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石油价格预期走高而非下跌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410/t20141024_649795.htm

 重要石油生产国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紧张局势导致了每天300万桶的石油生产中断,近期布伦特原油价格暴跌至100美元/桶下方,但2014年三季度原油价格走低并不是四季度原油价格更加疲软的先兆,更重要的是,原油价格下降的历史将不会重演。 施德铭/文

  近期布兰特原油价格暴跌至100美元/桶下方可能让许多人大吃一惊。随着国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威胁进一步破坏中东地区的稳定,中东地区已经陷入更大的动荡之中,而且乌克兰-俄罗斯危机也已引发了西方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

  如果中东和俄罗斯不是分别拥有已发现石油储备的48%和6%以及全球石油供应的32%和13%的话,这两个地缘政治热点地区完全可以被视作是亚洲的周边事件而不予理会。但事实上,重要石油生产国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紧张局势已经导致了每天300万桶的石油生产意外中断,已经占到了全球每天消费量的4%。

  市场对北美之外原油生产的供应问题轻松以对,假设需求不佳等其他重要因素会起到作用。从历史来看,三季度为周期性需求最强的一个季度,需求较前一季度约增加每天130万-200万桶,此后价格在四季度走软。考虑到原油价格在需求最强的时期尚不能站稳脚步,更增加了市场对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滑落至90美元/桶或者更低的预期。

  那么,2014年三季度原油价格走低是四季度原油价格更加疲软的先兆吗?并不尽然。

  首先,原油价格四季度走软并非源自真正的季度节性因素,而是反映了经济危机易在年底前浮现的趋势。世界大部分重大的经济危机,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是在三季度开始初现征兆,并在四季度对能源市场产生强烈影响。如果2014年四季度没有危机显现,那么这种隐忧就会一扫而空。

  其次,2014年三季度石油价格走软应被视为诸多一次性因素的影响,如对俄罗斯制裁、日本提高增值税以及中国停止策略性囤积活动等,这些因素影响了2014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初期的需求。2014年二季度已开发国家的需求萎缩按年高达1.7%,而且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德国和日本。随着对俄罗斯制裁和日本提高增值税的影响逐渐退去,德日两国的需求很可能迅速恢复,德国正在调适自己应对不断上升的不确定性,日本的消费需求也在恢复。尽管中国策略性囤积活动突然停止仍令人费解,但中国有能力随时重启策略储备亦是需考虑的因素。

  第三,尽管维修活动增加,炼油厂的减产幅度可能较为温和。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显示 ,石油生产自8月的每天7870万桶温和下降至9月的每天7730万桶和10月的每天7630万桶后,11月将有所增加。原油价格下降提高了炼油厂的利润,而且,随着亚洲和中东炼油厂产能的增加,生产活动衰退可能不像当前预期的那么显著。

  第四,2014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供应可能增加每天60万桶,超过需求增长,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持续太久。2015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需求增长将达到每天逾130万桶,而北美将再次支配石油生产增加。亚洲和巴西的边际生产增益有望完全抵消北海和俄罗斯方面减幅,对后两者地区国际制裁可能轻微抑制其生产。在需求方面,瑞银预计2015年全球GDP增速为3.3%,表明全球原油需求将增加每天130万桶或1.4%。基于历史背景来看,这是合理的,经验是石油需求平均增加约0.4%,则GDP增长1%。

  第五,中东北非仍存在大量的供应风险。由于利比亚的政局还不稳定,其要维持当前石油生产的能力有一定困难。社会动荡不断,抑制了利比亚每天150万桶的生产潜能。此外,利比亚有可能再次爆发抗议活动,石油基础设施随时可能成为民兵的攻击目标,而中央政府无力也无法控制民兵并保证安全。在伊拉克北部,伊斯兰国发起的攻击已经开始阻碍石油供应。但总体来说,由于南部油田产量的提高,抵消了北部的损失,伊拉克的石油生产从1月起一直没有下降。

  利比亚和伊拉克的暴力升级,为石油生产计划落空留下了余地,并且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它都将支撑价格。因此,沙特阿拉伯已经准备充分扮演“看跌期权”的角色,从而对抗价格下跌。世界石油有限备用产能约为每天250万-300万桶,而沙特阿拉伯拥有其中的绝大部分。诚如过去所见,沙特对生产和出口的削减将起到良好的价格支撑作用,且这种调节对石油价格往往有两个月的时间差。

