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8b4ee01017qy4.html
基金投资经理眼中的证券丑闻:骗子已比傻子多 2011-05-31 中国新闻周刊
编 者按:国内一基金投资经理因近期爆出的中信证券投行部前执行总经理谢风华和华泰证券投行部前执行董事安雪梅夫妇参与内幕交易事件受到震动,对金融业现状提 出质疑:中国的证券行业目前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种金融生态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正面和负面效应都有哪些?他认为市场博弈已经呈现出骗子比傻子多的景象, 分析师和基金经理成为“砧板上的肉”被随意宰割,证券业不过是在配合演出一出与实业资本相互利用、相互倾轧、相互欺骗的博弈戏剧,而基金经理和投行保荐人 能够获得高薪酬,得益于牌照限制带来的溢价……
公募基金话语权旁落
我的职业生涯有六年。有幸在做了三年研究员之后飞速蹿升为投资经理,管理着规模 数十亿元的养老金。我深知养老金的资金性质,这让我战战兢兢,更加审慎地从事投资。其投资规范也类似社保账户,受谴责的公司、高负债率、特别处理类和未完 成重组类公司均不能投资,委托人给我戴上这只手套,让我对市场的触摸没有亲密的切肤之感,对价值多了些许坚持,个性上平添些许内敛与淡定。久而久之,我对 所谓重要信息已经不那么敏感,大多数时间是在读财务报表、产业演进史和企业家传记。所幸,我的投资跟所谓内幕信息没有瓜葛,买到几只重大资产重组的股票, 也都是逻辑判断的机缘巧合。
不知有幸还是不幸,近几年中,市场上先后曝光的基金经理“老鼠仓”有两位曾与我 短暂共事,至于刚刚立案的谢风华和安雪梅夫妇,我更是跟他们在朋友的婚宴上邂逅,我太太对她那颗大钻戒印象深刻,后来知道他们是各重组了家庭。世界太小, 我曾经认为的业内高手变成了被立案侦查对象,真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对江湖传言,我只能信其有。
目前证券业的生态环境,与几年前相比,可谓风向有别。中国的公募基金自1999 年成立以来历经辉煌,如今却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其间有几个重要节点,昭示着公募基金行业的走向。公募基金在诞生之初,虽然也出现了“基金黑幕”和“海欣 股份事件”,但业内以基本面投资为导向的理念,还是给庄股崩盘后的股市带来些许亮色。这主要归功于整个证券业开始引入国外成熟的基础分析体系,甚至分析的 广度,草根调研的深度跟国外大行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6年、2007年是公募基金蓬勃发展的时期,其资产规模从2006年底的 不到9000亿元狂增至3.32万亿元,百亿基金当日售罄和比例配售成为家常便饭。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以业绩促进销售成了公募基金的主流模式,市场导向 逐步替代研究导向。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公募基金的黄金年代戛然而止。2009年,基金平均首发规模29.62亿,2010年全行业净赎回 1620亿元,今年一季度净赎回达到1050亿元,存量仅为两万亿元。
实力机构早已抛弃基金,保险公司将其视为资产配置调节器,高端客户转向定向理财,而中小散户对基金的容忍已经到达极限,指数基金和养老金成为最后的阵地。
市场充斥“博弈”心态
公募基金之所以走上规模滞涨甚至萎缩,业绩不断退步,营业利润率持续下降的道 路,是诸多因素导致的。明星基金经理大面积离职和相对排名竞赛导致的交易短期化、研究投机化只是表象,人力资源的素质跟不上行业发展才是主因。更残酷的 是,实业资产进入资本市场后,垂涎于证券市场巨大的财富放大作用,分析师和基金经理成为“砧板上的肉”被随意宰割,证券业不过是在配合演出一出与实业资本 相互利用、相互倾轧、相互欺骗的博弈戏剧而已。2010年至今,是整个证券业混沌甚至疯狂的年代。宏观经济处于过度量化宽松刺激后的过热和着陆阶段,中国 的工业化走到白银年代,即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越发强大,中小企业在经济扰动中更像一只舢板。证券市场承担了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和为大型银行补充资本金的 重任,这无疑增加了市场的博弈难度。
随着重大资产重组和发行募资案例增多,投行的价值更加为人重视。在经济转型的鼓 噪声中,在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担心中,市场结构日渐畸形。2010年末,中小板和创业板平均市盈率64倍,而银行平均市盈率8倍,市值结构出现了严重的紊 乱。整个中小板和创业板净利润总额1030亿元,总市值4.27万亿元,上市银行总利润6842亿元,而总市值只有6万亿元。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新 股IPO中巨大的利益与实业经营举步维艰天差地别,各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开始加剧。
权贵资本和政府资源处于食物链上端,精通资本市场的产业资本紧随其后,他们甚至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操纵上市公司;有资金实力和产业协同关系的PE次之,他们能够帮助改善未上市公司的短板;投行和中小PE跟着吃杯羹,超募资金提成和跟投 都有利可图;到了二级市场已经只剩下鱼骨头,然而他们还妄想再做一碗加满香料的鱼骨汤吃得津津有味。海普瑞、汉王科技等只是让机构深陷泥潭,谢风华和安雪 梅等人仅仅是食物链下端的虾兵蟹将,为“大小非”接盘的基金经理则更是食腐动物,在小盘股疯狂之际损人利己,更大利益主体则制造了更多惨案。
应让证券业回归理性
除了投行和公募基金在此间的内幕交易和非法利益,来自市场职业炒家的围猎更为惨烈,编造策划大元股份、ST东碳等乌鸡变凤凰故事的邓永祥、湖南湘晖等掮客,只是利用一个投资公司和市场傻子借尸还魂,私募基金的利润只是刀口舔血。
本质上看,市场博弈已经呈现出骗子比傻子多的景象,而被规范的参与主体身在庐山 中不知真面目,这是公募基金至今未能从所谓成长股里脱身的原因。据2010年年报,公募基金持有股票超百万元市值的多达1500只,如此多的持仓,很难想 象投研人员是否有精力去研究公司。其中持有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共593只,合计市值2940亿元,持仓占其实际流通市值20%以上的多达186只。而这些 股票未解禁市值高达2.8万亿元,如此比例和如此高的估值,注定了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博弈,就像2001年开始的券商庄股最终崩溃一样,会出现殊途同归的 结局。
