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加坡實施組屋政策五十年,住者有其屋的精神不但讓五百萬的人民,九成都有自己的房子,其中八二%更是住在組屋中,即使房價近兩年來飆漲將近七成,年輕人還是可以輕鬆成家,兼具創造財富增值的機會。 撰 文‧徐介凡 攝影.吳東岳今年十月,二十八歲的謝屏忠,牽著小他一歲的女友雷柔嫣,一同走過紅毯,這段五年愛情長跑終於修成正果,父親在一旁激動流淚觀禮 的同時,謝屏忠把太太的手高高舉起、像個大孩子般興奮地叫著:「爸,我做到了。」更重要的是,原本住在五坪大出租小套房的他們,已經買下一間房子,十一月 二日就搬進新家,這讓夫妻倆對未來充滿著幸福感。 目前在新加坡上海亞洲控股公司任職文員的謝屏忠,月薪約星幣四千六百元(編按:星幣兌新台 幣匯率為一:二十三.八九,月薪約合台幣近十一萬元,在新加坡大學畢業生起薪約兩千八百元,工作五年的上班族,平均收入大約都在這個水準上下),雖然薪水 並不高,卻無礙於他築愛巢的規畫,因為,新加坡的組屋(類似台灣的國宅,見小辭典),讓他不用負擔太高的金錢壓力,也能輕鬆成家。 房貸壓力 低,雷柔嫣夫婦輕鬆成家同屬馬來西亞籍華人、只擁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權身分的謝屏忠與雷柔嫣夫婦,因為心知買不起價格過高的私人住宅,所以購屋的目標始終鎖 定在二手組屋市場上,今年七月,兩人終於選定了一間緊鄰現住房子旁邊,十六樓、三房一廳、約二十七坪大,要價四十萬元︵星幣,下同︶的二手組屋。 「我 們的客廳要擺大一點的沙發,小孩還沒生之前,多的房間要先拿來當工作室,等孩子生下來、長大後,就可以讓他接著繼續用。」謝屏忠和雷柔嫣你一言、我一語, 聊著搬進新家後要怎麼布置愛巢,雖然添購家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從兩人的表情上,可以明顯看出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因為購買這間大小中等 的三房一廳二手組屋,雖然得花上四十萬元,相當於謝屏忠不吃不喝七年半左右的薪資所得,但是,由於新加坡多採三十年期的房貸,頭三年平均利率只有一.四 五%左右,雖會隨著政府調整利率而浮動,但以目前來看,每月僅須償還約九百元、僅占兩人月薪加總的一○%比率,可支配所得仍有很大的空間,難怪兩人並不擔 心添購家具的支出。 進一步細看組屋價格部分,包括房屋估價三十七萬元,以及隨著房地產價格上揚、屋內裝修較佳,必須加碼付給前屋主的「增值 溢價」三萬元,由於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有增值溢價部分不能融資的規定,所以在前期自備款方面,分別由估價二○%的七.四萬元、溢價三萬元,加上更換地板瓷 磚、粉刷牆壁的兩萬元裝潢費等,總共需要十二.四萬元。兩人湊一湊手邊存款買下房子,父母也因他們新婚贊助了一些裝修費。 由於謝屏忠是移民者,只取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因此只能買二手組屋,若是一般新加坡國民,則可以申購新建組屋,同樣的房子,價格比二手組屋便宜了四成,只須準備六萬元左右的自備款,就可以入住,成家更加輕鬆。 「我 們有個蘋果飯店的計畫,在小孩還沒生出來之前,把多出來的房間提供給朋友們短期租借,一晚就收個星幣二、三十元的友情價就好。」馬上就要搬進新家,但生活 經濟壓力卻沒有因此增加,「租金可以當兒子的教育金、拿去存起來、做旅遊基金……。」家裡可支配的錢沒有因為買房子而減少,讓謝屏忠與雷柔嫣對未來有無數 個規畫,一想到這,兩人的笑容變得更甜了。 高達八二%的人住在政府蓋的組屋根據新加坡政府統計,新加坡五百萬人口中,近九成擁有自有住宅, 其中高達八二%的人是住在政府的組屋當中。這是基於自一九六○年以來的政策,新加坡政府成立建屋發展局,統籌提供大量平價的組屋,簡單來說,就像是台灣的 國宅一般,藉此讓新加坡國民能夠實現﹁住者有其屋﹂的理想。 因為從建築、銷售到管理,全由政府一手包辦,所以法令規定,民眾花錢買下來的,只是一個可以使用九十九年的租約,並不包括土地權狀在內;通常,可以分成新建組屋與二手組屋兩種。 根據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資料,不論是購買新建或二手組屋,對象一定要是年滿二十一歲以上、名下不能有任何房子;此外,因為新加坡生育率過低,政府為了同時達到鼓勵結婚、促進生育的目標,申購組屋也同時多了一條規定,在拿到鑰匙之前,一定要辦妥結婚手續才能入住。