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互聯網推倒了商業銀行,誰會又會是金融界的阿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80

互聯網推倒了商業銀行,誰會又會是金融界的阿里?
作者:李智勇

如果像經濟學家那樣把貨幣看成一種特殊的商品,把年化收益率看成它的價格,那就可以參照電商對互聯網金融進行類比,在這一視角下確實可以看到一些新的東西。

脫媒與去中介化

阿里崛起背後很關鍵的一個內在推動力量是去中介化,原本為了賣東西需要實體店、需要層層代理,所有這些東西產生的成本最後都會體現在最終產品的價格之中,這部分在價格中所占的比例往往會超過一半,甚至高達90%。這樣一來當一種模式可以把所有中間成本去掉時,那它在價格上必然產生優勢。小米這樣的公司則更進一步,把體現在最終價格里的廣告成本也去掉了,所以才能以極低的價格打造出現在的局面。

類比到金融界,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商業銀行正是那個應該被優化掉的中間層。唯一不同的是它不制造產品,而是一邊收一邊賣,相當於是賣二手貨的,但錢並不會因為舊了貶值,所以舊貨新貨並無差別。

商業銀行天生需要對抗去中介化的趨勢,它的努力方向是要讓這種中間層產生的價值大於它的損耗。商業銀行的職能確實在多樣化,但只要它業務的主體擺脫不了融資中介和支付的角色,那就不可能從這種對抗中解脫出來。業內人士管這種趨勢叫脫媒,但不管是資本還是技術上的脫媒,抽象來看本質上都是去中介化。

不管從那個角度看,在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都是恐龍一樣,應該趨於滅絕的東西,而不應該像現在這樣每年賺到最多的錢。這也許可以反過來證明我們的金融還不夠發達。

從融資中介的角色來看,如果各種直接融資手段越發達,那錢就越應該直接從有錢的流動到需要錢的,如果去中介化成功,那麽商業銀行賺取的利潤更應該體現在出錢人的收益增加以及借錢人支出的減少上。映射到電商就是我做完東西直接賣就好了,為什麽要流經商業銀行這個環節。

從風險控制和技術提供的角色上看,擁有用戶數據的和有能力提供技術平臺的直接做就好了,也不需要流經商業銀行。這個上馬蔚華在一次演講里提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說比爾蓋茨當年發現了這種趨勢,說我直接做銀行就完了,要你這些商業銀行幹什麽?最後還是美聯儲出面以需要分工的名義沒允許他做。中國央行沒幹這事,所以BAT紛紛殺入金融領域。

在支付上,阿里的支付寶已經走的比較遠了,現金相關的東西越少,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就越會被弱化,這是一種比較明顯的趨勢,不必細說。但在融資中介這一角色上基於互聯網的各種平臺則處於崛起過程中,包括常被提到的P2P、眾籌等,但在這里確實還沒有一個一種統治性的產品。在下一小節繼續探討在去中介化的大旗下到底有什麽樣的事業可以挖掘。

電商的四種模式與互聯網金融

電商發展到現在一共出了五種模式:淘寶模式(C2C)、天貓模式(B2C)、阿里巴巴模式(B2B)、團購模式、唯品會模式。

除了唯品會這種模式外,阿里的業務覆蓋所有其他四大類別,在2013年淘寶、天貓、聚劃算(團購)的交易金額就分別達到:1.17萬億、5050億和582億。1688與Alibaba.com則分別達到:982億和24億。在這四種電商模式中阿里巴巴公司徹底的扮演平臺的角色,平臺的雙邊是客戶和商戶,它不直接參與交易,但為交易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支持。阿里到現在為止的市值大概有2000億美元,這意味著一種成功支持四種電商模式的平臺價值2000億美元。

拿這個來類比到金融我們可以發現什麽?

如果P2P真可以發展起來,那就是淘寶。如果企業可以靈活面向最終用戶售債那就是天貓。余額寶這類貨幣基金和眾籌正是團購。如果企業對企業的拆借可以平臺化,那就是阿里巴巴和1688。由於不管那里的錢都是無差別的一種特別商品,唯品會模式則很可能不會有。

類比阿里巴巴,我們可以猜想如果有人成功的為所有這些模式提供一種平臺,那這種模式至少可以價值2000億美元。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甚至可能比阿里更值錢,因為這類平臺的崛起意味著各大銀行業務的衰落,現在四大行值多少錢?

這四種業務模式實際上有一種本質的關聯,因為他們可以共享某些基本信息,在電商是賬戶、支付等,在金融則是信用、風險。所以統一提供支撐四種模式的平臺有一種天然優勢,可以形成網絡效應。雖然很難精確預測結果,但在這里重新崛起一個阿里其實是有種必然性在的。

傳統商業銀行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平臺,但這個平臺太大太厚,就像層層代理一樣,使自己成為了資源中心和利潤中心。與此同時錢的出借者和使用者並不知道誰是誰,所以銀行是交易的主體。而在阿里這類平臺上,客戶和商店是直接進行交易的,他們是交易的主體。相比之下,阿里這樣的平臺更像證券交易所,但有更大的靈活度。

從這個視角我們就可以比較容易的理解為什麽BAT等要紛紛殺入互聯網金融領域,因為這實在是一個可以支撐另一極的大生意。馬雲說到BAT這個量級後,機會其實不多了,但不管怎麽不多,金融都必然是其中一個。

金融很像社會的血液,因此監管遠比其它商品更嚴格,與此同時既有力量也是無比強大,所以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有人全開四種模式,能否全開這四種模式,但只要去中介化這種趨勢還在,網絡效應還在,這方向就會始終有一種持續的推動力。

這是一場國戰

在最終格局確定前,這必然是一場慘烈的國戰。

說慘烈是因為就像阿里一崛起,蘇寧、國美、萬達立刻頭大並迅速跟進一樣,這個機會太明顯了,各路人馬必然會都殺到這里來。這和阿里崛起那時代略有不同,那時代還有藍海性質,但現在互聯網是顯學,垃圾一樣的創意都可能有人追捧,這種顯然的金礦,有實力的不可能會放過。

說是國戰是因為這種拼殺必然會是極為漫長的,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大家背後都有著太多的資源在支撐,一個創新可以讓你領先半步,但其他人會隨後跟進,所以當事人必須持續創新。

在這場國戰里面,有三類主要力量,一種是以創業公司為代表的新興力量,一種是傳統商業銀行的轉型,一種則是有資格的互聯網公司,比如BAT。即使是小米,當他的用戶量發展到一定程度殺到這里面也毫不稀奇。這三類切入者暫時也許還沒有交集,但如果特定的模式只有那麽幾個,而每個模式下又只有一家能活的比較好的話,那早晚會產生碰撞,尤其是當大家意識到需要複制阿里模式,打造支撐多模式的平臺時,這種競爭就會更加白熱化。

國戰的話影響最終成敗的因素會非常多,但從組織模式上看最核心的兩個因素則是拼爹和創新。我們很難具體猜測誰會勝出,但從組織模式上看,能拼爹且有足夠獨立性的模式無疑更有優勢。

原因很簡單國戰很難靠偏師取勝,因為偏師會在資源、組織流程上受到太多掣肘。著名的《創新者的窘境》里的價值觀、流程、資源框架來解釋這問題,但其實可以說的更形象點,老業務在比如柯達的膠片相機在現有認知、平臺、資源傾斜的支持下可以借勢輕松賺大錢,而新業務則要很苦逼的艱苦奮鬥還不一定能賺到錢,拿偏師做新業務怎麽可能不死?因此,單純的拼爹是不行的。

這也就意味著傳統商業銀行轉型和互聯網公司以部門為單位介入這場國戰,先天上不利的。形象來講這麽大的一個事業需要一個新的馬雲和新的十八羅漢,而不是說馬雲下面再有一個層級,這個層級再有十八羅漢。這看著是很小的一個差異,但其實差別很大。

所以說最好的模式是既有合適的幹爹,又有充分的獨立性。幹爹可以保證資源的供給,獨立性可以保證創新的土壤。對於這種需要摸索的新領域這種組合是很必要的。而這正是孫正義+馬雲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關鍵就要看各路新秀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十八羅漢,能不能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阿里那樣廣泛支撐各種業務的開放性平臺,如果成了那這就是下一個馬雲的出處。

需要補充一句的是,P2P金融和眾籌似乎把互聯網金融的門檻拉的極低,但我始終認為互聯網金融這種事情本質上會有比較高的門檻(比如打造信用體系和風險控制等),介入的人越多這種隱含的門檻就越高。我不認為一個創新就可以讓屌絲也玩金融,所以幹爹也是很重要的,要麽有幹爹,要麽自己是土豪。

2014年大批P2P金融掛掉從一個側面佐證了這個想法。大批介入者迅速倒掉還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這是三種力量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一方面介入門檻被拉低;一方面這領域是顯然的有利可圖;一方面實際上很多介入者並沒有真的實力來運作這東西。只要這三種力量持續存在,那麽大批做互聯網金融的掛掉就會是個常態。

結語

當社會向前發展時,在底層做支撐的是能源通訊矩陣,在頂層則是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如果說信息流的密度像是可自燃的點火器,那麽後續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則像是讓燃燒持續的汽油。互聯網的興起已經極大的改變了這世界上信息流和物流的面貌,但資金的流動方式則仍然還比較傳統,尤其是從資金融通的視角來看的時候,一個典型證據就是我們國家最賺錢的公司始終是各大銀行。所以作為最終用戶的我們還真有理由期待這里出一場變革。


來源:互聯網金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264

中國清算市場開放,馬雲大戰銀聯誰會贏 ?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07

中國清算市場開放,馬雲大戰銀聯誰會贏
作者:蘇曼麗 郭永芳


根據最新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6月1日起,中國銀聯將告別在國內清算市場一家獨大12年的壟斷時代。聽到這消息最開心的非馬雲莫屬,在此之前支付寶已經多次叫板銀聯,深入其腹地進行大面積線下支付推廣。如今,馬雲終於迎來擊敗銀聯的契機。

