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碎片---零零總總7/31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vcd.html思考的碎片---零零總總
1.共性
我相信人類的共性才讓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
最近有一個很有趣的例證
達能推出醇品時刻 好像沒有膨脹劑的酸奶。
有三個品種核桃燕麥 草莓 原味。
三個我都試驗過最後選的是核桃燕麥。
和促銷交流過。實際的銷售大概是4:1:1的比例。
大部分人選擇的是核桃燕麥。
so我的結論是人的共性使然。你的選擇會是大部分人選擇。
這裡另外說下個性。比如單就我的消費來說。我知道某些會是小眾的需求。比如橋牌。
這就是個性化長尾的消費。
互聯網的好處是讓這些個性化長尾的消費需求聚集起來。世界上總有那麼幾百幾千個傻子喜歡打橋牌然後就聚集在一起花錢請他們提供服務。而且幾個不便宜。
這就是個性化需求。
每個人需要有足夠的自省區分個性化需求還是大眾化。這樣在real
market上的觀察會更有效果。
比如我對酸奶的需求就是共性化的。所以我喜歡的核桃燕麥就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命題。
也就是因為人類的共性才讓大規模生產成為必要和可能。不然都是個性化需求。大規模生產沒有需求也沒有必要。
這個推演到時下流行的所謂原創+手工製作有點違反社會發展路徑。比如愛馬仕強調手工製作包袋。
2.有機食品
要分清楚兩個概念1.生物安全性2.有機食品有利健康
生物安全性的本質就是有足夠的樣本和足夠長的時間測試。
這和是否有機無關的。社會發展過程也是讓產品可以異地種植好像土豆和玉米都是外來的引進的。異地種植和使用化肥農藥的危害其實差不多。鬼知道這裡有多少風險。但是經過時間積累和大樣本的試驗現在表面有足夠的生物安全。所以現在可以放心食用。
生物安全性是所有問題的核心。
有機食品本身就是否定化肥和農藥和所謂轉基因植物。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積累和大樣本試驗證明
化肥和農藥對生物的安全性影響不大。未必一定要有機。
轉基因食品我知道暫時來說時間的積累一定不夠。所以如果可以規避還是儘量規避。這個和四環素牙是一個意思。
四環素牙是一代人的牙齒健康為代價的。
至於化肥和農藥還有兩個層面問題。1.使用安全性2.效果的安全性。
比如蔬菜用農藥殘留問題是使用安全性問題。這裡主要是殘留量的問題。邏輯上多少總有殘留。只要才空氣中存在一定會被多少程度的污染。
核心是一個量的控制
這在當下的中國是最大問題。
效果安全性其實化肥好些。應該是公認的安全。化肥的歷史大概有100多年歷史。所以問題不大。化肥的歷史應該和中國移種土豆的歷史差不多長。所以生物安全性應該不是問題。
所以食品安全的核心我看是兩個1.轉基因是大問題2.農藥殘留是大問題。
至於是否需要有機。這還是一個價格問題。有機是違法社會發展進程的。
如果按照有機食品的生產方式那麼地球是無法養活60億人口的。這個和大規模生產是相違背的。
無論從那個角度說有機食品都會是小眾和不可複製的。如果是真實意義上的有機。
3.鐵本
04年 也就是8年前的鐵本事件。現在回頭看時一個標誌性事件。國進民退。
如果當時能清醒看到這點。那麼在證券市場上可以大有斬獲。哈
這是big picture
那麼未來10年會是如何。什麼才是標誌性事件?
我能看到的就是公平兩個字。
4.熔盛
SEC查張志熔導致熔盛股價大跌
背後的潛台詞是
你丫辦事不牢靠以後別混了。訂單也沒你份。
這公司裡壓力極大。
上次說過兒子畢業鳥哈哈。其實萬變不離其宗。
思考的碎片--七夕婚姻家庭零零總總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fhs.html思考的碎片--七夕婚姻家庭零零總總
1.soul mate
和@trustno1
探討過這個問題。他的觀點比較有趣既然是soul就沒有性別。其實也對。形而上就是靈魂層面的東西。屬靈的世界。那就是消滅的性別的差異。
但是確實還是存在這樣的瞬間你會體會到所謂的這是soul mate。
退而求其次其實你在某些層面上體會到soul mate
那個感受是遠超過所謂共鳴的。
2.定情物
七夕是中國式的節日。特意查了下什麼算中國式的定情物。
很多說法。
我稍微總結了下大約都是隨身物。比如髮簪,比如木梳比如羅帕比如玉珮比如香囊之類
其實香囊之類還未必適合定情物因為有時間限制。
所以定情物應該的定義是隨身物+長時間保留。這樣所謂紅豆之類的應該就不屬於這個範疇。
說到公司就一家譚木匠
其他沒啥好標的
3.女人和女主人
@trustno1 這個說法很棒。兩者差別太大了。
4.兒子和女兒
Bloomberg是女兒所以他最後選擇了要名聲而不是傳家。
這個@trustno1在Googleplus有很好的論述。角度是政治家的子嗣VS關鍵時刻的抉擇。
大讚!
從蛋炒飯分析到盧泰愚到戈爾巴喬夫
5.金句
今天看了小妖的似是故人來
1.至此,我要對愛我和我愛的人說一聲:如果愛我,請你永遠不要放開你的手。
2.有些人,一轉身,便是一輩子。
6.交集
這也是@trustno1給我很大的啟發。
要足夠大的交集當人和人之間沒有交集了那就是沒法玩了。
今天完成夏天的目標
游完100公里!
