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MO: 當下的中國,投資者的墓地 誰在裸泳

http://xueqiu.com/9034945120/24717817
Edward Chancellor,GMO的投資經理。他從投資的角度,對中國現狀進行了判斷。「墓地」這個字眼,並非小編譁眾取寵的噱頭,而是該文作者自擬的標題(China: the graveyard for investment)。編譯如下,僅供參考:

中國經濟的「不平衡」,談了多年,已成共識。但是,很少有人專門從投資的角度,分析這種「不平衡」對投資收益的影響。

下面的分析很簡單,只有三個東西:一個基本的經濟原理、一種常見的投資現象、一類經典的發展模型,恐怕讀者都似曾相識,然而,再往前推一步,你將發現:中國,正在變成投資者的墓地。

一個基本的經濟原理

翻開各種經濟學課本,你都能找到這條原理:邊際收益遞減。

這條原理,用大白話說,就是:餓的時候,吃飯很香;撐的時候,吃飯想吐。

這條原理,放到投資裡講,就是:投資不足時,往裡投,收益高;投資過度時,還往裡投,死得慘。

因此,決策時,不能單單回頭看,不能只看歷史收益率;更重要的是,看現在。 你必須理智判斷,你要投的那個地方,現在,是投資過度,還是投資不足?弄懂現在,未來的收益率顯而易見。

所以,投資而非投機的人啊,請記住,要預測未來的收益率,永遠不能依賴歷史數據,只能依靠當下的投資存量。過去,有人在中國成功淘金,收益爆棚,但是,你現在再去,可能已經晚了。

一種常見的投資現象

隨便翻開一本投資學的書,你都能找到這個詞:羊群效應。

這種效應,用大白話說,就是:灰機,看,灰機~ 不管天上有沒有東西,只要有人仰著頭,就會有一群人跟著傻看。

這種效應,放在投資裡,就是:投資,往往扎堆從眾。一項投資品,哪怕價值一般,在你之後,只要還有買入的,你就還能出手;如果你是最後一個,不好意思,要砸手裡了。所以,買得越晚,越是危險。

所以,投資的人,請記住,要決定是否投資,永遠不要看多少人投過。即便一定要看別人,也要看有誰剛剛投過,注意,關鍵詞是「剛剛」和「誰」。一個多年不倒的投資聖地,那些投資巨擘就算來過,也早見好就收、儘早撤退了;這種投資聖地,熱鬧得越久,裡面越空。

一類經典的發展模式

但凡接觸過「發展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個詞:亞洲發展模式。

任何發展模式,都有目的與手段。亞洲發展模式的目的是單一的:追求最大的GDP增速。

至於手段,理論上講,帶動GDP的有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但是,由於發展中國家購買力不足,無法依靠消費與進口,就只剩下兩個輪子可用:投資與出口。

擴大投資與出口,有正常的辦法,也有不正常的辦法。不幸的是,大部分國家採用了不正常的辦法,包括中國:首先,扭曲金融體系,鼓勵儲蓄,抑制消費,保證重要產業的資金供給,充分生產;其次,扭曲匯率體系,壓低人民幣估值,把「中國製造」變便宜,使勁出口;再次,扭曲政府支出,增加投資性支出,大力引導「鐵公基」建設。

不正常的手段,能迅速帶動經濟,但後患無窮。留下來的,是一個脆弱的金融體系,一大攤過度的存量投資。

所以,投資者需要懂得,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投資對象的發展目的是什麼。兩個目的,越重合,越好。

做投資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回報率;而「亞洲增長模式」的目的,是追求短期GDP增速最高,是追求產出最大;相應後果,是積累了過度的存量。

你懂得,過度存量,從來都與高回報沒有關係。

再看中國

以上道理都是普適的,沒有一個是為了針對中國而創造的。

然而,上面三個投資陷阱,中國全都掉了進去。中國現在,與1990年失衡的日本很像,不同的是,中國比日本嚴重得多。關注一下與投資關係最密切的兩個指標,國家的過度儲蓄,與國家的投資佔比——中國的過度儲蓄,用經常賬戶順差衡量,現在是GDP的10%;而日本最高的時候,也沒超過GDP的4%。中國的投資,已經爬向GDP的50%,幾乎是日本失衡頂峰的兩倍。

讓我們看一張華爾街見聞曾刊發的舊圖,來自IMF估算。橫軸是消費,縱軸是投資,把全世界主要國家畫在上面,大家看看中國在哪裡:

查看原圖
現在的中國,就是二十年前的日本,同一策略,同一思路,同一節點。1990年,日本失衡無以為繼,金融體系幾近崩潰,接下來,它步入了持續二十年的滯漲與停滯。中國,能離這一命運能有多遠呢?保8、保7、還有最起碼保5,無論多少人說了多少遍,Edward Chancellor的看法,保持悲觀,且很堅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