基金经理和投行保荐人并不是什么神秘而高尚的职业,我们这些从业人员之所以能够 获得高于产业平均水平的薪酬,主要得益于牌照限制带来的溢价。单就业务能力而言,如果哪一天市场没有生意可做,我们也只有失业而已。有人说明星基金经理 “私奔”大多源于体制激励不足,其实,真正在体制外业绩显赫者寥寥无几。就薪酬而言,明星基金经理的全年薪酬已经达到500万元左右,一、二线公司基金经 理普遍年终薪酬不会少于100万元,这已经与香港等地水平相当。如果非要按照国外对冲基金的薪酬来平衡他们的贪欲实为不妥,毕竟风险收益比不可同日而语, 盈利模式不同,想赚大钱就要拿出真本事才成。
就监管体制而言,中国目前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仍然偏少,对市场参与各方违规处罚 的成本不足以起到警示作用。中国的市场需要有更多严惩违规的案例,需要有造假公司的退市和法律诉讼,需要有对造假公司保荐人的严厉处理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在此之前,我们只能期待骗子在市场上难觅对手盘,就像当初的德隆,不得不收手。让公募基金面对头破血流的现实,让他们知道老的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回归基 本面,老老实实赚钱才是正途,否则,只能以毁灭完成救赎。
(国内一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资产管理投资经理日瓦戈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3265&PHPSESSID=ec563fea74c42bc81a0e58be0a596da6
“十一”黄金周过后,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报告反映,这次黄金周共有3亿人次的出行记录,人均消费483元,共创造旅游收益1458亿元,各项 数据均为历年之最。旅游产业链条上的众多参与者都期待能分得一杯羹,但在当今电子商务大行其道之际,网络上涌现出各种参差不齐的服务商,李逵李鬼网站让人 无从分辨。
2011年“十一”黄金周国内旅游数据统计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1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显示,今年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18.8%;实现旅游收益14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为69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7.5%。我国旅游市场的庞大规模加速了整个产业链条从上游至下游的纵深发展。从出行之前的准备、交通方式的选择、景点门票消费、旅店夜宿,乃至返程的 纪念品购买,整个旅程下来既是旅客的消费点,更是商家的盈利点。
但因该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行业监管缺位,造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不尽人意的情况。甚至常常出现诈骗行为,其中以网络欺诈尤为突出, 各种李鬼的钓鱼网站混入其中,让人难以区分。据金山公司统计的数据显示,每12个参与网购的网民当中,就有一个与骗子“邂逅”。
2011年上半年网购盗窃手段分析
10月7日,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发微博怒斥百度,指责其为了利益宣传“侵权商标”,此等商业模式毫无道德可言,更是将社会企业理应担负的责任感 置若罔闻。在百度搜索页面输入“雷士照明”,第一条却显示“雷仕照明高效节能灯招商在家办厂,致富首选”,而该商标却尚未通过工商注册,有侵权之嫌。如非 行内人,吴长江可能就跟李鬼打上交道了。
此前,白领沈先生通过百度搜索订演唱会门票,由于信任百度推广排名,他在推广中排名第一的网站订票后却迟迟收不到票,沈先生感到被骗。第二天, 百度相关负责人称,该网站已被下线核查。由于此类事件屡次发生,百度方面承诺会逐步改善,但从现实来看,收效甚微。针对这些密集出现的网络诈骗情况,国内 域名服务机构中国诺网表示,目前网购诈骗的主要手法是网络木马和钓鱼网站。在安装网络防护软件之余,进行网购时也要注意该网站的域名是否有异样,网页底部 是否已经标注规范的ICP备案号,如有怀疑可登陆工信部网站验别真伪。
在我国网民组成的众多群体当中,白领群体基于职业因素尤其喜爱在网上进行一些票据业务的预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 的《2011年中国网民旅行及预订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使用在线旅行预订的网民为3686万,在该群体当中,最近半年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和旅行行程的 用户分别为95.7%、81.3%、54.2%,在线票务预订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
2011年上半年网购被盗者怪罪对象分析
但当发生网购被骗的情况时,超过90%的网民会怪罪于钓鱼网站、支付工具、安全软件等客观因素,只有少部分会在自身主观上排查原因,缺乏理性而全面的事后检讨。
2011年上半年网购被盗解决办法分析
对于事后的补救措施,数据调查显示,更多的网民会倾向于借助第三方安全软件提升安防等级,而常常会忽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有鉴于网络信息的瞬息万变,骗子花样百出,这两者显然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 来源:中国诺网 )
有兩句話常被中國年輕人拿來鞭策自己。一句是「出名要趁早」,一句是「三十而立」。他也不例外。出生在河南原陽縣一個普通家庭的他,18歲中學畢業 後進入民營影視學校,並開始積極尋找演出機會,20歲時就曾志偉等香港明星一起演了一部戲;21歲即畢業當年在成立自己的影視公司,並開起一間影視培訓基 地——雖然辦了兩屆就關張大吉了,但他的野心更大;25歲時搖身一變成為奢侈品行業的「專家」,而真正讓他覺得找準方向的,是以「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代表 處CEO」的身份在國內開疆拓土:製作榜單、會展、諮詢,以及在全國各地發展「世奢會中國Club會所」,30歲的時候他已經成為「知名人物」,頭銜多到 自己都數不過來(當然大都是自封的)。
他是誰?毛坤、毛紹坤、歐陽坤、毛歐陽坤…沒錯兒,《南方週末》的封面報導告訴我們,這是同一個人。而他聲稱根據風水師的指點改叫「歐陽坤」,正是 2008年30歲時。他希望自己飛得更高,可能骨子裡又覺得改姓氏是對祖宗的不敬,所以雖然對外的名字是歐陽坤,身份證上的名字卻是「毛歐陽坤」——一個 多麼性感又糾結的名字啊!
