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BAT競爭戰火燒到股市 你買誰?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06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9-12 14:52 編輯

BAT競爭戰火燒到股市 你買誰?
作者:尹生

摘要:本文對B、A、T各自在未來產業中的定位能力,中短期貨幣化能力,未來增長預期和盈利能力變化趨勢,未來確定性等,進行了詳細的比較,並分別計算出各家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以供你在未來的B、A、T投資抉擇中作為參考。

一周後,隨著阿里巴巴完成IPO,B(百度)、A(阿里巴巴)、T(騰訊)這三家中國主要的互聯網公司的競爭戰火將燃燒到公開資本市場:那麽,你會選擇誰?

評價一家互聯網公司值多少錢,特別是像BAT這樣級別的公司值多少錢,尹生(微信公號jia-zhi-xian)認為主要看兩個指標:一是這家公司在未來的產業中確定自己位置的能力,二是它在中短期內將資源和投資轉化為收入的能力;前者是想象空間,而後者是生存發展的根基,二者相互支撐。

先看定位行業地位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又包括兩個層面:

一是在用戶轉向移動互聯網的轉型中,能否避免既有用戶的流失,甚至借機擴大用戶基數,以及增加在用戶日程表和錢袋子中的比重,二是在傳統行業的移動化和互聯網化過程中,公司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使這種位置比其他公司更有利。

在第一個層面,即用戶層面:騰訊主要依靠兩個產品,手機QQ和微信,兩者的月活躍用戶分別超過5億和4億;阿里巴巴主要是淘寶無線,第二季度的月活躍用戶是1.88億,至於支付寶,雖然用戶量要大得多,但目前並不在阿里巴巴集團之內。

百度在移動端則采取了一種有點類似螞蟻雄兵的戰略,即與移動互聯網的碎片化相應,在眾多移動場景中進行多點布局。現在,百度有14個移動產品用戶過億,覆蓋了幾乎所有的移動場景,其中手機百度的用戶超過了4億,月活躍用戶超過兩億,手機地圖占有率超過了50%,是第二名的兩倍。

可以這麽說,從移動用戶的絕對規模上看,騰訊和百度目前旗鼓相當,而阿里巴巴則稍遜一籌,這與其主要集中在交易領域有關。而三家未來競爭的焦點,將是如何爭取到用戶日程表和錢袋子的最大比例。

目前來看百度處於稍微領先位置:在過去的第二季度,百度來自移動端的營收占比已經達到30%,相比而言,阿里巴巴僅為19.4%,而騰訊則可能更少,大約可能只有15~18%(根據騰訊公布的手機遊戲數據進行綜合測算)。

這一組數據似乎驗證了這樣一種觀點:從長遠看,作為個人隨身設備,移動端比拼的關鍵,就是連接人與服務的效率,而搜索被認為是最好的連接方式,將自己的用戶和商業邏輯建立在搜索上的百度,在這方面便擁有了先天優勢。

對百度而言,移動不過讓它獲得了更多的連接機會,它的生意模式幾乎不用做出大的改變——為每次連接收取一定水平的費用(體現為廣告或傭金形式)。但在騰訊和阿里巴巴那里,這卻是個挑戰:

騰訊在轉向手機遊戲方面可能和百度轉向移動連接一樣容易,但它需要尋求遊戲以外的機會,比如成為人和更多的商品及服務的連接者,而在這方面它需要從頭開始建立用戶習慣,並可能冒著傷害用戶社交體驗的風險。

至於阿里巴巴,盡管作為交易連接者的角色沒有變化,但在如何將交易額轉化為公司營收方面,它似乎有些猶豫,比如第二季度它的移動端交易額占了32.8%,但營收卻僅占19.4%,這是因為要防禦百度、騰訊咄咄逼人的連接入侵,因而對商家做出了某種讓利,還是因為移動端不太合適它的廣告收入模式,或者兼而有之?

接下來談談決定行業定位能力的另一個層面,即在傳統行業的移動化和互聯網化過程中,公司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使這種位置比其他公司更有利。傳統行業移動化和互聯網化催生的機會,是一個大很多倍的生意,關於這一點,你只需想想迄今電商交易占整個交易的不到10%這一事實,就明白了是怎麽回事了。

對此,三家公司自然都是磨刀霍霍:幾乎就在過去一個月之間,三家公司都出臺了重磅戰略來應對傳統行業移動化和互聯網的機會,騰訊是微信智慧生活解決方案,百度是直達號,而阿里巴巴則是雲生態(阿里巴巴之前還基於支付寶錢包推出了移動店鋪,但如前所述,支付寶迄今仍不在阿里巴巴集團之內)。

現在三家公司都還處於初期階段,因此還很難說誰會是最後的贏家,至少是機會均等。不過,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百度的機會更多一些,部分原因我在前文已經說了,這里我說說另一個理由,那就是百度的用戶連接習慣比騰訊占優勢,而在連接指向的豐富性上則優於阿里巴巴,後者受限於交易環節,百度的連接可以是所有的環節

綜合來看,在未來行業定位能力這個指標中,三家公司都是重量級選手,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我更傾向於百度,至少認為其未來更加確定:

在用戶總體規模和活躍度上,它和騰訊有一比,而在連接習慣方面,它又優於另外兩家,在用戶錢袋子份額方面,它和阿里巴巴可能不相伯仲(這里需要考慮到通過百度的連接促成的商家交易總金額),而在傳統行業方面,百度相對更加確定。

那麽,三家公司在中短期內將資源和投資轉化為收入的能力如何?

先談談為什麽是收入而非利潤或凈現金流指標:當一家公司的毛利率超過50%,甚至超過70%時,那麽在決定其未來盈利和現金流增長的各種驅動因素中,營收的增長引擎作用將遠遠超過其他因素的作用。

過去六個季度,BAT的毛利率都超過了50%,其中阿里巴巴和百度都超過了70%,兩家公司的中位數分別為74%和75%,騰訊的毛利率要低一些,中位數僅為55%。

使用收入指標還有另外一個前提,就是三家公司的盈利能力相當:目前阿里巴巴的運營利潤率上占有一定優勢,而騰訊和百度相當,但是真正對估值有價值的,是未來的盈利能力的變化趨勢,在這方面,阿里巴巴過去幾個季度的運營利潤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而百度和騰訊則出現了上升的趨勢。

而隨著技術在行業價值中的比重增加,以及營業規模的增加,像百度這樣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研發和雇傭大量研發人才的公司——這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其短期運營利潤率——在盈利能力方面的優勢將呈現出來,而那些目前這部分投入占比較少的公司,其未來的盈利能力則會承壓。

下面我結合三家公司的過往財務數字,並結合公司能力、戰略和行業大勢,分別預測其2014~2017年營收複合增長率,以此作為衡量三家公司中短期營收能力的指標:
騰訊:它過去四個季度的收入總計是610億元(扣除掉已經確定要在未來幾年徹底剝離掉的電商業務),它目前的主要營收動力來自遊戲,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遊戲業務已經占了全部營收的60%。其次是占比23%的基於社區的增值服務。排名第三的是網絡廣告,目前這部分占比為11%。

結合艾瑞咨詢對這幾個行業2014~2017年的增長趨勢,預計遊戲、社區增值服務和廣告三項業務在這期間的複合增長率分別可以達到30%,40%和60%,綜合給予騰訊整體營收36%的預期複合增長率,這一數字略低於過去五個季度增長率的中位數37%。

阿里巴巴:它在過去四個季度的營收共計575億元,營收主要動力為國內零售業務,包括天貓、淘寶和聚劃算,在第二季度該業務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為84.6%,而國際業務、國內批發和雲服務占比在過去幾年則不斷降低。

預期阿里巴巴2014~2017年國內零售交易額的複合增長率為25%,收入複合增長率為40%,這一比率略低於過去五個季度增長率的中位數46.8%。同時,給予其中小企業B2B業務和國際業務25%的複合增長率,雲服務業務40%的複合增長率。

綜合起來,預計2014~2017年阿里巴巴營收的複合增長率為37%,這一比率低於第二季度的46%。

百度:過去四個季度的營收共計400億元,主要營收動力是傳統PC搜索業務和移動端業務,預期百度未來幾年在PC端可以保持25%左右的複合增長(這考慮了傳統行業互聯網化為PC端帶來的機會),這個數字和中小企業B2B、O2O、以及艾瑞預測的2014~2017搜索市場複合增長率相當。

而在移動端,目前主要的收入是應用分發和遊戲,預期未來幾年移動端可以獲得100%的複合增長率,過去的第二季度該業務同比增長超過300%,按照這些預期,到2016年前後百度移動端收入在全年收入中的占比會超過50%。

從總體上,可以預期百度2014~2017年的複合增長率為45%,這個數字略低於過去三個季度的數字,也遠遠低於2012年之前百度高增長時代的數字,但高於騰訊和阿里。

概括起來,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在過去四個季度的收入分別為400億元,575億元和610億元,2014~2017年的預期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5%,37%和36%。
那麽,誰更值得投資?我們可以簡單地采用基於過去四個季度收入的PS(市值銷售收入比,即投資者對公司每單位的銷售收入給予的價格,PS越高說明估值水平越高),以及基於過去四個季度的收入和2014~2017年預期複合增長率的PSG(市銷增長比,反映的也是估值水平的高低,但經過了增長率的調整,賦予高增長率的公司相應的PS溢價),來對比三家公司的相對估值水平:
目前騰訊市值為1500億美元,PS為15.3,PSG為0.426;阿里按1600億美元IPO估值計算(實際上在正式開始交易時,市值可能會超出這個數字很多),PS為17.3,PSG為0.466;百度目前市值為788億美元,PS為12.2,PSG為0.271。

也就是說,投資者給予百度的PS和PSG要遠遠低於阿里和騰訊,而百度無論從增長率和移動端收入占比,還是毛利率、運營利潤率的未來穩健型、未來的確定性等方面看,都處於較優位置。