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為鼓勵結婚與生育,所以如果夫妻二人離婚,不論有無小孩,新加坡政府都會要求在六個月內把已申購的組屋給賣掉,並且搬出。 由於組屋屬於政府政策一環,因此,購買組屋的自備款部分,可以把每月分別扣除自員工與雇主的二○%薪資的公積金︵類似台灣的勞保︶拿來支付,進一步再降低民眾購屋的壓力。 從價格上來看,二手組屋介於新建組屋與私人公寓之間,通常被當作房地產價格的重要參考指標,在同一區域內,新建組屋最便宜,往往二手組屋打個六折,就是新建組屋的價格,至於私人住宅,價格約是二手組屋的一倍以上。 若進一步以目前各區域的平均價格來看,販售房型數量較多的兩房一廳、三房一廳、三房兩廳三款二手組屋(坪數平均約當二十三坪、二十七坪、三十三坪),價格分別落在星幣三十、四十與五十萬元範圍。 新 組屋與二手組屋價格與規範大不同當然,因為政府提供的條件相當優惠,為避免人民拿來作為套利工具,同時也附帶了住滿三年之內,不能出租或轉售的條款。不 過,新舊組屋之間還是有幾個重要的不同,首先,新建組屋的售價因為有政府優惠補貼在內,價格比起二手組屋通常便宜約四○%左右,所以購買對象的資格,限定 要有新加坡國民身分、且夫妻月薪合計不得超過八千元才可購買。 至於二手組屋,則是只要擁有永久居留權身分即可,且月薪收入沒有限制,儘管價格比新建組屋貴上一些,但比起擁有土地權狀的私人公寓,卻還是便宜了將近一半的價格。 其 次,由於組屋的推出是為了讓民眾買得起,因此政府在貸款利率上也有相關配套措施。若購買新建組屋,可以向建屋發展局直接申辦貸款,利率不但比一般銀行所提 供的房貸便宜︵視當下市場利率,便宜一%到二%左右︶,貸款成數可達九成,期間長達三十年,但不得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六十五歲,而且不受政府打房政策影響, 此外,有鑑於政府提供的特別優惠,所以每對夫妻一輩子只有兩次的購買機會。 相較之下,二手組屋的貸款不僅全由銀行辦理,且條件與私人公寓相同,借款期限同樣最長三十年期,貸款額度因打房措施,最高只有八成,利率方面亦比建屋發展局所提供的貸款高約一%至二%,但因為補貼優惠較少,所以二手組屋的買賣次數並沒有設限。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擁有一間二手組屋的民眾,還可以同時擁有一間私人公寓,但為了打壓房價,政府規定今年八月三十一日後購買二手組屋的民眾,若要另外購買一間私人公寓,得先出售手上的二手組屋。 因 為組屋規定,拿鑰匙入住前必須辦妥結婚手續,方能入住,實務上從買好到住進去整個程序下來,通常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不過,因為幾年前新建組屋申購人數 不高,建屋發展局將新建組屋的申購方式從「先蓋後售」改為「先售後蓋」,先公告一個地區即將蓋新建組屋,讓民眾前來申購,全部售出以後,再開始興建,因此 從買下到實際住進去的時間,相較謝屏忠購買的二手組屋,普遍只需三個月就能交屋,新建組屋卻需要三到五年之久。 新加坡政府除提供新建組屋申 購約四成的優惠補貼外,還有其他政府規定,包括新婚三萬元補貼、居住地點鄰近父母的一萬元補貼等,無疑提供年輕人快速累積財富的捷徑。但是,由於近年來新 加坡因應物價上漲,工資調漲速度同樣很快,若以一般大學畢業生起薪每月二千八百元左右(約合台幣六萬六千元),通常工作個五到七年,月薪就會超過四千元以 上,夫妻二人相加立刻超過建屋發展局的薪資上限規定。 為買組屋,年輕夫妻都想盡早成家為了趁著薪水還在可申購範圍內,趕快申購新建組屋,也 讓新加坡年輕夫妻普遍都有盡早成家的想法,先買屋、接著結婚,再搬進新家也成為當前常態,因為規定拿到鑰匙前辦理結婚手續即可,往往申購後也得等上少說三 年才能交屋,反而多了些時間可以慢慢籌備結婚事宜。 雖然,新加坡不論是二手政府組屋,還是私人公寓的價格,從二○○五年到現在,漲幅均高達六成以上,尤其去年第三季金融海嘯結束,價格漲勢更是凌厲,漲幅少說超過兩成,即使如此,卻仍不影響新加坡民眾買房的意願與能力。 房屋費用占可支配所得比率低,正是新加坡民眾能夠對未來人生充滿希望的關鍵所在。新加坡的組屋政策實施至今,剛好屆滿五十年,規定與管理隨著時代背景與經濟發展不斷演變,住者有其屋的中心思想卻始終如一。 平價組屋品質高,宛如高級住宅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新加坡的組屋屬於平價住宅,但是,不論是建材品質、整體設計,或是公共設施,卻一點也不顯得平價。 