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明昇要讓祖父夢想重新發亮 揭開國產富過三代的DNA

2010-7-19  今周





如今,第三代接班人林明昇就坐在祖父林燈的銅像前,準備讓復興航空再次翱翔。

但就在他腳底下,從一樓到十樓,全是國產集團最主力的事業總部:國產實業、中興保全、復興航空等,是他的祖父、父親兩代耗費半個世紀建立的王國。

撰文‧楊卓翰

國產實業大樓十一樓的會客室裡,戴著眼鏡、一副斯文氣息的復興航空新任董事長林明昇,侃侃而談;他的背後,就是一九五四年創立國產實業集團的祖父林燈半身 銅像。這位今年六月出任台灣航空業最年輕董事長的林明昇,正是國產實業集團的第三代接班人。

「跨入復興航空是祖父的決定。」林明昇說,「那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所以我們那時才接手復航,讓她重回天空。」並非接班人 自己闖出一片天如今,林明昇坐在林燈銅像前,準備讓復興航空再次翱翔,而在他的腳底下,有著厚實的支持。從一樓到十樓都是國產集團最主力的事業總部:國產 實業、中興保全、復興航空、惠普地毯等,全是從第一代企業家林燈和第二代接班人林孝信,耗費半個世紀建立起來的帝國。

台灣企業中,經營超過五十年的不多,能傳到第三代的更是屈指可數。國產集團能走過三代,一路上雖有危機,但也都能化為轉機。富過三代的不傳之祕,就隱藏在 林家三代的歷史洪流之中。

早期,林燈是與辜振甫齊名的紅頂商人,兩人曾共同創立台灣水泥。他在五十六年前創立的國產實業,專門產銷預拌混凝土,當時台灣有超過五成的人行道和橋樑, 都是使用國產的混凝土建成的。

但林燈想做的,不僅僅如此,因為混凝土只是水泥的加工製品。林燈的次子林孝信說,他的父親一生最希望有自己的水泥公司,當上台泥的董事長。然而,這個願望 卻到林燈辭世時都無法達成。他的遺願,便落到了國產實業第二代企業主肩上。

林家一向傳統保守,不但行事低調穩健,繼承大業的也必定為長子。林燈的長子林嘉政理所當然地繼承了國產實業與復興航空所建構的集團王國,次子林孝信則在董 事會中居於二線。

金融海嘯後 接手兄長爛攤子只是,林燈沒有料到,嫡傳長子不僅無法代替他開建水泥廠,甚至還將辛苦打下來的江山駛向破產邊緣。

二○○○年林嘉政個人爆發財務危機請辭,當時,全台字號最老的飛行牌照復航已經連虧六年,虧損金額高達七十億元;林嘉政另一隻手上的國產實業,也承受了沉 重的財務壓力,現金增資又失利,集團的財務危機即將引爆。

反觀在集團內無法施展身手的林孝信,藉由父親林燈和日本軍方的關係,從日本引進SECOM保全技術打開另一條路,創立了台灣第一家保全公司──中興保全。

當年台灣並沒有保全觀念,林孝信親自帶著業務員到銀行推銷。在歷經幾年的顛簸後,中保在一九八五年首度損益兩平,在國產搖搖欲墜時,更成為集團裡的救火 隊。

林嘉政辭職後,林孝信臨危受命,接下國產和復航兩大事業。「總裁的抉擇相當沉重。」一位集團的資深主管向《今周刊》透露當時林孝信的心情,「當時金融風暴 並未波及到他的中保事業,他大可不必扛下負債累累的集團包袱。但這麼做就會讓父親一生的心血付諸流水。」謹守本分,以家族為重的林孝信,經過了痛苦的思 考,最後還是以老二的身分搭救國產這艘破船。

「那時真的很辛苦,但我很慶幸那時沒有放棄國產和復興航空。」林孝信成為集團掌舵手後,短短四年內他就讓國產實業的毛利成長了兩倍;而父親林燈的水泥廠夢 想,也在林孝信的手中實現了——國產實業終於在○五年於福建興建水泥廠。「父親沒當上台泥董事長,沒關係,現在我們自己有廠。」林孝信驕傲地說。

接班人上台前已布局十二年國產集團在危機中,展現了家族企業強韌的凝聚力,林孝信事後回想,認為這是集團得以延續下去的首要關鍵,也是家族傳承最重要的 DNA。就算之前被排擠在核心外,他仍然沒有捨棄父親的衣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家族擔起龐大債務。這是國產集團能夠跨過時代鴻溝的第一步。

