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專訪前財政部次長楊子江 官不官、民不民 台灣獨有金融怪象

2011-4-4  TWM




台灣金融業因長期金融政策方向不明,正一點一滴喪失競爭力,本刊特邀具有產業實務及施政經驗的前財政部次長楊子江為金融業把脈,他建議公營行庫應走向「公有民營」,採行委託經營模式,才有競爭力。

口 述. 楊子江 整理.許瀞文過去由於銀行整併與金融民營化,產生一些社會疑慮,導致政府在金融政策上裹足不前。近年來,有關單位只能強調銀行的呆帳率逐年降低,體質已有 改善;但對金融改革,如何強化金融產業發展,與強化區域性競爭力的議題,始終莫衷一是。台灣金融業落後鄰近國家一大截,ROA(資產報酬率)、ROE(股 東權益報酬率)偏低,為什麼?癥結之一,政府沒有明確且一致的金融發展政策與方向。金管會、財政部、央行都和金融業有關,但談到金融產業的發展問題,就缺 乏整合的機制與主導的單位。

買國票金 政策反覆令人費解「公公併」政府只是在便宜行事例如,最近官股進場買國票金,政策反覆令人不解。官股介入民營金融機構的政策涵義是反民營化嗎?又例如,財 政部似乎也想要讓官股銀行互相合併,因為這樣可能產生的事端最少;但官股合併,從策略上看,只有規模變大的意義,彼此同質性過高,合併綜效並不大。

金 融改革的選項很多,較不具創意且便宜行事的,便是官股(銀行)併官股(銀行),因為表面看起來爭議最小且困難度最低,但實際作用不大,仍然受困於公營體 制,人事、組織、資金運用處處受限,競爭力與效率提升談何容易,一九九○年台灣開放新銀行,官股銀行市占率逐年下降即為明證。我們不能因為過去國內銀行合 併、官股銀行與民營銀行整併或有弊端,在金融改革的路上就逃避現實,挑一個完全不會出事而應付了事的作法。

整併需要有一加一大於二的互補效 果,你強的、補我弱的,或者能夠技術轉移、資源共享,企業要的是競爭力與經營績效,而規模經濟只是合併的其中一項考量,但絕對不是主要考量,尤其是當同質 性過高,未來的競爭更是走向區域或國際市場,一個規模大,但綁手綁腳的官股行庫做得到嗎?

前幾年,有些觀念似是而非,認為銀行還是公營的比 較好,尤其二○○八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官股行庫的績效比大多數民營銀行還好,因為許多優秀的民營銀行都受傷慘重。但這是全球性的系統風險,只要參與(國 際)市場就會受傷,只有較不主動參與市場的金融機構受傷輕微,但沒受傷不代表績效好或比較具備「經營能力」與「競爭力」。

而台灣金融市場要 如何改造、更有競爭力?以目前來看,官股行庫占銀行資源六成以上,這些金融資源一定要活化,才能帶動台灣整體金融業的優勢,特別是與其他外國及大陸的銀行 在外地競爭。我提出的建議是,部分沒有政策性任務的官股銀行,可採行「公有民營」(委託經營)的民營化策略。財政部就像一個大的private equity fund(私募股權基金,簡稱PE),只要扮演大股東的角色,委託專業經營團隊,雙方簽妥契約,財政部只要考量合理的員工權益並盯緊績效就好,其他政策性 任務可保留給台銀、輸出入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舉例來說,世界級的PE卡萊爾,在台灣買了大眾銀行、自然美,但他們也不全懂金融、健康產業, 只要買了以後找專業團隊經營,本身掌控董事會,就沒有大問題了。安泰銀行大股東日本歐力士和丁予康(安泰銀總經理)所組的團隊;萬泰銀行大股東,二大全球 金融集團SAC與GE找盧正昕(萬泰銀董事長),都是類似例子,不但可行也是全球普遍採行的作法。

而PE最令人質疑的是短期投資與經營。財 政部採用委託經營就沒有「退場」的疑慮。PE運作方式在全世界歷史相當悠久,財政部如果把不具備政策任務的行庫交由他們經營,所有權還在政府手上,「委託 經營」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經驗及作法,台灣的醫療體系也有類似的成功案例可供參考。金融機構屬公用事業,當所有權及董事會仍在政府手上,可避免失控與損及 公眾利益。

「公有民營」掌握所有權 授權經營現在不做 要等到什麼時候?