踏進方榮福家門,採三房二廳格局的組屋,空間寬敞,外面有一個五坪大小、可以直眺新加坡夜景的陽台,木製地板與櫥櫃構築出來的溫馨感,著實讓人分不清到底身在高級住宅,還是一個普通的政府國宅。 五十八歲的方榮福回憶,身為馬來西亞籍華人的他,當初剛入社會不久,因為太太是新加坡國民,符合申購新建組屋的條件,因此在當時買下一間要價一.八二萬元、新建的兩房一廳組屋。 「我 那時候一個月薪水很低,才四百元。」從基層員工做起的方榮福,每月房貸費用約七、八十元左右,雖然太太是家庭主婦,家裡缺少一份薪資收入,但是,若從支出 占所得比率的角度來看,其實與謝屏忠差不多,房貸只有二○%左右,因為占可支配所得低,儘管家中經濟只仰仗他一人之力,卻也順利把兩個小孩拉拔長大。 一 九九九年時,因為兩個小孩分別到了二十歲與十一歲,,不能再同住一個房間,方榮福決定把住了十九年的組屋賣掉,心想:「既然要換大一點的房子,乾脆就換間 可以住一輩子的吧。」當時因為景氣轉好,除了考慮每個小孩要有一間房間外,也想多給自己一間書房,閒下來時可以做休閒用途,因此,選定了與市中心距離較遠 的後港區,三十六坪、要價三十一萬元的新建三房兩廳組屋。 隨著新加坡經濟提升,方榮福當時二手賣出舊組屋的價格約為十四.五萬元,算一算,增值了將近八倍,售後獲利加上工作二十年所累積的公積金,全部用來買這間組屋。 雖 然房子位於新加坡偏遠地區,但方榮福認為,這裡的生活機能樣樣齊全,除了政府捷運建設與組屋幾乎同步蓋好,不論上班或上學交通都很便利外,組屋社區內亦有 包括中、小學校、停車場緊鄰,對面更有傳統市場,「雖然是新開發的郊區,但生活起來卻很都市。」方榮福說,便利性遠超出他當初購買的預期。 房地產飆漲,二手組屋價格跟著翻倍新加坡政府通常是將公共建設(例如捷運)與組屋所蓋的位置結合,捷運拉到哪裡,組屋就蓋在哪裡,以方便居民上下班。這樣的配套,除了帶給方榮福住的便利,同時也創造了財富。 現在,這間三房兩廳的組屋在二手市場的行情,已經上看五十五萬元,增值幅度將近八成。 「去 年政府公布人口突破五百萬的時候,所有人都被嚇到,拚命在市場上搶房子。」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楊煥杰解釋,新加坡房地產之所以會一路狂飆,關鍵來自於外來 人口的大幅提升。由於新加坡生育率一向不高,近兩年來更只剩一.二%左右,「把死亡率考量進去,新加坡本國人口成長率其實是負成長的!」○五年起,連續四 年新加坡人口成長率都超過五%,推升總人口數一舉突破五百萬,成長力道卻主要來自國外移民,以及外國專業工作人士大量進入新加坡。楊煥杰回憶,在大家觀念 都停留在人口只有四百二十萬人的時候,政府突然公布超過五百萬人口的數字,大家都開始恐慌起來,怕沒有房子可住,因此「外資與本國人民同步大買,推升房地 產價格一路飆高。」今年五十八歲、擔任財務會計主管的蘇秀霞,同樣也是房地產價格大漲的受惠者之一,二十年前,她花了九.六萬元在宏茂橋地區買下一間改建 式的新建三房一廳組屋,如今價格來到四十萬元,漲幅超過四倍,她卻仍扼腕地說:「早兩年買才兩萬多元,你看我損失多少。」由於早期新加坡政府的組屋規畫較 不合時宜,推出大量一房一廳的組屋,與現在三房一廳、三房兩廳相差甚遠,因此新加坡政府便重新規畫,將原本一房一廳式的兩間屋子打通成為一間新建組屋的作 法,吸引民眾前來申購,這也正是蘇秀霞所買下的組屋。 眼見媽媽購買組屋增值財富的經驗,二十七歲的女兒陳煊華也打算趁早有樣學樣,剛跟準老公拍完婚紗照的她,現在正積極尋找組屋標的,替自己找一個安居的窩。 面積只有台北市二.五倍大的新加坡,雖然地狹人稠,卻透過政府實施組屋與相關配套政策,讓年輕人即使身處高房價時代,也沒有購屋的壓力,甚至更可因房價上漲而累積財富,反觀台灣的政府,又留給了年輕人什麼呢? 新聞辭典 組屋 1960 年,新加坡政府為了解決國民居住問題,成立建屋發展局,包括興建、定價、買賣、管理等,全面規畫如同國民住宅一般的平價房屋,也就是所謂的組屋。政策施行 50年來,已有82%國民居住在組屋中。根據規定,組屋只提供99年的使用權,到期便收歸國有,與一般私人住宅擁有土地所有權不同(但新加坡部分私人住宅 也只賣地上權)。一對夫妻一生只能申購二次新建組屋,以及向建屋發展局申請優惠貸款的機會,二手組屋因不得申請優惠貸款,因此沒有購買限制。 新加坡組屋公共設施齊備 生活機能相當便利 運輸:組屋區內設有公車站,且地理位置緊鄰捷運站。 遊樂設施:組屋區的中心,一定會有兒童遊樂區與球場等公共建設。 停車場:獨棟五層以上的專屬停車場,供應組屋區家庭停車需求。 大排檔:舊式組屋一樓多為大排檔或傳統市場,供應民眾食物需求。 法令與政策配套完善 打造公平理想的居住園地 01. 新建組屋只准新加坡國民申購,二手則包括永久居留權身分者。 02. 