4月22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從2015年6月1日,符合要求的機構可申請“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在中國境內從事銀行卡清算。這意味著在中國清算市場一家獨大12年的局面被打破,中國銀聯將告別壟斷時代。

“5年經驗”卡住一大批機構

根據規定,申請成為銀行卡清算機構需要註冊資本不低於10億元人民幣;至少具有符合規定條件的持股20%以上的單一主要出資人,或者符合規定條件的合計持股25%以上的多個主要出資人;且提出申請前應當連續從事銀行、支付或者清算等業務5年以上。

央行表示,銀行卡清算業務包含持卡人、商戶、收單機構和發卡機構的大量金融信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關系到銀行間清算秩序,因此,對銀行卡清算機構實施準入管理。

“門檻還是比較高的,5年業務經驗,就是說2010年5月以後從事支付業務的都沒有資格,這就刷走了一大批。還有連續3年盈利的要求,目前看銀行、以及支付寶、騰訊這些第一批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應該問題不大。”一支付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

但國際卡組織要做的準備更多。央行要求在中國境內要有能夠獨立完成銀行卡清算業務的基礎設施和異地災備系統,這對於國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並不是問題,但對於國際卡組織確是個難題。“在其他國家地區還沒有這個先例,如果要真正建立這樣一個基礎設施和系統估計至少也得一年半載。”一熟知國際卡組織人士表示。

對於境外機構而言,中國清算市場開放這一消息等了近30年。

上個世紀90年代,國際卡組織進入中國市場。1988年,萬事達成立北京代表處,5年後VISA也來到中國設立代表處,多年來,中國的銀行卡清算市場始終未能開放,國際卡組織只能分享中國人境外消費的部分市場。

2010年6月,VISA與銀聯“反目”,VISA封堵中國銀聯部分境外通道,最終WTO定案:銀聯在中國市場並沒有壟斷行為,但需要盡快開放境內支付清算市場。中國支付清算市場開放提速。去年10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符合條件的內外資企業,均可申請在我國境內設立銀行卡清算機構。

據了解,央行將在近期發布細則,將明確線上和線下跨行交易清算規則、發卡標準、賬戶管理標準等,以及申請成立卡組織的準入門檻等。

銀聯壟斷清算市場12年

成立於2002年的銀聯,是目前我國境內唯一的支付清算組織,在國內從事支付業務必須通過銀聯渠道。

按照相關規定,國內每刷一次卡,提供刷卡機的商戶都需要支付一筆手續費,發卡銀行拿走70%,提供POS機的銀行或銀聯的子公司“銀聯商務”拿走20%,銀聯拿走10%。坐收政策之利,銀聯一直備受壟斷指責。

清算市場開放後,沖擊最大的就是銀聯。銀聯總裁時文朝曾表示:“銀聯就此將要‘裸泳’了。”面對已經擺在眼前的競爭,中國銀聯昨天表示,將與其他銀行卡清算機構在同樣的監管條件下,依法合規開展平等的市場競爭。

事實上,銀聯對此次市場開放早有準備,去年底就提出“二次創業”的概念,目前正逐漸退居機構客戶身後,扮演起平臺服務角色。

一位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這兩年來銀聯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也不那麽“官僚”了,一直在尋求創新發展,但由於原來的國企體制機制原因,有些想法執行不到位,轉型並不那麽容易。

對話專家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楊濤:

清算放開為第三方支付開正門

針對銀行卡清算市場開放,4月22日,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楊濤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第三方支付企業,想加入清算組織,有了開正門的途徑。

註冊資本10億門檻是必要的

新京報:銀行卡清算機構不低於10億元人民幣的註冊資本,門檻是否高?

楊濤:不低於10億元人民幣門檻是可以的,在我國門檻的設置是有必要的。

銀行卡的清算組織從全球來說都是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基礎設施需要有一定的綜合實力才能適度的控制風險,才能滿足在清算過程中清算的需要。所以,有一定層次的準入和門檻是為了實現市場開放競爭效率及金融風險可控之間的平衡。

新京報:銀聯的壟斷地位是否會得到威脅?

楊濤:從市場份額來說,短期內肯定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銀聯從2014年以來開始著手二次創業和轉型,從整個國內零售支付、清算市場及銀行卡產業來說,份額是越來越大的。在整體蛋糕越做越大的情況下,適度競爭不是一件壞事,對於銀聯轉型也是一件好事。

重新做一個品牌難度很大

新京報:新組織可能從哪些方面突破?

楊濤:細則沒有出來之前很具體的條例不太好說,但是不管怎樣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卡的品牌上銀聯的標識具有突出優勢,其他機構重新做一個品牌來競爭,難度和壓力很大。

新的清算組織要想突破,一是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從新的支付清算方式上突破;二是在提供更有效的新服務上拓展文章。

新京報:外資及國內第三方支付各自有何優勢?

楊濤:對於外資機構來說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多年的競爭經驗,和境內的清算組織形成互補。

而作為第三方支付企業,想要加入新的清算組織,尤其是以前已經從事跨行清算功能的,有了開正門的途徑。原來無有效規範下做的一些事情,現在走到陽光下。

熱點問題

誰會是第二個銀聯?

清算市場開放後誰會是第二個銀聯?

老牌國際卡組織苦心經營30年後誌在必得。“VISA將對新頒布的決定予以研究,並且期待相關監管機構能夠頒布進一步的實施細則。”VISA中國昨天表示。

雖然在中國蟄伏30年,但外資卡組織一直只能做中國持卡人的境外業務,他們最期待的是通過在境內發行人民幣信用卡占領市場,從而帶動這些持卡人在境外的刷卡消費。但是外資機構之前一直做雙幣卡,重新開始做人民幣卡,短期內不太可能威脅到銀聯。

在國內支付機構中,目前主攻線上的支付寶與擁有最大線下收單的工商銀行參與清算市場呼聲最高。就在昨天,記者從螞蟻金服證實,支付寶的註冊地址已變更為浦東新區陸家嘴軟件園,註冊資金恰為10億元。“註冊地變更為上海是為了國際化發展。”螞蟻金服公關部人士稱。而在此之前,支付寶會做“線上銀聯”的聲音最多。

但也有對這個市場不是特別感冒的“大腕”。拉卡拉總裁孫陶然對記者表示,不會申請支付清算牌照,他認為“中國銀聯已經把跨行轉接的體系建起來了,在這個基礎上做渠道和用戶就可以了。”

對消費者有何影響?

銀行卡清算市場向外資開放以後,單一帶有VISA、萬事達等卡組織標識的銀行卡在境內POS機上無法受理的局面將成為歷史。

未來,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JCB等,都可能通過其會員銀行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信用卡。也就是說,除了消費者已經使用多年的銀聯卡,以後將有更多品牌的銀行卡可供選擇。

市場中有了更多競爭者,商戶得到的收單服務也將更加完善。有業內人士猜測,目前收單市場中發卡行、收單機構和銀聯“7:2:1”的分成比例可能會有調整,商戶的經營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並可能更多地讓利給消費者。

(來源:新京報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397

BAT財報、布局大比拼,誰會是贏家?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12

本帖最後由 WENBEN 於 2015-5-20 07:35 編輯

BAT財報、布局大比拼,誰會是贏家?
作者:天成

BAT一季度財報都已經公布完了,三家作為TMT領域的風向標,其業績變動甚至財務數據的細微變化都讓資本市場異常敏感,尤其在這個李總理號召的“互聯網+”風口。資本總是逐利的,互聯網行業正令各路資金蜂擁而動,其背後無非是大家看好該行業後續增長並為其帶來可觀利潤,而如果互聯網行業的旗艦BAT都不怎麽掙錢的話,誰又會去傻傻的投資互聯網呢?所以,風口之中要做好投資布局,關註BAT,是不變的主題。

那麽,首先我們來看看BAT一季報業績數據:


橫向對比,依舊是騰訊營收最高,阿里最能賺錢,百度近幾年利潤率下降厲害,也難怪大家紛紛要認馬雲當幹爹。

接著,為了保持持續的增長,三家巨頭都在向移動端轉型,我們來看其成效如何:

BAT月活躍用戶數據對比


移動互聯網時代,三大巨頭抓緊搶占地盤,都希望自身能順利卡位移動流量入口。從以上月活躍用戶數據可以看出,三者移動端轉型比較成功,都將各自領域在PC端的霸主地位複制到了移動端,牢牢把控了在搜索、電商及社交三大領域的入口優勢,同時也在持續通過入資、收購等資本動作,深化布局,期望得到更多的流量入口。

最後,落實到各項營收增長及變現能力上,對比如下:

BAT一季度各項營收增長及變現能力對比


以上數據顯示,阿里電商移動端增長強勁,GMV占比已經過半,但移動端變現能力較弱,營收占比只有30%,這說明,阿里需要加強移動端變現手段,否則GMV遷移過去,未創造移動收入,會對下一季的營收增長空間帶來麻煩。騰訊移動遊戲則顯現出強勁的收入增長,同比增長82%,同時網絡廣告收入增長也是亮點,得益於視頻廣告和微信廣告的強勢增長,收入同比增長131%。而百度的亮點是移動端變現能力大幅提高,去年還比較弱,但一季度與PC端持平了,不過,從收入結構上看,還是太依賴網絡營銷收入了(占比超98%)。

總體來看,BAT一季度各項業務表現各有千秋,亮點與缺陷並存。

跟蹤分析BAT業績增長很重要,但更值得關註的是BAT的O2O布局特點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畢竟學習借鑒大佬們的投資布局理念,絕對是受益無窮的,因為他們布局的不是當下,是未來。

未來看什麽?

