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孵鵪鶉蛋起家到中國富豪榜長青樹 劉永好家族二十年不敗的守富哲學

2011-3-21  TWM




劉永好剛開始創業時,曾想向銀行貸款人民幣一千元卻不可得,如今他所擁有的新希望集團年營收逾人民幣六百億元。過去二十年,他在中國富豪榜屹立不搖的致富 與守富祕訣是什麼?

撰文‧楊方儒

十多年過去了,「中國富豪前十強」的榮銜,仍然與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的名字連在一起。最新出爐的美國《富比世》雜誌(Forbes)全球富豪排行榜, 劉永好以三十五億美元財富名列全球第三一○名,居中國富豪榜第十四名。如果把劉永好與劉永行兩兄弟財富加總,則高居二○一○年胡潤中國百富排行榜第二名。

中國,這個充滿發財機會的新興市場,每年的《富比世》與「胡潤富豪榜」上,總是有新人竄出頭,成了世人的目光焦點。問題是,很多人都挺不住。

不少中國首富被關進牢籠,讓胡潤榜成了「殺豬榜」,因為他們的錢財見不得光。更多行業潮起潮落,讓企業主人翁沒幾年就淪為波臣,無聲無息地消失。始終屹立 不搖的,劉氏兄弟是其中佼佼者。

從人民幣一千元起家

早在一九九五年,《富比世》首度將中國富豪納入全球排行榜時,劉永言、劉永行、劉永美(被人收養後改名為陳育新)、劉永好四兄弟,即以人民幣六億元,排名 全中國第一。二○○一年,他們的財富激增十四倍,仍然穩居榜首。

縱使如今分家,老二劉永行家族擁有人民幣三五○億元,老么劉永好家族則達人民幣二五○億元。在胡潤百富榜上,兩者相加後,仍是全中國亞軍,逼近娃哈哈集團 董事長宗慶后的人民幣八百億元。

劉永好在三十歲那一年,中國剛剛改革開放時,與三個哥哥賣手錶、腳踏車,籌到人民幣一千元創業資金。從最不起眼的農業、畜牧業起家,劉永好卻從一隻雞、一 頭牛身上,創造了驚人的財富。

「對我來說,富豪這個頭銜,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劉永好在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說得直接。「我只是正好站在一個對的位置,做我自己認為對的事而已!」 在與《今周刊》深談時,他反而對曾經獲選為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感覺興奮許多。

原因是因為評審的一句話打動了他:劉永好把自己定位為農民之子,永遠的麥田守望者。

的確,劉永好為農民提供資金,為農產品價格揪心,為貧瘠農村接上網路,還打造出了現代化的農業供應鏈。

比起中國許多人愛炫富,劉永好不喝酒、不抽菸、不跳舞、不打麻將、對名牌不感興趣!他喜歡吃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平常都在員工餐廳用簡單午餐,碗裡從不剩下 一粒米飯。

比劉永好更有錢的二哥劉永行,同樣節儉成性。有一次他在家樂福看上一款棉質襯衫,一下子用人民幣四百元買下十件,後來《富比世》訪問他,在攝影棚裡拍攝封 面時,就穿著這款襯衫入鏡。

在一○年出爐的胡潤榜中,目前定居上海的劉永行,擠下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成了上海首富,劉永好則為四川首富。上海是全中國最富庶的城市,四川則是上億 人口的天府之國,能夠在這兩地稱王,可看出劉家兄弟的口袋深度。

一九九五年時,希望集團剛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四兄弟就決定劃分產權,進行分家從頭改造家族企業。希望集團一分為二,老二劉永行負責東方希望集 團,老么劉永好則主持新希望集團,大哥劉永言跨足電子產業,老三陳育新則投入地產生意。

三十年過去了,他們的成就不僅是創造財富,更是守住財富。

事實上,早在一九八○、九○年代,四兄弟就經常參加中國企業家的活動,之後劉永好慢慢發現:一起開會的朋友,越來越少了!有的倒閉、有的被抓、有的不幹、 有的過世。

「這就好像綜藝節目中的孤島生存遊戲!」劉永好微笑著比喻說,很多人怕吃苦,一一倒下去了;很多人在獨木舟上行走,一個沒有踩好,也倒下去了;很多人遭遇 關鍵挑戰時卻跑不動,則被老虎、獅子吃了。