  基于上述五点,瑞银认为原油价格下降的历史将不会重演。相反,未来6-12个月,投资者应当期望布伦特原油价格再次超过100美元/桶,而非滑落至90美元/桶以下。如果石油供应中断增加,原油价格可能迅速上涨10-15美元/桶。原油价格提高,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考虑波动策略或选择采取多头仓位,企业则可考虑对当前原油价格水准进行对冲。

  作者施德铭(Dominic Schnider)系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大宗商品主管兼亚太区外汇主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70

罷工?囤積?神秘買家?倫銅逆勢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43

期銅價格周一上漲,因印尼和秘魯計劃罷工的消息,以及歐洲央行的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公布後美元下跌,此外傳聞中國國儲局將恢複購買銅及倫敦神秘買家坐擁過半LME倉庫中現貨銅的消息也扶助支撐銅價。

3個月交付LME銅價周一上漲0.7%至6730美元/噸,交投最活躍的COMEX12月期銅收升0.8%,至每磅3.0640美元,雙雙升至兩周來高點。

lme copper 3mcomex銅

自由港麥克默倫印尼GRASBERG銅礦員工將於11/6-12/6進行罷工,為期一個月。

秘魯最大銅礦Antamina的工會領導人周五告訴路透,自11月10日起工人將無限期罷工。罷工將使該礦每月約3萬噸的產能停產。

盛寶銀行(Saxobank)分析師OleHansen稱:“某個全球主要銅礦的供應中斷將會導致市場供應形勢趨緊,進而支撐價格。”

花旗(Citigroup)分析師DavidWilson在報告中表示,“盡管我們對此尚未證實,但我們認為,中國國儲局本季買入的規模將可能超過3-4月買入的20-30萬噸。”“目前的價格接近國儲局前次購買時的價格。”中國占全球銅消費約45%。

“銅市已建立作空頭寸,所以目前的風險是年底銅價上升。中國進口銅正不斷上升,且發電行業的訂單上升,”Jefferies金屬分析師Gayle Berry說。

周一美元兌歐元下跌對銅價也存在利多,因之前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向好,但德國企業信心數據不斷下跌,損及歐元表現。

此外,銅市神秘買家坐擁過半LME註冊倉庫中的現貨銅的消息可能對市場也有支撐。

周一華爾街見聞網站曾報道,超過一半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目前都掌握在一位買家手中。這令交易員對該買家可以通過控制銅現貨供應而拉高價格的憂慮升溫。

上個月,這位買家最多時甚至持有90%的LME註冊倉庫中的現貨銅,相當於14萬噸。據LME最新數據,截至上周三(10月22日),這位買家仍持有50%-80%的LME銅庫存。按照當前LME三月期銅價,該買家持有的現貨銅總價值在5.35-8.5億美元之間。

據市場人士猜測,此買家就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類銅交易對沖基金紅風箏(Red Kite Group)。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791

為“大錯”買單 伯克希爾三季度利潤同比下滑但無礙股價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33

201410051055

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布三季度財報,公司的主營業務表現強勁,但在英國超市集團樂購(Tesco)的投資錄得6.78億美元的虧損使得三季度整體業績較去年同比下滑。

伯克希爾三季度凈利潤為46億美元,約合每股(A股)盈利2811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0億美元凈利潤(約合每股3074美元)下滑8.6%。不包含主營業務利潤攀升至47億美元(約合每股2876美元),高於去年的37億美元(約合每股2228美元)。

本季度財報中包含對樂購投資計提的6.78億美元減值損失,這直接影響了伯克希爾的整體利潤,巴菲特上個月將對樂購的投資稱做“巨大的錯誤”,並且表示已在近期減持了樂購的股份。樂購股價今年遭遇大幅下挫。相比之下,伯克希爾去年同期的凈利潤中包含了金融危機期間對高盛投資的豐厚利潤。