未來看什麽?當時是看對未來的商業布局,主要體現在投資並購上。從2013到現在,BAT都展開了大規模的收購,開始從資本運作層面跑馬圈地,尤其在O2O領域。

BAT生活服務布局對比


BAT投資布局模式對比

鋪開上面這場BAT戰局的戰略圖看,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一直在忙於利用各自資源將O2O猛將納入各自麾下的布局階段,從餐飲、打車、地圖到服裝、百貨等各類生活服務場景,BAT陣營搭建優勢各異的O2O生態系統,不過,由於各自基礎資源的不同(阿里、騰訊、百度分別以電商、社交、搜索發家)、三位當家的性格迥異,BAT的投資布局呈現一定的模式。

騰訊:產品模式(註重產品體驗)

騰訊在社交通信類產品市場具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業界評說馬化騰是產品派,騰訊的移動布局也沾染了這種氣質,走上了“產品模式”。這幾年,騰訊做出了一個很牛的產品——微信,移動支付、新聞等其他產品都可以仰仗於微信的強勢用戶拉動,完成產品推廣。

一直以來,騰訊希望能賦予微信諸多功能,使之成為龐大的在線應用平臺,最大化地發揮騰訊的價值。所以,我們看到,從大眾點評到嘀嘀打車,騰訊加諸微信之上的應用越來越多。然而微信畢竟只是一個社交類產品,對其他移動產品的帶動力有限。這也導致騰訊除了社交通信之外,在其他的領域一直沒有具有市場領導力的產品。

另外,微信的封閉性一直飽受詬病。這使得騰訊雖然微信做的不錯,但在平臺建設上起色不大。

阿里:平臺模式(註重平臺建立、大格局意識)

阿里在購物、在線支付和瀏覽器領域具有的市場領導力。購物和在線支付的優勢延續於PC端的傳統優勢和固有用戶群,玩法也差不多——搭建電商平臺,一方面穩住用戶,一方面聚攏商家,同時對電商類應用開發者具有吸引力。

阿里在PC時代培養了一大批電子商務的消費者。不過,轉向移動端的時候,用戶的過渡並不是平移的,是需要有移動入口的,但阿里的移動端入口還不夠強。所以我們看到阿里過去一年一直在收購。

阿里在移動搜索、移動地圖、移動社交發了不少力。此前在社交投入了主要的無線資源力推“來往”,2014年阿里花費近54億美元大手筆收購UC和高德,期望拿到移動互聯網的船票。阿里的支付寶錢包雖然居於o2o移動消費的支付環節,也試圖構建場景,延伸出O2O服務。由於支付寶離錢最近,所以也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間。從阿里健康、阿里醫療、阿里影視再到阿里汽車、阿里智能生活事業部,阿里正在圍繞各個垂直業務進行多種多元整合和探索嘗試。未來一旦串接起來,就會是一盤不容小覷的大棋。

百度:未來模式(O2O布局較弱,開始布局未來—人工智能)

相比阿里和騰訊的積極布局,百度則顯得淡然了許多,百度在O2O市場鮮有投資動作。百度的O2O入口只有百度搜索和百度地圖兩個,比不得阿里的多,也比不了騰訊的熱;在服務內容上依賴於糯米,而糯米在團購市場地位暫時又比不了美團、點評;在移動支付市場,阿里的支付寶錢包占據了大半市場份額,而騰訊也在借勢微信熱度盡全力的推廣微信支付,先比來看,百度錢包則顯相對落寞了些,一來缺少支付寶的用戶基數,二來也沒有微信的熱度可借勢推廣。可能在O2O市場,百度選擇求穩不求全,對比阿里、騰訊兩家,似乎百度的思路更為節能環保了些。

不過,百度似乎在第三條道上走的更遠,那就是人工智能。相較於阿里、騰訊在互聯網、O2O領域的布局,百度這方面較弱,不過他正在學習google,已經在更為深入的人工智能領域開始布局。

2014年5月,頂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專家屋恩達宣布加盟百度,為百度“深度學習”計劃添磚加瓦。百度目前最重要的人工智能領域研究是深度學習和圖像識別(具體內容請百度)。除此之外百度還在機器人、人機交互、3D視覺、異構計算等頂尖領域有所涉獵。另外百度為了吸引更多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啟動了“少帥計劃”,只要是30歲以下在人工智能領域有突出能力的人都可以加入,有著豐厚的薪水和在矽谷工作以及百度內部創業孵化的優厚待遇。

誰會是贏家?

騰訊目前以產品(微信)為中心的O2O布局理念,有其短板,一旦產品(微信)過時,依賴於其上的各種產品和服務都將時過境遷,不複存在,需要開發出新的重磅級的產品並再次打造依附其上的生態鏈。此外,相比於阿里投資布局一個領域的堅決性和深度介入性,騰訊投資金額雖多,但更多似乎只是單純的財務投資,並沒有與自身業務深度整合。

百度怎麽說呢,當下布局確實很弱,並且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都將處於弱勢。但其現在就開始思考做人工智能方面的事,有著超前的意識,我不清楚這樣的做法是不是過早,不過科技的進步是飛速的,也許很快未來某一天我們就進入了人工智能社會了呢?

從資產質量及布局合理性來看,阿里巴巴前景較好。在資源相互引流上找到方式,借力發展,同時繼續鞏固其支付優勢是其當前最佳的發展方式。當布局的各資產在市場中地位穩固後,阿里巴巴以數據為中心連接的各業務將成為其新的發展亮點。所以,跟著大佬布局,我選阿里,因為我喜歡阿里的風格。

你且看阿里在港股的布局,就能體會阿里的作風——堅決、果敢,一旦布局便深度介入和整合。阿里影業、阿里健康原名分別叫做文化中國、中信21世紀,可是阿里一旦進入,並不是投兩個錢打打醬油這麽簡單,而是真金白銀、實實在在的資產註入和運營,資本市場對此做法相當認同,故稱此二子為“阿里雙雄”。最近,另一只阿里布局的公司——銀泰商業,也被曝光,眾人猜測往後大概率改名叫阿里商業了。如此,阿里三雄誕生,未來或許還會有阿里體育、阿里汽車等等出現,格隆匯已經推出“跟著大佬布局系列”,我認為阿里作為風口之中最大的大佬,更加值得我們跟著來研究和布局。

阿里取勢、騰訊明道、百度優術

BAT誰會是贏家?我不好說,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清,現在也並沒有端倪誰會勝出(看似百度在走弱),但一定要我選一個,我會選阿里。借用格隆老大的話,凡成大事者“取勢、明道、優術”,其中“取勢”才是最重要的,如此看來,對於BAT,我覺得:阿里取勢、騰訊明道、百度優術。


來源:港股那點事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095

醫療的“互聯網化”和互聯網醫療,誰會勝出?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59

醫療的“互聯網化”和互聯網醫療,誰會勝出?
作者: Dr.2


現今,很多人都在談論移動醫療、互聯網醫療或智慧醫療。然而在實戰中,你很快就會陷入疑惑。比如說,醫療公司開一個服務號是不是就進入互聯網時代?是不是藥企開發一個APP或用微博微信提供針對醫生和患者的服務,那麽他們就進入移動醫療時代?

顯然,這不能成立。首先,從根本的價值觀出發,這些醫藥相關企業僅將互聯網作為一個工具,為的是帶動企業原來業務和銷售成長。他們將整個移動醫療的外在表現形式跟實施載體變成手中的棒子,四處揮舞,能獲取利益時就獲取利益,當無法獲益時,他們希望原有的既得利益不會受影響。醫院自己開發App,進行掛號、預約、排隊和分診系統;藥企開發面向醫生和患者的APP,醫療器械公司投資智能硬件,打造“服務閉環”。這本質上就是傳統醫療的互聯網化。這些方式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從宏觀來說,做總比不做好,不做就只有等待被吞噬。當然如果運營不恰當,或用力過猛,容易使企業陷入泥潭,從而導致成本失控,而加速死亡。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所以產業中永遠都會存在機會,Never too late!

什麽是互聯網醫療呢?從其中最為奪目的移動醫療來說,他並非僅僅是一個工具,它不斷發展後可能會摧毀原來的業務和流程,或者創造全新的需求,我們稱其為“反向重構”。事實上,原有重資產的醫藥企業和醫院屬於既得利益者,他們都是非常害怕重構的,因為重構本質上就是“革命”。而漸進式的改良並維護原有利益是他們最希望做的事情,當然,改良會比較靈活,但通常很難創造突破性的進展,也很難幫助他們樹立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從根本上說,互聯網醫療和醫療的互聯網化,一個是革命一個是改良,它們雖然可能是業務發展的不同階段,也可能是行業生態演變的不同狀態。不過,兩者的關系生來就是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對著一個目標前進。

互聯網醫療通常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和載體,不斷打破原有用戶和服務提供者的關系,然後再反向進行滲透,顛覆或自建,它的核心是“重構關系”。這是一個什麽樣的邏輯呢?從早期來說,任何一個新興技術出來之後,最開始一定是和既往的產業相結合,然後逐漸開始內部優化、改良,最終可能會出現革自己的命的問題。所有的機構組織或企業都有一種想建立完美體系的本能,在原有的體系中不斷優化,將自己包起來,這就好比蠶吐絲織繭,將自己納入其中,但包在繭子里的蠶很難看見外面的世界。就算是他們知道問題所在,也無能為力,所以這個邏輯通常到這里就斷掉了,很少有企業能夠斷臂重生,重頭再來,而繭內再豪華完美,也僅是一繭的空間。而用一個新的體系反向顛覆,那是蘋果做成的事,你PC端是王者,那我們就創新走移動端,生態演進後從另一個維度來打擊整個的PC端。

無論是移動電商、團購、旅遊或是互聯網教育都可以用來舉例,用最容易理解的打車來做類比吧。很多的出租車公司實力很強,車隊上萬輛,資金也充沛。其實出租車公司也有此類業務擴展需求,那麽是如何做的呢?他們最早使用電話叫車的方式,隨後開始運營移動叫車APP,好多出租車公司都有自己的軟件,只是大夥基本不知道,但是在APP做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會再繼續投入了。有兩個原因:1.出租車公司開發APP之後,沒有任何其他出租車公司會跟他們合作;2.如果再繼續做下去,成本失控,變成“腫瘤”,會反向侵蝕自己。這實際上也類似蘇寧的焦慮,就是左右互博。無論是滴滴、快的還是Uber,它們最終是重構了出行方式。原先的叫車方式是:乘客在路邊招手等車,出租車不知道乘客所要到達的目的地,而乘客也不知道出租車司機什麽時候到來,是否會拒載。這樣也會導致出租車的盲目空跑,效率低下的情況。而這些工具出現後,出租車司機就可以依據乘客的目的地選擇載或不載。可以就近來載客,這樣可以節省時間,降低耗費以及減少擁堵。並且,乘客也可以最快到達目的地,似乎他們是來幫助出租車公司構建更完美體系的。但是生態不斷演進後,你就會發現,在打車高峰期或者深夜,尤其是北上廣,如果你不使用這些工具就打不到車,所有的車都有了自己的目的,就算是空跑的出租車,你也打不到。更有甚者,出租車會提出一些不平等的要求,他們會要求加價,不加價就不過去。互聯網企業用這些工具重構了打車流程,也成功的為用戶提供了許多便利。