○六年行政院召開「經濟永續發展」會議時,鑑於金融民營化引發諸多疑慮,我曾建議改採委託經營的「公有民營」,當時行政院也交由經建會研究,結論一涉及修法,大家就意興闌珊,懶得推動了。

不過現在執政黨在立法院占絕對多數,現在不做、不修法,要等到什麼時候才做呢?照目前的民意走向來看,未來立法院像現在絕對多數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失去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只求交差了事,太可惜了。

金 融改革每個方案都各有利弊,但我們必須選擇對國家產業發展利益最大、損害全民利益最小的方案。以台灣泛政治化情況,要活化官股行庫最好方式,就是公有民營 (委託經營)。我曾經在各個大小財經會議中請教過許多金融同業,少有提出更具可行性的建議。也有人會問,要推動國有企業民營化,為什麼不用全民釋股或者洽 特定人購買的方式?

我從一九八八年進中華開發工銀後,就開始擔任政府各部門的財務顧問,協助推動民營化,應該是台灣民營化經驗比較豐富的幾 位人士之一,釋股會發生很多問題,我都曾遇過。以前認為,只要過程公開透明,洽特定人或全民釋股都是可行的方案,但在累積了產、官、學的經驗後,現在想法 更成熟了。

「民有公營」最糟糕

華航、中鼎是錯誤示範

例如,如果採全民釋股,官股 低於五成,以台灣目前的定義,已經不是國營事業,但官股還是最大股東,掌有經營權,例如中鋼,官股大約只有二成,對董事會依然有主導地位,但卻不受︽國營 事業法︾管轄,變得不公、不官、不民,這是最糟糕的狀況,我稱之為「民有公營」,經營權還在政府手上,不管是哪個黨執政,都能插手。其他例如華航背後的航 發會,中鼎工程背後的中技社都是鮮明的例子,政府隨時可伸手進去不受約束,小股東又力有未逮;監察院也沒法管,︽國營事業法︾也不適用,法令完全鬆綁,這 是最壞的示範,但可隨心所欲,任何一個執政黨都喜歡這種方式。

台灣公營事業的定義是「官股五成以上」,適用︽國營事業管理法︾的規定,全世界只有台灣極少數國家才有;環顧其他國家,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無論公營、民營事業,一律適用︽公司法︾。因此這種官不官、民不民的情況,也是台灣獨有的怪象。

一九九○年初,司徒達賢(政大企管所系特聘教授、商研院董事長)、賴源和(政大法學院兼任教授、經濟部法規委員會委員)、于卓民(政大企管系、國貿系教授)與我,接受一個專案研究委託,建議政府及早規範「民有公營」弊端,但報告出來後,沒有一個單位當一回事。

但有人或許想,為何不乾脆讓官股降為零,其實這也會衍生許多問題。

因釋股可以用兩種方式,一是洽特定人,但金融機構規模都很大,特定人只有財團才承接得起,外界會有很多雜音,而且最後金融業勢必落在少數人手上;另一則是用公開招標的方式,但就算公開招標,外界意見還是很多。

像富邦買台北銀行,台新金買彰銀,其他未得標者也出面說明招標過程沒有疑慮,但官員到現在還常常被有關單位叫去說明。因此現階段看來,為化解社會對民營化的疑慮,又要提升經營績效,「委託經營」遠比「公併公」更有作為。

最 近,我常聽到許多金融業者抱怨金管會金檢太過嚴格,當年還在開發工銀任職時,覺得主管機關一天到晚找麻煩,但等我到了財政部主管金融業務,開始面對所有金 融機構而非單一個案時,才開始覺得金融監理十分複雜,大多數業者都守規矩,但常常犯規的往往形成慣性,更有些業者經常透過政治力量干擾金融監理。

政 治力量不應插手金融監理應落實分級管理 優勝劣退有許多財經學者、專家都說,金融應自由化,監理只要「負面表列」就好,我以前也認為這樣很對。當我還在財政部服務時,曾召集銀行、證券、保險主管 同事,請他們依負面表列精神修法放寬管制,也就是只列出禁止項目。研議甚久,過於寬鬆,市場可能失控;太過嚴謹,有失放寬管制的美意。

到最後我們討論出,金融市場應該要落實分級管理,負面表列比較適合模範生,但劣等生就必須加強監理,只有徹底落實分級管理,才能有合理的金融監督機制。

至 於要怎麼落實分級管理機制?我承認,難度非常高。因為會有不同意見,分幾級,分級的標準在哪裡?許多指標一旦量化,就很難讓所有人都認同。但當公務員不能 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終究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否則監理尺度不能跟著分級制度走,好的銀行業者當然就會受不了,但劣等生卻退無可退,依然故我,也常令主管 機關無計可施。

楊子江

出生:1954年

現職:滙揚創投總經理

滙宏顧問董事長

經歷:財政部政務次長兼台灣銀行董事長、中華開發工銀總經理、政大、交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兼任教授

學歷:政大企管博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MBA

「公有民營」

委託經營是最佳選擇!