故事如果只講到這裡。歐陽坤或許也可以視為一個典型的有著「中國夢」的普通中國年輕人的標本,當年的「屌絲男」現在專門在富人圈裡做生意,多麼勵 志。可是,4年後的2012年,他的真實面目被揭開了,即所謂的「世界奢侈品協會」其實是「廉價」的,只是他牟利的外衣和工具,他為了使這一切看起來逼 真,一開始就用心良苦註冊離岸公司等。
一時間,他被貼上了「騙子」等標籤,成為人們嘲諷和對象。
沒錯兒,他虛假的教育經歷是在騙人,自己炮製出來的各式頭銜也讓人不齒,打著NGO名義卻幹著「收錢就讓你上榜單」的勾當讓人憤憤不平。可是硬幣的另一面是,他為什麼能夠「成功」,以至於他在奢侈品行業那吹起的大泡泡直到第十個年頭的現在才被戳穿?
值得玩味的是一些媒體,當年把歐陽坤視為行業明星,對他發佈的榜單甚至做過長篇累牘的解讀,但現在又義正詞嚴怒斥其所作所為。更好玩的是一些企業,明明知道所謂的「世奢會」名不副實但卻選擇沉默甚至交錢上榜。
說白了,在現階段的中國,世奢會有著誕生和野蠻生長的肥沃土壤。就算沒有歐陽坤,也會有慕容坤、司馬坤出現。這讓我想起來兩個人,一個是盧俊卿,一個是丁海森。前者是因女兒「盧美美」炫富而被挖出來的一名政商掮客,,其執掌的「世界傑出華商協會」——一家在香港花1萬港幣註冊的皮包公司,在內地搞 「論壇經濟」到風生水起;後者的頭銜也是讓人目不暇接:《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總編輯、《世界經理人週刊》和《世界企業家》總編輯,他甚至還自己註冊 了聽起來很酷的《華爾街郵報》,而所有這些名號都是為他的斂財工程「世界品牌實驗室」開路和服務的,這是一家借經濟學家蒙代爾,同樣以搞論壇和如「亞洲 500強品牌排行榜」一類排名為主的商業機構。
盧俊卿的致富路徑被曝光後,他覺得自己很委屈。而丁海森呢,15年前媒體開始揭露其騙局,但直到今天,他仍然活得很滋潤,值得關注的的仍然是莫過於 一些媒體,明明知道丁氏排行榜真相,有時卻還是會去領獎,作為在傳媒行業品牌實力的一項榮譽。丁海森一邊經營著自己的「品牌」,一邊偷著樂,現在他旗下 「雜誌」的數目更多,不久前還搞了一個「中國10大超級豪宅排行榜」。
很明顯,不是我們的智商不夠高,不是我們的甄別能力有限。在消費主義盛行,和「重名號、輕內在」的商業文化中,排行榜上的虛擬名次,和以「最XX」 為噱頭的各式獎頂,有時像偉哥、有時則像大麻一樣為從下至上的市場主體所尊崇;而當有政府官員來為這些排名捧場或有意無意「正名」時,整個國家就呈現出一 種「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半癲狂半魔幻色彩的特徵。
這種癲狂和魔幻吹出的色彩斑斕的泡泡,就像股市裡的遊戲。交錢上榜者好比上市公司,歐陽坤、盧俊卿和丁海森們便是「股市紅嘴」(相對於黑嘴),收人 錢財,幫人吹牛。但股市是個零和遊戲,靠炒作而噴發的股價終有一天掉頭向下甚至一瀉千里,那時真正的埋單者便是中小散戶,它們對應的是市場上的普通消費 者。當然上述三人當中,盧俊卿要比歐陽坤和丁海森更甚。前者玩轉政商關係,從一開始就是在侵佔公共利益。而後兩者只不過是商海中的「深度鑽營者」,有的時 候遊戲的特徵便是「願者上鉤」。
當「世奢會」成為眾矢之的時,歐陽坤曾拿胡潤說事:「胡潤給中國企業家排名,因為他是洋人,大家相信他,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給世界奢侈品牌排名,大家 就說我是騙子。」這個邏輯乍聽起來有一定合理之處,胡潤也曾說過在他受到威脅時,他的外國人的身份無形中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如果把胡潤制榜的商業密碼 歸結於他是個外國人,要麼是高估了外國人身份的能量,要麼就是在偷樑換柱。
胡潤當年從和《福布斯》合作發榜,到單獨制榜,到同樣包含有民營企業品牌價值榜在內的一系列胡氏榜單的現在,13年過去了,他榜單這一塊業務的商業 化程度其實還是蠻低的。4年前我和胡潤合作出版一本圖書時,曾有兩三家機構找到我,希望我幫其諮詢一下胡潤是否可以把其中一個或幾個榜單「外包」給他們。
我沒有去幫著打聽,因為我瞭解胡潤是典型的歐洲人的價值觀,視工作為一種樂趣和生活方式,而不是單純的實現財富積累的工具。但到中國人這裡,一切都 變了,中國人做事非常有目的性,熱衷於「技術路徑」上的「創新」和「突破」,如果像歐陽坤一樣找到實現通達路徑之前的人生幾多崎嶇,就更加注重「投入產出 比」,希望短時間內賺個盆滿缽滿以彌補當年吃過的苦,所以就算再給歐陽坤以機會,他一樣學不來也不會學胡潤那一套。
(本文系週末畫報專欄。上文三張插圖均來自網絡,自上而下分別為歐陽坤、盧俊卿、丁海森。)
針對「8·15」電商價格大戰,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有關人士昨天表示,初步查明上述三方及其旗下網上商城涉嫌價格欺詐。
