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說史150424士唯我博 I am a Doctor 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24/%e8%aa%aa%e5%8f%b2150424%e5%a3%ab%e5%94%af%e6%88%91%e5%8d%9a-i-am-a-doctor-%e4%b8%8b/

說史150424

「士唯我博」I am a Doctor 下

朝日歷史小品系列14

 

上集講了作為「博士」的Doctor,今集再說另一種Doctor—「醫生」。

「醫生」這個名詞作為Doctor的對應,大概是晚近才有的,因為從前「醫生」指的是「醫科學生」,原則上還不具備「行醫資格」。在以前為人治病的Doctor,一般稱為「醫者」、「醫員」,或單稱一個「醫」字。

 

至於我們經常在古裝片聽到將醫生稱為「大夫」或者「郎中」,其實是始於「宋代」。唐開始嘗試建立「官僚架構」,以取代「世族政治」。***到了宋代,透過科舉的普及,「官僚社會」大致成形。雖然唐代或以前都會用「官職」作為對某人的稱呼,例如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杜甫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不過,這些稱呼都是「世稱」,而不會當面用作「稱謂」的。宋代卻不同,同僚是會當面稱呼嶽飛為「嶽少保」,叫蘇軾做「蘇學士」的。這種以官職相稱的習慣始於宋代,和宋代進入「官僚社會」不無關係。

 

「銜頭貶值」這種風氣其實也是“古已有之”,由於做官「真係巧威威」,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對一些沒有官職的人也加上「官稱」了,我們上集提到的「茶博士」就是一個好例子。

「博士」我們知道到是教書的,那「大夫」和「郎中」又是什麼官?「大夫」和「郎中」這兩個官名由來已久,始於秦漢。自唐宋始正式作為「散官品級」的名稱。所謂「散官」,就是「表示官位等級的稱號」,也稱為「寄祿官」,其中又分為「文官散官」、「武官散官」、「醫官散官」等。情況有點像現在大陸說某某人是「局級」,不代表他就是「局長」,這個「局級」只用來顯示他的官階及所享待遇;勉強可以算是香港的「公務員薪級表」吧!

由於宋代所有的「醫官散階」,都帶有「大夫」或「郎(中)」的稱號,例如:「平和大夫」、「保安大夫」、「成和郎」、「成安郎」等等,因此民間遂喜稱醫者為「大夫」、「郎中」,以示恭維。其中「大夫」較為高級,故稱「大夫」者尤多。

 

正如上集提到,將「茶樓小二」稱呼做「茶博士」,其實反映了「新時代」對某些從前視為「低三下四」者的一種尊重。同樣道理,把「醫者」尊稱為「大夫」、「郎中」,其實同樣反映醫生社會地位的提升。咦?今天的醫生可威風了,難道以前的醫生地位很低嗎?對!真的很低!

從「生病」到「治病」,向來都是一個非常「神秘」的過程,自古以來,在一般人心目中,都會將「醫生」與「巫師」視為同一類人。(也許今天也是!)在上古的「巫術時代」,「醫生」因為攀上了「巫師」,也許地位還不算低,至少就是一個低級一點的巫師吧!不過,自漢「尊儒」開始,「巫醫」之類「怪力亂神」就不斷被上層社會打壓和歧視。考諸正史,華佗之所以被殺,並不因為他想開曹操的頭顱,而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士」,寧死也不肯「做醫生」—- 研究醫術是業餘興趣,用來濟世救人也可以,但我絕對不是一個低三下四的醫生!唐代知識領袖韓愈(當過「國子祭酒」,即今天「中央研究院院長」),就曾在其名作《師說》中直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這個情況到宋代開始出現變化。從整體社會風氣而言,宋代對各種「專業人士」,諸如畫工、匠人、表演者,以至「高級店小二」的尊重,都是超越前代的。這也許是因為城市化催生大量「有閒階級」,進而發展出各種精緻的「生活品味」。***至於醫生地位的提高,就更加明顯了。隨著醫學的發展,有識之士慢慢明白到真正的「醫學」,與「巫術」有明顯分別。況且,以前連吃飯也成問題,現在生活質素提高了,人命和健康自然就「矜貴」了。整體「市民階級」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升,也提高了醫生的社會地位。***

 

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有一篇題為《文正公願為良醫》,記述範仲淹尚未顯達時,曾到一間據說很靈驗的廟求簽,並許下「不為賢相,則為良醫」的誌願。可見當時的觀念與唐代已有顯著分別,當「醫生」並不是「失禮」的職業—不過要是可以「做大官」,當然更好!