很有成就感。
Let
me put that another way: The way to be happy is to like yourself
and the way to like yourself is to do only things that make
you proud
零零無限宣布獲2500萬美元融資,同時發布Hover Camera無人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427/155452.shtml
導讀 : 本輪融資將HoverCamera帶入公眾的視野,讓大家重新思考自主飛行機器人的未來。
i黑馬訊 4月27日消息,北京零零無限科技有限公司(後簡稱“零零無限”)宣布已獲得總額2500萬美元融資,其中A輪融資2300萬美元。投資方包括IDG,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ZUIG等。
與此同時,零零無限還發布了一款產品——HoverCamera無人機,它的面世讓消費者可以毫不費力以全新的視角拍攝精彩瞬間。
零零無限CEO 王孟秋表示,我們要結合人工智能和小型飛行機器人科技,來創造可以改善人類生活的產品。Hover Camera是我們向這一目標邁出的第一步。本輪融資使我們能夠將HoverCamera帶入公眾的視野,讓大家突破想象空間,重新思考自主飛行機器人的未來。
金沙江創投常務董事林仁俊認為,如今市場上已有很多無人機產品,而零零無限的這款產品采用了最先進的技術,讓我們第一次感受到它可以改變自主型機器人的未來。
Hover Camera利用了專為無人機應用設計的無人機開發平臺——Snapdragon Flight。該平臺基於強大的高通驍龍801 2.3GHz四核處理器,具有GPS、4K視頻拍攝和連接性能,以此打造全新類別消費級無人機。
與其他無人機相比,Hover Camera並沒有使用GPS,而是運用計算機視覺技術,使其自主感知、分析周圍環境,從而調整方位及時有效的捕捉被攝主體。Hover Camera由富士康科技集團生產制造,此項合作確保了零零無限對於消費機無人機的量產能力。
北京零零無限科技有限公司由Twitter前軟件工程師、斯坦福大學博士王孟秋,和斯坦福大學博士張通於2014年共同創立。公司致力於研發消費級智能飛行機器人產品。其總部設在北京,並在舊金山、深圳和杭州設有分公司。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從九五後零零後中挖掘用戶創新,“旺旺太陽星創客營”開營
歷時5個月,從兩岸34個城市141所大學的1235個團隊中一路搏殺出來後,22個大學生創業團隊4月29日出現在了“旺旺太陽星創客營”開營式上。三天之後決出的10強團隊將各獲20萬元創業基金。
這也是食品巨頭旺旺集團從年輕人中發掘用戶創新的一次嘗試。多屆中國食品七星獎得主旺旺集團與上海複旦大學聯手主辦這一活動。
品牌研究人士表示,“旺旺太陽星雙創計劃”這種 “互聯網+文創+食品”的雙創模式在全球亦較罕見。該活動以文創食品為主題,以旺旺集團資源、電商平臺及基金的多方支持來培養懷有夢想的青年文化創客。
旺旺所處的中國休閑食品市場近年來已從高速進入中速增長階段,2016、2017年銷售額分別為4520億、4849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22%、7.28%。業內估計2018年銷售額約為5104億元,增長5.16%。
與此同時,零食在電商食品中的占比在逐年上升,從2015年的31%、2016年的33%升至2017年的33%。
市場的變化趨勢對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的旺旺來說,既有挑戰也有機遇。旺旺集團生產研發群總處長曹永梅在創客營開幕式上表示,食品飲料品牌已從“大而全”者通吃轉向“小而美””者勝出,過往的大眾品牌對年輕人吸引力下降;“老重慢”敵不過“奇輕快”,老舊營銷模式已經跟不上年輕人消費節奏。

旺旺集團生產研發群總處長曹永梅在創客營開幕式上致辭
因此,旺旺這樣的大品牌在一如以往堅持食品安全的同時,也在把握消費市場的脈動,今年以來已經接連推出針對年輕女性的“莎娃”配制酒、旺仔法式布蕾等新品。曹永梅說:“幾個月推出一種新品,這在以前的旺旺是不太能想像的。現在都做到了。” 但她表示,推出新品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品牌要與消費者互動,也就是要把握食品消費從大眾文化向眾創文化轉型的趨勢,改以往那種“品牌營銷”為“品牌互動”。而此次創客營就是與全國年輕消費者互動的嘗試。
22強創業團隊來自北京、吉林、大連、蘭州、湖北、臺北等省市,歷經初審、複審、決審。臺灣中原大學學生謝孟哲與幾位好友組成的“好事花生”團隊在22強之列。謝孟哲介紹,諧音“好事發生”的“好事花生”為花生食品設計了雙面印刷的一體式紙盒,並結合了上海的金山農民畫等文化元素。
這些團隊在三天時間內,將接受來自全國的夢想導師及專家準備的密集課程培訓,以及面對面的輔導,調整完善各自團隊的整體計劃。隨後將在PK賽中進行品牌創新、產品創新、營銷計劃、團隊優勢的路演及答辯,角逐十強。
“旺旺太陽星雙創計劃”執行長林淑黛表示,旺旺集團將把10強創客團隊分階段孵化成為文化創客,引導他們創立企業,實現從創意到創業的夢想。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