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菲特投資案例(24):M&T銀行 1991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http://xueqiu.com/9220236682/24575441
M&T銀行創建於1856年,開始的名字為製造商和貿易商銀行M&T銀行創建於1856年,開始的名字為製造商和貿易商銀行(Manufacturers and Traders Bank),後來取名字中的首寫字母簡稱為M&T銀行。M&T銀行是美國20家最大銀行之一,主要業務區域如紐約、馬里蘭、賓夕法尼亞、華盛頓、新澤西等地區。

M&T銀行以20萬美元資本開始在水牛城營業,於1902年成為全國性銀行並進行了第一次收購。在1929年股災時,美國超過1400家銀行倒閉,M&T銀行雖然存款從1.25億美元縮減至1億美元,然而仍然正常營業。至今,M&T銀行通過數十次的併購,結合業務增長,逐步成長為美國的大型銀行之一。

1969年,M&T銀行的股東投票成立了一家多銀行組成的控股公司,名字叫第一帝國(First Empire),原M&T銀行成為其子公司。1991年巴菲特購買了第一帝國價值4000美元的可轉換優先股,並於1996年全部轉換為普通股。1998年,第一帝國把名字改為M&T銀行。

1990年,美國正處房地產泡沫破裂期,銀行股一片蕭條,投資者紛紛拋棄銀行股,巴菲特趁市場驚恐時,以5倍不到的市盈率買入了富國銀行約10%的股份。

在第二年的1991年,銀行業壞賬大幅產生,銀行股價繼續低迷,但第一帝國(M&T銀行)的壞賬並沒有顯著增加。計提的壞賬撥備從0.27億提高至0.63億美元後,淨利潤仍然在增加,淨利潤從0.54億增加值0.67億美元。

1991年3月15日,巴菲特出手買進了第一帝國(M&T銀行)的可轉換優先股,購買人為伯克希爾的子公司國民賠償保險公司,購買總價為4000萬美元,強制贖回期為5年(1996年到期),每年股息率為9%,每股轉換價為78.91美元。

雖然巴菲特認為這筆投資規模太小,但他非常敬佩第一帝國(M&T銀行)的總裁鮑勃.威爾默,希望與之共事。鮑勃.威爾默也經常向巴菲特諮詢企業併購相關事宜。

1991年,在巴菲特買入優先股時期,第一帝國(M&T銀行)的股價約為每股63美元,轉股價為78.91美元,轉股價比股價溢價25%。當年第一帝國(M&T銀行)的每股淨資產為80.7美元,每股淨利潤為10.1美元,當時股價對應的市盈率和市淨率分別為6.2倍和0.8倍,而轉股價對應的市盈率和市淨率分別為7.8倍和1倍。

**投資業績

到1999年,當初巴菲特投資的4000萬美元變成了2.1億美元,不記分紅的投資收益率為425%,年復合收益率為20%,另外收到1800萬的優先股利息和700萬美元的股票分紅。其中,市盈率從1991年購買時的7.8倍提高到1999年的12倍,提高了約50%,而每股淨利潤增長了2.4倍。

在2000和2001年,在股市下跌之際,巴菲特又投資了6300萬美元增持M&T銀行的股票,增持部分的股票平均買入價格為38.5美元,對應的市盈率約10.5倍,市淨率約1.2倍。增持後的總買入成本為1.03億,總股數為670.9萬股,佔M&T銀行約7%的股權。

至2006年末,伯克希爾持有的M&T銀行股票市場價值為8.2億美元,總收益率為696%,當年市盈率達到16倍,市淨率為2.2倍。

到2013年1季度末為止,伯克希爾仍然持有M&T銀行的股票,持有股數約538萬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277

1991年10月9日: 大快活(0052)上市

1991年9月20日,大快活宣佈公開招股,發行9,792.5萬股上市,每股招股價和同家族大家樂(341)的一樣,都是1.18元,集資額總計為1.16億元。由獲多利為保薦人,包銷商則由獲多利及已倒閉的百富勤擔任。

從他們的招股新聞看來,他們的發展非常激進。當時大快活的分店已達52間,其中6家自置,但在上市後半年即開10家,擴至62間,下一年再開18家,擴至80間。另外為對抗意粉屋,又開設馬里奧餐廳,第1間已經黃埔開業,未來會增至5間。此外,又上市當月又開一間千島飲食,採自助式經營。除以上計劃外,又和中化集團在北京開設餐廳,大快活佔15%股權,並輸出其管理,該店面積1.8萬平方呎,另設有2萬呎的千島飲食,可以看到,他們要追趕大家樂的急進神情。

至於盈利及派息方面,上市時股本估計是3.47925億股,市值4.1億左右,和大家樂差不多。當年盈利預期達5,200萬,每股盈利15.21仙,預計派息8.5仙,市盈率約7.8倍,股息率約7.2%,好像是不錯的投資標的。但每店盈利只是約100萬,月賺8.33萬,較當年大家樂上市時,一店賺12萬多的數字及考慮到當年通漲,利錢看來薄了不少,相信都是競爭所致。

最後在招股反應方面,公司超額達到28.8倍,員工認購也足額,反應非常熱烈。集資的資金,5,000萬用作擴張大快活,2,000萬月於馬里奧及千島飲食,剩餘撥作營運及還債,相信可以看到大快活的擴張其實導致資本也很緊張。

在上市後,公司股價一度升到1.3元,升12仙或10.16%,市值達到4.52億,收市報1.23元,升5仙,或4.24%,市值亦達4.28億,但反應較大家樂差一些。未來發展事實上也是如此,公司的發展計劃因為太激進,營運資金漸緊,加上人才儲備不足,合資公司受制於人,發展已稱困難,所以上市後表現一落千丈,股價大幅下降,又現虧損。最後引入大家樂之市務部主管加入公司,開始救亡之旅,首先供股集資,2供1,每股35仙,然後是出售連年虧損的馬里奧,不過出售後馬里奧改為新馬里奧,但都是支持不住倒閉,再退出中國。後金融風暴襲來,公司又轉差,之後又再5供2,每股13仙,鞏固資本,在2000年開始有起色,恢復派息,但是不久又受市道轉差影響,營運又不振,最終在2003年改善形象,並把股票10合1,擺脫仙毫股的情況,開始漸有起色,近10年走勢甚至優於大家樂,不計股價升幅近過20倍。但從上市發展看來,現時股價只是剛回覆招股價上升不到1倍,盈利則是當年約2倍,計及通漲增加不大。

所以可以說,買錯轉入困境股,一定要懂快點離開,但困境開始反轉時,卻是應該進入,反應較明星股更好。另外發展一定要考慮自己的實力,確保穩定是確定的,不要因為追趕別人快速擴充,否則只會釀成苦果。雖然這是很廢的廢話,但卻是差不多是永恆定律。投資也是一樣,一時走得快未必是最快的。

P.S. 原來佳訊(30)也是同日上市的,但又可以瞭解到,不與時並進也是不行。









延伸閱讀:
1.  大快活饞嘴司令 3招賺得夠尖   
http://lifestyle.etnet.com.hk/column/index.php/management/executive/13814


2. 快餐情:大快活 咖喱賣足40年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special/art/20131109/18499583


3.陳裕光舅仔接掌大家樂
堂兄掌大快活 第三代續打對台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1206/News/ec_eca1.htm


4.大家樂慧眼搶中產客
中式快餐店 歡喜冤家鬥一番
http://www.hkdailynews.com.hk/finance.php?id=77136

5. 話當年|馬里奧
http://luenup.blogspot.hk/2011/01/blog-post_09.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348

1991年1月9日: 孫福記(0535)公佈業績



1991年1月8日,孫福記(535)宣佈1990年中期業績,公司營業額7.57億,盈利8,040萬,增長65.49%,每股盈利14.12仙,派中期息3.5仙。

該公司總經理羅啟瑞,為鷹君(41)創辦人羅鷹石之子,在1989年正式向何日光及何容生收購孫福記,並把它將孫福記在同年上市,其於當時預期1990年之營業額將達16億至18億,當時並投得現時冠君產業信託(2778)的核心資產花旗銀行大廈的上蓋合約,當時亦投得9項土木工程及6項建築合約,包括啟德機場舊翼、大窩口屋村第4期、銅鑼灣1幢商業大廈及長沙灣貨倉,青山公路、天水圍第1期、銅鑼灣行人天橋及工程。