新建組屋價格較二手便宜四成,二手又較私人公寓便宜超過一半。 03. 申購組屋只有99年使用權,不包括土地權狀,到期收歸國有。 04. 新建組屋申購,夫妻月薪合計不得超過星幣8000元,二手不設限制。 05. 新建組屋貸款利率較銀行優惠1%至2%,但一生只有兩次申購機會。 06. 新建組屋房貸最高可貸九成,二手條件比照私人住宅。貸款期間最長30年,但不得超過法定退休年齡65歲。 07. 擁有組屋不能另外擁有其他私人公寓,二者只能擇一。(註:避免炒作)08. 組屋住滿三年前不得出租或轉售,二手不受限,但一對夫妻只能買一間組屋。 09. 組屋居民人種比率依國內人口結構設限,超過上限便不再賣給該人種。 10. 組屋區公共設施齊備,捷運、停車場、孩童遊樂區與球場一併規畫。 租金貴、投報率高,組屋讓新加坡國民迅速累積財富新加坡不論是店鋪、商辦、私人公寓,就連二手組屋的租金也貴得嚇人,以目前一間新建三房一廳組屋購買價格約星幣30萬元左右計算,年租金收益可達2.4萬元,加計政府其他降低購屋成本補貼,年投報率直逼10%。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楊煥杰直言,由於新加坡民眾自有房屋比率近九成,因此國內欠缺完善的租屋市場,沒有市場機制下價格自然不易受到控制;此外,因為外來勞工、移民很多,大量人口湧入也致使租金價格只漲不跌。 社會住宅 應納入國家福利政策 台灣社會住宅聯盟表示,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早就體認住宅市場有其局限性,政府應扮演不可或缺的救濟角色,最普遍的作法是興建一定數量的社會住宅,以「只租不售」的方式提供經濟與社會弱勢族群,以滿足並保障其「居住人權」。 以 荷蘭來說,就認為社會住宅不只是住宅政策,應該是國家福利政策,不論經濟景不景氣,都必須長久、持續地推動。荷蘭社會住宅主管機關是中央住宅部,由中央政 府編列預算、選擇地點、規畫興建,再交由地方政府分配、維護管理,而不只單靠地方政府資源執行。 (梁任瑋) 各國社會住宅政策比較 國家 公有租售住宅比率 作法新加坡 82% 自1960年代起,大量興建國民住宅(組屋),高達82%新加坡居民住在政府興建的組屋裡;另外也針對經濟弱勢無力購屋者提供廉價租屋,約占總人口數8.7%。 香港 50% 1970年代起大規模推動國民住宅(公屋),分為租售兩類,在租金和售價上上有嚴格規定,並對申請者資格進行較高門檻和審批監督機制。 荷蘭 34% 以政府補助為主,租金經過每年調整,以評點制度公開透明方式申請。各區的分布平均、住宅設計混居,維護居住品質,結合照護服務。 英國 20% 目前約有800萬人居住公有出租住宅,以低於市場價格之租金補貼,透過評點制,保障住宅需求最大者,遵守規範者可終身居住。 德國 16.2% 採政府補貼民間投資興建模式,完成後在入住對象與租金訂定上均須受規範,出租人只可收取成本租金,租賃期間不會提高租金,並設定最低居住水準,對適當的住宅面積、房間數有所規範。 美國 6.2% 1950年代起興建大量公有出租住宅提供弱勢團體,近年來為減低標籤化與種族隔離問題,提倡混居政策並改善既有公有出租住宅品質,並配合住宅補貼,解決中低收入住宅問題。 台灣 0.08% 數量過少,無具體政策方向。 資料來源:崔媽媽基金會、無殼蝸牛聯盟 |
--二元討論寫於2012年5月12日22:55
悼念512地震中罹難的同胞並感謝一起在災區奮鬥過的兄弟姐妹
21世紀網獨家報導 在2萬億新經濟計劃刺激下,鋼鐵產能超負荷運作、鋼貿融資黑洞、鋼企信用質量受壓、重組受阻等潛行風險,已經達到了讓人顫慄的程度。
一次遲來的批覆,讓位於中國南方的兩座海濱勝地搖身成為鋼鐵之城。5月,武鋼、寶鋼兩家鋼企巨無霸同時在兩廣不到500公里的半徑範圍內圈地競爭,行業的瘋狂和虛火,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便宜的鐵礦石運輸成本、鋼材出口和西部大開發三大優勢,成為吸引武鋼佈局廣西防城港、寶鋼落止廣東湛江的最好「嫁妝」。
當前,世界經濟復甦的曲折性、艱巨性進一步凸顯。在中國鋼鐵行業面臨世紀性首虧的背景下,最新的支出刺激方案較2008-2009年更加謹慎也更具有選擇性,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鋼鐵和綠色能源項目上,無論對於中央或是地方政府來說,這份「厚禮」顯然讓人備受鼓舞。
不過,鋼鐵行業仍難以流血止損、鋼貿圈授信大幅縮水,大規模的鋼鐵基建項目,會否引發更大的信貸規模和系統性風險,甚至是民間借貸等更危險領域的災難?中國地方債與房地產風險猶存,鋼鐵供應過剩會迎來多多益善的效應嗎?
