪經濟刺激的呼聲高漲。然而,銀行不願再增加地方融資平台敞口。因此地方政府轉向債券市場。限制平台公司發債的規定被放鬆,而企業債狂潮迅速升溫。2012年全年,中國的企業債發行總額達到2.3萬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幾乎半數資金流向地方政府。
 
 
在過去,中國的銀行業是新發行企業債的最大買家。然而,這一次,越來越多的債券被打包成理財產品出售給公眾。儘管此舉使得銀行得以降低其對地方政府的表內敞口,然而,一旦這些債券未來發生違約,他們很可能將不得不彌補投資者未來的損失。
 
最糟糕的投資決策通常在資金盲目追求收益率時發生。為了追求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率,中國的儲戶經常會購買信託產品。那些銀行不願操作的借款公司就會轉向信託融資。在去年,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已經成為信託公司的主要借款方之一。中國信託行業的資產規模在過去兩年翻了一倍還多,截止至2012年9月份,中國信託業的資產規模達到6萬億元。考慮到其低信貸質量和普遍的對房地產的敞口,信託產品可以被視為中國版本的MBS。
 
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WMP)已經成為中國儲戶當前追求更高收益率的最受歡迎的投資品種。其收益率平均高於銀行存款2個百分點,由銀行向個人客戶以低風險投資產品的形式出售。惠譽估計截止至2012年底,中國理財產品的總額達到13萬億元,同比增長50%。
 
理財產品兼具結構化投資工具(SIV)和CDO的特點,後兩者是美國銀行在2008年之前用來將貸款脫表化的工具。這一結構的核心是資金池。來自多個不同理財產品銷售所得的資金被匯入一個總的資金池(見下圖)。而這一資金池隨後對不同種類資產提供資金,並進行不同風險程度的投資。一些資金流入信託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債券,一些則投資於風險稍小的銀行間貸款。
 
這些信貸工具存在多個不同的問題。他們經常導致久期錯配,因為短期資金被投入長期資產,比如支持地產開發的信託產品。許多理財產品並不透明,這點也有美國的SIV和CDO相似。向投資者提供的文件通常對於所投資資產的細節描述很少。許多投資者在將錢投入理財產品時不瞭解他們所具體投資的對象是什麼。
 
理財產品還包含更多的扭曲。買家通常被要求籤訂一個確認函,確認當資產未能提供與其收益時他們將承擔金融風險。大部分的理財產品宣傳「預期」而非擔保或承諾回報。只要不對回報提供擔保,理財產品的提供方就可以將從投資者處募得的資金和融資支持的資產同時脫表化。同樣的,買家對於風險並不知情。更可能的是,他們認定發行的銀行將會承擔還款責任。說到底,銀行必須考慮自身的聲譽。他們不願引發理財產品資產的擠兌。
 
龐氏融資
 
一些高官已經提出了憂慮。中國銀行行長肖鋼10月份那篇著名的文章裡寫到:「許多產品所投資的資產依賴於一些控制的房地產或長期的基礎設施項目,一些甚至與高風險項目相關,這可能造成沒有足夠現金流來滿足償付責任。中國的影子銀行造成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風險上升...在一些案例中短期融資被投入長期項目,在一些時候,如果市場突然收縮,可能造成流動性危機。」
 
肖鋼談到了理財產品的一個重要弱點。「事實上,當碰到流動性問題時,一個簡單的避免問題的辦法可能是通過發行新產品來償付現有到期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這就是龐氏騙局。在某一時刻,當投資者失去信心並開始減少購買或者從理財產品中撤資時,盛宴就散場了。」
 
這一點評的時機恰到好處。媒體報導銀行的銷售們在僱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出售第三方產品,而購買這些產品的客戶相信他們帶有銀行的擔保。
 