正常進展至這里,大家就會認為到此為止了,如果是出租車公司自己開發的APP,故事肯定就此斷掉。但這時第三方如滴滴等公司,卻開始做專車。換句話說,它再次顛覆了出行方式,用海量用戶群反向重構了一個生態,然後擠壓了原有的出租車行業。類比移動醫療行業,你可以把原有的打車公司理解為醫院或醫藥企業,從長期來看,移動醫療如果成功了,那麽它跟醫院和醫藥企業一定是對手盤關系,是一種競合關系。越往後面發展,它的流量越大,會越來越強。

專車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神州租車,包括滴滴快車,它們有自己的車;第二種是Uber的方式,也就是社會化用車,然後全部通過信息流協同。這是兩種路線,一個是自建,一個是社會化。社會化又是借助第三方,實際上移動醫療也是一樣。春雨和好大夫不是自建醫生團隊的,它跟現成的醫療機構和醫生合作,就像你現成有車,然後我把流量導給你,你去做,我來分成,它是一個Uber方式。丁香園是神州租車方式,全部都是自建的,他們自購固定資產,自己招醫生,使用這種模式的還有平安好醫生。移動醫療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這種專車模式,然而它還可出現其他模式。例如掛號網和如醫,雖然它們借助了體制內的醫生,但是最終是想把體制內醫生和患者釋放出來,未來建立體外循環,卻未必肯定會進行類似實體重資產投入,介於上述兩種模式之間。其實自建和社會化本身也是對手盤關系,社會化的成本比較低,但是難以把控;而自建就需要企業擁有較強的資本、產品和營銷能力。無論是哪種模式,都不可能由類似“出租車公司”的傳統企業做成。換句話說,在進行醫療的互聯網化時,醫院和醫藥廠商做到一半的時候,他們基本上就截止不前了。如果變成另外的一個公司,最後反過來顛覆自己,那就要放棄原有的產業,那是非常艱難的。醫療的互聯網化和互聯網醫療,初期從表面上來看似乎差不多,還有很多人認為似乎傳統企業去做,更為靠譜,但從商業形態、邏輯和終極目標上說,兩者完全相反。



在移動醫療里面,除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外,還存在混合模式。阿里健康、支付寶未來醫院和微信智慧醫療都是混合模式,它既與藥店和醫院合作,又不與藥店和醫院合作。商業上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它中間會有很多的混合生態誕生,會出現很多的“平臺嵌套”,然後不停地博弈,合作與競爭,這之間的界限是非常微妙的!競合關系也並非是不變的,它根據根據業務體量和市場地位而發生改變。例如戰國時期,秦國強大時,六國合縱,而秦國變弱時,六國之間就相互紛爭。

在這場大時代的浪潮中,最終誰會勝出呢?一定是第三方!這叫結果反推。醫藥器械企業、醫院和傳統的醫療信息化公司是沒有可能的。BAT是有可能成為行業第一梯隊的,因為與前者相比,他們屬於第三方,那麽獨立於BAT和傳統醫藥企業的第三方公司也有可能會勝出。保險公司是沒有可能做到最大的,因為他並非獨立的第三方,但可能做到行業第二梯隊,或排在第一梯隊的後面。移動醫療不太容易出現簡單的“贏者通吃”的情況,因為醫療市場盤子太大,產業鏈太長,也太“非標”了,還有一個獨特的“學術維度”和“地域壟斷”,即使做單獨服務一個疾病,就可以穿越周期,這跟其他移動互聯行業是不一樣的。但是各個細分行業前五會占主導地位,這是沒有懸念的。

再來反推,未來可以成功的移動醫療公司,他會長得是個什麽樣子呢?他應該有超強的技術基因,而技術是最重要的!很多人會將運營和資源的關系放在前面,但是經過長時間的生態演進,最終一定是技術優先。因為移動醫療本身就是技術進步才出現的產業,擁有了突破性技術,再反過來重構。因此勝出決定因素是技術,在這里,技術並非僅僅是指程序代碼能力,而是指整個用戶交互的一個技術解決方案,軟硬件一體化和持續保持未來可以對接新技術的能力。

接著再推,什麽樣的公司可以最終勝出呢?一定是有超強持續融資能力的公司,它可以使企業在長跑中勝出,但不會是自身很有錢的傳統醫療企業,如果有錢就能決定一切,世界早就屬於煤老板和開發商了。因此,這個最大的機會應該屬於第三方的上市公司,因為沒有融資渠道能比上市公司更方便、更快、更便宜和更有效。不過不是現在二級市場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只為坐莊炒概念進行“市值管理”的偽移動醫療公司。

真正最終勝出的形態大概率就是符合以上這三個條件,雖不知何時能夠實現,但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有些公司努力一萬年也是沒指望的,然後還有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投資人一起被埋。

(來自珍立拍)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78

汽車後O2O進入洗牌期,誰會被剩下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21/152446.shtml

導讀 : 絕處逢生逆勢生長,需要1、創新運營模式,堅持高客單價x高頻次的產品運營思路,做增值服務為盈利蓄力。2、勿貪大求全,堅持精耕細作,做口碑做體驗做好長久戰準備。3、保持對傳統模式的關註並形成差異化。

最近E洗車關閉上門洗車和上門保養業務,上百名員工被裁或主動離職。而作為洗車O2O行業先驅者成為先烈的並不止這一家,諸如上門洗車的“車8”、做“一元洗車”的 “智富惠”、以及雲洗車、嗒嗒洗車等都先後關門。當倒閉之潮如洪水般襲來之時,人們也開始在猜測下一家會不會是自己,於是e保養、卡拉丁、有壹手等成為了討論的對象,今天響鈴也就這個話題聊聊。

痛定思痛,細數大敗局背後的真相

首先我們不可否認,汽車後市場是個逐年上升的增量市場,就拿已知的數據:2014年,我國人買走了2300多萬輛車,我國汽車保有量達1.5447億輛。光大證券在2014年年底的研報中預計2015年中國過保汽車數量約6700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比重為54%。近兩年後市場產值6000億元-8000億元規模,預計隨著平均車齡逐漸延長、汽車保有量穩步增長,後市場將突破萬億產值。而之前公布的《2015年Q1季度汽車後服務O2O行業報告》也顯示汽車後服務O2O行業發展迅猛,一年時間份額從不到1%上升為14%,並持續高速增長,傳統汽車後服務行業正遭受O2O模式的沖擊。

snip_20151021092758

既然是在增量的萬億級市場上又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品牌折戟沈沙?仔細一看,死亡的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1、洗牌是行業生命周期的自然過渡

自從有了汽車,汽車後市場就應運而生,而汽車後市場O2O經歷了這兩年的快速成長,已細分出多個垂直市場,如洗車、保養、維修、配件等等,一個行業、一個產品和人一樣,都有其生老命死,從孕育到出生、成長、發展、成熟、衰退到最後消匿於舞臺,這是一個完整自然的過程。就如當年網絡視頻、團購、手遊等其他行業,經歷一段野蠻生長後,開始進入淘汰期,所以,e洗車瀕臨倒閉只是汽車後市場O2O的正常洗禮,說明汽車後市場O2O行業進入新的發展軌道。

2、瘋狂燒錢,盲目擴張是被洗牌的直接原因

汽車後市場和許多其他O2O行業一樣,創業者或者經營者多把低價燒錢搶占用戶然後上市圈錢或者創造盈利模式作為其成功模式。於是在資本助推下,部分企業瘋狂補貼,加速擴張。結果證明:目前人們從線上到線下保養汽車的消費習慣還遠未養成,而那些補貼燒出來的用戶也不是真用戶,這些補貼之下創造的偽需求和偽用戶更沒有忠誠度。一旦停止補貼和砸錢,企業又陷入死寂的境地。

3、缺乏核心優勢,無明確市場定位導致被動淘汰

大多數企業關門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瘋狂擴張並同時囊括不同業務,導致方向不明,定位不清。比如e洗車汽車保養的業務研發了兩個多月,但只運營了一個月就停了。再就是無核心技術優勢,甚至只是在傳統的洗車服務上加了個互聯網的殼就包裝成O2O模式,而因為上門服務和到店服務兩者場景的差異性極大,對技術和人力的要求差別也極大,但大多數汽車後服務企業都是同質化、低端化的服務設備和技術,無法保證良好的服務體驗,甚至出現諸多不必要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可能是因為管理混亂的問題、融資失敗資金鏈斷裂等問題成為了先烈。盡管各有各的“死法”,但並不意味著汽車後市場O2O市場就不再有想象空間。

絕處逢生,如何逆勢生長

既然行業進入洗牌期,那又該如何保持戰鬥力,堅持到最後,在萬億級別的汽車後市場的大蛋糕上分一杯羹?