1994年,公司把品牌由孫福記易名為新福港,在1999年把上市地位出售予中旅集團(308)及長江實業前高層周年茂,並購回建築業務,其後易名威新集團,轉營地產業務,但後來中旅集團退出本業投資,不久新加坡資本的花沙尼購入控股權,不久易名星獅地產,在2012年,花沙尼因為提出價錢遠低於市價,宣佈私有化該公司失敗,次年出售控股權予金地集團,易負金地商置,專營地產業務。

至於新福港,在購回上市公司資產後,發展內房業務,在2007年曾經重新招股上市,後來因招股反應不佳,最終告吹,之後沒有重提上市。

資料來源:
1. 新福港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8/LTN20080118003_C.HTM


2. 星獅地產私有化及失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508/LTN2012050856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730/LTN20120730647_C.pdf


3. 星獅地產出售予金地集團及易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925/LTN2012092556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07/LTN20130307265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652

周小川郭樹清的崢嶸歲月:1991年世紀大討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71

回憶1991年討論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系列座談會

作者:郭樹清   本文來源:陳君、洪南編《江澤民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0年回顧》,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年12月

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距今已經整整20年。這個目標的明確提出,是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承鄧小平理論,從中國實際出發,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和實踐,大膽展開理論探索的結果。其中,1991年江澤民同誌主持召開的系列座談會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根據我自己的筆記和其他有關資料,對會議的情況作一概略回顧,細節未必記得準確,歡迎其他同誌斧正。

1991年屬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挫折時期。之前兩年經濟增長緩慢,國內市場疲軟,國外受到西方制裁,蘇聯“八一九”事件之後,國外一些人更以為中國垮臺指日可待。年初,鄧小平同誌在上海談話時說:改革開放還要講,我們的黨還要講幾十年。不要以為,一說計劃經濟就是社會主義,一說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不是那麽回事。然而,國內經濟界、理論界和宣傳輿論界,對改革的看法並不一致,出現了不少迷惘、模糊和錯誤的思想。一部分真誠的具有理想的黨員、幹部,包括我們的父輩和同事,認為市場化就是資本主義化,繼續開放無異於繳械投降。在這種氛圍內,不要說實施改革的行動,就是理性平和地討論問題也比較困難。10月中旬,正是秋風落葉時節,我們接到了江澤民同誌召開座談會的通知。

一定要睜開眼睛看世界

10月17日,江澤民同誌在會議一開始就說,我們這個會是內部研究,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實事求是,怎麽想的就怎麽說,會議也不做結論,主要是聽大家的意見。隨後他明確指出了會議的三個專題:第一,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戰後資本主義發展;第二,蘇聯東歐劇變的原因和教訓;第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座談會為什麽從分析戰後資本主義發展開始?江澤民同誌點明了要害,研究資本主義是為了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列寧說過,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垂死階段,但是二戰結束以後,資本主義“垂而不死”,生產力還有了很大發展,這個問題不能回避。

劉國光首先發言說,1950—1990年西方國家經濟增長平均達到約4%,比1870—1949年高出約2個百分點。吳敬璉接著指出,在1890—1990年的100年里,以3.2%劃一條線,二戰前波動很劇烈,二戰結束後比較穩定。王慧炯介紹了美國資本集中浪潮所采用的水平兼並、垂直兼並、傾斜式兼並三種模式。張卓元著重從經濟目標和社會策略的角度作了分析。一些與會同誌認為,資本主義“垂而不死”的主要原因在於,戰後西方國家總結吸取了歷史教訓,對經濟體制和宏觀政策作出了調整,充分發揮了市場和科技的巨大作用,在認真對待社會主義制度挑戰、加強福利、緩和社會矛盾等方面也作出了努力。

王慧炯指出,在發達國家,新技術的應用使大企業獲得了“技術租金”,改變了資本收益與工資開支的比例關系,促進了世界一體的市場形成。江澤民同誌十分肯定大家對科技進步作用的強調,他說:科技的重要性,我們總是認識不到位。比方說,電子工業,我看全國至今還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領導幹部知識水平不提高,對此就很難認識到。技術革命特別重要。二戰結束以後,科學技術發展太快了。上大學我學的是電機系,當時教科書還都是電子管的內容,沒有晶體管。現在呢?發展太快了。現在科技作用更重要了,不承認科技革命的巨大作用不行。

林毅夫認為,新興工業化經濟體的興起是戰後資本主義最引人註目的成就,但這並不代表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成功,關鍵仍在於經濟發展戰略。楊啟先談到西方發展對我們的啟示,認為必須解決好穩定與競爭的關系,按照客觀要求及時調整有關改革和措施,社會主義也可以采用一些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的做法。甄炳禧分析了戰後世界經濟超出預料的發展趨向,認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依賴日益減少,貿易和投資的絕大部分在發達國家之間進行。倪立羽談到,根據倫敦戰略研究所的資料,布熱津斯基預計,到2010年,中國將成為四大經濟體之一,即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將來亞太地區的安全由中國的興盛而改變,歐洲的衰敗將隨著蘇聯的衰敗而改變。大家對此進行了充分討論,多數人認為,要認真對待經濟國際化(少數同誌還提到全球化)趨勢,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經濟貿易活動。

我在發言中指出,戰後西方,人們的經濟社會地位發生很大變化,總體分布結構從“金字塔型”轉變為“洋蔥型”,收入分配則從“倒金字塔型”轉變為“倒寶塔型”。富人比從前多了,但是特別富的人少了;物質性、金融性資本的影響削弱了,勞動力資本特別是高級專業人員的勞動力資本的地位大大上升了;國家日益從市場經濟體系之外進入到市場經濟體系之內,宏觀管理成為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世界格局中兩極化和不平衡依賴迅速發展。啟示有四點:(1)經濟現代化中最重要的是科技,而科技的基礎是教育;(2)在不破壞市場機制正常運行的前提下,緊緊控制住總量關系的變化方向;(3)公平合理的競爭才能帶來高效率;(4)同種所有制可以有多種實現形式。

討論中,江春澤引用了智利中央銀行行長的一句話:在封閉的環境下搞現代化只能建成“烏托邦”。不少與會同誌指出,我們千萬不能把剛剛打開的門關上,無論是搞建設還是搞改革,都要了解外國,爭取最有利的國際環境。研究中國的任何問題,都要有世界眼光、戰略思維。事實上,江澤民同誌首先讓大家來分析研究外國,就是讓大家再一次睜開眼睛來看世界,資本主義為什麽沒有像我們預期得那樣走向滅亡,反而不斷攀上經濟發展的新高度?我們無法回避,而且作為局外人,觀察和評論可能更少一些主觀的東西。毫無疑問,這也貫徹了鄧小平同誌一貫倡導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基本方針。如果把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戰後的發展及原因搞清楚了,接下來,中國應當怎麽辦的問題也就更容易理清楚了。

如何吸取蘇聯東歐的教訓?

