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果關心未來的話,應該關註哪四個領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04/154176.shtml

導讀 : 就像《超體》里露西在結尾的那句宣言:我,將無所不在。

時光飛逝,2016年已悄然過去一個多月。在一切都在迅速叠代的技術領域,忘掉過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譬如,2014和2015年被不少科技行業視為元年,如今這些技術邁向了新的一年,它們也許不再令你驚奇(技術的一個經典定義就是:所有你出生後的新發明),卻正遵循著自己的節奏進化。站在新春來臨之際,我們不妨展望一下今年可能會有突破性創新的領域,比如無人駕駛,虛擬現實,可穿戴設備和機器人服務。嗯,正如一位科技專欄作者所說,判斷一項技術的短期發展並非難事,因為就像凱文凱利所言,技術正以“進托邦”方式演進,科技從業者需要做的只是順勢而為。

無人駕駛:技術更新,尚待普及

先說去年頻繁登上科技頭條的無人駕駛。

可以肯定,2016——以及未來幾年,這項綜合性技術將日趨成熟。這個領域的玩家也在頻頻進行技術更新,譬如最大玩家谷歌不久前就發布報告稱,其無人駕駛汽車車頂剛剛配備了最新版的激光雷達傳感器,以提供完善的氣象信息,讓汽車在遭遇狂風暴雨等天氣時能自動停車,同時他們也正在收集各種天氣數據,讓無人駕駛汽車足以應對冰雹和暴雪等極端天氣。

此外,深度學習也許將與無人駕駛產生更多嫁接。去年年底,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就用深度學習研發出兩種能讓汽車“看路”的系統:一個叫SegNet,可實時對道路情況拍照,並將道路上的物體分為12類,如路面,路標,人行道建築,可大大降低如今昂貴感應器的成本;另一個系統則可在GPS失效時識別出使用者的位置和方向。當然,一切技術進步的指向無疑是更加安全——在可預見的未來,更是在“90%的交通事故是由於人類錯誤操作帶來”的無奈事實下,無人駕駛更安全的結論將逐漸成為共識。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仍非常開放的市場,今年的玩家也許會越來越多——你知道,各大傳統汽車品牌早就宣布幾年內推出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或至少用自動駕駛來過渡)。而與之呼應,圍繞產業周邊的軟件方面也會有更多新勢力,像黑莓這樣的玩家將更好地填充這個市場。

不過,歸根結底,人類交通是一個複雜體系,註定摻雜不少與技術無關的問題,所以關於其附帶的倫理爭議仍將持續——但趨勢不可違,不久之前,代表奧巴馬政府的美國交通部部長宣布,未來10年將計劃投入近40億美元用於測試和開發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監管條例,使它能在各州通行。

無人駕駛的普及不在2016,但也只是時間問題。就像雷·庫茲韋爾所說:“考察技術影響時人們通常經歷三個階段:首先是驚奇和敬畏,認識到技術解決人類社會多年痼疾的能力;隨後是恐懼,因這些技術將會帶來全新威脅;此後,我們希望隨之而來的是找到一個唯一可行的,負責任的路線,設定一個審慎的方針,既可以實現技術的潛能,又能使威脅可控。”

虛擬現實:手機將成為布道者?

盡管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那一輪虛擬現實的潮起潮落之後,人們對這項技術的認識更為客觀,但你得承認,它離主流設備又近了一步。Oculus Rift,索尼Playstation VR和HTC Vive的紮堆上市,讓VR粉絲對2016年無限向往。

毫無疑問,“VR+其他行業”甚至稱得上是“互聯網+”的技術分支,新的一年,其應用場景將延伸至各個領域:網絡會議,媒體展示,直播,醫學和其他困難專業培訓,健身,新聞,教育,旅行……或許可以說,人類在嫁接VR這件事上只有想象力的邊界。

當然,於大多數普通用戶,“內容為王”永遠是對的。其實VR發展和電影挺像的,最早VR上那些demo和1895年人類最早的現代電影之一《火車進站》(只有50秒)多麽相似。好在就在此刻,一些頂尖人才正在為Oculus Rift等設備開發遊戲,所以有不少樂觀者就認為,2016年VR會有一款殺手級遊戲。就像美國“矽谷虛擬現實”主要發起人Bruce Wooden所言:“男性大型PC遊戲玩家——尤其那些擁有遊戲電腦和三個顯示屏的玩家將會是最初一批購買虛擬現實設備的消費者。”

不過,除了內容,高昂成本帶來的設備短板,也是現階段制約VR發展的瓶頸。英偉達公司不久前曾預測:2016年,大概只有1300萬臺個人電腦具備支持VR設備的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這還不到全球個人電腦的1%。所以總體而言,若想成為人類下一代大型計算機平臺,虛擬現實可謂任重道遠。