這的確有點不正常:在目前的情況下,沒有理由不對三家公司適用同樣的PSG(我們姑且忽略掉阿里巴巴未來可能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而通常這些不確定性會降低估值水平),而按照騰訊和阿里的PSG(兩家公司目前的PSG很接近),百度目前的價值至少應該超過1200億美元,當然,你也可以基於百度的估值水平,認為騰訊和阿里已經嚴重高估。
那麽,你會選擇誰?也許你會說,這取決於你打算拿多長時間。不過至少這組對比數據,可以讓你知道哪里更可能存在泡沫,以及隨時對泡沫保持清醒。(文章源自:價值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710

BAT上市誰創造的億萬富豪多?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9/145911.html

i黑馬:阿里上市不僅讓馬雲毫無疑問的成為中國新首富,軟銀的孫正義晉升為亞洲新首富,而且還讓阿里內部創造了萬個千萬富翁。這赤裸裸地驗證了跟對領導的重要性。每次企業上市,都讓中國瞬間誕生一批富豪。下面就是i黑馬總結整理的各大公司誕生的富豪數,看看誰的上市沾光的人多。

\阿里:30個以上10億富翁,1萬多名千萬富翁

今晚,馬雲將在紐交所敲響上市的鐘聲。雖然此次招股說明書沒有提出具體持股員工數。但是根據2007年阿里B2B業務上市,4900名員工持股,約占當年集團7000多員工總數的70%。7年後,阿里員工增加了15000余人,按50%的員工持股計算,阿里持股員工約為11000多人,上市後每人平均可套現將近42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91萬元。這意味著,阿里上市將誕生一萬多名千萬富翁。

百度:8個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240多名百萬富翁

2005年,8月8日,李彥宏在納斯達克按下了閉市鈴。至此,百度的股價從開盤價66美元,較發行價27美元上漲144%,收盤價122.54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54%;盤中價格更是一度暴漲450%,達到151.21美元,百度市值在一夜之間達到39.8億美元,創造了中國互聯網的一個“奇跡”。

很多在上市前還是一名普通的IT員工,一夜醒來,發現自己已經是千萬富豪。據統計,百度當年上市共創造了8位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還有240位百萬富翁。而百度當時總共750名員工中,有298名員工創富,占到了39.7%。雖然沒有現在阿里的萬人,但是在2005年的時候,這一事件深深震撼了互聯網界。

騰訊:5個億萬富翁,7個千萬富翁

2004年6月16日,騰訊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交易代碼0700.HK)。收盤於4.15港元,較招股價3.7港元高出12%。騰訊創始人、CEO馬化騰因持有14.43%的股權,按照當日收盤價計算,賬面財富接近10億港元。騰訊另一位創始人副總裁張誌東憑借持有的6.43%的股權,賬面財富為4億多港元。另外三位高層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共持有9.87%的股權,三人的財富合近7億港元,此外,騰訊的其他7位高層擁有著另外的6.77%股權,7人共有財富近5億港元。

騰訊主要股東是由12個自然人和一個法人組成,並各占50%的股份。這12個自然人有10個目前在騰訊就職,法人是2001年6月通過收購MVL和IDG公司全部所擁有的騰訊股份,成為騰訊第一大股東的MIH公司。 IPO之後,12位自然人股東一共將擁有至少17.5億港幣的賬面資產。馬化騰、張誌東、曾李青、許晨嘩、陳一丹五位自然人共擁有至少14億港幣賬面資產,也就是說騰訊在上市之後,至少將創造5個億萬富翁和7個千萬富翁。

騰訊最初的投資是IDG和MIH,但是,2001年6月通過收購MVL和IDG公司全部所擁有的騰訊股份,MIH公司成為騰訊第一大股東,並擁有騰訊50%的股份。

(本文由i黑馬記者 劉惜墨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看新聞,讀傳記,如此學習阿里的成功之道會否有如隔靴搔癢?

不如來讓阿里人親自為你解惑!

11月5日-7日,“中國合夥人”特訓營

4大前阿里核心高管現身說法

解讀阿里成功的秘訣——合夥人制度

不玩虛的——找問題,給工具,狠演練

打造真正適合你的合夥人體系!


創業家“中國合夥人”特訓營2014年11月5日-11月7日開班在即,名額有限!

報名鏈接請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I0OTM2NDUwMQ==&mid=201555150&idx=1&sn=65f4e6b865fed786930ed33580c93a75#rd
 


5000萬量級後,APP如何與BAT分庭抗禮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23/146014.html

對於一個App,5000萬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達到這個量級的App正在或者已經改寫了其所在行業的遊戲規則,投行們可以不看盈利模式但首要的是看用戶數,5000萬往後大則更大,或是獨立上市,或是借助巨頭上市,從而步入十億美金俱樂部。

\\自7月高德並入阿里UC移動事業群,業界一直在觀望,移動互聯網的先行者俞永福如何帶領高德再接再厲。兩個月後的今天,俞永福發布了高德合並後的首次戰略,表示未來將專註用戶需求,專註做最好的地圖導航產品,專註地圖導航產品的技術研發,三年無商業化目標。
  
\你也可以把這看成BAT之間又一個“約架”宣言。很特別,高德推出的“你敢用,我敢賠”政策,向廣大用戶承諾:如果使用高德地圖導航出錯,高德將給予賠償。還有表態現階段不做O2O,不做團購導航,都是針對宿敵百度。
  
目前在面對用戶的手機地圖市場,高德與百度並駕齊驅,遙遙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而在底層的地圖數據市場,高德與四維圖新構成絕對的雙寡頭,占據90%以上的份額。在這兩個位面,都烽煙滾滾。
  
BAT的世界大戰戰線眾多,地圖已經成為重要的一個。實時戰況:高德和百度正在死掐,阿里在不斷地給高德補充彈藥,騰訊在一旁悠閑地觀戰,但也不是純打醬油,入股四維圖新,成為一大變數。
  
搶數據,拼應用

  
2013年5月10日高德宣布阿里巴巴入股,拉開BAT地圖之戰的序幕。之後三巨頭連連下註。百度很快拿下自己的地圖供應商長地萬方,騰訊收購另一家圖商科菱航睿。手里有至少一家圖商,心里不慌。
  
其中以阿里入場最早,投入最大,早在2010年就投資易圖通。於今年2月向納斯達克上市企業高德發出收購要約,提請高德退市。短短18天後,另一家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的上市公司四維圖新宣布重大事項停牌,不久國資委批準四維圖新最大股東中國四維以公開征集方式協議轉讓11.28%的股份,騰訊斥資12億元成為四維圖新第二大股東。
  
百度地圖的起飛是搭上百度的本命:生活服務,百度上至李彥宏,下至普通員工,對本地生活服務不遺余力。百度做地圖的決心很大,一年之內隊伍從200人擴張到1000人,內部項目決策機制也很快。一個項目同時兩個團隊做,做不好直接淘汰,堪稱百度內部最“狼性”的部門。但也被網友吐槽為不是地圖導航是“團購導航”。
  
與百度反其道而行之,新高德的戰略,現階段不做O2O,不做團購導航。擱置商業化,意味著此前高德在O2O領域的諸多布局重新調整。專註與LBS緊密相關的創新。相信就在未來十年,LBS業務會深刻改變每個人的生活,讓生活半徑更大,“密度”更高。這就是高德的願景。
  
騰訊地圖發展微慢,目前和百度,高德不在同一量級,用戶數約1000萬,活躍用戶50萬。在與微信、易迅等業務對接後,騰訊地圖將針對餐飲、房產等多個垂直行業發布行業地圖組件,方便中小企業用戶和開發者接入。騰訊地圖另一大主力是街景服務。2013年SOSO地圖號稱在街景上投入10億,目標是覆蓋全球100個城市。
  
上半身和下半身的辯證法

  
俞永福用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別比喻用戶產品能力和數據生產能力,認為地圖數據企業應兼有兩者,缺一不可。目前市場上達到這一標準的,只有高德。經過12年成長,高德是國內最專業的,覆蓋應用、雲端服務、軟件、數據等產業全鏈的互聯網地圖廠商。“友商不是缺數據能力,就是缺產品能力,不完整。”
  
在BAT的地圖大戰中,都拉上很多盟友。內容提供商是一個重要的陣營,各家小弟與三巨頭展開一系列微妙的合縱連橫。據一位O2O從行人士透露,大眾點評與高德、百度和SOSO都有接入,三家的態度各不一樣。
  
與百度地圖合作是“同床異夢”,大眾點評害怕百度將自己的用戶評價都抓取過去,不肯全面開放。而點評信息不夠,百度就無法推動用戶形成購買,於是百度又自己花錢找人做點評。而大眾點評接入SOSO地圖,信息就更全面一些。阿里入股高德之後,大眾點評對接高德地圖的心態可能也有變化。
  
而騰訊收購四維圖新,影響最大的肯定是百度,百度地圖的底層數據需要向四維圖新購買。這位第二大股東自己也向四維圖新購買相關數據。
  
高德有塊收入叫“企業及政府服務”,就來自把底層數據賣給騰訊、谷歌這類企業。騰訊以前每年買高德的底層數據。阿里入股之後,高德的基礎服務仍然與騰訊合作,但據騰訊內部透露,高德的三維數據已經不賣騰訊了。同樣是購買數據,四維圖新也不會因為騰訊是第二大股東就不賣數據給百度地圖,更不會賣給兩家不同的數據。
  
應用和數據兩張皮,就會有上述的問題。所以最好還是表里合一。移動互聯網,顧名思義,有關位置。社交網絡,各種約炮神器神馬的,我一個也沒用過,自然也和位置密切相關,所以關於LBS的想象空間,一直是“比逼格更有逼格(iPhone6 plus廣告語:bigger than bigger)”。但LBS的戰績至今仍乏善可陳。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缺乏大數據,特別是底層數據積累。當然有一些LBS服務對底層數據精度的要求是粗線條的,但要做出殺手應用,並且支撐整個LBS邁過爆發的增長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
  
地圖這門學科博大精深,簡單地說,地圖數據通過不同的圖層描述,再通過圖層疊加來表達實際空間。可分為底圖、POI數據(地理坐標)、其他數據圖層或數據(常見的有交通狀況圖,三維圖,街景圖。專業一些的領域有樓盤圖,氣溫分布圖,商圈分布圖,水文圖等)。地圖數據應用極廣,有大量專業應用和數據,其采集方法,來源也五花八門,難以盡述。
  
百度買,高德造。兩種戰略的成效,目前看起來在伯仲之間。產業在技術上一直是分層的,通過標準化的接口,可以把底層當作“黑箱”操作,節省了高昂的采集成本,但從客戶實操的角度,也屏蔽了“現場”的複雜性,魔鬼和利潤都藏在這些細節里。
  
英國科學家最近進行一項實驗,讓出租車司機虛擬在街道上駕駛,同時對其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成像。可以觀察到,在不同的場景中,大腦會發生複雜的活動。一個有趣的結論是,出租車司機往往有更大的海馬區,該區域對空間方位認知發揮重要的作用。的哥們長年穿梭於英倫的大街小巷,大腦發生了進化,比常人更有“方向感”。電影《變臉》中,約翰·屈伏塔飾演的FBI主管對下屬吼道:“你們相信十億美元的衛星,我只相信十塊錢的線人!”    
  