1、創新運營模式,堅持高客單價x高頻次的產品運營思路,做增值服務為盈利蓄力

產業的競爭往往是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競爭,而行業內企業的競爭則是運營方式和商業模式的競爭,如要想被剩下來就得創新運營模式,避開同質化競爭。汽車後O2O未來PK的一方面是融資能力,一方面是線上線下運營精細化能力,長時間的拉鋸戰中那些有足夠資金儲備或穩定資金鏈的,以及團隊高管擁有互聯網背景及汽車從業背景的公司更可能勝出。而如果能將洗車、保養、維修三塊業務串聯起來形成自己的生態鏈也將獲得更多主動權。同時需要兼顧好頻次和單價的問題,按照目前汽車後服務需求如保險(一年一次)、查辦違章(一年1-10次)、洗車(一年10-40次)、停車(每年數十次)、維持保養裝飾(一年2-4次)、二手車(6年一次)等的頻率算,洗車、停車、保養或許是重點的入口。企業一需要高利潤空間的服務項目,二需要高頻次能黏住用戶的產品,實現高客單價x高頻次的健康產品線,同時可嘗試打造個性化的增值服務,如目前e保養增加了清洗內飾、發動機艙清洗、更換空調濾芯等上門輕服務,這可通過增加單個用戶的增量服務來增加銷售額,並減低了運營人力成本,老客戶的複購率也可能隨之提升。

2、勿貪大求全,堅持精耕細作,做口碑做體驗做好長久戰準備。

無數事實證明,資本泡沫催生的快速擴張只會是飲鴆止渴,堅持精細化運營才可能迎來轉機。汽車後市場O2O項目中我們以上門保養的卡拉丁、e保養、博湃養車為例。據艾瑞數據顯示,e保養500+輛服務車覆蓋6個城市;卡拉丁500+輛服務車覆蓋15個城市;博湃養車800+輛服務車覆蓋22個城市,按此推算,e保養的單一城市服務車輛密度高於其它兩大品牌。這帶來的結果是:1、可控制市場擴張的節奏,充分利用有限的資金。無數悲劇告訴我們無精耕細作的肆意擴張只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2、精細化運營有利於控制團隊素質和專業技能,尤其是汽車保養對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水平要求更高。與其服務多人導致品質下降不如服務一個滿意一個,保證服務體驗的同時做好口碑。3、精耕細作可降低試錯風險,小範圍嘗試船小好調頭,即便項目失敗,也可快速調整。而且如此穩健的發展模式,也有利於積聚區域內的品牌效應,提升知名度,最終形成從個別區域到全國乃至全球的擴張。

3、保持對傳統模式的關註並形成差異化。

在這個重體驗的汽車後市場,洗車、保養、維修是汽車後市場O2O行業的不同切入點,傳統模式有其固有的用戶群體,短時間完全改變用戶習慣不太現實。因此如何與這些傳統模式避開正面競爭或形成差異就是O2O企業需要做的。比如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4年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4億元,按照每輛車每年保養費用800元計算,汽車保養市場規模將超1100億元,行業空間巨大。但傳統4S店的保養服務價格昂貴,且有以次充好等情況,導致普通車主對傳統4S店有苦難言,那O2O企業如果在上門保養上既能保證汽車保養的服務品質,又能提供與4s店差距較大的價格,就一定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總之在行業正常的洗牌期,只有那些不驕不躁,掌握核心優勢,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企業才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549

賣遊戲、做電商的,都搶當你的錢包手機嗶經濟時代誰會是台版支付寶?

2015-12-14  TCW

12月,是國內行動支付大戰開打的關鍵月,從電商、遊戲到即時通訊,人人有機會卻各個沒把握。

爆米花、棉花糖還有熱咖啡,這不是園遊會,而是十二月初資訊月行動支付專區的場景,向來是消費性電子產品主戰場的資訊月,今年煙硝味最重的戰區,不是手機也不是筆電,而是首次設立的行動支付專區。

今年資訊月行動支付專區像一個縮小版戰場,十二家廠商齊聚一堂,遊戲公司智冠旗下的智付寶(Pay2go)把棉花糖機搬到現場、傳統代收付業者如藍新結合 餐廳訂位平台ZZTable要搶美食市場、信用卡發卡公司萬事達卡(MaStCard)展示運用生物科技的「自拍支付」,打卡就送咖啡,各業者卯足勁示 範,就是想告訴消費者:出門購物只要帶手機的時代,真的來了!

衝用戶,看誰口袋深!歐付寶狠砸四億紅包搶客智冠董事長王俊博親自上陣扮成財神爺,到現場發紅包,並發下豪語,一年後要達到新台幣一百億元的交易量。

資訊月才剛落幕,手握中國三億名活躍用戶的支付寶隨即宣布,來台與商家合作搶攻陸客商機,歐付寶同一天宣布推出行動支付App,由五大電信和三大銀行合資成立的群信行動也於十二月開張營運。

但這還只是開始,這股戰火將會一路廷燒到明年農曆春節。歐付寶董事長林一泓表示,「明年春節,我們準備了好幾個億(元)。」據了解,歐付寶的銀彈高達新台 幣四億元,在農曆過年,也就是家家戶戶大採購的時候,撒四億元「發紅包」,這是支付寶和微信在中國最愛玩的「讓利」活動,紅包裡可裝現金點數、折價券等, 吸引用戶註冊下載,在「搶紅包」的同時也把個人資料和信用卡帳號都交出去。

代收付業務起家的藍新科技也準備「撤紅包」搶客。「明年農曆春節,將會非常、非常熱鬧。」藍新總經理詹聖生說。

搶數據,毛利薄照拚!支付寶賣基金衍生商機大行動支付業者各個摩拳擦掌,或準備銀彈或合縱連橫搶客,乍看之下行動支付好像商機無限,但其實這並非一門利潤豐厚的好生意。

林一泓透露,支付業務的毛利率不過0.三%,遊戲業賣點數卡的毛利率高達三0%,是前者的一百倍。十一月剛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行動支付業者Square根 據媒體統計,每一百元消費,Square只能賺不到一元,毛利率低得可憐。支付業務毛利率這麼低,為何這麼多業者想搶進,甚至無所不用其極的鼓吹消費者放 棄現金?答案是,為了數據。

行動支付讓業者可以掌握消費者的一舉一動,在人手一機的時代,以往不可能被結合在一起的消費紀錄和個人身分得以合而為一。「以前,我們透過信用卡,只能掌 握消費者在百貨、交通等花費比率,但行動支付,消費者買什麼,我們都會很清楚.」玉山銀行數位金融事業處協理劉美玲,如此解釋現在與未來的不同。

掌握了消費者的一舉一動,然後呢?她笑笑,引了一句中國網路界的名言:「羊毛出在狗身上,豬埋單。」這也是為什麼玉山要做這件看似沒有「甜頭」的生意,答案就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身上。

因為掌握與參透支付背後的數據,已經讓支付寶成為一家數據公司,如今更發展出「餘額寶」賣基金,光是旗下的天弘貨幣型基金就吸金人民幣六干億元,顛覆中國銀行界。

殊死戰,一年內分勝負拍付挾千萬會員勝算最大

但放眼台灣行動支付市場,群雄並起,有挾電信五雄勢力而來的群信,結合國內三十六家金融機構的台灣行動支付公司,有從遊戲業切入的樂點、智付寶和歐付寶, 還有從電商殺進來的拍付國際(Pi),市場上的競爭者少說有十餘家,各業者都對自家產品信心滿滿,但到底最後誰會勝出?

「台灣市場小,有規模限制,不會說有十幾家(第三方支付)業者都存活,到最後只會剩一、兩家。」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說。事實上,放眼行動支付普及率是台 灣十倍以上的中國,發展軌跡確實如此,光是阿里巴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後端金流平台財付通就占了整個中國行動支付市場的八成。

那麼,重點來了,誰會成為台灣「下一個支付寶」?微信生意寶台灣代理商蘇義程,幫台灣企業包括台北一0一,在微信平台上申請並經營「微信公眾號」,可說每 一天都在和微信支付等中國行動支付工具打交道。他認為,拍付和Line Pay是接近支付寶和淘寶(天貓)的搭配,有商城,有買賣家用戶。

原本就坐擁母公司PChomeOnline一千萬會員的拍付,確實是目前檯面上看起來勝算最大的業者。

然而,今年七月正式啟動的拍付,截至目前為止顯然尚未發揮其結合PChome電商的優勢。反之,拍付甚至極力與PChome的電商事業切割關係,為的就是維持中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形象。

拍付國際營運長韓昆舉表示,明年初拍付將會提供線上電商業者支付解決方案,但並不是提供給自己,「我們就是把身段放低,希望跟各方的電商業者都可以合作。」

而在台灣,另一個最接近微信的即時通訊社群Line,目前擁有一千七百萬名會員,LinePay在台推出三個月,會員已成長逾三成。林一泓認 為,LinePay雖然很有資格做大,但因為Line加了太多不同功能進去,例如:遊戲和相機等等,混淆了品脾的主視覺,再加上沒有自建金流系統,導致 LinePay使用率偏低。

障礙賽,大難關是現金誰能改變消費者習慣就贏這一場行動支付大戰,預計將從今年底一路打到農曆年間,然而,參照他國行動支付發展歷程,所有業者共同面臨最 大的考驗依然是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台灣在零售業方面,仍有七八%的交易是現金,信用卡才占二二%,黃男州大嘆..「信用卡最大的敵人,是現金!」放眼台灣 鄰近各國行動支付發展現況,南韓和日本都是由硬體品牌大廠起頭聯合其他業者,推廣行動支付,美國則由網路公司和高科技業者帶頭,然而無論是日、韓、美還是 新加坡,行動支付普及率都仍偏低。

正如同萬事達卡在《全球市場行動支付準備度評估報告》中指出的,即使一個國家有再好的基礎建設、法治環境、成熟經濟或先進科技,只要消費者還沒做好接受行 動支付的準備,該國行動支付的基礎就是一片荒蕪。回到台灣,這場行動支付大戰的成敗關鍵,不在誰有最多會員或砸最多錢,而是比誰最會教育消費者。

支付寶、微信支付,簡單到賣番薯大媽都愛用

全球最大工具App開發商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有次來台灣演講,行程匆忙,身上唯一的行李是手機,抵達台灣後,他發現自己沒有現金而「動彈不得」。

在北京,他出門不帶錢包,買咖啡、搭計程車,都使用「微信支付」。像傅盛這樣依賴行動支付的中國人,還包括街頭賣烤番薯的大媽(見左圖),微信生意寶台灣 代理商蘇義程,最近在臉書上分享這張圖片,他認為台灣正在炒熱的行動支付,成功之道,就是要讓「大媽都會用」,不用搞得太複雜。