12月6日,會議開始進入第二個專題,討論蘇東劇變及其教訓。江澤民同誌講了一段意味深長的主持詞:我們一定要牢牢扣住一個問題,為什麽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的國家,經濟沒有搞得很好?蘇聯、東歐國家過去的經濟基礎比西方怎麽樣?有的差,有的還不差,為什麽後來都不行?這個問題很值得研究。我們研究蘇東問題,怎麽能夠真正總結蘇東的經驗教訓,把社會主義理論搞清楚,這是很大的問題。

留蘇學習過的劉國光對蘇聯比較了解,在他看來,蘇聯垮臺有多方面的歷史深層原因,理論僵化、不改革、政治關系處理失誤、民族政策不當、黨的幹部腐敗都是導致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蔣一葦發言道:國際社會主義事業經歷了重大挫折,有近因、遠因、次因、主因,“和平演變”固然是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想一想,1950年代東方和西方究竟誰怕誰?蘇共覆滅根本原因是兩條,一是經濟沒有搞上去,這是根本的;二是黨脫離了人民群眾。中國為什麽能頂住,因為十多年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老百姓說:“左不滿,右不滿,回到家里還是滿。”他對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建議,對中央工作也提出意見,非常坦率、真誠。早在改革開放初期,蔣一葦就曾經去南斯拉夫考察所謂“工人自治”,長達一個月時間。他主張企業本位論、職工主體論,提倡民主經濟或者經濟民主,更堅信共產主義理想。他對於把商品、資本、股份制和市場經濟都貼上資本主義標簽很不以為然。同樣的話,他說出來具有莫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其時他已罹患絕癥,是從醫院病房直接來開會的。

吳敬璉、王慧炯等認為,經濟是一切的基礎,沒能把經濟搞上去,是蘇聯式社會主義失敗的根本原因。傅豐祥列舉了許多財政經濟數字,說明蘇聯經濟惡化的原因在於體制和政策,他指出,二戰剛結束時,捷克的生活水平比奧地利高10%,東德有一段時間比西德恢複發展得還好,匈牙利曾經也與西歐其他國家相差不大。崔琦說,蘇聯的演變與東歐不太一樣,是蘇共自己領導下發生了政權更叠、國家解體、經濟崩潰。千百萬人的價值取向和人心向背是以物質利益為基礎的,根子是體制問題、結構問題,不是工作問題。蘇聯對科技不重視嗎?不能說不重視。對農業不重視嗎?從勃列日涅夫到戈爾巴喬夫,蘇共中央就農業問題發了200多個文件。

周小川對比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思維邏輯,在他看來,資源配置和激勵機制是分不開的,必須要靠改革開放把社會主義經濟搞上去。江春澤認為,蘇聯沒有把資源配置方式與社會基本制度區分開來,總是把中央計劃經濟體制看作是社會主義。宦國英、張卓元等同誌認為,蘇聯經濟建設失敗根本上還是體制效率低下,計劃分配資源。聽到這里,江澤民同誌說,社會主義如何把勞動生產率搞得比資本主義還高,這是個大問題。蔣本良特別強調了黨的建設問題,他認為蘇共長期沒有從革命黨、國際黨的定位轉出來。

有同誌結合蘇東的政治問題談到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蔣一葦主張,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就是要建立起經濟民主和政治民主。沈晉福明確提出,中國的政治改革從一開始就是和經濟改革同時進行的,但是現在感到提經濟改革,內容比較豐富,說政治改革,文件中話很少。實際上,鄧小平同誌1986年就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有三個方面,一是始終保持黨和國家的活力;二是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調動人民和基層單位的積極性。鄧小平同誌當時就指出:“要通過改革,處理好法治和人治的關系,處理好黨和政府的關系。”對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江澤民同誌作了積極回應,他說,外國人來中國,特別是西方人來,總問我們中國的政治體制問題。我回答說,中國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他們許多人都不知道中國還有民主黨派。我們搞政治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當然要不斷發展。緊接著,江澤民同誌又談到腐敗問題,引用了古話,“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他說,我對腐敗問題感到十分沈重。“七一”講過反腐敗問題,十四大還得講。“七一”講話中,最得人心的就是這一段。

我發言談了蘇聯東歐經濟停滯的歷史教訓。主要看法是,革命和戰爭之後建立起來的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基於政治熱情和軍事熱情,持續時間一長,信息、利益和動力都成了問題,整個社會都養成巨大的惰性。等到很晚才真正啟動改革,根本的矛盾已無法自己解決,社會各個領域都失去了對商品經濟的記憶。所以,必須堅持解放思想,不斷創新,如果停留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詞句上,我們的事業將沒有任何前途。堅持社會主義必須抓住根本,就是生產關系更適應生產力發展,創造更高生產率,按照最符合人類本性的方式來組織生產和使用資源,在同樣的經濟發展水平上能夠為全體人民提供更公平更合理的生活條件。離開這些實質性規定,去追求這樣那樣貌似有道理的東西,必將走入歧途。

在總結蘇東教訓的會議結束時,江澤民同誌有感而發地講道,這次會議我們大家都暢所欲言,開得很好。我們要堅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過去的歷史和經濟。蘇聯、東歐的失敗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只要我們真正吸取其教訓,堅持改革開放,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定能取得更大成功。

核心問題是處理好計劃與市場的關系

在討論如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江澤民同誌始終強調,計劃與市場是核心問題。他說,總的感覺是,我們該放的必須放,該集中的必須集中。現在是應該放開市場調節的沒有放開,應該用計劃集中的沒有集中。我們提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具體怎麽做是關鍵。我們有些東西該計劃管的沒有管,不該政府辦的事管得太多。

劉國光在計劃與市場關系的問題上著述頗多,他在詳細回顧了黨和政府各個時期就此問題的各種提法後說,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是我們改革以來經濟理論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也是我們改革最重要的基礎。楊啟先結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基本方針和政策,分析了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他認為,計劃與市場不是誰為主、誰為輔的問題。吳敬璉談到蔣一葦所總結的中國改革的兩個突破:一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二是有計劃商品經濟理論,他表示贊同。他希望中央把十二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定下來,應該恢複到鄧小平同誌、陳雲同誌改革開放初期將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用的提法,強調兩者的結合,以此對新體制的基本特征和改革的基本經驗全面總結。經過討論,多數與會者認識到:現代商品經濟是有宏觀管理的,是宏觀調控下的商品經濟,或者說市場在宏觀調控下發揮對經濟資源的配置作用。江澤民同誌非常認真地傾聽大家的發言,他敏銳地抓住一個要害問題:“十四大要把有計劃商品經濟的內容說清楚。”

一些同誌還提出,應當由國內外市場信息來對經濟活動發揮引導作用,不能把責任都放在計委和信息中心。周小川巧妙地觸及到了姓“社”姓“資”的敏感話題。他認為,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一是要改進並收縮計劃,二是要擴大市場調節的範圍,要在堅持以公有制為主的同時,不斷發展、完善、探索新的更好的公有制實現形式。他還結合國內形勢,談到重複建設、中央地方關系、財稅改革、工資獎金膨脹等問題。在這個時候,江澤民同誌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的大賬是誰來算,誰來管?是國務院還是計委算的?按道理計委要算這個賬。為什麽算不了?江澤民同誌嚴肅指出,各部門都從部門利益出發,無法搞好。

會議討論到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調控問題,吳敬璉轉引國家計委一位負責同誌的話說,現在的計劃不是牽牛鼻子而是擡牛腿,計劃不能和市場規律、價值規律對著幹。江澤民同誌尖銳地對亂上項目的現象提出批評,首長批項目是幾千年封建社會的遺毒。我認為,我們本事再大,也不能簡單一批就定項目,誰有這個本事?還有,研究要搞成真正的可行性研究,而不是可批性研究。首長批項目,往往有貪汙腐化,流弊叢生。他說,至少有兩點,一是首長批示上項目要堅決反對;二是地方的利益驅動上項目,問題也很大,要解決。

12月12日,我發言說到,中國的改革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現在,一個符合現代商品經濟規範的新體制的基本輪廓,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在這個新體制里,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通過市場,一切市場關系都受計劃調節,市場成為協調經濟關系的基礎機制,計劃就是間接型的宏觀管理。企業成為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勞動者參加生產活動並獲取與其勞動成果相符合的報酬;而政府的基本經濟職責是,提供包括基礎設施、投資環境在內的非盈利性公共服務,開展宏觀調控及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當前的條件非常有利於加快改革步伐,一定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時機,爭取用5年時間完成基本轉軌。

從多個角度研究經濟改革的市場取向

江澤民同誌特別註意從實際而不是概念出發來研究改革的目標體制問題。座談會涉及許多具體的經濟問題,多次提到農業問題、糧食問題、鄉鎮企業問題、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工業生產的質量問題、庫存問題、外貿問題、利用外資問題、投資項目的審批問題,以及民營資本投資問題、出口信貸問題,等等。在看似非常分散的議論中,江澤民同誌總會抓住問題的要害,最後總要回到政府和企業、計劃和市場的關系上來。

