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月九日,國際知名劇場評論家布魯斯汀(Robert Brustein)、台灣劇場導演賴聲川、中國演員黃磊等人,兩岸劇場界名人齊聚浙江省小鎮,都是為了第一屆烏鎮戲劇節。 戲劇節的開幕式吸引百家中外媒體,六場戲約兩萬張票在一天內銷售罄空。「屬中國民間舉辦規模之最,且國際戲劇節該有的內容與元素都有,」《南方都市報》編輯總監謝湘南觀察。 烏鎮,擁有一千三百年歷史,從文革、歷經戰火破敗至今,搖身一變觀光度假小鎮。負責管理的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表示,去年參觀人數達六百零八萬人,營收約人民幣六億五千萬元,淨利約人民幣二億四千萬元,與目前中國景區類上市公司比較,營收和獲利僅低於黃山,居第二位。 江南水鄉古鎮,論文化積澱,南潯並不比烏鎮差,古建築也不比烏鎮遜色;論開發時間,烏鎮也比周庄來得晚,何以烏鎮以後起之秀引領而上,從一個百廢待舉的小鎮,名列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還獲得了「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 一部曲 :設國立旅遊公司》環繞名作家故居進行重建 時間回到一九九九年春節,烏鎮西大街一場大火,燒毀了原本殘敗不堪的住家。時任桐鄉市市長助理的陳向宏,是大火善後小組負責人,當市政府決定將烏鎮開發成旅遊觀光景點,身為烏鎮人的他,順勢留在家鄉,成立國營公司烏鎮旅遊,進行重建與開發。 但當時人們認為,烏鎮只有幾間破房子,沒有青山綠水,每年遊客僅三萬人,要開發旅遊,簡直天方夜譚。市政府也僅給予人民幣一千三百萬元的啟動基金。他選擇從東大街開發起,「選擇那?堙A是因為文學家茅盾故居在那?堙A可以利用名人效應,」陳向宏從司機、助理三個人和一把拖把做起。 「我是從景區旁五層樓高的百貨大樓拆起的,當時罵聲一片。」為了硬體改造,他又跟銀行借了人民幣八千多萬元。隔年營運,新穎加上遊玩路線清楚,遊客人數超過一百萬人,三年間就將貸款還完。然而,兩到三小時觀光行程,僅能創造門票效益,無法將人留下。 二部曲:把旅客留下住宿》回購古建築,內裝現代化 為了轉型,陳向宏決定開發西大街,建造一個集觀光、住宿合一的度假小鎮。這是一場人民幣十億元的「賭注」,隨之而來的質疑也更多,「東柵成功了,為什麼還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去搞西柵景區。」也因此政府在區開發時沒給一分錢。 但陳向宏說:「即使自籌資金也一定要搞西柵景區開發。」他將東柵景區抵押給銀行,前後貸款約十億元。這段時間,他去最多的地方就是銀行,以及坐在河邊畫建築圖紙。 這是一場全新推翻的工程。為能夠「修舊如舊」,一方面保護古物,一方面開發,陳向宏第一動作就是將西大街居民全部遷出去,確保日後景區營運開發品質。其實,為了產權分散一事,早在一九九九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烏鎮對景區原不屬單位及個人的古建築房屋進行了大規模回購,使得東、西柵產權均歸為烏鎮所有。 因此搬遷後,每家每戶依居住面積得到一筆人民幣上萬到幾十萬元的錢,如果不想買房子,則在外頭興建廉租房提供搬遷居民租借,少了住的問題,也讓千戶居民願意遷移。且蓋好後,還聘請居民回來工作,少了過去離鄉打工的刻苦。 地方部分居民回憶,當時搬遷時,一些不願意搬出去的老人,甚至還站在鎮上最長的新華橋上,指著一邊在畫圖紙的陳向宏說:「數典忘祖,拆老祖宗的房子。」疑問聲中,在他不斷溝通下,僅存三、四戶的人家終於答應遷出。 人搞定了,接著就是建物整體翻修。「我們留不住過去的生活方式,只能在舊的殼中裝新酒。烏鎮對我來說,我保留了這個舊殼子,但裝了新酒在裡面。