當然,可以預期的是,賣方分析師們對於影子銀行的風險不屑一顧。美林的研究指出所謂「集合信託」是和次貸產品非常像,但他們認為其規模只有1.7萬億美元。美林因而下結論認為「系統性流動性緊縮的風險目前非常低」,認為只有5%的理財產品可能違約。GMO沒有這麼樂觀,我們認為理財產品是在為那些最邊緣的借款人「續命」
 
信貸擔保
 
如果理財產品類似美國在2008年前盛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模式的話,中國廣泛的信貸擔保網絡則是另一個類似的次貸時代產物。據美林的數據,截止至2011年底,8402家擔保公司擔保著1.3萬億元債務。和CDS的出售方一樣,信貸擔保的提供方為其服務賺取低廉的費用。而危險在於,當擔保方資本金不足時,其虧損將會在體系內快速傳染。
 
中國所有的銀行貸款中大約1/4帶有某種形式的擔保。這些擔保中包括某種形式的互保。此外,某些指定的擔保公司還提供收費擔保服務。後者是專門參與對違約提供擔保的金融服務企業。
 
信貸擔保如此盛行是因為對利率的限制使得銀行無法在價格上反映信貸風險。因此銀行傾向於向國有企業貸款。小規模的私有企業需要擔保才能獲得銀行資金。而帶有貿易關係的企業之間互相擔保非常普遍。
 
如同美國雷曼兄弟倒閉前的時代裡的CDS出售方,許多中國的信貸保險提供方的資本金不足且監管薄弱。
 
抵押貸款
 
美國經濟學家明斯基曾警告稱,當貸款行為過度與抵押品價值而非收入相關時,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受到損害。明斯基在1986年的文章中寫道:「銀行家們對抵押品價值和資產的預期價值的強調會導致脆弱的金融結構的出現。抵押貸款可能同時導致良性和惡性循環;在經濟繁榮期,抵押貸款支持了資產價格;而在經濟下行時,抵押品價值的下滑帶來了信貸問題。」
 
抵押貸款在中國盛行的原因與信貸擔保一樣,銀行希望通過抵押品來規避風險。GMO估計,中國信貸總額中超過40%有抵押品,而地產抵押佔據其中半數。中國信貸操作的一個奇怪之處就在於地產泡沫的各種不同原材料(包括鋼鐵或銅這樣的商品或者工程機械)經常被作為銀行貸款的抵押品。水泥製造商利用寬鬆的信貸有條件來購買設備,再將這些設備用作銀行貸款的抵押品來為其運營資本融資。因此許多機器的購買並非出於運營。
 
銅的需求被中國的投機者影響,他們進口銅作為貸款的抵押品,將所得資金投入地產市場。同樣的操作還影響了鋼鐵市場。去年夏天,上海的鋼貿企業在鋼鐵價格下跌後開始在貸款上違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25

GMO:當下的中國,投資者的墓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197

Edward Chancellor,GMO的投資經理。他從投資的角度,對中國現狀進行了判斷。「墓地」這個字眼,並非小編譁眾取寵的噱頭,而是該文作者自擬的標題(China: the graveyard for investment)。編譯如下,僅供參考:

中國經濟的「不平衡」,談了多年,已成共識。但是,很少有人專門從投資的角度,分析這種「不平衡」對投資收益的影響。

下面的分析很簡單,只有三個東西:一個基本的經濟原理、一種常見的投資現象、一類經典的發展模型,恐怕讀者都似曾相識,然而,再往前推一步,你將發現:中國,正在變成投資者的墓地。

一個基本的經濟原理

翻開各種經濟學課本,你都能找到這條原理:邊際收益遞減。

這條原理,用大白話說,就是:餓的時候,吃飯很香;撐的時候,吃飯想吐。

這條原理,放到投資裡講,就是:投資不足時,往裡投,收益高;投資過度時,還往裡投,死得慘。

因此,決策時,不能單單回頭看,不能只看歷史收益率;更重要的是,看現在。 你必須理智判斷,你要投的那個地方,現在,是投資過度,還是投資不足?弄懂現在,未來的收益率顯而易見。

