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說史150424士唯我博 I am a Doctor 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24/%e8%aa%aa%e5%8f%b2150424%e5%a3%ab%e5%94%af%e6%88%91%e5%8d%9a-i-am-a-doctor-%e4%b8%8b/

說史150424

「士唯我博」I am a Doctor 下

朝日歷史小品系列14

 

上集講了作為「博士」的Doctor,今集再說另一種Doctor—「醫生」。

「醫生」這個名詞作為Doctor的對應,大概是晚近才有的,因為從前「醫生」指的是「醫科學生」,原則上還不具備「行醫資格」。在以前為人治病的Doctor,一般稱為「醫者」、「醫員」,或單稱一個「醫」字。

 

至於我們經常在古裝片聽到將醫生稱為「大夫」或者「郎中」,其實是始於「宋代」。唐開始嘗試建立「官僚架構」,以取代「世族政治」。***到了宋代,透過科舉的普及,「官僚社會」大致成形。雖然唐代或以前都會用「官職」作為對某人的稱呼,例如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杜甫做過「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不過,這些稱呼都是「世稱」,而不會當面用作「稱謂」的。宋代卻不同,同僚是會當面稱呼嶽飛為「嶽少保」,叫蘇軾做「蘇學士」的。這種以官職相稱的習慣始於宋代,和宋代進入「官僚社會」不無關係。

 

「銜頭貶值」這種風氣其實也是“古已有之”,由於做官「真係巧威威」,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對一些沒有官職的人也加上「官稱」了,我們上集提到的「茶博士」就是一個好例子。

「博士」我們知道到是教書的,那「大夫」和「郎中」又是什麼官?「大夫」和「郎中」這兩個官名由來已久,始於秦漢。自唐宋始正式作為「散官品級」的名稱。所謂「散官」,就是「表示官位等級的稱號」,也稱為「寄祿官」,其中又分為「文官散官」、「武官散官」、「醫官散官」等。情況有點像現在大陸說某某人是「局級」,不代表他就是「局長」,這個「局級」只用來顯示他的官階及所享待遇;勉強可以算是香港的「公務員薪級表」吧!

由於宋代所有的「醫官散階」,都帶有「大夫」或「郎(中)」的稱號,例如:「平和大夫」、「保安大夫」、「成和郎」、「成安郎」等等,因此民間遂喜稱醫者為「大夫」、「郎中」,以示恭維。其中「大夫」較為高級,故稱「大夫」者尤多。

 

正如上集提到,將「茶樓小二」稱呼做「茶博士」,其實反映了「新時代」對某些從前視為「低三下四」者的一種尊重。同樣道理,把「醫者」尊稱為「大夫」、「郎中」,其實同樣反映醫生社會地位的提升。咦?今天的醫生可威風了,難道以前的醫生地位很低嗎?對!真的很低!

從「生病」到「治病」,向來都是一個非常「神秘」的過程,自古以來,在一般人心目中,都會將「醫生」與「巫師」視為同一類人。(也許今天也是!)在上古的「巫術時代」,「醫生」因為攀上了「巫師」,也許地位還不算低,至少就是一個低級一點的巫師吧!不過,自漢「尊儒」開始,「巫醫」之類「怪力亂神」就不斷被上層社會打壓和歧視。考諸正史,華佗之所以被殺,並不因為他想開曹操的頭顱,而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士」,寧死也不肯「做醫生」—- 研究醫術是業餘興趣,用來濟世救人也可以,但我絕對不是一個低三下四的醫生!唐代知識領袖韓愈(當過「國子祭酒」,即今天「中央研究院院長」),就曾在其名作《師說》中直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這個情況到宋代開始出現變化。從整體社會風氣而言,宋代對各種「專業人士」,諸如畫工、匠人、表演者,以至「高級店小二」的尊重,都是超越前代的。這也許是因為城市化催生大量「有閒階級」,進而發展出各種精緻的「生活品味」。***至於醫生地位的提高,就更加明顯了。隨著醫學的發展,有識之士慢慢明白到真正的「醫學」,與「巫術」有明顯分別。況且,以前連吃飯也成問題,現在生活質素提高了,人命和健康自然就「矜貴」了。整體「市民階級」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升,也提高了醫生的社會地位。***