其他小鎮是把舊殼毀掉了,然後仿古外表中裝舊酒。著眼於中高端與國外市場,陳向宏一開始清楚定義了:保護古蹟與現代化設備並行的路。 闢專用田,飲食自給自足》 在老瓶(古蹟保護)方面,他根據烏鎮鎮志記載進行全新復建,如景區的廟宇、水上市場和老店都是曾經存在過的建物;或者將外鄉的石橋拆下來,在整治的河上造橋,這是工人們口中的:「整舊如舊」。 新酒則是灌注現代化建設,一開始就將電線、污水處理和自來水管都埋在地下,讓天際線看見的是風景,而非一條條雜亂無章的電線。 為確保景區內食的安全,還特別在附近開闢了三十畝的田,專門提供區內需求;而區內使用的大宗米、油、鹽也是由管理處統一採購。餐桌上的菜餚,除了牛肉不是自己養的外,其他全部能自給自足。 避免同質化,一店一特色》 同質化是目前中國水鄉發展課題,烏鎮旅遊副總裁陳瑜指出,商店要賣什麼東西,須先提出企畫書,再由委員會評估才得以營運,「採取一商店一特色原則,」不可能看見兩家銷售相同商品的商家。 只是在計畫經濟下,吃得是大鍋飯,服務品質待提升是一關鍵。走進專賣絲巾店面,客人一進門不見小姐招呼,詢問價錢時,還有一搭沒一搭回應。 景區內的高消費,連帶也帶動景區外的物價。詢問一位在烏鎮車站外拉三輪車的當地居民,一碗乾拌麵從人民幣三元、五元跳到八元,三年翻了一倍多。「掙的工資趕不上物價上漲,」他戲謔的說。 三部曲 :塑造新文化地標》創造中國亞維儂戲劇節 文化小鎮與「類烏鎮」管理輸出,是小鎮下一個企圖。「繼續走下去要有文化地標。戲劇是可發展品項。江南是戲劇之鄉;也是中國茅盾文學獎永久頒獎地,在中國由小鎮主辦戲劇節,也是從來沒有過的。法國有亞維儂戲劇節,為什麼我們不行?」陳向宏表示,第一屆戲劇節讓小鎮轉型工程再次啟動。 戲劇節集中在烏鎮「西柵」舉行,由兩條長一.八公里的臨水老街組成,上百組中西團隊營造出嘉年華氛圍,就在碧綠水面、來往小舟、七十二座古橋、上百處古樸店面及巷內劇院上演。一時之間,古鎮彷彿穿梭在新舊交融的光影間。光展演期週末,遊客比平常多出兩成。 這一年,烏鎮團隊除了忙戲劇節外,一半時間都在北京長城司馬台下的古北「造鎮」。明年就能在耗資人民幣四十億元、比烏鎮景區大兩到三倍的北方,看到江南水鄉的風景。 誰說古鎮不是一門好生意,賣舊能賣得好,也是一門文創好商機。 【延伸閱讀】「台灣不要賴聲川,我們要!」一個耗資人民幣五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四億四千萬元)、為期三年的烏鎮戲劇節,為什麼發起人,不是中國戲劇導演,而是來自台灣的賴聲川? 二○○六年,一齣《暗戀桃花源》,兜攏了三派人馬。 一開始,黃磊提議在小鎮辦戲劇節。「但我們只懂旅遊,不了解戲劇。看《暗戀桃花源》時,發現看戲劇的人,與到烏鎮旅遊客群是一樣的,就覺得可以做,」陳向宏表示,經由黃磊引薦認識了賴聲川,也開始了一場三人口中的「大夢」。 因「夢想家事件」失意於台灣的賴聲川,在浙江小鎮找到另一個舞台,出任第一屆烏鎮戲劇節發起人兼藝術總監,並邀請國際建築師姚仁喜,耗資人民幣四億元、蓋了符合國際規格的烏鎮大劇院,他創作了七個半小時的《如夢之夢》,也成了烏鎮大劇院第一部上映劇碼。 賴聲川在大陸受歡迎的程度,走在烏鎮古街上,遊客一一跟他打招呼就可見。也難怪,《如夢之夢》大陸版製作人王可然說:「你們台灣不要賴聲川,我們要!」 賴聲川表示:「這裡與台灣八○年代舞台劇剛開始很像,有機會定義台灣現代劇場,這是很令人興奮的事,放到大陸市場更放大好多倍。以前是台北、台中、高雄演出,現在是台北、北京、上海、成都、回到高雄演出。」他話鋒一轉:「我到現在還是把台灣當成我的中心地,再也沒有一個地方比台灣更具創新意。台灣明明可以把自己做更大,卻自己把自己做更小。」 三年之間,小小的烏鎮,蓋好了六個劇場,但台北三十年沒有新的劇場。小小的烏鎮戲劇節,是兩岸文創差距的縮影,也是一種警惕。 【延伸閱讀】烏鎮旅遊成立:1999年資本額:約新台幣6,340萬元總裁:陳向宏成績單:去年營收約新台幣31.7億元,淨利約10.7億元,門票占50%,住宿占35%,二次消費占15% |
