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歲寶百貨(312)招股書資料研究

(按: 如資料有問題,請詳細告知,謝謝!)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719

(1)

該公司的主席是一位楊祥波先生,其資料如下:


47歲,我們的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楊先生於2008年11月5日獲委任為董事。楊先生為我們的創辦投資者,負責制定我們的整體業務發展策略及 提供整體管理方向。

於1984年至1990年間,楊先生於廣州及深圳從事日需品及建材等產品貿易業務。於1990年,楊先生成立歲寶集團有限公司(不屬於本集團旗 下)。於1992年,楊先生在深圳成立名為大江南商場的百貨店並經營至1995年末,其間認識了楊筱妹女士及李作霖先生。於1995年末,楊先生 不再擁有及經營大江南商場。

於1992年至2006年間,楊先生擔任哈爾濱哈投投資(自1994年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主要業務為熱電供應)董事。於1995年末,楊先生利用 積蓄成立歲寶百貨(深圳),並於1996年1月在深圳開設首家百貨店。於2000年2月至2006年8月期間,歲寶百貨(深圳)部分股本權益由哈爾濱哈投 投資持有。楊先生於1993年至1995年擔任中國招商銀行董事1995年至2003年間擔任中國民生銀行董事。楊先生為第八、九、十屆中 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看來他很早就創業,並成立了歲寶集團,並擔任過地方及民營銀行的董事實力還好像不小,但是我翻過深圳市的工商紀錄,其實沒有這家公司,現時
根據此前的報導,這家公司已易名為深圳惠好集團,但招股書卻沒有提及,其工商資料則如下圖,現時股權由一家香港歲寶實業持有90%,深圳江南經濟開發總公司持有10%股權,和最初深圳歲歲寶百貨(深圳)股權分佈相同。



根據香港登記資料,確實有一家歲寶實業有限公司,在1990年4月20日成立,但和招股書稱上市附屬「香港歲寶」的歲寶百貨投資有限公司有甚麼關係,我們不知道,但從法定代表人是主席來說,應該他仍對該公司有主導權吧,況且持股股權亦非常巧合。



(2)

但是有稱,其發家史如下:



http://www.21cbh.com/HTML/2002-6-17/5505.html

身为岁宝集团及数家关联企业董事长的杨祥波,今年不足40岁,上个世纪80年代他20多岁时从广东陆丰乡下移居香港,90年代初再回到广东时已成了青年港 商。有人说,他真正发家是90年代初在房地产泡沫时期,与深圳城建集团合作以后。

但是據報導,其實力則甚有質疑,甚至可能有一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而且这些核心资产是否属于岁宝集团还有疑问。记者在深圳调查得知,位于深圳东门的江南大厦本由深圳奥康德集团与深圳城建集团合建,深圳城建集团所拥有的那 部分,由城建集团与岁宝所成立的合资公司进行经营,这就是所谓的大江南酒店,至于这部分房子产权是否归岁宝,城建集团并不肯定这一点;也有人说,是岁宝集 团买了城建的楼,但购款并未清付。


 


消息人士指,岁宝集团以城建的部分房产作抵押,贷款4亿元,购入深圳发展中心大厦的房产。这笔贷款一直未还,加上其他从建行贷的款,迄今本息已近9亿元。


而且有待证实的消息指,岁宝百货的经营场所,所谓滨江大酒店2号楼,产权也并非岁宝集团所有,而是城建集团房产,由岁宝百货入租,而且开业至今一直拖欠租 金。

 


据悉岁宝集团欠深圳城建集团款项总计达17.5亿多元,另有一个数字指,岁宝集团拖欠多家银行贷款总额可能高达10多亿元。消息人士指,这两个10多亿元 有重合的地方,比如岁宝集团1993年前后从招商银行贷款2.5亿元,由城建集团担保,城建集团被迫替岁宝还了这笔钱,从而成为岁宝对城建集团的负债。


...


从1998年起(当时城建集团现任总经理李新芳走马上任),深圳城建集团开始清理与岁宝集团之间的恩怨,发现其中一些合作根本没有合同,而只是当时集团领 导签字的协议。2001年深圳市主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王炬案发,已公布的牵连进来的处级以上干部中,就有城建集团前董事长李育国,涉嫌受贿730多万元。

(3)

從此文中發現,其還持有一家歲寶熱電(600864,現稱哈爾濱哈投投資)的股權,在(1)段中,招股書也承認他曾為該公司董事長,原來該公司未上市前,因當時歲寶熱電母公司缺乏資金,故楊先生可以入股該公司,但因為後台倒下,其手上股票曾被抵押:

早在1998年,广东省高院就依深圳城建集团的要求冻结了岁宝集团所持岁宝热电的全部股票,当时这批股票还是4255.8万股,占岁宝热电总股本的 31.52%。

然而令人称奇的是,一直没有解冻的这批股票,却在2001年9月份被发现少了709万多股。岁宝热电当时发布公告称,根据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中心发来的 截至2001年8月31日的股东名单,发现第二大股东岁宝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比原来减持5.1929%。有消息人士对本报指,这批股票原来是被另一个地 方法院强制拍卖抵债了。

更有意思的是,1999年12月14日,岁宝热电10配3增资扩股,发起人法人股岁宝集团(深圳)实业有限公司以现金350万元认购50万股,过了几个月 后,岁宝热电2000年年报就显示,中国旅游国际信托总公司诉岁宝集团一案,后者所持50万股岁宝热电股票被北京市高院查封。

(4)

另外,招股書稱,該上市公司曾持有歲寶百貨的股權,此文亦有談及購入過程如下:

1998年10月29日,岁宝热电决定以7209.6万元的价格从英属维尔京岁宝百货有限公司手中购得深圳岁宝百货13.3%的股份,其控股子公司黑龙江 岁宝热电有限公司购得4.5%。

2002年2月6日,岁宝热电再从维尔京岁宝百货手中收购深圳岁宝百货20%股权,出价1.08亿元,收购作价采用收益现值法。至此杨祥波已把合共 37.8%的岁宝百货的股份卖给了岁宝热电,而至2001年底,岁宝集团仍欠岁宝百货应收账款2.387亿元,而且岁宝热电董事会还宣称,“为了培育新的 利润增长点,壮大公司的实力……吸纳优良资产……拟继续收购深圳岁宝百货有限公司的股权。”

這代表當年歲寶熱電購入歲寶百貨(深圳)合共37.8%股權的估值是約5.4億人民幣,後更取不到歲寶百貨的數據,並錄得虧損,根據
歲寶熱電2005年年報,其資產價值約1.67億:

attachment



後來大股東哈爾濱國投決意利用股改的時候處理該部分股權,以電廠業務置換該部分資產,根據
2006年年報,處分價格約2.25億,該交易約在2006年4月完成。此外,大股東哈爾濱投資集團亦趁股改購入歲寶一派的股權,成為該公司控權大股東:

经中国证监会《关于哈尔滨岁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方案的意见》(证监公司字[2006]43号)批准,公司完成了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即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黑龙江岁宝热电有限公司以合法拥有的对深圳岁宝百货有限公司(简称"岁宝百货")的股权投资、对岁宝百货及其关联方的相关债权,经审计总 帐面价值225,073,271.68 元的资产与公司控股股东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拥有的在建中的热源工程、哈尔滨哈投供热有限公司 100%股权,经评估合计净值286,643,208.87 元的资产进行置换,差价61,569,937.19 元形成公司对哈投集团的负债。

(5)

1.
該文中亦有小插曲,稱一家瑞卓投資曾向大股東哈爾濱石化擬購入歲寶熱電的股權,後來,根據內地傳 媒所載,一家神祕的恆大投資拍得歲寶熱電的股份。

招股書亦稱,這家瑞卓投資亦向深圳江南經濟開發總公司購入瑞寶深圳的股權:

於2002年7月,江南公司按代價約人民幣8.8百萬元轉讓所持歲寶百貨(深圳)10%股本權益予瑞卓投資。

(招股書 pdf p.99)

即是在2002年7月,歲寶百貨(深圳)的估值只是8,800萬人民幣,但在兩年前及5個月前售予歲寶熱電的估值是5.4億人民幣,相差達83.71%,這是國有資產賤賣,還是蓄意以泡沫價售予股東?

後來,在購入歲寶熱電手上歲寶百貨(深圳)股權4個月後,哈爾濱投資集團出售其手上的歲寶百貨(深圳)37.8%股權,招股書稱:

於2006年8月,哈爾濱哈投投資及黑龍江熱電決定出售所持歲寶百貨(深圳)股本權益以精簡投資組合。轉讓該37.8%歲寶百貨(深圳)股本權益予恒大投資的代價分別約為人民幣167.2百萬元及人民幣12.4百萬元,乃根據訂約雙方進行磋商後釐定,經深圳有關政府機關批准。

(招股書 pdf p.99)

根據歲寶熱電2006年年報所載,在2006年4月售出歲寶百貨(深圳)兩批股權的確實作價為167,162,455.22元(代表33.3%股權)及12,424,521.80元(代表4.5%股權),相等於4個月後平價轉讓,但當中與歲寶百貨的往來款呢,並沒有提及,可能有賤賣國有資產或有私下協議之嫌。



那為何恆大投資及瑞卓投資這兩家公司經常出現在這兩家公司的紀錄上?

(6)

根據國內的傳媒稱,恆大投資的資料如下:

记者得到的资料是,该投资公司注册地址正是在岁宝集团声称拥有的江南大厦,而董事长朱碧江(该公司由两名个人股东各控股50%,分别为朱碧江、朱碧辉姐 弟)于1992~1999年间一直在岁宝系旗下的大江南酒店及大江南商场工作。是否是岁宝的关联企业或代理人公司?这一点恐怕要由岁宝集团来排除。

根據深圳市的工商紀錄(詳下圖),現時有所變更,持有人變為陳先胖和陳劍峰,但是根據招股書稱「恒 大投資的股本權益持有人為楊先生的兩名姪兒。」,故可推論出,兩位陳先生都是關連人士,是楊祥波的姪兒。


attachment
attachment

attachment


至於瑞卓投資,根據招股書稱:

瑞卓投資的股本權益持有人為朱碧江先生(他是我們的高層管理團隊成員及楊先生的姪兒)及其胞姊朱碧輝女士(為楊先生的姪女)。

因此,恒大投資及瑞卓投資的股本權益持有人有堂表關係。由於上述關係,我們的個人控股股東同意可委託瑞卓投資及恒大投資持有歲寶百貨(深圳)及歲寶連鎖的股本權益。

雖然其由不同親戚持有,但是根據招股書稱「根據四份日期為2008年10月20日的協議,恒大投資及瑞卓投資確認其所持歲寶百貨(深圳)及歲寶連鎖的股本權益乃為及代表我們的個人控股股東(分別為楊先生、楊筱妹女士及李作霖先生)持有。

故此,此前歲寶熱電的股權紛爭及神祕的公司購入持股之說,全部解開,可以說是楊先生的人頭公司在搞局。

此前,有國內傳媒引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家对记者指,岁宝集团的财富运作手法由两点支撑:缠上深圳城建集团从银行大量借款;通过岁宝百货和岁宝热电将财富进行转移。」