“你們猜猜看,巧克力上長了白霜還能不能吃?”一次會議上江澤民同誌向大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早在解放前,他大學畢業就到一家食品廠工作,對生產、營銷、市場調研、客戶服務早有體驗。後來又到一家肥皂廠工作,再後來到輕工產品設計、汽車、電機和核電等單位及部門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濟政治工作經驗。當問題具體化之後,思想就容易統一,傳統觀念就容易轉變。

江澤民同誌十分重視農業和糧食問題,座談會上多次涉及這些方面。江澤民同誌說,糧食產量從8000億斤到9000億斤,用了6年時間,也就是1984—1990年,畝產增長率出現下降趨勢,而且幅度很大,這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林毅夫發言說,糧食問題不能放松,中國的糧食產量歷史上的波動大都在上下5%,最多是1959—1961年,達到15%,這是“大躍進”造成的。所以正常情況下,安全儲備最多占5%,也即500億斤。加上中國還有二季、三季產量,所以300億斤就足可以了。總之,許多方面是要由市場來調節,但是也有一些方面要由計劃來調節。江澤民同誌提到不久前開另一次會議時,發現現在人們說糧食太多了,我給他們潑涼水,不要說糧食多了。今年安徽水災,外國人就準備要看笑話,沒想到我們有幾百億斤糧食儲備。研究糧食儲備問題,多儲備,就得多拿錢。到底國家應儲備多少?我看我們必須有一個全國性的系統。中央、地方都要有儲備,都要有責任。將來要各級負責,適量儲備,然後把價格放開。

能否提高實際效益,涉及庫存問題。江澤民同誌說,過去我搞過清產核資,庫存里有許多東西是廢品,沒什麽用處。生產了賣不出去,質量好的東西也經不住放。收音機、電視機,放上兩三年,可能就不能用了。由於江澤民同誌工作過的行業、企業非常多,他對我們自身體制和政策的優點缺點、利弊得失,有著一般人所沒有的深切體會。這段話對大家很有教育和啟發意義。對庫存的態度,差不多可以說是區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一個標尺,因為計劃經濟下人們只重視生產計劃的完成,不會重視銷售結果。國有企業真正做到銷售導向、按訂單生產,差不多花了20年的改革探索時間。

周小川發言談到就業問題時說,中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但是潛力也不小,第三產業發展余地很大,目前的企業通過優化勞動組合也還有很大余地。這一問題引起了江澤民同誌的關註。他批評了科技人員隨意改行的現象,他說,青年知識分子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要到基層去,深入搞專業,要解決都想留在大城市的問題。他問道,我們過去大學畢業,都想到適合自己專業的地方,現在怎麽大家都想留大城市,都不怕改行呢?吳敬璉等回答說,關鍵還是個競爭機制問題沒解決,是一個制度安排問題。

也許與早期參與經濟特區和外貿外資工作有一定關系,江澤民同誌對於擴大開放的建議十分支持。在一些當時看來非常敏感的問題上,他的態度也異常鮮明。有同誌發言提到,現在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對我們貸款,提出要有改革開放內容的要求,一些部門一些同誌認為這不能幹。江澤民同誌說,這沒關系,我看可以幹,他們什麽目的企圖不要管,我們是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於我們有利,為什麽不幹?不要因噎廢食。有同誌談到對外援助,江澤民同誌說,我看以後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就應當多用買方信貸或賣方信貸。我有一些實際的體會,例如1976年我就在巴基斯坦搞過電力工程。我看多搞外貿信貸比較好,推動我們的機電產品出口到發展中國家。有同誌插話說,對提供信貸出口機電產品給落後國家,各部門看法不一,計委、經貿部、機電部和銀行評價不一。江澤民同誌特別囑咐,這個事情可以協調一下,有個總的政策。我也可以做這個工作,大家一起商量,是可以解決的。

座談會上對其他方面的改革也進行了深入討論。張卓元強調,要建立合理的價格結構,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關系,總體上要堅持漸進改革,但分領域、分地區應當加快。李琮重點談了企業改革,他認為資本主義的企業是一個自然演變的過程,而不是人為選擇的。陳東琪、劉國光等同誌談到,必須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公有制為主體不代表都要搞成公有制。傅豐祥認為可以搞多種形式的所有制,特別要發展公有為主的股份制,調整稅收結構,研究擴大稅源;要搞活大中型企業,減輕國有企業包袱;加強股份制改造,因為這不僅僅是一種籌資方式,而是涉及計劃、投資、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只有產權清晰,企業才能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

傅豐祥還特別指出:我國證券占GNP比重不到10%,主要是國債,股票才有40多億。但是,證券業要和銀行業分開,政府要設監督管理體系。交易所要打破地方限制,上市股票不僅要在股民之間流通,也要允許在法人之間流通。應當培養和建立一批投資合作社。交易開放程度要逐步擴大,先讓基金進來,然後機構投資人,然後個人,對外國人更要如此。關於股票和證券市場,江澤民同誌作了一段評論。他說,證券怎麽個搞法,我們要好好研究。目前定下來的是上海和深圳兩個市場。證券市場發展的幾個階段我都見過。解放前,我在上海就看過證券交易。芝加哥期貨市場,我也去參觀過,有1000多人,吵得不得了,比紡紗車間還鬧。股份制問題,現在不好簡單說什麽,恐怕將來要好好研究。在上海時,我專門開過幾次會研究股份制。上海當時搞的股份制都是些小打小鬧。我當時就提出過,搞大的行不行?我曾找過上海電機廠廠長談,研究能不能試驗股份制。要搞就搞幾個大的企業試一試。弄幾個比較有名的大企業試一試,我看翻不了船。

處理好著眼長遠的發展戰略問題

經濟體制選擇必然會涉及相應的發展戰略問題。大家在立足於中國經濟社會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的同時,也介紹了許多世界上的新理論、新概念。更重要的是,與會同誌都贊成,一定要面向未來,處理好改革、開放、發展、穩定等多方面的關系。

多數與會同誌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如果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八五”時期的經濟增長完全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六五”、“七五”的速度,而且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經濟都將處於“起飛”時期。但是,不少同誌在發言中也指出,政府不宜人為地追求高指標,過去已經吃過很多虧。江澤民同誌充分肯定了大家的意見,並且作了進一步的總結和概括。他說,經濟增長速度要有一個恰當的把握,既不能過慢,也不能過快。過慢不行,像我們這樣的國家,慢了吃飯和就業都有問題,更談不上趕超發達國家;過快也不行,快了就會出問題,質量滑坡,能源交通都跟不上。江澤民同誌最後指出,關鍵是效益好不好,效益好,速度高點是好事,效益不好,速度很高,沒好處。

會上有人發言提到,西方發達國家白領雇員早已超過藍領工人,腦力勞動取代了體力勞動的主體地位,這與馬克思、列寧所處的時代已很不相同。陳東琪特別指出,西方發達國家共同的特點是對人才的重視,對發展教育和人力資本的重視。有的同誌在分析戰後西方國家發展時得出結論:由於人力資本的地位不斷提升,人們會越來越把教育費用看作是投資,對社會對個人都是如此,而且是收益率最高的投資。然而,最終的問題是,中國如何培養出源源不斷的人才,能夠具有自己的創造能力,實現創新發展。江澤民同誌特別強調,國家必須尊重人才,個人必須奮力拼搏,要鼓勵青年到生產科研第一線,要教育留學生回國施展自己的才能。

許多同誌在發言中強調要增強競爭、鼓勵創造、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讓市場發揮更廣泛的作用,同時也關心公平公正、共同富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和做好公共服務,江澤民同誌對此很贊賞,他後來回憶也說到,為什麽關於改革的目標選擇了那樣一個表述方式,在市場經濟體制前面堅持要加上“社會主義”,這不是可有可無。社會主義說到底,還要堅持按勞分配,互相幫扶,共同富裕。李景賢發言說,多年實踐證明,社會主義不是唱出來的、叫出來的。從老百姓的角度看,很實惠,不能不看到西方的物質財富對老百姓的心理影響。與此同時,不少同誌也指出,必須看到西方國家高工資高福利帶來的消極後果,與會者一致贊成社會保障改革一定要早起步,要從國情出發。一些同誌還提到,從西方的經驗教訓看,在物質生活條件普遍富裕了的國家,人們在心理上並沒有增加多少幸福感,反而是精神疲勞代替了肉體疲勞,心理疾病、自殺、吸毒、社會犯罪、環境等問題十分嚴重。與會同誌提出,中國一定要盡可能地避免重複西方的錯誤,努力開辟新的發展道路。