 

宋代對醫藥有興趣和有研究的士大夫也不在少數。幾乎什麼都有興趣的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已有不少藥方和療法的記述。他還特別編了《良方》十五卷,其中一條關於提煉「秋石」(童尿提取物)的「秋石方」,更被(中國)醫藥學界認定為世上最早的「激素提取法」,李約瑟亦認為「秋石」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大發明」。另一個同樣興趣廣泛的蘇東坡,也記下了不少藥方。後人遂把沈蘇二人的藥方合編成《蘇沈良方》一書,傳世至今。

 

在宋史研究範疇,擁有特殊地位的《清明上河圖》也反映了某些宋代醫學的狀況。例如其中有兩處出現「小兒科」,顯示宋代重視兒童健康,這是富庶的表現。又如有掛著「專門接骨」的招牌,這很值得註意,因為唐代以前是沒有「外科」、「傷科」這些科系分類的。另外又有「本堂法制應癥煎劑」的字樣,顯然當時已有像今天的「藥材舖」。順帶一提,按照宋代法律規定,藥店必須保證任何時候都能提供某些「應急藥物」,否則就要負上「刑事責任」。也就是說,當時的藥店,原則上是「24小時營業」的!

《清明上河圖》的左上角(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6/Alongtheriver_QingMing.jpg),有一家店寫著「趙太丞家」四個大字,這也是一間診所。所謂的「太丞」,其實是「太醫局丞」的簡稱,這是一個官職。

 

宋代對「醫學教育」的重視應該也是前代罕見的。又是範仲淹,話說他當上了宰相,自然就不能當「良醫」了,但他卻不忘培養更多的「良醫」。範仲淹的「慶曆新政」其中一項就是在首都設立「太醫局」,這不是一個醫療機構,而是一個教學部門,相當於「首都醫學院」。「太醫局」下分為「方脈」和「針灸」兩大「主修」。到了神宗時期,乘「變法」之便,又擴大了「太醫局」的規模,學生定額三百名,由全國各地招收,及後還多次增額。畢業生視乎成績,會被分別指派到宮中、政府部門,還有中央及地方的「公立醫院」中任職。

「太醫局」的首長是「太醫局令」(熙寧時曾改為「太醫局提舉」),相當於「中央醫學院院長」;而「太醫局丞」(熙寧時曾改為「太醫局判局」)則是「太醫局令」的副手,相當於「中央醫學院副院長」。

 

很抱歉!正如上集介紹過的「博士」一樣,「真得咁掂就唔使教書啦!」作為「教官」而非「醫官」,「太醫局令」是從七品,「太醫局丞」則只有正九品。而那些稱為「大夫」的「醫官」是從六品或正七品,而「郎中」也有從七品!

既然「太醫局丞」的品級遠不如「郎中」和「大夫」,這位「趙太丞」還用來做「招牌」,顯然他應該真的曾在太醫局任職,可能是退了休,或者公餘「私人掛牌」執業吧。

 

雖然宋代醫生地位得到提升,但到了明清,「腐儒」當道,醫道始終被視為「末流」,「郎中」還差點沒變成「神棍」的代名詞。這種情況,一直要等要二十世紀西方醫學傳入並普及,方才有所改變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03

說史140522士唯我博 I am a Doctor 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22/%e8%aa%aa%e5%8f%b2140522%e5%a3%ab%e6%83%9f%e6%88%91%e5%8d%9a-i-am-a-doctor-%e4%b8%8a/