21世紀網特別策劃《吻不起的增長:中國鋼鐵虛假繁榮》,將陸續推出8篇文章,闡述當前鋼鐵行業庫存超負荷積壓現狀、鋼企探索多元化轉型、現金流及募投情況。本輪經濟刺激計劃中,機場、鋼鐵、鐵路項目紛紛獲批。新一輪投資驅動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動鋼鐵行業?2萬億,能救鋼鐵嗎?
一方面是大舉南遷,搶灘便利的港口貿易條件,一方面瘋狂重組、開闢副業、上市圈錢、融資解困、甚至出海拓荒。成為當下中國鋼企掙扎求存的縮影。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出於對GDP的迷戀,高舉鋼鐵產能即意味著綠色經濟的受損。為何仍表明把虧損中的鋼鐵進行到底的決心?
對於用鋼需求疲軟的下遊行業來說,房地產、基建、機械、家電、汽車等消費主力軍,超負荷的鋼鐵產能會引發崩盤的擔憂嗎?
對於商業銀行來說,當地產調控和信貸緊縮破壞了鋼貿融資的盈利模式,鋼和銅的貿易融資會成為銀行的首要風險嗎?
當中國政府把2012年GDP增長目標定為7.5%,2011-2015年期間的平均增長目標為7%。中國過熱的經濟增速帶來商品市場的繁榮,政府強調使經濟增長擺脫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鋼鐵大躍進會成為主要趨勢嗎?
據麥格理數據,中國鋼鐵業的現金利潤率為負值。產能利用率已從2000年初的逾95%降至去年的83%。如果低於90%,鋼鐵生產企業就很難擁有較高利潤。中國鋼鐵業的營運利潤率是全球最低之一,一些上市鋼鐵企業目前正將業務多元化,分散到養豬等副業。
來自中鋼協的數據,當前中國鋼鐵產能為8.5億噸,但目前只利用了6.8億,嚴重的產能過剩壓力猶如泰山壓頂。一季度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10.34億元,較之去年同期158億元的盈利數據,鋼鐵行業仿似步入冰河世紀。
2011年全國鋼材產量分佈圖,鋼鐵行業向南佈局集結號吹響(單位:萬噸)
路透財經分析稱,如果不關閉工廠,那麼中國鋼鐵市場要用很長時間才能達到供需平衡。假如中期內中國GDP每年增長6%,GDP每增長1%,就仍然需要再多生產0.6%的鋼鐵。
東方證券最新發佈的「微中國」調研報告顯示,大家對平台貸款和房地產最擔心。英國金融時報曾援引銀監會稱,中國已對部分鋼鐵貿易商過度放款的問題向銀行業提出警告。
多元化求生,成為了鋼企在寒冬的唯一出路。在緊縮的信貸條件下,鋼鐵企業的日子愈發艱難——寶鋼鞍鋼武鋼,因違規增加產能頻被審計署點名;重慶鋼鐵擬收購大股東投建的198億元鋼鐵資產,但復牌遙遙無期。
首鋼擬重組緩解資金壓力,卻遭到106個小股東反擊;華菱與安賽樂米塔爾嘗試期權式股權置換,也仍難擺脫對銀行貸款的嚴重依賴。標準普爾評級認為,鋼鐵業基本面情況可能將在2012年惡化,對寶鋼集團、新日鐵及浦項制鐵三家東亞龍頭鋼鐵企業的信用質量施壓。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甚至直接宣稱,中國為應對經濟放緩而出台的刺激措施規模可能將高達二萬億元,也就是2008年「四萬億」的一半。總體看, 「中國鋼鐵業起碼要用六年時間才能實現產能全負荷運作,換句話說,從業者未來10年前景依舊黯淡。」(21世紀網 江佩霞)
下一頁:2012年4-5月份國內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合作動態(21世紀網整理)
1.福利其實也可以范特西
2.別無選擇
某知名互聯網公司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公司大樓內連廁所和樓梯間也不准抽煙。本來嘛,防火防盜防記者,辦公室不抽煙對大家都有利。但這項源自CEO討厭煙味的個人喜好還是極大改善了該公司員工的身心健康,對原本就不抽煙的人就更利好了。
3.不予置評
當你聽到某機關或某國字頭大公司又多了什麼驚人福利,淡定點。
⊙360度福利
解決戶口、房貸優惠、購車優惠、出國考察、各險各金,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再來個什麼配偶享受同等福利、配偶陪同出差還發補助之類—這只發生在某個世界裡,聽完就算,記得情緒穩定。
⊙顛覆性福利
團購買房買車這一類,有些大公司也能辦到,但是如果你瞭解國企團購的都是什麼房子什麼車,你的世界觀可能又得崩潰了。
4.醉翁之意不在酒
公司給了你什麼,別太當真。
⊙只為你不跳
這幾年來富士康給員工漲工資、廠房樓層之間也增加了防護網,基層員工甚至還能和公司高層聊工作心得,因為他們真的很怕「跳樓」這兩個字。
⊙健身還是衛生?