當然,至少在2016年,VR設備倒是有個近在眼前的解決方案:手機。據業內數據統計分析公司SuperData預測,今年人們在VR軟件和硬件上的花費將達到51億美元,不過大多數將花在Google Cardboard這種仰仗智能手機的“簡易設備”上,所以說,更大的可能是,未來幾年,智能手機才是VR從早期接受者走向普及的布道者。

嗯,如果說虛擬現實的終極發展是與參與到人類意識的構建,與神經元交織在一起,極大豐富人類經歷,那麽站在今天的視角,虛擬現實還處於黎明前夕——看看它總與“科技急先鋒”的色情內容綁定在一起便知。

即將“消失”的可穿戴設備

英國投行GP Bullhound最近發布了對2016年技術發展趨勢的十大預測,其中一條即是:以數字化健身與可穿戴技術為表現的“量化自我”運動,在移動設備,大數據,社會化媒體的催化下,在公眾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視背景下,今年將會從小眾進入主流。

你得承認,2015年可穿戴設備還處於非常幼弱的階段,不過是對少量基本生命表征的監測——幾乎可以肯定,在行業縱深度上,伴隨著可穿戴醫療產品的相對成熟,2016年將增強整個產業的技術含量,換句話說,開始收集更多具有臨床價值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脫離曬步數這種社交價值的數據。舉例來說,谷歌就在研發測血糖的便攜工具,最新一款三星手表諜照也將表盤設計成可拆下來貼在胸口,如聽診器般單獨使用。除此之外,能監測更多維度的芯片升級也成必然,譬如三星就在不久前宣稱將發布業內第一款生物處理器“Bio-Processor”,可監測身體脂肪,骨骼肌質量,皮膚溫度和皮膚應力狀況。

其實,關於2016年可穿戴設備趨勢,我更想談的是它與其他行業的橫向嫁接。

我個人始終對只為監測數據就將一個別無它用的手環戴在手腕的行為表示懷疑。事實上,也早有業內人士指出,可穿戴不應是一個單獨品類,所以有種可能是,也許在2016年“可穿戴”這個詞將伴隨著冗余,流露出更大的無力感。《連線》雜誌網絡版也在不久前撰文稱,“可穿戴設備”一詞將逐漸淡出,而集成科技元素的日常服飾和用品將會無所不在,“只要低下頭看看你身上正穿著的所有一切,就能知道可穿戴設備的未來。”

嗯,科技不喜歡以擾人的方式出現,盡管過去一年,這個世界的可穿戴設備更好看了,但某種意義上依舊屬於美麗的“突兀”,可預見的未來,數據采集者——那些更為靈巧的傳感器將整合在一切原本就“存在”的事物上:衣服里,襪子里,鞋子里,珠寶里(Swarovski即是典範)……前端數據收集將呈現品類的極大豐富化,至於未來更為重要的標準和格式的統一,以及整合數據後的衍生服務(否則收集來幹嘛),也許才是科技巨頭們該幹的事。

總之,2016年“可穿戴”或許將選擇藏匿,並逐漸消失。

機器人服務的排頭兵

先得明確定義,這里的機器人並非指《機器管家》《機器人與弗蘭克》里的人工智能——它們不會出現在2016年,畢竟人類在對大腦認知一片混沌的情況下,談論強人工智能多少有些空泛。而出於同樣原因,也許是電影里那種機器人的最原始版本——以日本軟銀的Pepper為代表的情感機器人,雖然直覺上頗為科幻,但至少現階段仍屬於價格高昂的玩物。

其實“機器人”離人類很近,只是有可能看不到罷了。最近,臺灣知名主持人陳文茜采訪到了《創新者的窘境》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後者被譽為“破壞式創新大師”,稱得上是世界範圍內談論創新最好的人選。克里斯坦森談到,他發現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正逐漸興起一種“私人秘書服務”,譬如你可以向它詢問“我想去XX吃飯,有什麽推薦嗎”“我需要四個人的位子”……它便迅速幫你完成,至少在克里斯坦森看來,相比於Uber這種高效配置資源的工具,“這反而是一種破壞式創新。”

克里斯坦森所言非虛。去年,無論是“純人工服務”的初創公司Magic和Operator,還是“AI+人工”的Facebook M,或者是強調人工智能技術的度秘,都將觸手伸向同一領域:私人秘書。與早先的Siri不同,它們是基於真實世界的“搜索”。