中國路邊攤老闆會棄現金,改投行動支付,背後兩大關鍵因素,第一是政府支持。蘇義程說,中國人註冊支付寶或是微信支付,完全不用輸入信用卡或是銀行卡卡號,中國最大發卡公司銀聯卡在政府支持下,全民的銀行卡資料早就和支付業者後台相通。

但,現在你下載PChome的行動支付Pi,光是註冊流程不花上半小時搞不定。可是,同樣要求實名認證的微信支付,卻只要一、兩分鐘。

第二,得靠業者創意。除了已為人熟知的各種應用場景,如繳納水電費、買保險等,微信支付在兩年前率先玩起「發紅包」活動,號召微信所有商家、用戶一起在過年發紅包。

微信在二0一五年因發紅包熱潮,一下子就新增八千萬用戶,相當支付寶耕耘八年的成績,讓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也用「珍珠港偷襲」來形容這項創舉。 (文.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93

移動支付暗戰開啟:蘋果三星這次誰會領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28/153497.shtml

導讀 : 對於三星來說,移動支付是培育用戶粘性與忠誠度的一張牌,三星是否有可能從這個點突破,並與蘋果在未來的競爭中扳回一局,我們拭目以待。

近日,Samsung Pay與Apple Pay都與銀聯達成支付合作。這對手機市場較量已久的宿命冤家又開始了在支付領域的一場比拼。上線晚了Apple Pay將近一年的Samsung Pay反而來勢洶洶,個中原因是Samsung Pay不僅有Apple Pay使用的NFC(近場通信),還獨家擁有MST(磁信號安全傳輸)技術。

何為MST?簡單來說就是用所有POS機都具備的磁條卡讀寫頭來接受標記(Tokenization)化了的交易信號,由於這樣的磁條卡讀寫頭普遍存在於所有的POS機中,三星的移動支付應用因而適用於所有的POS機。這對商戶而言,代表著POS機只要能夠刷普通的磁條銀行卡即可,無需任何改造,就能夠支持Samsung Pay服務;對於用戶而言,這意味著用戶不必再小心分辨商戶的POS是否支持NFC或閃付。

Samsung Pay的MST技術給它提供了更廣泛的零售商店覆蓋面,因為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市場,都還有很多商店沒有NFC POS機(在中國擁有NFC功能的POS機僅占三分之一),而Samsung Pay同時支持NFC和MST的移動支付系統,讓用戶可以在所有可以使用銀行卡的POS機上都能夠使用Samsung Pay。

在中國,據央行《2015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全國有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特約商戶達1370.70萬戶,聯網POS機1794.60萬臺,而Samsung Pay的創新技術可以支持絕大部分這些深入全國各地的POS機,使線下移動支付的廣泛性大大超過競爭對手。

三星電子在蘋果谷歌的主場——美國市場迅速推進,這讓蘋果頗為尷尬。因為蘋果去年推出的Apple Pay讓2014年成為美國移動支付的元年,但一年過後蘋果的表現似乎不溫不火。蘋果的推進速度不如預期,與線下NFC終端推進乏力相關,但這恰恰給三星支付切入美國市場提供了機會與市場空間。Samsung Pay在美國推出四周之後,華爾街日報稱:“Samsung Pay在無法使用Apple Pay的地方也可使用”,這似乎在間接說明,Samsung Pay落地推動的速度與潛質可能要超越 Apple Pay。數據顯示,在美國有四分之三的Samsung  Pay交易是通過MST進行。

此外,移動支付的安全性也是用戶關註的重要方面。在底層技術原理上,三星支付與Apple pay的原理差不多。雙方都采用了指紋驗證,透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確保用戶是親自進行支付操作。用戶使用這兩種移動支付服務時,每筆交易都會自動生成一個獨一無二的動態標記(Dynamic Token),動態標記是一次性的,而且只有透過支付網絡與手機的相互確認,才能夠在銀聯的服務器上還原為原始卡號,向後方的發卡銀行請求認證。所以即便黑客可以複制token,它還是無法再次使用。這種雙重認證機制保證了用戶資金安全。

另一方面是易用性,根據三星支付的演示,使用Samsung Pay只需要由手機的Home鍵上滑屏幕—無論是睡眠狀態的黑屏、點亮屏幕後的鎖屏,或是一般的主屏,銀行卡片就會浮現在屏幕上,接著,用戶可以橫向滑動選擇交易想使用的銀行卡,最後,用戶即可掃描指紋並開始向POS機發射信號。簡單的三步,幾秒鐘即可完成,比起傳統的錢包、卡包更加方便。蘋果向來以用戶體驗著稱,但是在Apple Pay上,我們還沒有看見特別突出的地方,用戶需要先持手機向POS機靠近,由POS機的NFC信號喚起Apple Pay的支付模式,然後驗證指紋後再次靠近POS機,完成支付;雖然也算是相當便捷,它對NFC POS的依賴總讓人在使用上多了一些限制與不確定性。

目前來看,在中國和其他大多數國家,NFC的生態環境一直沒有建立起來,蘋果支付進軍中國,囿於支持NFC的POS機數量有限,必須對商戶的大量POS機進行改造,而這牽涉到巨大的鋪設成本,必然對利益回報有所期待,這對Apple Pay線下推廣造成了難度。但是,Samsung Pay則對MST和NFC進行了結合,也就是說,Samsung Pay為商家節省了改造POS機的巨大成本,想象空間更大,在線下商業化合作的推動方面顯然阻力更小。

三星能否創造一個全新的商業生態系統,還要看三星未來在移動支付推進上的執行力度,對於三星來說,移動支付是培育用戶粘性與忠誠度的一張牌,三星是否有可能從這個點突破,並與蘋果在未來的競爭中扳回一局,我們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982

都是誰會去看口碑不好的《小時代》、《梔子花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04/154173.shtml

導讀 : 中國市場仍缺少好電影,不然整個交易額還會有更大的突破。

這兩日,淘寶電影聯合華誼兄弟研究院發布的《2015中國影市報告》吸引了不少電影愛好者的關註,這份圖析數據報告直觀的告訴了我們很多市場情況,但對於行業人士而言,讀懂其中潛在的數據信息或許更有意義。

電影即時消費性更強,預售適合用來做補充

在淘寶電影發布的數據報告中,有很多直觀的數據結論,但還有一些根據這些結論數據深度分析的市場推論沒有被挖掘出來,因為有些推論並不適合呈現給大眾,但對行業人士而言這些推論當中或許藏著一些很重要的市場信息。

例如,報告中簡單直接的給出了“74%的用戶喜歡當天觀影當天購票”、“60%的用戶會購買3小時內的場次”結論,普通人看到這里就夠了,他們並不對得出這兩個結論的具體兩組數據感興趣,但對於電影業內人士以及O2O行業人士而言,有必要深度去分析能否能從這兩組數據得出其他推論。

對於O2O行業而言,主要關註的並不是電影本身,而是消費者看電影前後的這段時間能否會產生O2O消費,因為電影往往伴隨著餐飲、購物、娛樂等消費行為,而這兩組數據給出了消費者購買電影票之前的決策時間。

一般而言,當天購票與觀影時間差越長說明產生其他O2O消費的可能性越高,因為購買電影票之後消費者需要做些其他事情來打發電影播放之前的這段時間,而這期間就是餐飲、購物、娛樂等消費的高發期,當然這個時間差也不能太長,消費者會有時間計劃的去觀影,不會提前12個小時到達。

從數據來看,近70%的人會提前4個小時購票,而這4個小時是O2O行業主要關註的消費時間,對於擁有電影購票服務的O2O平臺來說,完全可以在這段時間向用戶推薦周邊的O2O消費服務。

反過來,對於電影行業而言,這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很多觀眾做出觀影選擇屬於即時性,高達74%的觀眾選擇觀影當天購票,而這其中又有高達26%的觀眾是提前1個小時才下單購票,這說明消費者看什麽電影會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

進一步分析,消費者提前1天以上購票意味著早早選定了目標電影,這說明某些電影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怕購票晚了搶不到好位置,院線可以根據提前購票的數據判斷電影的受歡迎程度,以此情況提前做出排片調整。

此外,提前5天以上購票可以視為預售模式的市場表現,這部分占比達到了3.33%,這說明預售已經得到了一部分用戶的認可,預售情況反映觀眾對於電影的期待,也是發行方的營銷手段之一,這種模式逐漸得到市場認可。

90後的電影消費價值被證實,校園市場很關

在淘寶電影的這份數據報告中,90後、25歲以下兩個數據標簽很是搶眼,在多個指標中均占據最大份額,而15年時,90後剛好25歲,也就是說90後與25歲所指的是同一群體。此外,這組數據沒有呈現00後或15歲以下的用戶數據,因為目前00後和15歲以下群體尚不具備獨立消費的能力,所以我們可以視這份報告中的90後和25歲以下的數據不包含00後或15歲以下的群體。換言之,這份觀影群體的研究報告,很直觀的體驗出了90後的電影消費價值。

在觀影人群占比中,25歲以下也就是90後群體占比超半數,高達51.37%,而且90後用戶更喜歡發表對電影的看法,占比總評價用戶的70.45%。目前的電影市場,電影評價對於後續票房的表現有直接影響,90後不僅占了觀影人群的一半以上,而且喜歡發表評論,也就是說網絡社交日益緊密的90後群體中彼此之間的觀影評價對電影票房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反過來,90後的電影審美觀也會促進一些低分電影的票房,例如《小時代》系列、《梔子花開》等,完全是依靠龐大的90後群體而獲得了可觀的票房。

90後是中國電影市場崛起最大的推動力,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在前不久的元旦賀歲檔中,90後撐起了整個市場。在淘寶電影的這份報告中,一個驚人的數據是元旦賀歲檔電影90後占比超過了70%。此前有很多關註90後行為習慣的分析報告,而如今90後的電影消費價值已經完全被證實。