同文也有稱當年活躍一時的中科系L先生曾欲取得歲寶熱電,但消息人士指,最終給楊先生拒絕,但最後卻因政府壓力下出售此上市公司,也許就是因為此前因為股改關係失去了中國的融資平台,並因為要令別人找不出經營的資料,故此特來香港這特色的融資平台上市,以使一些不太懂以往的故事人士因為便宜購入此股,成功集資,並利用此個國際融資平台做他以往經常做的事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30

正興(692)六大釋疑(補充火車系資料及董事資料)

正興(692)這隻股近來太多無知股民或因覺得便宜、或因覺得暴跌後有得炒,或者 可能覺得差價大,想賺一格,所以成交大增,有些人還以為它會炒上去,所以特意出這篇文提醒下大家別受這批人所騙。


這隻股在 2000年1月,以1.1元發行5,000萬股上市,在2001年3月,
收購代理 美國紡織品的業務,5月公司配了1次股, 配售代理是建弘證券(即現時的永豐金證券)及11月向大股東家族收購從事中國紡織貿易的業務。


其後公司 經營持續不振,根據2007年6月
財務報表可 見,現金只剩下3,400萬,但應計的負債就已經有超過6,000萬,加上毛利率因人工及原材料等方面持續下降,無利可圖,故此心生玩財技退出的意圖。


2007 年7月,公司以36仙
配售6,400 萬股集資約2,300萬,作為行動第一步,其後股價持續上升,當時或應該已洽談好計劃,於是10月再以以55仙,配售最多8億股,這是洗盤賣殼的動作。然 後在12月宣佈進軍鐵路餐車業務,投資最多6.73億,成為火車系一員,通函亦已 發出。但是2008年1月初股市急跌,配售最終不能完成,收購亦告吹,而 公司經營益加困難,內地廠房因污染影響倒閉,更加劇賣殼離場的誘因。


於是在市 場好轉後,計劃另一場更陰險的賣殼計劃,在2009年10月,公司簽訂
諒解備忘錄, 收購位於陝西之鈦磁鐵礦,在11月落實


公 司向馮文俊、李英、楊小麗、Xia Hongbing及屈影紅四位收購大中華礦業資源有限公司,透過持有同名的香港附屬持有陜西礦業的95%股權,估值師聲稱此礦值18億元,故以16.8億 出售此礦,並以發行可換股債券支付,年利2%,換股價22仙,但是,若五天平均收市價低於行使作價,可再重訂,惟換股價不得低於8仙,較當時股價約50仙 大大折讓。


在2010年1月信報戴兆先生出文稱,「根 據可行性報告,礦場將採用地下開採法,第一期資本支出約7460萬元人民幣,用以建設綜合採礦廠房及設施,產能為每日二千噸,第二階段需注資 9090萬元人民幣,預期每日產能提升至三千噸,第三階段需注資1.675億元人民幣,預期每日產能提升至五千噸,三期的資本支出共為3.33億元人民 幣。

...


現在看中鐵鈦礦,然而可能面對若干風險,包括礦場儲量可能與估計 不同,難保證可發現經濟可行的儲量。鐵鈦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包括不限於國際經濟及政治環境的因素,因而難以預測鐵鈦價格變動。鐵鈦礦是正興的新業務投 資,儘管將設立管理團隊監督採礦營運,但未必能控制新業務風險。更重要的,是採礦需要持續的資本投資,生產項目如未能如期完成,可能超出預算,且未必達到 預期的經濟成果或商業可行性,這不在正興控制之內。


此等風險因素是按例提出,以供股東考慮。因該項收購必須獲 得 股東批准,雖然賣方為獨立第三方,收購並非 關連交易,並無股東(包括大股東)需要放棄投票,但一般股東依然有投票權。話說回來,大股東控股54.6%,如無意外,議案應可通過,只待其他先決條件達 致。

...



注意重訂換股價機制條款

收購文件只披露完 成 收購後安排開採,但未有提及投產期,從其他資料估計,可換股債券為期只是三年,相信三年內應可投產甚至獲利,以支持換股價0.22元。 買家亦相當審慎,訂有重訂換股價機制,以防發展未如預期,雖然最低換股價不低於0.08元,但與初步換股價0.22元已相差63%,是換得股份二百一十億 股或七十六億三千六百萬股之分,待發出正式通函時,應注意重訂換股價機制的條款。

從公布收購後的股價表現看,投機味極濃,急升兩天後 隨 即轉靜,股價顯著滑落,仍不脫投機味,展望殊不明朗。」





股權結構如下:





根 據後來的公函,估值 方法大致如下:





誰不知這幾 位賣方連註冊資本 1,995萬(2,100萬x95%)也未出足,故簽訂
補充協議,要求他們預先出足資金後,在收購完成後,才由正興補回全部差額,所以可以見到,他們只是找個礦權,然後高價注入,承擔則由上市公司支付, 可見他們,除了購礦的少量前期費用,其實不用出錢,全部錢由上市公司承擔,所以換股價是無意義,可以稱,換的股接近是零成本。

此外,亦可看到大股東對財技經驗少和新主缺水程度,造成以 後的悲劇。

公司宣佈在3月1日完成收購, 為便於散貨,同月宣佈1拆5,換股價及最低換股價變成4.4仙及1.6仙,但前文已稱,換股價是無意義,所以不用理會,但偏偏很多人以為是底價。拆股前後的4月7日,賣方開始兌換股份,最初仍是速度較慢到後來愈來愈快,在這三個多月間,共兌換了15次股份,換了達160億股,但還有9.76億的可換股債券未 兌換,以平均價5仙計算,都已經套現了8億,扣除少量費用,其實已經是大賺。

但大量不知底細的股民仍以為執 平貨,故常遭到欺 騙,現列出網友3大問題如下。

(1) 還有多少股票未兌換?
至2010年7月14日為止,估計還有9.76億 CB未兌換,以4.4仙行使價計算, 約有22,181,818,818股未換,如以最低換股價1.6仙計算,即有610億股。

以市價8厘/0.8仙計,大約值1.77億至4.8億港元之間。

(2) 他們成本多少?

正如前述,註冊資本是由上市公司承擔,賣方只是墊支,故其實無成本可言,但他們賣貨已套回幾億,免 除 上市公司責任也可以呢?

(3)為甚麼中南持倉 還有 這樣多?

根據股權披露,未見到中南購入過可換股債,故應該是賣方把持倉放入中南,然後中南代其賣出,或可能有一些私下協定。

(4)正興的董事名單?

除了主席外,根據Webb先生的資料,這幾位董事都是較為可疑的,以後讀者如看到此人任上市公司董事 或購買此等股票,請自求多福。

1. 陳建華先 生:

其除該公司職務外,現任中國星投資(764, 前海岸集團、豐采多媒體)的執行董事、辰罡科技(8131)的財務總監、永恆國際(8351)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2.張永銳先 生:

其公職及上市公司職務很多,特別的他是馬會會 員及胡關李羅律師行的顧問,以及百仕達(1168)獨立非執行董事及上置集團(1207,前瀚洋國際、瀚洋科技投資、上海置業)的非執行董事。

3.黃鎮雄先 生:

除任此公司職務外,亦任太平洋合板(767)及德普科 技(3823)的獨立非執董。

4. 黃紹開先 生:

其為大福證券(665)創辦人之一及執行董事 及一大批上市公司及政府職務。

5. 黃衛民先 生:

在2001年曾任漢基控股(412,前東峻(集團) 、大雄科技)的非執董,兩個月後辭任。

(5)中南及火車系的關係公司?
請參看民豐控股(279,前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 購Hennabun
公函pdf 第158至159頁,金江和中南都是同一系民豐控股的旗下公司,做了功課根本不會碰。

至於這系別華匯系,根據此前一文章所 述,其系內股票包括包 括海王集團(70,前德智發展、駿雷國際)、馬斯葛集團(136)、威利國際 (273,前稱怡南、華匯控股、互聯控股)、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如煙控股(329,前金龍 集團)、漢基控股(412,前東峻、大雄科技)、福方集團 (885)、萊福資本(901)、合一投資(913)、德發集團(928)、南興集團(986)、大地資源控股(8116)。較有關係包括昊天能源 (474,前永保時國際)及科地農業(8153,前智庫科技、中國3C集團)等。

根 據Webb先生的研究及綜合小弟的分析,火車系主幹是包括必美宜(379)、直真節點(2371)、中 國鐵路貨運(8089,前寶訊科技)、中國生物醫學(8158,前邦盟匯駿)、中國農業生態(8166,前藍帆科技),和之有關係的股票包括香港建屋貸款 (145)、中國富強集團(290,前耀生行、泓通控股、中國環保電力)、亞洲能源物流(351,前中洲控股、中科環保)、匯盈控股(821,前亞洲網上 交易科技(8101))、中國公共採購(1094,前新怡環球)、恆芯中國(8046,前老虎科技)、進能國際(8272,前百富國際),和它有關連的公 司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細述。

另 外,此前華匯系的福方控股(885)也曾涉及火車概念,但後來有一些官非,後來不了了之。

(6)未來會如何?

應是合股,作一輪清洗後,為維持營運,故會有新一輪集資計劃,當中不免有所謂概念,敬 請小心。

討論:

正興專貼: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998

華匯指數報價區: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786

華匯指數的編制: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3511

如想看更多,請到此處找找:

http://zkiz.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73

黃光裕案牽涉的上市公司(謝鱷兄提供資料)

在此前我們已經談過了黃光裕案和國美電器(493,前京華自動化、中國鵬潤)及海王集團(70,前德智發展、駿雷國際)及一位立法會議員的當中的關係,詳見此文

近期內地的<<財經>>週刊繼續追蹤事態的發展,根據小弟及鱷兄的發現,發覺還有至少還有四家以上上市公司牽涉此事。

(1) 關於在7月19日出版、2010年第15期的「金迪生物「千局」」(旺角某樓上書店仍有售,小弟購得一本,當期封面是「劉明康談農行」),提及和涉入黃一 案的鄭少東和一名被ICAC拘捕,被指是聯康生物(690,前新高準控股)背後大股東的梁先生有一些關係(小弟仍在努力找時間翻譯Webb的文章,請大家 多多支持)。該文述及梁先生的情形如下:

 

 梁惠民造假劣跡可溯其「美國案底」。據美國華盛頓債券和交易委員會的文件, MIKO LEUNG與其兄SIT WA LEUNG利用非法手段出售美國上市公司 MTC股票,獲利超過1600萬美元,其中包括他們從MTC盜取的150萬美元的股票。一家香港銀行溫哥華分行的職員 Ronald W. Driol在其中扮演中間人角色,為他們提供他人賬戶資料,後被迫辭去銀行職務,專職為LEUNG兄弟做事。此手法與香港的假賬戶之事如出一轍。

LEUNG兄弟,即梁惠民及其兄長梁燮華。案發後,梁氏兄弟利用偽造的孟加拉國護照潛逃,而作為從犯的Ronald W. Driol被判11年。1998年,美國證監部門起訴梁氏兄弟,除作出強烈譴責外,還迫令其交還3340萬美元,罰款10萬美元,並終生不能擔任上市公司 主席或董事。

此外,梁惠民在內地曾使用過一本馬來西亞護照,亦為偽造。2006年,其計劃投資北京中聯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後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核實梁惠民所持有編 號為A9582253的馬來西亞護照的真實性。當年3月20日,馬來西亞駐華使館證實:此人無馬來西亞國籍,護照系偽造。