倪立羽認為,要正確估計自身,抓緊時間把經濟搞上去,這樣才能真正防止“和平演變”。對此,江澤民同誌講了一段很重要的意見。他說,要做到胸中有數,要清醒,“和平演變”是危險的。但是絕不能有兵臨城下、草木皆兵的印象。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把經濟搞上去。一句話:財大才能氣粗。把經濟搞上去,就需要穩定,不能亂。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必須高度重視地區差別問題,經濟發展戰略一定要充分考慮地區之間的協調和平衡。當有同誌談到蘇聯國內聯盟與共和國關系時,江澤民同誌特別指示說,應該認真研究這個問題,一定要從中吸取教訓。有同誌介紹說,包括戈爾巴喬夫在內的蘇共領導人,長期生活在一種錯覺之中,他們以為蘇聯的民族問題解決得很好,其實正好相反。還有同誌提出要註意蘇聯解體對我國可能帶來的沖擊。江澤民同誌說,新疆、西藏、內蒙古、雲南,我都去了。我們的有利之處是,這幾年改革開放,邊疆地區經濟也有很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明顯提高。不過,我也看到,比較下來,還是其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更高一些,差距大了也是問題。可以看出,從一定意義上說,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已經開始醞釀了。

溫故知新有利於迎接挑戰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提出,是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探索過程,也是一個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經典範例。歷史經驗再一次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始終富有飽滿的理想和熱情,擁有強大的理論勇氣和政治勇氣,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必須敢於正視現實問題,從實際出發,大膽創新。始於1978年底的改革開放,經過10年的順利推進,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問題。1988年經濟過熱引發通貨膨脹,雙重體制並存導致經濟秩序陷入嚴重混亂,1989年又發生了社會動蕩和政治風波,中國改革自然地也是必然地進入了一個調整期,需要認真總結、反思,明確新的目標。這個歷史性的任務落在了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肩上。在以鄧小平同誌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支持下,江澤民同誌從一到中央工作開始,就立足實際,認真研究思考如何繼續堅持改革擴大開放。在主持座談會的過程中,他緊緊抓住如何提高經濟效率這個中心問題,不時就一些體制和政策問題發問,有些時候甚至是自問自答。這個系列座談會是又一次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理論務虛會。

1991年是國際形勢動蕩的一年,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海灣戰爭使得國際時局變得愈加錯綜複雜,國內經濟、政治、社會面臨許多挑戰,內政、外交、國防工作頭緒極多。作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江澤民同誌要處理的日常公務十分繁重。但盡管如此,他依然十分掛念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提法,以及如何進一步明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指導原則,在百忙之中堅持“抓大事、議大事”,在不到兩個月內總共抽出11個半天的時間召開座談會,無疑是非常不易的。同時,在一些重要的方針政策性問題上,他有意識地引導大家進行反複議論和磨合,真正做到了陳雲同誌所倡導的“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和“交換、比較、反複”。江澤民同誌也非常註意聯系學者專家,包括體改部門和研究機構。他曾經親自給國家體改委主持工作的常務副主任賀光輝打電話,了解國內外有關經濟改革的情況。江澤民同誌還前後幾次給陳錦華打電話,專門布置有關計劃與市場關系問題的調研。

江澤民同誌重視不同意見,善於溝通和交流。在會議的一開頭,他就告訴大家,咱們是關起門來討論,允許各種不同觀點,可以爭論。這樣做,不僅減少了認識上的差異和對立,而且讓人感到心理上比較放松。歷史經驗證明,黨的領袖和領袖集團,要正確把握大局,作出重要決策,必須密切聯系群眾,了解社會的真實情況,善於傾聽各種意見。在廣開言路、從善如流方面,江澤民同誌、胡錦濤同誌都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整個中國的現代化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作為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必須具有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真正做到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胡錦濤同誌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這為我國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確定了基調。

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這為我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動指明了方向。

隨著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即將翻開新的篇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的歷史起點的時候,重溫21年前江澤民同誌主持座談會研究一系列重要問題的過程,給我們以許多新的啟發。我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必將取得更偉大的成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51

三菱汽車:油耗造假自1991年開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7514.html

三菱汽車的油耗造假醜聞日益發酵,而問題最早可能追溯到1991年。

據BBC刊登的消息,三菱承認在過去的25年間,采用了不符合日本法規的燃油經濟性測試。

有媒體報道稱,三菱汽車在獲取燃效數據時未按照日本國內規定的程序,而是采用美國方式對10余種車型實施行駛測試,獲得空氣與輪胎的阻力數據並上報給國家。三菱汽車把基於這一數據得出的燃效寫在商品說明書等上面,所涉及車型的銷量超過200萬輛。

對於購買了涉嫌油耗造假的數款微型車的車主補償,三菱目前沒有給出明確說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26

1991年2月28日: 萬邦(0158)的故事

原來早年有搞過港鐵地產項目。1990年資產值14億,現在98億。1990年派息4蚊,現在5.1蚊。收入永遠較資產增值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120

1991年3月6日: 明輝發展(0165)主席兼行政總裁宣佈未來大計

莊寶為藝員莊思明和莊思敏父親。明輝發展非現在的明輝國際(3828),後獲光大集團借殼上市,易名光大明輝,現為光大控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240

大洋集團(1991)專區

1 : GS(14)@2010-09-25 15:05:58

(blank)
2 : GS(14)@2010-09-25 15:07:22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56164&start=0
inv168談1991
3 : GS(14)@2010-09-25 15:07:3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924284_C.pdf
發TDR
4 : GS(14)@2010-10-18 21:45:5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018143_C.pdf
派6仙息,業績不太配股價
5 : GS(14)@2010-10-21 22:27:02

5樓提及
想請教湯兄..

派6仙息,業績不太配股價 指 PE 過高?

謝.


可以這樣說
6 : 自動波人(1313)@2011-03-24 13:20:31

2010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4191_C.pdf
7 : kamfaiAthrun(1488)@2011-03-24 13:21:49

截至二零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公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4191_C.pdf
8 : GS(14)@2011-03-25 01:29:09

8樓提及
截至二零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公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4191_C.pdf


夾死,話發TDR
9 : greatsoup38(830)@2011-07-02 22:04:5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629254_C.pdf
不發TDR...

因應現時不明朗的市場情况,本公司之管理層已重新考慮於現階段發行臺灣存託憑證之商業利益,認為現時並非申請發行臺灣存託憑證之最佳時機。為維護本公司股東的利益,本公司决定終止建議發行臺灣存託憑證之相關程序。
10 : pcp7838(1616)@2011-07-04 15:50:50

好似個個 TDR 計劃都剎停.
11 : GS(14)@2011-10-29 15:12:3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28683_C.pdf
業績大跌70%...靠炒股

...
展望將來,美國及歐洲經濟將不會有明顯改善,甚至會轉趨惡化。本集團相信,宏觀環
境仍將充滿挑戰。管理層對本集團的業務前景態度仍然審慎。
鑑於業內環境非常嚴峻,管理層留意到部分競爭者已抽身而退,此舉有利本集團進一步
發展。憑藉經濟規模的優勢以及於業界的良好名聲,本集團矢志於來年達致更高的市場
份額。
本集團將繼續投放更多資源於研發活動以提高產品質素、發展原材料的應用能力及加強
產品陣容。此進取策略能令本集團擴濶客戶組合,從而令收入來源更穩定,營業額更能
持久增長。
中國生產成本不斷上漲及人民幣再次升值,將打擊本集團的整體表現。除提高經營效率
外,本集團亦已着手進行將若干生產工序遷移至成本較低的中國西部,甚或遷移至東南
亞地區的計劃。
12 : Clark0713(1453)@2012-03-27 22:45:55