201410051056

巴菲特最偏愛的指標“賬面價值”今年以來上漲了7.1%。截止至9月30日,伯克希爾A股的每股賬面價值為144,542美元。

盡管巴菲特以其投資能力著稱於世,但伯克希爾的投資組合價值實際上只占伯克希爾的1/3。伯克希爾股價今年持續走高,盡管近期在樂購、可口可樂及IBM上的投資不盡人意,但投資者顯然對伯克希爾持有資產的長期運營業績保持樂觀。

保險和鐵路業務增長

伯克希爾的保險業務錄得6.29億美元承保利潤,遠高於去年的1.7億美元。而本季度保險業務還錄得了3.76億美元的投資虧損,去年同期則有高達16億美元的投資利潤。

伯克希爾的鐵路業務業績是分析師們最關註的指標之一。伯克希爾旗下的鐵路業務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BNSF)本季度收入同比增4%,達到59億美元。而利潤增加了6%,達到16億美元。作為北美最大的鐵路網絡之一,BNSF本季度收入占到伯克希爾整體收入的11%,凈利潤占比達到22%。

BNSF運送煤炭、原油、谷物和其他消費及工業品。今年第一季度的嚴寒導致了BNSF的貨物積壓影響了此後的業務,而今年美國玉米和大豆的創紀錄豐收也加劇了BNSF的業務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85

外債擡頭 投資者下註中國違約概率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11

color-china-econ-worry

投資者對中國違約風險的憂慮情緒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彭博援引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數據稱,截至11月7日,中國主權信用違約互換(CDS)凈名義金額達到157億美元,是一年前81億美元的近2倍,創歷史新高。

隨著房地產持續降溫,制造業增速放緩和信貸市場風險增加,市場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增速將降至24年來低點,這讓投資者紛紛購買CDS來對沖風險。

據彭博,摩根士丹利亞洲固定收益研究和信貸策略主管Viktor Hjort評論稱:“如今,中國對全球宏觀形勢至關重要。關於中國的觀點兩極分化也很嚴重,要麽非常看好,要麽極度看空。對於那些持悲觀態度的人來說,選擇對沖工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評級機構標普認為,中國約半數的地方政府可能都是垃圾級。在其調查的31個地方政府中,15個都應該被評為“垃圾級”。這與此前地方政府自發自還試點給外界的印象相去甚遠。

11月14日,中國主權CDS規模減少至146億美元,僅次於意大利的223億美元和巴西的157億美元。

受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影響,中國公司海外發債的規模一年高過一年。2014年,中國公司海外舉債規模高達3080億美元,其中阿里巴巴發債80億美元,創亞洲之最。

根據美國銀行統計,中國公司美元債券的融資成本平均為4.86%,遠高於美國公司的3.17%。

不過,中國公司CDS市場發育有限,比如中國CDS規模最大的企業中國銀行有323億美元離岸債務,但其五年期CDS規模僅16億美元。

AXA投資管理公司新興市場固定收益主管Damien Buchet稱:“我認為中國公司CDS市場還並不存在。如果你想要對沖,或者希望看空中國經濟,你並沒有太多投資渠道。正如這些天的主權CDS一樣:CDS規模增加與其說是在對沖違約風險,不如說反映了市場情緒。”

中國三季度GDP增速7.3%,創近六年新低。彭博經濟學家預期,2014年中國GDP增速可能為7.4%,至少為1990年以來最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184

佳兆業違約引關註 房企債收益率齊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96

新年伊始,地產商佳兆業違約事件引發了投資者對於地產行業出現多米諾骨牌違約風險的擔憂情緒。上市房地產公司發債熱情和規模也明顯放緩。標普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上市房地產公司的總體到期債務規模為33億美元。

違約所帶來的惡性循環顯而易見:公司債務違約,投資者競相逃離,公司無法為現有債務再融資——公司被迫降價出售資產,並導致投資者信心進一步惡化。佳兆業2018年到期的美元債券收益率已經飆升至45%。

深圳房地產龍頭企業佳兆業集團元旦發布公告稱,未能償還4億港元匯豐提供的融資貸款。這是該司董事會主席郭英成辭職觸發的強制性提前還款。該司稱此次違約可能導致有關貸款融資、債券、股本證券的交叉違約。

在佳兆業之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去年11月下調人和地產評級至CC級——暗示違約風險近在眼前;雅居樂則在去年12月宣布延遲交付4.75億美元的債務。