成為國產集團的救星,林孝信並未因此失去對哥哥的尊敬。據集團內員工說,林嘉政淡出後,林孝信還是在國產大樓裡保留了哥哥的辦公室達五年之久;集團尾牙 時,也都會為林嘉政保留上座。大哥也敬佩弟弟的能力,曾誇讚他夠精明,個性像爸爸,才有辦法解決集團的困境。

如今,林孝信也年近七十歲,最近因接任復興航空董事長而浮出台面的長子林明昇,其實林孝信已布了十二年的局。

為了確保國產集團的第三代接班人能成功接下棒子,林孝信從長子林明昇小時就開始要求,每個環節都不放鬆。一九九八年林明昇在美國加州完成法學院博士學位 後,林孝信就馬上要求兒子回國。

「在父親叫我回來的那通電話前,我的確想待在美國執業一段時間,讓外界覺得我是奉父親之命才回來,有種被逼迫的感覺,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林明昇回憶 說。

在林明昇眼中,林孝信的決定總是下得快狠準。「父親是一個很認真的人,如果沒有這份拚命似地認真,國產集團不會有今天。」除了家族凝聚力之外,林明昇 說,﹁認真﹂是國產家族第二個DNA。

也因為如此,受到父親林孝信的賞識,就算是身為長子的林明昇,也覺得相當光榮。「有人肯定我的能力,願意給我一份工作,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光榮。」就是這種 態度,讓他當初毅然決然地放棄在美國執業的理想,回到台灣為父親效命。以家族利益為重;從這個例子觀察,他和父親的確帶有同樣的氣魄。

進入集團後,林明昇就從中興保全的基層專員開始歷練,一路走來,都抱持著「任務遠重於個人」的態度工作。林明昇有沒有繼承到父親的認真精明?被問到這個問 題,中興保全資深主管直點頭。「就像是兩位總裁在管事,很可怕。」雖身負接班重任,但林孝信在培養兒子時,並未把他當成家族成員,而是完全用專業的標準要 求他。林明昇表示:「父親常說,現在已沒有第二代、第三代的問題了,一切都是專業掛帥。沒有能力,就沒人會給你工作,空講自己是第幾代又有什麼用。」凝聚 家族 訓練專業能力經過集團的大風大浪,林孝信深知要永續經營家族企業,除了鞏固家族凝聚力,還要從專業能力下手。所以在公事上,他對林明昇就像公司裡的其他員 工一樣,而林明昇看父親,就像一般員工看老闆一樣。

也因為如此,林明昇覺得自己和專業經理人沒什麼差別。他在復興航空的董事會有六年的經驗,負責過許多如機隊規畫召集人等重要的職務,專業經驗不會比外面的 經理人少。「你就把我當成是專業經理人,我也只是一名靠薪水吃飯的主管;如果沒有能力,人家也不會給我這份工作。」用這種專業的方式管理家族企業,會影響 家族成員間的感情嗎?林明昇搖搖頭,「不會啊,我跟父親還是會每周一起吃早餐;除了公事,他還是要扮演很多角色。」林明昇和小他六歲的弟弟林建涵互動也很 良好。林建涵從英國念完企管碩士回國,現於國產實業擔任協理,協助執行長跟部門間進行溝通、協調。一位主管笑著說:「他們一天到晚黏在一起啊,感情好得 很。」國產集團第三代的兩兄弟除了受過國外的精英教育培養專業,也維繫著家族成員間強烈的羈絆。延續半個世紀的傳統價值和新時代的專業交融,為林家集團織 成了一張強韌的網,能讓它承受未來的挑戰。這,就是國產集團永續經營的祕密。

林明昇 Profile 現職:復興航空董事長、中興保全策略長、台灣視訊董事長學歷:喬治城大學企管系、加州大學Hastings法學博士

經歷:國產實業副董事長

國產實業組織圖(單位:新台幣)

國產實業(上市)

董事長:林孝信(第二代)總資產:147.48億元去年營收:86.61億元2010年第一季EPS:0.37元

轉投資

復興航空

董事長:林明昇

(第三代)

國產持股:49%

總資產:48.06億元

去年營收:56.94億元

國興水泥

國產持股:48%

總資產:1.95億元

大世界

百貨開發

國產持股:22%

總資產:9.6億元

中興保全(上市)

董事長:林孝信(第二代)

總資產:44.45億元

去年營收:58.01億元2010年第一季EPS:0.95元

轉投資

中保物流

中保持股:100%

總資產:4.26億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經濟部商業司台灣不是只有二家航空公司林明昇:政府航線決策不透明林明昇接任復興航空董事長後,首次接受媒體採訪。面對航空業 長期存在的不公平競爭,這位剛接手的少主,力爭發言權:「台灣不是只有二家航空公司(指華航與長榮)而已!」以下是採訪內容:Q.請問復興航空和其他競爭 業者比較,有何優勢?