說史140522

「士唯我博」I am a Doctor 上

朝日執歷史小品系列13

 

Doctor是「醫生」之意,這個我們在幼稚園時就已經學過了。Doctor還是一個由學術機構頒授的學位,即「博士」。據說「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名稱,分別象徵在學術上的三個階段—- Bachelor是「成人」;Master是「達人」;至於Doctor則表示你已經高級到可以「救人」、「活人」了。當然這只是古典時代的想法,現在的「博士」學位持有人多如天上繁星,也沒什麼稀罕了。

 

不過,儘管是「貶值」了,但我們對Doctor還是尊敬的— 無論是「醫生」抑或「博士」。 很明顯,分別用「醫生」和「博士」來作為Doctor兩個含意的翻譯,是借用了一些「古已有之」的詞匯,來對應新傳入的概念。本集先跟大家談一談「博士」,下集再說「醫生」。

 

今天的「博士」,只是一個學位,做了博士並不表示你就會有飯開。(據說可能還是「求職障礙」。)不過,在古代中國,「博士」本身就是一個職位,或者正確一點說,是一個政府職位。原來「博士」還是個官!

 

「博士」這個官職歷史悠久,徐慎:《五經異義》:「戰國時,齊置博士之官。」齊國是列國中最重視學術研究的,「稷下學宮」非常有名。 至於其他各國有否設立「博士」,朝日就不知道了。

到了秦代,設立了七十個名額的「博士」編制,漢承秦制。 秦漢的「博士」主要負責管理各類史籍典章,以備皇帝及有關部門諮詢,其性質大約相當於今日的檔案館,同時也是皇帝和政府的學術顧問。 秦博士 伏生,到了漢文帝時,仍能以九十高齡口授《尚書》二十八篇;漢代的 賈誼、董仲舒,當然也是非常有名的「博士」。

 

不過,「博士」的性質在漢代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漢文帝和漢景帝時設立了《書經》、《詩經》、《春秋》的「博士」,到了漢武帝時又加設《易經》和《儀禮》「博士」,合稱為「五經博士」,負責傳授經學。 自此「博士」開始由官職轉變為教職— 雖然仍是在「公務員編制」之內。

 

管理檔案館大概也用不了多少人,但要「教書」的話,就什麼都可以教,員額人數就「可大可小」了。 魏晉以後「博士」員額和名目更多,例如有教授禮儀的「太常博士」,通曉音律的「太樂博士」,精研天文的「天文博士」等等。 所以請不要嘲笑今天的「博士」是「專而不博」,其實自古以來,「博士」就已經是「專精一項」而已。 況且,他們在自己那狹窄的領域內,其實也是很「博」的。

 

到了隋唐,除了新增了「醫學」、「律學」、「算學」博士外,更開始在地方上的府學、州學、縣學設立博士教職。 宋代更增設了「武學」、「宗學」等新的「博士」職位。 「博士」越來越多,果是古今一同之理也!

 

前代的「博士」多數由地方舉薦,或從有學問的平民中考試取錄。不過,到了宋代,「博士」的來源開始有變,改為從現役官員中選拔。 具體的錄取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堂除」,即由宰相直接下達任命文件;另一種則是「部註」,即由吏部考核後予以任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呢?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科舉」了。「科舉」並不是宋代首創,但宋代對科舉的重視程度遠超歷代,而每屆取士數目也遠超前代。 兩宋共開科118次,取進士39,711人,即平均每次取士336人。 而且,宋代進士還不用像唐代一樣,考完禮部試,還要考吏部的「釋褐試」。相反一旦考中,就可以直接「受聘晉身公務員隊伍」,成為AO。

 

宋代133名宰輔級官員中,進士出身者123名,比例高達92.4%!不過,這些高層職位始終有限,每屆新聘三百多名AO,試問又哪來這麼多「實質職位」去安置他們,因此投閒置散者自是數不在少。

況且,宋代的科舉雖然也考「詩賦」也考「策論」(時政議論文),但由於坊間早已出現各種「考試天書」、「模擬試題」、「科場秘笈」什麼的,實際上靠著「強大記憶力」而考中者也是大有人在。不過,當官可不能靠「背書」了吧!