過去幾年內地地產公司大肆舉債,不過隨著地產熱的降溫,房地產企業發債熱情有所減弱。路透的數據顯示,中國開發商2014年發債規模達到150億美元,同比下降41%。

一月通常是承銷商比較忙碌的開始,包括評估評級和尋找潛在投資者的工作理應逐漸展開。但是由於佳兆業的事件,整個市場目前相對平靜。中國房地產公司債券收益率去年12月全線走高。一些評級較低的公司債券收益率全部突破兩位數。

根據標普的數據,2015年中國上市房地產公司的總體到期債務規模為33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79

MOTO“重返地球”走高端路線 做“爆款”又錯啦?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9/148822.html

i黑馬:日前,聯想移動總裁劉軍在CES國際消費電子展宣布,摩托羅拉手機下月初將在國內上市,但在中國手機市場增速和運營商渠道出貨量雙雙下滑的情況下,本文作者路北認為:以聯想以往的經驗用MOTO沖擊高端市場做爆款的思路已經不大可行。

\ 
聯想移動業務集團總裁劉軍在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宣布摩托羅拉手機下月初將在國內上市。這是摩托羅拉退出中國市場後的一大反擊動作,也是新東家聯想沖擊國內高端市場的新希望。在2014年第三季度,聯想仍占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前五的位置,但在國內及全球兩個市場均被新興品牌小米超越。雖然聯想賣出的智能手機數量還是在增長,但在趨勢上已經不敵手機市場新玩家。

再看看兄弟品牌摩托羅拉,權威監測機構comScore去年10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4年6-8月摩托羅拉全美市場份額環比之前三個月下滑0.9個百分點,是市場前五中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個。聯想收購摩托羅拉,更像是兩家走下坡路的公司抱團取暖,無奈但也許是唯一的選擇。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速下滑蛋糕難搶
 
回到摩托羅拉將要戰鬥的中國市場,新的一年,這塊戰場就會有哪些重要特征?權威機構構IDC的預測是,在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環比增長率將下滑到7.8%,是自2009年來首次下降到個位數,而2014年的環比增長率接近20%.國內用戶從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的換機需求基本完成,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空間逐漸萎縮,是摩托羅拉將要面對的大環境,這個新玩家有什麽法寶能夠從有限的市場分一塊蛋糕?
 
作為手機行業的先驅,摩托羅拉曾是行業的標桿,但時代變化太快,在功能手機時代和諾基亞一起領航的摩托羅拉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沒有太大作為,在被谷歌收購之後眼睜睜看著蘋果和三星一路高歌猛進,無力追趕後無奈退出中國市場。此番再戰中國市場,又趕上市場趨向飽和,從來就沒有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有過江湖地位的摩托羅拉能打什麽牌?情懷這張牌估計都不如羅永浩的錘子手機打得好。
 
品牌價值是相對的,誰都不否認摩托羅拉、諾基亞曾經的江湖地位和影響力,但時過境遷,該逝去的終將逝去,諾基亞強盛的時候是一家獨大,影響力超過蘋果和三星之和,還不是一擊即潰,如今只能在功能手機市場逞逞強。小米、華為、一加、OPPO、錘子等品牌紛紛用爆款打造粉絲群,也已經基本圈定了主流用戶。當年用過摩托羅拉功能手機的一代人,也已經不是換機潮的主流群體,80末、90後這兩大群體對摩托羅拉的印象更多來自父輩,如何說服這些人去購買摩托羅拉手機,是個大難題。
 
聯想的運營商渠道經驗不再管用
 
IDC還預計2015年國內運營商渠道的出貨占比將下滑到31%,這對一向依賴運營商渠道的聯想可不是好消息。從3G時代開始,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國產手機依附於運營商渠道生存,運營商出貨量一度占到上述廠商銷量的80%-90%,隨著三大運營商被國資委要求減少終端補貼,國產品牌運營商出貨量出現大幅下滑是必然趨勢,電商和社會渠道成為聯想們新的希望。
 