在BAT三家裡,為什麼B是最弱的? 雨楓

來源: http://xueqiu.com/7947659357/31806604

因為B的業務模式里,自我強化的特征相對最弱。

對於淘寶/天貓來說,買家越多,賣家就越多,賣家越多,可以買得到的東西就越多,而買家因為可供選擇的商品多,就會越來越傾向於下次還把淘寶當成首選;淘寶在SKU規模上的優勢變成了不斷成長的護城河;騰訊不用解釋,IM的特點就是用的人越多價值越大。

唯獨百度是有問題的,使用百度搜索的人數,和其搜索結果的品質當然有對應關系,但這種對應並不強,遠達不到淘寶和騰訊的地步。百度賺到了錢,可以請張亞勤們來研發新技術,但新技術對搜索結果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和間接的過程,而且並不總是有效的,這就不如AT兩家的自強化來得那麽直接。

所以相對來說百度最容易被競爭和替代。百度的護城河更多的是基於用戶體驗和品牌本身的,而不是海量的用戶沈澱成本。

補充說明:這個帖子只是基於業務模式本身的靜態分析,缺乏自強化的特征並不意味著不能成為巨頭,只是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個模式比較吃虧而已。

中國首富們的新戰場——BAT布局在線醫療服務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70&page=1&extra=#pid6375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8 18:57 編輯

中國首富們的新戰場——BAT布局在線醫療服務
作者:格隆匯  左龍右鯉
編者按:隨著阿里巴巴上市,馬雲如願成為中國首富,首富之爭又開啟新的篇章。百度的李彥宏、騰訊的馬化騰紛紛將戰場燒到在線醫療服務領域。如何看待BAT的新戰場?他們各自的優勢有哪些?又會給投資者帶來什麽樣的機會?本期港股那點事請格隆匯會員、在線醫療資深人士、也是愛問網的主要投資方——左龍右鯉以行業內專家角度來分享他的觀點。

隨著阿里巴巴上市,馬雲如願成為中國首富,如無意外,未來10年的中國首富還會出自互聯網行業,百度李彥宏和騰訊馬化騰還是有機會的,但是要靠電商、遊戲、搜索這老三樣來爭奪首富之位恐難撼動馬雲(突然發現馬是個好姓),BAT都需要增量市場來幫助他們走向首富之路。規模過萬億醫療健康市場已經進入三者的選項,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BAT在線醫療的布局情況,從中發掘投資線索。


醫療服務的主要參與者有醫院、醫生、患者,三者各有痛點,有痛點就有機會,BAT也集中布局這三條主線,不過各有側重。


一)醫院、醫生、患者的痛點

1、醫院的痛點——醫院信息化不足,運營效率低

1.1醫藥物流瓶頸:據統計,2013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年流水達到30億元,衛計委管理的44家醫院流水總和超過1000億元。規模龐大的流水來源於藥品、器械、設備、試劑的進出。事實上,在醫院中60%-70%是搬箱子的活兒。這個營業額的背後是大量的藥品物流工作,物流是醫院最為繁重的工作,他們急需找到降低醫院物流成本並提高準確率的信息化手段。

1.2安全事故隱患:由於信息化水平不高,醫院中時常發生用藥差錯事故,甚至還遇到過輸錯血的事情。”據統計,目前中國的醫療事故率高達1/300,這也是醫鬧頻發的根源之一。準確用藥是個非常大的痛點,很多醫院發放的藥品在離開護士站後就沒有了任何監督。如果護士昨天很累或者剛剛在家里吵了架,就有可能造成差錯。怎樣通過信息化保證用藥安全,來保證醫院“最後20米的問題”。

1.3醫療資源不平衡:中國有1600多家三級醫院,6000多家二級醫院,幾十萬個社區醫院/衛生所,但是由於優勢資源都集中配置在三級醫院,導致老百姓大病小病都想上三甲看,三甲醫院一床難求,二級醫院床位閑置。據統計,中國二甲醫院床位閑置率達到20%,造成不小的醫療資源浪費。

2、醫生的痛點——陽光收入低

2.1以藥養醫:公立醫院由於國家財政投入不足,多年來形成了以藥養醫的局面,醫生的服務價值得不到體現,淪為賣藥的機器,並且還要通過“回扣”“提成”等有辱醫德的方式來獲得額外(主要)收入,絕大多數有良知的醫生都非常渴、非常望通過合法的方式賺取陽光收入,這是醫生的剛需。

2.2醫患矛盾突出:近年來醫鬧、打醫、殺醫的事件已經不能算新聞了,醫生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很多,醫患交流不足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一個三甲醫院門診醫生每天要看40、50個病人,平均下來一個病人就是幾分鐘的時間,不可能給患者更多的解釋,加上開貴藥、過度治療等,醫生已經不再是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了。

2.3醫生沒有個人品牌:中國老百姓認廟不認和尚,認的是三甲醫院這個品牌,至於里面的醫生,只認醫生的職級,“主任醫生肯定比副主任醫生好”,醫生離開了醫院就什麽都不是,這導致了大量醫生不敢“多點執業”更不能“自由執業”,盡管國家在推動多點執業和自由執業,但進展緩慢。

3、患者的痛點——說多了都是淚阿

患者的痛點?每位大陸的同胞都是“患者”,大家自行腦補吧(此次省去10000字)

以上這幾個主要痛點只要能解決一個都是巨大的商機,BAT三巨頭看到這種機會自然不會放過。下面分別介紹這三家的布局情況

二)百度坐擁患者,布局醫院醫生

百度對醫療行業重要性的理解相信是BAT中最深刻的,因為百度有30%的營收來自醫療行業的廣告,百度在醫療行業的布局也比較完整,產品矩陣包括:百度醫療搜索、百度知道問醫生、百度健康、百度健康雲等產品。

網民習慣在看病前先上百度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每日醫療類搜索達數億次,百度已經掌控了患者的網上流量入口(至少是PC端的),是診前市場的霸主,但百度之前濫用了其壟斷地位,大量的民營醫院廣告、灰色醫藥廣告在百度搜索結果頁隨處可見,並且多次被央視曝光,還上過315晚會。百度的在線醫療業務如何在未來的機會和現在的收入之間做選擇是個難題。目前來看,百度的策略是維持原有的醫療廣告業務,用新的產品來承接未來的醫療業務機會,從信息到服務的轉變,再到大數據雲服務,未來的看點在與大數據雲服務,目前主要和北京衛計委合作,在北京試點“北京健康雲”計劃。

百度健康雲:

7月23日,由北京市相關部門倡導,百度牽頭,智能設備廠商和服務商打造的大型高科技民生項目“北京健康雲”正式發布。該項目是北京市“祥雲工程”工程重點項目,旨在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去改造和升級傳統醫療產業,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緩解因醫療資源不平衡造成的“看病貴”、“就醫難”等問題。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朱炎指出,北京健康雲的推出,就是要通過可穿戴設備、雲計算和大數據處理能力、及專家服務團隊,幫助每個老百姓更便捷地進行健康管理,進而形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實現“大病化小”、“小病化了”、“無病預防”的目標。

項目參與方:

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電信、百度公司

北京電信將為全市眾多醫療機構提供有線、無線網絡覆蓋,內部實現WiFi覆蓋,助力移動醫療信息化應用、移動辦公、移動執法等。百度公司將助力優化北京市民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驗、提升服務質量,改善人口健康網絡服務。
項目架構體系:

北京健康雲的三層架構:底層是“感知設備層”,中間是“健康雲平臺層”,上層是“健康服務層”。

通過感知設備層,用戶可以實時監測到自己的健康數據。當這些健康數據上傳到雲,健康雲平臺層負責對所有數據進行存儲、分析和計算。而健康服務層則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專業健康服務,例如減肥瘦身輔導、健康管理咨詢、遠程心電監測等。

健康雲的三層架構形成“監測-分析-建議”機制,根據每個老百姓的不同實際情況,就能夠提供個性化健康服務。

在“健康雲”的架構下,如果一位有心血管疾病的用戶感覺身體不適,就可以立刻用智能心電儀貼在身上監測一下,將他的心電數據實時上傳到雲端。而在另一側,雲端後臺有醫生24小時監控,一旦發現數據異常,就會立即通知用戶就醫。同時,後臺還會根據用戶定期上傳的各項數據,引導其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未雨綢繆,這些必將降低個人和社會的醫療支出。

百度在線醫療的機會點:

1、每日幾千萬的患者通過百度搜索獲得醫療咨詢,是目前在線醫療最大入口;
2、從患者需求出發,覆蓋資訊、免費咨詢、預約掛號等服務,並不是簡單的提供信息;
3、與醫院合作,直接通過醫院及智能穿戴設備獲取健康數據,通過雲平臺存儲處理數據,將每個醫院內部的信息孤島打通,再通過運營多年的百度醫療健康產品矩陣將數據變現,是目前BAT中對健康數據布局最早的一家,暫時領先。

百度在線醫療的挑戰:

1、醫院屬於壟斷稀缺資源,而且還是區域壟斷,如何吸引全國醫院加入百度的健康雲計劃,目前還沒看到有效的手段,通過北京衛計委高舉高打的模式在全國未必見效。

2、目前百度知道問醫生、百度健康上面的醫生以二甲及基層醫生為主,而且是通過與第三方合作獲得,百度本身並沒有掌握醫生資源,缺少醫生資源,尤其缺少最優質的三甲醫生資源,在未來的競爭中將處於劣勢。

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患者流量的入口出現多元化現象,不再是百度一家獨大,神馬搜索、微信、微博、春雨等專註移動端的平臺正在分流百度的入口資源,同時,網民越來越多的使用預約掛號服務做為獲得醫療服務的起點,患者行為關鍵路徑的轉變也許才是百度醫療的最大威脅。

點評:在線醫療目前盈利模式最靠譜的還是廣告模式,百度抓住患者的流量入口,以健康大數據為核心,用開放平臺的方式提供醫療服務,進可攻,退可守,百度的布局還是非常不錯,難點和短板是醫生資源不在百度手里,百度整個在線醫療布局對醫生的考慮不夠,對醫生的幫助不大,缺少醫生的參與,難以有質的變化,賺錢可以,但不會變成偉大的公司。(不過聽說百度已經在收購一家擁有醫生資源的公司了)

三)騰訊:微信+丁香園=?