 

可幸能夠通過科舉這一關,至少說明這些人「背書」和「考試」的能力是有保證的,讓忚們去教書就最好不過了。這些人中不少經義詩文也許真的很不錯,但就是沒有sense,因此在重視實務(關係?)的官場中,當然很難往上爬。故此,有點自知之明的,做了幾年就了解到自己不是當官的材料, 倒不如申請調去當「博士」,遠離政壇是非,安安穩穩地教書等「致仕」(退休)。另一種就是雖然本身文氣底子也不差,但不是「進士」正途出身,做官品秩又小,明知在政壇上難有什麼作為,希望轉職提高待遇。

 

那在當「博士」的待遇如何呢?先看唐代,「國子博士」和「太學博士」,也就分別相當於「中央研究院」和「國立第一大學」的「講座教授」吧,品秩分別為「正五品上」及「正六品上」,名額分別有兩個和三個。聽起來好像不太高,但請不要用我們較為熟知的明清官階去理解唐宋的品秩。須知在唐代,「同中書門下三品」就已經是「宰相」了!所以「正五品上」其實已經是很高的官了,和「親王府諮議參軍」、「開國子爵」同級。

 

宋代的「博士」品秩降低了很多— 沒辦法,他們其實都是「撈唔掂」才去教書的嘛!「國子博士」及「太學博士」只有「正八品」和「從八品」,但名額增加了,分別有四個和十個,加上其他諸如「律學博士」、「武學博士」,各學門的「錄、正、諭」(大概相當於今天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講師吧!),全體正規編制的教學人員大約有四十人。

當然,申請當「博士」的人數眾多,這點兒職位當然不夠。不要緊,宋的地方公立教育也是很發達的,每個州郡都有公立學校,品秩和待遇自然又低一些,但也提供了一大批職位。當然了,這些「地方職位」也要和「地方冗員」競爭了。「州學」的教官稱為「教授」和「助教」— 註意從前的銜頭序列和今天剛好相反,「教授」級別最低,「博士」還不錯,至於「學士」,至少也是三品大員了。

 

宋代「博士」的品秩雖然比唐代大幅降低,但待遇卻相當豐厚,比同品秩的其他職位明顯優越得多。 一般分為四部分:現金、實物、謙人、特賞,每一項都非常「和味」。

 

其中單是「現金」收入一項,又可再細分為「正俸」(基本薪水)、「職錢」(一般津貼)、「公用錢」(辦公交際費)、「茶湯錢」(餐飲津貼)、「給卷」(交通津貼)…..名目繁多。 「實物」方面,就有「祿米」、「職田」(送塊地畀你!)、「廚料」、「衣料」等不一而足,再加上冬天還有「薪炭」,夏天有「冰券」,實在照顧周到!此外還有「謙人」,就是政府還為你提供僕役,照顧生活起居和日常公務。 至於「特賞」,這就真是可大可小了,有時皇上一高興,Bonus也許會比「正俸」還要豐厚!

 

宋代是一個急速城市化的時代,城鄉之間,無論在物質和文化層面上差距都非常巨大。「鄉下佬」也許會對「博士」、「教授」奉若神明,但在資訊流通的城市,情況卻不盡然。 「市民」會相對了解這些「博士」、「教授」背後的「真相」—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官場的「失敗者」。 因此,宋代市井開始稱呼「精通於某一種技能者」為「博士」,例如「茶博士」、「酒博士」、「磨博士」等。 一方面表示對這些向來被認為是「低下職業」的「茶樓夥計」、「酒家小二」和「搟麵師傅」某種的尊敬,側面透視出社會經濟發展衍生的行業細化分工,以及對「專業技能」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對那些「冇乜料到」卻待遇豐厚的「博士」的戲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05