「如果一個人都是光輝的形象,沒有缺點瑕疵的話,這個人一定是個騙子。我一定有很多缺點……」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不久前的這段回應「提前」做了「自我批評」。儘管他說自己不Care(在意)外界爭議,但公眾也很Care京東的道歉誠意。
昨天,京東就「8·15價格戰」發佈致歉聲明,但這是通過「發佈京東」(京東商城官方權威信息發佈)這一微博認證賬號發佈的,相比「京東商城」這個擁有190多萬粉絲的微博認證賬號,截至發稿前「發佈京東」僅擁有400多名粉絲。這也引來公眾對於京東刻意低調道歉的質疑。
一名發改委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發改委目前已派了4個工作組,分別對京東、蘇寧易購、國美,以及反映相關情況的一淘網進行派駐調查。
調查發現,上述參與價格戰的三家廠商主要在三方面涉嫌價格欺詐:促銷價高於原價、未完全履行價格承諾、用獨家銷售的產品進行比價等。而一淘網也存在部分數據失實的問題。
調查
上述人士對本報記者稱,發改委目前已按法定程序約談了三家實際參與價格戰的電商,並已明確提出了整改要求。
按照我國相關法規規定,商品原價是在促銷前7日內產品交易的最低價格,而如果實際的促銷價高於之前7日內交易的最低價則涉嫌虛假促銷。
調查發現,京東商城有部分商品品種並未達到其承諾的零毛利。另據媒體報導,相關部門抽查京東的15種產品顯示,這些產品的毛利率最低達4%,最高達22.43%,即使促銷後最高的毛利率也達到10%。
此外還存在的虛假現象是,有的電商承諾低價出售商品,但在網店上卻標明無貨,而調查結果顯示商家倉庫實際有存貨。另一個涉嫌虛假促銷的表現是,有的電商促銷的產品是獨家經營,其他商家根本沒有,因此也無從比較其此前承諾價格究竟是否為最低價。
按照2010年修訂實施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規定,「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 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發改委的調查並不意外,此前不論京東還是國美、蘇寧,在價格戰中把話說得太滿,循環往復的比價競爭,最低價的承諾誰都無法保證,而且發改委有權對於價格欺詐進行調查和罰款,以此保證消費者的權益。
「發改委的調查主要目的在於維持正常的市場秩序,對企業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阿拉木斯說。
透支誠信
8月14日,劉強東以一條條微博挑起了價格戰,幾乎句句針對蘇寧。他同時承諾,從15日9時起,京東所有大家電價格都比蘇寧線上線下便宜。
很快,蘇寧、國美紛紛應戰。
但與其豪言壯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限的降價幅度以及百餘種商品價格的不降反升。據一淘網監測的8月16日全網漲價大家電商品數據,各家在宣佈價格戰以後,全網有超過13900件商品的價格開始上漲,平均漲幅在0.74%,價格平均上漲22元。
值得關注的是,昨天有媒體援引發改委有關人員的話表示,一淘網的數據為調查電商大戰提供了幫助,但是在調查中也發現,一淘網的一些數據存在失實的問題。
一淘網的回應是,其擁有來自於5000家購物網站,超過10億的商品數據,「我們將認真聽取各方意見,繼續提升我們的數據抓取和分析能力。歡迎相關部門、媒體及網友繼續對一淘比價進行體驗與監督。」
這場被稱作「無底線」的價格戰最後被證明「只打雷不下雨」。而不少缺貨斷供的商品也引發用戶的質疑。從整體看,電視、冰箱、空調等榜單中,有相當數量的商品缺貨。
昨日,一家電商網站負責人表示,歡迎政府監管部門介入規範電商行業秩序。他指出,價格戰作為企業的一種營銷方式,在一定時間內會長期存在,但價格戰的目的不應是博眼球、做噱頭,此外,光靠價格戰的商業模式無法持續。
他稱,單純的自營模式無法盈利,必須是多元化的商品組合,如亞馬遜的開放平台+數字發行+云服務的盈利模式。他建議業內的電子商務企業多關注商業模式的健康性和消費者最終價值,提高競爭的門檻和技術含量。
轟轟烈烈的價格促銷本以為可以透支消費者的錢袋,事實卻是透支了電商企業的信譽。
帕勒諮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對本報記者表示,喧囂一時的電商價格戰充其量是口水戰,因為真正低價的產品並沒有出場。
「一個公司要打價格戰不是看公司現金有多充足,更重要的是要看製造商能否提供充足的子彈。目前家電連鎖企業擁有龐大的線下體系,製造商不會為了配合極小規模的電商企業打價格戰而犧牲龐大的線下體系,這從根本上就抑制了電商價格戰的發生。」羅清啟說。