騰訊這家公司有兩個特點:一是喜歡後(shan)發(zhai)制(zhi)人(wang),不見兔子不撒鷹,在模式驗證成功之前,騰訊往往表現得不積極,投入少,只註重卡位,一旦對手成功賺到錢了,這時才會全力跟進,利用社交流量的優勢幹死對手,這招屢試不爽,但也有不少失敗案例,比如拍拍、比如搜搜、比如易迅。

第二個特點是不喜歡臟活累活,遊戲多賺錢阿,遊戲多輕松阿,賺慣了舒服錢的騰訊很難看上,也很難下決心去做苦活臟活累活的生意了。從騰訊入股京東、大眾點評、58這些例子就可以看出騰訊的策略,躺著賺錢的留給自己,其他的卡個位就好了,微信“連接一切”的口號,就是這個思路的集中表現。

了解騰訊這兩個特點後,就不難看出騰訊在醫療行業的布局情況,在線醫療行業目前完全符合這兩個特點,一是沒有清晰明確的盈利模式,二是苦累臟活一大堆,醫院得一家一家的談,醫生也要一個一個的溝通。因此目前騰訊在線醫療行業的布局還是停留在“卡位”階段,不領跑,但是緊跟對手,隨時準備超越。而騰訊超越對手的兩張王牌,一是可以“連接一切”的微信賬號,目前也做了幾個醫院信息化的樣板工程,如“粵北人民醫院”等;二是7000萬美金投資丁香園,從而獲得了最寶貴的三甲醫生資源。

除了這兩張王牌,騰訊還有小夥伴京東商城(NASD:JD)也涉及醫藥電商,今年更是與A股的九州通(SH600998)組建合資公司,以醫藥企業為主導,在電子商務上進行另一番嘗試。

點評:騰訊手拿兩張好牌,但是還沒有想好怎麽用好這副牌,也沒下決心去認真打好這牌局。如果在這期間被百度、阿里探索出一種行之有效的在線醫療服務模式,在線醫療之於騰訊恐怕是第二個拍拍,第二個搜搜。

四)阿里全面出擊,靜待整合

馬雲說最好的模式就是國家的模式,而在我們國家目前還有兩個關乎民生的領域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那就是教育與醫療,把這兩個領域做好,不但可以賺錢,還是有極大社會價值,作為首富的馬雲,像在線醫療這種高逼格的事業,是絕對不會放過的。阿里對在線醫療的布局主要體現在:

1、傳統醫藥電商業務:天貓/淘寶醫藥館——醫藥電商

天貓醫藥館2011年上線,由於沒有牌照半年後被迫下線,這里簡單介紹一下互聯網銷售藥品所需要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該證書分為A、B、C三種,A證為第三方平臺,是最值錢的牌照,中信21世紀(HK00241)擁有的就是這種牌照,A類牌照需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B證為B2B交易,以藥企和藥店的批發業務為主;C證為B2C交易,可以向個人銷售非處方藥的牌照,上述九州通持有的就是C照。B、C類牌照由地方藥監局頒發即可。

天貓醫藥館之前由於牌照的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2012改為招募擁有B\C類牌照的藥企加入,但由於擁有B\C類牌照的公司不多,天貓醫藥館的經營主體受到較大的限制,目前每月藥品銷售額在6000萬上下,占整個天貓醫藥館的銷售額20%左右,預計今年天貓醫藥館總銷售額可以突破30億,其中藥品銷售額6億。下圖是天貓醫藥館2013年9月到2014年8月的銷售分布情況。



在獲得中信21世紀的全國A類牌照後,天貓醫藥館的經營主體將發生很大的變化,不在局限於擁有B、C類牌照的公司,為來會有更多的藥企直接加入天貓醫藥館,2013年醫院渠道藥品銷售1.3萬億,藥店零售渠道約2000億,按照歐美發達國家網上藥品銷售占20%的情況來想象,畫面還是挺美的。目前全國A類藥品交易牌照的公司有14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挖掘其中的投資機會,這類牌照和全國性預付卡牌照一樣,還是蠻值錢的。

2、未來醫院計劃——醫院信息化+移動支付

2014年5月28日,支付寶推出名為“未來醫院”的計劃,根據這一計劃,支付寶將對醫療機構開放自己的平臺能力,包括賬戶體系、移動平臺、支付及金融解決方案、雲計算能力、大數據平臺等。

支付寶稱,這一計劃將改變中國大部分公立醫院擁擠不堪的現狀,幫助醫院提高運轉效率,更加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具體見下圖:



從患者端來看,當患者決定去醫院就醫開始,支付寶從預約到就醫後的隨診全覆蓋,算得上是一站式體驗,從醫院端來看,支付寶免費提供了大量信息化支援,醫院省心省事的做到了與時俱進的在線醫療服務;從阿里來看,最核心的在“繳費”這個環節,讓支付寶有機會切入過萬億的醫院線下消費,這是整個阿里未來醫院的核心。

目前已經簽約的未來醫院已經超過50家,這個計劃其實和微信的醫院公共賬號及百度的健康雲計劃沒有實質的區別,區別在於,阿里願意幹臟活累活苦活,騰訊希望做幾個樣板工程,醫院們就自動自覺的被“連接一切”,百度希望通過政府關系高舉高打,先搞定管理當局再搞定醫院。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對手比你聰明,而是對手不但聰明還比你勤奮,阿里就是這樣一個既聰明又勤奮的對手,不但勤奮,還願意做對手不願意做的苦逼地推工作,從這個角度,我更看好阿里的未來醫院計劃。不過目前這部分資產並不在阿里巴巴(NYSE:BABA)里面,而是在支付寶體系內,未來是獨立上市還是整合到阿里健康(HK241)只有馬雲知道了。

3、掛號網(guahao.com)——在線醫療的新入口

顧名思義,這個公司是做預約掛號服務的,和在線機票、在線彩票的邏輯一樣,所有線下需要買票的生意都很適合放到線上來做(無紙化),我們去醫院看病都需要掛號,這張掛號紙就是進醫院的“門票”,區別是,在中國,這張醫院的“門票”非常難買,特別是三甲醫院的號,很多專家號通常需要排上幾天隊才能掛上。預約掛號已經成為了很多大城市年輕患者的首選,也是新的患者流量入口。掛號網目前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在線預約掛號平臺覆蓋除北京、深圳外的主要城市。這家公司和阿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其核心管理團隊包括阿里巴巴集團前首席技術官吳炯(現任掛號網執行董事長)、阿里巴巴集團前首席運營官關明生(現任掛號網董事),了解阿里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兩位絕非等閑之輩,我們完全有理由把掛號網看成阿里在線醫療陣營的一員,還記得上述未來醫院中的就診流程圖嗎?起點就是“掛號”。雖然馬雲說過,不投阿里離職員工出來創業的公司,但掛號網也許會是個例外,將來是整合到那個業務里面,我們拭目以待吧

4、新浪微博愛問醫生——三甲醫生資源

醫院、醫藥、醫生是在線醫療服務的三大核心,天貓醫藥館布局醫藥電商,未來醫院布局醫院信息化,那醫生呢?別忘了,阿里陣營還有個微博(NSDA:WB),阿里持有微博32%的股份,並且是微博的第一大廣告客戶,對微博有相當的影響力。微博今天的影響力雖然遠不如微信,但作為曾經的第一社交平臺,微博最新DAU(日活躍用戶數)還是超過了6000萬,並且作為2009到2011年最鼎盛時期的遺產之一,微博上面聚集了大量經過認證的三甲醫院醫生,這個資源完全不在丁香園之下。只是一直走社交媒體路線的微博並沒有好好的利用這些專業人士資源。

不過,今年以來,微博推出了“愛問醫生”服務,為微博上的認證醫生開通網絡診所,向微博用戶提供在線付費咨詢、預約掛號等服務,每次收費從6元到88元不等,目前已經有超過2000名三甲醫院醫生開通愛問醫生診所服務,據了解,已有醫生在愛問醫生平臺上月入過萬了。

網售處方藥開禁

微博愛問醫生和天貓醫藥館、掛號網、未來醫院都有非常好的結合點,未來如果政策上對在線處方(電子處方)進一步開放,微博愛問醫生將有機會切入在線處方藥的銷售,並通過天貓醫藥館完成最後一公里的銷售,那便是極好的。

早在9月初,食藥監領導曾召開會議,就《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推進實施進行了協調、安排,召開協調會的國家食藥監局副局長尹力稱,是最後一次協調會。同時得出了六條結論,“我們可以理解為‘基本確定’(指“網銷藥品”)。”

在六條結論當中,最惹人關註的是CFDA可能不再制定“網售目錄”,而是制定不可以網售的藥品清單,也正是所謂的“負面清單”,負面清單以外的處方藥,都可以憑處方在網上銷售。“網售目錄無疑是屬於幹預自由市場的一種行為,設置門檻,也容易產生腐敗。而鑒於藥品行業的特殊性,設置負面清單則很有必要,也是可行的,這是國家食藥監局落實國務院簡政、讓市場起核心作用的具體體現,還能有效預防腐敗。”他認為,如果“負面清單”真的實施,那將大大超出了人們預期。

在線醫療是為數不多的可以產生千億乃至萬億市值公司互聯網子領域,BAT目前的布局各有特色,百度利用先發優勢,已經在悶聲發大財,騰訊手握好牌謀而後動,阿里則是廣撒網全面布局,等待收網的一刻,我們才知道馬雲葫蘆里賣的什麽藥,這個故事才剛開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關註。本文提到了:百度(NASD:BIDU),騰訊(HK00700),阿里巴巴(NYSE:BABA),京東(NASD:JD),微博(NASD:WB),阿里健康(HK00241),九州通(SH600998)



揭秘巨頭落棋內幕:這些在線教育網站是如何被BAT盯上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4/147154.html

i黑馬:2013年,中國互聯網教育公司呈噴薄之狀,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在線教育的用戶已逾6000萬,2013年全球在線教育投資額已逾1.97億美元。作為互聯網大腕兒的BAT,互聯網領域的方方面面幾乎都會被巨頭們掃描一遍,在線教育是少數未被完全開拓的領域之一,加上其O2O特性更成為各方巨頭“兵家必爭之地”。BAT三巨頭在布局在線教育上,各自是什麽套路呢?