致富祕訣:順著潮流再超前問到劉永好賺錢致富的祕訣,他輕鬆地說,「很簡單,就是順著潮流而動,並且略有超前。」最好的例子是,八七年時,劉永好到廣州出 差,看到廣州農民大排長龍,都在購買泰國進口的大顆粒飼料。基於好奇心,他也跟著排了隊,買了幾包飼料回成都。

劉永好當時深思,四川省是養豬大省,養豬是農村經濟的主要來源,如果有更好的飼料能夠在市場上推出,無庸置疑,一定能賺錢。

但當時劉家四兄弟,才剛投入鵪鶉養殖,雖然手中還算小有資本,但仍思索了很久,才決定進軍這塊市場。最後他們成立「希望飼料公司」,在市場完全真空下,自 製飼料馬上就在全中國造成轟動。

整個希望集團的基礎,自此茁壯起來!這可說是劉家四兄弟一生的分水嶺。

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做事一絲不苟,總是觀察入微。劉永行與劉永好剛開始養雞時,常常清晨四點鐘就起床,打掃衛生,觀察小雞做記錄,常常一蹲在地上就是兩 個小時,在雞舍裡一動也不動。

更令人訝異,後來為了生產豬飼料,他們甚至會先親自嘗一嘗,看看是什麼口味!大哥劉永行常說的一句話是:「既然我們要對產品負責,就要真正了解產品。」 「沒有土、沒有水,他們也能活下來!」北極光創投創辦人鄧峰觀察,劉家兄弟是如今仍在枱面上,碩果僅存的第一代民企領導人,他們真的懂得吃苦。

尤其是政策風向,每三到五年就來一次的宏觀調控,主導了民企的命運。宏觀調控整治的對象就是民企,如何準確預測調控方向,是民企領導人不能不學的「占星 術」。

而劉家兄弟確實是箇中好手。以劉永好進入金融圈的時間來說,就是逢迎政策而為,剛剛好上了勢頭。十五年前,劉永好是民生銀行的創始人,從最初人民幣十三. 八億元的資本,直到今天人民幣一.七兆元的總資產,也是抓到了中國金融開放的風向球。尤其民生銀行的定位,是特別要為中小企業服務,這讓他感覺到很驕傲。

領先潮流太多就會血本無歸至於新希望集團,目前已經擁有四百多家子公司和六萬多名員工。二○一○年,新希望全年飼料銷售達到一二○○萬噸,位居全球第三, 集團總營業額則突破人民幣六百億元,是歷史新高。

「下一個五年,我們要達到世界級農牧企業的中級標準,簡單地說,營業額要達到人民幣一千億元以上!」劉永好說到新希望的兔年新目標。

劉永好後來也發現,做生意真的不能領先潮流太多,要不然很容易血本無歸!一九九○年代初期,他周遭很多朋友,都拉他做房地產生意。他當時考量希望集團財力 還不是很穩固,所以雖然心裡躍躍欲試,但還是把這股衝動給按捺下來。

結果在政府「打房」的限制下,當時中國房地產市場全部泡沫化,很多人都被拖垮了。直到一九九六年以後,劉永好發現房地產已走到谷底,加上在飼料本業也賺了 好幾桶金,才慢慢開始做地產。

如今就連劉永好的獨生女劉暢,也是全中國名列前十的女富豪、四川最有錢的女人。

作為富二代,剛滿三十一歲的劉暢,名下擁有的財富多達人民幣九十二億元!如果她也想走精品名媛路線,這數字足足可以開五家 台北市BELLAVITA貴婦百貨。

少為人知的是,劉暢也有一段創業經歷。她在剛念完書時,曾經向劉永好借了人民幣十萬元,在成都的春熙路上開了一間飾品店,專賣便宜耳環、項鍊。

這個小生意非常成功。劉永好開玩笑地說,淨利甚至比新希望淨利還要高:投入資本人民幣十萬元,最終淨利達人民幣二十萬元。

看來這對父女都有做生意的腦筋,更關鍵的是,他們都能從基層做起。一個親手抓雞養豬的爸爸、一個親口在大街上叫賣的女兒,財富的起點,真的很簡單。

劉永好

出生:1951年

現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全國政協常委經歷:民生銀行副董事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乳業協會副會長等