在中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姜奇平看來,價格大戰折射出電商同質化粗放競爭的商業模式弊端。「降價戰」背後隱藏著電商企業脆弱的資金鏈條,很多企業需要通過不時融資來「補血」以維持生存,但實際上這是飲鴆止渴。
另一家電商負責人則表示,「8·15」電商大戰看似是一場電商的全民鬧劇。京東、蘇寧、國美、一淘吸引了眼球,但卻犧牲了電商公司的創始人信譽,微博營銷的過熱是否會導致整個行業的信譽坍塌?過度的宣傳是否會造成用戶的透支消費?這些都值得業內深思。
昨日,杭州堅持我(Jasonwood)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決定退出京東POP平台(開放平台)。原因是在9月3日,京東舉辦買300送1000券的活動,但1000元的券需要商家來出。
該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京東在此前的一次促銷之前稱促銷全由京東送券;促銷期間,京東又稱要由雙方各自承擔促銷費用的一半;但促銷結束後,京東又要將全部促銷費用由「堅持我」承擔。
價格戰背後
蘇寧電器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昨天表示,蘇寧集團在針對內部進行一些檢查後發現,在近期的電商價格戰中蘇寧的確存在一些操作不夠規範的地方。
京東的上述聲明則稱,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促銷資源,做到了在促銷期間大家電品類整體為負毛利率經營以回饋消費者,但發現仍有少部分大家電商品沒有實現 對消費者零毛利的承諾;且由於技術和操作難度及價格的實時波動性,也無法實現所有大家電產品在同一時點全部比競爭對手低的承諾。
「8·15電商價格戰」也反映了目前國內零售行業的無奈。
五百城電器網董事長龔善斌表示,由於經濟環境的問題,近年來國內整體零售業表現不力,尤其在大家電,庫存積壓較高,一些供應商有急於清除庫存的需求。
其次,傳統渠道租賃費用、人力成本不斷攀升,使得傳統零售商進行「渠道改造」,開始將線下銷售轉移至線上,電商話語權增強。
第三,目前國內電商勢力較為分散,如京東等電商平台希望通過價格戰的競爭手段來達到相對壟斷的地位。這些原因均使電商價格戰不斷上演。
劉強東此前在反思「8·15價格戰」時對本報記者表示,通過此次價格戰看到了京東在備貨上的能力不足,而蘇寧易購方面也存在IT系統建設上的不足。
| ||||||
□ 本刊記者 王和岩 文wangheyan.blog.caixin.com 一條地方政府官方微博透露出的信息,成了近日網絡熱 議的話題。3月12日,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新浪官方 微博@問政大理發佈微博 稱,近日有叫趙錫永的人冒充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司長、副部長級巡視員身份,在昆明、玉溪、澄江、通海等地區調研並發表言論,請各地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這一消息源自于3月8日 雲南省政府辦公廳的一份特急公函。 其主要內容是向雲南各 州、市、縣政府轉發3月8日國務院研究室的公函。國務院研究室鄭重申明,該單位沒有趙錫永這個人,也未組織什麼專家組赴雲南考察調研,請雲南省辦公廳通知相關地區和有關部門,制止並揭露趙錫永的詐騙行為。 其實,趙錫永的“調研”等活動早已有之,互 聯網上即可查到不少關於 “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司長趙錫永”在雲南各地出席各種活動、講話的報道。 據雲南網報道,2012 年11月3日, 昆 明 舉 行 的2012“收穫金秋”投資昆明年會上,趙錫永以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司長的身份露面。 直到今年2月28日,趙錫永的身影還出現在玉溪市通海縣等地。 在湖南婁底、山東青島 等地,也有趙錫永的足跡。 據婁底新聞網報道,2010 年4月21日,趙錫永以曾任“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廠長、總經理,華晨中國汽車控股公司總裁等職務”的 任職經歷及“現為國務院 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的身份,被婁底市開發區聘為經濟顧問。 但凡趙錫永露面,總少不了地方高官或企業高管陪同,他們中不乏副省長、市委書記及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等等。 這些年,騙子冒充官員行騙並不鮮見。1998年,北京市一中院不公開開庭宣判了一起招搖撞騙、詐騙案。 被告劉和平,時年34歲的劉和平,甘肅省清水縣人。