清科研究數據顯示,“2013年,至少湧現出300家互聯網教育公司,高峰時每天大約有2.6家互聯網教育公司湧現。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在線教育的用戶已逾6000萬,2013年全球在線教育投資額已逾1.97億美元。”有業內人士稱,2014年將會成為在線教育高速發展的元年,但凡是走到了極點也就可能走到拐點,在線教育行業火爆至極的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在線教育領域也吹起了泡沫。

\作為互聯網大腕兒的BAT,互聯網領域的方方面面幾乎都會被巨頭們掃描一遍,在線教育是少數未被完全開拓的領域之一,加上其O2O特性更成為各方巨頭“兵家必爭之地”,百度設有“度學堂”,阿里推出“淘寶同學”,騰訊上線“騰訊課堂”……其中,百度和阿里巴巴采取自身平臺+投資布局的雙重模式。雖然甚少見到騰訊在互聯網教育領域的積極投資活動,但它也在悄悄地推進在線教育項目,主要是以視頻直播和自身產品的交互特性結合為主。

對於接受巨頭投資或並購的在線教育網站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資金壓力大大降低,在線教育燒錢快,依靠巨頭可以無限拉長戰線,這類在線教育機構要麽如滬江網,走過漫長10余載獲得發展,要麽擁有核心的技術。這類機構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情況下,唯有投靠巨頭才能維持生存。

百度系:多點建平臺+多點設投資

揭秘巨頭落棋內幕:這些在線教育網站是如何被BAT盯上的?

BAT中,百度在互聯網教育領域的投資並購活動最為活躍,教育培訓類廣告占百度廣告收入的半壁江山。而百度移動端的收入主要依靠搜索,尤其是醫藥、教育類搜索廣告。

2012年,百度文庫課程專區上線,提供“視頻+文檔”式在線課程資源,隨後還以平臺方式切入在線教育,即推出教育頻道。在投資方面,今年相繼大手筆投資主打考研的萬學教育,8000萬美元進軍提供外語學習的平臺滬江網,千萬美元砸向專註出國考試的智課網,且並購以C2C為在線教育模式傳課網,至此,百度在教育領域形式上涵蓋了文庫、視頻、移動app,內容上也跨越考研、出國、K12等群體,基本形成教育領域的閉環。

萬學教育:跟巨頭掐架不打不相識

揭秘巨頭落棋內幕:這些在線教育網站是如何被BAT盯上的?

2006年,張銳帶著人大商學院3名碩士一起創辦“萬學教育”,並獲得天使投資人鳳允雷及華興資本包凡300萬美元的天使融資,張銳將前任東家“海文”並入萬學教育。

中間經歷兩輪融資,都是千萬刀的級別,可見VC們對在線教育市場的發展前景是信心百倍、一片光明啊!但萬學教育是怎麽“勾搭”上百度的,還啟用百度三級域名“wanxue.jiaoyu.baidu.com”上線?追溯他倆的情緣,或許與7月份的一場格鬥相關,海文考研將新東方和百度狀告到法院,因為在百度搜索關鍵詞“海文考研”跳到的頁面竟是新東方在線網站!

江湖就是這樣,不打不相識。據萬學教育副總裁吳文本稱,百度、DCM等看上萬學教育的很大原因在其所推出的“智能矩陣教育系統”,即利用互聯網等形式,實現從制定學習計劃到看書、聽課、練題、複習一系列全部在線完成。雖說在線教育的好處在於便於碎片化學習,但大塊的知識點還是需要系統化的學習才能獲得的,萬學教育的“系統化”思維或許正是大佬們看重的地方。

小編點評:百度投資萬學教育,一方面能夠完善百度在教育市場的閉環構造;另一方面也有助於萬學教育帶來資金、流量和技術的支撐,幫助萬學教育將線下資源帶到線上,實現在線教育O2O的布局。實現“碎片化”學習是在線教育相較於傳統教育而言的一大優勢,但知識的系統化與學習過程的碎片化未必能夠相生,如何在借用互聯網學習的途中獲得系統性學習,也是在線教育可以探索的一個亮點。

滬江網:從BBS走向在線教育 再苦再難也要赴A股上市

揭秘巨頭落棋內幕:這些在線教育網站是如何被BAT盯上的?

8000萬用戶,輻射2億學習者,有報道稱,滬江網CEO阿諾(伏彩瑞)計劃將其打造成十億量級用戶的平臺。誕生於2001年的滬江網是中國最早的BBS之一,成立十三載間,中國互聯網路途中無數論壇早已不見蹤影,而它卻探索出自己的獨特之路——專一做教育。

阿諾初建滬江網的時候只是為自己和身邊的同學、朋友提供一個外語學習資料分享的地方,而隨著用戶增長,“站長”阿諾根據他們的需求逐步完善著網站內容,比如細分四六級、考研等針對考試的板塊,職場口語訓練,美文翻譯等,還構建了廣告、網絡學校、B2C商城的商業模式。這些是阿諾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但滬江網就這樣被中國互聯網十年來的發展推向B2C的發展道路。

此外,與其它諸如登錄納斯達克的新浪微博、達內科技等互聯網公司不同,滬江網聲稱堅持在A股上市。滬江網創始團隊認為,教育是一個慢產業,長期來看,上市並不利於企業及用戶長遠利益。

小編點評:不刻意去為之,卻在不知不覺中做到了“順勢而為”,從2009年獲得A輪1000萬美元融資到13年獲B輪2000萬美元融資,中間相隔4年,成立十三載,融資步伐卻緩慢,守得住空虛,耐得住寂寞,在什麽都講究步伐快、花時短的時代,究竟是靜的下心、沈得住氣的表現,還是跟不上時代的節奏?互聯網的“快”與教育行業的“慢”能否融合成一段在線教育行業的美麗佳話?

智課網:新東方原班“大佬“合成 在線教育是“進化”非“顛覆”

揭秘巨頭落棋內幕:這些在線教育網站是如何被BAT盯上的?

今年5月份,管衛東、韋曉亮、樂靜等20多位原新東方名師在微博上集體以武俠漫畫方式告別老東家新東方,高調牽手智課網,韋曉亮任CEO一職。

智課網主打出國留學考試相關的在線視頻課程,主要分為直播和錄播兩種形式。以錄播形式開設“名師課程”與“題庫逐題精講”等板塊;韋曉亮認為,經過精心專業的教學內容設計、影視級的專業前期拍攝、後期剪輯、視頻所構成的知識切片、同步字幕制作等一系列教學環節,才能實現真正高品質的在線課堂。但受到100教育永久免費的“直播課程”沖擊,開設“頂級教學權威+常青藤名校學子”互動直播課程。

智課網CEO韋曉亮認為,在線教育時代要實現“傳道授業解惑”,其中非實時的錄播形式以“傳道授業”,而“解惑”則需要通過即時的“直播”實現。錄播和直播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今年8月份百度千萬美元投資智課網,則為智課網繼續提供免費的教學視頻解決資金鏈的部分負擔,但這樣免費的內容提供將能夠持續多久?

小編點評:當“免費”成為在線教育競爭對手之間的王牌,那麽要麽賣身於巨頭,因為持久的免費資源戰恐怕是只有巨頭才能玩兒得起的遊戲;要麽就擁有較強的自我盈利、自負盈虧的資金周轉能力。智課網收費課程所獲的收入能否為其直播服務的免費提供足夠的後方資金支持?永久免費能不能真的“永久”,且看其以後的打法吧!

傳課網:教育領域的“淘寶”?

揭秘巨頭落棋內幕:這些在線教育網站是如何被BAT盯上的?

傳課網是C2C模式的在線教育平臺,其創始人為前金山詞霸CTO王海明、COO童合心。其在線教育平臺由四大框架組成,分別是網絡直播教室、C2C電子商務課程交易平臺、第三方支付系統和IM即時通訊工具。今年8月份被百度並購,更名“百度傳課”。

但對於傳課網的C2C模式,松禾資本投資總監張春暉並不看好,主要出於兩點,其一是註冊教師的師資水平由學校認定還是平臺認定模糊不清;其二,C2C模式的在線教育更考驗學生的自覺性,即未必能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並且,學生在線購買某位老師在某方面的講課,萬一對該課程不滿意又如何能保證“退貨”?

新生事物初期受到質疑屬正常,但C2C模式在線教育的交互性更強,且收費更低甚至免費,傳課網被百度全資收購之後,依靠巨頭“幹爹”,將幹出怎樣轟轟烈烈的大事兒,我們拭目以待!

小編點評:百度雖然有自己的“百度文庫”、“百度教育”,但其在用戶心中長久的搜索功能地位,長時間充當的角色不是引流就是答疑解惑,真正做教育並非其長處,收購一個發展前景不錯的傳課網何樂而不為!對於傳課網而言,流量導入是閉著眼都會有的好處,但是一旦認了爹,再想做回初創時的初衷或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誌行走,可就難啦!所謂拿人家手短,吃人家的嘴軟,這直接把自個兒都賣給巨頭了,行事恐怕也都得遵照“幹爹”的大局來一步步走。

阿里系:開放平臺+垂直投資

揭秘巨頭落棋內幕:這些在線教育網站是如何被BAT盯上的?