中期業績公佈截至二零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27490_C.pdf


"業務回顧

本財政年度上半年的市場環境較去年同期更為艱鉅,主要原因為美國經濟疲弱。與此同
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加劇,令歐洲的經濟狀況更為嚴峻。因此,消費者信心轉差,對
傳統電子產品的需求亦因而減弱。此外,配備設有輕觸式屏幕的可攜式裝置近期大受歡
迎,令傳統筆記型電腦、電腦及手機的需求大幅放緩。此等情況均為本集團的營商環境
帶來巨大壓力。

同時,本集團的財務表現亦因原材料成本、勞工及其他營運成本上漲而受到影響。新興
經濟體的崛起,加上中東及北非政局動盪,均刺激商品價格上升,轉而令原材料成本上
漲。中國勞工短缺及法定最低工資上調已令勞工成本增加。此外,在中國的營運成本亦
受到人民幣穩步升值的影響。在目前經濟狀況下,本集團難以將增加的成本轉嫁予客
戶。

展望

市場相信全球經濟前景受到美國經濟持續疲弱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陰霾籠罩。市場對
前景的憂慮進一步打擊了對消費者信心及需求。工資上升、通脹及人民幣升值繼續令中
國製造業面對艱難的營商環境。管理層對本集團的業務前景將繼續保持審慎。

為克服前路的挑戰,本集團將繼續投放更多資源進行研究及開發,藉以提升產品質素、
擴濶矽膠等原材料的應用範圍及擴大我們的產品種類。本集團亦將對現有產品組合及客
戶組合進行檢討,以專注於高利潤的產品。

此外,本集團亦已採取一些積極措施應對中國生產成本不斷上漲及人民幣升值的問題。
除了嚴格控制成本及提升營運效率外,本集團已將生產設施搬遷至成本相對較低的中國
西部地區及東南亞。預計此策略性行動將可增強我們在爭取訂單及減低成本方面的競爭
優勢。

本集團相信,上述審慎及積極的行事方針將可令我們在不同的經濟週期中均能佔據領導
地位。"
13 : GS(14)@2012-08-11 13:44:4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10729_C.pdf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基於初步審閱
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此期間」)之管理賬目,預計本集
團的業績與二零一一年同期所錄得盈利比較,或會錄得重大虧損。
董事會認為此期間之虧損之主要原因為:
(i)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導致經濟下滑,以及因平板電腦的普及,對傳統電腦按
鍵需求下降,致使營業額遜於預期;
(ii) 原材料價格飇升和國內勞工成本上漲,致使毛利率下降;及
(iii) 因應業務擴張所需而增添廠房及設備,致使折舊增加。
14 : 鉛筆小生(8153)@2012-08-21 13:54:16

夕陽工業, 最合湯兄吧
15 : GS(14)@2012-08-21 13:55:39

15樓提及
夕陽工業, 最合湯兄吧


呢隻唔鍾意
16 : greatsoup38(830)@2012-10-31 01:02:0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30661_C.pdf
轉盈為虧蝕1億,1億現金

展望
展望將來,雖然美國政府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計劃為市場提供流動資金,
而歐盟亦採取措施解決其成員國的主權債務危機,預期來年的市況仍然波動
及充滿挑戰。管理層對本集團的業務前景仍抱持審慎態度。
由於矽膠在日常生活的應用日益普及,本集團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提升產品
質量、開發原材料的應用能力及發展不同類型的產品。上述積極進取的策略
可使本集團由按鍵產品生產商轉變為矽膠產品生產商,令其客戶組合更多元化。
與此同時,本集團將繼續透過強化現有業務、豐富產品種類、擴大其客戶基
礎及開拓新商機令收入組合更多元化,從而獲得更穩定的收入來源,以及令
營業額取得持續增長。
中國生產成本持續上升,加上人民幣升值,已蠶食了本集團大部分利潤。為
改善表現,本集團繼續採取更多措施控制成本及提升運營效率。年內,本集
團已開始將若干生產程序轉移至生產成本較低的印尼進行。預期於完成搬遷
及培訓當地工人後,將可降低成本。
我們相信,我們的遠見將可鞏固本集團的領導地位,並為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營業額
營業額指本集團銷售產品所得總收益減銷售稅及其他類似稅項。由於本集團
不同產品系列的售價各異,故營業額受產品總銷量及產品組合所影響。
截至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綜合營業額減少20.7%至624,500,000 港
元(二零一一年:787,300,000 港元),而權益股東應佔本集團虧損為78,100,000 港
元(二零一一年:溢利42,600,000 港元)。
根據年內已發行股份的加權平均數778,541,000 股計算,本公司的基本虧損為
10.03港仙(二零一一年:根據加權平均數777,863,000股計算,每股基本盈利為5.48
港仙)。
消費電子產品按鍵
銷售消費電子產品按鍵所得營業額由二零一一年的327,600,000 港元減少約
18.5%至二零一二年的266,900,000 港元。
年內全球經濟依然非常波動,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尚未解決,甚或惡化。儘管
全球多國政府繼續採取措施刺激經濟,消費意欲仍未見改善,傳統電子產品
的情況更加嚴重。營業額亦因而下降。
手機按鍵
銷售手機按鍵所得營業額由二零一一年的58,800,000 港元減少約64.7%至二零
一二年的20,800,000 港元。
年內,設有輕觸式屏幕的智能手機成為客戶的市場焦點產品,令傳統按鍵手
機的需求逐步下降。此分部的營業額因而大幅減少。
電腦及筆記型電腦按鍵
銷售電腦及筆記型電腦按鍵所得營業額由二零一一年的240,600,000 港元減少
約15.0%至二零一二年的204,400,000 港元。
平板電腦大受歡迎,繼續搶奪傳統筆記型電腦及小型筆記本電腦的需求,因此,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本集團的營業額錄得下跌。
汽車週邊產品
銷售汽車週邊產品所得營業額由二零一一年的32,300,000 港元減少約15.5%至
二零一二年的27,300,000 港元。全球經濟不景令消費者信心薄弱,美國及歐洲
的情況尤為嚴重,令汽車等耐用品的需求下跌,因此,汽車週邊產品的銷售
訂單亦相應減少。
生活產品
銷售生活產品所得營業額由二零一一年的74,900,000 港元減少21.0%至二零
一二年的59,200,000 港元。雖然本年度營業額下降,本集團仍能擴大此分部的
客戶基礎。本集團有信心生活產品的銷售可於不久將來成為主要增長動力。
銷售成本
成本結構
整體銷售成本由二零一一年的637,600,000 港元減少約7.8%至二零一二年的
588,100,000 港元。
一如其他以中國為基地的製造商,本集團仍需面對工資大幅增加及原材料成
本上漲令生產成本急升的問題。因此,銷售成本的跌幅遠低於營業額的跌幅。
毛利
本集團於二零一二年的毛利為36,400,000 港元,較二零一一年的149,700,000 港元
減少約75.7%。營業額萎縮,加上生產成本上漲,當前環境極為嚴竣,毛利亦因
而下跌。
此外,廠房及機器使用率下降導致平均單位成本上升,令利潤不斷收縮。
其他經營收入
其他經營收入由二零一一年的26,500,000 港元增加約36.4%至二零一二年的
36,100,000 港元,主要由於年內投資物業公平值增加及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銷售及分銷開支
銷售及分銷開支由二零一一年的26,600,000 港元增加約2.7%至二零一二年的
27,400,000 港元。銷售及分銷開支總額佔營業額4.4%(二零一一年:3.4%),百分
比輕微上升乃由於中國通脹所致。
行政開支
行政開支由二零一一年的104,800,000 港元增加約1.0%至二零一二年的
105,500,000 港元,行政開支增加乃主要由於中國的經營成本持續上升所致。
年內(虧損)溢利
截至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虧損為78,100,000 港元,而截至二零
一一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則為溢利42,600,000 港元。本集團的純利率由截至
二零一一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5.4%下跌至截至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止年度的淨虧損率12.5%。
股息政策
董事預期,將以中期及╱或末期股息方式派付股息。本集團目前計劃於合適
年度向股東派付不少於本集團經審核綜合除稅後溢利30%的年度現金股息。
然而,派付該等股息將由董事會酌情決定,並根據本集團經營業績、現金流量、
財務狀況、資本需求及董事會視為相關的其他有關情況釐定。派付股息或受
法律規限及本集團日後可能訂立的協議所限制。董事認為,本集團的股息政
策將不會影響本集團營運資金於日後年度的充裕程度。
...
末期股息
本公司董事欣然建議派付截至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
3 港仙(二零一一年:6 港仙),合共23,400,000 港元(二零一一年:46,700,000 港元),
預期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或之前派付予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日營
業時間結束時名列股東名冊的股東,惟須待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四日舉行的
股東週年大會上獲最終批准後方可作實。
17 : 鉛筆小生(8153)@2012-10-31 20:46:59