類型1公有民營(委託經營)類型2公有公營(台銀)類型3民有公營(華銀、合庫、兆豐銀)類型4民有民營(台北富邦、國泰世華、中華票券、台壽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4

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楊子江:賺五萬存三萬 攢圓夢第一桶金

2013-06-24  TWM
 
 

 

撰文‧施禔盈

「如果我現在領有五萬元薪水,我會想辦法存下六至七成,也就是起碼每個月存下三萬元,這樣大概三年的時間,可存一百萬元。跨過這個門檻後,就出國念書。」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楊子江,言簡意賅地點出五萬元薪水的最佳用法。

他進一步解釋,出國念書除了「知識」的提升外,還可以體驗其他國家文化,增廣見聞,拓展視野,「我認為這是相當值得的一件事。」會有這樣深刻的體會,源自楊子江「當年」的經驗值,「出國念書時,我申請到獎學金,日子算好過,後來順利拿到學位,並且娶了好太太;回來台灣後,找工作也如魚得水,這一趟人生旅程真是『大賺』啊!」楊子江露出滿足的笑容。

立下留學目標 啟動儲蓄能量政治大學畢業的楊子江,在當年那個留學還算「稀罕」的年代,身邊同學都有相同的志願:出國進修,因此他也設定目標:工作兩年後要到國外念書。

有了明確的目標後,楊子江想辦法存錢,「我記得那時候月薪一萬元,凡事省吃儉用,而且因為住在家裡,所以用兩年的時間,我的存款就增加到二十萬元。」拿著自己僅有的二十萬元存款,以及父親工作一輩子所領的三十萬元退休金,楊子江往人生的另一個旅程邁進。「那是美元兌台幣一比四十二的年代,我記得當時換了一萬一千美元出去。還好,回來又帶了近六千美元。」楊子江形容當時的情緒,既興奮又沉重。

興奮的是,他沒搭過飛機、沒出國過,這是第一次體驗;沉重的是,老父親把所有的退休金都給了他去圓夢,怎麼樣也不能辜負父親的期待。

帶著五十萬元飛到國外後,楊子江認真念書,申請到獎學金,並當上助教,每個月有四百八十美元的零用錢,就是這樣戰戰兢兢的過程,才能讓他不僅完成學業,還帶回父親給他的大部分留學費用。

不要存死錢 發揮最大效用「回頭想,如果只有父親給的三十萬元,我去不了,因為面對未知的一切,沒有準備好資金,如何能安心打拚?所以,儲蓄重不重要?我認為這是一切的基礎。」楊子江分享,工作兩年存二十萬元的「目標設定」是關鍵,而明確的目標會讓儲蓄的過程充滿能量。

「更重要的是,儲蓄的目的不是在存死錢,是為了讓錢發揮更大的效用。」楊子江因此認為,若有五萬元薪水,應該要先「儲蓄」。

因為不論是出國念書充電、還是創業、抑或投資股票,都需要第一桶金的協助,「做所有的事情難免都有資金門檻,如果沒有先儲蓄,根本談不上下一步想要完成的夢想。」並且,資金門檻愈高者,未來可得到的報償愈高,楊子江以自己為例,三、四十年前出國念書,以當時月薪一萬元的水準來看,準備五十萬元絕對是高門檻,但是跨越這個門檻後,未來的人生因此有了不同的風景。至於門檻怎麼跨越?老話一句,「靠儲蓄!」楊子江講了一則「高報酬」的故事,「拿了五十萬元出國念MBA(企管碩士),我認識了option(選擇權)的意涵。民國七十五年,建商來談老家改建的事情,他們給了兩個選擇:拿三百萬元或得到八十坪的房子。」靠選擇權知識 享六成高報酬他回想,「當時很多鄰居都選擇拿三百萬元現金,但我兩者都不要,我要求建商給我三個月的時間考慮。三個月後,我終於做了決定:要八十坪的房子。」楊子江接著說,新房子要蓋兩年,預售屋價格是一坪六.五萬元,一年後他和建商談,要用一坪六萬元賣回,他因此可拿到四百八十萬元。