阿里巴巴擁有強大的電商平臺淘寶,擁有龐大的用戶量,這些用戶為其打入在線教育領域提供用戶基礎。淘寶開通“淘寶同學”,主打視頻直播;阿里巴巴今年2月份與淡馬錫以及啟明創投斥資1億美元投資TurorGroup旗下英語在線教育平臺VIPABC,成為國內在線教育領域迄今最大的一筆融資。

從阿里在線教育的投資布局來看,與百度多點投資的在線教育布局方式不同,阿里巴巴更註重於在線教育領域的垂直投資,並且搭建自身視頻直播授課開放平臺。

超級課程表:90後的移動垂直教育Idea

揭秘巨頭落棋內幕:這些在線教育網站是如何被BAT盯上的?

90後余佳文開發的“超級課程表”,是一款移動工具類產品,業界也有人士稱其是在線教育領域的細分,移動版在線教育被賦予巨大的商機。超級課程表主要解決的是大學生忘記上什麽課或在哪兒上課痛點,不僅如此,有了這款軟件去“襲擊”教務系統,融合國內1400所高校的課程信息,可以實現任意蹭課,被學生稱之為“交友蹭課神器”。

阿里參與投資超級課程表,可見阿里巴巴對於在線教育垂直細分領域的興趣,移動互聯網之風刮來,阿里也在抓住機遇,立足未來。

小編點評:移動互聯網之風刮來,在線教育的載體也隨之發生變化。移動版本的在線教育則以app形式存在,其功能更小巧和清晰,是否簡單、便捷卻又抓住用戶痛點和興趣所在,是移動互聯網為在線教育帶來的機遇及挑戰。

VIPABC:阿里巴巴的一場賭博?

揭秘巨頭落棋內幕:這些在線教育網站是如何被BAT盯上的?

VIPABC是一家在線英語教學機構。阿里巴巴具備電商平臺的龐大用戶群,能夠幫助VIPABC實現流量導入,同時,不論在線教育未來如何變化,作為語言類的在線教育平臺VIPABC也為阿里的布局加了份籌碼。相比較於其它內容的在線教育,語言類的在線教育平臺存活周期會更長,例如,許多中國學生羞於在眾人面前開口說英語,而英語在線學習則可以實現一個人在家說英語的場景。所以,VIPABC容易活著。

阿里參與VIPABC上億美元級別的這場融資,是BAT三巨頭進入在線教育領域中最大的一筆投資事件,業內人士也給出一種參考意見:TutorGroup目前的主要營收還是在臺灣,大陸市場(VIPABC)的每月營收數額應該在1000萬-2000萬人民幣左右,因此,整體營收在上千萬美金左右,應該不到一個億美金的量級,所以,業內普遍認為阿里這次的投資比較“瘋狂”,但足以說明阿里巴巴對在線教育發展前景的看好之勢。

小編點評:阿里出手VIPABC億元美金的融資後,其淘寶同學將領先百度、騰訊在線教育布局。但業內對VIPABC緣何能夠獲得這般高的融資保持質疑,小編只能猜測,一方面,馬雲曾是英語翻譯出身,對英語有著天然的好感;另一方面,馬雲的思維那不是常人的思維,既然是“風險投資”,當然就會有“風險”!

騰訊系:視頻直播+自身產品

揭秘巨頭落棋內幕:這些在線教育網站是如何被BAT盯上的?

相比於百度阿里,騰訊在在線教育領域還沒有公開的投資布局動作,但是在線教育這塊肥肉,對於在社交領域搞得熱火朝天的騰訊而言優勢更加明顯。QQ、微信等社交平臺為騰訊布局在線教育提供便捷的連接方式以及強大的用戶群體,其設立的“騰訊課堂”涵蓋職業技能、IT培訓、語言學習、K12、親子課堂等教育內容,可見其吃下在線教育的野心。

今年7月份,騰訊與新東方合資成立在線教育公司——北京微學明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教育市場。8月份,跨考新品牌銳職獲得了包括騰訊基金在內的3000萬元融資,並將進軍職業教育。作為主打跨考的銳職而言,關註每個跨考用戶的細分需求是其市場入口,而騰訊的QQ群、微信群為實現跨考不同專業的用戶獲得專業指導及共享資源提供便捷又有效率的溝通方式。

跨考副總裁、O2O事業群CTO張文平用——“飛機拉火車”,火車很沈拉不動,現在把它拆分成一節一節車廂分開拉,來比喻跨考O2O的策略。即,通過微信群、QQ群把跨考的潛在用戶圈起來,再按照專業拆分出來,形成一個個獨立的群。這驗證了互聯網時代,每一位用戶的個性需求都應當被顧及到,而切入細分教育市場更需如此。

在互聯網時代,教育被搬到網絡是趨勢,移動端也正在積極搶灘教育領域,碎片化學習、隨時學習是其便捷之處,但是,真正的學習,是否僅僅碎片時間就足夠?隨時學習模式更不適不適合短期掌握技能?而自助學習、社交學習更是對用戶毅力的挑戰。傳統的線下也好,互聯網時代的線上也罷,只要真正讓用戶能夠獲得知識,“教育”以何種形態存在,都會被資本市場認可。


BAT進醫院

2014-11-17  NCW
 
 

 

互聯網企業將觸角伸進醫院的支付與處方環節,但它們不滿足于只介入外圍業務◎ 財新記者 李妍 文liyan.blog.caixin.com 在中國,對“體制外”的世界而言, 醫院是禁區,醫院之間更是孤島,每一步改革都阻力重重。

試圖加入阿里巴巴“未來醫院”計劃的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陳肖鳴對財新記者表示, “我們不僅要內部流程的信息化,還要延伸到健康管理、社區以及個人。 ”在與多個醫院進行合作洽談後,騰訊微信一高層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 “醫院的心態是政府心態,在合作上是居高臨下,不容商議的,在資源上也是絕對 壟斷,不容改變的。 ”他認為,醫院是醫療資源的核心,也是醫改的難點所在。

“打破壟斷,實現醫療資源的效率最大化及細分,是互聯網的意義。 ”

BAT布局競賽

5月27日,阿里巴巴支付寶推出“未來醫院”計劃。阿里巴巴方面負責人對財 新記者表示, “未來醫院”計劃的初衷是通過支付寶在賬戶體系、移動支付和大數據等解決方案上的技術,幫助醫院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改善服務。

據介紹,阿里巴巴支付寶將分三個階段實施該計劃。首先,幫助醫院建立起移動醫療服務體系,實現掛號、候診、醫院導航、繳費、取報告以及醫患互動功能 ;其次,激活醫療服務的“全生態鏈條” ,提供在線完成電子處方、就近藥物配送、轉診、醫保實時報銷和保險實時申賠等服務;最後,利用基於大數據的健康管理平台幫助用戶防病。

以鄭州人民醫院為例。8月13日,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在支付寶錢包的服務窗正式上線,而鄭州人民醫院也成為河南省第一家聯合支付寶共同推進“未來醫院” 、搭建掌上醫療服務平台的醫療機構。用戶只需要在支付寶錢包的“服務窗”中搜索添加和關注“鄭州人民醫院” ,並綁定鄭州人民醫院的診療 卡號之後,就可以在手機上進行掛號、交費、查取報告等操作。

鄭州人民醫院宣傳科賈姓工作人員對財新記者表示,院方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體驗,縮短就醫時間。 “我們門診量一天是兩三千人,主要問題就是患者排隊、等候的時間比較長。一般來說,從掛號到看病,短的要半個小時,長的要一兩個小時。看完病之後,患者還要去做檢查,還要等檢查結果再讓大夫看,等候的時間非常長。 ”使用支付寶後,“效率會比原來提高一半以上,看病流程順暢便捷。 ”不過,賈姓工作人員也承認,使用支付寶多是年輕人,但醫院患者多是老年人。 “很多年輕患者受益,但對於整個醫院而言,變化不是太大。 ”據阿里巴巴方面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南昌等城市,共有15家醫院與支付寶達成合作,每天通過支付寶錢包掛號、就診繳費的患者超過1萬名 ;年內,計劃在10個大城市落實約50家“未來醫院”正式服務各地患者。

騰訊微信則在廣東啓動試點。6月30日,首家微信全流程就診平台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上線,患者只需要掃描微信二維碼或搜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添加關注,填寫簡單的個人信息綑綁就診卡,即可用手機完成預約掛號、掛號、繳費、候診隊列查詢和檢查報告查詢等就診流程。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從今年6月至9月,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微信公衆號已有1.2萬多用戶通過微信支付結算了6000多筆訂單,交易總額超過21萬元。

騰訊加速布局微信智慧醫療整體解決方案。據騰訊微信方面介紹,目前,全國已有近40家醫院在推進微信全流程體驗。另外,微信支付不是單一支付工具,其提供的是連接能力的接口和開放平台,目前以微信公衆號+微信支付為基礎的“微信智慧生活”方案已經開始向醫療、零售、餐飲、票務等方面滲透。

BAT( 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中,與後二者的步步為營不同,百度為其智能健康平台 Dulife 找到有力助推方。7月23日,由北京市政府倡導、百度牽頭的“北京健康雲”平台發佈。

“北京健康雲”是指市民通過佩戴智能血壓儀、心電儀、手環等可穿戴設備對身體情況進行即時監測,它的數據會實時傳到雲端。醫生和專家會通過雲端傳輸過來的監測數據,對市民身體情況進行診斷,並對市民進行提示。

據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姜貴平介紹, “北京健康雲”採用治“未病”的方式,將大病化小,小病化了,預計約有70% 市民的疾病可以得到預防或病症得到減輕, “北京健康雲”將形成一套全新的健康服務模式。