案發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委副書記。 1990年初,無業人員劉 和平來到北京,騙取瞭解放軍總參管理局劉某某的信任。1994年,劉和平冒充中辦及中共黨史研究室工作人員,謊稱個人檔案在部隊期間丟失,伙同于建國、方思偉(均另案處理)偽造瞭解放軍駐京某部副局級幹部的全套個人檔案。 1995年,劉和平以掛職鍛煉為名,利用偽造的檔案材料,經中央組織部門付××(付思和)、薛××(薛德堂)推薦,當年被廣 西自治區黨委任命為柳州 市委副書記。當時柳州官方報道顯示,劉和平在柳州任職期間,分管教育,政績突出,口碑頗佳。 一年掛職期滿後,劉和平希望繼續留任,柳州方面為此向上級打報告,以致東窗事發。劉和平最終因詐騙 有關部門和單位90萬元,獲刑20年。那些曾幫他造假的人,或受黨紀、政紀處分,或被追究刑事責任。 與劉和平不同的是,趙錫永冒充官員之事曝光後,那些曾熱情接待過他的地方和單位,或沉默,或否認,或對媒體堅稱未遭受任何損失。至今,也沒有單位或個人向公安機關報案。 |
在中國,最賺錢的行業其實是騙子產業,小到謊稱路邊撿到金龜一次非法獲利你幾千元的小騙子,大到炒黃金網絡傳銷一次非法獲利你上千萬的大騙子,五花八門的騙子們,每年要非法獲利中國人3000億元以上。
列舉中國最大的十大騙子產業:
馬路騙子:一年非法獲利50億
一天,你走在路上,有一個農民模樣的男女出現在你面前,問到銀行或郵電局怎麼走,然後就會很神秘地拿出一些金元寶或金佛像以及一些舊錢,說:他們在工地上挖出來的,值很多錢,問你要不要。
馬路騙子的騙術不斷花樣翻新,包括早年的易拉罐中獎等等,經常有大叔大嬸上當受騙,少則被騙數百元,多則被騙N萬元。每天有成千上萬人在上當,保守估計一年吸金50億。
外貿騙子:一年非法獲利100億
欺騙的對象基本上是全國各地的小企業,急著想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到國外的中小企業。該類騙子的公司名頭很大,什麼國際公司中國總部,什麼什麼國際集團等等,辦公室很高檔,當然是租的,車子也很漂亮,也是租的,他一定能讓你相信他們是大公司。請你到非常豪華的餐廳吃飯,只要你先簽合同,至少定單100萬美金,當然要履行合同的話得先交保證金等七七八八的費用,等把你欺騙得差不多的時候,公司一關門,走了,你找吧。
官場騙子:一年非法獲利150億
如果你遇到一個領導人的親戚或親信,他說關係能上通中央領導人、下連基層派出所;能包你陞官發財,無所不能、無所不通,什麼政府撥款、副廳要升正廳、處級升局級。你可千萬別激動,99%他是騙子。
這種騙子騙一個人得手,就是50-300萬的大單,有些官場騙子混跡某地長達幾年,甚至十年,都無人發現,騙得數千萬甚至上億億的大有人在。
短信騙子:一年非法獲利200億
各種手機短信詐騙,如:中獎交稅、讓你去法院領傳票,謊稱房東新號碼催交房租等等五花八門的短信騙局,小到非法獲利幾千元,大到非法獲利300萬,中國每座城市的公安局裡,這樣的報案堆積成山。
例如:杭州曾經一天就連續發九起短信詐騙案件,電話欠費、購車退稅等,騙子共捲走544萬元。成千上萬的短信騙子們估計每年非法獲利200億以上。
婚戀騙子:一年非法獲利250億
該騙子主要是冒充高富帥,在婚戀網或婚介所以交友婚戀為名,對急切渴望結婚的女進行騙財騙色。例如兩女子通過QQ交友上當,被騙50餘萬。
例如一騙子冒充美籍華人,自稱朋友進奧巴馬內閣,從一女性身上騙到700萬。
現在恨嫁的女人太多了,有些男人專門做這樣的事情,他們會扮成有錢人,衣著光鮮,出手大方,說做什麼什麼大生意,然後就一下迷惑了對方,先把色騙到手,等條件成熟後,說要做生意周轉不靈,急需周轉資金。或者正在做一個什麼項目,回報很誘人,成功以後就可以送對方一套房子什麼的,使該女性心動,然後說項目進行還差點錢,於是女人的錢就進到了他的手中。
不僅國內的婚戀騙子數以十萬計,連外國騙子都盯上了很傻很天真的中國女人。
馬來西亞警方指出,一些非洲騙子駐紮馬來,跨國詐騙,針對中國和台灣的女性利用婚戀交友進行詐騙的案件,每年多達上千宗,數百個尼日利亞騙子僅在2012年就騙取了5億令吉(約合人民幣10億元)。
該騙子產業國內國外加起來,每年從很傻很天真的中國女人口袋裡吸金250億。
販人騙子:一年非法獲利300億
拐買婦女和兒童的騙子,而且騙完別人以後還騙熟人,他們才不會遵循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原則,聽說深圳的一個小區一個月之內就有10來個小孩被騙,而且發展成為小孩騙小孩。他們騙了小孩後就賣掉,婦女就強迫她們賣淫,或者販賣到偏遠山村。現在販賣一個婦女兒童可以賺5萬,
全球每年約120萬名兒童被拐賣,假設中國佔四分之一,每年30萬兒童被販賣,就是150億的產值,再加上婦女差不多也有150億,這個騙子產業的每年產值高達300億。
連鎖加盟騙子:一年非法獲利350億
在熱火朝天的創業市場中,混雜著大量不斷變種的非法連鎖加盟騙局。在中國,90%的連鎖加盟都是騙子公司,