你以為公司給你發健身卡是為了什麼?對IT民工來說,你們確定不是因為頭髮一把糟亂、週末宅在家裡以及幾天沒洗澡被嫌棄了嗎?這可能性你想過嗎?
⊙Outing是假,team building才是真
公司旅遊也是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在你為將和同事們一起出去玩興奮得無法安心工作時,先確定這不是換個地方開會,要不就是假稱outing其實是team building,假如不幸要和不投緣的同事同行,簡直比出差還辛苦。
⊙內買多,朋友多
內部折扣時,朋友來電總是在一番甜言蜜語的寒暄和莫名其妙的關心後,加一句「能幫我買個×××嗎」—早說嘛,工作對維繫友情發揮了重大作用啊!
【導讀】如果說「五穀道場」在鼎盛時期因創始人王中旺經營失策導致了失敗,那麼在實力國企中糧集團全盤接手「五穀道場」三年多了仍在主流超市貨架上難覓其蹤影說明了什麼呢?
5月18日,新浪微博用戶「胖賊騎瘦虎」稱:「整個廈門所有大超市,都沒見到有五穀道場。非油炸方便麵這麼有市場潛力的產品,X師傅X賣郎這些牌子為何都沒見做?照理說技術已經不成問題。只怪中糧這麼大的國企,銷售渠道太不給力,害得哥只能淘寶,在中糧的官方旗艦店上轉一圈,一不小心,又多買了點……」
想買的顧客在大超市買不到——這個現象至少從2012年下半年就開始,媒體曾頻頻報導,不唯獨廈門,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是如此。中糧集團公關部相關工作人員曾解釋:「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食品有限公司對五穀道場進行了戰略調整,聚焦業務區域。」
和許多壞掉的食品品牌不同,「五穀道場」的非油炸方便麵一直有不少擁躉,但如今很多超市在「買不到」的經歷正折射出五穀道場被中糧集團收購三年來的尷尬處境。
五穀道場兩生
五穀道場可以分為新、老兩個五穀道場。老五穀道場時期,從2004年創始人王中旺在北京註冊公司開始,到2009年以宣告破產重組結束。新五穀道場時期,從2009年中糧集團全盤接手五穀道場至今。
創始人王中旺出身農民,1999年和其他農民出資170萬元在家鄉河北邢台成立隆堯縣中旺食品有限公司,以做低端方便麵品牌起家,在2002年時以近5億元的收入進入方便麵行業5強。2003年,王中旺找到了曾任華龍面業高管的營銷高手任立,兩人密謀做非油炸方便麵。
2004年底,王中旺在北京註冊公司,建立廠房。2005年11月,中旺集團推出「五穀道場」牌方便麵,請明星陳寶國代言,以「拒絕油炸,留住健康」的爭議口號在品牌林立的方便麵市場立馬橫戈,開出一條大路,當月即獲得600萬元的銷售額。2006年上半年的銷售額超過了3億元,一度斷貨。2006年末,中旺集團取得一個「中國企業成長冠軍」稱號,據稱其企業成長速度達到2003%,成為快消品行業不折不扣的一匹黑馬。
在銷售增長的同時,中旺集團也在快速擴張,到處佈局建生產基地,曾計劃在全國多個省市建立48條生產線。至2007年初,中旺集團的資金鏈斷裂,因拖欠員工工資、經銷商貨款被訴至法院。經銷商信心動搖之下,五穀道場四面楚歌,各地工廠陸續被法院查封,終於在2008年被法院宣告破產。
幾經波折,2009年2月,在法院的維持下,國企中糧集團以1.09億元專門用於五穀道場公司清償債務及支付破產費用的代價取得五穀道場100%的股權,入主五穀道場。
接盤後,中糧集團費心挖來方便麵行業資深職業經理人宋國良掌舵新的五穀道場。據介紹,宋之前曾先後在康師傅推出「紅燒牛肉麵」、在白象推出「大骨面」等暢銷至今的產品系列,尤其是其在執掌白象期間,使白象銷售收入成倍增長。
在宋國良的操持下,五穀道場於2009年8月份恢復生產。據報導,新五穀道場方便麵推出了6款新品,依然繼續了「非油炸」的健康理念,但在口味上有了一些轉變創新。