在電商和社會渠道等公開市場競爭更多是品牌的競爭,爆款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前聯想花重金力推的筍尖S90不但在硬件配置上沒有太大吸引力,還陷入抄襲iPhone 6的醜聞中,這款定價1999元的手機打造爆款的希望一開始就破滅。不得不說聯想打造旗艦手機的能力相比對手差個段位,此前聯想請籃球巨星科比代言的K900聲勢浩大,後來銷聲匿跡,剩下的只有各地攀比式的降價促銷。
 
以聯想過往的經驗運作摩托羅拉手機,筆者不敢有太多期待,據說傳說中的即將上市的Moto X二代售價3499元,Moto X Pro售價在5000元上下,不知道聯想如何說服被蘋果三星慣壞的消費者接受這樣高的定價來買一款新出道的安卓手機?錘子手機的前車之鑒其實不太遠,再加上聯想蹩腳的市場營銷能力,筆者對摩托羅拉高端手機的未來也不抱太大期望。聯想的高端手機之夢還是早點醒為妙。
 
摩托羅拉回國中國的唯一好處是混戰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福利,但對這家在全球走下坡路,在中國被遺忘的手機廠商的未來,還是不要有太大期待,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本文章為作者個人觀點,與i黑馬無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764

央行放水作用有限 節前銀行間市場利率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15

盡管央行已經通過多個途徑放水,但是在春節資金需求上升的帶動下,中國貨幣市場基準利率有望連續第五周上升,創2013年以來最長的上升周期。

24只新股密集上市收緊了市場的流動性。彭博新聞展開的調查顯示,過去五天中因為申購新股而被凍結的資金達到了2.05萬億元。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央行周四在公開市場進行了16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本周凈投放2050億元,單周凈投放規模創一年新高。周四也是央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連續第七次使用該工具向市場投放流動性。

安信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劉長江告訴彭博社

下周央行可能會繼續向市場放水,註入的資金可能達到1000億元。

通過逆回購,央行已在過去四周中投放了4000億元。上周三,央行還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分析師預計可釋放6000-8000億流動性。

央行本周三宣布,為完善對中小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的渠道,應對春節前的流動性季節性波動,決定在全國推廣分支機構常備借貸便利(SLF)。

然而,央行節前的大放水並未降低貨幣市場利率。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午10:26,七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上升(追蹤銀行間資金融通的基準利率)27個基點至4.62%,為連續第五周上漲,盡管今日七天回購利率小幅下行。

該中心的數據還顯示,2024年9月到期的票面利率4.13%的國債收益率本周下滑6個基點至3.38%,今日上漲一個基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33

港幣走高 金管局出手62億港元幹預匯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250.html

港幣走高 金管局出手62億港元幹預匯價

一財網 秦偉 2015-09-01 16:41:00

9月1日,港幣匯價再次走高觸及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對《第一財經日報》確認,按照貨幣發行局機制,當日一共向市場賣出62億港元(買入8億美元)。

港幣匯價頻頻走高,令香港金管局5個月來首次出手幹預匯價。

9月1日,港幣匯價再次走高觸及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對《第一財經日報》確認,按照貨幣發行局機制,當日一共向市場賣出62億港元(買入8億美元)。

“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情況,並會按照貨幣發行局機制,維持港元穩定。”金管局發言人表示,由於短期港元銀行同業拆息接近零,因此銀行體系總結余的進一步增加對銀行同業拆息應不會有實質影響。

美元兌港元匯率上周觸及7.75,顯示人民幣匯率下跌後,避險資金湧入香港。上一次大量資金進入香港,是在今年4月受港股飆升的影響,而最近湧入的資金並不必然進入股市。

因9月3日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為香港公眾假期,為滿足兩地市場交易及結算安排,滬港通南下通道港股通9月1日至4日暫停交易,當日並無南下資金進入。而此前5個交易日,總計則流出資金人民幣18億元。

“以金管局的承諾和能力而言,港幣對美元貶值的風險很低。”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外匯分析師陳得能認為,對金管局而言,改變聯系匯率制對嚴重損害投資者信心,進而導致資金大幅外流,可能對香港經濟和貨幣穩定帶來更大威脅,相信聯系匯率制不會動搖。

根據強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承諾在7.75的水平向持牌銀行買入美元。根據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承諾在7.85的水平向持牌銀行出售美元。人民幣匯率8月一次性貶值後,美元兌港幣匯率即成為新的市場焦點,有投資者開始押註聯系匯率制無法維系,也有分析人士擔憂港幣走強可能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