圍繞“北京健康雲” ,北京市政府制訂了一個“一、十、百、千萬”的戰略目標,也就是建設一個統一的健康雲平台,為每一位用戶免費提供最高2T 的超大空間,用于存儲如心電應用等較大規模的數據量。在明年計劃建成10個市民體驗中心,接入100家智能設備廠商,並在三年內覆蓋1000萬市民,幫助普通老百姓建立數字健康檔案,持續跟蹤和服務他們的健康情況。

百度方對財新記者表示, “雲”不僅是平台,更是全產業鏈,百度將開放和整合資源,幫助整個鏈條上的上下游企業,同時實現整體服務變現能力。

“目前看來,阿里巴巴的‘未來醫院’所占份額更大,它更專注;騰訊微信在試圖開發更深層次的合作和服務,比如在線問診之類的,一旦做起來,就很厲害;百度直接跟政府合作,具有平台優勢,不需要像另外兩家步步蠶食。 ”一位曾在阿里巴巴和騰訊微信主導醫療服務的資深業內人士評價說,未來格局,還無法辨別誰處優勢。

阿里巴巴的野心

無論是支付還是“雲” ,目前 BAT 三家都只是介入到醫療服務中的外圍環節,被認為只能起到輔助和優化的作用。但據財新記者瞭解,阿里巴巴所試水的電子處方,卻有意觸及醫療體制的核心。

雖然基於互聯網的處方藥放開政策仍未落地,但阿里巴巴已經率先拿到了處方藥互聯網銷售的試點批文,並擬在北京軍區總醫院和河北省兩地進行試點。尤其在河北,阿里巴巴不僅具有處方藥互聯網銷售的資質,還將介入醫院中的電子處方環節。這是互聯網行業首次涉水。

6月27日上午,河北省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在石家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協議可以看到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的戰略構想 :將在河北建設一個基於雲計算、大數據與數字互聯網的“智慧河北” 。

此番合作動用了雙方最強陣容。阿里巴巴方面,銀泰董事長、首席技術官、首席運營官、阿里健康首席執行官等悉數到場,河北省政府方面,除省委書記、省長和數位省委常委外,還有相關各政府部門、各設區市的主要負責人出席。

知情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如此“高規格”合作實屬罕見。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里有八項重點合作, “智能藥監”為重中之重。根據協議,阿里巴巴與河北合作建設涵蓋藥品、化妝品、保健食品和醫療器械安全監管綜合業務平台; 基於雲計算的藥監大數據應用示範,以藥品電子監管為抓手,將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醫療機構藥品(疫苗)電子監管網和石家莊市醫保藥品監控和處方電子化“雲”試點經驗逐步推廣到全省。

馬雲直言,阿里巴巴與河北合作的突破點在醫療領域,阿里巴巴將把自己網上醫療銷售的醫院平台放在河北。

據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所打造的電子處方平台原理與打車類APP 相似 :患者可在智能手機上下載阿里巴巴移動端(APP) ,在醫院看病後,醫生開具的處方將通過醫院信息系統進入阿里巴巴的電子處方平台內,患者如果想在院外購藥,就可以通過 APP 發佈購藥請求,APP 將購藥請求分發給附近藥店,藥店可搶單。

“這是一次革命性的顛覆。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上線阿里巴巴所做的電子處方平台,將意味著醫院藥房被逐漸架空,醫院、醫生與藥房之間的利益關係有望切斷, “醫藥分開”有望真正落地。

沒有了藥房收入,對於醫院和醫生而言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 “醫院當然是沒有動力支持的,這相當于把醫院藥品加成的收益讓渡給了阿里巴巴,但這是省政府直接主導的改革,有行政命令下來,醫院不能不改。 ”河北一家醫院主要負責人對財新記者表示,河北省政府可能會通過財政補貼對醫院收入降低進行補償。

阿里巴巴在河北的試點剛剛開始,能否全國普及尚待觀察。 “聽說阿里巴巴要通過補貼的辦法刺激電子處方。 ” 河北一家醫院主要負責人表示,阿里巴巴可能如法炮製打車 APP 的模式,通過雙向補貼一邊給醫生返利,一邊給患者優惠。 “但如果真的如此,醫生和藥品之間的利益關係又連上了,這個改革的意義明顯會減弱。 ”

繞過醫保壁壘

醫保被視為互聯網醫療的最大門檻。據財新記者瞭解,由於目前我國的移動醫療體系並不具備接入醫療保險的“權限” ,用戶不能在支付相關款項後直接進行醫保報銷。幾種解決方案正在小心翼翼地嘗試。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葉寧介紹說,她所在的醫院與騰訊合作接入的微信智慧醫療系統,實現了就診全流程微信支付,遠程候診,藥單、檢查單電子化等服務,並完成醫保和自費部分的自動扣費。這是全國首家啓用微信醫保實時結算的醫療機構。 “用戶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微信公衆號上綁定個人醫保卡後,需繳納金額將自動劃分為醫保記賬和自費金額,用戶通過微信支付繳納 自費部分即可,醫保記賬部分由系統自動扣除,醫保繳納部分明細也將第一時間推送給用戶。 ”“支付的時候,資金是注入我們醫院的個人賬戶,醫保也是。 ” 與阿里巴巴支付寶合作的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陳肖鳴介紹說, “醫保卡和我們醫院就診卡就是一張卡。醫保跟支付寶不發生關係。自費部分支付寶支付。其他部分醫保我們醫院自己處理。 ”據陳肖鳴介紹, “患者到醫院看病,有醫保卡的患者首先拿著醫保卡到醫院的機器上註冊,然後用個人的身份證號碼關聯相應的醫保卡,綁定後醫保卡里就有醫保支付和醫院支付的兩套系統,等於患者在醫院設立了自費賬戶,沒有支付寶也沒有醫保的病人,也可在機器上用自己的銀行卡刷入一部分在我們自己的賬戶上,然後進行就診。 ”為直接打通醫保環節,阿里巴巴則設計了“預授權”功能。阿里巴巴方面人士介紹說,這是一種“醫保准實時結 算”方式,即使用醫保的患者,在使用支付寶錢包掛號之後,醫院會凍結該支付寶賬號一定額度的費用(默認為300 元,用戶可自己設定) 。

就診過程中,需要使用醫保結算時,患者可以在醫生的工作台刷醫保卡或社保卡,扣除醫保結算的費用,剩餘費用同步在凍結額度中扣除。如果凍結餘額不足,會自動推送消息提醒患者追加凍結額度。就診完成之後,醫院再對剩餘部分進行解凍。

“預授權”模式讓支付寶繞開相關政府部門,由醫院承擔這部分功能,且不改變原有醫保流程。在與上海第一婦嬰醫院的合作上,這一功能正式啓用。

“即使如此,支付寶要與醫院信息系統進行無縫對接,也需要醫院進行全面的IT 升級改造,其中的成本是非常大的,醫院要願意做,上級政府要支持,醫院還要有錢有能力做。 ”一位曾在阿里巴巴和騰訊微信主導醫療服務的資深業內人士透露。 “對於一些信息化水平高的醫院,系統的改造對接只需幾天的時間,稍差一點的醫院需要三四個月,而信息設備落後的醫院則可能延長至半年甚至一年。 ”誰顛覆誰?

對於醫院而言,與第三方的合作卻並非看上去那麼美。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陳肖鳴介紹說, “我們醫院的信息化的水平和能力決定了我們沒有增加多少成本。5月29號中午和支付寶簽約,晚上11點鐘支付寶就上線了,其他醫院大多做不到。 ”陳肖鳴認為,信息化的投入主要是硬件投入和人員收入,成本並不太高,關鍵是在醫院管理方面。

“中國沒有一個大型公司能承建大型醫院的信息化管理,它們缺乏信息化的思想,而我們所有的思想來源於我們的實踐,第三方並不了解醫務人員的實際需求。有的醫院買了別人的軟件20 多年不能升級,一個一個都是信息的孤島。 ”陳肖鳴說。

與企業合作,醫院還將面對排他性選擇。 “婦科醫院為什麼搞(信息化) ,因為那些父母相對年輕,而且醫院本身的信息化程度比較低,他們被支付寶綁架了。 ”陳肖鳴說: “在我們醫院,支付寶必須嚴格在我們的規則下運行,沒有那麼高的地位。而且支付寶有排他性,跟它簽合同就不能用微信。 ”陳肖鳴表示,如果支付寶做不起來,量很小的話, “我們可能不會跟他繼續 合作。支付寶只滿足部分群體的需要,對我們來說就是多一家銀行而已,主要還靠我們自己的系統。 ”陳肖鳴的觀點在醫界頗有代表性。

多位業內人士也都認為,互聯網醫療以顛覆傳統醫療行業為目標。但截至目前,互聯網醫療都還是依附于傳統醫療。在移動互聯技術快速發展,政府大力支持和資本市場熱烈追捧的三大助推力之下,互聯網醫療已經進入醫療的各個細分領域和關鍵環節,然而,能否最終形成多贏的商業模式,並真正助推醫改向前走一步,還有待更多突破。

2014年7月8日上午,全國首家移動互聯網中醫院新聞發佈會在佛山市中醫院舉行。患者通過關注微信服務號“佛山市中醫院” , 就能調用“預約掛號、 費用支付、 查看檢驗報告與費用明細、 反饋就醫滿意度”等服務, 省時省力不排隊。


IDG熊曉鴿:希望下一個BAT能在中國上市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8/147804.html

在今日IDG舉辦的“共享經濟與O2O中的C2C”峰會上,IDG資本創始合夥熊曉鴿表示目前初創公司估值過高,這對創業者而言並不是件好事。同時,他表示期待中國股市上市的門檻能夠降低,未來能有類似BAT巨頭的公司能夠在中國股市上市。

\估值過高對創業者不利

目前在創投市場上,很多初創公司估值超過千萬美金,融資金額相比兩三年前也超出幾倍。熊曉鴿表示這對創業者而言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這有可能導致創業者僅滿足於做媒體上的英雄,忽視對客戶和產品的體驗。“拿到錢並不意味著成功,在2007-2008年的互聯網泡沫中,很多估值比較高的創業公司很多最後都沒有成功。