但市場情況並非都如人所願,五穀道場銷量一直未見起色,而且在曾是五穀道場方便麵熱銷地的廣東市場,一直未見五穀道場方便麵上架。因未完成2010年既定的銷售任務,2011年1月,中糧集團對五穀道場做出調整,除通過財務借款的方式再給五穀道場提供2億資金支持外,高管也作出調整,原五穀道場一把手宋國良正式離職,原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佔江被委任為五穀道場新的總經理。此後至今,五穀道場仍然沒有實現市場佔有率或者品牌知名度的快速增長。
敗因
關於老五穀道場時期的敗因,業內眾說紛紜,大都歸結在得罪同行、擴張過快等原因。
創始人王中旺曾有過總結:「五穀道場的方向沒有錯,只是經營層面上有失誤」,「失敗的原因是市場擴張太慢,其實一切都有機會改變」。
按照王中旺的說法,2005年,五穀道場的產品剛面市就取得了4600萬元的銷量,據此推算,一年保守銷售1.5億,大約10條左右的生產線。當時中信資本打算用4000多萬資金入股,「若果真如此,那麼2008年五穀道場就已上市了。如果我們當時把11條生產線在2006年都搞下來,也不會出現這麼大的危機。」
原五穀道場常務副總裁、企劃總監任立的總結為:「很多人認為,五穀道場的衰落是因為擴張過快而導致資金鏈斷裂,事實並非如此。五穀道場本來是不應該缺錢的,當初有很多基金和財團都要投資,但王中旺並沒有正確地評估五穀道場的市值,即把未來的品牌價值放在今天來跟人談判,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最終五穀道場錯過了融資的最佳時機。五穀道場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沒有把握好融資的節奏,實際並不是缺錢的問題。」
那如果不缺錢呢?比如中糧集團入主後,五穀道場可以說是找了一個富爸爸,但從2009年至今,收購三年多銷售仍不見起色,這是什麼原因呢?
北大特勞特定位中心主任姚榮君:非油炸是一個機會,但」五穀道場」的各項運營配稱(資源、產品經驗、團隊等)無法匹配這個機會時,進攻老大的勝算就很小,品類中的」老小」角色儘可能的不要跟著趨勢走,要與趨勢反著幹,這樣老大不關注,我們就能爭取時間去試驗。
中國經營報資深記者趙正:2009年曾經採訪過中糧五穀道場,那時五穀道場剛推出新改良的非油炸方便麵,但坦率的說口味還是不行,我還是不大看好五穀道場。2010 年五穀道場傳出虧損,宋國良辭職的消息。我在在想老百姓吃方便麵無非為了方便和省事,沒幾個在乎營養和健康的,但非油炸的概念雖然好,口味卻是最大的雞肋。
《銷售與市場》渠道版副主編陳思廷:和業內朋友包括內部人士今天交流了一下,幾個數據要重新確認一下。1.五穀道場自始自終,年銷售未曾突破過5億,產能另當別論;2.中糧五穀道場今年銷量不會突破5千萬。中糧五穀從戰略到策略,幾乎所有能犯的錯誤都犯完了,主帥無能累死千軍。真叫人瞠目結舌。
方剛營銷:有千軍就好了,業務團隊萎縮,渠道不支撐,產品定位再好也沒用,五穀道場的問題就在於根基不牢,沒兩把刷子就去搞大躍進,搞運動,底盤不牢,馬步不紮實,玩的都是花架子。退出終端好啊,閉門思過,從基礎做起,先練基本功吧,玩品牌、定位等高級招數跟人家過招,只能是自取其辱。
賢草品牌設計顧問:時間長不怕,怕的是死棋,一是「非油炸」動了大家的奶酪,二是五穀道場負面影響太過深刻,在中國這個整體大背景下很難翻轉品牌。再說追加的2個多億完全可以重造一個品牌了!
賢草品牌設計顧問:五穀道場經歷過前面的負面事件,本就不是特別強大的品牌已經幾乎被摧毀,重塑品牌談何容易?無底洞而已!中糧應該運用其配方創立新品牌,憑藉中糧的資金、資源與渠道,這才是最佳選擇!
2013年4月份,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曾對媒體提及「五穀道場沒有做好,我們就換團隊重新嘗試,五穀道場的團隊已經換了三次。但是,這並不表明這個行業做不下去。」
對於五穀道場,也許中糧集團並不在乎資金和時間,但真的能扶起來一個已驗證了失敗的品牌嗎?