梁惠民有兩個英文名:MIKO和MICHAEL,中文名則有五個以上:梁惠民、梁鏡、梁明鏡、梁鏡華和楊國偉。

據其申辦「還鄉證」所用香港身份證,梁惠民,英文名 Hui Min Michael,生於1943年10月23日,其於2006年6月27日申得的通行證號碼為H0107066400。另外,其委託榮克敏代購機票時曾提供 的還鄉證姓名為梁明鏡,號碼為H0107066500。他也曾使用號碼為H0107066501的通行證,但英文名時為LIANG HUI MIN MICHAEL,時為LIANG HUI MIN;生日則忽為1943年6月24日,忽為1943年10月24日。

不僅如此,其還擁有多張內地身份證。在內地一場訴訟中,其使用的名為「梁惠民」的身份證,戶籍地是廣東省陸河縣空城北八巷,登記在河田派出所;另一張同樣名為梁惠民的身份證,戶籍地則在廣東興寧市。

據香港媒體公開報導,梁惠民是廣東省恩平市聖堂鎮人,其20歲出頭偷渡至香港,起先在電器店打工,後來自己開店,有「吹水(吹牛)」和「孤寒(吝 嗇)」之名。上世紀70年代,梁氏舉家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其與髮妻有四女一子,在溫哥華認識劉逸華後,離異再娶,與劉復生三子。

2005年至2007年間,因在澳門賭場「出千」,梁惠民遭遇大舉追討,四處躲避。與此相異,在廣東的報紙上,不乏其助學和為醫院捐贈等慈善活動的報導。而在東莞常平鎮,高寶綠色亦人盡皆知,甚至在港被訴後,還有人以為「廉政公署搞錯了」。

「梁惠民」的頭銜包括高寶綠色「集團資政」,富易達通訊有限公司董事長;擔任的社會職務則多牽涉公安部門,包括廣東省公安廳維護社會治安基金會副會 長、廣東警察學會理事、廣東省企業管理協會高級顧問和廣東省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名譽教授等。「梁鏡」則還擔任環球國際集團董事長。

  鄭少東身影

與梁惠民合作之初,軍校出身、不少戰友位居要津的榮克敏,無疑輕視了梁惠民所稱的關係。


梁惠民的辦公室內掛著廣東省前政法委書記、政協主席陳紹基的書法,他自稱與鄭少東交情深厚。鄭是「南粵政法王」陳紹基的愛將。據梁稱,鄭由廣東調任北京時,他「送出一車皮黃花梨家具」。家具一事,《財經》記者亦獲得鄭少東鄰居的證實。

之前,梁惠民曾主動上門尋求與北京一家擁有廢塑料還原汽油技術的新能源企業進行合作,並付出200萬人民幣定金。在以此技術獲得港府項目支持,以及刺激高寶綠色股價高漲獲益之後,梁惠民突然取消合作計劃,向北京市朝陽區法院起訴上述北京企業要求返還200萬元。

此番起訴,梁惠民使用的是名為「楊國偉」的內地身份證。可知其在廣東之能量的是,該企業董事長芮女士稱:「我們詢問廣東省公安廳,對方稱其身份證為真。而經過當地市委負責人,最後查到這個身份證居然沒有戶籍底檔。」

芮女士說:「在法庭上,法官希望棄身份證真偽不論,只講是否有200萬債務關係。這很不簡單——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怎麼能作為訴訟主體?」

這次訴訟因原告主體身份不合格而被駁回。2006年梁惠民獲得香港身份證後,又在北京發起訴訟。在京審理期間,其竟有多名警員護入法庭。前述芮女士委託相關人士詢問法院,終獲後者告知,在梁惠民背後進行關照的,正是時任公安部部長助理兼經偵局局長鄭少東。

回到榮克敏遇到的系列訴訟,2008年5月,鄭少東主持的公安部經偵局向上海發出督辦函,要求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調查榮克敏的經濟犯罪問題。而之前陳剛已向後者舉報榮氏,案由為「侵佔公司資產」,負責遞送材料並與警方聯繫的是律師範慧軍。

起初上海方面未多理會,至當年10月,公安部一名處長專門來電催促,但仍未獲執行。

當年11月,鄭少東親赴上海,召集相關人士在上海襄陽路上某頂級茶館進行協調。一位撞見此事的榮氏友人,看到現場包括鄭少東、時任公安部經偵局上海直屬總隊時任總隊長吳衛華等人。而最後1萬多元花銷的買單者,是一名身材肥碩的老年人。

在看到榮克敏提供的照片後,這名人士確認這位老人就是梁惠民。

同在2008年11月,榮克敏被傳喚至上海市經偵總隊三支隊。但後者經過調查,出具了一份客觀的調查報告,其中華東政法學院的筆跡鑑定報告起到關鍵作用。

但該案隨後被從三支隊轉入一支隊,榮克敏由此受到限制出境的「邊控」措施,直到2009年5月方獲解除。此時,距離鄭少東落馬已經有四個月。

2009年1月,鄭少東因其同鄉黃光裕一案被「雙規」。隨後吳衛華自首,分管經偵的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朱影被調任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長,兩人均受到行政處分。

由於2010年7月7日在西安開審的鄭少東案情未能公佈,目前尚不知是否牽涉此案。但紀委、監察部門以及最高法院均曾就此案向榮克敏進行調查。

在梁惠民被檢控後,其作為實際大股東的高寶綠色亦於2010年4月30日開始停牌,與聯康生物一樣,至今尚無復牌消息。

==============

鱷兄稱,此文兩數個小問題:

1. 「2006年10月3日,金迪生物發佈公告稱:東莞市寶盛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寶盛環投)已從榮氏家族購得股份,成為公司新的大股東,其代表律師範慧軍。」

根據鱷兄提出文件稱,這裡不正確,實際年份應該是2007年

2. 不過,另外文中提及「之前,梁惠民曾主動上門尋求與北京一家擁有廢塑料還原汽油技術的新能源企業進行合作,並付出200萬人民幣定金。在以此技術獲得港府 項目支持,以及刺激高寶綠色股價高漲獲益之後,梁惠民突然取消合作計劃,向北京市朝陽區法院起訴上述北京企業要求返還200萬元。」

根據鱷兄找到的資料,高寶的廢塑料還原汽油技術專利應該是來自瀋陽能興科技研究所:
http://www.nxkjgx.com/cn/case_view.asp?id=7
http://zhuanli.baidu.com/pages/sipo/328/46/8507a97c9a0edf2f09c11c5bc50e584d_0.html

3. 文中稱的梁先生在「2005年至2007年間,因在澳門賭場「出千」,梁惠民遭遇大舉追討,四處躲避」,其實生果日報早有報導,並有圖可證(詳下圖),圖中指的梁鏡,據壹仔稱「今年六十六歲的梁明鏡,英文名又叫Miko和Michael,令人費解的是他中文名亦有多個,分別為梁鏡、梁惠民及梁鏡華。」、亞洲周刊稱「梁惠民別名梁晶、梁鏡、梁境、梁明鏡、梁錦華、楊國偉等。」、另財經一文稱「梁惠民有兩個英文名:MIKO和MICHAEL,中文名則有五個以上:梁惠民、梁鏡、梁明鏡、梁鏡華和楊國偉。」


但這不影響此文的重要性,根據鱷兄的發現,除聯康生物及上文提及過高寶綠色(274)外,另外一隻綠色能源科技(979,前安利士、中國盛業、盈盛數碼世紀、中國南峰、綠色能源)與之有關。

 

(2)  另外,在2010年8月2日出版,2010年第16期,封面為「黃金權脈」內中的一文「定罪相懷珠」,內中提及一個神祕人士單世勇先生賄賂相懷珠的經過:

 

  2007年2月15日,香港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单世勇等人因涉嫌经济犯罪被烟台市公安局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签发了刑拘证。同年8月26日, 烟台市公安局对单世勇等四人实施“边控”。单世勇通过朋友李卫军找到相怀珠,不久后单世勇安然脱身。相因此获得30万元新房装修款。

其實香港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其實就是現在的匯彩控股(1180,早期上市名稱葉氏保達),根據Webb的資料,早在1998年10月已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在一年後任公司主席,其後在2002年退任主席,由陳捷擔任,並仍擔任執行董事。

根據公司2009年年報

,其資歷如下:

單 世勇先生,47歲,本公司執行董事及前任主席,為一位極具商業創見之企業家。單先生於山東農業大學完成經濟學課程後,開始建立其本身之製造及出口業務,並 隨後拓展業務以至包括中國貿易、物業發展及創業基金投資方面。單先生於商業、投資及東主層面管理方面積逾22年經驗,於一九九八年十月加盟本集團並獲委任 為執行董事,於一九九九年五月獲委任為本公司主席,隨後於二零零二年七月辭任本公司主席一職。

從財經文章看來,我們倒回來找找港交所該公司在當時的資料,在單先生被立案偵查的2月15日及實施邊境控制的8月26日,是無公告稱他的情況的,並發現以下問題。

(1) 在2月15日,公司的公告稱:

「本公司現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要求,發表聲明如下:

本公司已知悉最近本公司的股份成交量及股價上升,茲聲明本公司並不知悉導致股份成交量及股價上升的任何原因。   

本公司謹確認目前並無任何有關收購或變賣的商談或協議為根據《上市規則》第13.23條而須予公開者;董事會亦不知悉有任何足以或可能影響價格的事宜為根據《上市規則》第13.09條所規定的一般責任而須予公開者。

上述聲明乃承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之命而作出;董事會各董事願就本聲明的準確性承擔個別及共同的責任。

於本聲明當日,本公司執行董事為陳捷先生 (主席及董事執行總裁)、單世勇先生及馬賢明博士,獨立非執行董事為胡以達先生、王發祺先生及馬式薇女士。」

其後多達8次發表同樣的公告,在8月7日的公告稱有主席增持股份的消息,但仍無提及單先生被立案偵查的消息,董事被立案調查也沒有把董事停職的消息,並仍然位列董事局,為甚麼?

這家公司連執行董事被立案偵查也不知悉,亦無主動去查找原因,董事局成員是不是需要負責任或譴責?

(2) 在8月26日對單先生實施邊境控制,亦無出公告聲明這董事的現時情況如何。只是在8月31日
公告稱附屬公司和澳門博彩有所合作,為甚麼?

(3) 根據我的發現,單先生自在2005年年報披露董事會次數開始,他一次都無參加過董事局會議,為何他無履行董事之職,但仍無人罷免他這個不負責任的董事?

根據上市規則13.51b條規定:
....

(2) 在本條《上市規則》條文實施後,於董事或監事在任期間,如《上市規則》第13.51(2)條第(h)至(v)段規定披露的任何資料有變,發行人必須通知本交易所,並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按《上市規則》第2.07C條的規定盡快刊發公告,公布有關董事或監事的最新資料,以及任何其他涉及有關變動而須促請發行人證券持有人注意的資料。

 當中的13.51(2)條(m)稱

 (m) 在不違反《罪犯自新條例》或其他司法管轄區相若法例的條文下,有關任何下列罪行的定罪判決詳情(包括每項罪行的詳情、將其定罪的法庭、定罪日期及判處的刑罰):
(i) 涉及欺詐、不誠實或貪污

.....