對於初創企業的管理者而言,始終的目的是要定準客戶,當一個企業的商業模式最終沒有成型時,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功虧一簣的。投資泡沫或者高估值其實是投資產業中的供需不平的關系造成,這沒有什麽了不起,也不代表成功。創業者不要醉心於成為融資專家而不是管理專家,不要成為資本之間的博弈者。“這個行業成功者很多,失敗者更多。”

熊曉鴿表示,目前創投過熱的原因一是國外基金對於好的移動互聯網初創項目的競相追逐,二是很多PC互聯網巨頭為了布局移動互聯網,不惜重金購買除初創移動互聯網公司。

談到在資本過熱情況下IDG的投資策略,熊曉鴿表示,“還是看大的市場方向、項目的成長性、團隊做大的能力和模式創新性。”

希望下一個BAT能夠在中國股市上市

當談及對於目前移動互聯網的投資趨勢時,熊曉鴿表示,移動互聯網界未來是有可能誕生類似BAT的互聯網產業巨頭。“阿里巴巴在美國的上市其實意味著PC互聯網的高潮已過,下一輪的投資熱潮和資本熱潮應當集中在移動互聯網。整個移動互聯網的資本容量在不斷擴大,熊曉鴿舉例說在PC互聯網時代,IDG掌管的基金大概在1億美金左右,而現在這個數字是50億美金。

談及新興的初創企業的出路:是被BAT收購還是上市時。熊曉鴿表示,這兩種方式本質上差別並不大,上市還是兼並都是為了取得資金使企業繼續維持下去。中國的市場出現了BAT瘋狂收購創業公司的現象,這是因為國內資本市場退出渠道還很少。

熊曉鴿表示非常期待國內的股市有納斯達克的也機制,新興的初創企業即使在不盈利的情況下也能有機會上市。“我非常希望我們股市的門檻能夠降低,也非常期待下一個BAT上市地點是在國內。”


投中觀點:BAT小米360跑馬圈地 迄今投資逾300億美元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30/148051.html

      2014年,中國互聯網行業風起雲湧。在規模上,BAT均已基本進入千億美元級別;在投資並購的布局上,三巨頭也是一路高歌猛進,穩坐第一集團。而在BAT身後,小米、奇虎360、京東、唯品會等成長迅速,已均躋身百億美元俱樂部,組成第二集團;尤其是小米和奇虎360,近年來在投資並購方面頻頻出手,形成與BAT爭搶布局未來市場之勢。

  根據投中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從2005年至今,BAT、小米、奇虎360已披露累計投資規模大約是240億美元,投中研究院估算,五家公司歷史總體的投資規模應在300億美元以上。這五家市值排名居前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也在中國TMT領域的投資保持著很高的水準和活躍度。本報告選取這五家公司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代表,對其進行產業投資布局的特點以及趨勢進行橫向的對比和分析,探尋中國互聯網戰略投資者產業布局的現狀和思路。

  1.基本情況對比

  在PC互聯網時代,BAT原本各自為戰。人們對BAT比較普遍的了解是:百度專註於搜索,阿里專註於電商,而騰訊則專註於即時通訊。而自2010年左右開始,三巨頭的體量在逐年快速增長、並在各自所專註的領域形成近乎壟斷的優勢之時,移動互聯網時代也逐步來臨,中國互聯網行業似乎要迎來一輪大規模的重塑。
 

\表1 - BAT、小米、奇虎360的市值、營收規模、營收結構對比

  在移動互聯網浪潮的格局重塑過程中,規模最大的BAT無疑還是強大的競爭者。騰訊和阿里的市值均逾千億美元,百度也有接近千億美元的規模。而BAT之外,小米的迅速崛起使其估值不斷創造新高,而最新一輪的融資估值更是將有可能達到400至500億美金。奇虎360也有近百億的市值。尤其是在近兩年,小米和360作為BAT之後第二集團的代表,投資布局較為活躍。

  從營收的結構來看,五家企業的營收仍然主要來自其各自的傳統優勢業務:騰訊八成收入依然來自遊戲,阿里七成以上的營收來自國內零售電商(淘寶、天貓、聚劃算),而百度更是幾乎所有收入的仍來自依托搜索服務的營銷和廣告,小米由於成立時間較短,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手機端,360的網絡增值服務主要是遊戲,也是依托其安全產品線——瀏覽器和應用市場,來進行流量的導入和變現。

  這體現出,第一,這些互聯網巨頭在自身發展早期階段的布局仍以加強自身業務為重,仍然一切都圍繞主營業務進行;第二,產業鏈上其他環節的建設需要時間,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的構築需要時間;第三,多數的布局均為入口布局,如何將其變現依然是個重要課題。
 

\  

圖1 - BAT、小米、奇虎360迄今已披露的投資案例金額


\    

圖2 - BAT、小米、奇虎360迄今已披露的投資案例數量

      據投中集團旗下金融數據產品CVSource統計,從2005年至今,BAT、小米、奇虎360已披露累計投資規模大約是220億美元,投中研究院估算,五家公司歷史總體的投資規模應在300億美元以上。

  不難看出,這五家公司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並購,始於2009至2010年這段時間。需要說明的是,阿里在2005年投出的金額較大,是由於其在當年用17億美金對雅虎中國進行了資產收購。而小米成立時間較晚,於2012年前後才開始進行投資的布局,並在短短的兩年間里進行了大量的投資。2014年小米已經投資了近20個案例,共5億多美金,我們預計未來小米應該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總體戰略對比

  投中研究院分析認為,BAT、小米、奇虎360在總體的投資布局戰略思路上,有如下四個共同點:

  第一,對現有擅長領域的鞏固,加強核心業務,力求形成協同效應。

  第二,對未來機會的判斷,在新業務和未知領域提前進行布局。

  第三,產業鏈其他環節的建設,構築完善的生態系統。

  第四,設法尋找流量變現的方式。互聯網企業體量的增大,會為其帶來流量的導入和制造能力的增強,而當前布局的多數入口還未能實現變現。如何將流量進行變現需要持續進行探索。

  同時,各自也保持一些不同的特點:

  百度:相對保守,依賴搜索變現,戰略投資為主

  BAT當中,與其他兩者相比,百度相對更加保守一些。以搜索引擎為支撐的廣告收入一直是百度營收的絕對來源,而在內部和外部探索新業務方向時,主要以戰略投資為主,形式多為收購和控股,一方面可以引進人才,一方面可以卡位新的業務。總體來講相對比較保守,近幾年在騰訊和阿里瘋狂展開布局的時候也是不溫不火。

  阿里:積極構築電商生態鏈,布局廣泛

  阿里巴巴一直側重於構築完善的電子商務的生態鏈,覆蓋物流、數據服務、電商的交易支付、供應鏈金融等領域。

  阿里可以算是BAT當中最為活躍的投資者,自2013年起加大力度投資,投資金額在這五家當中居首,十分活躍。投資方向比較雜亂,標的物從國內到國外,既有上市大公司,也有初創早期的公司。

  騰訊:開放平臺戰略,遊戲是重頭,重戰略前瞻

  騰訊對於自己有經驗的領域,會選擇自己來開展業務。但對於那些相對不熟悉的領域,在缺乏對行業里具體做法的了解,缺少相應線下業務能力的情況下,騰訊更多地采用的是開放平臺。

  騰訊的開放平臺戰略始於2011年,主要有兩種做法:一種做法是在特定行業里選擇最好的平臺型合作夥伴,在其所在的行業里已經積累了大量成功的經驗,並且建立起了強大的生態系統,比如滴滴打車、大眾點評、京東等等;另一種做法是圍繞在特定行業的生態系統來開展業務,為行業中的參與者提供平臺並開展相應業務,可以使用騰訊的社交平臺、支付系統、廣告網絡等等。

  遊戲領域一直是騰訊投資的重點,據投中研究院統計,單是已對外披露的案例就有40個之多,涉及30億美金以上。

  2011至2012年間騰訊開始加大國內外投資力度,在國內投資成長期甚至上市公司為主,或者直接收購,以布局卡位為主,側重戰略上的前瞻性。

  小米:比BAT更易適應移動互聯網,專註移動生態圈建設

  2010年才成立的小米在戰略投資這件事上並不含糊。據投中集團旗下金融數據產品CVSource統計,僅進入2014年以來,小米以及雷軍的順為基金已經投出18個案例,涉及智能硬件、地圖、手機瀏覽器、互聯網金融、在線旅遊、媒體資訊、本地生活服務、文化傳媒、醫療健康、遊戲等等多個領域,表現極為活躍。由於小米誕生於智能手機以及移動互聯網開始蓬勃發展的2010年,會比誕生於PC互聯網時代的BAT轉身更容易,也更容易專註於移動互聯網生態圈的建設。

  奇虎360:投資額度偏小,安全永遠是布局重點

  奇虎360的投資並購布局也在2011年左右開始加速,據投中研究院統計,迄今已披露的案例數量大約是40多個,但是投資額度普遍不高,多數在千萬人民幣級別。

  與小米廣泛布局的思路不同的是,奇虎360的投資主要覆蓋在安全業務、遊戲、移動互聯網領域,專註以安全為切入點進行展開。

  3.趨勢判斷

  投中研究院認為,BAT、小米、奇虎360乃至整個中國互聯網行業在在未來幾年內的趨勢,有以下幾個共性:

  第一,總體趨勢的核心都是全面深入移動互聯網。

  第二,移動互聯網時代,O2O的加速布局。未來如何更快與線下結合,將會是各巨頭業績增長重要看點。

  第三,垂直領域的投資。圍繞用戶在教育、文化、娛樂、醫療健康、金融等垂直領域的進行投資布局,閉環建設依然是重點,提高用戶粘性,滿足用戶更高層次的需求。

  第四,現有業務短板的建設。比如,在支付環節一直處於劣勢的百度要並購快錢,阿里在社交領域的不斷嘗試,騰訊和百度聯手萬達試水電商。

  第五,與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結合的空間依然廣袤。智能硬件的發展目前主要受技術瓶頸制約,但軟硬件結合必將是未來趨勢。

  此外,作為五家企業當中唯一還未上市的小米,在投資並購是需要考慮為未來的IPO鋪路。一方面可能會考慮到投資收益,即選擇營收利潤比較好的標的;另一方面會著重布局移動互聯網的各個平臺,構建完整的生態圈。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