A.我們是全國第一張飛行牌照,從1951年就開始飛了,現在是全國飛安評比第一名。復興航空是同業財務體質最好的,比華航和長榮的負債比都要低。

Q.在台灣這個大環境下,你覺得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A.政府航線決策不透明和資源分配是最大的問題。政府到其他國家談判航線,只開放少數幾家申請,最後大部分的航線又分配給某些特定公司。政府總是以我們機 隊太小為由,卻不考慮我們必須要先有航線才能調整機隊。整個過程都很矛盾。

Q.面對復興航空未來的挑戰,你有什麼策略?

A.現在正是復興航空最關鍵的發展時機,復興航空和同業差距最大的就是機隊大小,我們有16架飛機,但是已經在籌備新的機隊擴充計畫。未來只要爭取到航 線,馬上就可以進行擴充動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6

我要磨到發亮為止!

2013-02-25  TCW
 
 

 

二○一二年,台灣是亞太區賣出最多保時捷的國家,去年賣出一千七百輛保時捷,比韓國還多。

保時捷新車價動輒三百萬元,甚至千萬起跳,名貴的身價,要保養維修,不是隨便開到某家修車廠就可以搞定。台灣卻有個人,在他手底下,台灣每三輛保時捷就有一部是他維修。而他,甚至不是保時捷原廠師傅,而是自學出身的台灣「土炮」,這是車界的行話,指不靠原廠規範,只靠土法煉鋼的修車師傅。

頂尖的保時捷玩家圈子裡,無人不曉他,大家知道的是他的外號「阿三」,不少身價百億的大老闆、電子公司總經理,指名找他修車,甚至請他到家裡,欣賞自己不對外人公開的保時捷蒐藏。

別的車廠修不好的保時捷、原廠不提供的服務,他都有答案,堪稱本土修超跑的天王。他的本名叫林昌巖,是台北東進汽車的老闆。

「這個圈子裡,所有人都知道阿三的本事,沒人敢說比他厲害,」林昌巖的客戶、營造廠老闆馬克觀察。

在日文的維基百科裡形容職人的特色是:「不斷追求更好的技術,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不在意時間和金錢的限制,只要接受委託,不顧利益,都會竭盡所能,把自己的技術發揮到極限。」這個形容,用在林昌巖身上非常合適。

皮膚黑黑的,講話溫溫的,沒有太多情緒起伏,從外表看他只像個平實的修車廠老闆,唯有了解之後才會發現,這個人有股表面看不出的「狠」勁兒;不是好勇鬥狠,而是十八年來不服輸,不斷試圖破解保時捷背後三千多個技術關卡,甚至會為了一個問題找答案超過十五年,飛遍四大洲找材料、找方法,一關一關突破,就為了要找到最好的答案為止。

師傅惜授,就靠偷學 我想的是, 怎麼樣才能做得比師傅更好。

一九八○年,林昌巖從彰化到台北做汽車廠學徒,從遞工具開始學;從入行到自己開店,十五年的時間,他接受的都是土法煉鋼的訓練,沒有書,一切要自己用眼睛「偷學」。他回憶,第一次學拆啟動馬達,師傅只花五分鐘拆一次給他看,第二次老闆叫他拆,他花了兩個小時。

自己下手才知道,看來簡單的幾個動作,背後都有學問,一根螺絲起子在手上,第一步從哪裡開始,從什麼角度下手,都有學問。為了磨自己的技術,來台北的頭十五年,他都睡在修車廠裡,晚上八點下班之後,他會回想自己白天看到的內容,一個人把所有零件攤開,自己跟零件過招,常常搞到十一點。「我想的是,怎麼樣才能做得比他(師傅)更好。」

汽車是機械工業的極致,牽涉電路、油路、機械、配重、鈑金、懸吊等多種不同領域,他沒有基礎,就是靠不斷練習,譬如學拆變速箱,這是大部分修車師傅都不會碰觸的部分,頂多轉包給專修變速箱的工人,修變速箱的難度在於,一個變速箱就像一個立體的拼圖,是由數十個大小、形狀都幾乎一樣的齒輪組成,每個齒輪的拆卸順序都不能出錯,一步做錯,價值幾十萬元的變速箱就變成廢鐵。