這名單先生的所作所為已涉及對官員貪污的行為,還未算他那些被邊境控制之類的動作,為甚麼公司未見行動及澄清?此外港交所是否有查證董事的現時情況,並作出譴責?我到現在還是沒見到這類公告。

是否出現一些小公司的監管失控?這是值得想想的。

(3) 此外,在國內,在一段關於單先生的不好的東西,詳情如下:

 

一、 上世纪90年代,单世勇等人组织走私汽车、不锈钢。
....
二、 1999年前后,单世勇等利用假的贸易合同,骗取资金,在香港买壳上市。
....
三、2000年初,单世勇不锈钢走私的事情被举报。
.....
四、1999年至今,他们以生命科技(1180.HK)为题材,伙同国内国有企业在港的中资公司以及香港上市公司,通过发布虚假消息、提供假报表等方式,恶意坐庄炒股、欺骗性配股,坑害了广大香港证券市场投资者。他们惯用的手段有如下几种:
1、 成立虚假的壳公司,发布题材,进行配股圈钱。...
2、成立多家财务公司,做假帐、提供假报表。...
3、 利用重组、转移资产....
4、 合伙坐庄、恶意炒股...

 

期间,他们与南海石油(0076.HK)的总裁周岭(现逃往加拿大)、中国卫生控股(0673.HK)总裁李重远(现逃离香港去往美国,继续从事融资、集 资活动)等香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以及这些公司的关联公司暗中互相持股、骗取境内国有资金、找人“帮庄”,当资金链吃紧时就将他们持有的股票暗地质押与香 港、澳门当地的券商融资。

從上文可見到,他們至少和南海石油(76,前海僑控股、辛康海聯)及中國衛生控股(673,前恆利集團、科達集團)有一定關係,另外,匯彩控股(1180,即葉氏保達、生命科技)在去年曾想和中青基業(1182,前海德太平洋、東聯控股、基業控股)互換股權,最後因股東反對,未獲通過

這堆公司的前身後身亦和多家上市有關,亦和馬交有一定關聯,這堆股多被視為欲仙欲死股的集中區域,本博已多次談及,有興趣請自行到zkiz.com找尋吧。

延伸閱讀:

1. 金迪生物“千局”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10-07-19/110481636.html

2. 定罪相怀珠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10-08-01/110489753.html

3. 从一个走私在逃犯的经历看国有资产、国家税款和股市资金是如何流失的

 

http://bbs.wayup.hexun.com/viewarticle.aspx?aid=31327828&bid=129

4. 高寶集團顧問遭噴字追債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61222&sec_id=4104&subsec=11867&art_id=66458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13

30 Dec 10 - 大昌行(1828) 營業資料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0/12/30-dec-10-182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47

[转载]资料汇总-巴氏股东信1957-20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p98u.html

195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5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5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6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6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6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6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6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6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7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7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7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8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8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8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8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8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8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8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8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9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9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9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9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9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9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9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9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199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200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200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200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200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7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

2010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http://finance.qq.com/zt2010/bftgdd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4

資料:1980年亨特家族操縱白銀市場事件全紀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187rd.html

资料:1980年亨特家族操纵白银市场事件全纪录

與貴金屬家族中的大哥——黃金相比,白銀的地位是不穩定的。黃金被公認為最早最普遍的一般等價物,並被視為貨幣的始祖,正如馬克思的名言:「黃金的本質不 是貨幣,但任何貨幣的本質都是黃金」。其實白銀也具備類似的特性,但它的價值相對黃金過低,物理和化學的穩定性又不如黃金,所以經常屈居不太受重視的位 置。經濟史學家認為,古代波斯帝國、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採用的都是金本位;中世紀的威尼斯共和國鑄造了標準黃金硬幣,並為未來600年歐洲的金本位制度確 立了標準;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和阿茲特克帝國之後,獲取了大量黃金和白銀,為歐洲的金本位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但是,古代和近代的金、銀本位和現代的金、銀本位存在本質區別,即使是以金幣為基礎貨幣的歐洲國家,也會發行銀幣或銅幣。當時的人並沒有太多的本位或雙本 位概念。東亞地區的局面則不一樣,白銀在官方和民間交易中都佔據上風,可以認為實施了銀本位或「銀銅雙本位」,以至於明清時期中國和日本的銀價都明顯貴於 世界市場(詳細情況可以寫一本很厚的書,再此不用贅述)。
18-19世紀,銀本位成為了美國和英國的爭議話題。實際上,真正的銀本位在歐美各國都沒有長期實行,實行最多的是所謂「金銀雙本位」。1785年,美國 宣稱實行基於西班牙銀幣的銀本位制度,可是這個銀本位制度實際由黃金和白銀共同支撐,而且白銀價格的不穩定使美國經濟多次遭到打擊。19世紀前期,英國發 現自己無法維持銀本位(實際也是金銀雙本位),不得不於1844年宣佈採取金本位。銀本位無法維持有許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與中國的貿易——在 19世紀中葉之前,中國在與西方的貿易中擁有巨額順差(與英國的鴉片貿易除外),而中國採取白銀結算,於是歐美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即使在中國已經不再擁 有巨額順差的情況下,與中國的貿易也導致了白銀流量的不穩定。黃金完全取代白銀作為唯一本位貨幣經歷了複雜的歷程,原因很多,難以給出準確的答案。
進入20世紀,國際金本位制在建立之後屢經顛簸,而白銀似乎成了被遺忘的角落。隨著黃金在國際儲備和貿易中的地位日益增加,白銀的價格也日益滑落。 1910年,每盎司黃金的價格是每盎司白銀價格的38倍左右,到了1930年則提升到近63倍,1940年提升到近100倍!也就是說,在1910年選擇 持有白銀作為儲備工具的人,在30年後的財富將只有選擇黃金為儲備工具的人的30%。
1960年代以後,形勢明顯有所改觀,因為金本位顯然難以維持,貨幣自由浮動只是時間問題。通貨膨脹的陰影日益明顯,由於美國ZF禁止個人持有黃金,希望 購買貴金屬保值的投資者只能選擇白銀,這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黃金價格。到了1970年,黃金與白銀的比價降低到了23倍,這是20世紀以來的最底點。一年 多以後,尼克松總統宣佈放棄金本位,對美元實施一次性貶值並允許匯率自由浮動。此後,黃金和白銀的價格終於可以按照市場規律波動了。
1970年代,對全世界的金融家和企業家來說都是充滿危機和挑戰的十年。美國在越南戰場難以自拔,中東戰爭導致了石油禁運和產量不穩定,石油輸出國組織登 上歷史舞台,拉美國家出現貨幣危機,而且蘇聯在軍事上採取咄咄逼人的態勢,這些都加劇了宏觀經濟的不穩定性。美國和歐洲經濟出現了「滯脹」時期,其標誌是 石油、黃金、白銀等「保值商品」的價格飛漲。
 
      
 
       在商品市場大牛市的背景下,許多交易商和銀行家把大筆資本投入了商品期貨和現貨投機,期貨價格反過來影響了現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石油大王亨特家 族的冒險奇遇。與亨特家族相比,華爾街和芝加哥交易所的那些交易商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在黃金和白銀產量大大提高,國際市場流動性很強的1970年代,亨 特家族居然憑藉其強大的財力和關係,近乎壟斷了白銀市場,並促使銀價飛漲。如果不是美國ZF決定幹預,亨特家族將榨乾全世界的空頭交易商,成為貴金屬交易 市場的傳奇人物。
 
      
 
       然而,傳奇畢竟終結了。在美國ZF、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世界各國交易商的一致打擊下,亨特家族損失慘重,甚至被迫放棄一部分石油產業以換取對手的寬恕。石 油大王投機白銀的失敗,也被許多期貨教科書用作經典案例。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這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貴金屬投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並嘗試從中吸取有用的 經驗和教訓。
 
      
 
       亨特家族在1980年之前,一度名列世界最富有家族之列;今天它的地位有所衰退,但仍然不可小視。這一家族的創始人H.L.亨特於1889年出生在伊利諾 州農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他的父母經營農場,家境比較富裕,但他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1912年,23歲的亨特開始在阿肯色州經營棉花種植園;第 一次世界大戰帶來了農產品價格上漲,亨特因此賺到了第一桶金。
 
      
 
       H.L.亨特真正成為巨富開始於石油產業。1950年,他組建了亨特石油公司,他本人和家族財產基金會擁有其100%的股份。他堅持完全家族化的經營模 式,決不對外發行股票,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家族成員管理企業。H.L.亨特有14個孩子,其中就有後來在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金融巨鱷尼爾森-亨特和 威廉-亨特。
 
      
 
       1957年,《財富》雜誌估計H.L.亨特擁有4億到7億美元的財富,是當時美國最富有的8個人之一。第二代亨特家族成員並沒有坐享其成,而是到處尋找新 的投資機會:尼爾森-亨特致力於開發利比亞油田,不過後來利比亞政局動盪導致油田被沒收,潛在投資損失可能高達40億美元;卡羅琳-亨特開設了酒店和旅館 集團,自己擔任董事長;拉馬-亨特參與組建了北美橄欖球聯盟和北美英式足球聯盟,並將一年一度的橄欖球總決賽命名為「超級碗」;斯萬尼-亨特則曾經擔任美 國駐奧地利大使,並在哈佛大學肯尼迪ZF學院任教。可以說,亨特家族對美國政治經濟的影響力滲透進了大部分人的生活。
 
      
 
       關於亨特家族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大家都記得著名的電視劇《神探亨特》,它正好是在亨特家族勢力最強大的時候拍攝的。為了應對外界質疑,該電視劇的拍攝者不得不一再宣稱亨特家族沒有參與電視劇製作,不過許多陰謀論者至今仍不相信。
 
      
 
       作為亨特家族企業的創始人,H.L.亨特於1974年去世,他被稱為美國石油界的傳奇人物。可是,亨特家族震驚世界的歷史才剛剛開始。尼爾森-亨特和威廉 -亨特作為亨特家族的活躍分子,於1970年代後期開始涉足期貨市場。他們很快發現,在期貨市場上投機賺錢比老老實實開採石油或開設酒店賺錢要容易的多, 不過風險也大的多。於是,他們開始不斷增加籌碼,藐視法律和規則,並引起一連串驚天醜聞。這些醜聞使亨特家族最後付出了沉重代價。
 
      
 
       尼爾森-亨特出生於1926年,他的前半生充滿了各種冒險。作為老H.L.亨特最有商業頭腦的兒子之一,他擔任「亨特鑽探與採礦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的 主要業務是在世界各地開採新的石油資源,其中包括在利比亞和英國北海的利潤豐厚的新油田。所以,尼爾森不僅從父親手中獲得了大量遺產,還自己賺取了許多 「新錢」。
 
      
 
       除了開採石油之外,尼爾森-亨特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飼養賽馬上。從1955年開始,他買下了自己的第一批良種馬,並予以悉心照料,培育他們參加美國和歐洲 的良種馬比賽。良種馬比賽是上流社會的一項經典運動,如果你的馬一直在比賽中獲勝,在理論上你可以獲得不少盈利——但是和大部分養馬者一樣,尼爾森-亨特 參加賽馬純粹是為了愛好而非金錢。在最高潮時期,他在歐洲和美國的馬場擁有8000匹良種馬,其中他親自飼養和騎乘參加過比賽的傳奇賽馬不在少數。 1973年和1974年,尼爾森的賽馬兩次贏得英國平地賽馬冠軍稱號,在此之前獲得冠軍的賽馬幾乎都屬於歐美的名流巨富,其中包括羅斯柴爾德家族、德比伯 爵、梅隆家族和伊麗莎白二世女王。1976年,尼爾森的賽馬又贏得了英國德比大賽的冠軍,這個頭銜相當於足球界的世界盃冠軍或籃球界的NBA總冠軍。
 