說史150424士唯我博 I am a Doctor 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24/%e8%aa%aa%e5%8f%b2150424%e5%a3%ab%e5%94%af%e6%88%91%e5%8d%9a-i-am-a-doctor-%e4%b8%8b/

說史150424

「士唯我博」I am a Doctor 下

朝日歷史小品系列14

 

上集講了作為「博士」的Doctor,今集再說另一種Doctor—「醫生」。

「醫生」這個名詞作為Doctor的對應,大概是晚近才有的,因為從前「醫生」指的是「醫科學生」,原則上還不具備「行醫資格」。在以前為人治病的Doctor,一般稱為「醫者」、「醫員」,或單稱一個「醫」字。

 

至於我們經常在古裝片聽到將醫生稱為「大夫」或者「郎中」,其實是始於「宋代」。唐開始嘗試建立「官僚架構」,以取代「世族政治」。***到了宋代,透過科舉的普及,「官僚社會」大致成形。雖然唐代或以前都會用「官職」作為對某人的稱呼,例如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杜甫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不過,這些稱呼都是「世稱」,而不會當面用作「稱謂」的。宋代卻不同,同僚是會當面稱呼嶽飛為「嶽少保」,叫蘇軾做「蘇學士」的。這種以官職相稱的習慣始於宋代,和宋代進入「官僚社會」不無關係。

 

「銜頭貶值」這種風氣其實也是“古已有之”,由於做官「真係巧威威」,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對一些沒有官職的人也加上「官稱」了,我們上集提到的「茶博士」就是一個好例子。

「博士」我們知道到是教書的,那「大夫」和「郎中」又是什麼官?「大夫」和「郎中」這兩個官名由來已久,始於秦漢。自唐宋始正式作為「散官品級」的名稱。所謂「散官」,就是「表示官位等級的稱號」,也稱為「寄祿官」,其中又分為「文官散官」、「武官散官」、「醫官散官」等。情況有點像現在大陸說某某人是「局級」,不代表他就是「局長」,這個「局級」只用來顯示他的官階及所享待遇;勉強可以算是香港的「公務員薪級表」吧!

由於宋代所有的「醫官散階」,都帶有「大夫」或「郎(中)」的稱號,例如:「平和大夫」、「保安大夫」、「成和郎」、「成安郎」等等,因此民間遂喜稱醫者為「大夫」、「郎中」,以示恭維。其中「大夫」較為高級,故稱「大夫」者尤多。

 

正如上集提到,將「茶樓小二」稱呼做「茶博士」,其實反映了「新時代」對某些從前視為「低三下四」者的一種尊重。同樣道理,把「醫者」尊稱為「大夫」、「郎中」,其實同樣反映醫生社會地位的提升。咦?今天的醫生可威風了,難道以前的醫生地位很低嗎?對!真的很低!

從「生病」到「治病」,向來都是一個非常「神秘」的過程,自古以來,在一般人心目中,都會將「醫生」與「巫師」視為同一類人。(也許今天也是!)在上古的「巫術時代」,「醫生」因為攀上了「巫師」,也許地位還不算低,至少就是一個低級一點的巫師吧!不過,自漢「尊儒」開始,「巫醫」之類「怪力亂神」就不斷被上層社會打壓和歧視。考諸正史,華佗之所以被殺,並不因為他想開曹操的頭顱,而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士」,寧死也不肯「做醫生」—- 研究醫術是業餘興趣,用來濟世救人也可以,但我絕對不是一個低三下四的醫生!唐代知識領袖韓愈(當過「國子祭酒」,即今天「中央研究院院長」),就曾在其名作《師說》中直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這個情況到宋代開始出現變化。從整體社會風氣而言,宋代對各種「專業人士」,諸如畫工、匠人、表演者,以至「高級店小二」的尊重,都是超越前代的。這也許是因為城市化催生大量「有閒階級」,進而發展出各種精緻的「生活品味」。***至於醫生地位的提高,就更加明顯了。隨著醫學的發展,有識之士慢慢明白到真正的「醫學」,與「巫術」有明顯分別。況且,以前連吃飯也成問題,現在生活質素提高了,人命和健康自然就「矜貴」了。整體「市民階級」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升,也提高了醫生的社會地位。***

 

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有一篇題為《文正公願為良醫》,記述範仲淹尚未顯達時,曾到一間據說很靈驗的廟求簽,並許下「不為賢相,則為良醫」的誌願。可見當時的觀念與唐代已有顯著分別,當「醫生」並不是「失禮」的職業—不過要是可以「做大官」,當然更好!