劉永好大事紀

1982 辭去公職,與三兄弟在古家村開辦育新良種場1987 出任成都希望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希望牌飼料暢銷全國1992 成立希望集團1995 任中國民生銀行副董事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2001 劉氏兄弟被《富比世》評為中國首富2002 成為中國十大民營企業家2003 任全國政協政治經濟委員會副主任2010 獲得中央電視台「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11 《富比世》全球富豪榜排名第310名,中國第14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28

【旅遊籽】橫瀾明燈 最後的守塔人

1 : GS(14)@2016-11-26 14:02:23

橫瀾島:橫瀾島由橫瀾頭及橫瀾尾兩個小島組成,建立燈塔前只是一個荒島,所有設備建於南面的橫瀾尾,島上現在除了自動化燈塔,還設有天文台的自動化氣象站。



【旅遊籽:假日散心】有燈,就有人。人稱牛奶叔的黎國強,今年83歲,自六十年代開始在橫瀾燈塔駐守,直至1989年燈塔系統全自動化,這份工一打就28年,「6個人看守,有幫辦,開初做四個禮拜,休息兩個禮拜,後來做一個禮拜放一個禮拜。以前在島上睇船,睇到有船經過便向幫辦滙報,由幫辦負責打燈。」牛奶叔指的打燈,是指利用長短燈號打摩斯密碼記錄船名,是早期航海溝通方法。



位於香港東南端的橫瀾燈塔,鄰近蒲台島,是船隻從南中國海回港必經之地,1893年已經開始為船隻導航,島上的燈器照程達26海里,每15秒自轉一次,非常容易辨認。從前燈塔只有外國人看守,50年代才開始有華人上任,但荒島資源有限,生活艱苦,「我習慣了,好多人頂唔順,要走。」直至七十年代,島上才陸續增設直升機坪、發電機房、碼頭等設施,不過水源始終靠大自然,「以前島上用儲水,雨水沿斜坡流落六個大水缸,儲備慢慢用,當年香港制水,島上都不怕無水。」由於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看守員伙食也要自己包辦,「自己買夠入去,會種菜、釣魚,泥鯭、石狗公呀,很多魚都釣到,有時會用菜同船家換魚。」牛奶叔雖然年過80,記憶力減退,直到今日依然會行出石澳海灘,遠眺燈光不滅的橫瀾島,一旦發現燈塔出問題,更會通報海事處維修,「好多事也忘記了,鍾意返去橫瀾島工作,無憂無慮,好開心。」早期漁船設備簡陋,只靠指南針定位,加上天氣變幻莫測,船隊身處汪洋大海,容易迷失方向,牛奶叔把關28年的橫瀾明燈,早已成為船家的救命燈,「早期沒有衞星導航,橫瀾燈塔是救命燈,因為橫瀾島距離香港大約幾個鐘船程,一見到橫瀾島燈,一路向燈的方向航行就到香港。」有40年開船經驗的梁炳坤船長,二十年前經常出入外海及本地海域捕魚「橫瀾島的閃燈,比普通燈塔光好多。」遇上海面煙霧瀰漫,光線模糊,守燈員更會響起號角,令他們知道自己的位置,「現在GPS普及化,知道自己艘船向那個方向航行,燈塔航道一目了然。」燈塔百多年的發展,傳承的不只是歷史,還有上一代人在海上的搏鬥故事。



牛奶叔記得一位前外國守燈員,名叫賓士,死後遺願葬在橫瀾島上,1989年看守員撤離,其家人也將墳墓搬走。

梁炳坤船長認為雖然有科技輔助,但航海始終靠經驗,因為天氣會影響航行速度。


多用途輔航燈

海中的燈標發出紅色光,代表附近水域可能有礁石,容易發生危險。

香港的輔航設備中,包括燈塔、燈標、浮泡、船燈等,圖為加裝訊號燈的浮泡。

鯉魚門入口的兩座紅綠燈塔,晚上分別發出紅色及綠色閃燈,成為港口界線。


海事博物館陳設的燈塔,仿照橫瀾燈塔設計,中央位置的橫瀾燈塔AGA燈,每30秒閃亮兩次,1950年投入服務,直至1989年退役。

記者:王佩兒攝影:伍慶泉、徐振國、林栢鈞、楊錦文編輯:劉曉丹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6/198455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1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