      
 
       在多次捧得桂冠之後,美國國家良種馬競賽協會不惜溢美之詞,稱尼爾森為「傳奇養馬者」。在整個1970年代,尼爾森-亨特的養馬活動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之 一,而且培育出了數量最多的名馬。賽馬場上的成功可能給了尼爾森太多激情,導致他將激情投向了另一個偉大的賭博事業—— 期貨交易。不同的是, 賽馬在西方被視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期貨交易卻一直被視為投機商人和違法分子的遊戲;直到今天,許多人仍然主張限制或取締期貨投機。但是,期貨可以以很低 的成本,帶來很大的盈利機會,這起源於期貨市場的巨大波動性和很低的交易保證金。作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巨富家族成員,尼爾森當然有信心控制期貨交易,並打 敗一切對手。
 
      
 
       1970年代初,雄心勃勃的尼爾森-亨特在石油事業上遭受了一大打擊——利比亞的油田被卡扎菲上校的ZF實施了國有化。亨特家族認為,這個油田可以產生 40億美元以上的投資回報,這在當時簡直是天文數字。此後,中東形勢不穩定和美國經濟不景氣使石油價格出現了潛在的不穩定性。如果在今天,亨特家族本來可 以通過石油期貨賺錢,因為原油早已成為交易金額最大的商品期貨。但是在1970年代中期,原油期貨還沒有誕生,汽油期貨還在討論之中。當時交易最活躍的期 貨大部分都是農產品,例如小麥、大豆、玉米、雞蛋甚至洋蔥。金融期貨剛剛被引進芝加哥交易所,唯一的貴金屬期貨是白銀。而且,當時美國對期貨交易的管理非 常混亂。
 
      期貨交易中出現的大規模投機,其規模和影響甚至遠遠超過股票投機。例 如,1950年代的投機醜聞發生於一種非常無足輕重的農產品——洋蔥。從1952年到1955年,在幾個大洋蔥種植商的囤積之下,洋蔥期貨合約價格先是翻 了一倍多,然後又跌到最高價的1/30,這簡直是駭人聽聞。為了緩和民眾的不安情緒,美國國會只好立法禁止洋蔥期貨交易,創下了美國金融史上的一大黑色幽 默。1960年代,又爆發了所謂「植物油醜聞」,一個植物油出口商大量買進植物油期貨並偽造貿易信用證的投機行為差點導致美國運通銀行倒閉,美國植物油價 格也隨之波動不止。要命的是,以上投機商人都逃脫了法律的懲罰,最嚴重的不過坐牢幾年。這無疑給了其他投機商人很大鼓勵,其中就包括蠢蠢欲動的尼爾森-亨 特。
 
      
 
       尼爾森-亨特擁有巨額財富,足以控制許多交易量巨大的期貨合約。雖然石油期貨尚未問世,但尼爾森已經在農產品期貨中找到了目標,那就是大豆。
 
      
 
       大豆在1970年代早期,是美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它不但廣泛用於飼料和食用油生產,還走上了美國人的餐桌。1973年夏天,對大豆的高漲需求甚至使 大豆現貨斷貨,ZF被迫暫停大豆出口——對於一種並非主食的農產品來說,這樣的待遇是非常罕見的。ZF和公司的每一個人都在談論大豆。既然這種商品如此受 歡迎,而且如此短缺,豈不是絕好的攻擊對象嗎?
 
      
 
       於是,尼爾森-亨特開始利用整個家族的力量,進行大豆投機。很快,他將與美國ZF初次交鋒,而這次交鋒不過是1980年白銀危機的一次預演而已。
 
      
 
       美國自19世紀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之一。1974年,美國大豆產量超過12億蒲式耳,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這些大豆可以換來80億美元的 現金。1977年,美國大豆產量再創新高,達到17.67億蒲式耳,雖然市場價格略有下降,但總價值仍然高達100億美元左右。如此龐大的產量,如此巨大 的價值,難道有誰真能夠壟斷大豆市場,操縱其價格嗎?
 
      
 
       芝加哥交易委員會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期貨交易所,許多知名的「強盜交易商」都在它的交易池中進行投機,其中最知名的投機手段就是「囤積居奇」和「賣空襲 擊」。所謂囤積居奇,就是大量囤積現貨,同時買進期貨合約,使期貨的空頭無法找到足夠的現貨來交割,從而不得不認賠出場,承受巨額損失;所謂賣空襲擊,就 是以巨大的財力賣出大量期貨合約,使期貨價格不斷下跌,使期貨的多頭無法承受損失,被迫認賠出場。「囤積居奇」是用來打擊空頭的手段,「賣空襲擊」則用來 打擊多頭。無論哪一種手段,都試圖在短期內製造巨大的價格波動,使一種商品的期貨價格與內在價值出現嚴重背離,以牟取暴利。
 
      
 
       然而,以上投機手段不僅會影響期貨價格,也會影響現貨價格。尤其是「囤積居奇」,交易商要同時購買期貨和現貨,這可能造成現貨緊缺,對宏觀經濟造成嚴重不 利影響。此外,像大豆這樣產量很高的農產品,在歷史上被認為是不可能囤積居奇的——整個美國有數萬個農場和數千個倉庫都儲存著大豆,交易商要花多少時間精 力才能夠壟斷大豆交易?而且大豆對國計民生實在太重要了,美國ZF幾乎不可能不干預(我們的ZF不是連一碗蘭州拉麵的價格都要干預嗎?)。
 
      
 
       尼爾森-亨特和他的弟弟威廉-亨特以不信邪的態度開始了大豆投機。他們的手段很簡單——只買進期貨,不買進現貨。也就是說,囤積居奇僅限於紙上的期貨合 約,並不直接影響市場上消費的大豆。這樣的囤積的成本很低,亨特家族既不用到處收購大豆,又不用租用倉庫來儲存大豆,只需要在芝加哥交易委員會的交易池裡 不停地發出買進指令就可以了。但是,這樣的囤積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大豆其實並沒有出現短缺,如果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差距過大,空頭可以從現貨市場上買進 大豆,然後與亨特家族交割。到那個時候,亨特家族收到的將不是現金利潤,而是堆積如山的大豆。
 
      
 
       為了防止單個交易商壟斷市場,芝加哥交易委員會規定每個交易商擁有的期貨合約不得高於300萬蒲式耳,或者全部合約的5%。這樣小的數量顯然不足以操縱價 格。於是,尼爾森-亨特發動整個家族的力量,以家族成員的名義設立了許多交易賬戶,開足馬力買進大豆期貨合約。不到一年之內,由亨特家族控制的大豆期貨已 經達到2400萬蒲式耳,佔當時所有大豆期貨合約數量的40%!
 
      
 
       尼爾森-亨特的投機活動招來了許多跟風者,大家都知道大豆正在被操縱,所以紛紛加入交易,試圖從波動中牟利。1977年,大豆期貨的交易量居然佔據了芝加 哥交易委員會總交易量的50%,簡直是駭人聽聞!大豆期貨價格從一年前的5.15美元上漲到高峰時期的10.30美元,整整翻了一倍。雖然亨特家族沒有囤 積大豆現貨,卻通過操縱市場心理的方式,製造了「大豆正在漲價」的假象,間接導致了大豆現貨漲價。芝加哥交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感到忍無可 忍,決定對他們提起訴訟。
 
      
 
       亨特家族聲稱,他們的所有大豆期貨交易決策都是單獨做出的,並不存在家族合謀的問題。此外,亨特家族不僅擁有大豆多頭頭寸,還持有少量大豆空頭,所以亨特 家族購買大豆期貨的主要目的是保值,而不是投機。最後,尼爾森-亨特指責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說他們看不得亨特家族取得的巨額利潤,於是打算強迫亨特 家族把利潤吐出來,這是徹頭徹尾的勒索。
 
      
 
       在口水仗和法律官司進行的時候,亨特家族已經不聲不響地賣出了所有大豆期貨。按照大豆期貨的升值幅度計算,亨特家族的盈利可能超過1億美元,相當於一個大 型煉油廠幾年的利潤。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聲稱亨特家族違法了管理條例,並且操縱了市場,但是拿不出任何過硬的證據。最後,法庭宣佈無法對亨特家族實施任何 懲罰。美國期貨監管部門的名譽就此掃地。
 
      
 
       在大豆市場的成功使尼爾森-亨特洋洋得意。與此同時他還在進行另一種商品的交易,這種商品比大豆貴重的多——那就是白銀。在大豆期貨獲利了結之後,亨特家 族更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於對白銀現貨和期貨的炒作,而且他們這次還找到了可靠的戰略投資者,作為其壟斷國際白銀市場的盟友。實際上,在大豆期貨官司結束的 1977年9月,亨特家族已經完成了巨額的白銀囤積,而且白銀價格早在1976年就出現了大漲。
 
      現在,亨特家族已經看到了美國監管部門的軟弱無力,打算在白銀期貨市場上再玩一把豪賭。這次,他們還有獲勝的希望嗎?
 
      
 
       1970年代初期,白銀價格大致在2美元每盎司左右徘徊——這個數字看起來很低,但已經從最低點上升了80%左右,這主要是因為美國財政部放寬了對白銀的管制。與此同時,黃金的價格也很低,與白銀的比價只有23倍左右,這說明整個貴金屬市場都在低點。
 
      
 
       貴金屬低迷可能有許多原因,例如美國和世界各國ZF都限制個人持有黃金,通貨膨脹形勢溫和,股市和債市在1950-60年代表現良好,等等。最大的原因是 當時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都沒有把貴金屬當成一種真正的投資品。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商可能在白銀上進行投機,但不會長期持有;至於黃金更是被排除在大部 分投資者的選擇之外。投資者們沒有意識到,黃金和白銀擁有很強的保值能力,並且與股票、債券市場的相關性很低,可以作為投資組合的一個有益補充。他們不知 道,一個通貨膨脹嚴重、商品價格不斷上漲的時代就要到來,黃金和白銀注定要在這個時代裡大放異彩。
 
      
 
       1973年,尼爾森-亨特開始在中東購買白銀現貨,同時在紐約和芝加哥的期貨市場上買進白銀期貨。這一決策非常富有戰略眼光,亨特家族搶到了白銀價格上漲 前最後的平靜時刻,在谷底建立了大量倉位。1973年12月,亨特家族已經購買了價值2000萬美元的白銀現貨,並以每盎司2.9美元的成本購買了 3500萬盎司的白銀期貨,這使他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白銀持有人之一。
 
      
 
       市場上的白銀很快出現了嚴重短缺——在過去幾十年中,許多銀礦已經因為無利可圖而關閉了,人們對開採新銀礦的熱情也不高。用一句經濟學術語,白銀這種商品 存在較小的「供給彈性」,在價格陡然上升的時候,白銀生產商無法立即擴大產量,結果導致價格進一步攀升。許多交易商跟在亨特兄弟的屁股後面衝進了白銀期貨 市場,在僅僅兩個月之內,就把白銀價格提高到每盎司6.7美元,漲幅接近130%!
 