 

宋代對醫藥有興趣和有研究的士大夫也不在少數。幾乎什麼都有興趣的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已有不少藥方和療法的記述。他還特別編了《良方》十五卷,其中一條關於提煉「秋石」(童尿提取物)的「秋石方」,更被(中國)醫藥學界認定為世上最早的「激素提取法」,李約瑟亦認為「秋石」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大發明」。另一個同樣興趣廣泛的蘇東坡,也記下了不少藥方。後人遂把沈蘇二人的藥方合編成《蘇沈良方》一書,傳世至今。

 

在宋史研究範疇,擁有特殊地位的《清明上河圖》也反映了某些宋代醫學的狀況。例如其中有兩處出現「小兒科」,顯示宋代重視兒童健康,這是富庶的表現。又如有掛著「專門接骨」的招牌,這很值得註意,因為唐代以前是沒有「外科」、「傷科」這些科系分類的。另外又有「本堂法制應癥煎劑」的字樣,顯然當時已有像今天的「藥材舖」。順帶一提,按照宋代法律規定,藥店必須保證任何時候都能提供某些「應急藥物」,否則就要負上「刑事責任」。也就是說,當時的藥店,原則上是「24小時營業」的!

《清明上河圖》的左上角(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6/Alongtheriver_QingMing.jpg),有一家店寫著「趙太丞家」四個大字,這也是一間診所。所謂的「太丞」,其實是「太醫局丞」的簡稱,這是一個官職。

 

宋代對「醫學教育」的重視應該也是前代罕見的。又是範仲淹,話說他當上了宰相,自然就不能當「良醫」了,但他卻不忘培養更多的「良醫」。範仲淹的「慶曆新政」其中一項就是在首都設立「太醫局」,這不是一個醫療機構,而是一個教學部門,相當於「首都醫學院」。「太醫局」下分為「方脈」和「針灸」兩大「主修」。到了神宗時期,乘「變法」之便,又擴大了「太醫局」的規模,學生定額三百名,由全國各地招收,及後還多次增額。畢業生視乎成績,會被分別指派到宮中、政府部門,還有中央及地方的「公立醫院」中任職。

「太醫局」的首長是「太醫局令」(熙寧時曾改為「太醫局提舉」),相當於「中央醫學院院長」;而「太醫局丞」(熙寧時曾改為「太醫局判局」)則是「太醫局令」的副手,相當於「中央醫學院副院長」。

 

很抱歉!正如上集介紹過的「博士」一樣,「真得咁掂就唔使教書啦!」作為「教官」而非「醫官」,「太醫局令」是從七品,「太醫局丞」則只有正九品。而那些稱為「大夫」的「醫官」是從六品或正七品,而「郎中」也有從七品!

既然「太醫局丞」的品級遠不如「郎中」和「大夫」,這位「趙太丞」還用來做「招牌」,顯然他應該真的曾在太醫局任職,可能是退了休,或者公餘「私人掛牌」執業吧。

 

雖然宋代醫生地位得到提升,但到了明清,「腐儒」當道,醫道始終被視為「末流」,「郎中」還差點沒變成「神棍」的代名詞。這種情況,一直要等要二十世紀西方醫學傳入並普及,方才有所改變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28

說史140522士唯我博 I am a Doctor 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22/%e8%aa%aa%e5%8f%b2140522%e5%a3%ab%e6%83%9f%e6%88%91%e5%8d%9a-i-am-a-doctor-%e4%b8%8a/