「我不想住在台北縣(現新北市),所以其實我不想要改建後的房子,但我認為房地產價格會漲,三百萬元顯然也不是個好選擇,因此我做了第三個選擇,一年後,把八十坪的房子賣回給建商,算一算一年報酬率六○%。我也因此能從台北縣搬進台北市。」這便是知識的力量——楊子江出國念學位得到的高報償。

「想要達成目標,想要靠知識累積財富,儲蓄永遠是基本功。」楊子江強調,愈是沒錢的人愈要儲蓄,否則距離目標更加遙遠。

而五萬元其實算是不錯的收入,可以儲蓄的空間更大,「不是不要花費,而是要根據目標來做最有效益的運用。」楊子江如此提醒。

楊子江告訴你5萬元薪水這樣用Step1每月至少存6~7成設定目標,盡量儲蓄,如果是住在家裡,5萬元起碼要存下3萬元。

Step2三年存百萬元如果目標是出國留學,1個月存3萬元,3年約存下100萬元,可拿來當留學資金。

如果目標是投資,一定要投資在可增值的資產,例如股票或房地產;千萬別買折舊快的消費品,如車子,建議買二手車替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51

央行行長助理楊子強亂用公款 受黨內警告處分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楊子強楊子強及家屬在青島過端午使用公款,被黨內警告。

2014年5月30日至6月2日,楊子強及家 屬在青島過端午節,入住青島市中心支行培訓中心,青島市中心支行行長辛樹人攜家人陪同,楊子強在當地的親屬到該培訓中心一起用餐。相關餐飲、住宿費用共 14473元用公款支付。2016年6月16日,楊子強補交了相關費用。楊子強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507

楊子剛的一堂道德課

1 : GS(14)@2011-10-07 21:36:56

http://www.recruitonline.com/art ... px?article_id=27037

他舉止溫柔敦厚,一派儒雅之風,但中文不太靈光,英語倒應對如流。他是商人,更像一個學者,跟他談管理營商,他暢論社會現象;別人提倡Human Resources,他說要回歸Personnel。人性、道德、責任,處世營商,皆為圭臬。楊子剛,源興行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理事會委員,與他一席話,就如上了一堂道德課。

「無論做甚麼生意,無論賺多少錢,你一定要管好人事,善待員工,關心下屬,才稱得上是一個好老闆。」整個訪問,楊子剛都不斷強調一點:做老闆不只是為賺錢,老闆也有老闆的責任,關愛員工,就是最基本的責任。

「有一次與愛丁堡公爵(菲臘親王,英女王伊莉莎伯二世王夫)聚餐,談到人事管理的問題,他指出Human Resources這個term作為學術詞彙還可以,但用於企業管理上,則會出現扭曲人性價值的問題,因為純粹將人視作resources,便很容易會將人量化和物化,員工隨時可以增減,無須考慮其他,失去了人性化的考量,所以還是Personnel這字眼較好。他這個說法,正好從近年企業掀起的裁員風潮得到印證。」

楊子剛所言非虛,最近希臘政府便宣布為了減債要在未來兩年內裁減3萬公務員,這種做法現時在世界各地的公、私營機構皆相當普遍,因此近年歐美各地不時出現各階層爭取權益的大規模街頭示威抗議,香港也不例外。

人力不只是資源
「裁員在以前是很不光彩的事,尤其在華人社會,除非去到山窮水盡,否則不會輕易向員工開刀;但近年企業似乎已不當裁員是一回事,擴展業務時,動輒聘請上百上千人,一旦業務呈現萎縮,便即時大幅裁員。為了『計靚盤數』,為了向股東交代,裁員變成理所當然。中國人說這是不近人情、無人情味。正因為現代人被視作資源,而喪失了長久以來賓主之間互為依存的密切關係。」

這令筆者想起上世紀初差利卓別靈的電影《摩登時代》,他在戲中飾演的機械廠工人所反映出人如機器中一粒螺絲釘的冷酷世界。時移勢易,城市人不用再在工廠當螺絲釘,卻變成企業成本計算中的一堆數字—「資源」。一百年過去,我們的物質生活不斷豐裕和進步,世界卻變得更加冷酷。