      
 
       可是亨特家族並不是市場上唯一控制白銀的人。俗話說得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墨西哥ZF當時也囤積著5000萬盎司的白銀,而且成本價在2美元以 下,遠遠低於亨特家族的購買價。看到白銀價格扶搖直上,墨西哥ZF樂的合不攏嘴,急忙決定獲利瞭解。5000萬盎司的巨大拋盤立即摧毀了市場,銀價又跌落 到每盎司4美元左右。亨特家族雖然沒有虧本,但賬面利潤已經大大減少了。
 
      
 
       亨特家族終於意識到,要控制白銀這種重要的貴金屬,只憑一個家族的力量是不夠的,還要借助外來的戰略投資者。這個世界上,有誰既擁有大筆財富,又有興趣投 資於白銀呢?尼爾森-亨特把目光投向了中東,那裡有亨特家族的石油生意,也有非常龐大的關係網。沙特王室已經因為石油美元而富裕了起來,亨特家族正好和沙 特王子們的關係很好,而這些王子們又控制著沙特最大的銀行——國家商業銀行。於是,亨特家族向沙特ZF和王室吹噓白銀的投資價值和自己操縱市場的能力,不 但吸引了沙特王室的大筆投資,還吸引了沙特國家貨幣局的大量外匯投資。對比一下今天我國將外匯投資用於「黑石」這樣的私人股權公司,歷史真是有驚人的相似 性。
 
      
 
       1974年,美國ZF終於批准了黃金期貨交易,黃金價格很快飛漲,不過白銀價格漲幅並不大。直到1976年夏天,白銀價格仍然只有4.3美元左右。亨特家 族很有耐心,大量吸入現貨和期貨籌碼,同時做了大量偽裝,自稱購買白銀是為了進行國際貿易,因為白銀的價值比紙幣更穩定。亨特家族的客戶也買進了大量白 銀,這使得美國監管部門很難搞清楚亨特家族究竟控制了多少白銀。而且,尼爾森-亨特這次學聰明了,主要在現貨市場向白銀生產商和經紀商直接購買,而不是在 期貨交易所中購買期貨合約,這樣美國ZF就更抓不到把柄了。
 
      
 
       隨著時光流逝,亨特家族囤積的白銀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數字,而且買進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到了1970年代末期,尼爾森-亨特直接控制的白銀現貨可能達到幾億 盎司,足以讓任何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顫抖!與此同時,全球通貨膨脹和政治局勢不穩定已經持續了幾年,黃金的價格飛漲到每盎司500美元,而白銀的價格漲幅 較小,只漲到了11美元左右。如果白銀的漲幅和黃金一樣,那麼1979年的白銀價格應該超過20美元,到那個時候,亨特家族必將再次震驚世界,把其他交易 商的錢都賺到自己手中——尼爾森-亨特被這種激動人心的前景搞的飄飄然了。過去六年多囤積白銀的努力,不就是為了這個收穫的時刻嗎?
 
     1979年夏天,尼爾森-亨特終於發動了總攻。他要給緩慢上升的白銀價格推上最後一把,使它像黃金一樣發生井噴行情。商品期貨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慘劇之一,終於正式拉開了帷幕。
 
      
 
       1979年夏天,亨特家族與全世界白銀交易商的決鬥開始了。尼爾森-亨特通過其控制的「國際金屬投資公司」,向紐約和芝加哥的期貨交易所下達了累計 4000萬盎司的買入指令。「國際金屬投資公司」實際上只有兩組股東,第一組是亨特家族,第二組是沙特的王子和巨富。如果你不能理解這個投資公司的性質, 可以想想「黑石」的股權結構——一個貪婪的董事會加上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外匯投資者,這就是當年「國際金屬投資公司」的套路。
 
      
 
       尼爾森-亨特及其弟弟威廉-亨特通過許多華爾街經紀人完成購買指令,其中包括希爾森、貝奇等大型投資銀行。人們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巨額買盤,銀價很快從6美 元上升到11美元,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誰在買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調查了交易記錄,發現大部分買單來自「國際金屬投資公司」,這家公司在百慕大 群島註冊。經過更嚴密的調查,亨特家族的狐狸尾巴終於露了出來。很快,紐約和芝加哥的每一個交易商都知道亨特家族是「國際金屬投資公司」的後台老闆,這個 家族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有趣的是,當亨特家族正在操縱白銀的消息傳開之後,白銀價格反而繼續飛漲,許多小投機者湧進了市場。原因很簡單,既然亨特家族在為白銀「做莊」,那麼小投 機者當然應該選擇「跟莊」,這樣雖然很危險,卻有機會大賺一筆。隨著投機者的不斷湧入,白銀的價格日趨瘋狂——從11美元上漲到20美元,然後30美元, 到了1979年年底乾脆突破40美元!黃金和白銀的比價下跌到12倍左右,創下歷史新低。期貨市場已經完全失去了對白銀的控制。究竟要漲到什麼時候才是盡 頭?
 
      
 
       芝加哥和紐約的大型期貨交易商對亨特家族的壟斷行為感到十分擔心。1979年年底,亨特家族操縱了紐約商品交易所53%的白銀期貨合約和芝加哥交易委員會 69%的白銀期貨合約,總共掌握著1.2億盎司的現貨和5000萬盎司的期貨——這還不包括那些沙特阿拉伯投資者以個人名義持有的白銀。當時全球白銀交易 量也不過每年2000萬盎司左右,亨特家族已經切斷了白銀流通的渠道!芝加哥交易委員會最大的穀物交易商說了一句十分經典的話:「我們寧願讓白銀市場倒 閉,也不願意看到它被壟斷。」看樣子,亨特家族已經觸犯了眾怒,美國本土的大交易商已經站到了他們的對立面。
 
      
 
       全世界的白銀生產廠商為此興奮不已,他們迅速開啟了尋找新銀礦的計劃,許多早已關閉的銀礦又重新開採。美國和歐洲的普通居民也對銀價上漲感到驚喜不已,他 們翻箱倒櫃找出了祖傳的銀質茶器和裝飾品,凡是有白銀作為原材料的器物,都毫不猶豫地送去熔煉,製作成標準銀塊到市場上賣出。於是,市場上的白銀供給增加 了,亨特家族壟斷白銀價格的努力受到了挑戰。雖然尼爾森-亨特竭力不斷買進,但他已經有點力不從心——無論亨特家族的財富多麼巨大,要與全世界為敵還是有 些不自量力。
 
      
 
       況且,亨特家族最大的敵人還沒有出手,這個敵人就是美國ZF。美國ZF掌握著大量的白銀,其中包括用做聯邦儲備的銀塊以及早年發行之後收回的銀幣,其總數 可能有幾千萬盎司。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也持有大量白銀儲備,雖然任何一個中央銀行掌握的白銀都不可能超過亨特家族,但是只要它們聯合對市場進行干預,亨特 家族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到了1980年1月,亨特家族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戰果——白銀價格上漲到48美元,並且在向50美元攀升;那些與亨特家族為敵的空頭交易商大多已經認賠出 場,再也沒有人敢大規模賣空了。可是亨特家族也感到壓力沉重,因為白銀的價格太高了,亨特家族掌握的資本已經很難繼續拉升價格。為了維持對白銀市場的壟 斷,尼爾森-亨特被迫向美國的幾家大銀行高息借貸,平均利息高達19%。華爾街的幾家投資銀行也大量貸款給亨特家族,使他們暫時能夠繼續玩操縱市場的遊 戲。
 
      
 
       根據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的調查,在1979年冬天,亨特家族掌握的白銀期貨合約總價值已經高達30億美元;到了1980年1月,其總價值可能超過50億美 元!亨特家族在1979年底到1980年初的2個多月之內,向美國各大銀行貸款數千萬美元,從華爾街經紀人那裡貸款2億多美元,幾乎成為了美國乃至全世界 最大的借款人。他們每月僅僅支付利息就要花費幾百萬美元,操縱白銀已經成為了一場燒錢的遊戲,甚至比戰爭還要燒錢。
 
      有人或許會問:為什麼亨特家族不及時住手呢?他們為什麼不在白銀漲價過程中逐 漸賣掉存貨,最後在價格高點退出市場呢?經驗豐富的莊家難道不應該控制風險嗎?說實話,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亨特家族要如此瘋狂地玩下去, 即使在白銀價格上漲四倍到八倍之後仍然繼續玩下去。全世界人民已經不想陪他們玩了,可他們還是在玩,即使砸鍋賣鐵地貸款也要繼續玩。這恐怕已經不能用「利 令智昏」來形容了,我覺得他們可能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了。
 
      
 
       1980年1月21日,白銀漲到了它的歷史最高價:每盎司50.35美元。在短短12個月裡,銀價上漲了8倍;從10年前算起,銀價上漲了25倍。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商品擁有如此漫長、如此駭人聽聞的大牛市!
 
      
 
       亨特家族和他

[转载]平安策略会资料帖:房地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t453.html

住建部秦虹主任在平安策略会上做了关于房地产的presentation,以下是简单记录的一些内容:

 

1、目前上头对房地产的指导思想是: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大力建设保障房。中央调控房价的决心来自于两点,一是管理通胀预期,二是有房价快速上升导致的贫 富两级分化将使得社会矛盾日渐加深。秦主任认为,房价过快的上涨鼓励了不劳而获。而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的动因主要来自房价涨得太快要问责。

 

2、保障性住房:十二五期间完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今年的1000万套一定要建成。(但根据后来秦主任所说的,应该是“一定要开工1000万套”的说法比较客观。)

 

   i.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问题:之前有人认为这1000万套对政府资金的压力很大,秦主任否认了这一说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转载]平安策略会资料帖:房地产

   

   上图是保障性住房的组成,其中:

  • 棚户区改造,土地现成的,资金项目可以自我平衡,大部分不需要政府投资,个别困难地区有专项资金支持;
  • 限价商品房,限房价限地价,地方政府甚至还有土地盈利;
  • 经济适用房,开发企业通常不低于3%的毛利,但实际情况是开发企业甚至还有10%-15%毛利,加之周转快和信贷支持,开发企业很有积极性。
  • 廉租和公租房,这是需要地方政府投入的部分,总计需要5000亿。但去掉中央财政1300亿的转移支付、地方专项债务及公积金增值收益外,地方政府的实际缺口是2000亿左右。还是完全可以应付的。

   ii. 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的冲击:秦主任认为只有限价商品房和公租房对现有商品房市场形成冲击,但由于公租房中有50%是配套给企业的,所以实际的冲击只有200万套左右(100万套限价商品房+110万套公租房)。

 

3、全国商品房月均成交量情况

 

[转载]平安策略会资料帖:房地产

 

今年1-5月的月均成交面积为6586.4万平米,5月份单月数据为8034万平米。

 

4、几个开发投资相关的数据:

  • 今年1-5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8737亿元,同比增长34.6%。5月当月完成开发投资额5397万元,环比大幅增长20.1%。房地产信托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
  • 今年1-5月,新开工面积达7.6亿平米,同比增长23.8%。5月当月新开工面积为1.9亿平米,环比增长13.4%,为近5年来的次高水平,仅次于本年3月。

    对比开工面积和开发投资额,看来开发成本仍然在提高。

 

5、行业洗牌?去年全国房地产相关的并购共90起,而今年一季度就有32起,速度明显加快了。



湖南益陽地產窩案調查:假資料如何套取真房產證

http://www.infzm.com/content/64680

沒有國有土地使用證,沒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沒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沒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沒有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也沒有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報告,甚至沒有繳納任何稅費,這樣的房屋不僅建成、售罄,而且從房管局領到了房產證。