“盡管港幣貿易加權匯率上升,但香港經濟不會陷入衰退或者通縮。”陳得能認為,香港經濟的真正風險來自於在香港處於信貸周期和房地產市場頂峰時,來自內地的遊客消費減少、出口衰弱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時,利率又隨美聯儲加息而進入上升通道。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27

航空股連日走高 行業“超級周期”真的來了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159.html

連續兩天,航空股的漲幅都超過了大盤,似乎迎來了久違的景氣周期。

5月4日開始,航空股出現異動,四大上市航企和春秋、吉祥的漲幅均超過5%,南方航空更是漲停。

5月5日開盤,航空股再度大漲,春秋航空一度漲停,最終收於53.37元,漲幅7.38%。其他幾家航空公司的漲幅也高於大盤,中國國航收於7.47元,漲幅1.49%,東方航空收於6.97元,漲幅3.26%,南方航空收於7.07元,漲幅3.51%,吉祥航空收於31.88元,漲幅7.48%。

與此同時,來自各個券商的分析報告,也開始看多航空股,國泰君安的最新研報,更是預計中國航空業將首次出現盈利“超級周期”,然而,今年的航空業,真的那麽樂觀嗎?

連漲邏輯

對於航空股這兩天的大漲,第一財經記者咨詢的多位分析師認為,主要由於制約航空公司業績的油價、匯率等外圍因素轉好。

2015年,三大國有航空的匯兌損失影響都在40億左右,大幅拖累了業績,而近期隨著美元指數連連“閃崩”以及航空公司大幅減少美元負債,此前市場擔憂的匯兌損失有望減少甚至轉正。

“油價方面,OPEC的伊朗和伊拉克全力提高原油產量,原油市場再度重燃供應過剩的擔憂,原油價格經歷1季度的漲價後空間不大,低油價有望助力航空公司業績改善。”興業證券的分析師張曉雲告訴記者。

也正是得益於一季度油價的低位運行,上市航企一季度財報依然延續了去年全年的靚麗業績,凈利潤同比均實現大增。其中南方航空同比增長40.99%,東方航空同比增長66.37%,吉祥航空同比增長70.42%,海南航空同比增長56.46%,春秋航空同比增長44.18%,中國國航同比增長44.83%。

“航空板塊目前PE僅9-10倍,估值性價比高,隨著此前利空因素解除,板塊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 張曉雲指出。

這也符合大多數分析師的看法。在國泰君安的最新研報中,其交運團隊更是提出“超級周期”的假設,認為在2014-2018年,中國消費拉動的航空公司盈利超市場預期持續增長,並預計航空股未來一年將迎來50%以上的上漲——二季度是最佳的買入機會。

超級周期?

不過,一些航空業內人士對上述“超級周期”理論並不完全認同。一位行業內人士就對記者指出,報告里提到的美國持續6年的航空超級牛市,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是北美大的航空弄公司合並重組,二是油價低迷,三是美國經濟複蘇,此外,目前的油價波動變數也不小,航空市場的供需情況也不樂觀。

“一季度各航空公司的利潤增長,絕大部分均來源於油價的下降,一季度航油價格同比下滑32%,而行業供求關系仍然處於下行通道,”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也對記者指出,“一季度行業旅客周轉量同比增長了13%,但收入僅增長6%,這意味著行業座公里收入水平持續下降。同時,客座率也下滑2.3個百分點。所以運量增長仍落後於運力增長,收入增長落後於運量增長,行業景氣持續走低,經營風險不斷積累。”

值得註意的是,早在今年春運黃金周,民航業就出現增速回落,客座率下降的情況,根據記者從多家航空公司了解的最新情況,目前運力的增長仍快於旅客增長的,客座率有所下降。

林智傑進一步指出,根據產業生命周期理論,我國民航業正處於快速成長期,將在未來至少10年內保持年均10%以上的高速發展。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每年的速度都保持在10%左右。