| ||||||
今年十月,國內車市將掀起近年最激烈的戰火! 兩軍主帥,分別是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以及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對決的戰場,則是占新車市場逾兩成,各車廠視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國產中型房車市場。 十月二十四日,裕隆日產將發表最新款Sentra中型房車,以「國產車史上銷售冠軍」為訴求,喚起消費者熟悉感,是這款在台累計銷售逾四十六萬輛新車的賣點,也是未來三年內,裕隆集團拉抬市占率最重要的一張牌,不過卻和對手狹路相逢。和泰預定十月七日發表豐田全球最暢銷的王牌車系Altis新改款,藉以壓制對手氣勢。「這部車原定明年初才上市,確實提早一季發表!」和泰管理本部協理謝富來表示。 表面上,這場車市PK大戰,只是日產與豐田,旗下重量級產品的銷售戰火,但是深一層看,卻是兩軍皆輸不起的國內車壇「一哥」保衛戰。 嚴凱泰想要贏出馬護駕明星產品回巢 回顧過去十年,國內車市市占率變化,二○○六年是分水嶺。這一年,和泰以旗下的Toyota、Lexus兩大品牌,占據國內新車市場三○%,自此超越裕隆集團(編按:同一年度,隸屬裕隆的Mitsubishi、Nissan,市占率分為一六%、一一%),成為車市新霸主。 而這一年,恰也是裕隆日產Sentra,結束上一個世代產品週期,退出市場的時間點。一定程度來說,過去七年,裕隆在最重要的國產中型房車市場,少了Sentra明星產品擔綱,給足對手和泰坐大機會。也難怪,這回Sentra重返市場,嚴凱泰不但親自向經銷體系下達動員令,更密集召集一級主管開會,緊盯新車品質。 此役,嚴凱泰不能輸的另一個理由是,去年汽車本業的裕隆、中華、裕日車三家上市公司,總營收合計約九百八十億元,幾乎快要被和泰的八百九十六億元追上,依和泰近年維持一○%的年營收成長幅度,若再不出重手反擊,恐怕連帳面營收,都守不住「一哥」的寶座。 蘇純興不能輸承諾的市占目標,不容跳票 至於和泰蘇純興,接班三年多來雖讓和泰獲利翻倍,但距離承諾豐田母廠四○%市占率的目標,仍有一大段路要走。尤其,這回新款Altis,不管是取得比對岸更早的新車發表優先權,或獲日方奧援,刻意壓低新車售價,都讓蘇純興兌現此暢銷車款,平均銷售台數再成長二○%的承諾,面對不容跳票壓力。 對照雙方戰略,裕隆Sentra主打的,是訴求跨越級距,以大型房車配備規格,切入中型房車的「大吃小」超值策略;和泰則著墨行銷面,鎖定「滑」世代,要將Altis車主年齡,從目前平均四十歲下降至三十五歲。 裕隆日產總經理蔡文榮表示,這回Sentra上市,刻意塑造王者歸來氣勢,瞄準的便是當年預算型車主,升級為豪華家庭房車的國產車主流市場,甚至不排除跨級搶攻對手豐田的Camry大型房車潛在買家。 對此,U-CAR汽車網站總經理陳鵬旭觀察,裕隆向來擅打配備牌,該集團曾相繼推出的國產中型房車,如裕隆通用Excelle、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5等,都是訴求跨越級距,以超越對手的性價比(C/P值)為賣點。此次Sentra再施「大吃小」策略,產品力固然不容小覷,並挾著日產品牌的威力,但能否成功突圍,關鍵則還有,當年Sentra車主,是否接受順勢拉高近十萬元的新車售價。 反觀和泰,籌畫新款Altis上市,行銷布局則是相對綿密。 和泰暗地布局搶推App,積極拉攏滑世代 「搶攻年輕族群,是豐田市占率再成長最重要的戰場,」和泰營業本部協理黃明顯表示,過去兩年,豐田品牌在台新車車主平均年齡,從原本三十九歲提高至四十一歲,顯示在年輕族群仍有很大成長空間。「讓Altis車主平均年齡降五歲,是新車上市的另一內部目標!」 事實上,去年初來,和泰便頻頻出招,積極拉攏三十五歲以下的「滑」世代。 產品面上,相繼導入的86輕型跑車、Prius C平價油電小車,都是年銷售量不及千輛,過去在和泰量販思維銷售政策下,不曾輕易導入的小眾車款。行銷面上不只打破成規,找來宅男女神郭雪芙、林采緹代言;更成立臉書粉絲團,吸引五十萬名粉絲,並率先推出App行車服務軟體,與四十萬下載用戶建立連結。反映在廣宣預算分配,網路等新媒體占比,則從去年僅八%,大幅成長至今年的二三%。 黃明顯表示,從日本等成熟汽車市場的經驗顯示,搶年輕世代購車族群,刺激其購車欲望還不夠,還要解決所得成長停滯的買不起問題,提供多元的財務規畫,如整合貸款、保險與保修的融資分期產品,降低購車門檻,是和泰下一步攻進年輕用車族群的戰略思考。 車市「一哥」寶座會不會換人坐,雖尚難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已趨飽和且成熟的國內市場,誰有本事重啟成長動能,誰就是贏家。 【延伸閱讀】雙雄較勁,差距時遠時近—近10年和泰、裕隆銷售市占 註:和泰含Toyota、Lexus進口品牌;裕隆含Mitsubishi、Nissan及Infiniti進口品牌資料來源:交通部數據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