 

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有一篇題為《文正公願為良醫》,記述範仲淹尚未顯達時,曾到一間據說很靈驗的廟求簽,並許下「不為賢相,則為良醫」的誌願。可見當時的觀念與唐代已有顯著分別,當「醫生」並不是「失禮」的職業—不過要是可以「做大官」,當然更好!

 

宋代對醫藥有興趣和有研究的士大夫也不在少數。幾乎什麼都有興趣的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已有不少藥方和療法的記述。他還特別編了《良方》十五卷,其中一條關於提煉「秋石」(童尿提取物)的「秋石方」,更被(中國)醫藥學界認定為世上最早的「激素提取法」,李約瑟亦認為「秋石」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大發明」。另一個同樣興趣廣泛的蘇東坡,也記下了不少藥方。後人遂把沈蘇二人的藥方合編成《蘇沈良方》一書,傳世至今。

 

在宋史研究範疇,擁有特殊地位的《清明上河圖》也反映了某些宋代醫學的狀況。例如其中有兩處出現「小兒科」,顯示宋代重視兒童健康,這是富庶的表現。又如有掛著「專門接骨」的招牌,這很值得註意,因為唐代以前是沒有「外科」、「傷科」這些科系分類的。另外又有「本堂法制應癥煎劑」的字樣,顯然當時已有像今天的「藥材舖」。順帶一提,按照宋代法律規定,藥店必須保證任何時候都能提供某些「應急藥物」,否則就要負上「刑事責任」。也就是說,當時的藥店,原則上是「24小時營業」的!

《清明上河圖》的左上角(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6/Alongtheriver_QingMing.jpg),有一家店寫著「趙太丞家」四個大字,這也是一間診所。所謂的「太丞」,其實是「太醫局丞」的簡稱,這是一個官職。

 

宋代對「醫學教育」的重視應該也是前代罕見的。又是範仲淹,話說他當上了宰相,自然就不能當「良醫」了,但他卻不忘培養更多的「良醫」。範仲淹的「慶曆新政」其中一項就是在首都設立「太醫局」,這不是一個醫療機構,而是一個教學部門,相當於「首都醫學院」。「太醫局」下分為「方脈」和「針灸」兩大「主修」。到了神宗時期,乘「變法」之便,又擴大了「太醫局」的規模,學生定額三百名,由全國各地招收,及後還多次增額。畢業生視乎成績,會被分別指派到宮中、政府部門,還有中央及地方的「公立醫院」中任職。

「太醫局」的首長是「太醫局令」(熙寧時曾改為「太醫局提舉」),相當於「中央醫學院院長」;而「太醫局丞」(熙寧時曾改為「太醫局判局」)則是「太醫局令」的副手,相當於「中央醫學院副院長」。

 

很抱歉!正如上集介紹過的「博士」一樣,「真得咁掂就唔使教書啦!」作為「教官」而非「醫官」,「太醫局令」是從七品,「太醫局丞」則只有正九品。而那些稱為「大夫」的「醫官」是從六品或正七品,而「郎中」也有從七品!

既然「太醫局丞」的品級遠不如「郎中」和「大夫」,這位「趙太丞」還用來做「招牌」,顯然他應該真的曾在太醫局任職,可能是退了休,或者公餘「私人掛牌」執業吧。

 

雖然宋代醫生地位得到提升,但到了明清,「腐儒」當道,醫道始終被視為「末流」,「郎中」還差點沒變成「神棍」的代名詞。這種情況,一直要等要二十世紀西方醫學傳入並普及,方才有所改變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