“當行業進入一個低谷時(如2008年),局方和各公司開始減緩運力引進和規模擴張速度,而後幾年隨市場複蘇和運力緊縮,市場重新迎來強勁增長(2009-2010年);在市場強勁反彈後,局方和各公司又受到市場鼓舞,加大運力引進和規模擴張速度,當供給的增長超過市場需求的正常增長後,便呈現供過於求(2011-2012年);而當市場需求也同步放緩時(2012-2013年),行業下行加劇,直至行業進入下一個低谷。”林智傑認為,市場供求關系是由宏觀經濟發展的大周期和行業發展的小周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前者起決定作用,後者起的是輔助作用,這個行業發展一個小周期可能約為3-5年。

供需壓力

“今年各家公司的運力投放的確增長很快,一季度有春運還好,但到了淡季就有壓力了,二月和三月的客座率都是同比負增長。”一家航空公司的管理層也對記者坦陳,尤其是國際航線,比如需求仍比較火的日本線,受到的沖擊就很大。

值得註意的是,從去年開始,四大航都在增開國際航線,以客運運力(ASK)計算,海航在國際航線的運力增幅最大,超過51%,東航、國航、南航則分別增長近25%、近20%和超30%。

不過與此同時,國際航線的收益卻在下滑。排除燃油附加費影響後,國東南在國際航線的每客公里收益同比下滑了19.28%、4.67%和10.26%,國航下滑最為明顯。

而進入2016年,航企發力國際航線之勢有增無減。東方航空總經理馬須倫就對記者透露,東航將乘著國際油價低位運行,以及中國出境遊迅速發展勢頭,大力增強國際航線運力,2016年增加20%,其中北美航線增50%。

除了四大航企,首都航空、四川航空、廈門航空、天津航空等也陸續開始發力洲際航線,外航開通國際航線的力度也是有增無減,比如中東航企阿聯酋航空,近日就開通了迪拜-銀川-鄭州的新航線,而東南亞和東北亞等短途國際航線的競爭更是白熱化。

“各家運力增長太快,日韓等航線收益已經開始讓人擔憂,”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告訴記者,“而今年的油價下降空間也不會比去年大,繼續降成本估計只能靠自己了。”

更多內容和交流可關註“航旅圈”微信公號(airwefl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91

隔夜Hibor走高 離岸人民幣暗中角力?

暫別了英國退歐公投引發的全球匯市大風大浪,7月6月以來,連續五個交易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徘徊在6.70附近,但始終未曾越線,這一走勢引發業內猜測,在美元強勢攻勢下,6.70或許正是當下央行心中的均衡匯率。

7月13日,隔夜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突然大幅上調至2月份以來新高,打破了平靜幾日的匯市。香港某外匯交易員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表示,Hibor升高意味著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緊張,這可能與四大行近日集中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從而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有關。

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出現明顯反彈勢頭,盤中一度飆升超過200個基點,對美元匯率反超在岸人民幣即期匯率,出現匯差倒掛現象。在未知的全球經濟前景以及最近公布的國內經濟數據影響下,市場普遍預計,中長期人民幣匯率仍將明顯承壓。

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吃緊

7月13日,香港財資市場公會發布數據顯示,隔夜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急升2.46個百分點至4.83%,創2月份以來最高水平,一星期Hibor利率也上升1.39個百分點至3.97%。

這一變動不禁令人回想起今年1月份,在離岸市場人民幣出現較大波動時,隔夜Hibor利率曾一度連續從4%飆升至13.4%,最後在1月12日飆升至66.815%這一驚人高位,成為自2013年有報價以來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其他期限利率亦飆升至歷史最高位。

而轉眼到了3月31日,隔夜Hibor利率又突然跌至負3.7250%,成為有記錄以來首次跌至負值。Hibor利率的變化,標誌著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從“錢荒”到“過剩”,此後市場對於Hibor的異常變動格外關註。

13日Hibor明顯走高,最直觀地體現出離岸市場上人民幣流動性再次出現緊張趨勢。但對於造成人民幣短缺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稱,一方面可能由於投資者在離岸市場買入人民幣並至在岸市場進行套利造成,亦或是中資銀行在香港買入人民幣拋售美元導致離岸流動性緊張。

在流動性緊張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通常會獲得上漲動力。從市場來看,13日離岸市場人民幣(CNH)對美元在早8點時突然從6.7017飆漲至6.6789,一小時內上漲超過200個基點,漲幅達0.26%,成為自6月29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人民幣在離岸市場快速升值令在岸與離岸匯率一度出現近100個基點的“倒掛”現象,但隨後離岸人民幣匯率有所下跌,兩岸價差迅速收窄。