去年大約這個時間筆者寫過內地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最近華電福新(816)的首個漁光互補項目已在江蘇泰州興化市正式並網發電了。據介紹該項目總規劃為200MW,總投資20億元,今次並網的是10MW首期工程,第二期80MW工程將會在2014年完成,到2015年完成全部投資。收益方面,該項目並網電價為每千瓦時1.30元,年均收益率為8%,10年左右可收回投資成本。
除了華電福新的項目外,當地政府也引入兩個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規模分別為100MW及200MW。三個項目皆位於當地李中水上森林公園(風景見文章底部)附近,當地居民除了可以每年從發電企業獲得可觀的魚塘租金和改養殖喜陰怕光、高附加值的魚種(如虎頭鯊與螃蟹、龍蝦、泥鰍、黃蟮等)外,日後更可以發展生態旅遊。所以雖然光伏發電年均收益率為8%,但社會整體收益遠高於此數字。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
除了首個漁光互補項目並網外,華電福新位於蘇州的泰州醫藥城樓宇型天然氣分布式天然氣項目也報捷,在2013年12月28日正式並網。該項目是首批四個國家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範項目其中一個,也是第一個並網發電的示範項目。項目裝機規模為4MW,所發電能全部上網,全年上網電量可達25,000MWh。
華電福新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技術和經驗可以說在同業中較為領先的。公司旗下的156MW廣州大學城分佈式能源項目是國內首個大規模併網的分佈式發電項目,據說該電站每年都要接待多個參觀考察團。而即將在今年3月試運行(9月正式投產)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分布式能源中心項目可能是另一個showcase 項目。
去年,華電福新聯同上海申迪與上海益流能源建的合資公司獲得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分布式能源中心項目。從解放日報的報告,華電福新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優勢可見一斑:在上海迪士尼的建設中「由中方建設者提出先進方案,最後被美方認可和接受,這卻並不多見,能源中心項目可謂是一次“另類合作”。記者了解到,當美方公司第一次看到由華電福新能源公司提出的分布式能源解決方案時,就被其高效、環保的設計方案所吸引,這種模式正是迪士尼從未嘗試,而又渴望探索的方向。但是出於謹慎,美方仍花了8個月時間,就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做了充分論證,迪士尼首席科學家還親赴中國,實地考察項目,最終中方方案以其大膽創新和可靠穩定獲得了青睞」(原文)。
氣源的困局
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最大挑戰是天然氣供應量不足。面對這方面的困局,華電集團積極嘗試開拓頁岩氣源外,近月又分別簽署了海南澄邁及廣東江門LNG綜合能源項目,而最近又傳出收購加拿大天然氣資產的少數股權。
免責聲明: 由於部分資料來自網上或筆者觀點/計算有誤,本圖表/本文內容可能存在錯漏和僅供參考之用。讀者在作任何投資決定前請諮詢專業人仕及自行承擔一切投資風險。
江蘇興化風景
香港人喜歡田野上的油菜花,而江蘇興化提供另類選擇:水中油菜花。
Enjoy the photos!