「當然,Human Resources只是一個叫法,是否要改回Personnel不是關鍵,如何演繹主要取決於不同企業本身的文化。社會上仍然有不少公司的人力資源做得相當好,仍然會以人性化的角度處理人事問題。最重要是,我們要撥亂反正,別讓不良社會風氣繼續蔓延。」

老闆社會責任
曾經在嶺南大學執教近廿年的楊子剛,跟他談管理,他說的不是甚麼C和P的系統法則,而是最基本的營商概念—社會責任。

「我在嶺南教的是Communication、Management、Ethics。關顧員工是企業的責任,我初執教鞭的那個年代,甚少人談企業道德和社會責任,也許是問題仍未浮現。但從實際做生意的經驗中,我發覺有此需要,因此我在教學中引入這概念,作為給學習管理的學生一個基礎和原則。但我明白,要他們將之實踐並不容易。」

楊子剛以一種略帶學術的口吻解釋,一間公司在法律上是一個獨立個體,但這個體與人不同,人本身有人性,人性中有善良的成分,會作道德價值判斷,但一間公司是無自性的死物,它只能靠管理人去營運,因此除非決策者有很明確的社會責任和定下很清晰的公司文化讓員工依從,否則一間公司(尤其是規模愈大的公司)無可避免地總會以利益為先,因為普遍價值認為,一間公司之所以成立,首要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六、七十年代的公司還比較好,因為規模細,公司與老闆基本上是一體的,那個年代我們的道德觀念仍重,做老闆的可能惡一點,但很有人情味,會顧及老伙計,現時不少老字號仍保有此傳統。今日不同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競爭愈來愈大,賺錢的重要性蓋過一切,新一代規模稍大、管理現代化的公司,已少有這種人情味了!」

兩個世界
人們現時常說虛擬世界,指的是互聯網絡的電子世界。在楊子剛眼中,則有另一個虛擬世界。「從經濟角度看,我覺得現在出現了兩個世界,一個是實體世界,依然有實質生產、服務和交易;另一個則是金融市場的虛擬世界,大量資金在當中炒作,這種炒作可以完全不關乎實質業務,純粹是數字上的博奕遊戲。」

股票市場的出現,原本是讓資金不足的公司在市場集資購買機器擴展業務,發展下來,卻變成投機炒賣的場所。好些上市公司其實是不務正業,買殼上市後利用財技在市場上興風作浪,從中取利。

「以前人們買股票是因為有多餘錢,看好大公司穩陣有錢賺,買下來年年有息收,將來可以養老。現在許多人炒賣股票是希望搵快錢,即日鮮,重視股票多於工作,這是投機,不是投資,是賭博的心態。因此一些企業常說裁員或加價是要顧及股東利益,這完全是本末倒置。首先,能夠成為股東或有錢買股票的,理論上都是較有錢的人,不是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其次是那些短期炒賣的不過是投機分子,更不應被首先照顧和考慮。企業首要考慮的,應該是日日為公司辛苦拼搏的員工,和社會上的低下階層。」

塑膠工業先驅
楊子剛笑稱,也許自己沒甚麼大志,所以沒將公司上市,並謙稱自己只屬中小企老闆,談不上管理心得。其實他的公司源興行,在塑膠產品行內大有名堂,也是十分多元化的貿易公司。源興行由其父創辦,是第一間引入塑膠原料到香港的公司,最初主要用來做招牌,以及當時家家戶戶都有的麻雀。「未有塑膠之前,麻雀多是以象牙製造,價格較昂貴,塑膠則平得多。不過最初因沒有合適的工具,那些雕刻師傅不肯用,後來父親自行尋找工具,還教他們怎麼用,這才慢慢普及起來。後來我們又引入一些塑膠啤機,可用來製造各式產品玩具,但不是自己生產,而是教人用,賣給一些小型工廠。」

香港塑膠工業之興起,源興行應記一功。

楊父創辦源興行之前,曾在多間大型洋行工作,深明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對事業發展很重要,因此當楊子剛只有13歲的時候,便讓他到澳洲留學,一去多年,所以他說英語比說廣東話流利得多。「為甚麼選澳洲?可能因為父親在那邊有業務上的朋友,容易安排吧。我在澳洲一直到讀完大學,第一個學位是讀工程的,因為父親一直想開廠,想我做工程師,但我其實興趣不大,所以後來又去了美國讀Business,畢業後在那邊工作,之後又去過英國受訓,也曾返回澳洲,目的是見識多一點,為日後打好基礎。」