拿Facebook M服務來說,用戶向它發送文字,它能幫你完成購物和訂餐等服務,而當你向它提出需求後,系統的回答會先由Facebook雇傭的人類“培訓師”過目,決定是否還需要做更具體工作。可以想象,雖然用戶數超過7億的Facebook需要一支無比龐大的團隊,但M服務無疑能幫其完成線上到線下服務的閉環,甚至直接讓它成為實物和電商入口。相比M,同樣能幫用戶訂餐,買電影票等服務的度秘則更強調技術。它能聽懂人類自然語言,可通過多模交互(文本,圖片,語音)進行多輪對話,且經過多次服務後它會逐漸了解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你知道,同樣是訂機票,每位用戶對班次,價格和艙位要求都不同。

克里斯坦森眼中的這項“破壞式創新”在中國有著巨大想象空間。誰都知道O2O未來有望成為過萬億級的市場,李彥宏也早已表示要連接3600行,實現服務品類全覆蓋,打造開放生態平臺。據了解,近日百度為滿足用戶春節搶紅包的訴求,特推出了長達一個月的“拍福拍笑臉 搶60億福袋”活動。而度秘更進一步試水O2O,首次貼近用戶,依托強大的智能交互技術,讓普通用戶在搶紅包的同時體驗到貼心的對話互動。在1月27日——2月22日活動期間,用戶通過手機百度的語音搜索喚起度秘或直接下載度秘APP,上傳與親朋好友的合影或者是帶有“福”字的照片後,即可獲得紅包。

至此,度秘已成功整合了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糯米三大百度系入口,構建起較為完整的生態閉環。可以想象,度秘也許將會為線下商戶和O2O服務接入提供一整套流量導入和後端支持。未來若它能嵌入更多用戶的生活流程中,那麽至少理論上,百度就能通過一個入口打通各個O2O產品。

克里斯坦森如此重視私人秘書更深層次理由,也許是以它為代表的“後APP時代”已悄然到來。事實上,不少學者都預測,大量高頻或低頻的APP拼命擠入你的手機屏幕並不是未來的樣子。雖然“萬能APP”不會在2016年來臨,但相信你同我一樣,對電影《Her》里的超級虛擬助手心向往之。

嗯,未來的移動終端也許就是一個“統一體”,它的形態?就像《超體》里露西在結尾的那句宣言:我,將無所不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670

如果關心未來的話,應該關註哪四個領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04/154176.shtml

導讀 : 就像《超體》里露西在結尾的那句宣言:我,將無所不在。

時光飛逝,2016年已悄然過去一個多月。在一切都在迅速叠代的技術領域,忘掉過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譬如,2014和2015年被不少科技行業視為元年,如今這些技術邁向了新的一年,它們也許不再令你驚奇(技術的一個經典定義就是:所有你出生後的新發明),卻正遵循著自己的節奏進化。站在新春來臨之際,我們不妨展望一下今年可能會有突破性創新的領域,比如無人駕駛,虛擬現實,可穿戴設備和機器人服務。嗯,正如一位科技專欄作者所說,判斷一項技術的短期發展並非難事,因為就像凱文凱利所言,技術正以“進托邦”方式演進,科技從業者需要做的只是順勢而為。

無人駕駛:技術更新,尚待普及

先說去年頻繁登上科技頭條的無人駕駛。

可以肯定,2016——以及未來幾年,這項綜合性技術將日趨成熟。這個領域的玩家也在頻頻進行技術更新,譬如最大玩家谷歌不久前就發布報告稱,其無人駕駛汽車車頂剛剛配備了最新版的激光雷達傳感器,以提供完善的氣象信息,讓汽車在遭遇狂風暴雨等天氣時能自動停車,同時他們也正在收集各種天氣數據,讓無人駕駛汽車足以應對冰雹和暴雪等極端天氣。

此外,深度學習也許將與無人駕駛產生更多嫁接。去年年底,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就用深度學習研發出兩種能讓汽車“看路”的系統:一個叫SegNet,可實時對道路情況拍照,並將道路上的物體分為12類,如路面,路標,人行道建築,可大大降低如今昂貴感應器的成本;另一個系統則可在GPS失效時識別出使用者的位置和方向。當然,一切技術進步的指向無疑是更加安全——在可預見的未來,更是在“90%的交通事故是由於人類錯誤操作帶來”的無奈事實下,無人駕駛更安全的結論將逐漸成為共識。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仍非常開放的市場,今年的玩家也許會越來越多——你知道,各大傳統汽車品牌早就宣布幾年內推出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或至少用自動駕駛來過渡)。而與之呼應,圍繞產業周邊的軟件方面也會有更多新勢力,像黑莓這樣的玩家將更好地填充這個市場。