在90後當中,還有一群特殊群體,那就是在校大學生,這部分時間自由,愛好廣泛的群體具有與大眾市場不同的觀影時間。大眾觀影時間主要集中在晚上,而大學生觀影時間從下午2點開始就進入了高峰期,這能分散掉影院的一部分運營壓力並提升營收能力,緩解工作日白天沒人而晚上爆滿的尷尬問題。所以,重視校園市場開發是很重要的推廣環節。

中國電影市場還可以更大,國內仍缺好影片

整個中國電影市場正在快速增長,伴隨著48.7%的同比增長,15年全國總票房高達440億,觀影人次超12億次,中國電影市場正越來越大,過去僅靠假期驅動票房的電影市場逐漸向影片驅動票房方向發展。此前,電影上映都會爭搶春節、元旦、情人節、五一、六一、十一、中秋、寒暑假等黃金假期,但現在很多熱門影片的票房已經不依賴假期,完全依靠電影的內容和口碑。

在15年票房大漲同比48.7%的背景下,15年2月的票房卻不及14年二月,15年4月、7月、10月、12月要遠遠高於14年的同期水平。在時間維度相差不多的情況下,票房差距如此之大,說明是電影本事對月度票房有直觀影響,而15年4月、7月、10月、12月的代表作分別是《速度與激情7》、《捉妖記》、《夏洛特煩惱》、《尋龍訣》,這幾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影片足以表明電影本身對票房的刺激作用。

反過來可以理解為,其他月份票房未能取得驚人的增長,還是整月內的影片質量未得到用戶認可,如今的中國電影觀眾對於好片不吝支持,只要有好電影不見得非要等到假期上映才能取得高票房,除非那些有愛情、春節等特定主題的電影非要等到特意節日上映。更進一步說中國市場仍缺少好電影,不然整個交易額還會有更大的突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674

誰會成為下一個特斯拉?國內9大互聯網“造車”公司盤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list/2016/0424/155382.shtml

導讀 : 他們,是否是汽車企業們門口的“野蠻人”?

文 | i黑馬研究中心 楊潔

前幾天,LeSEE的首款概念車亮相,賈躍亭更是在發布會現場差點落淚。有句話曾說過,汽車,能激發每個男人內心中天生的熱情。不信的話,但看速度與激情在全球的熱度就知道了。而特斯拉帶動了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潮流,蘋果和谷歌都推出了造車計劃,也激勵了國內互聯網們,紛紛開啟了自己的造車夢想。

從2015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加入了造車隊伍。阿里的互聯網汽車、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樂視概念車先後亮相,據說格力小米也曾躍躍欲試過。我們不如來盤點一下,國內都有哪些在造車的互聯網公司,他們在過去一年內的動作。是玩概念也好,追夢想也好,他們,是否是汽車企業們門口的“野蠻人”?

互聯網“造車”有多難?

一波“全民造車”熱正在襲來。

“外行”造車,成功率能有幾分?吉利董事長李書福說,今後主導汽車工業的一定是汽車公司,而不是互聯網公司。對於互聯網造車企業而言,這無異於兜頭一盆冷水。

雖然奔馳、大眾、寶馬等車企也表示汽車要智能化、信息化,但是對於它們來說,堅持的仍然是以傳統產業為主體,“+互聯網”,並沒有認為互聯網公司能在這方面取代自己。

特斯拉是個特例,點燃了科技企業對電動車的熱情。但是對於造車而言,其門檻是奇高的。外界對互聯網公司造車的質疑點,也在於此。一款汽車產品,需要經歷研發、設計、制造、測試、量產多個階段,其中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消耗、大量的人員協作,以及各個環節上極強的技術研發能力。而互聯網公司們,雖然能夠招募車企高管與技術人員,但仍舊是缺乏長期的技術積累,以及,最重要的是,汽車行業的核心專利,仍舊基本集中在傳統汽車企業手中。

同時,造車是個燒錢、慢工出細活、生產周期長的事情。習慣了產品快速叠代的互聯網公司,恐怕無法適應這樣的生產模式。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也是直到2012年,才實現了小批量生產。

而比起智能化、信息和來,安全和可靠,仍然是一款汽車產品最核心的需求。

因此,BAT、樂視等巨頭,采取的還是謹慎的做法。它們基本均是從操作系統等軟件方面入手,基本均和整車企業進行了深度合作,並且積極拓展汽車行業上下遊資源,豐富自己的技術積累和供應鏈。而盡管如此,其車輛距離真正上路、量產,仍然有一條遙遠的路要走。

對於其他中小型互聯網造車公司而言,這個難度就更加毋庸置疑。目前,它們的大多數進度仍然停留在概念上。但是,在近兩年,也將有一批新的概念車型即將問世。

這群站在“造車”風口上的野蠻人,能夠叩開汽車業大門,成為下一個特斯拉嗎?我們拭目以待。

站在風口上的9家互聯網造車公司

1、樂視汽車

2014年,賈躍亭公開了樂視關於新能源汽車的“See計劃(Super Electric Ecosystem)”,表示要通過自主研發,打造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建立汽車互聯網生態系統。

樂視汽車團隊擁有一個豪華陣容。聯合創始人丁磊曾任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負責整車營銷。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呂征宇、廣汽吉奧總經理高景深、一汽-大眾生產總監Frank Sterzer都加盟其中。樂視汽車的全球研發團隊已經超過700人,其中北美超過400人。

同時,樂視也和傳統造車領域的廠商合作,為樂視汽車提供技術支持。去年3月,樂視與北汽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首款智能汽車。此外,樂視入股了美國電動總成研發公司Atieva。這為樂視汽車提供了技術層面的支持。

在造車之余,樂視也在海外擴張了汽車領域的版圖。去年12月10日,樂視投資的電動車品牌FaradayFuture宣布將在位於美國北拉斯維加斯建設北美制造工廠,總投資額為10億美金。2016年2月17日,樂視與阿斯頓·馬丁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並宣布將成立電動車合作合資公司。

2016年4月20日,樂視汽車LeSEE概念車亮相。這款新車型主打智能互聯概念,可以自動駕駛,並且還可以自我學習,能夠進行人臉識別、情緒識別、環境和路徑識別等。在外形上,這款概念車在前臉配置了超大LED屏,可以向路人顯示車輛狀態。在現場,賈躍亭演示了如何用樂視手機遙控汽車入位。

2014年9月,百度和寶馬簽署戰略協議,共同研發自動化駕駛科技。在雙方的合作中,百度主要研發汽車傳感系統、決策和控制系統,以及進行數據采集、繪制三位環境地圖等。在2014年9月,百度還投資了芬蘭地圖創業公司IndoorAtlas 1000萬美元,而這也被看做是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補充。

2015年12月,寶馬和百度合作的自動駕駛汽車進行了路試。該測試車是以寶馬3系GT為基礎研發的,整合了寶馬的車身內部傳感器和車輛控制接口,寶馬提供行駛安全控制系統的技術支持,百度提供地圖、車輛定位、環境感知、控制系統等自動駕駛決策和控制模塊。

據稱,測試車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在北京從百度大廈行駛到奧森公園,再原路返回,時速達100公里/小時,路段包括城市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完成了跟車減速、轉向、變道、超車、上下高速匝道、調頭等動作。

同時,百度宣布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計劃三年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化,五年實現量產。

3、阿里汽車

2014年,上汽和阿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互聯網汽車及其生態圈。雙方計劃打造的全新互聯汽車,將集成阿里的YunOS操作系統、大數據、阿里通信、高德導航、阿里雲、蝦米音樂等,以及上汽的整車和零部件開發、汽車服務貿易等資源。

2015年4月,阿里宣布整合旗下汽車相關業務,成立阿里汽車事業部。阿里汽車事業部由五個團隊組成:整車團隊(包括二手車)、O2O團隊、汽車用品團隊、A PP開發應用團隊、汽車營銷團隊,並整合了淘寶汽車和天貓汽車。在內部分工上,阿里汽車事業部服務車生活閉環;YunOS 配合上汽聯合造車,成立了“OS 事業群-互聯網汽車”,由侯劍負責;由俞永福率領的高德,則主要負責汽車應用。

今年4月,上汽阿里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也終於面世。榮威RX5基於上汽SUV架構平臺SSA打造,搭載了阿里YunOS系統,淘寶、支付寶和高德地圖提供大數據支持。例如,如果車主經常上網購買某種食品,那麽,在路過銷售該食品的商店時會自動提示;如果需要加油,車輛會自動搜索最近的加油站。

4、蔚來汽車

蔚來汽車是家互聯網汽車新貴,但也是一家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公司。

蔚來汽車於2015年初在上海成立,註冊資本5億美元。由易車創始人李斌擔任董事長,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劉強東、騰訊、高瓴資本,都是它的投資方之一。前福特公司和瑪莎拉蒂公司的高管馬丁·里奇(Martin Leach)也加盟了蔚來汽車,負責運營。

雖然成立不到兩年,但是蔚來汽車的研發團隊已經擴充到了600人,在矽谷、倫敦、慕尼黑、上海都設立了研發機構。其中,矽谷負責軟件系統開發,慕尼黑負責車輛安全系統等,上海負責用戶調研和資源整合,倫敦則是造型設計。

在生產的模式上,蔚來汽車主要是購買現有整車生產廠進行改造,自給自足。根據蔚來汽車之前對媒體的透露,其第一款產品將是高性能電動超跑,將在今年下半年面世。這款產品預計最大輸出功率目標鎖定為1000千瓦,也就是1360馬力,性能對標法拉利LaFerrari。

5、小鵬汽車

UC創始人何小鵬、YY創始人李學淩的名字,和小鵬汽車緊緊聯系在一起,也標註了小鵬汽車的互聯網基因。

小鵬汽車同樣也組建了一個來自整車企業的核心團隊。其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夏珩曾是原廣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科長,主導廣汽新能源汽車及智能汽車控制系統技術開發,聯合創始人何濤和楊春雷也都是整車企業出身,擁有多年電動車和智能車的研發經驗。團隊50多人主要來自廣汽、寶馬中國、福特等整車企業和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來自三星、華為等IT公司的技術人員。