截至17:30,離岸人民幣(CNH)對美元報6.6959,微升0.01%,結束連續5個交易日的頹勢,並且從經濟學家及交易員普遍認為的短期支撐位——6.70水平反彈。

(7月13日香港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

“6.7關口可能成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的阻力位。”某外匯分析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但在岸市場,13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卻由前兩日的小幅回升轉為快速走低,再次逼近6.70關口。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6891,較上交易日6.6950小幅上調了59個基點。開盤後,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曾快速升值日內高位,6.6802,但在午盤後跌幅突然擴大,截至16:30收盤,報6.6922,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6.6850下跌72個基點。夜盤開始後,人民幣即期匯率雖然有所回升但仍在低位徘徊。

(7月13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

從6月23日起,央行開始連續多日下調人民幣中間價,從6.5658到昨日的6.6950,貶去近1300點。業內認為,近期英國退歐余波,年中集中購匯以及潛在的通脹壓力是貶值的重要原因。興業研究宏觀分析師表示,短期內人民幣繼續面臨考驗,6.70附近是央行希望暫時得以控制的關口,人民幣保持震蕩或適當回調。

值得註意的是,7月8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最新數據顯示,CFETS人民幣指數再次刷新7月1日創下的歷史新低。7月1日時,CFETS人民幣指數按周跌0.41點至94.88,而7月8日,該指數周跌幅擴大至0.63,報94.25。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94.25這一最新數值較2015年12月31日100.94的水平,貶值6.6%。令市場人士擔憂的是,如果人民幣繼續目前走勢,到今年底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或下跌超過10%。

對於人民幣匯率指數持續走低的原因,7月6日央行曾轉發中國貨幣網特約評論員文章分析稱,市場供求變化以及英國退歐引發的全球避險情緒大幅升溫導致6月份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匯率較中間價大多偏向貶值方向,也令人民幣匯率指數小幅貶值。“為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相對穩定,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存在一定貶值要求。”

但文章仍強調,在國際匯市劇烈波動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波幅遠小於其他貨幣,總體上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市場預期仍較為平穩。

人民幣仍將走低?

近日,備受關註的6月份外貿及進出口數據等陸續公布,在一定程度上為市場判斷人民幣接下來匯率走勢提供了一定依據。

13日最新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6月份進口下降8.4%,出口下降4.8%,降幅雙雙擴大,延續了較為疲軟的勢頭。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進口跌幅由5月份的下降0.4%大幅擴大至8.4%,但與此同時5、6月份大宗商品價格並未出現大幅下跌,這意味著內需短暫企穩後再次出現惡化勢頭,與2季度後國內經濟動能減弱相吻合,“預示下半年經濟動能不會有太多期待”。

此外,考慮到歐日經濟依然低迷,英國退歐仍將繼續發酵,劉東亮預計,下半年中國外貿環境並不會好於上半年,預計下半年進出口繼續維持跌多漲少的局面,對經濟增長難以產生拉動作用。

“進出口數據低迷對人民幣匯率難以視為利好”劉東亮認為,但從目前人民幣中間價與美元指數保持較好的互動關系來看,這一關系尚看不到打破的局面,因此未來匯率走勢更多受制於美元強弱的影響,中國主動貶值或升值的可能性都不大,考慮到美元處於強勢周期,下半年人民幣有逐步跌向6.80的的風險。

另一方面,7月7日央行發布的6月外匯儲備則較上月增加134.26億美元,反映資金外流壓力減小,對於人民幣匯率企穩帶來一定積極作用。

但資深外匯人士韓會師認為,對6月外匯儲備數據的回升仍需保持警惕,一方面因為英國退歐的影響可能會出現滯後,導致6月的結售匯數據並沒有對此做出及時反映。另一方面,境內結售匯市場對於英國退歐導致人民幣快速貶值這一趨勢是否會延續下去有較強觀望情緒,因此6月下旬最後幾個交易日並未出現嚴重的結售匯逆差,這也成為6月外匯儲備下滑壓力較小的重要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