「遊」了一段子,老父覺得兒子是時候回歸了,遂班師回朝。由於是長子,順理成章要回去繼承家族生意。楊子剛自言,這是中國人的傳統,所以沒有被迫的感覺,他一直都知道有這個責任,加上老父年紀大了,也是時候回去幫手。時值60年代後期。

以理服人
初回香港,要重新適應,重頭學起,包括廣東話。「太子爺」空降回朝,未必一定人人信服。「尤其是一些老臣子,突然有個『仔』回來把他騎住,條氣一定唔順。」源興行是一間出入口貿易公司,涉及的產品類型極多元化,由工業原材料到日常百貨到中西藥物,每種皆有不同特性和市場,要完全掌握非一朝一夕。

楊子剛從來不愛以權力壓人,他應對之道是放下身段,虛心求教。「你尊重人,人尊重你。大家關係好,做甚麼都容易。但尊重不代表示弱,有意見我一樣會提出,有更好的管理方法一樣會引入,前提是要以理服人。」

內部問題難不倒他,對外才是考驗。「公司有很多不同業務,也有很多聯營公司,我其中一個主要職責,就是四出視察各公司的業務,發現有問題便提出改善方案。但這要很有技巧,你不能事事以大老闆的姿態要別人依從,尤其是生意伙伴,即使你是大股東,指出別人的缺點,對方也不會輕易信服,你一定要有真憑實據,找出問題的原因,改變的理由,合理的改善方法,帶來互利的結果,讓他們心服口服。由於每間公司的情況都不同,所以每次都是一個挑戰,也不是次次成功。」

「其中一次造訪英國的一間合資公司,一開始對方已經極不合作,很快我便發現該公司的營運模式存在很大問題,於是依足程序做了個架構重整的建議,但對方完全不以為然,認為自己的一套最好,無論我如何好言相勸都不接受,面對這種情況你就是拿他沒法子,除非你有壓倒性的股權。所以不是任何情況都能夠以理服人,解決不了,便惟有放手,甚至放棄,拖下去損失更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191

與楊子秘婚8年黃聖依:我做了媽媽

1 : GS(14)@2015-06-15 00:53:35

楊子日前親口承認8年前與太太離婚後,他就緊接與黃聖依結婚,後來黃聖依更為他誕下一名兒子,今年已經3歲,但當年為了他和前妻的女兒着想,一直對離婚一事秘而不宣。直至女兒最近考上初中,認為女兒已經長大,可以接受父母離婚的事實,故此楊子日前將真相公諸於世。前日楊子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指自己出於某些原因,最近在女兒考上初中之後,覺得可以公佈和黃聖依的關係。楊子表示:「放眼整個名利娛樂圈,沒有誰能在持續8年背負小三罵名的情況下,一句話不說。」



■黃聖依昨晚出席上海電影節,首度回應指自己很幸福。微博圖片

■楊子父親上月底設靈,黃聖依與兒子都有出席。互聯網圖片



「我好幸福」

對於楊子揭出真相,終把自己是小三的污名撇清,黃聖依昨日到上海出席上海電影節時,她接受內地記者訪問,首度回應傳聞,她表示:「我確實做了媽媽,我好幸福,一直以來隱瞞此事,主要是因為我向來將家事和工作分開,在工作方面很拼,惟家庭事就不想提太多,希望大家可以諒解。」撰文:鍾國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614/191833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872

傳黃聖依溫哥華做產檢 懷有楊子第二胎?!

1 : GS(14)@2016-10-22 22:28:56

昨日有內地傳媒報道有人喺微博爆料,聲稱喺溫哥華陪屋企人做產檢時,巧遇黃聖依,爆料人仲話當時見到黃聖依肚凸凸,估計陀B大約有四五個月。咁即係楊子快將再做爸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22/19809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161

【馮仁昭四圍超】吳中天楊子姍婚照曝光

1 : GS(14)@2017-06-10 13:09:46

35歲台灣男星吳中天同內地女星楊子姍前年已登記結婚,婚禮就延到後日喺台北舉行,一對新人熱愛電影工作,特別揀喺戲院影婚紗相。吳中天噚日受訪話:「去年底從台北拍攝的,場景、燈光都是以電影拍攝規格來拍。我們覺得舉辦婚禮,無論從細節、設計、婚紗照都要親自參與,其實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婚紗照的幕後團隊,堪稱豪華重量級。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08/200479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9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