沒有人教他,他拿報廢的變速箱自己練,拆下一個齒輪,就用相機拍一張照片,全部拆完,再按照拍照的順序組回去,半年之後,他丟掉照片,隨手就能把三、四十個外人看不出差異的齒輪,絲毫不差的組合成完好的變速箱。

因為技術好,創業前,他是台北市薪水最高的修車師傅之一,還被公司送到義大利去進修。會成為台灣的超跑修車天王,剛開始,完全是個偶然。 英文不好,難進原廠曾想應徵保時捷技師,但要有高職學歷,要看得懂英文…

二十年前,當時鮮少超級跑車,玩跑車的是以改裝日系本田(Honda)為主流。台北市有十幾家店專改本田,每一家店誰也不服誰,只有靠賽車見真章,「別家店會把車開到我們店門口,故意催油催很大聲,」他回憶,「老闆說,不能漏氣,就開車追出去,比看誰比較快,一分出勝負,就停手。」

為了競爭,他會自己改造零件,找專做車床的師傅,把汽車的引擎汽缸壁削薄,甚至自己仿製日本原廠的零件,「那個零件,新台幣要賣一萬多元,我用一千多元就能做出來。」他回憶,沒有原廠資源,他必須逼自己想答案,就算是土方法,只要能用,就是好方法,他改過的車,跑遍北部找不到對手。

有一天,老闆買了一輛二手保時捷,有些小毛病,要他開去原廠修理。「那個時候保時捷很少,只有公司的董事長才開得起,」他回憶。

他只是幫老闆開車來修,原本不關他的事,但進了原廠,他不找地方休息,卻直盯著原廠技師,看他怎麼修車,他在那裡站了整整超過四個小時,也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設計和維修的天地。

他曾想過應徵原廠技師,但是,「人家說,要有高職學歷,要看得懂英文,」他連報名資格都沒有。不用修車的星期天,他曾去台北火車站後面補英文基礎班,幾個星期後,補習班上課進度越來越快,「老師問,這一題誰不會,全班只有我舉手,我不想耽誤別人的進度,」他放棄學英文,但沒放棄自行研究保時捷維修的學問。

有一段時間,原有的公司倒閉,他自己開起簡單的快速保養,他把店開在當時台灣修保時捷最有名的店家旁邊,每天那家店客人大排長龍,他能做的,卻只是換換機油的簡單工作。但即便如此,經營一個保養廠,他硬是比人家多好幾個步驟和細節,他要求嚴謹,連地板都要比別人乾淨,開始傳出口碑。生意好的時候,半年就可以賺五十萬元。

但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做保時捷的修車師傅。

打通關係,混進原廠他有半天,我就學半天;他有一天,我就學一天。

想學的,台灣沒人教,他就出國找人教,「前面八年,我每半年出國一次,」他回憶,只要一存到五十萬元,就一次砸下去,拿來投資他的保時捷學習計畫。英文大字不識一個,如何出國?他就拜託懂英文,做超跑中古車生意的朋友,帶他參觀國外保時捷維修廠。

為了出國一趟,他必須幫朋友免費做好幾天的汽車鑑定,連對方在美國的朋友來台灣,他都會放下工作去機場接送,經常要打通兩層、三層關係,才能換到在原廠半天的學習機會。

到了國外,走進原廠,「大部分時間,我是坐在旁邊看,」他說,手裡捏著筆記本,裡面是他累積半年時間找出來最想解決的問題,他得心裡拿捏,這三、四十個問題,要挑哪一個問題先問,坐在車廠裡,即使有時差,再累他都會臉上堆滿笑容,等原廠技師有空,可以問問題的時候,便興奮得邊比手畫腳的問,但有一次,他在學最難的引擎正時調校時,原廠技師只輕蔑的側眼看他,「這個技術,我們都要學好幾個星期,你光看學得會嗎?」他聽不懂對方話裡挑釁的意味,對方再怎麼樣給排頭,他都堆滿笑容請對方做給他看一次。因為不懂英文,他學習的時間也只能配合朋友,「他有半天,我就學半天;他有一天,我就學一天。」

辛苦的出國學習之旅,他回憶起來說:「那段日子好像在戰爭。」

原廠技術手冊,他也全買了,一面看圖,請朋友翻譯給他聽,賺來的錢,除了旅費和零件,他都花在維修保時捷必備的特用工具上,一支扭力扳手,要價最貴高達新台幣三萬元!