| ||||||
其實,永康商圈裡還有許許多多的好店,這些店或許規模不大,或許知名度不高,但各有態度,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商圈裡,各自綻放芬芳。
撰文‧劉俞青
8% ice》 用誠意調製健康冰淇淋 一年闖進百貨專櫃若要論永康街上最潮的新店,非「8% ice義式冰淇淋」不可。開店才短短一年,已被新光三越邀請到台北信義A8、台南店展店,而且給的還是一樓的櫃位,不是一般地下室的美食街,看重程度可見一斑。「8%」老闆林孟潔在永康街還有另外一個「4F Cooking Home」烹飪教室,都是頗負名氣的特色小店。 事實上,林孟潔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就是台灣好市多(COSTCO)產品研發部主管,在好市多上班已14年;法國巴黎藍帶廚藝學院倫敦分校畢業的她,擁有主廚身份,會決定開店,除了興趣,主要是想把所學分享出來。 「凡事都是自己來,不假手他人,是我們的誠意。」林孟潔表示,她親手研發、調製每一種冰淇淋、霜淇淋的口味,把乳脂肪降到8%以下,用鮮奶取代鮮奶油,立志要把「健康」元素帶進向來給人高熱量印象的冰淇淋。
錦龍裝潢工程》 刀斧鑿痕見真情 屹立20年美好風景有別於滿街的文創小店,這家「錦龍裝潢工程」是永康街最儉樸傳統的木工店,六十多歲的老闆陳錦村手工實在,每一件作品都是心血結晶。 名為「裝潢工程」,但店里根本沒有裝潢,老闆聽力有些吃力,說話得大聲些,我們想向他訂製大型的木工品,老闆靜靜聽完,搖搖頭說:「我不敢接。」陳錦村很認真地解釋,因為很難找到可以對上的木紋,加上好木料難覓,且做工繁瑣等,總之,沒有把握的事,他不能接。 在錙銖必較的商場上,已經很少人像老闆這樣,把上門的生意往外推,但陳錦村仍秉持誠懇做生意,彷彿還在那個純樸美好的年代,也為永康街再添美麗風景。
小茅屋炒飯》 不畏新潮流 堅持家常老味道「拜託不要採訪,我們真的做到手都受傷了。」略嫌破舊的木造房子,位在麗水街上、店如其名的小茅屋炒飯門前,12點不到已經開始排隊,老闆揮舞鏟子的手,始終沒停過。 曾被美食生活家舒國治形容為「像家裡小廚房炒出來的飯」,永康商圈理事長李慶隆也指為最值得推薦的小店。多年來,老闆唐媽媽和兒子一起在小廚房裡忙進忙出,端出一盤盤香噴噴的炒飯,以及紅通通卻辣得不嗆口的抄手,供君品嚐。 「我們已經多年不漲價,肉絲麵60元,炒飯80元,和附近的店相比,便宜許多。」老闆是早期中華路知名的「吳抄手」師傅,幾年前過世後,老味道由兒子傳承下來,在新店面不斷冒出來、各國新式餐飲爭相進駐的永康商圈,小茅屋堅持從家裡廚房端出的老味道,逕自飄香數十年。
林三興米店》
貨真價實、絕無混充
鼎泰豐指定用米 「請給我台粳九號米!」中午時分,門前停下一輛黑頭車,車上的人匆匆下車直接開口買米,顯然是熟客。 要說誰才是這裡最老的店,已經沒人說得準,唯一確定的是,這家「林三興米店」肯定是其中之一。屹立五十多年,親眼見證永康商圈從無到有的過程,但無論商圈更迭,林三興米店依然故我,當市面上充斥假米、混米,這家米店始終堅持老商道,每一顆米保證貨真價實,絕無混充。 一台斤台粳九號要價50元,比市價略貴一點,但包括華新麗華焦家等許多知名人士,都指定吃這家的米。高齡90歲的老老闆林三興和鼎泰豐的老老闆楊秉彝是至交,多年來,鼎泰豐的炒飯就是選用林三興米店的米,讓這家老米店在商圈裡更顯獨特。 |
在線旅遊品類 | 交易額佔比 | 13-16年年均增速 | 代表上市公司 |
機票預定 | 61.2% | 20.9% | 攜程、藝龍、去哪兒 |
酒店預定 | 24.4% | 21.0% | 攜程、藝龍、去哪兒 |
旅遊度假 | 11.6% | 35.6% | 攜程、途牛 |
幾個月前,美國經濟開始加速增長,而歐洲經濟停滯不前。
現在,這種分化的趨勢愈加明顯。美國經濟加速增長,中國經濟放緩,日本經濟蹣跚不前而歐洲經濟繼續滑坡。
美國券商Charles Schwab的分析師Liz Ann向美國財經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表示,