在產品上,小鵬汽車主打的是“三電一屏”,即電池、電機、電控和大屏智能交互系統,在模式上,小鵬汽車主打的是由局部向整體過度,也即是,先做好重點部件,通過核心技術來實現低成本開發,而不是一開始就著力推出整車。小鵬汽車也希望能夠借助整車廠商的力量,來主導車身的制造和組裝。

據稱,小鵬汽車已經把自己的“三電一屏”裝載到了一輛雷克薩斯NX300h上,並且完成了5000km的道路測試。在電池方面,小鵬汽車選用了 18650 電池,能量密度達到了 150Wh/kg;電機的功率密度也達到了 14.5kW/L。可以實現7.4秒的百公里加速和170km/h的最高時速。

6、智車優行

智車優行在2014年12月成立,註冊資金5000萬元,創始人是前360副總裁沈海寅。和小鵬汽車相似,智車優行同樣也是主打“三電”,內部主攻電機、電池、電控以及車載智能化,同步進行外形設計。沈海寅也表示,智車優行不會自建工程,而是利用已有的汽車產業鏈,通過輕資產代工模式造車。

2016年3月,智車優行展示了自己的首款樣車,並將其命名為“奇點汽車”。奇點汽車采用SUV造型,以及搭載了基於QNX操作系統的車載系統。智車優行表示,已經研發出了包括ADAS系統、防疲勞駕駛和夜視系統在內的安全系統。其中,ADAS系統是和地平線機器人合作 研發,可以在行駛中檢測車輛、車道線和行人。在奇點汽車發布會上,沈海寅還宣布,智車優行投資了日本電動超跑公司GLM,並且達成了戰略合作,共同開發奇點汽車的三電系統。

7、車和家

車和家在2015年4月註冊,是由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創立的最新公司,初期註冊資金僅有10萬元,後來擴大到2.4億元。去年10月,李想在微博上發布招聘信息,正式讓車和家出現在大眾視線中。

李想在微博里表示,這次創業,他的目的就打造“小而美的智能電動車”。從蔚來汽車到車和家,李想的造車夢想,一直沒有停下。現在,車和家還沒有具體的產品動向曝出,但李想表示,車和家將從零開始,拿地,自己建廠,招聘和培訓工人,並解決周邊配套的供應鏈、調配生產線,開始生產。

8、易奇泰行

2015年3月,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博泰創始人應宜倫共同召開發布會,宣布合資公司易奇泰行成立,三家公司共同出資1000萬。

這家公司的成立是由易到用車主導完成的,易到和奇瑞是大股東。共同打造易奇泰行的三家公司里,奇瑞負責整車制造,博泰負責車聯網,易到用車則主要構件汽車共享平臺。在未來,易奇泰行只生產電動車型,並且“只租不賣”。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將成為其主要特征。除此之外,沒有更多的產品信息透露出。

目前,易奇汽車仍在生產過程中,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面世。

9、博泰

車聯網企業博泰,在2015年4月的上海車展中,推出了一款智能汽車Project N,在業內一時走紅。車展上的這款概念車,具備無人駕駛、體感識別、智能應用等多項功能。當時,博泰表示,該車量產版將在2018年問世。

博泰創始人應宜倫,曾與奇瑞、易到用車合資成立“易奇汽車”。沃爾沃中國董事長沈暉也加盟博泰,擔任集團CEO。在去年,博泰還在上海建立了汽車設計室。

但在車展後,博泰在造車上,再沒有相關消息。就在去年下半年,博泰內部產生變動。據說,當時博泰的融資沒有到位,應宜倫與沈暉在繼續專註車聯網還是制造整車上產生矛盾。2015年11月,獲得了紅馬資本的1.2億元A輪投資。而沈暉也離開博泰自己創業。

目前,博泰的主要業務發力點仍然在車聯網領域,其造車項目想要落地,看來仍然具有困難。

此外,也許大家還記得去年曾經發布概念車,引起了大眾的關註,但也飽受質疑,被稱為“PPT造車”的遊俠汽車。雖然在此後一度傳出關停的聲音,但遊俠汽車否認了這一說法,現在它仍在繼續,但顯然它已經吸取了教訓。2015年12月,新的合夥人、西拓能源董事長衛俊加入,黃修源成為產品負責人,主要負責車機、操作系統的產品設計。

對互聯網造車公司們來說,遊俠的遭遇無疑是前車之鑒。在豪氣幹雲談論智能化、互聯網化、生態等等關鍵詞之余,“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才應該是常態。“樣子產品”在這個行業內,終究不可能立足。畢竟,和任何一款互聯網或電子產品不同,汽車,除了智能化和信息化,對於每個用戶來說,最重要的,永遠還是安全和可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713

驅逐俏江南張蘭的野蠻人,正甩賣大娘水餃?海底撈、味千拉面誰會成為接盤俠?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7/156968.shtml

驅逐俏江南張蘭的野蠻人,正甩賣大娘水餃?海底撈、味千拉面誰會成為接盤俠?
餐飲老板內參 餐飲老板內參

驅逐俏江南張蘭的野蠻人,正甩賣大娘水餃?海底撈、味千拉面誰會成為接盤俠?

餐飲與資本的聯姻,正迎來一個有待客觀審視的陣痛期。

“野蠻人”敲門,一群創始人集體迎來“流年不利”。

先是以王石為代表的所有董事被萬科控股股東寶能系踢出局;後有汽車之家CEO也被控股股東平安清洗出局。

類似的劇情在餐飲業也不斷上演。有消息稱,驅逐俏江南張蘭的CVC欲賣掉大娘水餃。

餐飲與資本的聯姻,正迎來一個有待客觀審視的陣痛期。

|傳言|CVC欲賣掉大娘水餃?

近日,內參君與一位餐飲大佬聊天,意外得知,有公司找到他們,詢問是否對收購大娘水餃感興趣。 

有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12月,CVC就已經先後找過五大投行,委托他們賣掉大娘水餃;也先後與海底撈、味千拉面等有過接觸。

filehelper_1467015441272_23

大娘水餃門店

大娘水餃,這個發展了20年,擁有480多家門店的水餃品牌,再次遭遇巨大的發展變數!

不過,內參君聯系CVC董事總經理徐炯和大娘水餃現任CEO包德禮求證,前者表示“並無此事”,後者截至內參君發稿時始終未回複。

在大娘水餃之前,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CVC2014年曾收購俏江南,後又將其倒手賣掉。

對於資方欲將大娘水餃賣掉的傳聞,大娘水餃創始人吳國強表示,此前有所耳聞。但我能怎樣呢?

|現狀|餐飲聯姻資本迎來陣痛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成為餐飲業與資本結合的分水嶺。資本為規避周期性行業的波動,開始成規模地投資餐飲業。

短時間內湧現出百勝入股小肥羊、快樂蜂收購永和大王、IDG投資一茶一座、紅杉資本投資鄉村基等資本事件,全聚德、小肥羊、湘鄂情的先後上市無疑給餐飲業註入了資本興奮劑。

無論是俏江南還是大娘水餃,引資的初衷都是為了讓企業攀上一個新臺階,如果沒有資本,張蘭或許沒有機會去實踐其宏大的抱負,而為接班人困擾的吳國強,牽手CVC是想“吸引到更優秀的人才,幫助大娘水餃快速發展壯大。”

filehelper_1467015455667_48

立場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

餐飲人有餐飲人的訴求,資本更有資本的考量。

資本在實踐中吸取各種教訓,總結出來一整套保護自身投資利益的規則,僅在投資協議方面,就有董事會條款、防稀釋條款、競業禁止條款、對賭條款等。這一系列投資條款清單,少則十幾條多則數十條。

和王石的“喬布斯時刻”類似,資本對知名品牌的買賣,創始人的出局之所以令人扼腕,是因為多數人的出發點是“情懷”。

當資本開始重構各個行業,遊戲規則發生了反轉。市場已不再相信創始人情懷,資本的力量,正在主導一個股權為王的時代。

filehelper_1467015478672_57

引資引來陣痛,但理性的態度應該是尊崇契約,願賭服輸

資本“嗜血”,但它是講規則的。人家付了錢,買了東西,你再跟人家說“你也配,不歡迎!”顯然是不理性的。

張蘭出局、大娘水餃創始團隊和資方的矛盾,江邊城外創始人失去企業所有權等一大批案例,都映射著雙方接觸的初級階段,餐飲人與資本打交道時對遊戲規則認知的不足,同時還夾雜著高估值預期下的進退維谷。

|觀察|高大上的投資機構與泥腿子的餐飲業,如何愉快地玩耍?

具體到大娘水餃,三年換了三任CEO,這個折騰力度也是夠大的。

filehelper_1467015495713_43

不怕折騰,如果可以闖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從去年大娘水餃與CVC的矛盾訴諸於媒體之時,有人在抨擊創始人不該橫加幹涉經營。實際上,創始人還占有10%的股份,是資方聘請的企業經營顧問。

也有人指責CVC扼殺中餐品牌,甚至視資本為洪水猛獸。可是我們明明看到,國外餐飲品牌,乃至其他行業的品牌都借助資本實現發展壯大。而CVC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投資機構。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相較於國內,在中國做控股型收購還有很多壓力。

首先是很難換掉管理層,這樣一來,CVC的長項、資本運作和戰略投資就很難發揮。因為創始人的影響力並不因為成為小股東而減少,往往很難建立起規範的公司治理架構,如果沒有完善的職業經理人市場與成熟的激勵制度,失敗成為必然。

而即便拿下控股權,更換了管理層,也很難在短期內改變公司文化和治理結構,高大上的標準化規範,對於某些行業企業不一定適應。

因此,很多投資機構做控股式收購,只能退而求其次,配合原來的管理,調整企業模式,實現企業價值的提升,不失為上策。

在筆者看來,中國餐飲品牌的資本化道路剛剛開始,出現各種問題或不和諧聲音實屬正常。如何走出真正適合中餐品牌的資本化道路,或許才是真正值得各方靜下心來探討的。

filehelper_1467016185638_14

CVC 餐飲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2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