這是發生在湖南益陽市的曉園小區非法開發系列案件。三個多月前,益陽市政府第一次對外通報了這起案件。

隨後,圍繞著這起案件,益陽市房產局等部門的數十名官員陸續接受調查。2011年8月26日,益陽市政府在其第三次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益陽市房產局 產權處主任諶賦斌,副調研員胡亞夫,產權處副主任劉紅松,產權處副主任符敏,測繪隊隊長楊淑純,原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昇平,原副局長廖奇等八人,涉嫌收受 賄賂或瀆職犯罪。

但三次新聞發佈會,均未透露主要涉案人、中介公司老闆卜石流及其業務員劉根雨是如何幫助開發商辦理這些證件,以及如何與相關官員串通的具體過程。

一位接近該事件核心的知情者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這件事並未結束,隨著案件調查的鋪開,其涉及的樓盤、人員,遠比此前三次發佈會透露的要嚴重。

證是真的,程序是真的,資料是假的

益陽是一個位於湖南中北部的地級市,屬於產糧區。作為地級市,益陽的房價甚至低於隔壁的寧鄉縣。

2006年落成的益陽市政府大樓,正前方是一個形似飛碟的奧林匹克體育館,右邊是益陽大劇院,緊挨著它左邊圍牆的,卻是一塊塊菜地。

單位集資房和自建房,一直是這個城市住宅的主流,直到2005年麗景雅苑的出現,有了當地第一個現代小區的住宅,房地產業開始起步。但在2007年以前,當地房價都在千元左右。

緊挨著朝陽市場和汽車東站的曉園小區,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城中村,而非小區。事實上,它就是由不同開發商你一棟、我一棟拼湊開發起來的。房屋建築密度高,外牆上的白色瓷片已經老舊泛黃,甚至都沒有樓盤招牌,唯一的標識是門口一塊「曉園小區劉記米業」的紅色招牌。

十多年前,這裡曾是一片農田。益陽市政府在修建朝陽市場旁邊的轉盤,把9.5畝地作為劃撥土地給工程方曹建輝等合夥人,抵扣部分工程款。

此後,曹建輝等人除了自己在這塊地上蓋房,也賣地給其他人蓋房,然後出售。在這9.5畝地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曉園小區。到曉園小區案發時,這裡已經豎起了31棟樓共902套房屋、建築面積88901.73平方米,官方公佈其佔地面積為30餘畝。

2004年左右,這裡的房價是400多元/平方米,2007年是500多元/平方米,低於益陽樓市均價。只是,在購房時只能現金付全款不能按揭,通常留下1萬元左右,等拿到房產證再付。關於這些房子的來源有很多說法,有人說是農民自建房,也有人說是消防通道用地。

不過,大多數購房戶陸續都拿到了房產證,甚至順利地進行過二手房交易。而這些房產證是曉園小區的開發商(大多是當地村民)委託益陽嘉盛投資有限公司老闆卜石流辦理的。

卜石流原是房管局的臨時工、司機,具體負責辦證的該公司業務員劉根雨是初中畢業,在參與辦證前曾是經營餐館(後倒閉)的小老闆。

2010年9月,曉園小區旁石頭鋪村村民肖安的一封實名舉報信,從益陽市有關部門到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湖南省紀委,一直提 交到中紀委。益陽市紀委從2010年底即開始展開初步調查,2011年5月聯合公安、檢察等成立聯合調查組,6月正式立案調查。

益陽市紀委監察部案件監察中心主任鄧建輝,從6月開始介入案件調查,他對南方週末記者說,造假是個人行為,問題主要出在辦證環節,證是真的、程序是真的,但資料是假的。

2011年7月20日,益陽市曉園小區非法開發系列案件調查和善後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在第一次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曉園小區非法開發的問題主要存在三個 方面:一是辦理房產登記手續時使用虛假國有土地使用證。二是沒有到規劃、建設等部門辦理相關手續,而是採取造假、行賄等手段非法獲取了房屋產權證。三是嚴 重偷逃稅費。

24名機關公務員涉案

根據此前公佈的處理結果,案件涉及國土、規劃、建設、房管等部門。令人驚嘆的是,居然有人能夠同時將這幾個部門打通、聯合造假,這是如何做到的?

一支接一支地抽著香煙,益陽市紀委監察部案件監察中心主任鄧建輝說,誰都有執法權,最後誰都沒有管。其實也不是沒有執法,其間規劃局曾經去過,但是沒有執行下去。

鄧建輝介紹說,國土、規劃、建設、房管等部門各司其職,但是相互之間缺乏溝通平台,房產局收到申領材料後,沒有職能或職權去核查這些文件真實性,只是形式上的審核。

曾經給房管局領導開車的卜石流,熟知這一流程後,陸續幫助曉園小區裡沒有國土證、規劃證、報建費、工程竣工驗收、建築工程質量監督報告、沒有繳納任何稅費,申報資料不全的開發商拿到了房產證,從而收取中介費。

2008年7月,卜石流甚至還專門註冊了嘉盛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親任法定代表人,後改名為益陽嘉盛投資有限公司,註冊資金增至2000萬元,並改了法定代表人。公司最多的時候有9名員工,在桃花侖大廈6樓辦公。

走上印滿健身房、美容美體廣告的樓梯,這家公司的辦公室防盜門緊閉,看不見屋內,樓道清潔人員說這裡已經好幾個月沒有開門了。

用假資料套取真房產證,這樣大膽的做法,不僅常人難以理解,即使在益陽市紀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常委祝宏看來,也是超乎想像。

當然,卜石流等人也打通了一些環節,通過賄賂房產局產權處官員,為假資料順利通過打開方便之門。據祝宏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截至目前,「曉園小區案」一共查處了24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

法院查封的財產「飛」了

除了曉園小區,是否還有其他房屋涉及類似假房產證問題?益陽市紀委副書記王剛強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自己也聽到了一些消息,但並不太確定。

前述知情者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恰恰是曉園小區的「成功」辦證經歷,幫助卜石流的中介公司招攬了約30個類似業務,在益陽市還有30多處房屋,同樣也 是以假資料辦到的房產證。它們全部資料不齊,有的涉及產權糾紛,有的甚至連國土證都沒有。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房管、國土、建設、規劃等部門相關工 作人員(幹部)為其介紹的生意。

益陽市鴻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業公司)開發的一個項目也是其中之一。

2011年9月20日,益陽市政府第一次通報「曉園小區案」兩個月後,益陽市赫山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非法處置財產案,至今未宣判。

檢方起訴書顯示,2009年3月,因為一起合同糾紛,益陽市赫山區人民法院查封了鴻業公司坐落於迎賓路北側、春曉路以南的土地,面積2316.36 平方米,以及土地上的附屬物;2009年7月,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因一起股權轉讓糾紛,查封了鴻業公司坐落於迎賓路以北、金山路以東的第三棟住宿樓以及田 正生的兩套私人房屋,可是,鴻業公司的原法定代表人田正生於2009年12月、2010年2月委託他人為這些查封財產分別辦理了房屋產權證和國土證,並將 48套房子中的45套出售。

儘管法院出示了公告、並向益陽市房管局、國土局送達了《協助執行通知書》、法院查封的財產還是飛了。

事後,益陽市房管局稱自己收到的協助執行通知中沒有48套房子,而法院通知的存根上卻赫然在目,最後不了了之。

益陽市國土局則戲劇性地以辦證窗口工作人員錄入失誤為由開脫。2010年12月,赫山區人民法院責令益陽市國土局追回財產,不果,遂裁定其賠償申請執行人160餘萬元的損失。至今,也沒有下文。

南方週末記者獲得的鴻業公司第三棟住宿樓產權檔案中有一份委託書,2009年9月17日,鴻業公司委託劉根雨(即「曉園小區案」辦證中介公司員工)為該棟樓辦理房產證。

這棟樓的工程承建方——南洋建築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曹志科,對此瞭如指掌。2008年,曹志科所在公司承包了這棟樓的建設,完工時鴻業公司無錢支 付工程款,雙方協議將該樓抵押給南洋建築有限公司。為了盡快拿到錢,曹志科通過市建設局建築施工企業管理站工作人員曹衛華介紹,找到卜石流、劉根雨為其辦 證。

沒有繳納報建費、竣工驗收手續的這棟樓,很快就拿到了房產證,並賣掉了大部分。


[股票掌故]天行國際(993)究竟和多少家上市公司有關? (2,加入紀曉波資料)

今天首先說說,天行國際的主要股東相關的的資料:

(1) 背景資料:

a. 2009年12月,彭曉東及李江南全資持有的StepFast Company Limited分別持有60%及40%的佳元投資有限公司(Super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購入張氏家族及蔡朝暉持有該公司的控股權,同時以3,600萬購回張氏證券及張氏金業的資產。

當年公告稱,「收購建議將從新鴻基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向佳元提供之信貸融通撥付」,可見其財力有可能不太足夠,由是埋下財困的誘因。

b.  2010年3月,收購正式完成,因股權多於全購觸發比率30%,故需提出全購。次月,全購完成,再取得6,000股。

c.  2010年8月,公司以930萬出售的太陽國際財務有限公司予「獨立第三方」Checkmate Advisors Limited。該資產是在2009年8月以1.3億購入,而公司在補充公告獲利亦不大,從淨資產看來公司也沒有派發股息,但為甚麼作價相差這樣大呢?

究其原因,當時收購是包括股東貸款價值約為120,337,164.50港元,但出售則不包括以上的股東貸款,故此作價相差較遠的原因在此,亦因而將交易變成一般的須予披露交易,只需披露而不需股東批准的交易。

該公告只披露賣方是一家獨立第三方的BVI公司,但實際上,從另一張駿科網絡訊息(8081)的在2011年9月12日的收購公告看出,Checkmate Advisors Limited實由該公司主要股東及董事徐秉辰所擁有。

當次收購的標的除了一家稱Checkmate Finance Limited的財務公司外,亦收購一個位於香港電氣街2-14號星輝苑20樓G室的單位,並從其收購目的是作為「本集團之員工宿舍」,估計該物芋業應為徐秉辰的原居所,所以這交易可能算是一偷錢遊戲。