所以,投資而非投機的人啊,請記住,要預測未來的收益率,永遠不能依賴歷史數據,只能依靠當下的投資存量。過去,有人在中國成功淘金,收益爆棚,但是,你現在再去,可能已經晚了。

一種常見的投資現象

隨便翻開一本投資學的書,你都能找到這個詞:羊群效應。

這種效應,用大白話說,就是:灰機,看,灰機~ 不管天上有沒有東西,只要有人仰著頭,就會有一群人跟著傻看。

這種效應,放在投資裡,就是:投資,往往扎堆從眾。一項投資品,哪怕價值一般,在你之後,只要還有買入的,你就還能出手;如果你是最後一個,不好意思,要砸手裡了。所以,買得越晚,越是危險。

所以,投資的人,請記住,要決定是否投資,永遠不要看多少人投過。即便一定要看別人,也要看有誰剛剛投過,注意,關鍵詞是「剛剛」和「誰」。一個多年不倒的投資聖地,那些投資巨擘就算來過,也早見好就收、儘早撤退了;這種投資聖地,熱鬧得越久,裡面越空。

一類經典的發展模式

但凡接觸過「發展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個詞:亞洲發展模式。

任何發展模式,都有目的與手段。亞洲發展模式的目的是單一的:追求最大的GDP增速。

至於手段,理論上講,帶動GDP的有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但是,由於發展中國家購買力不足,無法依靠消費與進口,就只剩下兩個輪子可用:投資與出口。

擴大投資與出口,有正常的辦法,也有不正常的辦法。不幸的是,大部分國家採用了不正常的辦法,包括中國:首先,扭曲金融體系,鼓勵儲蓄,抑制消費,保證重要產業的資金供給,充分生產;其次,扭曲匯率體系,壓低人民幣估值,把「中國製造」變便宜,使勁出口;再次,扭曲政府支出,增加投資性支出,大力引導「鐵公基」建設。

不正常的手段,能迅速帶動經濟,但後患無窮。留下來的,是一個脆弱的金融體系,一大攤過度的存量投資。

所以,投資者需要懂得,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投資對象的發展目的是什麼。兩個目的,越重合,越好。

做投資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回報率;而「亞洲增長模式」的目的,是追求短期GDP增速最高,是追求產出最大;相應後果,是積累了過度的存量。

你懂得,過度存量,從來都與高回報沒有關係。

再看中國

以上道理都是普適的,沒有一個是為了針對中國而創造的。

然而,上面三個投資陷阱,中國全都掉了進去。中國現在,與1990年失衡的日本很像,不同的是,中國比日本嚴重得多。關注一下與投資關係最密切的兩個指標,國家的過度儲蓄,與國家的投資佔比——中國的過度儲蓄,用經常賬戶順差衡量,現在是GDP的10%;而日本最高的時候,也沒超過GDP的4%。中國的投資,已經爬向GDP的50%,幾乎是日本失衡頂峰的兩倍。

讓我們看一張華爾街見聞曾刊發的舊圖,來自IMF估算。橫軸是消費,縱軸是投資,把全世界主要國家畫在上面,大家看看中國在哪裡:

 

現在的中國,就是二十年前的日本,同一策略,同一思路,同一節點。1990年,日本失衡無以為繼,金融體系幾近崩潰,接下來,它步入了持續二十年的滯漲與停滯。中國,能離這一命運能有多遠呢?保8、保7、還有最起碼保5,無論多少人說了多少遍,Edward Chancellor的看法,保持悲觀,且很堅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38

GMO: 當下的中國,投資者的墓地 誰在裸泳

http://xueqiu.com/9034945120/24717817
Edward Chancellor,GMO的投資經理。他從投資的角度,對中國現狀進行了判斷。「墓地」這個字眼,並非小編譁眾取寵的噱頭,而是該文作者自擬的標題(China: the graveyard for investment)。編譯如下,僅供參考:

中國經濟的「不平衡」,談了多年,已成共識。但是,很少有人專門從投資的角度,分析這種「不平衡」對投資收益的影響。

下面的分析很簡單,只有三個東西:一個基本的經濟原理、一種常見的投資現象、一類經典的發展模型,恐怕讀者都似曾相識,然而,再往前推一步,你將發現:中國,正在變成投資者的墓地。

一個基本的經濟原理

翻開各種經濟學課本,你都能找到這條原理:邊際收益遞減。

這條原理,用大白話說,就是:餓的時候,吃飯很香;撐的時候,吃飯想吐。

這條原理,放到投資裡講,就是:投資不足時,往裡投,收益高;投資過度時,還往裡投,死得慘。

因此,決策時,不能單單回頭看,不能只看歷史收益率;更重要的是,看現在。 你必須理智判斷,你要投的那個地方,現在,是投資過度,還是投資不足?弄懂現在,未來的收益率顯而易見。

所以,投資而非投機的人啊,請記住,要預測未來的收益率,永遠不能依賴歷史數據,只能依靠當下的投資存量。過去,有人在中國成功淘金,收益爆棚,但是,你現在再去,可能已經晚了。

一種常見的投資現象

隨便翻開一本投資學的書,你都能找到這個詞:羊群效應。

這種效應,用大白話說,就是:灰機,看,灰機~ 不管天上有沒有東西,只要有人仰著頭,就會有一群人跟著傻看。

這種效應,放在投資裡,就是:投資,往往扎堆從眾。一項投資品,哪怕價值一般,在你之後,只要還有買入的,你就還能出手;如果你是最後一個,不好意思,要砸手裡了。所以,買得越晚,越是危險。

所以,投資的人,請記住,要決定是否投資,永遠不要看多少人投過。即便一定要看別人,也要看有誰剛剛投過,注意,關鍵詞是「剛剛」和「誰」。一個多年不倒的投資聖地,那些投資巨擘就算來過,也早見好就收、儘早撤退了;這種投資聖地,熱鬧得越久,裡面越空。

一類經典的發展模式

但凡接觸過「發展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個詞:亞洲發展模式。

任何發展模式,都有目的與手段。亞洲發展模式的目的是單一的:追求最大的GDP增速。

至於手段,理論上講,帶動GDP的有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但是,由於發展中國家購買力不足,無法依靠消費與進口,就只剩下兩個輪子可用:投資與出口。

擴大投資與出口,有正常的辦法,也有不正常的辦法。不幸的是,大部分國家採用了不正常的辦法,包括中國:首先,扭曲金融體系,鼓勵儲蓄,抑制消費,保證重要產業的資金供給,充分生產;其次,扭曲匯率體系,壓低人民幣估值,把「中國製造」變便宜,使勁出口;再次,扭曲政府支出,增加投資性支出,大力引導「鐵公基」建設。

不正常的手段,能迅速帶動經濟,但後患無窮。留下來的,是一個脆弱的金融體系,一大攤過度的存量投資。

所以,投資者需要懂得,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投資對象的發展目的是什麼。兩個目的,越重合,越好。

做投資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回報率;而「亞洲增長模式」的目的,是追求短期GDP增速最高,是追求產出最大;相應後果,是積累了過度的存量。

你懂得,過度存量,從來都與高回報沒有關係。

再看中國

以上道理都是普適的,沒有一個是為了針對中國而創造的。

然而,上面三個投資陷阱,中國全都掉了進去。中國現在,與1990年失衡的日本很像,不同的是,中國比日本嚴重得多。關注一下與投資關係最密切的兩個指標,國家的過度儲蓄,與國家的投資佔比——中國的過度儲蓄,用經常賬戶順差衡量,現在是GDP的10%;而日本最高的時候,也沒超過GDP的4%。中國的投資,已經爬向GDP的50%,幾乎是日本失衡頂峰的兩倍。

讓我們看一張華爾街見聞曾刊發的舊圖,來自IMF估算。橫軸是消費,縱軸是投資,把全世界主要國家畫在上面,大家看看中國在哪裡:

查看原圖
現在的中國,就是二十年前的日本,同一策略,同一思路,同一節點。1990年,日本失衡無以為繼,金融體系幾近崩潰,接下來,它步入了持續二十年的滯漲與停滯。中國,能離這一命運能有多遠呢?保8、保7、還有最起碼保5,無論多少人說了多少遍,Edward Chancellor的看法,保持悲觀,且很堅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71

GMO創始人:如今投資者已經“無處可藏”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888

資產管理公司GMO創始人、首席策略師Jeremy Grantham在致投資者的信中表示,全球投資者正面臨著最惡劣的投資環境之一,因為既沒有任何傳統資產能夠達到5%的預期真實回報,也沒有地方讓我們能“躲起來觀望”。(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為什麽這麽說呢?Grantham在信中寫到:

股市被高估是一個原因,但並不全因為它。在過去幾十年里,我們已經見到很多次股市被高估的時候。還記得19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嗎?那次當然很有挑戰,但要註意到,在大盤股被高估的同時,仍有房地產信托、新興市場股票和國際小盤股處於低估狀態。這使得投資者可以避開被高估的科技類大盤股,去購買相對便宜的股票。

在2007至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所有的股票都被高估,但我們仍然可以選擇一個完美的策略:躲起來觀望。這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那時候有足夠的無風險資產讓我們能夠躲起來,比如抗通脹證券、美國國債等等。

但如今的形勢卻不同。正如下表所示,我們對各類傳統資產未來7年內的波動性(對風險的大致預估)和回報(即betas)做了預期。

很遺憾,沒有任何資產能夠達到5%的真實回報(紅色虛線),也沒有地方能讓我們“躲起來觀望”(綠色圓圈)。

GMO是一家美國資產管理公司,旗下資產管理規模達1200億美元,其投資策略是綜合運用傳統投資方法和數量模型來尋找被低估的證券和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79

GMO:美股會再漲10% 然後崩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55

jeremy-grantham-22

欲讓其亡,先讓其狂。

在其最新的季度致投資者信中,資產管理公司GMO聯合創始人、首席投資策略師Jeremy Grantham預計,標普500指數還可從現在的2041點再漲10%。

他在信中寫道:

我個人仍然偏向於認為市場還在繼續深入泡沫領域,直到市場開始崩潰(我們的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約在2250點),歷來都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當標普500指數還是1790點左右的時候,Grantham做出了中期預測,認為市場可在未來一至兩年里再漲20%-30%。這一預測比當時華爾街的大部分賣方分析師都要激進。然而今天,市場幾乎完美地驗證了他的預測。

不過,盡管認為標普500指數還會再漲10%,Grantham並不對美股前景持樂觀看法。

實際上,Grantham和GMO的同事們對美股未來的看法更偏悲觀。在其基礎情形預測中,GMO將未來七年美股市場形容為“苦逼的低回報”時期。

cd-40

我們的數據顯示,除了高質量的股票能有2.2%的回報率外,美國大盤股回報率為-1.5%,其他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股市回報率則是3.5%,債券和現金也都不夠吸引人,投資者哪怕能找打一個勉強滿意的投資組合已經很好了。

這一過程在今天尤其艱難,因為市場上無處可藏身,好的投資機會比2000年泡沫時期還少。

短期來看,Grantham給出的歷史數據顯示,現在是買美股的好時機。以下是他總結的美國歷任總統任期第三年的美股表現:

自1932年以來,總統任期的第三年里,自10月1日到4月30日的7個月中,美股累計平均上漲17%,月平均上漲2.5%。現在是第21個周期。

......

過去的20個周期中,有17個是上漲的,3個下跌周期中最差的也僅下跌6.4%

不過,Grantham警告稱,這個周期可能會不同,原因包括美聯儲結束QE,加息可能早於預期,地緣政治沖突升級,以及埃博拉擴散的持續威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