幾時先賣
18 : greatsoup38(830)@2012-10-31 22:53:09

18樓提及
幾時先賣


呢個家族大把錢,台灣上左隻大洋百貨
19 : pcp7838(1616)@2013-02-08 17:48:0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207476_C.pdf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二零一三年二月七日,賣方(即本公司的四間間接全資附屬
公司)與買方訂立出售協議以出售該土地,總代價為人民幣 44,916,930 元(相當
於 55,921,578 港元)。

代價:
出售事項的總代價為人民幣 44,916,930元(相當於 55,921,578港元),將由買方最
遲於二零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以現金支付。
出售事項的代價由訂約方參考該土地周邊其他類似土地的市價經公平磋商後達成。
有關該土地的資料
該土地位於中國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陽鎮雲步村鳥石園村民小組鳥石園,總佔地
面積約 195,291平方米。
賣方於二零零八年取得該土地,而該土地於本公佈日期尚未開發。該土地於二零一
一年七月三十一日及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的賬面值分別約為 45,652,000港元及
44,916,000港元。
出售事項的理由及裨益
該土地為本集團擁有的剩餘土地,且於本公佈日期仍未開發。由於經濟不明朗,加
上廣東省的生產成本持續上升,本集團已中止於惠州的擴張計劃。本集團目前暫無
計劃開發該土地,而董事認為出售事項正是本集團變現資產賺取合理回報的良機。
由於出售事項的代價乃基於該土地所處土地的可比較市價釐定,故董事(包括獨立
非執行董事)亦認為出售協議的條款屬公平合理。考慮到出售事項將變現的預期收
益,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認為出售事項乃符合本公司及股東的整體利益。

出售事項可能帶來的財務影響
根據該土地於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的賬面值約 44,916,000港元計算,估計本集
團將自出售事項變現收益約 11,005,578港元(未扣除稅項及開支,有待最終審
核),即出售事項的代價與該土地於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賬面值的差額。
20 : GS(14)@2013-04-01 01:22:15

1991

虧損大一倍,至5,700萬,7,000萬現金
21 : GS(14)@2013-10-01 13:03:09

1991
22 : pcp7838(1616)@2013-10-24 19:28:15

1991
虧損大一倍,至1億3千萬,5,000萬現金
23 : iniesta(1400)@2013-10-27 02:22:42

greatsoup3819樓提及
18樓提及
幾時先賣


呢個家族大把錢,台灣上左隻大洋百貨


想問下大陸隻大洋电机(002249) 關唔關呢隻事
24 : greatsoup38(830)@2013-10-27 11:00:18

iniesta24樓提及
greatsoup3819樓提及
18樓提及
幾時先賣


呢個家族大把錢,台灣上左隻大洋百貨


想問下大陸隻大洋电机(002249) 關唔關呢隻事


無關
25 : GS(14)@2014-08-07 10:40:25

主要股東出手了
26 : 屎太濃(23397)@2014-08-12 11:29:43

greatsoup25樓提及
主要股東出手了


黃勝舜 55.58﹪
Wu Pei Min 6.6﹪

請教一下,如果成事,咁樣要吾要提出全面收購?
27 : GS(14)@2014-10-27 22:37:25

虧損增2成,至1.6億,1.4億現金
28 : GS(14)@2015-05-06 02:19:44

董事減持
29 : 承天(1379)@2015-05-16 07:02:50

greatsoup3818樓提及
18樓提及
幾時先賣


呢個家族大把錢,台灣上左隻大洋百貨


tw 5907大洋係佢家族?
無意中知道tw 1709係佢本人另一間上市公司
30 : greatsoup38(830)@2015-05-17 13:00:38

是呀,呢個家族好有錢
31 : GS(14)@2015-07-27 17:18:01

sold
32 : GS(14)@2015-07-27 17:27:32

控股股東出售股份
33 : GS(14)@2015-09-30 02:09:23

不賣
34 : GS(14)@2015-10-17 11:25:13

虧損降37.5%,至1億,4,500萬現金
35 : greatsoup38(830)@2016-01-14 11:43:08

賣盤
36 : fatlone168(20094)@2016-02-03 11:36:15

停咗牌, 呢尐case多數幾時會公佈結果?
37 : GS(14)@2016-02-03 13:17:36

fatlone16836樓提及
停咗牌, 呢尐case多數幾時會公佈結果?


快就8日
38 : fatlone168(20094)@2016-02-03 19:21:27

greatsoup37樓提及
fatlone16836樓提及
停咗牌, 呢尐case多數幾時會公佈結果?


快就8日


想請教下點解你可以計到是8日? 真係唔識呢尐...
39 : 炮哥(56969)@2016-02-04 13:00:5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602031410_C.pdf
未搞掂
40 : GS(14)@2016-02-04 13:01:02

fatlone16838樓提及
greatsoup37樓提及
fatlone16836樓提及
停咗牌, 呢尐case多數幾時會公佈結果?


快就8日


想請教下點解你可以計到是8日? 真係唔識呢尐...


公告出的預期
41 : GS(14)@2016-02-04 13:02:45

炮哥39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203/LTN201602031410_C.pdf
未搞掂


應該是否錢?
42 : fatlone168(20094)@2016-02-05 10:30:44

想請教下, 個誠意金其實是咩意思? 又話不可退還, 咁如果殼主話我要100億先賣, 咁如果告吹, 嗰五千萬誠意金係咪可以殺晒?
43 : Clark0713(1453)@2016-02-05 11:12:42

應該條款傾好先有誠意金。


44 : GS(14)@2016-02-05 16:21:01

Clark071343樓提及
應該條款傾好先有誠意金。

然而,以上戶口不知何故在幾日前被停用了,唯有先用觀塘1的;期指及期權也是用的。


下面果句是不對還是如何?
45 : fatlone168(20094)@2016-02-15 10:40:50

Clark071343樓提及
應該條款傾好先有誠意金。

然而,以上戶口不知何故在幾日前被停用了,唯有先用觀塘1的;期指及期權也是用的。


但1386都是中弘加咗誠意金之後告吹, 呢2單嘢請教下有咩分別?
46 : GS(14)@2016-02-15 14:13:12

fatlone16845樓提及
Clark071343樓提及
應該條款傾好先有誠意金。

然而,以上戶口不知何故在幾日前被停用了,唯有先用觀塘1的;期指及期權也是用的。


但1386都是中弘加咗誠意金之後告吹, 呢2單嘢請教下有咩分別?


可能中間的意向和入股方式有點問題
47 : fatlone168(20094)@2016-02-16 18:26:34

greatsoup46樓提及
fatlone16845樓提及
Clark071343樓提及
應該條款傾好先有誠意金。

然而,以上戶口不知何故在幾日前被停用了,唯有先用觀塘1的;期指及期權也是用的。


但1386都是中弘加咗誠意金之後告吹, 呢2單嘢請教下有咩分別?


可能中間的意向和入股方式有點問題


最後1386嗰筆誠意金是否被沒收了?
48 : Clark0713(1453)@2016-03-01 00:39:29

$1.1289 要約
49 : GS(14)@2016-03-01 00:45:49

fatlone16847樓提及
greatsoup46樓提及
fatlone16845樓提及
Clark071343樓提及
應該條款傾好先有誠意金。

然而,以上戶口不知何故在幾日前被停用了,唯有先用觀塘1的;期指及期權也是用的。


但1386都是中弘加咗誠意金之後告吹, 呢2單嘢請教下有咩分別?