說回太陽國際財務交易,該交易的原賣方楊素梅,是鄭丁港的配偶。而在2007年,當是仍由徐秉辰所擁有的嘉利福控股(8029,前豐裕興業、嘉利盈、現太陽國際)收購由鄭丁港及太陽國際財務的另一位股東周焯華以及黎丁港(譯音)分別持有45%、45%及10%,並從事網上賭場業務的Loyal King Investments Limited,以發行新股及現金支付,藉此成為該公司的主要股東,其後徐秉辰陸續退出,而鄭及周等人逐漸成為大股東,公司亦因而易名為太陽國際,所以這交易的「獨立第三方」是否獨立,確實成謎。

d. 2010年11月,距收購接近1年,估計大股東國財困問題,將股票押予新鴻基證券,並將股票存放至此。

e. 2011年1月,佳元投資有限公司(Super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以28仙出售8,500萬股。

f.  2011年2月22日,主要股東之一彭曉東辭任執行董事,估計是他出現了財務問題,故出售其權益,導致要售出股票告急。

g. 2011年2月28日,佳元投資有限公司(Super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以25仙出售1.3億股,股權降至40.25%。

h. 2011年3月,出售觀塘協和街物業,作價6,977.7萬,套現作一般營運用途。

i. 2011年5月6日,配售2.16億股,每股18.5仙,代理為旗下之天行證券。

j. 2011年5月20日,因新股東認購股份,出售其證券及融資附屬10%股權。

k. 2011年5月22日,太平洋實業(767,前太平洋合板)收購佳元投資有限公司(Super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以20仙收購天行國際1億股,股權降至25.86%,並以其餘股票仍抵押借取3,700萬。關於該公司之資料,可參考三文魚財記之文章

l. 2011年6月3日,該公司以20仙配售1億新股,然後再宣佈1供20,再供5股送1紅利認股權證,並發售可換股票據,供股價、紅利認股權證及可換股票據行使價全為3仙,供股包銷商為財技界無人不曉、新鴻基公司(86)主要股東CVC Asia Pacific之大中華區主席梁伯韜、金利豐(1031)旗下的金利豐證券及旗下之天行聯合證券。供股詳請請參考三文魚財記之文章

m. 2011年6月23日,太平洋實業再借予佳元投資有限公司(Super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2.03億元,以作為其按等額接納天行國際供股之資金來源。

n. 2011年6月27日佳元投資有限公司(Super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之持股轉移至天行聯合證券。

n. 2011年11月12日李江南全資持有的StepFast Company Limited佳元投資有限公司(Super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40%,可能因財困關係,以承債方式轉予紀曉波,紀曉波成為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

據公告稱,紀曉波32歲,是一位企業家,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數間企業集團出任董事長及董事,並積極參與私募股權投資。彼亦擁有尋找具有巨大潛力企業之豐富經驗,尤其是於房地產行業、能源工業、採礦業、農業、醫藥行業、與環境保護相關行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

據股權披露資料,紀曉波是當年嘉輝化工(582)的LED業務的賣方之一,持有標的95%股權,後來因發行可換股債券超過一般授權,故條款後來更改,但最後仍獲股東通過,另外,此交易實搭配另一交易形成賣殼,但最終失敗壞,詳情請參看三文魚財記的文章。據股權披露及公告推測,其後並曾經把換得之可換股債券抵押予太平洋實業贖回。但大股東之一劉佳把其嘉輝化工持份亦按予天行國際,至今尚未贖回。這兩人是否共同和這兩公司有關係,不得而知,如兩者有關係,嘉輝化工就是一單走灰色地帶的買殼事件。

另外,他在亨鑫科技上市當日以2.25元購入2,000萬股,持股增至5.15%,成為除崔根香及張鍾外第三大股東,另外因為部分亨鑫科技持有人拆夥後成立俊知集團,董事成員亦暗中和亨鑫科技有一定關連,這是否巧合?

(待續)


體育用品分銷的一些資料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124748239/

詳情:一 意義和目的
1渠道借用
2 資金安全
3管理成本等

二 知己:
1 瞭解企業戰略:
瞭解企業的戰略,企業的背景,特別是資金實力等知道的越多,當你對企業有歸屬感時,才能讓經銷商也有同感啊,俗話說「要銷售產品,首先把自己推銷出去」。 富有激情的說給他聽,他也會被你的熱情所感染,作為經銷商代理你的產品也會心裡有底。

2 瞭解產品知識、市場定位及市場開發思路。
你要知道你公司開發市場的思路市場定位,產品檔次,性價比 ,產品的生產工藝,性能配置,使用方法等。

3瞭解自己公司銷售政策
1)經銷區域
2)銷售任務
3)付款方式(包括運費)
4)推廣力度(包括鋪底廣告和促銷)
5)售後服務(退換貨)
6)銷售政策(包括年終返點)
7)質量和價格

三:尋找目標客戶的標準。
1:銷售網絡強大資金雄厚
資金實力雄厚的經銷商往往是行業裡面的領袖,這是我們首先尋找的目標,照顧 4 歲孩子膳食的注意事項,sell shoes online。但這類客戶往往對廠家銷售政策要求苛刻,而且他手中有很多品牌,往往不會把你的產品放在重要位置上的。

2:有資金,cheap nike running shoes for women。沒有網絡實力經銷商
這一種情況往往是做相關聯的產業的現在剛想進入本行業。這一類客戶是我們首先選擇的目標,他現在雖然剛進入該行業但他在其他的行業是有許多網絡的。

3:沒有資金但有先進的經營理念
這一種情況往往是進入這個行業不久,往往以前要麼給其他的經商商打工的要麼是廠家的銷售人員現在自己開店了,這類人很有想法但就缺資金,air max 2011 shoes,如果廠家支持力度大找這種經銷商也是一種選擇。
4:沒有資金實力也沒有網絡更沒有想法的經銷商
這種情況給你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先打的款試試。就是不是選擇的目標了。

四:尋找經銷商的方式。
1網上尋找:

2黃頁尋找:
就是通過一些工商目錄,確定一些客戶。不過這部分選出的客戶一般實力都比較大,否則不會上工商目錄的。
3上門拜訪:
就是直接到終端銷售點或分銷商給你推薦,
4介紹法:
通過熟人或市場管理人員,甚至對你不感興趣的經銷商,如果你的態度好,nike airmax 95 淘寶,他們或許可以給你介紹。

五; 詳細的市場調查
1目標市場的環境、
所處地理位置、人口數量、經濟水平、消費習慣等,市場容量,領導品牌和跟隨品牌等市場份額 。這樣你就可以測算在你的市場內一年能做到什麼地步,才好找總經銷區域經銷銷售任務怎麼簽,retro nike running shoes 殺千刀的:朱傑變法(狂頂)。
2調查競爭對手及市場操作方法
當你到了一個新市場,首先瞭解各大賣場,批發市場,零售商。瞭解竟品在終端陳列如何?詢問竟品常採用什麼樣的促銷手段?在該地區那幾個賣場銷量較好,都採用了 那種方法?流通市場又是怎樣操作的?那個產品是主打產品等。那個經銷商代理的產品在商超陳列佔據優勢,收集資料。只有你瞭解了市場,再去招商,你會感覺到得心應手,這就是因地制宜

六:初次拜訪時要傳遞和要蒐集的信息
1傳達的信息有:
1)公司基本介紹,註冊資金/規模/集團情況/公司現狀;
2)目標產品情況,包括零售價格、產品賣點、產品功能、產品優勢、產品功效等,nike dunk high;
3)公司在目標區域的銷售思路,
4)公司在目標區域的銷售目標、任務、考核等;
5)公司目標產品代理扣率(如該區域有代理或者對代理商情況無法判斷,不報代理扣率和價格);
6)保證金(或鋪底)政策
7)公司的市場保護政策;
8)公司其它產品的基本情況介紹;
9)付款方式問題

2你要蒐集或瞭解經銷商的基本信息主要有:
1)經銷商姓名、地址、手機、傳真、辦公電話、郵編等詳細信息,nike dunk se;
2)經銷商性質:個人/掛靠/公司?如是公司,則瞭解是股份公司還是國營單位?
3)經銷商主要純銷渠道:批發還是零售或直接做終端的。確定其主要銷售方式;
4)經銷商純銷人員人數:銷售代表多少人?專職促銷多少人?
5)經銷商操作思路:以純銷為主還是分銷為主?
6)經銷商操作區域:要求哪些區域?自己純銷哪些區域?分銷哪些區域?
7)經銷商現在操作的主要品種是什麼?操作情況如何?如何操作的?
8)經銷商對公司那個目標產品有興趣?想操作多大區域?市場反饋如何?
9)經銷商是否操作過同類產品?操作情況如何?該同類產品價格、代理政策、銷量如何?有什麼問題?為什麼不做了?
10)經銷商對操作公司目標產品有何要求?

七:經銷商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初次拜訪對待經銷商提出的各項要求要做到 不下結論 不反對,傾聽,不承諾。對於經銷商所提的問題一一的寫下來,第二次拜訪時再針對他提出的問題逐一解答。
經銷商的問題主要有:
1、 價格太高:「你們公司產品價格太高,不好賣,你們還是找別人吧?」
2 需要時給你電話:「你把產品介紹和價目表放到這裡吧,需要時給你電話」。
3、 獨家代理權:「我要做你們公司產品的獨家代理商」
4、 市場不景氣:「現在市場不景氣,生意不好做,你們還是過一段時間再來談吧?」
5、 要鋪底:「我的資金很難周轉過來,你們應該支援我一下,鋪點底給我」
6、 要保證金:「我與你們公司沒打過交道,不瞭解你們公司,你們應該給我點保證金」
7、 缺乏資金:「我現在資金實力有限,不想再考慮其他公司了」
8、 公司關係:「我與現有公司感情很好,暫時不考慮引進其他公司」
9、 朋友關係:「我與現有公司XX是多年的交情,不好意思再引進其他公司」
10、 生意小:「我們生意做得很小,不方便進你們廠的貨,你們還是找別人吧」
11、 運輸:「這裡離你們公司太遠,運輸不方便且運輸費用高」
12、 小公司:「你們公司是小公司,我們只經營大公司的產品」
13、 公司約束:「我與現有公司訂了合同,等合同到期了再說吧」
14、 專項銷售獎:「現有的公司給了我專銷獎,我不能再經營其他公司的產品了」
15、 決策權:「經理不在家,我不好做主,等經理回來後再說吧」
16、 歷史問題:「XX經營你們公司產品,反映不是很好呀」
17、 市場衝突:「你們的產品XX在經營,他不是賣得很好嗎?
對經銷商問題的對策
(一) 當客戶異議公司產品價格太高
1、 原因分析。
客戶提出公司產品價格太高的異議,可能是公司產品價格確實要高於其他公司或品牌的價格,客戶一則擔心用戶沒有辦法接受,產品賣不出去;也可能是擔心產品價格太高,他的利潤下降,沒有錢賺;還有可能是公司產品價格比其他公司或者品牌價格差不多,客戶是想通過心理戰,要求公司產品在價格方面作出讓步;

您好! 我是江西湖口的,想瞭解一下加盟貴公司的詳細條件,加盟費,保證金是多少?能否在鎮上開加盟店。1﹑一家專賣店的總投資是多少﹖年銷售量要達多少﹖要求店舖的面積是多少平方﹖是以什麼來劃分專營地區來保障加盟商的﹖2﹑貴公司是否提供專賣店的設計風格﹑裝修﹑或設計﹑是否也負責到當地宣傳工作﹑費用﹖店內的宣傳﹐衣架﹑褲架﹑包裝袋等﹖3﹑進貨方式﹐進貨價格﹐換貨率﹐可浮動機率? 能否麻煩你們給我詳細的產品介紹﹑具體的產品資料及價位表﹖ 如果開業後﹐貴公司提供什麼協助。4﹑需要交加盟費和保證金嗎﹖是多少﹖ 5﹑首批進貨需要多少錢﹖每月最低進貨額是多少﹖進貨折扣率是多少﹖每年有幾次訂貨會﹖補貨有保證嗎﹖6﹑退換貨制度如何﹖換貨率是怎樣的﹖換季的時候是否能夠100%換貨﹖7﹑全國統一售價嗎﹖換季打折嗎﹖有沒有打折店?配貨方式如何﹖8﹑開業前總投資一般是多少﹖需要多少流動資金!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