不過,歸根結底,人類交通是一個複雜體系,註定摻雜不少與技術無關的問題,所以關於其附帶的倫理爭議仍將持續——但趨勢不可違,不久之前,代表奧巴馬政府的美國交通部部長宣布,未來10年將計劃投入近40億美元用於測試和開發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監管條例,使它能在各州通行。

無人駕駛的普及不在2016,但也只是時間問題。就像雷·庫茲韋爾所說:“考察技術影響時人們通常經歷三個階段:首先是驚奇和敬畏,認識到技術解決人類社會多年痼疾的能力;隨後是恐懼,因這些技術將會帶來全新威脅;此後,我們希望隨之而來的是找到一個唯一可行的,負責任的路線,設定一個審慎的方針,既可以實現技術的潛能,又能使威脅可控。”

虛擬現實:手機將成為布道者?

盡管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那一輪虛擬現實的潮起潮落之後,人們對這項技術的認識更為客觀,但你得承認,它離主流設備又近了一步。Oculus Rift,索尼Playstation VR和HTC Vive的紮堆上市,讓VR粉絲對2016年無限向往。

毫無疑問,“VR+其他行業”甚至稱得上是“互聯網+”的技術分支,新的一年,其應用場景將延伸至各個領域:網絡會議,媒體展示,直播,醫學和其他困難專業培訓,健身,新聞,教育,旅行……或許可以說,人類在嫁接VR這件事上只有想象力的邊界。

當然,於大多數普通用戶,“內容為王”永遠是對的。其實VR發展和電影挺像的,最早VR上那些demo和1895年人類最早的現代電影之一《火車進站》(只有50秒)多麽相似。好在就在此刻,一些頂尖人才正在為Oculus Rift等設備開發遊戲,所以有不少樂觀者就認為,2016年VR會有一款殺手級遊戲。就像美國“矽谷虛擬現實”主要發起人Bruce Wooden所言:“男性大型PC遊戲玩家——尤其那些擁有遊戲電腦和三個顯示屏的玩家將會是最初一批購買虛擬現實設備的消費者。”

不過,除了內容,高昂成本帶來的設備短板,也是現階段制約VR發展的瓶頸。英偉達公司不久前曾預測:2016年,大概只有1300萬臺個人電腦具備支持VR設備的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這還不到全球個人電腦的1%。所以總體而言,若想成為人類下一代大型計算機平臺,虛擬現實可謂任重道遠。

當然,至少在2016年,VR設備倒是有個近在眼前的解決方案:手機。據業內數據統計分析公司SuperData預測,今年人們在VR軟件和硬件上的花費將達到51億美元,不過大多數將花在Google Cardboard這種仰仗智能手機的“簡易設備”上,所以說,更大的可能是,未來幾年,智能手機才是VR從早期接受者走向普及的布道者。

嗯,如果說虛擬現實的終極發展是與參與到人類意識的構建,與神經元交織在一起,極大豐富人類經歷,那麽站在今天的視角,虛擬現實還處於黎明前夕——看看它總與“科技急先鋒”的色情內容綁定在一起便知。

即將“消失”的可穿戴設備

英國投行GP Bullhound最近發布了對2016年技術發展趨勢的十大預測,其中一條即是:以數字化健身與可穿戴技術為表現的“量化自我”運動,在移動設備,大數據,社會化媒體的催化下,在公眾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視背景下,今年將會從小眾進入主流。

你得承認,2015年可穿戴設備還處於非常幼弱的階段,不過是對少量基本生命表征的監測——幾乎可以肯定,在行業縱深度上,伴隨著可穿戴醫療產品的相對成熟,2016年將增強整個產業的技術含量,換句話說,開始收集更多具有臨床價值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脫離曬步數這種社交價值的數據。舉例來說,谷歌就在研發測血糖的便攜工具,最新一款三星手表諜照也將表盤設計成可拆下來貼在胸口,如聽診器般單獨使用。除此之外,能監測更多維度的芯片升級也成必然,譬如三星就在不久前宣稱將發布業內第一款生物處理器“Bio-Processor”,可監測身體脂肪,骨骼肌質量,皮膚溫度和皮膚應力狀況。

其實,關於2016年可穿戴設備趨勢,我更想談的是它與其他行業的橫向嫁接。

我個人始終對只為監測數據就將一個別無它用的手環戴在手腕的行為表示懷疑。事實上,也早有業內人士指出,可穿戴不應是一個單獨品類,所以有種可能是,也許在2016年“可穿戴”這個詞將伴隨著冗余,流露出更大的無力感。《連線》雜誌網絡版也在不久前撰文稱,“可穿戴設備”一詞將逐漸淡出,而集成科技元素的日常服飾和用品將會無所不在,“只要低下頭看看你身上正穿著的所有一切,就能知道可穿戴設備的未來。”