幾年過去,砸下新台幣幾百萬元做研究,這筆錢當時夠在台北買間公寓,然而前三年連客人在哪裡他都不知道。

問題無解,試到有解手冊沒寫要磨掉頭髮般細的一層,只容許○.○一公分誤差。

但,累積了所有條件,命運之神就給了他出手的機會。有一天,有一個愛玩保時捷的客戶上門,他跟林昌巖聊天,知道林昌巖在研究保時捷,林昌巖問他,「能不能讓我拆引擎修修看?」對方竟然一口答應,「他叫林柏菁,他是我的貴人。」

對方會願意,也是因為一個當時連台灣原廠師傅都難解的問題,想要死馬當活馬醫——維修保時捷,最難的一關就是解決引擎漏油問題。「保時捷的引擎就像一個合起來的貝殼,中間用膠封起來,台灣氣候炎熱,封膠老化,就會漏油,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拆開來重組,」超跑玩家周正明指出。

「很多人試過拆保時捷引擎,組回去卻不能發動,」周正明說,即使發動,如果技術不到位,重組之後沒多久,又會漏油。

林昌巖拆開價值百萬元的保時捷引擎,用盡所學,花了兩個星期重組,「兩個禮拜之後,又漏了,」他說。

準備了三年,等到的卻是失敗?他到處問人,才發現,保時捷的引擎就像鐘表一樣精密,維修引擎時,原廠手冊上只寫要磨掉引擎表面的黏膠,但沒寫的是,引擎接合面必須靠人手用刮刀磨掉「像頭髮那麼細的一層,」只容許○.○一公分的誤差。知道原因,這一次,他終於解決了漏油問題。

然而,他並不滿足這個答案,因為「原廠的做法,單是磨掉黏膠,就要花掉十五天,」難道沒有更快、更好的方法?他像科學家做實驗,試過用腐蝕性的藥水泡,結果失敗,賠客戶十幾萬元;用車床磨掉薄薄一層,也失敗。他甚至把腦筋動到膠上,他到義大利、德國、美國尋找容易清除,又適合台灣氣候的專用黏膠,「只要有新的,我都買,」他說,光是膠,就試過十幾種。

最後是鈑金師傅給他靈感,對方建議他,「為什麼不用砂紙磨?」這一招,連原廠都沒想到,林昌巖嘗試後發現,「六百號的砂紙真的有效。」現在,他只要兩天,就能磨平引擎的接合面,是原廠工作天的七分之一,他的收費,也不到原廠的一半。

從開始拆引擎,一直到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這個過程,他總共花了三年的時間,沒有放棄。

德國也沒有答案,也許全世界只有我在想這個問題。

但這還不是他找答案最久的一次。為了一個問題,他甚至找了十五年的答案。 除了汽缸體的漏油問題,他發現保時捷引擎旁的汽門搖臂也會漏油,「原廠的做法是叫你整個換掉,要四萬多元,」他說。

他遇到人就問,做金屬加工的人告訴他,「這是特殊方式鑄造,硬度很高,台灣沒辦法加工。」他再問國外原廠,「香港和新加坡沒這個問題,因為他們車子很少開這麼久。」他苦笑,「德國也沒有答案,因為德國氣候沒台灣熱,車子不會漏油。」

他笑笑說,「也許全世界只有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全世界沒人有答案,他就自己想,最後,他設計了一種零件,可以減緩漏油狀況,「這樣,可以撐一年多,」但他其實還沒滿足,還想找更好的答案。像這樣他自己開發的零件,就有五、六樣。

他有一本筆記本,「我的筆記本只記問題,」各式跟保時捷有關的問題,累積半年到一年,他就飛到新加坡、美國、德國法蘭克福……,到處找解答。採訪時,本刊記者跟他一起翻原廠手冊,他一面翻,看到難突破的技術就會停下來,搖搖頭說:「這個很難,要會算公差,我還不會,」但是頓一下,又說,「我就是不信學不會,」「有心學,就會慢慢爬上去。」

開超級跑車的客戶,不怕花錢,但是對於技術與服務的要求卻比一般車主更高、更挑剔。

有些龜毛的客戶甚至會提出一般修車廠難以忍耐的無理要求,有一次,有一個身價百億的頂級客戶開來保時捷,要求林昌巖把整輛車的零件拆光,拆到只剩下車殼、車架,再按照他的意思找適合的零件拼回去,他沒交代怎麼做,人就走了,車一擺就是半年。