相比於美國經濟的加速增長,日本消費稅上調使其經濟陷入衰退,而一系列限制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加上出口的疲軟使得歐洲經濟開始下滑。
PMI反映出了這種情況。高於50的PMI指數意味著擴張,而低於50的PMI則意味著萎縮。
Ann表示,
今年年初,全球各國PMI較為分散。而上月,全球大型經濟體的PMI都處在50枯榮線的附近,而美國除外。美國的PMI全年穩步上漲。
從貝萊德的Russ Koesterich到Allianz的Mohamed El-Erain,諸多投資人預計2015年這種分化的局面將持續。
Schwab的分析師團隊預計,隨著美國英國的情況將趨於穩定,明年日本和歐洲的情況將有所改善。不過,他們不認為歐洲日本將能趕上美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中央紀委監察部網日前在其網站刊發圖文《這些地方風景雖好,開會可別去!》,提醒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一律不得到黃山、武夷山等21個風景名勝區召開會議。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19 10:10 編輯 香港創業板——這邊風景獨好 作者:格隆匯lemon 據說現在中國人上街,問的第一句話不是您吃飯了沒?而是:您股票漲停了沒? 牛市讓全中國進入一個喜大普奔的節日氛圍,尤其A股,以及格隆匯大俠們喜愛的“港A股”。但多數洋洋自得的投資者沒有註意到一個躲在角落里偷著樂的家夥:香港創業板。 先上一個數據表——四月以來大中華區主要指數的漲幅:你沒看錯,冠軍不是牛皮哄哄的上證指數,也不是“泡沫橫飛”的A股創業板,而是香港創業板! ![]() 再上另外一個數據:我悄悄建的一個組合,我給它取名“小8的狂歡”(因為香港創業板股票代碼全是8開頭),組合里以公司是20只8字頭的香港創業板股票。過去一個月,這個組合收益率31.26%,今天一天漲了8.1%。20只股票啊,按A股概念,整個組合都接近漲停了。 ![]() 當然,我不會告訴你,我的組合是真實組合,還是模擬組合。反正我也躲在角落里偷著樂。 下圖是港股創業板的指數的走勢,從4月份基本就是直線往上竄。是不是秒殺所謂的A股“神創板”? ![]() 好了,數據上完了,我來八一八這些八字頭的的玩意到底好在哪,有哪些被大家忽視的機會。 香港創業板其實一直都是不受人待見的一個板塊,在香港,它就是後媽生的,從來都只是在每輪牛市末尾才出來表現一下。這次,為何如此不同? 先查查歷史成分。 香港創業板成立之初,正好是全球網絡熱潮興起的時候,而香港為了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非常支持科技創新,大批IT互聯網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創業板也是參照美國納斯達克來進行規劃。可惜好景不長,互聯網泡沫的破裂,加上香港各方面的原因(目標,人才,管理,制度等),創業板實際上完全沒有達到預期想要的效果,良心好的企業在創業板中老老實實的做實業,良心不好的就只有玩弄各種財技來欺騙散戶,導致創業板成千股代名詞。 所以市場對香港創業板非常不待見。不光講故事沒人信,估值也按地板價的地板價來給。 ![]() 從上面我們可以簡單看出,香港創業板的要求會普遍低於A股的創業板。實際上,國內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已經具有一定的實力,而港股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對比A股企業才真的叫創業。 估值對比 由於港股創業板中有很多奇葩,最高的PB有5000多,所以我們用中位數進行對比。而港股創業板中只有80家公司是盈利的,有PE的,下表港股創業板PE中位數也只是基於這80多家盈利企業測算的. ![]() 這次有什麽不同? 大陸創業板公司的玩法是:有那麽一點高科技,很多還是偽搞科技,上市,講故事,圈錢,再去收購、開發新技術,然後,就真的高科技了!