嗯,科技不喜歡以擾人的方式出現,盡管過去一年,這個世界的可穿戴設備更好看了,但某種意義上依舊屬於美麗的“突兀”,可預見的未來,數據采集者——那些更為靈巧的傳感器將整合在一切原本就“存在”的事物上:衣服里,襪子里,鞋子里,珠寶里(Swarovski即是典範)……前端數據收集將呈現品類的極大豐富化,至於未來更為重要的標準和格式的統一,以及整合數據後的衍生服務(否則收集來幹嘛),也許才是科技巨頭們該幹的事。

總之,2016年“可穿戴”或許將選擇藏匿,並逐漸消失。

機器人服務的排頭兵

先得明確定義,這里的機器人並非指《機器管家》《機器人與弗蘭克》里的人工智能——它們不會出現在2016年,畢竟人類在對大腦認知一片混沌的情況下,談論強人工智能多少有些空泛。而出於同樣原因,也許是電影里那種機器人的最原始版本——以日本軟銀的Pepper為代表的情感機器人,雖然直覺上頗為科幻,但至少現階段仍屬於價格高昂的玩物。

其實“機器人”離人類很近,只是有可能看不到罷了。最近,臺灣知名主持人陳文茜采訪到了《創新者的窘境》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後者被譽為“破壞式創新大師”,稱得上是世界範圍內談論創新最好的人選。克里斯坦森談到,他發現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正逐漸興起一種“私人秘書服務”,譬如你可以向它詢問“我想去XX吃飯,有什麽推薦嗎”“我需要四個人的位子”……它便迅速幫你完成,至少在克里斯坦森看來,相比於Uber這種高效配置資源的工具,“這反而是一種破壞式創新。”

克里斯坦森所言非虛。去年,無論是“純人工服務”的初創公司Magic和Operator,還是“AI+人工”的Facebook M,或者是強調人工智能技術的度秘,都將觸手伸向同一領域:私人秘書。與早先的Siri不同,它們是基於真實世界的“搜索”。

拿Facebook M服務來說,用戶向它發送文字,它能幫你完成購物和訂餐等服務,而當你向它提出需求後,系統的回答會先由Facebook雇傭的人類“培訓師”過目,決定是否還需要做更具體工作。可以想象,雖然用戶數超過7億的Facebook需要一支無比龐大的團隊,但M服務無疑能幫其完成線上到線下服務的閉環,甚至直接讓它成為實物和電商入口。相比M,同樣能幫用戶訂餐,買電影票等服務的度秘則更強調技術。它能聽懂人類自然語言,可通過多模交互(文本,圖片,語音)進行多輪對話,且經過多次服務後它會逐漸了解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你知道,同樣是訂機票,每位用戶對班次,價格和艙位要求都不同。

克里斯坦森眼中的這項“破壞式創新”在中國有著巨大想象空間。誰都知道O2O未來有望成為過萬億級的市場,李彥宏也早已表示要連接3600行,實現服務品類全覆蓋,打造開放生態平臺。據了解,近日百度為滿足用戶春節搶紅包的訴求,特推出了長達一個月的“拍福拍笑臉 搶60億福袋”活動。而度秘更進一步試水O2O,首次貼近用戶,依托強大的智能交互技術,讓普通用戶在搶紅包的同時體驗到貼心的對話互動。在1月27日——2月22日活動期間,用戶通過手機百度的語音搜索喚起度秘或直接下載度秘APP,上傳與親朋好友的合影或者是帶有“福”字的照片後,即可獲得紅包。

至此,度秘已成功整合了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糯米三大百度系入口,構建起較為完整的生態閉環。可以想象,度秘也許將會為線下商戶和O2O服務接入提供一整套流量導入和後端支持。未來若它能嵌入更多用戶的生活流程中,那麽至少理論上,百度就能通過一個入口打通各個O2O產品。

克里斯坦森如此重視私人秘書更深層次理由,也許是以它為代表的“後APP時代”已悄然到來。事實上,不少學者都預測,大量高頻或低頻的APP拼命擠入你的手機屏幕並不是未來的樣子。雖然“萬能APP”不會在2016年來臨,但相信你同我一樣,對電影《Her》里的超級虛擬助手心向往之。

嗯,未來的移動終端也許就是一個“統一體”,它的形態?就像《超體》里露西在結尾的那句宣言:我,將無所不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7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