對汽車維修廠來說,空間就是生財工具,但林昌巖卻不介意,「我答應了就要做到,」他說。

他定期打電話問這位客戶,想把車改裝成什麼樣子,這是一款停產的老車,客戶卻想把它恢復成像出廠時候一樣,這要求等於是叫他從頭打造一輛保時捷,面對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林昌巖沒多說話,只是不斷在南非、德國、美國零件網站尋找,有些零件甚至全世界缺貨,他照樣可以透過關係,從供應商倉庫裡挖出新品,靠著一點一滴,已經找回近千樣零件,準備一樣一樣按照原廠工法把東西拼回去。事實上,為了服務客戶取得各式老保時捷零件,他不僅得跟德國人、美國人套交情,甚至曾跟義大利黑手黨外圍的汽車零件廠打交道,才能取得可靠零件來源。

「客人龜毛,我也沒差,」他說,「我個性更龜毛,」他笑說。這輛「新」車的改裝,他自己對於每一個接縫,每一顆螺絲,都要求和出廠時一模一樣,這一點,他比客戶要求還高,「我答應要做,就會做到最好。」

我總告訴自己,第一次可以不會,但第二次我一定要做給你看。

林昌巖承認自己很愛面子,「別人說我不會,我就是要證明給他看,」「我總是告訴自己,第一次我可以不會,但第二次我一定要做給你看,」他說。

現在,他車廠裡每天都停滿保時捷,他卻只有兩名員工,每一個關鍵步驟,他都要親自檢查。

經營服務,他也曾經遇到挫折,曾有新進員工修車,忘了鎖緊輪胎螺絲,車子在路上開到一半,輪胎差點飛出去,客戶痛罵,「萬一輪胎砸死人,到底要算誰的?」他也遇過員工拆引擎,拆下來一百個螺絲,引擎裝完,手上還剩十幾個螺絲不知道裝哪裡,最後都一一離職,「年輕人,教他技術,教三遍他還學不會,念兩句,他就走了。」林昌巖無奈的說,連他的小舅子來學技術,最後都受不了壓力離開。

雖然土炮出身,但林昌巖從不讓這個出身成為他的限制,從他對自己店面要求的一個小地方,就知道他的企圖心。

剛開店時,他便要求店面不能有髒污,不能任意亂丟零件,所有東西都要有秩序,按國外標準。一般修車廠不穿制服,他的車廠加上他才三個人,卻訂製了制服,規定要穿上。

雖然林昌巖專修漏油車,但地板上幾乎見不到油漬,每一樣零件,都必須掛在規定的地方,「我要求,只要漏油,馬上要擦掉,」林昌巖說,就是要把自己的店當成原廠經營。

林昌巖雖是修車工人,但他重新定義自己的工作。在他的修車廠裡,林昌巖像個黑手科學家,直到今天,他都還在實驗新的做法,保時捷的三千多種零件,就像三千多個關卡,他一關關過,就像爬山一階階的爬,讓他重新定義自己職業生涯的高峰,站上山頂,看到更遼闊的風景。

【延伸閱讀】超跑維修天王求才,要懂英文和精密機械

時代趨勢給林昌巖意料不到的新挑戰。

現在, 汽車裡裝有四十台以上的控制電腦,如果沒有原廠電腦,一般技師連方向盤都沒辦法修。保時捷的維修電腦是管制品,有錢也買不到。而且,五年前開始,保時捷不再出售維修手冊,改成光碟,沒有密碼,也看不到光碟內容。

現在最新的跑車全用電子訊號控制,如果是油電車,車裡還有數百伏特的高壓電,沒有原廠技術,一不小心就會觸電,「我需要一個懂英文,懂精密機械運算的助手,有願意的趕快推薦給我。」他有點著急的說,三年後,這些車將逐步取代傳統的保時捷,他和原廠的戰爭將進入更艱難的一關。(文●林宏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56

啃泡麵老董 讓賓士、資生堂「發亮」

2014-05-12  TWM
 
 

 

賓士頂級S-Class、BMW七系列、雅詩蘭黛與資生堂的化妝品……,猜猜看,這些產品中有什麼共通元素?

答案是,讓它們得以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摻在車漆、粉底、眼影中的無數細微人工合成雲母顆粒,全都出自中國江蘇省江陰市一家資本額不到七億元的小公司——中國晶體新材料控股(簡稱中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它的全球市佔率第一。

全球一年要用掉六十七萬噸的雲母,光是中國需求就約五分之一,長期大量消耗後,中國天然雲母礦場在三、四年前已告枯竭,只剩下印度為主的少數地區仍持續產出,順勢讓合成雲母崛起;再加上,合成雲母耐高溫達一千四百度的特性,也比天然雲母高出約一倍,用在汽車烤漆、航太機具上的效果更好。