可能中間的意向和入股方式有點問題


最後1386嗰筆誠意金是否被沒收了?


應該要退番
50 : 太平天下(1234)@2016-03-01 00:48:37

Clark071348樓提及
$1.1289 要約


春江鴨好準。果然市場大部份時間都是對的
51 : GS(14)@2016-03-01 01:11:27

太平天下50樓提及
Clark071348樓提及
$1.1289 要約


春江鴨好準。果然市場大部份時間都是對的


呢隻傳左好耐
52 : jj1984(29252)@2016-03-04 08:20:52

要約人施琦女士為一位企業家,對管理從事不同行業(如醫療及保健、房地產、投資及管理)的企業有豐富經驗。施琦女士投資發展Central Maine Healthcare Institute,一項於美國緬因州奧本市提供優質保健服務的項目。施女士亦投資參與北京通州新城中央休閒公園的建設,公園佔地約42.62公頃,提供運動、娛樂、醫療保健相關服務。施女士將負責該項目的後期營運及維護。要約人的意向為公司於要約結束後將繼續專注於發展其現有業務,且不擬於緊隨完成及要約結束後對公司現有經營及業務進行任何重大變動。
53 : GS(14)@2016-03-04 12:09:00

都是d人頭feel
54 : jj1984(29252)@2016-03-04 12:59:58

名家搶先睇
殼股細節勿睇漏(唐牛)
大洋集團(1991)落實賣盤,新主以每股1.1281元提出全購,扣除資產淨值,殼價僅值4億銀,較市場普遍叫價6億銀,低水超過三成。有一個細節大家未必留意︰原大股東黃勝舜出貨後,依然持有4.5%股權,但由於不足5%,往後變動毋須再披露。至於為何要留有一手,同殼價咁平以及股價突然爆升有冇關係,靠大家加點想像力了。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 ... tant&issue=20160302
55 : GS(14)@2016-03-30 22:14:51

虧損降78%,至800萬,7,300萬現金
56 : GS(14)@2016-07-12 11:24:34

線上醫療服

57 : GS(14)@2016-10-21 16:51:50

虧損降36%,至6,300萬,5,400萬現金
58 : greatsoup38(830)@2016-11-13 20:59:45


They dont say who or what, but Webb-site can tell you the security is 436,540,400 shares (50.11%) of Ta Yang (1991) held by its Chairman and CEO Ms Shi Qi.

這公告並無說誰或是甚麼,但Webb-site可以告訴你是大洋(1991)436,540,400 shares (50.11%) 的股份,由主席及行政總裁施琦持有。
59 : 太平天下(1234)@2016-11-16 09:13:07

greatsoup3858樓提及

They dont say who or what, but Webb-site can tell you the security is 436,540,400 shares (50.11%) of Ta Yang (1991) held by its Chairman and CEO Ms Shi Qi.

這公告並無說誰或是甚麼,但Webb-site可以告訴你是大洋(1991)436,540,400 shares (50.11%) 的股份,由主席及行政總裁施琦持有。


齋睇股數?
60 : GS(14)@2016-11-17 10:41:49

是呀,按在畀273
61 : Clark0713(1453)@2016-12-21 00:10:55

"王雅媛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及連軼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王雅媛女士 王雅媛女士,31 歲,持有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彼自二零一零年起為金融風險管 理師。於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六年,王女士於申萬宏源(香港)有限公司(0218.HK)任職助理 總監,提供證券及期貨經紀服務。彼於香港及美國股票市場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及投資經驗。 自二零一六年七月起,彼擔任民信證券有限公司(民信金控有限公司(0273.HK)的全資附屬公 司)併購融資部的執行董事,主要負責收購融資及跨境融資。此外,王女士為知名財經專欄 作家,在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擁有逾 10 年為報刊撰寫署名文章的經驗。



連軼女士 連軼女士,29 歲,持有新南威爾斯大學商學(金融專業)碩士學位。自二零一四年七月起, 彼為 Violet Passion Holdings Limited 的唯一董事,該公司為於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的從事 私募股權投資業務的私營公司。彼於金融及股權投資業擁有多年經驗。"
62 : GS(14)@2016-12-21 03:21:46

王小姐咁坎坷入273呀
63 : 太平天下(1234)@2016-12-21 08:08:46

greatsoup62樓提及
王小姐咁坎坷入273呀


可能想轉型做下deal (做下人頭)。佢都算高調,唔覺佢係文章有提
64 : GS(14)@2016-12-24 10:39:17

太平天下63樓提及
greatsoup62樓提及
王小姐咁坎坷入273呀


可能想轉型做下deal (做下人頭)。佢都算高調,唔覺佢係文章有提


他肯定畀我捉到死梗
65 : GS(14)@2017-03-20 00:54:36

虧損降3.5倍,至3,600萬,債一般
66 : GS(14)@2017-10-12 01:53:21

前老細用人頭買回原上市資產
67 : GS(14)@2017-10-25 18:33:26

虧損增45%,至9,300萬,重債
68 : GS(14)@2018-03-06 16:44:50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一日有關出售事項的公告(「該公告」)。除
文義另有所指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該公告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董事會遺憾地宣佈由於一項或多項條件未能達成,賣方與買方經公平磋商後同意
不再進行出售事項。於二零一八年三月五日,賣方與買方訂立終止協議(「終止協
議」)以終止買賣協議。
根據終止協議,買賣協議應告終止,而買賣協議的訂約方概無根據買賣協議向對
方提出任何索償,包括但不限於任何違約賠償索償。根據及不影響上文所述的情
況下,賣方已承諾,於終止協議日期起三個營業日內,向買方退還賣方或目標公
司根據買賣協議向買方收取的所有款項。
由於出售事項已根據終止協議予以終止,本公司將不會就此向股東寄發通函。
69 : GS(14)@2018-03-14 19:40:45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根據本集
團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之初步審閱,本集團預計,與去年同期相比,於截至二
零一八年一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報告期間」)錄得之未經審核的營運狀況有轉虧
為盈的好轉。有關好轉主要歸因於(i)出售本集團若干房地產產生收益;(ii)採購訂
單 增加 令本 集 團矽 膠及 相關 產 品之 業務 分 部產 生之 收 益略 增; 及 (iii) 因本 公 司致
力精簡營運架構,銷售及分銷開支、行政開支及其他開支因而減少。
70 : GS(14)@2018-10-09 08:07:36

搞垃圾
71 : GS(14)@2018-10-26 03:41:12

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潛在投資者,
根據本集團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之初步審閱,本集團預計於截至二零一八年七
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年度」)錄得虧損。有關虧損乃由於截至二零一八年七月三十
一日止六個月(「下半財政年度」)矽膠銷售訂單比截至二零一八年一月三十一日止
六個月(「上半財政年度」)下降大約30 %,及由於原材料單價上升導致毛利率由上
半財政年度大約27 %下降至下半財政年度大約18.5 %。

72 : GS(14)@2018-10-31 15:03:17

虧,重債
73 : GS(14)@2019-01-27 15:56:14

賣上市前物業
74 : GS(14)@2019-03-02 02:34:24

笑了
75 : GS(14)@2019-03-24 11:20:28

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
潛在投資者,根據本集團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之初步審閱,與二零一八年一月
三十一日止當期歸屬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潤相比,本集團預計於截至二零一九年一
月三十一日止六個月(「報告期間」)錄得虧損。於報告期間,管理層努力改善
產品組合,轉向更高附加值產品,令毛利率高於去年同期,但是由於集團對潛在
業務開拓、籌備和設立的費用增加,令業績盈利轉為虧損。
76 : GS(14)@2019-05-28 07:52:58

近期美國商務部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
禁止華為在未獲許可證下向美國企業採購零部件(「禁令」)。華為是本集團主要客
戶之一。本公司董事認為該禁令對本集團向華為持續供貨不構成不利影響,甚至
有助於本集團作為非美國企業向華為增加供貨。
本公司董事支持自由貿易及全球一體化。本集團將持續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戰的最
新進展,並適時積極採取相應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