說史140522

「士唯我博」I am a Doctor 上

朝日執歷史小品系列13

 

Doctor是「醫生」之意,這個我們在幼稚園時就已經學過了。Doctor還是一個由學術機構頒授的學位,即「博士」。據說「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名稱,分別象徵在學術上的三個階段—- Bachelor是「成人」;Master是「達人」;至於Doctor則表示你已經高級到可以「救人」、「活人」了。當然這只是古典時代的想法,現在的「博士」學位持有人多如天上繁星,也沒什麼稀罕了。

 

不過,儘管是「貶值」了,但我們對Doctor還是尊敬的— 無論是「醫生」抑或「博士」。 很明顯,分別用「醫生」和「博士」來作為Doctor兩個含意的翻譯,是借用了一些「古已有之」的詞匯,來對應新傳入的概念。本集先跟大家談一談「博士」,下集再說「醫生」。

 

今天的「博士」,只是一個學位,做了博士並不表示你就會有飯開。(據說可能還是「求職障礙」。)不過,在古代中國,「博士」本身就是一個職位,或者正確一點說,是一個政府職位。原來「博士」還是個官!

 

「博士」這個官職歷史悠久,徐慎:《五經異義》:「戰國時,齊置博士之官。」齊國是列國中最重視學術研究的,「稷下學宮」非常有名。 至於其他各國有否設立「博士」,朝日就不知道了。

到了秦代,設立了七十個名額的「博士」編制,漢承秦制。 秦漢的「博士」主要負責管理各類史籍典章,以備皇帝及有關部門諮詢,其性質大約相當於今日的檔案館,同時也是皇帝和政府的學術顧問。 秦博士 伏生,到了漢文帝時,仍能以九十高齡口授《尚書》二十八篇;漢代的 賈誼、董仲舒,當然也是非常有名的「博士」。

 

不過,「博士」的性質在漢代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漢文帝和漢景帝時設立了《書經》、《詩經》、《春秋》的「博士」,到了漢武帝時又加設《易經》和《儀禮》「博士」,合稱為「五經博士」,負責傳授經學。 自此「博士」開始由官職轉變為教職— 雖然仍是在「公務員編制」之內。

 

管理檔案館大概也用不了多少人,但要「教書」的話,就什麼都可以教,員額人數就「可大可小」了。 魏晉以後「博士」員額和名目更多,例如有教授禮儀的「太常博士」,通曉音律的「太樂博士」,精研天文的「天文博士」等等。 所以請不要嘲笑今天的「博士」是「專而不博」,其實自古以來,「博士」就已經是「專精一項」而已。 況且,他們在自己那狹窄的領域內,其實也是很「博」的。

 

到了隋唐,除了新增了「醫學」、「律學」、「算學」博士外,更開始在地方上的府學、州學、縣學設立博士教職。 宋代更增設了「武學」、「宗學」等新的「博士」職位。 「博士」越來越多,果是古今一同之理也!

 

前代的「博士」多數由地方舉薦,或從有學問的平民中考試取錄。不過,到了宋代,「博士」的來源開始有變,改為從現役官員中選拔。 具體的錄取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堂除」,即由宰相直接下達任命文件;另一種則是「部註」,即由吏部考核後予以任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呢?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科舉」了。「科舉」並不是宋代首創,但宋代對科舉的重視程度遠超歷代,而每屆取士數目也遠超前代。 兩宋共開科118次,取進士39,711人,即平均每次取士336人。 而且,宋代進士還不用像唐代一樣,考完禮部試,還要考吏部的「釋褐試」。相反一旦考中,就可以直接「受聘晉身公務員隊伍」,成為AO。

 

宋代133名宰輔級官員中,進士出身者123名,比例高達92.4%!不過,這些高層職位始終有限,每屆新聘三百多名AO,試問又哪來這麼多「實質職位」去安置他們,因此投閒置散者自是數不在少。

況且,宋代的科舉雖然也考「詩賦」也考「策論」(時政議論文),但由於坊間早已出現各種「考試天書」、「模擬試題」、「科場秘笈」什麼的,實際上靠著「強大記憶力」而考中者也是大有人在。不過,當官可不能靠「背書」了吧!