看準商機,德國化學製藥廠默克(Merck)、美國陶氏化學(Dow Chemical)等國際大廠紛紛投入研究,但雲母合成過程中,必須加入可能會釋出有毒物質的氟,如何順利合成、又符合全球的「低氟」標準,成了大量標準化生產的最大障礙。

當國際多數公司苦於良率不穩定時,中晶材料竟然順利克服了這道難關。

搞研發,煉爐旁趴三個月比德國人還狂,創業界標準

二○○二年,中晶材料董事長戴加龍退出中國的「前進大西部」計畫,回到了江陰,著手準備他的第一座雲母工廠;在那之前,他在雲南的國家雲母礦場足足待了五年,學到相關知識,也看到它的未來機會。

創業初期,戴加龍深知要「站在巨人的肩膀才可能成為巨人」,因此決定全力爭取全球龍頭默克的訂單。他打聽到默克上海辦公室的位置,從江陰到上海站崗、用誠意打動對方,好不容易爭取到總部主管願意到他廠裡參觀,當時經濟拮据的他,趕緊向友人借了一輛別克車接送這些貴客。

那是春夏交際的時分,江陰遍地開滿黃綠色的油菜花,讓默克主管們看得醉心,工廠裡井然有序的設備,宣示戴加龍有別於中國同業小打小鬧的決心,終於,他拿下默克的第一張訂單。

然而,難關卻也隨之而來。

一次因為向外購買的原料品質良莠不齊,讓中晶的產品慘遭默克打槍,損失人民幣兩百多萬元,從小不服輸的戴加龍汲取教訓,決定從上游垂直整合,他從上海找來了華東理工大學的權威教授駐廠指導,不料半年後仍無進展,於是決定自己跳下來研究。

身為家裡八個兄弟姊妹中的老么,戴加龍少年時父母雙亡,最高學歷只有初中,但他有的,就是存活的堅強毅力與對機器結構的天分。坐在雲南礦場的山坡上,他靠著觀察,改良了設備,提升了效率;面對垂直整合的關鍵時刻,他只問教授兩件事情,一是如何檢測合成物的氟含量,二是氟的特性是什麼。

答案問到了,他領著中晶總經理何躍倫,在工廠約兩人高的煉爐旁足足「趴」了三個月,燒爐、拆爐一次就要十五天,中間不斷觀察結構變化,餓了就啃乾泡麵,累了就睡地上,沒想到這樣竟然給他試出低氟人造雲母的合成方式,最後還成了業界標準。

「我比德國人(默克)還狂!」教授半年做不到的事,他竟然解決了。「教授是用書本裡知識去計算的,我是用生活裡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自然規律,」戴加龍解釋,「我願意先做『拍腦袋』的事情,再往下去修改,」「拍腦袋,就是冒風險,就是今天一做,就準備一爐幾十萬可能要扔了。」

蓋設備,蹲在地上畫線製程良率九成,大廠搶購併

就算失敗的代價是新台幣百萬元也在所不惜,戴加龍一方面敢衝敢冒險,一方面又能靜下心研究機器結構,工廠裡的生產設備全是他一手打造,「我蹲在地上畫線,總經理、大學生跟在我屁股後面拿著皮尺量,不斷的改良。」他不埋單業界常用的設備規格,例如篩子一般多用長形,他改良為圓形,讓篩落過程運作得更快、更順。

曾經兩度參觀中晶工廠的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副教授雷大同表示,中晶採用的是岩漿(高溫一千四百度)法,有別於一般人造礦物在水中合成的方式,難度較高,如果滿分一百分,他會給中晶打八十五分;而這種特殊製程、良率九成以上的大規模量產,在其他公司極少見。

正因為這種獨特性,二○○九年中晶的低氟雲母技術穩定後,包括默克、德國化學公司巴斯夫(BASF)、陶氏化學等大廠都出價要購併中晶,戴加龍卻故意開出比對方出價再高一倍多的高價做為門檻,婉拒了它們。「我不是為錢,這孩子是我生的,我要見證它的成長。」最後,默克出資供中晶研發,以此鞏固雙方長期合作關係。

現在的中晶,毛利率高達六四%,幾乎全數囊括國際塗料大廠客戶,去年營收年增率超過六成;隨著營運績效逐年高速增長,曾經必須向友人借車接送默克高層的戴加龍,現在有七、八輛高級車,現在的中晶,一手掌握低氟雲母的開發專利、獨有的量產設備,也握有業界報價的話語權。