——借資本之力做實! 實際上,香港創業板內也有很多好公司,只是得不到資本市場的支持(融資也只能按照地板價融,十分不劃算),根本無法通過資本的杠桿來加速自身的發展。而A股創業板的公司在融資方面就方便多了,先講故事放衛星,只要是符合資本市場口味的,股價一定上天,比如創業板的期指,全通教育;比如400塊的互聯網金融安碩信息;比如去美股上市不成的暴風科技,35個漲停板。他們在股價飛上天之後可以選擇的余地太多了,增發配股融資,融來的錢可能就比公司實際的價值要高的多,然後可以很壕的去收購各種以前只能仰視的企業,最後反而是大家都得利了:股民賺了錢,企業可以收購,被收購企業也可以賣個好價錢。這個套路就是牛市中講故事,做虛再做實的套路。 而港股的創業板公司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講故事,盡管講。想融錢,門都沒有。總結起來就是有錢任性,沒錢認命。 不過,現在情況大不一樣了: 1)公募資金被放行港股通以及險資允許投資香港創業板。 2)香港創業板很大可能進入深港通。 有沒有發現大故事開鑼的架勢:錢來了,股價上去了,能融資了,什麽高科技出不來? 是的,這就是最大的基本面變化:錢來了,有錢了。當高科技插上鈔票的翅膀,想不飛都難。 港股創業板中有很多是內地的公司,就是格隆匯常說的港A股。有些是不符合內地上市要求,有些在之前IPO停擺期間迫切需要融資的,所以選擇在港上市,其中不少是被埋沒的真金,是真有技術。在一個港股的大時代下,被有心人挖掘出來是必然,加上本來估值就及其便宜,你說,香港創業板會不暴漲,會回頭? 拋磚引玉 當然,香港創業板中也確實有很多老千股,我就不一一羅列,希望大家在投資的時候要擦亮眼睛。 我想說的是,香港創業板出老千股,很多原因要歸罪於沒有錢的萬惡的舊社會。其實玩財技都是賺小錢,還挨罵,不是萬不得已,沒人願意這麽幹。 每個老千股,其實都有一顆從良的心。何況,人家其實身姿相當曼妙。 這邊我借格隆匯寶地先提一些個人覺得風姿還算綽約,早已從良,或者根本沒墮落過的創業板股票。特別提醒一下,我這邊沒有薦股的意思,反正我習慣了一個人躲在一邊偷著樂。 1)華夏醫療(8143),北大青鳥(8095) 這兩只票格隆匯都有過文章分析過,我就不過多陳述。華夏醫療在NB股東的運作下註入醫療資產是一個大概率實際(牛市中更是大大概率事件)。北大青鳥是屬於那種價值明顯被低估的類型,未來消防資產上市會是一個持續的催化劑。 2)IGG(8002),藍港互動(8267) 這兩只票是屬於遊戲板塊,15ePE分別只有16和21,而A股的網絡遊戲指數的PE有124。 3)中國創新支付(8083),中國支付通(8325),中國信貸(8207),神州數字(8255) 這兩只是屬於支付概念,都分別擁有各種支付拍照,最近處在了一個風口,而且兩家故事都蠻大的,PB分別為3.46與2.65,而A股移動支付指數的PB為12.75,落差巨大。另外中國信貸和神州數字都是涉及P2P貸款業務,也值得關註。 4)DX.com(8086) 公司現在就只有跨境電商業務,股東出走理順了內部關系,或許值得研究。 5)吉林長龍(8049),同仁堂國藥(8138) 這兩家都是創業板中的醫藥公司, 吉林長龍的慢性腎病藥海昆腎喜膠囊仍然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同時,該藥品正在增加糖尿病和慢性腎病初期適應癥三期臨床研究。而 同仁堂國藥屬於醫藥分銷商,公司在2014年開始嘗試增加零售端的力量而縮緊批發環節,取得較好成效,後續看點仍然在於渠道方面的改善。 6)天時軟件(8028) 最近動作很頻繁,股東一路增持,大股東在新疆發現的大金礦也惹人遐想,不知道可以玩出什麽新故事,也非常值得關註。 以上這些屬於拋磚引玉,大夥發現了其他好東東,一定記得提醒一下,我們一起happy。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持有以上部分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