比如前些年席捲600多萬元加盟款項的「大海飾品」連鎖加盟項目,席捲2億元以上的「麥肯基」洋快餐微小型店舖連鎖加盟項目等。
比如珠寶鑽石加工加盟騙子,號稱可教你生產鑽石和珠寶,讓人加盟,好的時候一家甚至可以賺到四五千萬元。有些老騙子甚至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裡買了七八套豪宅。
在中國,各種各樣的連鎖加盟騙子公司有上萬家之多。
造假騙子:一年非法獲利400億
此類騙子主營造假,而且假得沒有道德,比如,關係到人的生命的假酒、假飲料、假食品,以及關係的工程質量的假鋼材、假水泥,他們都敢做,這樣的例子媒體已經暴光很多次了。
據說中國的造假產業每年給經濟造成的損失達高達90億歐元,相當於900億人民幣。由於假貨價格便宜,所以實際的產值打個折,大約400億。
炒黃金騙子:一年非法獲利450億
2009年曾經破獲一起中國最大非法經營黃金期貨案:「世紀黃金案」,交易金額總數583億元。
2013年,一對80後夫妻坐莊操縱地下炒金,8個月吸金23億。8個月6000億元交易額、被騙人數近4萬人,詐騙總金額23億元。
據估計,中國有7000家地下炒金公司,其中至少半數以上是騙子公司,按每家詐騙1億計算,一年非法獲利450億。
傳銷騙子:一年非法獲利500億
2008年,邯鄲縣公安摧毀了兩個非法傳銷組織,遣散傳銷人員2萬多人,涉案金額均數億元。一個縣城的傳銷組織都能發展數萬人,詐騙數億,可想全國範圍是多麼可怕的一個數字。
2008年,山東破獲一起網絡傳銷案。他們以發展LOB遠程教育網為名,進行網絡傳銷活動,在全國共有20餘個省份的數十萬人參與,涉案金額達到8.9億元。
2008年,廣西的傳銷大軍已高達200萬之眾,吞噬資金達200億以上。
無疑,傳銷騙子產業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騙子產業,年產值500億以上。
結語
中國的騙子種類涉及360行,每行每業都有不同的騙子進行著詐騙活動,保守估計每年非法騙取的金額超過3000億元。
每個月總有那麼三十幾天,是為了某一天而存在的。好不容易到了那一天,我早早地沐浴更衣,只差焚香跪拜了,特意推遲了睡覺時間,為的是準時在0點21分收到銀行的短信通知。為了掩飾內心的焦慮,我還特意找了一本哲學著作,像模像樣地作出思考人生的樣子,有時候還逼真地用筆劃拉幾下,其實一直在偷偷地瞄手機,看看有沒有短信進來……
就算我再好學,哲學書作為催眠前奏那還是名不虛傳的。不一會兒,上眼皮碰到下眼皮了,下眼皮撲到上眼皮了,上眼皮要跟下眼皮馬上纏綿起來了,忽然,手機震了一下,精神隨之猛烈一振,右手像脫離了大腦控制一般,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抓起手機:
農業卡,622848 0936 0013 62867,王強
心裡那個火呀,不發錢給我也就算了,還想騙我錢,拜託,那我也得有錢讓你騙才可以啊。就現在這種精打細算花好每分錢的狀況,即便我確實看在你深夜發詐騙短信的辛苦勁上安慰安慰你,那也是有心無力。
罷了罷了,憤懣一陣,有了精神可以繼續等待。又過了大約十來分鐘,精神又順著手機一振:
農卡,622848 2321 4937 24619,王偉
敢情農行變成你們王家兄弟開的了。要不怎麼說這個社會越來越浮躁呢,連詐騙短信都搞得這麼不用心。最初的詐騙短信,都是要費盡心機編一個類似「知音體」的催淚橋段,然後以兒子祈求老子的口吻,再婉轉地告知換了銀行卡之類的信息——以至於有人說,如果不是收到那麼多詐騙短信,自己都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兒子。或者以房東的身份告知租客,自己出去旅遊了或者公司安排出差了,讓把租金交給老婆之類。但像王家兄弟這般紅果果的深夜短信,讓我很為他們的衣食住行擔心:連我這點智商的人都能識別出來,難道會有其他人上當麼?
但後來看到前英格蘭主帥、現執教廣州富力的埃裡克森被前私人財務顧問薩米爾騙了1000萬英鎊巨款的消息,才深深懂得,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一個行當,詐騙能夠在21世紀仍有存活之地,足以證明其有過人之處。我覺得作為世界著名教頭,埃裡克森的智商肯定沒問題,但被人騙掉1000萬英鎊的前提,是手裡要有1001萬英鎊。不過,這個世界上畢竟不都是像我這般靠工資度日的人,富商巨賈隨處可見,沒準哪位大款的私人秘書也叫「王強」或者「王偉」,沒準王家兄弟的賬戶裡正在嘩啦嘩啦地進鈔票。
想到這裡,我又難過得可以繼續等工資短信了。等到凌晨兩點多,手機再也沒有震動過,再後來,就迷迷糊糊睡去了。第二天去人力資源諮詢了一下,說是給我們發工資的銀行在進行系統更新,工資晚一天進賬。
他母親的。
SENSE隨筆140331
騙子三部曲 : 吹噓、廢話和 謊言 (福勒效應 Forer Effect)
Tony執筆
為什麼吹噓能夠說服人?