 

可幸能夠通過科舉這一關,至少說明這些人「背書」和「考試」的能力是有保證的,讓忚們去教書就最好不過了。這些人中不少經義詩文也許真的很不錯,但就是沒有sense,因此在重視實務(關係?)的官場中,當然很難往上爬。故此,有點自知之明的,做了幾年就了解到自己不是當官的材料, 倒不如申請調去當「博士」,遠離政壇是非,安安穩穩地教書等「致仕」(退休)。另一種就是雖然本身文氣底子也不差,但不是「進士」正途出身,做官品秩又小,明知在政壇上難有什麼作為,希望轉職提高待遇。

 

那在當「博士」的待遇如何呢?先看唐代,「國子博士」和「太學博士」,也就分別相當於「中央研究院」和「國立第一大學」的「講座教授」吧,品秩分別為「正五品上」及「正六品上」,名額分別有兩個和三個。聽起來好像不太高,但請不要用我們較為熟知的明清官階去理解唐宋的品秩。須知在唐代,「同中書門下三品」就已經是「宰相」了!所以「正五品上」其實已經是很高的官了,和「親王府諮議參軍」、「開國子爵」同級。

 

宋代的「博士」品秩降低了很多— 沒辦法,他們其實都是「撈唔掂」才去教書的嘛!「國子博士」及「太學博士」只有「正八品」和「從八品」,但名額增加了,分別有四個和十個,加上其他諸如「律學博士」、「武學博士」,各學門的「錄、正、諭」(大概相當於今天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講師吧!),全體正規編制的教學人員大約有四十人。

當然,申請當「博士」的人數眾多,這點兒職位當然不夠。不要緊,宋的地方公立教育也是很發達的,每個州郡都有公立學校,品秩和待遇自然又低一些,但也提供了一大批職位。當然了,這些「地方職位」也要和「地方冗員」競爭了。「州學」的教官稱為「教授」和「助教」— 註意從前的銜頭序列和今天剛好相反,「教授」級別最低,「博士」還不錯,至於「學士」,至少也是三品大員了。

 

宋代「博士」的品秩雖然比唐代大幅降低,但待遇卻相當豐厚,比同品秩的其他職位明顯優越得多。 一般分為四部分:現金、實物、謙人、特賞,每一項都非常「和味」。

 

其中單是「現金」收入一項,又可再細分為「正俸」(基本薪水)、「職錢」(一般津貼)、「公用錢」(辦公交際費)、「茶湯錢」(餐飲津貼)、「給卷」(交通津貼)…..名目繁多。 「實物」方面,就有「祿米」、「職田」(送塊地畀你!)、「廚料」、「衣料」等不一而足,再加上冬天還有「薪炭」,夏天有「冰券」,實在照顧周到!此外還有「謙人」,就是政府還為你提供僕役,照顧生活起居和日常公務。 至於「特賞」,這就真是可大可小了,有時皇上一高興,Bonus也許會比「正俸」還要豐厚!

 

宋代是一個急速城市化的時代,城鄉之間,無論在物質和文化層面上差距都非常巨大。「鄉下佬」也許會對「博士」、「教授」奉若神明,但在資訊流通的城市,情況卻不盡然。 「市民」會相對了解這些「博士」、「教授」背後的「真相」—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官場的「失敗者」。 因此,宋代市井開始稱呼「精通於某一種技能者」為「博士」,例如「茶博士」、「酒博士」、「磨博士」等。 一方面表示對這些向來被認為是「低下職業」的「茶樓夥計」、「酒家小二」和「搟麵師傅」某種的尊敬,側面透視出社會經濟發展衍生的行業細化分工,以及對「專業技能」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對那些「冇乜料到」卻待遇豐厚的「博士」的戲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