夢想到這邊就告一段落了嗎?戴加龍搖頭,有了雲母合成的成功經驗,這樣的技術可以延伸應用。他已圈下工廠旁的大片空地,對下一步計畫暫時賣個關子,眼前先讓中晶營運績效穩定成長,六月來台灣掛牌後,要以實際數字喚回台灣資本市場對F類股的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44

“他是能讓希拉里眼睛發亮的那個人”

即將正式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希拉里周五晚間通過推特宣布競選搭檔是來自弗吉尼亞州的聯邦參議員蒂姆-凱恩(Tim Kaine) 。

現年58歲的凱恩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曾經擔任弗吉尼亞州州長以及弗州里士滿市市長,他將於下周參加在賓州舉行的民主黨全國黨代會上正式接受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的提名。

分析人士指出,希拉里選擇在周五宣布競選副總統人選應該是為了轉移媒體和外界對剛剛結束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註意,同時也可以為民主黨全國黨代會下周在費城登場前“熱身”制造一些興奮的氣氛。

此前凱恩就被認為是最可能的副總統人選,但包括農業部長維爾薩克(Tom Vilsack),新澤西州參議員布克爾(Cory Booker)以及勞工部長佩雷斯(Tom Perez)等也都被認為也在考慮的範圍之內。

來自總統大選最關鍵搖擺州之一弗吉尼亞州的凱恩是華盛頓圈內人氣很高而且很受歡迎的政治家,能講一口流利西班牙語的凱恩不僅認為可以為希拉里爭取到維及尼亞州的重要選票,還被認為可以得到重要的西班牙裔選民的支持。

凱恩曾擔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2008年奧巴馬競選總統時,凱恩曾是呼聲極高的副手人選,但奧巴馬選擇了拜登(Joe Biden),在2013年成為弗吉尼亞州參議員之後,凱恩加入參議院軍事和外交關系委員會,曾前往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和以色列等20多個國家,被認為具有豐富的處理外交事務經驗。

前總統克林頓和希拉里一為什麽挑了這位最“枯燥無味”的副總統?

“我是一個枯燥無味的人。” 凱恩在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而凱恩在華盛頓的圈內確實被稱為是一位“不會讓人血液沸騰(興奮)的政客。”

然而,同桑德斯或者女參議員沃倫等讓人一聽就“興奮的跳起來”的競選相比,希拉里還是選擇了這位讓人“聽了完全無感”的競選副手。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凱恩確是希拉里競選團隊自4月份贏得紐約州初選之後就一直精挑細選仔細考量的人選。在考慮競選副手的過程中,包括前總統克林頓和女兒切爾西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為,除了要為民主黨挑出一位副總統候選人之外,他們還要為自己的家人挑一位天天朝夕相處合作共事的工作搭檔。“從上次兩人公開亮相時的互動可以看出,他是那個能讓希拉里眼睛一亮的人。”美國媒體CNN的一位新聞評論員指出。

凱恩也被認為是希拉里的候選人名單中“最安全”的候選人,雖然政治溫和派的凱恩可能不會獲得大量極左選民的支持,但在幫助希拉里獲得年長白人男性選民的支持方面,凱恩的白人男性身份和他的年齡以及個人經歷無疑會對那些“恐懼”希拉里女性因素的選民起到正面的安撫作用。“特別是在希拉里的對手(特朗普)是一位非正常人的情況下,希拉里選擇一位中規中矩的副總統人選就顯得更加重要。”美國媒體的一位評論人士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18

發聲發亮拐杖 黑暗中引路

1 : GS(14)@2016-08-06 00:28:59

【明報專訊】中學組冠軍樊沚津(右圖)表示,她設計的「可發聲發亮的拐杖」,乃源於上學期的一份科學科功課。因為她祖母不時需要在半夜起牀去洗手間,有一次更因此而跌倒,所以在構思那份科學科功課時,她就想到設計一支拐杖來幫助祖母。

後來,老師在全班數十份功課之中,選擇了她的功課,建議她參加「智慧香港—全城橋王挑戰賽」。但由於她只是中一,初時並不認識該柺杖涉及的科學理論,所以要靠老師特別教授,以及自行上網搜尋零件資料。最後,再在老師的指導下,組裝出其原型,前後一共研發了3至4個月。

「可發聲發亮的拐杖」乃針對長者和行動不便人士而設計,讓他們在光線暗淡的環境中,也能活動。這拐杖由傳感器、揚聲器、電池和可錄音IC製成。它的原理是,每當無線電傳感器感應到前方有障礙物時,拐杖就會發出提示聲響。除了避障之外,這拐杖還有照明功能。而拐杖既可以使用電池,亦可以手動發電。

[薛偉傑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01&issue=201608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3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