〈吹噓:策略性不實陳述 Strategic Misrepresentation〉
你為了得到那份夢寐以求的工作,於是在面試中多番強調自己的成就和能力,並刻意略過弱點。當被問及上任後能否提升30%營業額,同時降低30%成本的時候,你厚顏而平靜地回答“沒問題”,因為最重要的是先將職位拿到手。 當走馬上任後業績未能達標,到時可以運用出色的“藉口管理 excuse management”不斷令僱主妥協。
這種行為稱為「策略性不實陳述」,施行者冒的險越大,誇張的程度就越高。
但這招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準,當你的眼科醫生連續5次向你承諾可恢復你的視力,但每次手術後情況都有所惡化,你就不會再次相信他的話。 但如冒險是一次性的,策略性不實陳述則十分值得一試,例如上述的面試,畢竟同一間公司是不會重複聘任你的。
策略性不實陳述適合運用於:
I. 無人總負責的大型項目;
II. 多家公司一同參與並可相互推卸責任的項目;***
III. 最快數年後才會結案的計劃。
對付 策略性不實陳述,如果與人有關,就要忽略對方的說話,轉而考量他過去的成績; 若涉及計劃,便要以類似計劃作參考借鏡,審視計劃時間,利益及成本。 最好要求提案者解釋為何這計劃比其他的更樂觀,並將之交付審計師作嚴格的批評,也可以在合約中納入條款,針對超支和延誤處以巨額罰款,另為安全起見,這筆罰款必須先存入凍結戶口。
“如果無話可說,就閉上嘴巴。” — 馬克吐溫 Mark Twain
〈廢話:泛濫成潮〉
當被問及為何五分之一的美國人無法在世界地圖上指出自己國家的位置, 南卡羅萊納州的選美參賽者(高中畢業少女)在鏡頭前如此回答: 「我認為那是因為國內有些人沒有地圖,我相信我們的教育水準與南非或伊拉克相當,而且我相信,美國的教育應該對美國有幫助,對南非、伊拉克和亞洲國家都有幫助。 如此一來,我們的未來才會進步。」這段訪問透過YouTube傳遍世界各地。
「文化傳統的反思,絕對不能受到以主體為中心的理性和未來主義的歷史意識所影響。 我們如何互為主體地建構自由的程度,便能瓦解一個以自我佔有的形式所呈現的自主權之佔有式個人主義的表象。」 這段話摘錄自當代哲學大師 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的《事實與規範》一書。
選美皇后和德國著名學者的言談都反映出廢話已成潮流。 人們普遍愚昧無知,一大堆不知所謂的語詞掩飾混亂的思緒,有時奏效,有時失效。 選美皇后的煙霧策略顯然失諸膚淺,哲學大師的則看似高深,至少暫可瞞混過關。
煙霧策略愈具說服力,我們就愈容易上當,再加上 “權威偏誤” (面對權威,我們的獨立思考就會不由自主地矮了一截,更易輕信。),廢話可能會變成危險的集合體!
運動員經常是廢話潮流的犧牲品,可憐的足球員被採訪記者逼迫,針對球賽進行分析,然而事實上,他只想說:「我們輸了,就是這樣」。 主持人想盡辦法填塞節目時間和滿足觀眾的窺秘慾,最好的方法就是喋喋不休,強迫運動員和教練跟著胡說八道。
學術界的空談風氣更是猖獗,成果愈小的學科,這個傾向就愈明顯,其中以經濟學家的廢話最為盛行,從經濟評論和預測中可見一斑。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產業界:公司的營運愈差,執行長的說話就愈加漫無邊際,還得付加身體語言,手舞足蹈以增強其說服力。
結論是:胡說八道可以掩蓋無知。
其實表達不清楚,就是說話者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麼。 語言是想法的一面鏡子,思路清晰,表達就會清楚;思路混亂,就會胡言亂語。 棘手的是,我們的頭腦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會思路清晰,世界是如此複雜,人們必須花費許多心思才能理解一個觀點。 在你有所頓悟之前,最好奉行上述 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說話。
〈謊言:福勒效應 Forer Effect〉「親愛的Tony:或許你覺得驚訝,不過,我相當了解你這個人,我會如此評價你:你不只希望受到他人的喜愛與敬仰,也喜歡批判自己。 雖然你的個性有些缺陷,但一般來說,你都能設法彌補。 你有著驚人的潛能尚待開發。 外在表現出的強硬與自律,讓你感到不安與憂慮。 有時候,你會懷疑所做決定的準確性。 你喜歡一定程度的改變,但在受到限制和阻礙時會感到不愉快。 你為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不會接受旁人沒有根據的言論。 你認為對他人太過坦率是不明智的。 有些時候你表現外向,為人和藹可親而且開朗;有些時候卻又內向,多疑而謹慎。 在某些情況下,你的願望似乎有些不切實際。」
如何?你是不是又加深認識自己了呢? 從0分(全不符合)到5分(完全符合),這段針對閣下性格的評斷,你會打上幾多分呢?
1948年,心理學家 福勒Bertram Forer敦促學生們閱讀上述那段文章,內容取材自不同八卦雜誌的星座解說,拼湊而成。 福勒讓每個學生都相信這是老師專門為他個人所寫的人格審評。 學生們對性格描述平均給了4.3分,即準確性高達86%。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重複進行了100次相同的實驗,幾乎每次都得到相近的結果。
通用於一般人的人格描述,一旦用在自己身上,便會讓人覺得非常準確,學界將這種傾向稱為 「福勒效應」。*** 它解釋了為什麼偽科學,包括占星術、生理韻律、算命、塔羅牌和通靈能夠如此風行。
福勒效應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信息呢? 首先,文章中的大部分內容放諸四海皆準,適用於所有人。 「有時候,你會懷疑所做決定的準確性。」 誰不是呢? 其次,我們會接受不適合自己的恭維話語。 「你該為自己的獨立思考感到驕傲」 準沒錯,誰會承認自己是個盲從的人呢? 第三點牽涉到所謂的「正面特點效應Feature Positive Effect」,文章中都沒出現負面的人格特點。 第四是所有錯誤的源頭,亦即「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現象」, 我們接受符合自我形象的描述,然後不自覺地排除不符的部分,留下統一和諧的感覺。
這都是占星家和算命師善用的技倆,商業顧問和股票分析師更是駕輕就熟。 「該公司缺乏的僅是全面實現研發部門想法的執行力; 管理團隊由經驗豐富的專家組成,而這正是官僚化的源頭; 損益表中清楚地指出,公司還有可以節省的空間; 我們建議要更積極地將焦點轉移到新興市場,以確保公司未來的市場佔有率。」聽起來全也不錯,不是嗎?這些話保證適用於每支股票。
千古無同局,唯有人性是不變的。曾有高人指出,要成功騙人毫不困難,只要謊言是該名特定受騙者渴望相信的事情便成了。 無論那謊言如何粗疏荒謬,旁人如何用力拆穿,要受騙者不相信才有困難呢!
資料來源:
《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52 Irrwege,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2012) 作者:Rolf Dob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